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说“难得糊涂”? 国民的好奇心很强。 隔壁王二麻子如果家里有点事,不消一刻就能在街头巷尾传遍。如果这是人的 本性,如同西谚所说:"Curiosity kills the cat",但中国人又有另一大心态,既 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谁要“刨根问底”,一般就会被认为与精神病者无 异。岂止国民反对凡事刨根问底,许多家庭干脆挂起了“免战牌”,叫“难得糊涂”。 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如果对不明白的事问大人,顶多可以问一次。如果再问, 得到的答案不是“吃饱了撑的”(习太子看来也是这么过来的),便是一顿呵斥,非 令你感到非要“禁若寒蝉”不可。 我党的总设计师同志,看来也是精通这套路,用他的话叫“不争辩” - “摸着石头 过河”,但你要误入深水区淹死了,别告我党,因为早有警告在前("NOT in fine print only")。更不用说,大人们是从不道歉的,所以以“父母官”自称的党,也 不道歉 - 无论犯了什么“路线错误”。因为这关系到“面子” - 中国人的第二生 命。 如果你问问许多中国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他们会告诉你,中国文化悠悠五千年, 无所不包。尽管在鲁迅时代,这种自大已经被他骂的狗血淋头了,但这种对中国传 统文化洋洋自得的感觉,在今天还是比比皆是,不是几代人就消失了的。当然,我 指的是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之物,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我古狗了一下,难得糊涂的始作庸者是郑板桥(1693-1765)。他那时正是牛顿的年 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中国这位却相信糊涂最好。难怪三百年后,英国的 炮舰开到家门口时,大清只有派女同胞赤腿站到城墙上:相信英国人的大炮一点火, 必定会首先自己爆炸。 故事归故事。但故事,来源与国民的感觉:自我感觉如何。感觉,是对事情的敏感 性。但如果要深究,则仅凭感觉明显就不够了。用西方的概念叫:抽象,分析,综 合,理性,逻辑,等等。中国人过去不懂这些,现在知道西方人的这些方法了,为 了表示不甘落后,说我们“祖上”其实也有。 中国人不懂得抽象思维,不会综合分析,例子比比皆是。如在一切“应用符号的领 域”,象,语言,数学,音乐,三大领域,不用说中医中药了。在这种仅仅凭借 “感觉思维”的国民中,在不知道“追求真理,科学,客观世界”等概念的文化中, 如何能“不糊涂”呢? 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不首先铲除“难得糊涂”的认识态度,不深入学习西方的思 维逻辑,中国的民族很难变成一个“理性的民族”。中国人说,嘴上的巨人,行动 的矮子。我看是,“难得糊涂”只能使中国成为 - “形体的巨人,认识能力的侏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