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梁蘭的博客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https://blog.creaders.net/u/2891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1953年-05-17) 2022-09-28 15:59:38

《人民日报》1953年5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关于加强增产粮食和救灾工作的指示 一九五三年五月十六日

增产粮食是农业生产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一九五二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抗日战争前的水平,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这个水平。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人口的增加,粮食供应的要求增大了,而在农村,由于土地改革后,广大农牧民生活的改善,粮食需要量也增加了;因此,必须增产更多的粮食,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还必须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困难,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编者注

粮食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党报认为1953年的原因是,“去冬以来,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山西等主要产麦省份,先后遭受寒流或晚霜、虫、雹等灾害,不少地区小麦减产,某些早春作物(蚕豆、豌豆等)亦已遭受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春旱尚未解除,大秋作物及时播种,尚有困难。长江以南部分地区,又因阴雨连绵,发生烂秧现象。”(文中语)

1953年之后,即使没有发生上面这样的困难,粮食问题却是日甚一日。粮食不足,问题在哪里呢?中共认为是没有“组织起来”,如果把农民集体化、集团化,就能够解决粮食问题。早在1950年中共就开始提倡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即“组织起来”,认为这是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彭真在建政一周年之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中讲,“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必须把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土地改革与生产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发展农民的生产互助组织。”①

第二年的12月中共对组织农业互助组作出决议草案,草案认为需要,“充分地了解农民这种小私有制者的特点,并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并且“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条件,农民个体经济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将还是大量存在的。”这是承认农民的“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不过论调随后一转,“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是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就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其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②强调农业发展的前途在于“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这是草案的中心思想。这样做就是否定了农民的“积极性”来自“私有制”。

《决议(草案)》保证“农民个体经济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将还是大量存在的。”但是,此后中共迅速推动农业集体化,农民个体经济存在的时期并不长。而在农村试行《决议(草案)》后一年多,1953年2月中共就决定作为正式文件下发。“中央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所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进一年多的实施证明是正确的,应即作为正式决议,将‘草案’二字删去。”③

实施《决议(草案)》之后的结果真的证明,决议是“正确的”了吗?显然不是,薄一波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据粮食部1953年6月2日向中央的报告和该部负责人稍后像中央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的介绍:在1952年7月1日至1953年6月30日的粮食年度内,国家共收入粮食547亿斤,比上年度增长8.9%,支出587亿斤,比上年增加31.6%。收支相抵,赤字40亿斤。6月30日的粮食库存将由上年同期的145亿斤减为105亿斤”。薄一波因此认为,“形势相当严峻,全国财经会议的粮食组集中讨论了粮食供销形势,结论是:问题很大,办法不多,真有点难以为继。”④“形势相当严峻”,说明粮食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粮食消费的需求。

书中薄一波举出出现问题的几个因素,但是不论发生了什么情况,农业生产互助组成立之后,并没有出现“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也就是说中共在《决议(草案)》中期待的变化并没有发生,这一点不能否定。既然互助组没有成功,那么为什么之后还要进一步搞初级社、高级社,甚至人民公社呢,草案指出的“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这时不是已经证明了此路不通吗?

答案可以归结为外部的原因和内部的原因。外部原因是,共产主义本来就是一门宗教,一旦入教,就必须遵照教义。教义上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首先实现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地过渡到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就是指工业农业商业的集体化、集团化,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求集体化。五十年代东欧的共产党国家跟随在教主苏联之后,苏联在农业上搞集体农庄,这些国家也是这样,中共不可能置身其外。不论教宗颁布的教义对错与否,都要不择不扣地遵守,否则就是离经叛道。

内部原因是,中共党内没有纠正错误的机制和渠道。如被毛泽东嘲讽为“小脚女人”的邓子恢(1896年-1972年),最初在党内的地位很高。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时,任副主席。陈云、邓小平、薄一波、习仲勋等人任委员。⑤薄一波陈述邓子恢不同意毛泽东不顾客观条件要求加速农业合作化,认为“发展过快”。薄一波在书中这样写道,11955年7月11日,毛泽东在颐年堂约见邓子恢、廖鲁言、刘建勋、杜润生、谭震林和陈伯达,毛“重申自己的意见,并比较严厉地批评了邓子恢同志。但子恢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谈话持续五个多小时才结束。据有关同志回忆,毛主席曾对子恢同志说:‘你的思想要用大炮轰’。”⑥之后邓子恢被毛指为“右倾机会主义”,迅速边缘化。毛泽东的“意见”就是快速实现“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而任何与他意见相左的人,在毛看来就是在挡他的路,就是触犯,就是逆鳞。

共产党国家的领袖都可以被神话,这是马列主义这门宗教的一大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被神化,毛泽东也不例外。“神化”指他们的言论代表绝对的真理,不可以怀疑。七十年代党报把毛泽东甚至吹捧到这样的高度,“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⑦毛泽东不仅同教宗马克思、列宁并列,而且他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旦被神化,没有人敢于对“神”陈述不同的看法,触犯了“神”,后果严重。中共党内弥漫着人人自危的空气,毛泽东得以一人做大。

————————————————————————————————————

①《人民日报》1950年2月1日“庆祝北京解放一周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二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二册》“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所发

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十二 统购统销的实行”中“(一)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一节

⑤《人民日报》1952年11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任命的各项名单”

⑥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十五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的转折点”中“(二)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之争”一节

⑦《人民日报》1970年1月22日“加强党的观念 接受党的领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领袖、政党、政权、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学说”


浏览(1503) (3)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梁蘭
注册日期: 2022-02-16
访问总量: 474,33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以史为鉴
最新发布
· 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死亡的人数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分类目录
【时事评论】
· 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死亡的人数
· 能不能阻止中共侵台
· 乌克兰抵抗越久普京垮台的可能性
【毛泽东时代】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 毛泽东时代: 执政者的一面镜子
存档目录
2022-12-31 - 2022-12-31
2022-10-01 - 2022-10-27
2022-09-01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31
2022-06-01 - 2022-06-30
2022-05-01 - 2022-05-31
2022-04-01 - 2022-04-30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17 - 2022-02-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