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视  频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赵大夫话室  
医学是专业、人文历史是爱好、游遍天下是理想。我的学识、经验、理想、感悟、及教训很想与您分享。  
https://blog.creaders.net/u/3099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崽卖爷田不心疼:台积电在美设厂之我见 2022-12-15 06:37:14

近日关于台积电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台积电不是一般的企业,它是台湾的龙头老大、“护国神山”。台积电到美国开设新厂,不是一般的投资业务,是将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重大举措,是战略转移。将自己的“护国神山”交于老大之手,与当年乌克兰销毁核武器有异曲同工之妙。幻想着遇有危难时,老大舍出身家性命,去跟对手拼命。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难怪台湾内部都是议论纷纷。

 

 

台积电2.JPG

台积电3.JPG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英语: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简称台积电、台积、台积公司或TSMC,与旗下公司合称时则称作台积电集团,是台湾一家从事晶圆代工的公司,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厂,总部位于新竹科学园区,主要厂房则分布于台湾的新竹、台中、台南等科学园区。

 

台积电.JPG


1.台积电的创建过程

 

1986年,蒋经国主政时,为了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地筹划培植半导体产业,政府邀请张忠谋回台,担任工研院的院长工研院与荷兰飞利浦共同签约并成立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政府交由工研院院长张忠谋和一群国外回国的优秀工研院工程师一同筹办,政府让张忠谋出任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而工研院的半导体技术则主要来自1970年代中期,由经济部出资1000万美元的RCA技术移转计划。

 

2.台积电创立的两大推手

 

台积电的创立离不开孙运璿、李国鼎。

 

孙运璿(1913年12月8日-2006年2月15日),山东蓬莱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战后受政府派任至台湾修复台湾电力,曾前后担任台电总经理、交通部长、经济部长、外交部长与行政院长、总统府资政。在台湾素有“永远的行政院长”之称。在将近20年的部长与行政院长的任内,他与蒋经国推行十大建设,与李国鼎共同促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立,规划台湾早期的科技政策,因而被公认为台湾科技产业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称是“台湾经济推手”之一,也是台湾经济贡献重要人物之一。

 

李国鼎(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中国近代政治家兼经济学家,南京市人人,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学士。被誉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建筑师”和“台湾的科技教父”等,曾任经济部及财政部部长,在任时推动许多经济建设,1982年推动修正《科学技术发展方案》,选择了能源、自动化、材料、资讯、生物科技、光电、食品科技及肝炎防治等八项为重点科技项目。

 

1974年时任经济部长的孙运璿,决定从美国引进积体电路制造工业开始。孙运璿当时在工研院成立“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即日后的电子所),负责积体电路工业的推展。

 

3. 台积电的股权结构

 

台积电的股权结构里,台湾政府持股6.38%,金融机构持股2.8%,其他法人持股4.55%,岛外机构及个人持股78.48%,个人持股7.79%。台湾人民占台积电股份少于百分之十。

 

要说岛外机构及个人持股78.48%,也确实可以说,台积电由非台湾人控股。但是这里的“岛外”,指的是台湾以外,虽然包括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投资机构、共同基金和个人,但其实也包括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政府、挪威中央银行等全世界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持股总和。虽然来自美国的机构和个人持股数量也较多,比如美股投资者通过花旗托管存托凭证持有台积电20.54%的股份,但这些持股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样,非常分散,大多只是财务投资,并不会对台积电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台积电事实的第一大股东,应该是台湾行政院,台积电高管和员工也持有不少股份,再加上台积电还预留了7.56%的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台积电也还算是台湾的“政府企业”。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托管账号占股20.5%但是却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实际控制权应该还是在张忠谋手中,这就是同股不同权,但是台积电中有着美国的注资和技术,因此美国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台积电还是有极大限制的。

 

4.台积电美国设厂的实质

 

不管美国和民进党当局怎么掩饰,都改变不了这件事的性质,即美国用巧取豪夺的方式把台湾地区在世界核心高科技产业占据重要位置的优质企业逼到美国去。为迎接台积电的到来,华盛顿端出了丰盛的溢美之词,然而从头到尾只有“美国利益”这一个内核,对双方能否共赢或者对全球芯片产业是否有贡献,却几乎只字未提。它也没法提。因为这完全不是市场自然形成的结果,来自华盛顿的政治施压以及补贴利诱贯穿了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整个过程。

 

与美国的自私与蛮横相比,民进党当局更显可耻,它不仅对美国这种掏空台湾的行为毫无抵触之心,反而积极主动,从言辞到行动无不充斥着对华盛顿的奴颜婢膝。而台湾社会几十年来积累的财富,则被民进党方面肆意挥霍,当作求得华盛顿信任的“投名状”。从“莱猪”到台积电,这样的例子近年来越来越多。但真把台湾掏空了,恐怕民进党在华盛顿的利用价值将大大缩水了,被抛弃是迟早要发生的。

 

台积电是蒋经果当政时,大力发展的产业,是蒋经国的一大政绩。人们不得不佩服小蒋眼光之长远。但小蒋万没料到,当年他极力发展的产业,如今却白白给了美国。真乃“崽卖爷田不心疼”。




浏览(2040) (5) 评论(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sometimes 留言时间:2022-12-16 05:52:43

美国也要市场换技术?丰田本田都在美国设厂,优势没丢

回复 | 0
作者:noella 回复 liucarl 留言时间:2022-12-15 18:19:50

博主假装没听见你的话。

回复 | 2
作者:双不 留言时间:2022-12-15 11:43:04

这样高端芯片的产能大大增加了,但对中国大陆高端芯片的抵制使得市场却变小了。不知道最后谁最倒霉,是台积电还是intel. 不要赚了个干儿子,死了个亲儿子,可能得不偿失。

回复 | 0
作者:文化低 留言时间:2022-12-15 10:43:55

除了台积电,台湾还有其他东西能卖吗?应该是没了。有博文说还可以把台北故宫里的中国国宝进贡给美国。但这些东西对美国遏制中国,MAGA什么的没有任何价值,美国不会有兴趣。

美国强迫台积电到美国建厂并移走大量工程师对台独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迹象。如果美国有决心保卫台湾,并与台湾共存亡的话,整个台湾都是美国的,何况台积电?又何苦把它迁移走?

回复 | 2
作者:白草 留言时间:2022-12-15 10:02:17

所以我说,这是美国对台独的致命一击。美国可以以含有5%的美国技术为由命令台积电停止为华为代工,而占股6%的台湾行政院眼看护国神山被夺走,却含笑献媚。毫无独立意志。当年陈水扁还敢得罪美国搞台独小动作,现在民进党完全是傀儡。

回复 | 1
作者:liucarl 留言时间:2022-12-15 08:59:51

设厂是个厂房地址的问题,产权和核心技术都没有卖掉。如果按照这位博主的逻辑,那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都是把自己家产卖给中共咯?

回复 | 8
我的名片
赵大夫话室 ,58岁
注册日期: 2022-05-12
访问总量: 400,50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陆美台交战新看点:马英九访陆
· 当今哪国对“中国威胁”最恐惧?
· 美军韩战华裔军官吕超然:英雄还
· 此景只应天上有 - 温哥华的布
· 中国到底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 走遍北美,最爱班夫
· 中美大战五百合:形形色色的冷战
分类目录
【时事】
· 陆美台交战新看点:马英九访陆
· 当今哪国对“中国威胁”最恐惧?
· 此景只应天上有 - 温哥华的布
· 中国到底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 中美大战五百合:形形色色的冷战
· 国际刑事法院及其与美、中、俄的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
· 台湾朝野新共识:拒绝成为太平洋
· 150多国家免签,中国护照的含金
【文史】
· 美军韩战华裔军官吕超然:英雄还
· 走遍北美,最爱班夫
· 抗战时的生死绝恋:断头将军与他
· 超七位元帅、官至中共副主席的两
· 春天,在红河谷捞鱼
· 白求恩是中加两国共同推崇的英雄
· 溥仪是汉奸吗?为何得以善终?
· 九一八事变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二鬼子为什么更遭人恨?
· 神偷陈振龙:偷回一根藤,多增3
存档目录
2023-03-02 - 2023-03-31
2023-02-02 - 2023-02-28
2023-01-02 - 2023-01-31
2022-12-02 - 2022-12-31
2022-11-01 - 2022-11-30
2022-10-01 - 2022-10-30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2 - 2022-08-31
2022-07-03 - 2022-07-31
2022-06-02 - 2022-06-30
2022-05-12 - 2022-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3.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