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挣来的也是用来花的, 人们日夜忙活的也都是钱。既然它如此可爱,自然让人爱不释,想的也是越多越好,最好放到银行或股市不断翻倍,这就是挣钱的心态。反之花钱,买东西买到“斩手”,之中的爽快也是不言而喻。通常人应是合二者为一, 能挣能花,努力一分也享受一分。然而生活中远非如此,老外常常是挣一元花两元,有些则是只挣不花。 在下应属后者-:),可也并非为我独尊,周边不少50/60后的众亲都有同样的消费心理。我们这个群体经历了中国社会的不少变革时期,从三年自然灾害到文革,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高速发展,之中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真可谓是“翻天覆地”。然而困难时期的一切牢牢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挣钱存钱是第一位,花钱则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印上,因而这代人无论个人发展到那一步,基本上是捞钱的耙子, 想存下再多的钱又会从篓子漏出去-:) 我们的下一代就完全不同, 他们从出生到成长的都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比如海二代,一懂事就有电视看, 一出门就有私家车坐,“捞钱的耙子”会提供孩子的各种需求。从他们能自课余挣几个小钱之始,想怎么花怎么花, 什么货比三家之策对他们就是天方夜谭, 一切以喜爱方便为主,放在口袋里的钱,基本是从篓子穿行而过 -:) 去年孩子开学从学校搬出来转到一个 Apartment, 俺就让孩子尽量从家里取想要的东西,如家具和生活用品。他漫不经心挑了些,咱也没在意,就装车送他去学校附近的新居。几天过后,孩子就告知缺这缺那,于是就到周边买齐了。俺看着小子列的清单,家里都有。就是他当初不用心且也不能等些日子我们送过去,需要就买了。若此也就算了,这一开学同学之间行头变了,小子也不落后,下单网购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全然不知 “捞钱的耙子”的辛苦。咱与朋友说起, 他们有同样的感受。一哥们叨唠,他就不明白,已工作的孩子买为何一条 $500的皮带,或 $800 的衬衫........ 不同时代的人,造就了不同的金钱观与消费观,也就有了 “捞钱的耙子,花钱的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