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一代,海二代--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5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3年4月17日)
网络日志正文
华蓥:万里出国为个啥? 2013-02-03 21:17:26

  常有国内的朋友问我:“你在国外干啥子?”我总是回答:“混日子!”这回答看是调侃,但也真实。想想自己自1994年出国至今已是18载,时间差不多够打两个抗战加一个内战了,可在这18年里我真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既没有硕士博士的文凭,更没有辉煌灿烂的事业,这么多年的全部“成就”就只有一个“饭碗”。

  记得那一年为准备出国去商场买了两个大箱子,那时的旅行箱没有轮子,我吃力地拖着两个比我身躯大得多的特大号箱子,正好碰上了我大学的老师,后来的同事古教授,温文尔雅的女教授一边帮我将箱子搬上电车,一边轻轻地问我:“真走啊,华蓥?”看着她满是为我惋惜的目光,我只是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为什么要出国,我也多次问我自己,或许是想看看到底什么是曾经令当年毛泽东“冷眼向洋”看过的世界?或许是为了年幼的女儿能摆脱应试教育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自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医学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五年里从住院医生做到主治医生。眼看副主任医师职称也就要唾手可得了,可自己偏偏要在三十大几的年龄时走了。前面一片茫然,遥远而虚无,可我到底还是走了。

  走时两个大箱子塞的满满的,锅碗瓢盆样样俱全,铺的盖的,穿的一样也没敢缺。知道以后日子艰辛,恨不得将家中所有的东西能变魔术似地全塞进这两个箱子里。小到针线,大到被褥,能带的都要尽量带走。装箱、开箱,我赏试着各种组合,这道合理利用空间的组合题,在出国前的近一个月里,我不停地做着,不厌其烦地探索着空间的极值。临走时,母亲居然还在这已经做到了极限的“空间组合”里塞进八个青花小碗,令我惊叹了好久“姜还是老的辣”。就为了这“老姜”,有几个小碗至今我都还保留着。

  刚来加拿大的我,感觉就像被抛入到一片茫茫的大地上,尽管前面有许多的诱惑,可面对的却是一片孤独——没有人能帮助你,那怕是你的家人,你必须学会自救和自立。

  回想在我们成长和工作的年代,我们学会的是依赖“组织”,“组织”是真正的,甚至是唯一的主体。个人无需多费脑筋:大学毕业有“组织”安排工作,工作调动也必须要“组织”才能解决。个人的一切都听从“党的安排”,似乎缺了“组织”,缺了党,每天都不知干什么。我们从小很少有自我的感觉,也从来没受过“自我奋斗”的教育。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自我意识太强,不仅会被别人视为异类,自己也会有寸步难行的孤立感。我们大家都是“公家”的人,都是集体中的一颗螺丝钉。而我们自己对这些早已习已为常,不觉得有质疑和探索的必要,甚至以为人人生下来就应该如此。

  可到了加拿大,“组织”没有了,开始自己不免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自己多年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与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格格不入,我不得不感叹到:同在一个地球上,同在一个太阳下,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却是如此的不同。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一切得从零开始:得从另一个传统开始,改变自己,否则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那一年我已年过三十五,这个年纪离四十也就是眨眼的功夫。英语听说无从谈起,当时说得最顺溜,也最具杀伤力的一句话就是:Sorry, I can not speak English. 就是这句话,居然也可以一路过关斩将,将对方逼入“绝境”。

  那时的我,花了极大的热情学习英语,四张打印纸裁成十六张订成一小本,上面记着英语单词,走哪背哪,不知用过多少本子,不知反反复复记过多少单词。在好多年过后的今天,我一想到当初记单词、学说话、练听力就犯恶心。从此暗暗发誓:“这辈子谁要再学一门语言,谁就是王八蛋(这里的谁是指我自己,没有骂别人的意思)。”

  那时先生虽然还在大学里做  ph.D.,但他的专业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比较热门的“计算机通讯”,拿到学位后要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估计问题不大。我也可以呆在家里: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是古训。厚道,宽容的先生是不会有什么不满的。可自己到底有些不甘:我到底是干什么来了?

  我在不同的工厂打过工,差不多到了不惑之年才又回到学校。硕士、博士自然是读不成了,不只是年龄不允许,我自己也没那么高的心气,做不了那光宗耀祖的事。一想到读完那些“生理”、“生化”什么的,又要为找工作受折磨就泄气。人总是要吃饭的,生存比什么都重要,咱也就去读个“护士”算了。说实话开始真还没把这个专业放在眼里,心想那玩意对我还不是小菜一碟?可进去后才发现,这是个对“communication”要求极高的专业,要打交道的全是人,不是机器:病人、病人家属、医生、药剂师、实验员等等。尤其是那些光怪离奇的医学单词对那时的我仍然是大碍,不管你理论课门门是“A”,临床实习照样让你哭笑不得,通不过实习的危险时时存在。更要命的是蒙特利尔(Montreal )是加拿大的法语区,护士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政府的法语考试才能拿到“licence”,而我自己从未接触过法语,这门语言对我是绝对慨念上的零。看来我是不要想在蒙特利尔拿到“licence”了。

  很快先生 ph.D.毕业在渥太华找到工作,我们全家搬家到渥太华,到了渥太华后,我继续读书的心思已经没有了:想想都什么年龄了还读书,找个工厂打工吧。那年进了一家当时在全球赫赫有名的光纤公司,可工作不到两年,那家十几万职工的光纤公司说垮就垮,记得我刚进公司的1998年底,公司那时每天最忙的事是成百成百的新员工报到,那个专门为公司招工的人力资源公司怨声载道:“我们再也为你们公司找不到新职工了,渥太华已经没有人力储备了。”可不到两年功夫,高科技泡沫破裂,风起云涌的2000年到了,公司每天最大的事就是成百成百的“lay off” 员工。不过我心里暗暗高兴:“没有经历过中国大跃进的自己,在加拿大赶上了大跃进!”

  被“lay off”后的我已是四十出头,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呆在家里:反正不是我不想工作,而是没有工作给我干。再加之先生的收入不错,呆在家里也还说得过去。可想想还是那几个字“心有不甘”,于是又回到学校修护士专业的课。没有了法语的干扰,加之英语十足的进步,又免去了不少修过的理论课,我很快轻松毕业,轻松的考过“licence”。四十好几的我,心早已不再热,面对着这张“licence”,我唯有的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终于有了一个饭碗。”

  从那时起,将近十年又过去了,到底也没弄懂出国的得与失,更没弄懂出国为个啥?

  有一年回国遇见一老熟人,他开玩笑的问我:“在国外发财了吧?”  我淡淡地说:“发财谈不上,只是度日而已。”那位熟人说:“那又何必出国?”我一脸苦笑,什么也没说。

  “是啊,为什么去国外呢?”我也反复的问自己。

  日子在不经意中悄悄地流逝。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自己生活得很自在:时间似风一样轻轻地来,又像雨一样匆匆地去,惬意心情中的自己,下班之余,由着自己的性情和爱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时间过得也特别快:刚刚翻了一下书报,侍弄了一会花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更不要说下厨房,写博客,去各拍卖会,古董店淘宝,时间老是觉得不够用。

  “自在”的自己用不着每天急赤白脸地去争名,昏天黑地地去赚钱,更用不着没有止境地去攀比。不用为钱去受苦,不用为名去受累,不用为情去受煎熬的人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云儿一样飘逸,风儿一样轻盈。

  “自在”的自己也用不着每天挣开眼睛就盘算今天要去应付谁,交际谁;也用不着为保护自己时时去提防着什么而花费精力。挣脱了人际关系羁绊的人像茫茫草原上的马儿一样在蓝天白云下悠然自得,不知不觉就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夏天的阳光下,“自在”的自己站在窗前,看着不远处的人们进进出出,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偶尔还能看见阳光中的小猫在追它自己的尾巴。映如眼帘的是淡淡的天空,如烟的云彩缓缓地在天空中浮动。不远处是蓊郁的树林,绵绵延延挥洒着各种色彩,荡漾着无尽的生命力。平常人家的日子过得宁静,它并不需要太多的钱财,只要有一颗安适而富有灵性的心。

  “自在”的自己每当从外面回来,甩掉一身风尘,轻轻的打开家门,呼出一口气:“回来了”,身体和精神刹那间松弛下来。家就是一个调整自己心理和身体的地方:宽厚的丈夫是自己精神上的依靠;长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爱情和事业均有自己一片天空的女儿是我心灵的慰藉。这个家犹如一个城堡,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里面永远宁静,安详,时时回荡着音乐和欢笑,春夏的阳台上时常有小鸟和忘记归家的鸽子来作客。家无论何时都会给我舒缓和怡然的感觉,使我的心灵得到抚慰和滋补。

  我明白了,这些就是出国的得与失。其实一个人不管地位如何显要,声名如何远播,财富如何巨大都只是一个包装,并不说明你是否快乐。自己能快乐的活着,还不够吗?

  过去常听人说:要活出个“样儿来”,那“样儿”可能是出人头地吧?我自己这辈子是活不出那样的“样儿”了,自己既不是硕士博士,又不是大款大拿,活着不能光宗,死后也不能耀祖。但我想活出个“样儿来”,还不如活出个“味儿来”。“样儿”多是给别人看的,“味儿”是给自己享受的。在这片广袤而美丽的土地上活得有滋有味,这难道不是当年出国时想要得到的吗?

浏览(23964) (7) 评论(9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17 08:33:40
谢谢所有来访者,最近春节期间有点忙,后面的留言没有一一回复,对不起各位哈。对批评我的网友们,我虚心接受你们的批评,对鼓励我的网友们,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在这里双手合十,一揖到底,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愉快!全家平安!万事如意!谢谢大家了!
回复 | 0
作者:汪翔 留言时间:2013-02-12 11:57:49
我也来顶一下,好文,好故事,好心情,好心态。
实际上,知道什么时候“知难而退”也是一种智慧。
中国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残杀”,说好听点是万事和人人都得“知难而进”。
如果所有的人都需要和必须“知难而进”,那么,这个社会是不是本身就有问题呢?
那些没有能力和运气做好“知难而进”的人,
又该怎么个活法呢?又能够有怎么样的日子呢?

再者,你有那样的好老公,最终还是你好眼光的结果:
你看得准,对待得当,所以,还是你自己人生“投资”的结果。

一切一切,是你的选择、付出,才让你有今天的可能收获。
祝贺你有这样的舒坦日子可以享受,可以回忆和回味。
很多人即使在你这样的位置,也难以理解什么叫做“可贵”和“真正的价值所在”。
回复 | 0
作者:gskhgd 留言时间:2013-02-07 11:10:09
你在国内能做啥?不也一样. 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最重要
回复 | 0
作者:白熊的博客 留言时间:2013-02-07 09:02:42
我不同意忆江南的观点。我太太的情况和华蓥的极为相似,在国内已经做到了副主任医师。出国时都42岁了。要是在美在考医生已经力不从心,也是考了护士,得到护士执照那时已经50多了。现在也干的不错。如果只想着失败,你怎么生活啊?国内可是55岁女的就退休呀,在美可以干到66岁。都到了这个年纪了,若还以成功不成功论人生,是不是太迂腐了?活得自在就好,谁还在乎什么成功不成功?成功是年轻人的事,孩子们的事。你还是个年轻人吧?读什么和做什么是两回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实求是才是真!
回复 | 0
作者:厄厄厄厄厄厄 留言时间:2013-02-06 06:31:22
嘿嘿,把空气,环境质量不当回事的,真是白活了。你天天待在粪坑里,给你个坑长的头衔,看把你乐的,多事业有成啊。

对共党腐败祸害百姓无动于衷的,那是人么?
回复 | 0
作者:厄厄厄厄厄厄 留言时间:2013-02-06 06:06:02
“美玉无瑕”看来是丑女难嫁。

在北京再多吸点空气中的那些脏东东,你就更丑了。

再让共党贪官污吏把你带带坏,你就奇丑无比了。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你哟。
回复 | 0
作者:美玉无暇 留言时间:2013-02-05 22:56:31
我和华姐姐的经历很相似,也是在国内上的医学院,当医生,即将评副高时出了国。在国外也曾动心考医生,但因自觉年龄大了,加之懒惰,最终放弃,只是在一家医学实验室干一份普通的工作。我也曾千百次地问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以前给自己的答案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换个环境,为了更好的物质精神生活。其实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我内心深处的出国动因实际上是和他人的攀比。这里既有个人的攀比,也有家长和别人攀比而施加的压力。九十年代人人奔出国,当时的感觉就是谁出不了国,谁就是loser。上次侥幸逃过了loser的命运,但这次逃不过去了。现在国内发展迅速,以前的同学都事业有成,我还是成为了"loser"!但要承认这个现实太难了!不要紧,比不了事业和金钱,我们可以拿国内的空气,环境,人际关系,腐败说事儿啊。这样一来,又找到了一些平衡。但内心深处我很明白,这都是人性的劣根性之一-攀比在作怪。想想才发现,我们总是在和类似层次的人比,我们不会和农民工去比,也不会和姚明等去比。因此,比来比去,只会越比越生气,越不满。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后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如果我们不把中国当作我们的母国,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其它国家,象荷兰,葡萄牙等,随便一个国家,我们还会对她那么挑剔吗?我们还会对她的不足幸灾乐祸吗?我们还会去和那里的人攀比吗?我们是不是也就可以放下出国是得还是失这个包袱了?是不是loser还有意义吗?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02-05 17:02:14
评论快近百了,至今还没有一个撒野骂粗的,替作者高兴。

不知此篇博文的标题是博主自己写的呢,还是被人硬加上的,因为同样的文章在万维别处还曾被冠为“出国为什么,就为了个饭碗”登出,让人怀疑是否是作者自己的本意。同样现在这个标题“万里出国为个啥?”也显得离内容太远。

那个叫rednois 评论道“谁也不是上帝,能预测一个社会的走向,任何以马后屁的形式批判都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句话我赞同。一个过了“知天命的人”“不经意”地解决了二十年前“而立”之年没想明白的问题,咱不说是“马后屁”,起码是穿越了时空。现在看空一切“知天命”的态度,已经接近人生夕阳,怎么能回馈到当年生气勃勃,对世界充满激情和幻想的年轻人身上?就是你的子女,你们也不愿他们那么老成,满足一辈子去打labour工,或者去当护士的人生追求吧?

生活确实多磨难。从一名快成为副主任医生的到连护士都当不上,这在哪个国度都说不过去。承认这是客观环境变化而不得已的事,是海一代的命运,比硬要解嘲为“快乐”更会使人感动。

华山曾直言,二十年前是为了追求富裕的国度和能进一步深造出的国,当时咱在美国一个月的助教资助一千美元等于国内八千人民币,普通人十年的收入,差距是惊人的。作者当时对此的回应是“我不是那样”。可惜到现在,人们仍然无法知道你十八年前出国为了啥,你哪怕说是简单的夫唱妇随都比现在的穿越感怀要真实得多。
回复 | 0
作者:山泉水 留言时间:2013-02-05 12:49:54
"恕我直言,这网上阿Q还真是不少。"
我想,人生有很多选择。你选择的“好“,不一定是别人的“好“。抛开“中国做医生不一定比美国护士好“的话题,有时选择也不是自由的,也就变成“由中国医生成为美国护士“的情况。
你的观点是真诚,因为是你的心里话。但也没看出比他人的话,更让人接受或高尚。
回复 | 0
作者:rednose 留言时间:2013-02-05 12:16:17
其实,放弃比得到更需要魄力和勇气。博主一家的勇气令人佩服。谁也不是上帝能预测一个社会的走向,任何以马后屁的形式批判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回复 | 0
作者:厄厄厄厄厄厄 留言时间:2013-02-05 10:56:44
至于“研究员66”同学说的混日子,国内几千万党棍里那么些共党官吏,不都在混日子么?不仅在混日子,还在祸害百姓成为社会蛀虫。

博主在北美做个堂堂正正不危害他人的人,有何不好?
回复 | 0
作者:厄厄厄厄厄厄 留言时间:2013-02-05 10:37:12
不同意“忆江南”网友的说法。

如果华蓥博主一直在国内,先是主治医生,后做护士,似乎是走下坡路。

但博主现在加拿大,在加拿大护士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和国内的工作不好直接比较。比如说,国内空气质量那么差,戴口罩都不行,怎么比?
回复 | 0
作者:研究员66 留言时间:2013-02-05 10:10:57
混日子,不是华人的主流,也不值得发扬光大!
国内外,都有混日子的人,混--会让一个民族走向衰亡!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9:32:35
Charls叔叔好,你的问题太大,一下子真说不好,我们这一代虽然没有像我们祖辈,父辈那样经历过战争,但我们也有很多特殊的经历让我们难以忘怀。你说得好: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可爱的乡土,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有的负笈西洋的前辈,40年代,五十年代千辛万苦回到国内,但八十年代后又万苦千辛的将自己的儿辈孙辈送出国,所以这到底是个价值观或世界观或其它什么观的问题我真没弄明白。我跟你一样希望看到中国变得更自由,平等,文明,富强,我们或我们的后代都争着回去的那一天。
谢谢你!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9:10:16
忆江南好,你说得很对,我确实没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但不管干什么,只要是凭自己的双手挣碗干干净净的饭吃,心里就踏实,畅快,敞亮。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9:01:28
enya2好,我只是写我的感受而已,好像没有非此即彼吧?谢谢来访!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8:58:24
多思好,谢谢你的鼓励,出国后就是面对新的选择和困难,观念转变是一定的,自己决定自己今后干什么,没有“组织”来安排你,也没有“组织”来阻止你。
自己过自己想要的日子。我觉得挺好!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8:49:27
山泉水好,我也就是写自己多年的一点感受,写出来自己心里也畅快,谢谢你的鼓励。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8:45:52
rednose好,成功是谈不上的,刚来时一心想的是学好英语,没心思也没精力去学法语,现在就更不想学了。有这份职业也就是有一饭碗,养活自己是绰绰有余的。谢谢你的鼓励。
回复 | 0
作者:忆江南 留言时间:2013-02-05 08:40:35
恕我直言,这网上阿Q还真是不少。

主人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医学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五年里从住院医生做到主治医生。眼看副主任医师职称也就要唾手可得了”。

现在,费尽千辛万苦四十多岁只落得个护士。

你到大街上随便找人问问,这种情况是不是人生的失败?

当然,主人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失败,这是正确的。但网上这些肉麻吹捧失败的人,让人觉得虚伪。好像读了半辈子的医学院,如果让你们选择作医生还是做护士,你们宁可选择作护士,以表明你们的高尚。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8:33:10
依山流影好,看过您的征文,写得真的很实在,严谨。确实是对我们这么多年来各种观念变化的很好的总结。我们很多人都可以在您的文章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真是要好好谢谢您。谢谢您对我老公和女儿的问候,我一定转告他们。
祝您愉快!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8:16:28
peacejoy好,不管怎样,好好活着最重要的,忘掉生活中不愉快的事,记住高兴的事。谢谢peacejoy!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8:08:41
wns83好,休与不休只有每个人自己才明白,别人不一定清楚。我自己认为我一直在老老实实的相夫教子,而且相得还不错,教得也还可以。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体醒哈!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7:57:57
blueskycnau好,你说得有道理,钱没有是不行的,但还是那句话:平常人家的日子并不需要太多的钱财,心态确关乎一个人的生存质量。
祝好!
回复 | 0
作者:Charls叔叔 留言时间:2013-02-05 07:53:47
华mm能够写出这样情意恳切发人深思的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其实你提到的还是一个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问题。同样的问题,我也曾经千百次地问过自己。
我在日本住过一年,发现日本人的幸福感很高,很少有人愿意出国定居;日本人的英文很差,考tofu的年青人很少。
20到40年代,我们的父辈负笈西洋,其中的大部分都在学成后立即海归,真正的报效国家。也就是说,如果你我都是日本人或者是40年代以前的国人,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也不一样,是吗?
中国人至少有200年的移民历史,是世界移民的最大输出国。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可爱的乡土,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将来,如果中国变得自由,平等,文明,富强,更适于人类居住,估计我们或我们的后代就要争着回去了。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7:49:14
谢五彩理解,这种日子就是两个字“踏实”。
祝好!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7:45:45
谢冬儿夸奖哈!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7:43:54
关雎好,谢谢你的夸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一切从头开始,如果说一点都不冒险那不是真的。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努力了,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
祝好!
回复 | 0
作者:enya2 留言时间:2013-02-05 07:43:03
大家(海两边)活得都好不行吗? 为何要非此即彼?
回复 | 0
作者:华蓥 留言时间:2013-02-05 07:37:31
bu_tu_bu_kuai好,享受美丽的大自然,自己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养自己,难道不值吗?
回复 | 0
我的名片
万维15周年征文 ,26岁
注册日期: 2012-12-05
访问总量: 2,241,63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分类目录
【征文列表】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老地雷:海二代,做垃圾收理工还
· 怡然:原乡,异乡,心灵的故乡
· 九头鸟:他反扭黑贼的手
· 大可:追逐快乐
· XTT:海二代在北京
· 叶友文: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 老钱:记原南工72771班北美同学
· 庄沈文:儿子在自信中放飞理想
· Licia:坚持住这个观点,永远不
【征文公告】
· “海一代,海二代”有奖征文揭晓
· 海一代,海二代 -- 万维读者网15
存档目录
2013-10-02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7 - 2013-08-31
2013-07-02 - 2013-07-31
2013-06-04 - 2013-06-25
2013-05-03 - 2013-05-28
2013-04-01 - 2013-04-25
2013-03-01 - 2013-03-26
2013-02-02 - 2013-02-27
2013-01-01 - 2013-01-31
2012-12-06 - 2012-12-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