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为何物?拈花微笑。 花,世之极美;微笑,人之极美;拈花微笑,人与世和谐而愉悦,一瞬永恒,即禅。
今人比古人富足、多闻、和平、便捷,却不比古人快乐。人前匆忙、人后忧郁的都市人,忽然间以“禅”为时尚。可是禅从何来呢? 中国禅宗自认始于迦叶:“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一笑就是明悟。后来达摩把禅宗传来中土。 老外学“禅定”,其实偏印度禅。而中国禅自成宝库,在“戒、定、慧”中更强调智慧。这种风格,始自六祖(从达摩祖师传到第六代)慧能。 传说慧能本是不识字的农人,只在路上听人念《金刚经》,就此开悟,后来把禅宗发扬光大。
所以,若浅问何谓“禅”,只消体会花的美丽和短暂、与微笑心情的一瞬和长久,就抓住本义; 但若有兴趣多思考,则至少要通读《金刚经》。此经无关宗教或神,是饭后谈哲学。
“金刚”一词,取其犀利能断之意,指的是破除迷蒙烦恼的大智慧。而金刚经的哲学核心是“解空”(正确理解“空”)。 那么,为什么用如此积极的“金刚”作标题,来谈貌似消极的“空”呢?所以说,别忘了带着拈花微笑的愉悦来读它。
要正确理解“空”的哲学,先要看佛经几个常见概念: 缘:偶然性。条件的齐备。 法:必然性。规律、定理、自然法则。 相:缘与法相匹配、条件满足规律所需,就产生具体事物和变化,然后能被人所感知观测到的现象,称为“相”。 色:人通过感官感受到“相”。佛经有时特指眼所见。
空:因为人只能通过感官感受到“现象”,而不是见到“本质”,而且现象来自缘法交汇,总会结束于条件的耗尽,所以相无常留,无可抓住,故说“色即是空”。
若理解“色即是空”,再回头看“拈花微笑”: 我于世上遇到此花,是“缘”;此花在阳光雨露下绚烂开放又必然转瞬即逝,是“法”; 我在这一瞬看见她开得美丽,是她的“相”;我心里知道这美丽不可留,是“色即是空”; 我心里愉悦她的美好,而不抵触她的衰败,是“无所住处生心”。这便是“禅”。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慧能得以开悟的那句话。
最后说一下众所周知的典故:禅宗分“渐悟”和“顿悟”流派,始于慧能和他的师兄神秀。 神秀曾说:“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而慧能则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师们一般认为慧能的顿悟更高明。 可是,对我们一般人而言,若注重谁高明,若以为顿悟是捷径,那反倒是浮躁。谁与你有共鸣,就学谁好了。生俱慧根的智者毕竟是少数。 以我的智慧,无法直接体会大师的标准,反而觉得“时时勤拂拭”更有益。 思想上的领悟是一回事;在情绪上能慢慢调适到“如镜照影”的平静之乐又是另一回事。 这也是禅宗所谓明悟之后的“骑牛牧牛”,找到本心之后还要牧养己心。 明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有益于快乐人生的新开始。而我们“骑牛牧牛”的一生中会明悟很多次。
链接: 此经无关宗教神学,不必畏难或故弄玄虚,它开篇就描述释迦牟尼当日入城乞食、大家吃完、饭后讨论哲学,非常直白。只是古语词汇有限,需要今人体会。
我对金刚经一些词语的理解。
严肃的现代物理学:我们都知道“光的波粒二相性”,但当“弦论”把此推广到所有基本粒子呢?一切“存在”和“发生”就可以说是“相位”组合了。是否联想到金刚经的诸相非相?
不严肃的小说:表面上是仿大话西游的搞笑,内里是写人生的无奈和抗争,而骨子里写出了禅。对唐僧的定位,比西游记更丰满。 “从何而来?同生世上,齐乐而歌,行遍大道。万里千里,总找不到,不如与我,相逢一笑。芒鞋斗笠千年走,万古长空一朝游,踏歌而行者,物我两忘间。嗨!嗨!嗨!自在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