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南来客的博客
  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的名片
南来客
注册日期: 2016-06-27
访问总量: 2,328,60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何西
· 【七绝】同窗
·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令人汗颜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日蚀
友好链接
· 七分儿:七分儿
· 一草:逸草
· 安雅云:安雅云的博客
· 北极雪橇:北极雪橇的博客
· 天宝:天宝的博客
· 山城兄弟:山城兄弟
分类目录
【散文】
· 集邮
· 观雨听雨
· 江船
· 地中海游记 威尼斯之夜
· 地中海游记 威尼斯 雷雅托桥和
· 地中海游记 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
· 地中海游记 威尼斯 莫利诺斯塔基
· 地中海游记 从的里雅斯特到威尼
· 地中海游记 扎达尔
· 地中海游记 科佩尔
【诗词】
· 【七绝】同窗
· 【七绝】愚人节口占
· 【七绝】戏赠空行 步韵李白《苏
· 【七绝】读帖有感
· 【木兰花慢】岳阳楼
· 【五绝】绝配
· 【七绝】夹边沟 和黄花岗
· 【沁园春】游西贝柳斯纪念园
· 【七绝】答问
· 【七绝】除夕有感 步韵王安石 《
【杂文】
·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令人汗颜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日蚀
· 是何居心?
· 谁自证了什么?
· 毛左的推理
· 普京说实话?
· 韦科重游
【纪实】
· 何西
· 不同寻常的经历
· 小黄老师
· 策叔
· 梁叔
· 老谢
· 我曾经称她老师
· 父亲 (旧文重发)
· 手机随想曲
· 老赵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我曾经称她老师
   


我曾经称她老师


由于历史的误会,7778级大学生的年龄差相当大。就南来客所在班而言,入学时年龄最大的老虾饺已过而立之年,而最小的是新鲜出炉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年方十六。南来客当年25岁,算是老大哥中的一个。老大哥们时时对学弟学妹们戏称,其实我们是两辈人,在旧社会你应该管我们叫叔叔。” 


一年后,南来客叔叔读研去了。78级研究生班年龄情况与77级本科生班大同小异,只不过学生平均年龄大一些。还有就是形势逆转,南来客一下子从叔叔变成了小字辈。


南来客所在的研究生班是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也是该大学复办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15名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入学前曾担任大中小学教师或在外贸外事部门工作;按学历由文革前大学毕业生、文革前大学生、工农兵学员、文革期间特招的小大学生、以及77级在读大学生组成;按年龄堪称老中青三结合。男生中南来客年龄最小。全班年纪最大的是老班长,三十五岁。老班长是文革前大学毕业生,上海人,入学前在大学任教,与两位指导教授是同事关系-怪不得一口一个老曾”“老曾的叫。


同为文革前大学毕业生的还有一位, 是女生,也是上海人,芳龄姑且隐去。


那就是李老师。


李老师,故人也。数年不见,李老师样子没变,依然保持着典型的上海女知识分子的形象。衣着整洁,举止得体。


久别重逢,李老师和南来客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打招呼。


南来客与李老师不仅入学时没打招呼,读研三年,南来客没大没小 ,跟其他师姐们有说有笑,唯独跟李老师,至少在入学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形同陌路,两人就是偶尔在教学楼过道狭路相逢,也是一语不发,低头疾走几步。


两人并无龃龉,只是互相敬而远之


事出有因,两人都心照不宣。


说起来事情已经过去六七年了。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之前,南来客曾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班英语班培训(有点像师范学校),为期两个学期。


英语师训班学员百十号人,编为一个中队,由师院借调来的王老师担任中队长,军宣-一个连级干部,姓名忘了,心里一直称他麻军宣-监军,下辖三个分队,各分队英语教学由三位女教师分别负责。负责南来客所在的第一分队的教学任务的是吴老师,负责第二分队教学任务的是林老师,负责第三分队教学任务的是李老师。


吴老师和林老师是文革前大学生,李老师是文革前大学毕业生,大家自然对李老师另眼相看。


南来客跟李老师曾就英文语法问题有过短暂交谈,仅此而已。


毕业前,南来客得罪了吴老师,结果吴教头一气之下,与麻军宣合谋策划了一出白虎节堂,把南来客发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仁威庙当马骝王去了。


 年少气盛,遭此厄运,前途渺茫,一肚子委屈跟谁说去? 


道观灯青,南来客一待就是五年半。


这事本来跟李老师没有关系。


话又说回来,李老师脱得了干系吗?


三位女教师都是上海来的,进进出出都在一块,李老师俨然是她们中的大姐姐。


你不杀伯仁,伯仁亦非因你而死,可是你和杀伯仁者糖粘豆一般,把你们归为同类项不算过分吧?


尽管南来客素来恩怨分明,要说心无芥蒂那是假的。


不过,毕竟事情过去六七年了,此事南来客早已放下,何况如今修成正果,当年的是非谁还会斤斤计较?


问题是如何开这个口。


首先,怎么称呼就是个问题。就南来客而言,直呼其名总觉得不礼貌。李老师虽说没有教过南来客,好歹也是英语中队的老师。


而且怎么说南来客也曾叫过她老师。


再叫她一声老师就这么难?


叫她一声老师不难,就怕她以为嘲讽她。称同学为老师,其他同学会怎么看?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南来客有难处,李老师又何尝没有苦衷?看着李老师跟南来客说话时小心翼翼、生怕一言不慎触到南来客哪根筋的样子,设身处地替李老师想想,今非昔比,自己主动示好,这个愣头青若是不给面子,岂不是自取其辱?更别说自己是老师他是学生。先开口的也应该是他呀。


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了一年多才略有改善。学习和工作上有些事情具体办理时免不得要互相商量。饶是如此,说话也不带称呼,交谈合计没几句话。


后来,研究生楼落成,每个套间二室一卫,四人住一个套间。男生住五楼,女生住四楼,除了上课相见,宿舍楼低头不见抬头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南来客和李老师上下楼相遇,不再低头加快脚步,有时相互还会点头致意。


南来客至今想不起来是谁先打破沉默开口的,更想不起来是如何开的口。


两人的关系自然而然恢复正常化了。


为什么也没个说法。


毕业后两人都留校任教。看到广州发展的大好局面,李老师把丈夫和女儿从上海接来,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南来客婚后也在校园安家落户。


南来客结婚时,班上同学凑份子送礼,其中有李老师一份。


二人开始交谈,开始有说有笑,交谈开始有了称呼。不过称呼有所改变。李老师依然叫在下南来客,南来客不再叫她李老师,改为直呼其名。


虽然教师间也互称老师,那是同事。同学三年,大家早已熟不拘礼,姓名相称。


叫李老师未免太生分。



最后一次见到李老师是三十多年前。南来客回国探亲,承蒙时任外事处长的同学同事小刘热情款待,得以与师长和同班同学见了一面。能请来的都请到了。李老师也来了。席间,同学告诉南来客,李老师的女儿很优秀,最近赴英国留学了。


南来客由衷地为李老师感到高兴。


李老师却没多谈女儿的事,而是跟南来客讲起大好形势来,你知道吗,国内现在变化可大了。


由同学而同事,这在当年国内高校中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然而,由师生而同学而同事却不多见。研究生班其他同学都不知道,李老师和南来客之间还有过这么一层师生关系。


前嫌早已冰释。同窗三年,同事数年,时至今日,当年那桩公案以及当事人的情况,二人未提一字。


南来客无意打听,李老师也没主动提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