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思维的两个层次 网友“远方的孤独” 提出, “我相信人类,无论种族,都是崇尚正直,勇敢,公正,公平的,而且对这些名词的定义也是一致同意的。” 但是,他也感觉到人们在现实里“有意无意的陷入了以hypocrite的方式get ahead”。 现实里我们碰到的纷争现象就更多,例如,对一幅画的评价,有人认为好看,有人认为不好看;在对一种所谓黑白分明的善恶等等的评价里,一些人认为是恶行的,一些人认为是善行的。甚至,在同一个人的脑子里,对同一个概念与其涵义的判定上,一会儿是这样的欺骗,一会儿又是那样的善行。 这是为什么呢? 先看看苏格拉底同一位年轻人关于“什么是善行”的讨论: 苏(苏格拉底简称):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 尤(尤提德谟斯简称):当然知道。 苏:那么我问你,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这些行为当然是恶行了。 苏: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原来敌人占领的城市里的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尤:这是善行。 苏:你刚才讲欺骗、奴役和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呢? 尤: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有说敌人。 苏:你说对自己的人欺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么? 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是善行。 苏: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朋友绝望得想自杀,就偷走了朋友藏在忱头下的刀,这是善行还是恶行? 尤: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这种行为也只能对敌人,对自己人的话,就是恶行。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 尤:哎呀妈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的追问,不是狡辩,而是通过对“善恶”作为概念被当初定义时所依赖的根据及其条件的追问。他想告诫这个年轻人,不要以为字典里、书本里、背下来的含义就是千真万确的。只要有另一个灵魂的存在,他就会发生与你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使你在运用概念时,不得不发生那个“概念与对象”与“思维着” 的双重关系。通常的人只是看到了这“概念与对象”的连接。例如,当这个年轻人的思维在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时,他仅仅考虑到了这个概念与其所指对象的关系,他就处在自然而然的意识层面上,即普通意识层面。 这说明苏格拉底明白,仅仅有“善行”概念的普通意识的理解,对判定“善行”还是“恶行”,远远不够。善行与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针对不同对象,甚至是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空、关系、心态下,都是可以变换的。 苏格拉底的论证,实际上是通过对外在定义的质疑,引导人们向善的观念的这些内部必然性的思考,就是向着当我们理解、使用这个善的概念时,提醒我们不仅不要忘记了那些她所以存在的内在前提及条件,而且特别要明白这个善的思考进行着时的原初内容,是怎样被摄入进我们这个思维主体的理性里来的。也就是,从概念的角度看,当初善的这个概念是依据什么中介、怎样的方式在自已与对象之间被确立的;从对象的角度看,当初的这个对象是依据自己的什么、在什么意义上在自身与思维之间被规定的。 当苏格拉底引进了“知识”及其“美德”来理解“善”的根据时,表明他不仅找到了“概念与对象关系”的中介,而且通过这个中介涉及到了另一种关系,即“概念与对象关系”同思维本身的关系。这就是黑格尔讲的自我意识的层面。 希腊哲学的贡献之一,是他们运用并发展了这种自我意识。亚里士多德能让“三段式”具有必然性,就在于“三段式”的结论与前提结成了涵盖的关系。就概念自身的必然性说,结论早已包含在前提里了。而这个前提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则是因为它处在“‘概念与对象关系’同思维本身的关系”的层面,不是处在“概念与对象关系”。 生活里产生的所有“悖论”,本质上都是康德的“二律背反”。其原因,第一,是由于我们不能从日常意识进到自我意识层面,第二,是因为进到了这个理性意识又经常出不去了,我们不能回到群体及历史的自在状态里。 从笛卡尔到康德,解决了前一步的问题 ,从康德到黑格尔解决的是后一步的问题。 哲学要运用到现实生活,必须首先把握哲学自己的特点。否则,我们就会步那个年轻人的后尘。 有何不妥之处,请你指正啊。 魏中军 201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