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再好,不用就是垃圾。」這句話是我一輩子學習的治事格言。 我有位好友,是20年前在紐約新華人城「法拉盛」(Flushing)一個不同校際間聯誼晚宴上認識的,當時我們兩人都是留學生,而今都已是在台灣打拚的「愛台」小子。可能是「看對眼」的關係,從認識第一天起,他就對我的行事效率及機智反應相當欣賞;在他眼中我的智慧、外型、反應、機智甚至所讀學校、所獲學位及現實成就等,似乎都高他一等。 其實他有所不知,他的生活打理模式,才一直是我學習效法的榜樣。因為他將一項我無法做到的人生生活哲理發揮得淋漓盡致,那就是「丟的藝術」。 SARS那段期間,他用少量資金取得了一間法拍屋,拍定當時,屋內管線外漏、鑿壁缺孔,更烏煙瘴氣、令人難耐。月後,在他稍微設計、簡單修繕後,成了我眼中的「經典別墅」。帶過不少朋友參觀過此屋,無不為之吸引,它除了有台北總覽、群山遠眺的大景觀、大格局外,最主要的是,該屋一塵不染,簡單雅致。 有次拿了一支名筆放在他的筆筒內,他立即取出,即便告訴了他那筆的價值,他仍無動於衷的表示:「用不到」。他將「東西再好,不用就是垃圾」的生活模式表現無遺,無怪乎他屋子是如此的簡單寬敞、清爽優雅。 許多人都有「不錯但卻過多的價值商品」,像是:水晶、琉璃、珠寶…甚至金錢等,但分量一多就必須將如此寶物閒置閣樓,每當清理身邊物時,就會覺得繁雜難理。想讓生活清爽,卻由於這些過多的身邊物而使得生活空間窄小,頓悟其道,不就是「丟」的功夫做得不盡完善嗎? 「丟」,其實是一種頂級的生活藝術。在物資充沛的現代社會裡,不虞匱乏的身邊物,總會造成你生活的負擔,如何秉持「丟的藝術」,是個高技術的人生哲學。匆匆人生路,要邁步向前行,必須學習丟棄「身邊物質」,丟的功夫做得好,人生才得有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