李轶朱鲔都是光武帝刘秀的仇人。他们俩是怂恿更始帝杀死刘秀大哥刘演的主谋。非但如此,他俩还极力阻止更始帝派遣刘秀去河北,总之他们就是与刘氏兄弟作对的死对头。然而这两个死对头后来的结局很不一样。 刘秀在河北风生水起势力发展壮大,与更始帝分道扬镳。更始帝派李轶朱鲔率大军镇守洛阳,刘秀派手下大将冯异带兵在孟津渡与他俩隔河对峙。冯异对李轶玩起了攻心战,开导李轶要认清天下大势,说你看看更始帝有啥花头,登基一年就会吃喝玩乐搞得一塌糊涂,将领离心离德,现在又被赤眉军围困,早晚分崩离析;而我们这里兵强马壮,光武才是真命天子。识时务者为俊杰,从前项伯周勃霍光这些人都是因为识时务才名留青史的,弃暗投明还是一条道走到黑,你该好好想一想啦。李轶就动了心思,他也看出更始帝行将穷途末路,于是就暗通款曲,写密信给冯异约定暗中配合,之后他便不与冯异交战,冯异腾出手来攻城拔寨,他不发一兵一卒驰援。冯异看李轶确有诚意,就把情况向刘秀汇报。不料刘秀指示说李轶那小子首鼠两端不知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把他的信复制若干份分发各大军区指挥员——有点像庐山会议彭德怀万言书的待遇。冯异觉得不可思议也只好照办,结果那密信就成了公开信,朱鲔看到那信,怒不可遏,就派人把李轶杀了。如此刘秀便借仇人朱鲔之手杀掉了仇人李轶。 朱鲔杀掉李轶后继续与刘秀对抗,但大势已去。刘秀派大将岑彭去劝降朱鲔,岑彭曾是朱鲔的部将,与之关系良好,对老首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说一大通,朱鲔回答说可是我是杀害刘演的主谋,当初还阻止刘公去河北,罪孽深重,恐怕难得刘公原谅啦。岑彭把朱鲔的担心告诉刘秀,刘秀说做大事情的人那里会计较计较私人恩怨,黄河水作证,他如果来归降,不仅不会杀他,还能保住官爵。岑彭再去传言,朱鲔从城上放根绳子下来,说你要是说的是真话就攀绳上来,岑彭毫不犹疑就去攀绳,朱鲔见他心诚,不再犹豫,终于自缚投降,刘秀果然如约不仅不杀朱鲔,还封他为扶沟候,侯位后来还传给了后代。 李轶和朱鲔都是刘氏兄弟的仇人,他们的结局何以如此大相径庭?仔细考察他们两人的经历还是能够看出端倪来的。李轶最初是跟着刘演刘秀兄弟一同起事的,后来看到绿林一帮子势力大,就改换门庭投靠朱鲔刘玄,如此还不算,改换门庭之后,又替新主子出谋划策限制打击刘氏兄弟,最过分的是极力主张更始帝杀害了刘演。对于这样毫无忠诚心首鼠两端的投机分子,刘秀借朱鲔之手杀他也就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朱鲔的情况完全不同,朱鲔原本就是绿林出身的将领,与刘氏兄弟本不是一个系统,朱鲔支持刘玄排斥打击刘演刘秀兄弟势力,又主谋杀害刘演都是因为各为其主。从人格上说,在刘秀眼里李轶可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而朱鲔不是,朱鲔护主(更始帝)的忠诚心很可能反倒是刘秀所欣赏的,这恐怕是刘秀不仅不杀朱鲔还封他官爵的原因所在——后来唐朝李世民不杀替李建成出谋策划杀他的魏征反而用他为相也是一个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李轶的堂兄李通当初也是与刘演刘秀一同起事的,他与李轶不同,一直对刘秀忠心耿耿,后来还成了刘秀的妹夫。刘秀也从未因为李轶的关系而对李通有过任何猜忌和疏远。李轶其实是一个有智谋有胆量也有勇力的人,他和刘秀同是昆阳大战十三勇士的成员,当初为了和刘氏兄弟起事,整个家族成员几乎被杀尽,可惜他心思太活太会投机,他若与他堂兄李通一样质朴忠厚些,云台二十八将就会变成二十九将了吧。聪明反被聪明误,太聪明了不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