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无之无”对“绝对之绝对”的解释 一个人生到世界上,需要尽许多责任。 小时候,你被教育作好人。进入学校,老师教你要作一个有用的人。然后是在工作中作一个好员工。结婚了,作一个好丈夫/妻子,或好父亲/母亲。总还得尽点社会责任吧?当个什么长,什么裁,或什么主席之类。运气好点,说不定可以搞个皇帝当当也说不定,如我们的习大大。有一天说不定可以让女儿接班作女皇(但是先别忘了先说女儿是“超天才”如当年林彪的儿子,否则老百姓恐怕不服的)。中国人的“三观”基本落实如此了。百分之99的洋毛毛也是如此。不过如果你读读古希腊人的书,就知道他们还有一个概念叫作“人”。 什么是作“人”呢?就是剥去你的,相貌,外表,年龄,性别,财产,社会地位,家庭联系等这些附加的,或后天取得的东西,以及它们的延伸物(笛卡尔称为“臭皮囊”的肉体)的联系。纯粹从一个“赤裸裸的精神”的角度想,从上帝将你发配到世界上这个角度看和你终将回去,你能带走什么呢?从这个角度看,你应该作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求“知”。知道了死而无憾。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All men desire to know。”(不必计较那时亚氏的重男轻女)。知的对象是真理,真理的最高端是绝对真理。遵循这个方向努力,我发现了范例。叔本华说,真理的发现要经历三步:被认为是胡说,被认为是错误,被认为是常识”。当然他指得是普通真理。“哲人之石”是“绝对真理”的定义。要发现和认识,必然具有十倍百倍的困难,可想而知的。我认为范例不仅属于真理,而且是唯一的“绝对真理”。是否如此,除非你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明范例不是,否则,我相信只有历史可以告诉后人了。 范例有一个思想,认为“凡事与人有关,则必然遵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运动”。 也就是说,物质是自身循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的发展,也是自身循环。而唯有人类和人类所接触的一切,是走一个“不断进步”运动的历史,而非“原地循环”,如中国古人和印度教,佛教,所认为的那样。其实这个运动的历史,西方的哲学家也早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揭示过,最明显不过的是在黑格尔。东方哲人认为的是“一切运动都是循环”,西方哲人认为是“运动的循环到此为止(绝对精神)”(黑格尔)。范例认为,既不是“一切”运动都是循环,也不是运动“循环到精神”为止。而是“只是与人发生关系的事物的运动不再循环”。那不再循环的运动是怎样的呢?这就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运动方向。 让我从眼前开始简单叙述一下这个运动过程。人类首先是物质,比如我们的身体,它必然要遵循物质的循环规律。从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认为人的各个器官将来都可以被更替,如果你是医生或科学家的话。你,之所以是“你”,是一种“全体的性质”,而非部分(器官)所具有,根据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的思想。物质的循环有两个特性,一是内部的循环,二是在“宏观世界”中,既有时间和空间之后从存在”。生命体的循环,如植物和动物,开始由循环的运动发生在不仅内部,而且必须与外部相关联,既必须进行“物质交换”。植物需要太阳进行光合作用和土壤的营养,动物还需要吃食和繁殖,人的存在也脱离不了这两个基本的动物需要部分。 人之为人,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是精神的存在,具体地说,有一个思维和意识,这两个功能。范例认为,人的精神具有“绝对”的本质。具体地说,精神是“局部的绝对”,既世界“背景”的一部分。而这个“背景”,则是“绝对的绝对”。范例进一步认为,1)精神产生思想(或大脑中产生思想),2)世界由“潜在的存在”发展到“大爆炸”和扩张,和 3)“绝对的绝对产生相对” – 这三者是统一的。第3太抽象,第2没有科学进展,那么我们就想想自己的第一个思想是如何来的(既然每人在肩膀上都扛最少一个脑袋,不用去借)。 任何复杂深刻的真理,都不是“百花齐放”,哪个“特别灵”的脑袋一转就有了,而必须有继承性,既,不是一二代人能完成发现的,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的日心说,范例也是如此。早在古希腊,巴门尼德就认为,思想等同世界(《论自然》长诗,因为上帝不可能重复让真理来自两个地方)。巴氏的论证非常强大,但现实世界似乎不完全如此,你也许如此想。我梦里的龙和现实的蛇是同一样的事物吗? 从范例的角度,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巴氏的看法是天才的也是朴素粗糙的。范例认为有“两个世界”存在,宏观和微观世界。精神的产物如梦或思想,属于微观世界的范围;而现实世界蛇的存在,属于宏观世界的范围。微观世界的特点是纯粹的逻辑,形式和概念所居地;而宏观世界,包含量的变化,时空的存在等,这是根本的区别。(代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