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出國的同仁多是一人拖個箱子懵懵懂懂地來到海外,沒有互聯網,沒有攻略,靠着新華書店不知那年出版的出國手冊“科普”。落地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規範世界,只要張得開口,事情都好辦。起初家裡的另一半通常會小半年或更長一段時間才能出來重溫鴛鴦夢,因而早期多是一人,大家會勒緊腰包,拼租房子,合夥一起過日子,回歸快樂單身漢的生活...... 當年同機一起出來的五個哥們,找了個house租了一層兩室,就這麼大的空間就只能兩人一間,另一哥們願意獨來獨往就選了客廳。都是初來咋到,除了新鮮就是新鮮,彼此都不太在意同住一室的哥們,況且上大學時八人同住的生活也經歷過。五個人常常同進同出,周邊的老中看着樂,說我們畢竟是初來咋到,當時也沒有讀懂其內涵。做飯起初兩兩輪流做,好不好吃也是大鍋飯的水準。過了兩個月,不同系的我們由於學校的資助不同,出現了分化,各自的想法變了,大家在同一個屋檐下拼居,同住一室之不便及生活習慣之不同,有哥們就有了想法...之後不到三個月,大家做鳥獸散。 我和同一個導師的哥們對脾氣,兩人找了個單人房繼續拼居,不同的是和老外一家住在一起,想着可以練練口語順便了解當地的文化。住了一段時間,就有老中開玩笑說,國外同性同居乃同性戀之嫌疑,好好奇問周邊鄰居有沒有另眼相待-:)聽此,我們也只是笑一笑,後來一想也是有點怪怪,若異性住一起人家當情人看,理所當然。隨它去吧,既然房主不在意,何必大驚小怪,能省幾個銀子就省幾個吧。我兩倒是同進同出,輪流做飯,一起樂呵,免去了不少異地他鄉之孤獨感, 雖如此,我倆也是過了小半年,最終於還是分開各自找到了新的歸宿。咱在學校邊上找到一個 bed room,同住的有一個是來自俄羅斯的教授,另一是香港來的學生(Simon),又是三個男性,不同的各把一室。關於教授曾寫過博客【我的克格勃室友,就這樣死去了】, 這裡就不費口舌了。倒是Simon後來成為了我早期的很重要的朋友,最大的收益是原來能聽廣東的我磨練了粵語,說的方面比英語提高的還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