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以来,多少中国人一提起中国历史便是“封建专制”和“吃人”。 鲁迅讲他夜半挑灯读中国历史,满纸就两个字-“吃人”。 所以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基本态度就是“砸烂”,砸烂中国历史,砸烂中国文化,砸烂“孔家店”(胡适二十多岁从美国海归后喊的口号,立刻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废除汉族实行字母化(不光是70年代中国政府文字改革办公室的拼音代汉字运动和第三代汉字简化,1920年代就提出了)。 和日本那样的学习继承文化和不一样的是中国近代专搞“砸烂”,日本社会自己祖上单传的东西也不多所以一直忙着学习继承中国文化来着,等到西方船坚炮利打开国门他们又忙着学习西方文化,所以他们外来词片假名里有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和英语,结果他们的现代语言成了一锅大杂烩,倒也不妨碍他们现代化,早在甲午战争中把以前的老师中国人打得满地找牙。
封建二字的意思是封邦建国。 皇帝把他的血缘亲戚派往全国各处建立附属国,读读《史记》便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宗室皆周王朝的亲戚们。 而秦国率先改革国家体制(商鞅变法),实行郡县制,这是一种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经济体制下一种非常先进的国家结构制度,属于行政官僚管理体系,非常先进,当时基督还未诞生欧洲人还在泥坑里打滚呢。 到了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搞了简短的封建后,全中国正式建立大规模的郡县制度,封建制度彻底结束(晁错削番), 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并配合以“举贤”和“绩效考核”人才选拔制度,和太学人才培养体制,(举贤是基层推举制度,绩效考核是官员的监察制度)。 而皇家费用有独立的部门管理,和政府财政分离。国家大事都是需要经过政府议政、决策和颁布,皇帝和政府(政府首领是宰相)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这就好比发条和几十个齿轮共同运行的钟表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管理运作机制,而专制独裁则是发条(国家首领)抛开几十个齿轮直接驱动指针。 这种制度在汉朝运作,使得汉朝前后四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好的朝代和坏的朝代,有好的皇帝和坏的皇帝。 汉、唐、宋无疑是好的朝代。 而好的朝代也有好的时期和坏的时期, 好的时期是皇帝和政府合作良好的时期。 唐代政府机构更加完善, 著名的《唐六典》把政府结构和功能运作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描述,成为后代政府的模板。 比如国家政策是由中书省拟定,在宰相层面广泛讨论后提交皇帝批准。 而皇帝拟的东西到中书这一层面往往还被打回修改。。。。。。而人才选拔也由推举制转为考试制(科举),因为推举制弊端颇多,造成汉末和魏晋南北朝的门第。 而这种考试制衍传千百年被孙中山继续改良使用,所以台湾政府有考试院。
到了满清,可以说是社会倒退到封建专制了,政府各级要职由满人占据,直到曾国藩平太平天国汉人才开始做三品以上大官。 那时满清已经把中国搞得愚昧落后一塌糊涂了。
共产党官员里论读书和智商,少有匹及毛泽东的。 毛泽东在党内搞“民主集中制”,其实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主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社会应该由“贤人”来管理,而贤人自然要代表民意,并身为道德楷模,否则怎称贤人。 这便是一种由贤人代表民意的民主,由贤人们讨论决策便是集中。 毛泽东在战争时期还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曹操管理军队的纪律的演绎进化版(可知曹操割发故事?), “军爱民、民拥军”原来应该是唐太宗魏征的“君爱民、民拥君”。冷战时期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出自朱元璋谋士朱升的战略。
在五四运动后少数保持头脑清醒的人之一是国学大师钱穆, 他毕生提倡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不要动不动“砸烂”一切。丧失了自我的民族是无法学习别人的先进之处的。 中国人近代已经很少有人还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历史里的精神。 现代西方文明力量空前强大,民主、自由、人权、科技、文化,等等,对中国人来说绝对是overwhelming, 现在中国人更加应该认真学习古今中外历史和思想,找到中国人自己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