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小父亲三四岁,父亲七十八,这样算来,母亲也七十多了。
母亲一生没有读过书。但母亲那些对生活的纯朴的态度,却比一些知识女性要智慧。
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结的婚,但我推测应该是在父亲服役时,因为看到过父母在武汉和福建与其他军官的合影。还有母亲在上海的照片。
父亲是个幽默的老头子。母亲对父亲很崇拜。母亲曾说,父亲年轻时候有一本书,厚厚的。里面都是他的事迹报告,扉页是樱花树下,父亲一身戎装的照片,特别好看。母亲惋惜地说,后来,那本书可能被我们姐弟小时候给撕了。
母亲很知道给父亲面子。父亲从上海回到河南,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应酬是少不了的。有时几个村的支书在一起喝酒到很晚,母亲也从没埋怨过父亲。有时天太晚母亲不放心,会走好几里的路去接父亲。她去了,不是拉着父亲要走,也不是阻止父亲喝酒。她就静静地坐在一边等。等父亲他们结束了,搀着父亲一起回家。到了家里,给父亲沏好茶水,安顿父亲入睡。有时候,父亲的战友或者朋友来看他,母亲总是热情招待,所以父亲的战友们都很尊重母亲。
母亲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父亲。父亲每次赶集或者外出,总喜欢给母亲还有我们姐弟买点东西。可能是一块头巾,也可能是一本小人书。每次母亲都很高兴,从没嫌父亲乱花钱,或者说买的东西不好。想起一篇文章《老头子总是对的》,讲述一个老头子用一头牛换了一只羊,又用羊换了一只鹅,最后换了一只鸡回到家,老太婆没埋怨老头子,而是说,老头子总是对的。母亲就是里面的老太婆。我想,这种淳朴而简单的道理,就是真的幸福。
母亲非常孝顺。和奶奶几十年的相处,她们像母女一样。小时候去姥姥家,有时姥姥想留母亲住一晚,母亲总是放心不下奶奶,总是回去。奶奶喜欢看戏,附近的村子唱戏时,母亲就用架子车拉着奶奶去看戏。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全家围坐在一起的;奶奶坐在正中间。而每顿饭的第一碗,一定是要端给奶奶的。家里来了客人,带来好吃的,母亲总是叮嘱我们让奶奶吃。后来,奶奶瘫痪卧床三年,一直是母亲伺候着,直到奶奶去世。父亲曾感慨地说,过去我在部队和上海时,都是你母亲在家照顾你奶奶,这么多年,你母亲一直像亲闺女一样对你奶奶。这样的好人,到哪里都找不来啊。
母亲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姐弟。记得小时候夏天,我们姐弟几个轮流给奶奶扇扇,我还给奶奶说,等我长大了,给奶奶造一个回自己动的扇子。几个姐姐结婚后,每次回来,买的东西其实都是给奶奶的。每次姐姐来,奶奶都很开心,奶奶也很疼我们姐弟,和别人说起我们,把我们夸得一朵花一样。姐姐们在婆家,也是像母亲对待奶奶一样对待自己的公婆,换来的是公婆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她们。
母亲很善良,总是乐于帮助人。那时候农村经常有要饭的,尽管自己生活也很艰难,但每次只要有人到家门口,母亲总会给些吃的。记得有一年冬天,村口的小屋里来了一老一少。天很冷,孩子病了,他们就住在村口那个小屋里。母亲把我的棉裤棉袄给那个孩子拿去一套,把父亲的一个棉袄给了老人。每天母亲都给他们送饭,还特地做了肉汤让那个孩子补身体,一直到好几天后,孩子恢复。母亲说,谁都有难的时候,能帮人一下就帮一下,对自己没啥坏处。
母亲和邻居相处得很好。母亲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邻居谁生病了,母亲会去探望,哪怕只是坐着说说话。家里做了好吃的,母亲会让我们给邻居送一些过去。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二月二,母亲用小米面烙了很多饼,松软可口。那天下午,母亲挨家挨户送了好多家。母亲的这些付出,换来很多回报。家里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用打招呼,就会有人来帮忙;有时候,谁家新摘的菜或者瓜果,从我们家经过,会放一些在我们家门口。母亲说,会走路的人,路越走越宽。和人交往,宁可吃点亏,不要想着占别人便宜。
母亲的度量很大,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母亲都是一个人承担,不让父亲操心。有时候家里有事情,母亲从不跟父亲讲,都是她出面解决。
奶奶去世后,按照农村的风俗,办事的花费是要分摊的。母亲主动和父亲说,我们自己承担这些费用,不让伯母家出钱。母亲说如果让伯母分摊,伯母得向她的几个孩子伸手要钱,不想让她为难。还有,这么多年,老人一直和我们生活,我们给她送终也是应该的。母亲对父亲说,花多少钱你不用怕,不够的钱我去借。于是,办事花费的几千块钱,都是我家出的。后来父亲感慨地跟我说,他自己都没想到母亲能那么大度,很佩服母亲的胸襟。
母亲受到邻里和我们做子女的尊敬,受到父亲深深地爱。我知道这些不是无缘无故。因了母亲对奶奶的好,因了母亲的善良,因了母亲胸怀的博大,这一切的一切,让母亲在付出的同时,也为自己换回了幸福。母亲的那些生活哲学,在今天一些人看来,或许有些不合时宜了。但正是母亲的那些一言一行,让我们有了温暖的家,和谐的邻里关系,让我们健康成长。母亲用自己的一生印证了她的那句话:对别人好,其实就是对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