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都喜欢些什么样的男人?(从择偶标准看社会的变化)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一个小商贩的女儿(吕丽萍演),在共产党打进城后,被迫嫁给比她大一轮的共军军官石光荣的故事。 那年头,共产党刚打下江山,昂首进城,解放军从士兵到司令都是闪着光芒的神气。解放军的党员军官,哪怕出身卑微,习性粗俗,都是姑娘择偶的首选对象。尤其“家庭成分”有点问题的姑娘,争相找一个可以做靠山的革命干部,就可以保证家庭的安全。 反过来,男人却大都喜欢年轻美女,本来的大老粗,进城看见那么多细皮嫩肉的女学生,资本家小姐,旧官僚的千金,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阶级成分?没老婆的,正好找一个靓女;有了老婆的,借口乡下的黄脸婆是买办婚姻,不作数,现在要恋爱自由,就脱了旧衣换新装。 这样的结合,山城亲眼见到的就有好几个。大姐的一个要好朋友,长得那个漂亮,来家里玩,山城一个还在含手指头的小屁孩都巴巴的盯着看。后来说她爹是共党大官,妈妈却是资产的女儿,特别漂亮,和她的老爹要差近二十岁,大姐的朋友长相随妈。 大
院里还有两个从东北那边过来的母女,女儿高中还没有毕业,在她妈的掌控下,急匆匆嫁给一个三十多岁的汪姓户籍警,共产党员。那时的户籍警你还别小看,说官
不是官,权力却不小,他管辖的那一片,他还真是土地爷,都由他说了算。汪户籍就是因为长得实在磕磣,奔四了还没找到老婆。突然介绍给他这个十六七岁,如花
似玉的黄花闺女,乐得嘴也合不拢,立马就把婚事办了。从此,那举目无亲的母女俩就过上了四邻八舍都要给她们堆笑脸的幸福生活。 后来背后有人议论,说那个妈在东北原是国民党一个团长的夫人,老公不知道是到台湾去了还是被共产党镇压了,自个儿偷偷带着女儿逃出来的。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没有人敢过问她们的历史,这也是嫁了革命干警的好处。 后来不打仗了,解放军就不那么吃香了。吃香的是七级八级的工人,票子多,成分也好,要是党员,那更是抢手货。女孩子给朋友提起她的男朋友时,先说:“是工人,是党员。”抑制不住的得意。 这
个标准延续得很久,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人,贫农出身的子女,都是择偶的首选。“文革”中,人的眼光开始势力一点,小伙子如果还能干,能打点家具,
做点私活,外面路子还很广,可以开点后门,买到点紧缺货,就更好了。到了“文革”后期,因为人口控制不好,基本建设跟不上,房子问题成为严重的问题。时兴
一句话是“房子比老婆难找”。那时候,三转一响(大约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三转,收音机一响)都不吸引人了,一定要有房子。 到邓小平上台,彻底否定了毛泽东的阶级论,以能力本事挑选人才,恢复高考,社会一片百废待兴的气象。莘莘学子又成了社会的宠儿,大学生,研究生,后来更有博士生,齐齐夺去了工人贫农的光环。女孩子找到一个大学生,都引以为傲。 尤其那些以往因为“成分”不好吃了亏,不仅没有好工作,连老婆都找不到的青年,发奋挑灯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扬眉吐气,方知世上还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随着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出国潮来了。本来,那些有海外关系的,都是包了又包,裹了再裹的家丑,突然有海外关系成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大荣耀。一时间,不说美国有亲戚,就是沾上港台澳关系的,那都是说了又说,讲了又讲,生怕人家不知道,也成为择偶的一个金鼎。 以前,有的家庭台湾有人,怕被批斗,也都是瞒了又瞒,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都巴巴盼着那边有人过来认亲,好跟着四小龙一块儿致富。 那个时候,有亲戚的靠亲戚,没有亲戚的想方设法都想嫁到国外去,外嫁女举不胜举,连好多女明星,体坛冠军,都对境外的富豪趋之若鹜,也不管人家年岁多高,二婚三婚,单婚重婚,高矮肥瘦,乃至面目狰狞,都顾不得了。 再
到后面,国内有钱了,土豪遍地,新的地主,资本家的家产要用亿来计算了。姑娘们的眼里,看到的不再是大团结哪种小儿科,车子,房子,是基本要求,漂亮点
的,就要求别墅,洋房,再给几万月费花花,就是做二,做三,也都无所谓了。一个“钻石王老五相亲会”,也不管是真是假,被人像挑妃子一样的甄选,都还像黄
蜂一样的拥去。 这再往后,谁也不知道姑娘们还会有起什妖蛾子,那就得看这个社会怎么发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