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 学习笔记 摘自《道德经与健康自在的成功人生》赵妙果 1、“道”的形态是什么? 是两个实体的半圆形环组成的周行而不殆、循环而不已的天地根子,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而神秘的“东方龙”。它的形态像太极。太极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对立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太极环是中国哲学最形象,也是最抽象的表达方式。从环的意义上来说,有与无互为相生,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有与无互为因果。 2、“有”与“无”是认识世界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二者有何不同? “有”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短暂而永不停息;“有”就是从理性的公理出发,建立一套逻辑体系,进行假设来归纳了解事物存在的状态。“无”是唯一而永恒普遍的,“无”就是建立在“有”的生活与生产经验之上,仍始终处于活到老、学到老的虚无心态,使自己处于一张白纸的状态,老子的方法论既不偏重于“有”,又不偏重于“无”。既不强调单一物质方面的探讨,也不强调单一精神方面的探索,而是主张“有”与“无”统一起来探讨。这样才能感应到自然之道的客观存在。“有”与“无”的关系,也是“道”与“器”的关系。“道”无形象,无概念,但却是永恒的存在。“器”有形象,有概念,但却是有限的存在。这就是《易·系辞》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老子第一章中分三层意思告诉我们: 首先讲道是什么样子呢?其次讲无名与有名的关系。再次讲修道德和无欲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4、道是什么样子呢?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明,非常名。老子这两句就把道讲活了,老子说道可以叫道,一旦形态发生了变化就可以不叫道了。名可以叫这个名,一旦发生了形态变化就可不叫这个名了。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继续给我们娓娓道来,这种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宇宙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再勉强给它个名字叫大。因为道大得无边无际,用一般人的肉眼无法看见,所以又可以给它一个名字叫做远。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为什么不从半空中掉落下来,就是因为有了道的平衡运动调节,包括天地中的万事万物,还有我们强大的人类,也都离不开顺道而行,得道多助规律的保护。道有时要进行相反的运动,以此来帮助偏离轨道的星星与其他有情生命体重新进入有序状态,所以又可以给他一个名字叫做反,就是从无穷远的宇宙深处又返回原地。这就说明,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转运动,并不断变化,名字也在不断的改变,既可以叫这个名,又可以叫那个名,实际就是没有名,所以无名就是道,道就是无名。 5、无名与有名的关系。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在一个恒星系范围里,它的空间就叫天,在这空间里产生若干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无名的道产生出来的天与地。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再产生万物。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中继续给我娓娓道来,天下万物都产生于有形物质。就是产生出来就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而这种有形物质产生于大道的无形物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继续说:天下万物都是有和无的互相结合而定型,天下万物都是阴和阳的相互对立而作用。 6、为什么修道修德无欲,会产生好结果?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馆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说真正的修炼要达到无私无欲的境界,才能守静,才能观察道的奥妙,才能得到效果。反之修炼的人有私心、有欲望,便不能守静,即使观察到的也是表面的,即使得到的福报也是有限的。来参加修炼的人大致分为二种,一种没有私心欲望,一种有私心欲望,所以学的目的不同起结果也各不相同。有私心欲望的和无私心欲望的两者都在叫玄,但玄的内容大不相同,有私心欲望的在表面玄、门外玄;无私心欲望的在自然大道里玄、门内玄。玄是一种前进的形式,成为螺旋式的上升;各行各业,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门。老子这里所说的门,就是进入宇宙道最高的门。所以旋!玄!玄!就能玄入大自然之道的门。奥妙之门多得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只要认真领悟大道的精神,我们都能接近宇宙的本源,都能沟通大道的力量. 7、老子的著作,在东方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什么巨大影响? 今天我们学习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后,我们就明白老子的道是一种自然科学之道,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老子被成为世界上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誉为三千年前的东方巨人,被称为世界的第一哲人。老子〈〈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版本高达二百六十多种,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今天在世界哲学的故乡德国,电视台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是德国人心中“最著名的哲学家”几乎每个德国人的家庭里都收藏一本老子〈道德经〉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道德经是东方的经典,也是西方人的经典。”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欣赏和崇拜老子,这在德国并不算是新闻。早在青少年时期,喜欢读书的他就涉及到了老子著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了当时他最喜爱的格言。当他称雄足坛后,仍不忘老子的忠告:“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他带领德国队夺得大力神杯后突然“隐退”,很多人表示不解。直到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他才引用老子的一句话:“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而表明心迹。几十年来,老子的〈道德经〉一直都放在他随身携带的公文箱内,成为他的人生指南。老子的著作。在东方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老子道德经结合现实世界,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还向我们讲了治国之道,军人之道,和平之道,教育之道,为人之道,健康之道,幸福之道,社会安定和谐之道,这种人世间种种的道落实到我们每个人,就是如何使在旋涡中生活的人们获得人生成功,成功的含义,就是事业上与生活上都成功。就是对世界、对社会、对民族、对家庭、对自己都实现了自我的最大价值。成功而拥有道德是人生真正的成功,成功而拥有健康是人生真正的成功,成功而拥有自在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今天我们学习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大道之含义,是希望我们能在悟道明道的纯净心灵中走向成功,老子道德经是宇宙力量的源泉,是社会生存法则中最有效的方法论,谁读懂老子道德经,谁就能走出误区,谁就能领悟真理。谁能够读懂道德经,谁就能进入成功而道德,成功而健康,成功而自在的境界。老子道德经是我们追求真谛的人生指南,老子道德经把人生道理赋予自然科学的普遍含义,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命运,完成人生。老子道德经是一本特殊的宇宙告人类书,我们从道德经出发,就可以踏实到达健康自在的人生彼岸。 道德经1.学习讨论 摘自QQ学习群讨论发言 道德经五千言,处处玄妙。然悟者自然明,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一章是道德经总纲性的表述,希望我们能够放开语言和文字的局限,用心去体悟“道”的真实内涵。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老子所指的道与耶稣基督所指、佛陀所指是同一个月亮吗?他们各自的阐述,是不是只是表述的不同吗? 真理为什么说不出呢?困难在哪里呢? 真理说不出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原因,也是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真理总是在宁静中被了悟的。当你内在的谈话停止的时候,它就被了悟了。而那个在宁静中被了悟的东西,你怎么可能用声音把它说出来呢?那是一种体验。那不是一个思想。如果那是一个思想的话,它就可以被表达了,这并不困难。一个思想无论有多么复杂,总能找到一个方法去表达它。最复杂的爱因斯坦的理论,相对论,也能用一种符号表达出来。这没有问题。听的人也许理解不了。但这并不重要。它可以被表达。所以,在《道德经》中,老子常常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达其所需表达的内涵。因为不管是哪个朝代,每个人都是需要生活的,于是《道德经》又重新回到了生活中,每个时代都赋予了它,新时代的生活影子,《道德经》活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体悟中它活着。语言、文字离开了真实的人和事,它就变成虚壳,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赋予它生命力。 真理不能被表达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它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无法传达的……撇开真理不说。如果你从来不知道爱,当有人谈论关于爱的事情时,你会听到那个字,但是你会错过那个意义。那个字在字典里面。即使你理解不了,你也能够查字典,然后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但是那个意义在你的里面。意义来自于体验。如果你爱过什么人,你就知道“爱”这个字的意义了。文字的意义在字典里、在语言里、在文法里。然而体验的意义、存在性的意义在你的里面。如果你已经知道那个体验了,那么“爱”这个字马上就不再空洞了;它将包含某些东西。如果我说了什么,除非你把你自己的体验带进去,否则它还是空洞的。 当你的体验进去了,它就变得有意义了;要不然它还是空洞的──文字复文字复文字就拿“有”来说吧,《道德经》中说:常有,欲以观其徼——经常保持实有唯物境界的状态,就可以方便观察万物表面的终极边际。现代量子物理学比起传统经典物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量子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运行方式和人类的思路方式,按照经典力学的看法,我们是机器,机器没有对意识的体念,机器坏了也无所谓,你可以毁了机器,把它扔进垃圾堆里,如果世界是这样的,人类就如此行事. 但是有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量子力学的方式,它提出世界不是这种呆板的机械事物,更像机体,精密链接的机体,向时空延伸,在那种环境里,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不仅对我们自己,也对外部世界,有比经典力学世界大得多的影响,因此,从一个涉及伦理道德的非常基本的观点来看,我所想影响了世界,这也正说明了为何改变世界观是重要的传统物理学观念认为物理真空是一个能量最小的系统,不能从这样一个系统中取出能量。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量子真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空间,它充满时隐时现的粒子和在零点线值上涨落的能量场。而与这种现象伴生的能量,被称为零点能,也就是说,即使在绝对零度,这种真空活性仍然保持着。 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自我进化的、全息的、含有隐能量的系统,宇宙每个粒子都相互关联。粒子由涡旋产生,具有挠场性质的涡旋几乎产生瞬间相互作用。可以把宇宙比作一台超级计算机,每个物理体系都有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这些物理子系统与宇宙这个超级计算机联系在一起。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挠场进行的,所以又可称为挠场计算机,它具有自适应、自我进化等特性。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进展告诉我们,信息在物理系统和物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John A. Wheeler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物质和能量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Lee Smolin提出, 最终理论考虑的不是场,不是时空,而应该是物理过程之间的信息交换。《道德经》中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经常处于虚无灵空的状态,就可以方便观察万物造化的内在精妙;老子、佛陀等觉悟者则通过“使心灵虚空到极点,守清静到最实在之处”的方法,把缴而握妙,观宇宙万物山河大地都在运作变化,察它们的循环往复。得以了悟.把缴而握妙,而不是偏向执着于其中的某一点,而偏向于无或者有,都会看不见世间万事万物的全貌,老子让我们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不要执着于无或者有,这是通向玄妙之门的起步点,现代物理的出路也许就在与东方哲学思想的汇集处. 读老子《道德经》就好比是直接请古圣先贤做老师。读老子《道德经》在于能够结合工作生活,常常琢磨,自我领悟,自我开发美好的天性,自得其乐。读老子《道德经》能构建一个古今中外最优秀文化的耳濡目染的生活环境. 道德经1.学习摘录 【导读】 本章开宗立义,阐明老子写这八十一章五千言的旨归,提出《老子》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道”,并论述了“道”的基本特点。即万事万物都遵循“变化”的基本法则,而且永远处在变化中。人们所体察到的“道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用来称呼事物的名称也并不能完全涵盖事物的本质。这充满了辩证法智慧的哲学思维,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切不可墨守成规,要仔细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找到它之所以成为这个问题而不是成为那个问题的关键,从“有”和“无”两个方面去寻求解决之道,想一想如果这样做会怎样、不这样做又会怎样?事情发生之前是怎样、发生之后又是怎样?如此一来,所有问题皆可迎刃而解。我们也将在永恒变化之道中,牢牢掌握住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注释】 ① 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是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它的意思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指“道”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本源;第二个层面指“道”是指宇宙运动的规律;第三个层面指“道”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此处的“道”是第一个意思,指形成万事万物的本源,是一种永恒的存在。第二个“道”是动词,意思是言说、描述、表明。②非常道:这里的“道”仍然是名词,和上一个“道”的意思相同。非:不是。常:永恒、不变。③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是老子哲学中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与“道”并列,用来指称很玄妙的“道”,勉强可以认为是“名称”的意思,但实际内涵要大得多。第二个“名”是动词,是命名,称呼的意思。④非常名:这里的“名”是名词。 【经典原意】 能说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永恒不变、代表宇宙起源和运动规律的“道”;能命名的“名”,也不是那个永恒不变、代表万事万物实质的“名”。在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成之前,就有“道”存在,我们用以观察到宇宙万物的奥妙和规律;通过这个永恒的“无”,我们可以观察到宇宙万物的奥妙和规律;通过这个永恒的“有”我们可以发现事物变化的倪端和界限。“有”和“无”都来源于“道”只不过各自代表了“道”的不同存在方式,它们是变化莫测、幽深玄远的,很难加以把握,都可以称之为“玄妙”。通过体察“有”、“无”背后的玄妙,我们就可以进入“道”,也就是进入所有 “玄妙”存在的大门。 摘自:《老子解读》--李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