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hare的博客
  In Reason We Trust
网络日志正文
(7)为什么我对中国文化持基本否定态度? 2017-11-24 08:09:30

(7)为什么我对中国文化持基本否定态度?

在下面,我要从本体的角度谈谈文化的起源。当然,哲学的本体包括的远不止文化,那就让我们来共同追溯这些内容。本体是一个哲学上的困难的概念,即使对西方大众也是如此。因此我将尽量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说出。

西方哲学上的“因果规律”(休谟作的总结),与哲学的本体有关,但又不完全一样。作为规律,有必然条件和充分条件等区分,具有逻辑的性质,这是必须知道的。我们可以先暂时将本体理解为“某物”的存在,正是这个物体的存在,导致了我们看到结果。比如,我们前面提到,是因为中国政治的需要,作为思想的一派,儒家,得到了当政者的推崇,所以导致了先秦时代,类似古希腊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遭到扼杀,导致了“一枝独立百花煞”的古代思想或学术开始的局面。我又将政治的需要与大陆平川的地理便利联系起来,造成了当政者可以推行“顺者昌逆者亡”的便利条件。

撇开政治影响不论,我们来看看意识思想的方面。中国文化中“最高的某物”,老子在《道德经》里既提到“一“,又提到“道”。先不论它们各自是什么,首先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老子并没有说清。如果“道法自然”,那么“一生二”的“一”和自然又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老子开创了中国思想家“模糊论”的先河。中国人这种模糊,不求准确的习惯延续至今,我认为与中国文化的黄土地背景有关。古希腊的地理以水为主,白莎衣服,蓝色水岛是鲜明的特点。这时期是文化的开端,这种区别与以后的西方分析哲学和东方(中国)的模糊习惯有必然的联系。后来人对“一”和“道”的解释有上百种以上,这就导致了老子的思想不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文化指南的原因。后来又有“道是阴阳”,“太极”等主要说解,都不能挽救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思维的局限性。西方人批评中国思想的一个说法就是,中国人以言简意赅来掩饰思维的贫乏。对比一下希腊的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就清楚了。

从哲学的角度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国的“道”或“一”不是“最高”或“最基本”的哲学本体的概念。因为道,明显是“被规定的某物(determined being, Hegel)”,不论是什么。也就是,道是相对于“非道”存在的,既,非道的某物是道的前提。同理,“一”是算数的一部分,显然不是本体,或者说,没有“二,三等”的存在,哪里有“一”的存在呢?类似思想的表达在西方,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起源。其他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某(一)个事物”是世界的起源,如“水,气,不定物,火”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提出“金木水火土”的概念,虽然可以与古希腊的思想类比, 但关键是这些思想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泾渭分明”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圈)。

西方哲学认为“存在”是最基本或最高的本体。我认为存在,确是高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道”或“一”。但存在是否真是最高或最基本的本体概念呢?让我来慢慢叙述,你听听是否有道理。存在,首先是巴门尼德提出,到海德格尔形成了封闭的一个圈。海氏认为,(人)存在是“thrown into the world”,我称之为“given”。这个本体最高,最基本的事物,存在,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是在“天下”的范围中的“道”,或自然,或“一”,或阴阳,或太极等等。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世界本体认识的不确定,模棱两可,和混乱状态,是在汉代政治“独尊儒术”的高压之前的中国文化发展前的先天缺陷。它以后又受到中国政治的高压,这样由于受到“里应外合”的打击,是中国文化天生孱弱的根本原因。

在开始谈导致中国文化的状态前,让我引用黑格尔在谈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思想(我想是总结出来的,因为我找不到原话)大意是:一个人从孩子成长到成人对周围和社会的认识成熟过程;一个民族从游牧或种植农业到商业社会过渡中对世界的认识过程;整个人类从茹毛饮血岩居穴处到制造工具最终不断驾驭自然力量的过程,都存在某种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从哲学认识论上看,感性是认识的初期阶段,感性的成熟需要发展为理性,都属于同类的思想。(待续)

==================================

 

 

 

 

 


浏览(3742) (8) 评论(13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30 21:43:27

远看忽忽悠悠,近看飘飘摇摇。不是葫芦不是瓢,在水中一冲一冒。

有人说是皮球,有人说是尿泡。走到跟前仔细瞧,原来是:哲学理论爱好者洗澡。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30 20:52:52

有种说法,物理学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Men always want to do god's work, always fail, 哈哈!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30 20:28:04

引用国字号关于因果关系的那段就能看出,他没读懂休谟。那么也不可能读懂康德,更不可能读懂叔本华和尼采,回过头来也肯定误读之前的笛卡尔和贝克莱。。。。。。休谟的文字太容易读,但是思想也太容易被误读,。。。。贝克莱的东西则明显荒谬,直到读了叔本华和尼采后回头再看才恍然大悟(当然,贝克莱本人未必是那种思考)。。。。

非常同意括号博的这个观察。不懂叔本华和尼采就不懂二十世纪和后现代社会和人。那么老古董哲学就只是工具,为了帮助一小部分人思辨,帮助更多的人狡辩。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30 20:14:04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感觉是实证主义的倾向?这个题目太大,不在这里展开了,AGREE TO DISAGREE。。。。简单说,我觉得如果一律实证,则很多哲学都没法玩了。】

---- 不是实证。正因为国字号们的天马行空,才让我想到了“验证”主观真理的问题。我这里的引号,就是只不能肆意天马行空的意思。我发现,西方人的理性辩思,看似很大胆,其实是自觉地接受着某种“约束”的。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是读者产生共鸣。例如,他们绝对不会像国字号们那样,轻易地说出诸如“物质与意识的缠绕”,“超越逻辑”,”说不清楚等于自由“,“相对之相对”,“大爆炸的奇点”,“纯粹悟性”,这类信口开河式的断言。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30 14:05:04

羊上树、狗钉掌。打情骂俏砸学场。

回复 | 0
作者:括号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30 12:18:54

【我发现,国字号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所谓悟性。这与中国人喜欢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心态有关。真正的有悟性的人是寥寥无几的。一般来说,基于悟性所得到的“真理”,会迅速获得同类的激烈响应。要么激烈反对,要么强烈认同。没人理睬,是假悟性的有力证明。国字号兔兔就不一样,人家把没人理,当成没人懂。把没人懂,当成最高真理的特征。】

我引用国字号关于因果关系的那段就能看出,他没读懂休谟。那么也不可能读懂康德,更不可能读懂叔本华和尼采,回过头来也肯定误读之前的笛卡尔和贝克莱。。。。。。休谟的文字太容易读,但是思想也太容易被误读,。。。。贝克莱的东西则明显荒谬,直到读了叔本华和尼采后回头再看才恍然大悟(当然,贝克莱本人未必是那种思考)。。。。

回复 | 0
作者:括号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30 12:03:44

【无论一个人的主观想象多么丰富,您的结论必须自觉的接受某种“验证。”大脑之外的“验证”】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感觉是实证主义的倾向?这个题目太大,不在这里展开了,AGREE TO DISAGREE。。。。简单说,我觉得如果一律实证,则很多哲学都没法玩了。比如从叔本华尼采开始的非理性哲学,把从休谟贝克莱康德的思想说的更透,但离实证则更远。而能继续玩的那些能实证的哲学要么是伪科学(或者误读了哲学,比如很多量子力学的哲学讨论),要么就是科学,比如心理学认知学等等,好像马赫就是这个观点。

回复 | 0
作者:括号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30 11:23:30

【刚刚发现,国字号伪哲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新物种。我管它叫“屎壳郎主义。”即把别人的东西大段大段地从place A滚到place B】

哈哈,惟妙惟肖。这厮显然是为了洗地,可效果却是把自己“洗”成了中式糟粕文化的最好例子。

回复 | 0
作者:括号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30 11:11:39

【哲学在我看来,就是有些智者,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有疑惑,试图搞些理论来对人的mind和人所处在的reality做reconcile】哈哈,言简意骇,有时我也这么调侃,估计躺枪的不少。我借题嗦几句,碾压屎壳郎。

我感觉(没深入考据),古希腊时,哲学的出现与宗教神话的出现是伴随的,也是相似的。哲学相当于一种另类的“宗教”信仰,一种没有超自然的“神”,没有祭奠没有偶像没有庙宇,。。。。的那种信仰,也许接近近代的“主义” 的意思。后来不是有那句话吗:“所有的神对人们来说都可信,对国家来说都可用,对哲学家来说都荒谬”。。。。当然,有些哲学后来演化成宗教(比如西方的“新柏拉图主义”,东方的“佛教”),有的“主义”不过是改头换面的宗教,也有的“哲学”就是“看透”人生,比如斯多克和犬儒之流,其实属于宗教,主义,哲学三不靠的另类顽主,。。。反正乱七八糟一锅粥。。。那是后话。

到了中世纪,哲学就不是吃饱饭后的无聊,而变得更加“神圣”,非常忙碌,成了基督教的婢女,哈哈。牧师们为了吸引有文化的罗马人入教(不是靠讲死后进天堂就管用),用哲学概念包装宣教,显得无比“高贵”。。。。就如同拜伦在《唐璜》说的“用40匹马力的牧师来对你歌颂”。当然,哲学也被神学家们用来当“武器”,比如奥古斯丁拿本体论为拜偶像辩护,阿奎以辩证逻辑证明上帝,。。。。。现在进查经班的国人则相反,既不读神学(其实很多就是哲学)也不读哲学(哪怕是装饰的),只“虔诚”的信神迹和教条,甚至是原教旨主义的教条,。。。。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30 08:10:30

开展谈心活动,这个方法很好。………毛主席语录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7-11-30 06:02:25

[哲学在我看来,就是有些智者,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有疑惑,试图搞些理论来对人的mind和人所处在的reality做reconcile。我认为下中国没有哲学这种断语和否定中国文化本身就没有意义,我只是认为中国文化里的人对自身的reality和自己的mind一直不能得到reconcile才是truth,]

------“吃饱了没事干”的确符合古希腊人对哲学的定义。像我这类“业余民哲”就属于吃饱了没事干一类。但不是智者。

我发现,对于中国文化无论是否定的人还是肯定的人都存在着错误。国人的道德观,普遍是魔鬼天使二分法的。几乎在所有的社会问题上,都是高度分裂的。我认为,文化可以批判但不宜否定。十几亿口子人,毕竟还要存在下去。理性地批判,是文化改造的唯一手段。而否定却是一种非理性的不负责任态度。同理,对文化持绝对肯定态度的人,也都是基于某种预设感情立场的。好的也是好的,坏的也是好的,对文化改造是不利的。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29 18:54:48

简言之,把马克思主义混杂于神圣的哲学殿堂之内,是对哲学的亵渎。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29 18:37:54

结论还是相同,马克思主义是狗屎,吃了只会从嘴里放屁。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29 18:36:15

上世纪中国的辩证法教育的一大“失误”,便是将辩证的思维作为一种普遍的口号甚至是政治打击的工具,却没有落实在行为中。而将形而上学作为辩证法的对立面本身就是这种言行不一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29 18:21:59

辩证法分为: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

后者是众所周知的放屁。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29 17:58:02

"应当改为:

换言之,无论一个人的主观想象多么丰富,您的结论必须自觉的接受某种“验证。”大脑之外的“验证”,就是对应物原理,同伴共识原理等。大脑之内的“验证”,就是可感知性(perceptibility)原理,和图形原理。图形原理的高级形式就是直觉或者悟性。"

很欣慰读到这样的评论,跟我的观点很接近了。哲学在我看来,就是有些智者,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有疑惑,试图搞些理论来对人的mind和人所处在的reality做reconcile。我认为下中国没有哲学这种断语和否定中国文化本身就没有意义,我只是认为中国文化里的人对自身的reality和自己的mind一直不能得到reconcile才是truth,这种状况也可以叫长期delusional,西方人也是这样的,只是西方有自由,所以这种reconcile一直是不间断的,而中国,大多数人不care自己的perception,更在乎别人的perception。Delusional的根本原因是perceive不够,感知的不够,也许是贫穷和不安全感,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不鼓励人们花时间对自己的perception做出持久的训练而提高和精准,总是鼓励人们重点关注某些别人的perceiption。我认为也因此,中国骗子多,两面人更多,目前还是不适合西方的启蒙的。谢谢!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29 14:33:12

刚刚发现,国字号伪哲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新物种。我管它叫“屎壳郎主义。”即把别人的东西大段大段地从place A滚到place B.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29 13:54:28

更正一下:

【 换言之,无论一个人的主观想象多么丰富,您的结论必须自觉的接受某种超越自身大脑之外的“验证。”这种“验证”,简单来说,就是可感知性(perceptibility)。】

应当改为:

换言之,无论一个人的主观想象多么丰富,您的结论必须自觉的接受某种“验证。”大脑之外的“验证”,就是对应物原理,同伴共识原理等。大脑之内的“验证”,就是可感知性(perceptibility)原理,和图形原理。图形原理的高级形式就是直觉或者悟性。

我发现,国字号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所谓悟性。这与中国人喜欢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心态有关。真正的有悟性的人是寥寥无几的。一般来说,基于悟性所得到的“真理”,会迅速获得同类的激烈响应。要么激烈反对,要么强烈认同。没人理睬,是假悟性的有力证明。国字号兔兔就不一样,人家把没人理,当成没人懂。把没人懂,当成最高真理的特征。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29 13:11:18

“道”这个东西,就跟苏格拉底之前的古代哲学思想,诸如巴门尼德,泰勒斯等人一样,最多是个别古人的纯粹感知而已。所有这些感知,都禁不起三个“检验”。因此,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意义,并不在于作为真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思考方法,也就是哲学本身。

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点,只需跟猴子做个对比即可。猴子无论如何是不会对诸如包括四季变化,刮风下雨,地震,雷电这类自然现象感兴趣的。古哲学的全部意义,在于人类开始拷问自然。

在西方社会,古哲学是作为哲学史,而不是作为真理来研究和传授的。所有前苏格拉底哲学,包括道,都没有通过三个原则的“检验”。因此基本上同谬误无异。

国字号伪哲们不懂这一点,仍然在那里热热闹闹地推论着“道”。用这种完全不顾感知性原则(perceptibility)的纯粹抽象思维所得出的结论,不过是属于神秘主义幻觉和鬼影而已。在我看来这类讨论很愚蠢。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29 12:33:21

【【“西方哲学上的“因果规律”(休谟作的总结),与哲学的本体有关,但又不完全一样。作为规律,有必然条件和充分条件等区分,具有逻辑的性质”。。。。】。。。彻底无语。。。。】

------与西方人相比,国字号哲学爱好者的思维差别是系统性的。这一点,是我经过多年对比得出的结论。我一直企图把这个差别搞清楚。到目前为止,刚刚有了一点线索。

我认为,之所以国字号感觉不到谬误。大概与主观真理(subjective truth) 的理解有关。国字号对于客观真理的解读问题不大。因为客观真理的天,有太多的大个在顶着。哪怕自己并没有真正了解,照葫芦画瓢,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也不至于出大错。跟着走就行了。

我发现,西方哲学家或者哲学爱好者对“主观真理”似乎存在着相对比较统一的和一致的判别标准。对于用主观想象推理“真理”,他们大多都隐含地遵守两个原则,1。对应物原则(correspondence principle);2图形原则(picture principle)。3。学术认同原理。如果将寻求主观真理比作顺藤摸瓜的话,那么这两个原则就相当于藤。主观逻辑,也叫思想试验,是顺藤摸瓜的主要手段。

换言之,无论一个人的主观想象多么丰富,您的结论必须自觉的接受某种超越自身大脑之外的“验证。”这种“验证”,简单来说,就是可感知性(perceptibility)。

相比之下,国字号伪哲们的思维要么是不受限制的,天马行空的,要么是神秘主义人云亦云的。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7-11-29 10:11:27
辩证法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部分,是正确的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试图污名化辩证法的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无法摆脱辩证思维是因为那是正确思维的一种形式。因此,辩证法的对立面不是形而上学,而是“非辩证”的思维。因此,上世纪对于辩证法的教育的最大的失败便是将辩证法作为了形而上学对立面,而这一失误对于哲学教育的伤害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而是实质性的,因为它将历史上一切可称为形而上学的内容以及现实中一切可能与历史上的形而上学挂上钩的内容都作为辩证法的对立面而加以否认,其结果必然是在实践中也伤害了辩证法自身。………慕容青草。
回复 | 0
作者:括号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7-11-29 09:41:27

【总会有国字号伪哲,用现身说法的办法】

比如下面这段:

“西方哲学上的“因果规律”(休谟作的总结),与哲学的本体有关,但又不完全一样。作为规律,有必然条件和充分条件等区分,具有逻辑的性质”。。。。

彻底无语。。。。

回复 | 0
作者: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28 19:02:58

西方哲学强调的就是"辩证“(dialectic)不同观点的交锋,“思辨”/“批判”(critical),不同(甚至逆向)看法的冲撞。。。。国人则往往搞不清辩证与诡辩的区别,要么将辩证说成是智者之术,要么以拿起诡辩回应辩证/批判。。。。。所以说,国人最最该反思该抛弃的“中国文化”不是那个很多国人自己都还没搞明白的老庄哲学,而是几乎所有国人头脑中都根深蒂固的这些中式思维。。。。。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回复 hare 留言时间:2017-11-28 16:03:23

哲学不争辩,只提问。争辩属于“智者派”,不属于真正的哲学行为……

有些道理。

另外,兔子博别误会,我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对“假二鬼子”说滴。那为中西两头半瓶子醋的二百五,说我是红卫兵。

我红一个给他看看,红卫兵祖宗什么样儿。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28 15:44:47

说到万维第一哲学家。让俺想起了电影《罗马假日》。当记者问女主角,“您这次旅行,哪个城市给您的印象最为深刻?”女主角回答:“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如果有人问我谁才是万维第一哲学家,我的回答是,“那只猴儿,当然是那只猴儿!”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回复 括号 留言时间:2017-11-28 15:27:00

【我想,根源是价值观和心态的不同。歪国人喜欢的是“哲学观”,国人玩哲学的喜欢的是“哲学冠”。引以为思VS引以为荣,云泥之别。。。。。。】

----- 最搞笑的是,总会有国字号伪哲,用现身说法的办法,为咱们的理论提供证据。只需看看这里的一大串评论中,他们的脑子整体都在想什么即可。亚马逊的猴子喜欢香蕉。相比之下,咱家的国字猴,专门喜欢把香蕉用哲学包装起来砸别人。俺最喜欢挨这类香蕉的猛砸了。只有乐的份儿。砸人才是国字候儿的目的。

回复 | 0
作者:hare 留言时间:2017-11-28 11:52:39

哲学不争辩,只提问。争辩属于“智者派”,不属于真正的哲学行为

回复 | 0
作者:hare 留言时间:2017-11-28 11:48:02

请不要加“头衔”称呼。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回复 hare 留言时间:2017-11-28 11:19:32

多谢兔子大师夸奖,在下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慕容青草那儿领教的也很多。

回复 | 0
作者:hare 留言时间:2017-11-28 10:52:08

溪博的哲学造诣越来越在行了!祝贺

回复 | 0
我的名片
hare
注册日期: 2012-01-13
访问总量: 2,102,36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为什么只可以复制生命而无法制造
· 论“无”和范畴重析
· 哲学的开端应该是“虚无”
· 《范例II》目录
· 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二个缺陷
· 我被美国的官僚主义报复老实了
· 历史上一流的哲学家为什么没有神
友好链接
· 天蓉:天蓉的博客
· Rabbit:Stinger 的博客
· bunny2:bunny2的博客
· microsoftbug:microsoftbug的博
· InstanceTV:InstanceTV的博客
·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中国现代哲
· Madhatter:English_only的博客
分类目录
【公告】
· 川小子承认输了,“但你等着,我
· 他们能算中国人吗?
· 对待文化和语言就应像对待手机
· 关于“范例哲学”的声明
· 支持发展哲学建个人音乐网页
· 《论范例》第一版出版日期:2013
· 【论范例】建议网名改真名通知
· 【】范例电视台本周末讲座预告【
· 关于“范例电视台”的几点说明
· 关于讲座提问的几个事项
【政治】
· 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二个缺陷
· 习近平“全面放开外资准入政策”救
· 大陆民众心态和状况的“三个阶段”
· 中国大陆的政治前途:学朝鲜还是
· 为什么在中国,西方的“极端思维”
· 学朝鲜还是学美国 – 中国正被逻
· 习近平会不会杀许家印?
· 中国的经济失落会导致共产党垮台
· 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文化
· 现代中国公民诉求(一号)
【知识分子】
· 欲望与语言教学
· 《常数》的哲学意义
· 什么是“西盲”?
· “中国思维“的十大特点
· 关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笔记
· RAN方法循环示意图(Edited)
· 中国人能不能创造世界一流的成就
· 人的错误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 从秦刚大使的英语口语看英语教学
· “记录历史我们不做谁做”- 胡杰
【生活】
· 我被美国的官僚主义报复老实了
· 历史上一流的哲学家为什么没有神
· 风暴开始了,赶快告诉大陆家人
· 漂亮!
· “2222”- 谁比我更可爱?
· “洋丢人”- 骗骗老外而已
· 谈谈“抽象”与“应用”的关系
· "Proud Boys"翻译为"自信小伙子"
· I cannot remember my mother by
· 俄军又损一将!
【Test】
· 中国的读书人- 政治盲人
· 学外语前个人的语言天赋量化测定
· U r invited to give your BEST
· 2020年美国大选最大的贼-川普本
· 周末思绪
· 海外华人里谁的英语最牛(3)
【绝学】
· 为什么只可以复制生命而无法制造
· 论“无”和范畴重析
· 哲学的开端应该是“虚无”
· 《范例II》目录
· 关于物质的问题(补充)
· 关于物质的问题
· 哲学的属性
· 对“绝对”五条公理的解释(6)
· 现象学与范例的相对范畴
· 三者的本质:时间空间和数字
存档目录
2023-12-20 - 2023-12-24
2023-11-08 - 2023-11-29
2023-10-01 - 2023-10-20
2023-09-03 - 2023-09-19
2023-03-21 - 2023-03-21
2023-01-07 - 2023-01-22
2022-12-04 - 2022-12-04
2022-11-27 - 2022-11-28
2022-09-11 - 2022-09-11
2022-08-07 - 2022-08-07
2022-07-11 - 2022-07-25
2022-06-01 - 2022-06-07
2022-05-05 - 2022-05-29
2022-04-01 - 2022-04-26
2022-03-02 - 2022-03-30
2022-02-12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2
2021-12-01 - 2021-12-30
2021-11-03 - 2021-11-27
2021-10-01 - 2021-10-23
2021-09-11 - 2021-09-30
2021-08-05 - 2021-08-22
2021-07-04 - 2021-07-31
2021-05-09 - 2021-05-17
2021-04-18 - 2021-04-18
2021-02-01 - 2021-02-13
2021-01-04 - 2021-01-22
2020-12-17 - 2020-12-17
2020-11-09 - 2020-11-29
2020-10-23 - 2020-10-24
2020-03-21 - 2020-03-21
2020-01-19 - 2020-01-25
2019-08-04 - 2019-08-21
2019-07-04 - 2019-07-05
2019-06-28 - 2019-06-28
2019-05-14 - 2019-05-27
2019-04-06 - 2019-04-26
2019-03-03 - 2019-03-29
2019-02-02 - 2019-02-26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2 - 2018-12-31
2018-11-02 - 2018-11-29
2018-10-01 - 2018-10-26
2018-09-02 - 2018-09-27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1 - 2018-07-31
2018-06-02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27
2018-04-05 - 2018-04-25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6 - 2018-02-25
2018-01-06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31
2017-11-04 - 2017-11-26
2017-10-27 - 2017-10-27
2017-08-25 - 2017-08-31
2017-07-11 - 2017-07-15
2017-04-02 - 2017-04-25
2017-01-18 - 2017-01-18
2016-11-15 - 2016-11-15
2016-04-04 - 2016-04-11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14 - 2016-02-29
2016-01-08 - 2016-01-24
2015-10-08 - 2015-10-08
2015-09-03 - 2015-09-25
2015-08-03 - 2015-08-29
2015-07-27 - 2015-07-31
2015-06-12 - 2015-06-12
2015-05-16 - 2015-05-16
2015-04-25 - 2015-04-25
2015-03-03 - 2015-03-07
2015-02-14 - 2015-02-22
2015-01-03 - 2015-01-25
2014-12-08 - 2014-12-08
2014-11-12 - 2014-11-27
2014-10-01 - 2014-10-30
2014-09-04 - 2014-09-29
2014-08-04 - 2014-08-14
2014-07-13 - 2014-07-24
2014-06-15 - 2014-06-29
2014-05-04 - 2014-05-25
2014-04-21 - 2014-04-26
2014-03-01 - 2014-03-16
2014-02-02 - 2014-02-26
2014-01-01 - 2014-01-26
2013-12-01 - 2013-12-26
2013-11-27 - 2013-11-30
2013-10-12 - 2013-10-17
2013-09-03 - 2013-09-15
2013-08-07 - 2013-08-31
2013-07-13 - 2013-07-23
2013-06-05 - 2013-06-19
2013-05-06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14 - 2013-03-28
2013-02-02 - 2013-02-27
2013-01-04 - 2013-01-30
2012-12-03 - 2012-12-31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31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0
2012-06-02 - 2012-06-28
2012-05-03 - 2012-05-30
2012-04-04 - 2012-04-26
2012-03-01 - 2012-03-09
2012-02-02 - 2012-02-29
2012-01-12 - 2012-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