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現代文明社會的組成部分?中華文明在其中分量如何?
我很讚賞周有光先生晚年提醒中國人的一句名言:「要從世界看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你只要看看世界,只要把眼光放大,眼光一放大,許多問題就不成其為問題了,中國今天的問題是很多人沒有看到世界。」 說白了,中國人自晚清被西方打敗,一直覺得很冤,很沒面子,有一種心結:總覺得中華文化如此輝煌燦爛居然屈居人下。一百多年來 中國的仁人志士一直在尋找衰敗原因、救國之道,可是找到的是「落後就會挨打」、 「弱國無外交」、「強大了就不會被人欺負」等等完全不靠譜的原因,從來不沒有客觀理性辨析看清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真實位置,從來沒有從自身文明的軟肋上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對症下藥。而極個別有能力看明白的人如清末大臣郭嵩燾只好客死他鄉。直到今日,生活在中國大陸那片土地上的人,統治這片土地的「君臣們」依然如同百年前那樣,「一百年了,沒有長進,上面還是慈禧,下面還是義和團。」(資中筠先生)。中國的現代儒生們(如蔣慶、康曉光、秋風、余東海、陳明)依然在跪拜孔孟在古代先賢那裡找靈感討生活。二十年來的國學熱,不是用理性客觀的現代思維為中國古典文明進行梳理批判揚棄,而是重新開始對孔孟和傳統文化頂禮膜拜。讀經熱、傳統文化熱方興未艾,甚至讀誦《三字經》《二十四孝》開始迴光返照,連貞潔牌坊都有人開始鼓吹,就差點沒有宣揚裹足、太監了。不是說不可以讀經、不可以熱愛傳統文化,要害是中國當下最迫切的不是這些,而是明白自己最需要什麼?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認清自己所處文明的真實位置,還是關上大門、閉上眼睛回望「燦爛輝煌」的過去? 一,構成現代文明的支柱(核心要件)有三:一是法治(社會契約與商業契約);二是民主憲政(選舉、共和);三是科學觀(發明邏輯思維工具、開發人類追問真理真知真相的智力潛力)。此三者源頭無不來自希臘文明。尤其是古希臘文明受航海與商業文化影響甚巨(此處不贅。容別論)。 中國的禮制當然也試圖提供一種管治社會的方法,包括孔子的倫理道德思想都是人類文明初始對人類和諧發展提出的思路方法。然而但對於現代可量化的嚴謹的法治文明來說,中國古代的禮制(治)、原儒的倫理說教顯得可操作性不強,屬於可以定性難於量化把握,主觀靈活性隨意性太大,「教化」可以約束自己難於約束他人(或公眾)。所以就其實踐層面的有效性而言,中國古代的禮制和倫理教化不具備現代性法治社會的生成機理。這也是它為什麼兩千多年來無法發育形成一套既合乎人性、合乎社會合理性,又可以推動國家管理在文明層級上進步升級的根本原因。這如同網絡流行語所言: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當然不是說禮制、倫理教化一文不值,在中國歷史上這套價值體系在 維繫社會穩定、道德綱紀也發揮國積極作用的一面,但與現代性的法治憲政相較就顯得非常粗糙、落後、不具備可操作性。因為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規則的明晰、清楚方便人人可遵循執行。人類整體上還沒有發展到人人可以憑恃自覺自為的道德修持提升,就可以實現和諧社會的階段。所以現當下法治憲政民主才是現當下最為迫切需要的政治元素。當代蘇俄主導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破產的原因,難道不就在於其理想的高蹈難以踐行,導致道德欺騙的虛偽、只好借謊言暴力維繫社會「穩定」?完全悖離了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的普世法則。 二,構成現代人核心價值觀的自由(含獨立)、平等、博愛、權利觀(私人財產神聖、人類尊嚴神聖)則來源多元且不同文明體(或國家、地區)在各個歷史階段貢獻不一。僅以中國為例。中國先秦諸子有貢獻。比如孔孟關於仁義的學說君子理論,比如孟子的「君輕民貴」思想以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丈夫浩然之氣,對於現代人的教養、尊嚴養成都有理論與踐行價值。墨子的非攻兼愛理論對現代文明的和平主義世界觀、平等主義博愛觀都是積極的加持。然而儒墨思想在人類文明史上僅有存量的增加,並無增量的升華。中華文明在人類思想史上唯有道家哲學帶來增量信息,從哲學史上可謂元級思維。如「無」「無為而無所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陰陽相生」「順其自然」,莊子的「齊物論」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以「逍遙」為自由的哲學思想等等都對 現代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借鑑參考價值。至於法家的思想則完全屬於為統治者出謀獻策的馭民術,與現代文明政治觀價值觀背道而馳,乃中華文明最大的毒瘤、糟粕。 三,構成現代社會人文精神底色是文化的多元多彩。中華文化可以提供一種色彩,其他如猶太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文明、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南美文化……只要這些文化沒有違背人性正義與文明正義法則,他們都可以是組成現代人類文化社會生動的一部分。就中華文明產生的詩詞歌賦、音樂、書法、繪畫都是人類文明共享的偉大財富。在這方面開掘、弘揚最有意義。中華文明提供的這些文化產品對擦亮人性光澤、美好人倫社會、和諧人類交往均具有正面加持、增益的積極作用。儒道的正面價值上面提及,不贅。所謂揚長避短,對所有文明體而言都是正確、積極的主張。 人類文明迄今為止,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長補短乃常識常情常道。完全無須唯我獨尊才是文化自信。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化也是更早前的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巴比倫、埃及文明的精華薈萃。中世紀以後的歐洲文明的興起(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英國的大憲章運動、法國的啟蒙主義、商業文化等等)不也是對保留了希臘文明的波斯文明、伊斯蘭文明的繼承發揚光大?刻意分別中西文明或文化,毫無意義,徒然強化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而已。說難聽點就是給當代「義和團」舔磚加瓦、拾柴點火。今日中國,最需要理性認識清楚的是——中國當下所處的文明層級:你是一個現代文明社會(法在王下)還是前現代傳統社會(王在法上)?如果沒有偏見的話,都必然有共識:中國當下就是一個前現代傳統社會——無論在政治制度層面還全體多數國民的價值觀層面。需要費精神下功夫的是如何有序進入現代文明,讓中國人民能夠分享人類進步的紅利,而不是沾沾自喜於什麼文化自信、人種自信,那是一種非常可笑過時落後的狹隘文明觀。說穿了,那不是文化自信自得,而是一種文化自卑和糊塗。因為真正的自信強大是:心理強大、胸懷博大、視野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