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Author of China Fever  
http://blog.sina.com.cn/fangshaowei  
https://blog.creaders.net/u/117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方绍伟:中国人缺德么? 2012-05-27 09:35:58

方绍伟:中国人缺德么

 

 

    近十几年来,大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出外旅游的也明显增加了不少。可时不时还会有报道,不管是到港台东南亚,还是到欧美大洋洲,不少大陆旅游者的行为举止依然令人不齿。在国内,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这不,前几天,卫星电视上有专题报道,特别介绍了一帮照相的如何以推荐模特为名骗钱,一帮猎头如何假借培训诈骗求职者,还有一帮奸商如何用低质酒冒充茅台、五粮液。

做假酒、卖假酒的报道十分真切,记者暗访偷拍,作奸犯科者一言一行如同邻家商铺,败德之举视若等闲。真货专卖店的验酒机更是令人哭笑不得,验酒者坦言,店外来验者十有八九全是假酒。也难怪,假酒从生产、批发到零售,每个环节的利润率都超过100%。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是黑暗啊,马克思怎么说来着,对了:“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当然,现在不仅酒是假的,菜市场里的货,有没有被下过药以显其光鲜亮丽的,恐怕连受害者都未必知道。这年头,也就只有缺德是真的了。黑心泛滥,所以道德稀缺。但是,有些人却依然义正词严地告诉人们,“败德行为不是主流”,“经济发展,决不可能建立在道德总体滑坡的基础之上”(大家见过秋石先生写的文章么?)。什么高调鬼话?这又是那个“苏式哲学”的老套。假酒的GDP不就是建立在奸商们“道德总体滑坡的基础上”的吗?即便他们偷税漏税了,这部分GDP也只是转向地下经济而已。我们的“书面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距离怎么就那么远呢?

是啊,如果承认了衙门外的坑蒙拐骗是主流,那不就等于承认了衙门内的贪污腐败是主流了吗?算了,话也别说太满,给人留点面子好不啦?中国的事情妙啊,能看不能说。要是说了,你猜会怎么着?马上就有人不服,他还会这样反驳道:“别他妈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就好像你他妈不是中国人一样”(原话如此,本文未作任何“去孔三妈”式的修改)。见鬼了,说的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要是美国人的事谁还费那个劲啊?何况人家确实再烂也没这么烂。

提“主流支流”的区别,确实让人觉得特别无聊。现实就这么烂,你非说“绝大部分是好的”,有意思吗?不懂轻重的人,还尤其喜欢说别人“以偏盖全、一叶障目”。我这里要特意提出一个说法,证明这种按照一般逻辑的辩解,完全是一种“满足于常识的无知”。

       我这个说法叫作“道德五层次论”,即一般所说的道德,有崇高、善雅、本分、低劣、卑鄙五个层次之分,简单点说,就是有美德、本分、败德三大类。宽泛而言,本分行为也是道德行为的一类;但严格而言,道德行为特指美德和败德行为。好了,如果存在一个“美德社会”和一个“败德社会”,你说这两个社会的道德层次具体会怎样?

       一般可能会说,美德社会就是美德行为超过败德行为的社会,败德社会则是情况相反的社会。这里当然有个量化的问题,怎么计算和统计,我们才能知道“美德行为超过败德行为”呢?很明显,统计很难,所以大家只能靠自己的感觉。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感觉中国社会是个十足的败德社会,而另一些人却感觉中国社会是个和谐的美德社会呢?

    我的观察研究表明,这种不同感觉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个人的感觉范围,二是个人对道德行为的定义。局限于偏远地区和亲友小范围的人,他们的感觉显然比其他人更偏向于认同美德社会。我说过,中国是个“小圈子道德”的社会,美德行为在亲友小范围确实比较充分。可是,在规模较大、交往频繁的环境里,亲友小范围就会变成一个个孤岛,“小圈子道德”就会使中国人出现两大难:亲友之间遵守外在规则难,生人之间信任合作难。这个两大难,其实就是中国人把私德转化为公德的困难。这个问题的真实普遍性,大家可以自我检验,不用再多说。

       “小圈子道德”的分析,侧重的是公德败坏的文化原因。这里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个人“公德没败坏”的感觉到底错在哪?“道德五层次”的说法就是为了指出,“公德没败坏”的感觉错误来自于认识错误,这个认识错误,一是混淆美德行为和本分行为,二是不理解美德行为和败德行为的规律。下面我分别进行解释。

    混淆美德行为和本分行为,就是把宽泛道德含义的本分行为,不恰当地当成了严格道德含义的美德行为。举个例子就清楚了:公买公卖是本分行为,强买强卖是败德行为。但是,如果你把公买公卖误解为美德行为,你就会感觉,这个社会的美德行为超过败德行为。可在实际上,公买公卖只是本分,根本不是严格意义的道德行为。在任何正常社会里,本分行为肯定超过败德行为,否则社会早就崩溃。所以,因为本分行为超过败德行为,就以为这个社会是美德社会,就是我所说的“满足于常识的无知”。“绝大部分是好的”是胡话,我们根本不能把本分行为归入那个“绝大部分”。如果一定要说本分就是美德,那奴隶的顺从和牺牲应该就是绝对的崇高行为了吧?

    美德行为和败德行为有不同的规律。美德行为的自然规律是:美德的出现一般依赖于意外事件的发生(这里不讨论诸如“谦虚是美德”这种接近于本分行为的情况)。败德行为的自然规律则相反:败德的出现一般根源于个人的贪心或恶意。

    也就是说,美德是被动的,败德则是主动的。美德以牺牲物质利益去换取精神利益,其重点是“损己利人”;败德以损害精神利益去换取物质利益,其重点是“损人利己”。损己利人之所以成为美德,那仅仅是它普遍稀缺,因为人性规律偏向于“不愿损己”;损人利己之所以成为败德,那仅仅是它容易泛滥,因为人性规律偏向于“情愿利己”。

    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的不同倾向,使败德行为天然地多于美德行为--美德要等“出事”了才挺身出现,败德则不“出事”都会自动出事。所以,一个美德社会,一定是制度、文化和信仰都严格排斥和控制败德行为的社会,而中国社会恰恰就不是这样一种社会。当然,当我们说中国社会更像是一个败德社会时,我们指的根本不是“全民败德”,而是指“败德超过了美德”,喜欢辩解的人,不能以“还有美德”来否定“美德更少”。

败德社会指的是,尽管本分行为仍然超过败德行为,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守本分,败德行为已经超过美德行为。一看中国的交通状况,就知道中国是个地地道道的败德社会。不是因为本分行为多就不是败德社会,而是因为败德行为超过美德行为才成其败德社会。一个败德少的社会即便美德少,它至少也还是一个本分社会,可中国社会一点都不本分。如果把社会比成酒,100%是真酒就构成一个本分社会,有1%的假酒就败德社会。可现在的中国如此不堪,以至于出现50%的假酒,都还有人在说,中国是个美德社会,“败德不是主流”。对了,他们称之为“礼仪之邦”。怎么样,够虚伪吧?

    上文提到,“小圈子道德”的中国文化,不利于把私德转化为公德,这是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在制度方面,当今的中国有严重的后天失调之弊。美德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对抗败德行为的美德行为(如勇斗歹徒的“对抗型美德”),一种是补救本分行为的美德行为(如救人落水的“补救型美德”)。我们的制度和文化特别有利于滋生败德行为,却特别不利于产生“补救型美德”,更特别不利于产生“对抗型美德”。

    为什么?因为特权,因为“小圈子道德”,特权和“小圈子道德”制造了败德。在另一方面,特权和“小圈子道德”导致“政府失职不管,公众失责不敢”,结果,“对抗型美德”和“补救型美德”双双失禁。本来败德就已经有负面的人性倾向,现在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加剧了这个倾向,同时,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又削弱了抵消败德行为的“对抗型美德”。对于有特权的人来说,腐败比道德重要,腐败尚且来不及,还搞什么道德啊?结果当然是:败德行为的个人成本越来越低、社会成本越来越高,美德行为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都越来越高即便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美德社会”,中国的败德范围和程度恐怕也是较高的,要点全看守不守本分的状况。雷锋之所以活不下去,因为雷锋是给别人和下面的人树立的榜样,他与“我”无关。所以,中国社会是败德超过美德的“败德社会”,这又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

    应该奇怪的,反倒是对“败德是主流”的死死抵赖。承认是改变的第一步,中国人的败德社会没有改变,因为中国人根本就不承认有败德社会。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我们“死不认错”的中国人。这当然是一个不方便承认、也不情愿承认的事实:中国人真的很缺德。

可是,不是我们中国人道德水平低,而是我们中国人“囚徒困境”的制度文化惯性,根本就不可能使道德水平高起来。每每说到这里,就有人问:败德和腐败如何治?我发现:这个“治病”的类比有一个缺陷,社会有机体不同于个人有机体,个人有机体的病“不治即死”,社会有机体的病,却可以是“不治也活”。这其中的奥妙有两层:第一层是,社会有机体的病,要害不在“能不能治”,要害在于“可不可控”。第二层是,主导社会有机体的权力主体,他们追求的不是好的制度文化,而是好的分配优势,除非好的制度文化,碰巧有利于他们确立好的分配优势。不幸的是,社会有机体中的非权力主体,遵从的也是这个相同的逻辑。

所以,对个人来说,永远不要在社会宏观面上寻找乐观主义的事态。人生的积极态度,永远来自于个人微观面上的小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面对“囚徒困境”,自助者天助。

      

 

作者文集:http://blog.sina.com.cn/fangshaowei

浏览(498) (2)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方绍伟
注册日期: 2007-12-12
访问总量: 29,82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方绍伟:一党多党谁更能反腐败?
· 方绍伟:《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和容
· 方绍伟:专制崩溃的一般逻辑
· 方绍伟:环球支持“适度腐败”中青
· 方绍伟:《环球时报》的“反腐社
· 方绍伟:不腐败才要亡党?
· 方绍伟:中国民主转型的关键问题
分类目录
【Economy】
【Culture】
· 方绍伟:中国人缺德么?
· 方绍伟:茅于轼“把毛还原”错在哪
【Politics】
· 方绍伟:一党多党谁更能反腐败?
· 方绍伟:《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和容
· 方绍伟:专制崩溃的一般逻辑
· 方绍伟:环球支持“适度腐败”中青
· 方绍伟:《环球时报》的“反腐社
· 方绍伟:不腐败才要亡党?
· 方绍伟:中国民主转型的关键问题
· 方绍伟:中国也不可能例外吗?--
· 方绍伟:与秦晖在美国辩论中国的
· 方绍伟:中国还有哪一套不是“西
【International】
存档目录
2013-06-10 - 2013-06-10
2012-12-04 - 2012-12-04
2012-06-01 - 2012-06-04
2012-05-03 - 2012-05-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