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八零后出生的孩子身上总有着许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大多数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对于外来的事物总是愿意把钱花在上面,小张当然也一样,对于生活,他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坚持,不过这种想法是完全建立在父母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家里如果有一方对于他的决定有了异议,有时就不得不放弃。这些小张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记得他考高中那年,到了最后填写志愿表的时候,他的理想是能够进入音乐学院继续深造钢琴,因为在中国,许多的小孩子都在童年时都被逼着练习这些西洋乐器,这必须从小开始练,不然就是被盖上一顶“输在起跑线上的帽子”小张就是其中的一员,记得他读小学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雪,每周六必定是他在老师家上课的时间,当然,他的爸爸就这样充当了长达5年多时间的司机,说是司机,其实是自行车的司机,到现在为止他都记得特别清楚的是爸爸的背影---不是朱自清的《背影》,而是真实的,可以碰触到的背影,那个高大的在他前面蹬着自行车带他去上课的人,每到下雨天的时候,他很喜欢躲在爸爸的雨披后面透过依稀的夹缝看着这个世界,这一段经历最后成了他写小学作文用的最多的题材,而且还得了不少高分。 在这张志愿表上,小张犹豫了,就在表格发下填写的这几天里,妈妈反复的找他谈了好几次话,让他放弃这个志愿,意思是这些给你小时候学是培养一下艺术情操,如果真的当成职业的话,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初中的孩子,虽然对选择职业的概念并不是很强,不过他隐隐有一种反叛的情绪在里面,有好几天,他和妈妈之间冷战了好几回。有一天晚上,在和妈妈吵了一架之后,他气呼呼的什么都没有带就跑出了家门,11月的上海虽然不是特别冷,不过单薄的衣服让小张在外感觉到了一种孤零零的感觉,在家门口晃了一圈,他又不敢也不想走远,他从心底问了自己好几次,他这个是算离家出走么?还是自己就压根没想过要离开家,气呼呼的跑出来就是想出口气。想着想着,小张走到了小区门口,那里是一条热闹的街道,下班的高峰时间里,有好多的小摊贩在这里卖片,卖烧烤,一番热闹的景象,香气扑鼻的烤肉与寒冷的空气不禁让小张想到了温暖的家,于是,身体不自觉的朝家走去。这或许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一个小插曲,叛逆,离家,与父母的争执,不过在回家的那一刻,在街角的那一瞬,小张明白了“家”永远是“家”。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接受事实才是学会生活的第一步。 徘徊了一阵以后,小张回到了家里。妈妈什么也没有说,饭桌上的菜热气腾腾的冒着热气,给人顿时一丝暖意。如果是平时的话,这个时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了。在外学习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可现在这种情况,口口饭可是难咽阿。过了没有多久,妈妈进屋去了,小张也开始翻开书本,坐在书桌旁若有所思的想点什么。 深夜十一点了,小张朦朦胧胧的睁开了眼睛,只听到大门被关的“评”一声。都不用出房门,就知道是爸爸回来了。随后就是小张当时最熟悉的争吵声。 “儿子考大学了,弄哪能可以这么晚回来,你知道现在他需要我们盯着他伐”。 “我这也不是因为工作么。” “工作,工作,你就知道工作。” “伐帮你讲了,讲也讲不清楚地。” 。。。 一时间,空气仿佛停止了。自从小学以后,小张很少和爸爸交流,每天只是象征性的表示礼貌叫两句。记得以前小的时候,只要是爸爸晚回家了,小张会呆呆的躺在床上,虽然妈妈叮嘱要早点睡觉,不过只要爸爸不回家,他的眼睛根本无法闭上。只要爸爸那个熟悉的脚步靠近门口,钥匙孔的声音一响,小张才能安心的入睡。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一种特有的习惯。不过现在,一切都变了,家里的三个人似乎是独立的三个个体,虽然只有初中三年级,不过对于中国式的家庭与婚姻,小张开始有了自己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