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依賴感是很可怕的。
我們這輩子好像一直處於獨立自主和依賴指望的對抗中。
咿呀學語的時候依賴父母;進幼稚園依賴強壯年長的小朋友;上學後依賴班級中比自己強的小夥伴、小團體;工作後依賴一份可以提供穩定收入的公司單位;戀愛後依賴自己的戀人;結婚後依賴另一半……記得一個朋友離婚後,連家裡的水電煤氣賬單都不會付,家裡所有的電器幾乎都不會用,空調不會調schedule、前後院的水龍頭開關不知道在哪裡;烤箱不會用,依賴令人變成生活上的殘疾人。
年少的時候談戀愛,初戀情懷,總希望和那個人時時刻刻黏在一起。有一次我們說好了一起去星巴克看書,因為對方提出要與我樓上樓下坐着分開看書的要求在街頭大哭狂奔。一邊哭泣的時候一邊收到短信,裡面的話令我難忘,他說,“小夕,我不希望你太過於依賴,人很多時候都要學會如何獨處;也不希望你夠到一點溫暖就躺下,要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才能變得強大。”
現在想想真的要感謝當時略顯冷酷的戀人,如果沒有他的刻意培養,也不會有今天獨立堅強的自己。無論是男人女人,這種依賴感都是深存在我們骨子裡,我們需要做的是,拿出一根針一點點把它挑出來,不要怕,疼痛會令我們清醒。
我身邊有很多移居加國很多年的女士們,因為過於依賴自己的先生,發憷那些繞來繞去的彎道,不敢開DVP高速下downtown;不會平行泊車,也不會倒車入庫;還有很多人連燈泡都要等待先生出差回來才可以安裝。也有先生在生活中極其依賴太太,每天連領帶襯衫西褲甚至鞋襪都要太太搭配好,如果太太出去度假,需要搭配好一周七天的衣服掛在衣櫃裡,否則因為不知道穿什麼衣服而上班遲到,大有人在。
在工作上,這種依賴感更為強烈。身邊很多人都是在一間公司從青絲熬到白頭,從未想過換工作,更不會去學習升級自己,一份工作做幾十年,一份薪水拿幾十年;每天上班先喝一杯咖啡,然後做着幾乎不用動腦筋的工作;中午吃自己帶的昨晚的剩菜,刷刷微信;下午昏昏欲睡,熬到5點,拎着便當盒擠在地鐵里,一臉疲憊。回到家,接孩子,做飯,留出第二天的午飯,看肥皂劇;第二天再次重複,周而復始,無窮匱矣。
在這個期間,也有朋友從一間小公司最底層開始做起,利用業餘時間考試升級;換大公司,健身、學多一門外語、學樂器、加入讀書俱樂部;同樣的十年過去,一路打怪升級的朋友換了大房子、升職加薪不斷進步;因為堅持自我修養,無論從外貌身段和收入生活狀態都高一個層次。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內外兼修,不必十年,幾年下來整個人就脫胎換骨了。
這樣的人生,如同開了掛,裁員、跌停、失戀、變故,就算天災人禍,自己撐起自己的天空,你還會怕什麼?
不發展,就只有死路一條。
前幾天被一則新聞刷屏, Sears Canada於六月初表示即將進行重大重組後,在兩周前宣布將關閉加拿大59家實體店,裁員2900名員工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舉措是在公司向安大略最高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後提出。
Sears成立於1886年,總部位於芝加哥。2004年它被Kmart兼併,在對沖基金的撮合下,兩者合為新的Sears集團。原本以為1+1大於2,結果讓市場大失所望。為適應電商趨勢,Sears大舉投入建造電商平台,並且一度銷售額超過沃爾瑪的網上商城,但好景不長。隨着亞馬遜的崛起,Sears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過去4年總共虧損70億美元。
其實這幾年,一波又一波的店面關閉潮正在席捲整個零售行業。
自2014年起,在加拿大宣布破產結業或撤出加拿大的商店何其多!就連大家熟悉的巨無霸企業Target,Future Shop,索尼SONY等也難逃厄運。至於服飾品牌更包括:Juicy Couture,Jacob,MEXX,Jones New York,Esprit,Parasocu、Aeropostale、Danier、折扣鞋零售商PaylessShoe等等,名單長到簡直要數不過來。
就連零售業巨頭 梅西百貨也挺不住了!
有業內分析人士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還將有3500家店面關閉,百貨公司如JCPenney、梅西百貨(Macys),Sears和Kmart都將大批關閉旗下店面。關閉店面的零售商還有Crocs,BCBG,Abercrombie&Fitch和Guess等。
一個SEARS引發的一大波倒閉狂潮,這些觸目驚心的熟悉品牌的名字,這些與我們每日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外加夕子的閨蜜也身在其中,她與我也講了一些Sears每天的內部動態,令人真的不禁有些心驚膽戰。
最令人驚愕的是,Sears宣布對於無端解僱的2900名員工,將不會支付任何遣散費,雪上加霜的是,對於現在和已經退休的員工,Sears將停止再向他們的退休金和養老金賬戶供款,同事,也不再支付牙醫和醫療保險等一切福利!這個噩耗扼殺了很多即將退休,已經做好美好憧憬的老人家下一步的計劃。本來每年兩次的旅行,新車購買計劃,家裡需要update的廚房家電,突然間都化為泡影,自己每天為了某個超市可以便宜一些的水果蔬菜依然要照舊,自己或許在65歲的時候,不能愉快地放下手頭工作去做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找個地方接着朝九晚五上班,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
而這一切都在於太過於依賴與相信。
夕子的媽媽是一個教師。她所任職的學校隸屬油田,這裡就如一個獨立的小社會,有點像烏托邦,令人咋舌的福利是外面的人無法想象的;小到水電氣全部都是地方的半價以下,大到自己獨立的醫療和教育福利,條件都比其他的地方要好到太多。更別提油田內部自己的短途長途交通系統,花費極小、出行方便無比,馬路也修的平整,似乎全部都高級很多。
但是在2000年以後,慢慢國家開始提出學校的改革,很多學校都劃歸國家直接管理。媽媽面臨了一個選擇, 繼續留在油田享受原有的福利,還是大膽進入國有教育系統,福利跟隨國家公務員走?
二者選其一,其實有利有弊。當然現在回頭看來,選擇國家那一邊會是明智之選,畢竟這最近十年,國家對於公務員的待遇改善力度非常之大,退休工資過去十年也長進不少。但是媽媽還是選擇了與油田共進退,雖然退休小老太太沒啥可以再進退的,但是她還是儘量能去參與油田學校的課外活動,組織各種先進紅領巾學習,培養下一代的各種項目參與,出人出力,忙的不亦樂乎。 留在油田,確實是享受了油田的小小的福利,比如水電氣的平價,交通的方便,但是卻錯過了政府公務員加薪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她的收入就遠不如其他選擇了投靠國家的同事了。
媽媽的選擇有感情成分也有對於一輩子掛靠的工作單位的依賴,不願意變動,對於她來說,延續原有的一切更加安全也更為可靠。正如Sears的員工一樣,如果選擇把錢放在RRSP戶口自己管理,就要承受每年review繁瑣的過程,面臨退休金增長率不穩定,投資選擇一頭霧水的狀態;如果選擇交給Sears管理,省心省力;但是現在的一地雞毛,全盤皆輸。二者究竟哪個選擇更好?
打破傳統和慣性,艱難又痛苦。這也是一個先後次序問題。
要夕子看來,應該將自己的未來放在自己手中,在現今,真的誰也指望不上;可以依靠可以全盤信賴並託付指望的,只有自己。
就像剛剛那個RRSP,如果是Home Trust的員工,如果選擇了Home Trust的養老金放在RRSP裡面,買的都是Home Trust的股票,工作十年,平均買入價格都在30塊左右,高的14和15年平均價格都在40塊以上,前陣子跌到五六塊,這個損失,和Sears退休金打水漂孰優孰劣?拋開Home Trust這樣的小公司不說,2009年倒下的美國大銀行們,比Home Trust慘不只多少倍。他們的老員工在65歲那年,遇上2008年的金融風暴下面,如果退休計劃全部放在公司股票上,公司倒下了,自己所有的未來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