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学课本上的古诗词,几乎都是名家名作,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其中之一。 严格地说,中国历史上大约只有两个真正的变法改革家,一个是宋代王安石,另一个是战国时秦国的商鞅。这两次改革,一次成功了,秦国更富强,统一了中国;另一次失败了,宋朝在繁华中继续积弱,北宋灭亡。相同的是,两个改革家都没有好下场,商鞅被杀,王安石被贬後郁郁而终。 宋朝到了一百年的时候,已是百病丛生,外敌(西夏,辽)浸强,内政腐败。官僚机构逐渐庞大,内外官从一万人增加到两万余人。土地兼并,财富集中,而官僚有免税的特权。这些体制性腐败的直接结果,是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一般农民负担加重。 在这种情况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开始了著名的熙宁变法。变法的初衷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富国强兵”,措施有“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取消了部分官僚僧尼免税的特权,按照土地兼并的实际情况收税等。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朝廷内外仓库所积存的钱粟“无不充衍”,国力增强,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北宋政权的统治。但是,变法影响到官僚和富豪地主的利益,遭到坚决反对,几经周折,最终失败。 王安石1074年第一次罢相,在京城(汴京,河南开封)闭居无聊,第二年春天,回金陵(今南京)看望妻儿。诗《泊船瓜洲》就写在路上,在快到金陵的京口(今镇江)附近。 就要到家了,春日的江南,一派生机。萧疏的北方景色和无数烦恼,都在身后了。此时,王安石一定感慨很多。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后来的人们提到很多,作为一个推敲炼字的例子。据说王曾试过“到”“过”“入”“满”等字,最后选中了“绿”,最为妥洽,遂成为“诗眼”云云。 其实把“绿”字用作动词,此前的诗词中已有过一些。唐李白就有“东风已绿瀛洲草”的句子(注1)。与李白同时的丘为,有“春风何时至, 已绿湖上山”(注2)。晚至与王安石同时期的魏夫人,还在自己的词中,直接使用了李白的句子“东风已绿瀛洲草”(注3)。当然,这些诗词的感染力,没有达到王诗的境界。 这些诗词,王安石读到过的可能性很大,“绿”字的使用也许是有所借鉴,而非王安石的独创。其实,更能给此诗增色的还是下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颇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注4)的意味,格调深远。王安石此时心中所想,已经很明白了。 事实上,王安石就在这一年(1075年)复相。但迫于阻力,又在1076年辞去宰相职位,出判江宁。1085年,司马光执政後尽废新法。江南依然春草绿,此心奈何意阑珊,可谓绿了草地,荒了心情。1086年初夏,王安石在江宁府郁郁而终。四十一年後(1127年),北宋灭亡。 宋代经济发达,士大夫阶层普遍生活奢靡。《新唐书》作者之一的宋祁,就以歌酒拥妓闻名。王安石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不蓄财纳妾,其个人品格之高尚,连他的政敌也从无异议。近代梁启超曾评价王安石,“三代以下唯一完人”,可见难得。变法改革者不以自身渔利为目的,这是原则,否则“改革”岂不成了“分赃”?变法改革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尽管对国家有益,你触及了人家的利益,自然就有各种反对的借口。变法改革者命运多桀,原因也在于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多数的既得利益者,是不愿意及时明白的。 注释: 注1。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首联“东风已绿瀛洲草, 紫殿红楼觉春好。” 应昭奉和的诗,自然难以写得好。 注2。丘为:《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注3。魏夫人:《菩萨蛮》 东风已绿瀛洲草。 画楼帘卷清霜晓。 清绝比湖梅。 花开未满枝。 长天音信断。 又见南归雁。 何处是离愁。 长安明月楼 魏夫人的丈夫是曾布,直接参与王安石变法。但是他善于观望反复,趋利避害,是巧宦而非正臣。 注4。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故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