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率队视察内蒙古,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作为胡锦涛隔代指定的“储君”,胡春华在习时代上遭到明显边缘化,20大上被逐出了中共核心领导层。但此次高调现身,被许多媒体视为是其政治翻身的信号。然而,这背后的政治动机与习政权的意图却更为复杂,不象海外媒体所说的那么简单。 在刚刚结束的北戴河会议上,据说元老派对习近平的几年来的政治运作提出了批评,尤其元老们批评建议主要是,经济工作应回归国务院主导,改善突出个人,强调中央常委集体领导。多位元老尤其对于习当局长期以来的“任人唯亲”和对团派的打压表示了不同意见。 在中共20大上,胡锦涛被突然“请”离会场的事件震惊全球,元老派对此举的强烈不满早已酝酿已久。胡春华作为曾经的团派核心人物,也在这场斗争中被“边缘化”,逐出了权力核心,而李克强的突然死亡更是加剧了这种不满的情绪。对于元老派来说,习近平的“排除异己”手段过于露骨,尤其是对胡、李两人的政治生涯处理过于强硬,他们认为习近平应更为谨慎。 在北戴河会议之后,中国政坛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气象。在习近平结束了短暂的神隐重新亮相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经济事务中日渐活跃,频繁主持相关工作,并降息降准,迅速推出救市大招,显示出国务院在经济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增强。这种转变被认为是对元老们意见的部分回应,即经济工作应该回归国务院,以缓解过去几年经济政策混乱的局面。 同时,政治局常委的亮相曝光也显著增加,并通过官媒进行了重点报道。这种高层频繁集体露面的现象,反映出习近平政权在努力塑造“集体领导”的形象,试图营造出中共内部团结的气氛。外交上,中国军队加强了与美军的专业联系,释放出一定的缓和信号,“战狼”式的强硬对外态度明显降温。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习近平政权正在试图调和内部矛盾,并在国际关系上展现出更加务实的姿态。 胡春华的象征意义。作为团派唯一留在政坛的代表人物,胡春华的政治形象一直以清新、诚实著称。尽管他在20大后被边缘化,但由于胡锦涛与李克强的接连出局,以及团派遭遇的打压,胡春华反而成为了政治舞台上一种特殊的象征。胡锦涛在20大上的“被架走”,以及李克强的神秘死亡,进一步提升了胡春华在公众心中的关注度。此时的胡春华,成为了人们对比习近平执政风格的一个反射镜。越是打压、越是猜忌,胡锦涛、胡春华所代表的团派形象便越发引起外界的同情与支持。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越是严防死守,胡春华的受关注度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因此,从政权的角度出发,为了化解这种紧张的政治气氛,缓和党内派系矛盾,同时回应元老派对其过度集权的批评,习近平团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策略。胡春华此次的高调亮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是习政权为了彰显其“宽宏大量”,展现出“五湖四海”的用人姿态。 胡春华此次高调亮相,并不意味着团派的全面复兴,也不意味他官职有所提升。实际上,这是习近平在党内外压力下的一次政治姿态展示。通过让胡春华代表团派重新活跃在公众视野,习政权试图表明自己依然信奉“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以回应党内外对于其过度集权的批评。习政权希望通过此举淡化内部矛盾,降低政治紧张,营造中共高层团结、和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