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溪中石潜处  
不为别的,只为了有一块网络殖民地  
https://blog.creaders.net/u/246/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溪中石
注册日期: 2006-10-28
访问总量: 162,36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欢迎视察!如有感想,敬请评论。
最新发布
· 神在哪里?(与一个无神论者间的
· 道德,在争论中堕落
· 软弱者的勇气
· 另类偷渡
· 谁说英雄不问出处?
· 毛岸英的脑后反骨
· 地狱是个冰窟窿 (配图)
友好链接
· wliao:无聊
· 摇啊摇:摇啊摇的博克
分类目录
【谈谈信仰】
· 神在哪里?(与一个无神论者间的
【想到了就说】
· 道德,在争论中堕落
· 软弱者的勇气
· 另类偷渡
【掠影】
· 秋还在 (多图)
【他们】
· 美国的傻鹅
【东望故土】
· 古钩旧游 (配图)
· 如花飘落
【生活的真实】
· 谁说英雄不问出处?
· 地狱是个冰窟窿 (配图)
· 作为男人,我们都爱揩油
· 原来它叫海蜇 (图美,嘿嘿)
· 美人的口臭问题
【看图说话】
· 白宫前的孤独抗议 (组图)
· 闲说阿扁插秧
· 黑白颠倒时,自由更动人 (二图)
【话题】
· 万维首页低俗的图片新闻
· 拒用简体字的傲慢与偏见
【纪念不幸者】
· 我怎么还记着他?
【闲话科学】
· 踢一下赛先生的屁股
· 想住铁笼子的女人
· 我给中学生科学竞赛当裁判
【边走边想】
· 知道分子谈语言的灵魂
· 老人院的惊鸿一瞥
· 苦恼的美国人
· 以牙还鸭
【风轻云淡忆往事】
· 爱情示范
· 大学趣事:川娃子骂人
· 我在70年代的小学生活
【独自和解】
· 毛岸英的脑后反骨
· 标准像
· 邻居大哥般的孔子
· 我的一点宿命迷信
存档目录
03/01/2011 - 03/31/2011
01/01/2010 - 01/31/2010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8 - 10/31/2008
12/01/2007 - 12/31/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9/01/2007 - 09/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11/01/2006 - 11/30/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知道分子谈语言的灵魂
   

 

问题多在五味发帖《老太太发邮件》http://bbs2.creaders.net/life/messages/527179.html。无意之间,成就了一个新的歇后语:老太太发邮件——问题多。嘿嘿,这真是群众创造词汇的一个活生生例证。

 

2/24/07 - 老太太发邮件 问题多 (1456 字节)

 

印象中,歇后语和北方生活习惯更有关系。北方人讲话似乎更喜欢卖关子(各位,我没说错吧?),喜欢等着下一个人接续,好比相声中的逗哏、捧哏。所以产生了“驴粪蛋——表面光”、“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老太太上鸡窝——奔(笨)蛋”这样的歇后语,生动有趣。我早先每逢读到这种歇后语,总会不自觉地一楞,要去打点精神来看,因为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没人会这样说话。

 

我以一个知道分子的眼光来看,歇后语、俗语和成语一样是语言中的精华,而且前两者还更通俗易懂,更有生命力。

 

成语,一般出于典故,涵义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用得好不好,跟学问深浅大有关系。嘿嘿,有时当然也可以跟地位有关。几个月前,宝岛上的阿扁律师去夸奖某个青年团体工作做得多、成绩大,是“罄竹难书”。正当有人批评阿扁用错成语时,岛上那“教育部长”杜胜正说话了:“罄竹难书”的意思就是用尽竹片片也写不完,形容多得不得了的,所以总统没有说错成语。要不人家都说皇上金口银牙呢。于是乎,全岛人民大赞“阿扁执政以后的功劳是罄竹难书”, 嘿嘿。

 

在歇后语和俗语之间,我用后一种更自然。俗语道理通俗,爱用比、兴的手法,词句也讲究对仗和押韵。因此无论南北用语,大都好懂易记。为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普通的例子就不讲了,单说我们家里用过的几个俗语吧。我小的时候,婆婆喜欢拉着我细柴棒般的小手,念叨道:“瘦人筋多,穷人亲多”。话里有一种心酸,也有一种自豪。我老爸教育我与人交往时要注意形象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说:“果子越传越少,闲话越传越多”。老妈劝告我们抽时间去乡下亲戚那里走动――至少在我们这一代的关系应该比较密切。她是这样说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算了”。既指血缘,也指关系。第一代是亲兄弟姐妹,第二代是表兄弟姐妹,开枝散叶到后面,就是远房亲戚,交往有没有都不那么重要了,但前两代还该多亲近亲近。这几句都还够得上通俗贴切吧?

 

有一种说法讲,白话文写得好的,首推毛泽东。我仔细想想,还真有那么一些道理。试想,当年我们读小学、中学,老毛的文章也都有,说理清楚,很简单好懂。现在想想,老毛心中就为的是让读者明白他的文章,不用虚饰华丽的文辞,专用简单的结构和文字,而且经常采用俗语。我记得,大概是在那篇《反对自由主义》的文章里,他批评好高鹜远的知识分子时,信手拈来一个联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嘿嘿,这种语言,挑粪老农听了也知道他是讥笑哪类人的。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原因被大家总结过很多很多。我想里面应该是有一条:老毛们能够活用群众语言来讲大道理。比方说,一方是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另一方是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哪个更好懂,哪个又更有气势?这答案确实是一目了然。

 

本着知道分子的精神,我总结一下:语言的灵魂就是通俗,是简单明白。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