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否有专业学者做这样的研究,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也许是农业化国家,也许什么都不是的一个落后国家,如何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必要条件是哪些,有无量化标准,如果我在大学里混饭,也许能做几个博士写上几本砖头厚的书出来。
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应该称作工业化。 工业化在我这里是这受外来影响而工业化的,如日本。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那个革命是内在的、自发的,不是受外来的影响。 英国多元化政治,相对有秩序的社会,较为宗教宽容,让科学能够健康发展,终于触发工业革命。
中国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完成工业化转变,从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社会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大国。 在中国以前,有日本这样一个典型,但也有印度这样没有发生工业化转变的国家,这里有值得分析的地方。
工业化首先是制造业,从矿产、冶金、机床、汽车、铁路机车、模具等重工业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轻工业,中国的工业体系是从50年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以“举国体制”、牺牲两代人的代价建立起来的。 当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死了很多人,饿死的、整死的、累死的,终于把那个工业化的基础給打下了。 邓小平掌权开始逐渐放开老百姓的经济自由,爆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一举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工业化条件之一,是老百姓的勤劳程度。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报道世界劳动参与率和妇女就业率等指标,中国全部排第一,无疑,中国人是最勤劳的。 这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世界上太多国家的人没有这种勤劳,就无法触动工业化发展。
其次,是重工业的基础。 有,不够,还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触发工业化。印度也有各种重工业,但量太少,不像中国,比如纺织机械厂,全国在毛主席去世时大大小小几百家,上海就十几家正规的。 有了这基础,才能有后来的中国制造的服装铺满世界。 又比如做鞋子,鞋底要橡胶,毛时代中国各省都有橡胶企业,有开模具的企业,有缝纫机厂, 那么无怪乎后来中国制造的鞋子铺满全世界。 除了衣服鞋子,中国还有汽车、轮船、铁路机车等等各种行业,全国从南到北都有重工业企业,所以后来能搞高铁,汽车产销全球第一、比美国多一年六百万辆。当年我访问二汽,和亲手建设二汽的老员工聊天,他们从全国各地到湖北的山沟里,搭窝棚,用铁锹铁镐修路造房子,硬是靠双手把一个大型汽车企业建立起来,算是文革期间的成就吧。
纪念毛泽东,说他像太阳。太阳,不能离他太近了。他那个时代的老百姓为了高尚的口号牺牲的太多了。如今毛泽东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了,人们才能享受其温暖,更正确的说是那时几亿老百姓被燃烧而产生的热量的温暖。 =================== 下面是“振羽”网友在天下论坛的跟帖,我转过来,非常有价值。 很高兴我抛砖引玉。
http://bbs.creaders.net/politics/bbsviewer.php?btrd_trd_id=1354706&btrd_id=5072218
中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1949年及1978年对比 | 送交者: 振羽 2018月09月19日03:11:59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回 答: 工业化越迁的阀值 由 老豆子 于 2018-09-17 18:43:59 |
| 中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1949年及1978年对比 毛主席不容易,把中国的工业全球份额从1949年的 2%提到了1975年的 4%,回到了工业国家的行列。1980年为5%。我这里所有的工业全球份额的数字均来自 Paul Bairoch: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Levels from 1750 to 1980", J.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11(1982): pp.296 and 304, Tables 10 and 13. 到1978年,五百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新中国已经有近80种居于世界前五,其中标志着工业化的几个最重要的产品,如发电量中国居世界第五,粗钢居第四,原油居第三,煤炭和拖拉机都居第二、水泥居第一。1949年中国的水泥产量仅为美国的54分之一,到1978年翻转为美国的1.2倍。 (记住,美国的工业并没有停下来)。 ■ 第一类:中国反超美国 水泥: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54倍, 1978年降至中国的 0.97倍; 煤炭: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13.4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0.97倍; 棉纱: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5.2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0.5倍; 棉布: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4.1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0.3倍; 拖拉机: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无数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0.5倍。 ■ 第二类:中国超速追赶美国 汽车: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无数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86倍; 化纤: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无数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13.7倍; 电视机: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无数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28倍; 天然气:美国1950年是中国的 25414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39倍; 乙烯: 美国1960年是中国的 3529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33倍; 原油: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2074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4倍; 粗钢: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447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4倍; 化肥: 美国1950年是中国的 710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2.2倍; 生铁: 美国1950年是中国的 199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2.3倍; 焦炭: 美国1950年是中国的 107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1.1倍。 ■ 第三类:高速追赶 机制纸及纸板: 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85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13 倍; 发电量: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80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8.9倍; 烧碱: 美国1951年是中国的 59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7.2倍; 木材: 美国1950年是中国的 43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6.8倍; 纯碱: 美国1950年是中国的 23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1.2倍; 糖产量:美国1949年是中国的 10倍,1978年降至中国的 2.3倍。 (数字来源见中、美的国家统计局。) |
毛主席的不多说了 ① 废封建 ② 三大革命 ③ 成立外贸部和八大机械工业部 毛主席彻底废除了旧中国两千年的封建遗制,包括
● 废除了少数地区残留的奴隶制和种姓制、 ● 废除了封建性质的地主和小农租佃制、 ● 废除了封建户等制、 ● 废除了封建宗法制、 ● 废除了封建把头制、 ● 废除了封建保甲连坐制、 ● 取缔了一切封建帮会等恐怖组织、 ● 消停了史上从未止歇过的、于民国尤甚的宗族械斗、土客籍械斗等。 不清除这些,就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公有制、计划经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蓝图的全面铺开,彻底堵死了小农经济支撑的传统工业老路。
三大革命: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成立八大机械工业部、外贸部。 有明有清只见过眉毛胡子一把抓(屯田、水利、交通)的工部,谁见过主持现代工业分工的八大“机械工业部”?这是中国走进了现代工业的时代标志。 晚清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今天的外事小组,也是划时代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时代标志。 民国政府只设一个经济部,还把国民经济彻底搞崩溃了。 新中国1952年成立对外贸易部,无疑是对外开放搞活的前所未有的制度安排。 只此一件就彻底击破了所谓的毛时代“闭关锁国”的谎言。 成立八大机械工业部和外贸部是新中国对外开放、搞活经贸、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制度保证。现在搞经济史的,大多不注意这个细节背后代表的历史性转折。 |
毛主席的工业化像拉橡皮带,两头厚中间薄;邓只是加厚了中间 | 送交者: 振羽 2018月09月19日02:26:4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回 答: 毛主席的不多说了 ①废封建 ②三大革命 ③成立外贸部和八大机 由 振羽 于 2018-09-19 02:09:33 |
| 毛的工业化的两头厚,一头是工业布局和规模性以上企业的数量雄厚,从建国初的只有2万来家,增加到了1975年的35万家。另一头是尖端技术雄厚,“两弹一星”、大飞机核潜艇什么的。中间薄,是民用工业技术薄弱。这个没办法,有待扫盲、全民义务教育带来的人口素质的提高等。 邓的加厚中间,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并没有变化,现在还是35万来个,邓不过是承接了毛的企业基本盘,包括八大油田、十大钢铁基地、八大飞机制造厂、十三大化工为首的 200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和以十一大军工集团为首的代号从一0一到九九二四的 860家军工企业、以及210家国防和军工研究院、所、基地等,加上数不清数量的小企业、乡镇企业,跟随时代做了产业换代和技术提升而已。 |
日本的例子 勤劳和重工业是一般的条件。日本人比中国人勤劳,江户幕府晚期也开始有了一些重工业,但只可视之为一些初期的工业点,对工业化的最大的掣肘仍然存在,即前现代的顽固的封建式经营和封建遗制,包括家族作坊式、立足于地主经济的手工业和轻纺业、以及不当场盈利就不干的旧观念,等。 日本是个保守的民族。不像中国人提起明治维新就激动,许多日本人至今不认同明维。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和日本人说起“明治维新”这四个字的时候,对方淡淡回了一句:“这四个字我们一年提到不超过一次。”“为啥?”“吹过头了。” “反明维论”认为,日本的工业化并非肇自明治政府而是肇自江户幕府的设立洋式制铁所、建造近代的舰艇、近代的海军、近代的银行、近代的西医和新式的教育等;认为明维建立了一个极权体制(“明治绝对主义”)、乃是反动;认为明维破坏了联邦、乡村自治和由武士与豪商整合起来的市民社会,并且废佛毁释、独尊神道,埋下了“后祸”即神国主义 → 二战,留下了巨大的负遗产。 “反明维论”对明治维新的历史定位,“那是一场反动政变”。 主流上大面上还是肯定明治维新的,认为如果没有明维,就不会有国家观念的确立,就不会有国家的统一,就不会有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脱封建和脱亚入欧,就不会有日本的工业化(现代化)。这以“司马辽太郎史观”为代表,见《坂上之云》。 可见,适合德国的也同样适合日本。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封建性的断绝和封建经营的再编”、威权的确立,这是日本工业化必定要崛起的保证。 根据日本人的总结,日本的工业化(现代化)存在下述的前提条件: ① 农业社会的成熟、农业生产的的发展及其对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波及效果; ② 借助于民族主义统合国民意识、借此实现了战争胜利、并据此成立了近代国家“大日本帝国”; ③ 普及全民义务教育、建立适应现代化的行政和经济体制; ④ 普及现代化的价值观和激励机制; ⑤ 断绝封建性,带来现代产业的“断絶性飛躍”,一大批符合现代企业精神的大企业登场。 “大日本帝国”第一次设置了专业的外务省和农商省(后来的通产省),这是划时代的,标志着完全走出了闭关锁国,开启了借助技术引进、技术革新和殖民侵略来启动开放和专业型的现代化道路。 一战后,日本被纳入了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也和当年德国被纳入维也纳体系一样,日本因此埋下了军国主义的祸根。1931年日本侵占满洲,老蒋的不抵抗导致其“生産力の飛躍的拡充”,至1938年至少扩大了一倍的规模、占到了全球的 5.2%,这是进入世界工业国家行列的标志。相反,“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一年,工业的全球份额即跌到了4%以下,被开除出了工业国家行列。1928年中国的 3.4%虽然仍高于日本的3.3%,但到1938年便跌至 3.1%,被日本反超。 昨天是“九一八”。日本入侵东三省只是个滥觞,老蒋的不抵抗不收复(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和后来把整个东三省、东蒙古和华北拱手相送(“塘沽协定”),才是后来巨大灾祸的主因。 不要再吹所谓的“抗日”了,把巨大的国耻当成了“荣光”。 日本人说 “满蒙开拓”完成了mobolization(总动员下的“摩托”化), 二战后到1995年占世界的20%则是完成了industrialization(工业化),成为了仅次于米帝的老二; 1995年至今则是所谓的 mobolity完结(现代性完结)。 和当年的德国一样,老二角色难做。天底下没人相信老二是不想做老大的,韬光养晦谁信?老大一定会联合老三老四等,搞垮老二的。日本和中国差不多,文民出身,不实诚(单比中国人实诚)。 文而不诚,当不了世界老大。 德国的例子 | 送交者: 振羽 2018月09月18日23:26:59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回 答: 工业化越迁的阀值 由 老豆子 于 2018-09-17 18:43:59 |
| 勤劳和重工业是一般的条件。 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也不帝国。“三十年战争”,英国告别了封建性,德国打败了被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分割为360个诸侯国,七大封建选侯,烂摊子一个。 1806年,拿破仑灭神圣罗马帝国。不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重商和启蒙是在神罗完成的。 1815年,英俄普奥打败了拿破仑,维也纳体系成立,德意志同盟成立。 然后是普鲁士打赢了三场战争,第二帝国崛起(1871-1918),国家统一,边界大体确定。 第二帝国改革:行政体制现代化(包括设置专业的外交外贸机构)、军事现代化、废奴、全民义务教育等。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封建的废除、威权的确立,这是德国工业化必定要崛起的保证。 德国的工业化是外生的,专业的外交外贸机构很重要,关税总同盟。 外生性决定了国际性,工业产值份额占不到全球的4%,就甭提“工业化”。德国的工业,1860年占全球的 4.9%,起步了,到1913年占到了 14.8%,成为仅次于米帝的老二。 老二角色难做,天底下没人相信老二是不想做老大的,韬光养晦谁信?老大一定会联合老三老四等,搞垮老二。德国人是蛮族和战斗民族出身,实诚。蛮且诚,是日耳曼民族当不了世界老大的先天性毛病。 中国人现在也是老二,但中国是文民出身,不实诚。文且不诚,华夏族也是当不了世界老大的。 三次的德意志帝国,反复的规律:民主→专制→再民主→再专制。 专制则统一(德意志老臣们的理性的私下运用),统一则工业化; 民主则散板(德意志公知们的理性的公共运用),民主则工业化不再称雄。 到1980年,德国工业的全球份额已经跌回到了1860年的约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