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长沙 (长沙—史上最牛钉子城) 寒山云 三,惊世大火 大火猝起在凌晨两点,这时尚未疏散出城的市民大部分都还在睡梦之中。 许多市民还来不及从睡梦中惊醒,就踏上了黄泉之路。如果灵魂不灭的话,他们的灵魂一定会探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部分市民从睡梦中惊醒,面对周遭熊熊大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最后的那一刻,他们一定也想知道答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此,他们死不瞑目。 市区小喻家巷老3号住着一位60多岁的向奶奶,熊熊大火将她从睡梦中惊醒,她想逃出去,可是门窗已被大火封死,无路可逃。情急之下,她一眼看到灶前盛满凉水的大水缸,老人灵机一动,爬进大水缸的凉水里避火,这是老人当时能够想到的唯一的逃生之道了。然而,悲惨的是,大火之后,人们从废墟中看到的是整个一缸人肉汤,老人在水缸里被活活地煮熟了。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中,伤亡最惨重的是老人,他们老迈年高,无力与大火对抗,许多象向奶奶这样的老人被大火无情地吞噬。 除了老人,死伤惨烈的还有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员,尤其是重伤员,他们行动不便,又无人抢救,很多人活活地葬身火海。药王街有一个伤兵收容所里,十多名从前线下来的伤兵当时正在这里疗伤。那天深夜火起后,伤兵们都惊醒了,发现四周都是大火,逃生无路,无奈之下,他们钻进了一口废弃的水井,长沙城里实在有太多这样的废井。然后不幸的是,旁边一堵高墙被火后坍塌,将废井填埋,赖以逃生的废井瞬间变成了他们集体的坟墓。此外,还有四十九标伤兵医院,小吴门外陆军医院以及西学巷,文庙坪,火宫殿等处的伤兵收容所,也有许多伤员被大火烧死或者在大火中绝望地开枪自尽。可惜这些军人没有倒在抗日的战场上,却成了这场大火中的冤魂。他们为保卫国家出生入死,英勇负伤,理应受到最好的关怀和照顾,却没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伤痛。 当晚正在长沙的周恩来周伟人也差一点就葬身火海,当他从着火的屋子跑出来时,眉毛烧没了,头发烧焦了,当时的模样,一定十分狼狈。如果不是机警的警卫员邱南章及时将他叫醒,没有了这位在后来的岁月里在中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中国的历史是否还会沿着同一条轨迹运行呢?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也可以说,一个警卫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偶然吗?偶然,没有偶然,就没有历史。 全城都在燃烧,整个长沙市顿成人间炼狱,覆盖在凶猛的地狱烈火之中。侥幸冲出火屋的人们,望着满城的大火,不知如何是好,不得已由着本能的驱使,随着恐慌的人流争先恐后地跑到湘江边上企图渡江逃命。然而,江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只摆渡木船,结果不少人被混乱的人群挤到江里或者因为小船超载而随船沉入江中,淹死者不计其数。侥幸逃出火窟,却不幸葬身江水,那几天,人们可以看到一具具尸体在江中漂流,惨不忍睹。 数字是枯燥的,但要描述长沙大火后的人员损失,却又不能不用数字。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信的精确的人员损失数字统计。大火后官方公布,有3000人在大火中遇难,然而,这个数字,只是个粗略的估计。当时,长沙有30万居民,加上从敌占区逃出来的难民以及武汉陷落前后撤下来的学生,政府工作人员和部队的伤病员等,曾滞留长沙的总人数可能一度超过50万人。其中90%以上已经在大火之前疏散出城,留下了大约三万多人,只是这留下来的大多是逃生能力差的老弱病残人士和部队的伤病员,加上大火猝起在凌晨两点,大部分人都在睡梦之中,即使保守地估计有大约20%的人在大火中遇难,遇难的人数也已达到6000 - 7000人左右。因此,这场大火中实际遇难的人数肯定远远超过官方公布的3000人,只是精确的人数永远也无法知道了。 长沙古玩店聚集的地区藩城堤一带,大火中全部被毁,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也随同大火化为灰烬。其中最可惜的是余太华金号,所藏价值连城的的国宝级文物440颗汉印,之前曾有外国人出高价收购,被老板拒绝,却不料想,在大火中连同存放汉印的保险柜一起被熔化成了铜块铁饼,仅此项损失就远远超过了余太华金号所烧掉的全部金银首饰。 贾谊贾长沙居住了四年,历经2000多个春秋,被长怀井滋润过,有猫头鹰飞入过的贾谊故居,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60年后,贾谊故居才得以正式恢复重建。 古城长沙的象征--明代高大城墙上耸立的天心阁在大火中烧得仅剩下残垣断壁,城垣之上,只留下一片废墟。 西汉长沙王刘发为了望母而修筑的定王台,在清朝末年被改建为“湖南省立图书馆”。1921年,刚刚出道的青年毛伟人曾在这里度过了半年的自学生涯。然而这座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名胜,连同它所珍藏的万卷善本古籍,在大火中毁之殆尽。 1949年,长沙房地、税务两个部门对大火中被毁的房屋进行调查评估,统计得出:全市1100多条街巷,被烧得片瓦不留的有690多条,幸存有5栋房屋的330多条,幸存一二栋房屋的190条,全市将近90%的街道,都在这场大火中遭到彻底焚毁。 平定太平天国有功的湘军将帅,很多人后来做过总督,巡抚,尚书,在长沙市都有府第公馆,这些建筑,基本都在大火中被烧毁,大火之后的长沙,文化名城的声誉大打折扣。 作为四大米市之一的长沙,全市本来有250多家米厂、粮行,除剩下12家半外,全部被焚毁,全粮食行业共损失银洋1000万元以上。长沙市当时本有库存谷米200多万石,在大火中被烧掉190多万石。依然按照每石120斤计算,190万石总共是两亿两千八百万斤,如果用作军粮,足够可以供应一支50万人的部队整整一年有余,损失之大,令人痛心疾首。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的美誉从此黯然失色。 不耐火的湘绣制品损失同样惨重,所有绣庄连同三万多件绣品、画稿无一幸存。湖南第一纺织厂是当时长沙的一个基础产业,大火中厂房、机器、设备、原料全部被烧毁。 如果说大火之前的长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大火之后的长沙则变成了一张焦黑的废纸。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赢伟人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后来被浑人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860年10月,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抢走或者焚毁了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烧死了300多人。1938年11月的长沙大火足可以与火烧阿房宫,火烧圆明园鼎足而三,并称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三次火灾。 11月12日在电报韵目代日中为文日,前面蒋伟人发给张治中的文侍参电中的那个文字,也指的是11月12日,因为大火发生在11月12日至11月13日的夜间,所以历史上把这场大火称为“文夕大火”。其实大火发生在凌晨两点,那时已经不是11月12日,而是11月13日了,13日在电报的韵目代日中为元日,严格说起来,把这场大火称为“元晨大火”可能更精确些。但“文夕大火”的叫法在历史上已经约定俗成,我也不想再作翻案文章,也就跟着叫文夕大火吧。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召开过一次关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害城市的负责人会议,长沙就被公认为亚洲在二战中遭受损害最大的四个城市之一,其余的三个是中国的南京以及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世界上也公认“文夕大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