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上的屬靈復興 (下)
文 | 任運生
生命季刊專稿
請閱讀本文上篇:
教會歷史上的屬靈復興(上)
渴慕復興來臨?請點擊參加禱告 👇 :
24小時為教會守望禱告(Zoom)
音頻為慕溪朗讀: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tag.
(四)美國第二次大覺醒運動
1795年,愛德華滋的外孫德威特 (Timothy Dwight) 擔任耶魯大學校長,此時社會上自然神論、懷疑主義、理性主義等流行,德威特在一系列講道中,批駁這些主義與基督信仰背道而馳,並警告其危險性。“1802年起,開始了屬靈的復興,全校有三分之一學生歸向基督。同時,達特穆斯學院( Dartmouth) 、安慕斯特學院 (Amherst) 、威廉斯學院 (Williams) 及新澤西學院 (New Jersey) 都經歷了屬靈的大復興。” 11
第二次大覺醒的另外一個極重要的領袖人物是查爾斯·芬尼 (Charles G. Finney, 1792-1875),他是美國長老會牧師。從 1825 年到 1835 年,芬尼在紐約上州羅徹斯特和曼哈頓地區熱情布道。有人如此描述芬尼布道在社會上發生的果效:
“整個社區都被攪動了。信仰是家庭、商店、辦公室和街道上談論的話題。這座城市唯一的劇院被改造成馬廄;唯一的馬戲團變成了肥皂和蠟燭 工廠。烈酒店關門了;安息日受到尊重;教堂里擠滿了快樂的信徒;每一個慈善事業都受到了新的推動;仁慈的泉水被打開了,人們過上了美好的生活。”13
第二次大覺醒促進了廢奴主義、婦女與非裔的平等教育、禁酒運動等,同時大復興也隨着拓荒者的西進被帶到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同一時期英國在約翰.厄斯金 (John Erskine) 帶領下也經歷了大復興,同時歐洲、印度、非洲、南太平洋群島等多處地區也發生復興。這一時期開始了普世差傳運動,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正是在這一時期去印度宣教。
(五)十九世紀中期的美國大復興
1857年,受經濟危機的衝擊影響,教會人數驟減。美國紐約曼哈頓地區的荷蘭改革宗教會聘請商人 Jeremiah Lanphier (耶利米·蘭菲爾)向紐約的生意人布道。經過幾個禮拜的努力未見成效之後,蘭菲爾認為在社會和金融動盪之時,也許應該為艱難之中的人們提供一個午間禱告的機會。
1857年9月23日,位於紐約曼哈頓地區富爾頓大街 (Fulton Street) 的午間禱告會正式開始,第一天有6個人參加,第二天20人,第三天30多人,到10月底,每天有100人參加,到翌年的1858年3月26日,每日有6100人分散在附近的各個教會甚至戲院裡禱告。14
“禱告會從東海岸蔓延到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 波士頓; 費城; 匹茲堡; 新澤西州; 和華盛頓特區。它們還傳播到新興的西部——芝加哥、聖路易斯、克利夫蘭、辛辛那提、印第安納波利斯、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和奧馬哈, 甚至遠至愛爾蘭。”15
紐約市每周有10000人歸信耶穌。在1858至1859一年多時間,富爾頓街的大復興帶動全美100萬人歸信耶穌,相當於今天在一年多時間有1000萬人信主。16
這波復興的信息是:每個人都要在神面前痛徹心扉地悔改認罪、注重個人聖潔;用愛心關懷周圍的鄰居,在社會伸張基督的公義。這波復興浪潮也傳到英國,號稱“講道王子”的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 ,1834-1892)在英國興起,傳講“聖潔是復興的必要因素” 。這波復興浪潮中,戴德生( Hudson Taylor ,1832-1905)於1865年成立中國內地會( China Inland Mission,CIM )。同年救世軍( Salvation Army )成立。4
(六)學生差傳復興運動
D. L. 慕迪( Dwight Lyman Moody ,1837 - 1899)是十九世紀後期的著名布道家。慕迪於1858年創辦主日學,1864年在芝加哥創立慕迪教會,1879-1881在麻州創建諾斯菲爾德黑門山學校,1886年在芝加哥創辦慕迪聖經學院和慕迪出版社。 他最著名的名言之一是:“信心使一切成為可能,…愛心使一切變得容易。”( “Faith makes all things possible... Love makes all things easy.” )17
從1872年開始,慕迪在美國、英國、瑞典等地開始大型布道活動,每次布道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群參加,推動美歐等地的大復興。慕迪所領導的復興運動導致學生差傳事工的發展,“學生成了差傳運動的主力。在二十年內約有一萬人投身海外差傳工作。稱為學生志願布道運動( 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國際大專基督徒團契( InterVasity Fellowship )也在這時興起。” 9
(七)20世紀初期威爾斯大復興
威爾斯大復興雖然歷時較短,卻是歷史上最大的復興運動。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教會受到達爾文進化論、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人文主義、世俗主義的嚴重衝擊,教會失去屬靈影響力和見證,社會道德日下,賭博、酗酒之風盛行(這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何其相似,只是酗酒換成了吸毒)。於是熱心愛主的基督徒發出渴望復興的聲音。
約瑟夫·詹金斯( Joseph Jenkins ,1859 -1929)是這一時期被神呼召的傳道人之一,影響了許多教會社區。1903 年,他參加了在蘭德林多德 ( Llandrindod ) 舉行第一屆“威爾斯凱西克 ( Keswick in Wales ),這是一場講經與祈禱大會。 該事工影響了他本人和其他後來成為威爾斯大復興的領袖。之後他在本教會崇拜後推動會後禱告,他聲稱自己從禱告中得到“從上頭來的能力。”18
1904年2月,他在教會為年輕人組織一場禱告會,其中一個年輕男生說,“耶穌是世界的光。”詹金斯回應說,“是的,可是祂對你意味着什麼?”一個女生回答說,“我全心愛我主耶穌基督。” (“I love the Lord Jesus Christ with all of my heart.”) 在那一刻聖靈大大充滿,每個人都悔改歸信主耶穌。18
值得一提的是,威爾斯大復興另一個核心人物,是一個孤寂無聞的一般平信徒伊凡.羅伯斯 (Evan John Roberts ) 。羅伯斯是一個年輕礦工,他為復興已經禱告了十年。“主啊,讓你的教會順服以拯救世人。” ((Lord, bend the church to save the world.) 1904年他去傳道人培訓學校接受三個月的培訓。他與聖靈有親密的交通,漸漸更多人加入他的禱告,不久全礦坑的人都和他一同禱告,終於迎來了威爾斯大復興。羅伯斯幾乎沒有完整的講道,每次講道只有幾句話,被概括為“四重點講道”:認信基督、順服聖靈、認罪悔改、彼此饒恕。19
威爾斯大復興帶來巨大的社會變革:酒吧、戲院紛紛倒閉,社會道德大大改善,甚至因為馬夫不再使用髒話,以至於馬聽不懂口令不知道如何行路。律師失業,法官無案可審,國會議員脫離無聊的政治議題,省下時間去參加各地的禱告會,店裡的聖經銷售一空。因為工人都誠實勞動,使社會經濟繁榮。19
威爾斯大復興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世界,“英國三年間有近五十萬人歸主,全世界大約有五百萬人歸主,”這場大復興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與韓國教會。4
(八)中國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復興
古約翰(或譯為:顧約拿單)( Jonathan Goforth ,1859 -1936),加拿大長老會在華宣教士,1900-1930年間開始,在華北及華中主領奮興大會。雖然經過義和團拳亂死裡逃生仍然不改初衷。在華宣教48年,奔走傳道不息。20
王明道(1900-1991)1924年在北京開始家庭聚會,並經常被邀請外出主領聚會,足跡遍布華北、華中、華南各地。在牧養教會的同時,主編《靈食季刊》,後來結集出版成為七卷的《王明道文庫》,至今依然餵養着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華人信徒。21
1937年8月1日王明道先生牧養的“基督徒會堂”獻堂
晚年王明道夫婦
宋尚節(1901-1944)1928年開始傳道,足跡遍布華南、華中、華北、東北以及南洋各地。宋博士一貫的傳道信息都是:世人的罪惡與十字架的救恩。宋博士特別注重禱告,聲言“同心合意的禱告,乃奮興之首要。”宋博士猶如一支蠟燭燒盡為止,他為主傳道做工只有十五年,但巨大果效延續至今未止。22
同一時代其他的中國基督徒領袖包括:倪柝聲(有關倪柝聲的教義和生活都存有爭議,但無論如何他是那個時代中國教會的重要人物之一),賈玉銘,計志文,楊紹唐,趙世光,趙君影等。在宣教方面,40年代有福音遍傳團和西北靈工團,有異象向西北回教國家傳道,雖因時局變遷未能如願,但這兩個宣教團體的誕生,也是中國教會復興的例證。
(九)大復興促發的海外宣教
1.自1732年始,摩拉維亞弟兄會在全球範圍廣泛地開展海外宣教,在不到200年內,先後派遣2158名宣教士遍布全球各地。23
2.1793年,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1761-1834)被差派到印度宣教,威廉·克理被稱為是“近代宣教之父。”
3.1807年,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 1782-1834)來華宣教,是第一位新教宣教士進入中國。
4.1813年,美國宣教士耶德遜( Adoniran Judson, 1788-1850)攜妻子抵達緬甸宣教,將福音的種子留在那裡,成就今天緬甸教會的興旺局面。21
5.1840年,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 , 1813-1873)前往非洲宣教,他深入非洲三萬里,向非洲土著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被稱為“非洲之父”。詩篇三十七篇第五節是他的座右銘:“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1873年5月1日,李文斯頓在贊比亞班韋烏盧湖畔跪着禱告時去世,非洲人將他的心臟安葬在非洲。
6.1908年,印度宣教士孫大信( Sundar Singh ,1889-1929)到西藏宣教,1929年他最後一次進入西藏之後再無音信。21
7.1853年,戴德生( Hudson Taylor , 1832-1905)動身前往中國,1854年3月1日在上海登陸。1865年創立內地會( China Inland Mission ),把福音傳到中國荒僻內地。義和團拳亂時,內地會傳教士多人被殺,但戴德生堅持留在中國,直到1905年卒於長沙。21
8. 1885年,劍橋七傑( The Cambridge Seven )由內地會差派前往中國,包括六名劍橋大學學生和一名皇家軍事學院的學生:施達德( Charles Thomas Studd ),章必成( Montagu Harry Proctor-Beauchamp ),司安仁( Stanley P. Smith ),蓋士利( William Wharton Cassels) ,何斯德( Dixon Edward Hoste ),杜明德( Arthur T. Polhill-Turner ),杜西德( Cecil H. Polhill-Turner ),亦名寶耀庭。24
9. 1886 年慕迪“舉辦以學生對對象的福音大會,該年夏天有 251 位學生聚集在麻省黑門山退修。大會期間,羅博特 ‧ 威德( Robert Wilder )同學發起差傳小組,有 21 人響應。大會結束時,有 100 位學生獻身作宣教士。” 1888 年, YMCA 組織了海外宣教學生志願運動( SVM),至 1945年,北美共差出 20,500 大學生獻身的宣教士。2
五、教會復興歷史小結
今天的社會也是黑暗到了谷底。極權國家是逼迫,自由世界是放縱,都是魔鬼撒但的伎倆。今日的世界和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世界很類似,教會受到達爾文進化論、文化馬克思主義、人文主義、世俗主義的嚴重衝擊,教會失去屬靈影響力和見證,社會道德日下,同性婚姻合法,毒品合法,尤其是不可理喻的性別混亂和變性行為,這種不可思議的墮落實在是魔鬼撒但拆毀家庭這一社會根基的毒辣詭計。於是熱心愛主的基督徒發出渴望復興的聲音。
阿斯伯里大學的校園復興,盼望點燃全地復興的烈火,基督徒應當投身其中。
這篇信息的目的是:
1. 對教會歷史上的復興做一梳理;
2. 盼望主內弟兄姐妹就屬靈復興達成一樣共識:熱切禱告是復興的前提和條件;
3. 我們不要斷定復興是那些特別屬靈聖徒的事,復興不會從我們身上或我們這個地區開始。如果神可以使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礦工伊凡. 羅伯斯興起威爾斯大復興,祂為什麼不可以使用你和我呢?
4. 積極行動投身於熱切禱告的行列之中,參加教會禱告會、生命季刊全球24小時禱告網。
王峙軍牧師在《我們期待覆興,更期待看見復興的果子》一文中有如下勸勉的話:“如果復興是聖靈的工作,那麼,在復興的過程中,必有神話語持續地、大有能力地宣講。如果是聖靈的工作,在教會裡,在基督徒的屬靈團契中,必有熱切而持久的禱告,如祭壇上的火一樣“常常燒着,不可熄滅” (利6:12))。如果是聖靈的工作,必有基督徒真實而普遍的認罪悔改,以及由悔改帶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轉變。如果是聖靈的工作,必有基督徒走出去向社區人群情詞迫切地傳福音。如果是聖靈的工作,必有千萬失喪靈魂因聽信福音而悔改歸向基督,社會的道德頹勢和世俗文化,會因人的悔改而發生巨大變化。”25
最後,願聖經神的話語成為我們投身禱告與復興運動的激勵:
“這些人,同着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徒1:14)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他們晝夜必不靜默。呼籲耶和華的,你們不要歇息,也不要使祂歇息,直等祂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賽62:6-7)
請點擊參加禱告 👇 :
24小時為教會守望禱告(Zoom)
24小時不間斷的禱告
弟兄姊妹可以隨時加入
請轉發守望禱告Zoom鏈接:
https://us06web.zoom.us/j/84491084893?pwd=VTFaWkRMRk5kZ3pYOVkwWGU5eXFkQT09
參考文獻:
1. Revivals ,
https://www.asbury.edu/academics/resources/library/archives/history/revivals/
2. 周廣亮牧師,《教會復興運動》,良友聖經學院)
3. 吳華,《從守望禱告到百年復興》,生命季刊,
https://www.cclife.org/View/Article/632
4. 蘇文峰,從教會歷史看禱告與復興,《信望愛》
https://www.fhl.net/ngb/behold/behold71.html
5. Robert Norri s 著 蔣虹嘉譯,靈火焚燒——--歷代大復興中上帝的降臨。生命季刊 36期,2005年12月
6. 陳希曾,教會復興史,
http://cclw.net/other/chenxizen/jhfxs/index.html
7. Austen C. Ukachi , Re-digging the wells of Moravian Revival ,
https://guardian.ng/sunday-magazine/ibru-ecumenical-centre/re-digging-the-wells-of-moravian-revival/
8.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Wesley
9. 近代普世教會六次大復興,中信114期 ,2007年9-10月
10.佚名,《基督教歷史人物小傳》——衛斯理.約翰,
https://www.godoor.net/text/history/zhuanji21-31.htm
11.祁伯爾著,李林秀芝譯,《兩千年教會史》校園書房出版社,1995年4月
12.清泉,基督教簡史,
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historyofchristianity7.htm
13.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Grandison_Finney
14. Rob Tribken, The Fulton Street Prayer Meetings (A Case Study), Center for faith and enterprise. March 2019.
https://faithandenterprise.org/the-fulton-street-prayer-meetings
15. Fulton Street Revival,BJU Today.
https://today.bju.edu/president/fulton-street-revival/
16. The Fulton Street Prayer Revival of 1857, Revival Post .
https://revivalpost.com/the-fulton-street-prayer-revival-of-1857/
17.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wight_L._Moody
18.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Jenkins_(pastor)
19.國度禱告網
https://www.kp24-newway.com/prayer/?recordId=17887
20.古約翰,
https://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gu-yuehan
21.王永信,真道手冊,大使命中心出版,2013年增訂版
22.蘇文峰,《中國教會奮興的屬靈傳承》神國
https://shen-guo.org/chinese-church-spiritual-fire-s.html
23.宣教先鋒——摩拉維弟兄會,
http://globalmissiology.org/gcci/Chinese/b5_publications/GCB/2007/Jun/07_Jun02.pdf
24.劍橋七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ridge_Seven
25.王峙軍,《我們期待覆興,更期待看見復興的果子》
https://cclife.org/View/Article/11168
任運生 牧師,在美國牧會;生命季刊特約撰稿人。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手機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