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国民的思维方式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发觉知识也是如此。近来由于被万维的几个理科大将 骂的不敢出门了,干脆阿Q一回:凡挨骂必有道理。于是关起门来开始恶补数理和德 语。原来二外学过一点法语和德语,多年不用都还给老师了。现在再检起来按理不 应该费劲,可是还是忙得我汗流浃背。别的不提,光德语的代词就有四种变化,人 称,性别,单复数,主宾。我心里暗骂,德国鬼子真是吃饱了撑的!据说同属斯拉 夫语系的俄语更有6种变格。我从未接触过俄语,但我心里真是庆幸老妈生自我时没 有再往东北方走一百里。否则的话,我真怀疑我是否要一辈子在六种变格中奋斗终 生了。 还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宗发明的方块字好。不但没什么鬼变格,还让你在糊里糊涂 中,不仅不觉得受罪,反而觉得一中"朦胧美"。比如,“香稻拙(啄)余鹦鹉粒,碧梧 嬉(栖)老凤凰枝”一句。古人不懂什么语法,也没有什么语法限制。今人也没有什 么人指责古人的诗句语法错误。但不用说,你大概是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虽然你可 能连这句话的主谓宾都分不清。 中国人看来不仅不反对模糊,而且讨厌清晰。在创造汉字时中国人这种特性就表现 的很明确了。老外经常纳闷,那么不确定,搞错了怎么办?在春秋战国时,不就有 “举烛”二字获龙心大悦的先例吗?中国人民的领袖,皇帝先生讨厌法律。儒家不是 说“刑不上大夫”吗?从秦始皇到毛泽东都是的。即使错了,错对又怎么样呢,二十 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这就是中国人的"终级关怀"了,潇洒不? 看来,德国的莱不尼兹可以是计算机逻辑思想的先驱,这个德国鬼子还是微积分的 发明人之一,有他们那样的语言就不足为怪了。但是,据说莱氏是山寨了中国的“易经” 的结果。 可以总结说,中西之争,不仅是“道德与欲望”之争,不仅是“皇权与民主”之争, 不仅是“阴柔与阳刚”之争,而且也是“模糊与明晰”之争。 人类的文明发展的历史,不就是在两极中摆来摆去吗?怎么就见得中国人就一定错 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