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953年9月16日 【感谢苏联的伟大援助】 根据我国政府代表团和苏联政府商谈的结果,连同过去三年来帮助我国设计的企业在内,至一九五九年为止,苏联将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其中包括钢铁联合企业,有色冶金企业,煤和石油企业,机器制造厂,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厂,水力和火力发电站等等。这些企业建成后,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将大大增长,我国就将是一个自己有独立工业的国家,我国的工业化就将有一个稳固的基础。显然的,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是不可能在这样巨大的范围内,在这样的规模上以这样的速度来实施我国的五年建设计划的。 》编者注 文章中毛泽东承认苏联对中共的援助“具有极其重大作用”,“由于伟大的苏联政府同意在建设和改建中国的九十一个新的企业以及正在建设和改建的五十个企业中给以系统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援助,中国人民将能够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就的努力之下,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重工业,这对于中国工业化、使中国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壮大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力量,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党报上刊登感谢苏联的文章不胜枚举。如1950年1月3日,“当今天南北铁路畅通的时候,我们在感谢五十万铁路员工的努力同时,不能不衷心地感谢苏联和苏联专家的热心帮助。”① 1950年2月21日,“鞍山钢铁公司七号、八号炉因为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建议而生产迅速增加以后,公司方面便向苏联专家表示敬意和感谢。”② 1950年10月1日,“中苏两国还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的协定,关于建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专家协定,贸易协定等;在这些协定中,我们的伟大盟邦给了在恢复战争创伤期间的中国以许多慷慨的援助。全中国的人民,由于中苏之间的条约、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感到极大的兴奋,对于苏联领袖斯大林大元帅、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的友谊,表示无限的感谢。”③ 1951年2月13日,“感谢苏联专家的帮助,一九四九年冬我们顺利地扑灭了东北和察哈尔省的鼠疫;一九五〇年秋我们胜利地创办了专以学习苏联建设经验为宗旨的中国人民大学”。④ 1952年2月11日,“我们衷心地感谢苏联人民对我们新中国的各种帮助。两年来,在苏联友邦的热情协助之下,我国各种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以飞快的速度向前突进。我们恢复和新建了许多工厂矿山;进行了淮河以及其他的水利工程建设;恢复和新修了许多铁道,并提高了它们的运转率;防止了虫害的蔓延,提高了农业上的生产量;根绝了许多区域瘟疫的流行。”⑤等等。 但是1963年中苏公开分裂后,中共不再承认接受过苏联的援助,改称那是沙文主义、利己主义。党报这样写道,“苏联代表团吹嘘自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独立国家的所谓无私援助。实际上,当提供这种所谓援助时,苏联总是采取一种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态度,这损害了受援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从而败坏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⑥ 还有,“实际上,他们的‘援助’不仅不是无私的,而且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他们在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往当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尊重亚非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粗暴地干涉亚非国家的内政;不是诚心诚意地帮助亚非国家发展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而是要求一些国家成为他们的原料供应地,甚至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不是以合理互利的价格进行贸易,而是压低进口商品价格,抬高出口商品价格;不是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照顾对方的需要,而是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⑦ 六十年代初期,中共曾谦恭地表示,“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以伟大的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并且是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慷慨援助之下发展的。”⑧ ———————————————————————————————————— ①《人民日报》1950年1月3日“祝京汉、粤汉两大铁路通车” ②《人民日报》1950年2月21日“苏联专家热情帮助指导 重工业生产出现新纪录 苏联的经验对于恢复发展新中国经济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③《人民日报》1950年10月1日“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 ④《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世界和平的万里长城 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一周年” ⑤《人民日报》1952年2月11日“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愿永远和苏联人民在一起,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 ⑥《人民日报》1964年3月30日“郭建发表声明痛斥苏联代表造谣诬蔑制造分裂蓄意破坏亚非团结会议成果 强使亚非人民接受苏代表团错误路线企图彻底破产 中国和亚非人民的伟大友谊决非任何势力所能破坏” ⑦《人民日报》1964年6月21日“南汉宸在第二次亚洲经济讨论会上作报告 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 促进独立和自主的民族经济发展” ⑧《人民日报》1960年1月1日“展望六十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