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論“一的文化”與“多的文化” 在《論範例》一書中,我將古希臘前後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總結為是從哲學研究從“一”到“多”的轉變。哲人們從將自然宇宙作為一種本質主導的研究,追究什麼是這一種主導的事物,無論是精神方面還是物質方面,轉為研究自然宇宙作為多種物質的存在,是怎麼樣互相作用的。因為多種物質的存在,所以有了追求真假的需求,有了追求多種物質的相互關係研究的需要,乃至擴大到人文社會的領域,研究人的道德的重要。畢達格拉斯提出“數是世界本質的思想”(亞里士多德)。幾個世紀後,赫拉克利特提出,“邏輯是世界的本質”。我更傾向於後者的觀點,因為數學的基礎是邏輯學,如同一切數的基礎是集論(福雷格)。一與多的關係,屬於邏輯學研究的範疇,如同亞里士多德研究通過語言中的“個別,特殊,普遍”等的性質發現了形式邏輯等人類抽象思維的規律一樣。將一與多的哲學抽象,應用到對人類文化的研究上,我認為,我們可以將東西方文化大略地分為“一的文化”與“多的文化”。 人類來到世界上,與其他萬物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人類有比其他動物更強的能動性。因為人類有欲望,人類要主動地完成和實現自己的欲望。從人類欲望的角度看哲學,近代出現了叔本華的“意志就是世界”,尼采提出的“超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表示對“正常”,“平庸”,“一般”,“理性”等,的人類生活表示不滿。而強調人的欲望要極度的發揮到淋漓盡致,要將人的能力與其他動物造成的區別,如天地,日月一樣明顯地不同。從人類欲望角度看待西方文化,他們的哲學思想,可以總結為代表了西方文化本質:釋放人的欲望 - 是“多的文化”。比較東方文化的特點,壓制人的欲望,遁世,忍耐現實,遵守社會規矩等,可以總結為“一的文化”。既,將世界作為一體看待,不拆開研究,不釋放人的欲望,以防止欲望中邪惡的一面出現。 人類的欲望,如古希臘神話潘多拉的盒子,裡面有好也有壞,還有其他的東西。在沒有釋放前是一個整體,既,一。在釋放後分為兩個以上的方面,好與壞,不好不壞等,既,多。人類的文化也是這樣。西方文化是“多的文化”。它表現為,一方面,人類的欲望是創新的動力,創造物質的文明,為人類的願望服務,所以有了科學的昌明。另一方面,又有過為滿足自己的欲望,奴役其他民族,如黑奴制,羅馬帝國普遍流行的奴隸制度等,也有過屠殺其他種族,如希特勒法西斯。東方文化是“一的文化”。它強調“天地合一”,“來世幸福”,“忍耐現實”等思想。因為它的哲人知道“為道日損為學日益”,釋放人慾望必然引出人性的邪惡一面的釋放,而壓抑的欲望所可能損失的人的創造性,不過是“奇技淫巧”,不足為慮。所以東方的文化沒有物質文明的出現,因為沒有自然科學出現。它的文化可以允許個人,如皇帝甚至家族的蓄奴現象,所出現的驕奢淫逸。但在大規模,導致全民族捲入的範圍內,沒有過西方同等的集體奴役其他民族的歷史。 東方文化作為“一的文化”,是要人類保持“嬰兒的淳樸”,要人類保持古樸的自然原始狀態。因為它害怕人性慾望壞的方面出現,更勝於懼怕人類的創造性的喪失。西方文化作為“多的文化”,在釋放人類的欲望歷史中,沒有認識到可能出現的人類罪惡如上所例舉。而只有在這些罪惡出現以後經過民族的反思,才產生今天的普世價值的理念和社會民主制度。多的文化是在“好壞的對比”下,認識到對人類欲望“壞的方面”的修正歷史。東方的一的文化,是聖人認識到人類欲望的潛在邪惡,而未認識到其可能的潛在創造力,來對人類的欲望進行壓制的歷史。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stinger |
|
留言時間:2013-05-19 16:51:36 |
|
|
看懂了?不愧是了解中國文化的。這是五千尺高朝下看的。 |
|
|
|
作者:老幾 |
|
留言時間:2013-05-19 16:41:40 |
|
|
“東方的一的文化,是聖人認識到人類欲望的潛在邪惡,而未認識到其可能的潛在創造力,來對人類的欲望進行壓制的歷史。” 東西方的聖人老子耶穌看法是一樣的。人類自身沒有能力來對人類的欲望進行壓制。上帝不讓吃智慧果,就是這個意思。 |
|
|
|
作者:老幾 |
|
留言時間:2013-05-19 16:35:59 |
|
|
兔子這篇有點靠譜,老實說是不是跟弟子偷師來着? 警告一下,偷師可以,栽贓陷害,胡亂吹捧不行。兔窩出來的弟子沒有口德,這您是知道的:-)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