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命-绝对(5)
生命来自“绝对”,而不是来自物质,比如认为微观粒子会自动产生化学分子到自动形成生物分子。换句话说,化学和生物学之间没有连接,化学分子不可能构成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物分子。这些结论是范例的思想。从更广泛的角度看,“reductionism”不成立,犹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大于部分”,既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累积。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生命不同于物质的微观粒子,根本的原因是,后者属于相对的事物。相对事物永远不可具有绝对的性质,而只能被绝对事物所产生。在这个意义上,绝对是“因”,相对是“果”。但绝对必须通过相对完成一个循环,既对自身的认识,所以绝对将生命的特征寄托到相对事物的形成中。待生命的种子在具有相对属性的物质中发现合适的环境,就会产生万物和人类。最终人类的大脑进化到具有思维和意识的高度发达的顶点,而认识到绝对本身 - 这就是“整个一切”的循环过程。
“进化论”的问题,虽然从达尔文发表其著作一个半世纪以来有大量的例子支持的证明,并且现在仍然是西方的主流科学认识结论,但其根本理论支柱的核心是“外因论”。既,它认为是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内部的变化而生成新的特征。我们知道,外因论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理论。很明显,外因的变化都是“量”的变化,而不会有“质”的改变。恐龙不会变成其他动物种类而继续生存,比如两栖类动物,不论环境如此恶劣,因为他们之间有“质”的不同。反对进化论的另一派则是“神创论”,它直接引用圣经来解释上帝如何在7天内创造了世界。这两个极端都是偏激的,都是因为没有更深刻的哲学体系的出现和指导的结果 - 我希望范例哲学的提出能够填补哲学发展史上这一空白。
没有对绝对的认识,使人的行为和动物界没有区别,既人受自己的“物质”(身体)需要而趋使渡过一生,浪费了人的大脑的思维和意识的绝对性质,这不能不是人生的悲剧。东方中国的圣人孔子孟子没有认识到此,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相比较,亚里士多德说,“All men desire to know”。东西方圣人思维深度的差别在此一目了然。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只有五个世纪,在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下五个世纪内,人的基本物质要求,我认为无疑会被解决的。当人类一旦脱离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人类也就从动物世界最终地解放出来了。到了那时,亚氏所说的人类求知欲望的满足将是为人的第一需要。当人类文明前进的巨轮处在泥潭中时,个人很难看清人类文明的走向,这不能不是我们时代的悲剧。
绝对寄托于相对之中,犹如本质隐藏在现象之中,是需要发现和费力挖掘和研究的。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内容,在东方思想中或者没有,或者浮皮潦草,三言两语一带而过。比如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有关于自然规律,既关于“道”,的研究。但除了“道之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外,没有人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来证明中国人对自然规律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不是技术发现)的兴趣。不承认差距,就永远不会虚心学习,历史成为包袱而不是前进的动力。这就是中日在近代“西学东进”历史上走过的道路。不论人们是否承认,日本由于历史上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形成的“感性民族”,而在近代它迅速地成长为西方式的“理性民族”。在此道路上,日本远远地抛中国在其后。直到现代,中国人不但不能认识到缺乏理论头脑的先天不足,还自我得意地称“摸石头过河”是“智慧”。可见一个集体的文化发展到了如此“脑残”的程度,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境地了。偏见确实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