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多慮了的博客  
傳播健康生活理念,分享生活見聞樂趣  
https://blog.creaders.net/u/1295/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多慮了
來自: 中國
註冊日期: 2008-02-01
訪問總量: 4,852,537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歡迎來訪及留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發布
· 融入其實是一種優雅的扯淡
· 分享我家菜園裡的瓜, 據說秋後要
· 龍應台:是什麼讓我們與靈魂素面
· 發了芽的“抗癌冠軍”,竟還能保
· 誰說吹牛b不花錢?
· 中國式過馬路風行,法律到底管不
· 一小盆的它居然能消炎止癢健胃,
友好鏈接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油菜花田:油菜花田的博客
· 紫云:紫雲的博客 翹首遙望
· 漂移:漂移的博客
· 又笑了:又笑了的博客
· 心田:心田的博客
· 與愛同在:與愛同在的博客
· 華歡笑:華歡笑的博客
· 幸福劇團:幸福劇團
· 珍曼:珍曼的博客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春陽:春陽的南北小店
· 五彩:五彩生活
· 琴韻:琴韻閣
· 怡然:怡然博客
· 轉悠:沒事瞎轉悠
· 百草園:百草園
分類目錄
【隨看隨想隨寫】
· 融入其實是一種優雅的扯淡
· 時間都去哪了?
· 德國人真的讓我們刮目相看
· 為什麼不能給獲獎同胞鼓鼓掌呢
· 德國人挖坑快把自己給埋了
· 德國人挖坑快把自己給埋了
· 什麼人喜歡挑戰自我(青少年不宜
· 希臘人歷來善於忽悠愛許諾
· 別再小看中國旅行巨型團空降多國
· 經歷心跳的空客A320歷險記
【養身美容健康】
· 分享我家菜園裡的瓜, 據說秋後要
· 發了芽的“抗癌冠軍”,竟還能保
· 一小盆的它居然能消炎止癢健胃,
· 真不敢相信,苦瓜竟然是居家寶貝!
· 天啦!原來這麼厲害!不說了我要
· 春天的"千金菜",飯桌上怎能少了
· 春天韭菜別亂吃,這些一定要知道
· 這個小東西可是補腎高手!
· 【養生】蓮藕幾大保健功效
· 柚子皮“不為人知”的5大妙用!
【難忘的回憶】
· 多慮了:回憶曾經有過的囧態
· 那些年,在農村吃酒席的光景……
· 愛情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 有感喝白開水有助於身體健康
· 請對父母寬容一些
· 不手術讓公公少受了許多罪
· 家門開着等不等於請賊進門
· 非常好吃的老婆餅(圖)
· 近距離感受莫言的幽默
· 同樣是教授,兩樣的生活你喜歡哪
【笑一笑十年少】
· 誰說吹牛b不花錢?
· 這幾個笑話,夠笑一整天的!
· 笑話幾則,啥叫代溝?
· 發幾個笑話,給大家減減壓~
· 我姓梅,叫梅良心!幾個小笑話讓
· 笑話,不能再經典了
· 讓人爆笑的微信段子
· 折磨中國男人千年難題終於解決了
· 讓人爆笑的幾個段子
· 笑話,看了讓人開心一星期
【遊山玩水見聞】
· 【特別關注】中國式的“忙“
· 回國體驗網購(圖)
· 海上漂着黑圈圈,這是我期待已久
· 讓幻想變現實的最著名生態工程(
· 治理沙漠建設新疆科學家和兵團戰
· 美景美食養育出熱情好客的子民(
· 都是蹄膀鬧的,晚飯吃了兩頓(多
· 朋友告知此時中國哪裡最美(組圖)
· 炎熱的夏季夜晚看得我們心驚肉跳
· 刺激得心都快跳出來了(組圖)
【念叨育兒經】
· 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中國人普遍
· 洪晃:為了女兒,拒絕生活外包
· 飯桌上的教育問題
· 出乎意料在美華人辣評《虎媽貓爸
· 德機墜毀後面的教育“黑洞”
· 注意:許多爸媽不知不覺中在培養
· 中國的父母最自私?
· 龍應台:有效期內,才是父母
· 優秀的亞裔都是“紙老虎”?
· 優秀父母給子女什麼樣的壓力
【好文章轉載】
· 龍應台:是什麼讓我們與靈魂素面
· 中國式過馬路風行,法律到底管不
· 中國農民工的煩惱:待不下的城市
· 美國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必
·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深度好文)
· 人,絕對可以貌相!
· 劉若英:一世得體
· 我們為什麼越長大膽子越小?
· 深度好文:70%的疾病與情緒有關
· 龍應台:不相信(深度好文)
【影視觀後感】
· 生死線上的愛情故事
· 誰能看出這個男人有韓國血統
· 女人恨嫁,男人也恨...
· 何以笙簫太極品,世上最爛的鬧劇
· 超現實版無愛承歡
· 杉杉來吃---Boss & Me
· 婦產科男醫生的苦惱
· 主任的小蜜們
· 離婚前規則
· 更年期生活讓自己周圍的世界大亂
【趣味德國生活】
· 當回地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道難民們最想去哪個國家
· 安樂死是病人的最好解藥
· 不拔充電器帶來的惡果,請告知家
· 用借錢的方式來試探朋友好玩嗎
· 把青春和聰明才智都貢獻給了這片
· 金球使德國人歡騰也讓德國隊淚飛
· 腳下不留情的後果會怎樣
· 扒看一下西方廚房,原來生活可以
· 小小追星族(多圖)
【愛心觀注】
· 領養的孩子難教育
· 愛心的驅使(圖)
· 請不要歧視領養家庭
· 是血濃於水,還是水溶於血
· 領養孩子給領養家庭帶來的不都是
· 領養父母的心聲
· 為什麼美國人願意領養孩子?
· 孩子能象商品一樣退還嗎?
【說長道短】
· 真學不來西女那彪悍勁
· 是誰發明的一天吃三頓
· 春晚後中國為什麼會發酵李敏鎬效
· 西人的中文讓中國人云裡霧裡
· 曾經被希臘鄰居忽悠
· 牌桌上見性格
· 豈有此理 ?
· 奔六的人也登上了整容的列車
· 8幾個熟悉的海歸朋友
· 中國人就是不相信眼淚
【美色美味美食】
· 新年犒勞自己和家人餐點
· 不知不覺把孩子養成了小吃貨
· 人們在跨年時最喜歡做的事
· 這樣餡的餃子吃過的人不多
· 有誰不想念舌尖上家鄉的味道
· 沒有養成中國胃是誰的過錯(圖)
· 吃點好的很有必要(多圖)
· 南方人最愛吃的餛吞(圖)
· 尋找成就感(組圖)
· 秀一秀老公的拿手菜(多圖)
【分享好歌好曲】
· 另外一名韓國小帥哥的風采
· 迷翻中國觀眾的韓國小帥哥
· 好歌與你一起分享
· 一切源於愛,千萬別錯過
· 什麼叫絕配
· 這個電視劇真的看不下去
· 越來越對《中國好聲音》有興趣
· 又一個歌星離我們遠去
· 新年第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 夢中的婚禮
【家裡那些事】
· 核桃---我們家非常有意思的小秘
· 媽媽走過的歲月
· 優質是棍棒能逼出來的麼
· 扒一些家人和我們的中西文化碰撞
· 愛吃的習慣一直都沒有改變---中
·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 曬母親節里的幸福(多圖)
· 妹妹將升級當婆婆
· 新年囧事
· 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做出國夢
【職場八卦】
· 究竟是女人軟弱還是男人無能
· 通過性愛尋找自己想要的情愛生活
· 婦女節收到的禮物(微博)
· 歧視
· 職場拼搏何其易?
【微博與微信】
· 美國女人和中國女人床上的差別!
· 人一生會有多少個“0”呢?回答
· 此文不看,微信白玩
· 假期暫別萬維
· 巴西足球隊這是怎麼了?誰讓他們
· 借節日時機送上美好的祝福(微博)
· 為老人做點事(微博)
· 中國最新“順口溜”(微信)
· 請對老婆好一點!(微信)
· 女士們快來向美魔女劉曉慶看齊(
【奇聞百態】
· 非常好玩的動物趣照
· 高手在民間,真服了!多圖
· 引人發笑的動物趣照
· 民間有高人,看看多有才!(多圖
· 春光明媚鮮花盛開(多圖)
· 花與鳥相似的自然美(多圖)
· 海底世界一日游(組圖)
· 送你一台花卉展
· 別開生面的情人節禮物(組圖)
· 動物百態(四)
存檔目錄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12/31/1969 - 12/31/1969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10/01/2008 - 10/31/2008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智商重要還是情商重要
   

看了柯雲路寫的這篇文章,我很受起發。從內心感嘆想做一個好母親好父親,真的很不容易。在養育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已也在學習怎樣做人做好父母。對比柯雲路以下說的十幾點,我發現自已有許多方面都做得很不好和很不夠。對孩子的教育與培養,我最初是期望過高,給自已和孩子的目標也定得過高,結果做起來我們雙方都感到非常地吃力。

後來我把對孩子的期望降了又降,最終落到希望孩子健康,快樂,自在。慢慢地我發現自已的孩子智商不低,而情商卻比我們做父母的都高出好多倍來。因為從學校老師給出的評語裡,每次都說我們家的孩子能很好地與同學們相處,積極參加學校及班級里的各項活動,他/她在學校里朋友遍天下,儘管他/她的學習成績不拔尖。

孩子們能快樂,自在,健康的成長,能以後輕鬆地在社會上立足,這不就是我們的生活目的麼?!我現在已經明白了,不應該把我們大人的一些想法(多數都是些不現實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而應該根據孩子們自已的興趣去引導他們。今天我把柯雲路的原文介紹給大家看看,希望能對有學齡的孩子家長們有所幫助。

柯雲路:人生80%由情商主宰 如何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成功100% = IQ20% + EQ80%

人的一生,20%由智商決定,80%由情商主宰。

成功從培養孩子情商開始 

  全面的家庭教育不僅僅是智力開發 

現代科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非智力心理素質建設應該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家長,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美滿。對於美滿幸福的定義可以用六個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怎樣幫助孩子取得人生的成功呢?進行智力開發是當今家長普遍的嘗試。

關於成功,有過這樣一個公式:成功=能力+機會。在這裡,能力指的是一個人的主觀條件,機會指這個人所處的社會客觀條件。不同的人對於能力可能有不同的定義。總體來講,一個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兩部分組成的。情商是衡量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標。

中國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缺乏全面發展的家庭教育。那麼,什麼是智力呢?智力就是我們觀察、認識社會、利用經驗和知識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思考能力等等。這種能力家長都比較重視開發,有些人從胎教就開始了。

然而,智商提高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呢?似乎不是這樣。一個運動員技術很好,但如果心理素質不好,臨場緊張,承受不了壓力及比賽過程中的種種曲折和挫折,就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績。

  人生是長期的競賽過程,需要全面的心理素質 

同樣,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就像運動員處在競賽中一樣。人生就是長期的競賽過程,有一個長期的心理素質問題,水平發揮問題。即使一個人的智商很高,如果他總是發揮不好,他同樣不能成功。

北京一個13歲的男孩,母親對他的學習批評了幾句,他承受不了自殺了。自殺前寫下遺書,大意是對母親不能原諒。孩子自殺以後,家長很受刺激,母親精神失常。報紙還報道過南方的一個15歲的女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也自殺了。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智商不錯,也很要求上進,可是稍微遇到點挫折,或者家長有了一點批評,就承受不了呢?如果孩子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這麼差,他們有再高的智商,有再多的知識和專業技巧,未來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呢?

我曾見到不止一個曾被稱為“神童”的人,有的是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的。他們的專業知識、數理化都很優秀,但是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應變能力,結果這些曾經的“神童”有些連正常的工作都不能適應。社會對他們而言顯得過於複雜和殘酷了,他們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應該怎樣生存。

這同樣反映出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對於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質的培育是忽略的。有的孩子上了大學,因為學習的壓力,從高高的樓頂上跳下來。對此應該深思。

  溺愛就是扼殺孩子未來成功的人生 

溺愛就是扼殺孩子未來成功的人生

溺愛是給孩子明天生活設置的障礙

溺愛與單純的智力開發有可能毀滅孩子的未來

我們必須有完整的教育。報刊上曾經披露,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摔了一跤,膝蓋碰了一下,原本是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做母親的趕緊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淚水盈眶。這在孩子心中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是一點挫折都不能承受,一點困難都不能經歷,一個跟頭都不能摔,摔了以後也不必爬起來,應該由別人來安慰、來撫愛。

還聽到一個更殘酷的事情,發生在天津。一個兩歲的小孩和爺爺一起玩,他拿着牙籤要扎爺爺的眼睛,爺爺很痛,不讓他扎,孩子就哭。爺爺只好忍痛讓孫子去扎,一隻眼睛扎痛了,再扎另一隻眼睛。結果,老人的雙眼都被扎瞎了。任何一個理智健全的人對此都會感到震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說明目前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的一種社會風氣,對孩子“溺愛再溺愛”,“寵愛再寵愛”,以滿足孩子的各種欲望為宗旨,並不考慮對孩子的未來是否有利。

這件事充分表明,過分的溺愛對大人和孩子都是有害的。對大人的害處表現在今天,對孩子的害處表現在明天。

  鼓勵、支持孩子獨立自主地做事是家長最重要的角色

什麼樣的態度才是真正替孩子的未來着想?有一個相反的例子。美國一個小女孩立下志願,要做飛越北美洲的最年輕的飛行員。經過一段訓練以後,在7歲這一年,她實現了這次飛行。然而飛機失事了,與她一起遇難的還有她的父親和教練。事後,她的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她並不因此後悔,因為那是女兒的願望,是一個勇敢而偉大的嘗試。如果一切還可重新選擇,她仍然會尊重女兒的意願。

如果只從孩子的安全出發,很可能孩子連自行車都不能騎,門也不能出,因為任何行為皆存在危險因素。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讓所有的孩子都去開飛機,而是這裡有一種精神,就是從小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做事情,而且永遠給他鼓勵和支持。家長的這個角色對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情商教育與成功人生

人類一直重視智力的發展,並且有了衡量智力的測試系統──智商;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智商以外,還存在着另一個應該重視的參照元素——情商

情商反映了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科學家們經過各種測驗和考察,證明了情商比智商對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婚姻、工作和整個人際關係的處理,甚至包括他的事業。

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群兒童分別走進一個空蕩蕩的大廳,在大廳最顯著的位置放了一塊軟糖。測試老師對每一個將要走進去的孩子說:如果你能堅持到叫你出去的時候還沒把軟糖吃掉,你就會得到獎勵,得到另一塊軟糖。這樣,你將得到兩塊軟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師來就把糖吃掉了,那麼你只能得到這一塊。

實驗開始,孩子們依次走進大廳。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誘惑,把糖吃掉了。還有一些孩子明白只要堅持下來,就能得到兩塊軟糖,於是儘量控制自己,轉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塊糖,一直等到老師叫他出來,並得到獎勵。

專家們把能夠堅持下來得到兩塊軟糖的和不能堅持下來只得到一塊軟糖的孩子分為兩組,對他們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只得到一塊糖的孩子普遍沒有得到兩塊糖的孩子成功。也就是說,凡是小時候缺乏控制力,情商弱一點的孩子,長大以後不管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

這項研究引發了社會對情商教育的重視。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還知道什麼做法能夠成功,能夠得到獎勵,在競賽中能夠得分。

許多家長總是過多地重視孩子的生活是否優越,是不是很聰明,可是孩子把握人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往往被忽略了。家長們把決定一個人婚姻、工作、人際關係、事業的主要部分忽略了,這不是很可惜嗎?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

一位成功人士曾經這樣講過: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母親給我的,叫“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小時候每次跌倒了,媽媽就說,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這個聲音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個警句,一個格言,成為生命的本能反應。在以後的人生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與挫折,這種心理邏輯都會起作用。

這就啟發我們,人在幼年時特別容易接受簡單邏輯、簡單說法的暗示,進而會形成一個影響他終生的心理素質。所以,在重視家庭教育的同時,也沒有必要把家庭教育看得特別複雜,往往家長的一個簡單動作、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影響孩子一生。

古人有一句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當然說得有點絕對,但它確實包含了一個真理,幼年的教育是特別重要的。我們的家庭教育應該提出明確的口號,重視非智力心理素質的開發,重視情商教育。這對於獨生子女尤為重要,要從現在做起。

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更好呢?我們的回答是,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主地學習與生活狀態。 

  溺愛與專制的家庭教育

溺愛的家庭教育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另一方面缺乏民主精神,對孩子比較專制;孩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這個不許,那個不要,很多很多具體的規定。孩子獨立生活、獨立學習、獨立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培養,甚至被扼制了。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在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同時,常常會對各種教育產生強烈的逆反。

因此,當前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把對待孩子的態度做根本的改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夠做主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做主;孩子現在還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家長要用啟發、幫助的方式使他自己想辦法去做。這種教育才體現了對孩子的愛,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

  把正確的原則變為一句簡單的話

在引導孩子的時候,有兩點很重要。

第一點,要把正確的原則、正確的態度變為一句簡單的話。就好像前面講到的,那位成功者一直記住母親的話,“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還有像前面講過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這些簡單的原則和口號,要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並且在每一個行為關口都給孩子重複一遍。

  中斷邏輯的方法

第二點,在對孩子實施教育的某個階段,發現孩子有了某些你認為不正確、對他以後不利的錯誤傾向,怎麼辦?

可以這樣做,每當這個錯誤傾向出現的時候,就中斷它一次。比如孩子跌倒後哭了,家長要中斷過去的做法,不再又哄又拍,而是說,自己爬起來好不好?這樣重複幾次,孩子原來的邏輯就能被改變過來。

  剛剛出生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都是有感覺的

孩子再小,哪怕他剛剛出生,對外面的世界都是有理解、有感覺的。生命非常敏感,如果孩子對外界沒有感覺、沒有理解,就不存在胎教了。

不要認為孩子什麼都不知道,可以任意用各種錯誤的東西影響他。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恪守職責,對待生活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態度,都要有長遠的眼光,即我要讓孩子成為成功、健康、自在的人。要用這樣的心態對待孩子——即使孩子很小,沒有更多的理性反應,只有舒服不舒服的感覺,用哭鬧來表達他種種感覺的階段。

十一  重新開始你的生活

對家長來講,還有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做法,從現在開始重新塑造自己。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家長,孩子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孩子被磕碰了一下,家長的反應很重要。如果你遇事就驚慌失措、方寸大亂的,給孩子心理造成的重複影響,對他一生都將是負面的。

所以,面對孩子家長需要重新開始生活,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更安祥,更堅定,更從容地對待生活,包括對待孩子發生的各種事情,在孩子生病、不舒服時,要鎮靜從容,家長的反應對孩子的影響是其他東西不能取代的。

此外,希望年輕的家長請教一下身邊的老人,上一輩人往往多子女,他們對孩子恰恰比較達觀,遇事不那麼驚慌、那麼在意。要感覺一下他們對孩子的達觀態度。不要像現在很多父母那樣,把孩子放在保溫瓶里,從小就把孩子的心理搞得很脆弱。那對孩子是有害的。

以上兩點對於孩子剛剛出生的父母尤為重要。等孩子再大一點,能聽懂故事的時候,哪怕孩子似懂非懂,你可以用喃喃自語的方式給他講故事。小白免的故事,小山羊的故事。講這些故事是為了使他堅強勇敢,成為擁有獨立自主精神的人。

如果注意到這幾點,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家長就已經為他打下了情商教育的重要基礎。

十二  家長的行為最重要

進行情商教育,最有影響的是家長在家庭中──特別是在孩子能看得到的情況下的表現。孩子從小,哪怕他特別小,半歲一歲的時候,對周圍世界都是有感覺的。你對孩子的一點點反應他都“記錄”下來了。比如他不舒服了你是什麼反應,他疼一下你是什麼反應,孩子熱了涼了你是什麼反應,孩子哭了你是什麼反應,孩子有這樣那樣要求時你是什麼反應。

你對待孩子的一整套反應,同時也作為反應程序輸入到孩子身上了。孩子以後就會用你的態度來反應他遇到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溺愛表現為對孩子細緻敏感到膽戰心驚的程度,這恰恰會使孩子十分脆弱。他們從父母的態度中,“學習”到了對待生活的反應。可以想象當他們長大以後遇到問題時,會按照我們輸入的程序做出相應的反應。

如果你的孩子剛剛出生,怎樣從小塑造他的情商是比較好辦的。但是孩子比較大了,已經六七歲、七八歲甚至十來歲了,由於過去不重視心理素質教育,造成孩子的很多弱點。這時家長面臨的就是如何把這一課彌補過來?那麼,主要的方法就是中斷孩子的舊有邏輯。

十三  營造孩子的周邊環境

環境在影響孩子,當你想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塑造、調整的時候,首先就要塑造和調整他周圍的環境

所以,你不僅要做孩子的工作,還要做周邊環境的工作。一方面讓孩子在基本問題上受到良好的教育,給他一個主要的影響,同時有其他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完全避免也同樣不利於孩子成長。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知道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正確的。這不是更好嗎?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