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绝对的相对性” 前边已讲过,“范例-绝对”体系提出了四种关系,分别是:“相对的相对(双相对)”,“绝对的相对”,“相对的绝对”和“绝对的绝对(双绝对)”。凡是与相对为本质关系的事物,都属于“宏观世界”;与绝对有关,则属于“微观世界”。当然“双绝对”自当别论。我下面想讨论的是关于“绝对的相对”的“唯一性”问题,既为什么说这种宏观世界里的关系是绝对“唯一”的? 我们知道,在哲学史上,很多哲学家提出过相对性事物的唯一性问题,比如莱布尼兹就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The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Discourse on Metaphysics)。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提到了作为一切认识的基础,“物自体”的存在。按照康德的意思,我们认识的来源,外界和内心两个方面,都基于物自体的存在。我们的经验世界千变万化,都是由于物自体的不可认识所造成,因为物自体在认识之外。既然物自体不可认识,那么就没有数量可言了,但是物自体确实是造成每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既不同事物的来源。休莫则根本否定了笛卡尔的单独个体,“我”,的存在,如同古希腊战船的故事(Theseus's Paradox)所提出的问题一样。这些例子都指明一个方向:世界的万千现象或事物的不同,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既不同事物的基础是什么的问题?从范例-绝对体系看,这个答案是清楚的:相对的部分来源与绝对的部分;绝对的相对来源于相对的绝对,既“宏观世界”的一切来源于“微观世界”的存在;作为高级范例的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每个人之所以异与他人,并保持这种终身不变的同一认知,这种不同性和一质性的根据,都来源与人脑的“局部双绝对”和相对物质(身体)结合的结果,这种结合的唯一性是我们这些自我同一和与他人不同的基础。这里我只讨论后者。 从前边讲过的关于双绝对的解释,我们知道它是一切相对的基础。而作为人的大脑的功能,双绝对在造成相对时的的生命部分,又最终成为我们身体作为相对物质的一部分,既我称为“局部的绝对”的部分。作为物质,我们的身体如同其他双绝对产生的相对时所受的影响一样,作为相对物质它本身就别于其他的相对事物,如一快石头一样。但作为我们的头脑的一部分,意识,如何在不断的替换身体细胞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像一块普通石头一样,岁月可以使其变的面目全非,我们作为人这个“高级范例”,并没有失去自我的同一性,而自生致死都保持了这种同一性呢?范例的回答就是:因为这个“局部双绝对”的功能与相对的结为一体所为。也就是说,正像双绝对“大海的一滴水”一样,它与相对的物质,身体,的结合,造成了自己“独特的相对性”或“相对事物的唯一性”或叫“绝对的相对性”。一种物质,如放射性物质,不可能保持这种变化前后的同一性,既在变化前是一种物质,变化之后则是另一种物质了。而人却可以。这个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绝对关系”造成的:物质的相对性,既在宏观世界的绝对的相对性,来源于在微观世界的相对的决定性;而人的身体所表现的绝对的相对性来源,在于“双绝对”性:本源不同,所以本质各异。 从这种相对物质的不同特点,既绝对的相对性,如自在之物,与作为高级范例的人的联系,也作为相对事物,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双绝对与双相对的同时存在,既这两个“双”的情况,统一到人的存在了:既造成了“相异与相同”的同时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人的“局部绝对”性,也应该和“绝对的相对性”具有某种同样的性质,既,人的局部绝对性如同绝对相对性的自在之物一样,不可测知。也就是,人类无法通过探测或其他科学手段来知道其具体的详情。 总结地说,正是双绝对的大海,造就了“单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事物,这体现为“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存在;而正是这个双绝对的大海的水滴,造成了“局部双绝对”的存在并与相对结合,使人保持一种从生到死的一贯的同一身分和同时异于他人的认知 - 这就是范例-绝对体系对“绝对的相对”为什么能始终保持同一性和相异性同时存在的原因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