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从新闻中看到新近当选的加拿大总理是特鲁多,望九老人不禁迷惑,问晚辈:周总理那时候见的加拿大总理不也是特鲁多吗? 晚辈告知这个新的是那一位的儿子。又加了一句玩笑话,说这个是“太子党”。说完觉得不太对,想解释一下这一位如何有异于“太子党”,但不等说清,并非事事糊涂的老人已经感觉话题过敏,不肯再听了。 “太子党”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特色。特色者,别处见不着的东东是也。
加拿大前保守党总理马尔罗尼的儿子现不从政,在全国主要电视台之一的CTV作演艺界节目主持人,也是加国名人。要说他一路全靠自己,从无家门影响的助力,或许有人不以为然。可是,吃开口饭,上台出镜,这张口是要全靠自己的。如果说得不好,收视率不高,只想仗着是前总理的儿子混饭,不但CTV的碗端不住,恐怕还会连累老子,叠加骂名。 回来说这位新总理,前自由党总理的儿子。在他当选的次日,自由党的对手老马尔罗尼先生受电视访谈,提到本次选举中,保守党曾经疾呼小特鲁多尚不足以担当为国的重任,而从选举结果看,显然是低估了对手。老马先生说,小特鲁多在本选区三次当选联邦议员,双语(英法)流利,夫妇二人在专业领域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早已为民众熟悉,等等此类合起来构成的形象没有哪一点是负面的,在选战中乘势而起一朝成功并不可怪。 然而这在民主制国家中是常事,并不是加拿大的特色,中国民众对此既可以毫不欣赏,更可以装作毫不欣赏。这样,所谓他国“太子党”的事说说也就完了。
为中国感叹的时刻 每见加拿大和美国的政治领导人(即或是不大被本地民众看得起的政客)在讲话和辩论中或者语流不断侃侃而谈或者即席生发获得呼应,那时候常会想起中国。中国人中能说会道的从来不少(除了跑到美国来开导美国人的司马南先生那种猥琐狡辩不足为训之外),为什么我辈很少见到能在公众场合顺顺溜溜地说上几段话的官场人士呢?
一个原因是,为官者(无论初入仕途还是已经上路)不大需要面对公众,因此无从修炼向公众讲话的能力。如同一切人类的能力,对公众讲话的能力也是用进废退(例如敝博一生不得锻炼,现在已经退休,设有机遇要在一定数目的公众面前讲话,恐怕得先喝二两温温勇气才能开口)。至于他们需要练习什么能力,那不是仕途外的人们能够具体而微地猜想到的。 除了“上智”一面的原因,造成这种令人沮丧的现状的,恐怕也有我辈“下愚”者的责任。文言说锻炼能力,有时用“砥砺”一词,也就是磨炼。民众对自己的领导人有所要求,用流行语言,叫作群众的品味。民众品味高,官场的品位才有可能高——说有可能,不是保证,因为不是按电门那样的因果关系。 品味赖于意识即觉悟。如果中国的民众认识到、并能经常提起执政者权力的来源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走向正路就能有个开头了。 相关文字: “励精图治”乎? “大国崛起”乎? 同舟共济 锻炼组织 朝向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