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写过<我的婆婆>,现在我要来跟大家说一说我的公公。我公公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语(许多话都被我婆婆说去了),换句话说,就是不爱说话,但他又不属于那种“三棒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人。 他曾经随着抗美援朝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朝鲜,跨过鸭绿江。做为一名炮兵,他已经准备好为祖国为人民甘当一颗炮弹,很很打击美帝国主义(当时的豪言壮语)。据说上战场前,他们人人都要表决心,写请战书和遗书。我公公是有点文化的人,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在部队,凭着他那埋头苦干的精神,作战勇敢,生死不顾,终于光荣入党。多亏我公公当的是炮兵,否则他很难全乎着(要么少腿要么少胳膊)回家乡。我相信人们大多数都不知道那时的战斗有多激烈有多残酷。美军的轰炸天天有,我军的还击也要时时在,庆幸的是我公公最终没有成为炮灰而留在朝鲜。 抗美援朝结束后,中国部队先后撤出了朝鲜,那时边界上的朝鲜姑娘们女人们,有不少纷纷爬上我军的运输卡车,爬上炮兵车,拼死拼活地要跟着中国军人去中国。众所周知,中国军队的优良传统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对朝鲜人民也一样,但面对朝鲜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的举动,中国的兵哥哥们都有点不知所错了。由于那时北朝鲜太苦太穷,战火不断,能吃饱饭的人真是不多,所以她们想往去中国生活。但是中国部队下令,不准带走一个朝鲜姑娘或女人,否则军法从事! 我公公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后,就成了复员军人。他回到家乡当上了村长,带领村民们种优质田,每年按时向国家交付公粮,同时他还允许村民们有自留地,允许他们私自在家里养家禽。后来农村政策越来越好了,自家鸡生的蛋能让农民们上自由市场去卖,自家养的猪羊鸡,都能上自由市场去卖。结果是村里人家家都慢慢地富裕起来了,有些人家还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几乎每家都是茅草房变成了两层小洋楼,远远望去很是好看。可惜的是,我公公不善于说话,只会埋头苦干,不会把自已的政绩大声宣扬。否则他也会被当着“模范人物”,让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他们村也会成为“典型”供外村或外乡观摩。 公公婆婆最引以为荣的是送大儿子进了部队,最高兴的是女儿有了一个好婆家,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小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记得有一次,我跟夫君走在回他家的田间小路上时,就看见我公公带领村里的人们在田里插秧,没几分钟夫君便被村里的老乡们认出来了,于是人们七嘴八舌地拿村长家的事情做话料。因为人们说的都是土话,我一句都没有听懂,只见夫君面带红色一言不发地脱掉鞋袜跳入田里,帮他妈妈插秧去了。我只好站在田头,一边看他们插秧,一边欣赏田园风光。说真的,我还是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人们插秧,闻着秧苗青香的味道,看着田里人们熟练的插秧技术,我完全被陶醉了。要是当时我有相机就好了,可以照下那美丽壮观的劳动场面。 第一次见公公,真的没看出他是当过兵的人,只见他个头不高,身不强体不壮,但人很精干,他总是忙出忙进的忙个不停,一看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后来在饭桌上,待到酒足饭饱后一高兴,公公就想讲在部队上的事情,我立即兴奋了起来。可是,除了我有好奇心之外,其他的家人都说耳朵已经听出老硷来了,结果是公公的话匣子才打开,就又被大家给关上了,好不扫兴。事实上,平时在家里听见的都是婆婆的讲话声音,要想听公公说话,只能是在饭桌上,特别是酒后他才能说上一些话。看来家人对他的老生常谈一点面子都不给,害得我白白兴奋了一场。 我和夫君准备结婚期间,公公代表他们全家来和我父母见面,在我家小住了十天左右。原本打算住上一个月的,但是一个星期后,他就叫喊着要回家,不是因为住不惯吃不惯,而是他心里牵挂着老伴和家里的农活。从他的眼睛里能看出,当他看见自已的小儿子生活环境后,我知道他是彻底地放心了,后来我们结婚出国,一晃好几年过去了。为了尽孝心,有一年,我们带他去上海住旅馆吃北京烤鸭,乐得他嘴巴合不拢,手一直都在眼睛上擦来擦去,他那是真高兴的啊!很可惜的是,我婆婆害怕出远门,害怕花钱,总也不肯听我们的安排。不过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俩位老人晚年不那么穷(手里没钱)那么苦(生活艰苦)了。 相关文章 :我的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