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呐喊--也说刘晓波与诺奖
寒山云
如果让我从十几亿中国人中挑一个值得获诺贝尔奖或者勉强值得获诺贝尔奖的人出来,那么我好象也只能挑刘晓波,因为除刘晓波之外,还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刘晓波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坚持。二十一年前的六四,帮着学生们出谋划策的那拨牛人,如今走的走,逃的逃,镀金的镀金,熄火的熄火,只有刘晓波一个人不改初衷,依然为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奔走呐喊,不畏强权,不计个人得失,大有“不怕把牢底来坐穿”(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唱词)的英雄气概,不容易,实在不容易。如果刘晓波不能得诺贝尔奖,谁能得? 有人说刘晓波是个二杆子,因为他说过中国需要被西方殖民三百年之类的话。他的这些话听起来的确有些二杆子气,不过这些话好象是他二十多年以前说的,二十多年以前,你我也是毛头小伙,少不更事,类似的激愤言论好象也不少。中国的事,有时候实在很难不让人激愤,这些话说出来,多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这样的激愤,我们现在何尝没有?毛头小伙,血气方刚,说点过头话很正常,连上帝他老人家都会原谅的。况且人家刘晓波说归说,总没有自顾自地跑到国外去做外国人的顺民,总算是在自己的国家呐喊,抗争,这就很了不起,值得钦佩。 还有人因为刘晓波说过殖民三百年之类的话就认为刘晓波是个卖国贼,这我就有些不懂了。这卖国,也是需要本钱的,袁世凯,汪精卫能卖国,可刘晓波拿什么卖呢?刘晓波就是想签订个把卖国条约那也轮不到他呀。如果发几句牢骚就能把国给卖了,那这国也太便宜太容易卖了吧,那这国每天都能被卖个好几十万次的。 还有人说得更玄,认定刘晓波有野心,是想学曼德拉,从牢房里出来后直接就进中南海做总统。我靠,从牢房里出来直接做总统,这种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那概率肯定比中乐透奖还要小得多。中国的事,哪有那么简单,刘晓波不是傻瓜,哪能那么天真。我觉得别说做总统,就是这次获诺贝尔奖估计都在他意料之外。无论如何,刘晓波有没有这样的野心,我们不知道,即使有他也不会说出来。这样拿人家心中所想说事,乃诛心之论,那属于莫须有的范围了。 诺贝尔和平奖历来就是诺贝尔奖中最具争议的奖项,此奖多数时候颁给政治人物,而这些人物是否真的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有所贡献,有时候很难说清,所以把这个诺贝尔和平奖改为诺贝尔政治奖可能更确切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些理念象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等具有普世价值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有人还据此写出大部头著作称为《历史的终结》。尽管西方世界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是尽善尽美,但做得比中国要好得多那也是不争的事实。诺贝尔政治奖颁给那些不遗余力推广这些普世价值的人士也是理所应当,刘晓波荣获诺贝尔政治奖也算是国际社会对他这些年来的不懈坚守的一种肯定,让他觉得这些年他总算没白忙活一场。至于这次刘晓波获奖对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有没有影响,有多少影响,我相当的怀疑。 政治改革,大多需要高层有动力,中层有合作,底层有要求。而中国,高层是权贵阶层,毫无改革动力,中层是既得利益阶层,根本不愿合作,底层一心只顾挣钱,攀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华民族从整体上说,是个只顾低头从地上刨食,不会仰望星空的民族,多数情况下,你很难让一个中国人对嘴巴和鸡巴之外的事情感兴趣。自然,刘晓波是其中的异类,所以,他的呐喊也就显得格外的孤独。另外中华民族也是个健忘的民族,巴金生前耿耿于怀的希望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意愿到现在也未能落实。前些年高行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起初也是热闹非凡,说什么的都有,但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现在,距刘晓波获奖还不到两个星期,这事就已经被多数人淡忘了。所以我说刘晓波获奖只是刘晓波个人的事,跟中国和中国人实在没有多少关系。 我不想说刘晓宝获奖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样的一个奖项实在没法让人骄傲得起来。我也不想说这次刘晓波获奖是中国人的悲哀,毕竟以前诺奖一直与中国人无缘,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我只能说刘晓波获奖是中国人的慰藉,刘晓波的获奖多少表明了现在的中国社会还不是一个完全万马齐喑的社会,中国人还没有整体沉默,毕竟还有人在呐喊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刘晓波。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是一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说的话,这些话在一个世纪以前看起来是那样的真切,然而这些话现在看起来难道不是一样的真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