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hare的博客
  In Reason We Trust
我的名片
hare
註冊日期: 2012-01-13
訪問總量: 2,102,362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為什麼只可以複製生命而無法製造
· 論“無”和範疇重析
· 哲學的開端應該是“虛無”
· 《範例II》目錄
· 中國文化思想方面的二個缺陷
· 我被美國的官僚主義報復老實了
· 歷史上一流的哲學家為什麼沒有神
友好鏈接
· 天蓉:天蓉的博客
· Rabbit:Stinger 的博客
· bunny2:bunny2的博客
· microsoftbug:microsoftbug的博
· InstanceTV:InstanceTV的博客
·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中國現代哲
· Madhatter:English_only的博客
分類目錄
【公告】
· 川小子承認輸了,“但你等着,我
· 他們能算中國人嗎?
· 對待文化和語言就應像對待手機
· 關於“範例哲學”的聲明
· 支持發展哲學建個人音樂網頁
· 《論範例》第一版出版日期:2013
· 【論範例】建議網名改真名通知
· 【】範例電視台本周末講座預告【
· 關於“範例電視台”的幾點說明
· 關於講座提問的幾個事項
【政治】
· 中國文化思想方面的二個缺陷
· 習近平“全面放開外資准入政策”
· 大陸民眾心態和狀況的“三個階段
· 中國大陸的政治前途:學朝鮮還是
· 為什麼在中國,西方的“極端思維
· 學朝鮮還是學美國 – 中國正被邏
· 習近平會不會殺許家印?
· 中國的經濟失落會導致共產黨垮台
· 中國的一切問題的根源-中國文化
· 現代中國公民訴求(一號)
【Test】
· 中國的讀書人- 政治盲人
· 學外語前個人的語言天賦量化測定
· U r invited to give your BEST
· 2020年美國大選最大的賊-川普本
· 周末思緒
· 海外華人里誰的英語最牛(3)
【知識分子】
· 欲望與語言教學
· 《常數》的哲學意義
· 什麼是“西盲”?
· “中國思維“的十大特點
· 關於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筆記
· RAN方法循環示意圖(Edited)
· 中國人能不能創造世界一流的成就
· 人的錯誤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 從秦剛大使的英語口語看英語教學
· “記錄歷史我們不做誰做”- 胡杰
【絕學】
· 為什麼只可以複製生命而無法製造
· 論“無”和範疇重析
· 哲學的開端應該是“虛無”
· 《範例II》目錄
· 關於物質的問題(補充)
· 關於物質的問題
· 哲學的屬性
· 對“絕對”五條公理的解釋(6)
· 現象學與範例的相對範疇
· 三者的本質:時間空間和數字
【生活】
· 我被美國的官僚主義報復老實了
· 歷史上一流的哲學家為什麼沒有神
· 風暴開始了,趕快告訴大陸家人
· 漂亮!
· “2222”- 誰比我更可愛?
· “洋丟人”- 騙騙老外而已
· 談談“抽象”與“應用”的關係
· "Proud Boys"翻譯為"自信小伙子"
· I cannot remember my mother by
· 俄軍又損一將!
存檔目錄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1/01/2020 - 01/31/2020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1/01/2016 - 11/30/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論範例(請到八股問網找最後的版本)
   



謹以此書獻給海內外一切努力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知識分子
如果我不能主持正義,我至少不畏懼探索真理。 – 徒子


《論範例》- 對思維,存在和絕對的研究提綱


於北美
徒子
V: 1.16
1/31/2013

論範例 - 對思維,存在和絕對的研究提綱



內容目錄 
序言 6
前言 8
A 什麼是範例哲學(絕學)及意義 9
第一部 範例基礎 19
第一篇 導言 20
第一節 為什麼談本體和形而上 21
第二篇 科學和哲學的十字路口 29
第二節 概述 29
第三節 科學的困惑 31
第四節 哲學的困惑 45
第五節 繼承與超越 54
第三篇 範例認識 – 悟性認識 57
第六節 關於知識 58
第七節 認識的三個階段 61
第八節 理性的局限 78
第九節 新的認識階段-悟性認識 90
B悟性在範例哲學中的功能 93
第十節 絕對觀念 100
第十一節 哲學絕對觀念的發展由來的三個階段 108
第四篇 範例方法 - 動態邏輯 115
第十二節物質與運動 115
第十三節形式邏輯 116
第十四節動態邏輯 122
第五篇 範例本體 145
A哲學與哲理的區別 147
第十五節 概述 150
第十六節 範例本體論所要回答的問題:存在與“元存在” 153
第十七節 關於“第一絕對”範疇 157
第十八節 關於絕對觀念的幾個要點 160
第十九節 在的範疇 167
第二十節 存在範疇 168
第二十一節 定在範疇 170
第二十二節思在範疇 172
第二十三節範例本體的幾何解釋 175
第二十四節 小結 - 絕學的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研究的“哥白尼革命” 179
第二十五節 幾個相關的問題 181
第二十六節 範例的歷史觀 185
第二十七節 世界的結構與結構的世界 187
A結論 188
第二部 範例 189
第六篇 作為現象的範例 190
A 範例解釋 192
第二十八節 作為高級範例的思維 195
第二十九節 語言範例 227
第三十節存在與範例的關係 236
第七篇 範例道德 238
第三十一節 道德與真理 239
第三十二節 歷史究竟是誰創造的 243
第三十三節 儒家道德核心是“服從” 248
第三十四節 中國人是非觀的來源 249
第三十五節 休莫問題,先天範疇和語言範例 250
第八篇 範例文化認知 252
第三十六節認知與文化 254
第三十七節 範例的意義 269
A範例的文化意義 271
第三十八節 共產黨的哲學給國人多年來灌了那些狼奶 274
1 哲學的根本問題 275
2 唯心主義,等...是“形而上學僵化的思想” 276
3 馬克思的謬論: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 277
4再談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圓” - 小談西方文化的精華:“邏輯與抽象能力” 299
5三談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圓” - 西方文化的精華:“絕對坐標系” 300
6絕學的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 301
7再看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關係 302
8再談探索真理的三條道路 304
9再談文明的接力 305
10從部分民眾信教看國民精神追求的需要 306
第九篇 範例猜想 307
A辯論法-《辯法》 308
B什麼是科學預測的必要條件? 311
C 範例哲學的“時空猜測” 313
D從絕學看待玻爾和愛因思坦的爭論 328
E 自然界“非物理運動變化規律”與中國共產黨的周期 330
F形式邏輯的量化嘗試 331
結束語 334
後記 336
資料索引 338
名詞索引 339
作者介紹 340



序言


有人用三十年能寫了幾十本書,有人用三十年只寫了一本書-後者是我。我從自己開始有了一個新的哲學觀點,心想有一天要寫一本書,三十年過去了,現在我終於完成了我的夙願。多年前我離開了中國大陸,但那裡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為了報答我故鄉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和同胞們,我將自己的哲學思想特意用中文寫成,完成了我作為一個海外遊子的報恩故土之心。

本書中的一些觀點,在北美的一些網站論壇上曾經與網友進行過討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許多網友在討論稿中給予了我大量幫助,尤其是這幾位網友:星辰的翅膀,慕蓉青草,嘎哈拉,老幾,何岸泉,五大等。我在此向他(她)們的許多幫助,致以忠心的感謝。


請讓我以下面的小詩表達我多年深藏的感激之心。


感恩:獻給我 - 夢裡故鄉的土地 


故鄉的土地
你生了我
你養了我
等我長大



卻遠走高飛
背你而去


是我無情

是你
無所謂


你的木然
使我潸然落淚


縱是在自由的花園裡
夢裡依稀遇到你
一切歡笑
嘎然而止
一卻活動
索然無味
淚水滴落
浸濕了枕邊的花穗



仿佛聽見你的抽泣
看見你的無助
那個惡魔
正卡住你的脖子
將你拖進
黑暗深處


我咆哮
我吶喊
我恨


我頭上的雷霆
不能助你
我不能
拋下家小
沖回去
拼搏盡力


我自責
沒有譚嗣同
的勇敢和獻身
缺乏魯迅
的才氣與魅力



只能
每日祈禱


願他們的精神與你
永在一起
終迎來
破曉的晨曦



你遠方的遊子
凝視你頭上的星空
仰問蒼天


上帝
可會架起一道彩虹
橫貫東西


將我與你
用真理的彩帶
連在一起。


2012年12月20日,於北美




前言


It shouldn't be too hard to build a philosophy - if it doesn't have to run, or without yourself acting on it. – Author


開始一本談哲學的書是困難的。如果開門見山,談的題目太難,往往嚇跑許多讀者。相反,如果開始談的過於容易,又流於膚淺,使人不屑一顧。通常的慣例是,找到一個用希臘文或拉丁文寫成,與自己將要談論的題目有關的以前的哲學家評述,引伸原義,然後借題發揮。因為人們一般都相信,天下沒有無人談論過的題目。但我發覺,我很難找到一個稱作“範例”的哲學觀點,被前人談論過。所以我不得不另起爐灶。根據常識,任何獨出心裁的人,只有兩種可能:或者是比一般人聰明,或者比一般人愚蠢-但在多數情況下是後者。肯定的一點是,此者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因此,此書所談的哲學,不論深淺,最少是無人談過的內容。
A 什麼是範例哲學(絕學)及意義 
範例哲學,也稱為“絕學”,是承傳西方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第一哲學”[1]的學術傳統,同時也繼承了2千多年前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開創的探討哲學本體論的傳統[2],它試圖回答哲學的存在和形而上學方面人類的根本疑問[3],所提出的一個新的哲學理論。範例哲學所要回答的這些問題如: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應該怎樣生活?世界存在什麼?等。範例哲學的核心內容涉及五個方面。它們是:範例本體,範例作為現象,範例認識,範例方法,和範例道德。範例哲學還有關於從認知能力上看待中國文化和一些猜想。


那麼範例哲學,也稱為“絕學”的意義是什麼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思維的歷史說起。哲學的歷史,簡要地說,就是抽象思維的歷史。哲學是人類要回答關於自身周圍世界的兩個根本問題:“為什麼?”和“怎麼樣?”,而發展起來的。可以將這些問題簡煉地總結為,為什麼,主要是回答“一”的問題;怎麼樣,主要是回到“多”的問題。


回答“一”的問題,首先要明確什麼是“一”,然後要找出“一”背後的原因。找出了這個原因,人類才能解決這個“為什麼”的疑問。對“一”的疑問是在一個更大的範圍。從一個身邊的東西,到整個人類周圍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我們都可以問,“一切為什麼會是這樣?”。範例哲學,從理性角度的回答,這“一”或“一切”的現實,是因為有個“背景”存在,它是範例本體論談到的“絕對”概念。“一或一切”的出現,都是哲學上的“現象”,所以才稱為“一或一切”。絕對的背景是“潛在”的,也就是“無”,就是“不可見”,所以才是現象的基礎。用中國古代的樸素猜想,就是“無中生有”[4]。範例哲學的本體思想,系統地表述了這個“無”,在範例本體論,既存在範疇中,的地位和意義。


範例哲學的本體論,不僅將中國古代哲學中類似西方哲學的“存在”概念的樸素猜想,重新提出來討論,而且還與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討論存在概念的哲學家們,如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等,和以後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涉及到,並以此下來經過德國哲學家,如黑格爾,到海德格爾,薩特等關於存在問題的研究,聯繫起來,繼承下去,並且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的研究階段。


“怎麼樣”的問題,是研究“一是如何變成多?”的問題。也就是說,多,指的是有結構,有系統,有不同功能的紛紜世界。在這個多的基礎上,才產生了“真值”的問題,既,萬物的存在,有邏輯規律可尋。因為它們之間有聯繫,它們都受限制。這個最基本的,第一個的規定性的限制,就是“時間”。這條追求世界是“怎麼樣”的道路,是開始於蘇格拉底,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創的主要工作[5]。二千多年後,以牛頓力學為標誌的自然科學的產生,也是繼續問“怎麼樣”的結果。西方哲學史上追問“怎麼樣?”的問題,一直到德國胡賽爾的現象學出現前,都是在尋找客觀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怎麼樣?”追求發展的瓶頸,只有在物理學進入了量子力學,和哲學現象學的出現,與本書的“範例本體論”關於“思在”的探索,才將人類認知探索的“兩端”,意識和物理世界,都堵上了“客觀與主觀分裂”的作為前題猜想。這就有了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和範例哲學的”思不定”原則。世界的客觀規律產生的原因,和客觀世界最基本的形式是怎樣的,是範例哲學的現象學和本體論所要回答的問題。範例哲學的方法論,認識論和道德學,屬於具體揭示思維的認識規律,和人類社會的結構方面的嘗試。讓我們首先從哲學史的角度來了解這些關於範例哲學的思想。


哲學與文明起源的聯繫,最早的研究來源於小亞西亞沿海地區,發達於毗鄰的古希臘城邦地區。比較出名一派是米立都學派,其代表人物為泰勒思。古希臘那時候和中國遠古時期一樣,在很長時期內是宗教的各種神占據着人們的精神生活。哲學研究的出現,則是人類理性對世界的探討,既哲學(“愛智慧”)的研究,與宗教開始分開的標誌。


泰勒思本人認為“水”是世界的本質。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愛利克斯曼德,愛利克斯米尼,赫拉克利特等),還有提出“不定”,“氣”,“火”等為世界的本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提法都顯得簡單。但關鍵問題不是尋找“到底什麼是世界的本源”的問題,而是他們的這種思維方式。在古希臘的哲學家看來,世界的千變萬化都可以歸結到最終點“一種”物質。從這一種物質裡面,可以通過演變產生出各種各樣其他物質。正是這種從“一個起源,推演出其他事物”的萬物歸一的概念,影響了後來的一切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


在比米立都學派晚很多年後,數學家,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德”,發現了“幾何公理系統”。使用公理,公設,定理,他牢固地建立了幾何學的基礎。歐氏幾何學的方法,影響了後代無數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根據公理中的原則,結合輔助手段,推導出定理,來揭示隱藏在公理中的真理 - 這是一切“先天分析判斷”的基礎(康德)[6]。如以後數學,邏輯學的發展,完全遵循了這一方向。


但光有“先天分析判斷”,是不夠的,還不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必須是使用“經驗”的材料,也就是通過感官,結合輔助工具,來取得到資料,進行整理。然後根據所作的結論,作出對將來同樣事件的預測。自然科學不可能是“永真(tautology)"的陳述。從這個意義上說,亞里士多德雖然是現代自然科學分門別類之父,他對自然觀測,嚴格的說,並不能或稱為嚴格地自然科學。他對自然研究,和中國古代的練金術,延續之今的中國的中醫學等,本質上沒有區別。它們都是收集資料,分門別類加以整理而已,因為亞氏畢竟是形式邏輯的發明人。


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康德總結的“先天綜合判斷”,既,運用公理系統或數學或邏輯作為前提,整理通過經驗獲取的數據。真正可稱為“自然科學”的第一人,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氏的“小球落體”實驗,推算炮彈的射程等方法,第一次將實驗與數學結合應用,是經典科學方法的開始。到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則是將這種基於哲學理論的科學方法,發展到一個輝煌的頂峰。有意思的是,到上個世紀的“量子力學”時代,“測不準原理”表明,經典的物理學概念,正在逐漸退出感官“經驗” 的通過觀測,收集數據的領域。自然界最小物體的追逐,微觀粒子的“二象性”,完全顛覆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割裂”事物的觀點。微觀物理學的結論,又回到數學(概率)和邏輯的領域。


學過哲學的人常說,一個人剛懂一點哲學,他/她多半是個“唯物主義”者;而當他知道多了點哲學,他/她就變成了一個“唯心主義”者。延續這個邏輯,是否可以說,一個唯物主義者,還算不上個知識分子。當他成了一個“唯心主義”者,他/她才算“半個知識分子”。而只有當他/她理解了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學”,既,形而上學/本體論,他無疑才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 因為他開始懂得了迄今為止的人類精神文明的核心-哲學-真正深刻的部分。下面介紹的“範例哲學/絕學”,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 抱着這種祈望,我向尊敬的讀者介紹“範例”的哲學思想。讓我首先追溯自己關於範例思想的由來。


多年前,作為科學哲學的研究者,我第一次接觸到量子力學的概念。我們一班人雖然只有一人是學物理出身,其他人或是工科或文科,對其所知道的技術細節不出科普的範圍,但都被量子力學的結論所揭示的物理學對人類認知的意義所震撼,由此而感慨,爭辯,和沉思。事實上,以後這些年來,我所形成的“範例(也稱為“絕學”)”的哲學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來源於對這些結論的思考。


量子力學結論提出的根本哲學認識論的問題是,人類是否能夠認識“真實”的世界?或者,我們對於提問的這個前題是否應該重新定義,既,“真實”是否意味着,“主客觀的絕對分裂”,永遠是正確的認識前提?在量子力學出現以前,作人類認識世界的首要工具,物理學,已經經歷了兩次大的變革。一次是牛頓力學,它的定律的背後,是絕對時空的概念。另一次是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它產生了絕對的相對論規則。量子力學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人們以往全部的科學對自然宇宙的認識,它所保留下來的,只剩下“時間和空間”這二個條件。這不僅使科學家們大傷腦筋,如果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得知,也會唏噓不止。因為這些哲學家是“範疇”概念的建造大師,如亞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爾。量子力學結論明確地證明了,他們所發現的世界的範疇,除了“時間和空間”這最後的一對以外,其他都變成了“神馬浮雲”。


表面上看,科學家是“不知世界真面目,只源身在此‘界’中”。細想來,人類文明的發展,如人的兩腿,總是一前一後,總是從左到右,又從右到左,兩邊擺動的運動。這樣每次擺動中當腿誇過中線時,人就前行了。就像拳擊一樣,收回的拳頭距離越遠,打出去時越有力量。一種文化要崛起領先人類文明前進,它必然要繼承以前其他文化和文明一切既有的精華,然後發展出自己新的東西。這樣它才能站得住腳,才保證了人類文明歷史發展的繼續。一個文明的崛起,最少有兩個條件是必要的:一是經濟條件,二是意識形態和文化的領先。


中國的經濟起飛了。中國的經濟雖然目前只有美國的一半,人均起來差的更遠。但重要的不是現狀,而是這個起飛的“勢頭”,中國經濟的輪子,不會輕易停下來。因為這是一個民族的文明前進的“慣性”,是人類文明在全球範圍對各民族選擇的一種輪換的必然性。這是一種歷史決定論嗎?起碼在宏觀時空中,我們還得相信這樣,就如我們在這個宏觀世界還主要靠牛頓力學一樣,儘管我們已經有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沒有中國人民遭受現代史上多年來的一切落後,壓迫和死亡,導致中國當時與世界的發展不能並進,遠遠落在世界發展水平的後,就沒有中國經濟發展的今天。中國如果能“領導世界新潮流”,真正成為人類文明的先導,是因為牛頓的力學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造成的。恰恰是中國現代史上的貧困落後,太久太大,所以中國人民一旦“被鬆綁”,被“允許富起來”,中國人民就拼了命地干。中國就有了GDP總量一躍飛到了世界前列。


然後下來,就是意識領域的文化問題。如果中國僅經濟起來,沒有意識形態和文化前進與之同行,領先於世界,中國只能是一個“經濟動物”。那麼中國在意識和文化方面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能作什麼呢?第一是繼承。中國要繼承人類文明迄今為止的一切精華。換句話說,一切西方好的東西,中國都必須學會。中國人“骨子”里,已經具備這點了。只要可能,中國的家庭都願意送子女到西方國家讀書。中國文化中有見賢思齊,有”拿來主義“的傳統,如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胡服騎射”例子。


第二是獨創。中國有什麼是“自己”產的,在意識和文化上獨特的東西呢?在前邊提到人類文明探索真理只有三條道路:宗教,哲學和科學。我認為“法論功”,其實就是第一類的選擇之一。但它第一代的創始人文化層次低,以後繼承人需要將其改造,以便為中國大眾所接受。不排除中國其他的信仰或宗教派別供人們選擇。但一個經過充分現代教育的人,通常會選擇一個更有哲學思想基礎的理性世界觀作為信仰。


哲學,是人類抽象思維的歷史。“第一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本體論和形而上的問題。中國大陸的人所熟悉的語言是這樣解釋“形而上學”的(簡稱“形而上”):“【形而上學】最初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譯名,後轉為哲學名詞,指研究超經驗的東西(神、靈魂和意志自由等)的學問,或用作哲學的別稱。從黑格爾開始,把形而上學用作反辯證法的同義詞。作為反辯證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永遠不變的;或者承認有變化,但是認為只有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移動,而且其原因僅僅在於外力的推動。形而上學否認事物的矛盾,否認矛盾雙方又統一又鬥爭,並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由此推動事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形而上學的特點是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世界,否認唯物辯證法所主張的事物因內部矛盾引起發展的學說。由於形而上學思想產生的階級根源和認識根源尚未消除,其影響仍將存在並發生作用。”(人民網[黨史百科] cpc.people.com.cn)


我認為以上說明有隨便地解釋形而上的傾向,缺乏根據。我將在本書裡談談我所理解的“形而上”,留待讀者判斷我以上的結論。從中國歷史上看,中國人哲學本體論/形而上的研究開始於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的老子,到魏晉玄學時期達到最高成就。老子在他“道德經”開首的半百餘字,就是關於中國人對“形而上”研究的精華。到魏晉時代,何晏王弼對宇宙萬物“有無”的討論達到了最高峰。以後歷代,沒有人能超過他們,包括最近年代的“新儒家”各位大儒。也難怪,儒家從來認為“天地”就是極限了,是“不近鬼神”的,所以也不會涉及任何與自然或社會沒用直接聯繫的問題(見馮友蘭“人生的境界”)。


嚴格地說,老子對形而上的論述,只是一個猜想,沒有論述展開。但老子的猜想和形而上問題的提出,確是一個天才的哲學起點。因為老子討論問題的角度,可以與二千年後的黑格爾媲美(黑氏邏輯學開宗明義討論的 Das Sein (“存在”)的問題,與老子討論內容一樣)。形而上研究的重要,是人類研究真理的手段之一,如果不是最重要的手段。人類在自己文明的歷史上,用過三種方法探索真理,它們是“猜想,邏輯/理性,和實驗方法”。具體到各個領域,相對應的是,“宗教,哲學與科學”。宗教是人類最早涉及對真理思考的領域。後來的哲學產生於宗教。自然科學又產生於哲學。形而上的研究,是哲學的研究範圍,主要是用理性和邏輯的方法。這就是西方領先的人類文明起源的古希臘哲學所開創的道路。


讓我們再回到西方哲學歷史的發展內部找尋原因。在古希臘宗教里,神話流行,並用以解釋人們所看到的自然界。逐漸地,人們不滿足於緊靠空洞的猜想來解釋世界,而試圖以邏輯因果的方法,來找尋自己周圍世界的變化的規律,這就導致了哲學的產生。哲學上最早期的爭論出現在前蘇格拉底時期主要的兩大派是“伊利亞學派”和“米利都”學派。他們爭論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是世界的本源?關於世界本源的爭論,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一階段。


米派認為,這個本源是一種物質,水,汽,不定物(flux),等等。這某一種物質,是構成一切周圍世界其他物質的基本成分。相對應的伊派認為,恆定或不變,才是世界的本質。這種不變,只能是抽象的定義,所以是“理”。兩派的發展,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時期,被前者總結為“形式”,後者成為“物理學”的研究對象。形而上學(metaphysics),也正式宣告成立。這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二個階段。


古希臘時期哲學繁榮的和城邦民主政體,伴隨着最後羅馬人的攻入而落幕。外族的入侵,不僅使希臘城邦的民主政體和文化藝術不復存在,而且連圖書館和書籍都遭到毀滅。在後來的千年中世紀中,除了幾個主教們(奧古斯丁,安舍倫,阿奎納等)用哲學思考對上帝的證明外,幾乎對形而上學沒有什麼根本性的研究和貢獻。直到歐洲人在十字軍東征中,從阿拉伯人那裡,找回了古希臘哲學家的著作,歐洲文藝復興才從意大利開始,後傳播到整個歐洲。


但必須看到,中世紀的宗教哲學家們試圖以邏輯的方法證明上帝的存在(本體論的證明),雖然沒有達到足以令大眾信服的程度,但他們將世界萬物和上帝的關系所作的邏輯推論,確是十分清晰明確。他們的方法,給後代與宗教有關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如法國的笛卡爾,荷蘭哲學家斯賓諾沙,很大啟發,因為他們開創了一條如何通過邏輯的推理,尋找真理的道路和榜樣。


在近代人類思想史上,首先重新燃起對形而上的內容研究的,是法國的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笛氏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充滿謬誤,感到不滿,所以開始重新審視自亞里士多德以來,繼承的一切知識的可靠性。笛的起點和基礎,就是“我思顧我在”。笛用自己首創的“分析方法”,通過哲學研究,得出世界上最根本的物質,不是一種,而是二種:“心靈”和“非心靈”。根據笛的結論,後代的哲學家批評他為“二元論”者。笛進一步指出,以前人們關於自然界中因果邏輯的看法,都是錯的。因為客觀世界根本不存在因果邏輯的鏈條。笛卡爾對世界根本問題的二元認識和自然界因果關係的否定,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三個階段。


笛卡爾發現了“心靈”這一物質,是哲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笛的“心靈”既是“思維”。笛對思維本質的研究,影響了後來的所有哲學家,意義十分深遠。他的“心靈物質”的發現,也是現代心理學產生的基礎。被笛卡爾的發現震動的一個哲學家,是德國的康德(wakened from his “dogmatic slumber”)。康德的深入研究發現,笛的結論是正確的。但如果因果的鏈條不存在自然界中,難道是人類憑空捏造的嗎?康德開始透射出自己獨特的哲學眼光。康德認識到,笛卡爾所說的心靈,並不是在人類的認知過程中無所事事,而是積極參與到人的認識過程中,根據自然界的規律,構造出世界的因果關係等範疇。康稱其這種二者結合的發現為“先天綜合判斷”。“先天”,指的是邏輯或公理的道路,來源於柏拉圖的“形式”;“綜合”,就是根據“經驗”作為證明的資料,來源於亞里士多德的物理世界。一切在人類經驗和語言全稱判斷邏輯之外的事物,是“物自體”自身,僅僅存在與“彼岸世界”,康德認為,他們是不可能被人類所認識的。


康德,正確地解釋了形而上的基礎,發現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聯繫。但康德在關於世界本源的認識上,卻依然保存着笛卡爾二元物質的遺蹟。在認識難度上,從康德開始,哲學研究變成了專業化的職業。只有在大學任教和從事哲學學術研究的人,才可能懂得的純粹象牙塔里的知識。康德的“批判哲學”,以其明晰的語言,深刻的邏輯,使後來所有的哲學流派都站到他的旗幟之下。相比之下,他的同胞黑格爾,在語言簡潔和邏輯清晰方面,遠遠沒有康德受歡迎 - 雖然這也許是因為黑格爾自有其超越康德的深刻邏輯和思維的廣度所造成。這是“形而上”研究的第四階段。


康德之後,輪到最聳人聽聞又最臭名昭著的黑格爾(這本身就是個“辯證法”吧?)。黑格爾哲學的“晦澀難懂”,是眾口一辭的。一個人可以將黑格爾學說背的滾瓜所熟,卻不明白其真正的含意 - 用他自己的話,叫“熟知並非真知”。我認為黑格爾的天才猜想在於二點。


一,他將古希臘哲學家,如柏拉圖,所認為的思辯的最高法則“辯證法”,認同為世界的本質。既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都遵循這一方法(儘管這與馬克思解釋的“辯證法”是否一回事,是另一個問題)。雖然他的這個猜測有誇大的成分。二,更重要的是,他將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的“思維和世界同一”的思想;以及亞里士多德,首先通過研究語言的“全真”陳述的方法(三段論)來尋找真理,到自然界的發展過程,全部連在一起了。他認為,語言,思維或理性,自然界:其實“都是一個事物”。這個事物的發展,就象是一顆橡樹的種子,從小在泥土到長成參天大樹是整個一過程。大樹的偉岸身軀繁枝茂葉,其實在早在“橡樹的種子”里就已經“規劃好了”。就像人類的基因一樣。這個“基因”,黑格爾叫他“理性”。種子入土後,並不必然會長成大樹,還受周圍空氣土壤濕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 這就是“時空的偶然性”,也就是“現象”。所以,理性首先是“潛在”在世界中,然後到“現實的世界”,然後就進入了他的範疇所規定和適用的範圍。亞里士多德提出過十個哲學範疇,康德提出過十二個哲學範疇,黑格爾提出了比康德更多的哲學範疇,如“質,量,度”等等。黑格爾所以稱自己發現的理性為“世界的精神”。 順便提一下,西方哲學的發展,有兩條主線:形而上和經驗。我這裡主要是勾劃了前一條,所以不是西方哲學的全部。


可笑的是,青年馬克思不懂黑格爾的本意。他除了學了黑格爾,還師從了一個沒有名氣的哲學家,費而巴哈,學了些唯物論。馬克思就把二者揉在一起聲稱,要將黑格爾的辯證法“頭腳倒置”,並提取僅僅“合理的內核”。這就是所謂“馬克思偉大”的來源。在學術上,黑氏難懂,似乎僅憑這一點,也不該責怪青年馬克思。但他用自己不懂的學術,“忽悠”了半個世界一百多年,挑動了多少暴力和造成了多少生命的喪失,至今還在困擾着中國人。在政治和社會領域,馬克思給世界造成的災難,遠在希特勒之上。


黑格爾超越了康德,解決了康的“物自體”問題,也解決了從迪卡爾以來哲學關於世界本源的二元解釋。黑格爾因此在人類文明的先導哲學領域裡,立下了繼古希臘哲學三傑(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一個新的人類思想的里程碑。因為黑格爾的哲學如此龐大無所不包,不符合從笛卡爾以來西方知識份子建立的“分析”方法的傳統,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懂他的哲學。又加之他的語言冗長難懂,大有故弄玄虛之嫌,使許多人對其斥之以鼻。但暇不掩玉,真正懂了黑格爾的思想,無人不為他的深刻所震撼,為其遠見所嘆服。黑格爾的天才,不僅僅在自己的獨創的新觀點,而是繼承和發揚了從古希臘形而上開始以來,探索世界的真理的人類文明以思維作先導的傳統。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五個階段。


建造大而全的哲學體系,開始於亞里士多德,較突出的後來哲學家,有思賓諾沙,笛卡爾,到康德,最後是黑格爾。從康德開始,哲學又成了哲學專職人士,學院派的“專利”。因為如果不是專門在學院學習的人,很難入門,更與懂得其思想的深刻不沾邊。但畢竟哲學不是僅僅供“玩耍”的象牙之塔產品。哲學的根本任務,從來就是,或滿足人類對根本問題的求知的回答,既人類的好奇心的滿足,或者給人類的社會生活以指導。“大而全”的體系攀比,畢竟不是目的。正相反,哲學的精髓就是簡潔與深刻,一句話,用理性和邏輯揭示真理。黑格爾熱衷於大而全的體系,將哲學誇大到取代其他領域的程度。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現象學”,既預示了他後來的“哲學百科全書”的體系。很多人發現了他的“辯證體系”過分誇大錯誤的成分。如當代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在《》寫道:


“黑格爾,所有當代歷史主義的來源,是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直接追隨者。黑格爾的成功是最神奇的事情。黑格爾,一個邏輯大師,用孩子玩耍的方法,發揮他強大的辯證法本領,真把一隻活生生的兔子,硬是從用純粹的形而上學編織的絲綢帽子裡變了出來。因此,從柏拉圖的蒂邁歐篇中神秘數字開始,黑格爾成功'證明'用純粹的哲學方法(牛頓114年後),證明行星必須根據開普勒定律運行。他甚至完成了所有行星的準確位置的推導。從而證明沒有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同樣,他證明,磁化鐵意味着增加其重量,認為牛頓的慣性和引力理論矛盾互相(當然,他不可能預見,愛因斯坦會顯示惰性和引力質量的一致性),和這許多其他的東西樣。.....事實是,我想,沒人把他當回事(如叔本華,或摩根富林明),更不用說科學家了。.....黑格爾的名氣,是通過投機取巧,直接觸及那些世界上科學的深層奧秘,而不必費力地,被證明的技術性問題所纏繞。畢竟,這些繁複的技術證明,可能會因為證明者無法揭開所有謎團而失敗。這樣,他們很快發現,沒有什麼可以比這種事來得更輕鬆。如此顯赫(雖然短暫),如此快速和確定的輝煌成功。而只需要廉價和少的可憐的科學訓練和知識,就可以罩上科學的光環。黑格爾的神秘辯證法,取代了科學家們的'貧瘠的形式邏輯”的方法。


黑格爾的成功是“不誠實的時代”的開始(如叔本華描述了德國人的理想主義的時期)和“不負責任的時代”(K。海登描述現代極權主義時代特點)。由學術欺騙開始,導致道德不負責任。一個充滿大話和冠冕堂皇時髦口號的時代,從此開始。


首先,為了打消讀者對黑格爾的誇誇其談,故弄玄虛太過認真,我會引用一些驚人的細節。他的聲音發現,特別是關於聲音和熱量之間的關係。我已經努力從黑格爾的自然哲學,儘可能忠實地翻譯這胡言亂語,他寫道:“§302。聲音是在特定條件下的隔離材料部件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的否定,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或理想理想,因為它是該規範。但這種變化,因此,本身就是立即對材料的具體生活的否定,因此,真正的理想比重和凝聚力,即熱。的探空機構的加熱最多只是作為對毆打或擦的,,是熱的出現,原始聲音概念一起,“有一些誰仍然相信黑格爾的誠意,或誰仍懷疑是否他的秘密可能不會是深刻的,豐滿的思想,而不是空虛。我想他們仔細閱讀最後一句只有理解這個報價,因為這句話,黑格爾自己遠離。顯然,它意味着無非是:“探空機構升溫..是熱......有聲。“


問題是,黑格爾是欺騙自己,被自己的激勵辭藻催眠了,還是他大膽去欺騙和蠱惑他人。我滿意地發現是後者。黑格爾在(給她的)信里寫了。在這封信中,於幾年前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學,黑格爾提到另一本自然哲學,他的前好友謝林的書說:“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用數學..微分,化學反應“,黑格爾在這封信(但這只是虛張聲勢),“我完全上當了,是由於這個自然哲學的騙子,被沒有事實知識的哲學編造,..用幻想來編造,甚至是低能兒的幻想,作為哲學理念。”這是對謝林的方法的公正表述。也就是說,這種虛張聲勢被黑格爾自己也複製了,或更加大膽地運用。因為當他意識到,如果它能達到其應有的觀眾,就意味着成功。”


我認為波普爾提到的科學事實是正確的。黑格爾在這些方面(沽名釣譽)是“小人”。黑格爾的問題顯然不止這些。如,用他自己的辯證邏輯觀點研究歷史,黑格爾認為當時法國橫掃歐洲的拿破崙,是“世界精神”的體現,認為國家政體,是道德精神的代表,完全否認了個人意志對社會的積極作用,和其在西方文化主流中的地位等。加之黑格爾的行文語句晦澀,較之同胞康德,遠不是簡潔明白,直書其意,因此被很多後來的哲學家病垢。


但黑的哲學眼光不在這裡。他的眼光是因為他發展了柏拉圖以來的理念思想,將其用辯證法將其推到一個新的境界 – 雖然他不適當地誇大了辯證法本身的作用和範圍。(如中國的李後主,作了亡國奴仍然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很高)。人無完人,哲學家也有“急功近利”的時候,恨不得象明星那樣立刻脫光,引起世人的注意。象蘇格拉底那樣的哲學家,不僅思想偉大,而且人格偉大。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六個階段。


批判黑格爾的潮流,從崇拜他的高峰,發展到反對他的哲學體系,一併反對從古希臘開始的所有形而上研究的體系。這股“反哲學體系”,“反形而上”的思想派別,占據了歐洲近代哲學結束後,和現代哲學開始以來的一切領域。所有後來的哲學家,與其跟在黑格爾之後,對其體系似懂非懂,不知所云,不如都選擇了在康德作為旗幟下的匯合點。從十九世紀中以後,哲學明顯的分為二大派別。一派是“現象學”到心理學的發展;一派是“分析學派”,邏輯分析到語言學,結構學,科學學,現代派等的發展。對形而上的研究的向心理研究方面的發展,起於Soren Kierkegaard,後有海德格爾,薩特等。總的趨勢,是將哲學歷史上形而上研究,歸為心理和社會與人生的聯繫。在分析學派方面,特別到了“語言分析”階段,如維特根思坦,則乾脆否定了形而上的問題,將歷史上形而上的研究,歸為是“語焉不詳”造成的。因此他乾脆說,哲學的任務到此時已經完成了。很明顯,分析學派的觀點受自然科學方法“牽鼻子走”,而不是相反。分析學派在英語國家占主要地位,由此也影響了今天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哲學研究(見徐有漁的著作)。因為中國要學習英美,一些知識分子自然認為,英美國家的哲學家也必然高明。中國人沒有學到英美知識分子的“critical thinking”的思維傳統,只學會了跟隨他們的結論,接受顯而易見的事實的結局。


生命在繼續,人在活着,人就要問人生的根本問題,這類的形而上問題。從古希臘哲學開始的“形式/範疇”的解釋方法,終於到了德國的黑格爾那裡,讓人們“倒了哲學的胃口”。另一方面,否定形而上問題的根本存在,如分析學派作的,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好像一個“剩女”,因為還沒找到對象,有人建議“去掉自己的欲望吧”不可能。人類的“哲學欲望”,只要人類存在,它就存在。而欲望本身的解決,必須找尋一個新的突破口。這個哲學思維新的突破口,轉到了東方的中國人這裡,我叫它 “範例哲學”,或“絕學”- 關於對思維,語言,絕對與存在的研究。


繼承西方哲學對形而上的研究,就是繼續回答自古希臘有了哲學研究以來,人類有關形而上和本體論的四個關鍵問題:


1 我是誰?
2 我為什麼在這裡?
3 我應該怎樣生活?
4 什麼是存在?


很明顯,一切否認形而上/本體論的哲學家和派別,都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不能不給出自己的答案。歐洲的近代的哲學流派,現象學派,以胡賽爾為代表,將這四大問題的解答,首先開始於世界的本質是“個人意識現象”。這個現象必須通過個人的經驗,在意識中與周圍的其他事物“隔開”,來單獨研究。其他的細節先不用涉及,因為世界的本來面貌已經被他們“砍掉了一半”,而且還是“主要的一半”,關鍵的東西沒有了。如果聽聽英語國家分析學派,語言學派的論述,以維特根斯坦為代表,結論更糟糕。因為這些分析學派,根本否定了形而上/本體論的研究。他們首先會責問提問題的人糊塗。不是思想糊塗,思維過於籠統,就是語言混亂,或是邏輯有問題。一句話,他們認為提出這三大問題,本身就錯了,和古希臘開始的本體論研究(形而上)一樣,是“始亂終棄”。他們認為這四大問題本身,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 - 皇帝本來就沒穿衣服。


離開了哲學家的書房和學府的象牙塔,人的本能告訴自己,這“四大問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無論你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哲學家的勸說。所以,不是承認或不承認它們存在的問題,甚至也不是回答不回答的問題,而是如何回答的問題。如何以一種新的方法,從一個新的角度回答這些問題。當然,真理的揭示,必須有繼承性。也就是說,新的解答方法,必須不與傳統的形而上解釋相矛盾,而又投入新的眼光,新的視角,新的亮點和光芒 - 這就是哲學的新階段,我稱之為“範例”或“絕學”,所試圖完成的。


從另一個方面看,古希臘傳統的研究形而上方法,是將世界分為“形式與變化”(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或“範疇與經驗”(迪卡爾,思濱諾沙,康德,黑格爾等)。這個“二分法”的展開,所以我們今天有了西方世界的兩大哲學流派:歐洲的大陸“現象派”,和英語世界的“分析派”。絕學的提出,必須要包容這兩派研究中的真理部分,但又不能重複他們的老路 - 絕學的本質是將二方面“合為一體”,用“範例”的概念,全面概括,同時又賦予新的內容。簡言之,“範例”,集“精神 - 物質 - 範疇 - 經驗 - 思維 - 語言- 生命 - 歷史”,為“一丸(capsule)”,形象地概括化了。在“範例”以前,我們可以將“形式/範疇”概念的提出,看作哲學中的“硬骨”。另方面,將“經驗/現象”概念的提出,看成是哲學研究的“軟體”部分。 當這兩方面都面臨危機,需要有新的觀點來繼承和發揚形而上(本體)的研究,“絕學”,也就應運而生了。


中國人說,“溫飽思淫慾”,又說,“立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西方人說,人有“安全,食物,性,地位,榮譽,權力”等基本要求。顯然,哲學思考,都不是大眾的人生目標。但是,在第一位思辨哲學家,蘇格拉底,看來,只有追求真理,才是人生唯一的意義。這也許就是,我們今天不記得人類歷史上究竟有多少偉人,他們有過什麼樣的故事,我們忘記了無數先人。但我們記住的一個名字 - 而且還會被世世代代傳遞下去 – 他叫“蘇格拉底”。


真理,象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一樣,不是可以一蹴而就而撿來的。真理的發現和證實和承認,一般要經歷人的認識三個階段,既,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最後達到“悟性認識”的這一過程。
舉例來說,“地球圍繞太陽轉”,在今天已是一真理了。可在十七世紀哥白尼的“天體運行”一書出版以前,當時的人們都不認為是真理。感性認識的階段,可以說是“天才”地猜到了真理的階段,這在不論古希臘和中國文化中都是屢見不鮮的。“地球圍繞太陽轉”,最早在古希臘,就有人猜到了。只是這個“天才”的猜測,太獨步一時了,它離哥白尼時代,早了大約十五個世紀。如果當時的人們沒有把這個猜測者當成“瘋子”,我認為他已是很幸運了。理性認識階段,是我們最熟悉的方法。布魯諾,哥白尼等的觀測,特別是牛頓力學的確立,科學家們用測量,數學計算等方法,說服了世人“地球圍繞太陽轉”是真的。因為每個有頭腦的人,懂得科學的人,只要自己好好想一想,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那麼,悟性認識階段是怎樣的呢?


悟性認識的特點是,你運用“形象思維”,不需“好好想一想”,運用思維中新創立的形象,可以“一目了然”。比如說,你如果有機會坐飛船上到太空中,或到月亮上,在一個足夠大的距離內有“上帝之眼”的角度看,你大概會一下看到“地球圍繞太陽轉”的情形,而不需要計算,公式等等。這就是形象思維的爽快和力量。範例哲學來自於悟性認識。


範例,是對思維性質的調查。範例不是“關於”哲學的理論,更不是運用富有哲理的語言來表述的一種理論 - 範例是哲學本身。範例不僅是哲學,而且還屬於亞里士多德所稱的“第一哲學”所包括的內容。既,它是關於對“形而上”的研究。範例又不是“一般的“,關於形而上的討論,而是專門討論關於“絕對概念”的哲學理論。在這個意義上,範例的哲學也稱為“絕學”,既,專門研究關於絕對的問題。


在哲學上,按照古希臘哲學家開啟哲學研究傳統,對哲學問題的研究就是探索真理的過程。所以這些研究是非常認真的事情。如果說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寓真理於文學”,如我們從巴門尼德,柏拉圖的著作所讀到的一樣,近代哲學家,從德國開始,又有“寓文學於真理“,或“混同心理感受與邏輯表述”的傾向。所以,所有探索形而上的哲學,首先應該制定一些規則,規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語言,修辭的限制範圍等。然後才可以討論形而上的問題。否則,大眾無法區分作者是在作闡述真理的努力,還是在表達自己心情。沒有這些區別,易導致讀者的迷惘。


另一個點必須注意的是,真理出現的二種形式:公理或定理。定理,如自然科學或關於形式,如邏輯和數學,的真理。它必須運用證明的方法達到目的。也就是,它證明依賴於感官數據,或者設立可以檢驗的條件和預測。公理,其證明的標準是清晰,無異議,的普遍的認同。真理,就自身的本質而言,與證明與否無關。人類對真理證明,只是對人類求知慾的滿足,和由此帶來的人類文明的進步。


人類對真理的探索在三個領域中進行:宗教,哲學和科學。宗教以文學的手法探索真理。哲學以理性和邏輯的方法推斷真理。科學則以經驗數據和預測的方法證明真理。由於這些領域的區別,探索者在尋找真理時的方法,也必須十分明確這些區別。探索者應該尊守的原則是“底線原則“:如果能用科學的方法,不應該用哲學的方法。如果能用哲學的方法,不應該用宗教的方法。如果能用宗教的方法,不應該聽信流言或持“不可知論”。


真理的發現形式也一般經過二步,既,猜想階段和證明階段。真理在其被猜想階段,往往表現為非常簡短的文字表述。如果在古希臘時,就有關於地球圍繞太陽轉的猜想1。但“日心說”的真理,直到幾乎二千年後,才被哥白尼證明。真理在其證明階段,也不是所有的證明方式都是恰當的。如果探索真理者違背了前邊所說的,在宗教,哲學和科學領域中所應使用和恪守的不同方法,則真理就不應該被認為是已經達到了被證明的程度。哲學的理論,如果有任何非邏輯陳述,如表示心理感受的語言,都有人為炒作,故弄玄虛之嫌。


特別提出注意的是,既然哲學家應用邏輯和理性的方法推測真理,他們必然要建立一個理論體系。而一個理論體系一般都有核心或基礎的部分。以此部分進行邏輯推斷。如果基礎或核心部分的作為前提被發現有誤,我們就不應該在繼續認為作者以後的推導結果仍然具有真理性。舉例來說,康德在其主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開始時對時空的判斷,作為以後其範疇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很明顯,時空的客觀存在,是不以人類的存在為轉移的,即使在康德的時代都可以確定如此。所以沒有必要追究他以後推斷的真理性。一個理論的大廈,如果基石發生問題,這個大廈的倒塌只是時間問題了。


我認為自己在探索關於範例的哲學中,應該遵守的態度原則如下:


a)達所有使用的語句,應該根據“必要條件”的原理。既,無此句不足以表述思維邏輯的連貫。表達言辭要儘量達到“寧缺勿濫”。


b)陳述句為第一表達方式的選擇。


c)對全章節採用“奧坎的剃刀”原則。


d)在行文中對句子的使用,應該用蘇格拉底的思辯的辯證法原則。既,找出陳述中“潛在前提中和結論中的反題”,揭示內在的自相矛盾。只有沒犯上述錯誤的陳述,才有資格被認為是真理的候選者。


e)如果我不能保證自己說的都是真理,我應該保證自己說的都是事實。


f)如果我說的無關事實,我應該保證我說的態度是真誠的。


範例哲學的產生來源於新的工具的運用。古老的亞里士多德所創立的形式邏輯,雖然為科學思維之必須,但其不能概括事物的動態性質。蘇格拉底時代的思辨時用的辯證方法,經過黑格爾的改造,推廣應用於一切領域,又暴露出明顯的人為因素和極端化的錯誤。因此範例哲學修改了黑格爾首次提出的,帶有初級性質的辯證法。並結合亞氏形式邏輯,提出“動態邏輯”的概念。動態邏輯,要去掉任何人為因素,採取完全自然的邏輯定義,是完成範例哲學揭示真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運用新的動態邏輯,範例哲學重新探討了“第一哲學”的形而上問題。遵照亞里士多德對形而上的三個基本定義:


a)研究存在自身(“being as such”)
b)研究第一因(“the first cause”)
c)研究不變(“no change”)


範例哲學揭示了其自身的邏輯存在的範疇。這些範疇是本體界到現象界的聯繫。範例在現象界裡只有“時間”範疇,是一切存在的基礎。這個新的哲學必須重回古希臘的“第一哲學”研究,否則就不能擔起經典哲學的任務 - 這個新的哲學就是繼承經典哲學對“絕對知識”的研究,以中文寫成的新哲學“絕學”。


絕學與哲學的關係,就像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的關係一樣。量子力學還在發展,像人類世界的歷史還在發展一樣。以後的結論只是將以前的結論作為一個子集,收入其內,這就是繼承關係。當量子力學的結論已經對探索人類的未知世界“throw in the towel”,一個新哲學的能力,是必須有客觀的真理性才能站得住腳。給中國一個哲學支點,中國會努力將人類的精神文明支起來 – 絕學/範例哲學,就是這樣一個嘗試。
第一部 範例基礎 
範例,是範例哲學最重要的範疇。要懂得範例範疇的來源,不得不從頭說起。我們人類會對自己反思,我們會問自己:活 - 是什麼?人,常常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我每當細心體會我的一天生活,我知道我會蹦,會跑,會笑,會吃喝拉撒睡,不在話下。我心想,我的這個狀態,就叫做-活(着)?


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立特認為,世界的本質是〞flux(不定物)〞。讓我想象一下︰世界的本質,就象我現在憑窗遠眺,看到的天邊的浮雲一樣瞬息萬變?You got to be kidding! How is it possible!我不是活着嗎?我而且知道我活着。如果世界的本質是〞不定物〞,我如何來得及知道〞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呢?


但事實是不容否認的-我,切確地活着。因此,活,必定是一個〞自動系統〞。自動系統多了。比如,汽車的發動機,就是一個自動系統。它和我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明白了︰發動機需要打火才轉動,而我,不需要。因此,我是一個〞自燃系統〞。Wait a minute! 上帝不會造出其他〞自燃系統〞嗎?可不可以相信人類處在機器人的包圍之中,象好萊塢的電影裡一樣?還是可能的。因此,我的必定屬於更高級的自動系統。我會利用周圍的資源來保證,我,這個系統,運轉正常。但我知道我的資源會用盡的。因此,我是個〞有限資源系統〞。再等等!愛因思坦不是有質能關係式"E=MC^2"嗎?資源怎麼能是有限的?然而事實是,人類迄今沒有發現外星人的確鑿證據。他們也不是充斥於地球,使我們煩之又煩。


所以我的結論必然是︰1,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和以前其它星球的生命的命運一樣。或者,2, 我所知道我周圍的物理三維世界,只是上帝〞摸具〞的一個樣本,一個“範例(Instance)”。上帝也許還有其他維度的世界安排,完全不為人類所知。第二個選擇比較interesting, 所以我判斷,活的意義,是認識到第二種可能。第二個選擇比較interesting, 所以我決定活着的意義,是認識到第二種可能性。


第一篇 導言 
西方第一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沒有思考過的生活不值得繼續”。我認為,僅僅思考還是不夠的。人生獸始,只有發現自己的精神追求,才是作人的開始。對生活開始思考,是人成熟的標誌,是對自己自然地繼承下來的一切,包括道德,價值標準,等的重新檢查,對其意義的重新確定。在重新思考之後,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才是自己真正要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對自己的生命才有意義。這是蘇格拉底的意思。


我認為,僅僅重新確立了生活的目標還是不夠的。因為這個目標可能是自己願意為一切的物質需要作的努力。如掙錢,或滿足個人的感官欲望,或追逐名利,社會地位等,的奮鬥。我認為,細分起來,人生有三個不同的階段。它們是,物質滿足階段,心理滿足階段,和思維滿足階段。


人的定義是高級動物。高級動物還是動物的一種,所以不可能沒有動物性。人生的初期,實際上就是動物,而且與其他動物無大的差別。人的身體需要,物質需要,決定了這個時期的行為。為滿足這些需要,人需要勞動,需要爭奪,需要保衛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是人生獸始的第一階段。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滿足個體身體器官的物質需要。


人生的第二階段,心理的需要,是人的需要轉為向外的階段,是人的社會性的表現。人與其他社會成員交流,產生了榮譽感,成就感,權利感等。人在這時所作的一切,都是與社會,集體,他人,相聯繫和比較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個人“服從”社會,是“外在”的需要,不是為了完全自身的需要。在這個階段,人的成熟會導致重新檢驗自己過去自然而有的一切,如以上蘇格拉底所說。它可以完全是物質的努力,儘管是為社會,為大眾的需要。它也可能是一種精神的需要,既,思維的需要,首先是為自己。




只有達到完全是自己思維的需要,既完全再次轉向自身,才是人生的第三階段開始,思維的滿足。思維的滿足完全是精神的滿足。它不同與第二階段的心理滿足在於,思維滿足完全是個人的需要,而不是為他人,為集體,因而不是外在,而是內心,的需求。思維滿足的目標是“真,善,美”。除此以外,其他任何目標都不值得人的追求。只有完全到達人生的第三階段,才是完全意義上的人,才是人所應該擁有的生活 – 這就是生命的真正意義。
第一節 為什麼談本體和形而上 
本體論,是指研究“存在”的問題,用古希臘哲學家的話,就是“What exists?”。形而上,這個詞是後人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給其他不屬於物理或生物等有“形”方面的研究,如存在問題,真理問題,道德問題,等歸納在一起,統稱為“形而上”。從亞氏到今天,人類的文明已經走過了2500年的歷程。人類的文明走到了今天我們都在享受其成果。如互聯網,手機,汽車的方便等,這在既使二三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我們每天開車上下班,在汽車裡可以用聲音發指令給家裡人打電話 - Iphone - 的新功能,根本就不影響開車。不用懷疑,在幾年內恐怕家裡的一切手工勞動,都要被聲控軟件代替了,文明的發展似乎正在加速度的前進。


但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些國家但任主角,其他民族只是跑龍套?我們知道,科學發展的背後是哲學。但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有巴比倫文明產生了西方的哲學和科學,而其他文明卻沒有,如中國的道學?那麼,西方哲學和科學的產生是偶然造成的嗎?讓我們對古希臘哲學與中國道學起源做一個比較。


中國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認為一個民族,有文化就有哲學,所以他斷定中國也有哲學,儘管他承認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是根本不同的1。我不同意牟宗三定義的“哲學”的觀點。我認為,哲學是人類抽象思維成熟的結果。哲學不是隨文化與生懼來的。可以說,有了民族的產生便有文化,因為文化包含一切,而哲學不然。如同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不能說這個孩子是個真正的“人”,直到孩子有了作為人的本質,既理性思維,成熟以後,我們才可認為孩子長“成人”了。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集體也是這樣。一個民族在最初聚集到一起時,在岩居穴處茹毛飲血的時代,人們只能發展出樸素簡單的“形象思維”。例如,想象“天公”的慈善,或“地域”的烈焰。這些形象思維的畫面,構成了宗教的起源。人們由游牧民族的不安定,成為農業民族或商業民族時,生活資料有了保障,有了閒暇時間,才可能發展自己的宗教理論。


作為一個體系,古希臘的神話所反映的多神教,由公元前八百年的一個叫荷馬的詩人的二部詩史性的著作記載了下來。很顯然,民眾的宗教信仰這時在古希臘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成熟時期,從他們多神教的神話所反映的故事完全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如著名的故事“奧德賽”中所表現的,“生命的真正意義”的探求,“伊阿宋和金羊毛”所展現的驚心動魄的情節,人們敬仰的英雄形象和進取精神。


中國的道家創始人老子也大概生活於這個時期。老子只有一部“道德經”留下。雖然此書是深明大義,畢竟給後人的解釋帶來各種歧義。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而治”,既,等待客觀時機成熟再也就是要“以靜治動”,這和古希臘神話中體系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完全相反。老子的這種思想,更通常會使後人甘願“無為”和懶惰,而不是抓住“時機”,伺機而動。“老子”一書,其對後人的學術意義,遠大於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指導和影響的意義,因而根本無法和古希臘神話對社會中普通人的影響力相比。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老子與同時代(春秋戰國)的其他人交流,即使老子個人思維成熟,也不能說中國人作為一個集體,抽象思維能力的成熟,因為中國的讀書人與社會的其他人的關係非常淡薄。他討論的概念也與希臘神話中的概念有別。老子多在人的行為,方法上探討,古希臘重在如生命的意義,價值,英雄的品質等,抽象出的原則上進行探討。作為學術,老子的思想也不能構成一個體系,因而影響力不如當時的其他學說活動,如孔子和學生們。其他人,如孔子本人,對社會自身以外的問題,是“避鬼神而遠之”,與老子的思維不是一路,所有更談不上是抽象原則的思考,最多只能是社會倫理學的範圍(孔子談道德和亞里士多德也有本質的區別,以後再談),很難算作抽象思維。


古希臘的宗教的神是人性化的神,和人沒有本質的區別,除了他們不死之外。他們也有常人都有的弱點和嫉妒心,惡作劇等。他們的神的系列有新舊兩套人馬,第一個神是主管“混屯”世界的,然後管“天”和管“地”的神再由他生出。神和人這種密切的關係,使古希臘人關心神的故事,眾神在奧林匹克上閒的無事,也經常關心人的活動。這種神人交融的宗教,為後來哲學家對神的行為和能力,以及所為進行考察和追問,與哲學理性的探索的產生有直接的關係。


在中國這邊我們有盤古開天地說:“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但我注意到盤古的故事是後來(三國以後)產生的,而且中國的神話絕沒有神人交融的部分,如希臘神話一樣。古人如現代人一樣,不會拿神話當真的,當然也就不會有象古希臘哲學家那樣去考察是否神話故事是有根據的。


另外一點的區別是,中國古人對世界本源的猜測,最終就到“天”,“地”,“氣”,“道”等,一般也就“到頭了”。沒有人再會認真地追究,這些自然現象是如何來的,是否其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除了神話故事外。而古希臘的眾神和自然事物的關係,被證明在以後的哲學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些不同的宗教因素的比較,對哲學的產生有深刻的影響。


古希臘的社會經濟主體,既不是農業如埃及,也不是牧業如游牧民族,而是商業,依靠貨物的交換來致富。具體地說,是橄欖油等的貿易。這些貿易要沿海到許多大小城市,因為油比較好保存所以可以很長時間海運而不壞。作貿易的首要因素是,要弄清“真偽”的貨物和交換條件。這些經濟要求在客觀上促進了人們追求“真實”,“價值”等的概念。這就給哲學的最初開始探討“真理”的問題創造了條件。對於貿易中如嘴上講的,和心裡想的的區別,演化到哲學上變成“表面”和“本質”的關係等等。


反過來看中國,老子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處在農業社會的穩定狀態下。農耕經濟社會的簡單性,是人與物打交道,基本是靠天吃飯,人的經濟活動受制於自然四季氣候的條件。所以農耕經濟中,人們之間的生產關係比之商業經濟關係中人與人的交往繁雜性,自然要簡單多了。這就在客觀上沒有產生類似古希臘從事商業貿易方面的概念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可能人為地將農業經濟中生產關係的概念,提升到學術探究的高度。這些都是比較抽象思維的哲學所能產生的社會經濟的因素。


我們在考察哲學的開端時,不能忽略個別人物的天才作用。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當一個催促偉人誕生的時代已經形成,偉人出現又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英雄造時勢”和“時勢造英雄”,是相輔相成的。當這個偉大的哲學家出現之後,由他所第一此推動的哲學雪球,能延着歷史的延伸越滾越快和越滾越大,最終形成人類精神文明大樹上的主幹,結出自然科學和其他學科的豐碩果實。


古希臘哲學史上公認的第一個哲學家,古希臘7賢之一,泰勒斯,就是這樣一位天才。泰勒斯是古代的菲尼基人(發明字母語言符合的民族)的後代,曾到埃及學習過,擅長天文學和幾何學,成立了自己的哲學學校於米利都城,一個小亞細亞的沿海城市,位於今天土耳其的愛歐尼亞一帶。泰勒斯作為第一個哲學家,他遵循了探究世界的根本問題,要終究從一個,唯一的一個,最高的來源,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族譜階梯一樣。他提出了水是萬物唯一來源的哲學思想,而不再依賴古希臘神話,而是給予自然合理的推理性解釋。他不僅理論擅長,而且會親自動手,他教過埃及人如何測量金字塔,如何測量船隻離海岸邊的距離,預測月食,在幾何中使用推論的方法等。泰氏的多才多藝,使其學術思想影響遠大,很多學生從各地慕名而來,形成桃李滿天下的局面。


在同一時期的中國,是春秋戰國的時代有諸子百家。他們中,有探討類似哲學問題的老子和莊子,也有探究樸素自然科學方面,如物理,幾何,等知識如墨子,但沒有一個類似古希臘泰勒斯似的集大成者,既有理論,又會動手,教出的學生也是同時具備二方面的能力。中國的諸子,首先在探討的哲學問題與古希臘的哲學家有類似的內容。但其後沒有形成系統,沒有伸入下去,也沒有廣泛的繼承性,這樣也就造成了對後世學術上有限的影響力。與古希臘的哲學家相比,中國古代的哲學疑問,沒有再進一步追究“究竟是什麼在控制自然規律(道)?”的問題。也沒系統地探討“道”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問題。所以對哲學的根本問題上“什麼是世界的本質?”,中國古人既沒有“向內”往深處走的更遠“到頭”,也沒有“向外”將“道”的概念與人周圍的自然萬物緊密聯繫起來。更不可能看到“從一點出發”進行推導,這種古希臘人的幾何公理體系的思想萌芽,應用與世界觀上。


泰勒斯在年輕時曾到埃及學習數學和幾何。當他返回米利都時他己是經倫滿腹,他對人們顯示出他學到的幾何知識和天文知識,使當地人很吃驚,但他在經濟上並不富餘。他有時甚至不能及時交房租,而惹來人們笑話他的哲學和數學知識沒有用。泰勒斯想到根據星座計算出秋天橄欖豐收的時機,遠在其他人預料之前。他因而用最便宜的價錢簽下了當時城裡所有軋橄欖磨坊的合同。他的計算是正確的,豐收的時刻到了,人們瘋狂地抬高軋橄欖油價格的合同。泰勒斯幾乎隨心所欲地定價出讓自己的合約而發了大財。他其實對發財並沒有多大興趣,他不過是象人們顯示,知識是可以轉為財富,如果必要的話。泰勒斯的學識和威望大震,使遠近來學習的弟子以後也非常傑出,如畢達哥拉斯,阿力克曼德等。


相比之下,在中國春秋戰國的諸子中,老子沒有見到記載收過學生。孔子雖然收了學生,但自己和學生們惶惶不可終日,到處乞求當權者的恩惠,從經濟上的窘迫,導致政治上的依賴,幾乎永遠無法逆轉。中國讀書人這種理論和實際脫節的作風似乎到今天仍未改變,尤其是學習文科專業的。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從古到今,敗壞了文人對待研究自然宇宙的根本態度。將研究理論和創造財富對立起來,變成書呆子,和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畸形人材,一些即是天材又是白痴的雙重人格。哲學的研究是需要傑出人材的事業。如果最聰明的腦子都轉向能掙錢的行業,中國哲學理論的發展必然要落後於其他文化。


古希臘哲學的發展分為前蘇格拉底時代,蘇格拉底時代和後蘇格拉底時代。哲學派別的興起,林立和發展,都是在民主制度的成邦自治時期。這與中國的春秋戰國時學術派別的百家爭鳴局面類似。當希臘的自治成邦被斯八達克人攻陷遭到破壞後,學術團體和學校遭到破壞,學術的進步自然停止了。待到羅馬人攻入希臘的城邦,則不但沒有學術活動,而且已經有的學術資料也丟失殆盡,因此古希臘哲學成果流傳到阿拉伯國家的原因。


同樣,中國在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時期,如果沒有發展出象樣的哲學體系,在以後也喪失了機會。因為大一統的政治制度,不鼓勵自由的思想和個人精神生活的獨特追求。大一統,或集體,對政治和強權最有利,但對學術和創造,最有害。古今中外的歷史證明,沒有一個人類的傑出精神成果,是集體創造的 - 一切偉大的精神產品,都來自個人。而中國的主要文化支柱,儒家,又壓制了任何自由精神脫穎而出。“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等文化意識,是今天中國山寨橫行的文化根基。


比較西方文明的核心,哲學,產生的歷史淵源,對照中國同期和後來的歷史文化的發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地源政治學”的可能原因。古希臘是地中海的國家,而中國是一塊大陸,多高原和多山的國家。相比之下,水,對中國人一向是寶貴資源。而且作為農業國,靠天吃飯,水的利用至關重要。相比西臘,他們有無窮無盡的水源。他們的宗教,生活,習俗等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與“洗滌”,“乾淨”,“洗禮”等有聯繫。在這樣的所謂“海洋文化”或“藍色文明”下,影響到哲學上,對條理,區分,邏輯等思想,都要求“一清二楚”,毫無含糊,不論是在意識形態,世界觀,還是商業行為,都受影響。反觀我們的“黃色文明”,也許是我們文化先天“缺水”,我們更多講“難得糊塗”,“得過且過”,“混日子”等。總之,“清清楚楚,鑽牛角尖,不會變通”等,從來不是中國文化的褒義詞。它影響到中國人的思維,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一切領域。在科學技術已經如此現代化的今天,也許我們需要去掉傳統文化中遺留下來的陰影,才能使自己的新文化與世界文明接軌。
A 範例的初步回答 
哲學的發展從古希臘開始到今天,走過了約2500年左右的道路。哲學一詞,本意為“愛智慧”。但隨着哲學自身的發展,從亞里士多德開始的自然研究學科的分類,直到17世紀牛頓力學所確立的經典物理學的出現,才使哲學作為抽象的理性的研究,和其他有具體內容的自然學科分開來。所有其他自然科學學科,無疑也是人類追求智慧的研究領域,但顯然不能再稱為“哲學”。而哲學自身,例如在英語世界,很多部分變成了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的領域,也顯然不能再稱為哲學。


同樣,在歐洲大陸,從胡塞耳開始的“現象學”研究,只是從德國哲學體系的集大成者,黑格爾體系,中提出的一個“開端部分”進行研究。而且胡塞耳本人還在力求使用“科學”的研究方法。現象學的這些觀點,是對古希臘時代開始的西方哲學研究體系,本末倒置的體現。


迄今為止的哲學史,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核心。因為哲學以古希臘開創的研究傳統,是一部人類理智發展的歷史,是一部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和成熟的歷史。人類對世界和自身的本質認識,經歷了“感性階段”,“理性階段”,開始進入“絕學”研究,既是,“悟性階段”的認識歷史。哲學研究的脈絡,經歷了開始,上升,頂峰,散落,然後再重新回歸“絕學”研究,的歷史起伏。而哲學發展的每一變化,都由所它在世界所在國的思索者的語言,貢獻其思維的精華。


從古希臘開始的哲學研究,最早開始於米立都學派,以泰勒斯為首。這個學派以形象思維,既“感性思維”,為特徵。例如,他們用“水,氣,不定”等一種物質,來探究世界的本源。中國古代老子在道德經中對“道”的說明,也屬於同一類的哲
學認知范。此後有兩個著名的學派,赫拉克立特學派和愛利亞學派。前者認為世界的本源為“變動(flux)”,後者認為是“恆靜”。


哲學的理性,既“抽象思維”,時代,開始於蘇格拉底,伯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蘇格拉第主要提出問題,學生伯拉圖繼承了愛立亞派主要是巴門尼德的思想,提出了“形式(Form)”的思想,來解釋世界的本質,稱作“先驗”學派。而伯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繼承了赫拉克力特派的思想,從觀察實驗入手,形成了“經驗”學派。當這師生兩派的成就,都是如此令人眩目,老師似乎更勝一籌。“西方歷代所有哲學,都不過是柏拉圖哲學的注釋” - 英國懷海德如是說 - 直到“絕學”出現為止。


中世紀持續有一千年。哲學的發展主要與宗教結合,為上帝的存在證明。但其客觀上,對哲學思辯的抽象推理論證,起到促進作用。在其間,希臘的哲學著作先在歐洲失傳。後來由阿拉伯人再傳人歐洲。這些著作先從希臘文譯成阿拉伯文,再由阿拉伯文譯為時流行歐洲的拉丁文。


近代哲學,開始於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數學家迪卡爾。迪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出現,標誌着哲學研究的轉彎:哲學從研究什麼是世界的本質,轉為研究我們是怎樣知道這個本質的,既哲學的認識論開始了。迪卡爾在哲學上的最大貢獻在於,在許多物質中,單獨挑出了“thinking substance", 成為著名的世界本源的“二元論”創立者,第一個提出了“人的思維”,是世界上區別於其他一切物質的另一種物質。法國哲學的影響到了英國,出了三位傑出的哲學家,洛克,伯克萊和休莫,都是繼續研究人類的知識產生的問題。這裡我只提休莫。休莫的主要哲學貢獻是,他第一次證明了,自然界不存在“因果率”,太陽是否明天升起,不是必然的。這個證明的真理性,奠定了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


到迪卡爾時代以前的哲學著作,歐洲大陸的哲學著作,還是用拉丁文寫的,各國哲學還不曾應用本國的文字。這其中有本國語言的表達能力限制,也有學術水準的語言要求標準。從英國哲學家開始,哲學的喉嚨開始講自己民族的語言,哲學開始了“分析哲學”的時代。


哲學發展的接力棒,其後由德國四個偉大的哲學家接走,他們是: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其中,康德和黑格爾的哲學成就,奠定了他們在人類思想使上大師的地位。現代哲學的各個流派,無一不在他們的影子中找尋自己的位置。如果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遠處的“太陽”,則德國哲學康德和黑格爾的體系,就是時刻不在當代哲學流派身邊的“月亮”。此後直到今天,沒有一個成名的哲學家,能逃離他們提出的問題和體系構架。哲學研究的歷史以“系統構造”為特點,從荷蘭哲學和科學家思賓諾沙開始,經過迪卡爾,到康德,最後到黑格爾,已經走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這也預示着哲學研究的歷史,開始走下坡,並逐漸開始否定傳統自身的新階段。


非提不可的是康德和黑格爾。康德一生,沒有離家超過四十里,但他被休莫否定自然界存在任何因果鏈條的宣布,“awakened from his dogmatic slumber"。休莫的大疑,導致了他的大悟。康德由此提出了他的哲學史上“哥白尼革命”式的學說:“先天綜合判斷”。康德承認休莫是對的,但是,他認為,人類的認識過程本質是“正好相反”,既,不是在身外找尋這些規律,而是由思維整理外界的經驗知識,運用人類先天既有的認識“範疇”,來整理這些知識而建立認識。康德的方法,為以後哲學家奠定了“分析哲學”經典榜樣。康德進一步認為,人類經驗的現象界,是“自在之物”,人類的認知不可能企及。因為康德自己又是天文學家,他對人類認識界限的劃定,對以後的自然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的同胞黑格爾,繼承了從費希特,謝林那裡開始的,對康德將思維能力中的認識,與人的經驗的分裂的不滿,重新返回到古希臘赫拉克立特學派和柏拉圖那裡,將辨證方法,一種雙方通過爭辯達到無矛盾認識真理的方法,上升到是“一切事物運動本質”的高度。黑格爾明顯不滿意亞里士多德將邏輯學僅歸結為“形式邏輯”,將“三段論”的形式化,與事物的實際內容分割開來的結論,稱自己的“辨證法”為科學的“邏輯學”,既,世界的形式和內容一至哲學發現。


黑格爾為首的德國哲學家,對人類思維的“大躍進”,導致了後來的他另一同胞,馬克思,更加瘋狂的擴大化和走極端的政治哲學,終於造成了人類在二十世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危害至今仍在中國殘存。其實黑格爾哲學對“矛盾”在辯證法中的擴大化應用,在其論述歷史哲學中已經有徵兆。例如,他剝奪了個人意志在社會中的任何地位,而認為只有國家,才是人類社會道德,意志的唯一正確體現。


黑格爾對自己辨證法系統的論述,晦澀難懂,儘管他聲稱,他要”教會哲學講德文”,後來的哲學家,認為他仍有故作高深,蓄意複雜化之嫌。儘管如此,黑格爾體系所包含的“現象學”論述,辨證體系中的範疇擴展和推演,仍為以後漸漸走下坡的哲學發展提供寶貴的借鑑,為人類思維規律的研究,提供了豐碩的資源和果實。


黑格爾是近代哲學史上,最後一個“體系構造大師”,他的“精神現象學”,“邏輯學”為歐洲大陸的後來的“現象學”,和馬克思政治哲學提供了基礎。由於德國的哲學體系,已經大到了無所不包的程度,與黑格爾同時代的叔本華,開始從人的欲望和意志的角度,來探討哲學與人生的關係。他之後的尼采,更是用哲學家的眼光看待人生,宗教,來探討生命的意義,人對宗教和社會的態度。他們都善於用文學形式表述,已經偏離了對“第一哲學”的問題研究。但他們這種聯繫哲學與人生現實的走向,影響了胡塞爾,他開創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邏輯地研究“現象學”的研究方向。胡塞爾現象學的直接繼承,則來自黑格爾體系中的“精神現象學”。他一生致力於力圖找到一個“科學”的研究現象學的方法,為現象學的研究方向制定規範,而不是建立整個現象學的大廈。他的學生克爾郭凱爾和以後的薩特,都在他的影響下,又另闢蹊徑創立了“存在主義”,與現實人生聯繫更加緊密,對黑格爾時期的客觀唯理性哲學大反叛。以哲學的真理性要關注個人生存為目的的存在主義哲學,在哲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新方向的印記。但他們的這種聯繫人生的哲學探討,最終變成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因為沒有產生新的深刻的理論基礎,所以最終感到的還是精神的失落和無助。


在德國康德和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影響下,除了“現象學”和衍生出的“存在主義”,主要在歐洲的德語國家,還有另一派對德國理性主義的反叛,主要流行與英語國家,包括美洲大陸和澳洲,各種“分析學派”的誕生。分析學派主要的發起人是三位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哲學/數學研究的貢獻者,福雷格,羅素和維特根思坦。福雷格開始與數學基礎的邏輯研究,羅素髮展了數學基礎的邏輯,而維特根思坦更將數學的哲學邏輯研究,擴展到哲學陳述的語言語句精細考察。受他們影響,先後有“邏輯實證主義”的“維也納團體”,語言分析派,科學證偽主義,結構主義等。他們的基本哲學觀點是,將哲學語言陳述“實證”化,用“sense data(羅素)" 來驗證陳述,去掉定義一切不確切的概念,重建哲學陳述的大廈。這就像一個傳統哲學全部概念的一次“清藏查庫”的大掃除,給二千多年的哲學“洗個熱水澡”。英語國家哲學的這一“分析學派”傾向,使得傳統哲學滲透到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和宗教研究等具體領域,哲學自身得到“瘦身”和“乾淨”,但哲學的“第一哲學”問題,也在他們的“分析”中逐漸消失了,而不是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方哲學所的研究員徐有漁所認為的一場“哲學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哲學,這一兩千多年以來人類追求各種“終級”問題的研究被作為“潑出澡盆的嬰兒”了。


剛剛過去的年份是中國陰曆的“龍年”,對中國人來講是個吉祥的年份。龍年龍抬頭。龍看見的應該是個新的世界。我看到的新世界不知是否根龍看到的一樣,但我願意給龍和龍的傳人解釋一下。作為人類文明精神核心的哲學,在西方已經走到了衰落的階段。不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歐洲大陸,它已經無法擔當起古希臘先哲們開創的哲學所負起的人類追求世界“根本問題”的大任。只有一種新的哲學,才能扭轉人類抽象思維走入的偏差,使其重新回到古希臘先哲們開創的方向上來。


世界文明的發展的接力棒,隨着中國的崛起,自然地傳到了地球的東方,這個時代將是中華文明結合西方文明所創立的一個新的文明時代。此新時代的到來,催生一個新的哲學理論,我稱其為“絕學”,既,對“世界絕對性質”的研究。


從一個半世紀以來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中國一直不能全面地理解作為西方文化的核心,人類抽象思維的果實,哲學,的根本意義。從一個半世紀以前至今,國人總覺得哲學離人生太遠,中國是個講“實惠”的民族,中國只等哲學的成果出來,拿來用就行了,而從不去追究這些成果的根本原因和來源。這種心態反映在一切從外引進的思想意識中,從當年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引進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方哲學研究所對西方分析哲學的態度(徐有漁為代表),都表明了這種態度。光“拿來”是不行的,懶漢和投機取巧行為,不是一個崛起的大國應的態度。當“拿來的東西”錯了,如馬克思列寧主義,已經被其發源地的人民拋棄,中國人怎麼辦?答案只有“摸着石頭過河了”。將一個國家13億人,全部都領到河中,而事先根本不知道河水的深淺,這本質上是不負責任的態度,為一個家庭正常的父母所不為,何況一國人?國民不能因為一個人在河裡撿到一個金戒指,其他人就呆在河裡不出來了,再往前走,倒霉的事是必定要發生的。人不是動物,人應該聰明些,看的遠些,在沒渡河前就已經對河的情況瞭如指掌才對。


讓我來作一個對世界的基本的劃分。人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中,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和自己周圍的一切。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就產生了:人既然經常發現新的事物,說明這些事物在自己發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只是人們沒有認識到罷了。同理,人所認識到的世界,也許象這些個別的發現一樣,只是我們已經發現了,有沒有我們未知的世界呢?未知的世界不也同樣地已經存在了嗎?人還發現,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物質的存在都是一個過程,既都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另一個很自然的問題是,什麼是導致起這個過程的原因呢?


這些追根究底的疑問,在哲學上稱為“本體論”的問題。他們是人類智慧的終級問題,對世界“絕對性質”的疑問。這就是新的哲學,被稱為“絕學”研究所探索的領域。絕學探討的這類問題,並不是自己特有的問題,而是經典哲學和哲學的起源,宗教,都在研究的人類智慧所能達到的終級問題。所不同的,僅在於絕學稱這個“根本的原因”,為“範例原型”,宗教稱為“上帝”,“神”,中國文化稱為“天”或“道”,等等。這個“根本原因”或“終級動力”,是一切研究人類智慧的學說或理論或猜想等,最高疑問所得出的共同的答案。


在絕學看來,“範例原型”不是人類思維邏輯鏈條的“最終一環”,因為“因果邏輯”不能到達對世界本體的認識。這個認識只有超越理性的範圍,由人類智慧中更高級的“新發現”的思維認知,既“悟性認知”,才能達到。這就是“範例原型”如何產生的原因和基礎。從“範例原型”這個詞的產生來看,它是因為在範例原型以下的一切,都是一個“範例”。範例,如同計算編程中的一個概念。一個計算機程序要運行,必須要有程序員寫出一套功能。用現在流行的編寫方法(OOP),程序多半是在範例下運行。而範例的規定(CLASS),已經事先編排好了。程序運行時,如果這些功能不發揮作用,則這些CLASS可以視為根本不存在。但如果計算機需要運行這些功能,則必須首先啟動範例(Instance)。隨後所有所需要的指令,都由這些範例完成。當程序最終完成之後,範例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被毀掉。


如果以上例子過於複雜,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可以把範例看成一個“章”或“印記”。範例的世界,從絕學上看,來自範例原型。範例原型產生範例,如同Class產生Instances。範例是“條件和本質”的一個共同體。範例的存在,不僅僅是"das Sein" (being/存在),而且首先是一個“Package”。這裡強調的是它的條件性。沒有條件,就沒有"das Sein"。如果你要問,黑格爾不是已經講了,das Sein 是第一個屬性,是沒有“任何規定性”的屬性的嗎?我的回答是,條件,作為範例這個"Package"的前提,首先是“潛在”的前提。沒有這個潛在的條件,就不存在這個"das Sein",既範例。


所以範例是一個“Package”,強調的是“條件和存在”的一致性。不可不談條件地去談存在。因為“存在”和“本質”是同一的。否定條件就是否定存在,"沒有條件的存在"和"沒有存在的條件",都是無稽之談,如同"沒有本質的存在"或"沒有存在的本質"一樣。從範例原型出發,條件的規定性,決定了範例的本質。範例的本質表現在圖上為,範例A,範例B...等,直到範例N-1,範例N。這就是“範例的集”和範例原型的關係。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和“元世界”的關係。我們只有有限的知識對於範例A。只有“有限的感覺”對於範例B,範例C等等。後者也許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或是在夢中,或是在數學,幾何或邏輯學的演算中,或在我們死後等等,我們幾乎沒有關於他們的任何確切的知識。我們只是隱隱約約地感到,在我們的感覺以外,似乎還有存在着別的世界,它們和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不同。但這些世界也是有一定的“規定性”,如同我們的世界一樣,它們不是混亂的,不是沒有任何規律的,只是我們對它們所知甚少罷了。決定它們規定性的因素,同樣是範例原型。不過,我們並不知道範例原型是如何規定其他的範例Packages,如同我們也不知道範例原型是如何決定了我們範例A的Packages一樣。


在我們範例A的Package中,我們範例A的最基本條件,最少是一對“共扼”量,既,時間和空間。我們無法逃出時間或空間,來認識範例A以外的任何無形物質,使用自然科學的手段。因為我們的一切觀測儀器和我們人類的生理構造,決定了我們只能生活在時空之中,因而只能認識時空中發生,可以出現少一次以上的事物的過程。


在我們所知道的範例A的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別的更高智慧或身體結構不同的生物。因為人類已經從普通範例進展到高級範例。高級範例已經突破了普通範例的有限性。所以人類在範例A中,已經達到了“有限中的無限”。範例原型的必然性,已經通過範例A,在它的世界中以“人類”的方式的偶然性,體現了出來。對於範例原型決定具體範例時所面臨的無限大可能性時,突破普通範例的相對性而達到“無限與絕對的範例原型自身性質”的拷貝,已經在“人”所存在的範例A中得到了唯一一次機遇的實現。


在探討範例和範例原型關係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範例原型,宗教的最高主宰,如神,上帝,造物主等,都屬於同一範疇。這些最高範疇來自人類古老文明起源的四大河系中的三個:幼發拉底-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印度河的佛教文明和尼羅河的埃及文明。但不包括中國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儘管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明至今。這是因為中國文化僅僅達到“道”的高度。“道”的本質無論指”陰陽”還是指“規律”,都屬於時空範疇之內。“天”,“地”,“氣”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在普通範例的範圍。道的觀念,是抽象於自然宇宙的概念。中國人沒有宗教,因而沒有探求到更深遠的問題:如,是什麼決定了“道”?“道”背後還有什麼支配的力量。而這些進一步的問題,只有在宗教中才能得到答覆。這就是其他三大文明區別於中國文明的地方。
第二篇 科學和哲學的十字路口 第二節 概述 
A研究“第一推動” 




自然科學在人類歷史上,從抽象程度和方法上看,是否有什麼規律。當年,牛頓在發現了萬有引力後,邏輯地想到,動者恆動,靜者橫靜,如此說來,宇宙中必有一個“第一次推動”。這是誰幹的?牛頓沒有找到,於是歸結於上帝。這就引出了牛頓推導的邏輯鏈條,那個是“第一環節”的問題。和這個“第一環節”是如何運作的?我認為,量子力學其實就告訴了我們,這就是人類所能依據物理學的因果律,能找到的最後,也就是“初始的自然世界的邏輯鏈條。”我用一個圖來說明我的想法。這個圖有四個維度:1 依賴程度(100%~0%);2 從經驗到抽象的四種科學;3 從具體到抽象的幾種方法;4 人類歷史的時間坐標。


圖:



這個圖只是試圖說明一種趨勢或傾向。請不要拘泥與具體的數字。


舉例來說,經驗學科如中醫(藍色帶),對經驗的依賴幾乎100%。而對科學,數學,邏輯和思辯的依賴程度,基本不需要或從左到右逐漸減少。而對量子力學(紫色帶)來說,對實驗數據的依賴很小,而對科學,數學,邏輯至思辯的要求,逐漸增大,以至最終完全依賴哲學思辯(見我關於“量子力學的接力棒”一文)。其他領域,其隊“經驗,科學,數學,邏輯和思辯”的依靠程度都處在中間,可以由此推導出來。有幾點需要作說明。


1 經典物理學是建立在經驗數據的支持上。這由迦利略開始,牛頓到頂峰的科學方法一直視為金科玉律。不論理論再完備,必須經過數據的支持。這恰恰是量子力學與經典力學不同的地方。 物理學發展到量子力學,開始擺脫從伽里略以來物理學的這種常歸手段。幾乎完全依賴數學推導。它的證明方法,不是再由經驗數據提供,而是提出預測標準和條件,以供檢驗數學推導的正確性。


2 愛因思坦的名言是,“上帝絕不擲骰子”。其實,“擲骰子”就是概率統計。從哲學上講,規律的源頭,既,“第一推動”,必定是以“無規律”開始(這也是中國老子的思想,萬物產生於虛無)。換句話說,物理學所體現的因果性,從經典力學中接近100%的統計概率,到量子力學時代,是個遞減的過程。所以最終在量子力學態中,才會有“上帝在擲骰子”的事實,因為已經沒有因果鏈條可尋了,對物質實體的追溯,已經走到盡頭。古人不知道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道理,以為一切物質,都可以無限的分割下去而永遠不變。如“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思想。


3 量子信息傳輸的實驗,已經走出了單純理論探討的象牙塔。完善和應用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在多國和許多科學家都在進行擴大通訊距離的競賽中,在沒有充分證據情況下,不太可能所以人都採取投機取巧的手法,是仍然使用經典物理學功能的信息傳遞方法,而不是依賴量子態的纏繞功能。儘管這個纏繞的理論還有不完全之處。


4 經典物理理論基於粒子的追蹤探討,還是量子態下無法知道塌縮前粒子的原狀態結論,都不是決定判斷真理的最佳方法的標準。在自然科學中,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為發現真理,應該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人類抽象思維的理性成熟的歷史,就是哲學發展的歷史。人類由不同民族組成的,這些不同民族的哲學家的思想,通過繼承傳遞和接力,不斷地將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推向更高級的階段。這些思維的成果是各國哲學家們,由於國際間的交流,影響,互相學習,不斷發展,而積累起來的。一個國家如果不在這個交流範圍的影響之內,本民族的哲學思想的火花,就不容易燃起,最終變成熊熊的火焰,它會不久就被其他民族同樣的發現超過,因而遭到的是自生自滅的命運,最終不能為人類抽象思維歷史的大廈添磚加瓦,落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尾巴。這樣的結果,與任何一個要在世界範圍內,擔負起人類文明先導的大國所欲具有的地位,極不相稱。


人類哲學的發展史,基本上成長於歐洲大陸,從那裡後波及到地球的其他角落。中國古代,由於地理上與西方的隔絕,自己沒有發展出理性思辯的抽象思維,只是產生過哲學探究的思想星點火花 - 如老子對“道”的研究 - 可惜沒有後人的繼承,和對外的交流發展。長期占中國統治地位的儒學,更缺乏對第一哲學(亞里士多德)的研究,除了一些與社會行為有關的道德規範研究外。


自從一個半世紀前,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到今天,中國人對西方的哲學學術成就,基本是處在“食洋難化”,步步緊跟,唯恐不及,很難談得上有任何創新和貢獻的狀態下。中國如果不願作一個“志大才疏”的民族,不願作一個西方世界眼中“無腦的富家女”,中國必須全力普及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義思維,特別是哲學思辯的傳統。不再把社會成材的注意力放在“神童”,“哥德巴赫猜想”,“頭髮/大米上刻紅樓夢”等這些過去個別人轟動一時的熱點宣傳上。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用一句中國的智慧,叫做“天下之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兩極之間的交替,是最基本的進步的方法。只要我們看看自己走路時兩腳的運動,這上帝給的最自然的工具,人怎樣前進,就一目了然了。其實,從邏輯上講,當把一事物分成最終的兩方面,如果不考慮時間這一偶然因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在兩極之間的交替。


西方哲學開始於古希臘。古希臘有三個階段:蘇格拉底前期,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後期。這些時期的哲學思想,可以明顯地分為“分,合,分”。在中世紀一千年中,哲學家主要是幾個大主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從理性的角度,為天主教證明上帝的存在。因此他們的成就可以看作是哲學史上的“合”時期。這時期最後一個“合”者,是思賓諾莎的體系。然後是“分”的時期開始於法國的迪卡爾(稍後於思賓諾莎),第一個二元論者,也是近代哲學的第一人。跟着迪卡爾繼續“分”的,是英國的三豪傑,洛克,貝克萊和休莫,直到德國的康德接棒過去,哲學史還是在“分”的時期。哲學到了黑格爾手中,是明顯的“合”,也是最後一個系統構造哲學家。胡塞爾的現象學,來源於黑氏的“精神現象學”,後來“邏輯學”。胡的弟子克爾郭凱爾,在其“存在主義”,則是挖了黑格爾(胡賽爾)的第一章,更小的一塊“三角地”中的兩角,“存在,否定”那裡開始,同樣也有薩特。英語世界的分析學派,更不用說是“分”,光分還不夠,還必須受觀察檢驗,直至降哲學到自然科學的園地。就連大陸哲學都批評分析學派,你們用分析的方法“切來切去”,忘掉了哲學的根本問題,哲學不能再做自然科學的指南和基礎。維特根思坦的回答是,你們討論的哲學的形而上問題,本來就是“一鍋粥”,如果你說不確切,請乾脆閉嘴。其實,大陸學派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在根本的形而上哲學第一問題上,彼此彼此。


正是傳統哲學處在這種尷尬境地,形而上的研究近乎停止這樣一個十字路口,絕學,接過了人類抽象思維研究的接力棒,以方塊字寫出,代表中國作為正在升起的人類文明的明天,躍躍欲試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如果這個baby的第一聲啼哭遭到來自家裡人的訓斥,那是毫不奇怪的。因為這個土裡土氣的一家人,還未嘗過作為一個集體承擔扮演這個舞台上主角的滋味。


第三節 科學的困惑 A從“牛頓力學-相對論-測不準原理-思維絕對性”看自然界的統一 
牛頓力學的參考系是低速運動的物體。相對論用於在高速運動參考系的物體,但主要靠邏輯推導。俠義相對論主要用來描述高速運動物體的直線運動,如光波粒子;廣義相對論則是力圖將物體直線運動作為一個特例,而用於更廣泛的運動形式(如曲線運動)。這樣,科學家對廣義相對論的接受,只能基於“證明”必須先入“研究”。事實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數學公式,也同時被與會的另一數學家(忘了名字)得出了。廣義相對論準確地預測和解釋的三個目標:水星不規則運動(牛頓力學的死穴),木星的紅移和遙遠星光光線在經過太陽時的彎曲(c_y_lo君),是科學界開始接受相對論信仰的quantum leap (不過諾委會就更謹慎了:給愛因斯坦的牌牌只是鼓勵一下,只提光粒子,隻字不提相對論。). 


這裡的關鍵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的體系,不論是什麼座標系,都是固定的物體,都是可測量的定量,而量子力學的出現恰恰是推翻了這個基礎,所以愛因斯坦堅持“上帝不是投骰子”。在愛因斯坦的心目中,這是大逆不道。不僅他,連他的老師牛頓,都不是這樣教的。歷史常常跟人們開玩笑,既是大腕們也免不了。


測不準原理的,粒子的速度,位置,質量不可兼得,因為觀測受科學儀器的影響,的思想,仔細想來,是如此自然,到處可見。孩子的行為,是不是較之大人,更不可預則?因為孩子沒有受過訓練。股民個別人的行為,和股市整體的歷史變化,是不是你的所以財政專家都說,越長期越保險?(牛頓如果生在量子力學年代,股票恐怕不會輸得那麼慘了!)


如果我們能不受我們“個(各)”人因素的影響,將整個的事物發展過程想象為一個“大循環”,我們就可能注意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的一切研究(行為),總是從這個大圈的“中部”開始。然後我們朝“以前”走。到“頭”之後,再從中間往另一“頭”走。你一定猜到了,對物理學家,這個“中間”就是低速移動的物體。這個“以前”的極點,就是量子力學的山頭;而這另一“頭”,就是我們真正的“頭”(大腦)。


思維的絕對本質,來自這另一頭。它溝通了自然宇宙兩極的聯繫,揭示了自由宇宙的真正面目。它給“決定論和非決定論”這一哲學問題,在這一大循環中的關係,作了完美的解釋。遺憾的是,思維的絕對本質,不可再用“宗教-哲學-科學”的方法來證明了,因為它已經超出了自然科學適用的範圍。在這個意義上,它是在一更高層次的“測不準原理”,在這個大循環的另一級應用的結果。


思維的本質是自由與科學的本質是真理。科學一詞來自拉丁語,本意指得是“知識”(Science from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所以對科學的定義,就是對知識的定義。


200)什麼是知識呢?在西方從古希臘哲學家開始,產生了兩大派。用後來哲學家的說法,叫做“先驗”和“經驗”的兩個派別。前者也等同與“形而上學”,後者也等同與中國人所說的“實踐”一義。


201)前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圖。他繼承了前蘇格拉底時代“伊歷亞學派”,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恆定”的觀點;後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他繼承了前蘇格拉底時代的“米利都學派”,認為世界萬物都在是變化中。因而世界的本質是“flux”,既,“恆動”。他們的世界觀,因此又都影響到他們對“知識”,即對“真理”的看法。


202)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是自然科學。典型的自然科學代表,是牛頓物理學。它開始於伽利略的小球拋物線和落體定律的研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將數學公式與觀測實驗結合起來了。同樣的還有開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的研究。他們的方法與中國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中國神農嘗百草,或是祖沖之計算園周律,或勾股定理的發現等,都沒有將“經驗數據與數學公式結合起來”。這個結合,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的標誌。


203)數學是邏輯的一部分,是對定義,推理,證明等,的“純粹思維形式數量化”的研究。凡邏輯,都是指對具體事物的抽象,概括,因而他們是恆定不變的。


204)如同我們要問“什麼是椅子?”,我們是要把握椅子的定義,而不是張三或李四家的椅子的具體形狀。同理,我們要在平面上找一個“真正的三角形”,它的三內角之合必須等於180度。而這樣的三角形,只能在定義中證明,而不可能是任何一個人畫出來的三角形。


205)所以,在嚴格意義上,知識 = 恆定 = 真理 = 邏輯。而科學(自然科學)的本質,嚴格地講,不能完全等同真理。這就是柏拉圖的“形式(Form)”論。它告訴我們,邏輯或數學的真理性,是根據前提推導出來的,與客觀世界的偶然的時間或地點無關。這也就是舊的科學,不斷被新的科學理論所代替的原因。科學的真理性是相對的,因為它必須基於觀察或預測,必須需要證明。因此,科學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真理,而需要經過人類“經驗”的檢驗。


真正的真理,只有潛在和被發現,兩種狀態。從這方面看,柏拉圖是正確的 - 真理是永恆不變的。


能發現真理的宇宙萬物,只有心靈。永恆不變的發現,必須在“毫無束縛”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心靈的本質就是自由。心靈不僅以自由,為發現科學真理的必要條件,而是自身的本能。在這個意義上,自由就是創新自身 – 而任何創造都是“發現”(柏拉圖),所以也是科學的本質。


人類探求真理的根本來源,在於滿足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要回答“為什麼”的問題。人類不同與其他動物的地方在於,人類有一個思維。思維的功能是思考,思考的第一步就是疑問,如同蘇格拉底做的一樣。


人類探求真理面對的有二個對象。它們一是“自然”本身,二是自己和其他探求者的關係。如果一部分人居住在的地球上的環境比較擁擠,資源比較饋乏,這一部分人類就免不了彼此之間爭鬥占了很多時間,而沒有時間研究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另一部分人類沒有受到地理環境的困繞,可以拿出較多的時間研究自然,這樣就產生了科學。我這個想法基於各處人類從猿到人的進化沒有本質的差別。東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大體適用於這一情景。


在提出為什麼的過程中,人類使用過三種方法試圖回答這些問題。它們是宗教,哲學與科學。人類在自己的進化中,開始書寫自身文明的歷史。人類的思維逐漸地走向成熟。宗教首先出現於人類進化開始的遠古時代。那時幾乎每個部落都有象徵宗教信仰的圖騰標誌。人類如同動物一樣,感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不同於動物的是,人類將自己感覺到的恐懼和興奮,刻在周圍的洞穴里,石頭上等,以此開始了自己的文字歷史。人類將這些感受還編成故事,由老人傳給孩子,代代延續。


慢慢地,同樣的故事重複使孩子聽得不耐煩起來。老人們開始為這些故事添枝加葉,使這些故事變得複雜化和系統化了。另一部分孩子在成長中終於看到了老人的杜撰,開始懷疑這些故事的真實性。這樣就產生了近一步的為什麼,於是哲學就從宗教中產生了。


哲學從宗教中分離出來,是人類思維理性成熟的標誌,既,由感覺產生宗教,由理性產生哲學。哲學在自身發展的道路上,首先通過語言分析產生邏輯,又通過觀察自然產生了來自經驗的關於自然的知識。以邏輯為基礎,不久又產生了數學。數學的發展又得力於商業的推動,由此導致了自然科學的出現。自然科學終於慢慢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了。


宗教中感覺到的問題,經過哲學思辯變成理性化的問題。自然科學又將哲學的問題“量化”,由大化小,一一解答,由此創造了我們今天的物質文明。


不是所有宗教中的問題都可以,或已經理性化了。同樣,也不是所有的哲學問題都可以,或已經被科學解決了。宗教的問題的“集”是一切可以感覺到的問題。哲學的界限是一切理性遇到的問題。而自然科學解決的是一切可以量化的問題。這就是人類三種探索真理的界限。只要每種界限被恪守,人類的文明就會一如既往的發展。人類最終的目的是如何在宇宙中永遠延續下去。可是人類除了感覺和思維外,一無所有。


B測不準原理 1從測不準原理與思維的絕對性,看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之爭 
“折騰”,看來是人類認識的特點。大約從十七,十八世紀起,人類的思想認識史產生了一場革命。執這場革命牛耳的,是一群英國知識分子。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哲學家洛克,休漠和自然科學家牛頓。


在哲學上,位於歐洲大陸邊緣島上這些哲學家,不再滿意歐洲大陸哲學(以德國為代表)的“玄想與猜測”,而開始“返回到認識過程自身”,探討人類的知識的來源發生機制,既人的感覺和心靈是如何接受知識的,此後被稱作“經驗主義”。而牛頓定律,則成為在自然科學史上,開創了追求自然世界法則的確定性,準確性的科學典範。


這如同我們網友們爭論,“真理在哪裡?”。爭了半天誰也不服誰。忽然有人說,“咱們說的‘真理’不是一碼事呀!”。稍尷尬之後,大家同意,首先對‘真理’定義,然後又規定大家同意的證明發現‘真理’的檢驗方法。


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高高興興的過了一百多年,認為從此天下的知識,無不掌握在我“如來佛”手中。德國的哲學家,數理邏輯的創始人萊布尼滋,在給友人的信中,不無自豪地聲稱,“我們不用爭辯。只要把我們各自的論點帶進公式中,說,讓我們算一下吧,朋友,問題就解決了。”


平地一聲雷。隨着人類進入了原子時代,瑞典以海森堡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發現了“測不準原理”:在觀測一微粒子時,由於觀測儀器的影響,觀測者不可能對該微粒子,在質量,動能,位置等方面都給出精確的定量。


好一個“測不準原理”!加之愛恩思坦的質能守恆定律,對當時的科學界的震動,大概不小於幾個世紀前的“日心說”取代“地心說”引發的震動。而對於應該永遠跑到前頭的哲學,我不曉得,從那時起至今哲學家們,是如何解釋說明這種現象(希望有君不吝賜教)。


在我看來,中國古老哲學的“兩極相通”的猜測,得到了證實。當我得出了精神,思維的絕對性,無限性,萬能性(見“談知識及分類)”時,我已經意識到我走到了事物發展的一個盡頭,既,絕對的精神階段。而事物發展的另一頭,開端,應該具有“類似”的性質,既,無限,絕對,不可把握性。幸運的是,“測不準原理”的知識,是用“客觀”方法得到的,相對與,我認為的精神的絕對性,是通過“主觀”的“向內審視”,得到的(類似洛克對自己心靈審視的“白板說”)。


如果同意我以上所論,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爭論,就可以很清楚地回答了。在爭論的雙方都能提出令人信服的例子時,卻沒有一個系統,能把這雙方提出的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例子,統一起來。


我的結論:在事物發展的中間階段,一切都是“決定論”的;而唯有在事物的兩極,既,事物的開端和終結,是“非決定論”的。


下一個問題,究竟“決定”與“非決定”的判定,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準確地定在什麼地方?我只能從哲學上告訴你,這是“質和量”的關係 - 具體怎麼作,是你自然科學家的事了,你還得繼續“折騰”。


214) 再回頭看,在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史上,曾出現過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對人類自己所知世界的真理性進行探討。它們是:宗教,哲學和科學。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看,宗教主要是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哲學主要是用“抽象思維”,注重理性的方法。科學主要是用“邏輯思維”(更精細的抽象思維),注重證明,數學和觀測資料相符合。而量子力學,將科學的最後支柱和工具,數學,也打垮了。它證明,即使完全依賴數學公式的推演,只要引入任何與我們自然世界有關的因素,如薛定諤的“波函數”(薛定諤自己開始也不懂其意義),即使它是隨機/概率性質,得出的結論必然仍然是關於我們(科學家)的世界,而非關於獨立於測量者的真實世界。


1) 量子力學雖然還在發展中,但就它迄今一百年來我們知道的成果,它告訴了人類7條原則:


1 科學不能最終揭示世界的全部真相(When reaching the end of physical reality,Science cannot reveal the total truth of the world.)


2 科學只能揭示科學家們所想象的世界(Science can only expose the part of the 
world of which exists only in the scientist's mind.)


3 科學的工具是人類為自己的目的所打造,它也只能用來滿足人類自身的需要 (The 
tools of science are made to fit human needs ONLY.)


4 科學為人類的工具,用科學來了解人類工具的能力之外的世界,必然會失敗(Science is a tool of humans through which to know the world beyond its reach defeats its purpose.)


5 人類如欲了解人類以外的世界,“必定不能運用科學”,是一個必要條件(To know the world NOT through scienc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obtaining this goal to know the world.)


6 如果有不依賴於科學探測結果的客觀世界存在,人類還沒有發現其正確的探測方法(If there is an "objective" world independent of the detection of science, humans haven't figured out their right way and proved it yet.)


7 迄今人類所用的三種方法探索世界中 - 科學,哲學和宗教 - 科學已經證明自己被淘汰了。下一個方法,我們應該從一種新的哲學角度,以邏輯和理性的方法來看待世界。這種新的,可能的哲學稱作“範例哲學”,或“絕學”(humans have tried to know the truth of the world through 3 channels so f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f which science has miserably been proven a failure, and next it is the term of a possibly new philosophy called 'Philosophy of Instance' or "Absolutology".)。
2量子力學的結論徹底粉碎了唯物主義世界觀量子力學的產生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量子力學的真理性,也已經被多方證實,並被許多其他自然科學所應用。


量子力學對哲學的影響,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對人類意識形態的思想影響,卻不常被人提到。其中一個原因,是量子力學理論本身的深奧難懂;另一個原因,是量子力學產生的國家,是歐美西方民主國家。這些國家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對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為基礎的國家,思想和意識形態,關心相對較少。


這個結論就是:量子力學的結論,徹底粉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石。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來,世界的本質分為物質與意識兩大部分。這種區分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在這個絕對的劃分之下,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所以在哲學上,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世界觀,又稱為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只
承認世界本源是物質,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所反映等。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世界本質的絕對的二分法的劃分,在量子力學的事實下,被證明完全是錯誤的。


在量子力學中,微觀世界中量子“疊加態”的特點,已經證明了微觀自然界,在量子的狀態,微電子已經不存在一個人類假設或先定的“客觀本質”。在量子的狀態下,如微電子的位置,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點。當科學測量儀器試圖探
測一個微電子的空間位置時,測量儀器對它的測量,必定要影響這個微電子原有的空間狀態。


讓我用一個比方來解釋這個量子狀態。當一對男女青年結婚時,這個婚姻最終是白頭諧老,還是中途離婚,不僅不可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真理性/真相,既,無論那種預測,無論預測者是誰,都不具有真理性:因為這個“真理(真相)”,並不存在。這個婚姻的真理/真相,是一個“某一發展期中”的結果。因此,在對這個真理/真相的判斷時間到來以前,既,我們可以對這個婚姻作一個斷定了,這個真理/真相,並不存在。


如果一個馬克思主義主義唯物論者回答這個問題,他一定要強調,這個婚姻的“真理性”,既,離婚還是白頭到老,實際上“已經”存在了,只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這個“真理(真相)是什麼”。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個先定/假設的荒誕。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者先定的“物質存在”的含義。而我通過這個量子力學結論在生活中的比喻,力圖清晰表明,以上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基本的哲學錯誤。量子力學的真理性看來沒有人懷疑了,有爭論的是它的“測不準原理”的哲學意義。


嚴格地說,“測不準”是一個不確切地表述,因為“測不準”好像是說,隨着測量手段的改進,人類總會有一天會“分開”微電子的動量(速度)和位置,從而一一測得結果,因為微電子這些物質性質的“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測量方法而變化的。如同一個遙遠的X星系,人類在沒有發現它以前,不等於這個星系就不存在於宇宙中。

我認為,錯誤就在這裡:人們用對已知世界的結論,去推導未知世界的本質,而忽略了以前結論的條件因素,以為人類在所以前熟悉的世界所得出的結論,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具體地說,根據宏觀世界的物理規律所得出的哲學結論,只適用與宏觀世界的環境。將這種哲學結論用之與微觀世界作指導,必定有錯誤。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的新哲學意義,最少有這兩點:


1 在量子態中,微電子的“客觀存在的狀態”這一哲學和科學概念,是個“偽概念”,這個概念根本就不存在。


2 在以上第一點的基礎上,如果人類要進行探測微電子的“存在狀態”,那麼,人類的探測儀器,一定要“影響”微電子的存在狀態,既,測量所得的結果,是測量導致的“測量下的狀態”。讓我用一個宏觀的例子來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態。


某家有一個“剩女”,一天要見一個別人介紹的男子。此女只相信“一見鍾情”式的愛情,非此不嫁。介紹人說,該男子知道此姑娘的心思後,提出一個要求:見面只在事先關了燈的屋子裡,待雙方都在黑暗中進屋後,再由介紹人開燈....


我的問題是,在介紹人開燈前,姑娘可否已經對此小伙“一見鍾情”?


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者會說,姑娘的“一見鍾情”或“非一見鍾情”(二者擇一),從姑娘知道相親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個“客觀存在”,這個存在並不以“見面”這一“觀測手段”,而轉移。我卻認為,姑娘對這個小伙的這種感覺(二者擇一),在“開燈以前”(觀測手段),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而開燈,這一觀測手段,恰恰影響了姑娘的內心“一見鍾情”或“非一見鍾情”的選擇(二者擇一)。開燈以後的姑娘的結論,只是由開燈形成的,僅此而已。


所以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世界觀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這一個認識,被量子理論的結論證明,是根本錯誤的。


C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哲學基礎 
在前幾天討論應用哲學與人工智能的關係時,有網友說,“至於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從其研究開始就缺乏哲學角度的支持,也是其走入死胡同的原因之一。”


我先看到伯克利大學哲學系的John Searl教授“Understanding does not come from 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 per se.Instead:it requires certain kinds of wetware or hardware or meat." 我認為:前半句,如果改成“Understanding does not come ONLY from 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 per se...”,還算勉強對的。後半句,則錯的離譜。


他同系的Hubert Dreyfus教授,幾年前寫了一本“What Computers Can't Do”,將現代的AI研究比喻成中世紀的鍊金術,遭到群起而攻之。他在學校吃午飯,居然無人願意和他一起進餐。但他老兄還是預見對了後來的一些AI的發展。所以幾年後又出了一本“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這次的反應寥寥,Dreyfus說,這證明我對了。結果是,這位教授是個歐洲大陸哲學的迷,長於海德格爾,馬洛龐荻等的“現象學”,認為人工智能不可以模擬人的潛意識,而潛意識是人的智能的來源。這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AI研究人員有幾個懂現象學的?當然無法回答他,所以他取勝"by default"。


要回答什麼是人工智能的哲學基礎,我認為,關鍵是要回答“什麼是人工智能的界限?”人工智能可以作什麼,不可以作什麼,和我根據什麼來確定這兩個問題。


我先講我的結論,然後說為什麼。我認為,人工智能,從根本上看,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由於這兩個限制,人工智能的解決問題的“集”,總是有限的。所以人工智能不能超越現有的條件。如果人工智能真達到超越現有的條件,人工智能的成果則與人類無異。人工智能則根本就違反了人類研究人工智能的初衷。所以,嚴格地講,人工智能,是個偽問題。沒有人工智能,只有“人造功能(Artificial Function, AF)” - "There is no AI, only AF."。


為什麼?人工智能的實現,總是通過“模擬符號”來實現。這裡有兩個因素,一,模擬,二,符號。首先,模擬,以現存的一切為對象。現存的解決問題的集合,總是有限的。人之所以能解決這個“有限的集”的問題,因為人面對有限的集合時,可以和必須在無限可能性中尋找合理因素,而創造新的有限的集合。這好比,AI的模擬,總需要人類餵它“魚”吃,AI才能工作。當人類沒用“魚”時,既,碰到解決不了問題時,AI就無法工作了。在這種時候,人在幹什麼?人類會在現在的環境,條件的有限集裡,在幾乎無窮的可能的組合中,尋找合理的因素,組成一個新的有限的集,來解決問題。也就是,人會去想辦法去“打魚,既‘漁’”- 不用說,這一步的完成,涉及幾乎無限的可能性。而這一步,AI“幾乎”不可能做到。


符號,代表人類的思維運用各式的語言。語言分為“句法和句義(syntax vs. semantics)”。句法總是“眼前”人們所看見的形式,是語法中的“現在時”。句義,則不僅是現在時。句義涉及過去時和未來時。句義的過去時部分,和現在時部分,總可以由AI模擬,未來時,既,潛在的部分,無可模擬。換句話說,目前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一切都可模擬。而未來部分,不可以,因為機器不能“聯想”,不是思維。


這就到了說明思維有什麼性質的問題了。在前文已經說過,思維要運行,必然要有什麼在運行的問題。這就是廣義的語言,包括一切感官材料,一切感覺所留下的記憶。宇宙的必然性體現在物質出現的偶然性上。也就是,宇宙不是“真空”,而是必須有星系在運動。思維也是一樣。人的大腦也不是真空,它必須運用某種“語言”來運作。正像星系的關係,是通過“四種力”(電磁,引力,強,弱相互作用力),語句和詞彙之間的“力”的關係,也是語句本身在被思維創造出來時,就有了。正是因為語言中的這些“力”,使思維的內容或結論,產生“聯繫” - 這就是哲學上範疇的由來。而不是象康德所說的它們來自“先天”和“先於經驗”。這些都是範例哲學的概念解釋。


重複地說,正是由於思維的無限絕對性質,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的進化是多少億年,以生物形式完成的。也就是,我們用以思維的大腦,是裝在“一塊肉”中。這快肉與其他動物的肉,沒用什麼本質的區別。而這快肉中裝的這個“思維”東東,確是不得了的 - 因為它使人的想象力沒有界限。


所以,如果人工智能真能創造出這樣一個會思維的什麼,除了用生物的方法,人類能比上帝在這方面高明嗎?OK,上帝也有眨眼的時候。如果人類用其他方法製造出會思維的東西,難道這不就是“人造人”了嗎?因為人的本質,區別與一切其他動物的地方,就是會“思維”。


很明顯,“人造人”的出現,立刻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倫理問題。人類研究AI的初衷是,既,象使用機器一樣,來使用AI的成果。“人造人”,當然不為人類的社會文明所容許,所以AI的實現也不可能。從另一方面看,既然AI是使用一切現存時空條件下已經存在的解決問題的集合,那麼一切人類已經創造和發現的功能,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改進,並且這種完美改善沒有止境。


人工智能的不可能,和“人造功能”的必要性,是兩個互補的命題。如同人的想象力的無限性和人的壽命有限性一樣。這就是我們要儘快弄清楚,“Do we really know what we are dong?”的目的。
D沒用“人工智能”,但有“人造功能” 
我在上文提到,“John Searl 教授前一半,“Understanding does not come from 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 per se.,是對的。後一半,錯了。”。我要修改這句話為“John Searl 教授前一半,如果改成,“Understanding does not ONLY come from ones and zeros or ONLY symbols per se.,就對的”。


因為,既然“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個偽問題,其實不論'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都不重要。既,如何實行智能,怎麼實現智能,在什麼物質上實現智能,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什麼呢?重要的是什麼叫“智能”?如果按照我上文的定義,這個智能,既使能實現,也達不到人類原先預想的目的。因為實現了這個智能的物體,只能被看作“人”,而不再是機器。這個“潛在的目標”:在機器上實現人工智能,然後還象其他機器一樣來用,使其為人類服務 - 根本不能實現。正像人類不能走回到奴隸社會,由一部分人再來奴役另一部分人一樣。下面是這個證明的重複:


證明的十二步:


1 人工智能 = 人造智慧
2 智慧的唯一來源是,思維
3 不是所以思維都是智慧,只有思維的結晶,才是智慧
4 欲要知道智慧是否可得,先要知道思維是否可得
5 欲要知道思維是否可得,先要知道思維的本質是什麼
6 思維的本質,是思維具有無限/絕對的性質。既,思維沒有界限,思維是無限的(根
據範例哲學,思維的無限/絕對性質,也經證明過)
7 人類只有先“人工製造”思維(自然生育除外),然後才可以考慮怎麼從“人造思
維”中,產生“智慧”
8 如果人類造出了“思維”功能,不論在什麼物質上實現的,如人造肉,纖維,硅
片,電子原件,等,那麼這個具有人類思維功能的“人造人”,就跟我們其他人類
“基本”一樣,我們就會認為他們是“同類”
9 人類的一切法律,道德,政治等文明條例規定,比如會同樣適用於這些“人造人”
身上
10 人類不可能象對待計算機作為機器,來對待這些“人造人”
11 結論,“人工智能”,永遠不可能實現,所以是個偽問題。
12 所以,人類能作的類似事情,是“人造功能”(待證),而不是“人工智能”


證明完畢。 


如果"人工智能"這個詞錯了。那這些搞AI的人不沒飯吃了?(網友問)。我的回答是,沒有人工智能,還有“人造功能”。


在我看來,人類的問題,是把已經作的事當作“想當然”。人們吃了幾千年飯,最近100年來才搞懂消化的原理。人們用了千年數字,符雷格第一個發現了數字的基礎是什麼?(集論開始)。人們用了千年語言,符雷格第一個發現了語言的指謂功能,創立了數理邏輯。人們的腦袋思維了千年,徒子第一個發現了思維的本質意味什麼。人們搞了幾十年人工智能,以為可以使思維的智慧結晶可以隨手拈來,徒子第一個指出了“人造功能”與“人工智能”的區分。後者不可能,前者不但可能,而且必須,並且作的遠遠不夠。為什麼呢?


因為,任何單一天然功能,人類都可以將其訪造的好過其自然的功能。


如何證明這以上的結論?


證明如下:


1 單一功能的定義:比如豹子跑的速度,人對棋的記憶,狗的鼻子靈敏程度等


2 思維,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既然有“絕對/必然/無限”的性質,它一定是潛在的


3 “潛在絕對的性質”,必然要以“現實的相對形式”出現


4 任何一相對的事物所具有的功能,因而也都是有限的,相對的。因而必然是可以被“絕對/無限”的思維功能超過


5 所以,自然界一切單一的功能,都潛在地有被人類思維的絕對功能超過的可能


證明完畢


思維功能本質不可模仿性,和人類模仿單一自然功能的超越性,是人機關係研究的哲學思路的指導。
E思考與圖靈機 
在上篇文結尾,我說:“人工智能的不可能,和“人造功能”的必要性,是兩個互補的命題。如同人的想象力的無限性和人的壽命有限性一樣。”,其實,更準確地說這段話應該改為“人工智能的不可能,和“人造功能”的必要性,是兩個互補的命題。如同人的想象力的無限性和人想象力集中到一點時,思維過程“線性(linear or asynchronous processing mode)限制”一樣。


修改的想法來源於我重溫圖靈機得到的啟示。這是百度對圖靈機的概括介紹。“圖靈的基本思想是用機器來模擬人們用紙筆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他把這樣的過程看作下列兩種簡單的動作:在紙上寫上或擦除某個符號;把注意力從紙的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而在每個階段,人要決定下一步的動作,依賴於 (a)此人當前所關注的紙上某個位置的符號和(b)此人當前思維的狀態。(http://zh.wikipedia.org/wiki/圖靈機)”


英國數學家圖靈所想象的這個邏輯機器,是現代一切計算機CPU的處理方法的核心思想。也是機械地處理“形式(符號)化系統”的本質。如果以哲學的眼光來看,可以將圖靈機更根本地抽象為“資源,實施,方法”3個部分。資源部分是由三個“無限的集”組成:1,紙帶長度,2,記憶空間,3,操縱耗費能量(電力)。實施部分,是由4個部分組成,但是它們是“有限的集合”:1,字符定義;2,狀態定義;3,移動步驟定義;4,指令定義。最後,方法部分。它只有一個:就是處理方法“線性(linear or asynchronous processing mode)限制”,也就是,“one step at a time”。


有了這個對圖靈機的認識結果,我就很容易比較思維中的“思考機制”。人的思維,也是由這三部分組成“資源,實施,方法”。資源,在思考中是無限制的想象力(已經在以前反覆證明過)的集合。實施,是處理當前問題手段的“有限集合”,既,僅就人類當前知識所了解,以目前的時空為界限。方法,也是“線性(linear or asynchronous processing mode)限制”(在以前文中說明過)。


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計算機的處理邏輯,數學邏輯,與思維的思考機制,本質上是一致的。這就等於說,圖靈機不是在“模擬”人腦思維的功能,而是“就是”人腦思維功能。圖靈機與人腦思維功能的唯一區別是,思維的無限的集合,是現實中存在的。而圖靈機的無限集合,是人類所給予的。 


直接了當地講,這就是為什麼圖靈機在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原因。
F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區別 1從語言範例的角度看待 
瑟爾(John Searle)和喬姆斯基(Norm Chomsky),一個是加州伯克萊大學哲學系教授,另一個是麻省理工學院哲學系教授,關於語言的爭論,曾經很引人矚目(參見http://www.scribd.com/doc/47780900/John-Searle-End-of-the-Revolution)。
原因是前者是著名的語言哲學分析派的領軍人物,後者是二十世紀語言學的領袖。從後者發表其劃時代的著作,《句法結構》,半個世紀過去了,現在看來前者的看法對了。既,喬姆斯基的“語言學工程”失敗了。按照瑟爾的看法,他本人也放棄了“普遍語法規則”的觀點。雖然很不情願,他一再修改自己以前的目標,由“規則”,改為“原則”。又由“原則”改為“參數”,等等。本來宏大,雄心勃勃的體系,變得越來越模糊,幾乎在不斷修補,以挽救理論上的反例挑戰。我自己認為,喬姆斯基的錯,不是他的錯。從根本上講,他的觀點來源於柏拉圖,笛卡爾和康德的思想。所以是這兩個哲學巨頭錯了。所以導致了喬姆斯基這個“學生”的錯誤。


笛卡爾將心靈和自然物質分開的思想,特別是康德強調人類“先天認識範疇”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喬姆斯基,也就是他發展出人類“先天取得語言”的機制的思想。他緊緊抓住“先天”這一思想,又用到了柏拉圖的“形式”概念,所以認為“普遍語法”是人類頭腦中固有的,與人需要交流需要等無關。


按照柏拉圖的觀點,"形式"是事物的本質.現代計算機處理過程所用的語言,就是完全形式化的符號系統。這也導致許多AI研究者認為,計算機就是人腦,更有認為計算機就會有意識,包括現代計算思想的發起人,圖靈本人。


那麼所有這些錯誤在什麼地方?從語言範例哲學角度來看,這個錯誤,在於不懂得“純粹形式語言”與人的“自然語言”的根本區別:機器語言,是且僅是,一個符號系統;而自然語言,是一個“生命系統”(因為它是“思維的範例”)。


自然語言作為一個生命系統,它有“形式,內容和功能”,三個方面。僅僅單純從“形式”方面,或“內容”方面,來企圖掌握語言的本質,都是不完全的。而必須從“功能”的角度看待語言。既,認識到“形式和內容”,都是為“功能”服務的。語言的生命力,體現在功能上面。
如果自然語言有“普遍規律”,那一定要從“功能”上開始 - 這就是語言範例的普遍性本質。
2談宇宙和外星人 
2011年諾獎物理方面的三位獲得者,都是研究天體,宇宙方面的科學家。對他們工作的肯定,無疑又會掀起一場人們對未知的太空宇宙的探索熱情。僅憑這一點,就足以顯示諾貝爾先生當年的眼光與偉大。


有文談到,科學家對宇宙大爆炸,膨脹加速,紅移測量,暗物質/能量等的研究,可能會推翻哥白尼的“日心學說”,最終證明聖經“人類是宇宙中心”的觀點是對的。我覺得這完全可能。因為根據黑格爾的“正反合”的三段論說法,這個結論符合邏輯,當然充足的證明是完全必要的。不過,我不是學宇宙學的,我只是想根據自己理解,談我對宇宙,生命(人)和外星人的看法(我們的溫總不是叫我們“仰望天空”嗎?不過,他們沒說誰管飯的問題,尤其在海外的人)。


一個孩子長大到一定時候,會問父母,我是從哪裡來的?再大一點,學會了動腦筋,會問自己,我是誰?用一句存在主義的話說,存在先與本質(其實在哲學上也有爭議)。問這些問題,標誌着孩子到了決定“自己的本質”的時候。人類作為集體,在自己的歷史上,也一樣會試圖不斷地提出這些問題,在不同時期,哲學家,神學家們給予不同的答覆。不過,到目前似乎沒有一個答覆十分令人滿意。


按照現代科學提供的資料,宇宙的年齡大約在350億年以下,銀河系的年齡大約在150億以下,太陽系的年齡在50億年以下,地球在40億年左右,人類在20萬年以下。這樣看來,人類還是個“baby(寶寶)”呢。而一個“寶寶”無論認識自己,還是認識宇宙,恐怕都不會太圓滿。所以我即使說的不對,也可以自我安慰了。


我先說人。中國的聖人說,食色,人之性也,又說,心之官則思。笛卡爾稱人有“thinking substance (mind) and extended substance (body)”,即二元論者。人與一般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有思維。通過這個思維,人認識到,自己周圍的一切,不論是“大”的物質,還是“小”的物質,都是沒有邊界,即無限的。在自己身邊,有“自然數”,仰望星空,有宇宙,都是如此。


如果這些“無限”的事物存在,那麼“思維”也一定具有“無限“的性質。否則,如果思維是有限的,它怎麼可以認識到無限的事物呢?所以,我們可以將個人的思維,看成是無限世界的一個“拷貝”,是自然界這個“上帝”,暫時將自己的“能力”借給你的。這一“借”,就是將“無限”和“有限”的性質,結合在一起了。這個“借期”,當然是你在停止呼吸之前,至於你是否認識到此,能不能用好這個功能,上帝則不再多問。反正,用一句流行的話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任何有限的事物,都要發展。這個發展的頂點,就是最終“突破自己的有限”,達到“無限”:“人的思維功能”正是“人”發展進化的結果。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從功能上講,人的發展進化,不正是延着“機械-物理-化學-生理-社會-精神-思維-反思-悟性”,這一路走來的嗎? 


當人類作為一個生物體,在進化到產生“思維”時,這僅僅是個自然界個體事物,或叫物質,的“功能”發展的完善,即發展到“頂峰”了。為什麼呢?因為自然界已經在一個“有限”的物質(一個生物體),上達到了具有“無限”能力的功能,這個功能的生存體,就是人的“大腦”。
3地心說與思維產生的偶然性 
國家網友一文,談到地心說,而不是日心說,應該是對的。當然,他指的是從人存在的角度,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而不是機械的天體物理運行方面。我對此問題的興趣則是從哲學的角度,從人的思維具有無限/絕對性質的角度,來確定思維的“地心說”位置。


兩人都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如何證明“信仰或思維”,在宇宙中占有獨一無二的位置(證明用科學的方法)。下面是我的嘗試。


我們知道,自然科學的真理性,服從概率規律,因為謂詞的經驗內容來自後天,用康德的話,叫做“先天綜合判斷”(priori synthetic judgement)。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看到,今天的太陽升起了,昨天的太陽升起過,前天的太陽升起過,....因此斷定,明天,太陽也一定升起。這個判斷的因果性,來源於我們頭腦中的先天範疇對後天經驗的概括(康德)。而“明天太陽升起”這一事件是否重複出現,則基於因果性的概率。


推而廣之,一切在經驗中的事物,都服從與概率規律。再推廣開來,一切時空中的事物,都服從概率規律。因為一切時空中的事物,在特定的條件下,都會產生。用個編程的語言,叫做一個“範例(instance)”。思維,或信仰,基於身體的存在。人的存在基於地球的存在;地球的存在,基於太陽系的存在,....等等。


關鍵的證明是,這個系統的產生條件,依賴於“每個環節”的產生條件;而這個系統的每個環節產生的條件,都基於概率。想象一下,當這個概率是無限大時,因為基數的無限大,如同在宇宙中的情形,那麼,人類的出現不就成了,既是必然,又是唯一的麼?(必然,是因為有限個體的發展,必然要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變為無限的性質)。


當我們試圖將一個有一萬個分散零件的手錶,靠搖動成一個手錶時,其概率是非常小的,但還可能,因為手錶的零件有限。如果,手錶的零件是無限多的,據我有限的概率知識看來,這個手錶成型的概率,就變成無限小了 - 但會有一次;這就象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誕生。這樣看來,有人每天慶祝一次自己的生日,也是絲毫不過分的。
G宇宙大爆炸- 暗物質與暗能量 
網友一篇“關於空間與暗能量的哲學思考”,對暗能量和天文學家的近期探討做了很好的介紹,很有啟發性。慕文希望科學家能給予答覆,不過,我的看法則相反 – 這是哲學家的任務。哲學是思辨的學問。哲學應該走在科學的前面而不是相反。科學家的創意大都是來自哲學的修養與其他領域如藝術音樂等的薰陶。所謂“一行的真功夫不在此行之內而在天外”就是了。當然這是指對本行已經很精通的人,需要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境地。慕文提到一位mentor認為暗能量在我們生活中就有,這頗合吾意,使我“暗地的思想”可以借題小小發揮一下。暗能量,還有其科學家的另一個猜測 - 暗物質 - 的存在。兩者是什麼關係,是否能互相轉化,本質為一,目前科學家所知無幾。近年來的科學家觀測和推算的確定證據是:沒有暗能量,宇宙遙遠星系不可能離我們飛馳而去(哈勃定律)。沒有暗物質,星系不可能恆定保持自身狀態,星系早就四分五裂了(注意,星系自身內星座並不擴展,如我們太陽系)。近年科學界的共識是,人類所知的所有物質,只占宇宙物質/能量總數的百分之五不足。其他三分之二是暗能量,三分之一是暗物質。


如何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不僅對科學家,首先對哲學家就是一個挑戰。我認為即使哲學很好的解釋了暗物質和暗能量,哲學已經落後了。哲學家的任務是“預測”他們存在,而不是被科學家已經發現的自然現象牽着鼻子走。但悲哀的是,這是目前人類哲學界的事實。一切有志哲學研究的人都應該感到羞愧,都應該奮起直追。此是後話。Where is the beef? 你講了半天,你的愚人節哲學愚人高見在哪?你也許會問。我從三個角度講:現實生活,歷史和自我愚見。


中國人說,從一滴水可以知道大海(是中國人說的嗎?),黑格爾說,一切現象最終又都是本質的一部分,都是一個意思: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聯繫。我們不用等到必須飛到“阿貝爾2218星系群 或大/小麥哲倫星系”後,才能解釋。暗能量為什麼造成了各個星系分崩離析?因為暗能量充斥於宇宙的“空間”之中。這些“空間”之外,只能容納物質或暗物質。所以暗能量就“擁擠到星系的夾縫”之中,造成了星系各個分離。暗物質為什麼會穩定星系內部的星球?因為暗物質與物質對空間而言,二者必居其一。有物質存在的地方,暗物質就被“擠走了”,反之亦然。這也是為什麼暗物質占宇宙物質總量的三分之二,而科學家在地球上卻撲捉不到它們的原因。暗物質與物質,就像磁場的南極和北極一樣:既不能相容,又不能分開。那麼為什麼越遠的星系逃離的越快呢?因為越遠的星系所處的“空間”,物質與暗物質較少,所以暗能量充斥。暗能量越大,對物質/暗物質的斥力越大,所以遙遠的星系逃離越快。


從歷史的智慧方面,中國古代的易經,早就講過,“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是中國人對世界的總結。陰陽不可分離,又是對立的。世界除了陰陽,什麼也不存在。我們可以將暗物質和暗能量都看成“陰”的一面;而我們所知道的物質和能量是“陽”的一面。陰陽又是變化的。物質和暗物質,能量與暗能量,因此也是變化的。從今天的宇宙時間,137億年來看,物質與暗物質是在不斷增多,其反面,則處在不斷減少的過程。當二者的比例失調時,就是我們今天宇宙的末日了。這就到了第三個猜想,絕學的“範例宇宙觀”。


從範例的哲學看來,我們今天的宇宙,如同人類一樣,是個範例。它有開始(宇宙大爆炸),也必將有結束(星系的塌陷等)。這個宇宙的一切規律都是“範例原型先定”的。範例的一切功能,都是範例的“顯形”的一面,都是“主動”的方面。而範例的其他狀態,都是範例的“隱形”一面,都是被動的。人類迄今為止,只認識到我們周圍的前者,而沒有認識到後者。因為數學是邏輯的學問,既是“全真”的學問,因而也是“絕對知識”的領域。所以我們可以認識到物質不守恆的問題。而物理學的方法,是“經驗的方法”,它只對地球的觀測者有有效性。這就是科學家對物理實驗和數學推導出現了矛盾的不解之謎。


猜想從來是真理的先導。日心說,早在1500年前就被古希臘的哲學家猜中了,但直到哥白尼,才得到證實。真正的科學家和哲學家是不在乎世界對他們的看法的。因為他們所相信的真理,都是他們內心的感悟和邏輯自洽。證明,只對說服大眾有效。


第四節 哲學的困惑 A分析哲學-哲仙與哲聖 大凡在任何一個領域,傑出者都有兩種人,仙人或聖人。中國古代的詩歌歷史,最著名的當數李白與杜甫。前者被稱為“仙人”,後者,“聖人”。仙人和聖人的區別如何由來呢?“仙”,是天生的,或主要靠爹媽給的,如我黨的林副統帥所言。而“聖”,多半是考後天的修煉功夫,也就是,主要靠自己琢磨出來的。


這就是我們看到,李白寫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將進酒》 ”等,時引起的震撼和共鳴。一句話,驚為天人,所以叫“詩仙”。仙人的特點,是抓住自然物的景的誇張描寫,擅發人生的哲理,使人回首,不勝唏吁。全然無雕刻,斧琢之痕。


杜甫則不同。杜甫被成為中國的“詩聖”。他的名言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每首詩歌每個詞,每句話,他都反覆推敲,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是個“苦功夫”。沒有耐心與毅力,一般人都會放棄了。杜甫的名句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四首(其三)》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或“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等,使人感動的是字句優美,對仗嚴謹。其中精細挑選,優美的意境,又投射出深刻的道理和詩人的情懷。


在人類的哲學史上,情形也是如此。因為沒有人,或我沒聽到過人們這樣評價過哲學家,所以首創“哲仙”,與“哲聖”,二字。至於誰配得上這兩個稱號,倒還是次要的,雖然哲學家 - 如同凡人 - 也愛沽名釣譽。比如,叔本華當年就在黑格爾同一大學,同開哲學講壇課“打擂台”。那時黑格爾的名聲,已經是如皓月中天。結果,不用說,後者的講座人滿為患,而前者門可羅雀,最後悶懣而散。雖然如此,兩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當然,叔本華和黑格爾不是一
個級別。黑格爾愛不愛名譽呢?看看近年科學哲學大家波譜爾的批評就知道了。黑格爾非將自己的法哲學引伸到國家是道德的代表,引起了普魯士當局的褒獎,成為正式“國家學術(有中國儒家地位的味道)”。不用說,這也是黑格爾的哲學當時風靡一時的原因之一。
回過來說,誰是哲學的“哲仙”呢?我認為二十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維特根施坦,堪當。維早年,是個學工程機械的理工科學生。當他接觸到羅素的“數學原理”時,大感興趣,立刻決定赴英國從師與羅素,放棄自己的物理和研究發動機的學業。很快,維就學完了羅素所有能教他的知識,用羅素的話說,維“是一個很好的邏輯學家,但他不懂如何表達邏輯和哲學”。於是,羅素找了英國最著名的邏輯學家介紹給維。維只見了這個邏輯學家一面,就不去了,並告訴羅素,“他講的不出自己已經懂的範圍”。維,雖然不是一個謙虛的人,但他的眼光,終於使自己的恩師羅素,
也大跌眼鏡。


維特根思坦,其人格,可以稱是哲學家中,自蘇格拉底以來的第二聖賢。但其研究哲學,卻從來是斷斷續續。從沒有什麼打基礎的過程,或學習從古希臘以來哲學大家的思想的課程。他總是寫了一點東西,就聲稱“哲學結束了”,然後去參軍打仗,作小學教師,或自己設計房子等,或分配捐贈遺產瑣事,覺得哲學上已經無事可做了。呆了幾年,又想起什麼,自己又再寫信給羅素,重新開始研究哲學問題。維一生,對哲學的看法,就是一點:哲學問題就是語言問題。語言清晰了,哲學就不存在了。對語言問題,前期他出了個80來頁的小冊子,稱語言的本質是picture”。後來,他又改變了對語言的想法,將這些想法寫到日記中。他死後,被出版名為“哲學調查”,主要思想是,語言其實是人類的“language game”。維氏認為,沒有“私人語言”,語言脫離不了語境,所以是他是“語言相對主義”者。維特根思坦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就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看法體系支撐着。而每個體系,都影響了世界的哲學思潮,尤其是英語系國家的英美哲學分析學派。
1休莫問題,先天範疇和語言範例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三傑之一,休莫,在他的《人性論》中提出的一個著名問題,哲學上稱為“休莫問題”。即所謂從“是”能否推出“應該”,也即“事實”命題能否推導出“價值”命題。休莫問題的重要,體現了如何看待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以前的一些哲學家認為,道德可以像幾何學或代數學那樣論證其確定性,但是,休莫認為,對於道德問題,科學是無能為力的,科學只能回答“是什麼”的問題,而不能告訴人們“應該怎樣”的問題。他在《人性論》中寫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個道德學體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個時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進行的,……可是突然之間,我卻大吃一驚地發現,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題中經常的‘是’與‘不是’等連繫詞,而是沒有一個命題不是由一個‘應該’或一個不‘應該’聯繫起來的。這個變化雖是不知不覺的,卻是有極其重大的關係的。因為這個應該或不應該既然表示一種新的關係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論述和說明;同時對於這種似乎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即這個新關係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關係推出來的,也應當舉出理由加以說明。”(百度詞條)。


也就是說,休莫證明了,因果的概念,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人們產生因果的概念,是因為看見經常“成雙成對出現的事實”,而加以“聯想”的結果。人們對事實的陳述,沒有理由上升到道德層次的“應該與否”的結論。因為道德標準是主觀的知識,事實是客觀知識,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


休莫的判斷,震驚了德國的康德。康德在經過研究之後,承認休莫是對的。但是,康德認為,人們關於客觀世界的知識,並不是被經驗完全被動地印在自己的腦子裡。人類具有“先天”的整理來自經驗知識的能力。這些先天的能力,就是人們在自己心中已經有了“範疇”的概念,如“時空,因果”等等。人們用這些“先天的範疇”,整理自己的經驗知識,使之條理系統化。康德得到這些先天範疇,是通過他的“超驗推導(Transcendental deduction)”而得出的。


範例哲學,提出不僅世界萬物是範例原型的範例,而且語言是思維的範例。也就是說,思維產生的範疇,並非如康德所說,是人類的專利。範疇的應用源於語言,形象等類似的符號形式。因為範例原型(哲學的上帝),無法毫無根據地給人類套上“幾十對兒範疇”的緊箍咒,來限定人類如何來理解自己的世界。也許我也應該命名一個“語言範例先驗範疇推導”,來說明為什麼“語言是範疇”的來源,而不是康德所謂直接“先天”的結果。


舉例來說。我們知道沒有語言的動物,如南太平洋的海龜,在沙灘上生蛋之後,他們都會掩埋起來。而這些海龜蛋要待到幾十天之後才能孵化出來。老海龜明顯有“時間”的意識。因為他懂得,如果不掩埋這些蛋,他們就會在孵化之前,被其他海鳥吃掉。再有,我們知道鯨魚會成群圍獵海豚,非常講究“戰術”,每次大有斬獲。很明顯,他們直接的交流,是通過類似語言的一種交流方法。蜜蜂在發現采蜜地點後,也會以不同的空中飛舞圖形來通知同伴。
B相對主義的迷惘 
在前邊的二篇小文中,我批評了諾迪和喬姆斯基關於認知和真理的觀點。他們的這些觀點,其實在哲學史上並不新鮮,都可以歸類到“真理相對主義”和“認識相對主義”的範圍內。在前面提到,另一更著名的二十世紀分析學派哲學家維特根思坦,早先對認知持同樣的態度:“ Ludwig Wittgenstein in hi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claim that humans can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nly in terms of their historical or cultural context.”(wikipedia.org/wiki/Relativism)。相對主義還有另一大的方面,表現為“道德相對主義,這裡暫不討論。我主要探討相對主義對知識和真理的錯誤究竟出在什麼地方。


傳統哲學上對相對主義的批評,是集中說明“相對主義本身自相矛盾”。因為如果“相對主義”是對的,主張相對主義,就等於要人們接收“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這一觀點的真理性。真理性,既是客觀性,絕對性,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可以是相對主義也已經聲稱“一切都是相對”的了,這樣的判斷同樣適合自身。所以相對主義就自相矛盾,而失去了真理性。


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相對主義的主要問題是看不到現象或存在的本質。一切現象之所以是相對的,正是因為他們以“絕對性”為基礎。沒有絕對性,就不存在相對性。絕對性與相對性,如同祖先與今人的關係。我們不能因為不能確定誰是人類的祖先,就不承認祖先的存在。每一個相對事物都有絕對性的點滴在其中。相對性中絕對的種子,又如同水滴於大海的關係。從水滴中可以看到大海,但水滴不是大海。沒有大海,絕不會有水滴。


維氏之所以被相對性迷惑了自己對真理和知識的見解,是因為他們不懂相對與絕對的關係的道理,猶如不懂事物現象與本質的區別。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學”,形而上學,就是討論現象界之外的存在,既本質。不懂得此,不論是多大的哲學家,都不能說是掌握哲學的真諦。
C現象學 
胡賽爾區分心理學和對現象學是這樣說的:
“Husserl defines pure or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s an a priori (or eidectic) science (a science of essential being). He distinguishes between pure phenomenology and empirical psychology (and between transcendental and psychological subjectivity), saying that phenomenology is a science of essences, while psychology is a science of the facts of experience. He criticizes "psychologism" (the theory that psychological analysis may be used as a method of resolving philosophical problems), and he says that only an a priori science can define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Being.”
(參見:http://www.angelfire.com/md2/timewarp/husserl.html)
D存在主義 1關於存在主義答網友 
慕先生問的最後幾個關於存在主義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單獨列出作為答覆。這是他的原話(我加了編號):


”薩特爾之所以要有心理的介入也並非完全的突發奇想,而是其來有自….


1)他的一個思路,包括在他之前的存在主義的思維的一個目標好象就是要定義或至少是明確地界定什麼是存在。。。而對於薩特爾來說,為了這麼做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是“不存在”。。。這是一種自古以來在方法論上常見到一個現象,即為了說明一個對象,人們常希望能將這個對象的否定或至少是習慣俗成的否定來給與界定…好比亞里士多德在思考排中律的思路那樣….


但是,若他用“沒有存在”來定義“不存在”的話,就覺得與用“不存在”來定義“不是不存在---即存在”一樣,成為了同意反覆。。。因此,為了擺脫這一困境,他不得不引入一個觀察者的心理來定義“不存在”,而在這個基礎上來認識與不存在相對的存在。。。。。。,也就是說,他認為如果沒有一個觀察者的話,那麼就沒有“不存在”之說,也就是說一件事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觀察者根據存在想到了它的不存在。。。。。。。但是,他的這種還原主義的思路也為他自己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因為這樣一來那個觀察者本身的存在以及那個觀察者對於目標中的觀察及根本沒有感覺到的不存在之間的細微差別又要進行討論,他花了上萬字的篇幅來試圖說明這幾個概念之間的關係,但是最後我覺得他不但沒說清楚而且把自己繞了進去….


2)但是,就如你的在,定在,思在一樣,凡是存在主義的思路都無法繞開對於存在的定義或界定,因為存在的意義是存在主義的一切思維的基礎…而為了按照還原主義的思路來定義存在,就很難避開“不存在”這個問題…在薩特爾之前這個問題不是不存在,而是人們沒有去面對這個問題,薩特爾去面對了這個問題,他自認為是成功的,而且也因此而出名因為很多人都認為他成功了,但我並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我覺得他把本屬於存在的一種特例的思維引入到本體的存在概念中去本身並不妥….


但是,如果你的範例哲學不打算引入薩特爾的觀察者的心理因素的話,那麼你是如何繞開薩特爾及今天眾多存在主義追隨者們認為的無法迴避的對存在及不存在的基本定義的問題呢?


簡單地說,當你說“一切的存在”這句話時,你如何能夠在不引入觀察者的前提下迴避“在一切存在的之外的便是不存在的”這種在薩特爾看來根本是邏輯不通的定義(因為一切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一切了,那麼就不應該再有它之外的任何東西)或者用“沒有存在的即不存在”這樣的多少有同意反覆之嫌的定義呢?----薩特爾通過引入觀察者來迴避這個困境,但同時也將他自己帶入了一個新的困境….


不知你的範例哲學是如何在堅持存在主義的基本的還原主義的思路的前提下,不需要引入觀察者而能滿意地解決這個困境。。。如果你在這個問題上有滿意的答案,那麼將之發表,這本身就可以說是對存在主義的一個創新吧....”。


我將以上2個問題歸納如下解釋和回答。


1)薩特用”nothing”來定義”being”,錯在什麼地方?


首先,薩特找到being and nothing,然後用nothing定義being不是他的首創,而是繼承了黑格爾的邏輯學的思想,但他顯然不懂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為什麼。在黑氏邏輯學開端的三大範疇中,”being,nothing,becoming”,位置和推導循序的重要:nothing必須跟隨being,而不能相反。因為,nothing基於being,nothing是being的nothing,以being為前提。沒有being,根本無法談nothing。


二,nothing不是”non-being”。因為,正象關於being討論的哲學史上從前蘇格拉底到海德格爾,所有人公認的那樣,being就是本體論的第一個範疇,不再設一個non-being存在。


三,但薩特想到用being的”對立面”來定義being的方法,如同通常所用的,是他忽略了”個別與一般”在本體討論中的區別:在達到了最高的種差定義範圍的極限情況下,我們必須另闢蹊徑,而不能用一個低等的範疇代替。他的這個思想是對的,必須肯定,但方法錯了。所以很多人只看到後者,忽視了他的這個想法的合理的因素。


四,這就是範例思想對存在問題解決方法的”升華”:繼承和創新。用一個表示”不存在”的範疇,絕對,來定義一切存在。而絕對,本身又不可被質疑,因為它是一切的潛在和基礎,包括質疑本身。以上就是我的簡要對第一問題的回答。


2) 需不需要從“觀測者”或第三者的角度,來定義存在?


談哲學的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將本體論與認識論在某些場合下的混淆。認識論,是研究知識/真理,如何被人們認識的,通過什麼方法或渠道來認識的,或認識如何根本就是可能的問題。而本體論討論的是“客觀”的知識/真理。它不依賴與人的主觀感受而存在。也就是說,本體論的討論與人的存在與否,根本不發生關係:本體論是從“上帝之眼”的角度來研究問題。


那麼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如果客觀真理存在,人類如何知道?如果客觀真理不依賴與人類的認識,那我們怎樣才知道客觀真理是存在的呢?承認客觀真理是存在的,而又不承認必須被人類所認識為其前提,這不“begging the question”嗎?


對此問題的回答是,認識論是本體論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因為本體論告訴我們,真理在自身的發展過程,將人類的認識只是作為自己前進中的一個階段。人類的出現和認識真理的出現,都是真理自身揭示的一個部分。所有認識論不是真理的充分條件。


舉例來說,人類不能依賴自己的認識論來判斷本體論的真理性,就像天下的兒子不能根據自己沒有“親身經歷地知道”母親是如何生下自己的,就斷定自己不是被母親生出來的(假設機器人不存在)。自身的經驗是或然性(經驗)的產物,是偶然的和受時空限制的。而邏輯的必然性,既,真理的客觀性,不依賴與人類的主觀感覺而變化 - 正像母親給了兒子生命,並不依賴兒子的承認與否一樣。
2“重生原則”與克爾郭凱爾的自我看存在主義哲學 
克爾郭凱爾,是上個世紀初的丹麥哲學家,也是一個宗教信仰很深的學者。克爾郭凱爾的思想受黑格爾影響很大,但他最後走上了與黑完全不同的道路。克氏成為歐洲後來的存在主義哲學的現行者,這不能不從他對“自我”的看法說起。


在最早古希臘哲學上,柏拉圖有這麼一個觀點,人由兩部分組成:身體與靈魂。柏拉圖認為,一個人真正的自我,是他/她的靈魂或身體二者居一。一部分是為另一部分服務的。一旦一個人確立了自己的“本質”,既“形式”,他/她基本上就是努力去掉自己那多餘的部分了。


克爾郭凱爾受黑格爾和柏拉圖的影響很大,對自我有更深刻的見解。克氏認為,人之初沒有對自我的清晰認識。但到生命的某個時刻,這個自我就會認識到自己的身份究竟是什麼,他就會否定自己的另外一個部分。用克的話說,就是“relationship to oneself related negatively to itself ”。


克氏作為存在主義者,關於“自我覺醒”的思想,與範例哲學的“重生原則”,是一致的。重生原則認為,一切人類“自然”而來的現象,都是“蒙昧和盲目”的現象。人必須在自己的思維成熟以後,重新對這些現象進行理性的檢查和審視。這個思想和蘇格拉底“沒有思考過的生活不值得繼續下去”,是一個意思。


舉例來說,姚明或范冰冰,對自己的定位,肯定都是自己的身體特長。前者是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後者是大美人。在他們生命的某個時候,他們肯定有個確定自己這個特長的時刻。從那以後,自己的思想或靈魂,基本上就是為自己的身體特長服務的了。


反過來,柏拉圖在青年時代曾是一名拳擊手。在屢遭失敗之後,別人勸說他別幹這行了。他流落到街上無所世事,聽見蘇格拉底在講演,就不由自主地聽了起來。後來的故事都知道了:世界上少了一個蹩腳的拳擊手,多了一個人類思想的巨匠,叫“柏拉圖”。


這些故事的教導是什麼?人類的兩個部分,身體和靈魂,都有自己的需要,直到死亡。人如果一生始終認識不到哪個是自己的“本質(Identity)”,我們永遠會窮與應付兩者的沒完沒了的需要。就好像一個吸毒上癮的人。如何認識到不做一方的“奴隸”,而迅速發展另一的功能至極點,是生命的最重要的工作。這就是“存在”的意義:發現自己的本質,越早越好,有比沒有好。




“只有下蛋,才算母雞”。不能以國家的失敗,來證明文化的失敗。歷史上先進文化被落後/野蠻文化打敗的例子很多。所以,不能因為中國文化因鴉片戰爭時期,國家的失敗,就證明中國文化劣於西方文化。


在前一輪討論中國文化時,當涉及到有關文化價值的政治觀點時,我認為,人人有選擇一種文化的權利,它是人權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得到尊重,所以我們應該也尊重個人對文化的選擇。


除開政治的因素之外,我們也應該看到,文化不是膚色,不能選擇。文化是一個“變動的氣候”。文化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狀態和結果。這樣看來,文化就有了“生命力”。我可以說,生命力越強的文化,就是越先進的文化;反之亦然。怎麼來判斷一種文化是否有生命力呢?我們只要看看一個部落或家族,是否有生命力就知道了。


我認為,生命力的標準,有基本的二條。一個部落或家族,它的生命力,或叫“活力”,首先表現在他在歷史上的創造性。其次,它是否能夠產生“新的人類活動的領域”。這些領域,可以改善和豐富人類的物質生活,能否將人類的精神生活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一條好理解,我們周圍所見的一切活動,從衣食住行到發明創造,都是文化的範圍。第二條,什麼是“新的人類活動的領域”呢?這就好像一個母雞,她必須生蛋。蛋再生雞,雞再生蛋,延續無窮。沒有“生蛋”的文化,它雖然也可以“打鳴”,可以“鬥雞”,可以玩“老鷹捉小雞”。但它必然有死的一天。人類有“見賢思齊”的天性,人們要“用腳來投票”,選擇文化。文化的消亡不見得都是由於武力遭到毀壞。人們一旦放棄它,它就沒有生命了。海外的華人到其他文化中有上百年了,處處都有唐人街,人數達五千萬之眾。在哪個國家,你看到中國傳統文化有可能取代當地文化?你的海外兒子孫子們,對傳統中國文化的了解,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西方文化,除了它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也創造了豐富的文化內容。在近代五百年間,與其他一切文化不同的是,它下了一個“雙黃蛋”:民主與科學。不用說他們有什麼用了。因為我們已經跳出了中國的文化圈,比較兩種文化時看的更容易清晰。


一,在創新,在鼓勵思考,提出問題,向前看上,哪種文化更鼓勵這些行為?


二,在對待權威,古人,名人,社會秩序,家庭規矩,兒童和婦女的行動準則,等方面,哪種文化更傾向朝後看?更嚴格束縛?


三,在人的欲望的展現方面,是壓制還是鼓勵?是好的壞的,都先暴露出來,然後人類從中吸取教訓?還是根本壓住不讓表現,保持表面的和諧?兩種文化給了相反的回答。


結論,既是是“罪惡”,比“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也更有價值。因為它是人類文明前行的代價。如果一個部落什麼都沒發生過,最理想的地方就是火星:因為那裡最“和諧”,是完美的“自然狀態”。這就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區別。


人類抽象思維的理性成熟的歷史,就是哲學發展的歷史。人類由不同民族組成的,這些不同民族的哲學家的思想,通過繼承傳遞和接力,不斷地將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推向更高級的階段。這些思維的成果是各國哲學家們,由於國際間的交流,影響,互相學習,不斷發展,而積累起來的。一個國家如果不在這個交流範圍的影響之內,本民族的哲學思想的火花,就不容易燃起,最終變成熊熊的火焰,它會不久就被其他民族同樣的發現超過,因而遭到的是自生自滅的命運,最終不能為人類抽象思維歷史的大廈添磚加瓦,落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尾巴。這樣的結果,與任何一個要在世界範圍內,擔負起人類文明先導的大國所欲具有的地位,極不相稱。


人類哲學的發展史,基本上成長於歐洲大陸,從那裡後波及到地球的其他角落。中國古代,由於地理上與西方的隔絕,自己沒有發展出理性思辯的抽象思維,只是產生過哲學探究的思想星點火花 - 如老子對“道”的研究 - 可惜沒有後人的繼承,和對外的交流發展。長期占中國統治地位的儒學,更缺乏對第一哲學(亞里士多德)的研究,除了一些與社會行為有關的道德規範研究外。


自從一個半世紀前,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到今天,中國人對西方的哲學學術成就,基本是處在“食洋難化”,步步緊跟,唯恐不及,很難談得上有任何創新和貢獻的狀態下。中國如果不願作一個“志大才疏”的民族,不願作一個西方世界眼中“無腦的富家女”,中國必須全力普及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義思維,特別是哲學思辯的傳統。不再把社會成材的注意力放在“神童”,“哥德巴赫猜想”,“頭髮/大米上刻紅樓夢”等這些過去個別人轟動一時的熱點宣傳上。


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用一句中國的智慧,叫做“天下之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兩極之間的交替,是最基本的進步的方法。只要我們看看自己走路時兩腳的運動,這上帝給的最自然的工具,人怎樣前進,就一目了然了。其實,從邏輯上講,當把一事物分成最終的兩方面,如果不考慮時間這一偶然因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在兩極之間的交替。


西方哲學開始於古希臘。古希臘有三個階段:蘇格拉底前期,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後期。這些時期的哲學思想,可以明顯地分為“分,合,分”。在中世紀一千年中,哲學家主要是幾個大主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從理性的角度,為天主教證明上帝的存在。因此他們的成就可以看作是哲學史上的“合”時期。這時期最後一個“合”者,是思賓諾莎的體系。然後是“分”的時期開始於法國的迪卡爾(稍後於思賓諾莎),第一個二元論者,也是近代哲學的第一人。跟着迪卡爾繼續“分”的,是英國的三豪傑,洛克,貝克萊和休莫,直到德國的康德接棒過去,哲學史還是在“分”的時期。哲學到了黑格爾手中,是明顯的“合”,也是最後一個系統構造哲學家。胡塞爾的現象學,來源於黑氏的“精神現象學”,後來“邏輯學”。胡的弟子克爾郭凱爾,在其“存在主義”,則是挖了黑(胡)第一章,更小的一塊“三角地”中的兩角,“存在,否定”那裡開始,同樣也有薩特。


英語世界的分析學派,更不用說是“分”,光分還不夠,還必須受觀察檢驗,直至降哲學到自然科學的園地。就連大陸哲學都批評分析學派,你們用分析的方法“切來切去”,忘掉了哲學的根本問題,哲學不能再做自然科學的指南和基礎。維特根思坦的回答是,你們討論的哲學的形而上問題,本來就是“一鍋粥”,如果你說不確切,請乾脆閉嘴。其實,大陸學派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在根本的形而上哲學第一問題上,彼此彼此。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三個哲學領軍人物之一的維特根思坦,其早期著作((Tractatus Logical-Philosophicus)重在強調,語句的圖像與語義的對應結構。而無法找到的這種對應,人們就應該“沉默”。而在晚期著作(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他改變了自己的觀點。他充分的認識到,語言作為一種社會關系所表現出的“語言遊戲”,中蘊藏的力量,遠不是任何使人立即清晰明白作為取捨的標準。維特根思坦的表達,連其恩師羅素也不得要領,因為他不是用分析學派所習慣的“分析”方法來表達,而是採取“直接陳述”,使人一眼看去“明白無誤”。這種類似數學公理出發點的表述形式,如歐幾里德幾何學中“點存在”的概念,啟發了一種新的哲學認識階段,這就是在“絕學”中“道學”中,里道的“悟性認識”的開端。


正是傳統哲學處在這種尷尬境地,形而上的研究近乎停止這樣一個十字路口,絕學,接過了人類抽象思維研究的接力棒,以方塊字寫出,代表中國作為正在升起的人類文明的明天,躍躍欲試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如果這個baby的第一聲啼哭遭到來自家裡人的訓斥,那是毫不奇怪的。因為這個土裡土氣的一家人,還未嘗過作為一個集體承擔扮演這個舞台上主角的滋味。
3關於範例的幾個問題答網友 
範例今年問世以來,說沒有人注意也許不確切。網友們最近評論範例讀者。一個網友希望能有一個簡短的介紹。另一個提到無人可以欣賞(太難懂)。


我首先表示感謝大家,特別是兩位網友的支持。同時,我不得不又重提為什麼理解範例困難的問題。我原來講過類似的意思,被嘎哈拉先生斥之為“太狂妄”。雖然我一在解釋,這不是我的主觀願望,而是一個事實。因為任何真正具有真理性質的思想,必然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除此以外,別無他法。繼承的思想,當然就是目前已經有的思想成就,最近的哲學大家的理論。所以首先必須弄懂這些思想巨人們的理論,然後才能理解任何站在巨人肩膀上,試圖發展新的理論,如範例,的意義。不幸的是,範例還是不由分說被痛打一頓,幾至奄奄一息,這是後話。


總結範例是困難的,難就難在必須同時總結已經有的理論。而這些理論又起源與以前的理由,這就形成了一個“regression”,以至不知從何說起,也無法確定篇幅多長。舉例來說:


1 範例的本體論,旨在完成海德格爾提出,但未竟的的哲學目標,既,發現本體的存在真理。沒有對他的“存在與時間”的理解,範例的本體論努力,不會“make sense to you”。


2 範例的本體範疇,如“在,存在,定在,思在”等,是對柏拉圖,康德,黑格爾,胡賽爾,的本體思想的發展。沒有對他們的理解,肯定很難理解範例的本體的意義。


3 範例的方法論“2+1”,是對西方思維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條主線的修正,是對黑格爾辨證法的改造,將他的矛盾運動思想,歸為動態邏輯的一個小的部分。沒有這些預備知識,範例的意義很難被欣賞。


4 範例本體的幾何解釋,針對的是當代分析哲學對歐洲大陸存在主義哲學“棉花團”的批評;而範例的語言思維的“二級範例”關係,又是對歐洲大陸存在哲學對英語國家語言分析缺乏本體根基的批評的回答。 


5 範例本體的幾何解釋,又是對現代天文學中,人類所有發現的能量和物質只占宇宙所知的4%的一個解釋。沒有對“大爆炸”的理解和最新的天體力學的跟蹤,範例這些證明的嘗試顯然沒有意義。


等等。這些都是影響理解範例思想的障礙。無論關於範例誰寫的解釋,必然起碼有一半用來描述以前的知識。而這一半的一半,又必須用來描述這後一半以前的知識的一半,如此循環下去。這種情況又帶回我們到二千五百年前芝諾的“運動悖論”。但運動畢竟發生了。如果我們不能用類似數學“infinite series”的思想來解釋運動,也許是理性回歸信仰的時刻來臨了?
E關於對範例的批評 
與許多懷才不遇的北美網友所遭遇的,沒人答理兒自己的大作相比,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的感覺像阿Q一樣:“趙太爺今天和我說話了”,“說什麼”,“滾!”。所以罵也好,批評也好,總之有人理的。可見人的作為動物的社會性多麼重要。


我只想提醒批評者,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 注意自己的觀點與事實的區別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反覆說,是我覺得這個概念非常難已被稍微有點東學或西學的網友記取。什麼是自己的觀點呢?就是如果反問自己:我能證明自己的結論嗎?自己的回答如果是:當然能了。有這個自信,自己的結論多半是事實。否則的話,自己的結論恐怕多半是主觀的想像了。不用說,對方是不會將自己的想象當回事的。事實是公認的現象。如果<論範例>說太陽是黑的。你批評說,大家都認為是白的。這就是事實。你甚至不需要進一步證明了。


二, 注意<論範例>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理論。它有哲學的部分(本體,現象,認識,方法,定理,道德等),政治部分,文化部分,科學部分,猜想部分等。如果你要批評它,就應該從整體上進行批評。當對一方面批評時,應該找出其更深的的基礎。例如,它的關於中國文化的觀點,必然來自哲學的認識論。它的關於科學和猜想的觀點,一定有哲學本體論的基礎。而它的本體論,現象論,必然與古希臘,德國哲學,分析流派等有深刻的淵源。所以要,不攻則已,“一攻再攻,連破數城”。或發揚中國人的“痛大落水兔(狗)”的精神。你不能說,我贊成你的政治觀點,反對
你的文化觀點。或贊成你的文化觀點,反對你的哲學觀點,等等。除非你能證明範例哲學的整個體系內部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與人類所有已知的認識唱反調。


最後,請理解引用和繼承與發揚的關係。有人說,範例哲學經常提及其他人的著作和觀點,有拷貝別人成果的嫌疑。這樣的批評者明顯沒有在西方受過教育,沒有寫過學術論文。在西方學術領域,任何一篇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必須首先顯示出作者對本行領域成果的熟悉。在此之上,才談得上繼承和創新。沒有任何別人同行的研究成果,一味欣賞自己的新理論,好似一切從頭開始,是中國傳統學術的幼稚性的表現,是一缺乏繼承性的弊病。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學術領域缺乏龐大系統的原因之一。


思維的精密,與重點的選擇的結合,是一切學術成果的必經之路。學術成果發現和創作的道路,等同與真理發現的道路。除了汗水,真誠和眼光是其必要的條件之一。
第五節 繼承與超越 E科學的意義上看 
從絕學看玻爾和愛因思坦的爭論


我感到實在有必要清晰地回答有關二個科學巨人爭論的物理學本質的問題。網友在“閒聊玻爾與愛因斯坦的物理學本質之爭”一文中講到:“玻爾在二十世紀初是量子力學的開拓者之一,哥本哈根學派的主心骨和物理學研究的巨匠,而愛因斯坦...這兩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對於物理學的本質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兩個人生前在任何可能的場合進行過激烈卻很有啟發的爭論。玻爾說: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the task of physics is to find out how nature is. Physics concerns what we can say about nature. 翻譯過來就是:那種認為物理學的任務是發現大自然的本質的觀念是錯誤的。物理學只關心我們如何描述大自然。即:物理學的任務不是去發現自然之本質,而只是描述自然的表現。愛因斯坦說: Physics is an attempt conceptually to grasp reality as it is thought independently of its being observed. In this sense one speaks of physics reality. 翻譯過來就是:從概念上講,物理學致力於把握實在,而實在是不依賴於(人的)觀察的。從這種意義上,人可以談論物理實在。”


絕學是新的哲學。任何一個新學科對已經發生和未來發生的事件,必須有自己的立場,必須能經受證偽的檢驗。否則,它就不是真理。


我對網友的問題作了簡要的回答。主要是說,康德的思想雖然“對人類認識界限的劃定,對以後的自然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哲學發展的必然之路 - 哲學研究走向“絕學”),但康德無法克服自己獨斷“認知界限”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由他後來的哲學家,尤其是黑格爾,超越了康德從迪卡爾那繼承下來的,分裂認識和物質的二元性世界觀。所以,玻爾和愛因思坦的看法,根源來自於迪卡爾的二元論哲學思想,這個思想又被康德好好的發展一翻。


二位科學家的觀點都基於這樣的認識:“現象和本質”是絕對對立的,二者必須取一,非我即他(有點象中國人?)。而這個分裂,早被黑格爾的體系超越了。黑格爾明確地說,現象其實也是本質,是本質的一部分。我的理解是,黑是說,現象和本質之間,說到底,沒有一條鴻溝將兩者絕對分開。必須把現象與本質看成一個事物的二個方面。就像盲人摸象的結論一樣,現象和本質都是物質的一個側面,而物質是個整體。


黑格爾當然也有自己的問題。但他的三段論體系的問題,是誇大了自然發展中的辯證法的矛盾運動的“暴力衝突”部分。而他的錯誤與二元認識論無關,因為他的Das Sein(being)是“一切”,是一整個系統,是從“黑夜”開始一直“拱出來”到“天亮”現身,不存在/沒有分裂的問題。


必須說明的是,西方哲學的發展史,從德國四位理性主義大家開始後,變得非常professional (職業化)。哲學的詞彙,推理,概念等都變的使非專業人員,不敢碰了。這是因為德國的這四個老兄都是大學裡的臭老九教授,所以有意地提高了哲學的門檻,將廣大工農兵檔在門外了。到了黑格爾,由其如此。我當年猜想,全世界懂黑格爾的不過百個人,美國恐怕不超過二十個人,我的教授笑而不答(不過我當時就知道他肯定是不懂)。這就是為什麼黑格爾的東西很難為哲學界和科學界認可,除了他的政治歷史哲學讓馬克思大大玩了一回。


絕學繼承了黑格爾的成果,剃掉了他誇大的部分,走了自己的路。從絕學的角度看,物理學所研究的對象,量子,就是一個“普通範例(normal instance)”。範例的定義是在時空下的一切事物,所以量子物理學的對象,也是哲學意義上“相對”的。範例,是一個整體。如果你非要問什麼是範例的本質,什麼是範例的現象,就好比是問,什麼是大象的“扇子”,什麼是大象的“柱子”一樣。換句話說,絕學的範例,提出的是一個新的“paradigm", 用庫恩的話說。它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詞彙,新“邏輯”,新的認識方法(悟性認識)。所以,絕學跟以前的哲學比較,是兩碼事了。不過,這種變化,並不是從絕學開始的,而是從黑格爾開始,受維特根思坦的啟發。


歷史上有許多時候,有價值的東西丟了,過了好多年,再來個復興,如“文藝復興”,中國的“文化復興”等。也許我們只有普及和復興了黑格爾的東西,使他起碼在英美語言國家得到理解,然後才輪到絕學也未必可知。寫到這,我想起了一個中科院西方哲學所的研究員,叫徐友漁。他出了一本書哲學書,盛讚英美分析哲學,稱之為“哥白尼革命”,還得了“金岳霖”社會科學獎。我很讚賞徐的政治觀點和勇氣,可他的學術我覺得完全缺乏獨立的思考,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哀。
F哲學的意義上看 
繼承與超越之一 - 康德與黑格爾 


康德是近代哲學的第一個高峰,是德國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山大師。康德的成就主要是,他成功地回答了休莫的責難,指出自然界的因果性確實是不外在於自然界中,而是相反,它在我們的心中:是人類的理性抽象出經驗中的事實,加以整理而得出,這就是“先天綜合判斷”,這就是哲學範疇的來源。康德的認識論發現,因此被稱為哲學史上“哥白尼革命”。


在康德這座山峰背後,德國理性主義者們又揭開了一彎更峋麗的彩霞,這就是黑格爾建造的體系。康德不能獨占其美的原因,是因為他還是在迪卡爾的二元世界觀的陰影內,他沒有懷疑認識對象和認識能力,繼續分開會造成的根本矛盾。他在不能超越這個鴻溝時,就稱他的這個“自在之物”和認識能力之間,有一個“界限”。


康德限制人類認識能力的結論,遭到了同胞從費希特開始,經過謝林,最後完成與黑格爾,一浪比一浪高的哲學思想史上驚濤駭浪的反響。黑格爾的天才在於,他將從亞里士多德開始,止於康德,所發現哲學範疇,用他演化了的從赫拉克利特開始,柏拉圖發展了的“辯證法”,進行邏輯推演,有機地融為一體,成了一個集大成的壯觀體系。


黑格爾的核心思想,如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他的“科學邏輯學”。用傳統哲學的科學和邏輯學定義,黑格爾的邏輯學,既不是科學,也不是邏輯學。因為自然科學是從伽利略和牛頓開始,邏輯學是亞里士多德,萊不尼茨劃定的範圍。那麼為什麼黑格爾要這麼命名他的著作?因為黑格爾不滿意哲學的不嚴謹,認為自己的學說就是象自然科學一樣嚴格和客觀。他又不滿意邏輯學的形式空泛,缺乏內容。他認為自己的學說,結合了傳統邏輯的形式,又有物質發展的內容,所以他稱之為“邏輯學”。如果懂了黑格爾腹中的宏偉藍圖,就懂了黑格爾一半。


黑格爾另一半在此:“任何現在,都是潛在的過去”,正如“任何現實,都是潛在的歷史”。萬事開頭難,要懂黑格爾的體系尤其如此。黑格爾的辯證的邏輯推演,基於一個背後的“靈魂”,他叫“絕對精神”,“理性”等等。正是這個“絕對精神”的“自我醒來”和發展,才使“潛在”變為“現實”,才使現實升華為“精神”。這是黑格爾的總的思路走向。


黑格爾是有些杜撰的東西,有些故弄玄虛,自稱“要教會哲學講德語”,以至後來的哲學家批評他“最好先學好怎樣用德語講哲學”,還有他的歷史觀有些看法很荒唐。而在我看來,他的主要錯誤,是誇大了證法的功能,尤其是矛盾概念的極端傾向。


但暇不掩玉。黑格爾還是偉大的,是人類抽象思維史上的里程碑。
1繼承與超越之二 - 黑格爾體系與絕學 
黑格爾在近代哲學史上的成就,堪比古希臘的柏拉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黑格爾體系的宏大無所不包的特點,為後來的哲學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源泉。同時,黑格爾體系的煩瑣和人為的複雜化,又使現代哲學的發展拋棄了大而全體系的哲學體系的建造。


在德國理性哲學的下,康德和黑格爾,分別成為現代哲學的二個重要分支的起源。歐洲大陸哲學從胡塞爾開始的“現象學”研究,直接繼承了黑格爾早期的著作“精神現象學”開創的研究領域。在胡塞爾之後的存在主義,同樣得易於黑格爾體系和更直接的現象學體系。他們的研究,與其說是對本體形爾上傳統哲學根本問題的研究,不如說更是研究本體形而上的某個概念,如“存在”,與人生現實的聯繫,尤其反映在存在主義哲學中。因為研究的起點來源於黑格爾辯證體系的某一個部分,所以,研究的角度和視野,必然局限於得出個別結論,而不是經典哲學形爾上的根本問題。


而哲學在英語國家的發展則繼承了康德“分析”的傳統。因為英美國家分析學派的哲學家,拋棄了經典哲學的形而上研究,所以康德體系的二元論本體思維,並不影響其分析性研究方法的獨到發揮。恰好相反,康德的分析方法,為後來的所有分析學派樹立了經典的榜樣。英美分析學派的發展,先是從邏輯分析入手,發展到後來的語言分析,以後又有結構主義,科學學派等等。這些分析學派的的特點,都是拋棄哲學經典的本體論問題,都反對黑格爾的龐大辯證法系統,主張清除哲學形而上的研究。這種態度和方法,在個別哲學的枝節問題上得到澄清,但從整體上使哲學喪失了作為提供人類對世界最基本問題回答的可能性。


正是在哲學走到逐漸喪失其歷史功能,走向逐漸自身否定的歷史時刻,絕學,作為復興經典哲學的根本任務,結合新的科學在二十世紀的發展成果,重新劃定傳統哲學的本體論/形爾上學的研究領域,而誕生。絕學,繼承了黑格爾體系的完整性,而又去掉了黑格爾體系中的杜撰因素,如“絕對精神”。絕學,採用新的“悟性認識”方法,而不是應用煩瑣的範疇概念推導演繹,以力求一步揭示真理性的陳述。絕學的核心貢獻,是揭示了形而上/本體研究的“範例”本質。範例的提出,將經典哲學史上柏拉圖的“形式”,歸入普通範例;將迪卡爾的“思維物質”,歸入“高級範例”;將黑格爾辯證體系的最高發展的“絕對,無限”階段,容納與人的“思維功能”,既“高級範例”。而更進一步將“高級範例”的來源,揭示出於“範例原型”。使絕學與宗教在最高“存在”的問題上的名稱定義,從此分道揚鑣,由此更顯示出絕學作為學術研究的思辯性。


絕學對於哲學,猶如相對論之與經典力學,絕學的意義又在相對論之上。因為哲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而形而上學/本體論,又是哲學的基礎。絕學繼承了哲學,作為新的哲學,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絕學是中文貢獻給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核心的禮物 - 也許她的出現預示了中國真正在世界東方升起的靈魂。
第三篇 範例認識 – 悟性認識 
求知是人的本性。中國的俗語說,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又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們將人生比作植物的生長周期,又比作動物的生命過程,都無外乎想說明,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其他物體無異。這些看法,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區別,人有思維。思維是人獨有的功能,宇宙中其他任何萬事萬物均不具有。思維的功能就是求知。


思維依附與大腦。其他動物也有大腦,有些還相當發達,人用常用“狡猾”一詞,來形容這些動物。但沒有一種動物的大腦可以產生出人所擁有的思維。人的思維發達到這樣的頂點 - 它已經不受周圍環境的“限制”,即,沒有人“想不到”的事物。這句陳述本身就是永遠對的,是一個“永真”的命題。因為如果真存在着人類“想象不到”的事物,那麼,人類就“已經想象到”了 - 人類的語言依附與大腦中的思維,而人類的思維永遠先於語言,進而否定了語言的假的命題判斷。


人們常常感覺到自己的思維,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區別。這是因為人們常常混淆自己個人的思維功能,與人類整體的思維功能。當說到思維的“無限”,“絕對”等性質,這些特性來源與人類的思維作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甚至包括宇宙中一切擁有“思維功能”的事物,他們甚至可以不稱作“人類”。思維的功能與宇宙永存 - 因為“思維”,是自然宇宙本身“無限”,“絕對”的特性,在一個受時間,空間等物理條件下限制的個體,發展到了“恢復宇宙自然本身”面貌的高度。達到這種程度的發展,只能是物體發展的頂點,因為一個完整的“循環周期”發展已經完成了。自然界經過無數次的努力,經歷了無數次中途夭折,在無數的星球生成上尋找機會,地球 - 就是自然宇宙完成這個發展周期的一個物理場所。


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思維,是“宇宙自身面貌”在自己身上的呈現,這個個人就會“拼命”的應用思維的“無限”,“絕對”本質,儘可能地“挖掘”和了解自己周圍的一切,也就是“求知”(如同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認為的,教育就是自學與啟發蒙昧的觀點,中國孔子的“溫故知新”一說)。因為他/她知道,思維的探索能力,是局限於一個“物理”的條件之下,即,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自己不久會死的。更不用說自己的思維功能和認識,會受到如英國培根所提到的“四種洞穴狹隘”的局限。


知道了這些,回過頭來再看看,如果一個人僅僅為了物質的利益而勞役終身,僅僅用自己的頭腦思維去研究如何“掙錢”,沒有認識到自由的頭腦中的思維與自然宇宙的“本質關係”,即,“上帝”賦予自己大腦思維功能的“根本目的”, 除了滿足衣食溫飽以外無盡的物質欲望追求,那真是浪費了自己最“寶貴資源”,思維功能,這使得自己的一生真是與草木魚蟲無異。自己的一生,也許也是“上帝”在無限次努力中,力圖呈現自己本來面貌時,無意夭折的一回吧。


第六節 關於知識 
我們更相信熟悉的東西。相信,我這裡指得是信仰。人,更相信自己熟悉的東西。如果說一個人沒有信仰,或說這個人只知道錢,這個人多半會大聲反駁。但很少有人想到是否自己這個信仰對不對?是不是真理?我們多數情況下所相信的東西,就是我們熟悉的東西。這種習慣的危險在於:“熟知並非真知(黑格爾)”。


比如,我們生長在父母教育下,生長在中國,生長在共產黨統治下,經歷過毛澤東時代,我們多半會“自然”地相信父母說的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確,相信共產黨的宣傳,相信毛澤東的形象。這個過程是一個生物成長中的自然過程,就像你的年齡會一天天增長一樣。這個過程,是一種“動物”本能,因為人也是動物的一種。


然而,人,終究不同與其他動物。人有一個思維,會應用文字語言。人懂得如何運用語言來建立概念,並通過概念,建立人類文明的大廈。正是通過文字語言的應用,人學會了不只是依賴自己的“動物本能(animal instinct)”來指揮自己的行為,而是懂了反思,懂了理性地研究自己歷史和自然遺留下來的習慣,對其重新作出判斷。這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沒有檢驗過的生活,不值得繼續”的意思。如果用直白的大實話講,我認為就是,“如果我長大以後,沒有用理性來重新考查我的生活的一切內容(包括信仰),我一定生活的如同豬一樣:一切聽其自然。我們不應該象豬一樣生活,因為我們是人”。


重新考察,當然不是憑空來的。考察需要知識。考察自己的父母,需要知道其他人的父母來比較。考察中國文化,需要懂得其他文化來鑑別。考察共產黨,需要用其他國家的執政黨來衡量。評價毛澤東,需要知道有關毛澤東的儘可能多的事實,來重新評價他。如果被重新評價者,總是企圖阻止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如封鎖資料,壓制不同意見,只允許聽一面之詞,等等。這些手段本身就說明,被評價者心裡有鬼的標誌出現了,我們可以最少打一個很大的問號,問問自己反思的行為受到阻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個重新認識的開始。


重新考察,也不僅僅是資料缺乏的問題。有些情況下,是我們缺乏足夠的知識來加以辨別,如對文化的問題。這時,可以用一種自己在超市買鞋子的辦法。我們很少人知道耐克運動鞋比其他公司產的運動鞋,好在什麼地方,但穿一回就知道了。所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個日常智慧總是對的。也就是說,比較其功能。西方文化是個大題目,不經過一定的努力和時間,很難有一個全面的理解。但比較大的文化成就總是可以的。中國文化的最輝煌成就是什麼?西方文化的最輝煌成就是什麼?想一想,看一看,自己身邊的生活中的一切,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大,還是西方的文化影響大?這樣起碼可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作一個基本的判斷了。


重新判斷,是思考的結果。如果有人阻止你的思考,給思考製造困難,這就標誌警告的紅燈已經亮了:趕快從中逃避 - 如果沒有多餘時間細想的話。


哲學上的認識論,是研究我們的知識是如何得到的,而哲學本身就是知識。哲學一詞來源與於希臘,本意為“愛智慧”。這個定義的缺陷是,將哲學研究目標的定義,帶進了“價值”的先入判斷。歷史上,自稱為哲學家的無智慧者,屢見不鮮,由此帶來世人嘲笑哲學這一本身嚴肅的學科。


我認為哲學的方法不但是“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是“返思”。其實,哲學就是“返思”。“返思”,不是“反思”,沒有“節外生枝”,“故作叛逆”的意義。“返思”,是回想,是反覆思考,是解決一切疑問的努力,是“否定之否定”,是思維在成熟基礎上 - 高級認知階段(理性和靈悟階段) - 得到的認識結論。


“懷疑”,是思維的理性活動的第一“直覺”,但僅有“懷疑”,還夠不上“哲學”。哲學必須是“有根據”的思維活動,所以哲學的“返思”才是“智慧”的基礎。無論運用哲學思考過的結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這種結論畢竟經過了思維的拷問,有了哲學理性的基礎。


哲學史上的“懷疑主義”,是表面,直感,不需要根據理由,而從一個類似宗教教義出發的信念,所以“懷疑主義”是淺浮的思維標籤。


經過哲學“返思”的認知,如果是“肯定”,它是來源於“否定之否定” - 由此區別與思維認知感性,或心理上直覺,的簡單“肯定”。如果它的結論是“否定”,此結論也和“懷疑主義”的否定有本質不同 - 前者是複雜,成熟,理性和靈悟認知,一句話,“有根據”的否定;而前者不過是空泛,蒼白的教條而已。


“返思”,的直接聯繫是“複雜性” - 在東西方的文化中意義也不同。英語中的
“sophistication",在西方文化中,如美國,是正面的意義;而在中國文化中,是
貶義。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知識界對中國文化,常有“fall short of 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 的抱怨,而中國的知識分子往往不知所云。另一方面,美國的人
人需要的tax code的複雜程度是如此廣泛,移民到美國的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兩
方面的原因都有,此是另一話題。
1知識與文明的聯繫 
到國外多年以後,我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和國內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外面對人的能力的要求和重視。在中國文化中,成語裡笑話笨人的不少,如“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等許多,但在生活中,一個人的能力大小,並不是最重要的事。笑話終究只是笑話,往往也就到此為止,我從沒有聽說過,因為某人“能力的大小”,成為被別人憎恨的原因。其他,如一個人是否“會來事兒”,見風使舵,“宣誓效忠”的態度,有沒有關係等,往往更重要,起碼在大陸是如此。我記得原來在學校時,系列的一個總支副書記,一看就是明顯的“我是大老粗”那種人,肯定是靠“對黨的忠誠”的態度吃飯的。在一群知識分子教師中,居然大言不慚地指手劃腳,房子分的和全國有名的學者在一個樓里,他心理上沒有“任何障礙”,這不能不算共產黨治下的一大奇觀。記得我看過康德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康德的一個親姐妹來看望他,康德正在一個party中,康德粗暴地當着眾人將她打發走。具體原因我忘了,只記得故事對康德的結論是:“他(康德)在世界上最難容忍的就是一個人的無知和愚蠢”。就連中國話中罵人的,也不是以一個人的“愚蠢”為最狠,例如道德的過失就比能力的大小重要的多。由此可見中國人和外國人在對知識重要性的觀點的差距。國人愛說自己的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持續延續下來的文明,但中國人不愛討論,是否自己的文明是“發展最快”的文明。我覺得顯然不是,因為中國的文化,不重視人的能力,同樣也就不重視對知識的強烈追求了。


如果簡單地對知識分類,我認為大概可以分為這樣7種;感覺,知性,經驗,科學,邏輯,理性和悟性。
憑感覺辦事的人,是其在知識階梯上,處在最底層次的人。最易變化,憑興致,頭腦一熱什麼都做,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隨處都可以看到。知性,是重複的感覺,是從感覺的“量”的積累,得到的知識,知性知識不追究根源。如一個人經常感到胃吐酸水,每次都喝點鹼性的茶就過去了。可是最後醫生發現是胃癌,併到了晚期。
經驗的知識相比之下,則追究問題的原因,並且吸取別人的經驗。這樣就能克服一些知性知識的局限,但是只是求知的範圍擴大了,因為經驗知識還包括歷史的研究。但它的局限是,在“方法”上並沒有改進,只是求知的“內容”擴大了而已。中國文化中到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以前的知識,或稱“樸素”的科學,都處在這樣的水平。
嚴格的科學知識,產生與伽利略的“小球落體實驗”。其根本標誌是數學和經驗的觀測數據結合應用。到了牛頓的力學,是經典科學的典型例子。牛頓力學,熱力學,電磁波理論,構成了經典自然科學在19世記的高峰。在此基礎上,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相對論,量子力學,直到今天的天體物理前沿理論,如大爆炸,黑洞,弦論等,都是從那時起發展起來的自然科學,在繼續開花結果的證明。
科學認識的核心,是觀測數據和數學的結合。科學家們在使用了數學兩百年後,才發現數學的基礎需要證明。這有點象我們吃了很多年飯,定然想起了研究“人是如何產生飢餓”的原因一樣。福萊格和羅素的數學基礎的研究,本質上是繼承了上溯到萊不尼茲,歐幾里德,亞理士多德,畢達哥拉思等一系列先賢們開創的邏輯研究的傳統。數學的基礎是邏輯學,特別是亞氏開創的形式邏輯的使用。形式邏輯的基礎是如此穩固,在兩千年後的時間裡,除了附加的“充足理由律”,基本上原封不動。沒有形式邏輯,就沒有從歐幾里德以後的數學發展,也就沒有今天的物質文明。
從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每個人家了供一個亞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師柏拉圖的“神龕”,都是絲毫不過分的。
柏拉圖提出的“形式(Form)”的思想是如此深刻,以至於英國近代的懷海德認為,西方哲學從柏拉圖以後的發展,都不過是他的哲學的注釋。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還有學生亞里士多德,是人類文明開端的三傑。人類文明的開端,是以從古希臘開始的哲學研究作為標誌:人類的理性開始體現在最先進的民族中成熟了。這個成熟,就是哲學與宗教的分離。人類開始用思辯,既抽象思維,的方法,而不是宗教主要使用的“形象思維”,來探索真理:人類需要“清晰明確”的知識,來確切地把握自己周圍的世界。
人類的理性成熟所得到的認識,開始於哲學研究。哲學將世界首先分為二個最大的部分:抽象的原則和具體的例子。前者體現在柏拉圖的形式中,後者體現在亞里士多德的採集的自然界分類中。道德的研究作為涉及二者的領域。理性所喚醒的人類的認識,是對“相對事物”的知識,如一切科學的結論那樣。作為相對事物的對立面,是相對的”“絕對事物”,例如自然數的無限增長,兩個自然數中的無限小的單位。理性的知識都局限於“條件性”,都在時空的限定範圍,所以理性知識還不是真正的“絕對知識”。哲學的抽象思維對“絕對知識”的追求,從柏拉圖時代就有,一直到德國理性主義黑格爾的體系中集為大成。這種追求,都沒有達到理性的母體,宗教,本意上的高度。理性天生的局限,解釋不了人類探索中“發現機制”的心理現象。理性在這兩個方面的失敗,導致了思維繼續追求更高一層的認識。這更高層的認識,必須同樣滿足思維對“明確清晰”的要求,而不是宗教的“形象思維”:“悟性認識”由此而來。
悟性認識,是最高層次的抽象思維認識。悟性認識的核心,在於跳出理性認識的“條件”限制,如一切科學研究在時空中的限制,而達到宗教對“絕對知識”高度的要求,同時又不像宗教的形象化和籠統,而具有明確清晰的品格。因為悟性認識,必然不能違背理性認識和其之下的一切低層認識所得出的結論。就好像一個太陽系的運行被縮小到一張桌子的平面上,使人一目了知。悟性認識的結論,是一種新哲學的來源,源與對“絕對知識的追求“的宗教和哲學的傳統和研究,這就是“絕學”的起因。
大凡一個學說是否具有真理性,不僅在於其內核的解釋正確,而且在於它的預測被證實。黑格爾用自己的“邏輯學”看歷史,得出“國家體制是‘絕對精神’的唯一正確代表”的結論。歷史已經證明黑格爾錯了。廣義相對論提出遠方的星光在傳到地球上時,會在經過月亮時產生偏移。英國科學家的觀測證明相對論是對的。絕學提出自然科學的一切研究對象,都不能脫離時空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從自然科學中知道,是否存在獨立與人的客觀世界。哥德爾的“不完備原理”已經告訴我們,一個邏輯/代數系統不可能證明自己其中的每一條定理。那麼,人類的認知已經到了“身高殊不覺,四顧乃無峰”的境地了。人類能抓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嗎?
第七節 認識的三個階段 人的認知過程,傳統的哲學認識論認為是兩個階段,感性和理性。範例的認識論將其劃分為不同的二個部分:感性認知和”智性”認知。與傳統的哲學認知論不同的唯一的區別,是範例哲學增加了“悟性認知”的階段。因此,將傳統的理性認知和範例哲學新的悟性認知,合併為“智性認知”。如果將整體認知過程整個概括起來,可以看成三個時期:感性階段,理性階段和悟性階段。或兩大部分,感性與智性。


感性階段是最基本的認知開始。人主要通過身體和五官感覺外部世界。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外界與內心是截然分開的,內心空虛,外界牢固存在。人的認知完全是由內向外,單向發展。


理性認知是認知的中間階段。在基於感性階段上,人建立了內心的世界。在這種建立的過程中,人發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知識大廈,不僅是完全從來自外界的感覺中得到,還有來源於內心的邏輯,規則等,超出經驗的“構架”,如時間,空間的概念等。人的內心世界的知識,是外界世界的“鏡像雙胞胎”。人這個階段的認知,是“雙向”發展的過程:既向外界尋找知識來源,又向內挖掘內心,篩選合適的規則來整理外界的知識原料。經驗的知識和超驗的知識,無論來自內心或外界那方面,在此階段得到了統一。


人類認知的最後階段,是悟性階段。悟性認知,來源於理性認知,又高於理性認知。悟性認知的特點是,它不再依賴理性認知在內心建立的知識大廈,更無須處理感性認知所依賴的外界知識的原材料,而是利用心靈產生出特有的圖像,直接進行判斷,用心靈直覺,不是感性直官,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質,來認識真理。在悟性階段,外界與內心不再是兩個分開的世界,也不是一對類似的世界,而是一個完整唯一的世界本身。


舉例來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詩人的悟性思維。通過詩,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畫面,而不是語言,更沒有邏輯與規則。但這幅心靈想象的畫面,無可置疑,直接揭示了詩人的愛憎立場,份外鮮明,又入木三分。藝術家,詩人,美術創作者,多採用悟性思維的方法來表達自己,揭示世界。


悟性思維的認知對象,在哲學上,是“無限”;在藝術上,是“美”;在道德上,是“善”;在宗教中,是“愛”。人類認知只有到了悟性階段,才是進入了人類認知能力的頂峰。唯有在此悟性階段,人類才使自己變得,胸襟博大,心地慈悲,人格高尚:人類渺小,短促的生命,才於大自然的無涯宇宙永恆的本質,融為一體,而得到自己思維與靈魂的永生。
A“反思” - 人類心智成熟的必經之路 
“反思”方法的必要性,隨着嬰兒在“哇哇”聲中墜地,一個生命開始了。添丁延香火,在中國,是喜慶的日子。但怎樣教養好孩子,卻非易事。我們既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言,師之惰”的教子訓戒,更有“至聖先師”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誨。從我們的“聖人”如此重視檢討自己的言行,足見如何教好孩子成長確屬不易。


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上面提到的教育方法,我們必須承認“聖人”畢竟有高明之處。為什麼呢?三字經上講的教育,包括“昔孟母,擇鄰處”,多是一種從“外界”對孩子的影響。而孔子的教育方法,已經強調“自省”。既個人需要反省自己,讓道德規範“返回自身”,檢查個人的行為是否有違背“禮”的規矩。無獨有偶,孔子這種自我反省的方法,在聖經里也有記載。


聖經中的主人公,亞當和夏娃,因為蛇的誘惑吃了上帝伊甸園中樹上的蘋果,然後在反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體。隨即產生了“羞恥”感,不‘服’不啻為人。我們的“聖人”畢竟是聖人。孔子的反省,或叫“反思”,已經在關注人的“行為”,而不止是像聖經中的主人公那樣,僅依賴外表所見。


由此可見,人的認識的“感性”階段 - 不論是從外部或關注行為,都是樹立認知過程中“對錯”和“榮辱”的階段,是人成長初期價值觀的確立時期。人到了中年後,理性趨於成熟,進入了“理性”認知階段。人們將自己的日常經驗和知識,進行了邏輯和數學的加工處理,因此產生了科學。理性不僅限於對此類的經驗和知識的外部的觀察總結和處理,還進行了新的探索。


以十七世紀英國洛克為代表的哲學家,開始用“反思”這一方法,重新“向內審視”自己的內心。這一次,審視的對象,不是找尋任何“經驗”的內容,而是提煉取得知識的“方法”,既,人類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取經驗,知識和科學的。洛克將自我審視的“探照燈”,向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基石“內心”掃去, 看到了我們內心在接受知識之前,確實是一塊“白板”的發現(從而也證實了“感性”認知階段的“單向通道”狀態,的確存在)。


今天,人類已經進入原子時代近一百年了,人類有充分的理由,在自身上找到新的,認識史上的突破口。反思認識的方法,通過“對反思進行反思”,終於在“悟性”認知的這一最高階段,展現了自己最強的威力:它發現了人與宇宙大自然的絕對,無限性的同一;它使人類開始醒悟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它給人類自身找到了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它達到了,“自然宇宙 - 人- 思維精神”的“三位一體” 的統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基督教中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構架,在“悟性”認知階段得到了證實和再現。


人在固有的“生物年齡”和發現的標誌身心成熟的“心理年齡”後,又發現了自己具有一“認知年齡”。黑格爾斷定的,一個人的認知經歷,一個民族的認知歷史,整個人類的認知路程,具有一致性,的明言預示了 - 一個從懂得好壞榮辱的感性認知的個人,到一個善於理性思維的民族,最終匯入在宇宙大自然中找到自身價值的整個人類 - 逐漸走向自己的“認知年齡”的成熟階段。


小從每一個人,大至每個民族,都聚集在人類的旗幟下,都面臨如何測定自己的“認知年齡”問題。對中國聖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誨,我們必須加上:“吾生必省吾心”的“悟性認知方法”,方為一圓滿人生。
B知識及分類 1知識與真理 
真理,知識與科學,既想聯繫有也區別。科學,一般指從伽利略小球落體測量開始運用數學為標誌自然科學的產生。真理和知識的關係,更加密切。所以需要稍加區別。


“真”是什麼?真,是指的是一客觀存在的事物,它不以人們的主觀願望為轉移。具體來說,幾何學家,證明自己畫出圖形是三角型,就是求“真”。物理學家,指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就是求“真”。一個某宗教信仰的教徒,指出“愛”比“恨”,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幸福和歡樂;一個母親給孩子不斷的愛,使得孩子長大後,懂得善待他人和社會;一個藝術家用自己的創作,向觀眾顯示生活的“美”,引起觀眾心靈的共鳴 - 這一切,都是在求“真”。但這些社會成員,還基本為生存而追求,還是為了維持自己肉體的生存,而儘自己的責任:一句話,他們的求真的
努力,儘管比一塊石頭在自然中的存在,所體現的宇宙的絕對無限性的真理,高出一級,但本質上,還是“被動”的。


知道了“真”,什麼是“真理”呢?僅僅是“真”是不夠的,“真理”的另一內容,是“理”,總括起來,稱為“真理”。這就是說,無限“真”的“集合”,還要經過大腦的整理,才能將無數的“真”,上升為“真理”。“真理”,是唯一的,是“THE TRUTH”。


真理,只有通過人的主觀努力,只能通過人的思維,只有通過人的大腦,向“內”審視內心,通過揭示和醒悟,才能獲得。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理,是客觀與主觀,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個結果導致客觀與主觀的界限,不再存在。在此,客觀與主觀融為一體。


真理,首先是在大自然的宇宙中“被動地“存在着。只有人的思維活動,“主動”地挖掘,人才能獲取真理的果實。人能這樣作,而其他事物不行。這是因為,人,作為一生物體,不僅超越了,物理-化學-生理-社會的逐個階段的發展。人,已經進入了“精神思維”的階段。因此,人,進入了思維所僅有的“天馬行空”的發展時代:思維的無限性,絕對性,無可企及性。它的至高無上,全攬全能的本質 - 使得思維精神,在自然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一其他的事物可以與之相比 。思維精神已經發展到宇宙事物發展的頂點:至真,至高,至上,至尊,至美 - 它是宇宙無限性的自
我揭示,是作為個體有限生命的人,與絕對的宇宙大自然本質,活躍和主動相連接,唯一“橋梁”。


只有通過這一橋梁,人,對自己追求無限,絕對,至高無上的心靈,才能得到滿足。這就證實了康德,黑哥耳,一切現象都有其本質的猜想,這也許是“精神現象學”的作者,在三百年前動筆時始料不及的。


有了對真理的定義,在我認為可以對知識,科學和真理的區別,作如下分類,


知識 - 經驗的系統總結
科學 - 數學應用於公理系統
真理 - 知識+科學+人類追求永恆世界的理想


知識是科學的必要條件;科學是真理的必要條件;當且僅當,真理的定義是完全得到滿足是,既,真理面對的內容既是必要又是充分的條件時,我們才可以稱其為“真理”。


舉例來說,如果我的外甥女不好好吃飯,我說,大灰狼要吃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她害怕了,才乖乖地吃飯。我可以說,我已經有了一個怎樣叫孩子吃飯的知識。把這種類似的方法用於人群,形成系統,宗教就可產生了。科學的例子太多,就不用說了。我對真理的定義,包含了三個部分。我只說說最後的部分。


在多年前上大學的時候,可能是用腦太多的原因,有時候,我發覺自己拿着書,其實在發愣,並沒有思考書上的問題,腦子其實是在走神,思維不知是溜到哪裡去了。有一次,我抓住了這個“溜號”的時刻, 我問自己,我的思維到底是集中到哪件事上?這時候,一個問題在我的頭腦中升起了:我為什麼能集中自己的思想到一件事上(書本上的話),而置周圍萬千的事物於不顧,根本忘掉了它們的存在!我的大腦是痴呆的嗎?難道我全能的思維,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心覆萬物”嗎?


從此,我一集中注意力想問題,我就立刻意識到自己思維的“單一”狀態,為我自己思維的“鑽進去”,被“埋”在一件事中,感到恐懼。換句話說,我一集中注意力,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 - 我深深地陷入了康德哲學的“二律背反”(“自相矛盾”或“悖論”)。我查了不少醫書,認為自己得了思維的“強迫症”,情緒很長時期非常低落 - 只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從此萬事大吉!


我的結論是,思維之所以能集中於任何一個單個事物,因為人的思維,精神,或大腦,已經發展到了是一具有“無限能力”的階段。這一階段,它已經和它的“造物主”,合為一體了,達到了物質發展的頂峰:“絕對世界”。所以,只有無限的絕對的東西,才可能對準任意一個相對的,有限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人就是神,或謙虛一點,人具有“神性”。有了這個基礎,科學,可以自豪地聲稱,它可以攻克每一個具體的困難,因為一切具體的問題在無限絕對的思維,精神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C知識的積累與創造 
中國文化中有“道”的概念。在討論“道”時,如何“悟”出真理;是否“創造需要上帝”?這些問題令我想起了多年前,討論“愛因思坦是如何發現相對論”的題目。


愛因思坦很明確地說了,創造性的新觀點的提出,從傳統知識到中一步,沒有邏輯的道路可走 - 這與“科學和上帝”一文的思想一樣。我的看法是,可以將此理解為“還沒有發現邏輯的道路”,因為無人證出,如果走這一步使用邏輯方法,必然會失敗。


不過換一個角度講,如果“創新”是一邏輯過程,則遲早可以讓機器來完成。很顯然,機器是有限的事物,而創新是無限的事物。機器顯然不能克服自身的有限性。從邏輯上講,只有無限事物才能MATCH無限事物。所以,這個創新的能力,只有留給人的思維來解決,因為“只有思維具有無限絕對的本質”。這就是“創新不可能是邏輯過程”的哲學證明。


那麼,思維的無限絕對性質,是如何導致“創新”出現的呢?我們應該如何努力呢?我的主張(私貨?嘿嘿),人必須充分走完認知的三個階段:感性認知,理性認知,悟性認知。悟性認知,是產生形象思維(老萬的“圖像認識”)的時刻。其特點是突然性,迅速性,升華特點,所謂“來的快去的快,倏忽既逝”,你抓不住它,它就跑了,不知猴年馬月“君再來”。很多寫作和搞研究的人都有這種經歷。


功夫,所以只有下在理性認知階段。愛笛生不是說“1分靈感,99分汗水”嗎?在理解思考的基礎上,“悟性思維”自然會產生“靈感”,類似愛因思坦的“突發奇想”。努力理想思考,“悟性”就會像噴泉一樣爆發,因為“上帝只鍾情流盡汗水的人”。
D論人類思維內容的“不可測”性質 
在我稱之為人類思維的功能,具有“無限和絕對本質”時,我給出的證明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思維的功能是有限的,我們一定會感受到它的有限性。也就是說,我們在想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進行思想或考慮”以外的功能告訴我們(如意志,感受等等),存在的一些事物是這些功能的對象,但我們卻不可能“想”到它們。這些不能被想到,而被大腦或身體用其他方法預感的事物,成了我們思維功能的“極限”- 可望而不可及。


只有有這些事物的存在,我們才可以說,人類思維的功能是有限的,既,人類思維的功能碰到了自己的極限。首先,在人類的經驗中,我們沒有曾被以某種形式“感知過”,卻對思維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事物的記錄。更重要的是,思維本身,如果不對以大腦和身體的其他方式感知的事物,進行考慮,我們就不可能得到“感知”本身。因為,“感性”認知,是思維的認識功能的一種形式(初級形式)。人的一切感知,都是由思維的認知功能控制的 - 除非有人能用“腳指”進行感知後的思維。所以,根據定義,思維不可能遇到除了感知以外的極限。結論,所以人類的思維功能具有絕對無限的本質。


我以前說過,思維的這種本質,是科學可以解決一切具體問題的基礎。既是,科學可以對準任意的人類物質需要,而在採取有限的步驟之內內完成這一使命。如果將這種情況反過來,既,如果人類需要知道,什麼是大腦思維在某一時間內的對象,比如用某個題目來“測量”大腦思維的內容,以求取得一確切的答案,這卻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人類思維內容的“不可測”性質。


達到這個結論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既然大腦思維的本質具有無限的功能,思維本身當然可以選擇任意的目標,也就是變換不同的內容。我們知道,內容本身是無限多樣的,這正好與思維的無限絕對本質相符。


中國的古代哲學家和聖人們通過“禍”與“福”互相轉化的道理,總結了“兩極相通(EXTREMES meet)”的道理。我曾比喻過事物的發展是一個“大圓環”,我們的思維認識總是在“朝前”或“朝後”走。在這個園環的某個點上,是“兩極”的“接壤處”。一個極點,是物理學中量子力學的對象。哥本哈根學派對微觀粒子得出的“測不準原理(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揭示了自然宇宙在此階段的真理。


不難想象,在這個“大圓環”上這一點的“背面”,是自然宇宙發展到能體現其自身的無限絕對本質的高級階段,人類的大腦思維的天下。而根據“兩極相通”的道理,思維無限絕對本質是不是也應該有一“測不準原理”呢?邏輯上講,是應該如此。那麼,什麼是思維無限絕對本質的“測不準原理”呢?通過我以上的討論,“測不準原理”在思維的領域變為“不可測”的性質,這就是思維的“不可測”原理:你一旦問我是否在思考A,我立即告訴你我思考的是“非A”。由於思維的這種“狡猾”,思維本身已經由最初發展階段微粒子時期的“測不準”,變為自然宇宙最高發展階段思維功能的“不可測”了。在這個基礎上,所以範例哲學產生了”思不定”原則(參見範例的本體論部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1思不定性質 
在上個世紀的初期二三十年代,人類科學史上發生了幾件大事。如愛因思坦“相對論”的提出和量子力學上海森堡提出的“測不準”原理的發現,還有弗洛伊德“下意識”的發現。但還有一件鮮為人知,這就是數學和哲學家胡賽爾的現象學的提出。


胡發現的現象學,是哲學的一次重大事件,猶如亞里士多德發現了形式邏輯,笛卡爾發現了“心靈物質”一樣。現象學的來源,是重新將中世紀教主阿奎拿的關於思維和意識對象的觀點,復活起來,加以研究和發揮。現象學的核心思想是,意識不會是空洞的。當人談及意識,必然有意識的對象的存在。否則,談意識沒有意義。
胡賽爾進而研究了意識的結構,形成等。他特別強調,意識中的客體,必須與一般哲學意義上的感覺的經驗分開,也必須同康德的先天範疇相分開。而將意識客體用“括弧括起來(bracket)”,脫離一切內外的干擾來進行研究。在胡看來,他所創立的現象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因為一切思維的過程,都要經過他的現象學階段。


遺憾的是,現象學並沒有沿着胡賽爾指出的方向發展。這最少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胡薩爾自己在現象學的定義和理論多變,使人感到他的理論有欠成熟。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現象學的內容和心理學過於接近,儘管胡本人力圖分開二者,終究不盡人意。沿着這後個方向發展,“哲理化的心理描述”逐漸成為他的學生,海德格爾的特長。海使胡的現象學完全朝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了,與胡的意識幾乎沒有任何的聯繫。有意思的是,海氏一心欲從首先人的存在的討論,最後落實到探討一般世界存在的問題,但他最終走不出人的存在的框框,他的第二卷“存在與時間”最
終沒有寫成。延續他的關於人的存在的題目,正是文學家薩特的得心應手的功夫。所用薩特寫了八百頁的“存在與虛無”,完完全全的哲理化的人心理描寫,於海氏關於世界一般存在的最終目標沒有任何關係了。當然這是後話。


再回到現象學的意識對象問題。儘管胡賽爾給意識的對象起了各種名稱,但我感到沒有得到公認,因為他這些意識結構描述,不可能象牛頓定律的定義那樣清晰。他關於“意識必然有意識對象”,這種主客體的區分也是不正確的。根據我自己對思維的研究和經驗,以及與其他人的證實,思維的主客體並沒有“絕對的主客觀界限”,象外在的自然世界一樣。因為我們完全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正在思考另外的對象”。思維的思考是“線性,或單一進行”的過程。意識作為主體,不斷地被新的意識所代替,將前邊的意識轉為客體。從意識的這些過程,我可以得出一個“思不
准原理”,它有以下三個結論:


一,意識的主體和客體沒有絕對的界限;
二,意識的深化,既思考的深入,只能“線性和單一地進行”,而且必須使用符號系統(符號的簡潔與否,直接限制了思維的深化程度);
三,意識自身可以分為主客體,意識可以反思自身。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與範例哲學的“思不定”,是不是屬於上帝在二十世紀以後所給予我們的“世無彩鳳雙飛翼,東西靈犀一點通”呢?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在範例哲學看來,自然界和人類都是範例。也就是說,兩者都受時空的限制,而這些限制是在範例自身在形成前“先定”的。範例又分成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後者只有人類才是。


人,嚴格地說來,一切部分都和普通範例沒有本質的區別,除了大腦以外。在人的大腦中,有一種功能叫做“思維”。思維對多數人沒有太多的作用,人們只視題它為一個工具,就像一把刀,一根火柴一樣。還有許多人僅僅用思維來掙錢,打發生活。極少人能看到思維的其他用處。因為除了思維,頭腦還有其他功能,如感覺,意識等等。滿足其他感覺器官的享受,往往占了人生很多時間,所以思維的功能被利用的更少了。


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尤其是對思維的認識,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人類首先要解決生活問題,這就要認識自然界,然後用認識的知識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人在解決了自己生存問題後,才可能將主要的經歷研究自己,研究自身的思維功能。這就是常說的,認識自己比認識他人(物)容易。因為認識自己需要反思,而認識他人是一個“直射”的一步過程。認識的需要走二個方向的路徑,當然比直接的一步而達更複雜。對於個人如此,對於人類作為集體也是一樣。


正如在以前談到思維的“思不定定理”提到的“測不準”原理一樣,思維的對象,“mental object”,的時空界限不可能同時確定。再進一步分析,思維的對象,只存在一維“時間”,而不具備第二維“空間”。因為思維與對象的這種關係,稱為“思在”,所以使思維的對象缺乏常見的邏輯性,比如,不據備因果關係。思在在將外界的自然界重新在思維中再現時,必然是只有“時間”一維,而不具有“空間”第二維的性質,所以人們感到混亂,而不確定。




舉例來說,我們的思在之一夢境。這裡有雙層的情況。第一,我們可以明確地確定夢出現的時間,卻不能確定夢出現的空間位置。除了我們知道夢境出現在大腦中的某個點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發生場合的知識。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將夢的不同,


歸於發生在不同的大腦神經元這樣的概念。第二,在夢境了,我們夢的發展,都是依時間進行的,從前到後,有時間的順序,而沒有空間或地點的順序。也就是在夢裡,我們可以一會兒在此,一會在彼,飄忽不定,地點混亂,但在時間上卻是從前


到後,從始至終,直到醒來。所以我們對夢境感覺到的混亂,是我們不習慣一維時間單獨存在的結果。因為我們習慣了自然界的二維時空環境,但在一維的思在現象中,感到無所措手足。


思在的這種一維時間的性質,與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交輝吻合。由此似乎也驗證了中國人“道是天地”的古代智慧。任何一,只有分為二,才是真實的。而真理本身,就已經以“雙”物的出現為潛在的前提。從思不定定理,我們也因而看到範例哲學的“重生原則”的重要性,不過此是另一題目了。
2思在的結構 1)思在,是繼承了笛卡爾的”心靈物質”發現,在範例哲學中的體現。


--- 在人類思想史上,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第一個正式區分了自然物質與心靈,稱後者為“心靈物質”。自然物質是主要是科學的對象,是感官直接感受,或通過儀器,可以感受到的人類周圍的所有事物。進將這些感覺簡化為數字,是科學的任務,找到其中邏輯和原因,是哲學的任務,研究他們都個人和社會行為的影響,是其他社會科學,如社會學,心理學的任務。思在,作為範例本體的一個範疇,將笛氏的心靈物質,重新定義為範例本體論的“一個維度”。思在,與其他二維,定在和存在,共同構成了範例的定義。


2)人的心靈,分為根本區別的兩個部分:感性和智性。智性包括理性和悟性。


--- 人的心靈,作為一個整體,已往哲學從認識論的角度,僅分為感性(也稱“知性”,康德語)。這個區分,沒有關於人類如何產生發現發明的思維認識過程。範例哲學,結合中國古代哲學,提出“悟性”的思想, 來解釋發明和發現的人類思維認知邏輯,並將人的認識,重新定義為“感性與智性”二個部分。智性進一步被定義為,包括“理性和悟性”二個部分。


3)思在的對象是心靈。既包括感性與”智性”兩個部分。


--- 思在,要包括人的心靈這個整體,不論是感覺到的,意識到的,思維到的,語言和符號表達的,任何只要是人所知覺的,都在其內。人類心靈主要方面是,哲學上認識的部分,心理學的部分,意志(叔本華,尼采)和意向(布魯塔諾,胡賽爾),和語言部分(佛雷格,羅素,哥德爾等)的部分。 


4)悟性與感性和理性的關係:悟性,是理性與感性的聯繫並上升到新的階段,既,基於”2+1”,而創造出的新的非自然的形象思維。


--- 悟性,是解釋思維認識是如何發現的過程。相對與理性是邏輯過程和既定的推理過程。悟性的認識,不是通過類似理性的邏輯推理,而是依賴形象思維。但這個形象,不是在感性中的形像思維,而是在感性和理性運用之上,重新創立的形象思維。唯有形象思維,才能迅速地看清新的方向,這是與理性思維一步步推導不同之處。這個“2”,就是感性和理性,二個方面。這個“+1”,就是找到到兩者之間新的聯繫,從這個聯繫中,在思維中產生新的形象,也就是所謂“頓悟”的過程。
5)感性的部分領域是意向的世界。
--- 心靈具有某種意向性,是布朗塔諾首先提出,然後又由胡賽爾繼承和發展的。研究感性包括意識,意志,性情和心理的各種“整體的感受”。這些感受作為經驗,在心靈中的反映分為形式和內容二個部分。以意向為主要內容的現象學,主要是研究“經驗的形式”。而“經驗的內容”,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6)智性的領域是思維的世界。


--- 智性包括理性和悟性。二者都是思維發揮作用的領域。理性主要負責“過程的邏輯”,既,在有限步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悟性的目標是“發現的機制”,是創新的過程。


7)意向的對象與經驗連接。


--- 意向(intention),僅於經驗有關,僅於經驗的形式有關,是對經驗內容的用括號隔開。


8)研究人類經驗的形式,是現象學的任務。


--- 現象學專注經驗原始狀態,去掉任何後天人為的成分,主張完全返回到經驗原型自身。 


9)研究意向的內容,是心理學的任務。
--- 研究心理的各種感受,是心理學的任務,在此必須與現象學分開。但心理學的內容,是思在的一部分。


10)研究思維是邏輯(靜態/動態)和範例的任務。


--- 研究思維以抽象靜態的形式,是形式邏輯的任務。研究思維的變化過程,是“動態邏輯”,既,範例的方法論的對象。範例自身包括二者在其中。


11)邏輯(靜態/動態)的對象是”整體”的事物,作為”一”的形式來把握。


--- 將思維作為整體,作為“一”的研究,是邏輯的對象,包括形式邏輯和範例的動態邏輯。 


12)範例的對象,是把握世界的”各束分散”實物,作為一套"包件",既”多”,
的形式來把握。


--- 範例自身是一個“package,‘包件’”。範例是對自身許多規定性的抽象的集合。範例不再是單一的規律或範疇。範例的本體是絕對範疇,是對海德格爾提出的存在問題的回答。思在的包括的人類經驗形式,是對胡賽爾現象學的回答。人類的經驗內容,是對現代心理學的回答。人類語言作為“二級範例”,是對維特根斯坦代表的,英語國家哲學分析學派的回答。所以範例哲學基礎了古希臘西方的哲學傳統,從前蘇格拉底到當代哲學(科學哲學,系統論,結構論,後現代主義等),將歐洲大陸存在主義和英語國家的分析哲學,都包括在範例哲學的總結之中了。


13)思在對心靈意向的概括,必須繼承布郎塔諾和胡塞爾的現象學成果。


--- 現象學對經驗形式的研究,是回到人類認識過程的最一般,最基礎的形式。是返回到原初感覺中的模式的提練。現象學對一般經驗形式的發現,是對思維認識的理性階段的邏輯形式的補充。思在發展現象學的成果時,完全肯定現象學的工作。


14)現象學本質上只是一種方法論。


--- 現象學對經驗一般形式的總結,是人類認識的一個重要步驟。但現象學本身並沒有自己獨特的本體論基礎。在範例哲學產生之前,現象學的本體論基於康德的“自在之物(noumenon)”。在範例哲學出現之後,思在將現象學歸為自己的部分,本體論的基礎轉為範例的本體。


15)現象學研究人類從其內省經驗中的抽象出的一般性質,既經驗的一般形式vs.邏輯形式如範疇等。


--- 現象學和思在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從認識論方面看,現象學是“感覺形式”的提煉(感覺的內容是心理學的對象) ,而邏輯和範例,是智性的範圍。兩方面構成一個整體,成為人類心靈研究,基礎笛卡爾的傳統,在當今人類抽象思維的繼續。


16)現象學對經驗的“形式化”,相對於心理學研究人類經驗的”內容物”,在心靈感覺方面的體驗。


--- 胡賽爾在早期,曾混淆了心理學和現象學的區別。經過批評,後來他認識到現象學的“客觀性”與心理現象的“主觀性”的區別,而作了轉變。其學生海德格爾,將現象學的形式研究,與古希臘遺留下來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的存在論研究,結合起來。將蘇格拉底三人開創的“多”的研究,又轉為對“一”的研究。但海德格而由於沒有認識到其老師以上轉變的意義,所以在他新開創的對存在作為“一”的研究是,仍然將人的“感覺內容”,既心理學的部分,帶進了現象學。至此,現象學已經不是布朗塔諾和胡賽爾意義上的現象學。而是延着克爾郭凱爾存在主義的道理發展了。在他起後的法國薩特,更是在存在主義方向發展,而且是專門關於人的存在主義。因為海德格爾無法繼續其初衷,完成古希臘時就有的本體存在問題。這隻有在範例哲學出現才再次開始了重新研究和完成。


17)關於意向的研究有五個層次,從外到內,它們是:


1物質性客體(布魯塔那)(範例:定在)-- 這是康德的“現象界”,既現實的物質世界。


2客體的內容(胡賽爾):(因果/邏輯)-- 這是感覺的“經驗世界(mental objects)”的一般形式。邏輯真值,是理性的領域。


3 意向(布魯塔那)(範例:定在/存在)-- 意向,是大腦的功能,不限於人類。布氏認為,意向必須有客體 - 範例哲學認為,這僅在動物界是真實的。


4 在(一)-- 意向作為整體,是一個主體完全的認識,是避免精神分裂的保障,是意識的唯一性開始。


5 絕對(範例:潛在)-- 是現實一切如康德的現象界的基礎。當然它也是思在,作為現象學的寄宿處的基礎。


18)只有在思在中,經驗的”內容與形式”可以分離,因為思在不是定在。


--- 這是範例哲學補充布氏的觀點。布氏認為,意向必須有客體('Intention must have its content'),的思想。在動物界確實如此,但在人類的心靈中,不必須如此。人類的心靈,主體與客體的界限可以模糊,可以分開,可以單獨存在。


19)如同思維可以以自身為對象,意向同樣。可以主客一體,不加區分,不能區分。另一方面,意向也可以不帶賓語,如同”視而不見”。


--- 思維在理性的層次,可以將主客體混淆,如“思維對思維的思維”,而且可以無限擴展。同理,意向在感性層次,也可以作到。如“意向對意向的意向”,在邏輯上成立。


20)意向的原則是”思不定”。


--- 思在的“思不定原則”,是對一切心靈的客體和主體界限的規定,既無準確的規定。因為思在的本質是一維度,既只有時間,沒有空間。思在的思不定原則,與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則”遙相呼應,共同構成人類認識周圍世界的兩個極段區域的“瓶頸”。


關於“思在”的說明


在“範例的哲學本體的幾何解釋”文中,沒有對“思在”的特別說明。在以前關於範例的“三個存在”中,也沒有提到“思在”。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討論交代一下思在產生的來龍去脈和定義。


思在,來源與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一語。思在,是人的存在的證明。在範例哲學中,思維,作為範例的討論,和語言作為思維範例的討論,都離不開討論思維的性質。思在出現在幾何解釋中,其目的是量化思維的功能。但在量化以前,不能不首先對思在作出定義和探討其基本規律。


I 思維的結構


思在的定義來自“思維存在”或“我思故我在”。思在,就是認知的主體的確立。思維的概念,包括思考和非思考而感受的一切,既,思考和感覺,二個方面。連接思考和感覺的是意識。思維的結構可以說,從最高起向下定義為7個方面:


1)悟性思考
2)符號思考A(邏輯符號)
3)符號思考B(數學)
4)符號思考C(語言)
5)圖像思考
6)感覺刺激
7)知覺刺激


解釋如下。我主要是從哲學的角度探討和定義。


知覺刺激,凡有生命的物體,如阿米巴原蟲,單細胞物種等,都有,其特徵就是“動”。感覺刺激,一般動物都有,其特點是各種情感的出現,如喜怒哀樂等。圖像思考,介於普通動物和高級動物之間。動物有的例子是,如烏鴉懂得在杯子裡裝滿石子使水面上升。鯨魚和豹子等,會調諧群體行為進行狩獵。猴子會作出一些人要求的動作,來引誘人餵食物。蜜蜂可以空中跳各種舞蹈來告訴同伴花粉的位置,等等。這都說它們會應用圖像在頭腦中思考達到自己的目的。之所以它們的思考是利用圖像而不是語言,是因為語言為更抽象的事物難以掌握。動物的這些行為,必須有自然“畫面”,或可感覺到,才有可能。動物儘管也有自己的語言,但它們如上行為,還沒有人所記載到是用它們“吵吵嚷嚷”的語言下進行的(另一個不利條件是將獵物嚇跑)。


只有人才可能具有符號思維的功能。符號思維的能力來自思維的抽象能力。最初級的抽象能力就是語言的使用。迄今為止,一切人類部落的發現,還沒有不存在語言的情況。有沒形成文字的語言,但是從聲音中抽象出意義,是人的大腦的最基本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的一切民族或部落,都是首先從思維的初級抽象能力一步步地發展起來的。發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因為地源環境的不同。比如,容易找到熟肉吃的種族部落,就可能比主要食物為植物的種族部落,對人類大腦的進化成熟影響大些。


有知覺,不一定有感覺。但進入感覺的,一定已經進入知覺了。有感覺,不一定有想法。但有想法的,必然是首先被感覺到了。有想法,不一定有道理。有道理,就按照自己的文化規範要求,符合大眾的看法。這樣的想法,首先是個人深思過的。思維結構的下一部是數的概念。人類從結繩記事開始,就是簡單的數學概念的表現。因為它表現了時間和空間關係的性質,既有序性質。人類並不是非需要精煉的數學符號來進行數學思考。中國人不知道阿拉伯數字有4千5百年以上,直到19世紀中頁,西方炮艦打進中國,也帶來了西方的數學。在此之前,中國人是用小木棒作算術,叫“算杵”。也就是說,象圓周律,勾股定理等這些複雜的數學計算,中國人用算杵也可以進行。當然,沒有方便的符號系統,數學的發展進步很緩慢。運用邏輯邏輯符號進行思維,世界上只有歐洲的一些地方的,由土著猿猴發展起來的土著居民作到了- 這就是人類的理性時代開始。由理性發展出的邏輯思維,只可以運用於已知的事物,而不能創新。思維的新概念產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首要步驟,這就是悟性思考的結果。至此,既是思維的頂端。因為創新是無限的可能性,最終與思維的本質合為一體。


II 思維的性質


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思維的本質是與世界同一。他這樣證明,如果思維不與世界同一,說明真理可以來自二個源泉,既自然界,與思維。但上帝是不可能重複自己。這樣真理必然只來自一個地方。所以,思維與世界必然同一。如果思維與世界同一,意味什麼呢?意味着思維具有無限與絕對的本質,如同世界一樣。同理可以證明,如果思維的本質是有限和相對的,思維必然有它不可企及之物。但如果這個事物出現在思維中,它就已經被思維涉及了。所以,思維是無限和絕對的。


III 思維的定理


1思維只能是個體的思維;
2思維受時間限制;
3思維的主體與客體同時出現;
4思維的主體與客體同可以轉換;
5思維產生思想時只能逐一(線性)進行;
6思維的邏輯深化和推演,只能運用符號;


證明:


用“2+1”的方法論分析意識


大凡一種新理論的建立,都少不了必須有三項。它們是,新的世界觀,新的方法論,和新的結論。範例哲學是一種新理論,如果它想站住腳,它也必須也有自己的方法論。什麼是它的方法論呢?就是“2+1”。


“2+1”,簡要地講,就是我們發現和辨別事物的二個主要方面後,我們必須在它們雙方的背後尋找第三個因素,這就是“1”。這個“1”,就是事物的聯繫和功能。離開他我們必然不能取得對事物的全部認識,犯盲人摸象的錯誤。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果在AI領域,智能工作者以為機器對數據,語言符號等處理能力極高,就等於意識。在對人的基本需要分析認識上,以為“食,色”就概括了全部人性,看不到聯繫雙方的思維,所起的作用。或將人的性情分為“善,惡”二方,而看不到它們的關係可能產生的社會後果。在哲學上,我們將人們的認識分為唯心或唯物論,經驗主義或理性主義,形式或內容,而看不到在這些劃分之後的聯繫和功能。如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將語法現象從語言抽象出來,便認為是找到了人類“普遍適用的語言”,等等。


用範例哲學的這種“2+1”方法觀,看傳統哲學的最根本的問題,存在問題,就不難看出“存在的概念”,有一個結構,而且是一個“三層”的結構。既不僅看見“存在”與“定在”,還必須看到它們的背景,背後的邏輯根據,這就是“在”的存在。我在這裡,試圖再用這種“2+1”方法來看待意識,以其分析出新的結論。


意識是人人都有,但迄今為止人類知之甚少的領域。現在國外的的分析一般將意識視為“有目的的活動(intentional act)”,然後分析,如哲學的“現象學”。我將獨闢蹊徑,將意識分為“前台的成形”概念和“後台的背景”概念,然後再加“1”,既“前台與後台”的關係。


“什麼是前台成形”呢?前台成形,意味着它是思考/意識的目標形成,既“顯性(become
positive)”。表白意識已經形成了一個概念,所以這個概念可以稱為思維的目標。“後台的背景”,就是意識還在“暗中”,還沒有成熟,沒有成形,還不能成為一個個別的概念。“前台與後台的聯繫”,是說,思維注意到自身的這種辯別區分兩者的動作,既思維對自己的辨識行文有反思功能。


這個目標“前台成形”,又可以具體地分二類。一類是“經驗”和“經驗的構架,範疇”,然後再加上“經驗與範疇的聯繫”。經驗是我們經過感官搜集材料到的材料,容易理解。經驗材料只有在範疇得到正理,然後才有意義,就是康德等人列出的範疇。康德認為它是人的先天能力所致。經驗與範疇的聯繫,是說經驗對範疇的依賴。好比範疇的出現,是經驗根據環境“強迫”範疇形成的結果。換句話說,如果意識不受周圍世界的限制,則範疇可能完全不是現在的樣子,如我們在夢中一樣。


第二類,是意識的“邏輯”方面。根據“2+1”的方法。我們可以也在意識中看到,“個別概念”,“一般概念”,和從“個別概念上升到普遍概念”的路徑,這三種狀態的存在。比如歐幾理德通過對“點,線,面....”的個別概念定義,就可以推導出幾何判斷的一般規則,普遍適用。亞里士多德的演繹邏輯,由個別上升到普遍。再由普遍推到個別。而這兩套邏輯通道的弱點和優點,只有統過對同道雙方的單獨認識,才能辨別。這就是“+1”的聯繫功能。
E知識的兩個來源 
在人類的認識史上,知識,如同真理一樣,只有兩條可靠的來源:1)公理的道路;2)歸納邏輯的道路。公理的道路,推而廣之,可以看成哲學上的“本體論”的道路;而歸納邏輯的道路,可以看成“認識論”點道路。


公理系統的典型例子,是歐幾理德的幾何學,既從已知,毫無疑問的合理假設出發,輔助與公設等其他支持,揭示出公理前提中蘊含的定理。選擇公理和公設,是非邏輯過程,只有證明過程是邏輯過程。


歸納邏輯有多種,其實質是“親身體驗”。比較簡單的例子如“一切人都是吃東西,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也吃東西”。歸納邏輯的問題在於它的得出其前提很困難。如上例中,怎某證明“一切人都是吃東西”呢?我們不可能觀察所有的人,歷史上和現代人,所以只能靠部分觀測,部分猜測,來達到以上前提“一切人都是吃東西”。這就是歸納邏輯的“理論”缺陷。正像個體事物在世界上比整體有用得多,歸納邏輯比公理系統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得多(如 in job interview, your experience means a lot to your future employer than your promise)。


問題是,在“鑽牛角尖”的時候,哲學家們到底應該相信哪一條道路導致確切的真理呢?舉例來說,上帝存在的證明,應該是本體論的,還是歸納邏輯的呢?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孩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父母的。孩子在出生時不可能知道誰是自己的父母,這就決定了歸納邏輯道路不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從“其他”渠道獲得的。


想像一下這個“孩子”代表人類本身。人類如果不是永恆存在的,人類必然是“上帝”產生的。但,人類可以通過歸納邏輯獲得這個知識嗎?否定此一道路,經驗主義,認識論的道路,就堵死了。剩下的方法只有公理道路了。多少人同意才算“自明”的公理前提呢 - 如果人類願走這條道路?問題還不在人類永遠不會有統一的看法,問題在於,“上帝”並不依賴人類而存在,猶如思維有可能並不依賴大腦而存在 - 人類只是可憐的無法掀開“她”迷人的面紗罷了。


第七節 理性 


哲學用理性拷問上帝,宗教用信仰袒護上帝。兩派的底線:上帝存在。但什麼是上帝呢?兩派在此分道揚鑣了。有個人在網上的討論中數天一言不發,哲學家對他們說:“如果你是一個傻瓜,那你的表現是最聰明的;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那你的表現便是最愚蠢的了!”下面11問 - 挑戰理性思辯能力。


在某一個“點”上:


1 - 是你的想象決定你的行為,還是相反?
2 - 是“一個人”的行為決定集體的行為,還是相反?
3 - 是股票每秒鐘的變化決定它的一年變化趨勢,還是相反?
4 - 是全球經濟大趨勢決定本國的經濟狀況走向,還是相反?
5 - 是“三歲看到老”,還是“老鼠生兒打地洞”?
6 - 是物質的“量子運動”決定宇宙各星系的運行方式,還是相反?
7 - 是本質決定現象,還是相反?
8 - 是內因決定外因,還是相反?
9 - 是歷史決定現在,還是相反?
10 - 是你過去工作經驗,決定你受聘後的工作能力,還是相反?
11 - 今天太陽的升起,保證明天太陽繼續升起,還是相反?
告訴我你的信仰吧,我保證找出一個破綻 - 您不給我一個說法,我可就給您一個說法。如何回答以上問題,是簡單的是或非,還是需要更多的思考,都是理性面臨的問題。


F讀“飛失不動”的聯想 
中國的古人,曾討論過一些哲學命題,比較著名的有,“白馬非馬”,“截尺之半”,“離堅白”,“無為無不為”等。但我還沒有發現類似古希臘哲人的一類悖論,如“飛失不動”等。


“飛失不動”,在柏拉圖的“巴門尼德”一篇中,由芝諾口出。具記載,芝諾提出類似的悖論有四十多個,主要是為了替巴門尼德辯護。巴門尼德是伊利亞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觀點認為,世界由不變的單一物質組成,與認為世界是由多樣化物質組成的米利都學派對立。


“飛失不動”的主要觀點,類似中國“截尺之半”的想法,但導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中國古人為什麼沒想到這點真是奇怪!)。它的意思是這樣。如果一隻箭要射到對面的樹上,那麼在它飛到樹幹之前,必須飛過這個距離的一半路程。而在飛過這前一半路程時,它又有這一半路程的“一半的一半”需要飛越。如此重複下去,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至無窮。所以它結論是,飛動的箭其實是一種幻覺。運動是不可能的。


這個觀點的實質是,在無限的可分空間裡,有限的運動距離如何能夠實現?


據柏拉圖記載,當時聽芝諾說完,據一個“Simplicius” 的人記載,有人立刻默默地移動腳步走到芝諾面前,證明他的看法如何荒唐。但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出芝諾邏輯錯在哪裡?另一個聽眾,亞里士多德,是這樣解釋的。


如果距離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果空間是無限可分,時間也是無限可分。所以對應沒一可分的距離單位,都有一個可分的時間單位,與之完全吻合。所以運動是可能的。


我倒沒有被亞里士多德的解釋所打動。但他將空間與時間連在一起,試圖說明他們的關係,不能不是他超人的地方。聯繫到今天有時空連續體之說的相對論觀點,更可以看出亞氏這個猜想的偉大。後來的人,試圖用各種方法,包括數學,幾何學等,來給出合理的解釋,但我還沒聽到和理的哲學解釋。我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與你的想法商討。


古人是偉大的。但只有留下言論不朽的古人才如此。你已經肯定是古人(對生於9999年的人來說)了。如今又有了互聯網。所以,只要講話,如果你想作一個知名的“中國古人”,這不能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啊。
G如何看待因果律 
因果的觀念,人類有很長的歷史。它一向被希臘人等同知識。亞里士多德提出過着名的”四因說”(“質料因,形式因”,等)。他認為,只有在自然界找到事物發生的原因,才是獲得了真正的知識。亞氏的因果觀統治了西方人的思想近二千年,直到近代哲學從笛卡爾開始,才受到嚴重的挑戰。給亞氏因果觀致命一擊的,是英國最傑出的哲學家休莫。


休莫指出,事件發生的順序,和事件成對兒出現,由於人們的聯想,在人們的主觀意識中,產生了因果觀念。因果,根本就不存在於自然界。中國人看來也同亞氏一樣,認為自然界存在着“因果律”,如上所引。休莫的結論,使康德徹底地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哲學想法。康德的結論是,自然界是不存在着因果律,如人們普遍認同的那樣。但因果律的來源還是有的,那就是人類頭腦中“先天”就存在的。康德前後寫了二次如何從他的“超驗推論”得到這個結論,二次的說法完全不同,人們通常只注重他的第二次敘述。不用研究康德的推導邏輯,也可以知道,康德認為,因
果律和其他的範疇(他發現的十二個),包括時間和空間,都只有人類才有。


我認為,康德的錯誤是明顯的。因為人類的某些哲學範疇概念,顯然在動物身上也有,如因果,時空等(我在前文里舉例了)。破壞比建設容易。否定一個觀念,比提出一個新觀念容易。但重要的問題,是新的創立,因為立起來,要能夠經得住很多批評。


如果因果律不來自自然界,或客觀世界,如亞氏所說。自然律也不來自“先天”,如康德所說。自然律是個真真切切的事實,它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範例哲學認為,因果律來自“語言”和“語言的交流”。從範例的觀點看,語言是思維的範例。語言對於思維,如同萬物對於造物主(上帝),都是範例。同樣作為範例,語言同與其他萬物的地方,比如,語言可以產生悖論,自然界也可以產生畸形。但他們不同的地方在於,自然界是一個“被動”的事物,而語言,是一個“主動”的事物,一個主體。所以語言可以產生因果律,自然界則不行。


不論動物還是人(這裡先不考慮植物),能用一種“信號系統”進行交流,如海豚,鯨魚或蜜蜂。當人作為動物的時候,首先可以發出聲音。這些聲音,無論出於驚恐,喜悅,憤怒,還是無聊,都是一種表達。當人類的表達剛開始,很長時間,可能是此起彼伏,各唱各的調,彼此沒有互相呼應。當有一日,一個人看見一隻老虎跑過來,他表達自己的驚恐時,喊了一聲“虎”,被另外幾個夥伴聽到和看到了。老虎撲上去抓住一人吃掉了,其他人見勢不妙都跑了。從此以後,只要有人喊“虎”,其他人立刻逃跑 - 這就是產生了“因果的聯繫”。動物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尤其是人具有不但是一個主體,還具有思維的抽象能力,所以人們抽象出“因果律”的概念。


當亞氏提出這個範疇之後,他誤以為因果律是在自然中,如同中國人認為的“無風不起浪”一樣。這說明,人類的認識能力的普遍性。這種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在西方結出了後來豐盛的果實,此是後話。


在討論因果律時,我對網友說,我喜歡用概率的方法解釋,有說那是原因方便。我想一想,還不是這麼簡單的理由。


因果律的解釋,其實是對哲學另一對範疇,偶然與必然,的應用。因果律的應用,是日常的一切事物,包括科學。因為因果律的應用範圍是形式邏輯的範圍,用康德的話,叫“現象界”。偶然與必然,是辯證邏輯的概念,為什麼能夠解釋形式邏輯呢?因為形式邏輯的解釋,好像是在看幾何上的一個點,一條線,或一個面。從辯證邏輯的角度看,則是看一個整體,一個動的過程。也就是說,形式邏輯是從“靜止”的角度分析;而辯證邏輯,是從“動態”的角度分析。形式邏輯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質,而去掉一切外來的因素;辯證邏輯,是放在時空的條件下,來處理對象。
當詩人說,一條大河日夜奔流,是用的形式邏輯的概念,河的定義是抽象的靜止。當哲人說,你不可能二次邁入同一條河。他對河的定義是“動態”的抽象,是辯證
邏輯的整體認識。


二種認識都是需要的。哪一方都不能否定另一方的功能。哪一方也不能誇大自己的功能(這是黑格爾一派常犯的毛病)。根據條件,根據時間地點,選擇合適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因果律由於應用於日常,而凡日常所感受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所有因果律也是偶然性的。如果將這種偶然性“量化”,我認為,概率的方法是個很好的說明。我們可以定義概率1和0,為“絕對性”。任何其他在0到1之間的概率,都是“偶然性”。我們知道拋硬幣頭和尾,哪面出現的幾率,是各為百分之五十。拋的次數越多,越接近這個幾率。太陽明天繼續升起的幾率,大於拋硬幣的幾率,但還小於1。因為我們知道,太陽總有一天“必然”不再升起。如果不考慮其他突發事件,如其他天文的星球飛來,撞上地球或太陽也未必可知。


所有我們絕不會看到百分之百的必然性。必然性只存在與定義之中,永遠是潛在的。我們看到的都是偶然性。我們發現的因果律,只是偶然性的比較高的機率的數學表達形式而已。


最後,偶然性永遠是未知的必然性。也就是,因為我們不知他們是如何發生,所以我們覺得是偶然的。偶然性永遠是相對的,永遠是一個“量”的區別。必然性才是絕對的 - 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永遠不可能達到。
第八節 理性的局限 
理性,是一個神聖的字眼。我們的世界發展到今天,絕大多數的成就都要歸功於它。遺憾的是,理性,這隻“孔雀”也有轉身的時候,因而它的“屁股”也就露出來了。理性,泛泛而論也包括邏輯,指的是在既定,已知,可推斷的範圍內,遵守和延續既定的規則,所從事的有限步驟,也就是所謂“箱內”的思維。


網上傳有個笑話,某西方國家的宇航員在飛船上發現圓珠筆不能用,原因是圓珠筆里油流不出來,返航回來後報告給基地。基地馬上撥款二十萬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研製了一種新筆。而該國的基地後來才知道,東方另一國家的宇航員在飛船上使用的是鉛筆。這就是很多商業公司早已認識到這種“箱內”思維會壓制創造性,而提倡“跳出箱子”的思維(“out of box thinking”) 的原因。


遵照既定的原則行事的理性思維,在絕大情況下是必須的。但它有弱點,如在程序性的事物上,搞成“繁瑣哲學”:例如美國的收稅制定等等。而其的最大缺點是,不可能產生創造性。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程序性能解決一切問題,機器必將能代替人類。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的本質在與創造。人有一個大腦,大腦的功能在於思維。思維的性質包含“無限和絕對”特點,而機器作不到這一點。思維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一個目標,包括思維自身,所以是無限性的。如果誰能證明思維的普遍性是有限的,一個人必須指出另一個人的思維局限,這就證明了,當思維具體到一個人身上才是有限的,而思維的普遍性證明了思維的無限性。


“跳出箱外”的思維,來源於認識的最高階段,“悟性認識”。悟性認識,來源於理性認識。悟性認識只有在“窮盡”了理性的探索之後,才可達到的高級階段,所以悟性認識又高於理性認識。悟性認識,是在充分運用了理性認識之後,又重新結合感性認識,而產生的認識過程的深化和升華,才能達到的境界。這就是愛因思坦如何擺脫“理性的迷霧”,而繞過多數科學家所走的“邏輯通道”,作為一個市政府的小職員,在發現“相對論”所走過的道路。


理性存在固有的弊病,如易陷入繁瑣哲學,無創造性。認識僅憑理性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些。


理性,本身不是與生具來,而是需要一個自身培養,訓練的過程。再者,即使是具有成熟的理性 - 無論在時間反面或方法上- 都到了無可指責的階段,人有時候的行為,還是不遵循自己的理性判斷,英文叫“I did it against my better judgement"。中國人說“違心做事”,是同一意思。儘管以後人們可能懺悔,但在當時,還是作了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按照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的觀點,作惡是因為為缺少“善的知識”。看來並不儘是如此。人為什麼有時會明明知道錯還要那麼做呢?是因為,情感或激情,當它來的時候,一切“理論”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被輕易的打敗,如同詩人所說, “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長青”。


任何“建立”起來的東西,不論是樓房還是性格還是理性,其“堅固”性是相對的。我們只能說,在“一般”的情況下,此人不至於作的這麼“出格”,但“令人吃驚”的後果經常發生。另一個更信服的證據是哥德爾的“不完備理論”。理性是在一個“有限的時空”領域裡運作。根據哥德爾的理論,這個領域必定“不完備”。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不是這個系統的“每一定理”,都可證明是正確的。


因此,大腦的思維,需要一種更強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必須是“與生俱來”,某種“直觀或直覺”,必須不是“理性”,但又充分運用了理性,而高於理性,即它能克服理性的弱點,從而更令人信服,而且沒有例外:這就是思維的第三階段,類似思賓諾莎的“直觀”階段:“悟性認識”。但這是題外話了。
A理性導致悖論 
網友的文章討論羅素的悖論問題,重新引發了我對悖論的興趣。網友問,悖論的意義在什麼地方?一個文化中如果沒有關於悖論的討論,有什麼關係呢?我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首先要回答悖論的定義。然後,回答“悖論和“自相矛盾”的區別”在什麼地方?悖論在維基上是這樣定義:一個聲明或陳述,導致矛盾或(如果屬實)違反邏輯或理由的情況,類似循環推理。”
我認為這個定義不準確。我認為,悖論的最大特點還需加上,悖論是潛在的自相矛盾。因為悖論多種多樣,也有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有些自相矛盾是在特點情況下出現,所以不易察覺。總之,悖論必是自相矛盾,而自相矛盾並非一定是悖論。換句話說,自相矛盾,是悖論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羅素悖論的背景。在19世紀20世紀之交,德國一個叫希爾伯特的數學家/哲學家,針對數學研究的狀況,提出了從“數學公理中推導出一切(一階)初等數學定理“的設想。他還提出了23個數學沒有解決的問題,有名的“希爾伯特空間”等的思想等。他的想法,和許多數學家不謀而合。羅素發現了一位叫福雷格的人,早在他之前就試圖證明自然數的邏輯基礎。於是與另外一個數學家/哲學家,懷海德,共同希望完成這個數學/數理邏輯的一階證明,而且也寫出了大作。當羅素自己發現了“剃頭者悖論”,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就擱淺了。但並沒有定論。給他們這種思想蓋棺論定的,是一個晚輩德國數學家,哥德爾。哥德爾用複雜替代符號的方法,證明了“在一個數學公理系統中,不是每條定理都可證明其值”和“一個公理系統不可能證明自身”的兩條“不完備定理”。至此,大家才正式與“希爾伯計劃”告別。
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去求證公理系統的完備性呢?我的理解是這樣。在西方有一個求知傳統,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是兩碼事,客觀世界有其自身的規律,人生的意義就是探究客觀世界的神秘。用希爾伯特墓碑上的話:“We must know, we will know.”這6個字。 這種追求,首先是語言形式的思維訓練,如亞里士多德所發明的三段論,形式邏輯等。他追求,如果用“形式方法”求得真值,而不依賴與內容。如“所有A都是B,B等於C,因此A也等於C”。只要前提正確,結果必然正確。公理思想的成熟,到了數學家歐幾里德手裡,到了高峰。公理思想的來源就是繼承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 - 從前提中找出“隱藏和潛在”的定理。後來,非歐幾何的成功,也是遵循同意的法則發現的。發現者將歐氏第五公設設為相反,就邏輯地得出了非歐幾何。
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公理思想,是今天西方之所以成功的主要理論工具。特別在今天的理論物理,數學領先的一切科學領域,更是如此。具體到哥德爾的定理,其哲學意義在哪裡?我查不到什麼,我個人看。首先,“人是機械”的哲學觀點,受到毀滅性打擊。作為“維也納邏輯實證派”成員之一的哥德爾,用自己的定理,預示了他們思想的終結。其次,我覺得這說明,一個公理系統或邏輯系統的極限在哪裡。如人工智能。計算機可以記住人類一切過去出現過的,有限的步驟,但是止於人類還未出現的章法。又如在醫學上,我們有一天,也許可以更換一切身體器官,但不可更換腦子。因為腦子不是僅僅邏輯零件等,僅供參考。
1對悖論的範例哲學回答
西方人發現悖論,有相當的歷史了,起碼從芝諾的“阿基里德與烏龜”就有了*。真正在歷史上第一次有深度探討悖論的問題,是哲學家康德。康德的“三批判”,討論了時空的有限與無限,自由與意志,超驗道德等方面的悖論。如有網友講的,到了20世紀的轉口,懷海德和羅素,企圖雄心勃勃地證明“數學的完備性”。但羅素被自己發現的數學悖論“卡住”了。真正給懷羅的證明思想蓋棺論定的,是歌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是在懷羅他們三十年之後。其實數學悖論只是悖論的一個分支。語言悖論,邏輯悖論等其他悖論都早已存在。現在的悖論簡單到只說四個字就可以了,比如:“我說假話”。
在康德看來,悖論的產生,是主觀的原因。因為在客觀世界,矛盾不可能存在。所以由此推理,時空,意志自由,道德這些,都是主觀的東東。康德的結論是“荒堂”的,但又很難駁倒 - 正如芝諾的“運動悖論”一樣。
因為悖論問題是哲學問題,說“悖論哲學的哲學意義”似乎聽起來很 boring,而且也不能再前進一步 - 起碼沒有使我們“intellectual public” 一致信服的結論。所以我不妨試試“新武器”:絕學。
我的解釋是這樣。從絕學上看,悖論的本質是語言問題,而語言是思維的範例。語言之於思維,如“客觀事物”之與“主觀”。但在絕學中,是沒有“主客觀區分”的了(此結論己被一世紀以來量子力學的結論證明了)。思維之所以會產生語言悖論,既,“矛盾範例”,如同上帝會使畸形嬰兒誕生一樣。
這就是對人類關心的根本問題,“形而上”研究的第二大問題,“世界是什麼”的一種回答。
參見:“Paradoxes of the Philosophers” -http://www.atheismanalyzed.net/Paradoxes%20of%20the%20Philosophers.htm
1悖論的意義 
“我說謊”的悖論,是說,如果“我說謊”這句話為“真”,則這句話為“假”- 因為這句話明明告訴你“我說謊”。反過來,如果“我說謊”這句話為“假”,既,如同這句話所說的那樣,那麼這句話就是“真”的。


中國人說,假是真來,真亦假。看來老祖宗早就發現了這個道理。羅素等,不過玩個小聰明,就得了“羅素悖論”的世界名譽,中國人一定要爭這個發明權的官司不可。


發現悖論是一回事,解決這個悖論是另一回事。而且還是更難的一回事。因為一個傻子提出的問題,十個聰明人都可能解決不了。很簡單的道理,人類無知的疆域是無限廣大的,比已知領域大的多。舉例來說,根據現代宇宙天體物理學,現在人類懂得的物理上的物質能量,只能解釋宇宙中不到百分之四的物質現象。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既所謂“暗物質與暗能量”,人類幾乎一無所知。這也許就是目前宗教,禪宗,“什麼功”之類流行的原因。自稱“宇宙佛祖”無人追查,而且也不上稅,還可以宗教集團名譽在紐約市免稅。但這些天花亂墜的東東,畢竟不能當飯吃,恐怕還要信徒捐款,或聯邦政府提供贊助。因為大師,吹歸吹,畢竟還得吃飽了才能講道,大師是不屑於自己種地的。


哲學與科學就不同了。哲學和科學要運用理性,要邏輯證明,要檢驗真偽,這就要求費力氣。出力流汗才能吃飯,才是誠實作人,這也就是哲學與科學擁有大眾的原因。西方的學術傳統是,哲學與科學,本來就是一家。中國人一個半世紀前,引進“科學與民主”時,不懂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所以到現在也弄不清為什麼要科學。中國人理解的科學,就是技術的代名詞。所以大清朝那時認為科學是“雕蟲小技”,現在的什麼“長江/黃河計劃”,說到底,還是找幾個原意游到岸上的海龜喂喂食,一切大事還是天朝說了算。


回到悖論上來。“我說謊”這句話,用哲學語言分析的方法,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一,“我”;二,“說話”;三,“假”。從後往前看,“假”,是邏輯真值二者之一。“說話”,是一個陳述句。“我”,從範例哲學的觀點看,是一個“高級範例”。既,“我”擁有思維,而我的思維是不受任何限制,是“絕對/無限”的本質。


如果只看前兩部分,陳述句與其邏輯真值,必然是真,或是假,沒有例外。也就是說,當我們提出一個陳述句時(福雷格的"propositional calculus") ,其真值必然是真,或是假,沒有例外。如,“天下雨了”,這句話。只存在“天下雨”,或“沒有下雨”,兩種事實。不可能是“天下雨”而又“天沒有下雨”,這種邏輯矛盾。所以陳述句的正反二值包括“一切自然的例子”。


那麼,“我”,是不是一個“自然例子”呢?用範例哲學的語言說,我不是一個“自然例子”。既,我是一個“高級範例”,因為我有思維。思維的本質,既然是可以突破“有限”的規定,可以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可以傲遊到有限之外,可以超越有限,那麼,我,就不受“自然物”,既,普通範例,規定的限制。也就是,我可以既讓自己是“有限”的事物一邊,又可以到“無限”的事物一邊。我,可以天馬行空,獨往獨來,而不受自然的規定的束縛。


“我說謊”的悖論,問題就出在這裡了。當“我”,“鑽到陳述句之下”,來表達一個真值概念時,“我說謊”,這句話,不等同與“這句話是謊話”這句話。“我”,不等於“這句話”,作為句子的主語。按照福雷格對於語言“意義與指代”二個功能的發現,“這句話”,作為主語,是“指代”關係;而“我”,作為主語,是“意義”關係。“指代關係”,作為陳述句的主語,是不變動的。既,指代主語的陳述句,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是人類主觀判斷的對象。而“意義關係”,作為陳述句的主語,是一個“主觀的現象”。邏輯真值的概念,只能應用到“客觀的事物”上,不能應用到主觀事物上,如“人”身上。這就如同人人做夢,但痴人說夢一樣:對沒法證實的事物,不能使用邏輯概念。只有客觀事物才適合適用邏輯概念。


所以,由於對“我”的性質認識模糊,和對語言性質本身的誤解,造成了“我說謊”的語言悖論 - 這就是範例哲學對“我說謊”語句出現的解釋。
B羅素悖論 
從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羅素,20世紀初發現“最大集悖論”,或稱“理髮師悖論”以來,一百多年過去了。


科學史上後來稱這個悖論為“羅素悖論”,以紀念羅素的工作。從那以後,很多數學家和哲學家都試圖解決這個悖論提出的問題。但他們的解決方法,其本質都是“繞道行駛”(參見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相關條目)。或用我對北美網友的戲言,叫“陀鳥戰術”。羅素悖論,好象通往一個旅遊聖地山路上的“一泡牛屎”:臭氣熏天,還令人奈何不得。提醒遊人的牌子上寫着:請行人車輛一律繞行。


按照現代科學哲學的觀點,任何一種新的科學體系,如果不能對以前的科學難題提出解決辦法,則不可能建立一個新的科學體系("Paradigm")。就不會有舊的科學體系向新的科學體系的根本轉移,如相對論對經典力學的取代。因而也不會有“科學革命”的發生。
科學的歷史是如此,哲學的歷史也是如此。


範例哲學如何解釋羅素悖論?範例哲學是否也採取“繞着走”的方法,像其他人試圖解決的結果一樣?這是考驗範例哲學是否自身能夠站住腳的例子之一。那麼範例哲學如何回答羅素悖論的問題呢?


我們知道,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思維本質是絕對/無限的。作為人類思維內容的語言,本身就是“思維的範例”。思維的本質,必然也要體現在語言範例之中,既語言也必然包含“絕對/無限”的性質。


明白了這個道理,再來看語言與邏輯的關係。邏輯的本質,是應用與任何“有限範例的集“內。也就是說,邏輯關係,是語言的一個“子集”:所有邏輯關係,屬於語言範圍;而語言本身超出邏輯的範圍。任何邏輯表達,必然是語言/符號形式;而一切語言表達,卻不都是邏輯形式。


用哲學語言分析的思想來看 - 雖然羅素和福雷格本身都是語言分析的領軍人物 - 數學上這個“集”,意味着潛在的“限制”概念。既,我們只能在可以“例舉”的事物中,才能應用“集”的概念。你一定會問,那“無限集合”呢?數學上的“無限的集”,指的是“數不完”的事物。與“數不完”類似的另一概念,“不可數”,也“悄悄地”潛伏在“無限集”的概念之下。


當羅素和福雷格在研究數學的基礎時,他們沒有發現“集”這個概念,存在這個區別,既,“不可數”和“數不完”的不同。他們籠統的將“集”的概念應用到一切事物,將一切事物都看成“數不完”。而不知道世界上有些事物是根本“不可數”。也就是說,“集”的概念,不可以用到“無限事物”上:因為集的定義,就是以“可列舉”,為基礎。


所以說,羅素和福雷格,為什麼不能解釋羅素悖論,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哲學上“本體意義”的世界,不同於“現象界可逐一列舉事物”的世界。他們將“不可列舉的集”的概念,應用到“不可數/列舉”的一切事物上:所以,他們是犯了“範疇混淆”的錯誤。“最大集”,是“最大可列舉事物的集”,而不能說“最大的不可列舉事物的集”。當然也不包括這樣一個不存在的“集”。自然界本身並沒有“悖論”,否則,自然界就不存在了。是人類錯誤理解語言的功能,所以才造成了悖論。用本體論的概念來說,這兩個概念混淆的錯誤,在於不懂“存在C”和“存在S”的區別(請看“黑格爾為什麼困難”一文),所造成的:將“存在S”混同與“存在C”了。


當然不可苟求於前人理解範例哲學了(如果他們能穿越時空,像我二師兄那樣)。所以他們看不到思維與語言的根本形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C抽象思維簡史 
人類的理性的歷史,就是抽象思維發展的歷史。思維發展的歷史,是一部整個人類精神領域活動的歷史,例如,宗教,藝術,哲學,科學,心理學等等。人類的抽象思維,指的是在哲學領域,對思維“形式”的再思維,或叫“反思”。


哲學,源於希臘語,是追求智慧的學問。但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定義。如果我們將哲學史中研究的問題進行總結,它們大致可以規劃於兩大類問題,即,對周圍自然世界的探討和對人類自身思維的探討。前者,是人類運用“形象”,“具體”的思維方式;後者,為“抽象”,“形式”的思維方式。舉例來說,古希臘的開山哲學家泰勒思,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另一哲學家,畢達哥拉思,則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數”,還包括大哲學家柏拉圖,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形式”等等。這種對自然世界本質的探究,屬於思維的“內容”的探究,所以是”形象思維“或叫”具體思維“。


另一方面,英國哲學家柏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依靠“純粹理性”來完成;康德的同胞黑格爾則認為,人類的理性只有發展到德國當時自己的“絕對理性”階段,才可以認識世界,如其在他的“邏輯學”一書中表述的一樣,等等。這些對思維本身不同階段認識 - 從感覺到理性,再到絕對理性 - 都是思維對自身的思考,即“反思”。反思是純形式,不帶任何輔助物,連符號都不能用(不同與數學),上的思維,即是“抽象思維”。


如果哲學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抽象,抽象思維則是哲學的抽象。換言之,抽象思維是人類對自己思維的“反思”。人類抽象思維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理性成熟的歷史,就是人類思維成熟的歷史。而在哲學史上,哲學家們對人類認知的起源 - 從什麼是世界的本質;到我們對世界本質的知識是哪裡來的;到我們的感覺是我們知識的源泉;到我們的感覺不確定,我們必須依靠理性來求知;到人類的理性有其局限,必須追求絕對理性來認識世界 - 到我們終將會認識到,感覺,純粹理性,絕對理性,都是“抽象思維”成熟的不同階段:因而,只有思維本身具有“絕對”,“無限”的性質。思維的無限絕對性質,使人類在其他精神領域的活動中,掌握和體現思維的這種性質,如數學,宗教,當然還有哲學本身。


一切真正的發展,必然來源於忠實的繼承,又必然高於所繼承之物。正如愛因思坦的廣義相對論解釋了物體在高速運動狀態下的規律,因而它包括和發展了牛頓的天體力學中物體在低速狀態下運動的規律;對抽象思維規律的研究,也包括了對哲學中感覺和理性的研究成果,因為感覺和理性,是抽象思維初級不同的發展階段。


哲學中對感覺提出的問題,標誌着哲學中理性成熟的開始;而哲學中理性的局限(如康德發現的“二律悖反”),又標誌着人類抽象思維成熟的開始:這就是人類抽象思維成熟的歷史。


思維或精神的唯一性質,將自己置於與自然宇宙同等的獨一無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維精神的發展,不是惠顧隨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維的發展醞於自然篩選後一完美的生物:人。
D思維的自身運動 
在這一整個過程中,思維精神經歷了如下環節: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最後在人的身體進化中,釋放出人腦發展高級成果:認識運動。


認識過程發展,由感性認知,經過理性認知,最後到達其發展的頂點:形象思維認知,既“悟性認知”。


認識過程發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從外部感官開始,到淺層反思,到內心深層反思,既對反思的反思。


思維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質,導致它的形式,既認知過程,蘊育了兩個部分:五官的感性認知與內心的悟性認知。人從感性認知,升華到悟性認知,需要經過理性認知的中間階段。


思維精神體的認識過程,體現在人類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這兩中不同文化的發展時期。這兩種文化的有限本質和缺陷,只有在人類的文化過渡到“悟性文化”的將來,才能克服。


思維精神的絕對無限本質,使其內容可以“消化”任意一個具體的目標,可以將這一具體目標進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這一目標達到自己的目的。思維精神的這種本質,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礎。這也解釋了科學手段不具有價值系統,可以用於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學用思辯探索真理,科學用數學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對未知提出為什麼,哲學對未知提出怎麼樣,科學對未知的解答提供證據。從人類文明初期,宗教對地球不動的教義,到亞里士多德對落體性質的斷言,到加利略牛頓得出的落體定律,到康德對時空的截然割裂,到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對時空的重新認識:人類認知的過程,都是在這些領域:宗教-哲學-科學,依次分三步完成。


對思維精神無限絕對本質的認識,人類已經走完了從宗教到哲學的發展階段。思維精神無限絕對本質的證明,是否也會象原來一樣,科學,最終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
的角色呢?


思維調查:測不準原理與認識孛論和思維孛論


老子在《道德經》開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的原文本沒有標點符合,斷句根據各個朝代學者自己的理解。)


我嘗試的解釋是:這個道理的本質,如果可以表達出來,必定與普通的道理不一樣(所以道是講不出來的)。一個稱謂,既事物的名字,如果可以表達出來,那也不是常說的稱謂(所以名也是不可能表達的)。在天地剛形成時,什麼都沒有。名字稱謂一旦出現,萬物就產生了。所以經常要在“虛無”中想象其神奇奧妙,在“存在”中找到其細微變化。道理和它的名字,兩者是同時產生的,但兩者稱謂又不同。同時產生,這本來已經夠神秘了。同時產生又根本不一樣(因為名稱相異),這就是萬物奇妙的源泉。


在這個基礎上,老子的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的“一”,在這裡有點黑格爾“being"的意思。這個“一”或“being",很明顯,是一有限(具體)之物。老子的“道”與黑格爾的“絕對理念”,是大致對應的,都是宇宙中“根本之根本”。


在我看來,老子和黑格爾都沒猜對什麼是宇宙的 -“根本之根本”。這宇宙的“根本之根本”,不是“道”,也不是“絕對理念”,而是“一”自身。當然,我對這個“一”的解釋不同與老子或黑格爾,即我說的這個“一”,不是一個具體,有限之物,而是類似與老子的道,或黑格爾的絕對理念,同等“地位”的概念。也就是說,老子和黑格爾都犯了一個康德的“範疇混淆”的錯誤。


宇宙的“一”,即“根本之根本”,用另一對哲學的術語表達,就是世界的“內容”。而“內容”,必須,或只有,通過“形式”來 - 這和畢達哥拉斯“數是世界這根本”的認識是一致的。


“一”有無限,絕對等最廣義的性質,是無疑的。這些性質的體現是在“二”個方面,是可“重複”的。一個方面,表現為宇宙一切“有形”事物無窮無盡,綿綿不絕,無邊無際。另一個方面,表現為人類思維的無限對象與能力。這倆者,都是“無限包含有限”,“絕對包含相對”的證明,都是“一生二”,“一”只能靠“二”來體現的證明。


在物理世界,人類迄今已經發現了“測不準原理”,即,微分子的質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時知道。這可以看作世界的“物理孛論”。無獨有偶,思維世界也有孛論,它就是哲學上本體與認識衝突的“思維孛論”。


舉例來說,當我們說,“我正在集中思考這件事,請不要打擾我”時,我們無疑在說謊:我們在將這句話時,偏偏“沒有”在“集中思考這件事”,而是將思維轉到警告別人去了。
再舉另一個例子,思維孛論還體現在,思維中所思考的具體事物與思維自身,是不可以清晰區別開來:“思維的主體”,即我們自己,無法確定我這一刻,是在思考着“某一事物”,還是在思考着思維自身。也就是說,思維自身,也同量子物理學一樣,存在着“思維二象性”:在思維的任何一個瞬間,思維者不可能同時“知道”,自己是否在思維着某一內容。這就是思維的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孛論。


最後,思維孛論與認識孛論都是通過語言實現的,這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我說謊”之類的例子。我不由的經常在想,對有限事物的缺陷的認識,是否自從康德的孛論發現以來,到物理上測不準原理,到數學(邏輯學)上哥德爾定理,我們人類一切罪惡的根源最終開始漸露倪端了?


思維調查:思維孛論與“存在即被感知”


思維孛論指的是,當思維在思考某一具體事物時,思維不能“同時”知道(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思考對象。換句話說,思維的無限絕對本質,一旦轉入到具體事物範疇,立刻就陷入了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中,即,任何有限的系統(事物),都是不完善(無法證明)的。


思維與思考對象的關係,類似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對“心”的理解: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由此我們可以對歷史上的一些哲學爭論作出結論了。


如,英國的大主教,哲學家貝克萊認為:“存在即被感知”。我可以說,貝克萊犯了混淆“範疇”的錯誤。因為,貝克萊的存在,無疑是指一個“具體之物”。而“絕對”的存在,即宇宙中“根本之根本”,不容質疑。否則的話,就好像一個人問,我是存在的嗎?因為,這句問話,本身就需要一個基礎,一個“存在”的基礎,這似乎並不費解。


一個具體的存在,只是被感知的必要條件;而“被感知”對具體(真實)的存在,即不是必要條件,更不是充分條件,而只是一種可能性:因為“被感知”的產生,是“兩個範疇”在一起運作的結果,是思維的本能產生的,是一個“混血兒”。它將來即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白痴。


至此,我大概可以這樣說:


1 一個具體的存在,終將會被感知到。
2 被感知到的事物,不一定是真實的存在。
3 任何懷疑自己存在者,都掉進了康德的“混淆範疇”的泥坑。
E思維的認知道路 
思考發展的四個階段


思考,是大腦的功能。我們知道,不僅人有大腦,動物也有大腦。據說動物的大腦按比例比人小的多。但我不知生物學家如何區分大腦的智力程度。多年前聽說過印度狼孩的事情。最後狼
孩回到人類社會,儘管科學家們企圖使其恢復人的基本智能。狼孩到死,聽說其智力只有五歲孩子的水平。看來,動物之間,的腦子還是有可比性,只是複雜程度不一罷了。由此可以推斷,愛因思坦的大腦,比一隻猩猩,也就是新一代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已。所以我們每個人必須聽從微軟經常操作系統軟件換代的號召。否則的話,我們時刻有被猩猩智力追上的可能。


動物,本身有一種趨利避害,保護自己的本能。動物找食吃,找窩住,取暖防寒,躲避天敵,都需要大腦,是最基本的“本能的思考”。人的孩童時代,其實與動物無差異。孩子的大腦,如同動物一樣,只會“本能的思考”。


如果我們注意研究,就會發現,這種“本能思考”,都是“朝向外部一個方向”。也就是說,螞蟻爬過半球,和孩子伸手抓玩具,頭腦的思考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滿一種足心靈的願望。這就是人類作為動物,思考的低級階段。


待孩子長大,我們就會發覺,孩子開始“回顧”自己作事情的方法。既,他學會了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如果他一次不小心被開水燙了。他會在所有發熱的東西面前小心謹慎了,如爐子,電熨斗等。也就是說,他能把“高溫危害”的概念,從不同的源泉中,抽象出來,而一一加以防範。而不用非要經歷一次次的不同種類物體的燙傷,來知道下次,對此物體需要小心對待。他吸取教訓的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導性。這就是思考的第二個階段,“感性認識階段”: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或者,從“經驗到原則”的抽象。


這時長大孩子的思考,還不是理性的思考,因為他的判斷,還多數基於感覺。如果這是個聰明的人,他就會想到,自己不僅不要被高溫的物體傷害,而且還要研究高溫的物體為什麼會傷害人?怎樣才能利用高溫去做有益的事情?他可能對永動機很有興趣。他會耗盡終生精力,全部家產來研究,以期待有朝一日,一旦成功,無盡財源滾滾來。到頭來,他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死前的病床上,他總結了畢生辛勞為一頁紙上,以警告後人不要再做蠢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知道的“熱力學的二個定律”。


換句話說,他不僅看到了熱的一般規律,而且還將這個溫度的規律,與周圍的受熱系統整個聯繫起來。他完成了一個“從個別適用規律到廣泛應用規律的”的認識過程。他從自己的永動機,聯想到所有人的永動機。從自己的熱力系統,推及所有的熱力系統。他用熱力學的定律,不僅解釋了地球上的物理系統,而且推及宇宙星系的歷史過程。這就是“從個別原則到普遍原則”的過程。至此,他已經完全擺脫了“經驗”的束縛,思維方法是公理式的進行。他已經到達了思考的第三階段:理性認識階段。這個階段,都是在他的自身腦海里完成的,無需任何外力的幫助。


如果上帝惠顧他,加之自己的聰明,他會發覺自己的理性無法解決的問題。他的雄心勃勃的征服數學領域的計劃,會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發現而破產。他認識到,理性的本質是邏輯,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真理來自科學與邏輯。他無法解釋“發現的機制”。就連愛因思坦本人也說不清楚。愛因思坦反對“上帝擲骰子”到觀點,可他無法解釋自己如何一步步,作為一個辦公室的小職員,發現了相對論,而無數大教授,卻對此物理現象毫無感覺。思維必須進一步往前行,也許就是最後的一步:思維必須轉向自身 - 這就是“思維對思維的思考”。


思維的最後思考,終於發現了自身的本質:無限與絕對性。為什麼呢?證明:如果思維是有限的或相對的,世界上必有這麼一種事物,使人類無法想象。有人指出,這個事物是存在的。因為這個發現此事物存在的人,首先想到了這個事物,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想象到的事物。證畢。


思維本質的第二性質:思考在思維中運行,總是“線性”前行,思考總是遵從形式邏輯。這也就是說,思考是“單通道的單行線”。思考不可能是多道,多方向同時進行。如果我們停止思考,我們的注意力可以監視一個以上的事物,如同我們開汽車時一樣。但當我們真正深入思考,不斷揭示新的定理或新的事實,我們的思考必定是“單線的順序前行”。(待證明)


思考的本質第三性質:思考過程必然是思考對象所產生的圖像或符號,在思考中被處理。這些形象或符號,可以是語言,和企圖替代。思考可以是形象思維,或抽象思維,或混合使用二者。思維對思維對象的形式化要求,如果計算機要用邏輯電路(二進制)處理一樣,不可缺失。思維不能在“真空”中運行。(待證明)


哲學上對思維研究,目前還在心理學的襁褓之中。以哲學的名義走向心理學研究,是黑格爾以後“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發展出的道路。如何將思維的研究,從純粹哲學的角度提出,是哲學史上古老的真正形而上學復活的道路。


人,是會思維的動物。但思維的功能,我認為,遠不為人們普遍認識。比如,如果“吃喝拉撒睡”是人的主要關注,人只是在展示動物的本能。所有,人性高於動物性的地方,只有關注“精神生活”。什麼是精神生活?如何來關注精神生活?是兩個重要的問題。精神生活,簡言之,就是追求一種超越眼前,超越感覺的生存狀態。我們看到世界幾乎一切都在生生死死,變化不定。一句話,什麼都是暫時的,思維感到一種無奈。因此,思維必然要追求一種永恆的存在。這個追求,就是人的精神生活。


那麼如果關注精神生活呢?人一旦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存在的“反物質” - 意義- 也就出現了。存在與意義,會產生如下悖論:


1 存在 = 意義;
2 存在 = 短暫;
3 短暫 = 無意義;
4 所以,存在 = 無意義;
5 存在 = 意義,同時,存在 = 無意義;
6 從1-5,得出“存在悖論”。


如果你終日辛勞,為衣食奔波,你屬於認為任何短暫存在,都是有意義的人。反之,如果你抱着一切無所謂的態度,得過且過,人生需盡歡,你具有出家人的氣質。如果你決定不了人生的意義,你或者不成熟,或者過於成熟,很難作個普通人。總之,你是要死的 - 無論你怎麼想。如何能在世界上留下永恆的記錄,表現出自己存在過的價值,來紀念上帝曾經對你的創作,象古希臘的偉大詩人荷馬一樣,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答案是,研究人類的精神生活。哲學是研究“存在”的學問,是人類最高級的精神生活之一。根據哥德爾定理,任何一個可以公理化或形式化的系統,都最少有一條定理不可求真值。在哲學的“存在”領域,它就是“存在悖論”。


事實上,悖論是邏輯的一部分。邏輯是理性的一部分。所以悖論也是理性的一部分。理性含有悖論,猶如事物存在的短暫和不完善。理性畢將衝破自己的局限,上升到思維。思維具有無限的性質。它作為完全不同於其他物質的“心靈物質”,第一次被發現,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思維對自身的反思,既思維對思維的思維,導致了範例哲學的產生,或叫“絕學”。只有到此,認識論的道路走完了以下階段:


1事實(東西方各國都有,主要表現為技術知識)


2抽象(老子,蘇格拉底等,表現為提出問題)


3原則(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得,古希臘,表現為形式邏輯,三段論,公理等)


4抽象(巴門尼德,柏拉圖等,辯證認識)


5邏輯(柏拉圖,芝諾等,“形式”)


6抽象(思賓諾沙,笛卡爾)


7理性(思賓諾沙,笛卡爾,自然神,分析哲學誕生) 


8抽象(笛卡爾,休漠,二元世界,科學誕生)


9思維(康德,黑格爾,理性的界限,絕對精神)


10抽象(羅素,哥德爾,悖論證明)


11悟性(量子力學誕生)


12抽象(待證明)


13 “範例哲學/絕學”(待證明)


繼承,必須是批判的繼承。創造,必須是繼承的創造。世界上一切真正的進步,都不是“徹底革命”。都可以從過去的歷史中,找到合理且與現在相連繫的內容。作為文明先導的思辯哲學,二千年來所走過的道路,就是這樣蹣跚學步但前行不止。
F哲學上的“抽象思維” 
思維,一般都知道,就是“想一想”的學名。什麼是“抽象思維”呢?它是“形象思維”的對立面,我先來看看什麼是“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大多數用在於藝術,文學等有關的領域。如杜甫的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兩句。他用詩中所提到的情形,使讀者在頭腦中升起一個概念,即,這個社會不公平。同樣藝術手法,用在一切應用形象的場合,促進人們的思考並得出結論,就是“形象思維”。形象思維的特點是使人感到生動,親切,易懂。


抽象思維,相對形象思維,就顯得比較生硬,悔澀,因而也難懂。但抽象思維,對思維的發展來說,不但重要,而且必須:因為有些概念,除了應用抽象思維以外,沒有別的辦法來達到。


抽象思維有兩種,一種是運用符號,另一種是不運用符號。符號,可分為數學符號,邏輯符號,語言符號等。不用說,數學符號比形象思維更抽象,如我們中國古人用“算楮”來計算,阿拉伯人用“1,2,3”等等,來計算:後者比前者的思維抽象能力當然高了,因為後者不僅可以記憶演算過程,而且更容易推廣。古希臘人又發明了公理系統。他們用語言陳述的方法,通過公設,定義,等推導出定理。這些公理系統的建立,使得幾何系統,天體運送等等,更加嚴密,準確,更抽象,因為它概括的面更廣大。


在哲學上,不用符號的抽象思維,也包括不用語言符號來思維,則是思維對自身的“反思”,是思維對自己的再“思維”,這種重複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無語言的思維過程,依靠的不是邏輯的推演,不是在已知條件下的尋找,而是依靠認識的最高階段,“悟性”,來得出結論 - 當然這是在“窮盡”了理性/邏輯的情況以後。在科學發現中,應用“悟性”來達到新的發現也有很多例子。最著名的,要數愛因思坦發現“相對論”和某個化學家在夢裡發現化學分子的結構。用愛氏的話來說,“發現的過程沒有邏輯的通道”。這個結論的正確性很明顯:如果依靠“理性和邏輯”能發明創造,則機器人的存在就可以了,人類可以逐漸消亡了。


正是因為“抽象思維”的重要性,使得人類能在自己的身上實現“無限與絕對”的宇宙自然屬性:這是“理性和邏輯”永遠望塵莫及,機器人永遠需要依靠人的控制原因。
第九節 新的認識階段-悟性認識 
悟性認識的本質是,揭示人類發現的思維機制。悟性與感性和理性的關係,悟性,是理性與感性的聯繫並上升到新的階段,既,基於"2+1"。
A什麼是“悟性認識”? 
“悟性”這個詞,使人想到佛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靈悟”等說法。但這個詞用在絕學中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在絕學中的“道學”,“里道”,既認識論,“悟性認識”被引入,作為經典哲學中,知性認識,理性認識,外,的第三層認識能力,也是最高的認識層次。


那麼悟性認知和其他二種認知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知道,知性認知,是將感性得來的經驗材料進行處理,所得到的認識。知性認識的特點是,個別性,偶然性,不定性,是最低級的認識,也是人最初始的認識能力。例如,早上起來,頭探出窗外看見地濕了,對準備上學的孩子大喊一聲:上學帶把傘,今天有雨!地濕也可能是撒水車來過,也可能是路上的消火栓漏水,也可能是鄰居澆花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地濕。


理性認識,是基於知性認知,但又更高級的認識能力。理性認知的特點是將感性材料,既知性認識,用康德的“範疇”概念加以整理,而產生更可靠的知識。自然科學的基礎,就是理性認知。還舉以上的例子,如果此人認識到,地濕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只有通過邏輯排除的方法,去掉其他的不可能因素,最後剩下的因素,就“基本”是正確的原因。但為什麼這個原因是“基本正確”?因為它是一個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而任何必要條件的真理性,都是服從概率統計結果。只有充分條件,才是有邏輯上全真的結果,才是必然的。如果此人開窗看見一個“相親俱樂部在開派對”,感嘆到:“哈,原來是一幫光棍在吵吵!”。他是正確的,因為來相親的人,必定是單身/光棍,他的判斷的謂詞的真理性,已經包含在主語之中了。這種永真判斷的用處在於,它能揭示隱藏在主語的潛在意義,分辨同義詞與近義詞的區別。再如,數學上:1 + 1 = 2 等。


在經典的哲學中,人類的認識能力發展,停止在理性認知。哲學上的認識論,不應該滿足於為科學提供了基礎而停止。事實上,理性和邏輯的認識的核心弱點是,即使在科學上,它也並不能提供新發現所需要的認識能力。因為,如果理性和邏輯能找到發現的渠道,機器有一天就會取代人腦,人就會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正如愛因思坦談相對論所說:科學的發現“沒有一條邏輯道路”。而這種發現的能力,就是悟性認識的來源。


悟性認識,必須基於理性認識,但又必須高於理性認識,因為它必須“窮盡”悟性認識的要求,而且不能與理性相矛盾。也就是,悟性認識必須跳出理性認識所規定的範圍,框架,是一種“OUT OF BOX”的思維方式。用中國的比喻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樣的感覺。如果說理性認識是“單一”性的邏輯思維,是一個一個方法的嘗試,是“線性思維”方法,那末,悟性認知,就是“多線並行”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混合併用。是在頭腦中的“愛因思坦相對論的想象實驗”,它不拘泥於個別的具體實驗操作。總之,悟性認識是思維“直接,準確,正確”地抓住事物的本質的認識能力。


這就像古希臘的托勒密帶着自己複雜的天象半球儀器和一疊計算紙說,“這是地心說的證據”。哥白尼拿着自己的單筒天文望遠鏡和觀測數據,以及簡潔得多的計算結果說,“這是我的日心說理由”。一個外星人舉這自己手上的僅有的一張照片說,“我沒有計算,但有一張我路過你們太陽系時拍攝的9大行星運行圖”。我們其他的地球人,不論聰明與笨,一看立刻就知道誰的話最可信了。


在思維與思想的關係一文中,我談到思維的本質是創新。但創新的邏輯機制是什麼?創新的功能與重複已知是什麼?思維的創新邏輯與已知邏輯是什麼關係?下面試圖探索這些問題。


首先,在人類的認識史上,哲學家已經知道了兩者認識能力。它們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感性認識,也叫知性認識,是人類最基本的認識能力。感性認識的感官資料來源與外界,通過人的身體器官接受和受刺激。感官將所感受到的這些刺激傳達到大腦,大腦憑藉感覺作初步的處理,將指令發給各個有關的器官做出反應。感性認識是人類認識的初步階段。


理性認識是人類較之感性認識處理問題,更高級的認識能力。理性認識的特點是,它的信息來源雖然也來自感官,但理性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先進行處理。這個不同於感性的區別在於,理性將自己在內心已經建立起來的認識能力,如運用理解和學習到的,結構化的知識結構,重新來組合材料和分析,以試圖理解感官傳遞的信息。這就是內心後天建立的範疇運用和內省的經驗的運用。理解認識能力高於感性認識能力,因為理性認識,不僅單憑個人的感覺,而且藉助人類文化的成果,如邏輯學,科學等。所有基於理性認識所作的決定更科學,更堅實和牢固,更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但人類在與自然界和自身的關係中,發現還有一種情況,無法用現有的邏輯方法來解釋。這就是“創新/發現”的邏輯機制。人們每天都有新的發現,發明和創造,它們來的是如此自然而然,但沒有科學的說明和信服的原因。例如,當有人問及愛因思坦如何發現了相對論時,愛氏回答說,發現“沒有邏輯通道”可走。所有,發現的機制如何運行的,就給哲學的認識論提出了新的課題。範例哲學的回答是,在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之外,還有更高級一層的認識能力存在,稱為“悟性認識”。悟性認識,提供說明發現和創新的邏輯機制。


一般在宗教中提及“悟性”,將其解釋為一種突然的“覺醒”活“頓悟”。悟,字義本身,包含思前想後,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頓,表示突然性,剎那間在頭腦中發生的事件,而不是通過逐步的推理或證明得到的。但這些一般的說明無法解釋為什麼“頓悟”之可能,又為什麼可能產生“頓悟”的原因。


在範例哲學的認識論中,它認為悟性的特徵作為發現和創新的機制,有其內在的原因和規律。這些規律在沒個人的思維中存在,但只有在新發現產生時才突然出現。而人們往往主意新發現的成果,忽略了自己頭腦中發現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如下4個
特徵:


1) 頓悟的準備階段;
2) 頓悟的激發因素;
3) 頓悟產生的媒介;
4) 頓悟運用頭腦中產生的新的“形象思維”


1頓悟的準備階段。頓悟的準備階段是盲目的。頓悟的準備階段是連續不斷的思考。在連續思考中,不斷運用已經知道的邏輯和條件,反覆檢查自已對問題的理解是正確的,所要解決問題的集合,所有條件都已經考慮到了,套用過了。這種反覆的過程重複多次,以致終於自己相信確定無誤,但問題無解。反覆的思想實驗導致情緒的厭煩,思維於是開始擴大已知條件的集合。大腦開始“out-of-the-box”的思維,開始考慮新的假設的環境,配之與新的條件去解決。


2頓悟的激發因素。頓悟的基礎是新的條件的假設和新的解決辦法的生成。激發這些因素是一個類似“通電“的過程,令人瞬間無比興奮。例如,阿基米德發現解決了如何知道金子與其他金屬的比重時所表示的興奮。激發因素需要臨界點的到來,而這個臨界點需要思維的暢通無阻,解決思維中久久存在的堵塞障礙,既條件。阻止的條件也許是多樣的,也許不止一個,也許有更高的複雜性,背後是盤根錯節等情況。關鍵的問題是,思維必須對這些矛盾的存在,有異常清晰的認識,有非常具體的界定。沒有問題在頭腦的清晰圖像,不可能出現思維的火花的可能。


3頓悟產生的媒介。頓悟需要媒介來激發,如同火藥需要雷管來引導點燃。具體在大腦中,是由抽象的問題或困難,形成的“問題形象”。思維對圖像的理解,有比文字理解快速得多的信息處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幅圖像值千字”。但這些媒介,是問題的形象圖像,是關於“舊的問題圖像”,如同是思維中的“鎖頭”。開鎖,就是找到“鑰匙”的過程。但沒有鎖的在思維中具體清晰的形象,不可能有鑰匙的,解決問題的關鍵媒介產生。


4頓悟運用頭腦中產生的新的“形象思維”。新的解決問題的媒介,是新的文字與圖像的不斷轉換和產生的過程。思維每重新假設一個新的圖像,頭腦就形成一個新的形象。這種不斷的轉換過程,就如同人們不斷搜索哪一把鑰匙,是能夠“開鎖”所需要的。正確形象導致開鎖成功,是一個瞬時的過程。因為思維處理圖像功能的迅速所導致。之所以文字不足以擔當悟性頓悟的功能,就是因為文字的理解需要更長的時間。思維對問題形成的形象,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詩句,清楚地告訴了人們社會問題的癥結。當人類找到如何實現公正的方法,同樣也會形成一種正義力量的“金光大道”的新形象,來解決問題。以上就是頓悟在悟性認識中的簡潔過程。
B悟性在範例哲學中的功能 
範例哲學有兩個部分。絕學,或稱“外道”,是討論形而上的部分。悟性,或稱“里道”,是討論認識論的部分。我下面要討論的,是悟性作為範例哲學的認識論,具有什麼樣的功能。


這個討論分為四個問題:一,悟性認識的目的。二,悟性認識如何可能。三,悟性認識如何分類。最後,四,悟性認識的表達形式。
1悟性認識的目的 
悟性認知,是在傳統哲學認識論中已經有的二個階段,感性認識(知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後增添的新的認識階段,因此也是最高的認識階段。這兩個認識階段,都是人們認識能力發展的必經階段。感性階段的認識功能,主要是思維處理通過感官攝入的感性材料,如色彩,聲音,溫度,氣味,硬度,等。主體或思維僅以自身的本能,根據這些認識材料作出判斷。感性認識是認識發展初期的表現。從對個別事物的經驗,總結出適用個體的原則,比如一切實用技術的發明和發現,都是感性認識的應用結果。


隨着思維能力的成熟,人們的感性認識的發展,進入了理性階段。理性階段的特徵是發現和運用邏輯,推理,證明等機械的方法,根據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判斷。理性認識是迄今的科學領域成果的來源,是人們主要依靠的認識手段。


理性認識主要是對已知的現象,進行整理和歸納,從而更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和解釋已知現象中潛在的新定理和知識。從個體適用原則,上升到普遍適用原則,是理解認識的特徵。例如,自然科學和走向“量化”的社會科學領域,如經濟學,都是人類理性思維認識的代表。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缺陷,是不能解釋“發現的機制”。生活每天都有新的發明創造,舊有的知識每天都在被改進和提高。但沒有一種認識理論能夠解釋這些新認識的形成過程。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新的認識方法的悟性,加入到哲學認識論中,稱為範例哲學的認識論。


悟性認識的唯一目的,是說明“發現機制”如何可能。既,人的創造性認識,是如何產生全新的“意念”。悟性認識解釋了新的意念的產生,因此彌補了認識現象的缺失鏈條,完成了描述人類認識的全部過程。
2悟性認識如何可能 
悟性認識既然是從機械,有限,相對的個體,上升到新的,在無限個體中的重新確定,悟性認識這種功能如何可能?也就是問,什麼事物,或“介面”,是連繫有限個體和無限個體的橋梁?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重溫笛卡爾的“二元論”世界觀。


在17世紀,當笛卡爾發現了世界是僅由二種物質,實物和心靈,組成的後,“兩種物質是如何聯繫的?”這個問題,就被提出來了。笛氏找不到滿意的解釋,只回答他們的聯繫是上帝的意圖。自然科學經過400多年來的發展,我們似乎接近與解釋笛氏這個根本問題了。


我可以用類比的方法,作一個嘗試說明。今天我們有了計算機。我們知道,計算機分成硬件和軟件部分。軟件是命令的發出者,硬件是命令的執行者。軟件的創造有無限的可能性,而硬件的功能受客觀外界條件的限制。軟件和硬件的關係,就類似與心靈和肢體的關係,類似與有限之物和無限可能性中的新的意念的關係。軟件是如何操縱硬件的?軟件是通過一個與硬件共同的“介面”來達到“交流”的目的。


具體地說,軟件的高級編程語言,需要轉化成“集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也就是二進制的符號語言,計算機的硬件才能聽的懂。硬件之所有能“聽懂”二進制符號語言,是因為硬件的電脈衝也只有“接觸和斷開”二個機械動作。這兩個動作可以轉化為1和0兩個值。所有軟件和硬件的交流介面,在這個“1和0的二值共同語言”下才有可能。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電子脈衝的間斷和連接的轉換功能,是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結合連繫的“介面”與計算機的功能類比的“心靈和實體(肢體)”的關係,可以想象其介面為某種“神經系統”。在這種神經系統下,大腦的無限範圍的創造性,既,新的意念(想法),必然可以轉化為一種“進制”,2進制,10進制,16進制,或其他,可以被實體的制式所接收。我不具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來猜測大腦的思維生理機制。但我可以猜測,思維的無限功能和肢體(外界)的聯繫,在於一種“介面”,和一種“制式轉換方法”的配合。它類似於計算機軟硬件連繫的道理。
3悟性認識如何分類 
思維中新的意念的產生,來源與思維本身所具有的運行的無限和絕對性質。也就是說,新的意念可以是關於任何事物的性質,無論這些事物是已知還是未知的事物。意念使用的“語言”,可以是系統的符號,圖形,既產生抽象思維或形象思維。也可以是肢體語言,聲音等,為一般動物所有。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人類思維的二種形式。意念藉助語言來發展成系統的陳述或認識。


意念所形成的系統認識,如果全部依賴感覺器官和服從感官,成為產生宗教的來源。意念的創造性表述,不需要經受任何檢驗的限制,可以“異想天開”,和表述的“天花亂墜”。對於沒有思維理性認識訓練的頭腦,常被其新穎意念“天馬行空"所述而震驚。宗教意念的說服力,在於感化和征服聽眾的相對狹隘的想象力,便達到目的。


另一方面,如果意念形成的系統認識,受到理性的限制和經驗的檢驗,則新的意念便成為科學發現的火花或靈感。此時的意念,必須接受邏輯的檢驗,和事實的證偽過程。從而使意念不斷得到修正,最終導出自己的邊界條件和預測設想。得到證明的新理念產生了科學發現。被證偽的理念成為未來科學成功的實驗田。這是科學和其他隨意的意念想象根本的區別。新的意念,除了接受邏輯的檢驗,還必須能夠“量化”,接受數學的嚴格推導。數學化的意念系統,是自然科學的最終標誌。只符合邏輯推導,不能用數學表述的意念,是新的哲學思想的開始。
4悟性認識的表達形式 
悟性認識的結果是意念,意念的最基本表達形式是“元語言”,既,用來表述語言的語言。元語言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或圖像,或符號,但又不拘於任何一種形式。甚至睡夢都是新意念產生的溫床。這些都是悟性的應用環境。


範例哲學認為思維的本質是無限和絕對性。新的意念產生於這樣人的頭腦。因為意念不單純依賴語言,所有使人感到自己知道或懂得,卻無法訴說。很多時候,悟性導致意念是倏忽既逝,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很可能不會再在腦海中出現。意念對悟性的果實,是反覆思考的結果,是大腦中一切信息重新整理和組合的結果,是大腦多年不遇的靈感。但意念絕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事實上,沒有過去感性和理性的認識階段,悟性就是無源之水。所有,感性資料和理性邏輯的徹底,是悟性生成新的意念的必要條件。99% 的汗水,是一分靈感的前提。這一分的靈感,就是悟性的新意念。
C研究形而上/本體論的方法:邏輯推演還是“悟性”? 
“形而上學”一詞,來源於亞里多德的一著作的名稱,它包括其他一切不在對自然界歸類下各個領域的知識或學說。到後來的哲學發展,形而上學,則用來專指哲學中對本體論,或最根本的哲學問題,的研究。既然“形而上/本體”的問題是哲學研究的基礎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包含宇宙自然界的一切。哲學家從亞里多德開始,都是試圖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達到此目的。


哲學家門根據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方法,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的“範疇學派”,和後期的“悟性學派”。


從亞氏開始,在論述形而上的問題時,都是採用羅列自己認為最有概括性的“範疇”,並採用一定的邏輯推演,指出他們之間的聯繫。亞氏用此種方法,列出了10個範疇名稱,用於囊括一切存在:質料,量,質,關係,位置,時間,狀態,條件,行動,和情感。


延續這一傳統的下一個大哲學家,是近代德國理性主義大師康德。康德提出了12個範疇,來概括世界:質,量,關係和模態。然後,在這四個範疇中再通過邏輯概括和演繹,引伸出三個分支,如模態又分為:可能性,現實性和必要性,等。


康德的同胞黑格而,則把這種範疇分類和邏輯演譯方法,推到了無可復加的程度。黑氏從他的著名的辯證體系開端的“大三角”,存在,否定,變化,開始,質,量,度...等等,列出了許多的範疇,使人難以記住。黑格爾之所以成為近代哲學開始後,直到今天的最後一個“系統構造大師”,我想哲學界對這種做法也經開始厭煩了,因為這其中個人杜撰的成分太多。這種用“迭床架屋”的哲學體系研究世界根本問題方法,並不會給人對哲學基本問題,更真,更清晰明確,的認識。所以被後來人所拋棄。


這也是為什麼從近代哲學開始後,有叔本華(與黑氏同時),尼采,從欲望,意志,情感等方面,將哲學研究拉近人生,遠離形而上學,使其與每人都有關。又有現象派,存在主義等主要歐洲大陸學派,只挑出黑氏體系的主要概念,多從心理學角度(胡塞爾本人也是心理學家),進行研究與發展,也同時繼承了叔,尼二人,設及人生,遠離經典哲學對世界根本問題的討論。而英語世界的分析學派,則對哲學的這些體系,逐句檢驗篩選。好像“五大朗”開店,比我高的不要。結果哲學的歷史,變得“數典忘祖”,已經使人們開始疑問,是否哲學真有存在的必要,更不用說回答人類對世界的最基本問題的疑問?


在哲學的歷史逐漸走向低潮,逐漸喪失其歷史上的傳統功能,的今天,一個亮點是語言分析學派的創始人,維特根思坦,開闢了一種新的認知方法:理性後的醒悟 - 悟性認識。


維氏的語言分析觀點,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個階段,這是指其內容而言。而維氏所用的方法,我稱為“悟性認識”的開端。這是因為,維氏不再延續哲學經典的邏輯推演的方法,而是“一步到位”,但有與邏輯推斷絲毫不矛盾。必須看到,從維氏開始的這種“悟性認識”方法,是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而不是僅憑藉感覺和一時衝動而作到的。他的非傳統的陳述方法,開始時也不為當時的大家和介紹人,羅素認可。


絕學的認知方法,稱為“道學中的里道”,既“悟性認識”,正是繼承了維氏開創的工作,而將其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D 過程邏輯(“inside box thinking") 
我們所知道的認識上的邏輯,可以稱為“過程邏輯”。原因是,它們都是從已知的前提,遵照既定的和在有限的方法或步驟,達到事先預想的結果,所以它們稱為“過程邏輯”。這是我們已經有的認知體系。


我在與網友的交流中,發覺這麼一個情形,談大家有共識的問題容易,談無共識的問題難。如何能知道大家是否有共識呢?可以從其他談論的傾向中看出來。比如談國內的政治,道德,學術風氣,很容易有共識。但如果談一個對方完全沒有想到過的問題,就比較難於說服對方接受。不是這個新的話題可以探討到一定程度,雙方發生不同看法。而是這個新問題的門檻,雙方都不能一同邁過。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是一個“認知體系”各自不同造成的。


哲學歷史上的經驗主義一派(我通常都是提及理性主義派),在二十世紀發展成“科學哲學”的分支。大的領軍人物,如波普爾,奎因,庫恩等。尤其是庫恩的“Paradigm Shift”的思想,對當下西方哲學影響很大。結合庫恩的“科學革命”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發揮,我試圖談談這個“認知體系”大概,供參考。


我認為人的“認知體系”,是一個精密的系統。它由以下三個方面和一種方法祖成。


1 價值觀(內核)
2 護城河(保護帶)
3 外圍擴展(延伸區)
4 個人-能力-語言-投射-真理(方法)


每一個人從小到大,經過各種學習,思想成熟,都有一個逐漸建立自己“認知體系”的過程。這個認知體系,就像一個嬰兒,逐漸成熟,並在人的認知過程中發揮作用。認知體系最重要的,是一個認知的“價值內核”的確立。也就是說,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是一系列自己價值判斷的定義的集合。當聽到外來的聲音,與自己的“價值內核”所確立的價值標準矛盾時,自己絕對不接收,被拋到自己的認知手段之外。而且根本沒有利用自己認知的工具,不論是感性或理性,來試圖探討這種新的意見是否可以被自己繼續考慮的必要。


如果外來的新意見是自己發現的,它就會被自己認知的“保護帶”,既,“護城河”,來處理。護城河的作用,可以用來忽略與自己價值不符和的觀念或事實,也可以在認知過程中“內鬥”,提醒自己不要被新的“反常”所干擾,甚至用“不可比”等藉口開脫自己。


在認知的保護帶以外,是自己價值內核的外圍擴展和延伸的區域。比如,如果認知核心的價值觀的確立中有一個信仰:“中國古人有無窮無盡的神奇智慧”。那自己在看中醫書,武術,文字,古代文學,諸子百家,都會抱有敬畏的心情,都會努力去發現和尋找古人的智慧,而根本不會考慮古人是否也有缺點,也有思考不周到的地方等懷疑。而只會懷疑自己是否沒有發現某些古人的意味,漏掉古人的願意等。


認知的根本目的是取得知識(真理)。但真理的發現,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個人到真理”,這一整個序列,有“五個真值”必須同時確定,必須同是“真”,缺一不可。這就是以上第四所說的方法。


1個人
個人,是否有清晰的欲望去獲得知識的概念?而不是容忍“隨便,糊塗,懶惰,傲慢”等,不利於獲得知識的態度,至關重要。


2 能力
個人是否有認知能力,會辨別事物,會總結知識。如果發現了金子,自己是否認得金子?還是認為凡發光的都是金子?是第二步重要的因素。


3 語言
個人所處的文化,是否已經發展出了自己成熟的語言。用這種語言可以表達所需要知識的概念?是認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三步。


4 投射
語言的成熟,不等於自己會用正確的表達來“投射”到知識這個目標上。所以如何採用正確的表達法,是至關重要的第四步。


5 真理
真理,或知識,是在事物中。而事物不是個“裸體”,而是有本質與現象之分。現象而且經常與本質相反。對知識的獲取的努力“投射”,必須是瞄準事物的“本質”部分,而不是現象部分,才有可能獲取真正的知識或真理。


以上的五步方法,都要求回答必須是“真”。錯了一步,一個“假”混入其中,都不可能使人獲得真正的知識和真理。這大概就是“真知灼見”難以達到的原因。


E是不是一種“思維悖論”? 
矛盾不是悖論的條件之一嗎?想着想着,眼前一亮:我發現了“思維悖論”。我有一個“矛”,它能刺穿世界上一切東西。我有一個“盾”,它能檔住一切矛的進攻。矛盾嗎? 是,又不是。是:如果這個矛或盾,由任何實物做出,就沒有可能。不是,如果這個“矛或盾”是抽象的,是人的思維,就沒有問題。思維,既可以“刺”他物,又可“刺”自己,而且還正常運行。所以,思維既可做“矛”,思維又可做“盾”,所以思維是“矛盾”。思維作為“矛盾”時,是“不矛盾”的。因為可以刺入自身,而不受傷,正常工作。


再從另一角度看。思維,是人的主觀所在地。思維的對象,是一切客觀所在地。
當思維的對象是自己時,也就是,當“思維對思維進行思維”時,思維,既是主觀,思維又是客觀。所以“思維在思維思維”時,存在一個“矛盾”。


矛盾是悖論的條件之一。思維的矛盾,潛在於思維當中,並非時時刻刻出現,並不直觀。思維的矛盾,只有在“思維迫使思維對自己進行思維”時,才展現出來。所以,思維的矛盾的發現,是一種偶然的發現。根據我們以前討論悖論的定義,悖論必須是“自相矛盾和潛在的矛盾”的定義,我可以認為,思維已經構成悖論,叫作“思維悖論”。羅素發現了“理髮師悖論”,終結了歐洲上世紀初偉大雄心勃勃的“希爾勃特計劃”,後來導致了“哥德爾非完備性定理”的誕生 - 從亞里士多德以來最偉大的形式邏輯的成就。任何偶然性,其背後都藏有必然性。必然性是上帝的意圖,但一切必然性,都是通過偶然性來開路。“思維悖論”的發現,能否導致新的真理的發現,對將來意味什麼?我現在無法預料。
F“思維悖論”還是“語言悖論”? 
從以上結論再反思,應該是“語言悖論”,還是“思維悖論”?悖論的原因,直接出在語言上。語言是思維的範例,按照範例哲學。所以,如果出現悖論,應該是定義在形式,符號上出的問題。而思維本身,是不應該出問題的。因為思維,按照範例哲學,是一個絕對/上帝的縮影。所以思維本身是不會產生範例的。悖論的產生,按照哥得爾“不完備定理”,是形式化中的問題,也就是定義本身的問題。公理系統,符號系統,數學系統,邏輯系統,等任何形式化的系統,用這個定理,都可以證明是不完備的。接下來的問題是,形式化系統的不完備性,是否意味着其他種類的系統,也是不完備的?我們的世界,還有沒有屬於自己獨立的物質系統,本身是完備的,或者還沒有被證明是不完備的?我更關心的是社會系統,是人文教授充斥的地方,看出悖論對社會工程的意義。
G 發現邏輯 
1認知與自由


自由,是一很難定義的概念。它難就難在,自由屬於最大的範疇之一。我們再很難找到比它更普遍的屬性和在它周圍通過比較存在的種差。例如,如果給人定義,什麼是人呢?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可以將人歸入更普遍的動物的範圍,然後再指出人與其他動物有什麼不同,如:人是會思維的動物,這樣一個清晰的定義等。


如何來定義自由呢?我認為最後的方法是採用“否定”式來定義 - 我知道這是定義的忌諱,但在此也只有如此了。自由, 就是“非不自由”。換句話說,自由,就是“不受約束”。


從古至今,很多哲人名家都給過自由的定義。比較著名的,有荷蘭哲學家斯賓諾沙,德國哲學家黑格耳,俄國的革命兼政治理論家譜列漢諾夫等。它們都講過:“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後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又加了一句“和對自然世界的改造”。這樣,“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自然世界的改造。”這一名言,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後,一直統治着中國知識分子的頭腦至今。現在,是我們重新檢查,審視我們以往的一切觀念的時候了。


人類在什麼地方不自由呢?人類在三個方面不自由。首先,人類存在於自由宇宙中,受外界條件的限制,感到不自由。人不可能象鳥兒一樣飛,不可能象魚兒一樣游等。這都是外界強加的不自由或束縛。其次,人受自己“七情六慾”的困擾,不自由。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僅為生存所迫。更不用說社會中那些“見利忘命”的行為等。


這最後一點,我認為,是針對馬克思主義者對自由的定義,指出他們不對的地方。“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自然世界的改造”,這個定義的前提是,“人從生來,永遠是與宇宙自然相牴觸,直至生命的結束”。這就是永遠視人的生命為宇宙自然的“異物”,永遠將人與自然宇宙,分成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永遠“外在”於另一部分,人與自然之間,永遠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關係。


我在“論人的認知的三個階段”一文中,提出了人認知的三個時期。“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自然世界的改造”這個定義,在人類認知的“感性時期”和“理解時期”,是正確的。但這個定義,在認知的道路上,再往前走一步,就變成謬誤了。


人的認知的最高階段“悟性”認知,是在理解了人的思維精神的無限性絕對性之後,人,作為宇宙自然的必然存在,已經認識到,人此時已經融於宇宙自然中,人與宇宙自然的區別,至此,已經完全“不存在”了:人既自然宇宙,人既無限絕對,人既“心覆萬物”,人既“放之四海”而存在,人既“至高無上”,“全能至美”。


人認知的“悟性階段”,不幸的是,不是“自由”得到的。潛伏在人自身的“悟性”,如同潛伏在少年身上的“青春期”一樣,是可以釋放出來的。這裡唯一的區別,因為青春期是肉體的,所以它是自然釋放出來的;而人的悟性認知是“精神”性的,它需要每一個個體的人,自覺不斷的努力,永生奮鬥,才有可能。否則,人的悟性的湎滅,就像一個未開放的蓓蕾,一個未成年的少女,芳華早逝,在默默無息中遭遇到暴殄天物的下場。


自由,在心靈的實現,比較其定義,實在是“知易行難”。而你一旦達到了這種悟性認識的境界,世界對你,宛如隔世,比如,你決不會再“見利忘命”。當你回頭看你的過去,你定會有“林中方三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毫無疑問,你已經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因為對你,已經沒有“不自由”了。一句話,你已經把自己有限的肉體,通過悟性認知所寄託的思維精神,融入於宇宙自然本身的永恆之中。
H語言,思維與悟性的關係 
網友的一個觀點是,語言不能思維,我認為這是錯誤的結論。但我奇怪的的是,如此明顯的錯誤,為什麼被如此聰明的人認為是對的?而且還有傳統文化,禪宗和佛教的根據?


琢磨許久,我終於想通了:是他們將“思維(思考) = 悟性”,造成的。


思維與悟性,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國傳統文化,由於不具有西方文化的分析精神,其實沒有兩者的區別。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將思維的進展,思考的一步步深入,當成了在思考各個階段的“悟性”作用,來理解。因為沒有思考階段的連續性,所以當思考在某個階段停下來時(出於各種原因),下次再接着上次思考的結論,繼續深入,就變成了一個新的“頓悟”再生的事件-思維每深入一步,每前走一步,都只得如此。


思維,在我看來,是一個“繼續”的過程。既,從前面已知的結論,得出新的結論的過程。讓我們試想一下祖充之是如何計算圓周率的。


首先,他一日突發奇想:是不是圓的周長和直徑有個不變的比例關係呢?然後他就開始畫了一個圓,然後過中線,劃一條直線。當他測量了兩者的長度並比較之後,他寫了下來:“三點壹肆”。要知道,那時沒有阿拉伯數字,也沒有阿拉伯數字符號。所以他的“計算”,是用小木棍進行的,叫“算楮”。今天算完之後,他睡覺去了,留下小木棍搭的“積木”不動,假設他的房子沒有面臨被拆遷的問題。明天他醒來,想到應該求精確一點,於是他繼續用昨天留下的樣子接着算,如此循環多日,直到自己滿意的精確度。


這個過程告訴我們什麼呢?從認識論上講,“突發奇想”,是一個“悟性”的認識,在悟性階段發生時,是不需要符號或語言的。而以後的每天繼續計算,屬於思維的思考部分,需要語言符號(或木棍)。因為只有藉助這種語言符號的某種工具,才可能深入一步步地進行思維。


在認識論上,計算機作的就是這後一個過程。而計算機不能做的,卻只有人才能完成,這就是悟性的部分。當然人也是可以完成“計算”的工作,這就是會計師的工作,不過就是有點“boring”罷了,因為沒有任何新的思想可言。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明白了兩種不同的認識階段在認識中的作用。從一個更高的方面看,對程序的執行,是處理“多”的問題。而應用悟性來發現真理,是處理“一”的問題。這就是西方哲學認識論中,感性和理性,與東方悟性互相沒有認識到對方的結果。


最後,這種悟性的認識論,被作為範例哲學的認識論,和傳統哲學的認識最高階段。正是由於悟性的作用,使範例的本體論的“絕對”範疇成為可能。
第十節 絕對觀念 
悟性認識的最高層次,是認識到“絕對”的觀念。絕對觀念的觀念從二方面體現出來,一是認識到世界的絕對本質-如範例本體論所談;二是認識到“絕對,全面,整體“有關的一切事物。如,人自身與在自然界的關係,信仰是如何形成的,心靈是如何運作的,思維和意識的作用等等。


絕對與相對-絕對不能批判“絕對價值”


有網友在文章中,談到沒有“絕對的價值”。意思是,我理解,世界存在着價值,但無絕對的價值,因為絕對的事物並不存在。


絕對的概念,在傳統文化中,我理解,是模糊的。因為傳統文化“天下大同”的觀點,可以看成是一種絕對的觀念。也就是,世界/天下,總有一天會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既,天下大同。但傳統文化又有“循環”的思想,如易經“六十四卦”,天干地支,“風水輪流轉”,“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等,從這些(民間)思想可以看出來。


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佛教輪迴的思想,更加固了中國文化的世界觀已有對天下萬物“循環”的認識。如果理論不是最重要的,中國的歷史似乎更說明問題。中國的二十四史,朝代輪換,天下循環的概念,得到了深層的加固。


在西方文化中,絕對觀念的來源,首先出自宗教。神或上帝,就是絕對的。絕對的知,絕對/終極的關懷(死)。絕對的美,絕對的善。古希臘的哲學來自於宗教。分離時,它也帶出了絕對的觀念,如柏拉圖的“理念”等。西方關於絕對的概念,幾乎和西方人的歷史一樣長久。


首先,從邏輯上看。批評絕對觀念,本身就意味者自己的觀點也是相對的,也不一定對,所以也動搖了自己的“否定命題”。負負得正,所以絕對還是得到肯定。其次,在“絕對與相對”這個範疇中,凡相對事物,都是以絕對為目標。相對之所以為相對,是因為絕對存在。如果絕對不存在,自然相對也不存在。所以,批評絕對的觀點是錯誤的。


再次,相對與絕對比,是暫時的,是受到時空限制的。凡在時空中存在的事物,都有偶然性的。絕對的事物才具有必然性。一切偶然性的背後,都是必然性在作後盾。偶然性是未被認識的必然性。偶然與必然,也可以用概率來表述。完全的百分比,就是必然性。少於百分之百成立,屬於偶然性。


牛頓力學,在一定的條件和地點下,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準確,這就是接近必然性。有條件的相對,就是絕對的相對。到了量子力學,則概率的值大大降低,幾乎變成了純粹的偶然性。但人類無法認識的世界,不等於客觀世界的本來面貌就不存在。概率為0的存在,就是絕對的不存在。但我們只能逼近這個0,而永遠不能達到它。所以沒有絕對的否定,如同沒有絕對的肯定。所以既不能說,“絕對價值”絕對存在。也不能說,“絕對價值”絕對不存在。


我們只能說,絕對存在,同時價值存在。因此絕對價值“幾乎必然存在”。簡稱就是,絕對價值存在。事實上,這是星辰的專利,他稱之於“絕對坐標系”。
A絕對思維 
思維或精神的唯一性質,將自己置於與自然宇宙同等的獨一無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維精神的發展,不是惠顧隨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維的發展醞於自然篩選後一完美的生物,人。


在這一整個過程中,思維精神經歷了如下環節: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最後在人的身體進化中,釋放出人腦發展高級成果:認識運動。


認識過程發展,由感性認知,經過理性認知,最後到達其發展的頂點:形象思維認知,既“悟性認知”。


認識過程發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從外部感官開始,到淺層反思,到內心深層反思,既對反思的反思。


思維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質,導致它的形式,既認知過程,蘊育了兩個部分:五官的感性認知與內心的悟性認知。人從感性認知,升華到悟性認知,需要經過理性認知的中間階段。


思維精神體的認識過程,體現在人類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這兩中不同文化的發展時期。這兩種文化的有限本質和缺陷,只有在人類的文化過渡到“悟性文化”的將來,才能克服。


思維精神的絕對無限本質,使其內容可以“消化”任意一個具體的目標,可以將這一具體目標進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這一目標達到自己的目的。思維精神的這種本質,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礎。這也解釋了科學手段不具有價值系統,可以用於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學用思辯探索真理,科學用數學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對未知提出為什麼,哲學對未知提出怎麼樣,科學對未知的解答提供證據。從人類文明初期,宗教對地球不動的教義,到亞里士多德對落體性質的斷言,到加利略牛頓得出的落體定律,到康德對時空的截然割裂,到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對時空的重新認識:人類認知的過程,都是在這些領域:宗教-哲學-科學,依次分三步完成。


對思維精神無限絕對本質的認識,人類已經走完了從宗教到哲學的發展階段。思維精神無限絕對本質的證明,是否也會象原來一樣,科學,最終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的角色呢?
B我們的信仰是怎樣形成的? 
人生從小到大,大都經歷了這樣一個三階段的思維發展過程:信賴 - 信任 - 信仰。


孩子對母親的需要,表現為對母親的信賴。這是母親日日夜夜守護在孩子身邊,每當孩子有需要時母親總是出現,而在孩子心目中逐漸形成的感覺。當一種行為重複多次,形成了條件反射導致的結果。所以,孩子對母親的信賴,是簡單的,機械性的,本能的行為。


隨着孩子的成長到少年期,他(她)逐漸學會了使用自己的頭腦看問題。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和一些朋友經常一起玩,而疏遠另一些同學。他的行為變得複雜起來,他不會只通過幾次交往,就輕易與之成為朋友。他有一自己確認朋友的“方法”,甚至需要“考驗”,才認為可以確立朋友關係 - 這就是“信任”的建立。


從本質上看,信賴和信任沒有根本的區別。信賴到信任的過渡,只是由“簡單“交往,變為“複雜”交往;只是增加了“機械性”的次數;是從生理本能到心理本能的轉變而已。


少年進入成年期之後,他心中的信任得到積累。信任積累的抽象化和廣泛化,使他不自覺地形成了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信仰。信仰的生成可能基於兩種情況,一,還是信任機械的增加;在方法上,與幼時信任的產生沒有本質的區別。二,面對一新的思想,觀念或理論,自己已知的推理,邏輯,分析方法都用到“盡頭”:這一新概念,聽起來覺得“頭頭是道”,我被所聞徹底折服了(e.g. 威虎山上的楊子榮對坐山雕)。


這個時候 - 也只有這個時候 - 不論我下意識中體會到與否,我的“信任”開始一個 "quantum leap"。我由一個社會上“自由自在”的人,變成了一個“他們的人”。既,我在心裡開始完全打開,放棄,我對外界一切信任上的“警戒”線,把自己的“心”(甚至身),完全交付於這一新的思想:它變成我人生新的目標。


必須指出,這一信仰建立的過程,用哲學術語叫“經驗”的過程。而一切“經驗”,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說,機械性重複的動作也好,自己多方面的“證明”也好,都是受“時間和空間”約束的,因而,如果這些條件變化,結論也就改變了。這就是這種信任和信仰之建立,不可靠之處。如同英國哲學家休莫指出:太陽在昨天以前每天升起落下,並不能代表太陽明天就一定會升起。過去發生的事,不能證明今後必然發生。


那麼,用什麼方法才能找到可靠根據,來建立自己的信仰呢?一切宗教信仰都聰明地知道用“全稱判斷”來宣布自己的主張。因為“全稱判斷”,by definition, 可以包括一切個例的真理性來證明。如“天下烏鴉一般黑”這一判斷,只要碰到“有限的幾隻”黑烏鴉就可以使人們相信此判斷了,一般人不會注意到“一切個例”的要求。因為,沒有人能看到天下“全部”的烏鴉並“逐一”檢驗其顏色。


但是,邏輯又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全稱判斷,都可以被“一個”反例證偽,i.e. 只要你發現一個烏鴉不是黑的,上面的全稱判斷就錯了。遺憾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你發現了黑烏鴉,你的“信仰征服者”又會用波普爾“理論核心,保護帶,反常現象”等類似的例子說服你。


永遠記住,你的信仰比你的身體還重要,不要讓自己的“心”,輕易“跳過去”;一旦“跳過去”,也還要永遠保持警覺。一個“擔心”人們考驗的信仰,永遠是一個“偽信仰”的先兆。


談到信仰,不能不提級黑格爾和理性。範例哲學與黑格爾的思想,從哪裡分開呢?一是從根源上,二是從過程上。從根源上,黑氏認為“理性”是一切;既一切都是理性的體現,所以理性是絕對的。而範例哲學認為,“思維”,是一切,“理性”,只是思維的一個發展階段,換句話說,範例對黑格爾辯證法的處理,象愛因斯坦相對論對牛頓力學的處理一樣。從過程上,在黑氏那裡,“理性”的浮現,是一切發展的盡頭。在範例哲學裡,如我已經說過的,“悟性”才是終點,“理性”是悟性的基礎。
C心靈 
心靈,是一個人人都知道存在,但人人都不能準確地說出定義的事實。心靈,目前知道凡動物都有。人是高級動物,人的心靈也更複雜些。下面是我對心靈的定義。心靈,由三個部分組成:1,思維;2,情感; 3,意識。


思維的部分,主要是解決理性所遇到的認知的問題。如邏輯,真偽,推理,知識的確定性等等。思維部分,是哲學的主要領域,如主觀世界,客觀世界,二者如何統一等的問題。思維的工具是語言,符號,圖像,等一切供思維用來存儲記憶的標識和標誌。人工智能所能模擬的,是語言的符號部分,既,將任何頭腦產生的意義形式化的結果。


情感部分,包括人的意志,欲望,各種感覺,如失望,興奮,焦躁,嫉妒等等。情感部分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研究情感的手段,主要是通過描述,解釋,揭示人的內心和潛意識中的各種感受。現代試驗心理學,也通過行為,來觀測和證實人的內心情緒的發展變換等。


在思維和情感之外的一切心悟性質,都屬於意識的部分。意識是思維和情感的基礎,是思維和情感的背景和基礎。意識對心靈提供整體的資料信息,供思維和情感運用。意識又對思維和情感的結果提供直接的反饋信號,以此來調節思維和情感的處理方法。


人類的心靈除了有動物一般都有的普通對外界的意識外,還有自身內省的“自我意識”,既,心靈認識到自身的整體狀態。心靈通過自我意識,可以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使自己適用思維和情感的需要。這一調整功能,是人的心靈所具有的獨特功能。


人的各種行為,都是心靈的產物。心靈正是在思維,情感和意識,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指揮人的各種行為,包括自身和對他人的社會行為。
1意識機制的範例哲學解釋 
意識(consciousness),到目前為止,幾乎是人類每時每刻在用,而現代科學又知之甚少的領域。


意識,包括動物的意識,過去一貫歸於是靈魂的屬性。大眾將意識看成是神學,宗教,哲學的領域,科學從不認真對待。近年來,生理,生物學的發展,特別是神經生物學的發展,將意識產生,工作的機制的研究,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了。


在科學儀器如大腦圖像掃描等的幫助下,科學家和醫學家逐漸逼近和確定意識在大腦中產生的準確位置和活動徵兆,但還是不能解釋如何人的意識工作的。也就是說,科研人員可以找到幾乎任何大腦產生的神經末梢的激勵(firing),但還是不能解釋如何神經末梢的激發與意識的心理活動的關係。比如,我舉起一隻手。這個行為明顯地包含兩方面的物體發生連續:心理部分/意識部分,和機械部分/肌肉操縱部分。也就是說,這兩個方面的“界面”是如何連接和工作的。如何從一個系統傳遞和轉換成另一個系統能夠“聽得懂”和執行的指令?我認為這個“界面的解釋”必須首先從哲學方面得到啟發,然後由醫學科學來證實。


哲學如何看待未來出現之物?德國哲學家萊不尼茲,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這是從“橫向”的角度看問題。我們還可以從“縱向”的角度看問題。類似前者,一方面,可以說,“太陽下無新事”。另一方面又可以說,“天下無舊事”。這不是辨證法的詭辯,而是說,任何新的事物,必然有舊事物的痕跡。而任何舊事物,必然已經蘊含了新事物的成分。解釋意識如何使心理上的抽象部分,與身體肌肉的機械部分的結合和工作,也可以找到這樣的類比。


根據範例哲學,思維的部分是無限/絕對的性質。思維是心理的功能之一。所以人的心理必然也有無限/絕對的性質。作為心理的功能之一的意識,因此也必然具有這種性質。無限,抽象的意識,如何落實到具體的機械(肌肉)運動而體現出來?如果我們環顧周圍,找尋這種“無限資源和具體落實”結合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人類的計算機就具有這樣的功能。


計算機靠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結合,才能工作。而軟體部分是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寫任何執行程序),硬件部分則多是根據條件地點時間的限制。計算機的軟硬件部分的結合界面,軟件是“二進制(1,0)”,硬件部分是電子脈衝的“開啟與關閉”二種狀態。軟件以二進制不同的排序,指導硬件電子脈衝依照指令運動,也就是“圖靈機”的原理,來實現一切軟件的要求。


明白了AI智能的這個核心運動,就可以類比意識與肌肉神經的連接運動的界面了。人的心理用“對外”的語言,用"Le"表示,指導思維邏輯和情感表述;而對意識,則是一種“對內的語言”信號,用"Li"表示。這一心理的活動,最少要經過三個階梯來完成:意識(consciousness) - 意願(intention) - 注意力(attention),(CIA)。
任何人都可注意自己如何舉起一隻手,這個由自由的意識轉為胳膊肌肉行為的過程。都會注意到一個CIA的過程,不需要Le起作用,所以它必然是Li起作用。是Li的翻譯成神經末梢所能聽懂的“算法語言”(不一定是二進制),引起神經末梢的成不同頻率的激勵,造成了人手抬起的活動。這個Li和神經末梢的結合的“界面”,應該是如此的原理和應該被醫學科學所證實。
從連體姐妹看範例的意義


我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對連體姐妹的錄像。我看了她們生活的50分鐘拍攝的生活錄像,從他們出生,醫生的檢查,到他們現在(18歲)。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對活這麼長久的連體人。這個意義非同尋常。她們完全就像是一個正常人一樣(如果你忽略他們有兩個腦袋的話)。所以對盲人來說,她們就是一個人,不過兩個嗓音罷了。


以往的哲學,宗教,科學,總是在研究人的意識,心理,思維等,集中到人的大腦 - 這一切都落實到人的大腦,因為一個人只有一個頭。從哲學或心理學的角度看,我最關心的是他們的“自我意識”,這是保證了他們沒有沒有“人格分裂”現象的關鍵。她們的行為完全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正常人。從古至今,一般都認為思維或大腦,控制人的自我意識,而人(一般)只有一個頭腦。現在看來完全證實了,那種觀點是錯誤的。


他們兩個頭顱所表現的“自我意識”,還是只有一個。但他們是兩個個性,兩種愛好,性格等。他們的存在,告訴我們下列事實:


1) 意識的控制不是“一個點”。因為如果是一個點,這個點必然在頭腦之內。而在他們這種兩個頭腦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人格分裂的問題。但他們的自我意識,還是於正常人一樣,只有一個。


2) 如果自我意識不是一個點,它必然是一個體系遍布全身,如神經系統一樣。可以說自我意識的物質基礎,必然是遍布全身的,因為自我意識是整體的性質。


3) 作為意識的“心靈物質”,並不在頭腦中。


4) 只有看到整體,既,在整體的“範例”,這個“一體”中,才可以理解自我意識的唯一性。


5) 思維的能力在於大腦的特殊性(質),而不在於數量,因為連體人並沒有表現出超常的智力。


6) 範例哲學將人看作一個整體,一個“package"。而不僅僅是一個頭腦或思維的單獨的作用。這個連體人,證明了範例哲學的思想。她(們)將範例的本體,既,”定在,思在,存在“和“範例本身”連繫起來,成為一個系統。範例的本體和範例的現象,本來就是一體,到此得到證明。


她們的存在意義深遠,可以給出很多人類歷史上關於心靈問題的答案。我同時也祝願他們生活幸福。


從這個連體人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思維的能力在於大腦的特殊性(質),而不在於數量(因為連體人並沒有表現出超常的智力)
2 人的意識根本就不在大腦中,如同過去一切對意識的研究所相信的
3 人的意識永遠是唯一的
4 神經系統的與意識相連
5 神經系統是全身的,因此控制意識的中樞,也是全身遍布
D價值取向的來源和可靠性 
一個人從小到大,不知不覺在心目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念。例如什麼是對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等等,積累多了則變成我們的“價值取向”。我們每天成百上千次地應用自己這套系統來作出判斷和決定,卻很少探究和懷疑自己價值觀念的來源和可靠性。


比較之下,科學是中性既無價值取向無疑,而宗教信仰等的領域有強烈的價值取向。通俗地說,價值觀是主觀產生的,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又理”- 看你站在誰的角度說了。初想一下,我也覺得有道理。但細想之後,我覺得這個“主觀決定論”大有問題。


我們的“主觀決定”,既價值取向,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的嗎?顯然不是。我們的價值取向,是由客觀和主體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主體因素是指,一個正常的人應該感受到的客觀影響。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


再來談客觀因素。舉例來說,中國人到了美國,經過幾年,感受了美國的很多事情,對美國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自己能選擇,都會經歷一個是走還是留的問題。當自己這個主體要作一個從主觀上的判斷時,我們這個“主觀”往往受客觀二個因素的影響:經濟方面或心理意識方面。經濟方面,是關於吃穿住等的基本需要。心理意識方面,指的是除經濟方面的一切,大到政治制度,小到生活中周圍朋友的圈子。正是我們有了生活在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的經驗,這一客觀事實,決定了我們的主觀價值取向的選擇。


在信仰宗教領域也是中樣。如果我們能象有可能多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經濟,政治狀況,這一客觀事實,我們主觀的選擇走留就有了牢固的依據一樣,來選擇自己的信仰和宗教一樣,我們已有的信仰和宗教可能不是現在的狀況。一個信法輪功的人,在這種信仰開始之前,有過這種多種不同宗教的比較嗎?當年,我們相信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時,我們有不同的政治主張比較嗎?可見,人們對自己信仰這麼重要的東西,處理的多麼草率,多麼容易上當受騙啊!


由此可見,價值取向並不是完全主觀隨意的過程。只有經過充分比較了解的客觀經驗,我們才應該將自己信仰的“心”,交給對方。
1論大自然宇宙中的“人”現象 
中國人,似乎不僅是一個只對“吃穿和身邊事物”,感興趣的民族。有詩為證:“人生不滿百,長懷千歲憂”。我們的大總理近來也告誡大學生“一個民族要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從古代中華民族優美的“常娥奔月”傳說,到美國直弋太空的阿波羅號登月畫出的地球通往月球的“彩虹”。。。。。。不計時間,不論耗費,似乎地球各處的人類都很熱衷此事。


人,為什麼在“吃飽了飯沒事幹”後,對此大有興趣呢?又為什麼人類對探索宇宙的努力至今沒有結果呢?


讓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我認為人探索宇宙,是基於兩個原因:一,人為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價值,找一條理由,以此解決自己的孤獨,無助感;二,人類還未認識到,“人類自身的存在本質”。既,“人類自身的存在”,是宇宙萬物中某一事物發展到,體現宇宙自身的“無限,絕對性”的本質,時候的現象。


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對自己要做的一切,都要覺得有“意義”,具有某種價值,這樣才“值得”自己去做。比如,一個母親為自己的女兒攢錢,將來供她上大學。使女兒有一個好的前途,是作母親的心願的寄託,既,是作母親自身價值的延伸。可是,如果女兒由於某種原因(God forbid),沒有來的及享有母親的成果,則母親的勞動就喪失了意義。母親就會或者詛咒上帝對女兒不公,或者責問上帝,為什麼沒有一種永恆的神靈,來寄託自己的心願或價值,使女兒的“在天之靈”,可以繼續得到自己的祝福。這說明,追求永恆,無限,絕對的存在 - 神,上帝,天,基督等等 - 不論它叫什麼名字,是人的本質。


單個的人是如此,作為人類整體自身,也要找的一種意義或價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於大自然宇宙中的理由。找不到這個理由,人類好像永遠是宇宙的“棄兒”,永遠是宇宙的一個“廢物”。因為一旦某天地球爆炸,無論何時,這一天總會來到,人類所作的這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 如同以上母親的女兒不在了。


人類固然可以自己騙自己,說,這一天還早着呢,如同上例的母親,可以自己這樣安慰自己一樣。可是,人類的理性告訴自己,採取“駝鳥政策”是不行的。“摸着石頭過河”,畢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 某些洋鬼子同志跟我們中國智慧“和諧”不到一塊去。這就造成了人類總在宇宙中“愚公移山”似地尋覓不懈,以便排去那,圍着太陽單調地不知轉了多少圈,“剪不斷,理還亂”永無休止,的“地球孤獨症”感。


8什麼是“人類自身的存在本質”呢?


宇宙中的萬物,跟浩渺的宇宙的無限性,絕對性,都有聯繫。一個石頭的聯繫,在於它的結構(物理學家可以解釋)。人的聯繫在於,不僅在結構上(像石頭一樣),還在思維/精神上。這思維/精神,是有限事物發展到能於無限事物(大自然,上帝,神等等各種稱呼)的物質基礎。因為宇宙的無限,是由宇宙其中每個有限的個體,組成的。不幸的是,這個聯繫寄託於有限的肉體上。所以,如果你在有生之年,不認識到自己思維/精神的這種“絕對性質”,人的生活, 就跟一個低等動物,例如,豬,的生存無異了。


象許多人(包括我從前)一樣,都認為地球有毀滅的一天,人類有死亡的一天。這種認識,是一個比“地心說”更大的彌天大謊!這正是沒有認識到,人自己的精神/思維的無限,絕對屬性,決定了人的生存在宇宙中是必然的!不在這個星球,就在那個星球:一切必然性,都是以偶然性開道的。


最後,讓我來回答,為什麼人類對探索宇宙的努力至今沒有結果的問題。


大自然的宇宙,是一口無限,永遠沸騰的大鍋。地球是這個大鍋中沸起的泡沫。人類是坐在這個透明的五彩泡沫中玩耍的嬰兒。這個嬰兒總想找到另外的同伴一同喜戲。不幸的是,這需要兩個大泡沫,在沸騰的大鍋中,升起在同一時間,並且在有限的時間內,有足夠近的距離。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它的發展程度,必須趕到這兩個泡泡落下之前,否則,我們只有來世再見了。


這就解釋了我們為什麼還沒有發現人類在宇宙中的伴侶,至今,還一直在蒼穹的默默無涯中孤獨地嘆息……
第十一節 哲學絕對觀念的發展由來的三個階段 
哲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哲學是人類文明史的領軍,人類文化的“大腦”。 縱觀哲學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它已經經過了兩個階段:本體和對本體的認識。


哲學上對本體的認識,就是探討世界的本源是什麼的問題。在古希臘,有“氣,水,數”等等的猜測;在中國,有“金木水火土”,“天,道”等等之說。與之相對存在的,是對世界的一元論和二元論。一元論,又分為“物質”與“精神”兩派,既,前者主張世界來源於物質,“唯物主義”,後者主張世界來源於精神,“唯心主義”。“精神”來源派,又分為“主觀精神”與“客觀精神”兩派。二元論,則認為世界有精神與物質兩個本源。


16世紀以後,哲學家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對世界“本體”的爭吵,而進一步開始研究,我們怎麼知道世界本體的問題 - 由此,哲學進入了認識論階段。認識論的哲學家,不再喋喋不休地追問,到底世界的本質是什麼;而是提問,你是怎麼知道這個世界的本質呢?


認識論的哲學家也分為兩派,一派叫做“經驗主義”,另一派叫做“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是本體論中“唯物”派的繼續;而理性主義,是對“精神”來源的本體論的繼續。經驗主義強調,一切知識都來源與感官,感官感覺不到的東西,不能被認為是知識。理性主義強調,“知識”已經在我心中了。學習或經驗,不過是使我“回憶”起心靈中沉睡的記憶”。


當代哲學的實證論,存在論,現象學,實用主義等,都是古代本體論哲學和近代認識論哲學的繼續,似乎當代哲學家的研究沒有什麼新名堂了。中國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天下之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本體論,和對本體產生的認識論,一路走下去,什麼是必然結果?不難邏輯地看出,哲學發展的下一個研究對象是“思維”自身。


為什麼呢?因為本體論和其認識論,都是源於思維。思維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思維第一研究的對象是外在的世界?思維自身是怎麼回事?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哲學將要研究的對象。


當我提出,思維的本質是“無限和絕對”時,如果有人問,你這個回答不又是對思維的“本體論”研究嗎?對的。不過,對思維本體論的研究,是在更高一層次上的研究而已 - 誰說世界不是在某種意義上的循環重複呢?如果進一步問,那麼“對思維的認識論”也就是“下下”一個哲學的發展目標了?錯了。世界上的事總是,當我們剛剛覺得抓住什麼規律的時候,這個規律就已經開始作廢了。


思維的本質就是認識。對思維的本質的認識,與對思維認知的認識,是一碼事。這時,也只在這時,對思維的研究,“本體與認識”合為哲學研究歷史中最後的一扇大門。幸運的是,這就是我們這代人在人類文明史上所處的時代。
A思維-認知-語言 
據說“薛定諤方程”,就是那個波動方程,用的偏微分,而不再是矩陣表達,就是薛定諤在換了女友後,得到新的刺激的產物。不是人人有這個福氣,但我覺得討論真是有很多的好處:強度也許不同,但它還是給你一種新的感覺。


難怪蘇格拉底探討知識的方法就是討論,而不是我黨宣傳部出的“馬列主義靠灌輸”那一套東東。討論,也不要求什麼"qualification"。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道理。我們誰都不敢說自己是智者,誰也不願自己是愚者,所以都是在智與愚兩者之間。中國人又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能有內行指出自己的問題在哪固然更好,但如果外行覺得自己的問題可笑,本身不也說明一個問題嗎:我的問題為什麼會使人發笑?所以無論內行外行,智者愚者,討論應該一律歡迎。當年蘇格拉底他老人家在大街上叫賣自己的觀點,就是這個態度。所以他的精神活到了今天,已經二千五百零二歲了。我如果想長壽,最好還是學學他老人家。


此話題出於和網友的討論。有網友提出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命題:“思維 = 語言”。當然這個語言是廣義的,“一切可以用來表達和用來記憶的內心活動”,都可以看成語言。這個定義也包括動物 - 人不也是動物嗎?- 比如蜜蜂或鯨魚的肢體語言。


有網友提出這個命題,是因為我表示,思維,是象發動機一樣的東西。發動機的活塞或渦輪的運動,不是在空轉。因為空轉是無法作功的。他們的轉動是因為有油氣混合氣在其中。我們是否能說,轉動 = 混合氣?好像還不妥。但是說“思維=語言”,將思維對語言的依賴程度,說的一清二楚了。真理的發現,很少是一蹴而就的 - 如果最終能發現的話。往往要經過幾個回合,一步步地深入才能達到目的。象網友筆下的武功大俠們,不是一戰就可收服一樣。接着網友的思路往下走,我想我們應該首先弄明確,“思維的本質”是什麼?思維有多少功能?思維的本質功能是什麼?等這些問題。然後再研究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比較好。


研究思維的好處是,象康德一樣,我不用花錢去買票到外地。也不用有趕不上火車的擔憂。只坐在家裡就行了。壞處是,別鑽的太牛角尖兒了。因為“進去”容易,“出來”難。搞成精神病分裂症,那就是自己“為革命”付出的代價了,還最終是一個“無名英雄”。我是已經豁出來得過一次分裂症了,所以也無所謂了。


以範例哲學的觀點,思維是一範例。這個定義的意義如下:


1 思維的唯一功能是思考


2 思考的唯一目的是認識


3 認知的唯一手段是語言


所以,思維的唯一手段是語言。


語言,在人類來說,表現為文字,符號,表象,圖像等。在動物來說,表現為肢體動作等其他形式。


語言,作為思維的範例,如萬物作為宇宙自然的範例一樣。自然宇宙的本質和思維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世界的本質在於運動,那麼思維的本質,就在於思考。運動需要某個東西在運動,不能“憑空”在運動。基本粒子也好,地球太陽銀河星系也好,都是個運動的媒介。思維也是一樣,思維不能在那裡憑空思考,它必須運用一種可以記憶和儲存的東西,我叫它“語言”。一切有生物學上大腦的動物,可以認為都有這麼一種“語言”。在人類來說,僅僅複雜一些,表現為文字罷了。


當我看到烏鴉會將小石頭一塊快地叼進玻璃杯子,使杯子裡的水上漲到一定高度,供自己喝時,我就像,如果康德當年知道這個烏鴉的例子,他一定改寫他的人類“範疇來自先天”的結論。認為烏鴉兄弟明顯知道因果律:它不是人類的專利。


西方知識界的認知傾向和“車燈效應”


今天的西方知識界有很多代表人物,在人文和社科領域,我最近關注二個人,我認為他們也許有代表性,提出供討論。一個是幾年前去世的偌迪(Richard Rorty),另一個是現在仍在世的“頭號大知識分子”,喬穆斯基(Noam Chomsky)。


我先簡要地總結他們的認知思想。諾迪是美國實用主義創始人之一,詹姆士,的追隨者。諾迪最著名的觀點是:世界根本不存在真理,哲學已經死了。比如,“Truth cannot be out there - cannot exist independently of the human mind – because sentences cannot so exist, or be out there. The world is out there, but descriptions of the world are not. Only descriptions of the world can be true or false. The world on its own unaided by the describing activities of humans cannot.”


喬穆斯基對認知的態度是,人類認知能力,如同老鼠不能理解“質數迷宮”一樣,也是有限的。從牛頓以來,物理學對認知的要求是一步步地降低。現在到了我們應該明確人類認知界限的時候了。 (見"The machine, the ghost, and the limits 
of understanding",youtube.com)


美國是世界的超級大國,所以美國知識分子往往代表了世界的知識分子的思維認知傾向,特別是當今的領旗“大知識分子”。美國沒有採用世界上最優秀的“九常委制”,所以目前英特網還沒人分管。批評世界的大知識分子,也不違法,何況真理的標準不是名望,而是誰說的有道理。


如果我們將兩個人的觀點聯起來看,我們就會注意到一個他們所代表的西方知識分子的知傾向:既,從眼前,可見物,感官的對象,開始一切研究。放棄一切“遠處”,“想象”的目標。


尤其是諾迪的思想非常有力,不愧是個哲學家。諾迪深刻地指出,在哲學上,我們一切對真理或知識的見解和解釋,只能來自語言。而語言籠罩着我們的文化。我們在哲學認知上,根本不可能逃出語言的語意限制(Semantic vs. Syntactic)。所以,無論如何解釋這些詞,任何試圖跳出人類的語言環境,找尋真正“客觀”知識和真理的努力,都註定要失敗的。因為,我們遲早要公開或隱藏地在語言使用中引人“循環論證”來為真理的客觀性辯護。不用說,諾迪引起了西方思想界的軒然大波,反對和擁護的兩派戰的焦頭爛額。他自己則用了整個餘生來為自己的這個觀點辯護。




與其長篇大論的與這種認識傾向辯駁,我只用一個開汽車的“車燈效應”來說明。我們都知道,在夜晚開車,我們要開車燈。汽車有兩個燈,一個朝前方平行照射,一個朝前方向下照射。後者的距離只有三五十米左右,目的是為了照前方的路況,不要撞到突然出現的松鼠或行人什麼的。而前者是為了其他目的,如遙遠的路標,給對面車示意等等。可以想象我們只用任何一個燈開車嗎?如果五十米內的路面非常平坦。而在五十一米處就是懸崖,我們的車速又非常大,今晚誰能保證我們能活着回來?


最好的反駁,就是將這兩個大知識分子,裝在我的車後,告訴這種情況,任由他們作任何一個選擇,然後超前衝去,從後視鏡中觀察他們的表情。
B反對絕對觀念的錯誤在什麼地方? 
在前二小文,“‘絕對’觀念的重要”,和“西方知識界的認知傾向和“車燈效應”,我批評了西方知識界一種流行的觀點。既,從本質上看,將認識,從理性認識降低到感性認知的層次。


網友批評我如下:“根據你前文中引用的Rorty的那段話-“Truth cannot be out there...”,是說我們人類任何的知識都離不開人的語言和conceptual scheme,因此就不存在所謂“God’s eye view”。Rorty的這個論斷是關於知識的可靠性問題。


而你所說的“絕對的觀念,就是真理的觀念,永遠是人類所獨有的最高精神指南”。This is simply an empty statem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question for what we can know。Yes, you are free to believe "the Absolute", that higher realm where the perfect triangle exists, THEN WHAT? you will find your "真理的觀念" has no value for pursuing knowledge, because this notion by itself does not provide any guidance.”


“一向以理智著稱的徒子,突然支持起了刀槍不入的白蓮教和搞自殺炸彈的奧凱達精神。對了,今天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極端, 恐怖,暴力,或極端宗教行為都是同某個絕對信念有關。”


我這裡要回答三個問題:諾迪錯在什麼地方?絕對的觀念包括那些和為什麼重要?“形式與內容”區分的柏拉圖思想如何應用?


諾迪犯了和康德一樣的錯誤。這個錯誤的核心是:自己圈一塊地,然後說,這塊地就是你們的界限,在裡面的人誰都不可能出來。


康德說的,存在於人類認識“彼岸”,不可知的“物自體”,和諾迪說的“人類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客觀真理,都是這個意思:界限一旦畫出,沒人能夠超越。


在我看來,兩人的陳述句的問題很明顯。如果存在着這麼一個界限,你本人也在界限里,你不是上帝,你怎麼能“超越”我們大家,知道‘界限’在哪裡?如果你知道‘界限’,這不就意味着你知道“界限外”和“界限內”的區別嗎?你是如何知道“界限外”的事物呢?如果我說,這條河是兩家的界限,難道我能不知道“界限的對面”有什麼嗎?


任何關於界限的定義,都已經包括了有關“界限之外”的知識。否則,你根本無法下界限的定義。這是“先天/分析”判斷的例子:結論已經包括在前提的定義之中了。


其次,“絕對”是什麼意思?絕對,就是觀念,原則,公理的出發點,形式,真理,信仰,等等。總之,就是那個“不變”,“永恆”,“根本”的東西。其他一切,都是例子(或“範例”,用範例哲學的概念),都是現象,都是相對,都是暫時,等等。沒有這個絕對的觀念,我們就沒有客觀的知識,就不會有人再去尋找。權力者說什麼就是什麼,中國的歷史不就是這樣嗎?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人因堅持真理而死,只有因反對/擁護皇帝或國家,而死的人。因為中國聖人講的“道”,從來不是大眾心目中的神聖概念。


最後,我特地舉了“劉胡蘭,江姐,林昭和張志新的例子”,來說明我們應該抽象出信仰,原則,等“真理的形式”,而忽略“真理的內容”,將對真理的信仰,與什麼是真理的應用,區別開來。


“絕對”觀念的重要


我寫了關於美國的大知識分子,諾迪和喬姆斯基,主張放棄哲學對認知,放棄對真理,對於知識的客觀性,等的追求,主張人類認識能力並非無限,的小文:“西方知識界的認知傾向和‘車燈效應’”。


此文的觀點立刻得到網友的喝彩。稱他們是“...其實是非常正確的。...他們是真的把意識和存在的關係理解透了”。並聲稱要身體厲行,馬上回家把那個‘遠光燈’,“俺照諾迪的意思,乾脆拆了算了”。
我在以前總結西方文化的精華文中,談到過西方文化的“絕對”思想,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哲學的“絕對”的思想,最早來源於古希臘的早期哲學家巴門尼德。然後經柏拉圖為“形式”,部分地經亞里士多德的範疇,笛卡爾,斯賓諾莎,最後是康德和黑格爾等,一路下來,發揚光大。


而另一派的“經驗主義”的觀點,是從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期起,赫拉克利特,亞里士多德,經過英國培根,洛克,柏可萊,休莫,最後到羅素,維特根思坦,最終到美國皮爾斯,詹姆思,杜威,到諾迪這條線。


前者,絕對的觀念,形式,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猶太教中,對上帝的信仰。有了這個觀念,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沒有它,則萬萬不行。因為這個“絕對的思想“,是人類信仰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最高點,是人們心中的“北斗星”。正像人類的“真善美”的標準一樣,永遠是人類努力爭取的目標。我們能不能因為人類一時的醜惡行為,無知舉動,就宣布那些觀念無用,永遠放棄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人們有了某種神聖的信念,人能產生什麼樣的力量?想想當年相信共產黨的人,劉胡蘭,江姐。那些奮起反對毛澤東的人,林昭,張志新等等。一種為了理想奮鬥,而貫穿一致的信念,難道不是非常重要嗎?


就個人來說。如果一個青年人陷入戀愛,而又失戀,最終選擇自殺了。你是否認為他/她,是和一個貪官找二奶一樣的感覺,來對待對方呢?是因為沒有得到“性關係”而極度失望嗎?如果你不理解這種自殺的衝動,我幾乎保證,你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也沒有“真正愛”過。


絕對的觀念,就是真理的觀念,永遠是人類所獨有的最高精神指南。從範例哲學時空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永遠達不到的。但沒有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們永遠沒有可能在紙上畫出一個三內角之合嚴格等於180度的,“完美的三角型”,我們不可以因此放棄三角型三內角只合等於180度的定義。


在哲學上,相對與絕對是一對相連的概念。相對這一概念比較好理解,如從小到微觀粒子,大到宇宙中的星系,我們都可以將其量化,以某種物理或數學的手段掌握其中奧秘。入類能夠感知和創造的事物,如藝術,美,金錢,利益等,我們也可以感到其相對的性質,即,他們都是有一定限度,如受時空或個人感覺的限制,都會終有完結之時。事物的相對性質,賦予了人類生活的意義。事物的量的變化,使人愉快,興奮,發狂,進而產生爭奪,導致了互相殺戮。


“二相性” - 世界的本質反映


物理學家,無疑是世界最堅定地尋找真理的人之一。近代的物理學家,帶領我們的社會找尋真理的征途,猶如一趟迪斯尼樂園中的“子彈過山車” - 時而緩緩而升,時而呼嘯而下,使人類近代社會痛感目不暇接,驚險倍至,盪氣迴腸。


從十八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們對電的研究,導致了對光的研究;對光的研究,導致了對原子的研究;對原子的研究,導致了對世界本源的研究。這系列的物理研究,導致了一大批工業,商業成果,如電力工業,光學工業,原子能工業等等,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至今。伴隨着人類文明歷史腳印,是一系列的光輝名字,如法拉第,麥克思維爾,倫琴,湯母森,愛因思坦,普朗克,直到今天的弦論發展和霍金。


如果我們將人類物理學研究的成果,連成一線,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研究的成果都在支持這樣一個結論:世界的本質反映是“二相性”。


什麼是“二相性”?二相性就是本來無關或相對的兩種事物,歸根結蒂,是一個源泉。例如,電的產生導致了電場和磁場同時出現,而電場和磁場是通過交互變換,來作工或傳播;光的本質是“粒”與“波”的統一,它可以以“粒子”形式出現,也可以以“波”的形式出現;物質的原子結構,既可是一“微粒”(如電子,中子,質子,夸克等),又可以是一“振盪的波”,既“弦”論。


這樣想來,哲學上彼此對立的兩個範疇,“最終”是一個起源:如“本質與現象”,“內因與外因”,“間斷與連續”;甚至“時間與空間”。


由此可以想見,大腦的思維功能的本質,也是“二相性”的無疑了。這個二相性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說思維是“有限”的,就是說,它是具體到某個人身上,思維的對象限於某個具體的事物,有可能導致不可思議和理解。說思維是“無限”的,是說思維的對象可以是“任意”一個具體的事物,也可以是“無限”的具體事物的整體;思維的載體又不局限於某個個人。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世界上沒有不可攻克的難題。


自然宇宙的本質如果比喻為大海,水中的“激流”就形成了“粒子”,而“緩流”就是“波” - 這就是世界的本質的“二相性”反映。“二相性”反映了什麼呢?當然是世界的本質了。因為,正象一個人“窮”的除了錢以外一無所有,這個世界,除了“水”以外,也是一無所有。


表)的“玄想與猜測”,而開始“返回到認識過程自身”,探討人類的知識的來源發生機制,既人的感覺和心靈是如何接受知識的,此後被稱作“經驗主義”。而牛頓定律,則成為在自然科學史上,開創了追求自然世界法則的確定性,準確性的科學典範。
這如同我們網友們爭論,“真理在哪裡?”。爭了半天誰也不服誰。忽然有人說,“咱們說的‘真理’不是一碼事呀!”。稍尷尬之後,大家同意,首先對‘真理’定義,然後又規定大家同意的證明發現‘真理’的檢驗方法。


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高高興興的過了一百多年,認為從此天下的知識,無不掌握在我“如來佛”手中。德國的哲學家,數理邏輯的創始人萊布尼滋,在給友人的信中,不無自豪地聲稱,“我們不用爭辯。只要把我們各自的論點帶進公式中,說,讓我們算一下吧,朋友,問題就解決了。”
平地一聲雷。隨着人類進入了原子時代,瑞典以海森堡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發現了“測不準原理”:在觀測一微粒子時,由於觀測儀器的影響,觀測者不可能對該微粒子,在質量,動能,位置等方面都給出精確的定量。
好一個“測不準原理”!加之愛恩思坦的質能守恆定律,對當時的科學界的震動,大概不小於幾個世紀前的“日心說”取代“地心說”引發的震動。而對於應該永遠跑到前頭的哲學,我不曉得,從那時起至今哲學家們,是如何解釋說明這種現象。


在我看來,中國古老哲學的“兩極相通”的猜測,得到了證實。當我得出了精神,思維的絕對性,無限性,萬能性時,我已經意識到我走到了事物發展的一個盡頭,既,絕對的精神階段。而事物發展的另一頭,開端,應該具有“類似”的性質,既,無限,絕對,不可把握性。幸運的是,“測不準原理”的知識,是用“客觀”方法得到的,相對與,我認為的精神的絕對性,是通過“主觀”的“向內審視”,得到的(類似洛克對自己心靈審視的“白板說”)。


如果同意我以上所論,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爭論,就可以很清楚地回答了。在爭論的雙方都能提出令人信服的例子時,卻沒有一個系統,能把這雙方提出的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例子,統一起來。
我的結論:在事物發展的中間階段,一切都是“決定論”的;而唯有在事物的兩極,既,事物的開端和終結,是“非決定論”的。


下一個問題,究竟“決定”與“非決定”的判定,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準確地定在什麼地方?我只能從哲學上告訴你,這是“質和量”的關係 - 具體怎麼作,是你自然科學家的事了,你還得繼續“折騰”。


















第四篇 範例方法 - 動態邏輯 
大凡一種新理論的建立,都少不了必須有三項內容。它們是,一種新的世界觀,一種新的方法論,和一些新的結論。範例哲學是一種新理論,如果它想站住腳,它也必須也有自己的方法論。什麼是它的方法論呢?就是“動態邏輯”。


邏輯的概念,源遠流長,它的發現首先是亞里士多德的功勞。當然,亞氏也不是憑空想到的,而是在前蘇格拉第時期哲學家們討論形而上和本體的“存在”的問題,沒有定論和結果後,思維方式的一種轉變,既,從問“為什麼?”到“怎麼樣?”,從研究“一”到研究“多”的轉變。
第十二節物質與運動 
談方法論,不能不面對物質。不能不回答什麼是物質的本質。只有對物質本質的認識清晰,才能確定正確的方法。黑格爾的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事物運動的原因。由此黑氏的辯證邏輯在其範疇的體系中,都是矛盾運動,互相取代的過程。馬克思將黑格爾這種思想用到了社會和政治領域,提出“對立統一”是一切政策策略的基礎,為共產黨“階級鬥爭”為綱領,奠下理論基礎。在今天,馬克思主義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社會活動中被普遍拋棄,已是現實。仍然有必要追溯黑格爾辯證法矛盾對立思想主導一切的世界觀的錯誤。


首先,矛盾作為一切事物運動的原因,錯誤在什麼地方?黑格爾這種思想的錯誤是雙重的。一,他誇大了事物的矛盾範圍,將事物個別矛盾現象推廣到了一切領域。具體細節在下面的“二與分”中有詳細的討論。二,事物的矛盾不都是原因,事物的矛盾現象也可以結果。既,由於事物的運動造成了矛盾。所以,應該看到事物的矛盾和運動,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具體到事物在某一個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矛盾是原因,還是結果,必須依據當時當地的條件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認為,一切都是矛盾造成的。將事物的所有發展狀況歸結與矛盾的結果,是犯了以上第一條辯證法擴大化的錯誤。


如果事物的發展和運動是造成矛盾的原因,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那麼什麼是物質運動的原因呢?是什麼引起了物質的運動呢?也就是,物質運動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
人類關於運動本質的思考,“飛矢不動”,在柏拉圖的“巴門尼德”一篇中,由芝諾口出。具記載,芝諾提出類似的悖論有四十多個,主要是為了替巴門尼德辯護。巴門尼德是伊利亞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觀點認為,世界由不變的單一物質組成,與認為世界是由多樣化物質組成的米利都學派對立。


“飛矢不動”的主要觀點是這樣,如果一隻箭要射到對面的樹上,那麼在它飛到樹幹之前,必須飛過這個距離的一半路程。而在飛過這前一半路程時,它又有這一半路程的“一半的一半”需要飛越。如此重複下去,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至無窮。所以它結論是,飛動的箭其實是一種幻覺。運動是不可能的。


這個觀點的實質是,在無限的可分空間裡,有限的運動距離如何能夠實現?


據柏拉圖記載,當時聽芝諾說完,據一個“Simplicius” 的人記載,有人立刻默默地移動腳步走到芝諾面前,證明他的看法如何荒唐。但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出芝諾邏輯錯在哪裡?另一個聽眾,亞里士多德,是這樣解釋的。


如果距離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果空間是無限可分,時間也是無限可分。所以對應每一可分的距離單位,都有一個可分的時間單位,與之完全吻合。所以運動是可能的。


亞里士多德的解釋將空間與時間連在一起,試圖說明他們的關係,不能不是他超人的地方。聯繫到今天有時空連續體之說的相對論觀點,更可以看出亞氏這個猜想的偉大。後來的人,試圖用各種方法,包括數學,幾何學等,來給出合理的解釋。等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物質與運動的哲學概念,已經被質量與能量的物理解釋所代替。這就是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E = MC^2”.這就是說,物質與運動是一樣的,質量與能量可以互相轉換。空間是一種能量充斥的“場”的物理概念。從其他物理學例子,如原子的半衰期,測不準原理,廣義相對論高速運動下的“尺縮鍾慢”效應等,都指向事物的運動,物質,能量和時間和空間的互相轉換性質。


從範例本體的角度看,任何現象都有潛在的原因。而任何潛在和表象所形成的現象,最終或最基礎的範疇,不是空間,而是時間的規定性。時間作為第一範疇,其重要性被海德格爾天才地猜到了,是現象界的第一範疇。時間的範疇,可以包括一切定在,思在和存在的維度所有運動。
所以可以說,運動是物質的本質,如果能量是質量的本質。從它們潛在的狀態,到在現象界的出現,在時間的限制中,可以被人類測定,沒有邏輯關係。事物的矛盾現象是個別事物發展的結果,並不具有普遍意義。而從絕對的範例背景,到呈現為現象界在時間下的規定性中的事物,沒有邏輯關係存在。同樣的情況適用與思維,思在的一切現象,都是“二級範例”,既,語言的結果。語言這思維中的出現,沒有邏輯過程。因為思維同絕對背景的本質一樣,是小“一”與大“一“的關係,是水滴和大海的關係。
第十三節形式邏輯 A“靜態”邏輯 
亞氏在其著作《工具論》,《前分析篇》,《後分析篇》中多次提出形式邏輯的諸多概念,如同一律,矛盾論,排中律等。亞氏集中研究了演繹的推理的各種規則,三段論的各種形式等。康德稱這種邏輯為“判斷的科學”,認為已經達到了完美的程度。在亞氏形式邏輯的發現之後二千年間,其形式基本沒變,除了補充了“充足理由律”一條,得益於斯賓諾沙和萊布尼茨的工作。直到上個世紀初前後,福雷格,羅素和哥德爾的工作,才將形式邏輯進一步引申。除了哥得爾提出的形式系統的“不完備定理”,數理邏輯,數學邏輯,模式邏輯和其他非正式邏輯得到多方面的發展。亞氏第一個發明的引進變量研究邏輯形式,邏輯內容與邏輯形式推導無關係,這些重要的思想,在現代邏輯學中都得到進一步繼承。


從形式邏輯的外部來看,真正對形式邏輯提出挑戰的,是黑格爾編篡為體系的“辯證法”,或稱“辯證邏輯”。其實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則,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有同樣悠久的歷史。古希臘米利都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就早提出,“你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河流”。所以古希臘哲學家早就注意到不能用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動的世界。這種從動態看問題的觀點,就是辯證邏輯的來源 – 雖然在前蘇格拉底時代,辯證法主要是用來表示一種發現對方推理中前提里暗藏矛盾的高級辯論方法而已。在數理邏輯出現前(也稱“符號邏輯”,主要是羅素,福來格的工作),只存在有形式邏輯和辨證邏輯。形式邏輯基於“同一律”。換句話說,形式邏輯是研究“靜態”的事物,是將事物的形式,不顧及內容,單純地抽象出來,成為一點,猶如歐幾里德幾何公理上的“點”的提出。然後用“變量”,代替這一點,視為不變的,予以研究。從範例本體論的角度看,形式邏輯,就是研究“定在”維度的任何一個“點”的狀況。
C 黑格爾的辯證法是什麼? 
辨證邏輯基於矛盾律。辯證邏輯是從“動態”的角度來研究事物的客觀規律。這樣,辯證邏輯可以看成是“動態邏輯”。它不僅包含形式,而且包含內容。當一個邏輯形式脫離了完全形式的框框,看起來好像它更廣泛,更全面了,概括的更多了。恰恰在這個時候,盲目的擴大化也就開始了。這就是黑格爾辯證邏輯錯誤的根源。


辨證邏輯,聽起來挺嚇人,本來就不是個簡單的概念。讓黑格爾和馬克思給誇大和歪曲宣傳的更嚇人。辨證邏輯(Dialectics),最早在古希臘叫辨證法。是古希臘人爭論中所常用的一種方式。柏拉圖稱其之為最高的思辯形式,主要是因為它的方法是,一來一往的佶問和反駁,從中找出對方的邏輯矛盾,或揭示前提中所蘊含的定理。作為思辯形式,它比形式邏輯的簡單規則要複雜,而且需要極大的洞察能力。既,發現對方的邏輯漏洞,或潛在的命題,予以揭示。赫拉克利特是辨證邏輯的創始人。他的名言是:一切都在流動。如要理解黑格爾的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思想,必須提到在蘇格拉底以前,一位叫巴門尼德的哲學家。巴氏的“思維與存在同一”證明很巧妙。他認為:


1 自然界存在真理
2 人的思維可以認識到真理
3 如果1,2 都對,真理必然來自兩個地方:自然本身,和人的思維
4 真理不可能來自重複的地方,因為上帝不會如此低效
5 所以自然和人的思維必定同一。


就這樣,用簡單的幾個步驟,巴門尼德毫無異議使人信服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質。在我學習過的大學的哲學系進門,樹立着黑格爾的半身銅像。下面刻着一行醒目的句子:”Measure your mind”。在系裡教授間,一個公認的看法是,“如果你懂了德國的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康德和黑格爾,學西方哲學你就沒有更難懂的了”。我的感覺也是這樣。攀上德國哲學大山,登上了黑格爾思想,你再看西方哲學,就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 就是這個境地。當然,我覺得不是僅懂德文的問題(在康德以前,普魯士德國不知哲學為何物),因為德國哲學在笛卡爾時代還是“一片白茫茫大地”。德國哲學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還必須懂得從古希臘起的哲學家。但想想,如果西方哲學史不是現在所知道的5千年左右,而是“billions of billions of years”,還有古老的哲學書讀嗎,還有人會古希臘語,拉丁文嗎?歷史只能是篩選精華傳給後人,如古希臘文化被馬其頓人毀滅之後,再到文藝復興時,由阿拉伯人保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留存下來。而其他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的著作,阿拉伯人大概認為沒有價值,就都失傳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都是從柏拉圖和亞氏的著作里重述而知,如關於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等。其實沒有前蘇格拉底時代的這些古希臘哲學家,就沒有古希臘這哲學三巨頭。掠奪強走希臘文化的蠻族,或者不懂這個道理,或者馬馱不下這麼多書,或兩者都有,所以才有我們今天知道的僅此這些。


我的一個經歷,也許能幫助理解黑格爾。多年前在讀研究生的時候,第一學期開學時系裡來了個馬來西亞的和尚作同學,我們住同一宿舍。這個和尚人挺好,也很聰明,唯一使我彆扭的是好多天不洗澡,可想而知他的體味有多大。害的系裡的女教授告訴我能否跟他提一下。外國人一般是不干涉別人私生活的,看來也是忍無可忍了。我只好扳着臉對他說了洗澡的事,從此他才開始洗了。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此在課堂上講的他們民族的傳說。在古老的時代,馬來西亞人的祖先,認為地球遭受過兩此大的災難。一次是一個小慧星掃過地球。因為慧星的核有幾英里之大,給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塵埃,鋪天蔽日,幾十年不能消失。結果地球表面巨大的動物恐龍,都在這次事件中死了。第二次災難,是一個行星撞上了地球。這個撞擊的力量之大,地球分成了大中小三個。我們人類現在居住的是中間的一個...等等。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在黑格爾看來,世界的本質是他所說的“絕對精神”,或“絕對理性”,所以黑氏被我們稱為“客觀唯心主義”者。如果我們一般人稍微想一想他的這個思想,這不是很可笑嗎?我們明明眼前看到有房子,樹木,日月星辰,老闆,怎麼能說世界的本質是“客觀精神”呢?現在就讓我用馬來西亞人的神話來說明。在前蘇格拉底時代,約公元前五六百年時,古希臘靠近小亞細亞的伊拉克半島一帶,有二個主要的哲學學派,米利都派和愛利亞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後者的代表是巴門尼德。前者繼承了哲學家泰勒思以來世界的本質是“水”的思想。提出世界的本質是“火”和“不定物(Flux)”的思想。後者巴氏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恆定”,既不變動的。


我們想象一下,地球上的古希臘哲學家要召集一個討論世界本質的哲學會議,邀請了另外二個大小地球的哲學家參加。在小地球上,一切變動極為迅速,比我們地球的一切時間快一百倍。例如,人也聰明一百倍,但壽命也比我們短,只有我們中等地球人的百分之一。而大地球的情況正好相反。一切變動緩慢得多,比我們中等地球上的時間慢100倍,因此人的壽命也長100倍。不用說,人的反應也慢100倍。我們地球人學一門外語用1年,他們要用100年。


古希臘哲學家對世界的本質分成觀點對立的二派,如前所述。小地球來的哲學家一致認為,世界的本質,他們同意巴門尼德派,世界是“恆定”的原則,因為一切具體事物,變化非常迅速,不足以是世界的本質。大地球來的人則一致相反,他們同意世界的本質是個體事物的觀點,如水,火或不定物。因為在他們哪裡,一切不同的事物明明白白擺在面前,千年存在。他們認為大地球上的某一物質,必定是世界的本質。


不用說,每派都有道理。這個關於世界的兩種看法,到了柏拉圖那裡,巴氏的思想,被總結為“形式”。柏認為,形式,是上帝給的。如藍色。我的褲子和天空都是藍色。那麼藍色的概念是哪裡來的?藍色是一個“共性”,是一個標準,只能來自上帝。而我褲子的藍,和天空的藍,都是上帝規定的“藍色”形式的參加者。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不同意老師的觀點。亞氏將赫拉克利特的觀點繼承下來。自己又研究了語言,自己發現了邏輯學,和將從他老師那裡學來的被後人歸為“形而上學”。亞氏承認“藍色”是先天存在的“Being”,如柏拉圖老師所言。但人類關於藍色知識的發現,只有通過個人的經歷學習。所以亞氏有了“物理學”和“形而上學”的討論。亞氏關於知識的來源雖然很多都是通過討論和語言,但他認為這些知識是“客觀的知識”,是對物質世界本身的知識。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Being”的認同,就是以後歷代理性主義的出發點。從這點以後,兩人就分道揚鑣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分叉從此分別在哲學大樹上生長,又隔空相望,因為他們是聯根錯結。德語的Das Sein與英語Being,似乎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用漢語表達為“存在”,或“是”,好像都不準確。因為漢語的“存在”是針對“不存在”而言,“是”是針對“不是”,沒有大小寫的區別。當Being大寫時,意思是一個“根本的存在”,不是一個“個別的存在”與否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根本不可能有“非存在” - 這才是柏拉圖和亞氏的意思。我們可以說某物存在與否。但我們不能說“最根本”的基礎,如宇宙,存在於否。這是因為它是其他一切個體存在的基礎。否定個體存在的母體,就等於一個人否定自己的來源母體(不一定非是“母親”,如果抬槓)。這個最根本的母體的“存在”,是無“非存在”與之對立的,這個意思漢語似乎沒有合適表達的詞。這個“根本的存在”的思想,成為後來黑格爾辯證法的靈魂。


在柏拉圖和亞氏之後,在德國哲學家以前,影響黑格爾思想的只有思賓諾莎了。思的主要著作,道德論,完全是拉丁文寫成,而不是當時的地方荷蘭語。有人評論說,萊不尼滋是世界上唯一讀完“道德論”原文的人。由此可想而知此書的難懂程度。道德論除了語言問題,是它的體系。它完全是按照歐幾里德公理方法和笛卡爾幾何推導的方式寫成。但它的龐大系統,是黑格爾體系的直接影響。


哲學進入德國,康德,謝林和費希特,都對黑格爾的思想有影響。康德將知識的來源分為經驗和先天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知識材料,另一個部分是知識結構。最後,認為知識不可能完全呈現在人類認識眼前。康稱這個完全真實的知識總體為“物自體(Thing-in-itself)”。謝林和費希特,則提供了古希臘蘇格蘭人的思辯探討方法,既三段論的“辯證法”,來追求真理/知識的工具。從這兩方面,黑格爾大受啟發。黑格爾明顯不滿意康德對認識論的發展,繼續保存笛卡爾“二元論”世界觀的思想遺蹟。黑格爾也不滿意亞氏形式邏輯在思辯推理中的“僵化”。他特別欣賞赫拉克立特所說的“變化”是世界本質的思想“沒有人能步入同樣的河水二次”。黑將這所有的思想揉為一團,加上自我發揮,他的有嶄新哲學世界觀的“辯證法”,就基本成型了。


黑格爾的偉大,我原來說過,是將古希臘蘇格拉底和他以前的“辯證方法”,一種通過反拮形式,揭示對方判斷中潛在的命題和矛盾的方法,推廣應用到其他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


黑格爾是如何作的?他首先有了這種想法,寫成“精神現象學”。以後,他又將“精神現象學”,改為“科學的邏輯學”。黑格爾的這裡的所謂“科學”,是“形而上學”;這裡稱為“邏輯學”的,是他創造的“辯證邏輯”,與大家熟悉的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完全不是一回事。以後,他又將自己的這個“辯證邏輯”的主要思想應用到其他領域,與是他寫了“The 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in Outline (1817) (哲學科學百科全書大綱)”,這就是黑格爾的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黑格爾以後又出版了的其他著作,如法哲學。他的歷史學,是他的課堂講稿經後人整理在他死後出版的。黑格爾思想的精華,是他的“邏輯學”。在“百科”一書的這個部分,他精簡了以前的“科學邏輯學”,賀麟翻譯為“小邏輯”,為中國大眾所熟悉。


懂了“邏輯學”,就懂了黑格爾,因為它是黑格爾思想的核心。懂了邏輯學的開頭幾個範疇,你就懂了“大半個邏輯學”。辯證邏輯的核心思想,是講述事物發展的“潛在-現實-滅亡”的三步曲的規律。凡是“潛在”的,必然要變為“現實”的。凡是“現實”的,必然要“滅亡”的。所以有,“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一大眾所熟悉的話的由來。


邏輯學是如何展開上面提的這個事物發展的“三階段”呢?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另一個“三段法則,正,反,合”。範疇如何開始呢?黑格爾要確定,運動的主體是什麼,既,什麼在運動?記得柏拉圖和亞氏的形而上學“共同點”?“Being”。這個Being,有雙重的身份。一個是“個別的存在”,如柏拉圖的“藍色”。另一個是“根本的存在”,既,“一切存在物的存在”。前者,在小邏輯中被翻譯為“定在”。好像也不準確,我看乾脆用“存在c”,表示"capital B";用“存在s”,表示“small case b”更清晰些。


“存在c”,黑稱之為“絕對理念”,或“世界精神”。因為“存在c”是“絕對存在”,沒有對應的“非存在”。而“存在s”,是“個別存在”,所以是要經歷上面提的發展的三個階段。存在c,是必然的存在。必然必須轉換成偶然來體現自身。所以,存在c個體化的結果,就是存在s的出現。存在s,是首先被確立的概念,或“第一範疇”。因為沒有存在,就無話可說了。存在s,是純粹的存在,沒有任何規定性,既,沒有內容。


人們不習慣這種過度抽象的思維方式,猶如不習慣聽到自己不懂的外語。但當你學會了這個外語到一階段,你會發現你必須時時翻譯成母語,才能理解。最後,你可以直接理解外語的意思,不再需要翻譯了。邏輯思維也是如此。當你覺得需要時時必須用例子來說明,才能理解原文的邏輯推理,就說明自己的思維抽象程度不夠,因而不習慣用抽象邏輯思考。經過一段練習,這個階段就會得到克服。


接前。當存在s出現以後,就是由“潛在”變成“現在”的過程。那麼還有什麼是潛在於存在s中的呢?滅亡。死是伴隨生而來的。死的實現,只是一個自然過程,既,早晚的事。所以邏輯學的“第二範疇”,就是“Nothing”,“死亡”或消失。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這個存在s,“從生到死”的過程,為什麼會這樣?黑說,這是因為“變化(werden)”潛伏於其中,“第三範疇”出現了。沒有變化這一範疇,事物只能保留原來的狀態,不會發展,也不會死亡。所有變化是必然要出現的。下面的範疇推演進到“質,量,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我就不再細述了。


從事物到概念,從概念到理念,從理念到範疇,從範疇到思維 - 這就是“絕對精神”走過的道路。每一運動,都是“三步曲”。每一趨終,都轉到更高的地方,所謂”螺旋上升發展“。將“潛在”,與事物,到思維,聯繫起來,看成一體 - 黑格爾用此種方法解決了笛卡爾,康德以來的,世界“二元論”之分的矛盾。抓住了這個思路,就容易理解黑格爾的思想了。


總之,我這裡只是草草勾劃出黑的邏輯推導。如果我們比較一下這個所謂“辯證邏輯”和亞氏的形式邏輯有什麼區別,我們就會看到,辯證邏輯的立足點是“動態”,而形式邏輯是“靜態”。這也就是為什麼黑氏嘲笑形式邏輯是“barren(貧乏)”的原因(由此引起波普爾極其不滿)。


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除了古希臘的哲學來源,尤其是同胞費希特,謝林等已經在他之前就有了幾乎一樣的推論。黑的偉大是將其歸納成一個系統。然後他又將之擴大化了,用在他的歷史哲學中,和科學例子裡出了不少洋相 - 孔雀開屏後難免露出後面,因為黑格爾也是人,所以也有人的弱點。
D 黑格爾辯證法的根本錯誤在什麼地方? 
思維與存在的關係,是哲學的首要問題之一。西方最早提出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的,是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巴氏的思想,是通過一首他的叫“自然”的詩篇留下來的。原文據說是有三千多行,只有150行詩句保存到現在。在詩里,巴氏的觀點是:
a. 對立的事物其實只是一方和令一方缺失的關係,所以只有一件物質存在,如“冷和熱”等。
b. 自然事物與思維的對立,也是虛幻。他們本質是一體,因為真理不可能是一雙生子。
c. 世界的真理,因此是“一”。
(參見:“Do you believe that necessary and self-evident truths exist? If 
so, could such truths be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sense data? Is "becoming" 
an illusion? Is it possible that what you take as a "given," that things 
come into being and go out of being that existing things change "accidentally"
is ultimately untrue? Is it possible there are two "truths," which are 
opposites?”http://www.abu.nb.ca/courses/grphil/parmenides.htm)


巴氏的這些思想,不但影響了黑格爾,而且成為黑格爾“一元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哲學的支柱。黑格爾將巴的思想貫徹在其“邏輯學”中。他用自己創造的“辨證法”的方法,從存在(being)開始,不斷地推導出新的範疇,每次增加新推導的範疇的內容("diversify")。最後,推導出自然世界和思維的同一性質。也就是說,黑格爾的著作之所以重要和深刻引起世界的關注,是因為他系統地“量化”,既,闡述了巴氏“存在與思維同一”的命題。片段摘要如下:


“Chapter 1 Being
A Being
132
Being, pure being, without any further determination. In its indeterminate 
immediacy it is equal only to itself. It is also not unequal relatively 
to an other; it has no diversity within itself nor any with a reference 
outwards. It would not be held fast in its purity if it contained any determination 
or content which c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it or by which it c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an other. It is pure indeterminateness and emptiness. There is nothing 
to be intuited in it, if one can speak here of intuiting; or, it is only 
this pure intuiting itself. Just as little is anything to be thought in 
it, or it is equally only this empty thinking. Being, the indeterminate 
immediate, is in fact nothing, and neither more nor less than nothing.
Science of Logic
Quality - Quantity - Measure 35”


這一段摘錄來自他的“科學邏輯學”的英譯本。因為英語與德語非常接近,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黑氏的原文意思。在這八段話中,只在主客觀雙方進行“定義”:


a. 客觀自身,
b. 客觀自身與其他客觀存在的關係;
c. 主觀感覺;
d. 主觀思考;
e. 結論。


黑格爾思想的真理性,來源與巴門尼德的思想的真理性。後者天才地猜到了世界的真理,前者系統地論證了後者的猜想。好像他們配合的天衣無縫。如果巴氏的猜想前提不可懷疑,那麼剩下問題是,證明的方法,如同數學證明,也許還有其他的路可走。更重要的是,不像數學,不是用嚴謹的當代“符號邏輯”證明和語言分析”的成果,黑格爾自己首創的辨證邏輯自身,是否真正百分之百無誤?這個辨證邏輯的前提是否無誤,具有公理的性質?用範例哲學的本體論的觀點來看,黑格爾的錯誤就錯在辨證邏輯的前提上:


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不是開始於“定在”。黑氏邏輯學的開端是存在。他的存在的定義屬於範例哲學的“定在”範疇。存在與思維的同一性,只屬於範例哲學的“在”的基礎,絕對,的範疇。


為什麼黑格爾的存在範疇是“定在”,不是範例哲學的第二個存在,“存在”,更不是範例哲學的“第一存在”,“在”的範疇,呢?因為他的邏輯推演開端的存在範疇,是一個“可以變化,不斷增長,內容不斷多樣化,豐富化”,的邏輯範疇。所以這個存在是“定在”的範疇,不屬於“在”的範疇,更不是絕對的範疇。定在範疇中的集合,只是集合因子的數量變化,在數學上,屬於實數的範圍。所以定在不等於思維 - 不論定在的範疇發展到如何複雜。定在集合的因子永遠是可數的,具體和抽象的因子都包括,儘管它的序列可以是無限的。


黑格爾生於二個世紀以前,不知道範例哲學是自然的。但任何錯誤,都是正確的先導。任何“垃圾” - 用我們網友的話說 - 都是生命的營養。無知和無視,沒有產生思想,才是人類文明的“public enemy No. 1” - 因為它是對“人”自身定義的否定。
第十四節動態邏輯 
在發現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缺陷後,不妨對它進行揚棄,丟掉其不合理的成分,保留其合理的成分並進行改造。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作為“動態邏輯”,黑氏辯證法所存在的錯誤就是,黑氏的辯證邏輯,是動態邏輯的一個部分,而且是一個較小的部分。具體地說,黑氏辯證邏輯,是當事物發展的“劇烈狀態”時,當三種事物的狀態之一的情況,“相異,相反,相對“,中最後一種情況時,才會發生的情形。事物只有在發展到相對立的情況,才會出現矛盾。而在事物發展的一般階段,事物只是存在相異和相反的情況。相對的矛盾狀態,既不是必然的事物發展階段,也不是必須採取衝突的解決方式,非如此不能解決矛盾。自然界的原始的“自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自為矛盾”,有不同的性質和處理方法。不加區分,聽任自在矛盾的自由發展,是人類沒有對思維的絕對性本質的功能認識的結果。將其放回到其在動態邏輯中應用的位置,是範例哲學的任務。那麼範例哲學普遍的“動態邏輯”都有哪些概念呢?
動態邏輯,區別於現代電路設計的同名詞,指得是更普遍,更大範圍,包含更廣的,研究事物在變動中規律的邏輯。動態邏輯-為範例哲學的方法論-將黑氏的辯證邏輯,視為自己的特殊情況下的部分。範例哲學的動態具體具體地包括以下三個的內容:一與多,二與分,三與變。下面分別敘述。
A 一與多 1一與多的定義 
我給一的概念進行三種定義:1表示一切;2表示數量;3表示存在。下面分別解釋。


當我們用一來表示一切時,我們這個一代表人類所知道的所有事物,也就是現象界的所有個體組成,是個全稱的概念。不包括的是潛在或沒成型的事物,因為它們還未成為事物,經管有成為事物的可能性。


當一表示數量時,一是自然數整數序列的第一個標誌,與其後的2,3,4….等相比較。


最後,當一表示存在時,我們對其所表示的數量不重視,而是強調其確定性。如我們說“有一點兒”。這裡的一與數字無關,僅僅是肯定的意義。


多,也有這三種定義:全稱肯定,數量和存在。


當多作為全稱肯定時,多等於一,既多包含所有的個體。當多表示數量時,多代表複數的概念,強調的是否定事物的單一性質。最後,多表示存在時,多是強調其複數的性質。既不是對存在有懷疑,而是強調量的巨大使人無法否定其確切的存在。
2一與多的歷史 a人類研究“一與多”的歷史的兩面觀


人類不同於普通動物的地方在於,除了“食,色”和“fun”以外,還有一種好奇心。正是這種好奇心,使人類開始了另外一類的工作,以滿足人類的這種特殊需要。這就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追求知識,等等。當然這種好奇還伴隨着害怕,憂慮等其他心理。當這種心理成為部落普遍的情緒時,宗教就產生了。當人們對宗教將人類這些籠統的心理感覺隨意解釋和發揮時有些不耐煩了,人類開始追求“確實和細緻的知識”,由此慢慢產生了哲學的研究。遵循同樣的道路,又產生了自然科學。這都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歷史上發生的,而其他宗教或部落沒有這樣的經歷。


當人類從宗教,或類似宗教的信仰如在中國的情形,發展到哲學思辯的探究時,有一個關鍵的時刻,在中西方的人類抽象思維歷史上,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個時刻,我稱之為“從一到多”的關係轉變。在西方哲學史上,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完成了這種轉變。他們的哲學思辯問題,從研究“一”的問題,既研究“形而上/本體”的問題,如“為什麼我們在這裡”?,什麼是存在?等,轉為了研究“多”的問題。這樣他們的問題就變成了,例如,“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怎樣組成的?為什麼物質在變化?”等等。當他們認識到世界“多”的更多意義時,“真
假”的問題就出來了,“本質與現象”的區分等問題都出現了。由這條思路出發,亞里士多德開始了自然科學的研究,終於1000年後,迎來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中國文化無疑也認識到“一與多”的關係,如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就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但總體上,中國文化主張“非動”,“靜”,或反對人為滿足物質欲望而追求知識,如道德經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智慧出,有大偽”等思想。再加上學術為政治服務的中國文化傳統,如儒家“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思想,其主導思想是“向回看”,古的,舊的,老的,都比現在好。越老越舊越古,就越好。當佛教這種思想在漢朝時進入中國,正好符合中國文化的這種思想,所以得以生根發芽,如馬克思主義思想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舊的
專制思想不謀而合一樣。


中國文化沒有由主要研究一轉為研究多,所以它總是主張要“合”。天地要合,男女要合,陰陽要合,君臣要合,等等。總之,合比分好。合了,合諧,大一統。如一發,必動全身,折騰太大,所以大家都拴住在一起,誰也別動,和諧快樂。作為另一個極端,就是一動必亂,既亂動,如中國歷史上的戰亂頻繁和現代的文革。所以中國人想,既然這個極端不好,咱們還是回到另一個極端,不動,為好。所以有了:“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的願望。從這種思想和心理出發,中國學術總是在描述這個整體的“天,地,人,道,理,心”,等等。從來不知和不會分析,沒
有深入。既然是整體的表面描述,所以世世代代的中國學人們,總是“一切從頭來”,沒有學術的繼承性,也不需要繼承,因為大家都是在作“表面整體籠統”的描述。


從範例對文化認識能力分析的角度看,中國文化本質的“物質性”追求,源於人類群體認識能力還在“感性認知的階段“的原因所造成。沒有民族思維理性的成熟,不懂得“質,量,度”這些關係,無論學術研究還是社會變動,必然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拉鋸。在努力提高民族理性思維的今天,中國知識分子必須認識到中國人作為集體和文化,在思維認識能力上的這個弱點。


數字,一,的概念,作為一個記量單位,大概從人的科學定義開始就存在了。不論是人類早期的“結繩記事”,還是用手指來表示一,都沒有確切的日期記載。而一,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出現的比生活中的數字一晚的多。在維基上,一的出現是在新柏拉圖主義時期,“In the philosophy of Plotinus and a number of other neoplatonists, The One is the ultimate reality and source of all existence. Philo of Alexandria (20 B.C.-50 C.E.) Philo regards number one as God's number, and the basis for all numbers ("De Allegoriis Legum," ii.12 [i.66]).”


在中國古代,哲學家都表示過一的哲學意義。如“《易經》:“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穎達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都是表示中國古人對自然界作為一的根本劃分的思想:“宇宙由沒有中心點的混沌狀態變成了有中心點的太空,古聖先賢稱之為“無極生太極”(百度百科)。”應該注意到的是,一與多產生與西方的概念,而中國傳統文化,如在《老子•四十二章》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結果,在前邊提到。這是東西方思想的區別。
B一與多的來源 
不論一的概念從什麼時候最早出現在世界上,有一點肯定的是,一是人們看到或想到要記錄的事物,才出現的。也就是說,一是人類經驗的產物,一屬於現象界。認識,總是從經驗開始,逐漸走向抽象。當人類將一比作世界的一切事物時,作為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時,就已經超越了一的功能。因為一不可能不意味着“多”。如果“多”的概念,也就是,2,3,4...等等,如果不隨其後,一就喪失了一的數數的功能。也就是,人類就無所謂一或不是一了,因為一失去了原來的意義。當哲學家將一抽象為代表一切,囊括萬物的抽象概念時,一變得與多對立,而不是數學整數的意義了。多這時變成自然界現象的代表,一變成抽象的自然總體本質的代表。一前者表示恆定,後者表示變化。這種情況在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古希臘哲學,伊利亞派和米立都派這二個主要派別,都有提到。尤其對數字研究和發現的哲學家是畢達哥拉斯。他認為“數是世界的本質”,並且將數字與音樂聯繫起來。他的學派神秘而嚴格,他本人沒有留下任何書面的文字。關於他的傳說都是他的學生和後人補充的。羅素在《西方哲學史》認為,柏拉圖的抽象思想和《共和國》等觀點,都受益與畢達哥拉斯學派。


研究一,最終要過渡到多,這在古希臘的哲學初期,前蘇格拉底時期就是如此。在那個時期,哲學家關心的問題,主要是形而上的問題。他們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存在如何可能”。存在,在這裡作為一,既一個整體看待。比較有名的哲學家,認為世界是恆定,不變,是一的,主要有巴門尼德,伊利亞學派,畢達哥拉思的弟子芝諾等。另一派是赫拉克力特,米立都學派。他們認為世界的本質是多,是變化,是火,因為“人不可能同樣走入一條河中”。這場爭論最後沒有結果,但他們提出的問題,建造了一個人類抽象思維歷史上的輝煌時期。他們所能到達的思想高度和想象力,對後來西方世界的哲學影響,源遠流長,直到現代。德國現代哲學家海得格爾,才又重新提出他們研究的存在話題,也就是一的問題。


由一的研究,後來引出了多的研究。這個關鍵的轉變得力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師生三人,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他們二人發現,與其爭論沒有結果的存在問題,既,一的問題,何不研究多是如何其作用的。當多被作為研究目標時,就產生了真值的問題,產生了邏輯問題,人類的哲學研究開始轉為,什麼是真理,和如何追求真理的問題。由一向多的思維研究對象的轉變,是一個空前的思維方式的革命。這個轉變造成了一系列豐碩成果。蘇格拉底的辨證法,柏拉圖的形式真理原則和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和自然科學分類,都是這一轉變的直接成果。這個轉變最終導致了自然科學的誕生。
C一與多邏輯基礎與性質 
範例本體論認為,一是定在的開始。那麼,為什麼一在定在的範圍,不是絕對呢?因為一屬於現象界,屬於“顯現”後的存在的抽象。一是數的抽象,而數是多的抽象。所以既然多屬於現象界,一必然也屬於現象界了。一,如同邏輯抽象一樣,都是形式化的不同種類,所以歸於現象界。同樣的情況有“零”,負數和虛數。不過虛數屬於存在的範疇,不在定在的範疇了。


古代哲學家們開創的對一與多的研究,一方面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再另一方面,又束縛人們的想象力。當人們將世界中一與多對立起來,將一看成多的對立面時,又使人難以猜測到一背後的東西。這種背景就是範例思想的絕對範疇,作為世界背景的邏輯必然性。
D一與多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在平時的生活中,一的意義對思在是極端重要的。人類一切觀念的產生,思維的進展,一切自然界所有的複雜事物,都首先是以一的方式出現的。一與多,沒有邏輯關係。一與多,既沒有充分條件的因果性邏輯關係,也沒有必要條件的概率性邏輯關係。當我們說,一個人思想貧乏,或“某某沒主意了”,我們都是指得在他們的思維中,無法有效地產生一的情形。無法在思維中建立一個關於思維中的問題的處理結論,或叫“no idea”。也就是腦子一片空白的情形。在多中發現一,既從紛紜的事物現象中發現事物的本質一,是研究一與多的最終思維訓練的目標。


那麼一是在思維中如何出現的呢?一在的思維中的產生,不是思維正常的思考階段的產物。一的產生,是思維的悟性作用的結果。一的產生是完整的一個步驟,是個“hit or miss”的狀態,二者必據其一。一的產生,產生的多少,產生所用的時間,表明一個人的聯想能力,智力和知識的積累程度,等多方面的能力。換句話說,一是人類認識的“發現邏輯”的結果。這個發現邏輯,就是認識論的第三階段,最高階段 - 悟性。悟性,是別於思維正常的處理狀態之外的第二種狀態。


根據範例的本體論,一是“在”的狀態之後。也就是當定在,思在和存在,都是原點之後的狀態,都為大於零值時的狀態。這時的一,就是從定在作為“一維”,從“在”開始延伸的表示。相對與天體物理學上,宇宙大爆炸時最初的一刻“奇點”之後,產生的。


一的範疇屬於思在的範圍。一首先表現為思在的主體,思維和意識的整體性。這個整體性,根據斯坦福哲學詞典,早就從至少笛卡爾以來,許多哲學家都發現了。笛卡爾明確表示,既然自己沒有在自己內心感受到部分,心靈必然是另一種不同與一般物質的物質,他稱為“心靈的物質”。從範例的觀點來看,一的整體性只能來源與思維的絕對性質,絕對性,也就是一的性質。
1海德格爾的眼光與良知的矛盾 
海德格爾,是德國的”蕭何”,Well, sort of。但他比中國的蕭何差。中國的蕭何,是用人上的自我矛盾,海氏,是自身行為,光輝與惡劣並行,價值與醜陋齊起。但在自相矛盾的人生上,兩人一樣。


他是一個自相矛盾很深的人。當下世人評誰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多數會推維特根斯坦。但很少人會不承認,海德格爾起碼屈居第二。


海氏當年為了爭一個大學助教的職務,寫下了”存在與時間”,名噪一時。隨後加入納粹黨,升至校長。最後被起訴,禁教,又輾轉復教,最後到退休,走完了一段曲折榮辱的慘澹人生。海氏死於1976年,他一生最大的學術成就是什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哲學家,尤其在歐洲大陸,崇拜他?


在他逝世前三年,他接受了BBC的一個採訪。當記者問他,”現在科技發達,機器轟鳴,社會蒸蒸日上,您怎麼會認為有問題?”海氏回答說,”問題就在“科技發達,機器運轉正常”的本身!”要理解海氏想表達什麼,必須對西方文化2500年來,有個”濃縮”的理解。這一條線,貫穿西方文化和歷史,始於哲學,經過科學,又回到哲學,完成了一個思想進化發展的周期。


它開始於前蘇格拉底時代,對”存在問題”的討論。如,我為什麼在這裡?世界為什麼存在?等。在個討論繼續了百年之後,沒有結果。到了蘇格拉底三師生時代,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起,他們將關於世界”為什麼?”的問題,轉變為”世界是怎麼樣?”的問題。既,由對世界作為一個整體,”一”,轉為將世界分成”多”,然後在其中找尋”真假”的問題。自然科學從此萌發(亞氏親躬開始自然科學的分類學),一直到文藝復興之後的近代科學大爆炸。


再回到這個轉變的意義上。蘇氏三人其實在這個轉變時,本質的問題,是將人類的”價值標準”,他們自己也未察覺,轉變了。當人們的注意力在對世界為整體發問,既“存在問題”,世界是被當為”一”來看待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二者是”天然”的配合默契。這時的價值觀,自然是道德的”善”為第一哲學,如蘇格拉底所認為。


對世界的注意力轉變為”多”之後,人類掉進了追逐“真假”的世界紛紜現象的迷宮,特別是在自然科學大規模地出現之後,從牛頓開始。人類生命的整體,“小一”的一次性,也被耗費在無窮無盡的邏輯鏈條的圖解中。作為萬物靈長之首的人的整體性,人的生命價值的”一”和唯一一個價值,“善”(如中國古代一樣),也被撕裂為碎片,成為”多”,所有人性原來最終的定義,也隨之慢慢喪失。


感觀的刺激,渴求關於自然世界的知識。知識的增加,榨取資源,爭奪石油,污染環境,大氣轉暖,都為了滿足人的肉體欲望。如此循環,越走越遠。人類被自己的欲望主宰,被科學技術主宰,爾虞我詐,戰爭不斷,這就是2500年來至今的西方歷史的一個主要方面。老子在道德經上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又說,”智慧出,有大偽”都是看到了人類實用技術發展的危害和誘惑,勸人類”出世”。都是要人類不要醉心於”多”,不要分心。要集中在“一”上,既,尋”道”,這個”一”的意義。可謂中西英雄所見略同。


西方在這股兒道上一路黑走過來,到黑格爾時,是“黑到底”了。第一個哲學史起來反叛黑格爾的是他的同胞哲學家叔本華。不過他是從方法上反對黑氏的辨證法,是要用他自己發現的“意志”來代替,所以他的反叛的意義有限。真正提出要對人類存在的價值全面重新考慮的,是丹麥哲學家克爾郭凱爾。郭氏從生活的角度,信仰的角度,寫了大量的文字,主要著作“Either Or”來表達他對世界的感受,反叛西方2500年來的理性傳統。因此,也可以說,西方世界追求自然科學真理的道路,本質上是人類理性發展終極必然出現的困惑和尷尬。這一點蘇格拉底三人2500年前,不可能認識到。古希臘人2千多年前種下的轉變價值觀和探索世界方法的“苦果”,開花的歷史時刻終於到來了。人類還沒有準備好,所以近百年來世界一直無所措手足。


真正明確開始檢討人類的這條理性道路,回歸和復甦人類的根本社會道德,善,的價值,起於海德格爾。海氏開始是胡賽爾的學生。胡賽爾繼承布朗塔諾從中世紀挖掘出的“意向”的思想。胡氏開創了現象學的研究領域。現象學的意義,在於從心靈的角度,“整體地”處理人類“普遍存在”的感覺經驗。這個整體性,啟發了海氏,雖然他未懂得老師在發展現象學時,在處理“經驗的形式與內容區分”方面曾經犯的錯誤。海氏又受克爾郭凱爾的影響,將現象學的整體思想與古希臘的存在問題的探索結合在一起,重新提出“存在問題”,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他開創的“存在主義”- 別於現象學,雖然自己不承認 - 的矛頭指向西方社會個人價值的迷失,科技的發達,腐化的市場效應,大眾迷戀拳王與歌星等,一系列的他所見的人類墮落現象。他認為哲學家的義務,是重新使人類回到古希臘對存在問題意義的研究,既,“一”的研究上,對大眾來說,就是重拾起道德的最高目標,“善”,創造人類的理想社會。


海氏提出了問題,但並沒有完成。自己反而始終沉浸於存在問題的“開始中”。海氏認為,研究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從“人的存在”開始研究,然後最終完成於揭示世界的存在本質。可惜的是,他或者沒有能夠力看到下一步如何揭示世界存在的本質,或者沉迷與人類的存在心理研究(開始偏離了哲學研究的方向),他始終沒有繼續超前邁出下一步。儘管他的“存在與時間”明確是應該有第二部,而只有第一部出版了。該書出版時,海氏只有37歲,正值風華正茂。在他之後的薩特,繼承了海氏研究人的存在的哲學傳統,繼續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哲學,發展了心理學與哲學混合,這一後來正式登台的“存在主義”世界思潮的開始。


恢復和繼承哲學史上研究“一”的哲學傳統,完成海氏所提出的目標,就是範例哲學的任務。範例哲學的根本意義,是將人類對“多”的研究,重新牢牢地套在對“一”研究之下,重申人的根本價值,重新理順人類自然科學和人類道德的關係,人類理性和人類悟性的關係。從哲學反思的角度,提醒人類控制自身的欲望和知識的關係如何正確的處理,以致不落入追求欲望瑣碎的“多”中之一的陷阱中 - 這就是世界的“大一”和每個生命“小一”,天然和諧的真正意義。
E 二與分 
什麼是“二與分”呢?就是“二”和其作為“分”的結果,這樣兩個概念。這個概念是極為重要的哲學思想。它們與哲學的方法論有非常緊密的關係,而方法論是思維的指導。所以有必要詳細地說明。“二與分”的概念,來源於自然和人為的兩個方面。如同“一與多“一樣,所以下面的論述分別從歷史,來源,性質等幾個方面作以說明。


當我說二與分是自然的性質時,是指我們觀察到自然界的有些事物被分為二個部分的情形。如動物和人類,被分為陰性和陽性。一部分植物也有“性”的顯示,如花粉受精等。我們看到說,性的發展,是物種進入較高級狀態的發生的情形。即使動物本身具有的性特徵,也是在生命的最高峰顯示的最旺盛,而在出生和死亡前,性的功能降低到幾乎停止的程度。我這裡不是要追溯物種的二性發展歷史,而是從哲學的角度找到人類思想方法“分”的自然基礎。分的思想在中西方的文化中都存在。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在中國,分是一次的人為行為,如同自然界存在的性功能一樣。而在西方,表現為“不斷分析“的思維方式。下面還會詳細講述這兩種情形。首先讓我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二與分的概念。
1二與分的歷史 
如果說“一與多”,包含着“分”的思想,那麼在一與多中並不明顯。多,往往作為自然的事實被接受下來。但在“二與分“的概念中,則非常清晰,特別是在東方,這種思想集中表現在“一分為二”的表述上。


例如,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黃帝內經•太素》撰注者隋楊上善已提出:“一分為二,謂天地也。”北宋邵雍在解釋《易傳•繫辭》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時,曾用此語(見《皇極經世•觀物外篇上》)。南宋朱熹在說明“理一分殊”時認為“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無窮,皆是一生兩爾。”


在這裡,我們看到,分的對象,有幾種情況。首先是某物被視為“一”。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次是某個模糊不清的事物被視為分的對象。如,在“渾屯“中產生天地。三是”空虛“的事物被視為分的對象。如,“太極生兩儀”。


在古希臘,當蘇格拉底時代降臨時,二分的思想體現在其學生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中。當他們師生三人將哲學由前蘇格拉底時代的討論“存在的為什麼”問題,轉為討論世界的怎麼樣問題。轉為在由“一”的討論,朝向“多”的討論,在“多”中尋找真理的觀點上表現出來這種二分。簡要地說,柏拉圖認為真理在抽象的“形式”。而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認為,真理來自於“經驗”。西方世界的哲學思維在此後二千多年至今,基本就是延續他們開創的這種分開各自的真理道路發展的。


西方人的“分”,表現的最徹底的是笛卡爾的“分析”的概念。在笛卡爾之後,又有洛克,萊布尼茲,康德等跟隨。笛卡爾以其通過分析發現的平面坐標幾何而聞名。他將事物首先分成小的部分,可以方便處理,然後逐一解決。如果在分析之後還有困難,則說明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成更小單位加以解決,如此循環。就這樣一個聽起來十分簡單的思想,確是近代自然科學的起源之母。分析的重要性,花費了從歐幾里德綜合的幾何開始到笛卡爾分析幾何的時代上千年的歷史,才最終被人們認識到。笛卡爾的思維方式,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巨大,它的特點可以被總結這樣幾條。


1 喚醒心靈的懷疑精神(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
2重新審視所有過去被接受的所有概念(範例的重生原則的應用:由自然和原始狀態,向人為的理想狀態過度)
3 在新的眼光下建立新的知識標準(首先從更高層次的“形式“的角度建立標準)
4 以新的標準來重建新的信仰體系(將這些標準用來衡量新的知識內容)
5 將新的信仰應用到具體研究中(建立平面坐標幾何)


總之,笛氏所創建的分析方法,不是如同中國人那樣,只用一次(自然本能的應用),就不再顧及。而是有意識地將分析上升到認識論的角度,反複分析反覆使用,直到得出新的成果。
2二分的邏輯對象基礎和來源 
不論東方中國人的一分為二思想,還是西方人分析思想,當分的概念開始的時候,都是面對“一”的整體事物。這種人的思維方式,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首先是自然事物的本質。比如在自然界,中國人認為從渾屯的宇宙中產生了天地。在地上,有百草和動物的分別。動物又有人獸之分。人又有男女之分。無論男人女人,又都有肉體和心官之分,等等。所以“二分”的思想來源於這些人類自身周圍的自然事物。


雖然分的對象,中西方人都是一,也只能是一,但西方人分析的思想不同於中國人地方在於,西方人要“連續的對二進行區分”,而中國人只作一次就認為夠了。西方人如此的分法,這就產生了前面所說的分析思維,不斷分析直到解決問題和有新的發現新。這也就導致了西方自然科學的成功。
3二分的性質 
為什麼對事物進行分,或分析,顯然為了辨認,區分問題,最後達到解決問題。那麼擺在人面前的事物是什麼樣的結構呢?黑格爾的辯證法錯誤地認為,事物的本身就是矛盾的代名詞,認為矛盾無處不在。這種看法是誇大其辭,違反了事物本來的自然狀態。區別的目的是為了辨認,所以事物本質是分為三種情況:
相異,相反,和相對。
a 相異事物的普遍性


形式邏輯的同一律,已經隱含了事物容易出現相異的情形,提醒人們注意保持前後所指的意義連貫。反過來看,事實上,相異事物是世界的最大多部分。萊布尼茲說,“天底下沒有同樣的兩片樹葉”和“天底下沒有同樣的兩片樹葉”。他前一句就是描述世界上一切現象的相異性質。後一句是形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質的性質。人類就是要永遠不斷地追尋新的相異的事物。而在新事物中找到與舊事物的關連,以此來認識新的事物。


必須指出,相異事物的本質是靜態看事物的觀點。相異事物彼此並不產生直接的聯繫。但不等於說,事物在其本身發展運動和變化中,不會改變自己原來的性質,而產生新的現象,形成新的型式。一切相異認識的基點,必須從時間和空間的條件限制中作判斷。當時空條件變化時,原先的相異情況必然也隨之變化。這是不可不注意觀察的。相異事物有最大的普遍性,適用於最大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範圍。事物的相異性,是人的認識能力必須投入最大注意力的部分,因為它是最廣泛,最大範圍的存在。
b 相反事物特殊性


在相異事物的普遍集合中,存在一個子集合,既,相反事物的集合。也就是說,事物除了有相異的普遍狀況,還有一小部分的事物,既,局部的事物,呈現出相反的情形。相反的定義是功能的不同,彼此事物在功能上沒有聯繫,儘管在其他方面排除有聯繫。例子如:黑白,男女,勇敢懦弱,等。在相反的一對事物中,存在一個中間地帶,可以容忍其他事物的存在。用集合的語言說,就是相反事物不是交集。如,黑色的反面是白色。但白色的對立面並不是黑色,而是“非白色”。因為非白色,可以是灰色,而灰色與白色不是相反關係。 相反事物的本質,是突出自己的獨特功能。各自相反的一方並於對方沒有必然的衝突。事實上,相反事物的反向發展,在許多情況下是必要的:因為無相反就無相成。在自然界和人類的社會中,相反事物是如此多樣,我們甚至可以從事物的相反情況推出一個定理:反向原則。
C 反向原則


反向原則的解釋就是,首先用中國古老的智慧“一分為二”,或叫“太極生兩儀”,或“一陰一陽謂之道”等,將事物看成一個整體的。然後將這個整體的分為“最基本”的兩個方面。注意,這兩個方面,可以只是“不同”,可以只是“相反”,也可以是“矛盾對立”。順便提及,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的錯誤,就是延續了黑格爾的哲學錯誤,將前邊三種分歧的情況,都認為是“對立鬥爭”。所以誇大矛盾的根子
從黑格爾那時就種下了。後來的馬克思,在二十幾歲拋棄哲學轉為研究政治經濟學時,更是無限誇大黑格爾辯證法的矛盾擴大化錯誤,為其政治理論服務。


範例哲學的除了重新和詳細地解釋“一分為二”的思想,其獨到的地方是強調“分開之後”作為雙方之間的關係。這就是範例哲學方法論,“2+1”,表達式的來源。範例哲學從“分為二”之間的關係,可以導出“反向原則”。我稱其為範例哲學在,第一定理,“重生原則”,第二定理,“思不定定理”,之後,的第三定理:“反向原則”。


反向原則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說,當一個整體事物,被分為二個方面後,不是沒有其他的事可作,而是被分開的雙方要:“各自朝向自身相反了的方面發展並推向頂端”。


例如,首先以自然物為例。人,我們知道,被上帝從身體上分為男女。作為自然的物質(身體)狀態,男女性別一般不可改變了。但是作為思維和精神的成長,男人要培養自己的“雄性”一面,女人要培養自己的“雌性”一面。不用說,培養包括精神和身體方面。有多少時候,人們抱怨“中國男人不像男人”,“西方女人不像女人”?就是人們還不懂和沒有範例哲學的意識的結果。


再如,人從出生,可以分為“身體和思維都需要成長”的二個方面。身體上,人的器官,肌肉愈來愈複雜成熟。但在精神上,我們的心靈需要向宗教和哲學教導的那樣,逐漸去掉不好的東西,逐漸淨化,直至我們在真理面前(不論是宗教,哲學還是自然科學),像“孩子”那樣誠摯,那樣單純,甚至到達“於真理幾乎化為一體”。這種精神的境界的成長,與身體的物質成長,完全走相反的道路:一個越來越複雜,一個越來越單純。


最後再舉“形式與內容”的例子,比如我們人類有自己的語言。我們首先將語言分為“形式和內容”兩部分,既,語法和語義(syntax and Semantics)。然後,我們要求語法部分越簡練越準確,越有利於計算機信息處理,越是高效的語言。在語義方面,我們要求它,越包含的信息內容量大,越容易容納外來語,越富有表現力,越是高效的語言。所以在如何改變我們自己的語言方面,有範例哲學思想指導,語言的改進和變化就會朝愈來愈科學和現代化的方向前進。


總之,原則上朝相反方向的一個整體事物的雙方,不單是一種簡單和靜止的“異化(馬克思)”,而是事物相互關係的重要一環。越是朝相反方向發展到頂端的整體事物,越是符合和體現了事物本質的整體性質。既,“越是相反越是相成” - 這起源於古希臘的辨證法,直到今天,由範例哲學明確的表述出來為其第三定理:“反向原則”。
D 相對事物的個別性


在局部的相反事物中,還有更小的一部分事物,再次構成一個附屬的子集,就是相對事物集合。相對事物的定義是矛盾的事物。凡矛盾的產生,都是自然狀態,既原始狀態,發展到事物劇烈變化的時期出現的現象。這種自然狀態不是理想的狀態,是沒有人為干擾解決處理妥善的結果。也就是說,自然的原始狀態,是產生衝突的必要條件,但不是產生衝突的充分條件。矛盾不是必須產生。產生以後,也不是必然導致對立方面的死亡,非如此不得已化解矛盾。在矛盾的自然原始狀態,只有在這一小部分情況小,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作為動態邏輯的特殊情況,有其真理性。這裡就不再重複。
4 事物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區別 5“辯證與詭辯”之辨 
在中國,一種經常提到的問題是,中國人被馬列辯證法毒害了,如何區別詭辯和辯證的問題。我覺得這裡有一筆糊塗帳。“辯證法是: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等。同陰陽五行差不多,永遠無法對其證偽。根本沒有邏輯性可言。” “當我們說民主是個好東西時,總有個故作老成的人充滿智力優越感的說:你要辯證的看問題,民主不是萬能的,民主有民主的缺陷……當我們說強拆是個壞東西時,那個“智者”又跑出來說:你要辯證的看問題,強拆有強拆的作用,不強拆怎麼發展……當我們批評官員的腐敗風氣時,“智者”又開口了:你要辯證的看問題,官員也很不容易……“你要辯證的看問題”還有個一樣無敵的姊妹句式──“你太偏激了”。更厲害的是“辯證的看問題”發展到高級階段後,你連發表觀點的必要都沒了....”(引言)


辯證法,從古希臘一種精明高深的思辯術來探求真理的方法,到黑格爾的“正反合三段論”式的辯證運動,再到馬克思那個“合理的內核”,要“改造世界”的行動綱領,最後是列寧斯大林的“辯證運動,矛盾鬥爭,對立統一”,和中國的毛澤東的“矛盾論”,“鬥爭哲學”。這一系列的關於辯證概念的解釋和發展,究竟是那裡出了問題?究竟是“經”錯了,還是和尚們是“歪嘴”?


這是因為二個原因造成的。一,在於理解“量與質”的關係(這又是黑格爾的思想)。二,不可忘記決定事物性質的主要方面。邏輯判斷的本質,我指的是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是“隔(割)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含糊。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又說,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等,不矛盾嗎?我舉一個科學的例子。


物理學上,光的本質的“波粒”之爭,從牛頓到近代三百多年間,都沒停過。雙方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與之相伴的關於物理本質的爭論,既愛因思坦等和哥本哈根派關於“上帝是否在拋骰子?”的爭論。現今關於這兩個爭論,“基本”上都塵靄落定了。前者的共識是“波粒二象性”,後者是量子的“統計學規律”為主。


中國人古代也認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毛澤東也認為“粒子無限可分”。這些觀點都叫作,只知“量的變化”,不懂質的變化”。


在一定“量”的範圍內,形式邏輯暢通無阻,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混淆者無疑是個頭腦糊塗。但到了“極端”的範圍,這個“量”,要發生“質”的變化,既不可清晰地區別“一和二的界限”。


從黑格爾開始,將“極端的例子”推廣的“普遍的規律”,這就是將“辯證法”擴大化,極端化的嫌疑。他的弟子們,後浪推前浪,一個更賽一個,直至將辯證法推到荒唐的境地,中國人到今天還在吃不了兜着走 - 這就是近代世界的政治歷史悲劇。


“天才和蠢才的界限僅在:前者知道界限在哪裡”。判斷一個人和判斷一個理論的真理性,都適用同樣的道理。
6 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方面決定的 
事物是變化的事物。任何變化的事物進程都呈現出不同的階段。當人們用變動的眼光,而不是用靜態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的一個整個過程時,就必然涉及動態邏輯,而不是靜態的形式邏輯。必須特別提出的是,無論事物在相異時,相反狀態,還是對立時刻,都必須注意幾點。一,事物的發展不是必然遵循這條“相異-相反-相對“的道路。所以將事物矛盾擴大化的觀點,如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錯誤的。相異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相反事物是相異事物的子集合,是屬於小範圍。相反事物不是必然走到相對的階段。相反經常是“相反相成”,成為互補的結果。相對事物是相反事物的下面更小的子集合,是更小範圍的事物。即使在事物呈現對立的性質,仍然不是必然以“衝突”或犧牲一方的方法為唯一出路。在自然中,對於相對的事物,如動物的事物鏈條,也許互相取代是必需的。但在人類社會,人類完全可以選擇更為合理,更為理想的方法,來紓解衝突情況下的事物。這種理想方法的發現,正是上帝造人的意義所在,正是思維的功能所在。如果人類完全按照自然的方式,原始的方式,來處理衝突中的相對立事物,人本身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在看待二分事物雙方的過程中,應該時刻牢記雙方的功能強弱的區別。也就是,二分後的部分在主導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不同的區別。一方必然占據主要的位置,另一方處在次要的位置。分析者的眼光首先應該主重主要方面的一方。待解決了主要方面的問題,然後次要方面則易於解決。當然,不是說這種主要和次要方面的劃分是一成不變的。根據時間和地點的變化而變化,是範例最根本的兩個範疇。


無論在任何情形下,相異-相反-相對,都是有主要與次要方面的區別。都有貌似平衡,而平衡很快被一方取代的情形。關鍵的問題在,認識到這些造成雙方位置變化的條件,時間和空間,和其他社會地理人文的因素,能預期這些變化,而採取正確的方法,是理解事物的主要與次要方面哲學思想的關鍵所在。
7 對分析方法的責難的批評 
西方近代哲學家笛卡爾發現的分析方法,轉變了西方知識分子的思維方式,最終成為西方自然科學產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當西方的分析思想介紹到中國來後,中國人不理解,也很難接受。因為分析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合一”思想正相牴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合一”,“天人合一”,“君臣合一”,總之,合比分好。在當今占統治的意識形態上,則認為西方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兩個缺陷。一是”剝洋蔥“的方法;二是”見木不見林“。這些批評沒有學術意義,因為沒有學術研究的例子支持,只是一種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宣傳手段,目的是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對中國思想界的影響。專制思想對學術交流的影響毒害深遠,因為它是中西的交流失去了共同的規則和背景。以致於東西方對一些共同的研究項目,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哲學的各種問題,嚴重是走到”雞同鴨講“,互不了解的程度。


在中國,除了前邊所述的“一分為二”的思想,還有一個“合二為一“的思想。在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中,還發生過因學術而導致的政治鬥爭。從單純學術的角度來看,合二為一思想的哲學價值非常有限。因為它缺少哲學深刻性意義的支持。本來當事物被分析成二個以上的部分,是為了提高對事物的結構了解,是逐一研究所被分析的事物的特殊方面而必須的。儘管可以舉出功能合二為一的例子,如“魚雷” – 結合了“魚和爆炸物”的功能為一體;“坦克”- 結合了“矛與盾”的功能而為一體,等。這些只是在經驗的範圍有便利的用處,無法上升到哲學的普遍的指導意義上。
F 三與變 
三,在中國和西方的哲學意義有所不同。在中國,三有兩種意義。首先,三意味着西方哲學意義的“多“。其次,三意味着“變”。而三,在西方意味着”變“,下面逐一敘述。
1 歷史追溯 
在中國,三的概念來源於古典,“《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另一方面,中國人也認為“三人成眾”,眾即是多。如:“管仲曰:“語云:‘三人成眾。’今至者四國,不為不眾矣。若改期,是無信也。待而不至,是辱王命也。初合諸侯,而以不信聞,且辱王命,何以圖霸?”—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又有,東漢·班固《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為眾,雖難盡繼,宜從尤功。””。
首先,應該注意到,中國古人認為道的概念應該早於數的產生。這與範例本體論的觀點,“在”,有共同之處。因為在,在範例本體的幾何解釋中,是三個維度,定在,存在和思在,都位於“零”的狀態。其次,三是在分之後,既,產生了二之後,才有的。而二的概念已經是分離的結果了。最後,三,明顯還不是”萬物”,但三是萬物的開始。這樣三,和西方文化對三作為變的解釋,本質是一致的。


三的思想在西方世界,表示完美,變化等。如在宗教中,有“三位一體“的“聖父生聖子聖靈“。在形式邏輯中,有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中,有開首的”存在,無和變“的三大範疇。按照黑格爾的思想,當一個三位一體的範疇完成之後,辯證法的螺旋式上升完成了事物自身運動的一個完整循環,而開始了下一論的新的開始。
2 “三與變”的本質關係 
為什麼三代表了”變(Becoming)”的思想呢?因為三來自第二位的”無(Nothing)”。按照黑格爾的意思,空無是由於否定“純粹有“的概念的結果,也就是,變作為運動,已經潛伏在早期的“有和無”的命題之中。一句話,無是運動的結果。變作為三,是在無的基礎上的再次運動,既可以看出“加速度”的運動,因此產生了其他的範疇,開始了一個新的循環。這就是多的由來。變,就是由一變為多的狀態。
首先,如前指出的,變,不像黑格爾辯證邏輯蘊含的對立面必須是一方取代另一方的關係。變完全是“良性”的自然開始和終結的過程,而不訴諸劇烈的動盪。其次,造成變的動因不僅完全取決於內部的因素,而且外部的因素也起作用。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平衡喪失所造成。其主導變化的因素必然是內部或外部的主要強勢方面所起領先。
a論“連繫”


“連繫”,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連繫的意義,遠遠超過這個詞表面的意思,實際上,連繫有深刻的哲學含義。


首先,需要辨析詞義。在定義上,連繫不是“聯繫”。連繫,是單獨個體的逐一結合。聯繫,是連繫的結果,表示一個已經組成了的整體。連繫和聯繫,都可以表示“並連”和“串連”,但聯繫,強調“並連”的意思,而連繫,則強調“串連”的意思。連繫和“關係”也不一樣。關係,有統一行動,協調行為的意思,因此也是一種連繫後的狀態。連繫則強調發生關係的初始狀態。連繫的另一個意思,意味着要費力氣,從一物到另一物發生相關作用,逐步建立可能的關係。這種連繫關係的建立,實際上是大腦的功能思考的結果。在連繫的複雜和高級階段,尤其是人的大
腦的思維功能。最後要區別的是,連繫與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合二為一”,也不相同。後者是將分散的事物作為整體,將個體的本質淹沒。而連繫的雙方,明確保持自己各自的性質,因而仍然具有自己的獨立性。


思維的本質,根據範例哲學的觀點,是一個由“潛在的一”到“現實的多”的過程,是由“絕對”性質的思維能力,產生相對的“思想內容”,的過程。當這個思維的結果或內容,思想,代表其相對的自身的“形式”時,在哲學上,稱作“範疇”。範疇的例子很多,在亞里士多德為“質料,量,質”等。在康德,如“質,量,模式,關係”等。在黑格爾為“存在,否定,變化”等。這些範疇,按照休莫的發現,完全不存在於客觀世界(他舉的是因果的例子)。


那麼,範疇作為思維的結果,思想,不用說是主觀的結果。更準確地說,是主觀的思維“連繫”功能的結果 - 這是思維最了不起的功績。通過思維的連繫功能,人類懂得了範疇,如事物的因果關係作用,事物的各種客觀規律。科學家稱他們為“自然的法律”,哲學家稱他們為“真理”,宗教神學稱他們為“戒律”。沒有思維的連繫功能,這些範疇都不會存在於語言中,因而人類的認識也不存在。因為範疇的確定是認識的基石。


當連繫運用在思維的“多”時,或自然界紛紜的現象時,連繫有二個目標:自然事物和“分析的事物”。自然事物的定義是“自然給定”。如男女,日月,天地,海陸空,東西方,行星和恆星,等等。分析的事物,是思維對事物的“剝開”功能運用的結果,是認識的結果,與自然物本事沒有關係。例子如,內容和形式,偶數和奇數,階級,等等。分析的事物,是人類為了了解自然的規律,所建立的一種利於自己研究摸索方便的方法。


分析的哲學思想,在西方第一次被系統提出作為方法論,開始與笛卡爾。他認為,將複雜的事物,多次分成部分,直到足夠簡單,來研究其中的各自功能,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關鍵。這個看起來平常的想法,實際上卻是人類認識史上的革命性世界觀的轉變。西方由人類認識方法上自然擁有的,整個模糊看待事物的習慣(在中國叫“天人合一”,因為不可能分開),變為完全概念翻轉過來,用思維進行加工,既,進行分析。正是這種思想,導致了從牛頓開始的自然科學研究發展。西方研着這條路到今天,一發不可收拾。


分析的思想創造了人類文明輝煌的成就,尤其在科學方面,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但它並不是沒有缺陷的。它的明顯弱點在於,忽略了分析之後事物彼此之間的“連繫關係”。最近的例子如世界主要語言學家,美國的喬慕思基的“普遍(萬能)語法”的研究。從他提出這個思想到現在,半個世界過去了,並沒有結出他當初預想的果實。美國的另一哲學家約翰舍爾稱之為“完全的失敗”。這基本原因,我認為,就在於喬氏基於的哲學理論是單純基於柏拉圖的“形式”思想和康德的範疇概念,而沒有看到語言形式(語法)與語義(內容方面)的廣泛連繫。所以他的“普遍萬能語法”解釋不了地球有些民族語言的多樣化,與其預言的語法現象完全不符合。


連繫的意義,在範例哲學中,被概括為“二加一”,簡單寫為,“2+1”。它是對柏拉圖“形式”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經驗內容”思想,這一西方哲學認識的“二分方法思維”,的重要補充。連繫意義的真理性的揭示,必將被多數人認識而走向世界,給笛卡爾開創的近代思維的認識方法,分析方法,500年後,在東方由中文畫上圓滿的句號。 
G二加一 
“二加一“,或“2+1”- 是範例哲學的核心方法。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其實智者所見,也是略同。比如就世界觀來說。中國古老的樸素辨證思想,認為世界是“一分為二”的。如<<易經>>中有,“一陰一陽謂之道”,等思想。無獨有偶,西方哲學總體來講,也是將世界看成二個部分,兩種思想交互相應,從古希臘發展至今。一條是亞里士多德的“經驗主義”道路。另一條,是他的老師,柏拉圖的“理念”道路。西方哲學二千五百年來,都是沿着兩人的思想延伸的結果。甚至從叔本華開始的心理研究的傾向,也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直感的滿足(direct satisfaction / pleasure)”。


按照當代科學哲學的主要人物,庫恩,的見解,一種新的“科學革命”的思想,或任何一種新的理論,如果能引起思想的革命,它必然不能完全拋棄過去的理論中合理的成分。新的理論只能將舊的理論,作為自己的小的部分,而自己承擔起指導和解釋世界的主要力量。被亞里士多德稱為“第一哲學”的形而上學,既對世界根本看法的態度,我們通常所說的世界觀,如以上東西哲學對世界的“一分為二”的看法,現在到了這樣一個轉折時期:這就是範例哲學的開始。範例哲學的靈魂,是將世界的本質看成“範例”。這個世界或範例,不僅僅是“一分為二”,如迄今為止東西方哲學都認為的那樣。範例哲學認為,我們的世界的本質是“2+1”。


“2+1”,一方面,繼承了“一分為二”的古老哲學思想。另一方面,“2+1”看到了世界“動態”的一面:所以世界的本質,應該用一個算術的表達式,而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分法”。當我們運用古老的辨證法,將世界看成二個部分時,其實我們是將二個部分看成了彼此分開,靜止的各部分:這就是“2”。其實,這個“2”中的各部分,不是僅僅分開就完了,而是要“發生關係”,既,存在一種“功能”,將這兩者連繫起來,來完成事物分開後的“功能”。不考慮“一分為二”的後果,僅僅強調一方面的作用,用之於指導一切,是以往哲學家的錯誤。無論是僅僅強調來自柏拉圖的“理念”或“形式”一方面;還是強調來自亞里士多德的“經驗”,“感覺數據”的方面,都是片面的,都不能正確地解釋真正自然界的“動態性質”。


當黑格爾在他的“科學邏輯學”中,將“變化”作為“合題”,用來完成“正題”與“反題”的邏輯推導,他就在“下意識”中,將前邊二者的“關係”體現出來了。“關係”或“功能”,畢竟與“分開的事物”不一樣。正題與反題,都是“靜止”的。所以當他將“變化”放到邏輯推論的結尾,使人感到不倫不類,但有使人感到
“變化”畢竟是事實。因為黑格爾認識不到“變化”的哲學本體論上的意義,所以不可能從“2+1”的高度來認識世界本質的問題。這個“關係或功能”,是不可見而生動的,又是隱秘在“一分為二”的背後。所以這個“1”,是抽象思維的結果,又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例如,太陽與月亮,男人與女人,不是“分開”就完事了。看到他們之間的關係,看到他們的“共同的功能”,才是完全地把握了這個世界的本質,才能更好地解釋為什麼
他們本身的分開。


動態的“2+1”,不是“靜態”的“一分為三”。這就是為什麼必須將世界看成一個“表達式”,而不是眼前可見分成的“三大快兒”的原因。


談到分,不能不談到數學上集合的概念,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羅素悖論,”剃頭師悖論”。剃頭師因為聲稱,只給不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所以無法判斷是否應該給自己刮鬍子,而陷入兩難。用數學語言說,一個最大集合是否包含自身作為成員?不包含,就應該包含。否則,就不是最大集。包含,就不應該包含。因為包含自己,違反了最大集的定義,最大集是只包含那些不包含自己作為成員的集合。


這個就是著名的“羅素悖論”。羅素悖論的問題在什麼地方?羅素自己的解決辦法是“修補式”,既建立一個“集合與類別”的金字塔結構。最下層是具體事物的集,在上面的是抽象事物的集,每一層都只包括可以列舉窮盡的所有同類事物。這樣就繞開了羅素悖論的問題。那麼羅素的學生,維特根思坦,對此如何認為呢?維乾脆認為羅素悖論,用後來的話說,是個“偽問題”。在<<邏輯哲學>>中論羅素的悖論,維認為,“陳述句不可定義自身(“No proposition can make a statement about itself, because a propositional sign cannot be contained in itself,”)。


其實,羅素悖論的本質,就是英語中常說的“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這怎麼可能呢?再形象點,就是問,世界上有沒有這麼一把”刀”能切開一切?包括切開自己?聽起來這象個”矛盾”,一把連自己都能切開的”刀”,還是刀嗎?你別說,還真有。不但有,還人人自帶,上帝公平頒發的。


這把刀叫”思維”。思維這把刀,能分割一切,包括自己,還非常鋒利,象魔術一樣,這就是“思維對思維的思維”。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二十世紀以來的西方哲學流派,主要是英語國家的語言分析學派,心智哲學派,和歐洲大陸的“存在主義”到其延伸出的“後現代派”,“後結構派”等,我們就會注意到一個情形:它們都指向人類的語言對思維關係的研究,頗有百川歸海的趨勢。前者,從維特根思坦,諾迪,到現在仍在世的喬姆斯基,都將哲學的問題集中到語言本身。語言的本質是什麼?不用說,是“思維深化”的工具,這是福雷格早就發現了的。用瑟爾教授的話(美國伯克利大學哲學教授),語言是“人類文明的大廈的磚瓦”。在源於“存在主義”一邊的歐洲大陸哲學,從海德格爾將“存在S”,既,“個別存在”,到“人的存在(human being)”。到薩特的“存在
先於本質”,再到前不久的法裔哲學家雅克•德里達。無不將哲學問題指向人類本身,個人,和語言和語言與思維的關係。


為什麼人類的理智,哲學思考,會有這種現象?這就好像二十世紀物理學進入量子物理階段,人類無法再將“觀測與實體”截然分開一樣。哲學的思維,也無法再截然將“定義與被定義物”,一刀二段了。這種“無獨有偶”的現象,其實是人類理智成熟和伴隨的人類文明歷史,前進的必然性。


正是在這種僵化的“一分為二”的古老思想碰到自己的“界限”之壁後,範例哲學的“2+1”思想,才產生了。範例哲學強調的,就是我們不能在僅僅看到被分開的“二”的兩邊,視其為彼此之間無關的東西。而在這個分開後,要看到隱藏在分割背後的“聯繫”,既“+1”。而這個“1”是如此重要,我們已經到了乾脆不能“割開”,而必須看成一個“聯繫着的整體”的時候了。作為一體,這就是哲學歷史到了“唯物論與唯心論”的融合,就是到了“形而上學本體論與經驗論”的融合的階段。一句話,世界的本質是一個範例(Instance),一個“Package”的時代到了 - 它就是“範例哲學”。


“二加一”,或“2+1”,簡要地講,就是我們發現和辨別事物的二個主要方面後,我們必須在它們雙方的背後尋找第三個因素,這就是“1”。這個“1”,就是事物的聯繫和功能。離開他我們必然不能取得對事物的全部認識,犯盲人摸象的錯誤。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果在AI領域,智能工作者以為機器對數據,語言符號等處理能力極高,就等於意識。在對人的基本需要分析認識上,以為“食,色”就概括了全部人性,看不到聯繫雙方的思維,所起的作用。或將人的性情分為“善,惡”二方,而看不到它們的關係可能產生的社會後果。在哲學上,我們將人們的認識分為唯心或唯物論,經驗主義或理性主義,形式或內容,而看不到在這些劃分之後的聯繫和功能。如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將語法現象從語言抽象出來,便認為是找到了人類“普遍適用的語言”,等等。


用範例哲學的這種“2+1”方法觀,看傳統哲學的最根本的問題,存在問題,就不難看出“存在的概念”,有一個結構,而且是一個“三層”的結構。既不僅看見“存在”與“定在”,還必須看到它們的背景,背後的邏輯根據,這就是“在”的存在。我在這裡,試圖再用這種“2+1”方法來看待意識,以其分析出新的結論。


意識是人人都有,但迄今為止人類知之甚少的領域。現在國外的的分析一般將意識視為“有目的的活動(intentional act)”,然後分析,如哲學的“現象學”。我將獨闢蹊徑,將意識分為“前台的成形”概念和“後台的背景”概念,然後再加“1”,既“前台與後台”的關係。


“什麼是前台成形”呢?前台成形,意味着它是思考/意識的目標形成,既“顯性(become positive)”。表白意識已經形成了一個概念,所以這個概念可以稱為思維的目標。“後台的背景”,就是意識還在“暗中”,還沒有成熟,沒有成形,還不能成為一個個別的概念。“前台與後台的聯繫”,是說,思維注意到自身的這種辯別區分兩者的動作,既思維對自己的辨識行文有反思功能。


這個目標“前台成形”,又可以具體地分二類。一類是“經驗”和“經驗的構架,範疇”,然後再加上“經驗與範疇的聯繫”。經驗是我們經過感官搜集材料到的材料,容易理解。經驗材料只有在範疇得到正理,然後才有意義,就是康德等人列出的範疇。康德認為它是人的先天能力所致。經驗與範疇的聯繫,是說經驗對範疇的依賴。好比範疇的出現,是經驗根據環境“強迫”範疇形成的結果。換句話說,如果意識不受周圍世界的限制,則範疇可能完全不是現在的樣子,如我們在夢中一樣。


第二類,是意識的“邏輯”方面。根據“2+1”的方法。我們可以也在意識中看到,“個別概念”,“一般概念”,和從“個別概念上升到普遍概念”的路徑,這三種狀態的存在。比如歐幾理德通過對“點,線,面....”的個別概念定義,就可以推導出幾何判斷的一般規則,普遍適用。亞里士多德的演繹邏輯,由個別上升到普遍。再由普遍推到個別。而這兩套邏輯通道的弱點和優點,只有統過對同道雙方的單獨認識,才能辨別。這就是“+1”的聯繫功能。
A“第三哲學”與範例哲學 
看到這個名字,如果讀者感到陌生,是正常的,因為是我第一次這麼稱呼哲學,如果不恰恰與其他人巧合的話。關鍵的問題是看是否說的有道理,留待讀者評判。


哲學,同其他學科一樣,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第一哲學”的概念。他所說的“第一哲學”,指的是研究“物理學以外”涉及的學問,如形而上學,道德學,和心理感受(心理學的起源)等。具體來說,他
意指柏拉圖所談的存在,既根本的存在,或稱一切“具體存在的存在”,也叫上帝。
我稱這個存在為“存在C”,既,大寫的存在。存在C,是不庸質疑的。因為它是“質疑”的基礎。所以如果要質疑存在C,這個疑問句本身就是個矛盾。第一哲學,同名也叫“本體論”或“形而上學”。


在存在C之下,還有一個“個別事物”的存在,或叫現象界的存在,用康德的話說。我稱這個存在為“存在S”。既,個別存在,或小寫的存在。存在S的存在,是偶然的存在。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里談的存在(Das Sein),或“human being”,
就是這個具體地存在,既"存在S"。不論存在C也好,存在S也好,既然都是談論存在,所以都可以統稱為“第一哲學”的對象範圍。


那麼有沒有“第二哲學”呢?首先,這個“第二哲學”的詞又是我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別人這樣稱呼。什麼是“第二哲學”的定義呢?我認為,第二哲學應該是關於“形式”的討論。從柏拉圖開始,古希臘哲學就將世界上的事物分為本質與現象的作法,雖然當時的用詞和概念並不是如此明確。關於“形式”的思想,在柏拉圖以前,就有畢達哥拉斯“數是一切”的思想。畢本人沒有留下來自己的言論,但從他人的記載中,畢達哥拉斯派的神秘,不僅是數學,還涉及到音樂等,及追隨者眾多,都說明了這一派別在當時已是聲勢浩大。


從事物的數學的形式,到亞里士多德自己發現的語言的形式邏輯,既,真值形式,都是關於“形式”的研究。關於形式的研究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因為根據柏拉圖的觀點,形式是真理的本質。事物的形式是不變的,內容是變動的。只有抓住了事物的形式,才是掌握了事物的本質。所以形式重要的思想二千多年來一直在西方哲學中流傳下來。不論是關於數學的研究,如公理系統的發現,還是近代福雷格開始的數理邏輯的發現,包括哥德爾的對形式系統的“不完備定理”,一直到維特根思坦關於語言的研究,都是這種研究形式古代思想的繼續。現代計算機思想的核心,“圖靈機”的本質,就是一個處理形式的機器。所有這些研究,都可以看成“第二哲學”,既,關於形式的研究。


最後,什麼是我所謂“第三哲學”呢?第三哲學,就是“研究第一哲學和第二哲學間的關係及功能”的哲學。第三哲學,就是“絕學”,或稱“範例哲學”,也就是一分為二後的“2+1”。它的核心思想,是研究“思維的本質”。既,思維如何將分開的事物聯繫起來的過程,思維如何看到形式和內容的關係,存在C和存在S的關係,存在S的產生,消失,在變化過程中的聯繫和功能。第三哲學研究的不是靜止的,被分開的兩個世界,無論是“存在C和存在S”之間,還是“形式與內容”之間,還是
“語法與語意”之間,還是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之間,這些各自分開的領域。而是研究這分開的雙方,如何聯繫在一起,如何體系其各自與對方關係間的功能。比如,人的研究,可以單獨研究男人與女人。他們各自都有自己很多特點和功能。這些各自的單獨特點和功能,都是“第一哲學和第二哲學”研究的對象。第三哲學,既,範例哲學或絕學,重點是研究“男女之間的關係”,男女之間聯繫,存在什麼樣的功能。


只有進入了第三哲學,我們才能發現上例中類似的關於人的最為重要的特點,延續生命如何可能的問題。這就是懂得範例哲學,這個“第三哲學”重要的意義。再比如,不懂這個道理,這也是為什麼AI工作者和圖靈本人,認為單純的形式處理機器,就等於人的意識的錯誤來源。
H重生原則 
借用大陸政治生活中的一個流行詞,叫做“被和諧”。你還可以“被喝茶”,“被旅遊”等。這裡不談政治的話題,而是借題發揮一個“被”字的思辯意義。被,指得是一個特定的環境,你在其中而非你自願的選擇。我們是不是“被出生”,“被教育”,“被文化”,最後,我們將“被(上帝)遺棄”呢? 有些“被”,是不得已的,如出生。但另一些,我們確是可以選擇,而且應該選擇。除非我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選擇決定,而被“被”了一輩子,直到被(時間)遺棄。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沒有考察過的生命不值得繼續。這就是說,一個人,不是一個豬。人生必須自覺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主動地謀求去改變這個世界。


從新的哲學,絕學,角度講,人有一個思維,這個思維必須在生命結束前的一個時刻,認識到思維存在的價值。這就是古人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這個重新認識,就是“重生”。思想需要“重生”,道德需要“重生”,社會需要“重生” - 簡言之,一切與人有聯繫的事物,都需要“重生”,這就是“重生原則”。因為物質的“重生”,我們一代比一代的汽車造的更好,我們有了互聯網,物質文明一直前進。因此我們的精神生活,也需要“重生”,我們的思維方式,也需要“重生”。我們乾脆將“重生”視為一條“定律”:沒有“重生”的生命,不值得繼續。
“重生”,使我們返樸歸真,使我們回到了人類文明的搖籃:古希臘。使我們真正實現了,人的精神生活作為人生的最高意義。使我們脫離了人的“食色”,這一無異於動物本性,的原始定義。
我們這樣作是為了取悅誰呢?是想讓上帝在收回我們時誇誇說,“看來是沒有白借給你一個我自身的拷貝呀”?不是。是我們作為一個“有限物質和無限物質結合”的唯一自然物,的性質決定的:我們在離開之前,已經將這個世界變得比我們出生的時候更好些了。


再談範例哲學的“重生原則”


我以前談過,範例哲學的“重生原則”,意味着這一切“自然狀態”,既與生俱來的觀念,在思維成熟後,都需要重新審視,重新定義,從新的角度來看待。例如英國霍布斯談到的人類處在野蠻狀態時,在開始組織第一個政府前的“自然狀態”中脫離出來。其實,不僅是人類的社會組織形式,人類的認識所面對的一切自然狀態,都需要這個重生原則,以重新確定認識對象的價值和意義。這也如同蘇格拉底所說:“A life without examination is not worth living.(沒有思考過的生活不值得繼續)”。重生原則的上述意思,可以看成熟是“對外”的行為。重生原則還有一個“對內”的意義,既“思維與身體的關係轉變"。


思維,或心靈,在一個人從兒童成長為大人期間,隨着身體的成長,思維也在不斷成熟。什麼是思維的“自然狀態”呢?就是心靈一直寄托在身體軀殼的庇護下,成長之今。身體是在餵養心靈,心靈是在關注身體的“物質需要”,如人的吃喝拉撒睡等。在思維逐漸成熟之後,心靈開始了自己的覺醒,如同女子的生理變化一樣,這是不以人的願望而轉移的。但這一轉變能夠走多遠,因人而異。總的來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心靈的“覺醒”狀態,屬於低級階段。思維或心靈開始認識到,自己的使命不僅是保證身體的需要,這麼一個自然狀態的無限延伸。心靈開始找尋自己作為人,存在的意義。在這個階段,心靈開始發現自己與普通動物的區別。這種人占大多數。
第二階段,心靈的“嚮往”狀態,屬於中級階段。思維認識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越來越不滿意與身體需要的自然關係,開始輕視身體的要求,而逐漸增強了心靈的需要。但如果思維與身體的欲望產生矛盾,在心靈與欲望之間必須二中取一時,心靈最終還是屈服了身體的物質要求。表現為心靈的“葉公好龍”現象。這種人數較少。


第三階段,心靈的“投入”狀態,也就是最高階段。思維在這個時期,完全認識到了自己身體軀殼的偶然性。自己的身體,好像是運載靈魂飛翔的多級燃料箱-一但完成功能,就可以完全拋棄。心靈認識到自己的“全部意義”,就是與絕對/上帝/必然,合為一體,融入一具。除此以外,世界沒有其他的意義。思維在這時,也只有在這時,才完完全全地從身體的偶然性形成中,解放出來,完全意識到自己的使命。


第三種人,如蘇格拉底,中國的聖人們,老莊孔孟等,張志新,林昭類似的人。其他人(如徒子),還是渾渾噩噩的大多數。糊裡糊塗而來到這個世界,有一天又要糊裡糊塗離開這個世界 - 永遠也沒完成心靈/思維對身體的依賴,永生永世都是自己身體欲望的奴隸。哲學家這樣看我們:世界的一個偶然性而已。我們也是這樣看自己腳下的螞蟻。這本質上是不負責任的態度,為一個家庭正常的父母所不為,何況一國人?國民不能因為一個人在河裡撿到一個金戒指,其他人就呆在河裡不出來了,再往前走,倒霉的事是必定要發生的。人不是動物,人應該聰明些,看的遠些,在沒渡河前就已經對河的情況瞭如指掌才對。


我要解釋的“絕學世界”的圖解附此:




I 對世界的基本劃分 
人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中,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和自己周圍的一切。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就產生了:人既然經常發現新的事物,說明這些事物在自己發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只是人們沒有認識到罷了。同理,人所認識到的世界,也許象這些個別的發現一樣,只是我們已經發現了,有沒有我們未知的世界呢?未知的世界不也同樣地已經存在了嗎?人還發現,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物質的存在都是一個過程,既都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另一個很自然的問題是,什麼是導致起這個過程的原因呢?


這些追根究底的疑問,在哲學上稱為“本體論”的問題。他們是人類智慧的終級問題,對世界“絕對性質”的疑問。這就是新的哲學,被稱為“絕學”研究所探索的領域。


絕學探討的這類問題,並不是自己特有的問題,而是經典哲學和哲學的起源,宗教,都在研究的人類智慧所能達到的終級問題。所不同的,僅在於絕學稱這個“根本的原因”,為“範例原型”,宗教稱為“上帝”,“神”,中國文化稱為“天”或“道”,等等。這個“根本原因”或“終級動力”,是一切研究人類智慧的學說或理論或猜想等,最高疑問所得出的共同的答案。


在絕學看來,“範例原型”不是人類思維邏輯鏈條的“最終一環”,因為“因果邏輯”不能到達對世界本體的認識。這個認識只有超越理性的範圍,由人類智慧中更高級的“新發現”的思維認知,既“悟性認知”,才能達到。這就是“範例原型”如何產生的原因和基礎。


從“範例原型”這個詞的產生來看,它是因為在範例原型以下的一切,都是一個“範例”。範例,如同計算編程中的一個概念。一個計算機程序要運行,必須要有程序員寫出一套功能。用現在流行的編寫方法(OOP),程序多半是在範例下運行。而範例的規定(CLASS),已經事先編排好了。程序運行時,如果這些功能不發揮作用,則這些CLASS可以視為根本不存在。但如果計算機需要運行這些功能,則必須首先啟動範例(Instance)。隨後所有所需要的指令,都由這些範例完成。當程序最終完成之後,範例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被毀掉。


如果以上例子過於複雜,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可以把範例看成一個“章”或“印記”。在中國大陸生活過的人都知道“章子”的重要。多年前,人們說出國等於“扒一層皮”。許多要出國的人就是為了幾個章子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才能辦成。現在好一點了,但章子在大陸的功能還是很大的,如果想回去辦企業,最好不要輕視它。
1我對“絕學新世界觀”的解釋 
範例的世界,從絕學上看,來自範例原型。範例原型產生範例,如同Class產生Instances。
範例是“條件和本質”的一個共同體。範例的存在,不僅僅是"das Sein" (being/存在),
而且首先是一個“Package”。這裡強調的是它的條件性。沒有條件,就沒有"das Sein"
。如果你要問,黑格爾不是已經講了,das Sein 是第一個屬性,是沒有“任何規定
性”的屬性的嗎?我的回答是,條件,作為範例這個"Package"的前提,首先是“潛
在”的前提。沒有這個潛在的條件,就不存在這個"das Sein",既範例。


所以範例是一個“Package”,強調的是“條件和存在”的一致性。不可不談條件地去談存在。因為“存在”和“本質”是同一的。否定條件就是否定存在,"沒有條件的存在"和"沒有存在的條件",都是無稽之談,如同"沒有本質的存在"或"沒有存在的本質"一樣。


從範例原型出發,條件的規定性,決定了範例的本質。範例的本質表現在圖上為,範例A,範例B...等,直到範例N-1,範例N。這就是“範例的集”和範例原型的關係。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和“元世界”的關係。我們只有有限的知識對於範例A。只有“有
限的感覺”對於範例B,範例C等等。後者也許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或是在夢中,或是在數學,幾何或邏輯學的演算中,或在我們死後等等,我們幾乎沒有關於他們的任何確切的知識。我們只是隱隱約約地感到,在我們的感覺以外,似乎還有存在着別的
世界,它們和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不同。但這些世界也是有一定的“規定性”,如同我們的世界一樣,它們不是混亂的,不是沒有任何規律的,只是我們對它們所知甚少罷了。決定它們規定性的因素,同樣是範例原型。不過,我們並不知道範例原型是如何規定其他的範例Packages,如同我們也不知道範例原型是如何決定了我們範例A的Packages一樣。


在我們範例A的Package中,我們範例A的最基本條件,最少是一對“共扼”量,既,時間和空間。我們無法逃出時間或空間,來認識範例A以外的任何無形物質,使用自然科學的手段。因為我們的一切觀測儀器和我們人類的生理構造,決定了我們只能生活在時空之中,因而只能認識時空中發生,可以出現至少一次以上的事物的過程。


在我們所知道的範例A的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別的更高智慧或身體結構不同的生物。因為人類已經從普通範例進展到高級範例。高級範例已經突破了普通範例的有限性。所以人類在範例A中,已經達到了“有限中的無限”。範例原型的必然性,已經通過範例A,在它的世界中以“人類”的方式的偶然性,體現了出來。對於範例原型決定具體範例時所面臨的無限大可能性時,突破普通範例的相對性而達到“無限與絕對的範例原型自身性質”的拷貝,已經在“人”所存在的範例A中得到了唯一一次機遇的實現。


在探討範例和範例原型關係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範例原型,宗教的最高主宰,如神,上帝,造物主等,都屬於同一範疇。這些最高範疇來自人類古老文明起源的四大河系中的三個:幼發拉底-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印度河的佛教文明和尼羅河的埃及文明。但不包括中國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儘管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明至今。這是因為中國文化僅僅達到“道”的高度。“道”的本質無論指”陰陽”還是指“規律”,都屬於時空範疇之內。“天”,“地”,“氣”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在普通範例的
範圍。道的觀念,是抽象於自然宇宙的概念。中國人沒有宗教,因而沒有探求到更深遠的問題:如,是什麼決定了了“道”?“道”背後還有什麼支配的力量。而這些進一步的問題,只有在宗教中才能得到答覆。這就是其他三大文明區別於中國文明的地方。
2科學產生是必然還是偶然? 
我們今天的物質文明,主要是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結果。人類的古代文明,曾有過四大河流域的發展歷史。可是只有古代巴比倫文明一支,導致了自然科學的產生。其他三支,都沒有產生嚴格的科學。如同人類歷史上其他次級小的文明和失去的文明一樣,如南美洲的墨西哥馬雅文明,秘魯印伽文明,北極圈的愛思基摩人的文明,都先後發生過,又自行消失了或局限於很小的地域。


可以說,人類多數文明的產生,都沒有導致今天的自然科學的產生。那其他三大文明是否也同那些小的自行消失的文明,沒有本質的區別,既對我們今天的物質文明不起決定的作用?


如果我們今天來自西方的自然科學是偶然發生的,那麼其他文明也會或遲或早地導致自然科學。所以對以上問題的答案,其他文明包括中華文明,都無所謂。如果今天的自然科學的產生是必然的,其他文明,我主要關心的是起因黃河流域的我們祖宗的文明,就要好好反省自己為什麼沒有走到這一步了。


在我看來,自然科學的產生是必然的。它體系了人類抽象思維的成熟,和思維逐漸走向清晰,明確,和精密的歷史趨勢。這個必然的過程,可以總結為十大步驟如下:
1語言, 2宗教, 3哲學, 4邏輯, 5幾何/數學, 6公理, 7經驗, 8結合, 9預測,10證偽。


語言的要求,主要是必須產生一種符號性語言。它可以簡化,並有明確的結構功能,使他準確地代表自然世界的物質的二個方面:現象和本質。(菲尼基人的字母)


宗教的要求,需表達一種“等級”的觀念。從一到多,從最高權威到下屬的系列。(古希臘多神教)


哲學是人類思維思辯方法發展的結果。它需要繼承宗教的背景,而用非神話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和自然。(古希臘哲學)


邏輯的要求是,首先開始於對“真值”的探求開始於語言中。明確語言中推演和歸納的規則,全稱特稱的區分等。(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幾何/數學的要求。基於思辯邏輯的發展,尋求數量化和幾何求證自然,經濟中的問題。(埃及,希臘)


公理系統的建立,以歐幾里德幾何學為代表。它開創和代表了邏輯和幾何的結合的範式方法,為邏輯和數學在以後的結合立下榜樣。(古希臘歐幾里德)
J“2+1”- 範例哲學的靈魂 
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其實智者所見,也是略同。比如就世界觀來說。中國古老的樸素辨證思想,認為世界是“一分為二”的。如<<易經>>中有,“一陰一陽謂之道”,等思想。無獨有偶,西方哲學總體來講,也是將世界看成二個部分,兩種思想交互相應,從古希臘發展至今。一條是亞里士多德的“經驗主義”道路。另一條,是他的老師,柏拉圖的“理念”道路。西方哲學二千五百年來,都是沿着兩人的思想延伸的結果。甚至從叔本華開始的心理研究的傾向,也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直感的滿足(direct satisfaction / pleasure)”。




按照當代科學哲學的主要人物,庫恩,的見解,一種新的“科學革命”的思想,或任何一種新的理論,如果能引起思想的革命,它必然不能完全拋棄過去的理論中合理的成分。新的理論只能將舊的理論,作為自己的小的部分,而自己承擔起指導和解釋世界的主要力量。被亞里士多德稱為“第一哲學”的形而上學,既對世界根本看法的態度,我們通常所說的世界觀,如以上東西哲學對世界的“一分為二”的看法,現在到了這樣一個轉折時期:這就是範例哲學的開始。範例哲學的靈魂,是將世界的本質看成“範例”。這個世界或範例,不僅僅是“一分為二”,如迄今為止東西方哲學都認為的那樣。範例哲學認為,我們的世界的本質是“2+1”。


“2+1”,一方面,繼承了“一分為二”的古老哲學思想。另一方面,“2+1”看到了世界“動態”的一面:所以世界的本質,應該用一個算術的表達式,而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分法”。當我們運用古老的辨證法,將世界看成二個部分時,其實我們是將二個部分看成了彼此分開,靜止的各部分:這就是“2”。其實,這個“2”中的各部分,不是僅僅分開就完了,而是要“發生關係”,既,存在一種“功能”,將這兩者連繫起來,來完成事物分開後的“功能”。不考慮“一分為二”的後果,僅僅強調一方面的作用,用之於指導一切,是以往哲學家的錯誤。無論是僅僅強調來自柏拉圖的“理念”或“形式”一方面;還是強調來自亞里士多德的“經驗”,“感覺數據”的方面,都是片面的,都不能正確地解釋真正自然界的“動態性質”。


當黑格爾在他的“科學邏輯學”中,將“變化”作為“合題”,用來完成“正題”與“反題”的邏輯推導,他就在“下意識”中,將前邊二者的“關係”體現出來了。“關係”或“功能”,畢竟與“分開的事物”不一樣。正題與反題,都是“靜止”的。所以當他將“變化”放到邏輯推論的結尾,使人感到不倫不類,但有使人感到“變化”畢竟是事實。因為黑格爾認識不到“變化”的哲學本體論上的意義,所以不可能從“2+1”的高度來認識世界本質的問題。這個“關係或功能”,是不可見而生動的,又是隱秘在“一分為二”的背後。所以這個“1”,是抽象思維的結果,又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例如,太陽與月亮,男人與女人,不是“分開”就完事了。看到他們之間的關係,看到他們的“共同的功能”,才是完全地把握了這個世界的本質,才能更好地解釋為什麼他們本身的分開。


動態的“2+1”,不是“靜態”的“一分為三”。這就是為什麼必須將世界看成一個“表達式”,而不是眼前可見分成的“三大快兒”的原因。
K“2+1”- 範例哲學的靈魂(2) 
”剃頭師悖論”說,剃頭師因為聲稱,只給不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所以無法判斷是否應該給自己刮鬍子,而陷入兩難。用數學語言說,一個最大集合是否包含自身作為成員?不包含,就應該包含。否則,就不是最大集。包含,就不應該包含。因為包含自己,違反了最大集的定義,最大集是只包含那些不包含自己作為成員的集合。


這個就是著名的“羅素悖論”。羅素悖論的問題在什麼地方?羅素自己的解決辦法是“修補式”,既建立一個“集合與類別”的金字塔結構。最下層是具體事物的集,在上面的是抽象事物的集,每一層都只包括可以列舉窮盡的所有同類事物。這樣就繞開了羅素悖論的問題。那麼羅素的學生,維特根思坦,對此如何認為呢?維乾脆認為羅素悖論,用後來的話說,是個“偽問題”。在<<邏輯哲學>>中論羅素的悖論,維認為,“陳述句不可定義自身(“No proposition can make a statement about itself, because a propositional sign cannot be contained in itself,”)。


其實,羅素悖論的本質,就是英語中常說的“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這怎麼可能呢?再形象點,就是問,世界上有沒有這麼一把”刀”能切開一切?包括切開自己?聽起來這象個”矛盾”,一把連自己都能切開的”刀”,還是刀嗎?你別說,還真有。不但有,還人人自帶,上帝公平頒發的。


這把刀叫”思維”。思維這把刀,能分割一切,包括自己,還非常鋒利,象魔術一樣,這就是“思維對思維的思維”。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二十世紀以來的西方哲學流派,主要是英語國家的語言分析學派,心智哲學派,和歐洲大陸的“存在主義”到其延伸出的“後現代派”,“後結構派”等,我們就會注意到一個情形:它們都指向人類的語言對思維關係的研究,頗有百川歸海的趨勢。前者,從維特根思坦,諾迪,到現在仍在世的喬姆斯基,都將哲學的問題集中到語言本身。語言的本質是什麼?不用說,是“思維深化”的工具,這是福雷格早就發現了的。用瑟爾教授的話(美國伯克利大學哲學教授),語言是“人類文明的大廈的磚瓦”。在源於“存在主義”一邊的歐洲大陸哲學,從海德格爾將“存在S”,既,“個別存在”,到“人的存在(human being)”。到薩特的“存在先於本質”,再到前不久的法裔哲學家雅克•德里達。無不將哲學問題指向人類本身,個人,和語言和語言與思維的關係。


為什麼人類的理智,哲學思考,會有這種現象?這就好像二十世紀物理學進入量子物理階段,人類無法再將“觀測與實體”截然分開一樣。哲學的思維,也無法再截然將“定義與被定義物”,一刀二段了。這種“無獨有偶”的現象,其實是人類理智成熟和伴隨的人類文明歷史,前進的必然性。


正是在這種僵化的“一分為二”的古老思想碰到自己的“界限”之壁後,範例哲學的“2+1”思想,才產生了。範例哲學強調的,就是我們不能在僅僅看到被分開的“二”的兩邊,視其為彼此之間無關的東西。而在這個分開後,要看到隱藏在分割背後的“聯繫”,既“+1”。而這個“1”是如此重要,我們已經到了乾脆不能“割開”,而必須看成一個“聯繫着的整體”的時候了。作為一體,這就是哲學歷史到了“唯物論與唯心論”的融合,就是到了“形而上學本體論與經驗論”的融合的階段。


一句話,世界的本質是一個範例(Instance),一個“Package”的時代到了 - 它就是“範例哲學”。




















第五篇 範例本體 
範例本體論,所表述的是範例哲學的最根本的思想。真實的思想,按照巴門尼德的觀點,就是真理。因為上帝所代表的真理不會出於雙重地方,既又來自自然界本身,又來自思維。因此,按照巴門尼德的證明,這只能說明思維和自然的一致。


範例本體論如果指出了真理,那它有什麼意義呢?它的意義在於擴充人類認知能力和範圍,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在傳統哲學中,人類的本體論(形而上學)首先是回答三大問題。1) 我是誰?2) 我為什麼會在這裡?3) 我應該怎樣生活?最後一個大問題,是“什麼存在?”。


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是,1) 我是範例,而且是高級範例;2)我在時空,既範例,中的出現完全是偶然性的;3) 我的本能是認識到範例的功能和發揮範例的功能。用傳統哲學的形而上學,既,第一哲學的概念,第一個問題說的是人生命的本質,既海德格爾所說的,存在概念;第二個,生命是現象;3) 第三,範例的道德觀。


範例哲學的本體論,是劃出了思維的界限。因為思維是“絕對”背景中的一部分,是水滴和大海的關係,所以思維既是世界本身。這樣,範例哲學的本體也就劃出了世界的界限。也就是說,人類所能想到做到的任何事情,都在範例哲學的概括之內了。因為思維的本質,等同世界的本質,就是“絕對”。絕對,是不可以懷疑的。因為懷疑絕對導致自相矛盾。而存在是可以懷疑的,猶如中國的莊子作夢變成蝴蝶,醒來之後,分不清自己是莊周作夢變蝴蝶,還是蝴蝶作夢變莊周一樣:(身份)存在的錯亂。而在絕對的範疇中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絕對是“潛在”和“背景”,不是“現象”。存在,是現象,而不是潛在,這個區別。


任何真理,其根本的性質都是公理和定理的關係。真理一旦被揭示,隨着被承認,就變成了公理。由公理,人們又逐漸發現了其命題隱含的新的命題,就是定理。人類的認識,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更高級的階段,人類的文明發展緊跟其後。


認識到範例哲學的絕對範疇,就是認識到關於“絕對”的真理 - 這就是人類哲學認識深度在單純增加的“量變”,後帶來的“質變”。
本體論,研究的是存在的問題。它是哲學的“重口味”。我們的感觀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能提供給我們“sense data”,用哲學的分析語言說。這些來自感覺數據,數量夠不夠,質量高不高,能不能使大腦的思維,既理性,作一個無可質疑的判斷,就是我們心靈的責任了。舉例,中國人喝茶有很長的歷史了。對茶的質量好壞,經常喝的人一般一品,就品得出來。將不好的茶誤當作好茶的人,多半是沒有喝茶經驗的人。在國外,西人喝咖啡,我認為也是一個道理。我不常喝咖啡,對咖啡知識甚少。如果要喝,則多半是“plain, cream, no sugar”,就完了。我絕不碰什麼“chestnut”, “black”之類。因為其他味道對我,都是除了苦了還是苦,沒有其他味感覺。如果你愛好音樂或唱歌,有沒有這樣的時候,你希望歌詞成為清唱,或音樂,比如鋼琴或提琴,僅僅是獨奏,而去掉其他的任何生音。更或者,如果你談過戀愛。你主意過自己對顏色的挑選嗎?在你激情最高的時候,在見到女孩時,你只希望對方的裙子是紅的,而且是一色的大紅,不加雜任何其他的條紋或花朵?這就是一種感情的升華和強烈的表現,儘管你也許是無意識的。


人這種對味道,聲音,顏色的感覺,隨着體會的增加,達到了一種抽象。既,心靈將其抽象出其精華的部分,濃縮,集中到一點上。它使你的感受更強烈,甚至會到達會噴發的臨界點,就是我們的理性傳遞給感覺的反饋信息,這也許是從心理上感到滿足的原因。感覺會這樣,理性思維也會這樣。當一個人習慣與理性的推理思考,比如邏輯推理,或數學演算,和哲學思辯,他/她也會希望有同樣的“濃縮物“存在。如果他在讀哲學,這篇哲學文章是否有足夠的“哲學味道”,他就能體會。而拖泥帶水或濫竽充數的哲學文章,談心理感受,談文學描述等,常混淆與哲學思辯的區別就容易被識別出來。簡單的原因就是,那些非哲學思辯的文章,“哲學的味道”不夠,不來勁兒 - 這就是你讀他們時的直覺。


什麼是“哲學味道”最強的主題?我認為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第一哲學”探討的內容,既,形而上學,本體論,最強烈。其他如認識論,超驗的道德等題目,也是哲學味道很強的主題。當然這就看每一個人自己的哲學理解程度,自己的感受能力和思維的抽象能力了。
根據以上的思想,我可以得出下列結論:一,形而上學是討論“絕對”,“必然”的問題,否則不是第一哲學,甚至不是哲學。如討論的題目是“焦慮,關心,死亡”等,則都是心理學問題,不是哲學問題。二,關於絕對或必然的討論,只能是"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而不是“怎麼樣”的問題。前者是哲學家的問題,後者是一切非哲學家,如心理學,科學,社會學等關心的問題。三,形而上學的討論界限,以時空範疇為界。時空前是普遍的“存在”,時空後是個別的“存在”。四,在這個意義上,範例哲學,可以分為“范”,與“例”,兩個部分。前者是普遍的“存在”,後者是個別的“存在”。五,人在自然界的出現,是必然的真理自我揭示的必然過程。絕對必須以相對而顯示。相對的顯示對真理同樣重要。六,真理的標準,對普遍存在和個別存在不同。對前者普遍存在自身,手段是“揭示,曝光,顯示真相”,性質是“公認,不證自明”。對後者,是其他個別的存在發現,性質是“符合,一致,適用”,是所謂“檢驗/驗證真理”,如物理學一樣。七,“絕對真理”走過的歷史:1形式(柏拉圖) 2內心(笛卡爾),3範疇(康德),4絕對精神(黑格爾),5超人(尼采),6存在自身(海德格爾),7思維(範例)(待證明)。這樣七個階段。
A哲學與哲理的區別 
西方哲學,從古希臘宗教分離出來,約2500年多前,經歷一個漫長的變化過程。這個變化,既有方法方面,又有內容方面。每次變化的前後,目標和手段都有自己的特點。我這裡不能細緻討論,只能舉幾個例子來概括。


在哲學的第一時期,既通常所說的的“前蘇格拉底時代”,哲學探討的主要問題是,本體論和形而上學(暫時用這個後來發明的名詞),混雜在一起。在本體論方面,哲人討論的主要是“存在”的問題。在形而上學方面,是這樣幾個主要問題: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應該怎樣生活?世界是什麼?等等。哲學的主要派別有米利都的世界變化派,伊利亞學的世界恆定派,畢達格拉斯學世界數字派,伊必鳩魯原子派,智者的自我中心派,等等。有點象中國的春秋戰果百家爭鳴的時代。


到了蘇格拉底時期,這師生作為哲學史開端的三巨頭,還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尤其是後兩人,整個改變了哲學發展的方式和內容。與其討論沒有結果的本體論和形而上問題,他們決定採取“拿來主義”,然後將哲學的問題都轉為“...,又如何發展變化的?”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們將哲學的“為什麼”問題,轉為“怎麼樣”
的問題。這是人類思維方式的第一次轉變。順便說一句,在兩千年後,當自然科學開始從哲學中分裂出來的時候,思維的轉變是“一模一樣”的結果,既,哲人們不在問“為什麼?”的哲學問題,而是着手解決“怎麼樣?”的哲學問題。本來的哲學家,慢慢變為了科學家。這可以看作人類思維方式的第二次轉變。由此是否可以說,“為什麼和怎麼樣”的轉換,是人類思維發展的必經之路呢?


讓我回到哲學的第一個轉變上來。柏拉圖和亞氏,都主要是通過分析語言來達到這個轉變的。他們具體的思維方法是,與其在思維中着重對世界的猜想,不如乾脆轉為在思維中探索事物邏輯的發展和邏輯值,既,真還是假。這種探索後來發展成為人類的理性追求,和對真理的執着。也就是說,他們追求世界的“規律性”。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凡是哲學家,就應該揭示出客觀的,世界內在的,邏輯規律。從這種哲學的追求精神,我們也可以想象為什麼後來自然科學會誕生了。


哲學思維對自然規律的哲學揭示,到了黑格爾時期,開始了一個新的轉變。黑格爾不是自己發現一個關於世界的新的真理,而是從重新包裝了一個古老的古希臘時期流行的論戰方法“辯證法”。黑將其誇大到可以應用到世界所有的領域,無論是在邏輯概念上,還是在語言形容上,加進了自己大量個人的想象力的論述。後來黑氏思想的發展和後果不用說了。有一點確定的是,他將哲學關於自然真理的發現,與個人的篤撰和意願混淆在一起了。


第一個開始厭煩“理性的專橫”霸占了整個哲學園地的,是丹麥哲學家克爾郭凱爾。他的觀點當時主要是對笛卡爾為代表的歐洲哲學思維傳統的反叛。到了黑格爾時代,反對黑的“半真半假的辨證法”的,是他的同胞哲學家叔本華。這就是“哲學向哲理化轉變”的開始(“to be philosophy or to philosophize?”) 。以後的歷代哲學家至今天,無不繼承了這兩種不同的哲學目標。既,傳統的哲學揭示客觀規律和真理的道路,和對一個哲學的領域哲理化描述。前者的繼承者,是英語國家的分析哲學學派,包括胡賽爾的現象學,後來的結構主義,語言分析學派等。後者的繼承者,是歐洲大陸的“存在主義”哲學家,還有海德格爾,薩特等等。正是這種哲學目標的不同,在有人讚揚海德格爾是二十世紀最深刻的哲學家時,還有人批評海德格爾根本不是
在講哲學。


我傾向後一種意見。因為,哲理可以用於一切領域,而哲學永遠只是一個領域 - 這就是為什麼我稱“範例哲學”為“絕學”的原因:傳統的哲學已經是一團漿糊了。
B哲學史上“必應(being)”與 “睿仁(reason)”之爭


人類哲學史上,也象其他領域如生物學,在發展過程中也充滿各種爭鬥的。除了人們常提到的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前者以柏拉圖為代表,後者為其學生亞里士多德為代表,還有一被遺忘的爭鬥,就是“必應(being)”與“睿仁(reason)”之爭。


古希臘哲學家們在蘇格拉底以前,有很多學派,比較著名的有德莫可立特的原子派,伊立亞派,智者派,米立都派等。一個經常爭論的題目就是,“存在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生存的意義是什麼?”,等這類問題。這也就是有“必應”,既,存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直到蘇格拉底時代,爭論的沒有什麼結果。當蘇的學生柏拉圖的時代到來,柏拉圖乾脆將這個問題作為“given”,既不再質疑,作為結論接受下來。就像後來的自然科學產生一樣,不再問“為什麼”,而改問“怎麼辦”一樣。柏拉圖提出了“睿仁”的思想,企圖以此尋找世界不依賴人類而存在的客觀真理。這個轉向的意義十分重大,本來是一種人類精神上的好奇心,一下變得追求真理的使命,使人不敢怠慢。整個他的學生亞氏的邏輯學和後來的科學,都可以看成是這個轉向的結果。人類“睿仁”這方面的知識,越積累越多,一直到現在還在繼續。


這種積累在走了二千多年後,第一個醒過來發現這條路有問題的是叔本華。他對邏輯體系越搞越繁複提出了抗議。他認為康德的認識論,柏拉圖的思想和印度佛教的思想,才是哲學的“正路”。他對邏輯的世界,睿仁的世界感到壓抑,對世界充滿悲觀。他強調人的意志自由,寫了“意志作為世界的表象”一書。他企圖與當時名望頂峰的黑格爾比武,結果大敗。繼承了他這個看法,重新提起“必應”的,是丹麥哲學家克爾郭凱爾。克早年也受歐洲大陸風靡一時的黑格爾思想影響。但當他聽了謝林的反對黑的講演後,感到謝林根本不懂黑格爾。從此他另起爐灶,並且身體力行。


克的思想是,必應的問題,根本不是睿仁能夠解決的。因為必應與睿仁根本是兩個世界,是不同的選擇問題。他稱這兩種選擇是,一種以“美”為根本追求的人生;令一種為“道德”所追求的人生。這樣,克就奠定了作為後來歐洲大陸“存在主義”的創史人的地位。受他的思想影響,後來的尼采,胡賽爾,海德格爾,一直到薩特,都是“存在主義”的思想繼承者。他們前幾位,如尼采,跟本還沒人來得及告訴他屬於是存在主義,就去世了。海德格爾乾脆就不承認自己屬於這個陣營,嫌其限制了自己。大哲學家中,只有薩特公開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但他又否認受克的影響。


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必應與睿仁,都是思維的部分。前者是基礎部分,既“在”,的方面;後者是範例部分,既“存在與定在”的部分。正是存在與定在二者,構成了範例本身。正是有“在”的基礎,才產生了範例,既出現了存在與定在所構成的範例。


一切顯現的事物,無不在本質中。一切本質屬性,必然最終要暴露在顯現中。這條真理,也適合人類哲學思維發展的本身。


本體的問題就是存在的問題,也是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學”的問題。古希臘討論哲學家在蘇格拉底之前,曾經討論過存在(being)的問題。伊利亞派的代表巴門尼德,還得出“存在與思維一致”的觀點。總的來講,到蘇格拉底時代以後,特別是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看來,存在問題的爭論懸而未決,他們接過存在問題的討論後,由“存在為什麼?”轉變成“存在怎麼樣?”的問題。如同自然科學家看待世界一樣,他們不問“為什麼”的哲學問題,而是專心於“怎麼樣”的科學問題。歷史上許多哲學家在他們之後都討論過存在的問題。這些討論的觀點大致可以歸入下面幾類。


a) 存在是自身的定義(“being as such”)
b) 存在是獨一類的性質
c) 存在是個別的存在(每個個別事物)
d) 存在是普遍的存在(世界)
e) 存在是思維/精神的性質
f) 存在是人的存在
等。
西方的哲學家多數都最少同意一種定義。許多人,如黑格爾和海得格爾,將存在定義多於一個以上意義使用。總之,都不能脫離人類語言的謂詞分析,自然界或思維的範圍來定義。都不能脫離“存在什麼”與“什麼存在”的主謂語聯繫。在這種認識下,存在概念變成了關於個別的存在,變成了具體的存在,變成了偶然世界的存在。因為存在概念本身不斷變化,內容不斷豐富,與其他存在發生關係。這種變化的存在作為個體存在,所以生存在時空中,受時空的限制。加之哲學家的個人想象和偏好,將存在的概念變成自己可以隨便打扮的哲學婢女,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等不必要的心理感受成分。
一個任何深刻的理論,必須有本體論的支持。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將從定義開始幾個方面予以闡述。在沒有進入詳細論述之前,一點題外的話。我發現許多中國的讀書人在研究世界看待自然時,常有三個明顯不懂的問題:一,不懂主觀和客觀的區別。將兩者混淆,或以一方代表另一方。原因在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關於主觀看法和客觀事實的區分概念。中國人一講“天一合一”,缺乏分析的意識,就將自己的理解和事實混為一談,或將自己的將來期望與現實混為一談。中國傳統的思維沒有“精細”的概念,而代之以“糊塗”,或“模糊”為“美”潛在意識,甚至以”不言”為高明(如中國的禪宗),片面地強調悟性等。這些思想障礙,阻止了真理觀念的產生和發展,使中國知識分子思想理論的發展受到極大阻礙。二,不懂思想理論創新和繼承的關係。中國人一說創新,就要革命,要全盤推倒重來。一說繼承就要“保皇”,要全部原封不動地維持舊有的體系。不懂創新是在繼承的前提下才能創新;真正的繼承必須是批判的繼承,這種關係。表現為思維方法簡單。經常以重複性的“疊床架屋”代表複雜,以神秘主義代表深刻,比如在中國文字的產生上。三,不懂系統性的感念,與現代科學哲學關於思維理論的前沿發展脫節。中國許多知識分子不懂,正像科學是個系統,一切具有真理性的理論,必須首先是個系統。理論的結構必須有本體論的支持,如科學本身一樣。而這個本體論不是神秘主義,而是一個公理性的前提。最後定理的發現要與實際數據和事實掛鈎。由於這些思維方法訓練的缺乏,許多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中的知識分子觀點,隨處可見。改變中國的社會,首先必須找出中國知識分子學術研究方法上的薄弱之處,其次才是具體材料的挖掘。這些也是範例哲學的任務之一。現在轉入討論正題。
第十五節 概述 
在沒有進入範例本體論的討論正文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作為範例本體論的預備討論。
A 本體論與形而上學的區別
在英語中,本體論與形而上學有小的區別。一般而論,形而上學討論的是廣泛的關於自然和世界的根本問題,如“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應該怎樣生活?”,等等。而本體論是專門討論“存在”的問題。既,本體論是形而上學中一個具體的關於根本存在的問題。首先讓我們看看形而上學的定義:
“英語 metaphysics 或拉丁語metaphysica一詞源自希臘語: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後或之上,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臘語原意是「自然,自然的產物」,兩個字根組合起來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後」。metaphysica的出現其實由於亞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對邏輯、含義和原因等抽象知識的討論編排在他討論物理學的書冊《自然學》(Physiká)之後,並給這些討論一個標籤:“在自然學之後”(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ὰ βιβλία,拉丁語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意即在《自然學》之後的書冊)。而這個用語被拉丁語註解家錯誤地理解為“超越於自然學的科學”。而亞里士多德在書中討論的問題成為了形而上學的很多基本問題。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時期)由metaphysic翻譯而來。”(詞條“形而上學”,《維基百科》)


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亞氏並沒有特別說明或專門劃分一種領域來研究形而上學的問題。只是後人在劃分亞氏的著作是的一個分類。當然,亞氏關於形而上學的問題的討論,也是繼承了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討論成果,如存在的問題。本體論一詞的出現是較晚時期的事,而且內容的範圍也狹窄的多了。因為本體論是專門討論有關存在的問題,如什麼存在?和為什麼存在的問題。以下是關於本體一詞的二個來源資料:


“什麼是本體論的定義呢?“本體論(Ontology)一詞是由17世紀的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詞由ont(όντ)加上表示“學問”、“學說”的詞綴——ology構成,即是關於ont的學問。ont源出希臘文,是on(όν)的變式,相當於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門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詞條“本體論”,百度百科)


再舉一個根據專業哲學作者的研究本體論一詞的資料:


“本體論”作為一個專門的哲學術語,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它最早出現在由戈克萊紐斯(Rudolf Goclenius)在1613年編輯的《哲學詞典》中。該詞由希臘語on的複數onta (諸存在者) 加logos (學說)構成。卡特加納•約翰•克勞貝爾格 (Cartesianer Joh. Clauberg) 也將其稱為存在學(Ontosophie),指關於最普遍的存在概念、存在意義和存在規定的學說 (Metaphysica de ente,1656)。在17、18世紀,如在沃爾夫(Chr. Wolff)那裡,它已被視為形而上學的組成部分,作為 “形而上的普遍”(Metaphysica Generalis,專門在一般意義上研究存在者的規定)的同義語進行研究,屬於形而上學的專門領域(Ontologia,1730)。以後,這一用法就進一步流行開來。漢語中“本體論”一詞極可能源自日文譯法,由日譯遷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幾個前沿問題》,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侯才) 


從這裡可以看出,本體的含義,較近義詞形而上出現的晚的多。本體一詞在日文里已經有“事物自身”的意義(微軟Bin翻譯機)。鑑於中國當代大多數社會科學詞彙來自日文翻譯,我也同意“本體論“一詞近代來源於日文的意見。然後的問題是本體論的意義。本體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按照下面的定義:
“對本體論這個詞的定義雖然有各種不同,但一般對它還是有一定的的理解。大體上說,馬克思以前的哲學所用的本體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從廣義說,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的為本體論,研究如何認識則為認識論,這是以本體論與認識論相對稱。


從狹義說,則在廣義的本體論中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為宇宙論,後者為本體論,這是以本體論與宇宙論相對稱。“(詞條“本體論”,馮契主編《外國哲學大辭典》)


根據以上的定義,範例哲學的本體論討論兩方面的問題。在哲學上,範例哲學試圖從邏輯和理想的角度來研究本體論。在天體物理學的意義上,範例哲學試圖為物理學提供哲學的解釋。正如在人類好奇心的歷史上,哲學與自然科學的來源於一處一樣,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再次重溫這一傳統。


B本體論研究的簡史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本體論叫做“本根論”,指探究天地萬物產生、存在、發展變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據的學說。中國古代哲學家一般都把天地萬物的本根歸結為無形無象的與天地萬物根本不同的東西,這種東西大體可分為三類:(1)沒有固定形體的物質,如“氣”;(2)抽象的概念或原則,如“無”、“理”;(3)主觀精神,如“心”。這三種觀點分別歸屬於樸素唯物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有些學者用“本體論”一詞專指那種在物質世界之外尋找物質世界存在依據的唯心主義學說,如魏晉時期王弼的貴無論。……王弼的哲學思想核心是“以無為本”,與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不同,帶有思辨玄學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論發展為有無何以為本的本體論玄學。他認為“萬物萬形,其歸一也。何由致一?由於無也”。”(百度百科)
中國古代哲學家對本體論的研究,可以看出,有許多思想的火花。如老子對“道”的猜測。老子的這個猜測,雖然缺乏系統性,沒有西方式的論證,但卻天才地猜到了規律或“道”的重要。“道”的地位,相當於西方柏拉圖的“形式”的地位,雖然沒有詳盡的論述。比老子更往前走的本體方面的猜測,是公元226~249年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他更進一步地猜測到,事物最根本的產生來源於“無”。這個“無中生有”的思想,超出了古希臘哲學家和西方哲學家的論證範圍,是個非常大的進步。王弼的思想,只有在範例哲學的本體論里,才得到詳細的論述。
西方哲學家們,從古希臘2500年前開始的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探討,到上個世紀為止,哲學家們關於本體論的“存在問題”的探索,大概經歷了以下二個階段。


I存在問題的提出
1什麼是存在?
2我們關於存在的疑問是那裡來的?


II研究存在的方法
1從個體上升到一般的對存在的探討
2能不能從個體的存在來研究一般的存在?
3 存在的本質是什麼?


1找尋單一可見物質(例如,水-泰勒斯)
2在思維中抽象掉物質的有限性(例如,恆定-巴門尼德)
3思維集中到唯一的物質上
4將表示唯一物質的語言進行提煉,去掉謂詞(性質)
5強調副詞對分詞的修飾(beingly being, really real, etc.)
6分析加入其他副詞,如(必然性,現實性,本質性,等)
7等同於其他抽象名詞,如知識,真理,永恆等
8發現和加入其他性質,如邏輯先在性(黑格爾),實存(海得格爾),無限(薩特)


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們(愛利亞學派和米利都學派),試圖用如下方法找到世界最根本,代表世界本質的物質。這些物質和使用的方法如:


1某一具體物質,水,汽,火等
2謂詞,表示存在物的性質
3必然,非偶然的
4本質非現象


伊利亞派代表巴門尼德的觀點,認為下列代表世界的本質:
5單一物質
6)抽象物質:恆定(無時間,無變化,非眾多)
7唯一的真理


柏拉圖對本體的觀點:
8)存在的存在 (beingly being)


亞里世多德對本體的觀點:
9潛在性質
10代表範疇
11代表現實
12代表知識


結論:
以往一切哲學探討關於存在的本體論所有的缺陷在於,他們都沒有認識到,存在,既不是“是”,存
在又不是“不是”。存在,是不可質疑的。因為某種“存在”是一切關於存在的問題(知識)的
基礎。所以這個最根本的“存在”,意味着“絕對”作為“潛在的存在”,既,作為一切存在的背景。
第十六節 範例本體論所要回答的問題:存在與“元存在” 
英國的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懷海德說“西方迄今為止的所有哲學,都不過是柏拉圖哲學的注釋”。


懷海德認識的深刻,來源與他對柏拉圖提出的“Form”範疇的意義的認識。的確,自從柏拉圖將自然界一切變化的“內容和形式”分離開來,純“形式(Form)”的研究,就變成哲學家縱橫馳騁的戰場。


正像人們可以找到“勇敢”,“勤勞”,“嫉妒”,或“愛心”等這些類似的品質,而不用聯繫這些品質的每一“內容”是什麼,心理學家和道德學家就可以根據這些品質,滔滔不絕地編出自己的理論。哲學家也因此受了感染,也以為自己可以象其他人一樣,僅僅用純“形式”的研究,用此來構成一個邏輯推導體系,便能解釋世界。我認為這些哲學家犯了一個錯誤。


哲學是最抽象的研究,它所討論的領域是一切其他領域的基礎,包括科學。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就像一個“洋蔥”一樣,其他學科都可以在自己的一層內討論有關的問題,而不會否定這個“洋蔥”本身,而偏偏哲學不行。因為哲學是在這個“剝了一層又一層的洋蔥”,最後留下的“洋蔥芯”里討論問題,這個“形式”和“它的“內容”,也就是洋蔥的“最裡面一層”和它的“芯”,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的。任何分開處理討論的嘗試,用逐一演進,推導的方法,都是“線性”思維,都是單一邏輯,都不是事物本來的原貌,都不免有杜撰之嫌。


也就是說,在哲學的根本範疇,“存在”,的概念中,存在的“對象”是不可脫離其形式的“存在”而單獨“存在”的。將“存在”和“存在什麼”的概念分開,本身就是否定了“存在”自身 - 因為“存在”的某物,是不可能不存在的。重複地說,“存在”是一個最基本的範疇。談到這個範疇,必須連帶其他的範疇,如存在的對象。否則,便是割裂了事物的最基本性質。


近代哲學的最後一個體系構造者黑格爾的辯證體系,將此“割裂”的分析方法推到了高峰。他的“邏輯學”開端的三大範疇 - 存在,否定,變化 - 是典型的“線性”思維的推導方法的體現。與其說這是他的邏輯錯誤,不如說真理本身不是可以任意剝開,存在一個“開端”,叫做“存在”,從哪裡開始,逐一演化,形成自然萬物 - 這個解釋不符合事實。 


“存在”這個範疇,必須與它的“內容”,既存在什麼,同時存在。而且這個“存在”,是在一個前提,時空的範圍內,產生。而時空的範疇,在康德的範疇體系中,已經被認為是“超驗”的範疇,所以,存在,時間,空間,到底誰是“第一個範疇”呢?答案應該是,它們都是,而且還有“存在物” - 因為它們是“一個整體”。這就是在“絕學”中提出來的“範例”。


討論“存在”,或“範例”,不能用“不存在”的概念,因為一切“存在”,已經在存在之中了,也就是在時空之中了。就像討論語言要用“元語言”的概念,討論“存在”,我認為也必須用“元存在”的概念。元存在,就是“潛在”,就是“絕對”範疇。潛在與存在,絕對與相對,作為一個整體,一個範例,產生的背景或條件,就是“範例原型”的領域。從“元存在”到“存在”,正是一切事物“come into being”的基礎和先決條件。


範例本體論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範例哲學要完成海德格爾提出的第二部分的任務。既發現存在本體的真理性,“元存在”,並揭示出來。另一件是,它要為範例作為現象提供基礎。沒有本體論的現象,猶如失去了根的落葉,不久就會枯死。


A完成海德格爾提出的任務 
二十世紀的德國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出版了一本“存在與時間”的書。我認為,此書的要旨有二個。一,他提出了存在的問題,並認為這個存在問題是西方哲學一直忽略的問題。二,海氏認為從“人的存在”着手開始分析問題,他最後的目的是要揭示普遍存在的真理。海氏只做了哲學性的分析人的存在問題,而沒有再探討第二部分普遍存在的真理問題。書的出版時,海氏只有37歲,所以也不是時間問題,所以還有其他方面的限制。


海氏提出的存在問題,但沒有解決的他提出的問題。在範例哲學中,範例論繼承了海氏提出的存在的問題,發展為系統的範例思想,以此完成了海氏提出的存在問題第二步的任務。
海氏提出的問題,除了哲學的意義,還涉及了價值方面的西方文化的問題。海氏提問題的眼光是很獨特的。他最早看到了西方文化蔓延,和認為它會將個體的價值抹殺。海氏死後的一個世紀過去了,個體的價值並沒有在西方社會遭到他所擔心的命運。但他沒想到的是,西方文化的蔓延帶來的與其他文化衝突。西方文化校之其他文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它有自然科學的力量作為後盾。如果我們回顧科學問世的五百年來的歷史,不難注意到如下的事實。科學的力量,首先使產生它的西方國家統一了科學的“價值觀”,既,民主的思想。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平定內亂”。然後,西方國家憑藉着科學的翅膀,如虎添翼,開始了征服其他文化的過程。西方文化的這種力量,使其他文化面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一些弱小文化和民族,不是被消滅了,就是被消弱了,或轉成信奉西方的文化價值。如,印第安人的文化,也包括東方文化,如日本,中國文化等。


在世界進入二十世紀末期後,西方的文化和其相伴的國家政策,在中東阿拉伯文化的國家,受到了空前的抵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十年前的911事件。從此,反對西方文化,以英美為代表的國家政策,一直持續到今天。西方科學的發展,不僅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化和改善,也同時對環境和自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全球轉暖問題,自然資源問題等等。很明顯,西方文化的強勢地位,永遠打破了其他文化
中人類“田園詩”般的樂園的現實和憧憬。但上帝似乎在懲罰人類的行為。如今年以來,美國中部的大罕,西部的大火,和現在東部的颶風,都是多少年來沒有過的。而且這種天氣反常,正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加劇。


西方文化的強盛,給人類重新提醒起古老的哲學問題:什麼是一種文化的價值?或有沒有一種普遍的,其他文化都應遵守的,價值?自從古希臘哲學家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後,歷史上,對人類文化價值的評價似乎沒有得到其應該有的重視。即使有人類歷史上有先進文化和落後文化的區別,先進文化是否有權力強制干涉落後文化的自身發展?中國有個“揠苗助長”的故事。如果將這個故事的教訓比作兒童的成長,是否剝奪兒童的天真少年時代,強迫其變得老成,總是明智的?或是否有成年人擁有這種權力?


科學,在自己五百年間的歷史中,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所以它從沒有放緩過自己的腳步。因為它的父王,西方文化,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但如果這種狀況不是上帝的意思,人類自然就會終於被強迫反思了。我們相信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人類文明先導,需要等到這一天到來麼?這就是海氏提出哲學的存在問題的深刻意義。
B 範例作為一切現象的基石


範例的基石是範例的本體論。範例的源泉來自於本體論的定義。在範例本體論的定義上,範例才有自身的定義,並由此展開。因此可以說,沒有範例本體論就沒有範例本身,也不可能演變出範例哲學。範例本體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個,用網友物理學的術語,“絕對坐標”,的觀念。
在總結西方文化的精華文中,我談到西方文化的“絕對”思想,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哲學的“絕對”的思想,最早來源於古希臘的早期哲學家巴門尼德。然後經柏拉圖為“形式”,部分地經亞里士多德的範疇,笛卡爾,斯賓諾莎,最後是康德和黑格爾等,一路下來,發揚光大。


而另一派的“經驗主義”的觀點,是從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期起,赫拉克利特,亞里士多德,經過英國培根,洛克,柏可萊,休莫,最後到羅素,維特根思坦,最終到美國皮爾斯,詹姆思,杜威,到諾迪這條線。


前者,絕對的觀念,形式,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猶太教中,對上帝的信仰。有了這個觀念,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沒有它,則萬萬不行。因為這個“絕對的思想“,是人類信仰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最高點,是人們心中的“北斗星”。正像人類的“真善美”的標準一樣,永遠是人類努力爭取的目標。我們能不能因為人類一時的醜惡行為,無知舉動,就宣布那些觀念無用,永遠放棄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人們有了某種神聖的信念,人能產生什麼樣的力量?想想當年相信共產黨的人,劉胡蘭,江姐。那些奮起反對毛澤東的人,林昭,張志新等等。一種為了理想奮鬥,而貫穿一致的信念,難道不是非常重要嗎?


就個人來說。如果一個青年人陷入戀愛,而又失戀,最終選擇自殺了。你是否認為他/她,是和一個貪官找二奶一樣的感覺,來對待對方呢?是因為沒有得到“性關係”而極度失望嗎?如果你不理解這種自殺的衝動,我幾乎保證,你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也沒有“真正愛”過。


絕對的觀念,就是真理的觀念,永遠是人類所獨有的最高精神指南。從範例哲學時空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永遠達不到的。但沒有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們永遠沒有可能在紙上畫出一個三內角之合嚴格等於180度的,“完美的三角型”,我們可以因此放棄三角型三內角只合等於180度的定義嗎?


如果將人類的哲學家,只選出四個,刻在山崖上,象美國的四個總統巨人頭像一樣,我認為只有這四個人: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爾。


他們的偉大,遠遠不是僅用“崇拜”一詞所能描述,而是一種發自心底的震撼。特別是在你認為自己讀懂了他們講的哲學以後。貫穿這四個哲學家的核心思想,可以集中地概括為一個詞“絕對”。在哲學家眼裡,最簡單與最複雜相通。如果有人說某事是複雜的無法說清。他不是騙子,就是半懂不懂,絕不是真懂。因為神秘主義在西方哲學裡沒有市場。


我們的感官能夠直接感受到一切,都是絕對,在背後起作用。我們發現世界的一切規則,都有一個背後的藍圖為這些發現,已設計好了。這個藍圖,就是絕對。一顆種子,能長成大樹,是因為種子裡的基因規定的。一個生命,細胞能分裂多少次,心臟才停止跳動,也是在胚胎時人的基因里,就規定好了。人類的文明歷史,怎麼發展,也是由一既定的規律決定的。這就是背後的藍圖,絕對。


從無機物到生命,從個體生命到社會集團,都有一背後絕對的力量起作用。他們的發展,都按照一既定的法則,有序的前行。一切後退,都是為了更大的前進。一切前進,都有暫時的後退與挫折。就像股市的大趨勢,不論怎麼下跌,將來只能升得更高(中國式的受操縱的股市除外)。


絕對,意味着潛在。一切絕對,都是以相對開路。絕對就是必然。一切必然都是通過偶然來開路。沒有被思考/認識過的感管對象,都是偶然/相對的事物。數次相對事物的經驗,才能激起理解的思考,才能認識到事物的必然性。


當我們沒有學過哲學或對哲學淺嘗輒止時,我們都是“唯物主義”者。當我們懂了更多的哲學,慢慢學會了看到感官感受到的事物背後的規律,我們就開始認識絕對了。這時,我們就由一個“唯物主義”者,變為一個“唯心主義”者。


絕對世界的大門一旦打開,人們就永遠進到了另外的世界。如同嬰兒出生一樣:人們永遠地同單純感管的身體刺激告別,而義無反顧地進入了理性的新世界。
範例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的不同之處


形而上學,一詞來自亞里士多德,是他的學生在編輯14卷本,亞里士多德探討其他非自然研究領域著述,所使用的詞。形而上學,當時指的是如認識的基礎,知識來源,如何確定知識的真理性,等所以這些研究的總括。亞里士多德生前沒有用過“形而上學”這個詞,但他指凡是這類知識的研究,為“第一哲學”,與早先的愛立亞學派的主要哲學家,巴門尼德提出的本體論研究的內容相同。


在經典的哲學研究上,對形而上學/本體論的研究,都是在對自然事物以外去找尋原因,如“第一推動因”,上帝,形式,宇宙萬物,存在,自在之物,精神,理性等等。用於作為人類認識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人類向自己身外,探求對本體論的研究,這是因為自然界是在自身之外,人類認為,唯有如此,才可能發現世界上萬物變化之本因。


在絕學中,經典哲學的本體論研究,從朝向自然,轉為朝向思維自身,180度的轉彎。這是因為,絕學認為,一切時空中的物體,都是“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組成的,沒有例外。而普通範例,不過是高級範例的一個初級形式。是事物處在發展中未到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質前的“自在狀態”的情形。而高級範例,僅僅是人的“思維功能”。但思維的特性是其自身具有“無限/絕對”的性質。而這種性質是“範例原型”固有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思維,都是範例原型所提供的一個微型拷貝。從這個意義上,高級範例等同範例原型。


這樣,當哲學家試圖為自然物,尋找形而上學的基礎,哲學家將“自己的思維”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也就是通過反思,就可以找到形而上學的基礎。需要說明的是,因為絕學認為,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是一個事物的二個不同發展階段,所以哲學家的在“向內”反思時,應該意識到思維,作為高級範例,形成前的初級階段。


絕學顛覆的經典哲學的本體論研究方向,通過新的角度來定義形而上學的研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絕學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研究,是抽象思維發展史上的對經典哲學此類研究的180度的反轉。
第十七節 關於“第一絕對”範疇 
繼承,必須是批判的繼承。創造,必須是繼承的創造。世界上一切真正的進步,都不是“徹底革命”。都可以從過去的歷史中,找到合理且與現在相連繫的內容。作為文明先導的思辯哲學,二千五百年來所走過的道路,就是這樣蹣跚學步但前行不止。


哲學與神學的交匯點


中國傳統文化的弱點之一,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的“徹底”精神。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上,遇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中國聖人多用的方法,或是狡辯,或是“王顧左右而言它”。如,“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聖人不鼓勵弟子挑戰。所以季路不敢再問,“何為知?”,“何為盡知?”等問題,如果那樣,老師的臉面就下不來了,這首先就破壞了尊卑貴賤的禮,既書生的行為準則。西方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因為它的信仰是神,不論中國人認為對錯,它具有“徹底”的追求精神,用中國人的話叫“鑽牛角尖”。中國人不明白,這種精神與科學有什麼關係。所以當1840年英國的炮艦打破中國大門時,中國人又“走捷徑”,去“山寨”西方的技術。至於其技術背後的西方自然科學如何產生的?中國人一直到近二百年後的今天,對這類的問題仍然提不起興趣。所以在中國GDP高漲的時代,中國要輸出“軟實力”,僅僅靠孔子學院是註定不成的。馬克思說,“理論只要徹底就能征服人”。我說他那是不懂得中國人。所以這句話應該改為:”理論只要徹底僅能征服西方人。“


北美網上信教的網友,就是有這種精神的炎黃子孫中的一個。他對我“人的‘絕對意識’是從哪裡來的?”一文提出了認真問題,所以我必須認真地答覆。我們都認為,真理,只有一個。我個人還認為,對這個真理的解釋是不同的("different perspective")。在人類歷史上,有三種領域都在試圖發現真理。他們是,宗教,哲學和科學。宗教對真理的解釋,屬於猜測的性質,既不需要理性的邏輯證明,或科學實驗的證明。哲學對真理的解釋,屬於理性的邏輯證明,沒有科學實驗的證明,或不能用科學實驗來證明。最後,科學對真理的解釋,是用實驗數據和預測來證明。
猜想的正確性和理性和邏輯的正確性,歸根結底,是要用實驗來說服人。


下面是他的問題。


“1)在你心裡神是存在的,但你怎麼知道的呢?
2)既然你認為哲學與神學最終是相交的,他們至少已經呈現了那個傾向使得你說這話,那麼請你舉個哲學一步一步走向上帝的例子。”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1)根據人類的經驗,任何沒有整理的事物,表明上看都是混亂的。如,孩子房間裡的玩具,未經修剪的小樹等。
2)自然界萬物的本質,是幾乎都有規律的,如自然科學迄今為止的所有發現。
3)這些規律的背後,歸根結蒂,必然有一個“神”的力量導致這一切,沒有其他的解釋。儘管這個神不必是人格化的。(如牛頓和愛因思坦的結論)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需要回答如何或怎樣,哲學與神學最終交匯的問題。這個最終交匯的“點”,哲學稱作“絕對”,宗教稱作“上帝”,科學稱作“真理”。如前所說,這三種稱呼都指同一事物,既“絕對真理”。請參見“範例哲學”的本體論解釋。


A絕對還是存在-誰更根本? 
第一絕對,指的是最根本的絕對,與思維的絕對性(第二絕對)相比較。關於絕對的討論,屬於本體論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問題。西方哲學上關於形而上的討論,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前蘇格拉底時期。那時的古希臘哲學家關心的問題,諸如,存在自身是什麼?變動的根源是什麼?有沒有恆定的事物?這樣三個大問題。


到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時代,特別是後者二人,他們感到不能這樣無結果地永遠爭論下去。因為那時哲學的名聲已經不好,哲學正變成與以前的宗教說教毫無區別。既只是空洞的個人猜想,不需要任何根據和誇誇其談。有些自稱哲學家的人,如“智者派”,乾脆用哲學作為如何教授政客如何混飯的工具,哲學也變成了狡詐和愚弄他人的代名詞。


柏拉圖和亞氏開始接過前期哲學家討論的那些題目,開始了哲學的大轉折。這個轉折的特點,從方法和目的兩個方面的變化。在方法上,他們引入了“reason”,既,理性。從目的來說,他們要追求的是真理,而真理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具體地說,他們將哲學家們爭論的“為什麼”的問題,轉變成“怎麼樣”的問題。他們不再問“世界為什麼存在?”這類問題,而是轉而問“世界是怎樣存在的?”。不再問“世界為什麼變動”,而是“世界是怎樣變動的?”。不是“為什麼世界的根源是恆定?”,而是“世界恆定的根據是怎樣的?”。也就是說,他們將討論的話題和方法,從單純思辯和猜想,引人了必須使用邏輯和理性推
演的道路,並指出了哲學新的研究方向 - 探索真理為目的。


在此思路的指導下,柏拉圖發展出“形式”的思想。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通過語言分析,發展出邏輯形式的方法,更促進了哲學的轉向。經過這個轉折以後,哲學在自己的發展史上,經過二千年的不斷自身蘊釀和發酵,哲學的理性終於結出了自然科學的累累碩果,將其世界上其他民族遠遠拋在了後面。自然科學最終成為脫離哲學的單獨的學科,蓬蓬勃勃發展至今。可是,自然科學的發展並沒有反過來促進來哲學的發展,特別是哲學關於形而上的研究,人類依然停止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認識水平。這樣,形式上問題在哲學的樹蔭下始終原地踏步。


直到近代哲學開始,代表者笛卡爾那裡,才又將哲學的形而上問題重新提出。接過笛卡爾形而上討論的後來有康德,黑格爾,胡賽爾,海德格爾和薩特等一系列哲學家。笛卡爾首先提出了區分心靈和自然界二者的思想,既哲學上著名的“二元論”的世界觀。康德接過受笛卡爾影響的英國哲學家休莫的因果思想,將自然物分為現象和“自在之物”,並認為後者不可為心靈所認識。接下來,他的同胞黑格爾,將至此哲學本體上的這兩種對立劃分,看成是一體,並提出了“絕對精神”的思想。將人的思維,重新捲入哲學本體思想的討論。這是自古希臘巴門尼德以後二千五百年來,黑氏將形而上討論重新點燃關於思維在本體論中的地位重要性的首次復活。再後來,胡賽爾繼承了關於思維對象的形而上討論,並從康德和黑格爾中得到啟發,發現了關於思維的“現象學”理論,提出了“超驗自我”的本體論思想。但現象學到了其學生海德格爾和薩特那裡,他們則將關於“思維性質”的討論轉入“個體存在”的討論。存在的討論由此變成“具體的存在對象”的討論,極大地限制和忽略了他們以前關與思維與存在的哲學本體論上的意義。因為個體存在的意義,與思維與存在的普遍意義比較起來,是芝麻與西瓜的關係。特別是黑格爾第一次提出的具
有“絕對”性質的思維(精神)的意義,更被完全忽略了。


黑氏提出“絕對精神”的觀念,是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了思維的性質。這也就是,精神或思維的性質,也同樣是世界的性質。因為從巴門尼德以來,哲學家就認為二者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本身,就是絕對的。巴氏和黑氏所說的“思維性質”,沒有明確地區分“自然界”和“世界”的關係。就像中國古代將“天地”與“道”
混雜在一起一樣。


這樣,我認為,就有了一個什麼是邏輯上的前提或“邏輯先在”?這樣的問題。也既是說,存在(being)與絕對(the Absolute),誰更根本呢?是“存在是絕對的?”,還是“絕對是存在的(如果可以這麼問)?”,是“存在先於絕對?,還是絕對先於存在?”。一句話,誰在哲學的本體的意義上更根本,是第一位的呢?我認為,與古希臘和西方的所有哲學家的看法相反:絕對先於存在。也就是,存在不是第一位的,對存在的性質的抽象,既,絕對,才是第一位的。


要回答我為什麼這樣看這個問題,必須從語義的角度看到存在與絕對這二個概念。下列是我的三個理由:


一,我們關於存在的概念是哪裡來的?是從個體的變換中來的。也就是說,個別的存在變成不存在,使我們有了存在的概念。存在對立於不存在。存在只有相對與不存在才有意義。沒有不存在的可能性,我們不能用存在來表明。從個體存在上升到普遍的存在,是存在的最廣泛的意義,也就是“在”。在,是“顯現”,因此就是“現象”,是我們的關於本體的知識的根據。存在,或在,是在人類的語言中,是可以“質疑”的。


二,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看待絕對的概念呢?顯然是不可以的。因為在人類的語言中,我們不可以問:“絕對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個詞,絕對,也經告訴了我們它的意思。如同不能問“我說產生出來的嗎?”,“我的母親是否存在?”等一樣。從另一個方面看,“邏輯在先”的事物,必定是“不可質疑”之物。質疑
邏輯在先,導致自相矛盾。


三,“絕對”,是對事物性質的表述。the Absolute,是對性質的抽象。對性質的形容是語句謂詞的功能,因而是語句主語的本質。而存在,是一種狀態。存在是名詞,是現象。任何表述現象的名詞,都蘊含背景因素。比如,“桌子”,蘊含工具的意義。因此,名詞不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性質。


結論,哲學本體論最根本的概念,不是存在(being),而是絕對(the Absolute)。


將這個結論應用在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幾何意義上。絕對,就是背景。在,就是X=Y=Z=0時的狀態。而X,Y,Z則分別為“定在”,“存在”與“思在” - 這就是範例哲學圓滿的本體論解釋:
第十八節 關於絕對觀念的幾個要點 
1 形而上學是討論“絕對”,“必然”的問題,否則不是哲學。他的“時間與存在”,一半討論的“焦慮,關心,死亡”等,都是心理學問題,不是哲學問題。


2 關於絕對或必然的討論,只能是“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而不是“怎麼樣”的問題。前者是哲學家的問題,後者是一切非哲學家,如心理學,科學,社會學等關心的問題。


3 形而上學的討論界限,以時空範疇為界。時空前是“存在c”,時空後是“存在s”。


4 範例哲學,可以分為“范”,與“例”,兩個部分。前者是“存在c”,後者是“存在s”。


5 人在自然界的出現,是必然的真理自我揭示的必然過程。絕對必須以相對而顯示。相對的顯示對真理同樣重要。 


6 真理的標準,對存在c 和存在s不同。對前者存在c自身,手段是“揭示,曝光,顯示真相”,性質是“公認,不證自明”。對後者,是其他存在s發現,性質是“符合,一致,適用”,是所謂“檢驗/驗證真理”,如物理學一樣。


7 “絕對真理”走過的歷史:1形式(柏拉圖) - 2內心(笛卡爾) - 3範疇(康德) - 4精神(黑格爾) - 5超人(尼采) - 6存在自身(海德格爾) - 7思維(徒子)。
A範例的時空觀 
讓我們先單獨考查時間,因為在範例哲學中,時間邏輯上先於空間而存在。


時間,或者是主觀的,或者是客觀的,二者必具其一。我們知道,地球的年齡在140億年左右,人類的存在,作為地球上生命發展過程的一部分,不超過最近的二十萬年。在人類存在之前,時間肯定存在,所以時間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所以康德對時空的認識是錯誤的)。


時間,或者是相對存在的,或者是絕對存在的,二者必具其一。相對的時間,如人的壽命,某種元素的半衰期等。我們知道,這些個別事物的發展過程所表現的時間,不過是對“時間的記錄”的相對性。如同我們可以以地球自轉和共轉,表示一日和一年的時間概念。同樣我們也可以別的其他星系的星球(如果我們有準確測量),來表示時間單位。所以我們可以將事物個體的相對時間抽象出來,得到一個普遍和廣泛的“絕對時間”。所以時間不是相對存在的,而是絕對存在的。


時間,如果是事物的某種既定的存在狀態 - 絕對存在狀態 - 它是否是一種單獨事物的屬性,如果任何事物都有形式,都有內容,都有顏色,都有溫度,軟硬等?。不存在沒有屬性的事物,如同不存在沒有時間的事物。所以,時間是事物屬性的一種。時間和事物不能分開地單獨存在。


時間,如果是一種事物的屬性,它是否如形式,過程,因果,數量,大小等,這種事物抽象形式的屬性?還是一個有具體內容的屬性,如紅和黃顏色,無限大以至無所不包,長至無時不在等?時間明顯是具體的,因為任何個別時間的長度,都是有限的一個過程。


時間,因為個體事物而變化的另一個證據是,相對論的證明了的時間相對性,“尺縮鍾滿”效應,作為事物的屬性時間,由物體的速度變化而變化。由此推導,光速運動的物體,時間無限小到終止,所以時間不再存在。而“絕對不運動”的物體,時間無限快,既變化無限快。如果速度與時間互為充分和必要條件。


結論,時間,是一客觀,絕對存在於每一事物中,如數字一樣,一個有限的量,基於個別事物,的屬性。沒有時間,就沒有事物,如同沒有事物,就沒有時間。


傳統的哲學和自然科學,對時空的看待都認為是一對兒存在,或稱為“共扼”的物理量。比如康德對時空是主觀範疇的看法,相對論關於時空的“鍾慢尺縮”效應結論等。


從範例哲學的眼光來看,時空的性質不是這樣。首先,時空不是一對兒,或“共扼”的量。具體說來,時空是一個有序的過程:時間在前,空間在後。舉例來說,範例哲學的本體論有一個“思在”的概念。這個概念,基本就是胡賽爾創立的現象學所描述的“意識客體”的概括:“mental objects”。


我們可以現象一下,當意識中存在意識對象時(意識既是意識到對象),這個意識對象有空間嗎?顯然是沒有。但我們不能否認我們的意識存在是有時間的。也就是說,一個意識對象的出現,必然是在某一個固定的時刻。


舉例來說。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牛頓首先將這個自然現象出現在自己的意識中。其後,牛頓反覆的思索這個蘋果落下的情形,直到自己將這個蘋果落地的現象,總結萬有引力作用,將其與與天上的所有星球的運動連接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牛頓的意識中要出現無數次蘋果落地的情形。每一次這種出現,都是在一個時間內,如果他都記錄了下來。


牛頓的這些意識的每次出現,能否被認為是占據一定空間呢?比如在他的大腦中的存在,也許還沒被科學所發現?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任何占據任何空間的事物,不論是抽象事物,還是具體事物,如果他們占據空間,便是不可壓縮的。他們比如需要一個終極的最小空間來容納自己的想象。如果是這樣,想象的巨大事物必然會比想象微小的事物節省空間。事實確不是這樣的。我們並不會因為想象太陽的樣子感到更累,也不會因為想象微生物的樣子微小,而感到很輕鬆。但每次想象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是必定的。所以說,在思在的範圍看,時間與空間是不相連的事物。任何普遍的陳述,只需一個例子便可證偽:所以,時空並不總是一對兒共扼量。(順便
一提,海得格爾也僅對時間有興趣)


第二,自然科學和哲學一般所講的時空概念,是無限的。從範例哲學的角度來看,時空都是有限的。因為時空是被“定在”規定的範圍制約。而定在,於存在和思在作為範例的本體論概念,是一個範例。也就是說它的時空是在範例的規定範圍之內,不是無限的。如此,一切人們認為無限的概念,如整數的無限,宇宙的無限,想象力的無限等等,都受到時空的限制,都不是無限的了。


如果用天體物理學比較,可以將“在”於“奇”點宇宙大爆炸,看成類似的概念。很明顯,我們的宇宙,是一次大爆炸的結果。當整個宇宙的膨脹完成,就會轉為收縮,最終結束這一次大爆炸。因為一切開始,都有結束的時候,這是邏輯的結果。
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相信,時空的範圍僅僅在這次大爆炸的宇宙膨脹的過程中,僅此而已。


從這個意義上將,範例的時空觀,顛倒了迄今為止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的時空觀。
B重新解釋古希臘畢達哥拉思“數是一切”的思想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思,其生平和著作直接留給後人的很少。我們知道他都是從受其影響的其他古希臘哲學家間接轉述,如亞理士多德說“The so-called Pythagoreans, who were the first to take up mathematics, not only advanced this subject, but saturated with it, they fancied that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were the principles of all things.(Aristotle, Metaphysics 1ǔ5 , cc. 350 BC)”。據說有名的類似中國的勾股定理被畢達哥拉思發現之後,畢達哥拉思還特地舉行了“百牛大宴”以慶祝這一數學發現。畢氏在數學和音樂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數學思想的嚴謹,也影響了柏拉圖等其他哲學大家。


畢氏雖然認為數是世界的本質,但他最得意的數學發現,一是類似中國的“勾股定理”,西方稱之為“畢達哥拉思定理”,另一例子是Tetractys(一種三角型)。而後人最欣賞他的是他的對“數的本質”的思想,而不是他所發現的個別例子。我個人認為,就數學的個例來說,沒有任何數比自然數本身更重要。而在自然數中,尤其屬前三個數最重要,它們分別是,“1,2,3”。


對“1”的古老和普遍的哲學解釋是,它包含“一切”,當然也包括說話者自身。這比較好理解。對“2”的解釋為,它是對“1”進行“兩極的分割”。如中國古代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之說;在“黃帝內經”和毛澤東都提到的“一分為二”,黑格爾的“存在和否定”概念等。“3”,指的是被分為兩極的事物,都會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這種轉化要經過“三個階段”。比如黑氏提出的“存在,否定,否定之否定”,“質,量,度”。老子《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這些看法也早已存在。而我個人的新見解,在於對“2”的重新解釋。


我認為,兩極的分化,不是簡單地分割,而導致每一個被分割的部分,在自身中喪失了其在被分割前的所具有的“整體”性質。相反,每個個體的“整體性質”,依然存在於個體之中,不過在這時,變成了“潛在”的性質。也就是說,個體的“無限和絕對”的這些“整體”才具有的性質,只有待到個體事物發展到其“最高和最後”的階段,才能呈現。所有,“2”中之“1”,不是一個簡單被分割的“1”,而是一個“2”中有“2”的“1”。這類似於黑氏所說,“一切本質都表現為現象”,和“一切現象無不在本質之中”的思想。


具體到哲學的認知領域,我們可以看作“思維”的“無限與絕對”性質,本質上就是自然宇宙中所具有的“無限與絕對”性質的反映。但思維的這種“整體屬性”的揭示,不是一個人生來就有的,而是人類哲學的認識論發展到一定階段,人類的思維才可達到的對自身的認識結果。


第十三節 範例本體的解釋 
傳統的本體論認為哲學的根本問題是存在問題,既,“必應(being)”。為什麼“必應”是哲學的基礎,因為它是存在,是一切現象的根據。沒有“必應”,就沒有現象。而沒有任何個別現象,還是有“必應”存在的。歷史上很多哲學家都談過“必應”,最早有巴門尼德,柏拉圖,亞氏。近代有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和薩特等。但他們沒有詳細地劃分過。以我的看法,在絕對的背景之上,“必應”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它們在文中稱作“在”,“存在”,“定在”和“思在”。下面分別說明。
C 關於絕對範疇 
人類對"絕對"的認識有一個認知的過程。人類關於"絕對"的概念,似乎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概念。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講,絕對,指的是無條件性,既,不受相對條件的限制。絕對的反面是相對。人們一般都理解相對是什麼意思。所以對絕對的概念並不陌生。不陌生,不等於熟悉,更不等於有關於絕對的知識,作過研究,因而懂得絕對的概念。事實上,人類對絕對概念的理解,有一個很長的歷史,走過了一段曲折的道路。這種理解,表現在二個方面:"自然"的外在理解,和反思的"內在"理解。對絕對概念的理解,對一個個人和一個集體,有某種共同的性質。下面是解釋。


人們對絕對的理解,首先表現在猜測方面。當人的智力逐漸成熟,對周圍的世界有長期的思考,人類某些集體中的某個人,就好產生對絕對的猜想,如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無極"的猜測。這時的猜想,不是系統的研究,不為多數人認同,當然也絕非思維認識幼稚者所能理解。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絕對的概念的理解,可以看成人類對絕對理解的自然過程的第一階段。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玄學中,“有無”的範疇是這樣猜測的:“玄學創始於何晏、王弼。何晏、王弼祖述老子,強調有生於無,認為“有之為有,恃無以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所謂“有”指有形的物質存在,所謂“無”指沒有任何具體規定性的絕對。無為本,有為末,一切具體的相對的事物都依靠抽象的超越一切相對的絕對。”(百度百科)


人類的一些集體,慢慢開始許多人有了對絕對概念的認同,它表現為人們追求完美的事物。人們於是給了這種對完美的追求想象和表達為一個象自己一樣但又完美的人,用一個詞來形容:上帝或神。他們中的一些卓越者將這些想法都收集起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紀錄下來,這就是宗教的開始。宗教的成長壯大也不是一番風順的,它經歷了數百年與沒有認識到絕對概念的人類集體中其他人的說服,爭鬥甚至戰爭,最後宗教才在這些集體中占了統治意識形態的地位。西方世界基督教發展的歷史就是例子。這是人類對於絕對概念自然認識的第二階段:系統性和普遍性。


走過這第二階段的人類集體,不只只有基督教民族,還有其他較大的宗教如,印度教,伊斯蘭教的民族等等。走到這個階段對絕對概念認識的問題是,各個宗教對絕對概念的外表形式,上帝或神,的解釋明顯不同。這些外在的不同使人類的理性自然會想到,作為絕對概念,理想化完美的上帝或神,不可能出自於這麼多不同的地方,表現為這麼多不同的人格。所以人類的理性告訴我們,傳統文化中所自然形成的,對絕對概念這種民眾自然的認識和接受過程,必然是只看到了外部表面的現象。人類的理性要問,究竟我們這種絕對概念,完美意識,無限的想象力等,是從哪裡來的?


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回答,終於使人類的理性對絕對概念的理解,由表面化大眾化的籠統認識,轉為向內心尋找答案,由人類集體中的個別思維深刻者專業人士開始研究 - 這就開始了人類關於絕對概念的第三階段研究:向內和脫離自然化的專業高級研究,這就是哲學。它作為統一各種宗教的上帝或神的潛在概念,絕對概念,的正式開始。


哲學對絕對的概念的理解和研究道路,也是曲折不平的。簡要地說,它經過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哲學家如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代,奧古斯丁,安舍倫,阿奎納等的中世紀,思賓諾沙,笛卡爾,到康德黑格爾,再經胡塞爾海德格爾,最後到範例哲學,才最終完成 - 這就是關於絕對概念研究的第四階段。


在繼承了全部哲學關於絕對概念的研究之後,範例哲學指出,人類的絕對概念來自思維:因為思維於世界同一。不用說,我們已經知道,世界是絕對存在的。
1上帝是否存在? 
這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和宗教問題,這個問題大概一直伴隨着人類的歷史。從類人猿第一次站起來,抬起頭仰望天空,到今天宇航員們在飛船上,還在繼續尋找着答案。


西方人的上帝,中國人一般叫它為“老天爺”。中國人不象西方人那麼死板,中國人古人一會兒叫它“天”,一會兒叫它“道”,一會兒叫它“理”,或叫其“自然”,“宇宙”,“太極”等。如果非要講講上帝是怎麼回事?中國古人乾脆,或三言兩語,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讓你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只能怨自己不夠高深。或置之不理,如孔子回答學生“不知生,焉知死”等。


西方的讀書人可就苦了。一幫信徒們非要“叫真”,非要書呆子們證他個人仰馬翻不可,否則說啥也不信。比較著名的有,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形式”,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因”,到大主教阿魁納的“本體論證明”,到哲學家迪卡爾的“思維清晰證明”等,可謂為了上帝,絞盡了腦汁。


在我看來,這個“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其實是個偽問題。也就是說,是東西一些有地位的人對大眾設下的一個“圈套”:因為,“上帝是否存在?”,不是個真問題。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上帝是什麼?,我們一般指的上帝,代表着人所想象的一切最完美的性質,如力大無窮,至真,至善,至美等。上帝,又可分為“擬人化”和“自然化"的兩種,前者多為宗教所用,後者為哲學所用。定義了上帝,我可以來討論它的存在問題了。


先提個問題,世界上有“桌子”嗎?我的回答:沒有。世界上只有“張三家的桌子”,“李四家的桌子”。“桌子”,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從千萬個類似張三,李四家裡的桌子,“提煉”出來的。也就是說,“桌子”,是不會壞的,因為作為概念,它是不變的;而張三,李四家裡的桌子,是要壞的,要變。雖然如果人們如需要關於桌子的知識,需要知道的是“桌子的概念”,而不是記住“張三家裡的桌子有蟲眼”,“李四家裡的桌子少條腿”等,因為這些缺陷,不是“有關桌子的本質”的知識 - 這是柏拉圖的觀點。


同樣,如果我需要一個三角形,不論你如何畫,我都可以指出你畫的三角型是錯的,因為他們的三內角之合,都不是準確的180度。因為符合這個三內角之合180度的三角形,只有在定義中。誰的三角形,更能反映了三角形的本質呢?因而也就更“真實”,更正確呢?柏拉圖說,當然是概念,即定義,中的三角形。所以,按柏拉圖的觀點,世界上只有“概念中的抽象”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你畫的三角形,都是“暫時的存在”,都是假的,變化的,不久就會“爛掉”了。我們所謂的“真”,“存在”,都是指的是“變化”的事物,是在時間,空間,限制範圍內。而想要跳出時空的限制,則只有在概念中尋找。所以結論是,“存在”的概念,於“變化”相連,只能用在“有限”的事物上。


所以,當我們問“上帝存在嗎?”,我們明顯地犯了將兩個不同領域的事物(他們的性質因而也不同,如上述),放在一起,即,“混淆了抽象事物的範疇與具體事物本身”的錯誤。因此,問這個問題好比問,“天上的魚游的比海里的魚快嗎?”。


如果我們將上兩個範疇分開,逐一審查。一,所謂真實,必然是有缺陷的,必然在現象界中,所以顯然不能有“上帝“的存在。二,在抽象領域,上帝,代表一切至善至美的抽象的性質。如果這樣的上帝存在,則只能是自然本身。因為只有所以現象界的抽象,我們才能得出上帝完美的全部性質。這樣的上帝,除了自然本身,不可能是其他的存在:上帝 = 自然。
D對“絕對/上帝”的定義 
絕對(上帝 / 造物主 / 老天爺),是人的思維或精神的“無限/絕對”的本質,在一知識體系中的代表。這種本質導致了人對“靈魂”的追求,從而建立了一個知識體系,名為“宗教”。宗教,不是任何存在於人自身之外的“異物”。宗教,是人的最高發展部分,大腦,的產物。


人的思維或精神的“無限 / 絕對”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人發現了“事實”或“真”;
在自然科學中,人發現了“無限的宇宙”;在數學中,人發現了“無窮數”;在政治科學和社會科學中,人發現了“人,生而平等”;在道德體系中,人發現了“泛愛”或“善”;在宗教中,人發現了,對生命短促恐懼的安慰,和使其心靈的逾越“美”。


神,是存在的,這一點在我們之間看來沒有分歧。神所包含的內容,在我對神的定義中也講了,看來我們也沒有分歧(你說的愛因思坦和我說的思賓諾沙的神是一樣的),既不僅是“自然神”。我們的分歧在,神的起源,神的能力。


在你看來,神,是外在人類之上,人類之外的存在。神,有人類沒有的東西,它不僅是“量”的區別,還有“質”的區別。


在我看來,神,是人類自身思維的升華的產物,儘管這種升華是“內在”,“先天”,“超驗”的。神,沒有人類沒有的品性。神與人,只有“量”的區別,沒有“質”的區別。思維/精神,是人的有限軀體,同神的無限/絕對性,相連接的地方。
D 證絕對(上帝)的存在


公理:人類追求一切個體事物的因果關係。


公設 1:量的積累導至質的變化。


公設 2:整體大與部分的總合。


公設 3:包容萬象的自然宇宙,是絕對無限的“集合”。它是一切“子集合”證明的源泉。


推論:根據公理和公設1,如果將個體事物的因果關係在邏輯上無限上溯,必能達到這逐一“個體”上溯結果的積累上量變化。此變化,使 n-1 的“個體”變為 n,既,“整體”。


定理 1:根據公理和推論,對個體的邏輯倒溯終結。


定理 2:根據公理和推論,此“整體”就是包容萬象的自然宇宙的最初和根本的起源。


定理 3:根據公理,推論和公設2,包容萬象的自然宇宙“整體”不存在因果關係。


定理 4:根據公理,推論和公設3,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不適用推論的範圍。


定理 5:根據公理,公設1,2,3和推論,這一整體既為絕對,被稱為“上帝”。




E 證絕對(上帝)的本質是非人格化的


公理:絕對或上帝,為自然宇宙萬物的總原因:上帝是與多相對的“一”


公設 1:上帝或是人格化的上帝;或是非人格化的


公設 2:如果存在人格化的上帝,它只能出現在宗教中


定理 1:如果不能證明上帝或是人格化的,上帝一定是非人格化的


大前提 1:任何宗教體系都是一理論系統


小前提 1:宣布為上帝代言的是一種宗教


結論 1:宣布代表上帝宗教一定是一種理論系統


大前提 2:代表上帝的理論體系只能是一公理系統


小前提 2:任何公理系統,根據哥德爾定理,必然是不可能同時無矛盾又完備的。


結論 2:如果一個公理系統是矛盾或不完備的,它就不可能是人格化的上帝的代表。所以,任何宗教都不能代表人格化的上帝


定理 2:上帝只能是非人格化的


證畢。


E 範例本體的絕對範疇證明 
如同巴門尼德證明“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一樣,範例的本體論必須證明“絕對”作為第一範疇的邏輯正確性。


證明“絕對是一切存在的根據“如下:


我們周圍的事物是有秩序的。我們知道周圍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他事物所引起的如果我們追溯這個事物鏈接的順序,到某個終極的事物,那麼這個事物就不是終極 – 所以導致自相矛盾。因為作為一個事物,這個終極事物也必然是被另一個更高或更基本的事物所引起


所以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必定不再是事物,而是“非事物”,也就是“無”,既,“絕對”。


由此,絕對範疇的邏輯先在性質得到證明,可以作為一切其他範例本體的存在範疇的基礎。
絕對範疇具有如下性質:


I “絕對”的世界,和一切現象界存在的關係,是背景和潛在的關係
II 人類的思維和絕對世界的關係是水滴與大海的關係 
III 絕學是關於“絕對世界”的知識
IV 絕學區別於傳統哲學在於,絕學是“純粹的哲學”。既,絕學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第一哲學”:它只包括本體論和形而上學
V 絕學所揭示的是絕對真理的邏輯本身
VI 用“哲理化(philosophizing)”的方法討論哲學,不屬於絕學的範圍 


1.0絕對是範例本體的第一範疇
1.1絕對是世界自身真理的起點
1.2絕對是世界一切現象的背景
1.3絕對是人類知識的起源
1.4絕對不能被否定
1.5絕對不能被質疑
1.6絕對是理性和邏輯的前提
1.7絕對沒有普遍個別之分
1.8絕對同思維一致
1.9絕對類似中國哲學的猜想“無極”,或“無”
1.91在範例本體的幾何式表達中,絕對範疇,是存在範疇,定在範疇和思在範疇,都為“負數”的狀態
1.92絕對是一切宗教神學的最高猜想,和哲學本體論開始推導,的交匯點


絕對與存在和思維與語言同一性質


絕對作為背景,產生存在,是無邏輯,無因果關係的。因為如果因果關係存在,我們則又要追溯下一個因果的鏈條。所以邏輯因果關繫到“在”為止。絕對產生存在是概率性質的。但存在一旦出現,就變成有邏輯因果關係的了,大於0%小於100%的概率之間。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思維與語言的關繫上。語言的出現,完全是概率性質的。但一旦出現,則自身的發展完全遵照一定的邏輯因果,受環境的影響關係。
第十九節 在的範疇 
II在


2.0 在是一的潛在的規定性
2.01絕對孕育着潛在
2.1潛在類似中國哲學的猜想太極
2.2潛在產生在
2.3在與絕對沒有邏輯聯繫
2.4在是現象的開始的啟點
2.5在是邏輯推導的開端
2.6在類似於中國哲學的猜想道的起始
2.7在是範例本體的原點
2.8在相當於巴門尼德的世界,柏拉圖的形式,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2.91在範例本體的幾何表達中,在是存在,定在,思在和時間,都為0值時的狀態
2.92在是邏輯形式化開端
2.93在是哲學和科學的交匯點


在,我只能說它“不是什麼”,而不能說他“是什麼”,因為它是“什麼都不是”,因而也不是“是”。類似中國禪宗的概念,在,可以意會,不可言傳。因為一旦說出,必須用語言,必須作一個陳述句子,這就違反了在的意義。一般來說,定義必須是“類加種差”。在,是最大的類,或最大的“集合”因為在,是範例原型,是上帝的住所,也就是上帝本身(如果你認為上帝不需要住所)。是一切其他存在之根本,是它的子集,存在,的基礎。在,不但沒有任何“規定性”,也沒有“潛在”的規定性。在,是一純粹的“在”。都不能說在是“一”。因為“一”,掩藏着“二”的存在,隱喻在,還有“對立物”,這就完全錯了。在,是真正的絕對,真正的無限,是存在的母體和其上限的,也是最高,最後,的集合。這些就是在的本質的簡要說明。
談到此,人們自然會想到,範例哲學既然以範例為集合,那麼什麼在此範例集合以外呢?或還有沒有一個更大的集合,包含範例哲學的範例例子,作為其子集合呢?就像虛數集與實數集,它們不都是數學的一部分嗎?那麼這個“數”的哲學概念是什麼呢?因為範例的可數性,既可以界定和有規定性,因此答案是肯定的。這個最後的“集合”,既,“數”,或基礎,就是範例集合的根據,既,叫作“範例原型”,或叫“在”,這個範疇。


在,從範例哲學的角度,就是範例的“範例原型”。從宗教的角度,就是上帝或神。從其他哲學的角度,就是“存在的存在”。不論“定在”也好,“存在”也好,都是對“在”的“修飾”。既,首先必須有“在”,然後才能有其他各種“在”,不論是“定在”,還是“存在”。同理,首先必須有“數”,才能有實數和虛數的集合。其他自然數,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無理數,質數,合數,等等,都隸屬於實數的集合之下。我對虛數集合知識甚少,但猜測也應該如此,方可對稱。當然人類發現沒有,是否現在能用上,都不在討論之內,因為這裡我講的是邏輯的可能與必然。


對於“在”,能夠說什麼?除了我認為它應該是一切“各種在”的基礎之外,我實在不知道還有其他什麼可以說。因為它與“存在”都不一樣,更不能說“定在”了。在“在”哪裡,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有些哲學和宗教將“在”擬人化,或賦予其他各種性質,我都很難想象。因為“在”是最高的抽象,是抽象的連“褲衩”都脫了。除了“裸體”外,還有什麼?換句話說,一切認為“在”,還剩下了什麼,還有的說的人,我認為都不真正懂得“在”的含義。這個“在”,用維特根思坦的話說,就是“當我們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最好閉嘴(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當然維是在說語言,我在這裡指“在”。
第二十節 存在範疇 
III存在


3.0 存在是多的規定性在無中的體現
3.01在的第一維延伸是存在
3.1從在到存在是無邏輯向邏輯的轉變
3.2存在是古希臘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爭辯的存在和黑格爾辯證邏輯學最初的存在範疇
3.3存在類似是中國哲學的猜想道的延伸
3.4在與存在產生邏輯聯繫
3.5存在是純粹的現象
3.6存在只是普遍的,抽象的存在
3.71普遍的存在來自邏輯
3.72邏輯來自語言
3.73普遍的存在來自語言(柏拉圖的普遍形式)
3.74普遍的存在沒有任何內容
3.75普遍存在是無內容
3.76普遍的存在僅在思在中
3.77普遍的存在是本質
3,78普遍存在與其現象不可分開
3.8個別的存在是現象
3.81個別的存在可以被邏輯證明或科學證明
3.82對個別存在的否定是純粹的存在,既普遍的存在
3.83隻有個別的存在涉及其他個別的存在 
3.84存在的基本分類:1) 觸覺,2) 感覺,3) 心理,4) 概念,5) 邏輯,6) 理念,等
3.85存在是數學虛數的範圍
3.86存在是感性和理性的交匯點


-1) 存在大背景是“絕對”。
0) 存在是自然界第一性質。
1) 存在,只分兩種。
2)一種是普遍的,抽象的存在。
3)另一種是具體,個別的存在。
4)普遍的存在來自邏輯概念。
5)邏輯概念來自語言。
6)因此,普遍的存在僅來自語言。
7)存在,其普遍性僅是語言的表述,則沒有任何內容。
8)因此,普遍存在是空洞無物的載體。
9)普遍的存在僅在時間之中,既,僅在思維中。
10)因此,普遍的存在是本質。
11)本質的存在與其現象不可分開。
12)因此,作為現象的存在是具體或個別的存在。
13)只有當個別具體的存在是現象時,這種存在才能顯示出來。
14)顯現出的存在都是具體個別的存在,可以被邏輯證明或科學證明。
15)對具體存在的否定(Nothing),就是只剩下“純粹”的存在,既抽象的存在。所
以“Nothing = pure Being”。
16)只有具體的存在涉及其他具體存在。 
存在,是在,下面的唯一集合。存在的本質是“拿形(nothing)”。拿形,是無一物的狀態,因而是“虛無”,是一個潛在,隱藏,蘊含,既,不顯示。空虛,不意味沒有任何事物,而是沒有被發現,沒有被證明,因而沒有顯露出來。換句話說,存在,不是一個“絕對的虛無”,而是一個“相對的虛無”,因而是一個“具體的虛無”。具體的虛無來自於普遍的虛無,既,來自於在。具體虛無是普遍虛無的例子。是一個“抽象的虛無的範例“。
正是這樣的具體虛無,體現為範例哲學中的“高級範例”,思維,身上。比如,當嬰兒剛出生時,他或她的思維就是這樣一個存在,既,有限的存在。存在什麼呢?“什麼”也不存在,無一物存在。這裡的否定,是否定“任何單一的存在”,這個潛台詞就是,存在意味着蘊含下一階段的”定在“,成為顯現,但是“有規定的顯現”,既,是可數的數量。所以存在,在現階段,是“有規定的無規定”,是“具體的無物”,是“無一物”。科學的探照燈瞄準的目標,就是存在。科學就是要在存在的虛無中發現規律,以數學的形式顯現出來。所以每一個規律的發現都是具體的,在有限的應用範圍以內。人生的“虛無感”,既,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皆是起源與存在。“存在先於本質”,這句存在主義的口號,其實是說,“存在先於定在” - 這無疑是正確的。


存在,包含定在作為子集合。繼續用數學的語言說,就是“虛數”的部分“i”。凡是實數的部分,既,凡是現象界的定在,無不體現在虛數的存在集合中。所以定在於存在,是“對映成雙”的兩個世界。就像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的美國陣亡烈士紀念碑黑色的大理石一樣。參觀者在大理石的外面,犧牲者的名字刻在大理石裡面。參觀者可以通過鏡面效果感受陽界與冥界的區別。從哲學上看,凡是在定在範圍的,都是跳入到“時空”範疇中的事物,都是有規律可尋的個體事物。而在存在集合這邊的事物,都是“潛在”的事物,都是“暗中”的事物。如同現在天體物理學所理解的暗物質與暗能量。不用說,這一部分的集合大的多(按照科學家的計算,可見物質只占人類所知道的物質不到4%)。


存在,因為無法感知是否成為人們懷疑的對象,既,“存在”的集合是真的存在嗎?如同不能否定虛數的存在一樣,人類也不能否定存在的集合。人類所設想的靈魂,神鬼之類,連同虛數,都是同一個意思。存在無形,但不可否認。那麼是否是說,那些裝神弄鬼的人是在說實話呢?不是。因為他們是靠所謂“讓神鬼顯靈”,既神鬼出現形狀。這就違反了存在集合的定義,所以是在騙人。真正的存在集合的因子,必須是潛在在人的心靈中,屬於“只可意會不可形會”的領域。


虛數的發現,源於古埃及人在丈量金字塔時,發現無法對負數進行開方。虛數的名字起源與笛卡爾,真正得到推廣是在數學家尤拉的使用以後。人類對鬼神的懷疑有更久的歷史。但人類對量子力學“測不準”的結論和對意識與行為關係的研究,都是近百年的事。隨着科學的進步,生活和科學所遇到的問題,自然擺到了哲學面前,
逼迫哲學必須作一個回答。所以範例哲學也就應運而生了。“定在於存在”,組成了範例哲學的“內容與形式”。也因此規定了範例哲學的內容界限,既時空範疇。如同數學的實數集合和虛數集合,構成了我們數學的應用範圍一樣;定在和存在,構成了範例哲學中的“範例”所具體所指的的概念和內容。
第二十一節 定在範疇 
IV定在


4.0 定在是多的規定性在自然上的體現
4.01在的第二維延伸是定在
4.1從定在中產生自然界
4.11定在是具體或個別的存在的本質
4.12 定在是個別的規定性
4.2定在是規定性的存在,組成現象的世界
4.3定在的世界是科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4.4定在相當於黑格爾和海德格爾的存在概念
4.5定在是數學實數的範圍
4.6定在是有豐富內容的世界
4.7定在是具有邏輯真值世界
4.8定在的最高真理形式是公理系統
4.9定在的基本分類:1) 時;2)空,3) 物理,4) 化學,5) 生理,5) 社會,6)思維
491定在是目的性的過程
4.92定在是感性器官和自然界的交匯點


定在,是“霎模型(something)”的所在地。它是存在的下屬集合,因而定在也是“個別規定性”的集合。定在與存在的區別是,存在是對“具體”的否定,因而是“拿形”。也就是說,存在不是因為是否定個體的規定性,就沒有規定性了。恰恰相反,定在是在存在中的“無中生有”。存在的規定性,是世界可見的萬事萬物的基礎。規定的顯現,必然帶有“形式與內容”,兩個部分。沒有不它們具有形式的內容,也沒有不具內容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


注意,定在是霎模型,而不是黑格爾所說的“becoming”。這是因為定在是具有規定性的結果,而不是規定性的過程。在存在中的一切過程,只有到了產生結果,並且顯現出來,成為定在集合中的部分,才有實際的意義,才變成現實性。否則,規定性只是潛在的,思辯的,僅存在主觀意識中。這種脫離經驗,脫離真實,完全寄託於主觀意識中的“霎模型”,就是歐洲以胡賽爾創立的現象學,的來源。它是“純意識”,“純主觀”,的內容物。現象學看不到其定在在本體論的意義,反而認為自己可以既脫離經驗,又脫離背景,變成完全思維意識的對象和產物,是現象學的主觀願望。所以現象學從出世以後,就不斷遭到修改,最後被“向外”導向存在主義,也是理所當然的。


從“定在”開始說。什麼叫“定在”?就是有“規定性”的存在。就是個體的存在。哲學上所說的“現象界”,就是“定在”的“集合”。舉例來說,人有人的規定性。狗或魚,各有其自身的規律性。研究這些個別的“定在”,就成為一門自然科學。定在,還包括抽象概念的領域,如國家,憲法,公民權力,貨幣,經濟,等等。凡是有自己特定,既,規定的範圍,就是一門學問需要研究。


定在的界限在什麼地方呢?定在的界限,就在於“定不下來”的時候,說明定在走到了自己“集合”的邊緣。如量子力學中,測量手段不能夠準確地捕捉微觀粒子,所謂微觀粒子的動量和位置無法同時確定,既“測不準”原理。再如,在對人類心靈和大腦的研究,涉及到意識如何起作用?如何由非物理的意願,轉化為機械物理的功能,兩者是如何聯繫的?如我欲“伸出大拇指”,這個動作,就是由這兩部分完成的。人類現代神經醫學,已經完全知道肌肉部分的因果關係而導致如何我的拇指伸出的。但在意識方面確對這個過程一無所知。因為人意識或心靈,不是物理過程,因此也找不到規定性,所以科研人員無從下手研究。


定在部分,如同數學中的實數部分。一切個體現象,我們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都是可以被感官所收集資料,供大腦進行處理。定在部分,是研究“必應”最大,內容最多的部分。定在的極限規定,就是範例哲學的邊界規定,既,時間與空間。出了這一最後的“門檻”,我們就進入了“存在”的“集合”。存在集合是定在集合的上限集合。定在集合是存在集合的下限集合,也就是子集合。


定在的第一規定性是時間


時間,或者是主觀的,或者是客觀的,二者必具其一。我們知道,地球的年齡在140億年左右,人類的存在,作為地球上生命發展過程的一部分,不超過最近的二十萬年。在人類存在之前,時間肯定存在,所以時間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所以康德對時空的認識是錯誤的)。


時間,或者是相對存在的,或者是絕對存在的,二者必具其一。相對的時間,如人的壽命,某種元素的半衰期等。我們知道,這些個別事物的發展過程所表現的時間,不過是對“時間的記錄”的相對性。如同我們可以以地球自轉和共轉,表示一日和一年的時間概念。同樣我們也可以別的其他星系的星球(如果我們有準確測量),來表示時間單位。所以我們可以將事物個體的相對時間抽象出來,得到一個普遍和廣泛的“絕對時間”。所以時間不是相對存在的,而是絕對存在的。


時間,如果是事物的某種既定的存在狀態 - 絕對存在狀態 - 它是否是一種單獨事物的屬性,如果任何事物都有形式,都有內容,都有顏色,都有溫度,軟硬等?。不存在沒有屬性的事物,如同不存在沒有時間的事物。所以,時間是事物屬性的一種。時間和事物不能分開地單獨存在。


時間,如果是一種事物的屬性,它是否如形式,過程,因果,數量,大小等,這種事物抽象形式的屬性?還是一個有具體內容的屬性,如紅和黃顏色,無限大以至無所不包,長至無時不在等?時間明顯是具體的,因為任何個別時間的長度,都是有限的一個過程。


時間,因為個體事物而變化的另一個證據是,相對論的證明了的時間相對性,“尺縮鍾滿”效應,作為事物的屬性時間,由物體的速度變化而變化。由此推導,光速運動的物體,時間無限小到終止,所以時間不再存在。而“絕對不運動”的物體,時間無限快,既變化無限快。如果速度與時間互為充分和必要條件。


結論,時間,是一客觀,絕對存在於每一事物中,如數字一樣,一個有限的量,基於個別事物,的屬性。沒有時間,就沒有事物,如同沒有事物,就沒有時間。
第二十二節思在範疇 
V思在


5.0 思在是多的規定性在思維上的體現
5.01在第三維延伸是思在
5.1思在的主體和客體沒有絕對界限並可互換位置
5.11思在是思維的規定
5.12 思在內容最基本定義為具有時間的一維限制
5.2從思在中產生思維對象
5.3思在是思維運用語言的範圍
5.4從思維對象與自然界的聯繫中產生範疇
5.1思在是思維,意識和心靈的對象
5.1思在是黑格爾的精神
5.2思在是胡賽爾現象學的意願和現象
5.3 思在也是海德格爾的存在
5.4 思在是純粹抽象的思維
5.5 純粹抽象思維,是思維發展的最高級階段
5.6 思維功能的初級階段為形象思維
5.61形象思維靠感覺完成
5.7 思維功能的中級階段為抽象思維
5.71抽象思維靠理性完成
5.8 思維功能的高級階段為悟性思維
5.81悟性思維靠悟性完成
5.9由感覺捕捉到的悟性是感覺悟性
5.91 感覺悟性是天才猜測的火花
5.92由理性上升到的悟性是理念悟性
5.93 理念悟性是高級範例的系統思維
5.94系統思維是真理的基礎
5.95 思維來自思維原型,即,高級範例的高級部分
5.96思在的基本分類:1) 直覺,2) 感官,3) 心理,4) 思維,5) 形象,6) 抽象
5.97思在與定在有聯繫
5.98思在是心靈和自然的交匯點
7.3 從康德和黑格爾體系中的現象學部分是後來歐洲大陸哲學和心理學研究“現象學”的基礎
7.4 胡塞爾“現象學”開啟了思在的前沿研究
4 存在與定在的關係
存在,蘊含了定在。存在是母集合,定在是子集合。存在的個別否定,導致了定在的具體肯定。一切在定在中的規定,都是偶然的。而一切在存在中的規定的否定,都是必然的。存在集合的必然,只有通過定在集合中的偶然性,來開路顯現。存在與定在的這種關係,結合為整體,就是範例。範例的規定性,在存在中已經有否定。所以範例只有時空作為根本的範疇。其他一切範疇都可變化,既擴展或消失。


範例,分為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只有人才是高級範例。而高級範例的規定性,只是思維的存在。思維被規定在具體的物質中,一方面,思維享有自己本質的無限與絕對功能。這種功能,如同“在的大海“中的一滴水,被分配到定在的個人肉體中。思維的這種功能,既推動定在世界的前行變化,又被牢固的限制在有限的時空的定在中。範例的雙重性質,使人最終認識到自己與普通範例的區別,而完成自己作為高級範例的使命。


思維的絕對與無限的本質,使其功能的發揮不局限於定在的規定性中。事實上,思維作為“在的一滴水”,與“在”是完全相通的。這就是為什麼思維總可以突破任何定在的界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任何規定性在定在的領域中,都不是思維的對手,都必將被思維所攻破。思維與“在”的本質相同,是人類社會的文明,在定
在的範圍,作為高級範例,向前推進不斷創造新的歷史的根本基礎。


5 在,於存在和定在的關係
存在與定在,之與在,是集合的上限於下限的的關係。在,作為“純粹的存在”,是潛在的無限,是無具體規定性的否定。這個絕對的存在,無所不包的存在,就是在的本質。而我們在“在”里,不能具體指出任何一個存在的根據,是因為任何具體的存在,是在定在的範圍。在,提供給存在的是潛在的“一切可能性”,是“一
切的必然性”。但在存在中,這種來自在的絕對的必然性,遭到“逐一的否定”。存在的這種對具體規定性的否定,是定在範圍內產生的有條件的現實性基礎。它們本質上都是來自在的母體。


沒有在的廣泛一般性,存在的具體規定性的否定,就失去了基礎。舉例來說,如果父母不提出給孩子買聖誕禮物,孩子就無從作出自己的選擇要那種聖誕禮物。孩子的選擇,就是否定具體的一些禮物,而具體地肯定一些其他的禮物。父母的心願和孩子的選擇,就類似在於存在和定在的關係。如果父母不首先提出可以為孩子買禮物,孩子本身不具備獲得禮物的可能性,從而也談不上對禮物的取捨。也就是說,存在
與定在則失去了根據。但在本身,如前所述,是具有“一切潛在的可能性”。所以還不是簡單與禮物可以作為類比。


6 科學的目標
科學,是人類文明最終的物質結果。它能改變定在對人和社會作為範例存在的物質環境。因此,人類認識到科學的功能是思維自身功能的外延。科學雖然能夠造成變化,但一切變化都在定在的範圍之內,既不能逃脫規定性。從這個角度看,外界的變化永遠不可能完全等同與思維的本質,既,絕對與無限的性質。也就是說,科學永遠是有限的,永遠不可能滿足人類思維中的無限要求。但每一個具體的要求和努力,又都是可以實現的。在定在範圍內,各個規定性的不斷克服,和永遠不能完結的從思維虛無中產生的願望所提出的要求,就是人類文明前行中永遠相伴隨的一對結果。


在另一方面,科學的前行不是輕而易舉的。科學的前進必須反身經過邏輯的突破。而邏輯又受語言的束縛。受語言模糊,詞不達意,和舊的觀念的限制。這就是為什麼英語國家哲學分析學派興起的原因。而每一次在不同範圍的突破,都是必須由思維所指引,而非邏輯的簡單過程。思維只有在自己無限的背景下重新挑選合適的規定性,才能發現新的解決方法,才能導致科學前行。所以當代哲學上科學革命的理論,其努力致力於觀念的轉變。沒有這兩方面的改進,現代科學不可能繼續前行。


7 哲學/絕學的目標
哲學上的兩大派別,與本體論有關的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和語言分析學派,都是試圖理解存在和定在的關係。但由於雙方各自只是在自己單獨的領域原地檢查自己,類似與盲人摸象,不可能放在更大的哲學背景下加以理解。指出這種局限和提出新的哲學思想,就是範例哲學/絕學的任務。


範例哲學,不僅是過去二千五百年以來從古希臘哲學思想的繼承,而且提出了新的功能,“2+1”。也就是說,僅僅看到柏拉圖的“形式”,與亞里士多德的“經驗”,是不夠的。如同僅僅看到“存在”和語言形式的局限一樣。關鍵的問題是需要將其兩方面聯繫起來,發覺它們各自分開時,與對方所保持的功能。好比我們固然可以
將男人與女人分開後單獨研究。他們各自一定有自己獨特的性質。但他們各自與對方的關係,這種關係能夠產生後代,卻不是在分開的情況下所能被認識的。作為一個整體,範例哲學提出了範例的思想,就是給分開的雙方提供一個整體的研究思路。


真理是有生命的。真理一旦被說出,它就會無徑而走成長壯大。錯誤總是真理的先導。但如果沒有探索,則連錯誤都不存在,更談不上真理的發現了。
第十節 範例的本體的幾何解釋
第二十三節範例本體的幾何解釋 
I 定義∶


1) x, y, z∶歐幾里德三維空間(長,寬,高);
2) X, Y, Z∶範例本體論的三維(定在 = 真實存在;存在 = 真實個體的否定;思在
= 意識的對象);
3) 時間∶向量(vector),從零點無限延伸;
4) 定在∶在歐氏空間出現,加時間向量;
5) 存在∶在歐氏空間消失,加時間向量;
6) 思在∶在時間向量中出現,不直接在歐氏空間出現。
7) i∶虛數單位;
8) j∶虛幻單位(思維對象(mental object) );
9) 範例 - 帶有時間定義的一切事物;
10) 在,是 t = x = y = z = X = Y = Z = 0的奇點狀態。
11)虛數 (Imaginary Unit)定義:i^2 = -1 ;標準式表達有:a + bi
12)虛位 (Mental Object Unit)定義:j^2 = - 1 :標準式表達有:a + bi + cj
13)定在(Y):1) 時間, 2)空間,3) 物理,4) 化學,5) 生理,6) 社會,7) 思考
14)存在(Z):1) 時間,2)觸覺,3) 感覺,4) 心靈,5) 概念,6) 邏輯,7) 理念
15)思在(X):1) 時間,2)直覺,3) 感官,4) 心理,5) 思維,6) 形象,7) 抽象


II 公理∶


1) 世界真實存在;
2) 思維真實存在;
3) 思維可以認識世界;
4)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發生在空間和時間,或者思維中。


III 公設∶
1) 根 歐氏幾何,點,存在;
2) 空間存在,並可表示為點;
3) 時間存在,並可表示為點;
4) 真實事件的發生,都可以用空間(x,y,z)和時間(t)坐標表示;
5) 虛幻事件的發生,都可以用(X,Y,Z)本體的坐標表示;
6) 真實事件的發生,是虛數值i和虛幻值j,為零0的狀態;
7) 虛幻事件的發生,空間的實數值和時間實數都不能為零0;


IV 命題∶
範例(Instance)是時間的函數,既,範例(Instance) = 
t(Y(x,y,z) + Xi + Zj)。


V 證明∶
因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者發生在,A) 時間和空間中;
或者發生在B),既,哲學的本體論中。而A和B都發生在
時間中,所以範例是時間的函數,既,Ins = t(v),
where v = Y(x,y,z) + Xi + Zj)。


圖表說明:1) 定義“存在(Z)”,必須與定義其他二維相反,因為它是否定概念。
2) 虛位j,也許需要帶有時間(t)單位。


既然,Instance = t(Y(x,y,x)+Xi + Zj),
1) 那麼,假設有 "money" 在(1,1,1) 位置,
“錢”則是:money = t(1(1,1,1) + 1*1 + 1*1) = 1;


證畢。


A 關於絕對的一些問題的解釋 1關於本體的存在範疇答網友 
在上篇“關於存在主義答網友”之後,結合我對網友關於本體存在的回答,
網友又提出了一些問題,我認為需要加以說明。我將這些需要說明的問題歸納
為如下內容。希望通過對這些方面的論述,能解決網友提出的問題。


它們是:


0-真理(客觀性)
01-意見(主觀性)
02-真理與意見的關係(集體,升華,抽象)
03-絕對的定義(背景,本質是潛在)
04-絕對與存在的關係
1-潛在定義(絕對,non-being, not being, not nothing)
2-潛在與存在的關係(潛在是存在的基礎,潛在不是存在)
3-否定存在是否定個別存在,而不能否定普遍存在,因為普遍存在包括問題自身,
導致自相矛盾
4-薩特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與海氏一樣。也只有否定人的存在才不自相矛盾
5-無極是思想的火花,不是理論,不成系統


這些觀點都是連在一起的一個系統,所以我認為必須完整地都提出來。但願我的看
法能最終解釋清楚我的觀點。


0-真理


為什麼要提出真理的概念?因為發現真理和揭示真理,是本體討論的目的。這裡特
別強調的重點是,真理是客觀的。既,真理是不依賴個人的意見轉移的,所謂真理
是“客觀規律”。


01-意見(主觀性)


那麼什麼是意見呢?就是“我說”,“你說”。意見是主觀性的,是自己從某一個
角度的看法,是一個"view"。這個意見,可以反映真理,也可能完全是謬誤,這是
需要說明的。


02-真理與意見的關係(集體,升華,抽象)


那麼真理與意見是什麼關係呢?真理與意見的關係就是,真理的揭示,必須通過意
見。意見是真理揭示的必要條件。沒有意見,我們不知真理是否存在,儘管客觀上,
真理是否存在,與我們的意見認識到和揭示出來,沒有關係。那麼什麼是真理揭示
的標誌,而不是意見中的謬誤罷了呢?這個標準,只能是集體和歷史。集體,是說
真理必須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歷史是說,真理會被人們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認識
到。當然,這個認識,還包括意見所反映的真理,是通過思維的升華,通過思考的
抽象,在作為精神產品的確立。不是自然或隨機的產物。


03-絕對的定義(背景,本質是潛在)


有了真理,意見和它們之間關係的定義,就可以進入我們的正文,討論本體存在論
的問題。範例與以往傳統哲學在討論本體時,不同的地方在於,範例的本體引入了
“絕對”的範疇。絕對,在迄今為止的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宗教的語言。宗教里絕
對的概念是用來形容上帝。絕對在範例本體論中,依然保留作為哲學探討,或思維
的邏輯鏈條中最終點的原義。可以將範例的絕對,與宗教的神,當作哲學與宗教的
最初的“交匯點”。從這點以後,(範例)哲學和宗教,就各分道揚鑣了。


絕對的定義有三條。一,絕對的概念引入範例作為本體的範疇,仍然保留“無限制”
的含義。用黑格爾的語言,叫絕對沒有任何“規定性”。二,從第一條定義可以引
伸出絕對的另一個暗含的意思是,絕對不包括“任何邏輯”,比如在絕對中沒有
“因果關係”。在這個意義上說,絕對就像是“鐵板一塊”。三,絕對不是存在的
一個事物,絕對是一種“潛在”的狀態,是一種“背景”。也就是說,絕對的本質,
是事物生成的“邏輯前提”。沒有“潛在”,就沒有存在。一切存在必須經過潛在
的邏輯過程。


04-絕對與存在的關係


在這個意義上,談論絕對的範疇,是對傳統哲學本體論,存在討論的補充。絕對是
挖掘存在的“邏輯前提”,如同當討論事件的發生時尋找事物的原因一樣。事件的
發生,與其發生的原因,是兩碼事。所以,絕對的範疇,不是給存在“再加一個”
第一範疇,而是在不同的認識邏輯鏈條的不同環節。從這個角度看,絕對,沒有違
反“存在”是的本體第一範疇的共識,而是對本體論的補充。


1-潛在定義(絕對,non-being, not being, not nothing)


絕對是“潛在”,那麼“潛在”的定義是什麼呢?潛在,是一個邏輯前提,一個隱
藏的,還沒有“出現”的狀態。也就是,還還不是“being”,既存在。但潛在必定
要變成being的。因為後者的邏輯前提是潛在。


2-潛在與存在的關係(潛在是存在的基礎,潛在不是存在)


它與being, nothing的關係如何呢?答案是,絕對作為潛在,不是"nothing",因為
nothing以thing為前提,所以是“對個體的否定”。絕對不是對個體的否定。絕對
也不是"not being or non-being", 因為凡是與“being”有關,就是以它為前提,
不論是對其肯定或否定。絕對與being沒有關係,是兩碼事。是兩個範疇。潛在與存
在的關係是,潛在是存在的基礎,但潛在不是存在。這就是潛在,作為絕對的本質
定義。


3-否定存在是否定個別存在,而不能否定普遍存在,因為普遍存在包括問題自身,
導致自相矛盾


可以否定“絕對作為潛在”嗎?可以像否定being那樣否定絕對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潛在,是一切存在的邏輯前提,這就包括了質疑者。不用說,質疑者如果懷疑
自己的存在,必然會導致邏輯矛盾。所以否定絕對範疇是不可能的。


4-薩特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與海氏一樣。也只有否定人的存在才不自相矛盾


海德格爾看到了存在的問題。他挖掘了前蘇格拉底時期古希臘哲人討論存在問題沒
有結果的狀況。他也發現了蘇格拉底師生三人將前人“什麼存在和為什麼存在”的
二個問題,轉變為“如何存在的?”和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存在”。也就是將形而
上和本體的純粹精神和學術的探討,變成了追求真理的知識群體和社會大眾的行為,
包括科學領域的發現,道德觀的落實等。


海氏,看到現代商業社會,個人價值的迷失,想繼續完成“什麼存在和為什麼存在”
的二個問題。海氏的最終目標,是發現本體意義上的關於存在真理(但他沒作到)。
他從人的存在“human being”,開始研究存在問題。他研究了人的心理行為,如關
心,恐懼等,但他沒有完成他的第二部書,既關於“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範例
的本體論是對其第二個目標,也就是本體討論的根本目標,的補充完成。


薩特是繼承了海氏的關於“人的存在”的思想,討論一切存在,都是指的人的存在。
他討論人的存在的否定,本質上是揭示了海氏將自己本體討論僅僅局限與“人的存
在”的一個內在矛盾。可以說是獨到眼光的一步。但薩特同樣不可能繞出“人的存
在”,這一繼承海氏留下的討論本體存在問題的局限,所以最終還是沒有對普遍存
在的討論有新結果 - 作為一個副產品,想反的是,薩特對“人的存在”的本體討論
哲學意義的積極貢獻。


5-無極是思想的火花,不是理論,不成系統


中國哲學的關於“無極”的猜想猜想,根本問題出在沒有系統性,沒有繼承性,更
不用說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邏輯。它只是一些“思想的火花”,一些天才的“猜測”。
既不可歸於一個固定的人,也不可歸於一個固定的著作,更不用說歸於一個固定的
年代,像西方亞理士多德三百萬字以上現存的著作那樣。中國這些本體論的思想,
是以上三種努力的混合,包括一些假託之作。但既是這樣的“思想火花”,我在范
例本體的絕對範疇討論中,仍然給了它應該得到的,有價值的,歷史地位。
第二十四節 小結 - 絕學的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研究的“哥白尼革命” 
形而上學,一詞來自亞里士多德,是他的學生在後來編輯他著作14卷本全集,亞里士多德探討其他非自然研究領域著述時所使用的詞。形而上學,當時指的是如何認識的這些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來源,如何確定知識的真理性,等所以這些研究的總括。亞里士多德生前沒有用過“形而上學”這個詞,但他意指凡是這類知識的研究,為“第一哲學”,與早先的伊立亞學派的主要哲學家,巴門尼德提出的本體論研究的內容相同。


在經典的哲學研究上,對形而上學/本體論的研究,都是在對自然事物以外去找尋原因,如“第一推動因”,上帝,形式,宇宙萬物,存在,自在之物,精神,理性等等。用於作為人類認識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人類向自己身外,探求對本體論的研究,這是因為自然界是在自身之外,人類認為,唯有如此,才可能發現世界上萬物變化之本因。


在絕學中,經典哲學的形而上/本體論研究,從朝向自然,轉為朝向思維自身,180度的轉彎。這是因為,絕學認為,一切時空中的物體,都是“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組成的,沒有例外。而普通範例,不過是高級範例的一個初級形式。是事物處在發展中未到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質前的“自在狀態”的情形。而高級範例,僅僅是由於人所具有的“思維功能”。但思維的特性是其自身具有“絕對”的性質。而這種性質是“範例原型”固有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思維,都是範例原型所提供的一個微型拷貝,如果每一滴水都是大海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每個高級範例都等同範例原型,每個人(意識到自己是高級範例)都有上帝的一部分。


這樣,當哲學家試圖為自然物,尋找形而上/本體論的基礎,哲學家將“自己的思維”作為研究的對象,也就是通過自身反思,就可以找到形而上/本體論的基礎。需要說明的是,因為絕學認為,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是一個事物的二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哲學家的在自身“向內”反思時,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思維,作為高級範例,形成前的初級階段。


絕學顛覆的經典哲學的形而上/本體論研究方向,通過新的角度來定義形而上學的研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絕學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研究,可以說是抽象思維發展史上的對經典哲學此類研究的“哥白尼革命”。


我將存在分為四個檔次,在,存在,定在,思在。根據什麼呢?簡單地說,根據事物的邏輯關係。舉例來說,我們感官所見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看成,“定在”,的集合。在這個集合內,一切因素,都是能通過某種程度的感官得到證實。如一塊石頭,一條魚,一個人等。語言也在其內。因為語言的功能,我們又建立了一些抽象的子集合,如公民,貨幣,憲法,公司,等等。它們也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否認它們的存在,人類的文明就沒有了。所以抽象事物的集合是我們社會的基礎。


因為人的抽象能力,我們開始發現了數學的功能。人類陸續發現了自然數,小數,分數等等。在古老的埃及人建立金字塔時,需要將塔的邊長進行開方求得。但當用以開方的數字是負數時,就無法進行下去了。這種求負數方根結果的定義,人類又過了二千多年才正式確定下來,由笛卡爾稱其為虛數,數學家歐拉開始使用,以後
才慢慢為大眾接收。從實數到虛數的認識過程,如同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一樣,都是自然世界的邏輯規律“強迫”人類接受的結果。這種認同,導致了四個存在的另一存在,稱為“存在”,的存在。因為沒有其他的詞來形容,所以只好一詞多意,多用了。


存在,為什麼是空虛的呢?因為存在的集合是由所有被定在中,否定的因子組成的。因為存在的“無形性質”,所以存在的集合也更加廣泛。它使“定在”成為自己的子集合。人們總是通過“形”的存在,發現“無形”的對應物。如上面提到的虛數與鬼神。但有多少事物我們還沒發現呢?沒有發現的事物,或者沒有由語言抽象出來的事物,是人類的文明還沒有達到其高度時的狀態,但在“存在”的集中,不總是存在着嗎?不過我們不知罷了。


同樣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有。我們有時感到空虛,無望,甚至絕望等許多消極的感覺,都是從哪裡來的?我的回答,它們都是從“存在”中來的。因為我們的思維功能的無限與絕對性質,它超越了一切有限的事物,就超越了所有“定在”的集合中的因子,而追求新的因子,在沒發現其前,必然感到的是失望或空虛無助,猶如癌症的
晚期病人一樣。但我們根據人類歷史,知道這種空虛感覺會過去的。也就是,我們將由“存在走向定在”。用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說,我們會“在存在中建立本質”,因為“存在先於本質”,孩子先於成人,幼稚先於成熟,感覺先於理性等。


知道了虛數和實數的集合關係,猶如知道了定在於存在的集合關係,我們會不會邏輯地想象,哪我們關於虛數和實數的概念不都來自數嗎?同理,知道了定在與存在的關係,我們就會想到其實對存在的這兩個詞和概念的修飾,恰恰是因為有一個更加抽象的“在”的存在。這樣我們就進入了最後和最高的哲學關於存在的領域。


在“在”這個“集合” - 嚴格地說,已經不是集合了,因為“在”沒有邊界 - 中,只有“存在”存在,這唯一的一個子集。在,用網友愛用的詞,叫作“至大無外”,就是這樣一個無限與絕對的範圍。在是這樣一個廣泛的集合,它的唯一性質,是“沒有性質”。它的唯一功能,既是“無中生有”,產生“個別否定”的集合:存在。在,所以可以說是,除了存在,什麼都不存在的存在,既最後一個存在。


存在的四種狀態,具體化後,就變為“範例”。在,是範例存在的基礎。存在和定在,是範例的具體內容,既空虛的存在集合,與可數的實在存在的定在集合。時空的範疇,是客觀真理,不依人的認識為轉移,是定在的根本“規定性”。逃出了時空範疇的規定性,就逃出了定在的集合,來到了被個別否定的虛無境界,存在了。研究存在與範例的這些關係,就是範例哲學的任務。


在哲學史上,沒有人曾明確地,系統和扼要地簡述過存在的這四種狀態,也沒有人提出過範例的概念。作為文明先導的哲學新概念,如果是真理,必將經受住世人的質疑,必將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任何既使是錯誤的理論,也都是真理的先導,這就是“四個存在與範例哲學”的“bottom-line”了。




第二十五節 幾個相關的問題 A絕對的“無”與存在的“空”區別何在? 
在範例哲學的本體論中,絕對和存在是兩個主要的範疇。絕對,指的是世界的背景,基礎。絕對不是任何抽象的邏輯或具體的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指的是具體事物的“空缺”,也就是,不存在。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舉例來說,現在天體物理學界,已經接受了世界大爆炸的學說,認為這個理論模型能夠解釋我們周圍的世界的起源。既然是大爆炸,就有一個開始爆炸的起點,儘管這個起點可能不是時間和空間。這個爆炸的起點,天體物理學上叫做“奇點”。我們不難想象,是宇宙的某種潛在的能量和將要形成的物質在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開始了爆炸。在爆炸以後,才生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星際河系,才有了時間和空間,直到我們的太陽系產生等等。那麼我們的宇宙生成(爆炸)的潛在能量和物質前身是如何積累和生成的呢?這些積累和生成,如果不在時間之中或空間之中,如果來理解他們呢?


範例哲學本體論的絕對範疇,與其他範疇的關係,就是絕對與在,存在,思在和定在的關係。就相當與大爆炸的背景積累基礎,與奇點和後來的星系河系自然宇宙的關係。理解這種對應性,就容易理解範例哲學本體論的各種範疇之間的關係了。範例哲學與現代天體物理學,是如同“隔行如隔山”的不同領域。可是,中國俗話說,“隔行不隔理”。也就是,他們內部的運動規律和自身邏輯,又有一定的邏輯同一性。這就是絕對範疇和天體物理大爆炸邏輯前題的關係。


存在的虛無,表示個體現象的缺失或不存在,既存在是“空”,nothing。這個個體的不存在與絕對背景的範疇的意義,範圍完全不一樣,內容也完全不一樣。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潛在的基礎與具體的缺失的關係,所有是根本不同的二個概念。
B物質與精神關係的範例哲學解釋 
在大陸共產黨“紅太陽”照耀下長大的人,對共產黨的政治課都是熟悉的。所以很多人後來到國外,對自己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某些思想,如共產黨灌輸的哲學教條,往往沒有得到澄清,有時還認為是對的,拿出來跟別人爭論。這其中之一,就是共產黨的“唯心/唯物主義”的劃分。中共說,凡是承認物質產生精神的,就是唯物主義者。凡是認為相反,既精神產生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當然沒有人願意當唯心主義了,那不跟憑主觀想象胡說八道是一個詞了?所以大家多認為是物質產生精神,作唯物主義者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一個人知道較少,剛剛接觸哲學,往往是一個唯物主義着。當他(她)懂得多了些哲學,思考的多了,他就多半會變成一個唯心主義着。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如,我們知道,橡樹碩大枝葉茂盛來源與它的種子。也就是說,橡樹的成熟後的樣子,不是隨便長成的,正像一個成人的身體不是自然界胡亂操縱長成的。在橡樹的種子裡,既,基因中,橡樹後天的形狀也經在那時就設計好了。種子入土以後的歲月,只是適當的空前,水分,營養等外界的條件合適的問題了。而在種子基因里的這種設計,既生長密碼,“code”,能不能找到呢?答案是找不到的,或者不是人類的密碼的樣子。從這方面看,這種設計只能是一種精神的東西。所以這種精神的設計,產生了樹葉,枝幹,花朵,等等。這不就是精神產生物質嗎?所以,當黑格爾說,他所謂的“絕對精神”,經過了“邏輯階段”,“自然外化階段”,最後進入人的頭腦中,既“精神階段”,是完成整個世界形成的過程。聽起來似乎滿有理。這也許是黑格爾的學說一直流傳之今的原因。再比如,一個三角型三內角之和等於180度,在現實中如何都畫不出來。而只有證明時,從邏輯上才能發現。而一切現實的三角形,都是根據三角型三內角是180度的定義為標準而產生的。這不說明是理論產生了實際,精神產生了物質嗎?


但如果我們再往深究,我們就會發現,“精神產生物質”的認識仍然有問題。比如,再拿橡樹種子為例。我們如何知道在橡樹的種子裡,所有今後的形狀的設計是“全部先定”好的呢?有沒有可能,橡樹的種子是在生長中,走一步看一步,逐漸生成自己最後的樣子呢?或還有其他的外界原因會導致橡樹不能長成橡樹成熟後的樣子呢?答案是完全可能的。那麼,究竟精神產生物質,還是物質產生精神,唯物與唯心,到底誰對呢?


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兩者都錯誤。在範例的本體論中,絕對作為潛在,是一切現象和事物的根本來源。當我們說誰產生誰時,明顯潛在的前提是,我們已經將物質與精神分成了二個事物。也就是說,它們是經過“一分為二”的事物,是具體的事物。對具體的事物來說,既不是物質產生精神,也不是精神產生物質,而是精神與物質同時產生,而互相聯繫發生作用,既,“2+1”。“2”,就是可以將事物看成一個整體後,分為二個部分:一分為二。這在中國的古老哲學早已存在。但這兩個分開的部分,猶如“形式與內容”,都不可以單獨地存在,而必須互相作用,互相影響。這就是“2+1”。哲學上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經驗主義,理性主義。生活中有陰陽,有男女,有天地。不應該只是看到將整體分為二個最大的部分就完了,而更重要的,是看到雙方的聯繫,互相的制約,變化甚至轉化。這就是範例哲學所要強調的範例哲學的方法論:“2+1”。


喬母思基半個世紀以來,僅僅強調語言的一般形式語法方面,試圖從此找到理解人類語言的普遍規律,但這條單一的路線到今天看來失敗了。計算機的人工智能模擬,也是同樣,以為僅僅用算法語言形式,可以模擬思維,因而也可模擬人的意識,到今天也明顯失敗了。更不用說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只強調鬥爭一方,沒有合作,更是根本錯誤因而遭到了拋棄。


總之,範例哲學的方法論,首先“一分為二”,然後在“二中找一”,而不是“合二為一”。找一,就是“加一”,就是發現二大根本部分的同一性。這就是範例哲學方法論的核心。
C人的“絕對意識”是從哪裡來的? 
什麼是人的“絕對意識”呢?絕對意識,就是常人所說的“完美”的要求。我們對
自己的很多方面都不滿,都希望變得更好些。父母希望兒女更聰明一些,個子長的
更高一些。孩子希望自己的玩具更多一些。老婆希望老公掙更多的錢。老公希望老
婆更漂亮一些。老闆希望員工工作做的圓滿,員工希望自己的工資更高一些。民眾
希望自己像名人那樣,名人希望自己像領導人那樣有社會地位......等等這些。


人們也知道,這些想法多半是不可實現的。即使一些被實現了,又會又新的冒了出
來,永遠不會完結。但很少人問起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追求完美的想法?”。
為什麼動物就沒有?比如,為什麼豬吃飽後在泥潭裡曬太陽就顯得非常幸福,而人
類並不羨慕豬的生活,儘管人吃飽後仍然有許多顧慮?你也許會說,因為我們是人,
區別與動物,所以我們才有動物不曾有的問題。可是人又有什麼特殊的東西呢?你
也許會說,因為我們有語言,可以思考和提出問題,所以我們人類才產生了這樣的
疑問。你如果這樣回答,只是答對了一半,而且還是不重要的一半。動物也有自己
的“語言”,雖然它們的語言和人類的語言有別。而且它們也會運用它們的語言進
行“思考”,而且還好“協同作戰”。例如,科學家已經發現,鯨魚群在撲獵海豹
時會採取某種“戰略戰術”,全殲敵人,同樣的行為也會發生在豹子群身上。所以
問題的答案不在於此語言和思考。


我認為,問題的答案在於人類的大腦和動物的大腦,有本質的不同。這種不同,是
人類運用語言上萬年來逐漸進化的結果。人類的語言,在原始時期,和普通動物並
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會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表示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人類復
雜語言的開始,起源於工具的製造。而且正是這些工具的製造,形成了我們人類不
同群體部族的語言區別。科學家已經發現,在類人猿打造石器工具時,由於石頭的
形狀,如圓形,和橢圓等,形成了菲尼基人的“蝌斗”似的象形文字。這種形裝的
文字,又對民族性格的發展,思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我可以想象,中國人的北
京山頂洞人,也許面對黃土地找不到石頭,有的只是泥巴和樹枝。所以他們用泥巴
造成了方形的泥胚子晾乾造房子,用樹枝作為工具打獵。這也許就是我們祖先方塊
字的來源。從這個方塊字中,又形成了中國人的古板的性格等等。當然這只是我的
猜想,真實的結論需要考古的證明。


再回到大腦思維功能的話題上。人類的語言不同樣動物的語言,其本質的區別是,
人類發展出,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而且發展出了,可以用這些符號系統代
表“抽象”的概念,並運用這些概念逐漸上升,得出新的概念。這樣,一步步,一
層層,建成了人類文明的大廈。這個文明的大廈,首先是在人類的大腦中,思維中
搭成了大廈的“腳手架”,然後一步步地移動到現實中來。這就形成了人類文明的
起源。想想我們這些概念,如“貨幣”,“政府”,“權力”,甚至一個“度假”
這樣簡單的概念,如果不用語言來表述,都是不可想象的。將抽象的概念聯成了系
統,並與實際的生活經驗相結合,人類就有了宗教,哲學和科學這些系統的概念和
實際成果。簡要地說,人類的文明就是如此而來的。


用語言產生概念的過程,有深遠的意義。這個過程的本質,是與自然界如何產生各
種各樣物質的過程,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根據本能感到概念和物質,是有區別的。
因為物質的有時間和空間的延伸,而概念沒有,或概念依賴與人類的思維的認同。
比如“婚姻”的概念產生了。但發明這個概念的人死了,那麼這個概念還是由其他
人繼續使用得以延續。而“石頭”,作為物質的存在是有時空的延續性。但我們已
知時空的延續是相對的,
猶如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一樣。非常短的原子的半衰期,本質上和概念沒有區別:
它們都是曾經存在過的一個“點”。這也就證明了語言之與思維,如同物質之與自
然界:二者本質是一樣的關心。這就是為什麼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上帝不
可能讓真理重複出現,既,又出於自然界,又出於思維。所以結論,他認為,只能
是“思維與自然是一致的”。這裡,我必須指出,巴氏的意思是,他所說的思維,
指的是語言所形成的概念,與自然界所產生的萬物的一致。因為真理的概念是來自
概念,和來自世界萬物。


自然界與其產生的萬物,粗糙地說,是“一與多”的關係。思維與語言所構成的概
念,也是“一與多”的關係。那麼這“兩個一”是什麼呢?它們是否也一樣呢?邏
輯地說,假設“A=B”,並且“C=D”。那麼再假設,如果“B=D”,那麼我們就可以
得出“A=C”。將前者A與B看成思維與概念的關係,將後者C與D看成自然界與萬物的
關係,我們就得到了,思維自身與自然界自身,既這“兩個一”,也是一致性。下
一個問題是,究竟什麼是“一”?


在研究“一”的本質前,我們知道,由一產生的“多”,在自然界表現為萬物。萬
物存在邏輯真值,是科學研究的範圍。因為萬物是相關的,有邏輯結構,有系統,
有互相作用的功能,所以科學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和證明。我們也知道,科學方法的
產生是理性的結果。也就是,是思維運用邏輯,反思,證明,猜想等多種方法來探
索事物的相互關係和它們各自的結構系統。但到對“一”的研究時,我們會發現,
這一切研究“多”的方法都不存在了:因為“一”沒有結構。沒有結構就沒有邏輯,
就不能運用理性來研究。所以要研究“一”,必須用更高一級的認識論。事實上,
這種認識論是最高和最後的認識方法,是在超越理性認識之上產生的方法,是最終
和宗教神學合為一點的地方:它就是“悟性認識”。任何理性的最後環節和出發點,
最後都必須和信仰歸為一體,和宗教歸為一體,因為在這個終點,邏輯不存在,理
性不存在,結構不存在,只有通過悟性到達而得出結論。


通過悟性認識達到的這個終級點,就是認識到“絕對”的存在。絕對,只是作為一
個“背景”,作為一切存在的基礎,也就是“潛在”。絕對是自然界的基礎,也是
思維的基礎。事實上,每個人的思維所代表的,都是在絕對背景“大海中的一滴水”。
這個絕對的水滴,進入每個人的大腦思維中,隨着生命的開始發揮功能。隨着生命
的完結而乾枯。當我們在能夠運作思維時,沒有任何事物我們不可想象,沒有任何
物質我們無法理解。我們只有尚未理解的事物,沒有永遠理解不了的事物。正是因
為我們的絕對觀念,來自於我們存在絕對背景的事實。從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這樣
證明絕對的背景存在。如果“有,才能產生有,那麼,有的鏈條永遠沒有頭。只有
無產生有,有才發現了自己真正的開端。而從無到有,是非邏輯的過程。所以只有
悟性認識,才能把握它的絕對背景。


這就是思維的絕對性來源,用哲學的話說,就是“範例哲學”所表述的概念。
E 對絕對的疑問的回答


我在以上談到了“絕對意識”,激起過很多爭論。爭論的觀點主要圍繞這麼幾種意
見。一種是認為絕對不存在,人類對各種對有限的不滿是希望更大的相對狀況。還
有一種意見認為相對的對立面是只有上帝才具有的性質,人類的生活中不可以有絕
對出現。其他還有關於主觀態度,如狂妄自大,故弄玄虛等的指責。下面,我想提
出更多絕對的情況,補充我上文的意見。


哲學上對絕對的定義,是相對的反面。但絕對這個詞,多為副詞,既多是修飾其他
的實詞,如形容詞,名詞等。在斯坦福的哲學詞典上,沒有關於絕對的條目。在維
基百科上,絕對往往用來形容宗教的內容,如上帝等的代詞。從這個意義上,我討
論哲學上的絕對意義,是一個新的嘗試。所以我稱之為“絕學(the Absolutology)”。
除了範例上的本體對絕對的定義,我還想指出生活周圍的絕對情況的例子。


首先,我定義絕對的性質為二種狀況。一種是“自在的絕對”,一種是“自為的絕
對”。自在於自為,是康德哲學的遺蹟。前者是“潛在,盲目,沒自我意識”等的
狀況。後者是“顯現,自覺,意識中”,與前面相反。然後我進一步定義絕對等於
無限:既不受限制,沒有節制的意思。


什麼是自在的絕對?我認為例子有,如數學的整數無限的延伸。如動物身體的“整
體性質”,既不可以不斷更換器官,如汽車更換零件一樣,使其永遠生存下去。這
種絕對的性質還可擴大到地球的生態,太陽系的存在,甚至大爆炸後今天的宇宙體
系。當然,思維具有這樣的性質,因為思維沒有邊界的限制:我們沒有什麼不可想
象的東西。思維的絕對性質的證明是簡單的:如果思維有限制,有沒有想象到的界
限,那麼思維就已經想象到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康德的“自在之物(noumena)”是
不存在的。


其他一切絕對的性質,都是自在的性質,甚至包括思維在許多情況下也是如此。人
類只認識到自己思維的絕對性質,才是思維的絕對性變成了自為的狀態。這就是范
例哲學中所說的人成為“高級範例”的狀態。人類在沒有認識到思維的絕對性前,
人類只能是“潛在的高級範例”。猶如類人猿在沒有產生語言之前,同其他普通動
物沒有本質的區別。人的思維功能,那時只是潛在的自在性質。人類只有在思維和
語言發展起來之後,才有意識地變成了自為的人。


人類對思維的絕對性質的認識,是繼人類認識到自己的語言功能,思考和邏輯能力,
製造工具的能力之後,轉向自身自我認識的一大步。這就是範例哲學區別與傳統哲
學的不同。人類的歷史就是永遠在百尺竿頭上要更進一步 - 在抽象的精神產品,哲
學,上也是如此。
第二十六節 範例的歷史觀 
歷史是前進還是循環?


人們對歷史的看法,有基本兩種歷史觀,我稱為“循環派”和“發展派”。持“循環”看法的人,必然認為沒有“絕對的事物”,“沒有絕對的坐標”。用古希臘的一句話叫“人是萬物的尺度”,一切都是相對的,或稱“相對主義”。持“發展”看法的人,必將認為世界上存在“絕對的事物”,或有一“絕對坐標”。“發展”的思想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接近。


我認同後者“發展”的觀點,認為“絕對事物”存在。我反對“循環”論,反對“相對主義”的思想。我從二個方面說,第一是共識。讓我們先看看百度的定義:


“發展的螺旋式 - 正文
  對事物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曲折性的形象概括,否定之否定規律表現形態的哲學描述。它表明事物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不是直線式的,而是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即由自身出發,仿佛又回到自身,並得到豐富和提高的辯證過程。 
  古希臘的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已有把事物的發展看成是一個圓圈的思想。他們認為“無限”或“火”是萬物的“始基”,一切事物都產生於它,又復歸於它。但他們所說的復歸是單純的周而復始,不包含變化和提高,帶有循環論的色彩。畢達哥拉(約前571~前500)、普洛克洛以及J.-J.盧梭、I.康德、J.G.費希特和F.W.J.謝林等人也都具有關於發展是對立面統一的思想。其中普洛克洛和謝林已直接提到發
展是一個圓圈。他們所說的圓圈已不是簡單的循環,而是在回覆中包含着以前發展環節所達到的全體,在高級階段包含着低級階段的某些東西。G.W.F.黑格爾對後一種觀點很重視,並把圓圈式發展提升到一種普遍形式,並以此作為構造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方法。他認為,在發展中,作為開端的東西,是沒有任何規定性的抽象物,是個渾然的整體。但它潛在地包含着以後發展中的各個環節,作為它自身的對立面。發展就是這些對立面的展開,是對開端所包含的各個環節間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體現。黑格爾認為,從自身出發,仿佛又回到自身的圓圈運動,從肯定(正)到否定(反)再到否定之否定(合)的過程,是肯定和否定的統一。每個圓圈後面還聯繫着更大的圓圈,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雖然黑格爾圓圈式發展的思想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但他把發展理解為一個聯繫着的系統,認為人的認識就在於統一完整地再現和把握髮展着的具體概念的各種規定,這些思想是合理的。”




“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曲線螺旋上升的過程” - 我以為這早就是家喻戶曉的常識了。國內的馬克思哲學教育課,經常將這句話規結為黑格爾的思想。我們不能在將馬克思主義的“髒水”潑出去時,將古希臘以來正確的哲學觀點的“嬰兒”,也一起潑出去。


我也認為“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觀”是正確的,因為它的背後,意味存在一個絕對標準。如果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或坐標或尺度,一切相對的事物,便沒有依據了。在這個絕對的標準下,相對事物才有根據。 


第二,絕對與相對的邏輯,就是必然與偶然的關係。任何絕對,都是以相對為表現。任何必然,都是以偶然來開路。


我說“理性是絕對的”,就是說,作為人類,作為一個集體,其思維能力在發展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理性必然要到來。至於何時到來,表現在何地,在哪個民族首先降生,都是偶然性的。就就像一個孩子將會長大,他的思維將會成熟一樣。再讓我用自己的心得“範例哲學”的概念,做解釋。




在一個“範例(Instance)”中,既,在時空中出現的事物,都帶有相對的性質,也就是,都是偶然的。古希臘的出現,或其他文化的產生,如中國文化,都是這樣。任何偶然的範例,它的存在就是一個“僥倖”,其消失是肯定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古希臘被古羅馬取代了,古希臘表現的人類“理性火花”,被古羅馬澆滅了。這也是個“偶然”的事實。換句話說,如果古希臘根本不存在,人類的理性也要在其他的時空中表現出來。這個其他的時空,就是與古希臘的時空一樣,說不定就是中國人來代表,也完全可能。因為理性是必然性,是絕對的。凡必然的事物,它的出現,只是機遇的問題。這個機遇,就是偶然和相對的。


也可以這樣看。如果中國出現了古希臘那些地理和社會環境,中國就會代表人類,首先產生思維的理性認識。科學與民主的根源就會來自中國。必然絕對性的事物,沒有什麼神奇的秘密,它的真實面貌,遲早會讓自己在偶然與相對的時空中,徹底暴露出來。這後者,就是前者的一個“Instance”.
第二十七節 世界的結構與結構的世界 
我原來住在北方。冬天每年都下大雪,久而久之不以為然。一天在<讀者文摘>上看到這樣的話,使我大為氣惱:“對冬天第一場雪的驚嘆與否,是測量一個人年齡大小的尺度”。我在比方這麼些年了,誰把下雪當回事呢?我當時不過二十出頭,難道我已經老了嗎?因為據說是名人名言,時至今日還心有餘悸。每當北美的第一場雪翩然而至,心裡就想起了這條在中國學過的咒語:哎,又老了一歲啊!


老,有老的用處。將這句話的文學色彩刨掉,冷靜地想想自己為什麼不再驚嘆,自己又不由自主地誠惶誠恐起來 - 對這個世界,我自以為是什麼都知道了?據說,這是要倒霉的前兆!


原來這個世界在我來到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我從生到死所要作的,不過是怎樣了解它,或使點小詭計琢磨着怎樣捉弄它 - 除此外,基本上是let it run its own course,i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不過,這個世界又不老老實實乖乖地告訴我它的一切。它跟我耍“太極功夫”,虛虛實實讓我摸不着頭腦。我到海邊散步,看見的是幾隻死螃蟹,卻不知道它們為什麼死。看見漲潮落潮,卻很難知道到是天上的月亮在作怪。


後來我才知道,自然界告訴我們的都是事實。而事物間的因果關係卻要人類自己去找。也就是說,世界的事實,是被他的“結構”連接起來的。我們只有沿着“事實”指引的小徑前行,才能找出連接起來它們的“骨骼”。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系統。我們稍不小心,就會掉到它枝節末尾的犄角旯旮里耗盡一生,而不得其全貌。因為從我們來到世界上的時刻起,“上帝”就為自己的拷貝而後悔,已在給我們“倒計時”,計算着何時收回了。


上帝真正偉大的東西,藏在我們的大腦中,叫做“思維”。因為在人類探索自然界的時候,不知不覺,在自己的頭腦中建造了一個與上帝居住的自然界同樣的東西。與上帝不同的是,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上帝明顯是在看人類的笑話 - 正象古羅馬帝國的王宮貴族們繞有興致地看着羅馬圓形競技場的撕殺一般。上帝在看:“誰能建造“最為完美”象我一樣的世界,我就選誰將來進入天國!”


人們着急的問:您是怎樣定義“完美”呢?上帝笑而不語。多數民眾捧着石頭,死魚,畫成的月亮,跟在經驗的哲學家後對上帝說:這就是您住的世界啊!一小隊科學家,文人,算命家和雜技家,帶着自己的畫圖,論文,道具,刀槍火藥,跟在先驗哲學家的後面對上帝說:這就是您住的世界設計圖和符咒箴言啊!


上帝終於開口了,但只說了一句話:一個也不赦免!因為我住的是一個“有秩序的世界”。


對思維的分析


從17世界笛卡爾發現“心靈物質”後,人類此後對它的研究變得正式起來。現今一切關於人的思維,意識,心理的研究,都可以追溯於笛卡爾。當然,人類發現自己的心靈特別的地方,是從遠古就開始了,如佛教等宗教,都有對心靈的描述。心靈作為一種物質,它與普通物質到底有什麼不同?笛並沒有細緻研究,他只是將其當作自己發現的分析方法的一個開端,多數時候是用心靈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可以想見,當時宗教是多麼盛行的時代。


從今天範例哲學的觀點來看,笛卡爾的“心靈物質”被定義為“思維”。具體地說,思維是由兩個大的部分組成。一,整體的部分;二個別的部分。這樣,思維的本質就是“波粒二象性“的,如同光子一樣。再一個小的共同點是,光子沒有靜止質量,思維,不論用什麼介質進行,也不會有“靜止”質量的(腦溢血不算,因為涉及血液運動和血管壁的狀況)。具體細節的揭示,當然是科學家的事。


思維的這兩大部分,都是從功能的角度出發。整體的部分,如意識,感覺,理性,悟性,意志,心理的各種感受(嫉妒,羨慕,信仰,崇拜,恨,僥倖,痛苦,歡喜等等)。作為一個整體,思維如“波的性質”的表現。也就是,它是一種瀰漫全部的身心都受到影響的感受。思維的部分功能,是以“粒子”的形式出現的。也就是,思維要產生“思想”,這一思維的產物,它不影響除思維的器官,大腦,外的其他任何人體器官。也可以說,類似電子儀器的運作處理概念,思維的“粒”的功能是“digital”的;而其“波”的功能是“analogue”式的。


範例哲學認為,人的思維的整體性質,如同現代科學哲學系統學認為的那樣,是“整體大於部分”。也就是說,思維作為整體,是不可以由思維部分的功能所取代的。儘管思維整體是思維部分的源泉。舉例來說,整體部分的缺陷,使得某人顯得“缺乏常識(lack of common sense)”,但這種缺乏又與思維部分的功能分開的。例如,有“天才白痴”的情況。一個人可能會解哥德巴赫猜想,或黎曼質數分布猜想,或郎道問題。但他可能不會料理自己的生活,不懂得同外界交流,更別說具有一般人的對社會問題的理解力了。


另一個方面,思維的部分,在產生思想如粒子發射時,是按“線性”進行,而且是能量也不平均,既,有的大,有的小,成“量子態”進行。由此,每個產生的思想,也是各異的,有的深刻,有的淺薄,有的多慮,有的隨便些。明白思維的整體部分和個體部分的區分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思維,作為大腦的功能,並非人類所獨有。在其他普通動物身上,整體部分的功能,表現為感覺。但它們有潛在的而沒有發展成熟的個體部分,不可能產生思想。當一群羊或一網魚在運動時,
它們僅以自己的整體感覺,跟隨領頭的動物而前行。當人的智力在初期發展階段,也同樣如動物一樣用整體的感覺作為“default value”,來追隨外界的信號。人稱這種本性為“信仰”,其實它與兒童對母親的信賴一樣,是動物的本性。


人的教育學習,是產生思維個體部分的必要條件,也就是產生思想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信仰,用克爾郭凱爾的話,是“信仰的傾注(leap of faith)”。克爾郭凱爾認為,理性或邏輯的發展(既個體部分的思想產生),與信仰沒有關係。因為理性和邏輯不論如何發達,都是個人(“subjective”)的一個工具,都與信仰的產生無助。按照範例哲學以上的觀點,信仰是一個整體部分。個體部分不可能取代整體部分,只能不斷修正整體部分。因為只有思維的個體部分不斷繁榮廣闊,才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才使人類不必要總是依賴“default value”,這種天生或自然
的原始本能,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因為人類的思維個體性學會了“抽象”的方法。經過抽象得來的的思想,使人類終於與動物界從此分開了。


誰能想到,範例哲學關於思維的結論,會與三個世紀前丹麥人在觀點不謀而合呢?這就是中國古人說的“道”的普遍性吧。
A結論 從絕對的潛在,產生了數。數的現象開始為一,從一又產生了多。從潛在走向存在,從絕對走向相對。絕對的本質決定了相對的整體趨勢。整體趨勢,包括自然,歷史,道德,物質文明等,最後還要回到一。這是一個絕對的,總的,必然的,大趨勢。這個大趨勢中,不免有偶然因素,不免有枝流,但最終,只有一個目標,一,如同萬川最終歸海。如此循環,永不停止,這就是範例哲學所看到的世界的本質。人的產生,來源於自然,歸結於自然,人與自然為一體。絕對通過自然的物質,產生了人的精神,在人的思維中呈現了自己的影子。人在自然發展的過程,通過思維看到了絕對的對世界的設計。絕對與思維,因此,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自然是兩者聯繫的媒介。這就是範例本體所表述的,絕對與全部存在範疇的關係。
第二部 範例 
範例的本體論,回答了康德和黑格爾忽略的哲學的根本問題,既存在問題。這個問題,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家提出過,現代海德格爾提到的,“究竟什麼是存在?”的問題。具體講,絕對範疇,回答了康德的“本體界(noumenon world)”或叔本華“world as will”,是什麼的問題。


在本體論基礎上所建立的現象界,如康德等所為,就是現象界。在範例哲學中,這就是“範例做為現象的存在”。與以往的哲學不同的地方,範例哲學認為本體界,既,絕對的範疇部分,不是如康德或叔本華的本體界一樣與現象界毫無關係了。範例哲學的本體絕對範疇,體現在範例現象思在,的表述之中,既,思維。思維的本質上,分享本體的絕對部分。思維的絕對性質,與本體的絕對性質唯一的區別在於,思維的絕對性被“個體化”了。思維的絕對性被“禁錮”在,或“先定”在有限的時空個體,人,的頭腦中。


範例的本質就是“先定”的原則。先定有雙層的意義。一是所提到的思維的絕對性質,分享範例本體絕對背景的本質。二是在範例的現象界,先定意味着其最基本,唯一的範疇是“時間”。一切其他規定性,歸根結底,最終落實到時間的範疇上。只有時間的範疇,才是一切範例現象作為現象最更本規定性。


範例哲學研究的對象,在這個意義上,是“雙重絕對”的性質。而對範例本體的絕對範疇的認識,來源於對思維本質的發現。既是,從個體思維的絕對性,上溯到範例本體的絕對背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範例哲學成為“絕學”- 專門和唯一研究絕對性質的哲學。


絕學,繼承了從古希臘開始的古老哲學傳統,在今天開始分離成“第二類哲學”。絕學的產生,是傳統哲學面臨失去人類對自身存在的“證明”,失去對人類文明大廈的疑問的“終結”探討,的危機中產生的。


































第六篇 作為現象的範例 
絕學的產生,基於對整個經典哲學的理解和概括,又有提高。比如說,一個要學物理的人,如果直接接觸量子力學的概念,會感到很難理解。如果從牛頓的經典力學講起,從低速動力學進入到高速動力學,愛氏的相對論,就會好理解多了。從宏觀物理學,進入到微觀物理學,知道這個歷史和相關的概念,對量子力學的學習,就會有很大幫助,相對會覺得容易多了。


對絕學也是一樣。哲學的歷史,許多有關的概念,和人物都不易理解。因為他們都是很抽象的概念。根據概念抽象的程度,我們稱作困難的程度。越抽象的事物,也是越困難的事物,越需要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在一般的意義上,歷史學會比物理學容易;物理會比數學容易;數學又比哲學容易。總之,越抽象的事物,越要求非常的想象力。


在哲學中,唯物主義(經驗主義),比唯心主義(理性主義),容易理解。亞里士多德比柏拉圖容易理解。認識論比本體論容易懂。普通道德學(亞氏)比先驗道德學(康德)易懂。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比德國理性主義哲學家,容易理解。英美的分析哲學,比歐洲大陸現象學,存在主義,容易理解。叔本華,尼采,比斯賓諾沙,康德,容易理解。存在主義比現象學容易懂;海德格爾,薩特,比胡塞爾,黑格爾容易理解。所以沒有對哲學的一般知識,沒有對哲學史的了解,沒有對哲學史思維脈絡的清晰理解,特別是,沒有對康德,黑格爾體系的理解,很難深入於絕學的討論。
第二十節 自然範例和高級範例


V範例
5.0範例是現象
5.01範例是整體的規定性
5.02範例由範例本體的幾何表示中的三維,存在,定在和思在組成
5.1範例分為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
5.2普通範例受定在和存在的規定性制約
5.3高級範例是除了受存在和定在的制約,還受思在的制約
5.4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以及高級範例之間的關係,產生道德
5.5範例的產生與在沒有因果聯繫
5.6 範例原型自身等同絕對
5.7 由範例原型派生出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
5.8 範例,是且僅是,由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組成
5.8 範例由“一”產生的“二”
5.9 範例分成二個基本部分都有相關的聯繫,既,“2+1”
6.0 範例的研究對象,是且僅是,1範例原型;2普通範例;3高級範例;以及它們之
間的關係。
6.1 普通範例,等同“形式(Form)”和“變化(flux)”之合
6.2 高級範例是唯一的
6.3 高級範例,是且僅是,思維與普通範例之合
6.4 思維和思維的原型,絕對,具有同樣的本質
6.5 思維原型與絕對本質相同
6.6 對思維原型的懷疑,如同對公理懷疑,本身自相矛盾
6.7 範例和範例原型組成世界
6.8 帶有時間或空間條件的範例只是普通範例的一種
6.9 多維範例存在
6.91夢境是思維原型下的普通範例
6.92 普通範例的真理性由概率決定
2.64 普通範例的科學,概率最高,其他次之
13.1範例類似中國哲學的兩儀猜測
2.641 亞里士多德,康德和黑哥爾的範疇,都在普通範例的規定之內
2.6411 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是感覺悟性對範例原型的猜想
2.642 黑格爾對從古希臘開始的辯證法的擴大化,可以從其歷史哲學的應用看出錯

2.643 從黑格爾哲學體系中分成“現象”部分,是後來歐洲大陸“痕7b象學”的基

2.65 對普通範例“現象”的研究(歐洲大陸),從胡塞爾開始,是“現象學”的
任務以此區別絕學對普通範例的本質研究
2.651 對普通範例的研究,不能等同科學研究的方法,因為哲學研究比科學研究更
為抽象
2.652 對普通範例的現象研究,在理性認識範圍內
2.653 對普通範例的現象研究,必須是理性認識結合悟性認識 
2.66 將普通範例的研究,歸結為語言表述問題(英語世界),是化大問題為小問題,
化小問題為無問題的還原方法,是倒洗澡髒水,潑出嬰兒的做法分析哲學只對表
述清晰有幫助,無助於對範例本質的研究,而這種研究是絕學探討的對象
3 絕學,區別於道學在於,絕學是用“純粹抽象思維”的方法,僅僅研究傳統哲學
中“第一哲學(本體論,認識論)”中本體論的部分
3.1 道學,分為“里道”和“外道”二學
3.11 里道,是且僅是,研究第一哲學中的認識論,研究認識如何最終認知絕學,即
傳統哲學中的本體論
3.111 形像思維 - 感性認識階段:用形像表述現象(希臘“水,氣,數”,中國
“氣,道,金木水火土”,佛教的“空”,等為世界的本源)
3.15 以形像形容抽象思維 - 理性認識階段:用符號表述現象(三段論,邏輯符號,
語言,數學等,表達歸納,概括,推理,分析,測定,試錯等)
3.113 完全純粹抽象思維 - 悟性認識階段:放棄語言表述的間斷性質,如邏輯,分
析,推理等,使用語言的連續性表述本質(維特根思坦開始)
3.5 外道,是且僅是,研究傳統哲學中的道德如何可能上升到純粹抽象的先驗道德
原則,即一人和他人關係的這些原則
3.51 形像思維研究的道德 - 亞理世多德道德學 
3.52 抽象思維研究的道德 - 康德先驗道德原則
3.53 純粹抽象思維研究的道德 - 悟性道德原則
4 絕學所得出的結論,來自里道學的“悟性認識”作為認識工具
4.1絕學所得出的結論的真理性,類似數學中公理體系公理的真理性
4.11 絕學的特點,決定了絕學的結論不可能來源於分析,證實,邏輯推理的過程
5 無限絕對性質是思維原型本身,因而也是思維範例的本性
6 思維,是真理原形在宇宙自然中產生的唯一簡單範例和無限性質結合成為高級范
例,所產生的功能
6.1人,是真理原形在宇宙自然中無限次試錯的最終選擇,高級範例的結果,因此是
在任何時空狀態下,具有類 似人的智力範例的唯一自然形態
7 時空狀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其真理原形下的範例(Instance)
7.1凡是在時空限制內範例,都具有有限和相對的性質,包括思維中的理性,
都有自身的缺陷和矛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哥德爾在不完備定理中都已經證明
)
7.2 在時空狀態中的範例,由於處在有限相對中,一直試圖突破自身的有限性,向
無限絕對性質,的自然發展(teleology)
7.20 範例發展的普遍形式,是自身性質自然展開
7.201 自然發展是其性質的延伸,終止和新階段的取代
7.202 範例產生矛盾,是範例普遍的自然發展過程中的特出形式
7.21處在有限相對向無限絕對性質的發展中的範例,其最終階段,在自身突破其有
限性,在某一個局部,達到無限絕對的性質只有人的產生,其思維,達到了高級
範例的階段
7.22 在時空的限制中,局部達到無限與絕對的性質,必然是一個有限與無限性質的
結合的高級範例,如人體本身
8 思維,對自身無限與絕對性質的認識-反思,是真理原形完成範例(finite beings)發
展到頂峰的標誌
9 正如人是宇宙自然真理原形的唯一高級範例,語言,是思維的唯一高級範例
9.1 語言文字生命的有限性,依賴與大腦,而大腦依賴於時空的有限性
9.2 語言文字表述能力,正象自然宇宙中的普通範例向高級範例的發展一樣,是一
個從有限能力走向無限的能力發展的過程(維特根思坦只看到了前者)
9.21 語言所到達的無限表述能力階段,是里道中悟性認識,所使用的表達手段和工

10 範例的真理原形,決定了時空範例必然朝向朝高級範例發展的進程
10.1 範例的真理原型,是促使一簡單範例發展到包含無限性質的高級範例的原
動力
11 具有無限絕對性質的範例,也必將最終受其有限性質部分的限制而毀滅,變成一
完全簡單低級的有限相對範例從而開始一個新的,從一個簡單低級範例,發展到
包含無限絕對性質的高級範例過程的循環:宇宙自然中的一切範例的發展,基於概
率的無限大,只出現一次,而範例的原形始終不變


12從範例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可以分為二大類:自然事物和人為事物。


a)根據範例,自然事物發生的循序規律是:絕對(潛在)->在->存在->定在->範例
b)根據範例,人為事物發生的循序規律是:絕對(潛在)->在->思在->存在->定在->範例


範例哲學認為這兩個規律,包含了世界一切事物的發生。因此,範例哲學,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既,是真理。任何真理的聲稱,都是一個全稱判斷。根據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任何一個全稱判斷,都可由一個反例子證偽。
A 範例解釋 
為什麼說“一切時空下的事物都是範例”?絕學的關鍵或核心思想是,一切時空間的事物都是“範例”?什麼是“範例”呢?範例這個概念,用的是比如計算機里常用的編寫程序時的一個概念。如果你了解一些計算機編程,你就知道在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CLASS。當你要用一個函數程序功能時,一般要先啟動一個新的object,也就是現要啟動一個instance(範例)。當用完這個範例後,範例被“收回”(garbage collected),以便節約資源(這裡是記憶記憶儲存空間)。


範例的定義,條件,功能等等,都由CLASS事先定義好了。不過這些範例的因素都是“潛在”的。如果在程序中的某個階段不用這個CLASS, 那麼與其相應的範例,就等於不存在。只有在範例被“點燃”之後,範例的功能從逐漸在使用的過程中轉變為現實。


用這個範例,比喻自然界的事物,非常的逼真。當一個自然界的一個範例出現時,它的標誌是在時空條件之下。這個範例有生,有死,有高潮,有低落,有回歸自然的時刻。而這個範例的“範例原型”,就相當定義它的第一個CLASS。範例的所有初始條件,功能,結束條件,都事先在CLASS,既,範例原型,中定義好了。這就像我們身體的細胞分裂次數,已經在自己的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前定義完畢,由此決定了我們大致的壽命。後天的條件,如鍛煉,飲食,空氣,環境等固然重要,但不會根本上改變我們身體細胞的分裂次數,由此影響我們的“被回收”時間長短的根本改變。


範例,按照絕學,分為普通型和高級型二種。但這二種範例,都是事物發展的一個整個過程的二個不同階段。人的思維,為唯一的“高級範例”物種。思維之所以“高級”,是因為他本身是“高級範例原型”的一個“例子”,“降落”在一個實在無任何特出性質的“肉體/身體”上面 - 這就是我們聖人說的“食色”而已。其他幾乎一切動物都有此二項功能。唯有思維,是人特有的。思維之所以“高級”,是因為思維本身突破了相對事物的局限性,而達到“自我認識”,從而完成了一個循環。所以,思維的本質是“無限/絕對”的,這就是黑格爾不知如何稱呼合適,不知如何來到世界上的“絕對理念/絕對精神”。這個思維的本質,實在是“高級範例原型”安在每人身體上的一個“微型的自然宇宙”本身。不過,這個微型考貝的開始,象“普通範例”一樣,都是“潛在”的,直到思維認識到自身的這種性質。


思維的這種性質,使思維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這就是語言。處在人類文明初期的民族,理性不發達,主要依賴依靠感覺來認識世界,其語言也是僅能表示知性認識的“相對的概念”,也就是語言的“普通範例”時期。只有他們的理性思維發達了,他們才可能表達自己理性認識和悟性認識,所用的語言才是屬於語言的“高級範例”的範圍。這些就是我對絕學的“範例”概念的大略介紹。


“普通範例” - 對物理學有什麼意義?範例,分為“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按照絕學。從定義上說,凡具有自我意識的範例,都是高級範例。除了高級範例,都是普通範例。根據絕學的定義,高級範例的唯一例子是人類,那知道除此人類以外的一切其他事物都是普通範例,有什麼意義呢?尤其在科學上,對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有什麼新的意義呢?


我在這裡僅就普通範例,對物理學的意義,作一個嘗試的回答。我們知道,物理學,到今天為止,仍然是人類認識自己周圍的自然界的首要工具。從物理學史來看,物理學經過了三個明顯的發展時期。


在17世紀的牛頓時代,是經典物理學時期。它表現為,在時空下,物體的運動是依賴慣性,低速,靜者恆靜,動着恆動,而時空被認為是絕對的。到了上個世紀初,愛因思坦的相對論時期,物理學表現為,參考系是可以變換的,所相應的時空對應不同的參考系,是可變化的。而只要假設光速不變(高速運動),物理學的規律(公式),在任何參考系看來,都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在地球上證明的相對論推測,如遠方恆星的光傳到地球上前,在經過月球時會發生偏移和彎曲的現象,在其他的星系上同樣會發生的。在愛氏同時稍後出現的海森堡等為首的量子力學中,粒子的動量和位置已經變得不可同時準確測定,時空兩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必須將“整體系統的描述”比單一測量結果,看作更符合量子狀態的客觀現實。


從範例的角度看,什麼是貫穿物理學三個發展階段始終不變的條件?答:只有時間與空間。牛頓力學的時空觀,是相對與目擊者的參考系。相對論的時空觀,是相對與速度(光速)的宏觀宇宙背景的“參考系”。量子力學的時空觀,相對於對量子的“分離”而言,而產生,時空本身是微觀世界的“二象性”。它告訴人們,時空本是“一個整體”,無限大的速度就是“靜”,就表現為電子纏繞時的“同時性”。而“速度”本身,是連接這一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的橋梁。


範例的哲學意義在於指出,時空與“存在物”,是“範例原型”拋到世界上來的一個“package” - 時空,是存在物的條件,“存在物自身與時空”不可分離。如果哲學真能走在自然科學的前面,我想,範例所揭示的意義也許就是如此。


“高級範例”和“普通範例”區別何在?在絕學看來,世界上只有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兩種範例,人,屬於後者。但不是說,人一出生就是高級範例,而是指人有“潛在”成為高級範例的可能。事實上,一個
人可能一輩子都始終是一個“普通範例”,如果他/她始終不能自身醒悟到自己的思維的力量,既具有反思,自我認識的功能。


這個轉變,從普通範例到高級範例,開始與自我認識,它就像自己的思維功能得到“點燃”。或像基督教中,一個人認識到自己或人的原罪一樣。從那一刻起,自己就開始變化了。


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的根本區別在於,被動和主動。每個人的生命開始,都是一個普通範例,但都有成為高級範例的可能。從前者走向後者,都要經歷一個“重生”的時刻,服從“重生定律”。擺脫自己從生以來的一切習慣了的“被動”心態,變被動的態度為主動的態度,是區別普通範例和高級範例的最根本特徵。


正象一個人小時,被教育“要聽話”,要服從,要守規矩,等等。這一切限制,都是外在的力量強加於人,被動地接受着。直到有一天,此人長大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一切價值觀念,自己的一切信條和信仰,就會對自己有一全新的認識。就會拋棄自己多年恪守的錯誤觀念,而開始鞏固有還有價值的規則,或尋找新的觀念。


近代哲學的第一個哲學家,法國的笛卡爾,就是這種思維訓練的典型代表。笛卡爾是在重新反思中,重新審視自己的一切固有觀念,開始發現自己原來信仰的缺陷,自己所受教育的弊病,而找出了怎樣建立牢固知識和發現真理的基礎,這就是在哲學史上的著名命題:我思固我在。


用4個世紀後今天的眼光來看,笛卡爾哲學體系所依賴的思維建立的開端,不是無懈可擊。可是他的這種思維方式,反省自身,既“重生”價值體系,與絕學的範例發展原則一脈相承。
第二十八節 作為高級範例的思維 
A 思維具有絕對性質的證明 根據巴門尼德,思維與存在的證明,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定理:
I 思維具有絕對性的證明:
1 如果思維與存在一致
2 並且存在是絕對的
3因此思維也是絕對的。
II語言具有生命力
1如果思維與存在一致,
2 存在的唯一顯示為現象,同時某些現象具有生命力
3思維的唯一運動方式為語言
4 現象必然等同語言
5 既然某些現象具有生命力
6某些語言必然也具有生命力.
B反思的疑惑:我是如何發現“絕對世界”的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 作者


俗話說,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多年前上大學時,這句話又出現在我腦海中,是我遇到一次車禍的時候。雖然那次車禍沒有要了我的命,但此後我經常問自己,如果我當時突然死了,世界上又有誰知道我是誰?我的命和小草有什麼區別?換句話說,如果人一生的目的只是追求利益,這與動物追逐食物有什麼區別?如果我們一輩子關心的只是,更多一點錢,更大一點官,更漂亮一點的女人/男人,更有權勢,讓兒女過得更好一點,我要更多一點幸福等等,人與動物有什麼區別嗎?從那以後,我又廣泛的涉及一些所謂上層建築的人文的領域,如宗教,文化,哲學,藝術,音樂,繪畫等等。我發現,有些領域,除非一個人具有非凡的才能,否則只能是浮皮潦草的了解罷了;而另一些領域,如果多問幾個問題,則無法令人信服。我覺得我只是個一般人,只具有一般人的疑問,我的這些發現,幾乎使我無所適從。思前想後,我又回到了原地:我只能相信我的思考 - 如同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所說,“我思故我在”。可能是由於用腦太多的原因,我變得神經希希起來。自己的腦子經常就像“天馬行空”,完全失去了控制。有時候,我發覺自己拿着書,其實在發愣,並沒有思考書上的問題,腦子其實是在走神,思維不知是溜到哪裡去了。有一次,我抓住了我思維這個“溜號”的瞬間, 我問自己,我的思維到底是集中到哪件事上?這時候,幾個問題在我的頭腦中升起了:


1 我為什麼能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思維”,即對思維的內容進行思維?好像思維本身是發自一個頭腦,而被思考的事/物,來自另一個頭腦?


2 人的思維的本質是什麼?


3 人的思維對象(內容)又是什麼?


4 思維的本身與思維的對象是什麼關係?


5 當我將自己的思維集中自己的思想到某件事上(書本上的話),我的思維置周圍萬千的事物於不顧,根本忘掉了它們的存在!我的大腦是痴呆的嗎?難道我“全能”的思維,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心覆萬物”嗎?


從此,我一集中注意力想某個問題,我就立刻意識到自己思維的“單一”狀態:為我自己思維的“鑽進去”,被“埋”在一件事中,感到恐懼。換句話說,“我一集中注意力(到某事上),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到某事上)” - 我深深地陷入了康德哲學的“二律背反”(“自相矛盾”或“悖論”)。我查了不少醫書,認為自己得了大腦思維的“強迫症”,情緒很長時期非常低落....只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這些問題,從此萬事大吉!無疑,我明白了,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 “絕對世界”
C思維對思維的思維 1範例與“思維世界” 
範例哲學的本質,是揭示”思維世界”的本質。


思維對自身的反思,也就是,我意識到“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我發覺,注意力總是“單一”的性質。既,注意力,總是集中到一點上,一個問題上。比如,您在讀我的這段文字,你當下一定在想,“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可是你一定知道,人們通常都認為,思維萬能。也就是說,我可以,“想象任何我要想象的事物”。一方面,思維的注意力總在一個點上。另一個方面,思維又有無限的自由,可以任意發揮。這不矛盾嗎?


當我想到如此,當我集中我的注意力到任何一個事情上,比如我在寫這段話,我發覺我是“完全沒有意識到”,也就是,“完全不知道”,我在寫這段話。我不能既“知道/意識到”我在寫這段話,又在思考以下該怎麼寫。我的“一心不能二用!”。


為什麼會這樣?我苦苦思考了這個問題很長時間。幾乎我一專注任何事情,就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你知道你在專注這一問題嗎?”。換句話說,“我一專注,我就沒有專注”。我陷入了一個“思維悖論”。我很懷疑我得了什麼“精神妄想症”之類的病,非常痛苦達二年之久 - 直到一天,我終於想明白了。從此我的“思維悖論”症得到了解脫。


我的結論是,思維對自身的反思,之所以能走出困惑,由於四個結論:1, 思維是無限的;2, 思維的無限性表現為“線性”進行,既,思考必須“一個一個”進行。3,思維的本能,是使“思維世界”的“媒介之間發生聯繫”。如同自然界的“力”,使自然界萬物發生聯繫。4 思維的唯一媒介是“語言”(廣義上)。


從以上,可以推導出,是“語言”的聯繫,使我們有了範疇的概念。例如:思維-語言-因果,等。這樣看來,康德認為範疇來自“先天”是錯的。範疇來自語言。以後則是範例哲學的出現和推演。


這就是“範例哲學”是如何開始的。


“思維對自身的反思,也就是,我意識到“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我發覺,注意力總是“單一”的性質。既,注意力,總是集中到一點上,一個問題上。比如,您在讀我的這段文字,你當下一定在想,“他說的是什麼意思?您這不是在講禪吧?“。


“為什麼會這樣?我苦苦思考了這個問題很長時間。幾乎我一專注任何事情,就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你知道你在專注這一問題嗎?”。換句話說,“我一專注,我就沒有專注”。我陷入了一個“思維悖論”。我很懷疑我得了什麼“精神妄想症”之類的病,非常痛苦達二年之久 - 直到一天,我終於想明白了。從此我的“思維悖論”症得到了解脫。”得了醒悟。


下面是我與網友關於“思維對思維的思維“時的對話:



作者:網友 留言時間:2012-08-07 18:17:58 
哲學家的“思維世界”與火星一樣遠,能不能也發回一些照片讓網友知道您在哪兒:)不知道您是我思故我在呢還是在哲普,反正您老人家說啥,至少有一位抹不着頭腦。


“這才是“人”,所應該作的呀!”您老竟不知人就不做“人”事啊!


您的”“不外斗自然,必內鬥同類” - 東西方都一樣,這是“斗”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甚高。可將“爭吵內鬥”轉到“合諧文化”未免太高深了。


“我有兩個大俠網友,一個愛伸張正義,到處打抱不平。一個愛武俠飄逸,所學西方精華盡變東方仙骨。二人能否得學得真經,還需拭目以待。”以俺看,前一個悟性太高,必然不務正業;後一個愚頑不化,不堪重任。您哪還得物色新人。


“思維對自身的反思,也就是,我意識到“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我發覺,注意
力總是“單一”的性質。既,注意力,總是集中到一點上,一個問題上。比如,您
在讀我的這段文字,你當下一定在想,“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您這不是在講禪吧?


“為什麼會這樣?我苦苦思考了這個問題很長時間。幾乎我一專注任何事情,就有一
個聲音在提醒自己,“你知道你在專注這一問題嗎?”。換句話說,“我一專注,
我就沒有專注”。我陷入了一個“思維悖論”。我很懷疑我得了什麼“精神妄想症”
之類的病,非常痛苦達二年之久 - 直到一天,我終於想明白了。從此我的“思維悖
論”症得到了解脫。”
得了禪悟。


後面所說網友totally get lost


作者:自己 留言時間:2012-08-07 19:09:58 
真抱歉,網友!本來是想說清楚,如果沒有,可別拋下我而去啊。一個人唱獨角戲非被妖精吃了不可,孤獨不說。嘎同學也大概是讓我嚇撤了,已經三天這裡米水未沾啊!咱們還得講團隊精神是不?


我這小篇,主要是針對你要我說,是什麼是範例哲學開始,既‘triggered’。主要回答這個問題。


你提了好幾個問題,讓我一個個來。


你說,“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是‘講禪’(我沒看過禪書)。這麼說吧,你“能否意識到自己在集中精力看這句話”?


Yes or No? 


作者:網友 留言時間:2012-08-07 19:29:57 
剛去給人解惑回來,依外人看來俺還不太蠢。


徒子每個字每句話俺都明白。‘講禪’別人不懂俺也懂。聯到一起就不懂,徒子比禪家打啞謎還厲害。


“嘎同學也大概是讓我嚇撤了”俺更是。


“你說,“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是‘講禪’(我沒看過禪書)。這麼說吧,你“能否意識到自己在集中精力看這句話”?”


Yes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06:55 
OK,
你“能否意識到自己在集中精力看這句話”?”,你說是。


那我再問你,如果你“當下意識到自己正在集中精力看這句話“,那你就不會”同時在想/或意識到”,“我在集中思考這句話”,比如我下面要說什麼。


因為你一旦這樣想,或意識到你的注意力在某個東西上,你就“沒有”深入地思考那個東西。對不對? 
作者:網友 留言時間:2012-08-07 20:10:13 
right.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13:07 
換句話說,意識與思考是兩個互相矛盾的方面,在一個特定的時刻,你只能選擇其一:如果你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活動,如集中精力想一個問題,你就“破壞”了這個思考或集中精力的過程。


而你真正思考深入時,你是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思考行為”的。因為思考這種形式和思考的內容,是兩個互不相容的思維活動。二者必居其一。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19:22 
Ok,你同意我二者必居其一的論斷。


在你的意識中,你有一個“思維活動的世界”,既平常所說的“內心世界”。


你的思維世界,有很多內容。但你是如何控制住他們不使自己浮想聯翩,而專注當前關心的“一件事”上,怪不怪?因為我已經證明,你只能一次選擇一項來“意識”,或思考。或者意識到思考本身,或者思考而無意識這個思考行為。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22:10 
這種二者必居其一的思維現象,就是我說的“線性”現象。


可明白我的意思?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25:49 
因為我當時沒有懂得思維的“線性特徵”,所以我總是在這兩種狀態下反覆,這就是我所謂“思維悖論”(其實是“語言悖論”,以後再說)。 
作者:網友 留言時間:2012-08-07 20:29:50 
有點意思了。只是徒子可知道?你已經鑽到東方先人的思考“邪”框裡了。
請繼續。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37:53 
沒關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說,這個已經由不得我了。


下面是“思維的四大性質”。我已經“死了一回”,當然不能白到陰間走了一回,總要有點收穫吧?


1證思維的無限本質。


如果思維是有限的,既,我們有想象不到的東西。那一定要有人指出這個東西是什麼?當這個人指出時,說明人類已經想象到了。所以人類沒有想象不到的東西。結論,因此思維是無限的。


證畢。


有問題嗎? 


作者:網友 留言時間:2012-08-07 20:47:05 
“這種二者必居其一的思維現象,就是我說的“線性”現象。?” 
天哪,您就這樣“線性”化?這就是思維的開關現象罷了。大不了用個“交替”也好。誰要能明白必得漏盡通才行。


“因為我當時沒有懂得思維的“線性特徵”,所以我總是在這兩種狀態下反覆,這就是我所謂“思維悖論”(其實是“語言悖論”,以後再說)。” 
這也不應叫悖論吧。怪不得挺講理的人講着講着理沒了,原來是用辭不當。也難怪,名可名非常名吧。必要時加上英文。你老小子崇洋媚外,英文一定比中文好(說笑)。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52:51 
第二條,思維的無限性表現為“線性”進行,既,思考必須“一個一個”進行,我已經證明了。




3,思維的本能,是使“思維世界”的“媒介之間發生聯繫”。如同自然界的“力”,
使自然界萬物發生聯繫。


思維的運動,必須有思維的“媒介”,才有可能。如同發動機的活塞運動,必須有汽油蒸汽在其中一樣。


光有媒介,還不行,媒介不是孤立,單獨,互相不起任何關聯第在思維中存在。就像我們浩瀚的宇宙一樣,必須有“力”的存在。而這些力的做用,就是使媒介的元素之間發生作用。如果物理學上微觀粒子的作用一樣。


這個媒介,就是廣義的“語言”,包括形象,符號,肢體語言等,任何可以記錄思維結果的東西。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0:57:40 
我之所以稱思考的這種你所說的,“開關頻繁”狀態,為悖論?是因為,“只要我想思考,我就不能思考。只要我想注意/意識到我的思維活動,思維就逼我思考點什麼。” 


作者:Rabbit 留言時間:2012-08-07 21:06:10 
證第四:4 思維的唯一媒介是“語言”(廣義上)。


我們知道思維中除了語言和由語言組織的東西,其他什麼都沒有。所以語言是唯一在思維中存在的物體。


我們又知道,思維的本性就是事媒介發生關係,既語言之間發生關係。這樣就有了因果的範疇。


這就解釋了休莫的“存在為什麼變成應該“的問題。也證實了他的因果關係不存在在自然界中,而是存在於思維的語言中。同理,也就證明了康德,”範疇來自先天“,思想的錯誤。


這兩個大的哲學問題,都被範例哲學解決了。“
2思維對思維的思維


批評中國文字的人有這麼一個觀點:中國文字不精確,不能用於思考哲學。所以中國不可能有西方式的哲學。沒有哲學的後果是嚴重的:極有可能是,中國到今天還沒有科學與民主的主要原因?


我不判斷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只想指出一個事實,當一個中國人讀到上面標題這句話時的感覺是什麼?這句話的意思,對你立刻清晰嗎?


第一個思維是名詞同時是主語。第二個思維也是名詞同時是賓語。第三個思維是動詞,如果要更詳細點,我記得叫“兼語式”(不知那位秀才翻譯的?)。我這裡主要不是討論語言,我要討論的是這句話的含義。


當思維以自身為目標,思維自身開始有了一個“分身法”:既,思維,是主觀;思維,又是客觀。但這個“分身術”,不是同時應用的,象孫悟空一樣。而是“輪流”運用的。換句話說,思維的運行,當其對內,轉向自己時,仍然遵守“形式邏輯”。也就是,當思維運行在“大腦時空”的任何一個點上,如果此時此刻是“主觀”,它必定不是“客觀”,遵守“排中律”。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的腦海中呈現吵架的情形,吵架的雙方必然“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流指責,而不可能是同時進行。


這一點,保證了範例哲學的一個原則:語言是思維的範例。凡範例必然是相對的,如同世界萬物是上帝的範例。相對事物,必須遵守的規則,是形式邏輯。所以語言的使用,必須也尊照形式邏輯,在頭腦中運行。


世界的秩序是如此統一,如果不是上帝,誰能有這種安排?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偉大至愛因思坦,也無比驚訝的原因。邏輯只要徹底,必然走向上帝。


思考,是大腦的功能。我們知道,不僅人有大腦,動物也有大腦。據說動物的大腦按比例比人小的多。但
我不知生物學家如何區分大腦的智力程度。多年前聽說過印度狼孩的事情。最後狼孩回到人類社會,儘管科學家們企圖使其恢復人的基本智能。狼孩到死,聽說其智力只有五歲孩子的水平。看來,動物之間,的腦子還是有可比性,只是複雜程度不一罷了。由此可以推斷,愛因思坦的大腦,比一隻猩猩,也就是新一代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已。所以我們每個人必須聽從微軟經常操作系統軟件換代的號召。否則的話,我們時刻有被猩猩智力追上的可能。


動物,本身有一種趨利避害,保護自己的本能。動物找食吃,找窩住,取暖防寒,躲避天敵,都需要大腦,是最基本的“本能的思考”。人的孩童時代,其實與動物無差異。孩子的大腦,如同動物一樣,只會“本能的思考”。


如果我們注意研究,就會發現,這種“本能思考”,都是“朝向外部一個方向”。也就是說,螞蟻爬過半球,和孩子伸手抓玩具,頭腦的思考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滿一種足心靈的願望。這就是人類作為動物,思考的低級階段。


待孩子長大,我們就會發覺,孩子開始“回顧”自己作事情的方法。既,他學會了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如果他一次不小心被開水燙了。他會在所有發熱的東西面前小心謹慎了,如爐子,電熨斗等。也就是說,他能把“高溫危害”的概念,從不同的源泉中,抽象出來,而一一加以防範。而不用非要經歷一次次的不同種類物體的燙傷,來知道下次,對此物體需要小心對待。他吸取教訓的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導性。這就是思考的第二個階段,“感性認識階段”: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或者,從“經驗到原則”的抽象。


這時長大孩子的思考,還不是理性的思考,因為他的判斷,還多數基於感覺。如果這是個聰明的人,他就會想到,自己不僅不要被高溫的物體傷害,而且還要研究高溫的物體為什麼會傷害人?怎樣才能利用高溫去做有益的事情?他可能對永動機很有興趣。他會耗盡終生精力,全部家產來研究,以期待有朝一日,一旦成功,無盡財源滾滾來。到頭來,他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死前的病床上,他總結了畢生辛勞為一頁紙上,以警告後人不要再做蠢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知道的“熱力學的二個定律”。


換句話說,他不僅看到了熱的一般規律,而且還將這個溫度的規律,與周圍的受熱系統整個聯繫起來。他完成了一個“從個別適用規律到廣泛應用規律的”的認識過程。他從自己的永動機,聯想到所有人的永動機。從自己的熱力系統,推及所有的熱力系統。他用熱力學的定律,不僅解釋了地球上的物理系統,而且推及宇宙星系的歷史過程。這就是“從個別原則到普遍原則”的過程。至此,他已經完全擺脫了“經驗”的束縛,思維方法是公理式的進行。他已經到達了思考的第三階段:理性認識階段。這個階段,都是在他的自身腦海里完成的,無需任何外力的幫助。


如果上帝惠顧他,加之自己的聰明,他會發覺自己的理性無法解決的問題。他的雄心勃勃的征服數學領域的計劃,會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發現而破產。他認識到,理性的本質是邏輯,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真理來自科學與邏輯。他無法解釋“發現的機制”。就連愛因思坦本人也說不清楚。愛因思坦反對“上帝擲骰子”到觀點,可他無法解釋自己如何一步步,作為一個辦公室的小職員,發現了相對論,而無數大教授,卻對此物理現象毫無感覺。思維必須進一步往前行,也許就是最後的一步:思維必須轉向自身 - 這就是“思維對思維的思考”。


思維的最後思考,終於發現了自身的本質:無限與絕對性。為什麼呢?


證明:如果思維是有限的或相對的,世界上必有這麼一種事物,使人類無法想象。有人指出,這個事物是存在的。因為這個發現此事物存在的人,首先想到了這個事物,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想象到的事物。證畢。


思維本質的第二性質:思考在思維中運行,總是“線性”前行,思考總是遵從形式邏輯。這也就是說,思考是“單通道的單行線”。思考不可能是多道,多方向同時進行。如果我們停止思考,我們的注意力可以監視一個以上的事物,如同我們開汽車時一樣。但當我們真正深入思考,不斷揭示新的定理或新的事實,我們的思考必定是“單線的順序前行”。


思考的本質第三性質:思考過程必然是思考對象所產生的圖像或符號,在思考中被處理。這些形象或符號,可以是語言,和企圖替代。思考可以是形象思維,或抽象思維,或混合使用二者。思維對思維對象的形式化要求,如果計算機要用邏輯電路(二進制)處理一樣,不可缺失。思維不能在“真空”中運行。


哲學上對思維研究,目前還在心理學的襁褓之中。以哲學的名義走向心理學研究,是黑格爾以後“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發展出的道路。如何將思維的研究,從純粹哲學的角度提出,是哲學史上古老的真正形而上學復活的道路。


2絕對思維綱要 D什麼是“絕對”的概念? 
上帝創造了人,是因為給了人類思維的能力,而思維必須用語言進行。


人類的語言的能力,是代表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如何創造語言,如何運用語言,
可以看出一個人類集體的全部特性。語言粗略的集體,思維必然粗造。語言混亂的
集體,思維必然混亂。人類認識的不斷提高,由粗略走向精細,其語言也必然是不
斷地變得更為精緻。語言的不斷提高的過程,就是認識到“絕對”概念不同的階段
的過程。我認為,絕對的概念有四個階段。它們是:自然階段,抽象階段,理想階
段,完美階段。這些階段不是歷史地區分,而是根據其複雜程度的歸類。


在自然階段,人類的語言作為絕對概念的初級階段,人們只是在盲目地運用語言,
而不知道為什麼。如,我說“我需要喝水”,“我感到寒冷”等,我周圍的人都可
以理解我要什麼。用語言來解決任何身體的,或物質的需要,都屬於這一類的絕對
概念的運用。


抽象階段的絕對概念,指的是與人類社會有關聯的概念的形成。如“貨幣”,“假
期”等等。人類的文化和文明,由此來建立。抽象概念越多,說明文明的內容越豐
富,人類的文明也就越燦爛。可以不誇張地說,在近北極圈附近在冰天雪地里生活
的愛思基摩人,他們的抽象概念,不會有中國文化下生活在平原農耕土地上的民族抽
象概念多,其複雜程度也比較漢人的為低。但中國人在歷史上的抽象概念,較之英
法德民族的抽象概念,肯定較少和較簡單,因為中國人沒有任何與人類自然科學和
社會科學領域有關的概念。而中國中醫的一些概念,在歐洲中世紀時歐洲人同樣也
有。


理想階段的絕對概念,指的是人們表示希望的一種在現實中作為理想的狀態有關的
概念。比如,正義,道德,善良,人權,清官等等。它們是人們從社會生活中抽象
出來的標準,是在人們看到社會的缺點,不良,落後等時,希冀改善的絕對概念。
這些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它們表示“形式”,表示
“不變”,因而代表着“真理”。追求真理是人類的對絕對概念理解的高級階段。




人類對絕對概念理解最高階段,是對絕對概念本身的理解。是人們將理想階段的絕
對概念進行更進一步地抽象,升華,而總結歸納為絕對概念自身,如:真,善,美,
等。在民眾來說,人們理解的這種最高和最後的絕對概念,是通過宗教表現出來。
是人們對宗教中神或上帝的讚美,視他們為無限完美的化身。是人們心目中最高和
最後畢生期待的目標。在理性化的社會知識分子看來,這種完美終究的追求,表示
為自然宇宙的本質,既,他們視宇宙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這樣的知識分子,如
斯賓諾沙,黑格爾,羅素,愛因思坦等。


範例哲學最終將他們的“自然神”,“絕對精神”等概念,進一步抽象為“絕對范
疇”本身,因而完成了絕對概念升華的最後階段。同時範例哲學也指出了人類絕對
概念的發源地:思維。從而彌補了人類追求絕對概念的重要環節。
E範例“唯一性原則“ 
範例的定義是“自然產生”,既,由範例本體產生的。因為範例是由範例本體產生,
而範例本體的各種條件性是無限的概率結果,所以每一個範例都具有“唯一性”的
本質。這就是範例“唯一性定理”。


從整體上說,每個範例都與別的範例有別,絕不會一模一樣。在功能上,每個範例
必然只有一個主要功能。在意識上,每個人只有一個統一的控制意識中心,否則會
出現人格分裂了。當範例的唯一性融入一個系統時,範例的唯一性既表現為系統中
的唯一性。


舉例來說,這種自然界產生的原始的唯一性,在動物界,在一個動物群中,不論是
蜜蜂還是獅子還是鯊魚,只有一個,唯一的一個是這個群落的王者或主宰,無論這
種情況是通過何種手段獲得的。在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系統時,也是存在這種權利至
上的個人唯一性,如在羅馬帝國1500年反覆出現的那樣。儘管在同一個系統或社會
集體中,可以有團體的協商性質,如元老院。但由於沒有外部的力量平衡此一系統
內人類個人所隱藏的自然原始的唯一性,集體對權利的控制畢竟是暫時的和過渡階
段。最終,穩定的政治結構,必然是符合權利唯一性的個人意志,既,產生皇帝,
獨裁者。


一個系統的唯一性,來自範例的唯一性。當系統是人為的結果時,系統不是範例。
社會組織是一個大的系統,就不是範例。個人作為範例的唯一性,體現在組成許多
系統中。在眾多的系統中,社會自然地必然要體現某個系統原始的唯一性,作為控
制社會的主要功能。


人類社會對某一社會系統唯一性的制約,只能來自社會的其他系統的產生,起到使
整個社會眾系統的唯一性得到平衡。只有在一系統的唯一性在外部系統的干涉之下,
唯一性才能得到控制,整個社會才能擺脫個人權利唯一性的循環。中國的朝代輪番
變換,就是自然原始的個人權利唯一性的表達。而美國建國所建立的權利制衡,三
權分立等制度,正是在社會的運作上意識到人類個人權利唯一性反覆出現的歷史,
所作的修正。


個人作為高級範例的唯一性,是人類創新的根本基礎。人類的精神在自覺或不自覺
地遵循創新的唯一性規律運轉。創新,就是突迫過去的有限事物的局限。創新的基
礎是思維,思維本身的絕對性質,使人類創新成為必然的本質。


認識到範例的唯一性,體現了範例的根本功能。從有限走向無限,從相對走向絕對,
從缺陷走向完美,這種使命不斷延續的道路。
H為什麼即使是錯誤也比沒有有價值? 
中國學生課堂上不敢問問題是出名的。多年前,我在大學執教,系裡請了一位法國姑娘來教法語。對象是南海海上石油鑽井台的工程師和技術員。那時候,外國人執教中國學院還挺新鮮的。法國姑娘熱情活波,總想將課堂搞的生氣勃勃。無奈這幫老中們,都是黨的會議訓練出來的,坐
一上午可以一言不發。有一天,法國姑娘真的給逼急了,用英語罵起來,大意是說,
“難道你們一言不發,是群豬嗎?”


事後有學生告到了系辦公室,我被告知需要“教”法國姑娘點中國文化,以後要她
耐心一些,因為底下坐的都是有幾十年工齡的老工程師,這是一種“文化衝突”。
事後我不記得那些法語課如何了。但我知道一點,那些老中們是怕說錯出醜。


中國文化是不鼓勵嘗試的。因為它一容易犯錯誤,二容易引起嫉妒。中國人的心態
是,寧願相信外國人行,古人行,名人行,而不相信自己行,不相信自己可以嘗試,
怕犯錯誤。自己不行,那麼,自己周圍的人肯定也不行。否則不顯得自己太笨了?


但中國人又是世界上最愛虛榮,最極愛面子的國度。所以又總要認為自己雖然不行,
但我們的祖宗確實很了不起。言下之意:我們也不會差的。這就是中國人愛山寨他
人的原因,雙重心態的來源,中國人“分裂人格”的來源:自卑於自負,容於一身,
輪流出現。傲慢與巴結,皆備與我,交替發生。


中國人不懂得,嘗試,永遠是對的。沒有嘗試,就沒有成功,就沒有人類的文明。
思想,可以建造一種文化,可以毀滅一種文化,不論什麼結果,都比不存在對人類
文明的貢獻大。既是在其他人看來是錯誤的嘗試,能夠找出令人信服的批判,本身
就是一種要求更高的嘗試,對批判者和被批判者都會收益非淺。


沒有美國四百年的奴隸制度,能有奧巴馬今天的總統嗎?能有美國今天的黑人地位
嗎?能有美國承當起全球的普世價值的捍衛者的角色嗎?


嘗試錯了,造成錯誤的結果,對當事者人是不幸的,但這些傷害是有限的。但對人
類歷史的益處,從吸取教訓的角度來看,受益是永遠的。盲目的制止嘗試,將一切
新鮮事物的產生,都扼殺在搖籃中,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害處。因為人的本質,
就是創新。而創新的第一步,就是嘗試。沒有嘗試,則沒有一切,是豬的生活。
I概述 
思維或精神的唯一性質,將自己置於與自然宇宙同等的獨一無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維精神的發展,不是惠顧隨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維的發展醞於自然篩選後一完美的生物:人。


在這一整個過程中,思維精神經歷了如下環節: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最後在人的身體進化中,釋放出人腦發展高級成果:認識運動。


認識過程發展,由感性認知,經過理性認知,最後到達其發展的頂點:形象思維認知,既“靈性認知”。


認識過程發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從外部感官開始,到淺層反思,到內心深層反思,既對反思的反思。


思維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質,導致它的形式,既認知過程,蘊育了兩個部分:五官的感性認知與內心的靈性認知。人從感性認知,升華到靈性認知,需要經過理性認知的中間階段。


思維精神體的認識過程,體現在人類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這兩中不同文化的發展時期。這兩種文化的有限本質和缺陷,只有在人類的文化過渡到“靈性文化”的將來,才能克服。


思維精神的絕對無限本質,使其內容可以“消化”任意一個具體的目標,可以將這一具體目標進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這一目標達到自己的目的。思維精神的這種本質,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礎。這也解釋了科學手段不具有價值系統,可以用於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學用思辯探索真理,科學用數學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對未知提出為什麼,哲學對未知提出怎麼樣,科學對未知的解答提供證據。從人類文明初期,宗教對地球不動的教義,到亞里士多德對落體性質的斷言,到加利略牛頓得出的落體定律,到康德對時空的截然割裂,到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對時空的重新認識:人類認知的過程,都是在這些領域:宗教-哲學-科學,依次分三步完成。


對思維精神無限絕對本質的認識,人類已經走完了從宗教到哲學的發展階段。思維精神無限絕對本質的證明,是否也會象原來一樣,科學,最終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的角色呢?


4思維文明的繼承性從哲學上講,凡是出現的事物,就是偶然性的事物。凡是偶然性的事物,必然是可以重複的事物。因為,任何偶然性的事物出現,都是有一定的條件的。換句話說,有限的事物,從數學的上講,在有限的步驟內都可以重複。哲學上與此相連的另一個思想是,凡是偶然的事物,都體現了某種必然性。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人類自身。人在世界上的出現,是一偶然性。說這個出現的偶然,是因為正好有這樣一個銀河存在在宇宙中,而它又有一個太陽系。在這個太陽系中,恰巧又有這麼一個地球。在這個地球上,恰巧又有gazillion個恰巧的條件,使得人出現在地球上了,並發展起來。這種種巧合,恐怕不會比將一快拆散的手錶零件放在盒子裡,當搖到某個時辰,一個手錶就正好組裝好了的概率大。


既然人的出現是偶然,它所代表的必然性是什麼呢?答案是 - 思維。思維可以超越時空,不受任何有限的物體阻礙,包括人的身體。所以,思維具有“無限絕對的本質”。而這種本質,由於它的這種功能,代表了任何一個個體事物發展的最高形式 - 已超越了個體自身的時空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講,思維本身就是自然宇宙的無限絕對的本質,在人腦中的“鏡像”折射。思維,因此是一必然出現的自然現象。


人的形骸,是偶然性的出現,而人的頭腦所轉載的“思維”功能,確是一個必然的出現,因為它代表着自由宇宙的本質。這樣看來,擁有智力,能夠思維的外星人的存在,幾乎是肯定的了。由此,我們又可推斷,外星人一定會有類似我們一樣的文明,說不定比我們高明的多 - 這就是所謂“思維文明”。


有一點我們可以斷定,思維所創造的文明的繼承性,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說,人類的文明,是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一步一步地在地球上發展起來的。人類的文明絲毫沒有得益於外星來到“思維文明”的幫助,更談不上繼承了。這正象我們中國的24史,每一代的改朝換代,都一切從頭來,以前的研究成果,成功的經驗,一律喪失殆盡。而不是象歐洲人那樣,可以從阿拉伯人那裡繼承到古希臘,猶太人的哲學,宗教,科學成果,經文藝復興,而發展出近代科學直至今天的人類文明成果昌盛。


結論只有兩點。一,“思維文明”的繼承性,或是偶然性的 - 如果人類在地球爆炸以前某一天有幾會和外星來的“思維文明”交流。二,或是必然地永遠不可能。也就是說,一個星球的“思維文明”,就像中國的二十四史一樣,不論發展的多麼先進,總要毀壞,總要一切從頭開始。一切星球的“思維文明”,如果“偶然”地存在了,也永遠是自生自滅,永遠在黑暗的宇宙中孤獨的溜盪,永遠不會有一天外的夥伴降臨。


“Can we handle the truth?“


對思維的調查之二


思維的二種運動方式,符號處理和圖形處理,有其不同的目的。


思維對“間斷”信息的處理,如符號,語言等等,目標是“理解”。“理解”的本質是發現事物的因果關係,此乃唯一的意義,任何對“理解”的其他想法都是在浪費時間。問“這是什麼?”,在思維必然要轉為“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因果關係?”。一句話,“本質==關係”。對一切“相對,有限,局部,短暫”等等的事物,都是如此。這也是通常所說的思維的邏輯功能。


思維對“連續”信息的處理,如圖形,畫面,影射,反映等等,目標是“欣賞”,我們用“美”來表示。“欣賞”帶來身心的逾越,情緒開朗,感情的升華。從日常所見的自然景觀,到藝術形式表現出對“美”的追求欲望,到宗教中形像的呈現,
如佛像,十字架,天使,儀式的盛容,無不是達到此目的。“欣賞”的本質是“無限,絕對,永恆,伸展,漫無邊際”,一句話“欣賞”的“本質==連續”。一切對美的追求,都表現了思維欲突破“精神在肉體中的局限”,而恢復精神本來的思維無限和絕對的本質面目。


思維的精神,被羈絆在人生日常瑣碎的迷霧中。唯有夜深人靜之時,思維的精神,才探出頭來,舔去肉體疲勞帶來的迷惘,而露出它的本來面目。


對思維的調查之三


重複地說,邏輯和影象,符號和畫面,間斷和連續,有限和無限,它們之間的交替,變換,互補,類似的運作,正如二進制對計算機的運作,磁場和電場對電磁波的產生與傳播,光的粒子狀態與波狀態對光的研究,物理學上微觀粒子與“弦論”的對應等等,揭示了思維精神的運動本質。


從此結論推導出的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任何已經形成的,舊有的,別人已經找到的真理,可以是“單邊”效用的應用;而對一切新的發現,創造,必然不能遵循這種“單邊”效用而有斬獲 - 如愛因思坦所說:(物理學上新發現是) “一個非邏輯的過程”(雖然他不明白為什麼)。舉例來說,不論是牛頓定律,麥克思維爾的電磁運動方程,還是愛因思坦的相對論,一旦他們找到了自然界的這些規律,後人只需要明白這些數學公式所揭示的自然界因果關係,就可以了。正如“思維的調查之二”所說,“本質 = 關係”。這是只需要邏輯單邊運用既足夠。


在思維的運動的另一單邊,影象方面,任何偉大的藝術創造,不論在創造之時是何等振奮人心,在看過千百遍之後,都會變成枯燥難耐,而又是都可以被輕而意舉地複製。這就是“理論是灰色的,只有生活的藝術之樹長青”的道理。生活,生活,生活 - 永遠是一切形象思維工作者,的源泉,靈感,的發源地。而搞形式的花哨,充斥感官的聲色犬馬,正是象徵着表面虛華掩蓋着的空虛甚至墮落。幾年前中國文學的“意識流”,“意識流”,“發散思維”等等令人眩目的名詞創造的文學作品,今何在?年年必現,年年罵的“春節聯歡晚會”,除去那目不暇接的喧鬧浮華,能有幾個好節目被記住?西方美學中的“幾何簡潔性”的美,離吹到中國被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切新的發現和創造,無論是自然規律還是藝術作品,都需要邏輯和影象在思維中的並用。這是不以發現發明者的意志所轉移的,雖然他們不一定意識到這一點 - 是思維的“二象性”本質所決定 - 正如我們不必懂得胃腸的消化原理再吃飯一樣。當創新者遵照舊的邏輯和形象思維走上創造之路時 - 這也是必然唯一的道理“新出於舊” - 他們不久就會發現,單邊的思維走到了盡頭。當他覺得自己必須運用“非凡的想象力”時,他/她既開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始超越前人,開始走向思維的另一面(因為邏輯的道路已經中斷,或頭腦中的已有形象均已枯竭),一個新的生命 - 即將誕生了。 


從柏拉圖的“精神戀愛”談“人”出現的巧合與“思維”發生的不可避免


人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初戀,往往對異性夥伴有種強烈的精神追求,既所謂柏拉圖式的愛情。你把對方想象的越完美,你就愛(陷)得越深,你甚至會有時感到肉體的欲望是低俗,不可想象的,這些欲望怎能和這麼崇高,純潔的愛情連在一起呢?如果你沒有這種經歷也沒關係,看看“傅雷的家書”就知道我說什麼了。


你如果有過這種經歷,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你一定為自己的想象力吃驚 - 一個現在想來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女孩(男孩),怎麼當時會給你帶來這麼豐富的激情呢?其實,你自己當時那些想象與激情,不過都是你自己心中潛在的意識的發揮罷了。如果對方真如你想象的一樣,他/她也許真會為你激發出一些你未曾料到的感覺。可惜的是,事實往往和夢是相反的 - 當一方的愛情火焰燒紅半邊天的時候,對方或不知如何適從,或開始另有他(她)船了,也未必可之。


最終,有情人是否終成眷屬,不是我這裡關心的事,我關心的,是你內心的這個“標準”。如果你這樣轟轟烈烈的初戀沒成,你心裡擇偶的標準,還必定要用在下一個對象身上。例如,我一定要找到一個漂亮英俊的,或一定找到對我好的人,這種標準無疑會在你今天的太太(先生)身上體現出來。


這就是說,你今天的配偶,是張三還是李四,是個“巧合” - 不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 - 促成了今天你這段婚姻;而你心中擇偶的標準,才是“不可避免”的 - 無論今朝是何君,此君必是你要的人(當然,如果你改變標準,不在我討論之列)。


用這樣的眼光看我們銀河星座,太陽系中,地球,上的“人”現象,也是一樣道理。“思維” - 這一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東西,出現在“人”這種動物身上,完全是一“巧合”。因為在地球上,某某個年代的環境變化,使人這一動物的進化,走在了其他任何有生命的動物的前邊,而更適合了思維的產生和成熟,所以“人”因為有了思維這一宇宙無限絕對本質所帶給我們的這一功能,我們“人”,就變得“力”大無比了。如此說來,人類一年開365次慶祝會,天天慶幸自己被“上帝”選為上帝自己的“思維”功能的每一“水滴”繼承者,也是不過分的。


最後,Warning: Don't try this at home! 如果你的那一位因為得知自己不過是你的一個“巧合”,跟你打離婚,我鄭重宣布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我講的東西也不是因為我學過黑格爾就有價值。其實,是沒有太多的人知道黑格爾的東西。順便說一句,黑格爾有多難呢?我當年的系列有一個黑格爾的青銅半身象,上面的題字是:“Measuring your mind”. 我當時的導師告訴我,YALE的哲學博士到畢業都不談黑格爾。由此可見一般。說世界上沒有超過二十個人懂得黑格耳是不誇張的。


我講的與黑格爾的,從哪裡分開呢?一是從根源上,二是從過程上。從根源上,黑格爾認為“理性”是一切;既一切都是理性的體現,所以理性是絕對的。而我認為,“思維”,是一切,“理性”,只是思維的一個發展階段,換句話說,我的“野心”,是象愛因思坦對牛頓那樣,對黑格爾的東西。從過程上,在黑格爾那裡,“理性”的浮現,是一切發展的盡頭。在範例論里,如我已經說過的,“思維”才是終點,“思維”是理性的基礎。
真理是要歷史來見證的。


對思維的調查之五


在我們向前走太遠之前,我們應該再確立一次我們的基礎是牢固的。


1 我們的出發點:我思故我在


2 從“思”中,可以推導出我的“思維”是真實的


3 從“我”中,可以推導出我的“肉體”是真實的


4 從肉體的真實性,可以推導出“世界上存在着有限”的事物,因為我知道我的肉
體有時間限制


5 從思維的真實性,可以推導出“世界上存在着無限”的事物,因為我從來沒有任
何想像不了的事物。因為任何被指出的事物,我都可以對其進行思考。


從以上五點,思維的基礎就確立了。在“之四”中,我涉及了邏輯/間斷的一面;在
以下,讓我來探討“整體/連續”的另一面。


思維的有限與無限的組成,與自然宇宙的組織成分是一樣的。思維,就是一個“微
型”的自然宇宙,在有限的人的肉體上的體現。因為自然宇宙不過也是由這兩方面,既“有限與無限”組成。當物理學家,神學家,哲學家等風塵僕僕地找尋世界的“本質”,“組成”,“神”,“上帝”等等,這類代表“無限/絕對”的事物時,
它們不知道,他們要找的對象的“雛型”,就載在自己的肉體中 - 一個典型的“騎
驢找驢”。


物理學家總有一天會發現,他們尋找的“夸克”,“量子”,“弦”,“黑洞”等
等,只有他們是真實的,比較會在思維中再現。換句話說,對思維神經元物理運動的數學公式,應該與“量子”物理的數學方程式一致:這就是思維與自然宇宙的統一性。


思維的調查(五)
L君在對“之五”評論時指出:“有了這個“絕對”的存在,科學才能得以建造,牛頓才能站在笛卡爾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構造他的宇宙。因為他所依賴的巨人腳底下是以絕對的”存在”為地基。”


我一方面同意L君的觀點,另一方面我又看到了一個潛在的危險。當一個人用“存在”的概念去檢驗任何一個“具體/有限”的事物時,“存在”的概念絕對是正確無疑的,如同科學家一樣。但如果一個哲學家用“存在”的概念來探討自然宇宙的本質時,這個哲學家則犯了“混淆範疇”的錯誤。


什麼是“混淆範疇”的錯誤呢?“混淆範疇”的錯誤,就是將有限事物的概念,用來套在“無限事物”的範疇,企圖以此得出正確的結論。


正象在以前的“思維的調查”中指出的,語言,屬於“間斷/邏輯/有限“事物的範疇,我們不可能突破語言的“局限性”來企圖探討“無限世界”的本質。用維特根思坦的話就是:命題本身是在語言之中,因而命題在揭示自然本身時受語言功能的限制。語言的抽象形式不可能由命題本身表述,因為命題是語言的子集。 語言不能超過自己的功能界限來表達語言以外的自然本身,所以在利用語言欲達到這種目的時,最好閉嘴。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問一個“石頭是否存在”,科學家甚至可以問微觀物質的“二象性”是否存在。但沒有人可以問“自然宇宙存在嗎?”這類的問題。因為“存在”這一概念,來自於有限事物,而有限事物又來自與無限事物。正象事物的“偶然性”來自事物的“必然性”一樣。我們不可因為沒有“直接看見”必然性,因此就懷疑它的存在,而只承認偶然性的存在一樣。


思維中的兩部分,有限於無限,情同自然宇宙中的這兩部分一樣,“羅馬的歸羅馬,凱薩的歸凱薩”。不遵從這個劃分,必然要犯““混淆範疇”的錯誤。一霎那間的一個閃念疏忽造成的錯誤,需要幾個世紀的頭腦方難以澄清 - 這就是哲學橫貫千年的誤導的來源。


基同學提出,“真”是哲學的一個主要概念的問題。什麼是“真”的本質?“真”的本質,是連繫“有限與無限”,將兩者進行比較的行為。因此,“真”,是一個有“比較級”的概念。我們通常說的“真”或“假”,是一個“質”的判斷,即YES或NO -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真”的前提是什麼呢?既然“真”是比較級,它就必然有兩個物質存在,一是“具體/有限/可見”等的事物;二是“抽象/無限/想象”的事物,既“標準”。舉三角型為例。當畫出幾個圖形後,如果問,那個圖形是真正的三角型呢?我們的“標準”是頭腦中的三角型。現實中的三角型,只能是比較“真”的三角形,而不會是絕對“真”的三角形,因為這一“真”的三角形,只存在我們的心目中 - 正如物質微粒的量子狀態,只存在“希爾伯特空間”的數學方程式中一樣。這個“標準”的真實性,或者是“公理”,或者是“預測”,別無他法。


“真”所蘊含的比較概念,是連繫有限世界與無限世界的唯一橋梁,是康德的“物自體”有可望走出不可知洞穴的唯一源泉。正是這種聯繫,給哲學的範疇領域造成了混亂,也正是這種聯繫,使得有限世界永遠在無限世界的啟蒙燈塔下,一步步接近和實現思維精神的完美寄託。


對思維的調查之八


有同學在評論中指出,思維和認知不一樣。由此,我覺得有必要將思維與認知的關係進一步說明。


自然宇宙的“二象性”,決定了思維精神的二象性。思維載體的連續與間斷性質,又決定了思維功能的二象性:認知與欣賞(在以前的“對思維的調查”中講過)。


那麼人的“行動”在思維中是什麼地位呢?答案:思維的“行動”決定,是“認知與欣賞”兩者的“衍生”範疇。人們常說的“讓我想一想”,“我還沒有想好”,就是思維還在認知的範圍,還沒有到達“行動”的階段。欣賞,從另一方面也同樣蘊含者“行動”。


思維無時無刻不在“認知”,思維無時無刻不在“欣賞” - 無論思維是否懂得自己的對象。行為,只是思維運動後的一種結果,而且不是必然的結果。無思考的行為是生物體/動物,的本性,不在本文考慮的範圍之內。


認知與欣賞的二象性,如同光的二象性一樣,很多時候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難找出“純粹”的“認知不包含欣賞”,反之也是一樣。而“行動”,因為它伴隨者後果,界限變的十分明顯。從本質上看,“行動”,本身是認知與欣賞聯繫的橋梁。


思維對行動後結果,必然要再進行認知 - 叫作“反思” - 或重新進行再欣賞 - 叫做“成就感”。總之,思維精神=自然宇宙 - 不過在不同規模罷了。如果要問,是宏觀的自然宇宙複雜呢,還是微觀的物質結構複雜呢?如果你真是一個物理學家,你的回答一定是另提問者掃興的。還記得黑哥爾名言吧:一個真理從小孩的嘴裡說出來,和從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嘴裡說出來,是大不一樣的。


在“對思維的調查之三”中,我大略勾畫了思維運動的兩中方式,連續與間斷。次後,讓我們來逐一的細緻看看兩邊的情形。


在邏輯(間斷)一邊,思維運用的工具是符號。語言是符號的一種,而且是用的最多的一種。邏輯的間斷性質,決定了語言的“分割”本質。語言,首先要把它所論述的對象“割”開,才能逐一表述。語言的這種digital 本質,決定了它蘊含的清晰處理邏輯事物的能力,和一旦越出自己適用範圍,可能造成的混亂。


迪卡爾發現的“對複雜事物進行分割”的方法,至今還是99%日常生活最有用的工具。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近乎都是由此而來。但在人類的文明的精神領域,如宗教,藝術,哲學等,卻造成了不小的混亂。這是因為,語言的分割本質,不適用與這些領域,因為這些領域處理的是“連續”的問題。


以哲學為例。哲學上對本體論與認識論的爭論,首先基於對世界本質的割裂。語言的符號作用,本身就在給每種觀點一個標籤,既論述本身已經決定哲學家在重複“盲人摸象”的錯誤。這種語言造成的混亂,是語言本身的“間斷” PRIORI 造成的。這就不可避免地走到“存在既是被感知”的所謂主觀唯心論。


哲學與物理學共享的另一割裂是“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從上個世紀開始的相對論,量子力學,到現在的“弦論”,都在指向一個結論:時間和空間,在本質上,是不可分開的。哲學在今天應該這樣看:本質既是因果,因果既是關係,關係既是預測。因此,這樣,哲學上可以說,“本質=預測”,或“存在就是被預測”。存在的真實性,可以被量化,既,預測的精度越高,存在的真實性,越可信。除此以外,都是胡說。這種“實證”,不可忘記,只適用與“間斷”或邏輯或具有因果律的事物 - 真理在向前邁出一步,既變成謬誤。當我們說“存在就是被預測”時,時間的過去和現在的分割就不存在了。沒有現在和過去之分,也就沒有了時間,我們接觸的就是“連續”的世界了。


對思維的調查之十 - 再論思維的無限性


有同學問,我所謂思維的無限性,也許指的是宗教的對象,我的回答,當然不是,而是哲學的無限性。從這一問使我聯想到另一問題,哲學上思維的無限性,與宗教上追求的無限性有什麼區別?


簡單地說,這個區別在於,宗教的追求無限性(如上帝等),是基於思維認知初級階段“感性認識”,所產生的訴求;而哲學意義上的思維追求的無限性,是基於思維認知中級階段“理解認知”,所產生的訴求。


我們知道,宗教的產生,最初是人類原始部落,在不理解自然現象時,為平息產生的人們的畏懼或祈求,而舉行的一種儀式。隨着歷史的變遷和科學的興起,宗教變得越來越系統化,人性化而同時兼有其他的社會功能。但宗教的本質並沒有變化:起源於感覺,最終歸入感覺。宗教主要靠信仰,要求成員現“信”(再“問”,如果你非要問):leap of faith。宗教正統的教義,從來不鼓勵對其信條提出疑問。實際上,成員對宗教本身的提問,並不能動搖其信仰本身,而是為如何更好地理解宗教教義作為輔助。用科學哲學家坡普爾,奎恩的的思想,就是“外圍的保護帶受到挑戰,並不影像其理論內核的穩定性”。


哲學上的思維認識最高階段,“靈悟認知階段”,是思維基於“理性認識階段”後,
達到的最高級階段。這最高階段的特徵是,思維經過理性的“洗禮”,在思維“窮
盡”了邏輯,語言,及各種其他思維工具之後,作出的新的飛越和升華。“靈悟認
知階段”的目的,是本質地“抓住”事物的真理而無須邏輯,推論等思維手段的應
用(因為這些手段已經走到了自己作用的極限)。


舉例,人類對地球與太陽的關係的認識。人類早期,直觀地認為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思維認知的第一階段:感性階段。後來,通過布魯諾和哥百尼的仔細觀測,認為前人的認識是錯的,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世人除了憤怒還半信半疑,直到牛頓出現,將天體運行的真理,用數學公式揭示出來:這就是思維認知的第二階段:理性(邏輯)階段。今天的科學已經如此發達,哪個富翁只有花上一百萬美元,隨太空船在天上轉一圈,用自己看到的天體圖像在心裡想一想,這個困擾人類幾千年的問題就一清二楚了:這就是思維認知的第三階段:靈悟認識。


通過這個過於簡單的例子,我只想說明,當人類的思維走到邏輯,語言,數學,符號的盡頭時,還有什麼可以推動思維前行?唯有頭腦中的形像思維。思維的這種性質,使有些看起來沒什麼文化的老農,能比許多白首窮經的學究,更語驚四座,又一針見血的原因 - 他們cut the chase,擺脫了邏輯的繁複,用的是“靈悟認識”中的“形像思維”。真是:“劉項原來不讀書”啊!


對思維的調查之11 - 人類思維 = 自然宇宙


思維與自由宇宙的關係,好比種子和大樹的關係 - 兩者都需要實現自身的發展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本質。兩者的區別在於,種子的自身發展,是低級,被動的過程;而思維的自身完善,是高級,主動的過程。兩者的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被限制在時間和空間的範圍內,而受“偶然性”,既“周圍條件”的制約。也就是說,生命本身是自然宇宙的必然出現,而這種出現落實在一種植物叫“種子”,或一種動物叫“人類”的身上,卻完全是偶然的。


同樣,思維出現在人的大腦中,也是一種“偶然性”。思維可以出現在其他適合它
出現的地方,這就不難明白,人類為什麼總是懷疑外星人智慧的存在。


思維對自然宇宙的這種關係,是康德所說的“先驗”的關係,既 “priori"。從這個意義講,人類的學習過程,是在重新喚醒和溫習思維中已有,不過處在沉睡狀態的知識:"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這種思想,早被古希臘的哲學家多次表明,尤其是柏拉圖,既他的“form"。


正是思維潛在的保羅萬象的可能性,和這種人腦中的知識DNA密碼被人生有限的時間束縛急待破譯,使無數的哲學家感為生命的短促,和生命的虛度而嘆息。


哲學家的任務,是在思維中完全揭示和建立起等同外在自然宇宙的原貌:既,內心世界=外部世界。哲學家合上眼睛時感到的任何這種差異,都會使他們有“師未捷身先沒盡使英雄淚滿襟”之感。
對思維的調查之12 - 思維研究的結構,關係和證實思維的本質是自然宇宙的本質,但對思維的研究卻是邏輯,科學的過程。正像量子力學中的希爾伯特空間的數學方程式,才能解釋量子的存在,弦論,用來解釋微觀波/粒狀態等,對思維的調查研究,也必須能夠解釋思維的本質,和對人的思維有關行為,作出預測 - 解釋的合理性和預測的準確性,是思維研究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思維中,邏輯,形像,心理,精神 - 他們是怎樣的關係呢?從結構的角度看,思維自身的核心是“精神”部分。認知方法是精神的工具 - 類似在生活中,科學和宗教,是物質和信仰的需要的工具一樣。這個比擬的區別是,作為認知的“無限”部分的應用,是思維理性運作的結果,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信仰的需要,往往是在無法找到理由後的一種心理安慰。


心理學,是對“精神的認知和行為的聯繫”結果的研究。在精神和心理之間,還存在一個“無意識區”(sub-consciousness)。思維在疲勞或有意外傷害時,可以暫時“中斷”認知和心理的關係,如大腦的睡眠和昏迷狀態。在這種割斷出現時,認識的邏輯和影像出現混亂 - 猶如冰山的融化順流而下,思維就進入了“無意識區”,如夢境,暈旋等。


精神,在人的思維中表現為“意志”,在低等動物中表現為“欲望”。心理,在於人的認知聯繫是,叫做“行為” - 既有因果/邏輯的預測;而在動物,則是“本能”,一種實現“欲望”的手段。在本能期間,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五官”感覺來源。




當認知和心理聯繫時,人的行為受時空制約,思維很清楚這一點。而當這種聯繫中斷是,在思維的“無意識”時,思維的時空概念消失 - 如果物理的微觀粒子處在“量子”狀態一樣。思維的“時空感”,是區別認知和本能兩中心理狀態的標誌。而連接這兩種狀態,周而復始,正是思維的核心 - 精神。




對思維的調查之13 - 精神


我對“精神”的定義是:思維的生命。精神,是一比“思維”更基本的存在,猶如肉體於生命。精神的本質是,整體大於部分功能總和,的“特殊功能”在人類中的體現。生物體定義,就是自身的發展所形成的系統全部“啟動”(同義反覆)。由個別功能單一作用,經過機械的迭加,到每個器官都開始工作,物體功能的“量變“,帶來了“質變”。單純的,個別的器官的功能之總和,產生了一種在“個別”中不存在的“特殊性質” - 這就是“整體大於個體之和”。


在植物和低級生物,如阿米巴原蟲,這種“整體的特性”表現為“動”。當然他們也已形成了自身初級的代謝系統。在動物,整體的功能表現為“生命”;在人類,表現為“精神”。


以人體為例,如果一個主要的器官故障,則整個生命就會停止。反過來,精神,並非一味被動地受制於生命。思維的存在,表明精神肯定存在。而精神的存在,表明生命肯定存在。最後,生命的存在,個體器官(或主要的個體器官)還在工作,是無疑的。整體的特殊性,也可“有條件”地使維繫個體正在發生故障的器官,得到推延。這就是臨終的人,在咽氣前可以短暫的維持以見到最後的親人;癌症晚期患者,通過整體“身心”的變化,可以使癌症治癒的哲學原因。


對“個體”的分析,剝離,split hair, 是笛卡爾一以來,哲學為現代文明提供的堅實的哲學基礎。在此之上,才有了科學的昌盛,人類的物質文明和幸福。幾個世紀過去了,人類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不能靠分析,切割的方法解決了,而必須 take a holistic view。整體的自身的這些特性,“迫不及待”的衝到我們面前,希望得到一個答案,而人類到目前為止,對此知之甚少,不能不是一個極大的遺憾。宗教和哲學,是人類解決holistic 問題的兩個主要陣地:一個從理性的角度,一個從非理性的角度。


對思維的調查之14 - 數學與世界


數學的本質是“量”化。數學是用來處理“有限”世界的最嚴謹工具。任何科學,一旦走到數學範圍,則是成熟的標誌 (問題在於很多人不適當地模糊“有限世界與無限世界”的範疇區別,而在無限世界的範疇中試圖也運用數學工具這一相對世界的產物)。


任何學科,一旦發展為“科學”,首先應該形成“邏輯體系”。一切邏輯體系都應該而且可能,發展成為數學體系 - 此乃一切科學的成熟必由之路。科學的發展是追求有限世界的“真理”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嚴謹形式為:


1 基於“自明”的公理系統:如歐幾理德幾何學


2 基於“觀察”的邏輯(數學)歸納系統: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和愛因思坦的相對

3 基於“預測”的數學系統:如量子力學的希爾博特矢量空間數學公式的表達和弦論對微觀粒子/波現象的解釋


宗觀這一過程,可以看出,柏拉圖的“FORM”的猜測是多麼偉大:從不斷揭示公理自身隱藏的定理(真理)開始,經過歸納邏輯的“不完全真理”過程,最後達到純粹形式的數學公式來預測“慢速”運動的物體 - 實現了“FORM - PROOF -PREDICTION" 的全部過程。


任何將有限世界概念/範疇/工具,企圖應用到無限世界裡的企圖,都是註定不能成功。哥德爾定理的發現,註定這些努力的失敗。


重建學術的任務之一,就是不犯“混淆範疇”的錯誤,而將目標清晰地展現在人類的認知中。


對思維的調查之15 - 信仰與理性


“信仰”,的核心是“信”。信,就是“順服”,“遵從”,“不挑戰”,甚至“讚美”。“理性”,的本質是“講理”,“挑戰”,“找非道理的毛病”,甚至“推翻”。由此可見,信仰與理性,是矛盾的對立。再進一步說,信仰與理性如果發生爭執,解決不了是必定的 - 用哲學的術語叫“缺乏同一性”,既邏輯概念不同,俗話所說“雞同鴨講”,當然沒有共同語言,或理科一點,叫“參考系”不同。那信仰和理性為什麼又經常攪在一起呢?這是因為他們都是思維認知的“相鄰”的兩個階段,稍微不小心,就從一個階段滑到了另一個階段。


回憶一下我們的認知歷史。我們從小都是由父母撫養大的。當我們是兒童時,我們對父母的“信賴”是不是絕對的?這是因為兒童的理性不發達(不懂事),所以我們只能依靠我們的信賴,聽從父母的吩咐做事。待我們成長為少年後,由於我們的理性有了進步,我們開始懷疑是否父母說的都是對的 - 父母覺得我們不是那麼聽話了- 我們對父母的信賴減低了。當我們到了青年期,我們不僅對父母不再言聽計從,而且按照自己的理性來判斷自己的行動 - 我們基本上不再相信父母(任何父母的意見,必須經過我們自己的理性來決定取捨)。


一個人的認識成長歷史,同整個人類的認知成長歷史有一致性(誰說的?)。人類在幼年期對許多自然現象不懂,將他們歸結與超自然的力量(如神),這就是我們的“信仰”來源。隨者理性和科學的進步,人類認識自然的範圍一步步在擴大,人類也變得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對自己的理性和科學充滿信心 - 這是不是人類的認識歷史的事實呢?


人類還有許多未被認識的領域,尤其在“無限/絕對”的哲學範疇和科學不能解釋的自然整體歸宿,所以人類的認識還在很大程度上被“信仰”,既宗教,控制着。而且隨着科學的發展,科學不能解釋的無限範疇領域,必然不斷地被推到哲學的領域。


哲學與宗教的爭論,就是理性與信仰的爭論。因為兩者的立場,出發點,目標,都不同,這場爭論最終不可能有結果。哲學與宗教唯一能作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援軍”,說服對方。哲學的最強大支持來自於科學。宗教除了自己,又靠誰呢?


對思維的調查之16 - 整體


“整體”的定義很簡單:整體為部分之和。那麼,什麼是“部分”呢?部分,就是我們用五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我們一方面說,“整體無不體現在個體中”,就像“必然無不體現在偶然中”一樣;另一方面,我們又說,“整體大於部分之總和”。這也就是說,整體能產生一些個體“沒有”的特性。為什麼呢?


其實,整體的特性其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個體實際上存在於自身,只是呈現為“顯性”,還是呈現為“隱性”的問題。也就是說,整體能夠將個體潛在的性質,“提前”的暴露出來,而被人們誤認為是“整體”自己獨具的性質了。


現讓我來給詞語定義。整體,是個哲學用語,用科學的語言,整體被稱為“系統”。系統,誰不知道呢?是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清楚,系統的特性,是來源於系統的元素之間的“關係”,造成的。


舉例來說。普希金童話“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和生活中無數中大獎或繼承大的財產,類似事件。一旦家庭和一種巨大的財富結為一個“系統”,家庭之內的個體關係會發生改變,很多意想不到的事都會發生。人類的一切好的或壞的品質,一下都暴露出來了 - 人們不免感慨,“這人變得我都不認識了!”,“如果這一切都沒有多好啊!”。


政治的例子?讀讀蘆笛對柴玲和6.4學生運動的心理分析,想想那人人平常壓抑下的“表現欲”,和競相拋出的革命口號,更容易理解“群眾運動”這一系統的特性。


必然發生的例子?汽車的動力系統,明明是活塞在發動機中的上下運作,怎麼汽車會產生平行的移動呢?如果是由動力系統應用於傳動系統,傳動系統不也是作原地循環運動嗎?答案,就在“運動”二字,正像積分對斜線的無限小量計算中,視斜線為平面一樣。不要小看了這一變換,人類發明“輪子”和牛頓/來不尼茲發明微積分一樣偉大 - 因為他們都將“潛在”在個體中的特性,揭示在整體(系統)的光天化日之下了。




對思維的調查之17 - 個體


個體,相對於整體,是整體中獨立之因素。個體屬於“有限/相對”範疇,邏輯,因果,時空,現象,偶然性等,都體現於個體。只有通過個體,我們才可能認識整體。個體的一切性質,特點,無論是顯現或潛在的,都表現為“真”,既可以觀察,驗證,實驗 - 因此為科學研究的對象。


個體,來源與整體,是整體的“中間”階段。在自然宇宙的無限大的宏觀世界,和無限小的微觀世界之間,存在這無數個個體,猶如數學上的無限大和無限小之間,有無數個實數,它們既是“個體”。


由於人類象萬物一樣,生長在這一自然宇宙物質“中間”的階段,我們容易將自己看到的“間斷”現象,誤以為是世界的本質。並用個體的“獨立”性質,推測和認識與個體相對的整體的本質(無限/絕對性質)。


在古希臘,有原子論,在中國,有五行學說,在近代物理學中,科學家很長時間都在找尋自然界“最小的粒子”。毛澤東也認為,原子是可以一分為二,永遠不停地分成無限下部分(來源於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種對世界的原子論看法,直到二十實際物理學上量子力學的出現,才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德國哲學家康德,看到了時空範疇之外“形而上”世界,可是還將“此岸”相對的個體世界的概念,用於“彼岸”世界,因而提出“物自體”的概念,因而也犯了“混淆範疇”的錯誤。


個體,正因為它是在物質世界最大和最小兩極中間的存在,它的變化才是永恆的,才有了求“真”的問題,才有了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思維第一原則。整體的性質,無不體現在個體之中。個體,只有個體,與之具來的時間和空間,才賦予一切生命的意義 - 並由此成為包括我們在內的一切痛苦和幸福的源泉。


對思維的調查之18 - 哲學


哲學一詞來源與於希臘,本意為“愛智慧”。這個定義的缺陷是,將哲學研究目標的定義,帶進了“價值”的先入判斷。歷史上,自稱為哲學家的無智慧者,屢見不鮮,由此帶來世人嘲笑哲學這一本身嚴肅的學科。


哲學的本質是“返思”。“返思”,不是“反思”,沒有“節外生枝”,“故作叛逆”的意義。“返思”,是回想,是反覆思考,是解決一切疑問的努力,是“否定之否定”,是思維在成熟基礎上 - 高級認知階段(理性和靈悟階段) - 得到的認識結論。


“懷疑”,是思維的理性活動的第一“直覺”,但僅有“懷疑”,還夠不上“哲學”。哲學必須是“有根據”的思維活動,所以哲學的“返思”才是“智慧”的基礎。無論運用哲學思考過的結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這種結論畢竟經過了思維的拷問,有了哲學理性的基礎。


哲學史上的“懷疑主義”,是表面,直感,不需要根據理由,而從一個類似宗教教義出發的信念,所以“懷疑主義”是淺浮的思維標籤。


經過哲學“返思”的認知,如果是“肯定”,它是來源於“否定之否定” - 由此區別與思維認知感性,或心理上直覺,的簡單“肯定”。如果它的結論是“否定”,此結論也和“懷疑主義”的否定有本質不同 - 前者是複雜,成熟,理性和靈悟認知,一句話,“有根據”的否定;而前者不過是空泛,蒼白的教條而已。


“返思”,的直接聯繫是“複雜性” - 在東西方的文化中意義也不同。英語中的“sophistication",在西方文化中,如美國,是正面的意義;而在中國文化中,是貶義。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知識界對中國文化,常有“fall short of 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 的抱怨,而中國的知識分子往往不知所云。另一方面,美國的人人需要的tax code的複雜程度是如此廣泛,移民到美國的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兩方面的原因都有,此是另一話題。


對思維的調查之19 - 知識(真理)的兩個來源


在人類的認識史上,知識,如同真理一樣,只有兩條可靠的來源∶1)公理的道路;2)歸納邏輯的道路。公理的道路,推而廣之,可以看成哲學上的“本體論”的道路;而歸納邏輯的道路,可以看成“認識論”點道路。


公理系統的典型例子,是歐幾理德的幾何學,既從已知,毫無疑問的合理假設出發,輔助與公設等其他支持,揭示出公理前提中蘊含的定理。選擇公理和公設,是非邏輯過程,只有證明過程是邏輯過程。


歸納邏輯有多種,其實質是“親身體驗”。比較簡單的例子如“一切人都是吃東西,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也吃東西”。歸納邏輯的問題在於它的得出其前提很困難。如上例中,怎厶證明“一切人都是吃東西”呢?我們不可能觀察所有的人,歷史上和現代人,所以只能靠部分觀測,部分猜測,來達到以上前提“一切人都是吃東西”。這就是歸納邏輯的“理論”缺陷。正像個體事物在世界上比整體有用得多,歸納邏輯比公理系統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得多(如 in job interview, your experience means a lot to your future employer than your promise)。


問題是,在“鑽牛角尖”的時候,哲學家們到底應該相信哪一條道路導致確切的真理呢?舉例來說,上帝存在的證明,應該是本體論的,還是歸納邏輯的呢?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孩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父母的。孩子在出生時不可能知道誰是自己的父母,這就決定了歸納邏輯道路不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從“其他”渠道獲得的。




想像一下這個“孩子”代表人類本身。人類如果不是永恆存在的,人類必然是“上帝”產生的。但,人類可以通過歸納邏輯獲得這個知識嗎?否定此一道路,經驗主義,認識論的道路,就堵死了。剩下的方法只有公理道路了。多少人同意才算“自明”的公理前提呢 - 如果人類願走這條道路?問題還不在人類永遠不會有統一的看法,問題在於,“上帝”並不依賴人類而存在,猶如思維有可能並不依賴大腦而存在 - 人類只是可憐的無法掀開“她”迷人的面紗罷了。


對思維調查之21 - “應用哲學”:民族的“職業”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人類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民族或國家所從事的行業,是不斷變化的過程 - 從體力走向腦力,從原始走向現代,從實物走向數字,從生產走向交易,從具體走向抽象。


從整個人類歷史中看,我們祖先首先是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動物。後來,他們將吃不了的野物圈養起來,以保證食物來源的穩定性,他們開始了成了“畜牧民族”。


但一遇到瘟疫之類的自然災害,牲畜大量死亡,冬天到了,人類還是逃脫不了饑寒交迫的危脅。聰明的女人們發現掉到地上的果子,可以長成樹,於是告訴了他的男人。男人靈機一動,如法炮製,加以擴大種子的類別,種出了莊稼,秋天有了收穫。人類由此開始了“農業民族”,食物的來源得到了更穩定的保證。


工業革命的歷史不用贅述了。美國從兩個世紀前的農業國家,到今天,變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口從事與製造業有關的“工業民族”- 歐巴瑪對美國汽車昨日黃花的狀況信誓旦旦地說“老九不能走”的原因。中國正在興高采烈地成為“工業大國”或叫“製造業大國”,中國加工得廉價的產品充斥世界的市場。


儘管中國共產黨愛說“歷史的巨輪不可阻擋”,不知中國人是否看到,比工業社會更進一步的是“信息民族”。中國人固然可以重複自己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竊喜以自己的10億件襯衫討價還價換一架美國的波音。誰料到,鷸螃相爭,漁翁得利,信息工業的倔起大國,即不是美國,更不是中國,而是印度。看看美國大學裡學計算機的有幾個,就知道了(美國的大多數人職業場目標都是“manager",只要搞好人際關係就行了)。


“信息民族”還能再往前走嗎?當然:它叫做“金融民族” - 當前非美國莫數。金融民族的特點是,他一切的“生產”,都是由“交易”得的差價,既“利潤”所得。這種行業的典型地方就是“股市”。有朝一日,美國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的工作,就是坐在計算機前,進行股票交易而產生利潤(當然交易損失者則遭到淘汰,也許要被趕出美國)。這金融的“無形之手”,就會指揮世界其它角落的人們為其生產,然後運到美國,要多少有多少。至於中國願意造玩具還是台灣人願意裝計算機,美國人是不care的:你們其它民族的發展暫時還沒到這個階段,跟着“偉大領袖指航向”吧,既然中國的政治制度今天還可以停留在“石器時代”,還能指望其它領域不具有“中國特色”嗎?


對思維調查之21 - “應用哲學”:民族的“職業”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人類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民族或國家所從事的行業,是不斷變化的過程 - 從體力走向腦力,從原始走向現代,從實物走向數字,從生產走向交易,從具體走向抽象。


從整個人類歷史中看,我們祖先首先是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動物。後來,他們將吃不了的野物圈養起來,以保證食物來源的穩定性,他們開始了成了“畜牧民族”。


但一遇到瘟疫之類的自然災害,牲畜大量死亡,冬天到了,人類還是逃脫不了饑寒交迫的危脅。聰明的女人們發現掉到地上的果子,可以長成樹,於是告訴了他的男人。男人靈機一動,如法炮製,加以擴大種子的類別,種出了莊稼,秋天有了收穫。人類由此開始了“農業民族”,食物的來源得到了更穩定的保證。


工業革命的歷史不用贅述了。美國從兩個世紀前的農業國家,到今天,變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口從事與製造業有關的“工業民族”- 歐巴瑪對美國汽車昨日黃花的狀況信誓旦旦地說“老九不能走”的原因。中國正在興高采烈地成為“工業大國”或叫“製造業大國”,中國加工得廉價的產品充斥世界的市場。


儘管中國共產黨愛說“歷史的巨輪不可阻擋”,不知中國人是否看到,比工業社會更進一步的是“信息民族”。中國人固然可以重複自己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竊喜以自己的10億件襯衫討價還價換一架美國的波音。誰料到,鷸螃相爭,漁翁得利,信息工業的倔起大國,即不是美國,更不是中國,而是印度。看看美國大學裡學計算機的有幾個,就知道了(美國的大多數人職業場目標都是“manager",只要搞好人際關係就行了)。


“信息民族”還能再往前走嗎?當然:它叫做“金融民族” - 當前非美國莫數。金融民族的特點是,他一切的“生產”,都是由“交易”得的差價,既“利潤”所得。這種行業的典型地方就是“股市”。有朝一日,美國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的工作,就是坐在計算機前,進行股票交易而產生利潤(當然交易損失者則遭到淘汰,也許要被趕出美國)。這金融的“無形之手”,就會指揮世界其它角落的人們為其生產,然後運到美國,要多少有多少。至於中國願意造玩具還是台灣人願意裝計算機,美國人是不care的:你們其它民族的發展暫時還沒到這個階段,跟着“偉大領袖指航向”吧,既然中國的政治制度今天還可以停留在“石器時代”,還能指望其它領域不具有“中國特色”嗎?




對思維的調查之22 - 數字的哲學 


據說古希臘的必達哥拉斯在發現我們老祖宗的勾股定理時,來了一個“百牛大宴”
(中國人不捨得殺牛,有個“百雞宴”足矣,but we are so great that who cares 
that trivial stuff? ),聲稱“數學是宇宙的真諦”。


在我看來,哥同學有點道理,但最重要的“真諦”數字,不是什麼“必達哥拉斯定
理”,而是“1,2,3”。


“3”,是什麼?中國人說三人成眾,芸芸眾生。眾生的三,是不能單獨存在的,他
們必然要追溯自己的“根”,“2”。


什麼是“2”呢?“2”,就是“double",就是“一對”。這就多了,例如,中國的
“陰陽”,飲食之“男女”,大地之“日月”,世間之“黑白”,哲學之“本質與
現象”,等等。


這裡重要的是哲學上的“偶然與必然”這一對。第一,一切現實的,都是“偶然”
的。第二,一切偶然的,都是必然的。


您的太太,貌若天仙,情如碧海嗎?這是因為在你找她以前,你心目中已經“塑造”
了這樣一位佳人。至於她是張家的“小家碧玉”,還是李家的“大家閨秀”,卻是
“天時地利”的偶然所成。


但那不是正題。大眾,包括你我,心目中有了“愛”,“情感”,“崇高”,“完
美”等等,這些神聖的感覺之後,你這“一半”,既“偶然”,註定要找尋自己的
“另一半”,既“必然”。這個“必然”,就是你想到“上帝”的原因。自然宇宙
中的一切,都不是孤立單獨的,都是“無獨有偶” - 這就是“2”的功能。


當你找到“上帝”後,不論他是斯賓諾沙的上帝,還是奧古斯丁的上帝,你最終的
目的是什麼?希望和上帝“合為一體”吧?這就是“1” - “2”,如同你一樣,總
是要“追根求源”,最終“天人合一”的。


“1”,是偉大的,因為她是我們的母親。母親,是不能靠感性,直接認識獲得。而
必然要經過思維的提煉和認識的升華,既“靈悟認識”。“2”,是混囤未開時的啟
蒙,認識了“2”是你擺脫有限,渺小的“肉體軀殼”的決定一步。“3”,是現實
的,它是你“存在”的根據。如果你找不到“吃飯”的方法,縱然是蘇格拉底也要
挨老婆的罵吧?難道她的“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是白送你的嗎?用現
在的術語叫“市場價值”。後悔了?從新回到“2”,再塑一個心中的“必然”好了。
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時,我們才開始接觸到人生的“真諦”。


思維本質的“二象性”


什麼是思維本質的“二象性”?思維本質的“二象性”,就是思考的過程,既是“符號”,又是“形象” - 二者交替變換的思維運動過程。當然,這是思維反映了自然宇宙的“二象性”的結果。前者的一切功能,後者無不具有,反之亦然。


甚至都不能說,到底誰繼承了誰,誰先誰後。思維,因為宇宙自然的本質的鏡像自身,是宇宙自然中“個體”的最高發展結果。這個發展落實在“人”這個“偶然性”出現的自然物上。偶然的“銀河系”,偶然的“太陽系”,偶然的“地球”行星,偶然的“地球使人類順利發展的條件”、、、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人類。時間永恆,那麼,百分之百,在自然宇宙中較之地球產生以前,已經出現過生命,並也發展到它的最高的形式,既“思維”的產生。


思維在進行中,時時刻刻將“符號”轉換為“形象”,而時時刻刻又將“形象”轉為“符號”。符號與形象,二者交相出現,互相促進,互相激發,共同推動思考過程深入和前行。思維固然有僅僅運用“符號”(語言)或“形象”(畫面)單一邊的時候,但那都是短暫,臨時,借代性的。思維本質的運作,正如同電磁場,光粒子和波動性傳播,等的性質一樣。


思維時,符號作為主要的工具是語言。語言的最小意義單位,單詞或字,在思維中被翻譯或轉換為形象,而最基本的形象也同樣在思維中被轉換為與之相對的語言符號。這些形象,有些清晰,有些模糊。清晰的形象就被容易被記憶下來,得到思維多次的應用;而模糊的形象,則容易被思維忘記,以致下次思維需要時還需重新轉換,只到清晰被記住為止。在符號語言方面,總是最能準確表達圖像的詞語,首先被思維固定在記憶中。一時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圖像,只能先用代詞或近義詞代替,只到思維找到滿意的詞彙為止。


正是思維的這種對“符號”和“形象”的轉變功能,使思維的認知第二階段,邏輯推理認識功能,成為可能;也使思維的第三階段,“靈感”和“悟性”,這一最高階段得以實現。


思維本質的“二象性”,不僅在思維的認識中起絕對的作用;在思維的“欣賞”中也是如此。由語言符號所形成的畫面,和看到畫面而在頭腦中升起的激情,是思維在運作中的來指導,激發,和產生創作靈感的源泉和火花。正是思維的欣賞功能帶來的逾越,引起其心理上的感應,使人產生身體和精神的和諧共鳴,從而達到了刺激身心,產生全新感受和激情並發,這一身心共同欣賞的最高境界。




絕對與現象和思維與思想關係的異同


絕對,這裡指的是範例的本體意義的背景,既不可質疑的範疇。


在範例本體論中,絕對是潛在的背景,是產生一切現象的基礎。這個判斷具有公理的性質,而不需證明。絕對是現象的邏輯必然的前提。因為任何現象都是個別的存在,都在變化中。所以一切現象的根據,必然是潛在的背景,既絕對的存在。


從絕對的背景到現象個體的產生,沒有邏輯的通道。不僅沒有充分條件的因果關係邏輯通道,也沒有必要條件的概率性邏輯通道。這樣,絕對與現象的關係必然是“無中生有”。


這種關係的證明很簡單。如果絕對與現象的關係不是“無中生有”,必然就是“有中生有”。而任何“有”必然是有其他的因果關係與之相連,所以可以追溯以至無窮。我們知道世界的因果關係並不是無窮的,也不是循環的。所以,他們的關係必然是“無中生有” - Everything comes from nothing-like non-something.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上物質,僅占此次宇宙大爆炸後,全宇宙所有物質的4%的原因)。


無獨有偶。自然神或上帝,並不想獨占自己對宇宙的這種宏大設計,而揭示給宇宙中一種個體,有限和相對的事物,既,人類,來知曉和懂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人之所以能理解自然神或上帝的意圖,說明人必然有與上帝和自然神相通的部分 - 這就是人類的思維。


思維,可以被看成是一個整體。思維有“靜態與動態”,兩個部分。靜態的思維包括,意識,意願,感受(來自內心或外界)等。動態的思維包括思考,和思考的媒介,語言,符號,形象等。


思維與絕對的關係,可以看成時“一切”與“一”的關係,或看成“大海與水滴”的關係。思維所產生的產品,思想,主意,概念,等等,於現象產生與絕對的背景一樣,是沒有邏輯關係的。既,思想來自思維,沒有充分條件的因果關係,也沒有必要條件的概率關係。這是因為思維的本質,與絕對的本質一樣,是絕對的 - 儘管思維被限制在一個肉體中。


一個思想的產生,如同現象的產生與絕對背景,也是有形式與內容二個方面。思維給予思想的形式,而其內容則不確定。但思維所賴以寄託的肉體,對思維的大腦發出刺激,這些刺激規定了思想的內容。


例如,我肚子餓了,我必然會考慮如何發現食物。通過器官的生理機制,思維的內容由於身體的刺激而確定,思想的“天馬行空”本性,就暫時歇下了。
J絕對與現象和思維與思想關係的異同 
前面講到了思想的產生可以分為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這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兵多德的分法,應用到思在的範疇內:思想。


形式的方面,就是範疇的領域,如因果關係,必然,偶然等,以前哲學家所發現的範疇。內容的方面,就是功能,作用,目的等,如前邊的例子,解決肚子餓的問題。


下面的問題是,思維的形式和自然界,既現象的形式,一樣嗎?很明顯,它們是一回事。既,思想的形式,和自然現象的形式,是一樣的。這就是巴門尼德所證明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例如,思想的形式,因果律,和自然界的因果律,是一致的。如巴氏所說,真理只能來自一個地方。


那麼,思想的內容,和自然界的現象內容,也是一致的嗎?有趣的是,許多人認為是兩碼事,如馬克思。他們說,“精神產生物質,還是物質產生精神?存在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存在?這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試金石。”回答這種幼稚的哲學認識的方法,是反問一句:請告訴我,是男人決定女人,還是女人決定男人?




然後再給他們解釋,事物的最高層次的劃分,不存在因果關係。所以提出誰決定誰的問題是可笑的。在事物的最高範疇,兩者的同時存在,是事物的兩個方面。用中國古老哲學的語言:“一分為二”。它們這一對,同時生成,同時消失。在則成雙,無則全無。根本不是時間前後的關係,或因果關係。


如果要問,它們這一對來自何方,那就想想“思維的形式和內容”還自何方,就知道了。因為巴門尼德已經告訴我們,思維與存在是一致的。巴門尼德是古希臘哲人中最古老的聖賢之一。智慧是世代的積累的結果,但必須用孩子一樣的眼光看待未來。從思維中,範例的本體論已經證明,思維的本質與世界一致。既然世界是絕對存在的,自然現象後面的絕對背景,必然是一切範例出處的根源。這就包括了高級範例,既,人與其思維。


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他不僅肯定了自己的存在,既個體的存在,他還肯定了抽象的思維作為一般意義上的存在。思維的存在,基於自然現象的存在。自然現象的存在,基於產生自然現象的背景,絕對,的存在。所以,這些關係邏輯上環環相扣。我們由此可以看出,絕對範疇的存在,絕不是某個人的異想天開,而是被人類世世代代的經驗所證明的。


重複地說,絕對背景與所其產生的自然現象界,沒有邏輯關係,是完完全全的“無中生有”。同理,思維與思想的關係,也是“something out of nothing”。這就是,如同新的自然現象是絕對背景的產物一樣,創新,也是完全思維本質的原因。




人每天都要說話。但人不可以完全重複以前說過的話。思維的創新,首先是語言的創新,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範例。重複是機器的功能,是形式邏輯的功能。思維對任何重複的現象,都會引發思維的抵抗,導致人的昏昏欲睡,思維要“停機”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人工智能,只有“人造功能”。


思維的無限絕對性質,如同自然界的絕對範疇,人類不可以重複 - 因為人類本身都是自然“神”的傑作:上帝不會給人類他自己唯一的“金手指”。
1理性的源頭 
並文認為“凡是能夠用理性作出決斷的事情,都不需要也不應該訴諸於信仰”。這裡提到的“理性和信仰”,都有不妥之處。


並文沒有給理性下一個定義。一般來看,理性定義的外延,是區別於感性,靈感,神秘等概念;理性內涵的定義,是邏輯,因果,方法等等。理性這個詞源於西方,所以它的語言環境也以在西方科學中的概念和用法為準。在西方,理性的概念,我的理解,基本就是“邏輯鏈條”的概念。邏輯鏈條的意思是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因果關係。如果我們追溯這些因果關繫到其源頭,我們一定會得到一個結論:上帝存在。因為如此規則的世界,沒有其他的任何理由可以解釋。在西方中世紀,教主們就是通過精緻的推導來證明,上帝一定存在的。從另一角度說,理性的推演,總是不能避免走到它的極限。在極限的地方,只有以上帝來解釋,別無他法。


這個上帝,顯然就是信仰。信仰的定義就是taken,拿過來當真,不再懷疑,不提問題。信仰神,不一定是信仰宗教。因為科學家,哲學家的神,是自然萬物,是宇宙,是非人格化的。如斯賓諾沙,愛因思坦的信仰。而宗教的神,是人格化的。但並文提到的宗教,顯然混淆了這兩類神的區別。前邊講了,由於理性的局限,必須導致神的存在。否則,你的邏輯/理性,就不徹底。所以如果你是理性信仰者,你必定終究走到神的懷抱,毫無疑問 - 儘管你不一定非要走到人格化的神,既宗教。


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性思維是非嚴謹,是“難得糊塗”,得過且過的。要講認真,我們必須承認西方文化遠遠比中國文化推理認真和嚴謹 - 即使我們不承認西方文化的深刻。中國傳統文化往往搞神秘主義。將故弄玄虛視為博大精深,這一點恰恰為西方文化所不屑。
2公理思想的意義 
古希臘的哲學家,代表着人類理作為一個集體,其理性認識開始覺醒。此後二千年,都是人類理性認識成熟的過程。古希臘先賢們給人類留下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公理體系的思想。


公理體系,也叫形式系統,最少可以追溯來源到柏拉圖的著名思想,“形式”。柏拉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形式(Form)”。因為只有形式才是不變和永恆的。認識真理,在柏拉圖看來,就是“從無可置疑的前提中,發掘出潛在和蘊含的命題”。從這個意義上看,學習就是回憶。所以學習的方法,在柏拉圖看來,就是啟發。(有點象中國的“學而始習知”)。


比柏拉圖晚了一個世紀以後的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將柏拉圖的這個思想發展到幾何學中,創立了公理系統。所以現在我們稱他為“幾何學之父”。公理體系,也叫“形式化體系”,是“從明確清晰的公理中,通過規則,達到導出定理”的過程。這個方法主要用在數學,幾何,數理邏輯方面。因為公理的選擇必須明確無疑,定義準確,這樣才能保證定理的正確性。後來的數學家,在歐幾里德公理系統的啟發下,將其第五公設作相反推導,得出了“非歐幾何學”。此類例子,說明了邏輯推理的重要作用。


沿着推理的思路走下去,就自然會想到能否將所有的能夠形式化的數學,符號邏輯等,全部由公理系統完成 - 這就是偉大的“希爾伯特計劃”。遺憾的是,悖論產生了。悖論告訴我們,任何可以形式化的公理體系都不是完備的,都必定是有限的。


其實,悖論的意義還不至如此。公理體系的有限性,更深一步,意味着邏輯或理性的有限性。可以準確定義的規則,如果自身不是完備的,更不能用來囊括一切其他領域。難怪愛因思坦認為,新發現沒有邏輯規律可循。人類的認識能力又受到新的挑戰了。


公理系統的思想,可以說是在人類理性的認識史上走到了自己的盡頭。但它的歷史地位,永遠證明了自己是人類認識成熟過程的必經之路。
7思維的發展與自然世界和人類世界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生前在大學任教。他死之後,後人根據他的講稿,編輯出版了“歷史哲學”一書。黑氏是個“決定論”者,認為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精神“spirit”的體現。如自然界的發展,是"觀念(idea)"發展的自身體現;而人類的歷史,則是一部“理性(reason)”發展的歷史。這兩者的變化,又都統一到“精神(spirit)”之下。黑氏的著名的“三段論”,體現在他的“歷史哲學”中,也是他的“邏輯學”中的觀點用來看待歷史的應用。


黑氏學說對世界的影響,不用說,是巨大的。我們中國直到今天,作為他的遠房侄子 - 通過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鄧小平,胡錦濤和明年的習進平的傳承,還在他老人家的大樹下乘涼。政治招牌和學術實質,經常是兩碼事。我有興趣的是後者,也不需要因人廢言吧。


正如英國數學,邏輯學和哲學家懷海德指出的,“西方世界迄今的一切哲學,都不過是柏拉圖哲學的注角”。黑氏學說,其實就是老柏“形式(Form)”的翻版和解釋,並且“聯繫實際”了,用此觀點來看待歷史,自然,美學等等。


如果從頭說起,老柏的意思是,樹的種子裡的“form”,已經決定了參天大樹的百年未來形狀。用一句編程中"OOP"的概念,此樹不過是一個“instance”。黑氏的把這個主意用到了自然,歷史和人類社會。他認為,由事件組成的人類的歷史,不過是一連串的“instance”。這些事件都是“現象”。他們體現的是“理性”的發展過程的這個“class”。理性的發展,黑氏認為,受“精神”的支配,而“精神”的本質是自由。他進而說,在東方,只有極權制度下君主本人是自由的。到了希臘,享受自由的,仍是少數“自由民”,只有到了德國,自由才可能真正實現。所以,如果要探究“黑”,必須從“白(柏)”開始。蘇格拉底開講時,總是從提問題開始,我也遵從此例。


在我們身邊,什麼是“真”的?答,這個桌子,因為我能用手摸到它。那麼,是不是感覺到的事物才是真的?如果是,感覺到的東西難道不是處在變化中嗎?難道不是有缺陷的嗎?我們需要的“真”的知識,難道不是“完美”,“不變”的嗎?這樣想來,我們關於“真”的知識,只有在概念的抽象中了,也就是只能來自“理性”,來自大腦的分析。這樣,“數”,“概念”等,這些來自理性的結果,才可以是“真”的知識。其實,這種對於“變化”還是“不變”是世界本質的爭論,早就起源於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巴們尼德和赫里克利特思。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分別繼承了他們的爭論,給出了各自的解答與發展。


今天,在我看來,“世界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從古到今爭論不止的問題,本身是個“偽問題” - 這就如同問,是“天馬行空”時跑得快?還是草原上萬馬奔騰時跑得快?


因為,首先,什麼是“本質”?,本身就是有爭議的?再次,如果把“存在”和“否定”,或用共產黨的話說,物質還是精神,來擇其一作為答案,又是“循環論證”(begging the question)。很明顯,“本質”也好,“否定”也好,“物質”也好,“精神”也好,“1”也好,總之,我們能夠想象得“任何事物”,無一不是“根據”另一事物而來的。這個“事物”前面的量詞“一”,本身就“隱藏着其他事物存在”的含義。因此,用如此的概念定義,哪能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個“instance”呢?我的回答,有點像康德的理性之外的“自在之物”,又不盡然。因為“自在之物”,其實本身也包含“其他之物”存在的意思。我們不可以用“instance"的存在與否的概念,來套用在其他的更廣義的範疇上。


第二,將世界的本質歸結為二個對立事物中的一個,無論如何回答,都片面。因為兩者都是互為因果,相依賴而存在。將二個事物中的一個,作為二個之間的共同基礎,本身就說不通。


第三,語言不能準確地表達“世界本質”的概念。語言來源於思維的結果。我們能想到的一切,都是我們所能感覺到,或經過理性推理得出的結果。換言之,我們只能知道,或者“形而下”的事物,或者“形而上”的事物,這就是我們“思維產生的結果”的全部,也就是語言的全部。我們不能講出我們想不到的東西,正象井裡的蛤螞無法想象出井外的天是什麼樣子。


最後,人類的思維和蛤螞的思維(如果有的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人的思維,因為能具體到任意一個目標,因此它具有“無限絕對”的屬性,當然這不能歸結到一個人身上,而屬於人類整體的思維。自然宇宙和思維,具有同樣的“無限與絕對”的性質。在它們兩者之間,連結着“無限個有限”的事物,當然也包括語言。也就是說,語言是思維的“instances";而“張三家的桌子”,是語言(概念)的“instance"。如果非要追究“世界的本質”,人類大可只追究“思維的本質”就可以了,因為“思維和自然世界”,屬於同一類,具有同樣的屬性。“世界的本質”怎樣產生萬物,與“大腦的思維”如何產生語言,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如果有人非要問,究竟是物質第一還是精神第一?世界的本質究竟是“變”還是“不變”,是存在還是否定,我們想想自己的“主意”是如何在自己的思維中產生的就可以了:不知“世界”真面貌,只因身在“思維”中。


變化,生成和消失之中,所以一切既存在,又非存在。


到了黑格爾那裡,辨證法成了千篇一律的“三位一體”。既,正題,反題,合題。永遠這樣一圈圈螺旋式的上升,不斷達到新的高度。黑格爾認為,事物發展都是這樣,人類歷史也是這樣。他的“邏輯學”開篇,就從“Das Sein(being)”開始,然後經過發展走到自己的反面“Das Nichts(nothing)”,最後“werden(becoming)”。其他的範疇推移,如“質,量,度”等,都是沿此發展。


在黑格爾時期,他就有將辨證邏輯擴大化的傾向。根據他的邏輯學,他關於歷史,道德,科學等許多解釋,都不正確,如波普爾指出的。到了馬克思那裡,就理解的更極端化了。馬克思將三段法則的發展,由自然取代,變成了人為強制的行為,為了他的政治哲學服務。在列寧到毛澤東變成了鬥爭。乾脆社會革命,殺掉一批人,來促進社會變化。所以可以看出,本來的一種辯論方法,走過了曲折的道路,最後
如何成為“社會革命”的理論基礎。


辨證法,作為從廣義的角度看待事件,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發展,有很大的積極意義。辨證法是形式邏輯的補充,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哲學工具。但再好的理論,被誇大其詞,碰上了歪嘴和尚,都可能走向自己本來面貌的反面。


我們現在對待辨證法,是不要潑髒水,連同嬰兒一同潑出去的問題。


重建中國的神聖信念 - 喚醒中華民族思維發展的“青春期”


一個人從出生到走進墳墓,一般要經歷一個生理上的青春期階段。正常的人,在青春期會有身體的變化,而產生對異性的追求,進而對家庭的渴望,享受生命美好帶來的歡樂。作為青春期開始的標誌,戀愛,尤其是初戀,是一種非凡的感覺。在初戀的日子裡,你的感覺得到如此升華,你會覺得世間一切都這麼美麗,你會衷心地祝願天下的有情人都成眷屬。一句話,每天起來,你會覺得太陽都和昨天不一樣。當然,普天下的人成長過程,不是同樣的境遇,不幸的人壓制了自己青春期,或終身不戀,或出家,或禁慾等等不一而足,仿佛青春期對這些人根本不存在。


人的生理發展有青春期,人的“認知思維發展”難道沒有“青春期”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再先前走一步,一個民族的認知思維發展難道沒有“青春期”嗎?如果你也承認一個民族“認知思維發展”這個前提,你恐怕多半不得不說是了。不是你認輸了,而相反,是“英雄所見略同”!黑格耳有一個著名思想(bored already?):
一個人,一個民族,整個人類,的理性認識發展過程,有一致性。這個思維的發展階段,在黑格耳那裡,叫“絕對理念”,在我這裡,叫“思維無限絕對的本質”。不論怎麼稱呼,它的存在,都預示着一個民族(整個人類先等一會)的思維發展的“升華”階段。在此“青春期”階段,認知思維開始站在一個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其“眼光”,開始穿過世間事物的“部分”存在,而看到世間的“整體”存在 - 這個存在,就是自然宇宙的本質,其體現在鏡像的人類個體中,不論是一個人,民族或整個人類,就是對“無限絕對”的驚奇,焦慮或恐懼 - 直到你認識到這是你的認知思維發展必不可免的“青春期”到了。


中國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與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相比,這也許都是它的“少年期”- 西方人一個半世紀以前打進中國時,稱中國人為“襁褓中的老人”。在西方文明面前,他們對中國的這種狀態的稱呼,發人深思嗎?宗教,就是解決大眾思維覺醒後的“青春期”時,追求“無限絕對完美的存在“的回答。沒有這種喚醒,中國文
化永遠會象過去一樣,認為宗教是“多餘”的。中國的知識學人認識到和對當前民族認知發展的決斷,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第二十九節 語言範例 
在談語言範例前,必須討論我對語言的一般理解。關於語言的有關問題是下面。
1 語言是什麼?what is language?
2 語言的組成有那些?what elements are there in language?
3 語言的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是什麼?what relationship are there in those elements?
4 語言有什麼功能?what functions are there in language?
5 語言的這些功能之間的關係是什麼?what relationship are there in those functions?
6 語言要素和功能之間大關係是什麼?w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s and 
functions?
7 我們對語言已經有什麼知識?what is known about language?
8 語言的問題在什麼地方?what problems are there in language?
A上帝送的禮品籃:語言 
在聖經里有個巴比倫通天塔的故事。大意是說上帝知道了人類要造此塔爬上來,於
是播下各種語言使人類不能協調工作,導致造通天塔的計劃破產。


不論這個故事多麼離奇,我認為上帝的好心,其實不會這樣作的。我挖到的另一個
珍版是這樣寫的:上帝拿出了一個禮品籃,裡面裝滿了閃閃發光的各色禮物。上帝
說,“這個籃子是語言作的,裡面裝着各種禮物,像金錢,山川,動物,水果等等,
你們自己分吧”。人們一擁而上,像中國人擠公共汽車一樣,都去搶籃子裡的東西,
互相打了起來。結果將這個籃子被搶破了。雖然人們都搶到了自己喜歡的一些東西,
但人類從此不會再講一種語言了,無法協調統一工作,所以通天塔的工程只得暫時
作罷。


幼年的人類當時幾乎一致這麼想:語言有什麼重要的?不就是交際表達的一個工具
嗎?地球上多數人由此忽略,而犯下了一個遺禍萬年的錯誤:語言,代表了人類文
明成熟的標誌。人類不懂得來自上帝的任何禮物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這個禮物籃子
本身。各個民族將自己揀得的破碎籃子部分,打造成自己喜愛的樣子。有的語言文
字像蝌蚪,有的像蚯蚓,有的像磚頭,有的乾脆忘記了,光滿足與聲音就行了。只
有地處北歐,少數幾個藏在樹後的類人猿後代,由於缺乏陽光照射,皮膚缺少色素,
所以叫白人的,發展出一種叫“希臘文”的符號系統,跟別的民族的語言文字模樣
大不相同。


這個根本不同之點就是,它既不繁複到學起來困難,也不厭煩到使人感到語言只是
個工具。這個文字最大的特點,是像“棋”一樣,本身令人着迷。於是,很多人閒來
無事開始了對它的研究興趣。其中作的最出名,最有成績者,叫作“亞里士多德”。


亞氏證明了,只有應用簡練的語言符號,才能構造概念。只有構造了概念,才能推
理。只有運用推理,才能發現語言中存在的邏輯結構。這些邏輯語言的結果,與自
然界本身的真理一致。他的這些語言研究的發現被歸納為“形式邏輯”,“三段論”,
“辨證法”,“形而上學”,“自然學科”等等。他的這個“語言的母雞”,在二
千年後,終於下了一個金蛋,叫作“科學”。


中國人知道這些發生,都是西人的槍炮告訴的,那不過近一百多年前的事。因為中
國人不愛聽壞話,所以至今也沒想到他人的語言的作用會這麼大。中國人還在研究,
究竟是上帝籃子裡的什麼寶貝,我們的祖宗沒有搶奪到,使我們今天如此?不就是
德先生和賽先生二位嗎?


用中國的詩叫,“夢裡巡她千百度,驚回首,那人確在南山外”。就是這個“詩的
功夫在詩外”的境界了。


談談維特根思坦的語言分析哲學


我認為維特根思坦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最偉大的哲學家。維特根思坦不僅學術思想深刻,而且品行高尚,我覺得這一點尤其值得中國人學習。中國雖說是個道德至上文化的國家,所謂的哲學家們,如新儒家的幾位,在共產黨制度下完全喪失了哲學家的風骨和節氣。相比較之下,維特根思坦,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的蘇格拉底。他不僅參軍參戰,身體力行,為自己的信仰奮鬥,而且愛善好施,
千金散盡,甘守清貧。一生沒有任何學位,被大學哲學系同行視為“上帝”,可見其威望之高。不過,我在下主要討論他的學術觀點。


維特根思坦,一生在哲學建樹上重在語言分析哲學上。他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哲學上稱作“前期維特根思坦”和“後期維特根思坦”。在前期,他的主要著作是“Tractitus”。在這本僅八十頁的小冊子中,他將自己對語言的看法,分為提綱式的用號碼分開的句子。他的中心思想,“語言是一種遊戲”。語言的定義,都是遊戲所規定的,人們使用語言就像玩遊戲一樣。Tractitus 發表以後,影響很大,至今仍然是語言分析哲學的重要著作之一。但後期的維特根思坦,發表在死後出版的"Languange Investigation”,完全推翻了“languange-game”這一前期維特根思坦的語言哲學結論。在後期維特根思坦語言哲學中,他認為語言是一種“family-resemblance”,是一種互相的關係和語言環境的聯繫所導致的意義。他認為早期自己的“語言遊戲”的看法完全是“教條”的,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private language”。維特根思坦的語言哲學,總括地說,是一種相對主義的思想。他認為人類語言的一切意義,逃不出人類的語言環境“language context”。而從範例哲學的語言思想看,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


在範例哲學看來,語言是思維的範例,如同人類是範例原型的範例一樣。因為思維的無限絕對本質,所以人類的語言,起碼一部分,也是有“生命”的。這就是標誌着,語言的功能,可以分化,可以滋生,可以有許多衍生的意義。語言絕不僅僅限於人類的周圍的物質環境中,也就是範例本體意義的“定在”的範圍內。語言活動的範圍是“思在”。思在比定在概括的更廣,有更深遠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範例哲學的語言範例,是對維特根思坦分析語言觀點的回答,也是對維特根思坦分析語言否定哲學本體問題意義,的回答。


英語國家語言哲學分析學派,早就受到歐洲大陸哲學的批評。因為前者否定語言哲學哲學本體論意義上的哲學根基。當然分析哲學也批評歐洲大陸哲學的本體論象“棉花團”一樣模糊不清。所以範例哲學的以幾何表示的本體論,和語言範例的觀點,是對英語國家的語言分析學派,和歐洲大陸的存在主義哲學派別,兩方面都作了回答的嘗試。
B 語言概述 
談語言的“模糊”到“精細”與認識過程的關係


古人說,三寸氣在千般用。人一生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語言,外界,知識等,都是人的認識對象。可你往往發現,一個小孩,看世界是“模糊”的。小孩畫的畫就是例子,待孩子長大後,世界在他/她眼裡變得精彩多了,再來看他畫的畫,你就會覺得細緻多了,逼真多了。孩子的講話,思維,認識等,無不如此。


一個民族也是同樣。文化發展程度低的部落,對事物認識的程度多半是粗糙的。這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吃,穿,住都是如此,都顯得那麼不講究。這種民族,其文化,語言都可以反映出這一特點。整個民族的思維能力,決定了認識水平,由此有影響了自己的語言發展,最終成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也是由認識的低級粗淺階段,向認識的高級精細階段,不斷進步的過程。如人類對時間的認識,從最初的結繩記事,到漏沙壺,又到機械錶,石英表,原子鐘等等,一步比一步對時間分得更精細,更準確,更超過前人測量的精密度。


一個人的認識成長史,一個民族的思維成熟史,和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史,這三者有高度一致性 - 這是黑哥爾的觀點。如果用一把尺子來衡量,這三者的認識成長過程,表現在語言上,則都是從模糊到精確的不斷深化歷史。看到了這種認識發展的階段性,就是認識了認知的必然性,認識的主體就不應該因為自己所處的階段所限,而為自己的落後開脫。


古人的下一句是,一旦無常萬事休。這就是提醒我們,不要等到太晚,還未完成自己的認知義務,那就只有抱恨終天了。
C 語言是什麼和為什麼-語言作為思維範例的意義 
我說的語言,是指人類的語言,不包括其他動物的語言。人類的語言是什麼?這個問題自古就是個迷。


聖經上有“巴比倫通天塔的故事”。大意是說,上帝不願意看到人類要造一個通天塔直接與他連接,就下凡擾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人類各族之間不能溝通,以致他們不能完成通天塔的修建。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研究過語言。柏拉圖的“形式”思想,亞氏從語言中總結出三段論,形式邏輯,都是對語言研究的重大發現。以後到了笛卡爾和康德,它們着重探討了語言的來源,既,是否語言能力是人類天生的功能。真正建立現代語言學的創始人,是德國數學哲學家福雷格。他提出,語言是人類已知的另一個存在的“實體世界”。另一分析哲學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早期認為語言是圖像“language picture”,晚期提出,語言是“遊戲”的理論。進入二十世紀,語言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人物,喬姆斯基,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因為他發現“語言的普遍語法規則”等。對現代的語言研究,尤其形式語言(如計算機處理器的編譯程序),都有重大的影響。


迄今為止的對語言的多種解釋,使人感到人類對語言的認識,就像盲人摸象。誰說的都有部分真理,誰說的又都不全面。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我認為,人類對於語言本質的認識,都看到的是外部和局部的行為和性質,沒用抓住語言本質這一靈魂。


語言的靈魂,是繼上帝創造的自然世界,人類創造的內心世界外,第三個有生命的世界。從範例哲學的角度看,世界是範例原型的範例,語言是思維的範例。所以語言是一生命體。這個生命體的組成,在於語言所表示的意義(semantics)。


語言在發展成熟的過程中,首先由人類表達欲望的衝動,用某種方式表現出來。當表達成為文字或符號後,語言就開始被分為語義和語法二個部分。人類的思維在進行思考時,用的是語法形式部分,如計算機的圖靈功能。人的思維的其他方面,如意識,則在不斷繼續將語義的部分一分為二,再分為形式和意義部分。意識將語法形式部分留給思考,作形式邏輯的處理,自己則重新考慮語義的劃分,如此不斷重複這一分析行為,直到滿意地解決問題為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計算機的圖靈機能模擬思考的形式處理部分,而不能模擬意識對語義的再分析功能。所以人工智能永遠不可能跳出自己處理形式符號系統的功能。認識到語言作為範例的生命,如同認識到人類在宇宙自然中的生命。認識到二者的統一性質,是認識語言本質的鑰匙。


語句的生命力,是語言的本質。因為作為思維的內容,語句必須意味什麼。這個意味,就是“句義(semantics)”(相對於“句法(syntax)”)。


為什麼“句義”是語言的生命,因為它要被多次使用。使用的次數越多,它的隱含的意義越多,也因此生命力越強。當思維在進行思考時,上文講到,句義不時地被重新一分為二:既,再分為“句義與句法”兩個部分,如此重複多次,根據句義所蘊含的意義多少而定。上文也談到,每次句義和句法劃分的結果,都是可以由人工智能模擬句法部分,而思考機制繼續揭示隱藏在句義中的意義部分,再次進一步的劃分。


思維的這種不斷分化語言語句的功能,本質上是人類哲學上認識的核心思想:既,不斷從現有的命題中,發掘出包含其中,潛在和蘊含的新的命題。這就是當代“分析”派哲學的根本思想,它起因歸功於康德的“分析判斷,綜合判斷”的研究。


AI的界限,如前所述,在於只能模擬句法的部分,只能模擬符號部分,而不能涉及句義的部分。這就是“機械”行為的能力限制。不論我們怎麼增強AI的功能,AI只能使用人們“餵”給它的句法/符號形式,而不能涉及新的內容。從哲學的觀點看,一切有意義的命題陳述,都可以分成“形式與內容”,二個方面。這種分析和歸納的功能,是思維特有的。思維所賦予語言內容部分相聯繫的功能,猶如宇宙中的星際之間所存在的物理意義上的各種力一樣,都是兩者所特有的。


當AI工作者說,AI能夠模擬“任何”你所提出的任務,以此來證明AI確實有“智力”時,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他們只能模擬“任何已知的條件”,而不能模擬“任何未知的條件”。因為前者已經被形式化了,而後者還沒有。這就是AI的“智力”界限。不是否定人工智能的“目標”在不斷後退,而是人工智能的界限不在“現存物”,而是時空的界限。


舉例來說,當人工智能模擬“下雨”時,機器的中央處理器讀到“下雨”的指令,屏幕上出現“嘩嘩的雨水”情形。如果反駁者說,這不代表機器有了智力,因為計算機不過在“模擬下雨”,而我們的“衣服並不會濕”了。AI的贊成者,就會在下一次機器遇到下雨的指令時,命令一個機械手將一盆水澆到觀測者的頭上,以此來證明AI的智能。殊不知,雙方都正好犯了前邊指出的錯誤:反對者挖掘出了“下雨”這一命題的潛在命題“衣服濕”,擁護者接過了這一新的句法形式“衣服濕”,進而完成了新的形式/符號執行結果。


如此往下,爭論的雙方,AI擁護者和反對者,在不斷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效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恰恰是因為雙方都是“不識AI真面目,只緣身在AI中”。


D語言作為思維的範例 1語言為什麼也是思維的“範例”? 
絕學是關於範例的研究,根據絕學,語言又是思維的範例。為什麼呢?因為思維自身,是範例原型,在高級範例,人,身上的一個“微型拷貝”。


所以追溯到語言是如何在思維中運作的,就必須追溯範例是如何在範例原型下運動的。我們知道,範例原型自宇宙自然中的位置,和宗教中的諸如“主,上帝,神,造物主”等稱呼的地位,具有同樣的意義。所不同的是,“範例原型”是絕學研究的學術概念,而其他的類似名稱,是宗教帶有感情色彩的稱謂。


在性質上,範例原型具有“絕對/無限”的本質,因為範例原型不受任何制約,沒有任何附加的條件 - 這些是範例才有的性質。


任何具有“絕對/無限”本質的“元”事物,既“事物之事物”,本身是無法“運動”的。因為“運動”,必須是某個“事物”在運動,而事物的最高範疇,也就是範例了。這也就是說,絕對/無限,本身不存在“運動”,這一相對事物的概念。絕對/無限,是通過“相對/有限”,來體現自己。這個“被體現”的存在物,所以只能是“範例”。


這種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思維和語言”的關繫上。思維,因為是絕對/無限,在高級範例身上的一個拷貝,它本身也是“無法運動”的。實際上,思維自身根本不知“運動”是何物。思維的運動,只有通過“被思維中的事物”才有可能,也就是思維必須也有自己的,更加“微型”的一個“範例”的拷貝- 這就是語言。語言,可以看成是“思維的範例”,也就是“二級的範例”,思維的活動只有通過語言才有可能。這個“語言”,是不局限於字面上的意義,一切可以被思維運用的“媒介”,都可以看成思維的“語言”,都是思維的“範例”。


最後,作為思維的範例的語言,也象“一級範例”,既範例原型的範例,一樣,有其制約性,如時空等。凡是範例,都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和範例所承帶的“內容”,構成了一個範例“存在”的“一攬子(package)”中的許多性質的一個集合體 - 這就是在我們面前展示的世界。如同黑格爾所說,“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德文原文:Was vernue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das ist vernuenftig.)。此句出自《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0》(《權利的哲學綱要》一書)。這也就是說,事物的條件性,決定了事物的必然滅亡。所以,黑格爾是在表明,一切合理的東西都會滅亡的。


普通範例是這樣,語言範例也是這樣。事實上,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這樣。每當我們忘記了什麼,就是這種語言範例的例子。至於我們有時怎麼又想起來了,這就也許像我們相信死後還有靈魂存在一樣。這個具體的證明,恐怕是生理學和醫學,而不在哲學和絕學,的範圍了。
D 語言範例分類


範例哲學認為,自然界包括人,是範例原型的範例。而人類的語言是思維的範例。如果語言是範例,那麼它是否也應該象“自然範例”那樣,分門別類呢?這個劃分的標準是什麼?下面大致地來回到這兩個問題。


以前說過,範例的本質是生命。自然範例是這樣,語言範例也是這樣。什麼是語言範例的生命呢,以前討論過,語言範例的生命是“意義(meaning)”。語言的意義之所以是生命,是因為它潛在地含有更深層的意義,如此可以追究下去。生命力越強的語句,所包含的意義層次越多,因而也應用的更廣泛。反之,生命力有限的語句,其所蘊含的意義就很少,適用的範圍也相對狹窄。


比如拉丁語。它是思賓諾莎那個時代以前一直用的,歐洲範圍正式場合,包括學術界,的語言。思氏寫他的主要哲學著作時,專門用拉丁語,而不是當地流行的荷蘭地方語。在漢語中也是如此。漢語的康熙詞典,收入近八萬個漢字。到今天,絕大多數都已經不再為人們所用,只能在查古籍時有用。所以這些“己死”的詞句和語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意義”不再增加,而是不斷減少。減少的原
因是過去的事物,在今天的歷史環境下,已經不復存在。因為環境條件的限制,人類對歷史的保存不可能細緻到包含一切。人類總是在不斷篩選對今後更有價值的遺物保存,語言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說,語言範例的生命,在於不斷擴大自己的意義,不斷深化自己的意義和增加應用範圍。一旦這個變化停止,則語言範例就開始由穩定時期,走向衰落時期,以至最終完全被人類忘記而“死去”。


如果採用語言分析哲學的方法,語言範例的生命力應該進行“量化”的形式化方法。需要建立一套具體的量化標準,和一個形式化的符號系統。這是今後應該考慮的。人類對語言的形式化研究,走過了亞里士多德“形式邏輯”,“三段論”,福雷格建立“存在”意義和指謂的符號系統,喬穆思斯基的“普遍語法”公式,外加哥德爾,羅素等的工作。語言範例認為,“句義(semantics)”和“句法(syntax)”的不
斷分化,是AI功能的哲學認識的基礎,在以前講過。


除了對語言範例的“生命力”的形式化思考,如何看待語言範例的分類,如自然範例一樣?範例哲學認為,人類屬於“高級範例”,其他一切自然物都是“普通範例”,這兩種基本的區分。人類之所以為“高級範例”,不僅是因為人有思維功能,更根本的是人類思維功能的無限/絕對本質。這是一切其他動物都不具備的。其他動物或許也可以思考,但他們不能達到人類思維的程度。關鍵的原因,就是人類的思維還掩藏一個其他的範例:語言範例,不被其他動物所具備。


那麼語言範例如何作兩部分的區分,如同自然範例一樣?類似自然範例的高級部分,在語言範例中,為區別起見,成為“高等語言範例”,其他語言範例都是“普通語言”範例。什麼是區分“高等語言範例”與“普通語言範例”的標準呢?高等語言範例,必須具有“自身產生新的語言系統”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要理解一個高級語言範例,如“數學”一詞,必須理解“數學自己的語言”。不理解後者,就不能理解
前者。同樣的情形適用於“邏輯”,甚至適用與“馬克思主義”這樣的詞。總之,衡量是否一個語言範例是高等範例的標準,是看它是否有自己的一套詞彙和語句,而構成一個專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概念或領域。


不用說,高級語言範例,是語言的最重要部分。因而也是最有生命的語言範例。


在上面,我談了語言範例也應該象自然範例那樣,分為二個部分,既,高等語言範例和普通語言範例。如果我們將前者進一步量化,我認為還可進一步的細分。


我想到這點的是由於哲學上的現代“語言分析學派”的工作的結果。一位著名的分析學派哲學家,在受邀前來某地講學時談自己的感受說,“這個鎮子上隨隨便便的思維泛濫(There are a lot of loose thoughts in town”)。博來聽眾會心的微笑與反思。現今的哲學家也和科學家一樣,越來越趨於精細嚴格,而反對象“棉花糖”那樣一大包而“糖分”很少,似乎在雲霧中打太極,的學術思想推銷者。這也許就是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不為英語世界哲學家們普遍接收的原因。這是題外話。


回來繼續就語言範例的分類訂出細緻的標準。我前文提到語言範例的具體語句,看其是否能夠“產生自己單獨成立系統的附屬語言”,作為語言範例是否是“高等範例”的標準。我認為標準還不止這一個,其他的還有,如,邏輯真值,真理性,意義的層次多少等。這些標準涉及至少四個問題。一,事實的定義;二,真的定義;三,真理的定義;四,意義層次的定義。


事實,有很多定義。在這裡被定義為“現狀”。既,在時空的某一點,當時討論涉及的事物的狀態。真,在此定義為“被代表的陳述語句內容,與客觀事物的事實相符合”。真理,的定義是,“或者具有公理的性質,或者與真相符和”。最後,意義層次,的定義為,語言範例的語句,如果不是陳述句,能夠被轉化為可以表述真,或真理性,的語句。


近代人類對語言的研究,從二十世紀德國福雷格發現了語言有“自身意義(sense or meaning)”和涉及其他事物的“指帶”二個功能後,人們對語言的研究,不得不時刻涉及這兩個概念。我在這裡提出的4個標準,1,再生附屬語言能力,2,邏輯真值,3,真理性,和 4,意義的層次多少,都需要用到語言的意義本身,與所指帶的功能。


我認為,任何一個語句,如果四個標準全部符合,應該被看成是“一級語言範例”。如果是符合“1,2,4”,可以看成“二級語言範例”。如果符合“1,4”,既為“三級語言範例”。僅符合標準“1”,則為“四級語言範例”。最後,僅符合標準“4”,為“普通語言範例”。其他不符合任何4個標準的語句,我們通常成為“廢話(nonsense)”。下面舉例。
E語言-真理-自然的關係 
在對人類自然語言的研究上,亞里士多德,萊不尼茲,福雷格,羅素,維特根思坦等人的思想最著名。


他們對語言功能研究的結果,可以簡要大概地總結為以下幾點:


1 記錄思想
2 交流思想
3 蘊含邏輯的普遍性
4 利用邏輯真值可以建立概念和判斷


巴門尼得和亞氏都認為,語言的邏輯的真值代表的真理,與自然界的真理是同一的。所以“思維-語言-自然”,三者是統一的。那麼就存在着“人類應該以什麼樣的原則來如何表述真理?”的問題。


熟悉黑格爾辯證法的人,一般都會對黑格爾語言的晦澀,人為成分,故弄玄虛之嫌,持有微詞。雖然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包含真理,但他的表達明顯有很多錯誤和可以剔除的成分。那麼這個用語言表述真理的原則應該是什麼呢?我認為,表達所有使用的語句,應該根據形式邏輯的“必要條件”的原理。而對表達的整個語句,應該使用“反證法”的原則。這就是哲學的“奧坎的剃刀”的原則應用。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逐字逐句地檢查每一句話,看是否符合這一“必要條件”的原則。如果去掉,是否影響其原意。在行文中對句子的使用,應該用蘇格拉底的思辯的辯證法原則。既,找出其陳述中“潛在前提中和結論中的反題”,揭示內在的自相矛盾。只有沒犯上述錯誤的陳述,才有資格被認為是真理的候選人。


舉例來說。如果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開首的存在範疇是最根本(上帝)意義上的觀念,這個存在就不應該是一個“普遍的觀念”。它一定是一個“具體的存在觀念”。因為只有具體觀念才會產生內容。只有具體觀念才有與其他具體觀念的關係,如黑氏本人在邏輯學中敘述的那樣。所有這樣的具體存在觀念,就是範例哲學中存在範疇里的“定在”觀念。


一個具體觀念,在數學中,是一個實數的例子。任何實數蘊含都其對立的虛數存在,但是是“否定的存在”。同理,任何具體觀念,都蘊含着自身觀念的否定,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這個所有具體存在觀念否定的集合,就是範例哲學的“存在”集合範疇。


任何具體存在否定因子,同時又都有“普遍肯定”的集合作前提。因為否定具體存在的集合,是以“否定的有”的普遍存在為背景或前提。任何“有”,不論有沒有內容,都只能來自“無”的存在的集合。這個集合,就是範例哲學的最高存在範疇“在”。“在”是純粹,普遍,空洞“的肯定存在這樣一種背景的存在,是普遍的“無有之有”的存在。所有“在”,這個普遍的“有”,才能產生“個體的無”的否定集合,既,定在範疇。


如果我不能保證自己說的都是真理,我應該保證我說的都是事實。如果我說的無關事實,我應該保證我說的態度是真誠的。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簡單的,範例哲學“三個存在”的範疇的必要表達方法。
F語言範例對思維與人類進化的影響 
在敘述範例哲學時,我不僅介紹了“絕對世界與宇宙大爆炸的關係”,可以看為“一級範例”的形成。我同時提到,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也是一種範例關係,可以被稱為“二級範例”。作為二級範例,這裡有兩層的意思。一是思維與絕對世界的一致性,既可比喻為,水滴與大海的關係。二是語言本身的“生命力”,語言如同自然界的萬物一樣。語言在思維中的沉浮,類似與世界萬物在宇宙中的漂移。
一些網友質疑我誇大了語言的功能。比如問:“人們自然要追問語言對人類的進化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回答這個問題最有權威的是“語言人類學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其給出的答案是一個斬釘截鐵的“不知道”。”還有質疑語言對思維和人自身的進化作用,
認為語言主要是用來交際,和記錄思維過程的。這些看法都說明了他們對語言聯繫緊密的人腦思維功能的關係和導致的人類大腦進化認識不足。
在人類的科學進入了二十世紀以後至今,人類在兩個科學前沿同時遇到抵抗。一是量子物理學出現了“測不準”原理;另一個是人類對自己的大腦和思維功能的認識,還幾乎完全是一個“黑箱”,無法打開了解其中的奧秘。它們是物質的兩極,兩極相通,所以它們的原理極可能是一致的,如量子化功能。在後者,人類通過神經外科,腦顱內部的研究,到了大束神經元物理過程的階段,除了測量出神經元的啟動和停止等運行狀態外,對人的大量信息是如何在大腦中得到處理的機制,幾乎一無所知。
在科學家給出的發現的到來以前,哲學家和宗教都試圖給出自己的答案。從哲學的觀點看來,科學是經驗的補充證據,而事物的本質已經在潛在的邏輯中了。下面是對此問題的範例哲學的解釋。
哲學認為,對自然規律的發現,其本質,就是從公理走向定理的過程。公理是已知的前提。公理中包含和潛藏着定理。所以揭示這些定理,就是哲學和科學的任務。定理既是科學定律。科學定律的證明是用來說服大眾,證明的過程與真理本身無關。明白了這個道理,人類就不用苦等自然科學經驗的解釋了 - 雖然它是大眾最終信服的最後關鍵一環。
對思維與語言的關係,首先需要研究思維的本質。思維的本質,在範例哲學上,是絕對的領域。任何絕對的事物,都是整體,都是“一”,都不可分,沒有結構和系統等。那麼絕對是如何來作用呢?既,思維的絕對性質是使自己如何思考的呢?思考是一個過程。任何過程必須有過程中的介質在裡邊運動。也就是,思維作為整體的“一”,必須運用“多”,才能執行自己的功能,思考的過程才有可能發生。這個多,具體到思維中的物質,就是廣義的“語言”,包括各種內部和外部的感官內心刺激,形象,圖像信號的轉變某種符號性的“語言”,等等。當我們有了一與多之後,下面的就是如何“處理信息”的問題了。從哲學上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無獨有偶,任何信息處理過程都有類似的性質。
比如,計算機的處理和人腦思維的處理存在相類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計算機的硬件是電磁脈衝,軟件是二進制編碼。人腦思維的硬件是大束神經元的“點火”,軟件,也許是“量子化的編碼”類似的,一種快許多倍的同步轉換機制(具體的發現是科學的領域)。
明白了人腦思維的處理功能和計算機的類似,剩下的問題是,語言符號在人腦中的處理,如何影響人的進化呢?既,如何使人越來越聰明了,越來越有智慧的呢?我們知道,計算機的處理功能,可以給予人類單憑腦力幾乎不可能得到的知識,如地圖拼色版的“四色定理”,IBM深藍與國際象棋大師較量贏的勝利等,這些最大規模的計算機尚需要成千上萬小時計算才能完成的任務。知識的發現,就是智慧的積累,就是真理的發現,就導致了人類不斷聰明起來。同樣的理由適用與大腦的進化。人類在只有在運用符號語言處理信息時,才發現了從前不可能知道的知識。這些知識使人更聰明,更文明了,也就是,人類自身不斷進化了。
結論,沒有語言的民族,不可能是聰明的民族,必定是人類活動範圍較小的民族。只有簡陋語言的民族,只有不利於信息處理的語言,其部落的文明程度必然低下。只有高度發展了的語言,適用信息處理的語言,才成了自然科學發展起源,才使得人類活動的領域無限擴展,從一國到全球,從地球到火星,從太陽繫到銀河系以外....所以,人類語言功能的高低,可以看成人類進化的程度標誌。這就是語言與思維關係第一重要性的證明。
絕學,一個與從古希臘開始的傳統古老哲學,在今天開始分離的“第二類哲學”。絕學的產生,是傳統哲學面臨失去人類對自身存在的“證明”,失去對人類文明大廈的疑問的“終結”探討,的危機中產生的。


本書提出一種新的哲學理論。這個新的理論,是對思維性質的研究。因為思維性質是“無限與絕對”的。所以我提出的這個理論是對思維這種性質的研究,所以也稱為“絕學”。或叫“關於範例的哲學”,簡稱“範例哲學”。


作為範例哲學的基礎,我提出一種新的“三個層次”的關於存在概念的觀念。我將這種新存在觀念,和傳統哲學的存在觀念想比較,找出各自的不同。


因為存在的觀念,是範例產生的基礎。所以,我將先介紹三個層次的存在觀念的內容。然後介紹什麼是範例哲學,存在的三個範疇和範例之間是什麼關係。最後,範例的意義是什麼,和以範例的觀點看問題,會得出哪些新的結論。




在對人類自然語言的研究上,亞里士多德,萊不尼茲,福雷格,羅素,維特根思坦等人的思想最著名。他們對語言功能研究的結果,可以簡要大概地總結為以下幾點︰
a. 1 記錄思想
b. 2 交流思想
c. 3 蘊含邏輯的普遍性
d. 4 利用邏輯真值可以建立概念和判斷


舉例來說。如果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開首的存在範疇是最根本(上帝)意義上的觀
念,這個存在就不應該是一個“普遍的觀念”。它一定是一個“具體的存在觀念”。
因為只有具體觀念才會產生內容。只有具體觀念才有與其他具體觀念的關係,如黑
氏本人在邏輯學中敘述的那樣。所有這樣的具體存在觀念,就是範例哲學中存在范
疇里的“定在”觀念。


一個具體觀念,在數學中,是一個實數的例子。任何實數蘊含都其對立的虛數存在,但是是“否定的存在”。同理,任何具體觀念,都蘊含着自身觀念的否定,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這個所有具體存在觀念否定的集合,就是範例哲學的“存在”集合範疇。


任何具體存在否定因子,同時又都有“普遍肯定”的集合作前提。因為否定具體存在的集合,是以“否定的有”的普遍存在為背景或前提。任何“有”,不論有沒有內容,都只能來自“無”的存在的集合。這個集合,就是範例哲學的最高存在範疇“在”。“在”是純粹,普遍,空洞“的肯定存在這樣一種背景的存在,是普遍的“無有之有”的存在。所有“在”,這個普遍的“有”,才能產生“個體的無”的否定集合,既,定在範疇。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簡單的,範例哲學“三個存在”的範疇的必要表達方法。 
第三十節存在與範例的關係 
哲學的目的就是思考和疑問。通過思考和疑問發現真理。哲學是不是會故弄玄虛?是的。因為哲學家也是人,也有人的弱點。哲學會不會講瘋話?如果你讀過尼采,你多半會相信如此。但這些都不重要,猶如我們不能因為怕摔跤就不讓孩子走路了一樣。健康的孩子,就像健康的哲學一樣,最終還是要長大的,還是會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的。我們不可以將洗澡水連同嬰兒一同潑出。哲學能震撼人的心靈,引起人的思考,我認為就達到目的了。錯對倒還是其次的,因為既使錯了,也還是正確的先導。最可怕的是“無聲”,明明白白是浪費生命。下面題歸正傳。


我將存在分為三個檔次,在,存在,定在。根據什麼呢?簡單地說,根據事物的邏輯關係。舉例來說,我們感官所見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看成,“定在”,的集合。在這個集合內,一切因素,都是能通過某種程度的感官得到證實。如一塊石頭,一條魚,一個人等。語言也在其內。因為語言的功能,我們又建立了一些抽象的子集合,如公民,貨幣,憲法,公司,等等。它們也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否認它們的存在,人類的文明就沒有了。所以抽象事物的集合是我們社會的基礎。


因為人的抽象能力,我們開始發現了數學的功能。人類陸續發現了自然數,小數,分數等等。在古老的埃及人建立金字塔時,需要將塔的邊長進行開方求得。但當用以開方的數字是負數時,就無法進行下去了。這種求負數方根結果的定義,人類又過了二千多年才正式確定下來,由笛卡爾稱其為虛數,數學家歐拉開始使用,以後才慢慢為大眾接收。從實數到虛數的認識過程,如同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一樣,都是自然世界的邏輯規律“強迫”人類接受的結果。這種認同,導致了三個存在的另一存在,稱為“存在”,的存在。因為沒有其他的詞來形容,所以只好一詞多意,多用了。


存在,為什麼是空虛的呢?因為存在的集合是由所有被定在中,否定的因子組成的。因為存在的“無形性質”,所以存在的集合也更加廣泛。它使“定在”成為自己的子集合。人們總是通過“形”的存在,發現“無形”的對應物。如上面提到的虛數與鬼神。但有多少事物我們還沒發現呢?沒有發現的事物,或者沒有由語言抽象出來的事物,是人類的文明還沒有達到其高度時的狀態,但在“存在”的集中,不總是存在着嗎?不過我們不知罷了。


同樣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有。我們有時感到空虛,無望,甚至絕望等許多消極的感覺,都是從哪裡來的?我的回答,它們都是從“存在”中來的。因為我們的思維功能的無限與絕對性質,它超越了一切有限的事物,就超越了所有“定在”的集合中的因子,而追求新的因子,在沒發現其前,必然感到的是失望或空虛無助,猶如癌症的晚期病人一樣。但我們根據人類歷史,知道這種空虛感覺會過去的。也就是,我們將由“存在走向定在”。用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說,我們會“在存在中建立本質”,因為“存在先於本質”,孩子先於成人,幼稚先於成熟,感覺先於理性等。


知道了虛數和實數的集合關係,猶如知道了定在於存在的集合關係,我們會不會邏輯地想象,哪我們關於虛數和實數的概念不都來自數嗎?同理,知道了定在與存在的關係,我們就會想到其實對存在的這兩個詞和概念的修飾,恰恰是因為有一個更加抽象的“在”的存在。這樣我們就進入了最後和最高的哲學關於存在的領域。


在“在”這個“集合” - 嚴格地說,已經不是集合了,因為“在”沒有邊界 - 中,只有“存在”存在,這唯一的一個子集。在,用網友愛用的詞,叫作“其大無外”,就是這樣一個無限與絕對的範圍。在是這樣一個廣泛的集合,它的唯一性質,是“沒有性質”。它的唯一功能,既是“無中生有”,產生“個別否定”的集合:存在。在,所以可以說是,除了存在,什麼都不存在的存在,既最後一個存在。


存在的三種狀態,具體化後,就變為“範例”。在,是範例存在的基礎。存在和定在,是範例的具體內容,既空虛的存在集合,與可數的實在存在的定在集合。時空的範疇,是客觀真理,不依人的認識為轉移,是定在的根本“規定性”。逃出了時空範疇的規定性,就逃出了定在的集合,來到了被個別否定的虛無境界,存在了。研究存在與範例的這些關係,就是範例哲學的任務。


在哲學史上,沒有人曾明確地,系統和扼要地簡述過存在的這三種狀態,也沒有人提出過範例的概念。作為文明先導的哲學新概念,如果是真理,必將經受住世人的質疑,必將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任何既使是錯誤的理論,也都是真理的先導,這就是“三個存在與範例哲學”的“bottom-line”了。


第七篇 範例道德 人生獸始。人只有發現自己的精神追求,才是真正作人的開始。道德,從來是哲學的目標之一。在蘇格拉底,哲學的最高目標是研究作人的道德。柏拉圖認為,這個目標,是如何達到“善”。亞里士多德認為,形而上才是第一哲學。不論哪種結論,哲學研究的是世界,這個世界包括人,而且人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人的品質,秉性,行為,與他人的關係,也就構成了道德的內容,由此也構成了哲學的重要部分。


有人說,法律是外在的道德,道德是內在的法律。這樣看來,道德是對人的約束。這種道德約束是否有真理性,還是隨地域文化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道德是個大的題目,以下僅就有關要點簡要敘述。


國人道德觀的基礎


國民近來良心大大地壞了。怎麼能都怪共產黨呢?舉例來說,共產黨沒有手把手教你怎麼造假雞蛋,怎麼給西瓜注水吧?政府污染了環境不錯,可政府也沒說讓民眾隨地吐痰,亂丟紙片,不講
衛生呀?


我們中國的歷史不是號稱五千年嗎?不是在世世代代講儒家的道德嗎?怎麼共產黨才統治了一個甲子,就“禮崩樂壞”了呢?


我琢磨來琢磨去,這原因,我們的道德基礎是建造在“沙灘”上。一有個小小的改朝換代,就倒塌了。


想想我們的道德觀是哪裡來的?是儒家的“天地君親師”那裡,是不許“犯上作亂”那裡,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裡,是“父母在不遠遊”那裡。一句話,我們中國人的道德基礎,都是為了“別人”,都是“外在”的,沒有一點是真真發自自己內心深處的要求。我們的遵守道德,或為父母,或為後代,或為社會,或為權威,或為百姓,或為面子,等等。沒有一項是為自己。所以在外界不需要的時候,都可“扔掉道德”。這就是“良心壞了”,大家變成“狼心狗肺”的原因。從造牛奶的,到種蔬菜的,到建房子的,更不用說股市那些圈錢的能手。


這就怪了。如果個人自己內心有道德的需求,難道每人都有深藏不露的本事?不是的。這個原因,根本在於:我們內心根本沒有道德的需要!


中國人是怎樣的一個民族?以西方的認識論來講,他和世界,主要是西方,民族的最大區別在於,他特別相信自己的感覺或直覺,特別想信眼睛能看到的東西,特別關注當下的利益,最後,特別會說,特會耍小聰明。在這個基礎上,中國的“人治”社會的政治,中國的道德,等都由此建立起來。人的思維,如果主要依靠直覺,它的主要問題是,“膚淺”,“易變”,“粗糙”等。反應很快,但不長久。整個一個主要靠感性直覺的孩子認知能力的水平。但這個“孩子”,有十三億之眾(當然不是每人,是多數)。


期待孩子有深刻的道德感,明顯是一種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也不能期待他們的“父母官”們教他們,因為“父母官”自身,也不過是一群“孩子頭”。


怎樣使國民思維認識成熟起來,怎樣由依賴直覺變成依賴理性,是中國知識分子一個長期的任務。只有具有了理性認識,才能引入“神聖”的觀念,道德,才可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的話,僅僅靠三兩天的“學雷鋒” - 因為別人都學所以我也學(又是外界的因素所迫) - 只能管一陣子。共產黨六十年的政治教育運動,到頭來造成貪官遍地,考公務員千軍萬馬人頭纂動,都恨不得自己也有貪污個幾個億的機會(多數總是抓漏網的,是不?),世風只會蒸蒸日下。到那時,今日的屈原也不敢跳河了。因為河水污染的太厲害:沒有淹死前,就先被嗆死了。
第三十一節 道德與真理 
對道德的討論,中國人非常熟悉。從近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接觸之後,很多人乾脆稱中國文化為道德的文化,中國哲學為道德哲學,因為在中國文化的古籍了,關於道德的說教比比皆是。中國文化的主幹儒釋道,對道德的討論如汗牛充棟。中國傳統文化里,最大量,最系統,最廣泛的學術著作,都是關於對道德的討論。
道德說教充斥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政治上當權者統治和管理國家的需要。但與西學同類道德研究的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人對道德的研究,重在道德的“內容”方面,而較少於道德的“形式”方面。也就是說,中國人注意的是“什麼是道德”,而很少“為什麼需要這樣的道德”的討論上。
道德的研究,是哲學研究的一部分。道德概念紮根與哲學的研究之中,是哲學本體論或形而上學研究的一部分,在中國和西方都是如此。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的哲學裡有清晰的客觀真理的感念,而中國的哲學中沒有。這種缺失,也影響到中國道德的研究上,使得中國的道德,用西方哲學的觀點看,是建立在“道德相對主義”的基礎上。因為,中國對道德問題研究,不存在着道德具有的“客觀真理”的概念。
道德的本質,是對人的行為的判斷。相對主義的道德觀,可以導致不同的結果。在今天中國大陸仍然流行的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認為道德是階級的產物。道德觀反映的是階級利益的觀點,也是“相對主義道德觀”的一種。這樣的道德觀,導致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更加加倍造成中國社會的道德混亂,暴露出道德者說教者自私和虛偽的本質。因此非常有必要批判相對主義的道德觀,追求道德真理的客觀性。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將道德的真理性,建立的如自然科學的真理性一樣,無比牢固的地位。
在西方,道德的真理性有兩個來源,他們源於宗教和哲學研究,兩者都基於一種“抽象和絕對”的概念。在普通民眾,宗教的神和他的教義,代表了這種人類所嚮往的完美的絕對概念,用以安撫人們心靈上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缺憾和不安。在學者,對道德本體論/形而上學的研究,如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師生三人),歐洲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奧古斯丁,安舍倫,阿奎吶),大陸的理想主義哲學家(斯比諾莎,笛卡爾,康德等),使道德的根基建立在客觀真理不變的基礎上,如康德的先驗道德說,道德律立法者的概念等。
比較中國傳統的道德研究,因為中國的大眾沒有廣泛的宗教基礎,佛教又與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教義,中國人的道德觀念都僅僅建立在人們對現實政治制度服從的基礎上。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建立起類似西方哲學道德本體論的系統,所以學者和大眾,不論服從是源於外部的壓力,還是自己內心追求,極少數人達到堅信不移的道德認識層次。這使得現實生活中,對精神生活追求的意志的薄弱甚至欠缺,包括道德說教流於膚淺。當社會發生大的變動,大的災難發生時,中國傳統道德對大眾從精神上的約束力,可以蕩然無存。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六十年來,發生的中國人互相內鬥殘害,導致大批死亡就是明顯的例子。
從哲學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哲人不是沒有人想到本體的“絕對”概念。“無極生太極”,就是這種思想的火花,雖然這也許是後人假託古人所作。道,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明確是不可形容的。這就包含了無極的思想。在北宋周敦頤以後,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這些心學和理學的繼承人,明確地認為“道/心”就是“理”,明確認為“理/心”在“氣”前。但這是,已經沒有人懂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了。所以在道德的本體論上,他們都在老子的理解之下。
西方哲學中蘇格拉底認為,道德的最高在與懂得關於“善的知識”。其學生柏拉圖認為,善是道德的最高目標。亞里士多德認為,美德是道德的最高目的。美德是性情和行為的“平衡”,如勇敢是魯莽和懦弱的平衡等。斯比諾莎認為,道德的最高之巔是理解“上帝”,但他的上帝是自然界。康德關於道德的討論最為系統和深刻,“實踐理性批判”本為回答批評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出版後人們的責難,最後專門成書討論他的道德觀點問題。康德將道德根植於人的先天認識範疇中,提出來“道德立法者”的道德概念,是西方道德史上的里程碑。
將中西方對道德的闡述,分為不同層次,從適用範圍的角度我分為四層。在最下面,是適用與局部地區和個別文化的道德,如中國文化道德觀,儒家道德觀等。往上一層,是有關個人品質的道德觀,如亞里士多德道德觀。亞氏道德觀雖然適用廣泛與更多的人,更廣泛的文化範圍,但還是有“具體內容”的道德。在往上走,是康德的道德律令思想,既先驗道德觀。康德道德觀高於(更抽象)亞氏道德觀在於,前者只是道德形式,不涉及道德內容,因而更具有真理的性質。最後的一層,既頂點,是“範例道德”的二個範疇:動和價值。動和價值,是對人作為高級範例的最基本判斷,是高級範例的本質要求。它已經抽象出一切具體的道德內容,如“如何作?”的問題,而僅僅專注與人的道德最基本形式。所以範例道德是完全的客觀真理。範例道德與中國文化中儒釋道的的無為感念,一動不如一靜,人生就是過度,等思想和道德說教,完全是對立的。
道德的真理,如果自然界的真理,是人類在追求科學自然領域的真理時,對自身和社會的雙重追求。沒有道德真理的追求,人類對自然的追求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道德真理是人生價值的追求 – 這個追求從自然界的真理中不可能得到。
A範例道德的第一原則:動


所以,我們人生必須有所作為,必須“主動出擊”,必須“改造世界”,必須使我
們周圍的世界,比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更好些。這就是我們作為“高級範例”
的意義,就是我們有一個具有“無限/絕對”性質的器官,大腦,的價值。


在我們知道自己的範例道德的原則是“主動”之後,我們就可以遵循康德提出的
“先驗道德”的三原則:“普遍道德”原則,“視別人為目”道德原則和自己為
“道德立法成員”。沒有範例道德的原則,我們不可能實現任何其他人存在的最高
意義:改造自己周圍的世界。


落實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可以判斷以下例子是否違背“範例道德”:


1 路人人見“小悅悅”被壓死而不理睬:違背範例道德。


2 文革中自己屬於“被保護的知識分子”,對其他人遭到迫害的行為不抗議:違背範例道德。


3 今天在中國大陸的海龜,在“知識回報祖國”的口號下,對中共專制的政治體制不抗議:違背範例道德。


所以,範例道德的提出,使中國知識分子於西方知識分子最終匯為一體,共同為人類的今後的文明發展貢獻來自中國文化的必盡責任。


B範例道德第二原則: 價值


德國二十世紀哲學家,海德格爾,是人類的”悖論”之一。一方面,他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納粹分子。到戰後,面對希特勒屠殺幾百萬猶太人的事實,他不置一詞,沒一句道歉,使很多歐洲敬仰他的知識分子大失所望。另一方面,他的哲學思想之深刻,又是令人震驚。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到其思想的深邃意義。
海氏在他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表達了這麼一個思想。他認為,西方哲學2千多年來的傳統,主要指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創的以探索理性和真理為主導,過分強調了人對自然的改造關係,而從根本上忽視了一切事物,包括人,作為”存在物”的根本意義。他認為,尤其是到了現代,人類思想交流的信息化,既計算機時代來臨(他死1976年),本質上是已經實現了柏拉圖真理是”形式”的觀點。也就是說,海氏批評西方世界過分強調利用科學對自然的控制改造,而造成了對其他”一切存在”事物價值的破壞。因此他的關於存在的哲學,就是要矯正這種錯誤傾向,使哲學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如果我們回想一下他死後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的發展,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諸如環境,戰爭,經濟危機等等,不能不對海氏的警告三思了。在本書中,海氏本打算從分析人的存在作為分析普遍“存在”的開始,最後答到找出世界普遍存在的真理。不知何原因,第二部分再也沒寫成,儘管第一部分一經出版既造成轟動,至今已經出版十五次之多,被譯成各國文字。所用,海氏對人的存在(Dasein)的分析和質問,構成了本書的核心。
從根本上看,人類在地球上存在以來,經過近億年的進化,形成了這麼多的部落和民族,但只有西方的基督教民族文化產生了科學。而科學的力量,在近五百年以來,使西方國家如虎添翼,其力量之威,橫掃了地球上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其他一切種族部落文化,要麼走西方的道路,要麼滅亡,或者被邊緣化。所用其他民族的文化價值,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戰,都不得不做出“生於死”的選擇。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文化,東方的中國,印度等,的古老文明文化等。
西方世界在自然科學的力量下鼓舞下,自然會得出找尋誰是最有力量,最優秀的種族的思想。這種比較,是二十世紀德國希特勒第三帝國迫害猶太人,吉普賽人等少數民族的思想來源之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海氏本人,卻想為這個第三帝國作個柏拉圖式的“哲學王”,而在政治上依附希特勒政權,但他的目的並沒達到。
西方資本主義初期的發展,造成了少數人對社會多數人的奴役,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部分國家的的反叛。馬克思主義認為,最有力量的人,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是人類最先進的階級,無產階級革命能夠解放全人類。這樣,人類社會中的“精華成分”,就從希特勒的種族選擇,德意志民族,變成了社會的一部分人:無產階級。當這種反叛的合理性被普遍承認,造成了世界範圍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產生,但反叛的理論卻是錯誤的。這個認識,又導致了最後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的整體垮台,和資本主義的自身根本性的改造。這些變化,使資本主義制度自身更合理,到現在為許多國家所接受。
這種科學理性力量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從二十世紀末期以來到現在,它明顯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戰。當人類看到西方的“普世價值”,如民主,自由,人權等概念,從“茉莉花革命”以來,在阿拉伯世界被逐漸接受;同時又看到,穆斯林文化對西方各種力量挺進中東地區造成的抵制。從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長期的矛盾,當年的911事件,到現在的中東地區的局部戰爭,都是例子。
從古希臘哲學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到近代五百年來,西方世界將科學的魔力,從人類思維的瓶子裡放出來,西方民族幾乎在全力促使這個科學的魔力得到儘可能無限的發揮,而不重視其他文化存在的內在價值,既今天,只是充當博物館保存的意義。黑格爾說,“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看來其他文化僅僅“合理”是解釋不了當前的世界範圍的文化衝突了。
延續海德格爾的思路,範例哲學的道德觀認為,“凡是存在的,不僅是合理的,而且必然有其價值”。既,“凡是存在的,必有其價值”。
因為,從範例哲學的方法論,“2+1”中,就是要看到根本地“一分為二分開事物之間聯繫”。也就是,人類必須要看到,科學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聯繫,自然物的價值;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間的關聯,認識到其他文化自身在人類歷史上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的價值,否則他們就不會存在。
凡是出現的事物,必然不完美,必然是有缺限的事物。正如海德格爾本人一樣,中國人也許可以這樣評價毛澤東。矯枉過正,是思維的規律之一,也是人類歷史前行的規律。當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世界時,我們也許能發現人類文明前進所應走的,更正確和美好的道路來。
第三十二節 歷史究竟是誰創造的 
範例哲學的道德觀,有兩個範疇:動與價值。動,的概念來源與其本體論點“思在”,價值,“定在”。這個溯源並不重要,如果不搞學術的話。對大眾來說,動和價值意味什麼,更為重要。


中國傳統文化,和後來傳人中國的佛教,都是主張“一動不如一靜”的。中國土產的禪宗,據網友介紹,還不主張表述出來(既寫出來或說出來)。這些觀點正是範例道德學的不同意的目標。


思維是“一”與“多”的共同運作,協同作戰,產生思維。多是廣義的語言符號。沒有思維的動,既平常所說的“想一想”,別說想歐幾里德幾何學公理系統那種重要的知識體系不能發現(中國人為什麼沒發現?原因與中國的思維方式有直接關係),就連像“勾股定理”那樣中西都同時發現的幾何例子,都不可能。只有多思考,人才能有多創造,人類的文明大廈才能愈來愈輝煌。


這就首先涉及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視“創造”為其生存目標的第一重要?


創造,要體現的是人的價值。而價值是高級範例,具有思維功能的人,的根本所在。範例,如同模具里倒出的模子,許多方面已經被模具倒出前“規定”好了。如時空的限制,成活多久,能有多大的能量力氣,身體的尺寸等。時間一到,自然的神會收回這個模具,既,模具會死的。在人來說,作為高級範例,生命的結束,意味靈魂出走,思維的水滴與絕對的大海,又匯合到一起了。不是有人說,“是流星,也要劃破夜空”嗎?這就是光的功能或價值。那麼,作為人,一個高級範例,它最關心的是什麼呢?它最關心的,只能是自己的本質:自身存在的價值。這個價值,具體地說,就是在歷史上,人類文明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記:你的名字。


凡是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就是自己價值的實現。因為人生不過是短暫的,而歷史的印記,同自然範例,如這次大爆炸的膨脹期間,永存。嚴格地說,名字都是不重要的,而是具體的“事跡”或“成就”才是。後代是沒有人知道張三與李四的區別的。而是知道,例如,有一個人發現了相對論。所以歸根到底,是自己心靈的慰藉和滿足。當這種心靈,在自身作為範例被收回之日,也就是死亡到來的時刻,思維的心靈回到絕對的大海,獲得的是永恆的存在。


你也許會問,好的名字是英雄,壞的名字是惡魔。難道留在歷史上的名字,不分好壞嗎?答案是,惡與善的關係,是“動”的行為的結果。沒有人希望“惡”的出現,但它是“善”,不可避免的雙袍胎。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是因為怕“惡”,所以限制人的欲望。沒有了惡,也就沒有善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那就到火星上去好了,哪裡沒有惡。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是名字記錄下來的“雌雄”創造的,而不是大眾。大眾是跟在歷史名人的後面,推動歷史前進的洪流。凡洪流,都是“盲目的力量”,如同普通範例一般,都是自然的力量。不要讓少數騙子說個“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大眾就昏了頭。這個“雄”者一翻手,就造成了中國三四十年幾千萬人的非正常死亡。但他仍然是歷史的動力。因為沒有他和他的黨對中國人民大眾生命的這種摧毀,就沒有後來三十年中國人並發出來GDP一飛沖天的成就。共產黨說是鄧小平的功績,其實是毛澤東死了的功績。是上帝的意志,與共產黨無關。這是牛頓定律“作用與反作用”的社會應用。同理,沒有美國黑人歷史上四百年的奴隸制,沒有黑人近代種族歧視的歷史,就沒有今天美國普世價值的民主人權的認同。


普通範例與高級範例的區別,就在於前者總是盲目的運動,而後者需要從盲目中,從出生之後,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動和價值,實現自己的本質:創造 - 既使是導致了“惡”的產生。認識到自己的命運,或被命運拖着走。是盲目的普通範例,還是意識到思維的高級範例:自然之神總是要收回我們的。


A道德的四個層次





最近關於中國文化的討論,也涉及到道德問題。因為在中國文化中,有相當多關於道德行為的討論,甚至有人乾脆說,中國文化就是“道德文化”。我不同意這種說法。但我又需要考慮究竟什麼是中國文化的本質?


思前想後,我覺得中國文化是個“工具文化”文化,或叫“敲門磚”。


這有兩個意思,一是中國文化里什麼都有,象個“百寶箱”,工具箱當然是拿來用的,不是敬的。二是中國文化的即使“最堅強”的守衛者,也缺乏一種神聖的衛道士精神。對多數人來說,中國文化就是“拿來用”的工具,至於選擇什麼,是你自己的事。


毛澤東談老百姓的信仰時,曾說過大概的意思:老百姓對信仰是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用得着就信,用不着就不信。村子裡的破廟一般在村尾,平時沒人想到。我反對他個人,但我認同他這個看法。


據說,當16世紀意大利神甫俐竇瑪到中國傳教時,他為中國人如此寬容地接受他的宗教感到震驚。與他想象的象西方國家對異教的抵抗大為不同,由此他大讚中國當地的官吏百姓。


用今天的話來說,這位神甫被“忽悠”了,因為對宗教這麼不當回事,他恐怕是從西到東經過這麼多國家,第一次見到。中國人對宗教的態度都是如此。這個“儒釋道”在破廟裡全都“一勺燴了”。對那個平時日常的“道德”說教,國人能看的“高到”哪裡去呢?在這個“道德”下,中國人歌頌了千百年唐明皇與揚貴妃的“真正愛情”。今天毛澤東的“機要秘書”到處作報告題字,無限風光。這都說明我們中國人捍衛的道德是什麼。你不信中國有道德?你也亂倫試試?或找個機要秘書,看你敢不敢讓你的大奶知道?你周圍的“道德”的人們,不用吐沫淹死你才怪呢,而且還包括你的家人。這就是我們的“道德”文化。


中國人的這種道德觀,是民族性的無疑了。能不能將它發揚光大,成為“普世價值”呢?中國人喜歡這句孔子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稱其為方之四海而皆準的道德原則。其實這句話本身是有缺陷的。這個缺陷在於,“不欲”是一個完全的主觀的標準。而單純的主觀標準,不具有備普遍性,因此不可用於他人。即使從主觀上講,這句話也不包括如果“欲”怎麼辦的道德標準。如最近中共在西藏建房子遭到了西方的批評,中共問,給西藏人民蓋房子違法了什麼人權?好比皇帝令你穿賞賜的黃馬褂,你不從,掉了腦袋實在是你的錯了。


有沒有更普遍適用的道德呢?這更高一階的道德概念,由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尤其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他們是一些更普遍的道德範疇。他們的道德概念互相影響,在細節方面不同,主張大略相同。柏拉圖認為,道德應該建立在理性上面。柏拉圖認為的道德的目的是“善”。而達到善原則“自我完善”,是通過“智慧,勇氣,正義,克制”品德來完成。亞氏認為美好的品德來自掌握“平衡”,例如,“勇氣是兩種感覺(恐懼和自信)之間的平衡點,並以此平衡點為基礎採取的行動(勇氣的行動)。太多恐懼、太少自信會導致懦弱,而太少恐懼、太多自信則會導致草率、愚蠢的抉擇。亞里士多德說找出事物的平衡點是找出幸福的關鍵,而幸福本身則是最終的至善形式。介於兩者之間的那個平衡點也常被稱為中庸之道(Golden Mean)。”


顯而易見,古希臘哲人們提出的道德觀念,比中國文化的道德觀念有更普遍的適用性,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人性,人的理性和普遍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象中國儒家的學說一樣,舉例來說,是為“恢復周禮”等具體目的服務的。


但從另一個方面看,古希臘哲學家們主張的道德倫理觀念,也還有其局限性。他們局限是,從具體道德行為的後果,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善”與“惡”。這就有點“目的第一不計手段”的含義。用極端的例子說,一個人如果從來不講道德,只要在臨死前作一件“好事”,便被可判定他是個“有道德”的人,落下一個好名聲,他就可以死後進入天堂。


德國理性主義的大師康德,看出了此道德學的問題,提出了更高一層的道德觀:先驗道德原則。什麼叫“先驗道德原則”這個東東?它的基本意思是,不是根據行為的“後果”,而是根據行為的“動機”,來作為判斷倫理道德的標準。為此,康同學提出了幾個原則(“實踐理性批判”)。康德提出了道德的三個“自律原則”:1 普遍性;2 人為目的;3 道德立法。普遍性,意思類似“人同此心”,或“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人為目的,是說待人如己,不可利用他人;道德立法,即每人都遵從道德,如同自己創立的一樣。可以看成,康德從“自然人”的角度提出的這些“普遍性”的原則,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歷史,超越了文化。其道德觀的深遠與前瞻,在人類思想世上獨步一時。康德的哲學和道德原則,對西方世界的社會和歷史影響深遠,他更加牢固樹立起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西方社會規範和行為準則。


讓我們再回到中國文化中。在《禮記•大學》中有“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幾千年中影響始終不衰。”中國知識分子最終要取得的是“平天下” - 這是政治範疇的概念。


與西方知識分子相比,我們還缺什麼嗎?不懂追求真理。真理的概念,是作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高和最後的概念。是在即使“天下大同”後,天下不用平了,但仍然要作的事。聯繫到道德倫理學的真理追求上,就是探究是否有更高於康德先驗道德的層次的真理?有。這就是新的哲學“絕學”的下的新“道學” - “內道學”。




為什麼中國內鬥時對自己人狠?


這是一個老問題了。


我沒有聽到過解釋。最近看到幾篇(自稱)朝鮮人或日本人的文章,都在問這個問題, 讓我給出我的解釋。


我反覆說過,從人類各民族的思維發展的認識史上看,中國人處在“感性”的思維階段。感性,沒有褒貶的意思,只是一個事實。誰都有感性,誰都有主要依靠感性來判斷的時期,較典型的是兒童或婦女。有的男人也是主要靠感性支配自己的判斷,就是我們常說的“長不大”的人。


一個人的認識發展,思維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有經驗,越來越少判斷出錯,這都是理性成長的一部分。作為一群人,一個民族,它的思維變得複雜,成熟,精密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在西方主流的文化,既基督教文化,表現為發展出深刻的哲學,邏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等。中國雖然有五千年的歷史,可是在很長時期有於地理原因,沒有和西方世界的大規模交流,這是中國人作為一個集體,思維發展的階段出於“感性時期”的重要原因。應該說,任何一個民族,如同一個人的成長,思維的成熟一樣,都開始於“感性時期”,過了感性時期,認識的成熟才能發展到“理性階段”。


好了。一個感性集體,如同一個小孩一樣,什麼是它感覺最重要的東西?臉面。小姑娘們演“紅樓夢”,都搶着演“小姐”,沒人願意演“丫環”,就是這個道理。西方的研究者證明,兒童在玩耍時的表現,就是人類社會的初級階段,它的“天性”的表現。一切政治,經濟,心理等等,人類社會的“絀形”階段特徵,在那裡都可以找到。
中國人對自己人“狠”,是比較對外國人的態度。中國人譴責日本人南京大屠殺,要日本人道歉,日本人會問,中國的“文革”,歷次政治鬥爭,“大饑荒”,中國人自己殺了多少自己人?你們自己找原因了嗎?文革再發生的可能性根除了嗎?中國人沒法回答這個問題。除非說,“我的孩子”,我可以往死了打,不要“干涉內政”。我們不承認你們的普世價值(但我們當年說要“解放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時除外)。


中國人打中國人,不涉及“面子”問題。中國人斗老外,就有面子問題了。中國“特”愛聽外國人說自己好,覺得這樣“特有面子”。當年在朝鮮打了美帝,覺得自己“站起來了”。現在外國人學中國話,唱中國歌等等,覺得自己這時“特有面子”。這和當下社會流行的風氣,膀大款,飆豪車,到“忽悠農民大叔”買專機,都是“面子”作怪。


“面子”的深層,是認識的膚淺階段“感性思維時期”,一直夸不過去,進不到理性的思維時期。只要骨子裡是感性決定一切,外表上就是“面子”最重要了。中國人的一切集體行為,幾乎都可以從裡面找到原因。


構造新文化的核心


最近關於中國文化的討論,有一個共識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之所以這樣評價,不是因為它可以象對一個新生兒那樣看待,而是此文化中的不好部分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沒有這個改正,中國文化無法適應中國今天的掘起,更不可能使中國文化伴隨着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簡言之,中國需要一個新文化。


那麼這個新文化的核心應該是什麼呢?這首先要從傳統文化的核心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總括地說,一,是一個“感性的單一道德文化”。新文化需要將其轉變為一個“理性的全方位文化”。二,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一個“靜”字;新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一個“動”字。三,傳統文化的“皇家學派”是儒家;新文化的平民意識必須來自“取百家之長”,同時吸收一切西方文化的優秀方面。四,傳統文化難守“本”位,常為“器”用。新文化必須成為人生的“座右銘”。


說傳統文化是“感性”,因為它缺少思辯的精神,缺少“反題”的咭問。思辯方法和反題都是理性的特徵。說傳統文化是“單一道德文化”,是因為它是就道德而論道德,道德僅僅為維護社會秩序。它缺乏一個形而上的哲學或宗教基礎。新文化的“全方位”,意思是中國的新文化需要有內在的三個支柱。他們是“哲學”,“宗教”和“百家之長”。這三個支柱的建立,只有依賴理性才能完成。


說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是“靜”,就是它強調“秩序”,“規矩”,“地位”等,導致壓制了人的能動性,使人不能發揮創造的才能。它造成了“萬馬齊喑”,造成了“戰戰兢兢”的心態,使人只能規規矩矩,不敢提問,不敢想象,更不敢創新。所以在新文化中,必須轉變這個核心,從“靜”轉為“動”。鼓勵提出疑問,鼓勵大膽思考,鼓勵發揮人的創造性。


說傳統文化中儒家是“皇家學派”,是因為傳統文化將道它奉行的道德規範,應用到了社會科學的真理的標準選擇中。一個指導社會意識形態選擇的唯一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能使社會進步。既不能單純依賴統治者定奪,也不能由學者和任何人單獨制定。而是要遍取中國歷史百家之長,不僅是儒,還有“道,法,墨”等其他學派。更要吸取西方文化一切長處。


說傳統文化難守“本”位,常為“器”用,是說它經常被當成“工具”,表面上的“仁義道德”和暗地裡的“潛規則”並行。這充分說明這個“就道德談道德”的“就事論事”方法用在文化上,是遠遠不夠的。在新文化的建立中,必須找到一個哲學基礎。這個哲必須繼承人類共同承認的精神成果,希臘哲學。新文化也應該有一個宗教基礎,可以由本土傳統的“釋”教,結合新的法輪功,結合西方的基督教,取其優點而構成並會被普遍接受。


創新往往比拋棄舊傳統的短處更困難。文化的崛起比經濟的崛起更困難。因為它需要理性多於需要肌肉,需要智慧多於需要小聰明,需要動腦筋多餘需要講空話。沒有新文化的建立,就沒有中國真正的崛起。
第三十三節 儒家道德核心是“服從” 
嘎網友提出“中國文化的本質特性就是親和專制”,這一鮮明觀點。阿妞引用了台
灣,新加坡,南韓,日本等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例子。說明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
也適用於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國家,兩種文化也可以不相矛盾,並容不悖。這些例
子導致嘎網友開始質疑自己的上述判斷。


我認為,其實只要將兩邊的例子再思考一下,仔細提煉出他們二類制度共同的性質,
就可以得到新的結論。因為,凡是一個事實存在,必有它背後的道理。事實是客觀
的,而判斷是主觀的。如果基於一個事實的判斷,被另一個事實證偽,則說明前一
個判斷,需要修改,而不是完全拋棄前個判斷。在科學上,物理規律的發現,如相
對論對牛頓經典力學的關係,就是這樣的。一切存在的,都有合理的因素,否則它
就根本無法存在。這當然是老嘎不喜歡的“黑”的思想。但這一次,黑要救“白”
(嘎)了。


儒家文化,占據了中國文化的主要地位達二千年之久。歷代的統治階級都喜歡它,
是有其道理的。毛不喜歡它,可以看成一個特例。現在的共產黨又回歸到它的旗下。
我認為,儒家文化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從它的核心政治道德理念看,是一個告訴
人們“如何服從現行的社會秩序”的文化。所以,可以看它是“服從文化”。用
“服從”的思想看待儒家的教育,看待道德,看待政治制度,看待它與方方面面的
關係,都導致一個“靜態”社會的結果。當政治制度是獨裁性質,如中國歷史上常
有的情形,儒家是維護這些制度的。現在共產黨也是專制,儒家所以可用來維護共
產黨的專制制度。而在另外的受西方影響的民主化了的國家,如前提到的周邊地區,
儒家文化,也可以與民主的政治制度運行唱“和諧”曲。


這麼說來,下一個緊接的問題是,中國開始的民主化的過程,是否還必須首先否定
儒家傳統文化?我認為,必須區分它的核心思想(如它的“天地君親師的‘秩序論’”
),和它的其他說教的區別。同時也必須區分理論認識和民間習慣的不同,而分別對
待。


我們應該看到,儒家文化根本的問題,在於壓制人的創造本能。沒有創造性的民族,
只能跟在其他有創造活力的文化後面模仿,不可能引領人類文明旗幟。中國社會的
“發明缺乏症”,山寨流行,不遵重知識產權,考試背書,抄襲作假,等等現象,
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思想的根源上。


一個以當“管家”為目標,以“服務”為主旨的文化,與承擔整個人類文明的主導角色,顯然
不是一回事。


第三十四節 中國人是非觀的來源 
在最近關於中國文化的討論中,我發現網友已經很少人用當局作為自己思想的根據。
但還有許多人常愛引用作為自己判斷是非標準的”3大權威”,它們是:名人,古人,
多數人。


他們不是根據自己的思路或邏輯,提出自己的思想或體系來試圖說服別人,而是在影射自己不可以違背某個“權威”,如“湯恩比”,“老子”,“8千萬或13億”等。這種思維方式,既表現了自身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反映了自己的自信不足和缺乏真誠之心,還暴露了自己缺乏思維方法的訓練和哲學的思辨能力。


從文化的角度說,中國傳統文化抑制人本性的直接表露,要人們”隱抑”,或選擇”陰”的一面。在飯桌上,這樣做是對的,是“table manner”。但國民將其應用到一切領域就錯了。尤其在思想方面,在求知方面,危害極大。中國學人的好面子,不提問,帶來“萬馬齊喑”,早已遭許多外國學者垢病。中國學人有許多顧慮,因為名人沒這麼說過,古人沒有這種說法,或多數人反對這種思想,一句話,怕犯錯誤 - 這些都是傳統中國文化造成的障礙。


從學術上看,對自己的觀點能旁證博引,固然是好事,表示自己熟悉這一領域的進展。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現出自己新的思想,創新,敢為他人之不敢為或不知為。這是自信的表現,也是自然真誠的人性里求識的流露。中國學人往往掩飾自己獨立見解,將其擺到不引人注意的程度。一旦自己的思想所表現的苗頭啟發了他人,又埋怨別人拿走了自己的成果。中國學人不懂“謙虛”態度,在學術上和在飯桌上的差別。對真理的追求者來說,學術上沒有什麼“見好就收”,“先人後己”,“禮尚往來”等中國社會習俗的教誨一說。邏輯必須乾脆徹底,邏輯必須旗幟鮮明,邏輯
必須體系嚴謹,邏輯必須據理力爭。非如此,不足以建立新的思想體系,不足以取得新的學術成果,不利於真理的發展。


從思想方法來說,一個新思想的簡單或複雜,是一個“量”的區別。一個簡單的道理,從孩子口裡說出和從權威口裡說出,都一樣是被說出來了。可能得到的重視程度不一樣,但是這並不影響真理的價值。一個複雜的思想,必須可以化減化為簡單的思想。因為“量”是可以變化的,而變化的最小量,就是一個“質點”。抓住了這個質點,就是抓住了這個思想的本質。認為複雜的體系不能簡化,只能說明自己沒完全懂這個體系。按此推理,最複雜的事物,無疑也可看成最簡單的事物。而如何在簡化中保持體系中原來的精髓,就看自己對體系的理解多少和自己思維方法的
訓練程度高低了。


愛因思坦說,天才,總是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但不是過分的簡單),而蠢人總是相反。
第三十五節 休莫問題,先天範疇和語言範例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三傑之一,休莫,在他的《人性論》中提出的一個著名問題,哲學上稱為“休莫問題”。即所謂,從“存是”,能否推出“應該”。即從“事實”命題能否推導出“價值”的命題。休莫問題的重要,體現了如何看待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以前的一些哲學家認為,道德可以像幾何學或代數學那樣論證其確定性,但是,休莫認為,對於道德問題,科學是無能為力的,科學只能回答“是什麼”的問題,而不能告訴人們“應該怎樣”的問題。他在《人性論》中寫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個道德學體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個時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進行的,……可是突然之間,我卻大吃一驚地發現,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題中經常的‘是’與‘不是’等連繫詞,而是沒有一個命題不是由一個‘應該’或一個不‘應該’聯繫起來的。這個變化雖是不知不覺的,卻是有極其重大的關係的。因為這個應該或
不應該既然表示一種新的關係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論述和說明;同時對於這種似乎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即這個新關係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關係推出來的,也應當舉出理由加以說明。”(百度詞條)。


也就是說,休莫證明了,因果的概念,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人們產生因果的概念,是因為看見經常“成雙成對出現的事實”,而加以“聯想”的結果。人們對事實的陳述,沒有理由上升到道德層次的“應該與否”的結論。因為道德標準是主觀的知識,事實是客觀知識,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


休莫的判斷,震驚了德國的康德。康德在經過研究之後,承認休莫是對的。但是,康德認為,人們關於客觀世界的知識,並不是被經驗完全被動地印在自己的腦子裡。人類具有“先天”的整理來自經驗知識的能力。這些先天的能力,就是人們在自己心中已經有了“範疇”的概念,如“時空,因果”等等。人們用這些“先天的範疇”,整理自己的經驗知識,使之條理系統化。康德得到這些先天範疇,是通過他的“超驗推導(Transcendental deduction)”而得出的。


範例哲學,提出不僅世界萬物是範例原型的範例,而且語言是思維的範例。也就是說,思維產生的範疇,並非如康德所說,是人類的專利。範疇的應用源於語言,形象等類似的符號形式。因為範例原型(哲學的上帝),無法毫無根據地給人類套上“幾十對兒範疇”的緊箍咒,來限定人類如何來理解自己的世界。也許我也應該命名一個“語言範例先驗範疇推導”,來說明為什麼“語言是範疇”的來源,而不是康德所謂直接“先天”的結果。


回到休莫問題。從範例哲學看,“是”到“應該”的轉變,是範例自身意識到自己是“高級範例”的結果。因為思維本身的無限和絕對性質,人必然最終會有的自我認識。也就是說,只有一旦思維反思認識到自身的主體性質,人才能由“趨利避害”的動物本能,上升到道德層次的“應該”如何。這樣就合理地解釋了“是到應該”的推導過程。


舉例來說。我們知道沒有語言的動物,如南太平洋的海龜,在沙灘上生蛋之後,他們都會掩埋起來。而這些海龜蛋要待到幾十天之後才能孵化出來。老海龜明顯有“時間”的意識。因為他懂得,如果不掩埋這些蛋,他們就會在孵化之前,被其他海鳥吃掉。再有,我們知道鯨魚會成群圍獵海豚,非常講究“戰術”,每次大有斬獲。很明顯,他們直接的交流,是通過類似語言的一種交流方法。蜜蜂在發現采蜜地點後,也會以不同的空中飛舞圖形來通知同伴。










第八篇 範例文化認知 
火星人中國文化歷險記.話說一日,三個火星人降落在地球上中國區,負責接待是網友。


--火星人A:
“聽說你們中國人最近航天運動搞得很熱,我們也想研究一下你們中國文化。可以
給我們一些資料嗎?”


-- 網友:
“沒問題。你們熱愛嚮往我們中國文化多少年了?是不是天天想夜夜盼來到地球了
解我們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


--火星人B:
“什麼?中國文化才五千年。我們哥仨,C最小,但都1萬二千歲了!”


-- 網友:
“你們的科學如此發達,都能活幾萬歲?”


--火星人C:
“我們通過不同替換人體的器官,每個人都可以永遠活下去 - 當然如果醫生的機器
不出問題的話。”


-- 網友:
“OK,我們文化雖然短暫,與你們年齡比較,但它博大精深啊!”


--火星人A:
“我們也是聽說如此。快給我資料看看吧!”


-- 網友:
“沒問題”。(忽然,撓撓頭) “你們熱愛中國文化嗎?”


--火星人A:
“我們只是聽說。還沒研究,怎麼知道愛不愛你們的文化呢?”


-- 網友:
“啊...那就很對不起了。我們國家社會科學院剛立的規據:任何研究中國文化的人,
必須“首先”持有對中國文化的"溫情"態度,才能開始研究。”


--火星人B:
“什麼?你們的邏輯怎麼與我們想反?!還沒研究,哪來的溫情?!”


-- 網友:
“對不起,我們的邏輯博大精深,你們不懂!”


--火星人C:(轉身對火星人A和B)
“(耳語):哥們兒,我看把這小子劫走,先研究研究他們的邏輯思維為什麼這麼奇怪,
如何博大精深,腦袋是怎麼的奇怪結構,下次再來搞他們文化的資料?(說着動起手
來)”


-- 網友:
“你們這是幹什麼?!啊....快來人啊!...我被劫持了......”


--火星人B:(轉身對火星人A和C)
"我看還是放了他吧!我看見他一個小辮子在後腦勺,腰裡還別着個煙槍。我覺得這人有點不正常......”




從哲學認識論上劃分文化


哲學的本質是反思,是對思維對象的再思考。思維的對象包括很多,其中一個大項就是文化。


有文化不一定有哲學,但有哲學必然已經有了文化。這是天經地義的。因為文化的定義,是一個總攬,人類的一切精神成果幾乎都可以裝進去。從人類的茹毛飲血,岩居穴處時的壁畫,歌舞記載,到現在“愛瘋”不離手,地球東西來回飛,各種抽象派藝術,都是文化的內容。


反思是人類作為集體思維成熟的標誌。人類作為集體,思維的成熟也有一個過程。猶如孩子一樣,小的時候只知道伸手抓玩具,吃手指,不會想到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做的問題。人類的一個民族作為集體,並不會因為人數的增加,而集體思維就早熟。作為集體的認知能力,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也要經歷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釋放人類的欲望,然後反思這些欲望的結果,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思維這才一步步成熟。


例如,認為人應該控制自己的欲望,服從過去和現存的社會規範;或認為人生虛無,
寄希望與來世,一動不如一靜;這些都是地球東方民族的文化傾向。而釋放出人性
中的魔鬼,然後控制它,達到一個新的文明階段,這都是西方文化走的道路。所以
西方既有奴隸制,毒氣室,又有人權民主自由等這些發展出來的稱作“普世價值”
的文明。火星上沒有毒氣室,也沒有火星人文明。螞蟻的動物世界,沒有發展出大
規模自相殘殺同類的武器,是“怡享天年”的生活,它有時候也錯當為人的生活目
標。沒有反思,就沒有哲學,就從不知道疑問,就不能深入地探索世界包括自身,
文明就會停滯不前。


哲學上的認知反思,真正開始是現代哲學,從笛卡爾才開始的。哲學上簡單地將認
識或知識的來源,分為感覺經驗和邏輯先天兩個部分。這種區分運用到文化上,可
以基本將所有文化分成,“感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二個部分。當然只有西方基督教
文化產生了科學,屬於“理性文化”,其於世界上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是“感
性文化”了。


中國傳統文化,儘管有五千年的歷史,以哲學認識論上的劃分,還是屬於“感性文
化”的文化劃分之下。因為它同其他地球上的各民族的文化一樣,並沒有產生出科
學。所有中國人也沒什麼可自卑的。猶如一群孩子在長大過程中,只有一個或幾個
孩子以後有了特殊的成就,其他都很平庸,實屬正常情況。


在今天科學昌盛的時代,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文化過去的不足,才能進一步認識到
“理性文化”也有其缺陷。哲學反思的思維過程,它的成熟要一步步走。如果比作
“吃三個餅既飽”,不能期待中國文化“只吃第三隻餅”,就可超越西方已經到達
的理性文化階段。最複雜的事物,往往在最簡單的道理中。
第三十六節認知與文化 A感性文化與理性文化 
在人類文明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出現過千姿百態的文化浪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生存漣漪。她們伴隨着主流,此起彼伏,忽而枝渠遍野,終又洶湧磅礴,一泄千里,勇猛向前。坐在這個的河邊,有一位德國的哲學老人,名叫黑格耳。他在娓娓地講述人類的歷史... 後代人在似懂非懂中,記住了他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從哇哇墜地到皋首窮經的心智成熟過程;一個民族從茹毛飲血到知書識理的文化發展變遷;整個人類從野蠻狀態到文明階段的漫長過渡,其歷史發展過程是一致的。


哲學是文化的精髓,哲學的深邃是一切文化發展的基礎。文化的競爭,只在哲學上一論高下即可。世界之所以有今天,西方文化無疑是主流。而在西方文化中,又以歐洲哲學執牛角,其深邃更令其餘世界瞠目。


在歐洲哲學史上,先有蘇格拉底開哲學先河 - 提出問題。繼有柏拉圖等輩開拓“先驗”之境,再有亞理士多德及類廣澆“經驗”大地,才有公理系統提出,直至迦歷略將數學與公理結合,開啟科學殿堂的大門。從此,人類文明發展日新月異,一發不可收拾,此是後話(人文與商業的影響不在此文討論之內)。到歐洲近代,柏拉圖等輩開拓“先驗”哲學,經過康德時空兩把劍的錘鍊,到黑格耳的先驗“理性”,正式登上了唯心主義登峰造極的寶座。當然,此後到今的哲學發展,多傾向實證與驗證 - 這是因為理論已經完成,到了“快出成果”的時期。


哲學上的“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之爭,潛移默化影響着世界不同文化的競爭與其價值的判斷。正像本質與現象是一個事物的2個方面,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也是如此。想想一個人成長過程,是不是感性在前,理性在後?同理用於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發展。是不是落後部落人群更多地依賴自然而求生存,先進的民族更多地依賴科學,文明促發展?這正是“感性”階段,“理性”階段,“理性主導感性”的三個階段(不幸又落入黑格耳著名的三段論中)。


如果承認以上論,下一步,就可以討論一個民族的文化是處在這三個階段中哪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目前,中國文化還處在“感性文化”發展階段,而西方文化則已進入“理性文化”的階段。


感性文化的定義:一種文化可以被稱其為處於感性階段,當且僅當它的主要領域發展(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是:具體發展在先,理論不存在,或只有零星的理論火花,浮淺零散 - 這些理論的萌芽只起在後補充其文化的具體發展作用。


理性文化的定義:一種文化可以被稱其為進入到理性階段,當且僅當它的主要領域發展(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是:其文化中的理論體系形成在先,深刻而廣泛,文化的具體發展受其理論的指導。


根據理性文化與感性文化的定義,我來扼要地比較這二種階段的不同文化中,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部分的以下幾個主要領域:
B文化中有無宗教信仰的比較 
宗教信仰的本質是什麼?宗教信仰真有必要嗎?不回答這兩個問題,無以展開有關宗教信仰的討論。欲問宗教信仰的本質是什麼,不得不涉及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人,是什麼?我對“人”的定義是:人 – 是載着悟性的種子,從動物世界駛向上帝天國的一個軀殼。


宗教信仰,是撫育人類悟性最終融於上帝天國的美麗天使。嬰兒對於母親的需要,為生存之必須;金婚夫婦對老伴的需要,主要是心理和行動的伴隨。唯有“美”,是人生旅程中,生命正值日月中天時,的強烈追求。宗教信仰就是這一美麗天使的化身。


所以,一個人越文明,他/她的悟性的種子,在其生命的路途中,已長成參天大樹。當軀殼駛到上帝天國的時候,它已使其源於生存的軀殼蛻下,則此人離上帝就越近。反之,一個人越野蠻,他/她的悟性的種子,當軀殼駛到上帝天國的時候,已經乾癟,只與其枯萎的軀殼一同被上帝所遺忘。宗教信仰這一天使,在她的美麗中,更帶有放射出智慧的光寰。


在西方這一理性文化中,其宗教信仰是一理論體系,具有完整,深刻的特徵。例如在美國,它的立國基礎基督教,有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系統結構,神為無形,只在心中,神諭通過聖子傳布,等等。從理論上滿足民眾對無限宇宙的心靈探索需求。其信徒視這些理論為心靈的歸宿,理想的寄託,真理的化身。這種理念是靈魂的至潔,至聖,至美的體現。高聳的教堂都是當地最好的建築,最好的石料和造型,好似聳立千年。不論男女老幼, 到教堂祈禱都是西裝革履,莊嚴肅穆。不論牧師還是聽眾,皆虔誠倍至,禮彬有加。當蠟香飄繞,聖歌緩起,人們仿佛置身仙境,醉心難返。此時此刻,人們脫離了塵世的煩惱,擺脫了金錢的誘惑,在聆聽上帝的聲音,反省人生的根本意義,生命之短促,宇宙之無窮,自己與神靈猶在上天合為一體。


理性化宗教信仰是完美無缺點嗎?顯然不是。理性的分析在任何領域都不可推向極端,都必須在感性作為最基本,最直觀的伴隨下展開,在宗教信仰中也是如此。推理的過程一般都是從概念,規則到判斷的邏輯思維過程。我們經常將概念等同為公理,然後由公理推導出定理或證明。殊不知,貌似公理的邏輯思維起點太多了,如果我們稍不小心,就會掉入陷阱。在理性文化中,個人的理性不能保證其公理的出發點絕對正確,進而也不能保證其達到的定理絕對正確 - 這就是理性需要在感性直觀的伴隨下同行。而理性段的這種可能謬誤,只有到文化發展的第三階段“理性指導感性的文化”時期,才能克服。


在宗教信仰中,理性階段的這種謬誤表現為,人們完全不顧自己的感覺,直觀和常識,而完全置自己的思維能力於錯誤的理性思維之中。如多年前,一度發生在亞馬遜叢林中的一種宗教,導致900多人的信徒集體自殺;幾年前,美國宗教團體與FBI火併等,都則是這種現象的典型。這種信仰理性狂熱到極端程度的現象,在感性文化占統治的中國,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宗教狂熱。中國的感性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卻有其自身另外的問題。


以理性文化對比中國的“感性文化”中,人們對宗教信仰態度,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形。在中國文化中,人們自古以來對超出眼,耳,嗅,舌,身5官之外的事情不感性趣,只對直接感覺到的事物有興趣,至少從歷史上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以後都是如此。諸子百家的學說,多是討論一些維護人倫和諧,社稷共存的問題 (孔子是典型),根本沒有西方類似 “metaphysics” 的概念。在漢朝以後,印度的佛教在中國掘起,長驅直入中原,一舉奪去了中國人信仰的“半壁江山”。這不能不於中國文人學說的抱殘守缺,零散貧乏,理論薄弱有關。中國的百姓,只是願拜有型之物 - 不論是菩薩還是關公。即使這種信仰,也並不堅固,更不用說虔誠了。多是有需要就拜,無需要就不拜(毛澤東語),可有可無。處於這種境地,菩薩還是關公的待遇自然不會好 - 多是住在村外的破廟裡。


中國的文人們,由於“地源政治”的原因 (如果不與統治者周旋,其生存難保),從來沒有脫離過考慮於現實利益無關的東西。朝朝夕夕,朝朝代代,周而復始。忙忙碌碌,皆為利去;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上上下下,皆不如此。總之,中國文化中這種基於感性直觀的宗教信仰,或過於簡單,或過分神秘,一直在這兩極輪換,而從不入理性之門。客觀而論,它確實起到了維護社會生活穩定的作用。但囿於其本身的初級階段性質,更箝縛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使其無以震翮高飛。


西方理性文化中的哲學,與中國感性文化中的哲學的扼要比較如果說,西方的理性文化中,宗教信仰,是理性靠猜測來解釋世界;那麼,哲學, 則是理性用邏輯思維來概括和推導世界。


哲學的發展在此期間大體經過三個發展階段:思辯-邏輯-理性。“思辯”的目的,是提練出思維中的共性,找到大家共同承認的現象作為出發點- 既是,初步發現“公理”的開始。而“邏輯”的部分,相當於思維過程中規則的制定。最後,由公理和規則推出定理,以此結出“理性”成熟的果實。


哲學一詞,在西方文化中,起源於古希臘,意為“熱愛智慧”。古希臘的哲學家們,自身作為榜樣。蘇格拉底的辯證法(用一個問題回答一個問題)來提出問題,被稱為蘇格拉底教學法或詰問法,可看為是哲學的“思辯”階段。亞里士多德繼承了蘇格拉底所開創的哲學思想,從主要研究“經驗”的角度,總結以往的眾學者的思辯方法,提升成為規則,達到了“邏輯”的階段。之後不久,希臘幾何學家和數學家歐幾理德,提出了人類第一個在幾何學中,從公理到定理推斷。其後的歐洲哲學家,特別是近代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德,黑哥爾等,則分別繼承了古希臘哲學家開創的這一傳統,完成了由普通邏輯到數理 / 符號邏輯的成熟,推動“理性”發展到全盛階段。


在更廣義的範圍上,古希臘的哲學家們,首次開創了人類認識史上,“形而上學”,既“先於經驗”,和“形而下學”,既“後於經驗”的人類認知區分。這個區分的重大意義,在於它不僅為以後的公理系統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公理系統的建立,是建造現代科學大廈的開始(例如,於牛頓和愛因思坦齊名的麥克斯維爾,他關於電磁轉化的8個數學公式,奠定了此後物理學中電動力學發展的基礎)。


從古希臘哲學家開創的研究哲學問題之風,如何進行辯論的規則指定,導致了一批 邏輯學家的產生,最後到亞里士多德集為大成,產生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出現,成 為以後一切人文和科學,乃至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亞里士多德總結的形式邏輯,歷經二千年,除了後來斯賓諾莎和萊不尼茲補充“充足理由律”(源於 Anaximander of Miletus)外,到17世紀前基本無變化。這種對知識的探求,經過抽象概括總結出如何尋找真理的方法,成為啟始至今的人類探索一切未 知世界的準則。


然而,正像理性文化在宗教信仰中,所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樣,理性文化在哲學中也 表現出出不適當的擴展和推論,從而導致了被後人發現不少錯誤。例如當時普遍流 行的“地心說”宇宙觀,亞里士多德的物種生成概念,和他在物理上,作出的重物比輕物體從空中先落地的論斷等。但比較理性文化中的哲學巨星的光輝,其缺點只 是其光芒背後的影子。


反觀在中國“感性文化”中哲學,則一直沒有脫離哲學發展開始期,簡單,樸素, 直觀的“思辯”的階段,無進一步縱深發展。其成就,在經過幾近相同的歷史年代 發展後,比之古西臘哲學家,其成果終寥若晨星。也許由於中國哲學的主流是入世的哲學,它主要產生於春秋戰國,和先秦的國家混亂時期。諸子百家哲學有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雜家、縱橫家、陰陽家、小說家、名家、農家等。以後歷代的哲學發展,如南宋時期“程朱理學”等,多涉及於社會道德(儒學的範圍),而與先前真正的哲學的研究大相徑庭。中國的哲人,很少過問社稷的基礎,來源等外部的問題;多隻關心社稷內部的建設,因而其學說,多於人倫道德有關。所留存德哲學論述,多是之言片語,或殘缺不全。例如,老子<<道德經>>中開篇的兩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並無詳盡解釋,導致後人各擇其意,不免有神秘化,故弄玄虛之嫌。


中國哲學討論人論道德以外的主要記載,有三個著名的討論,它們是“白馬非馬”, “飛鳥之景” 和“一尺之棰”之說。“白馬非馬”論的大意是,戰國時一城有令馬匹不得出城。公孫龍帶着一匹白馬要 出城。守門的士兵說:馬匹一概不得出城。公孫龍心生一計說:白馬並不是馬。因 為白馬有兩個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就是具 有馬的外形。具有兩個特徵的白馬怎會是只具有一個特徵的馬呢?所以白馬根本就不是馬。士兵因無法應對,唯有放行。


中國先秦的惠施“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類似古希臘的哲學家芝諾的“飛失不動”的討論,但惠施沒有着作流傳下來。其大意是,飛鳥的影子並沒有在運動。在每一瞬間,飛鳥的影子可以認為是不動的。但是時間有連續性,空間有延展性;飛鳥之影在時空體內又是運動着的。


莊子在《 天下篇》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例子。其大意是 “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後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 半,如是“日取其半”,總有一半留下,所以“萬世不竭”。一尺之捶是一有限的 物體,但它卻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


這三個例子,顯現了中國古代哲學家善感受事物的思辯能力,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他 們思維,多限於直觀,缺乏抽象深度的局限。他們更不可能,通過思辯,抽象出共 同概念,上升到進一步制定邏輯規則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感性文化”影響下的哲學,只能從本能,直觀感覺的角度提出問題,而從未擺脫學術發展原始的 “思辯”階段。與理性文化中的哲學所達到的“理性”階段相比,其深度廣度恍有“桃花源”似隔世之感。


在中國的感性文化下的“思辯”哲學思維影響下,中國沒有出現類似西方文化中的“科學”萌芽,而只產生了是由感官導致直接觀查得出的,多與“技術”有關的“四大發明”,就不奇怪了。中國感性文化對中國以後的科學技術的限製發展,損失是巨大的。在所有涉及到抽象思考,理性綜合判斷,特別是“符號”運用的領域,中國人,較之西方夥伴,都遠遠落到後面:如數學,直到19世紀中葉阿拉伯數字從西方數學引進以前,中國人一直是用小木棍,“算杵”,來進行計算。如中國音樂,主要有5音階,用“宮商角迭羽”字表示。不同於西方的7音階符號抽象,音域更廣和方便使用。而中文語言,則一直未擺脫象形文字,未進入到西方大多數國家所使用的拼音文字,致使中文的信息檢索,迄今無法解決。一些典型的,無概括歸納,無實驗可言的領域,如中醫藥學(魯迅曾憤而斥之)等等,都表現出與同代西方文化中這些領域的差距。


中國人較容易理解西方文化的“技術”概念,而很難理解科學的全部概念,而將科學作為技術對待。由其是,在西方哲學越來越要求“實證”的當代,人文學科儘可能走向科學化的領域,如實驗心理學,政治科學等,中國至今都採取不承認,拒之門外的態度。這是因為,在中國感性文化里的這種哲學影響下,從近代西方理性文化傳入中國起,直至現代,中國人對“邏輯”可以懂得,而對於“理性”仍望而生畏。如,西方的理性文化,從古希臘時對公理起點的確立,既歐幾理德幾何學中的“點的存在”的公理論斷,到“人生而平等”的美國獨立宣言中的政治科學的公理闡述,到“絕對權威,絕對腐敗”等著名的西方政治科學公理,都與中國感性文化的哲學思想,格格不入。在中國哲學的感性,直觀指導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導至今日的中國的政治科學發展,仍然處在人類文明歷史上的“石器時代”了(西方學者語)。




在探討西方文化的思辯精華時,從他們哲學認識論的角度,我認為有這樣一個規律。不論東方西方,人類在認識方面都有共同的特點。但將認識的過程,系統化,理論化,抽象化,普遍化,以致最後導致自然科學的產生,只有西方人作到了。其實,人類認識的初期表現,有許多共同點。以後發展到什麼程度,或有沒有發展,則是在更大的範圍,是這把“文化傘”,之下的事情了。


110) 我發現探索知識的道路是這6步組成的。


I. 發現關於事實的知識
II. 陳述有關事實的知識
III. 抽象出個體事實的規律
IV. 找尋充足的類似個體事實的規律
V. 從個體事實的集合中抽象出普遍規律
VI. 將前五步集合,再抽象出其共同的形式 -“範例”


I 發現關於事實的知識。這一步的認識,在西方,東方都作到了。而且很多方面中國發現的比西方早的多。從具體的“技術性發現”,如四大發明,到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勾股定理”,“圓周律”等。


II 陳述有關事實的知識。從發現知識或真理,到表述出來,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本不應該單獨列出。但是因為社會的壓力,使人不得不考慮後果。西人有“布魯諾受宗教火刑”。中國人沒那麼傻,沒有因發現自然真理丟腦袋的。但到了現代,也學了西方,所以中國就有發現政治科學真理的而丟命的“張志新,林昭”等。


III抽象出個體規律。對發現的事實作總結,得出自己的經驗,也是人類普遍的認知行為方式。如中國的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將自己的經驗重複,並期望自己的經驗會再次發生 - 不論在自己身上,還是在別人身上 - 這就是個體經驗到個體規律的認識。


IV 找尋充足的類似個體。當需要“找尋充足的類似個體”,他的目的是要進行對比和總結,是為下一步的思維抽象認識的發展,做物質準備。如果沒有這個類似統計學目的,不在這裡的討論之列。從這點看,只有西方的認識發展做到了。


V 再抽象出普遍規律。從上一步的個體事實的數量收集到一定規模,既滿足“充分條件”後,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普遍的認識規律。柏拉圖是西方人認識能力到此階段的見證人。舉例,如果我曾經在家裡看見太陽每天升起,我就可以說,我從小就知道,太陽每天從我家的山後升起。當我走過很多地方,每天都在當地看見太陽升起,我就有信心地說,不論我明天在什麼地方,明天太陽都會在那裡升起。至此,我就完成了一個普遍的認識。


VI 將前五步規集起來,再抽象出其共同的形式 –就是“範例”。


找尋知識或真理的過程,我們不可忘記它的條件。任何前五步所經歷的發現,都離不開條件。條件,就是時間和空間,就是社會和文化的限制。將前五步的認識思想和他們的條件集合在一起,用一個“Package”的現代概念來表達,這種思維抽象的結果,就是“範例(Instance)”。將事物的規定性和它所適用的範圍看成一個整體,就是“範例”的功能。幫助達到發現真理的認識,除了“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之外,還有“悟性認識”(見範例哲學的認識論)。範例悟性認識,填補了思維“認識的發現機制”一個迷失的鏈節。


認識論,是人類思考自然後的再思考。是思維目標的“轉彎”,開始朝向內心的一次革命。是檢查以前所有知識和真理確切性的保證。從這方面看,可以說,沒有認識論,就沒有西方哲學。沒有西方哲學,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的文明成果:科學與民主。


在前邊我談過人類有三種方法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拔高一點,叫追求真理。它們是,科學,哲學,宗教,這三個領域。人們的好奇,在內心裡,可以用也用三個問題表述出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在他們前面,可以加上任何人們想知到的事物,如“世界”,“人性”,“自由”,“財產”,等等。


從資格上看,宗教是最古老的領域,超過三千年以上。所以這三個問題,被宗教全部裹囊。後來哲學從宗教里分了出來,宗教的這三個問題,哲學試圖會答二個,就是“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哲學的產生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科學,最終也從哲學裡分離出來,科學界公認以伽利略的“小球落體試驗”開始(因為數學公式第一次與物理觀測數據結合起來)。科學也從哲學中取出了“怎麼樣?”的問題來回答。


從這個人類意識形態的領域的變化,可以看出,人類的認知逐步轉向“精細”,“明確”和“清晰”的趨勢。人類由宗教籠統地提出問題,到不滿足於其籠統的回答,尋求從哲學上以邏輯“證明”,最後落到用科學的“數據”說話。這個思維認識的發展過程,就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認知能力不斷成熟的過程。人類象個小孩,逐漸長大了,認識逐漸成熟了。從哲學的角度看,就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悟性”的認識過程的完成。


再從哲學的角度看,人類的這三個意識形態的領域,可以看作是與“方向,質,量”的不斷深化的過程。宗教是主要關於“信仰和意義”的研究,哲學主要是關於“真假和判斷”的研究,科學主要是關於“發現自然知識和產生規律”的研究。


舉例來說。各個民族都有關於鬼的傳說。科學家的看法是,鬧鬼的房子是多大面積,室內的布局是否合理(陽光的角度,溫濕程度,通風狀況等),房子的歷史時間,空氣的密度,夜間的溫度,等的角度出發研究。如果發現任何這些環節的一個鏈條無法用數據說明,則整個證明就是相反:既,鬼無法生存,所以也不存在。從哲學的角度問,康德就會說,如果鬼存在,那麼鬼一定也有魂,鬼魂一定也要到人間,也要附到人的肉體上。而人,是不可能有兩個魂的。所以,鬼是不存在的。用“反證法”的邏輯形式說明自己的觀點。宗教的解釋會說,鬼,是存在的。不過不象你們想象的那樣具有“人像”。這個鬼經常出沒在人間,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人們作惡的原因。宗教主要是用講故事的說法,用“結果證實原因”。因為在宗教看來,人們都是幼稚的。正如同父母看待孩子一樣。父母只要有超過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一般就會相信父母 - 至到孩子有一天長大了,思維成熟了,想象力超過了父母。父母製造神話的日子也就終結了。(不幸的是,
這個長大的父母又開始製造新的神話,來灌輸到自己的孩子心裡)。人類就是在這樣重複地犯錯誤,又改正錯誤,一步步走象認識的更高更成熟的新階段。


成人作為集體,人群其實和獸群沒大區別,直到人群發展出叫“文化”這個東西。尤其是當人類發現了“邏輯”,開始了理性的思考,人類才真正將自己與獸類區別開了。邏輯,是人的標誌,但還不是人最高的成就。因為邏輯的本質是機器。用數學的語言,就是在“有限的步驟內,用已知的方法”求解完成。邏輯,既不能解決創新的問題,也不能解決不可重複而必然真實的問題,如對歷史和發展的看法。 邏輯的困惑,就是理性的困惑。解決的方法必須是高於理性的認識。用“範例哲學”的語言,叫作“悟性”認知。悟性認識的目標,是信仰的領域。信仰,就是追求“絕對”的知識,也就是真理。


為什麼呢?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感覺中的事物都是一個“Instance (範例)”。人也不例外。範例不可能等同“範例產生者”自身,就好比“兒子不是母親”一樣。這個範例的產生者,只能是上帝無疑。類似數學裡的“無限逼近”,這就是人類悟性所能做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思的偉大。東西方同樣想到了“勾股定理”,西人推其至“數是世界的本質”,而中國古代沒有關於對數的哲學看法,實在是遺憾。中國的這個缺失,象其他非基督教民族一樣,根本原因還是,感性的思考不到理性抽象思維的階段。


上面這些,都是從“外部”來看待人的“三個世界”:動物,人,上帝的近似者。還可從思維的角度來看待人的本質。這就是:客觀,主觀,和世界的表象。


人所能感覺到的外部世界的一切,是不以人的意識所變化。對人來說,它們是“客觀”的。也就是說,再偉大的人死了,地球還是照樣轉。主觀,是由人內心反省所建立起來的世界。我們說,某人“內心世界豐富”,“飽學之士”,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二世界”。第二世界,一半來源與外界的“誘發”,一半來源於心靈自己的發現。除了這二個世界,人還有“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由語言的表達構成。為什麼世界必須用語言表達?答,因為按照“範例哲學”,語言是思維的範例,如同思維是“範例原型”的範例。也可以將語言表達,看成你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思維的延伸”。也就是說,人作為一個壽命有限的存在,與其他的有限生命存在,如石頭,一隻豬,根本不同的地方在於,上帝給了你一個大腦,裡面裝着“思維”。人的思維,與豬的大腦功能有本質的不同:人的思維具有無限/絕對的性質(範例哲學)。


或用例子來說,為什麼宗教講到佛,為什麼數學家講無窮大/小,無理數,為什麼哲學家要追求“形而上”,“彼岸世界”等,這些概念都是“無限/絕對”的概念。人的這些概念是哪裡來的?首先來自與“客觀”世界,後又被“主觀世界”所發現,存在與自身。人作為範例,要掙脫自然的束縛。語言作為範例,要掙脫思維的束縛。人的努力是生殖繁衍,使自己達到永恆的活在世界上。語言的努力,是作為表述,留給後人,成為人類的精神產品,供人類世世代代的研究和欣賞。所以,所有產生了思想的人,其表達的最後目的,最終價值,都是受語言本質,作為範例的本質,而體現出來。認識到人的內外雙層的三個世界,就沒有什麼文章難以理解的了。


語言要活,就像人要活一樣。語言總是要“出生”,才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思維跟隨着人類,從人類誕生在地球上時就開始了。人類思維的成長,卻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確切地說,人類思維的成熟,不過僅有近二千五百年以來的歷史。因為人類認識到自己的思維存在,思維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卻是近5百年的事情。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在它的文明的初期,眼光首先朝向外界。如同一個兒童,他很難覺察到自己的思維活動。兒童抓玩具玩時,不會問自己“我是如何產生抓玩具的動機和想法?”。早期的人類也注意到,即使一個普通人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使最聰明的學者無法答覆:一個傻瓜可以提出十個天才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思維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很長久以來沒有人能回答。


第一次發現和明確思維的存在,是近代哲學的創史人,法國的哲學家迪卡爾。笛卡爾明區分了二類物質:心靈和實體。笛無法解決二類完全不同屬性的物質,是如何導致宇宙萬物的。所以他在哲學被人們稱為“二元論”。二元論在解釋世界表現的不徹底性,被英國三位經驗主義哲學家接過。他們是洛克,伯克萊和休莫。洛克認為,人的心靈開始時是一塊“白板”。是人的經驗在上面寫出各種知識。所以一切知識來於經驗。經驗是如何稱為我們的知識的呢?伯克萊認為,經驗不過來源於感覺。所以,他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存在依賴於感覺,存在只能在我的意識中,客觀的規律自然沒有可能獨立於人。所以休莫認為,因果關係不存在於自然界中。休莫的名言是,“太陽明天不一定升起”。從經驗轉向感覺,就是從客觀走向主觀的過程。通過此過程,可以看出思維如何審視自己如何獲得知識的渠道。


批評中國文字的人有這麼一個觀點:中國文字不精確,不能用於思考哲學。所以中國不可能有西方式的哲學。沒有哲學的後果是嚴重的:極有可能是,中國到今天還沒有科學與民主的主要原因?


我不判斷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只想指出一個事實,當思維以自身為目標,思維自身開始有了一個“分身法”:既,思維,是主觀;思維,又是客觀。但這個“分身術”,不是同時應用的,象孫悟空一樣。而是“輪流”運用的。換句話說,思維的運行,當其對內,轉向自己時,仍然遵守“形式邏輯”。也就是,當思維運行在“大腦時空”的任何一個點上,如果此時此刻是“主觀”,它必定不是“客觀”,遵守“排中律”。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的腦海中呈現吵架的情形,吵架的雙方必然“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換指責,而不可能是同時進行。這一點,保證了範例哲學的一個原則:語言是思維的範例。凡範例必然是相對的,如同世界萬物是上帝的範例。相對事物,必須遵守的規則,是形式邏輯。所以語言的使用,必須也尊照形式邏輯,在頭腦中運行。世界的秩序是如此統一,如果不是上帝,誰能有這種安排?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偉大至愛因思坦,也無比驚訝的原因。邏輯只要徹底,必然走向“上帝”或“絕對”。


在“The Philosophy of Instance (範例哲學)”裡面,有一個“成雙”的範例概念。其一是說,自然界,包括人,是“範例”,既“Instance”。其二是說,語言本身,又是思維的範例。“語言是思維的範例”,意味着什麼呢?“語言是思維的範例”,意味着範例哲學,既“絕學”,要“顛覆”自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的對形而上學的研究。嚴格地說,這個“顛覆”,不是革命,是繼承和發展。具體地說,是一種“嫁接”。是將形而上學研究最終聯繫的源泉,上帝(用範例哲學的概念是“範例原型”),換成語言。然後經由語言“再接到”上帝。這一個轉換,意義深遠。僅此舉幾個例子。


我們知道,西方哲學作為人類文明的科學精神的旗幟,有兩個主要派別:理性派和經驗派。前者走,從個例判斷到普遍原則的道路。後者走,從個別事實到普遍例子應用的道路。哲學在二十世紀最大的成果,據John Searl 的觀點,是“道德正義”的理論,和“語言分析”的成果。這裡只討論後者。


語言分析的成果之一,是經過數理邏輯的形式化後(主要是福來格和羅素的工作),比較容易發現陳述句的真理性。例如:馬克思在其著作《哥達綱領批判》提出,共產主義社會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思想。但如果用語言分析的工具處理一下,就可以輕易發現其中的錯誤。如用謂詞邏輯的具體表達是:對於任何給定的X,只存在一個Y。這個X等於Y,所以Y可以表達為Z的函數。用數理邏輯的符號表達就是:




我們知道,共產主義本身並不存在。談不存在的事物會有什麼經濟制度,如果不是有意欺騙,也是毫無意義。馬克思主義主要的部分錯誤,並不代表其沒有存在的價值。當馬克思主義哲學稱西方哲學的主要代表柏拉圖哲學的傳統,為“唯心主義”時,人們自然而然地會發生疑問,難道柏拉圖所說的知識與真理,真是完全從天上掉下來的嗎?完全是從心靈中或頭腦中憑空產生的,完全不需要經驗的來源嗎?人們以同樣的問題,來提問畢達哥拉思,歐幾里德,斯賓諾莎,康德和黑格爾。


範例哲學認為,理性主義,或唯心主義的歷史過失,就在於沒有認識到語言的重要。語言是一切抽象原則的源泉: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範例。康德一生都沒有離開他的出生地五十英里外的地方。他一生專注考慮的問題就是,真正的知識是如何不用通過經驗而來的?他排除了經驗,排除了心理學的因素,排除了感管。然後,他得出結論,人類關於範疇的知識,只能先於“經驗”,所以只能是“先天”的,從上帝哪裡來的。黑格爾乾脆稱他的哲學思想的靈魂為“絕對理念”,“世界精神”等。一句話,只有上帝這個唯一的淵源。


從巴門尼德到黑格爾,不可能認識到語言的範例性質。因為,“思維對思維的思維”,還沒有歷史地降臨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某個哲學家頭上。一切必然性,都是以偶然性開路的。當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時,人類哲學認識思維的發展轉到東方,是一歷史的必然。亞氏在其“工具論”一文中,研究和創立了形式邏輯的三種形式︰同一率,矛盾律,排中律。兩千年了基本沒有變動,直到思賓諾莎和萊不尼茲增加了一條“充足理由律”。後來福雷格和羅素發現了符號邏輯,以及哥得爾證明了不完備定理。形式邏輯用來討論概念和語言表述的判斷,所以康德也稱其為“判斷邏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形式邏輯判斷所基於的是概念化世界抽象出的“一個點”,猶如幾何學上關於“點”的定義一樣,是一個沒有“量”的形式化代表。所以當我們用來判斷變動的事物,概括更大的範圍,就不能用了。如赫拉克力特說,“你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兩次”。在東方如佛教說,“世界既是真的又是假的”,等觀點。


這種動態世界的表達,違反了形式邏輯,但確實真實存在。為了克服形式邏輯的限制,黑格爾從古希臘的辯論術中總結了“辯證法”,並推而廣之為“正題,反題和合題”的三步曲。用黑格爾的意思來說,這個辯證邏輯就是世界運動發展的本質。


二個世紀以來,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經歷了由輝煌到衰落的歷史。特別是他的學生馬克思將其政治化,極端化以後引起的人類二十世紀的社會動盪後,人們現在普遍認為,這個辯證法的人為誇張成分太大,基本不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事實。這就是辯證法在哲學上和社會生活中失敗的原因。 如果黑格爾的辯證法有問題,那么正確揭示真理的方法是什麼?或還有沒有一個正確的從思維規律,到人類歷史社會發展規律的方法論上,都起統一功能的真理存在?這些問題擺在二十一世紀從今以後人類文明前進的道路上。


C從賀麟看知識分子對西方哲學的理解 
有位網友推薦牟宗三的代表作《中國哲學的特質》。我剛讀了個開頭,在“引論:中國有沒有哲學?”,里碰到了這句話:“什麼是哲學? 凡是對人性的活動所及,以理智及觀念加以反省說明的,便是哲學。中國有數千年的文化史,當然有悠長的人性活動與創造,亦有理智及觀念的反省說明,豈可說沒有哲學? 任何一個文化體系,都有它的哲學。否則,它便不成其為文化體系。”讀到這裡,我決定中止。


有文化就有哲學?牟先生顯然不懂文化和哲學的關係。哲學是人類“理性”發展的結果。就像一個孩子的成長,只有到了成年,他的“理性”才會成熟。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集體也是這樣。檢驗哲學的唯一標誌,是看這個理論是否能夠產生自然科學。否則的話,一切宗教都可以稱為哲學,因為他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對“理智及觀念加以反省說明”。牟先生承認中國沒有古希臘意義上的哲學。問題是,古希臘意義上的哲學是人類“唯一”的哲學,因為哲學的本質是“第一哲學”,是“本體”論。中國的“哲學”,充其量也就是“道德學”,不是系統的“形而上”
理論,因此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哲學。中國還有對“天”,“道”,“氣”的有關本體的討論,但都語焉不詳,不成體系,更沒有因此蘊育出自然科學,因而夠不上哲學的稱號。


由於牟先生是新儒家學派熊十力的大弟子之一,我又追溯到其中之一的大哲學家,賀麟先生, 對西方哲學有最深的造詣者。老先生一生經歷使人希吁。早年在美國哈佛拿了哲學碩士學位,不顧導師勸阻放棄讀博士,而跑到德國去學思賓諾莎,黑格爾等理性主義的哲學。是中國唯一一個單獨譯出黑格爾“邏輯學”一書的人,後來又合作翻譯了“精神現象學”等其他黑的著作。事實上,我多年前看的“小邏輯”,就是出自他的翻譯。看起來也許太狂妄,但他的二件事,使我開始懷疑他是否真懂黑格爾。


一是,在50年代,他自我作了深刻地思想批評,不但承認了自己是“唯心主義”的哲學世界觀,而且認為共產黨的“唯物主義辯證法”使自己受到教育並否定了自己。沒有任何人強迫他,完全是自覺自愿。他當時的年齡在50多歲。二是,在1981年,80歲的他加入了黨。不必說,他又“煥發了青春”,等等。


我最近讀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的鬥爭史。我看到印象深刻和很悲哀的一句話是:中國的幾乎所有“大知識分子”(在解放時已經有名氣),都毫無例外地參與了斗人整人的毛澤東所發動的整肅知識分子的歷次運動之中。看來今天大家都願意作秦檜,而願意作屈原的人幾乎沒有了。
D古希臘哲學與中國道學起源的比較 人類的文明走到了今天我們都在享受其成果,如互聯網,手機,汽車的方便等,這在既使二三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我每天開車上下班,在汽車裡用聲音發指令給家裡人打電話 - Iphone 4S - 的新功能,根本就不影響開車。我毫不懷疑,在幾年內恐怕家裡的一切手工勞動,都要被聲控軟件代替了,文明的發展似乎正在加速度的前進。


但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些國家但任主角,其他民族只是跑龍套?我們知道,科學發展的背後是哲學。但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有巴比倫文明產生了西方的哲學和科學,而其他文明卻沒有,如中國的道學?那麼,西方哲學和科學的產生是偶然造成的嗎?我帶着這些問題,作了一些調查,總結出來供參考和討論。


我總結出6點,來進行一個簡單地比較,由於時間倉促,請專家們指正。它們是:


1 民族理性的成熟
2 宗教與人的關係
3 商業社會的要求
4 個人素質的要求
5 理論的傳播方法
6 政治制度的影響


在下我對每個要點簡明解釋如下。


1 民族理性的成熟


中國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認為一個民族,有文化就有哲學,所以他斷定中國也有哲學,儘管他承認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是根本不同的。我不同意牟宗三定義的“哲學”的觀點。我認為,哲學是人類抽象思維成熟的結果。哲學不是隨文化與生懼來的。可以說,有了民族的產生便有文化,因為文化包含一切,而哲學不然。如同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不能說這個孩子是個真正的“人”,直到孩子有了作為人的本質,既理性思維,成熟以後,我們才可認為孩子長成人了。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集體也是這樣。一個民族在最初聚集到一起時,在岩居穴處茹毛飲血的時代,人們只能發展出樸素簡單的“形象思維”。例如,想象“天公”的慈善,或“地域”的烈焰。這些形象思維的畫面,構成了宗教的起源。人們由游牧民族的不安定,成為農業民族或商業民族時,生活資料有了保障,有了閒暇時間,才可能發展自己的宗教理論。


作為一個體系,古希臘的神話所反映的多神教,由公元前八百年的一個叫荷馬的詩人的二部詩史性的著作記載了下來。很顯然,民眾的宗教信仰這時在古希臘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成熟時期,從他們多神教的神話所反映的故事完全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如著名的故事“奧德賽”中所表現的,“生命的真正意義”的探求,“伊阿宋和金羊毛”所展現的驚心動魄的情節,人們敬仰的英雄形象和進取精神。


中國的道家創始人老子也大概生活於這個時期。老子只有一部“道德經”留下。雖然此書是深明大義,畢竟給後人的解釋帶來各種歧義。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而治”,既,等待客觀時機成熟再行動,也就是要“以靜治動”,這和古希臘神話中體系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完全相反。老子的這種思想,更通常會使後人甘願“無為”和懶惰,而不是抓住“時機”,伺機而動。“老子”一書,其對後人的學術意義,遠大於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指導和影響的意義,因而根本無法和古希臘神話對社會中普通人的影響力相比。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老子與同時代(春秋戰國)的其他人交流,即使老子個人思維成熟,也不能說中國人作為一個集體,抽象思維能力的成熟,因為中國的讀書人與社會的其他人的關係非常淡薄。他討論的概念也與希臘神話中的概念有別。老子多在人的行為,方法上探討,古希臘重在如生命的意義,價值,英雄的品質等,抽象出的原則上進行探討。作為學術,老子的思想也不能構成一個體系,因而影響力不如當時的其他學說活動,如孔子和學生們。其他人,如孔子本人,對社會自身以外的問題,是“避鬼神而遠之”,與老子的思維不是一路,所有更談不上是抽象原則的思考,最多只能是社會倫理學的範圍(孔子談道德和亞里士多德也有本質的區別,以後再談),很難算作抽象思維。


2 宗教與人的關係


古希臘的宗教的神是人性化的神,和人沒有本質的區別,除了他們不死之外。他們也有常人都有的弱點和嫉妒心,惡作劇等。他們的神的系列有新舊兩套人馬,第一個神是主管“混屯”世界的,然後管“天”和管“地”的神再由他生出。神和人這種密切的關係,使古希臘人關心神的故事,眾神在奧林匹克上閒的無事,也經常關心人的活動。這種神人交融的宗教,為後來哲學家對神的行為和能力,以及所為進行考察和追問,與哲學理性的探索的產生有直接的關係。


在中國這邊我們有盤古開天地說:“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但我注意到盤古的故事是後來(三國以後)產生的,而且中國的神話絕沒有神人交融的部分,如希臘神話一樣。古人如現代人一樣,不會拿神話當真的,當然也就不會有象古希臘哲學家那樣去考察是否神話故事是有根據的。


另外一點的區別是,中國古人對世界本源的猜測,最終就到“天”,“地”,“氣”,“道”等,一般也就“到頭了”。沒有人再會認真地追究,這些自然現象是如何來的,是否其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除了神話故事外。而古希臘的眾神和自然事物的關係,被證明在以後的哲學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些不同的宗教因素的比較,對哲學的產生有深刻的影響。


3 商業社會的要求


古希臘的社會經濟主體,既不是農業如埃及,也不是牧業如游牧民族,而是商業,依靠貨物的交換來致富。具體地說,是橄欖油等的貿易。這些貿易要沿海到許多大小城市,因為油比較好保存所以可以很長時間海運而不壞。作貿易的首要因素是,要弄清“真偽”的貨物和交換條件。這些經濟要求在客觀上促進了人們追求“真實”,“價值”等的概念。這就給哲學的最初開始探討“真理”的問題創造了條件。對於貿易中如嘴上講的,和心裡想的的區別,演化到哲學上變成“表面”和“本質”的關係等等。


反過來看中國,老子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處在農業社會的穩定狀態下。農耕經濟社會的簡單性,是人與物打交道,基本是靠天吃飯,人的經濟活動受制於自然四季氣候的條件。所以農耕經濟中,人們之間的生產關係比之商業經濟關係中人與人的交往繁雜性,自然要簡單多了。這就在客觀上沒有產生類似古希臘從事商業貿易方面的概念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可能人為地將農業經濟中生產關係的概念,提升到學術探究的高度。這些都是比較抽象思維的哲學所能產生的社會經濟的因素。


4 個人素質的要求


我們在考察哲學的開端時,不能忽略個別人物的天才作用。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當一個催促偉人誕生的時代已經形成,偉人出現又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英雄造時勢”和“時勢造英雄”,是相輔相成的。當這個偉大的哲學家出現之後,由他所第一此推動的哲學雪球,能延着歷史的延伸越滾越快和越滾越大,最終形成人類精神文明大樹上的主幹,結出自然科學和其他學科的豐碩果實。


古希臘哲學史上公認的第一個哲學家,古希臘7賢之一,泰勒斯,就是這樣一位天才。泰勒斯是古代的菲尼基人(發明字母語言符合的民族)的後代,曾到埃及學習過,擅長天文學和幾何學,成立了自己的哲學學校於米利都城,一個小亞細亞的沿海城市,位於今天土耳其的愛歐尼亞一帶。泰勒斯作為第一個哲學家,他遵循了探究世界的根本問題,要終究從一個,唯一的一個,最高的來源,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族譜階梯一樣。他提出了水是萬物唯一來源的哲學思想, 不再依賴古希臘神話,而是給予自然合理的推理性解釋。他不僅理論擅長,而且會親自動手,他教過埃及人如何測量金字塔,如何測量船隻離海岸邊的距離,預測月食,在幾何中使用推論的方法等。泰氏的多才多藝,使其學術思想影響遠大,很多學生從各地慕名而來,形成桃李滿天下的局面。


在同一時期的中國,是春秋戰國的時代有諸子百家。他們中,有探討類似哲學問題的老子和莊子,也有探究樸素自然科學方面,如物理,幾何,等知識如墨子,但沒有一個類似古希臘泰勒斯似的集大成者,既有理論,又會動手,教出的學生也是同時具備二方面的能力。


中國的諸子,首先在探討的哲學問題與古希臘的哲學家有類似的內容。但其後沒有形成系統,沒有伸入下去,也沒有廣泛的繼承性,這樣也就造成了對後世學術上有限的影響力。與古希臘的哲學家相比,中國古代的哲學疑問,沒有再進一步追究“究竟是什麼在控制自然規律(道)?”的問題。也沒系統地探討“道”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問題。所以對哲學的根本問題上“什麼是世界的本質?”,中國古人既沒有“向內”往深處走的更遠“到頭”,也沒有“向外”將“道”的概念與人周圍的自然萬物緊密聯繫起來。更不可能看到“從一點出發”進行推導,這種古希臘人的幾何公理體系的思想萌芽,應用與世界觀上。
1 理論的傳播方法 泰勒斯在年輕時曾到埃及學習數學和幾何。當他返回米利都時他己是經倫滿腹,他對人們顯示出他學到的幾何知識和天文知識,使當地人很吃驚,但他在經濟上並不富餘。他有時甚至不能及時交房租,而惹來人們笑話他的哲學和數學知識沒有用。泰勒斯想到根據星座計算出秋天橄欖豐收的時機,遠在其他人預料之前。他因而用最便宜的價錢簽下了當時城裡所有軋橄欖磨坊的合同。他的計算是正確的,豐收的時刻到了,人們瘋狂地抬高軋橄欖油價格的合同。泰勒斯幾乎隨心所欲地定價出讓自己的合約而發了大財。他其實對發財並沒有多大興趣,他不過是象人們顯示,知識是可以轉為財富,如果必要的話。泰勒斯的學識和威望大震,使遠近來學習的弟子以後也非常傑出,如畢達哥拉斯,阿力克曼德等。
相比之下,在中國春秋戰國的諸子中,老子沒有見到記載收過學生。孔子雖然收了學生,但自己和學生們惶惶不可終日,到處乞求當權者的恩惠,從經濟上的窘迫,導致政治上的依賴,幾乎永遠無法逆轉。中國讀書人這種理論和實際脫節的作風似乎到今天仍未改變,尤其是學習文科專業的。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從古到今,敗壞了文人對待研究自然宇宙的根本態度。將研究理論和創造財富對立起來,變成書呆子,和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畸形人材,一些即是天材又是白痴的雙重人格。哲學的研究是需要傑出人材的事業。如果最聰明的腦子都轉向能掙錢的行業,中國哲學理論的發展必然要落後於其他文化。
2 政治制度的影響 
古希臘哲學的發展分為前蘇格拉底時代,蘇格拉底時代和後蘇格拉底時代。哲學派別的興起,林立和發展,都是在民主制度的成邦自治時期。這與中國的春秋戰國時學術派別的百家爭鳴局面類似。當希臘的自治成邦被斯八達克人攻陷遭到破壞後,學術團體和學校遭到破壞,學術的進步自然停止了。待到羅馬人攻入希臘的城邦,則不但沒有學術活動,而且已經有的學術資料也丟失殆盡,因此古希臘哲學成果流傳到阿拉伯國家的原因。
同樣,中國在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時期,如果沒有發展出象樣的哲學體系,在以後也喪失了機會。因為大一統的政治制度,不鼓勵自由的思想和個人精神生活的獨特追求。大一統,或集體,對政治和強權最有利,但對學術和創造,最有害。古今中外的歷史證明,沒有一個人類的傑出精神成果,是集體創造的 - 一切偉大的精神產品,都來自個人。而中國的主要文化支柱,儒家,又壓制了任何自由精神脫穎而出。“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等文化意識,是今天中國山寨橫行的文化根基。
結束語
比較西方文明的核心,哲學,產生的歷史淵源,對照中國同期和後來的歷史文化的發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地源政治學”的可能原因。古希臘是地中海的國家,而中國是一塊大陸,多高原和多山的國家。相比之下,水,對中國人一向是寶貴資源。而且作為農業國,靠天吃飯,水的利用至關重要。相比西臘,他們有無窮無盡的水源。他們的宗教,生活,習俗等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與“洗滌”,“乾淨”,“洗禮”等有聯繫。在這樣的所謂“海洋文化”或“藍色文明”下,影響到哲學上,對條理,區分,邏輯等思想,都要求“一清二楚”,毫無含糊,不論是在意識形態,世界觀,還是商業行為,都受影響。反觀我們的“黃色文明”,也許是我們文化先天“缺水”,我們更多講“難得糊塗”,“得過且過”,“混日子”等。總之,“清清楚楚,鑽牛角尖,不會變通”等,從來不是中國文化的褒義詞。它影響到中國人的思維,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一切領域。在科學技術已經如此現代化的今天,也許我們需要去掉傳統文化中遺留下來的陰影,才能使自己的新文化與世界文明接軌。
第三十七節 範例的意義 
古希臘的數學家兼哲學家,畢達格拉思,就是那個西方世界發現“勾股定理”的人,提出了“數是世界本質的思想”。這使我想說說“二”這個數。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一個“雙層結構”,既“內容和形式”。後者,柏拉圖稱為“Form"。沒有受過哲學思辯訓練的人(在古希臘那時,就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往往將所發生的事看成渾然一體,然後給予一個價值判斷,好或壞,來決定取捨。


如“文革”,現在普遍認為是壞的。這個判斷,無疑是指的文革的“內容”。但文革產生的“形式”是什麼呢?這個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中國人的頭腦簡單,簡單邏輯思維即可調動,熱情巨大無比。不看到這一點,就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貓要抓老鼠”的大實話,就能使中國的GDP“一飛沖天”,今天成為世界老二。


同樣,人們只看到近代哲學史上最後一位大師,德國的黑格爾,辯證哲學的矛盾對立鬥爭論述,和馬克思將其演變成政治哲學而擴大化,而沒看到哲學發展的另一個“形式”方面。它標誌着人類的抽象思維發展,開始從“象牙塔”中走出,越來越接近人生現實,影響人的生活,以至與“每個人”有關。這個思維發展的潮流,開始於德國理性哲學,尤其是黑格爾,然後被叔本華,尼采,薩特等先後繼承直到今天。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人類抽象思維/哲學的發展,使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在從牛頓力學的“勻速度”發展,走向愛因思坦相對論的“加速度”發展時期。上帝賦予自然界的“加速度”性質,不僅體現在動物的性生理上,而且體現在“一切”發展中 - 這正是畢達格拉思的思想在今天得到的證實。


作為第二階段人類抽象思維的哲學,絕學,其核心的概念“範例”,正是帶着這個歷史的使命來到世界上。範例,要推動“一切與人有關”的事物,“更加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絕學不過是近代哲學的繼承而已,自己並沒有特殊的歷史使命。


範例,給了我們一個對人生,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的文明,總之,一卻與人有關的事物,一個更清晰,明確的認識。它使我們更加關注自己人生的意義,自己作為“人”的責任,自己對社會,歷史,乃至文明的責任和緊迫感。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成為一個時空中的範例,一切都被“範例原型”規定好了,這就叫命運。命運,就是這樣,如果你醒悟了,你跟着它走;如果你不醒悟,它拖者你走 - 總之要走到自己早在時空下規定好的“盡頭”。


A中國文化本質 關於中國文化,我覺得是有好多說不盡的議題。我就想到的幾點總結如下。


1 中國文化的本質


不少網友將中國文化總結為一個雙層的結構,或二方面,或黑白/陰陽二道等,用柏楊的話叫“大醬缸”。這些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我們的中國文化是個“大雜燴”,裡面有好有壞,也有不好不壞根據人而定。你愛選哪個,什麼時候選什麼,都是你的事。三位網友發現了中國的改朝換代者們在成功前,和成功後,對文化哪部分的取捨的某種規律,既,多數在沒成功前用黑道,成功後轉為白道,社會的其他人在其他的層次上也是如此。這使我想起了一個電視劇中的一句話,大意是:關鍵的問題不是知道如何作一個君子,而是知道什麼時候作君子,什麼時候作小人。這個如何作人的訓導,和諸位總結的中國人對文化的態度,是不謀而合。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究竟中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當年西化東進,張之洞們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覺得,在中國人的腦子裡,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態度,其實也是“心欲為體,文化為用”。用的東西,就是工具,當然是多多益善,所以正反的東西都有,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文化是個雜燴的原因。我說的這個“心欲”,就是孔子講的“隨心所欲(而不渝矩)”的境地,就是毛澤東的“我就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境地,就是項羽所表達的中國讀書人的“富貴而不還鄉,如衣錦夜行”的心願。中國人不僅對文化是如此的態度,讀書人對自己的領域,也是如
此態度。這就解釋了從第一代留學的知識分子到今,為什麼中國知識分子容易被權貴利益收買,而改行作官的原因。


2 中國文化工具觀


我的“中國文化工具觀”涉及的下一個問題是,那麼還有必要改造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嗎?誰都承認中國文化無所不包,又都認為我們應該對其進行改造,所謂去粗取精。但作為一個工具,是不是多多益善呢?猶如抓到一個嫌疑犯,為達到目的,誰會在乎用什麼手段“逼供信”呢?對“工具文化”的看法,決定了我們今後的文化改革方向。


3 “心欲”的重塑
中國人的核心“原則”,是“隨心所欲”。一切成功者,不論在哪個層次上,都是如此,都視中國文化如“一種煩瑣的儀式”,都是給別人看的,而不自己從內心願意舒舒服服地生活在其中。這個“隨心所欲”,是一種感覺,是經常變化的。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符合中國文化的思維邏輯,還是在感性的層次,在哲學上,可以稱為“知性文化”。所以我們如果真正地改造中國文化,我們必須將中國文化升級到“理性文化”。必須使民族文化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準則,而不是工具,我們必須視為座右銘,而不是可有可無。一句話,中國人必須增強自己的理性。座右銘就是一個“絕對的坐標系”(網友),在大眾,就是宗教,在讀書人就是哲學(西方哲學)。


4 文化的地域性


台灣是有中國文化,是產生了民主,但那是地域性的。中國文化可以使我們“接受”民主,但大陸的目標不只在此。大陸的GDP會不久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與這個第一相配合的,是一個能夠領導全球走向文明新階段的新文化,傳統的中國文化不能擔當此大任。


A範例的文化意義


範例哲學,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可以是這樣:“思維在自身成熟的歷史中提煉出促進文明前行的精華並轉化為行動”。


這個總結,繼承了黑格爾,馬克思,和海德格爾所共同認同的思想:“從來的哲學家都是試圖解釋世界,而關鍵的問題在於改造世界”西方哲學發展的一貫傳統。雖然這三個人的哲學理論的實際應用,都留下了許多缺陷,但是哲學理論的目標 - 而不是內容 - 的方向是繼承了古希臘西方世界的思維傳統,仍然是正確的。




這個解釋可以用在個人生活,可以用在藝術創作,可以用在政治體制建設,也可以看待文化的發展。就文化來說,具體到中國,這意味着首先要造成一個社會環境。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可以審視,比較和討論各種文化的精華所在,然後遵照理性分析,進行篩選,重新制定新的文化發展綱領,促進中華文化和文明的前行。現在,中華文化的發展就是到了這樣的時期。但由於中國政治制度,在共產黨體制的噤梏下,阻礙了社會精華思想的匯集和發展,因而也限制了中華文化的進步。


中國人民,只有首先擺脫共產黨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枷鎖,才能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才能解放思想,才能走入文化昌盛的時期。如何能以最小的代價,達到這一社會工程的目的,就是中國人智慧的體現了。


人類歷史的發展必然性,如一個人跌倒受傷的傷口會最終痊癒一樣,既需要時間,又是有既定的方向和目標。範例哲學所提出的理論,是人的思想啟蒙和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致性證明。這個證明必然會體現到中華文化的進步中。
1中國:從“老頑童”走向宗教“陣痛” 對一個文化的選擇,是個人的權利,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命令另外的人如何選擇。但對一個文化的學術價值和認知能力的評價,是人類追求真理的一部分,也就是分析人類精神文明如何成長的一部分。通過研究人類的文化如何發展,進行不同民族文化的橫向比較,人類可以獲得對文化發展的知識,有益於人類文明的發展的正確方向。
根據人類思維對“絕對”概念的認識,我將各個民族的文化發展分成了不同的階段。它們是:
1 初級階段,表現為沒有多數人對絕對概念的理解,因而沒有集體對宗教的認同(如中國等)
2 中級階段,表現為有集體對絕對概念的理解,因而有集體對宗教的認同(如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等)
3 高級階段,表現為不僅有集體對宗教的自然追求,而且有民族的知識分子將對絕對觀念的理解,上升為哲學認識的高度(如主要西方國家,英美法德等國)
必須提及,人類對絕對概念的認識,作為一種過程,呈現在一個人類集體中,是各個民族思維認識能力的發展,必須經過的道路。如同一個人的思維成熟歷史一樣。孩子時代,是不會有對絕對觀念的產生。當思維隨身體的成熟,並不是形成思維認識到絕對觀念的充分條件,而是一個必要條件。因為思維的深化,必須有人類各民族的交流和互相啟發。脫離了這種交流,單個民族很難認識到自己文化發展,思維認識能力,發展的局限性。中國作為這樣的眾多民族中缺乏交流的一個,是毫不怪的。
我們看到,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但中國與世界上西方文化的大規模交流,不過僅僅是從150年前剛剛開始。所以中國人的多數作為一個集體,沒有發展到認識絕對概念,產生為多數人信服的宗教,是十分合理的。在中國共產黨統治的六十多年中,一半以上的時間,中國人被與外界隔絕,又失去了這種不同文化的交流。在最近的三十年,這種交流的大門從逐步的開啟。
既是在這種非常有限的文化交流中,我們已經看到中國人民的宗教意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噴發出來。這充分證明中國人作為一個集體,越來越多地人認識到絕對概念的重要。例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法輪功,全能教等,對大眾的影響。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對知識根本性質的研究,表現為對絕對概念的追求,也必然要反映到哲學中來。
根據西方民族對宗教的逐步接受的歷史,坎坷不平,爭論和爭鬥,戰爭等都有無所不包,可以想象,中國人對絕對認識的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的。這就是中國這一“老頑童”重新崛起之路。
2比較中西方價值體系和思維方法 
真理與常識vs.少數與多數


真理,這個東西很怪,不是人們早早就認識到的。實際上,是古希臘人,唯一一個人類集體,單獨認識到的。但他們這個認識,也不是天生的,或上帝白送的。而是經歷了一個轉變"twist",然後才朝這方面來的。


像其他許多民族一樣,早期的希臘人,也是“囫圇吞棗”地將自然界的一切,看成一體來思考。如同我們中國古人一樣,總在“天地合一”。那時也沒有人懂得“分析”的思想(笛卡爾2000年後才發現)。但他們研究諸如:存在是什麼?世界為什麼存在?之類的問題。總之,世界的一切是作為一個“整體”,成為被發問的對象。這是在 500 BC之前的前蘇格拉底時期。


到了蘇格拉底世代,還有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學生的學生,亞理士多德。他們三人看到這些關於存在的問題研究,久久沒有答案。於是,決定將以前哲學家關於存在的研究方向,作一個轉變。他們三人將研究存在的問題,轉為問“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世界的萬物是如何變化的?什麼是變化中不變的東西,既,真理?”也就是說,他們由對世界“為什麼?”的疑問,轉為“怎麼樣?”。由對“世界是一”的整體疑問,轉為“世界是多”的分化開的疑問。當世界被認為是“一”時,當然也沒其他,所以無所謂真假。但世界是“多”時,問題就出現了:誰是真正的,不變的?誰是真理?誰是假的,表面的變化?


在希臘當時眾多的哲學家中,他們三人當然是少數。真理開始在他們手裡出現了。蘇格拉底提出了這方面綜合性問題。柏拉圖將這些問題,分成了“形式(Form)”,與變化或內容,二個方面。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走的更遠。在他留傳至今三百萬字以上的着作里,不僅開創了自然科學分門別類的先例,從語言中發現的形式邏輯,而且有包括道德學的形而上學研究。他真真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不用說,三人開創的找尋真理的道路,經過曲折的歷史,特別是在中世紀後,被多數西方人接受,成為常識,大眾跟隨追逐,產生了科學,形成了人類歷史前所未有過的巨大文明進步。


真理,總是由少數人首先發現的。當然,錯誤有時也是。因為真理是“藏”在世界裡的,不輕易示人。真理與錯誤不同的地方在於,真理會“無徑而走”。因為“真理-世界-思維”,根本就是“三位一體”,如巴門尼德在前蘇格拉底時期已經證明的一樣。


真理由少數人開始,然後交給多數人變成常識。真理再被少數人發現,又成為多少人所擁護而變為常識 - 這就是人類精神成熟作走過的認識道路。真理由少數人發現,到多數人接受,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如哥白尼的“日心說” - 這個周期轉動的速度有多塊,這個民族文明的進步就有多快。


中國傳統文化,是鼓勵少數人挑戰多數人的意見呢,還是傾向與壓制少數人的意見呢?中國共產黨在這個問題上如何?
我們自己的父母喜歡兒女的挑戰嗎?
社會大眾又是什麼態度?


不明白這些問題,一個民族會永遠站在理性的門外。


我在談到思維方式時候,提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問題。具體地講,不懂得區分主觀判斷和客觀事實,而將兩者混淆在一起,如中國古人幾千年來一直如此思維。很多的網友作了反饋。除了同意我的意見的人,我發覺不同意者有這麼幾類意見:
一,事實不可能知道;
二,事實知道了也沒用,因為最終是權力說了算;
三,事實是判斷的補充,既先作判斷,然後根據判斷補充事實;
四,沒有事實仍然可以而且需要作出判斷
五,事實遠不如找尋背後的動機有說服力
等等。
所以在我看來,不是中國人不知道事實,而是不再乎事實在判斷中的地位,既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的印象和其他鬥爭的補充需要。為此,我感到這種輕視事實的思維方式是中國人價值觀和西方人有別的根本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作了一個粗略的中西方價值體系的比較,試圖找出中國人為什麼不重視事實的原因。下面是圖示:






第三十八節 共產黨的哲學給國人多年來灌了那些狼奶 
每個在大陸長大的人,都體驗過黨的政治課和政治考試制度。無論提干,升學,考大學,考研,或其他資格考試,每人都必須要背一大堆枯燥,令人頭疼的廢話和教條,去應付這類考試。人人都知道那是浪費時間,還不得不去做。否則,誰也進不了下一個自己目標的大門。政治考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敲門磚。回想自己那些年的這些考試,使我感到象吞過蒼蠅一樣噁心。
在黨的這些政治課上,除了“偉光正”的黨史外,有一部分是所謂馬列主義哲學。這部分所謂的哲學教育,我相信,至今還占據着許多大陸出來的人的頭腦。因為多數人來到西方世界,多半忙於生計,不可能拿出專門的時間研究哲學,除非自己有特殊的興趣象我自己一樣。所以多數人頭腦中所知道的哲學知識,就是共產黨灌輸多年的那部分“狼奶”。因為哲學知識,不象政治或有關其他領域的說教,一旦出來的人,容易看出共產黨宣傳的荒誕不經,如“美國的黑人吃不起白麵包,只能吃黑麵包”等。很多大陸出來的人,一直拿共產黨過去在政治課上教的那些錯誤的哲學概念,到了國外,依然當作自己有用的人文和哲學的教育基礎。吐出這些思維方法和概念上“狼奶”,作為一個接受普世價值,自由世界的真正公民,實在是任何一個真誠的中國人,必須體驗的人生經歷。
就像在其他各個領域一樣,共產黨的特點是將一切自己不懂或有意歪曲的概念,標籤化,簡單化,來個“一言以畢之”,蓋棺論定完事。正像中共一向稱西方民選的領導人為“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一樣,在哲學上,共產黨也是極盡貼標籤,簡單化,達到為自己所用的目的完事,正像馬列主義公開聲稱的,真理具有階級性,哲學具有階級性,一樣荒誕的無以復加。讓我這裡找出共產黨幾條有代表性的哲學錯誤示以眾人。
1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劃分 共產黨認為一切哲學思想,哲學家都可以劃分到這兩個陣營中的一個,沒有例外。首先這兩個定義詞稱謂的可笑。如果和外國的哲學同行討論哲學問題,西方哲學研究人員一定聽不懂中國人在說什麼。在西方哲學史上,延續亞里士多德學派的哲學家叫“經驗主義”傳統。到今天英美澳洲的這一派哲學家,稱為“分析學派”。而延續柏拉圖學派的哲學家,稱之為“理性學派”,或在今天歐洲叫做“大陸派”,或是現象學或是存在主義的哲學家。既是這樣,兩邊的哲學研究也是個大概的劃分,雙方都有對方的某些基本觀點。我有時和大陸出來的人討論哲學問題,經常感到如果不用他們的這兩個唯物和唯心詞彙,雙方幾乎就不能交流。因為如果我用其他的概念,他們根本毫無所知。而我當然知道他們在講什麼,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他們實在是需要補上PHL101這個美國大學中低年級學生的必修課。
1 哲學的根本問題 
共產黨認為,哲學的根本問題,是誰產生誰的問題。相信物質產生精神,是唯物主義;相信精神產生物質是唯心主義。


哲學的根本問題,是“第一哲學”研究的問題,它包括本體論和認識論。要說“誰產生誰”,聽起來有點象古希臘時期最早的學派,如米立都,赫拉可立特,愛利亞學派等,對世界萬物的本質是什麼的探究。這些早期派別研究的成果,既使是在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師生巨頭出現之後,也就2-3百年後,就已經很好地被總結和超過了,更不用說到現代的哲學研究成果。


從另一個角度說,仔細推敲這句話“誰產生誰”,本身就有問題。如何兩件事物是“誰產生誰”,那麼這個斷定的前提就是,兩件事物都在時空中存在,當他們出現時,有一個時空的先後的關係。


首先,一切在時空中的存在物,都會消失(用絕學的話叫“範例(instance)”)。其次,如果“精神”在先,人們自然產生的另一個問題是,“精神”哪裡來的?是什麼產生了“精神”?如果回答是“物質”,則成了循環論證。如果不是物質,只有回答“精神”,但這個回答顯然是荒唐的,因為在共產黨的哲學看來,世界沒有別的東西存在了。最後,任何在時空出現的事物,為什麼不能同時出現?這如同問“男人先於女人,還是相反”。這種“誰先誰後”的提問,從開始就錯了。


共產黨這個漏洞百出的斷論,表現出其對哲學第一問題的無知。不過中共的這個哲學錯誤帳,要算到老祖宗馬克思身上,再走遠一點,要算在黑格爾身上。馬克思放大了黑氏的哲學錯誤,將“辯證法”推導到政治哲學的極端方面。在馬克思的主要著作和政治哲學理論基礎一書“資本論”中,完全忽略了市場機制對勞動力價值的影響,和資本進入市場承擔風險的意義。他的這些錯誤,西方的學術界早已有定論。


2 唯心主義,等...是“形而上學僵化的思想”


黑格爾有一句話叫做:熟知並不意味着真知。我在大陸時,對這句“形而上學僵化”的話,聽的耳朵都要磨出繭子了。但包括我自己在很長時間內,我保證沒有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形而上學“。儘管如此,可笑的是,人人都知道“形而上學”肯定是“僵化”的,因為誰都知道什麼是“僵化”,象個死人的屍體放久了。共產黨用過於簡單,庸俗的方法,對待學術,亂下結論,這裡表現的再清楚不過。


等我出來後,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才知道,“形而上學”不僅不“僵化”,而是哲學研究 Number One 的問題。哲學之所以成為哲學,沒有“形而上學”的研究,哲學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說,“形而上學”是哲學的核心,是本體論,是哲學真正的“真汁原味”所在。這就象喝茶一樣,茶講的是茶的“勁”,只有會品茶的人,才能體會到“好茶”的芳香。讓一個外行來喝茶,他只會覺得是在喝“樹葉”泡出的苦澀味道。


形而上學,一詞出於亞里士多德。他稱不在他的物種分類之下,的所有其他知識,為“形而上”的問題。亞氏的本意不過如此。後來,這個概念被擴展了,形而上學進而包括一切對自然科學,邏輯,數學等,基礎的探究。也就是說形而上學研究的問題,是在“現象”界以外的問題,用康德的話說,是“先天”,“超驗”(超出經驗的範圍)的問題,是黑格爾的“Das Sein und das Nichts (being and nothing)", “Idea", "Reason"; 用絕學的語言叫“範例原型”,的一切有關問題。


形而上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是人的認識能力所能攀到的理性(和悟性)的頂峰。形而上學,體現出人類思維功能的高度,理性和邏輯概括範圍的廣博,而不帶神秘主義,不可知主義,的故弄玄虛的色彩。一個民族沒有對形而上學的研究,其文化相對就比較膚淺,比較沒有理性,其“靈魂”必定比較枯糙乏味,並且民族的性格易變,走極端,喜怒無常等。人類的理性成熟的歷史,就是各個民族理性成熟的歷史,就像一個孩子一樣,長成大人,思想(理性)成熟的歷史。不認識到哲學形而上學研究的重要性,這樣的集體,在今天的時代,幾乎等同白痴。
3 馬克思的謬論: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 
這是共產黨最具有欺騙性的一個宣傳。馬克思不說基督教是鴉片,不說天主教是鴉片,不說佛教是鴉片,也不說西藏的喇嘛教是鴉片,而說一切宗教是鴉片。換句話說,就是你信什麼神,什麼神的教派就是鴉片。且不說毛澤東和共產黨利於馬克思的這句話,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希望將人民心目中的信仰取代,換成自己的形象,要人民對自己頂禮膜拜,三呼萬歲,就像毛澤東所作的那樣。人性中是否有宗教信仰的需要,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研究的問題。因為,如果人性中有信仰需要,則馬克思就是錯的,因為馬克思反對的是一切宗教信仰。反之,如果人沒有這種信仰需要,信仰是從外界強加於人民精神上的緊箍咒,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刺激,如同烈性酒對酒鬼的刺激一樣,馬克思就也許是對的(不排除還有其他因素)。
自從現代哲學的開創者,法國數學家,哲學家迪卡爾,將人的思維單獨挑出來,作為與其他一切物質相對的對立面,“思維物質(thinking substance)”,後來歷代哲學家都在設法理解和解釋,迪氏所提出的這兩種物質,是怎樣互相合作,配合運動,協調和指導着人的一切行為,特別是精神生活。
康德給出的解釋是,思維可以探索和認識由“經驗”得來的知識,方法是思維使用自己先天就有的範疇(12個),來整理感覺資料。但思維的界限是無非認識經驗中的事物本身,因為當事物不在範疇應用的範圍內時,他們就沒有任何約束,他們是“自在之物”。這就是人類理性認識的界限。
康德對思維能力的限制,引起了自己的同胞哲學家費希特,謝林,特別是黑格爾的不滿。這三位哲學家,另闢蹊徑,開始考慮一條新的思路,既是,“思維物質”和其他物質,在本質上沒有區別。人的思維活動的精神或理性,本身就是由物質發展起來,由潛在到顯示的一整個過程。怎樣統一這個思維精神的發展過程呢?他們返回到古希臘,從赫里克立特,柏拉圖哪裡,將他們稱之為最高級的辯論認識真理形式,“辯證法”,發展為事物運動的“根本規律”。黑氏的創造性在於,在柏拉圖,康德的基礎上,發展出一整套新的範疇及範疇的三段式推導和演進,其結果是小圈套大圈,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無所不包,使人感到無懈可擊。那麼這三位以黑氏為首的哲學家,證明了什麼呢?他們的哲學研究結果和普通人的宗教信仰有什麼聯繫呢?
黑氏等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維可以突破有限物質事物的限制,重新回到自身和認識自己,完成了一個又康德的“自在”,到“自覺”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說,人的思維是沒有界限,是絕對的,如同宇宙自身的本質一樣。其實,黑氏就是稱自己的辯證法學說,為“宇宙精神”或“絕對真理”。
這也就清晰的表明,思維具有無限/絕對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未表現出來之前,是潛伏在物質冥濛之中。思維的這種能力,在普通人身上,就是每個靈魂的潛在欲望和追求的基礎。不是每個人,受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都可以認識到自己思維的能力這種無限/絕對的本質和能力,他們這種追求絕對/無限的突破口,最容易發泄出來的大門,就是宗教。從宗教里找到神,用神代表自己的所有對相對世界限制的欲求的突破。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宗教信仰是人的本質,馬克思對宗教的抵毀是完全錯誤的。
共產黨60年對大眾的思維毒害非常深重,到了顛倒是非的程度。這些毒害不僅在人民對每一個件事物的看法上,而是整個的思維方法,都必須重新檢討,徹底清掃。唯有這樣,中國民主的大業,才能有一個牢固的基石,中國人民才可能永遠將共產黨送進歷史的博物館。
A 文化的認知能力和本質的比較 
中國文化是“感性文化“和”物質文化“。西方文化是“理性文化”和“精神文化”。讓我將西方理性文化中的科學精神,與中國感性文化下對科學的理解,的扼要比較。


科學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二部分組成。正像自然科學的基礎,建立在“自然”公理系統(如亞理士多德的邏輯學,歐幾理得的幾何學等)並結合數學的使用之上,才 有後來牛頓的天體物理學等科學領域的創立;社會科學的基礎,也是建立在“社會 “公理系統的一系列出發點之上。例如,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今日“普世” 的價值觀 - “人,生而平等。”等概念的確立。直今,中國還基本上不理解什麼是 科學精神,仍將對科學的理解,等同於對技術的理解。這種缺陷,只有在中國的感 性文化,發展到理性文化階段後,才得以克服。 


科學的定義:科學 - 當且僅當人們通過,先提出假設,再採用數學或邏輯的方法, 尋找自然和社會的內在規律的過程。 技術的定義:技術 - 當且僅當人們通過現有知識或理論,將此用於某一現存領域, 更有效地完成此一已經存在的商業活動的方法。 科學的發現,從哲學的角度說,多於“質”的產生有關, 既一新事物產生;而技術,則 多是“量”的變化相連,既一舊有事物的改進和提高。 科學,是人類文明迄今為止最偉大的成就,因為,沒有科學,就沒有人類的今天。 


人類社會的發展,如果從四大文明的最早期算起,直少也有近萬年的歷史,而人類 的科學活動,不過是近幾百年內所取得的成功。這種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標誌着, 以歐洲民族為代表的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已經進入了“理性文化的時代”。 如果說東方文明以中國為代表,它主要是關心“人”之間的關係;中東阿拉伯國家 的伊斯蘭教代表的文明,它主要是關心“人和天”的關係;而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 方文明,它主要是關心“物”內在本身,和“物與人”的關係。很顯然,西方以基 督教為代表的人類文明,或稱“物質文明”,成績最為輝煌。乃至世界的其餘文明, 近百年來,無一不瞠呼其後,從近現代以來,一直在奮起直追。 


科學精神的源泉,只在於要滿足於人類對物質世界的“好奇心”。科學精神的核心, 在於探討科學時,要不顧其他一切,要“科學至上”(science for science' sake). 奉科學精神,頗類似有中國出家人“脫離紅塵”的風範,僅目標不同而已,否則, 不能稱之以“科學家”。例如,中世紀時意大利著名的“日心學”創始人,布魯諾, 面對世俗,教會的淫威,寧受火刑,也不願違心承認“地心說”- 為以後的科學家, 就如何忠於自己的科學研究結果,樹立了一所豐碑。而更為聞名的國人,天文學家 加律略,則畏於當權者的恐嚇,在他證實布魯諾的觀察十五年後,僅到病榻之際, 才將他的“天體運行”一書公布於世。而另一少聞的例子是,在歷史上,法國的宮 廷科學家們,曾研究如何在砍下犯人頭時,儘量減少其痛苦,使行刑更為人道。在 法國大革命時,這些科學家自己被俘。這些即將被革命黨斬首的路易十六宮廷內的 科學家們,相邀而定,在大家觀察革命黨行刑時,如果自己被砍下的頭顱拼命多次 眨左眼,則表示痛苦;而拼命多次眨右眼,則表示不痛苦,這樣根據記錄結果,為 以後的科學家們可以改進軋刀刑具的設計提供實驗資料...... 


科學精神的閃爍,不僅表現在自然科學的範圍,並以大踏步地走進人文社會學科的 領域。 從英國十三世紀的“大憲章”,提出的“要交稅,必參政”(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到法國大革命期的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等提出的“法律的基礎是 公正”論斷,再到美國立國先驅們,根據歐洲政治歷史經驗“絕對權力,絕對腐敗” 等的總結,建立了三權分立,制衡的現代文明政體,並將“人,生而平。”這一公 理,寫進了憲法 - 此每一步都顯示了人類理性在歐洲民族的首先成熟。 政治成熟是理性成熟的最終標誌: 一個人,一個民族,整個人類的文明,無不如此。 一個人,只有當其理性成熟了,才懂得用理性來控制自己的感覺,情緒。一個民族, 只有當其理性成熟了,才不再將自己“生出”的管理機構 - 政府 - 當作自己的 “老子”,反而對這個“老子”頂禮膜拜( 黑格耳稱之為“異化”)。一個民族,只 有在懂得如何控制,監督自己的“政府”- 這個總愛“惡作劇的兒子”,這個民族, 才是一個成熟的民族,一個理性的民族,例如美國人民。理性的成長,不取決於年 齡,而取決於教育和環境。而一個民族理性成熟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學會發現和應 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公理前提,來指導和發展自己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科學事業, 乃至指導和改善自己的政治體系。 在已白熱化的國際間科學競爭的今天,在各個領域,首先沒有這種奮不顧身的科學 精神,不可能站到世界科學的前沿,不可能獲得諾倍爾獎。如果偶爾所得,也不能 長期保持領先地位,中國現實科學狀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在中國的感性文化下,中國的科學事業受到幾個方面的困擾。首先,正像網友指出的,中國文化基本上是一“肉慾”的文化。除了個人自身的直接需要, 中國文化很少考慮除直觀,感覺以外的東西。利益 - 成為中國感性文化的核心:或 是統治者的利益;或是社會中個人的利益 - 人們一切思維活動都圍繞這個中心。唯 利是圖的文化風氣,使得人們短視,寧願跟在別人後面吸取現成技術,不願冒險投 資研究新興科學。所以,在中國感性文化下,一切向“錢”看的結果,導致科學的 窒息,科學精神的遺棄。 


在科學家本身,由於得不到社會的支持,科學家僅憑自己的菲薄的收入,不得不為 衣食奔勞,這有使他們不可能專心地從事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科學研究設備的落 後,和後勤人員不很好配合也是重要原因。中國的自然科學家們的天才,在這樣的 環境下,往往需要俯仰他人氣息,淪為統治者所需要的技術工匠。據報紙報導,數 年前,某個東北光機所的中國當時一流的光學專家,其最新成就,是用自己的全部 心血,為毛澤東的屍體,造了個光學性能極好的水晶棺 - 此乃典型一例。 如果說自然科學家所受的困難不只如此,中國的社會科學家,則面臨更多一層的壓 力 - “布魯諾”式的政治的困境。


如果說中國的社會科學家們,因不懂得一個民族 政治理性成熟的道理,因而也許不可能為當權者指出應該吸收的社會科學的公理前 提,和正確的政治方向。當他們聽到中國政府開始實行全民收稅政策時候,而不根 據他們熟知的英國“大憲章”例子,為社會的各階層爭取參政權,而一味容許一黨 制的霸權政治,則首先是中國社會科學家的失職,嚴重的,會導致為虎作倀,對人 民犯罪。 科學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幾千年來中國的感性文化中,到今日,中國的 民族精神遭到了極大的打擊。隨着中國對西方理性文化時期的醒悟,科學精神必將 給中國古老的感性文化帶來理性開始成長的燦爛曙光。


B中國文化復興的方向 - 普及基督教與哲學 
眼下國人愛談“崛起”。難怪,就在不久以前上世紀的近現代之交,中國還被外國欺負了上百年。今天有了世界第二的GDP,也該輪到中國人在世界上揚眉吐氣,驕傲一回了吧!


問題是,我們這種驕傲能保持多久?別人來學我們,我們拿什麼給人家學?中國的真相是什麼?


拿一黨專制的政治體系?不行。拿在被人欺負時一敗塗地的傳統文化?不行。拿市場經濟?人家是內行。拿計劃經濟?列寧斯大林的老家俄羅斯是發明人,中國沒資格。


這就走到找尋,中國為什麼會崛起,的原因了?因為中國人在現代受的苦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大,所以,中國人奮鬥的力量,比世人都高,都猛烈百倍千倍。這不是唯一的因素,但這是最主要的因素。牛頓力學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定律。


看看真相吧。有哪個國家的人民有過近半個世紀的政治運動的折騰?有哪個國家的人民有過餓死三千萬人的記錄?有哪個國家人民有對一個人十年之久的瘋狂崇拜?有哪個國家的人民最熱衷於“內鬥”,一部分人整另一部分人,高喊“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真真一個CRAZY的民族,整整一個瘋狂的時代。終於有一天,中國人到底知道了自己的問題,到底說了一句:夠了,貓要抓老鼠呀,人要吃飯 - 如此一句驚天動地的大實話。從此,中國才開始真正的轟轟烈烈到正經的地方。


中國人要老老實實的告訴人家,不是我們有什麼給你們學,而是我們的“苦大仇深”,造就了我們自己。正相反,我們要學你們的“普世價值”,你們的宗教(基督教)信仰,你們的哲學和理性,你們的做人的尊嚴。不是我們要再“解放天下的受苦人”,而是你們要教我們,如何參與到人類文明的價值核心中去,從而贏得世界上的朋友和世人的尊敬。


這樣,也只有這樣,中國今天的驕傲,才不會曇花一現,才能真正贏得世人的理解和尊敬,才能一如既往乘勝直前。


C“物質文化” - 從哲學看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 
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長期以來是處在“感性文化”的階段。那麼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看,也就是從文化的本質上看,如何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呢?在前一階段討論文化時,其他網友用過不同的詞來概括中國文化。如冠雲提出“庸俗”,網友提出“厚黑學”,“黑白二道”,“上下有別”,等概念來表示中國傳統文化。我曾經用過其他的詞來形容中國傳統文化,如“吃文化”,“工具文化”,“利益文化”。但我發覺,這些總結還缺乏哲學本體論的深度。


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從哲學的本體論上看,我認為屬於“物質文化”階段。不用說,更高的階段是“精神文化”階段,這裡暫不討論。


物質文化的特徵是什麼?我認為有下列幾點。


一,民族的關注重心,主要在解決人基本生存範圍的事情,如衣食住行等。


二,全民的愛好,主要關注與自身利益有關的事。


三,知識分子群體,主要關注是否自己能在這個集體中分到更大的名利。


四,統治集團,主要任務是維持全民的這種關注物質的意識和社會組織規範。


五,這個文化中的多數人,對精神的追求不感興趣,專注物質生活有關的一切問題。


(證明省略)


在這個“全體人民多數都仍然趴下着”的制度里,站起來吶喊的人,如劉曉波,艾未未等,遭到譏笑多於支持。許多知識分子更願意被專制者提升為“奴隸總管”,而不是去與統治者為作人的尊嚴抗爭。


當年送到夾邊溝的右派所三千多人,僅最後回來二百餘人。就是這些僥倖活下來的人,其中今天還有人說,“夾邊溝沒什麼”。張藝謀對媒體說,“不要要求我作一名戰士”。莫言說,“這個諾貝爾獎是獎給個人的”,“你們逼着我表態(關於劉小波),我偏不說”。


在一個主要追求物質利益的民族中,開始有人追求精神領域的目標,如“民主,人權,尊嚴,自由”,不僅被譏笑,而且是危險的。這個危險不僅來自這個民族的當權者,而且來自人民大眾,來自其他知識分子。


他們也會將你“羞殺死“ - 千夫所“朝上”指 - 着站起來人的背後大罵。因為多數人在物質暫時滿足時(有飯吃了),更願意選擇趴着的生活。


D中華民族: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幼稚集體 
我深深地感到,人的教育,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改變的。


因為我經常在網上談論哲學,許多網友不喜歡我的作法。他們告訴我他們自己的意見。我反覆說,你們應該區分主觀意見與客觀事實。也就是外國人經常說的,"That is your opinion" or "It is subjective". 但我發覺,這些網友不明白我的意思。我也告訴他們,中國文化里沒有"主客觀區分"的概念,希望我一但提醒他們這一點,他們會馬上認識到。結果是,我發現我完全錯了。這樣一個關於"區別主客觀"的概念或思想,不是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思維習慣或方式。


回到上面的文章題目上。我重伸,我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幼稚集體"。這是一個事實。不是一種觀點。任何對事實的反駁,必須用事實來證明,而個人觀點的表達不算數。


如果認識到這個事實,是對“中國五千年文明和燦爛文化”結論的顛覆,是一場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認識觀念上的“哥白尼革命”,SO BE IT. 我只能遵循邏輯 - 不論邏輯導致什麼結果,我都要告訴人們我所發現的對中國文化調查結果。其實任何感情的色彩的詞句,並不能幫助人們認識事實,假如我用諸如“腦殘,痴呆,弱智“等詞。而”幼稚“,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一個集體也需要成長和成熟,雖然時間要更長些。


這個”幼稚“的原因是如何造成的?我認為是將近4800年沒有與地球其他民族交流的結果。印度有狼孩的存在,因為從小沒有與人類社會交流,所以後來即使回到人類社會,智力非常低下。一個集體也是這樣。中國回到世界這個集體中不過是近代200多年來的事情。200年顯然很難補上4800年養成的習慣和沒有交流影響的後果。這就是民族智力幼稚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學不進科學和民主的原因。


"Can we handle the truth?"


我的要點如下:


1GDP高因為人口多(不代表國家崛起)


2個別人智慧不代表集體(古代聖人們)


我的證明有下面四點:


1)感性認識(無真理觀,不懂主客體區別)- 從認識論角度


2)崇拜物質(權威,利益,政治變化,自相矛盾,古希臘人認識到物質變化無常)- 從本體論角度


3)無理性(缺乏邏輯,精神追求,不重視宗教)- 從成熟的思辨哲學角度


4)道德無基礎(道德重在社會/外部功能,內心無深刻根基)


例子:中國歷史,尤其是現代六十年以來。


中國文化的興衰與德賽二先生在中國的命運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找尋德賽二先生為什麼至今仍然被拒絕在中國大陸門外?這和中國文化有什麼關係?


中國文化是個大的概念,所以首先要定義。一般對文化的定義,多是書本上的東西,多是古舊,占主導地位的思想理論。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文化自然就指的是傳統的儒學理論。我的定義範圍更大些。我定義中國文化,不僅還包括其餘百家學說,而且還包括從古到今,中國人是如何生活的,更要包括當代中國共產黨的所作所為。這樣定義的重要性在於,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創造,通過對人生活的理解,會對文化的概念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我具體在指什麼呢?比如,你要是知道共產黨的反右運動,製造了一個叫"加邊溝"的事件。有三千多人的右派知識分子,被共產黨遣送至此,最後活着回來的,只有二百餘人。你是否知道當年中國的"大饑荒",毛澤東和他的共產黨餓死了三千多萬人的事?在調查人問起當年經歷過這場飢餓的人,在二百餘人的一個村里,就有八十多人死亡。訴說者都是七八十以上的老人,他們邊講邊涕淚橫流,以至哭天喊地,捶胸頓足,令人慘不忍睹!那簡直就是一場漫長几個月之久的屠殺!他們犯了什麼罪呢?得罪了共產黨什麼呢?他們唯一的"罪行"就是,長了嘴要吃飯。但共產黨需要他們的糧食。這時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有5千年文化的人類文明麼?這些人連禽獸不如!


這些活的例子,更說明了"中國文化"真正是什麼。更說明了中國的社會最底層的人,和那些所謂的"仁義道德"等書本上的所謂"中國文化",實際上是什麼關係。真正的中國文化的本質是"強權"。有權力的人的為所欲為,和無權力的人苟且渡日。用農民的話叫"種地,生娃",四個字。對普遍國民,中國文化意味着三句話:肉體欲望,感官刺激,家族共享。現代的中國人是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包括"學說內鬥"和人的內鬥。毛澤東實際上是將外來的東西,拉大旗作虎皮,是中國文化薰陶出來的魔頭,鬥來鬥去,一切為了自己的權力。現在的共產黨又何嘗不是呢?我們需要記住,中國人即不懂,也不感興趣理論的東西。而真正有根基的理論,只能是西方那一套。當中國人談理論,多半都是一種手段,如薄熙來,溫家寶。"反華勢力"一聽紅歌嚇的要死,以為文革又要回來了,以為是"路線鬥爭"。這主要是他們不懂中國人的原因,將我們看成他們一樣的某些理想極端的狂熱分子了。中國人實際都差不多。我們熱愛集體,我們不喜愛有"稜角"的人,我們憎恨個人"出頭"。我們在多數情況下跟在世界領頭的後面,除非是與自己的利益有關。


外來的德賽二先生如果想進中國,必須是在統治者受到重創,而不得以情況下才可能。這就是與中國文化的根本"權力文化"的興衰,息息相關。中國的今天,大陸和台灣的政治局面,和德賽二先生的命運,都說明了這一切。
E中國民主的精神支柱:哲學,科學自然神還是宗教? 中國在未來必定走向民主,這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因為中國人也是人,也不僅僅滿足吃飯就夠了。中國人的政治權利意識必然覺醒。一但這個日子到來,共產黨的僅僅靠給人民畫GDP大餅,而壓制剝奪人民政治權利的政策就失靈了。


從人民的角度看,中國未來民主社會的精神支柱是什麼性質?也就是,姑且不談內容是什麼,中國人未來的精神,倚於何處,哲學,自然神,還是宗教的上帝?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看:文化史,現代和今後的發展。


從中國文化的歷史上看,中國人的精神支柱主要是儒家學說。雖然佛教從東漢起由印度傳入中國,中國的讀書人自己又發展出禪宗,但這些在精神層次更高於儒家的理論,畢竟沒有到家入戶曉的程度。所以,人民最基本的信仰,還是儒家學說。


在近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馬克思主義被接受的一個在信仰層次的原因,就是它也基於學說,而不是宗教的神。這一點恰恰於中國人多數的理解一致。但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比中國儒家學說的強大的方面在於,它基於西方的哲學,既,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它引進了邏輯,分析的思維方法,所以理論形式更徹底,更清晰,也更有說服力。難怪中國傳統文化一遇到西學就失敗,不是沒有道理。中國文化缺乏能與西學對抗的理論形式工具和思維標準。


在最近不到半個世紀時間,馬克思主義被證明其實是西方文化中的"低級產品",其水平處於偽劣一類"洋糟粕"。因為中國人在鴉片戰爭時,被西方的老師欺負,所以急不擇路,跟着鄰居俄國引進了馬克思主義,還以為是唯一的世上寶貝。


今天,世界已經進入了普世價值時代。東西方的交流已經不是困難。雖然中共一直企圖繼續愚弄民眾,畢竟它不能一手遮天了。從國民思維方式的發展來說,民族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在提高。這些因素,一切從事民主理論工作的人都需關注和考慮。


什麼樣的體系是中國民主社會的基石?傳統文化,西方哲學,科學的自然神觀,宗教,都將在將來的新文化中扮演一個角色。但具體的角色分配,完全取決於民主理論家的智慧和對國民的理解,過於超前,或過於落後,都要延遲中國民主前進的步伐。


D中國人的“四大感覺” 
出國久了,經常接觸老外,自己不知不覺,從裡到外,也成了“半個”老外了。早晨一咕嚕爬起來,自忖到,不對呀,咱中國的“本”,都哪裡去了?思前想後,發覺中國人,僅就思維習慣來說,確是跟外國人有許多不同的。按照國民的愛用數字習慣,如“四大發明”,“四大自由”等, 我就叫他“四大思維”了。


從哲學和認識論的角度,我提出過中國人是一個“感性民族”。感性的人,其實有很多好處。沒有貶義地說,許多女同胞,都是非常“感性化”的(我還注意到,越漂亮的女孩,越“感性化”- 如果不算喜怒無常的話),當然還有孩子們。也許對女子和孩子來說,感性化是個優點,不是缺點。如她們,善良簡單,
樂於助人,熱愛小動物,感情豐富,脆弱多情,喜怒哀樂溢於言表 - 不象男人那樣老謀深算兩面三刀陰險毒辣。她們的世界,就是迪斯尼樂園的世界,就是七個小矮人的世界,就是“愛莉斯在遊樂園”的世界 - 那時多麼純真美好,如藍天上白雲自然飛翔一樣的世界(在陳光誠在醫院流淚時,我對他有似乎同樣的感覺)。但涉及到一個群體上,一個民族的認識能力,思維成熟,的發展史上,就是兩碼事了。


中國雖說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有四千八百年以上,是沒有跟任何“西方”的文化交流過的。也就是說,中國人聽到“科學”,“民主”的詞,還沒有二百年的歷史。加上本身自身的傲慢,雖然世界上百分之95以上的國家,都進入到“普世價值”的世界了,到了今天,中國大地仍然沒有真正的科學與民主。也可以說,中國,在現代世界的人眼裡,還剛剛發展到現代社會的“baby”階段(不用理會有老外說,中國的政治還是“石器時代”的話)。我們都愛國,是因為baby的可愛不?


愛baby,就希望他乾淨,健康的成長,就要幫助他作清潔工作。所以,我總結了中國人四種特有的思維習慣,叫他“四大思維習慣“:


1忍
2見好就收
3難得糊塗
4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四大思維習慣”的特點,都是憑藉自己的感覺來判斷事理,沒有理性的根據。


1忍


忍,是在自己處在不情願的時候,不表現出來。忍,是對自己感覺的一種遏制。如果解釋“忍”為耐心,則“忍”還有可取之處。但在中國人的概念中,忍,是不去追求或想明白,產生這種感覺的原因。而是單純地從自己的感覺上遵守這一意識,並將其作為行動的指南。


舉個簡單的與外國人作鄰居產生糾紛的例子。當一個中國家庭在自己的後院種菜時,芽剛出來,鄰居找上門了。告訴你按照鎮上的規定,你不得在自己的院子裡種菜。你和顏悅色的說,我會遵守這個制度,但你心裡想的的是等菜收穫後再拆。過了二個月,鄰居又找上門了,說,如果你不拆掉菜園,就要被起訴。你心裡想,我已經一直友好忍讓着,你們還得寸進尺了,嚇唬誰呀?再說再有二個月,我的菜就能吃了。又一個月過去了,眼看自己的菜成熟在望,你接到了法院的傳票,不得不去法院申訴。申訴結果,當然是你全錯,法院判你按期拆掉並罰款。結果是既丟了菜園,又遭受損失,還得罪了鄰居,不得不考慮賣房搬家,因為自覺在鄰居眼裡很丟人。


凡是忍,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味忍下去。強忍自己的結果,就是感覺的爆發,走極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外國人的文化不同,他們並不懂,或懂但不欣賞和按照,中國文化的方式辦事。我們經常聽到這種抱怨的聲音,“XX不給中國人面子”,“XX得寸進尺”。這種愚蠢的語言,足以證明了自己知識的狹隘,自己不懂自己所處的中國文化的“廬山真面目”。


與中國文化不同的主流西方文化,從根本上看是“理性”為主。無論辦什麼事,都以章法行事。他們沒有從思維概念高度,或信仰的根本上,所謂“知行”分裂的問題。中國人認為“知行統一”,是一件如何了不起的事。在西方人聽來,“知行統一”,如同說“吃飯消化統一”一樣。這就是“感性文化”與“理性文化”的區別。


黑格爾在談他的歷史觀時,講過這樣的觀點:一個人的心智發展,從孩童時代到成人的過程;一個民族的思維成熟歷史,從單一到複雜,從茹毛飲血到現代文明;整個人類文明作為其先導的哲學思辯的發展史,從簡單的提問“什麼是世界的本質”,到認識到世界本質的多樣化複雜結構 - 都有一個相同的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忍”的感念的重要位置,無疑為中華民族尚處在思維成熟過程中的“感性階段”,提供了無庸置疑的證據。


2見好就收


什麼叫“見好就收”?就是占了點便宜趕快跑吧。猶如炒股票,有錢賺了,趕緊賣掉。這種思維方式的一個背景就是,所作得事情,自己是不清楚其根本是怎樣的。也就是說,此事本身就是冒險。正猶如作“短線”的這種炒股票方法,從來不可能有大的收益(巴菲特從來不“炒”股票,而是根據自己的投資理念)。作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對此事的本質認識,僅憑感覺行事,本身就懷有“瞎貓想撞上死耗子”的僥倖心理,就可能有危險。


“六四”,是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海外的民運人士胡平,對六四經驗教訓作的總結,得出了,學生沒有“見好就收”,是造成了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民運的理論人物都是如此認識,可見中國人憑感覺思維的簡單邏輯,實在有很大的市場。


感覺是變換莫測的,而且因人而異。根本不可能作為一個普遍的,政治活動中,行動的準則。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集體也是這樣。如果以此為行為依據,對一個人的潛在危害,還是小的。比較起對一個集體的政治策略的制定,僅憑藉感覺,則會造成極大的錯誤,如六四。


“見好就收”想法的本質問題,是不去或不懂,探究事物的本質原因,不會使用分析的方法。一句話,不知道理性的重要,也認識不到此種思維的“感性根基”。感性是人的本能。“見好就收”,如同“忍”一樣,是一種“盲目的”對人本能的“克制”。任何僅依賴自我感覺的行為,都是動物最初級的本能,而不是“人”所應該奉行的。人是“理智”的動物。思維成熟的人,必須是理性化的人。也就是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利用人類思維文明發展的成果,用分析方法,邏輯,事實等的綜合運用,來得出自己行為的指南。


我只希望國民通過對六四的總結,不僅找出“失魚”的原因,而且從思維方法的更高層次,認識到如何打“漁”的方法。從“魚”的損失,到改進“漁”的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沒有“數條魚”損失的代價,人們一般不可能認識到改進“漁”的方法。感性的多次重複,才使人類認識到理性的重要,這就是所謂“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黑格爾的看法是對的:一個人心智走向成熟的過程,就是一個集體的認識水平逐漸深化的過程,也就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思維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國人歷史上所處的“感性思維的認識階段”,不過是整個人類思維文明歷史中的一個縮影。越過這個人的本能“感性認識的坎”,理性認識階段就到來了。中國國民的理性認識的出現,會對整個中國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變化。
3 為什麼中國人說“難得糊塗”? 
國民的好奇心很強。隔壁王二麻子如果家裡有點事,不消一刻就能在街頭巷尾傳遍。你說這是人的
本性,如同西諺所說:"Curiosity kills the cat",但中國人又有另一大心態,既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誰要“刨根問底”,一般就會被認為與精神病者無異。豈止國民反對凡事刨根問底,許多家庭乾脆掛起了“免戰牌”,叫“難得糊塗”。


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如果對不明白的事問大人,頂多可以問一次。如果再問,得到的答案不是“吃飽了撐的”(習太子看來也是這麼過來的),便是一頓呵斥,非令你感到非要“禁若寒蟬”不可。


我黨的總設計師同志,看來也是精通這套路,用他的話叫“不爭辯” - “摸着石頭過河”,但你要誤入深水區淹死了,別告我黨,因為早有警告在前("NOT in fine print only")。更不用說,大人們是從不道歉的,所以以“父母官”自稱的黨,也不道歉 - 無論犯了什麼“路線錯誤”。因為這關繫到“面子” - 中國人的第二生命。


如果你問問許多中國人,什麼中國文化沒有?他們會告訴你,中國文化悠悠五千年,無所不包。儘管在魯迅時代,這種自大已經被他罵的狗血淋頭了,但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洋洋自得的感覺,在今天還是比比皆是,不是幾代人就消失了的。當然,我指的是中國文化中的糟粕之物,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相當大的比例。


我古狗了一下,難得糊塗的始作庸者是鄭板橋(1693-1765)。他那時正是牛頓的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中國這位卻相信糊塗最好。難怪三百年後,英國的炮艦開到家門口時,大清只有派女同胞赤腿站到城牆上:相信英國人的大炮一點火,必定會首先自己爆炸。


故事歸故事。但故事,來源與國民的感覺:自我感覺如何。感覺,是對事情的敏感性。但如果要深究,則僅憑感覺明顯就不夠了。用西方的概念叫:抽象,分析,綜合,理性,邏輯,等等。中國人過去不懂這些,現在知道西方人的這些方法了,為了表示不甘落後,說我們“祖上”其實也有。


中國人不懂得抽象思維,不會綜合分析,例子比比皆是。如在一切“應用符號”的領域,象語言,數學,音樂三大領域,不用說曆法,中醫中藥了。在這種僅僅憑藉“感覺思維”的國民中,在不知道“追求真理,科學,客觀世界”等概念的文化中,如何能“不糊塗”呢?


建立一個理性的社會,不首先剷除“難得糊塗”的認識態度,不深入學習西方的思維邏輯,中國的民族很難變成一個“理性的民族”。中國人說,嘴上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看是,“難得糊塗”只能使中國成為 - “形體的巨人,認識能力的侏儒”。
4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最後,中國的典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這樣介紹的。“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蕭何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衝。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想自己為興建漢室出生入死,最後落得個如此下場,既然你劉邦無情,休怪我韓信無義。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為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公元前215年(漢高祖十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
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韓信哪裡想到極力舉薦自己而且一向過從甚密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表面上,這個典故說的是統治者們爭權奪利,但你可從其中看出中國人的一個本性:“判斷憑藉感覺,變化無常,自相矛盾”。


中國人不會對事物的抽象,不知道如何產生邏輯結果,如西方哲人科學家那樣,關鍵是中國人缺乏的“分析”的能力。沒有分析,就不可能對事物的深刻了解,只能停留在感覺的籠統認識之中,無法上升到理性,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舉例來說,在很多領域,欲進行分析和推理,必須“簡化事物”,用“符號”來代表對象,才能方便下一步的研究。如數學,音樂,語言,天文曆法,醫學等等。中國人的分析無法深入,首先無法形成符號,不能抽象,所以無法思考深入。到了思想和世界觀的範圍,缺乏分析,表現為“沒產生原則的能力”,更談不上理解“原則”,奉原則為座右銘。沒有抽象分析能力,甚至很難產生想象力,這就是中國本土沒有宗教產生的原因。


缺乏理性認識的集體,只有依賴動物的感覺本能,處於外界的環境中。這就是這個集體認識能力的事實。不論中國人在其他文化產生出什麼樣的花樣,從哲學認知的角度看,這個集體非常幼稚。因為它所依賴的感覺的判斷,經常變化,自相矛盾的時候非常正常,因為沒有什麼叫做“邏輯前後一致”的概念。一句話,沒有原則可以遵循。


中國要想真正的崛起,集體認知能力的必須提高,必須完成從“感性民族”,向“理性民族”的進步。僅僅憑藉形體碩大是無法長久的。這個集體關鍵要增強“腦容量”,而不僅僅是欣賞自己的“小聰明”的感覺。


恐龍曾經在地球上橫行一時,但他終於絕跡了,而讓位於“腦容量”更大的動物 - 類人猿。人類的競爭,最終也是“腦容量”的勝利 - 這個新的“腦容量”,叫作“理性”。


E精細-中國文化的大敵還是無知?


對於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朦朧美”,提出過許多質疑。中國人給出了解釋,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算“不需要論”,或“獨闢蹊徑”論。從半個世紀前的“新儒家”們,到今天我們團隊的網友,都是“一脈相承”地解釋。言下之意,中國人不屑如此。我的看法是,中國人不懂如此。


具體地說,祖宗不懂“量”對“質”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的辯證法,被稱為“樸素的辯證法”的原因(這個詞還是蠻對的)。如果您以為我這是笑話中國古人,就大錯特錯了。人類的思維認知能力,都是如此發展過來的。在古希臘,有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力特的原子論,巴門尼德的“一”論。都是文學與辯論陳述不分,都是寥寥幾句,還多是後人偽造,跟中國的情形差不多。


關鍵是後來。是從蘇格拉底以後,尤其是近代的第一人,法國的笛卡爾開始。也就是說,西人摸索出怎樣將朦朧的複雜的問題,精簡量化到適於解決的程度,是經過了近二千年的探索,才找到這一條路。當然也不是笛一蹴而就一手造成了科學的基礎。早先的亞氏的形式邏輯,歐幾里德的公理系統等,都是鋪墊工作。


這個人類集體思維成熟與應用的過程,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是共產黨一句“分析的象洋蔥剝皮一樣”就打發了。其實共產黨自己對西方民選領導人的“資產階級代理人”之說,才是最可笑的隨意結論。


不懂得這個過程,就不會虛心學習。思想理論就會永遠沉浸在拋售“新概念”的階段(如果有的話)。而這正是思維淺薄和幼稚的表現。認識到僅僅靠吃祖宗飯是不夠的,實在是中國知識學人思維認識進步的前提。


F中國魂之變 - 從“感性民族”邁向“理性民族” 
什麼是魂呢?就是精神意志。人,有一個魂,而只有人才有魂,動物沒有魂。一個集體,也有一個魂。一個民族的魂,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意志。當看到某人行為不正常,人們就會說,此人看似“失魂落魄”的樣子,或變成了“行屍走肉”,與動物無異。一個民族也有“失魂落魄”的時候。


我認為,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到二十世紀中葉,一百年,是中華民族的“魂飛喪膽”的時期。


民族魂的失落,首先表現在受世界列強的欺辱。更深層的原因,是中華文化的魂,既精神意識,在外來的西方理性文化的進攻面前,不堪一擊敗下陣來。一切祖宗文化留下的東西,都不管用了。中國民族到了“病篤亂投醫”的緊急關頭。不管什麼外來思想意識,只要能救中國,就“拿來”。中國的近鄰俄國搞了“蘇維埃革命”,鼓動無產階級造反成功了,中國一幫人也自然跟着學起來。這就是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他們為什麼得到了當時全國多數人的支持?中國共產黨其實沒人真正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到底是什麼,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原因,是全民族急於擺脫中國當時的失魂落魄的狀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共產黨為自己,成功地打下了天下,也在客觀上也使中國擺脫了受外國欺負的境地。


二十世紀中,中國人魂的恢復,作為第一步,自信,又開始回來了。這就是為什麼至今中國人對毛澤東仍然崇拜的原因。因為在民族文化中,毛澤東已經有了“神”的地位(方紹偉:茅于軾“把毛還原”錯在哪?)。


天下沒用白吃的午餐。中國人對“偏執理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源於自己文化對外來西方主流的“理性文化”的陌生。中國人魂中“感性本能”,在“救國”於危難的關頭,不可能仔細全面地審視理性文化的全部。如同當年德國人對極端“右翼”的希特勒的偏執思想缺乏認識,而急於想擺脫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帶來的屈辱,民族的失落感,造成了選擇了希特勒的領導。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左翼”的偏執理性的選擇,也使中國人從那時開始,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 迄今為止,不少於一億中國人的非正常死亡。


我認為,中國魂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自信心,想象力和理想。中華民族是具有想象力的民族,中國文化中有不少神話故事就是證明。今日的共產黨,不能給中國人絲毫的自信心了。從中國政府高級官員王立軍,知識分子代表方勵之,到下層盲人陳光誠,與最高層,薄熙來,習近平等有一點是共同的:美國是天堂。美國代表地球上,正義,良知,和教育最完美的國度。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被證明有很多糟粕。今日,共產黨極端主義這一套,也過時了。它無論提出什麼“新概念”,已經不能給中國人任何新的想象力(習近平又開始提令人反胃的“共產主義理想”了)。很明顯,中國人的魂,中華民族的魂必須找尋新的基點。這個基點,不能像古老的神話一樣,單憑想象,如中國今日的“什麼功”一樣。


這個新的基點,只能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中的精髓:全面的理性成果的繼承。拋棄一切偏執的觀念。這就是:公民社會 = 理智國民,普世價值 = 人類理性 - 一個新的“中國魂”。
G中國的“四大塊”問題 
日前寫了個“中國四大思維習慣”的小文,對國人喜好數字的興致好像還沒盡。所以想寫點別的,想起了我國幾個“大軍區”的傳統。所以這裡的題目就叫“四大塊”。
它們是:共產黨,大眾,知識分子和傳統文化。
不是“洪同縣裡無好人”,但它們確是各有各的問題。讓我們把兒童“好人壞人”,“非黑既白”這些簡單幼稚的思維方式,先放到一邊。中國是個大國,是個“大歷史”國,是個“大人太多”的國家,是個自大不願了解西方的國家 - 幸好,還不是個世界上的“大壞蛋”。經管是個共產黨國家。
中國現在的主要問題,我的看法,共產黨占60%。所以將共產黨“改掉”,是第一位的問題。但要以為中國的全部問題都在共產黨,以為共產黨一倒台,象其他東歐,蘇聯前共產黨國家那樣,中國就進入“太平盛世”了,腦袋就太簡單了。
中國大眾中的“素質”問題(不開玩笑),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民眾急需民主,文明的教育。沒有這些,中國走向“公民國家”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中國的“天下大亂”倒可能。我認為,中國大眾的問題占25% - 中國總問題的四分之一。
下一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糟粕的問題,大約占10%。歷史的影響,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改變的。沒有一場真正的中國文化的大討論,中國總要背着歷史糟粕的包袱無疑。它必然阻撓中國的民主和文明前行。
最後,知識份子的問題,占全部問題最後的5%。這部分人數不多,但是“廟小神靈大”。看看共產黨的“狗頭軍師”們,是不是都是這些人。他們自以為他們比大眾聰明,給當權者出各種“餿點子”。他們殊不知,在政治理解力上,他們的智力絕不在普通人之上。他們之所以爬上高位,被“欽點”,多半是因為“學術”成就(造假的不算)。
而學術研究,既使是“政治學”專業的,都與實際的政治智慧,是兩碼事。這也就是西方政府總統的選舉,從來沒有一個學歷的規定的原因(卡特原是個賣花生的,里根是電影演員出身等)。


中國是世界上問題最多的國家,因而也是世界上最令人感興趣的國家。克服了這些主要問題,就是一個終於使中國人可以真正引以驕傲的國家。
G自由與真理 
我在前一篇小文談到,科學的本質是自由。有的人反對說,科學的本質是真理。我
認為有必要再做一說明。


科學一詞來自拉丁語,本意指得是“知識”(Science from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所以對科學的定義,就是對知識的定義。


什麼是知識呢?在西方從古希臘哲學家開始,產生了兩大派。用後來哲學家的說法,叫
做“先驗”和“經驗”的兩個派別。前者也等同與“形而上學”,後者也等同與中國
人所說的“實踐”一義。


前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圖。他繼承了前蘇格拉底時代“伊歷亞學派”,認為世界
的本質是“恆定”的觀點;後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他繼
承了前蘇格拉底時代的“米利都學派”,認為世界萬物都在是變化中。因而世界的
本質是“flux”,既,“恆動”。他們的世界觀,因此又都影響到他們對“知識”,
即對“真理”的看法。


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是自然科學。典型的自然科學代表,是牛頓物理學。它開始於
伽利略的小球拋物線和落體定律的研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將
數學公式與觀測實驗結合起來了。同樣的還有開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的研究。他們
的方法與中國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中國神農嘗百草,或是祖沖之計算園周律,或
勾股定理的發現等,都沒有將“經驗數據與數學公式結合起來”。這個結合,就是
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的標誌。


數學是邏輯的一部分,是對定義,推理,證明等,的“純粹思維形式數量化”的研
究。凡邏輯,都是指對具體事物的抽象,概括,因而他們是恆定不變的。


如同我們要問“什麼是椅子?”,我們是要把握椅子的定義,而不是張三或李四家
的椅子的具體形狀。同理,我們要在平面上找一個“真正的三角形”,它的三內角
之合必須等於180度。而這樣的三角形,只能在定義中證明,而不可能是任何一個人
畫出來的三角形。


所以,在嚴格意義上,知識 = 恆定 = 真理 = 邏輯。而科學(自然科學)的本質,嚴
格地講,不能完全等同真理。這就是柏拉圖的“形式(Form)”論。它告訴我們,邏
輯或數學的真理性,是根據前提推導出來的,與客觀世界的偶然的時間或地點無關。
這也就是舊的科學,不斷被新的科學理論所代替的原因。科學的真理性是相對的,
因為它必須基於觀察或預測,必須需要證明。因此,科學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真理,
而需要經過人類“經驗”的檢驗。


真正的真理,只有潛在和被發現,兩種狀態。從這方面看,柏拉圖是正確的 - 真理
是永恆不變的。


能發現真理的宇宙萬物,只有心靈。永恆不變的發現,必須在“毫無束縛”的情況
下才有可能。心靈的本質就是自由。心靈不僅以自由,為發現科學真理的必要條件,
而是自身的本能。


在這個意義上,自由就是創新自身 - 所以也是科學的本質。


H性-交流-狼孩民族 我上小學時,是個乖乖仔(廣東話),老師還讓我當班上的中隊長(帶二道槓)。一天一個壞傢伙在黑板上寫了我的名字,“XXX和李小龍結婚...”。這個李小龍當然不是那個叱詫風雲的武打英雄,而是我們班新來不久的一個漂亮女孩(我後來才知道,她是“野火春風斗古城”作者的女兒)。我進了教室在位子上坐下。看周圍男同學對我擠眉弄眼,女同學悟嘴低下頭偷笑,好像也沒什麼感覺,只是“一本正經”地說了句,“老師要上課了,誰寫的誰擦掉”之類的話,當然沒人承認。而當這個女孩一進教室,同學們轟笑起來,她的臉立刻紅了....從那件事,我後來就形成了一個的認識 - 女孩對性,如同男孩對理智,都遠比同齡對方成熟要早。
其實,認識到自己的性特徵 - 如一個女孩某時開始吃驚地認識到,自己己經變成一個女人了- 不是性本能發展的高峰,直到自身與異性開始交流。同樣,理性,在一個人大腦思維成熟過程中悄然而至後,也不是大腦功能的最高階段,直到思維意識到必須跳出自身的局限,既發現“悟性”的存在。
沒有突破自身,移情到他物的階段,不可能達到自身功能的頂峰 - 不論是性別,還是理智,都是如此,這就是交流的重要。理智本身,或理性,是一個純粹邏輯的過程。如果理智能解決一切,人類的未來就是機器人的天下了,人本身必然退化了。
正是因為理性不足以導致發明創造,所以必須由大腦功能最高階段,悟性,來解決。悟性的本能是產生新產品。
但一切悟性的發明創造,必須合乎理性的檢驗,必須符合邏輯的過程。換句話說,明天的一切,必須來自今天,並能接受今天的檢驗,和今天並不矛盾。這就是科學和哲學與玄學的界限。舉例來說,如果某個“師傅”,自稱自己是“宇宙的佛祖”。
可以。但這位師傅必須說明,他那個“宇宙的佛祖”,是怎樣由今天的“地球人”變成的。如果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則是個騙子無疑。由此可以引出一個騙子定律:如果作騙子,就作個大騙子。因為假話說的越大,越難識破。
交流的雙方,必須有聯繫。不論是男女之間的交流,還是理性和悟性之間的交流。交流的規則是如此,但如果根本不交流,則幾乎等於白痴。這在性方面,在理智上,都是如此。對一個人是如此,對一群人也是如此。都聽說過印度有個“狼孩”的故事。狼孩,最終被再收入到人類社會,其智力不超過學齡前兒童,但卻有如同狼一樣的野外生存能力。
中國五千年歷史,和其地理位置,和西方有高原大漠海洋之隔。不算意大利立竇瑪教父17世紀來到中國傳教開始,中國人大規模地知道西方世界,不過是從19世紀中頁開始。中國人又由於自誇自己的“狼窩”環境是如此之好,從不認真虛心地,象日本人那樣,歸入科學文明社會好好學習。結果中國人一直學不進真正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從這個意義上,中國是個“狼孩民族”無疑。
交流而不守規則是危險的,但認識不到自己沒有交流的歷史,本身就是“狼娃”。
I小議國民的思維方式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我發覺知識也是如此。近來由於被幾個理科大將罵的不敢出門了,乾脆阿Q一回:凡挨罵必有道理。於是關起門來開始惡補數理和德語。原來二外學過一點法語和德語,多年不用都還給老師了。現在再檢起來按理不應該費勁,可是還是忙得我汗流浹背。別的不提,光德語的代詞就有四種變化,人稱,性別,單複數,主賓。我心裡暗罵,德國鬼子真是吃飽了撐的!據說同屬斯拉夫語系的俄語更有6種變格。我從未接觸過俄語,但我心裡真是慶幸老媽生自我時沒有再往東北方走一百里。否則的話,我真懷疑我是否要一輩子在六種變格中奮鬥終生了。


還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宗發明的方塊字好。不但沒什麼鬼變格,還讓你在糊裡糊塗中,不僅不覺得受罪,反而覺得一中"朦朧美"。比如,“香稻拙(啄)余鸚鵡粒,碧梧嬉(棲)老鳳凰枝”一句。古人不懂什麼語法,也沒有什麼語法限制。今人也沒有什麼人指責古人的詩句語法錯誤。但不用說,你大概是知道作者在講什麼,雖然你可能連這句話的主謂賓都分不清。


中國人看來不僅不反對模糊,而且討厭清晰。在創造漢字時中國人這種特性就表現的很明確了。老外經常納悶,那麼不確定,搞錯了怎麼辦?在春秋戰國時,不就有“舉燭”二字獲龍心大悅的先例嗎?中國人民的領袖,皇帝先生討厭法律。儒家不是說“刑不上大夫”嗎?從秦始皇到毛澤東都是的。即使錯了,錯對又怎麼樣呢,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不?這就是中國人的"終級關懷"了,瀟灑不?


看來,德國的萊不尼茲可以是計算機邏輯思想的先驅,這個德國鬼子還是微積分的發明人之一,有他們那樣的語言就不足為怪了。但是,據說萊氏是山寨了中國的“易經”的結果。


可以總結說,中西之爭,不僅是“道德與欲望”之爭,不僅是“皇權與民主”之爭,不僅是“陰柔與陽剛”之爭,而且也是“模糊與明晰”之爭。人類的文明發展的歷史,不就是在兩極中擺來擺去嗎?怎麼就見得中國人就一定錯了呢?


J自然界如何成為文化的研究對象 
在上一篇中,我談到了中國文化主要是研究人與人的關係問題。其他三種主要文化的重心都不在於此。同樣,中國文化也缺乏其他文化涉及的一些內容。中國不是沒有自然科學的研究。如墨家,還有民間的傳說的自然研究者,都有研究自然,機械等的記錄。早如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他可能是最早的中醫鼻祖了。
中國沒有的是“純粹自然研究的興趣”。沒有不為實用,不為(商業)利益,而完全出於人類追求精神自由探索的研究,象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一樣。這個缺少是不奇怪的。因為在中國文化中,中國讀書人的人生目的,就是儒家總結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這裡沒有“研究自然”這一項。這裡讀書人的最高人生目的,就是“平天下”了。一個書生怎能“平天下”?除非他(她)不能
只當書生,而習武和學會“厚黑學”,象古今的秦始皇一樣。但就讀書謀劃本身,就可以耗費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多數中國的讀書人找到“平天下”的方法就是獲得統治者的賞識。或者叫“賣身投敵”了。中國讀書人的這個傳統,恐怕從春秋戰國時的蘇秦張儀的“縱橫捭合”就開始了。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不也帶者弟子們東奔西跑,為找遍可以投靠的國君惶惶不可終日嗎?
到了近代,毛澤東更是整治知識分子的集大成者。毛澤東說,知識分子是“毛”,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毛抓住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短處,所以半個世紀以來,利用知識分子,然後整得知識分子象狗一樣。毛澤東在整人上是良心大大地壞了,當然知識分子只是他的開殺戒的小菜之一。但究其中國知識分子本身,是否也“可憐之人必有可卑之處”呢?我認為中國知識分子缺乏象西方知識分子獨立的人格,是主要原因之一。
知識分子的獨立的人格從哪裡來?它必須是從自己本身的興趣出發,發揮人的獨立自由的精神探索,在研究自然和人類社會中,才能得到,如同西方同行一樣。中國知識分子不是缺乏“自由派”人士,老莊道家,遁退江湖,隱跡山林,行為相同。但問題在於,他們藏了起來幹什麼?不是“無為”(當然也意味着時來運轉時“無不為”)就完了,而是繼續在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交流,並把研究的成果一代代的傳下去。中國的讀書人愛玩“孤膽英雄”,缺乏團隊精神,看來從祖上就開始了。中國今天的乒乓球打的好,足球踢不好看來是有原因的。尤其是爺們們差勁,女士們就好些(女排是個例子)。
中國讀書人的這種依附心態,直到今日還在倍受利用。中共左一個“百人計劃”,右一個“長江工程”都是抓住了這些受傳統思想束縛頭腦的讀書人心理。中共明白,既然這些書呆子的最高目的是“平天下”,那麼使他們聽指揮,給個什麼官,他們一定屁顛屁顛地立馬樂意拋棄自己多年的專業,而成為專制政權的鷹犬。或用你的專業為專制政權服務,或給你個官為專制政權服務,二種手段一個目的。只要你不懂西學的精華,只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你就是一個徵集的對象,或更乾脆,你就會主動跑上去向專制獻媚。
中國有今天世界獨一無二的專制,必定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支持它的民眾。作為民眾的思想來源,中國民眾必然有擔當其頭腦作用的獨一無二的知識分子的觀念。所以中國知識分子的看法不改變,中國的專制制度一定會象中國文化一樣,摘得人類歷史上“最長久”的桂冠而永再史冊。
K中國文化的“理”與西方文化的真理的區別 
在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有一個“道”的概念,但沒有“真理”的概念。


道,既是理,或叫規律,按照今天的解釋。但不可認識,因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講的清楚。中國人崇拜古人,既然如此,那麼就不用管了。那在平時生活中發生爭執怎麼辦?


中國人有五種辦法:


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二,大家同意的就是道理,或叫“天意”;
三,只要自圓其說既可,既,聽起來有道理;
四,權威說了算,如皇帝,老子等;
五,古人說了算。


這麼多標準,照這麼說來,有理沒理也不重要了?一個不了解中國文化的人會自然問到。答:是的。在中國,關鍵是利益,它決定一切。理,經常就是作個樣子。中國人概念中,沒有什麼宗教意識,自然也沒有神聖的觀念,所以“差不多”就行了,“難得糊塗”,這些觀念,占了生活中的大部分中國人的意識。


這個理的地位,既然在中國的讀書人那裡都不當回事,老百姓不當回事太正常了。所以在中國,靠勢力的惡霸,處處皆是。民間到處有,全國的皇帝自己也是。加上中國的等級社會結構,欺負人的事經常發生。人們乾脆認為,成為“人上人”是自己努力的目標:將自己欺負的人不斷增加,欺負自己的人不斷減少。最終成為皇帝 - 如果論到自己的話。這就是老百姓歷來怕“亂”的原因。一個大土匪,比遍地小土匪,好的多。進貢的“量”如果還能忍受,進貢的次數起碼少多了。


西方人,從古希臘的哲人開始,認為世界存在者“真理”這麼一樣東西。這個真理有如下這些特徵:


1真理是客觀的(與人的看法無關)
2真理是抽象的形式(數學或邏輯)
3真理是新發現的事實(如進化論,地球板塊說,太陽中心論等)
4真理是可以認識的
5真理值得人獻出生命來追求


在這種認識下,西方人先有了宗教,然後是哲學,最後是科學,以至今天。在過去的五百年來,西方人憑藉科學的力量,將世界其他文化打的落花流水。科學的得意忘形,造成了危害也漸漸顯現出來,如大氣轉暖,環境生態的破壞,自然傳統能源的枯竭等。


如同西方五百年前開始的資本主義,它當初的瘋狂一樣,馬克思說,資本主義一定滅亡。今天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繼承者也說,西方的文化出了問題,還是我們中國古人的“大同世界”更和諧,更人性化。這就是我們習主席所謂“偉大的民族復興”,寄託的希望。但我的問題是,中國也許有民族復興的那一天,但我們是否還得首先從西方的宗教,哲學和科學的,“真理觀ABC”,學起?




易經-中國人的古老魔方


我在"人類研究一與多歷史的二面觀"小文里,批評了中國文化中缺少分析的思想,沒有對"多"的研究。


網友不以為然,認為易經就是對"多"的"研究",只是後人不懂,才僅用來算卦。我知道網友有越老越好的"祖宗崇拜症",與是查了一下易經的家譜。從伏羲追到河圖到龍馬,最後找到伏羲和女媧的母親,華胥氏中止。這位老媽已是處在中國石器時代中晚期了(與我們現在的專制政治同齡)。如果沒有人找再到更古老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教育讀物壁畫化石,我估計我已經穩操勝卷了。


就這個易經來說,它是一套長短不一的符號,由一開始疊加,如,2,4,8....最後到64,來表示變化。古人用來算卦,認為它是代表各種人類所知的事件,求神保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儒家推崇易經為六經之首,看到它對中國文化多方面的影響,也是可以理解。因為那時易經所代表的封建迷信神秘思想的原因。很難理解的是,五千年後的中國人,經過科學的啟蒙,文明進化論的教育,最少也是大學生的學歷,今天居然與那時候的古人對易經的看法別無二置,啟不怪哉!


如果講變化,64卦就不得了了?這使我想起了我給小侄子買的魔方玩具。魔方是匈牙利一個教授於70年代發明。開始是三階,後來發展到七階。魔方有多少次變化呢?三階的,可達10的20次方。七階的,可達10的160次方。與64卦相比,易經的變化不夠個零頭,我也沒聽到匈牙利人如何吹噓。怎麼中國人發明的智力玩具,以今天的眼光看,就如此不得了呢?


是不是萊布尼茲的計算機二進制思想,也是山寨易經的?德國人大概至今不承認。我已經告訴了網友,既然他是學理工的,用易經指導,黨委託他指導造十艘航母,衝到歐洲,看德國人敢不給版稅?還可以一報當年八國聯軍之仇!


這才是中國魔方-易經-的力量。


L再談國人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這個詞是個洋玩意。在祖宗那裡,沒有這個詞。在祖宗那裡傳下來的,中國人是如何思維呢?中國古人說,“道”是最高的。
道,在老子那裡,不可說。如果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道之道非常道”。但在《周易》中又有“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這就是道的兩個方向發展的開始,既,天道和人道。孔子繼承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認為道是歷史規律,不可抗拒:“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憲問》。孔子所說的“道 ”,也是“中庸之道”,又是一種方法,既人道的部分。到了西漢,董仲舒認為,道是天沒錯,但這個天是有意志的,所以有了“天人感應”的說法。他的“三綱五常”,從天到人,確立了一套思想,將天道與人道結合起來,為社會管理,為朝廷所採用。從此以後,奠定了儒家的學術統治地位。也就是說,學術只有為政治服務了,才得寵成為“一花獨放”。道的解釋,到了北宋周敦頤,成了“理”的概念。然後經過“二程”,經弟弟程顥為朱熹發展為“外在的理”。經哥哥程頤,被陸九淵,王陽明繼承,發展為“心”的哲學。明清後來的哲學家如黃宗羲,王夫之等,基本以理學為主,並逐步走向唯物的方向“經驗主義”,注重氣而非理。加上官方的對理學的支持,使而心學一派則是處在偏旁地位。從模糊的天地,發展到從天道到人道,社會行為規範的變化過程。
從以上簡潔勾畫中,中國哲學最重要的範疇,道,的概念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人思維的一種傾向:一種傾向或趨勢的演變,而沒有逐步清晰每個概念的含義,抽象出形式和內容的部分。然後再由尋找本體的“什麼是規律?”討論,再上升到認識論的“如何知道?”的討論。當然,這都是與西方哲學發展比較的結果。世界上只有一個地中海地區的民族,在大約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發展出如此的哲學,並導致了自然科學的產生。其他民族都沒作到,中華民族不過是其中之一,非常正常。
哲學不同,思維方法就會不同。中國人沒有注意思維方法的概念,也就不會刻意去追求思維方法的正確。中國人的思維方法,所謂“道理”,就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這個“理”,根據是什麼呢?根據下列四個方面:
一,根據中庸的原則。如六四,有人說,學生不懂“見好就收”,所以導致屠殺。
二,根據權威的原則。例如古人說,當局說,父母說等。
三,根據“感情”的原則。如某人或某事,作的“無情無義”,作為是非的標準。
四,根據利益的原則。對我有利就擁護,否則就反對。
除此傳統文化造成的思維方式落後的原因之外,中國共產黨在六十年統治期間,將馬克思主義這一西方思維的糙粕,硬性塞到中國人的頭腦中。使得中國人不僅不能全面正確地知道什麼是事實,而且也不知如何思考,怎樣去發現事實,更不用說真理了。
西方思維方法的精華在於,它不依賴於思維“內容”,而僅憑思維“形式”,就可判斷思維的結果,推理,是否正確。
例如,在三段論中,所有的A都是B,如果C是A,C必定是B。再比如,所有人類歷史上極端意識形態的黨派都要滅亡。他們的特點,都是用一部分人類反對另一部分人類。法西斯是用一個種族反對另一種族,共產黨用一些階級反對另外一些階級。所以共產黨和法西斯都是人類歷史上極端意識形態的黨派。因此,共產黨和法西斯都要滅亡。
在中國人民的爭取民主的過程中,今後遲早要補上西方的“科學思維方法”這一課。沒有全民族的思維方式進步,中國的崛起是空談。
M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圓”-小談西方文化的精華:“事實與邏輯” 
在我與網友關於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精神的爭論中,網友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忽略其他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如中國文化,是犯了“盲人摸象”的錯誤。考慮到五大也這樣想,也許還有其他朋友持同樣意見,我想應該作一個解釋。
當柏拉圖當年創辦他的學院時,他的弟子之一是亞里士多德。他們師徒本來關係密切,後來發展到學術觀點上“水火不容”,以至後者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是有原因的。(我孤陋寡聞,五大能不能提供一個中國師徒“學術反目”,但又都是大儒的故事?這樣才能稱得上“交鋒”,既,“思辯”)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偉大,是因為他們“概括”了人類思維的領域,全部所需知識所需要的方法。簡單的說,一個叫關於“原則”的研究,另一個叫關於“事實”的研究。如果你能發現世界上還有除此以外的事物需要研究,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這樣的發現,是近代的事情。此是題外話。
“原則研究”的精髓是:從已知的前提中,揭示和推導出潛在的定理。“事實研究”的精髓是:在偶然的條件下,發現未知的事實。
舉例來說。比如前者,如果“追求幸福是人的權力”,你可以作出結論,那麼“人一定有言論自由的權力”,“人也一定擁有財產權利”,等等。後者的例子,曆法的制定與孕婦分娩,是完全無聯繫的不同的知識。如欲懂得,需要分別學習。
關於各種文化的知識,如同“盲人模象”的努力一樣,是關於一個事實,什麼是文化?等,的知識。如欲懂得,需要分別學習。這也叫作“歸納邏輯”,既,從有限的(偶然)事物中,分別了解各個知識的內容。在做了這樣“充分數量”的了解之後,你就可以抽象出一個關於“什麼是文化?”,的道理(原則)。這種歸納後的抽象,可以看成“初級抽象”,因為它們“僅僅”來自不同和眾多的事實。為什麼稱事實是“偶然”的呢?因為一切事實,都是在時間和空間中產生。你發現或感受它們,是你“恰巧”在那個時間和那個地點,存在在那裡。亞里士多德創立的植物學,分類學,地質學,物理學等等,都是類似性質的知識。
那麼柏拉圖的“原則論”,既“形式(Form)”,與其學生亞里士多德發現的求知規律,既,“通過事實尋找知識”,有什麼本質地不同呢?簡言之,柏拉圖代表了人類尋求“必然知識”的最高成就。柏氏的“形式研究”,是“高級的抽象”。高級在什麼地方?你一定問。柏拉圖的“原則/形式”思想,不是“直接從事實中抽象出來”的,如同亞里士多德發現的物理學的知識一樣。它是從上面所說的“初級抽象中”,“再次抽象”出來的,所以我稱之為“高級抽象”。它的源泉是思維概念本身,而不再是事實本身。柏拉圖所用的方法,是“思辯”,是“辯證法”(不要混淆與毛澤東的“辯證法”),是從“原則再到原則”的過程。只有在調查事實的時候,我們需要大量反覆的求證,例子越多越好。而到了“高級抽象”,對方法的要求是遵循規則,如公理原則。至此,可以將二人的區別,看成“兩股道上跑的車”。對柏拉圖的地位,在西方知識群體中,“稍微”高於亞里士多德,我理解,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懷海德說,西方二千年的哲學,都不過是柏拉圖哲學的注釋。
我們的網友,堅持“西方有的中國都有”,主要是將西方文化的知識成果,理解為精華全部類似亞里士多德僅僅在一些學科領域的發現了,而不理解柏拉圖思想在人類文明中的意義。我希望我回答了“為什麼對西方文化的精華的理解,不是文化上“盲人摸象”的問題。
4再談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圓” - 小談西方文化的精華:“邏輯與抽象能力” 我在上篇“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園?”一文,簡要地談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區別。如果讀過,人們得出“亞里士多德的工作畢竟容易”的結論,就大錯特錯了。亞里士多德有多麼天才,我想通過下面的說明,使人“管中窺豹”,略知一斑。
亞氏是現代科學的開創者。如物理學,植物學,分類學等等。他還同時涉及了許多抽象的問題,如形而上,本體論的問題,道德問題等。亞氏不僅得出對自然觀察的規律,如世界由五大因素組成,水土氣火和以太,他還總結出他們的因果關係,既,他的著名的“四因說”,既,形式因,物質因,動力因,和目的因。在認知研究上,列出了二十一個認識範疇。
但我認為他最大的貢獻是邏輯學,也就是形式邏輯。他所創造“形式邏輯”的是第一個邏輯系統,即“三段論”理論。他論述形式邏輯的代表作有《形而上學》和《工具論》。這些名詞都是後人編篡他的書後來加的。他本人並沒用過。
如果我們自己試一試,就知道亞氏認識能力的高超之處。他全部邏輯的核心,是“演繹”。他研究邏輯學,主要是通過語言。語言本身就是抽象的,但又可分為“內容和形式”。通過分析單稱判斷,全稱判斷,特稱判斷,肯定,否定,假設等,的語言形式,亞氏又從中抽象出規則,成了後人的“形式邏輯規則”,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後人只是加了“充足理由律”。亞氏的邏輯,直到數理邏輯出現(主要是福雷格,羅素和哥德爾的工作),二千餘年,基本無變動。
抽象思維,本來就是困難的。因為它不同於人生具來的感覺,它是理性成熟的標誌。從事實中抽象出規則,是困難的第一步。人人天天在用的東西,想想我們的中藥鋪里有多少種中藥需要記憶,世世代代,誰總結歸納過嗎?想想我們的語言,有多少偏旁部首,在歷史上有人簡化整理過嗎?亞氏的代表作,物理學,完成了這抽象思維的第一步。
由個別規律,如物理學的規律,再上升抽象出普遍的規律,是抽象困難的第二步。亞氏是從分析語言來完成的。亞氏根據語言的全稱,單稱,特稱,和語氣分類,得出了三段論的二十多種形式的規則。
亞氏也討論道德問題。但他的範圍顯然適用與一切人。如他認為,道德的標準是“平衡點”:膽小和魯莽都是極端行為;而勇敢,才是兩者的平衡。所以勇敢是美德。
亞氏的抽象能力還不止如此。後人總結他的形而上學篇,他稱之為“第一哲學”,“最高程度的抽象”,討論了哲學的範疇,如物質,形式,潛在,現實等。可以看出,亞氏和其老師,柏拉圖,確實在學術能力上,雙雙比翼齊飛。
亞氏的影響對西方思維的影響非常巨大。“ Kant thought that Aristotle had discovered everything there was to know about logic, and the historian of logic Prantl drew the corollary that any logician after Aristotle who said anything new was confused, stupid, or perverse.”。
科學的發展,幾十年不變的很少。而思維規律的制定,是以千年為單位的。這就是亞里士多德對人類文明的輝煌貢獻。
5三談為什麼“外國的月亮圓” - 西方文化的精華:“絕對坐標系” 
談了亞里士多德 - 有點象狗熊給狐狸和猴子分大餅,咬了一口左邊,右邊又顯得大了 -所以,我還得回到柏拉圖這裡。我理解,柏拉圖對人類文明的最大的貢獻 - 借用網友的詞 - 是指出了一個“絕對的坐標系”。因此,他堪稱是“巨人里的首領”。 


柏拉圖的著作,幾乎全是對話,除了他描寫蘇格拉底為自己辯護的一篇(apology)。柏拉圖從不說教式地,自己直接肯定或否定一個觀點,象中國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手法。我們只能猜測他的觀點,從他反覆出現在不同的對話中人物和觀點的爭論中去了解。


柏拉圖的核心思想是“形式(理念)”。他認為,這個理念是“絕對的”。那麼它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呢?意義在於,柏拉圖指出,永遠不要為眼前迷惑,思維要抽象出永恆的存在。本質藏在背後永遠不變。人類文明的方向,基本上是“線性前行”式的發展,堅定地朝向自己的目標邁進。相對主義的觀點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回顧,從他以後兩千年來的歷史,除了小的挫折和曲折,不能不承認柏拉圖的遠見。在這樣的思想下,西方世界發現了自己的使命感。一代一代人有自己這代人的責任。他們努力促使文明的進步,促使科學發展。他們的歷史和社會發展觀,是不斷前進,朝向自己的目標. 而不是在原地循環。後來西方社會的科學“統一思想”,如,牛頓統一了地上和天上的力學的規律,從蘋果落地到行星運動,麥克思韋八個方程式,對電磁力統一的描述,希爾伯特的“數學計劃”的企圖,愛因思坦對物理學上,低速運動和高速運動,用相對論的統一,我們今天天體物理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理論的努力 - 都是柏拉圖哲學“絕對理念”的體現。更不用說黑格爾的哲學思想。


西方世界的許多根本信仰,如“簡潔的美”,“數學的美”,“終極思想”,“無限逼近”,“人的幸福,自由,權利,法律”等定義,這些概念,都來源於柏拉圖的“理念”。當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也在其中,如“四因說”。


總之,絕對的觀念,統一的觀念,美的觀念,永恆的觀念,正義的觀念,道德和法律的定義,與“人的本性”一切有關的觀念 - 都來自於柏拉圖。回想西方社會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的飛速變化,其他古老文明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其中,在其裹脅下“不情願”地前行,我們就越發感覺到柏拉圖思想的力量。柏拉圖用自己的“理念”作槓桿,橫空支起了整個人類的文明的大橋。
6絕學的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 
作為新哲學的絕學,必然要繼承古典哲學行而上研究的一貫傳統。它必須能夠不僅為自然科學指出方向,而且也為社會科學的各個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我看來,絕學的研究,對中國政治和歷史領域的貢獻,在起碼這三個方面可供參考:1新理論的基礎;2整合的觀念;3推動社會加速變化。


首先來看,絕學如何為新的理論服務。中國近年來對思想領域研究,有很多新的理論成果。就我所知,其中一個是“炎黃春秋”雜誌編輯吳思提出的“血酬定律”。
血酬定律的中心思想,是說“暴力集團”,作為社會活動的一個集團,從人類作為集體而存在時就存在,並以暴力作為賭注,獲取生產集團的經濟創造,作為回報。我知道,實際上,在一些動物中,科學家已經發現,在捕獵時也會形成“暴力集團”,來追逐獵物,以求更多的戰利品,如海豚,豹子等。吳思將這條定律,從人類的茹毛飲血時代,一直引伸到中國今天的國家政權專制行為,非常發人深省。從學術的角度看,血酬定律並非無懈可擊,但我看到它明顯地缺乏一個哲學基礎 - 而絕學正可擔當此任。


從絕學的角度看,人,作為高級範例,本身是由二部分組成:普通範例和思維。人本身具有普通範例的部分,如同動物一樣。人的“獸性”部分,是在思維的功能下,在社會的文化發展中逐漸去掉的,如果文明的進化發展正常。但由於各種原因,不總是如此。這樣就可以解釋希特勒的行為,和日本兵“南京大屠殺”的獸性原因。這就是在血酬定律下,人性喪失,獸性成災的暴力集團行為的緣由。


接下來,絕學如何體現“整合觀念”?人類從上個世紀以來(可以追溯到馬克思和黑格爾那裡),基本對社會的治理是“分層”的思想脈絡。在本世紀二大思潮,法西斯和共產黨這二個帶極端的意識的黨派那裡,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共同點是,用“社會的一部分人殘殺另一部分人”。即使是在歐美的民主社會裡,很多人被稱為“中產階級”,也是受這種思想影響的痕跡。在中國,當胡錦濤提出“以人為本”(不論他是否做了),他似乎感到了中共一貫將社會分為階級的問題,而試圖從一個“社會整體的角度”看問題。當然他不可能有從歷史角度和哲學上認知的能力。絕學提出的“範例”思想,就是一個整體,既有先決條件,又有核心,不可分裂對待。反映在社會科學領域,就是要以“整合觀念”來制定政策,指導社會生活。從中國歷史的角度看,絕學意味着,不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也不是復古排外,也不是“全盤西化”,而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因為民主/普世價值,是世界潮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核心。而民族文化又不能完全拋棄,而應該為起輔佐作用。中國人必須學會西方人的“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改變自己簡單化和幼稚的思維方式。


最後,絕學必定推動社會加速變化。因為“範例”概念的提出,是對人的世界觀一種新的認識。範例,在認識上比過去清晰地解釋了人和自然宇宙的關係。它將人類欲望對物質無限追求的極端,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因而重新定義了人自己的“價值”觀。它使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一種人類思維發展回歸古希臘文化和哲學價值觀的復興。這種意義,對今天“滑坡”的中國社會道德,和傳統價值體系的崩潰現狀,尤其具有指導的價值。




7再看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關係 
在我討論量子力學的結論,所代表的哲學意義一貼時,網友提出的宗教,哲學,科學,三者之間的關係的問題。我對他們的理解大致可以從以下的圖解中說明:(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關係)




1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宗教最先產生。


2 宗教的發展主要包括了“價值”,“道德”和“歷史”的探討。價值,討論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義,什麼是真理,人類的好奇心的滿足,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就是“為什麼”的問題。道德,主要討論人應該怎樣規範自己的行為問題。歷史,主要討論生命和世界如何來源的問題。方法,如何主要討論人怎樣使自己在物質上獲得幸福可能的問題。


3 宗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直到在古代小亞細亞沿海(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地區沿海)城市米利都, 產生最早哲學派別“米利都學派”,開始了哲學從神學/宗教分剝出去。


4 哲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接過部分宗教的價值問題(世界存在的真理,好奇心等);全部的方法問題(如何去探索和改造自然);全部的歷史問題(物質世界的來源等) 等。


5 不規範的科學學科,由分類開始,產生與亞里士多德,在中國則有神農嘗百草等。嚴格的科學,由觀測資料符合數學推導,產生與伽利略。


6 科學以為自己能回答”客觀世界的真理性“存在與否的問題,直到量子力學今天已經得出的結論。所以科學又將這個“球”踢回給哲學。


7 哲學一指在追求證明上帝的存在,尤其是中世紀的大主教們,迪卡爾等,但似乎都缺乏明確性。從德國理性主義開始,哲學試圖找出“絕對的真理”,由費希特開始,黑格爾等。


8 哲學的第二階段,絕學,試圖繼承了德國理性主義尋找“絕對真理”的傳統。所以,當自然科學的這個“球”踢回到哲學的場裡時,只有一種新的哲學才可能勝任。否則,人類只有再返回到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這個問題探討的宗教去。


8再談探索真理的三條道路 
人類,坐在地球上,乘着太陽系這個小船,在浩瀚無涯四面漆黑的宇宙中航行,試圖找到世界的終級真理。人類有三個指路的航標燈:宗教,哲學與科學。


上帝好像是在吹着一個大的氣泡,人類所知道的宇宙中的一切,都在這個氣泡中。天文學家稱之為“大爆炸”;物理學家指着遠去的鄰居星系,稱之“紅移現象”;共產黨稱這是“唯物論”,等。人類要作的,首先是在地球上“搞定自己”:產生一種人人都懂的語言;產生一種人人都可申請的國籍;產生一種每個信仰和意識形態都可被接受的“普世文化”。然後,人類必須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造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在地球最終撞到太陽前,帶領人類逃離地球,去尋找新的星球殖民地以求生存和發展。世代以後,又重複這一過程,搬往另一星球。


每當我想到此,我心裡就感到了宗教的偉大和震撼。因為最近經常在想宗教,哲學和科學之間關係的題目。我發覺真理的數量不在多,而是要經過歷史的考驗。任何真正的進步,必須包含過去的合理內容,如同黑格爾所說,“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而凡合理的都是存在的”。而這意味着,一切舊存在又都會被淘汰,必須由新的生命取代。而一切“徹底決裂”的行為,都是bullshit,都是倒退和毀滅,如肯定是“中國特色”的“文革”。


世界上有五大宗教,按時間的順序是:印度教,佛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只有猶太教起源的基督教,是人類文明今天的核心。我發現絕學與猶太教,在五個大的方面不謀而合。


1 猶太教和絕學,都認為真理的源泉只有一個:上帝;或範例原型。


2 猶太教和絕學,都認為時間有開始和結束:創世和末世論;或範例的產生和完結。


3 猶太教和絕學,都認為人有上帝的部分性質:“光”和選擇的權力;或範例原型
的拷貝,思維和“主動”的範例道德。


4 猶太教和絕學,都認為每個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有613誡,人必須不僅“承認”
上帝,而且必須行動,同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或努力去“加速”自己周圍世界的
變化,使之更好。


5 猶太教和絕學,都強調人生的意義:努力工作和履行教義職責;或高級範例的存
在意義,僅在於改變普遍範例,使世界更文明和進步。


在古代埃及,當太陽的光線和聖壇的指示連為一線時,人們認為它象徵着一個深遠
的意義。今天,當科學(量子力學)的航標指向新的哲學,新的哲學航標又指向宗教
時,這三個航標的燈光射向一致,形成一線:它是否也向人類揭示了世界自己的秘
密呢?
9再談文明的接力 
我曾提到過,人類文明的發展,如人的兩腿,總是一前一後,總是從左到右,又從
右到左,兩邊擺動,這樣每次過中線時就前行了(上帝造人真不是瞎矇啊)。如果你
仔細觀察這個前行運動,你還會發現,當退回的較多時,下一步邁的就更大(僅這幾
個觀察夠用了)。


一個文明要倔起,它必然要繼承以前的文明一切有價值的精華,然後發展出自己新
的獨特的東西。這樣它才能站得住腳,才構成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繼續。一個文明的
倔起,最少有兩個條件是必要的:一經濟,二意識文化領先。


中國的經濟起飛了。中國的經濟雖然只有美國的一半,人均起來差的更遠。但重要
的不是現狀,而是這個起飛的“勢頭”,中國經濟的“巨輪”(國民愛這個詞),真
是不是可以輕易停下來的,因為這是人類歷史的文明,在全球範圍對各民族之間選
擇的一種必然性。這是歷史的決定論嗎?起碼在宏觀時空中,我們還得相信這樣,
就如我們在這個宏觀世界還要主要靠牛頓力學一樣,儘管我們已經有了相對論和量
子力學,這個統一場論的數學模型的出來只是個時間問題。


中國人民需要感謝共產黨,真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倔起。但這個“感謝”是
在毛澤東感謝日本侵略中國的意義上的。沒有中國人民受60年來共產黨造成的一切
死亡和落後,導致中國與世界的發展不能並進,就沒有中國的今天。


而中國要想真正“領導世界新潮流”,真正稱為人類文明的先導,則必須放棄共產
黨。如同丘吉爾在二戰後落選後說的,“一個‘忘恩負義’的民族,是一個成熟的
民族”。嚴格的說,中國因倔起而放棄共產黨,其實還不真是忘恩負義。因為中國
的倔起的根本原因是牛頓的“作用力反作用力”造成的。恰恰是共產黨造成了中國
的貧困落後,太久太大,所以中國人民一旦“被鬆綁”,他就飛了!如同國門一開,
好多中國人出去乾脆不回來了。


接下來,是意識文化的問題。如果中國僅經濟起來,沒有意識和文化的領先,中國
只能是一個“經濟動物”,像當年的日本一樣。那麼中國在意識文化方面對世界文
明的貢獻,能作什麼呢?


第一是繼承。中國要繼承人類文明迄今為止的一切好東西。換句話說,一切西方好
多東西,中國必須學會。中國人“骨子”里,已經具備這點了。不見政治局常委大
員們的子女都在美國嗎?中國有一天,會變成一個世界的“中央‘美’麗國”。沒
有疑問的,因為中國文化中有見賢思齊,有”拿來主義“的傳統,如古代的“胡服
騎射”。


第二是獨創。中國有什麼是“自己”,在意識文化上獨特的東西呢?在前一貼,我
提到人類文明探索真理只有三條道路:宗教,哲學和科學。我們經常嘲笑的“法論功”,
其實就是第一類的選擇之一。宗教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繼承性”。每個教派的存都
供選擇,如庫恩提出的“Paradigm”一樣。一個經過充分理性教育的人,通常是選
擇一個更有哲學思想基礎的世界觀。


在哲學上,哲學現今的發展已經基本上是個死胡同,不論是在英語國家,還是在歐
洲大陸。所以被逼出來的只有一個新的哲學,這個新的哲學必須重回古希臘的“第
一哲學”研究,否則就不能擔起經典哲學的大任 - 這個新的哲學就是繼承經典哲學
對“絕對知識”的研究(聽着像什麼“放之四海”的東西又來了?):這就是第二類
選擇之一:以漢字寫成的新哲學“絕學”。


量子力學還在發展,就像人類世界的歷史還在發展一樣。以後的結論只是將以前的
結論作為一個子集,收入其內,這就是繼承關係。當量子力學的結論已經對探索人
類的未知世界“throw in the towel”,一個新哲學的能力,不是光憑“捨我其誰?”
的勇氣,而是必須有“真傢伙”才能站得住腳:因為,給中國一個哲學支點,中國就會將人類的文明支起來。


10從部分民眾信教看國民精神追求的需要 
在過去近六十年中,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得力與其政權的力量,曾一直站統治地位。
但在共產黨在世界範圍內的垮台之後,它的意識形態在中國的主導地位不僅轟然倒
塌 - 這一點從中共官員的現在何等腐化墮落就可以看出 - 而且出現了一個思想信
仰的真空。


人心的追求是精神的需要,是心的信服,這種信服不是僅靠權利或武力或物質利益,
所能左右。近年來首先出現了法輪功,最近又有“全能神教”一派,據說有幾百萬
人之眾。這些都是對信仰真空的補充。我沒有看到任何調查數據的材料,但我有理
由相信這些教派的教徒,相對來講,文化程度較低者占據多數。共產黨一概斥之為
“邪教”,是因為他們的教義畢竟難以經得起仔細推敲。共產黨等於說,“我們那
套都不行,你們那套還能成?”。


是的,共產黨有幾分道理。任何一個教義,不論是宗教性質或學術理論的,從根本
上講,是在比誰的“系統龐大”,或“根基廣大和深遠” - 雖然符合這一標準的兩
者,不一定肯定就正確。但畢竟這種標準,還是可以愚弄大眾的,因為大眾往往缺
乏敏銳的辨識能力。


馬克思的理論,是一個從上到哲學的本體論,至下到經濟運作方式和政治策略,十
分嚴密的系統。雖然它能自圓其說,所以愚弄了許多人。但他畢竟經不起歷史的檢
驗和社會運作的考驗,所以最終垮了下來。可以說,理論系統的要求,只是一個真
理標準的必要條件,但不是重分的條件。而這個理論系統必須符合科學或人類已知
的真理,才是這個理論能夠成為真理的充分條件。


精神追求的道路,決不比物質追求的道路容易。沒有反覆的失敗和迷途,人類不可
能發現真理的家園。這個精神追求的規律,在西方國家的歷史中被反覆證明了。今
天,中國人民,由五千年的歷史主要是物質追求的文化,轉向精神追求的文化開始
的道路上,只是剛剛起步。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吃飽之後,人要開始精神追求。
追求精神信條,同樣要吃苦頭,我們需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第九篇 範例猜想 
凡猜想,都是思想的火花,但還沒有嚴格的證明。早於哥白尼1500年,古希臘就有人提出“太陽中心論”的觀點,但後來還是托雷密的“地心說”占了主導地位。因為“地心說”有理論和數學模型支持,雖然缺乏觀察數據的支持。1500年後,哥白尼繼承了開普勒的觀測數據,並以數學公式證明了“日心說“。可以想象,人類對真理的發現,也是由猜想開始,逐步走向證實。所以即使是錯誤的猜想,也勝於沒有猜想,因為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本着這種思想,我將自己以下猜想寫出。
我提出“範例哲學”的概念,被我的網友斥之為“狂妄”,這使我想起了愛因思坦的“宇宙常數”的故事。


人類的精神產品,一種思想,一種理論,一套哲學,等等,一旦由世人知道後,如果有自身的價值,它會流傳,還會變化。流傳不一定是當時的繼承,有時甚至是“隔代”遺傳。如德國有個叫福雷格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他對語言的分析,超出了許多前人,生前發表了很多著作,可居然沒有人理睬。直到英國的羅素在研究語言時發現了他的學說,介紹給公眾,福雷格才被世人認識。現在學術界對福雷格語言研究的評價,決不在羅素之下。


更有意思的是愛因思坦。愛氏當年在寫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公式時,曾加入了一個自己設定的常數,他稱為“宇宙常數”,為修正值,為了和他的“宇宙靜態模型”預測相吻合。發表以後,其他科學家發現,愛氏本人也沒想到,帶有這個常數的公式,推導出的宇宙是“不斷膨脹擴大”的,正好與愛氏的主觀想象相反。其他科學家,如英國的愛丁頓伯爵等,在具體測量光的繞日偏移等的實驗中,是否發現如果沒有這個常數,他們實驗測試的數據更加準確,我不記得,但愛氏隨後立即決定撤銷自己這個“宇宙常數”,並深刻反省,稱其為自己一生所犯的“最大錯誤”。


那時,還沒有宇宙大爆炸學說。證實宇宙大爆炸的“宇宙背景輻射”還沒得到廣泛的承認,哈柏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當然不具備。但當這些後來發生的宇宙概念被哈伯望遠鏡所收集的數據完全證實以後,科學界現在完全接受了“宇宙是在不斷膨脹中”的思想。因為這個思想和數據吻合。不少科學文章提到愛因思坦的“宇宙常數事件”的感想是,愛氏將自己的另一個偉大發現就這樣的白白丟掉了。


“宇宙常數”事件,對後來的科學家的教訓是什麼呢?永遠尊照自己的初衷探索自然宇宙,不要企圖掩蓋自己的錯誤。永遠記住:人類在自然上帝的眼中永遠是孩子。任何偏離“赤子之心”,任何成人的社會偏見和狡猾,都最終要受到自然界上帝的懲罰,狂妄也好,故弄玄虛也好,一切都不濟於事,因為它們都是主觀的炒作:客觀的真理,永遠不以主觀的臆願為轉移。
A辯論法-《辯法》 1公布說明 
《辯法》,在無人預料,無人有思想準備下,橫空出現在北美網上。看似一個人偶然頭腦一熱的產物,其實是隱藏在背後的必然規律導致。


我們都記得,最近在北美網上,有兩場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辯論。眾多學子紛紛捲入,正方反方,發表文章數十篇。爭論之激烈,言辭之犀利,在中國大陸共產黨控制下不可想象。最終,如網友網友總結的:大家都愛國,都是作為炎黃子孫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是這些學人共同的努力,才使得“辯論需要方法”的思想,在我心中萌芽。前有古希臘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傑的榜樣。中國有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思索爭論,師生共習的傳統。這一切,都是《辯法》產生的必要條件。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說,沒有這些討論,沒有互相提醒,絕對沒有人,包括我自己,能產生這些關於如何辯論,怎樣制定規則的想法。


所以,雖然此《辯法》以我等三人名義發表了,實際上是全體同仁學子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等絕不應貪天功為己有,以自己微薄學識,掠人皋首窮經之成果。


我曾經的希望,是將那時的討論寫出總結,達成共識,大家簽署。但當時有些學人認為為時過早。現在雖由我主筆草成,一起過去和現在的討論着,都有權利要求補充,增添,甚至重寫。《辯法》版權屬於我們三人,也屬於大家。我心底的希望只有一個,就是彌補中國歷史上,在思維文化的認識論方面的缺失。將《辯法》,寫成繼《孫子兵法》之後,又一有文化價值的學術文獻。


今天的中國人不能僅靠祖宗的四大發明活着,古人的典籍也有不夠用的時候。尤其是在中國崛起的今天,我們需要新的嘗試。以誰的名字發表,最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朝一日,我們成為古人時,我們子孫會說,看來中華文明六千年來,我們的近代祖先,是先迎頭趕上了西人,我們才能有今天的超越啊。


中國傳統文化固然有許多缺點,但如果全盤否定,則犯了矯枉過正的錯誤。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學習。例如,海外華人家庭和子弟,無不以學習為榮。“昔孟母,擇鄰處”,的重視教育精神,悠久流傳,逾千年而不廢。其生命力,就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精神所在。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今天面臨網絡時代,人人可以上網,時時可以發言。有意見就要交流,交流就會引起爭辯。因此,我們需要補充儒家的學習和教育思想。我們認為:“思而不辯易偏,偏而無法則亂”


為此,我們三人,武子(五大諧音),冀子(老幾諧音),和徒子(兔子諧音),經過共同討論,決定發表,中國第一部“思辯和討論法則”: “<<三子辯法>>”,簡稱<<辯法>>。


<<辯法>>,分為“法與則”二部。則為規則,為開辯前應具心態。規則為3則。在一切辯論/討論前自我審視。


法規,分為“正法”和“反法”,兩部分。“正法”,共有8條。“正法”在一切辯論/討論中遵守。


“反法”,共有32條,供在討論/辯論中,識別和發現任何一方的各種邏輯錯誤而設立。


中國是一歷史悠久的國家。我們的祖先,早已具有認識爭戰的智慧,如<<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孫子兵法>>,更是高瞻遠矚,提出“只為和平而戰爭”的理念。


今天,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主張各種思想交鋒。不交鋒無以學習,不學習無以創新。所以我們提出<辯法>>的目的,是要以“思想交流代替相互武力威脅”。我們的目的要達到,“為天下和諧的大同世界,而進行思想爭辯”。


以下為正文。


I 規則:


1“己欲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兼信律”: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3 “溫情律”:也稱“錢穆法則”,理解,包容,篤厚待對方。




II 正法:


1 形式邏輯同一律


2 形式邏輯無矛盾律


3 形式邏輯排中律


4 形式邏輯充足理由律


5 辯證法矛盾律


6 辯證法一分為二


7 辯證法合二為一


8 辯證法三步論


III 反法:


9 馬虎眼法


10 偷換相似概念法


11 情緒刺激法


12 布陣聲勢法


13 長文消耗法


14 消聲匿跡法


15 旁敲側擊法


16 渾水摸魚法


17 王顧左右法


18 糊塗難得法


19 忍法


20 見好就收法


21 朝三暮四法


22 吃裡扒外法


23 對牛彈琴法


24 己昏人昭法


25 無資格(權力)法


26 皇恩浩蕩法


27 智取IP法


28 偷書不為偷法


29 擦邊球法


30 激將法


31 勸降法


32 語重心長法


33 年齡資格法


34 男女有別法


35 相面法


36 仰天大笑法


37 邏輯循環法(車轂轆話)


38 隱晦故弄玄虛


39 修辭法(如誇張,比喻,暗喻,諷刺,聯想等)


40 文體法(如詩歌,小說,散文,寓言,假設等)
B什麼是科學預測的必要條件? 
趁着過年網友慶祝之際,一位網友提醒我,範例的談科學部分有問題。因為是“酒後吐真言”,我聽後大驚,細細想來為什麼,得出寫這小篇的想法。


哲學家,同普通歌星一樣,也是人,也當然有人的弱點。希望一書成名,和一曲成名,或一脫成名,的明星相比,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真正偉大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一輩子沒有自己留下一個字。但他為自己的哲學信仰而死(服從希臘法律的民主裁決),使他的學生柏拉圖如此感動,為他寫了大量的描述。柏拉圖的對話文集裡,處處都有他老師的角色。只有他老師的自我辯護書“Apology”,打破了伯拉圖自己的對話風格,完全是蘇格拉底一人的聲音,可見蘇格拉底對他的重要。


哲學家的理論快速成功的方式之一,是作科學預測。黑格爾在這方面是個典型。但其錯誤太多,被後來的科學哲學大家,波普爾,幾近奚落的威望掃地。哲學家有時和科學家是一個人,如康德。康德的星雲假說,與拉普拉斯一起,已經在科學史上立下豐碑。但康德關於時空範疇的判斷,如他對邏輯的判斷一樣,又被證明是錯得。


所有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什麼是科學預測的必要條件?必要的條件,就是沒有不可,有了也不定成。不用說,我們不用找充分條件,因為沒有什麼人可以打保票說,滿足某個條件,科學的預測是百分之百準確。因為科學本身就是經驗的科學,而一切經驗本身就是偶然的。


科學家職業是科學預測的必要條件嗎?答案是否定的。愛因思坦提出相對論時,並不是物理學家,而他有其他物理學家不同的眼光。所以一個獨特的哲學的眼光,也是一個科學預測的必要條件。如果科學的職業不是預測的必要條件,那麼一點不懂科學肯定又是不行的。所以說,在多大程度上懂得科學的細節,而又具有哲學的眼光,看來近乎科學預測的充分條件。


多大程度懂得科學的細節,才能說具有充分的科學知識來做預測呢?我認為是要懂得科學的“形式”,而不是細節的內容。比如說,我要預測量子理論的“糾纏態”是否可能導致量子計算機的產生,或量子通訊的同步超距的可能性,我是否需要懂得每一個數學公式的推導?我認為是不必的。但我應該懂得數學公式推導的意義,既邏輯步驟,而無重要的遺漏。


所以,我必須依賴科普人士的工作,全面地理解所要預測的科學領域這些相關的數學推導的意義。但問題的遺憾是,幾乎沒有什麼科普書能理想地跟上最新科學的發展的前沿。但我很明顯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再重頭學習科學,所以,為慎重起見,不得以只有將有關科學的猜想留待身後由別人來發表了,如果幸運能夠留下來的話。


對速度的絕學思考


速度,一般來說,小學生的理解和科學院士的理解大概一樣,既是,一個物體經過另一物體所用的時間。也就是說,速度是在時空的範圍中定義的。


從絕學上看,一個時空中的事物,當然也包含速度,都是“範例”,one instance。而任何一個範例,都是相對的 - 因為它在時空之下。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速度,都像是自然數列中的一個值,“還有大頭在後面“。


這樣來說,愛因斯坦提出的光的速度每秒30萬公里不可超越,就一定是錯的。如果歐洲的原子能中心還沒證出來,中國的物理學家們,努力吧!我敢打賭,愛因斯坦一定錯了,其錯的證明,只是個時間問題,而且這個證明已經走到了科學史的大門口了。


那到底有沒有“絕對速度”呢?以絕學的角度看,沒有。因為,只要速度的定義產生與時空中,那它必定是相對的,也就是必定是可突破的。誰說的哲學是自然科學的指南?應該如此,因為自然科學是“形而下”的領域,而哲學(絕學)是“形而上”的領域。


從哲學上看,從已有的絕學角度看,結論,就是如此簡單。不要被蒙了,絕學的認識,卻不是一蹴而就的 - 如同那個行駛中途出故障的火車頭,敲一榔頭的退休工程師的故事。那一榔頭只值一刀。




C 範例哲學的“時空猜測” 
NASA的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你可注意到照片裡面有一個小女孩象個華人?沒錯,她是華人。而且她還不是公司“Kid's Day”,工作人員帶來的家屬小孩,她是一個此探測器的參與者之一,雖然她只有九歲。NASA需要給探測器起一個名字,因為這是人類首次壯舉。從幾千名參賽者里,這個華裔女孩的起的名字被選中:“好奇(Curiosity)”。中國人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華人的貢獻絕不能低估 - 雖然她還不是“full-time”員工。
讓我們繼承人類的這種“好奇”的精神,繼續探索自然未來,因為那永遠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如康德所說,“The longer and more earnestly I reflect on the them, the more two things fill me with constantly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starry heavens without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我思考的時間越長,越認真,我對這兩件事,越感到不斷增加的欽佩和敬畏:頭上繁星閃爍的天空,和內心深處的道德法則。”)”。康德,雖然是個哲學家,他也是“康德-拉普拉斯星雲猜想”的發起人之一。可見,人類的好奇心,不論在象牙塔中,還是在實驗室里,本來都是一樣的。範例哲學遵照榜樣的力量,不理會譏笑嘲諷,也繼續科學猜想的探索。
範例哲學也經作了幾個科學方面的猜測,如“以太存在”,“人類在宇宙的唯一性”,“光速的相對性”,“量子力學所顯現的時空界限,是物理學粒子的“確定性”的極限”等。下面這個設想是關於“時空的作用”,既,“人類所知的時空中的單位,都是宇宙存在一個‘絕對速度起源’決定的”。
從一點科學史說起。在上個世界三十年代,諾貝爾物理學獎,授給了兩個證實了“宇宙背景幅射”的科學家。“宇宙背景幅射”,早就由天體物理學家推算出來。它是“宇宙大爆炸”假說的證據之一。在此發現以前,科學家們對“宇宙大爆炸”假說,持非常大的懷疑,但“宇宙背景幅射”發現以後,科學界則從此形成了比較一致的看法。這與範例哲學的關於速度的猜想,有什麼關係呢?
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已經證實,在高速運動的物體下,會出現“尺縮鍾慢”的效應。以此,相對論證明了時間和空間的相關和一體性質。如果將這個結論進一步抽象化,
我們就可得出,“物體的時空性質,是速度的一個函數”的結論。既,高速運動,是速度的一個特例,如相對論所表達的。而時空本身的性質,都是由“速度”決定的。這個“速度決定時空”的“定理”,隱藏在“高速(接近光速)運動的物體,導致時空變化”的這一判斷的前題中。
從萬物是範例的角度來看,下面的問題就是找到一個“絕對速度的參考系”的問題了。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高矮,壽命,植物生長的快慢,都是因為地球的運動速度和這個絕對的速度參考系,的相對關係決定的。至於這個源泉,是宇宙大爆炸的“奇點”,還是在其他什麼地方,是天體物理科學家的事了。
1網友作文的意義 
我想不起來這件事怎麼開始的。我只記得這是一次”拉長”的網上討論。如同許多中國人的討論一樣,當大多數人都在滿足自己心理上的宣泄,不論何種心態,只有一個網友的感覺跟別人不一樣。


他告訴大家自己有些感受要寫出來,像小學生作文一樣,請各位”老師”指正。與每個人都在大刀闊斧地誇誇其談相反,這種態度無疑是一股清風吹了進來。但誰也沒在意,因為這可能是一輪新的”故作鎮靜”而故弄懸虛。何某人從作文一,一篇又一篇,發到了作文四。我的感覺,從不當回事,到注意,到懷疑,到驚訝......隨着大家注意力跟隨他的文章的轉移,他也受到大家批評和建議的啟發,他的文字越寫越發人深醒,使眾人瞠乎其後。您如果問,"So what?!", 下面是"what".


大家討論的問題是文化中的哲學問題。凡是理論都有爭論,對錯眾說紛紜。所以自然而然的結果就是,能不能理論與實際事例結合起來說明對錯。範例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都終究會碰到同樣的問題。而且何先生所作的這種結合工作,別人也有機會碰到過。我清楚地記得老幾數個月前講述,範例本體論與早上寫作的關係。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聽了範例的本體解釋像類似“如霍然開朗”的感覺。另一位網友嘎子,也有相同的感受,曾告訴我說,範例不是“爺爺輩,而是上帝”。我想他們都沒有奉承的意思,都是真實的感受。範例,如果是真理,這就是其力量必定震撼人的心靈。“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就是說免不了不受周圍事件影響。真理必定會影響人,因為,如前面所說,真理和思維是一致的,只是認識早晚的問題。遺憾的事,每個人的機遇和執着和眼光的不同,決定了發現真理並貫徹到底的,必定是極少數人,有非同常人的眼力。這個機會降到了何先生頭上,這個應用的題目是,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的解釋。


當代宇宙學的最主要的結果是一個叫“大爆炸”的宇宙觀。在此基礎上,黑洞,奇點,大塌陷,等其他觀點得以發揮。大爆炸的猜想,是上個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比利時神父、物理學家喬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關於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勒梅特首先嚴格證明了相對論的一個數學公式,同時提出了宇宙膨脹基於“一個點”的思想,這就是“大爆炸”的思想來源。開頭,當然沒多少科學家將他的意見當回事,儘管勒梅特是一個物理學家,而且對相對論有貢獻。關鍵的轉折發生在一個進一步猜想的證實。不久有科學家提出,如果大爆炸是真的在宇宙中發生過,那麼根據當時的熱度,宇宙中到現在應該還存在一個大爆炸的“背景輻射”。這個猜想得到科學家在三幾年證實,這個科學家還得了諾貝爾獎。
隨後,關于勒梅特的大爆炸的證據,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細緻,出於許多渠道的證實。特別是在哈伯天文望遠鏡上天后,所觀測到的“紅移現象”等事實,更令人堅信不移。現在科學界對大爆炸的事實接受,一點也不比相對論或量子力學的理論,更持懷疑態度。我們的宇宙開始於一次大爆炸,作為一個逐漸越來多證明的事實,對人類思想的震驚是巨大的。因為它告訴了人類世代關於宇宙起源的各種猜想,都需要重寫。這些猜想包括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都有。


大爆炸的解釋應該怎樣?自從它被逐漸證明出來以後,近一個世紀以來,在哲學上沒有人給出過系統的解釋,起碼我是不知道有這樣的哲學理論存在。範例哲學的思想,是在這方面的一個嘗試。範例哲學是否是真理,不是主觀意見所能說明的,它需要更多的支持證據。我的網友等,經常促使我在中國文化中尋找靈感。我在流覽中國歷史時,發現古人老子有這種思想的苗頭。但他不是系統地和一次提出的,也不是直接專為此而言。老子的這種思想,經魏晉時期的玄學,才將宇宙的起源,“從無到有”,的討論發展到清晰的程度。但這也僅僅是一家之言。而且後代關於道的討論,又給道予重新的定義。如在1840年以前,中國主要的哲學思想理論,是關於“理”和“心”的觀點,這時道就被解釋為理和心了。


何先生的獨具慧眼之處,在於他只是經過大家討論的提醒,很快意識到這個理論與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事實的關係,而且提出了一個較為詳細的解釋。他的解釋不僅使用了範例哲學的觀點,而且將中國文化中古人的關於宇宙起源的合理猜想中許多正確的地方,提煉了出來,給予了現代宇宙學大爆炸這一事件多方面的證明。因為不僅“英雄所見略同”,而且,按照古希臘巴門尼德的觀點,“真理只來自一個地方,因為思維與物質同一”。我認為,不論今後怎樣,何先生對範例思想的轉播,對中國文化的轉播,對提升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都有一個意義深遠的貢獻。


他的文章證明了,中國人的哲學智慧和能力,絕不在希臘人,德國人,英法人之下。以前只是缺乏系統和方法。中西一旦交流了,通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方法,中國人畢竟可以作出對人類的精神文明方面,自己獨特的貢獻。


附:
第四篇作文:何岸泉猜想
送交者: 何岸泉 2013年01月15日12:50:23 


老師,
這是學生的第四篇作文。在這篇作文里,學生向老師匯報我的宇宙觀。中國文化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化,其中老子的《道德經》和《易經》等經典書籍,流傳至今。古代經典著作中,有關“道,無極,太極和兩儀”概念的出處:
《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無法道,道法自然。”
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
是老子對宇宙的解釋,即老子的宇宙觀。
《易傳•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使用古代先賢的語境,結合現代科學成果,和絕學語言,來表達我的宇宙觀。
一,道,無極,絕對,大爆炸之前
我們人類思維中的宇宙,始,在《道》為道;在《易》為無極;在《絕學》為絕對。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是大爆炸之前狀態。
但是,必須要說明和強調的是:道中蘊含着一,無極中蘊含着太極,絕對中蘊含着在,大爆炸之前已經蘊含着大爆炸的種子。
若把女體比作道、無極、絕對概念,則女性嬰兒時期,雖無成熟卵子,但在其卵巢內,已經有數量先天固定的未激活卵子。
二,一,太極,在,大爆炸
人類思維中的宇宙,演化到在這個狀態時,在《道》來說,道中蘊含着的一,自道中生化而出一;在《易》來說,無極中的潛伏的太極生化成太極;在《絕學》來說,就是到了在的概念;從宇宙大爆炸學說來說,就是宇宙發生了大爆炸的一瞬間。
若把人類卵子作比喻,這代表卵子被激活的一瞬間。
這一階段需要強調的是:沒有時間概念的一瞬間。這個狀態,在時間上為零。即,宇宙時間啟動前的一剎那。雖然脫離的“絕對”概念,進入“在”的領域,但此“在”,與其說是“在”,還不如說是“無在”為妥。
所以,我建議絕學中的“在”,改名成“無在”更恰當些。
三,二,二儀,定在,大爆炸後的基本粒子
人類思維中的宇宙,演化到在這個狀態時,在《道》,從一中生化出二;在《易》,太極生化出兩儀,陰陽兩儀;在《絕學》,是定在的概念,即真實存在;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是大爆炸後,宇宙中充滿正負兩種基本粒子的狀態。
這個階段,是時間的開始第一瞬間。極短的時間,確確實實有時間概念了,所以說是真實存在。但要注意的是:變化尚未開始。
四,三,四象,存在,宇宙基本粒子開始相互作用
人類思維中的宇宙,演化到在這個狀態時,在《道》,從二中生化出三;在《易》,兩儀化四象,即正陰陽和負陰陽四象;在《絕學》,是存在的概念,即變化存在;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正負基本粒子開始運動,但尚未產生正物質和負物質。
五,萬物,八卦,範例,正負物質生成
人類思維中的宇宙,演化到在這個狀態時,就是我們人類現在所處的宇宙的狀態。在《道》,萬物已經生成,按照道的法則,循環往復;在《易》,四象已經生成八卦,正負陰陽層層疊疊無窮變化。在《絕學》,為範例概念。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已經證實存在由反物質組成的黑洞,和由正物質構成的恆星行星等。
六,思在
在《絕學》概念中,思在是揭示存在的抽象性,即人類是思維對宇宙基本粒子,和物質存在所起的作用。
七,宇宙大爆炸的非唯一性
根據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結合《道德經》《易經》《絕學》的哲學概念,我認為:
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正反基本粒子,經過相互作用產生的正反物質,正反物質在宇宙間運動循環融合分解,變化出今天我們所見宇宙的絢麗多彩。但是,由於同物質的相互吸引力,和正反物質的同歸於盡特性,大爆炸所產生的正反基本粒子及正反物質終究會融合消失,最後宇宙必回歸於道、無極、絕對狀態和大爆炸前狀態。
但是,我先前已經說了:“道中蘊含着一,無極中蘊含着太極,絕對中蘊含着在,大爆炸之前已經蘊含着大爆炸的種子。”此一非唯一,此太極亦非唯一太極,此在也非唯一之在,大爆炸的種子,並非一顆。
當大爆炸再起的時候,你就知道:宇宙大爆炸,具有非唯一性。
八,此宇宙尚未玩完時,有沒有可能,另一個大爆炸又起?
不知道。
學生,何岸泉拜
2013年1月15日
2範例哲學的人類科學知識界限 
在從上個世紀開始到現在的100多年以來,人類在科學知識的探索方面遇到了一個空前的挑戰。這個挑戰,或者“撞牆”,使得科學技術幾乎在原地踏步 - 科學家通常稱作:瓶頸。


這個挑戰來自四個方面,它們分別是:1)量子力學和關於相對論的統一場論;2)量子力學關於“測不準原理”的廣泛共識的接受;3)人的意識與大腦思維的關係;4)和當代天體物理學中宇宙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分布和探測。人類已經知道了宇宙中的四種力的存在,如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以及前不久歐洲原子能中心對撞機對波色子的發現 - 對早先預測的粒子存在,用於解釋微觀粒子如何產生物質和弱相互作用力的一大空白填補。


嚴格地說,對人類理解自然界的探索中主要問題,後三者更為重要一些。因為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統一,只是數學表達公式的精簡與否的問題。真理是客觀的,並不依賴人類理解方法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各自獨立的數學表達式已經代表了真理的發現,精簡表達式的統一場論,只能帶來更完美的更華麗的外表,而且這一步的發現只是時間問題。沒有人類知識的根本“質變”,“量的增加”只能是錦上添花。


其他三種問題的性質,則複雜的多,而且涉及更深入的問題。也就是,當人類反覆求解這三個問題,反覆證實這三個問題的真實性,人類是否應該繼續延着過去的經驗路線,既,仍然認為是一定可以突破此瓶頸,而不需要跳出思維的局限,採取“out of the box thinking”的思維方式。


比如關於“測不準原理”,通俗地說,當“盾"比“矛”還小時,很明顯,矛和盾的位置就變換了。原先的矛,永遠也不可能刺進原先的盾了。所以科學探測儀器必然要干擾微粒子的動量和位置了。同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腦神經外科醫學家,不能探測到意識生成的規律,不可能從大束神經元的啟動與點燃中,理解他們與人類的意識的關係。既人的大腦是如何產生自我中心的意識,和進行思維如何可能的問題。如果科學遇到障礙,因為自然科學的經驗性質,哲學必須提供新的自己的解釋。既哲學應該從邏輯上指出科學探索道路的正確性與否,從而領導科學前進。


這就是範例哲學試圖解決問題的方法 - 提供哲學的解釋,啟發科學家的研究深入。範例哲學將量子物理學的粒子對象,和思維中的神經元運動,看成自然界存在的現象。他們不是一般的現象,而是自然現象的最後堡壘,既,他們處在“自身形式”的最後消失階段。


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將自然現象散布與存在的哲學概念中。具體地說,一切現象的邏輯前提是“絕對”的背景。絕對是最根本的範疇,不容質疑。絕對就是中國傳統概念的“無”。從“無中生有”開始,第一個起點是“在”。用當代天體物理學的看法,可以視在為“奇點”,這時一切都等於零。在奇點儲蓄足夠的暗能量和暗物質之後,在的所維尺度中的一個 - 存在的範疇 - 就產生了。由於存在範疇內容的空泛,存在與是不存在任何具體的內容,就是非存在。暗中的能量潛在的物質,與存在的空虛性,導致了宇宙的大爆炸的開始。首先在爆炸中產生的是時間。由時間產生空間和其他的限制性。這就是第二維,“定在”的開始。定在,是-存在的規定性(多,數)由大到小,由固定到飄忽。最後產生思在- 作為思維的規定性(重構現實,抽象掉時空,變成記憶(符號?)儲存)具體到抽象,形象,符號,數字,邏輯,理性,悟性等等。


所以說,範例哲學認為,面對這四大問題,人類也許遇到的不再是過去類型的瓶頸困難,而是需要轉換思維方式。下面這就是簡要的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對這些科學問題的嘗試解釋和圖解。








能否用範例哲學的本體論的知識,嘗試證明人類所知的物質和能量比例符合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E=MC^2呢?我們知道人類所知到的物質和能量,僅僅占宇宙總能量和物質的百分之四左右,計算約是這樣得來的,參見下面一書:"The 4 Percent Universe: Dark Matter, Dark Energy, and the Race to Discover the Rest of Reality by Richard Panek”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推測:如果以“絕對”的範例本體論背景下的“世界”,作為百分之百,而我們所知道的,現在居住的地球,和所屬的所有星系算“一次大爆炸”後的結果,算作“1”。那麼如果我要計算我們所知道的所有質量和物質的在定在,存在和思在範圍內的比例,也就是相當於整個範例本體論所描述的“絕對世界”的幾分之幾,我們就按照簡單平均一下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所占的當在大於零時,相當於整個範例本體空間“1”的八分之一,也就是0.125.然後再簡單平均一下三個維度所產生的“物質”,有理由相信,在宇宙中,物質(能量)的分布是大致均勻的。真正定在的物質和能量,才是我們可以計算的:0.125/3 = 0.041左右,也就是4.1%, 整個三維所占體積的三分之一為物質和能量的比例,大約符合天體物理學家算出得出大約4%的數據。是不是範例哲學有幾分預測性,您自己判斷。
世界末日談人類的滅亡


今天是瑪亞人日曆的世界滅亡的日子。看來什麼都沒發生,除了賓州又發生了槍擊案,三個人確實滅亡了,其他人看起來都沒事。但這並不能說人類不會滅亡。中國人說,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就是這個意思。從另一個更令人顫慄的真理來看,任何產生的事物,都要滅亡(We don't want to hear this truth!)。所以我們最好想想,這個結局會怎樣發生,以便給兒孫們個提醒,起碼有個心理準備。也不算白當了一回古人,因為中國人崇拜古人的智慧。


我覺得下列9大任何條件都可能造成人類滅亡:


1 人類全球不治的疾病
2 人類環境的污染造成人類死亡
3 人類能源用盡來不及補充新的能源
4 人類自相殘殺
5 外星人入侵摧毀了人類文明
6 天外飛來的天體將地球撞壞或引起塵埃使人類窒息
7 太陽被撞毀導致地球進入嚴冬而死
8 大爆炸的周期完成地球和整個太陽系進入塌陷和被黑洞吸入
9 其他巨大形體進入太陽系導致太陽系星球軌距混亂而造成地球溫度變化而人類死



最後讓我們牢記甘地的話:


"Live as if this is your last day of life and dream as if you will live forever."


從現代宇宙學大爆炸理論看人類的唯一性


現代宇宙學,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在大爆炸"big bang"後才產生的,這已被世界的科學家普遍接受。
因為它不是個別人的獨斷,而是多種證據所表明。真理的標準,只有兩條:是試驗,或歷史和眾人,這三個因素所控制。或前者試驗,或後者歷史和眾人,其他別無選擇。這個真理標準的嚴格性,同樣適用於"範例哲學"。


如果將人類的存在尺度放大,我們會看到,我們的世界,不過是在一次的大爆炸,這一個系統中。根據範例哲學"唯一性定理",任何事物出現的幾率,因為宇宙的偶然性無限大,僅僅為一次。這樣看來,生命的出現,由此導致人類的出現,是這個系統的唯一的一次,在我們目前的,沒有結束的,宇宙大爆炸中。這個結論,與多數人猜想的外星人存在於我們宇宙其他地方的猜測,完全相反。


如果要追求原因,我認為是我們的太陽系,太陽與地球的特殊關係,所造成的溫度,例如,產生的。其他星系,沒有這種完全一樣的狀況,適合人類或生命存在。


人們可能會反問,哈勃望遠鏡不是觀測到上百億個與我們太陽系類似的星球存在嗎?是的,他們是類似,不是等於。即,不可能有同我們太陽與地球的關係,一模一樣的星體存在。類似我們星球的某一個條件,一定不具有,由此必定導致生命無法出現,所以,沒有人類產生的可能。


最後,懷疑範例哲學的真理性嗎?好,記得萊不尼茲嗎?他的一句名言是,"天下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反之也一樣。他的聽眾是樸魯士帝國的宮女。我們現在比那些宮女聰明點了不是?


3絕學的物理學預言


任何一個自然科學的學說或理論,根據現代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和庫恩的觀點,首先必須提出證偽的條件。但被證偽並不是理論錯誤的充分條件,因為理論的體系又分為核心部分和外圍保護帶部分。只有核心部分的拋棄,才導致理論的替換。自然科學是如此,社會人文意識形態領域也是如此,不過更複雜些。因為在後者,不僅是人們觀念的轉變,還有實際利益的關係。


愛因思坦提出的相對論理論,在此後的1個世紀以來,逐漸地被普遍接受,決定的因素是他提出的科學預言得到了證明。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理論,在今天已經被普遍拋棄了。決定的原因是一百多年以來的社會發展事實證明他的錯誤。馬克思講過“理論只有徹底就能說服人”。準確地講,應該是“理論只有徹底就能煽動人”。最後能夠真證說服人的是事實。因為馬克思本人出生在德國,一個有典型西方理性傳統的國家。所有他的前提是,人是有理性的。他大概沒想到他的理論活的最長久的地方,恰恰不是以理性為主要文化特徵的西方世界,而是以利益為“實際人生目的“東方大國中國。馬克思,作為一個一生呆板到病態的書呆子,大概也不知道什麼叫“掛這羊頭賣狗肉”的把戲。不知東方有人會掛者他的理論招牌,而干着與其理論完全不相關的事情。


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複雜性還表現在其它的社會檢驗結果和理論內核的脫節。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核心來源與他改變了的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這裡且不談是否他的改變合理,而是黑格爾的辯證法本身就有缺陷。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是,黑氏誇大了辯證法中矛盾對立關係的應用範圍。他本人在談及他的歷史和道德觀時,他堅信代表道德的決定力量,具有歷史意義的是國家意志,而不是普通個人,如拿破倫代表的國家意志。他由此否定了西方文化傳統中決定性的“個人自由”的政治基礎,因此他的理論倍受批評。這一切都說明了社會領域在理論系統真理性檢
驗上的複雜性。
由此可見,一個新理論的創立,必須給出檢驗條件。檢驗條件被證偽不一定必然被拋棄。但如果沒有檢驗條件,必然不是科學的,因此不帶有真理性。任何不帶有真理性的學說不能被人的理性所接受,因為人的本質是理性。人有的非本質的其他本性,如感覺,惰性,利益關係等,還可以接受其他非科學的理論,如宗教,迷信,道聽途說的觀點等。而任何認真嚴肅的理論,不可不面對理論檢驗條件提出的挑戰。


作為一個新的哲學,絕學,提出了範例的思想。範例必須應用到一切哲學能夠應用的領域來檢驗。其中自然科學,尤其是現代物理學,就是範例思想最好的檢驗場所之一。具體地說,範例對現代物理學提出了四個預言和二個方法。它們是:1 光速可超越;2 以太存在;3 量子糾纏的本質非時空性;4 時空的本質是運動。和 1 科學試驗終止於時空限制;2 科學預言證實真理。


範例與光速和量子纏繞


我最近淺趟了二個科學領域的混水,雖被斥之“科盲”,但“日漸憔悴終不悔”。這就是量子糾纏和光速不變的哲學意義問題。


我不是個科學家,只是從新哲學的角度透視它們,給予新的觀點和預言,作為檢驗條件,如“以太存在和光速可超越”等。如果能證實新哲學的預測,能幫助科學家們有新發現,我就非常滿意了。本來哲學和科學家就是一家人。不是我在套近乎,而是自古希臘時的哲人們就是如此。到牛頓發表論文時,他還稱自己的書名為“自然科學的哲學原理”之類的題目。近代以來,哲學和科學的發展到如此深入和細分的程度,幾乎很難一個人窮其畢生精力同時精通兩方面了。因為人的壽命從那時起到現在,並沒有成倍增長,而知識的增長不知道有多少個數量級了。所有很多搞理
科的人開始嘲笑文史哲學人了,“笑問客從何處來?”。我遇到此種情況只是在心裡暗想,這是數典忘祖啊。


題規正傳。作為新哲學的絕學,其核心思想就是範例。範例既大到我們整個自然界,小到微觀粒子,因為它們都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一個範例從範例原型出來的目的:運作或運動。否則範例產生出來有什麼用呢?這個運動之下就產生了“時空”。我們的眼見的,周圍的時空,就是相對論的效應的體現。而不需要人類等到製造了接近光速的東東,再來體會“雙生子詳謬”等例子。而引起我們周圍時空的原因,就是“速度”,就是我們周圍的世界的運動的速度決定的。人類依附於地球,地球依附於太陽系,太陽系又依附與銀河系,銀河系又依附於...等等。這一系列的運動和運動的速度,落實到我們人類所見到的周圍的一切,就決定了我們的時空觀念。這就是我理解的新哲學對光速和時空關係推測的哲學意義。


範例的另一個意義在於解釋量子上的纏繞現象。愛因思坦雖然偉大,但畢生還是沒有理解量子纏繞現象。他稱量子的“非區域性”纏繞現象是“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纏繞現象解釋的難度在於,它不適合用我們人類已懂的知識解釋。這意味着必須有新的思想產生。幸運的是,思維本身作為範例原型的一個case,有無限的認識功能,如同範例原型本身一樣。所有從新哲學的觀點來看,這是因為纏繞現象己經涉及到了我們人類的物理世界的“邊界條件”了。這個條件就是時空。在時空以外,不是人類經驗過的物理世界。但它可以是人類思維邏輯產生的世界,既其他多維世界。根據這個思想,可以由人類的夢中的世界作解釋,也可以用雙袍胎的心靈感應,甚至用情人的“心有靈犀一點通”,來解釋。總之,我們必須脫離“時空的框架”來理解這一現象。否則,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理解這個“at a distance”是如何可能的。


福爾莫斯說,當你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原因之後,剩下的選擇,不論如何看起來如何地不合邏輯,它一定是你要找的答案。科學發現也是破案,不過一個是在社會領域,一個是在自然領域。不幸的是,人經常自以為聰明,實際更愚蠢反倒幫助了破案,而自然界不會。所以這就使得科學發現變得雙重地困難了。


對速度的絕學思考(4)


哲學的核心是第一哲學。第一哲學就是行而上學。中國大陸批判行而上學,認為行而上學是僵化,唯心的代名詞。共產黨的這種哲學認識,統治了大陸超過半個世紀,使今天活着的人,幾乎都不知行而上學為何物。中國大陸辦了成千上萬的哲學系,沒有行而上學這門課。如果西方的哲學家到中國,他們一定會笑話中國人根本不懂哲學,先給中國人好面子的心理一個重重的一擊。如果他們不講出來,他們在心裡也是這麼想的,他們免不了繁衍中國同行。這真是中國同行的恥辱。我記得有多少次,學校里請了老外研究同課題的學者辦學術討論會。老外一般不象中國學者那樣愛爭着發言,但他們到幾乎最後一張口,往往是語驚四坐,令中國同行目瞪口呆。我自己當翻譯都親身經歷了二次,在全國範圍內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有人也許會說,西方哲學僅年來的發展不是越來越遠離行而上學嗎?是的。無論歐洲大陸的學者,還是英語國家學者,都逐漸脫離了研究哲學的行而上學的傳統,而更傾向於研究心理學,語言學,科學哲學,結構主義,系統論,現代化學說等等。這也是哲學家變得庸俗起來的標誌,他們也耐不住世外桃園的生活和物質世界的引誘,想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如果不象歌星一樣,一夜爆紅,也希望象愛因思坦一樣,活着時見到成果。如果有人作歷史名人統計的話,我感覺是,哲學家生前名利雙收的遠不如當科學家多。我個人認為這些都象是荷馬詩史中女巫的誘惑,人生會有,學術也會有。作為新哲學的絕學,就是要在行而上學這第一哲學問題上來個“哲學復興”,就像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一樣。借今天中國在世界上崛起的東風,絕學的任務就是本着“哲學復興捨我其誰?”的態度。我寧願世人批倒這個學說,而不是“萬馬齊喑”。一個不及格的學生也勝過一個不學習的孩子。因為前者還有機會,而後者終生埋沒。


題歸正傳。幾次談速度,我的一個核心思想,是從絕學中來的“條件性”。是範例從根本上看,是一個“Package”。我根本反對黑格爾“線性邏輯推導”的觀點,認為世界的邏輯是可以開始從“Das Sein (being)”,到“Das Nichts(nothing)”,再到“Das Werden(becoming)”。因為沒有“條件性”,就沒有“存在(being)”。而條件性是不能以存在的形式出現,因為條件是存在的“基礎”。


這個條件,就是“規定性”,就是一個事物與其他事物的關聯。當我們知道一個規定性後,我們就應該可以順藤摸瓜地找到其他相關的條件(因素)存在。上篇中關於光速的討論,使我陷入枝節性的“慣性系統”的泥塘之中。使我的“保護帶”受到了衝擊(被五大同學打的半死)。但這個核心是沒有被觸動的。這個核心就是,“對任何一個定量來說,它都有其相連的條件性,它都是一個‘Package’。”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光速,象圓周律“Pi”,蒙德爾發現的豆子分裂規律,“e”,自由落體的恆定加速度“g”,等,都是“規定的量”,都應該可以找出與之相連的其他事物。這些規定的量,都是“經驗的量”,都是通過觀測,試驗得到的。也就是說,他們還都處在“經驗科學”的階段,就像中國的中醫一樣。科學家的任務是找到這些聯繫的事物,首先他們應該變成“嚴格的科學”,既由一個統一的公式推導出來,然後才是推導結果必須符合觀測數據。進一步, 推導還必須提出新
的預言和檢驗條件。第二,知道他們是可以變換的。如光速在空氣中,在水中,在玻璃中都不一樣。可以變小,自然也應該可以變大,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造成“ceiling”的原因罷了。


科學家的任務是發現“怎麼樣”,而哲學家是運用理性和悟性,發現“為什麼” - 這就是哲學行而上學的根本任務。


對速度的絕學思考(5)


在上文,我談到在絕學中範例的根本性質是“條件性”或叫“Package”。範例的根本條件是“時空”。這裡,我想用我非常有限的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結論,結合絕學的看法,作一個猜想,供討論。


我們知道,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前提,一是沒有絕對的參考系;二是光速不變。換句話說,參考系都是相對的而只有光速是絕對的。在這個基礎上,狹義相對論得出的預測是,對高速運動的物體,會產生“時長尺縮”的現象。愛氏的這個推論,已經被許多試驗證明了是正確的。這些試驗的基礎都是試圖使運動的物體時間加快到光速,然後相對靜止的物體的觀測者,得出這樣的結論,如“兄弟悖論”,“潛艇悖論”等。


我提出這樣一個想法。如果狹義相對論確實是真理,就像被許多試驗已經證明的那樣,我們其實可以反過來想一下。既,我們現在存在的時間和空間,其實已經在狹義相對論的作用之下了。也就是,我們的時間,比如人類平均年齡85歲,我們的身體長度,比如人類平均高度1米75,就是狹義相對論作用的結果。因為我們的地球有公轉又有自轉。我們的太陽系又圍繞着銀河系向北移動。整個銀河系又圍繞着其他什麼更大的星座系統運行。與這個遙遠的未知的參考系相比,我們地球人也許就本身是在光速或在接近光速中運動。既然我們的時間和空間也經被狹義相對論證明是一對“共軛”量,那麼我們的時空現存的以上“定量”,就是由這一範例的條件性已經規定好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這麼高,壽命為什麼這麼長的原因。


具體的說。假設,壽命為L;光速為C;我們運行的速度為V, 那麼我們可以得到:


L = CV


既然光速已經是個常數,那麼V越大,我們壽命越長。V,又是由時間T,和距離R,決定的。既,V = R / T


代進L = CV,我們就得到:L = CR / T


我們已經知道,L = 85歲;C = 300,000km (近似值);R = 地球的公轉 + 自轉 + 
太陽系的公轉...等等;時間單位用“秒”,T = 1。


將各個單位統一,我們不就可以求出“R”來了嗎?用同樣的道理可以求S = 身高,
只需要將求第一個公式的絕對值,既,S = 1 / CV,就可以了。


這個小推導具體細節的正確與否也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這種思想,既,我們已經生活在相對論所規定的時空內了。這也就是範例的條件性 - 時空的規定性。當科學和哲學走到一起是,就像古埃及金字塔靈柩中央的神秘機關與太陽照射進的光線連為一條直線了 - 對人的一種啟迪,意味深長。
對速度的絕學思考(6)
在這個題目下,(5)貼之後,有網友提出了三點批評。我感到這些批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必要作一個正式的回答。我首先感謝網友的認真。因為在網上,由於"faceless",一個人幾乎可以說任何話而不必負責。就象你到一家不需付款的烏托邦時代的”各取所需”的超級商場。你不但沒有貪婪,而且只按照自己的良知取貨。你無疑是個品行超前優越的好公民。當然,一個批評的中懇不僅取決於態度,也取決於認識的正確性含量。我就自己認為可商榷的部分討論如下。
我認為網友的批評可以歸納到3點。它們是,一,發現的道路;二,小環境與大環境的關係;三,時空的本質。
首先,科學的發現有規律可尋嗎?我認為沒有。據說愛因思坦也這樣看。誰持這種觀點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如果發現有邏輯的道路可走,機器就是大發明家。人類就無事可做了。從另一方面看,如果發現無邏輯可尋,發現的過程有大致相同的經驗嗎?答案則是肯定的。
發現的過程基本有三個階段。一,產生思想苗頭,有一個新的"idea"。這就是所謂”靈感的火花”或”天才的猜測”。這種火花的產生,是不可期遇的。來之剎那,去之倏忽。如果沒有抓住,機會就喪失了。我最愛的例子有,古希臘就有人提出日心說了。中國的老子用不到50字提出萬物現象與本質的關係。但他們都不是最終的桂冠擁戴者。原因就是他們提出的問題畢竟只是一個想法,即使是天才的想法。
這就自然開始了發現過程的第二個問題,系統性。系統性是說,一個好的想法,是一個價值的命題。你必須將其隱含其中的真理,一一發展和揭示出來,這樣才能得到普遍的接受。這是最費勁的部分。因為它不僅需要理性的邏輯歸納,而且需要經驗數據的支持,科學的發現尤其如此。這也就是科學家終生奮鬥的原因。
系統化完成之後,第三小點,是接受預測的考研。任何理論,如果不能證明自己的預測,基本就是個空中閣樓,遲早要倒塌。馬克思主義的命運就是如此。相對論的命運也是如此。正是因為相對論解釋了經典力學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水星軌道的問題,才使其被普遍接受。一個理論系統,首先要能接受經驗數據的檢驗。這是經典物理學建立起來的傳統。到了量子力學,這個觀點受到了挑戰。因為量子力學的理論,變成主要以數學公式為主了。但這並沒使量子力學的科學性得到懷疑,這是因為它必須提出預測條件。根據預測結果,還是可以判斷這個理論的價值。一個理論
系統僅靠自圓其說或有人相信是不夠的。量子力學是科學,而法輪功不是,其區別就在這裡。


具體到我假設的公式,我只是提出一個思想的火花,運用我的可憐的數學知識,走的儘可能遠。但在根本上,離系統化還有很大的距離。如果有人願意延着我的思路往下走,他必須是個科學家或數學家才行。當事物間的規律一經發現,單位的問題靠人為的定義既可解決,不應該在枝節問題上一葉障目。
讓我轉入談論二,小環境與大環境的關係。鄧小平用這個比喻談政治問題,所謂“資產階級思想自由化”,我是談人類環境的引力和相對論效應問題。在我看來,從人類居住在地球上看,人類的引力作用是巨大的,但我無法證明這個引力為什麼就一定大與相對論的效應。我們的地球是在運動中,地球的運動速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所知道的速度標準都是根據某個相對的參考系。相對論的第一條設定是沒有絕對的參考系。但它不意味着人類已經發現了所有的相對的參考系。我們怎樣才能證明地球的運動速度有多大呢?難得這不依賴於發現一個越來越遠的相對的
參考系嗎?事實上,既然地球運動的速度是無法確定的,我認為沒有理由認為相對論效應就一定小於地球的引力效應。
談到相對論的效應,接下來最後,就不能不涉及相對論(狹義)的本質,也就是時空的本質。一般的感覺好像是相對論的相對論效應,只是到相對靜止的高速運動情況下才用得上,如歐洲今天的微粒子加速器的建造。我認為,相對論的意義遠不止如此。事實上,我認為我們今天人類所面對的時空狀態的“定量”,本身就是相對論效應的體現。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的身體為什麼平均二米以下,我們為什麼活不到二百歲,這些例子,都是相對論的本質,速度的變化,已經決定的。誰是我們速度的載體,當然是地球了。地球為什麼能決定我們的時空,當然是它的運行速度了。
總結地說,可以認為相對論效應,是決定我們地球上一切事物的“時空定量”的“唯一”根據 - 這才是相對論所揭示的真正一個革命性觀念的地方。
D從絕學看待玻爾和愛因思坦的爭論 
昨天我發了一小段關於速度的絕學看法,引來了一位老友的討伐。從絕學發出之後,我還沒有遇到過“頑強”地抵抗。我正在自鳴得意無敵可討,北美網的網友幾乎一步“將死”剛出生的絕學。一天的亢奮過後塵埃落定,我感到實在有必要清晰地回答網友有關二個科學巨人爭論的物理學本質的問題。


網友在其力作“閒聊玻爾與愛因斯坦的物理學本質之爭”中講到:“玻爾在二十世紀初是量子力學的開拓者之一,哥本哈根學派的主心骨和物理學研究的巨匠,而愛因斯坦...這兩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對於物理學的本質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兩個人生前在任何可能的場合進行過激烈卻很有啟發的爭論。玻爾說: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the task of physics is to find out how nature is. Physics concerns what we can say about nature. 翻譯過來就是:那種認為物理學的任務是發現大自然的本質的觀念是錯誤的。物理學只關心我們如何描述大自然。即:物理學的任務不是去發現自然之本質,而只是描述自然的表現。愛因斯坦說: Physics is an attempt conceptually to grasp reality as it is thought independently of its being observed. In this sense one speaks of physics reality. 翻譯過來就是:從概念上講,物理學致力於把握實在,而實在是不依賴於(人的)觀察的。從這種意義上,人可以談論物理實在。”


絕學是新的哲學。任何一個新學科對已經發生和未來發生的事件,必須有自己的立場,必須能經受證偽的檢驗。否則,它就不是真理。


我昨天對網友的問題作了簡要的回答。主要是說,康德的思想雖然“對人類認識界限的劃定,對以後的自然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哲學發展的必然之路 - 哲學研究走向“絕學”),但康德無法克服自己獨斷“認知界限”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由他後來的哲學家,尤其是黑格爾,超越了康德從迪卡爾那繼承下來的,分裂認識和物質的二元性世界觀。所以,玻爾和愛因思坦的看法,根源來自於迪卡爾的二元論哲學思想,這個思想又被康德好好的發展一翻。


二位科學家的觀點都基於這樣的認識:“現象和本質”是絕對對立的,二者必須取一,非我即他(有點象中國人?)。而這個分裂,早被黑格爾的體系超越了。黑格爾明確地說,現象其實也是本質,是本質的一部分。我的理解是,黑是說,現象和本質之間,說到底,沒有一條鴻溝將兩者絕對分開。必須把現象與本質看成一個事物的二個方面。就像盲人摸象的結論一樣,現象和本質都是物質的一個側面,而物質是個整體。


黑格爾當然也有自己的問題。但他的三段論體系的問題,是誇大了自然發展中的辯證法的矛盾運動的“暴力衝突”部分。而他的錯誤與二元認識論無關,因為他的Das Sein(being)是“一切”,是一整個系統,是從“黑夜”開始一直“拱出來”到“天亮”現身,不存在/沒有分裂的問題。


必須說明的是,西方哲學的發展史,從德國四位理性主義大家開始後,變得非常professional (職業化)。哲學的詞彙,推理,概念等都變的使非專業人員,不敢碰了。這是因為德國的這四個老兄都是大學裡的臭老九教授,所以有意地提高了哲學的門檻,將廣大工農兵檔在門外了。到了黑格爾,由其如此。我當年猜想,全世界懂黑格爾的不過百個人,美國恐怕不超過二十個人,我的教授笑而不答(不過我當時就知道他肯定是不懂)。這就是為什麼黑格爾的東西很難為哲學界和科學界認可,除了他的政治歷史哲學讓馬克思大大玩了一回。


絕學繼承了黑格爾的成果,剃掉了他誇大的部分,走了自己的路。從絕學的角度看,物理學所研究的對象,量子,就是一個“普通範例(normal instance)”。範例的定義是在時空下的一切事物,所以量子物理學的對象,也是哲學意義上“相對”的。範例,是一個整體。如果你非要問什麼是範例的本質,什麼是範例的現象,就好比是問,什麼是大象的“扇子”,什麼是大象的“柱子”一樣。換句話說,絕學的範例,提出的是一個新的“paradigm", 用庫恩的話說。它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詞彙,新“邏輯”,新的認識方法(悟性認識)。所以,絕學跟以前的哲學比較,是兩碼事了。不過,這種變化,並不是從絕學開始的,而是從黑格爾開始(蠻有繼承性的,哈)的。


歷史上有許多時候,有價值的東西丟了,過了好多年,再來個復興,如“文藝復興”,中國的“文化復興”等。也許我們只有普及和復興了黑格爾的東西,使他起碼在英美語言國家得到理解,然後才輪到絕學也未必可知。寫到這,我想起了一個中科院西方哲學所的研究員,叫徐友漁。他出了一本書哲學書,盛讚英美分析哲學,稱之為“哥白尼革命”,還得了“金岳霖”社會科學獎。我很贊成徐的政治觀點和勇氣,可他的學術我覺得完全缺乏獨立的思考,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哀。
E 自然界“非物理運動變化規律”與中國共產黨的周期 
古希臘的偉大哲人亞理士多德,對大自然的各種變化有這麼一個想法:萬物有其歸宿,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升上去的,最終要掉下來,出生的,終究要死掉。物體有着名的四因說:本因 (原因)、物因 (物質)、動因 (動力)、極因 (目的)等等。中國的教育,將其連同祖宗的“天”,“道”的思想,一律稱為“樸素”,“原始”,而沒有再進一步的研究。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是西方近代科學思想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分析的原則,將事物由大化小,由繁化簡來解決籠統複雜的問題。從那時起,物理學家們開始把事物的運動,從亞氏事物的變化籠統敘述中抽象出來,仔細地切分,考察物體物理運動的性質與規律。於是才有了牛頓關於物體機械運動的物理學規律。牛頓沒想物體機械運動進到高速時,自己的規律會完全不適用,直到愛因思坦用相對論的出現。愛氏也同牛頓一樣,沒想到對物體的運動還有什麼要作的,直到海森堡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創建的量子力學,告訴他物理學上再往前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愛氏實在不願相信自己的運氣這麼差,還沒千古就有人出來取代自己,連連說:我相信上帝不會擲骰子。如果我們回想一下“牛愛海”的工作,我們就會發覺他們只是挖掉了亞氏思想的一小塊。在他的“事物變化”這個大題目下,許多工作還是有待去完成,尤其是對社會科學的指導。具體到中國的事物上,如何看待共產黨的歷史?


我在下面試圖提出一個“自然界非物理運動變化規律”的猜想,旨在總結“非物理學運動”的其他的物質存在形式如,化學,生物,社會,思維等等,的運動規律。從物理和哲學的概念中,我的想法也來源於四個因素:


1 時間
2 空間
3 內因
4 外因


具體的定義是:


1 T = 事物的發展的時間
2 S = 事物發展的範圍或空間
3 C = 事物發展的周期(曲線)
4 P = 事物發展的階段(初期 = 1,高潮 = 2,衰老 =3),以指數代表)


自然界非物理運動變化規律的幾何表示。想象一個幾何平面圖,T為橫坐標,S為縱坐標。C 為圖中的指數值曲線。在事物發展的第一階段,既“初期”,事物發展的曲線形狀比較平展,這時它的指數,P=1。這意味着,事物一切“正面”和“負面”的因素,互相抵消,最後剩下的“值”形成其發展的軌跡,所以一般都比較平緩。


事物發展的第三階段,也就是最後階段,其曲線形狀上升幾乎是直線,這時它的指數,P=3,既“立方”。這時一切正面或負面的因素,只要很小的變化,既被認為是“劇烈”的變化。其結果,不是出其的瘋狂增長,就是一下變成了負數,既,結束了自己的周期。


事物發展的第二階段,其曲線形狀上升較快,這時它的指數,P=2,既“平方”。這時一切正面或負面的因素,統統被認為是正面的因素,所以這時它的值的形狀是斜線上升,較為陡峭。


舉例來說,我覺得,一粒豌豆和中共的周期史的變化規律,都是遵從這個公式。讓生物學家更好地解釋前者,我這裡只試圖解釋後者。


中國共產黨當年打天下的時候,一方面宣傳會對社會廣大中下有利的理論,一方面又宣傳“公”有財產的思想。國民黨攻擊其為“共產共妻”,而共產黨的反駁是我們只反對國民黨的“專制”行為,而要建立多黨的,為大眾服務的民主社會,叫做“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的宣傳和行為得到一定的認同,這個階段他獲得的認同多與對他的懷疑,所以他的“價值”是一條緩緩上升的曲線。


中共的成功,待到建國以後,達到了高潮。一次又一次的路線鬥爭,人民都看成“正面”的努力,不管是政治運動,還是“大躍進”。甚至連餓死幾千萬人的60年代,也是“自然災害”,人民相信,它與共產黨關係很小。這時的共產黨的價值是“斜線”的迅速上升,一切正反面的因素,都變成了正面的因素,既“正值”。


文革,是共產黨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刻。正面的因素被無限放大,毛澤東成了神,他的話“一句頂一萬句”。不用說,共產黨的“價值”曲線,這時是“直線上升” - 只到華國鋒抓起四人幫後,宣告文革結束。由此代表者共產黨從登峰造極一下掉下來,從此開始走向“負值”。以後,共產黨作的不論“好壞”,都對自己的政權起了消弱作用,共產黨時刻好像都在想怎樣保證自己能夠多延長几年,而絕不可能恢復回昔日的輝煌了。


F形式邏輯的量化嘗試


說起形式邏輯,就不能不從亞里士多德說起。我們知道,亞氏在其“工具論”一文中,研究和創立了形式邏輯的三種形式:同一率,矛盾律,排中律。兩千年了基本沒有變動,直到思賓諾莎和萊不尼茲增加了一條“充足理由律”。後來福雷格和羅素發現了符號邏輯,以及哥得爾證明了不完備定理。


形式邏輯用來討論概念和語言表述的判斷,所以康德也稱其為“判斷邏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形式邏輯判斷所基於的是概念化世界抽象出的“一個點”,猶如幾何學上關於“點”的定義一樣,是一個沒有“量”的形式化代表。所以當我們用來判斷變動的事物,概括更大的範圍,就不能用了。如赫拉克力特說,“你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兩次”。在東方如佛教說,“世界既是真的又是假的”,等觀點。


這種動態世界的表達,違反了形式邏輯,但確實真實存在。為了克服形式邏輯的限制,黑格爾從古希臘的辯論術中總結了“辯證法”,並推而廣之為“正題,反題和合題”的三步曲。用黑格爾的意思來說,這個辯證邏輯就是世界運動發展的本質。


二個世紀以來,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經歷了由輝煌到衰落的歷史。特別是他的學生馬克思將其政治化,極端化以後引起的人類二十世紀的社會動盪後,人們現在普遍認為,這個辯證法的人為誇張成分太大,基本不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事實。這就是辯證法在哲學上和社會生活中失敗的原因。


如果黑格爾的辯證法有問題,那么正確的方法是什麼?或還有沒有一個正確的從思維規律,到人類歷史社會發展規律的方法論上,都起統一功能的真理存在?這些問題擺在二十一世紀從今以後人類文明前進的道路上。


以下,我試圖用量化的方法,對形式邏輯進行補充,供討論。我稱此為“形式邏輯II式”。


定義


Def:
1 s : space 
2 t: time 
3 o: observer/object
4 n: 0...N (表述數量化的下限和上限)
5 LSI:同一律
6 LNC:矛盾律
7 LEM:排中律
8 LSR:充足理由律


表述: 


I (LSI): A(s1,0...n, t1, 0...n, p1, 0...n) = A (s1,0...n, t1, 0...n, p1, 
0...n) 


II (LNC): not (A(s1,0...n, t1, 0...n, p1, 0...n) and not A(s2,0...n, 
t2, 0...n, p2, 0...n))


III (LEM): either A(s1,0...n, t1, 0...n, p1, 0...n) or not A(s2,0...n, 
t2, 0...n, p2, 0...n)


IV(LSR): A(s1,0, t1, 0, p1, 0) and A(s2,n, t2,n, p2,n)


說明:
用三維坐標確定形式邏輯的點,它們分別是地點(X軸坐標),時間(Y軸坐標)和觀測
者(Z軸坐標)。時間和地點的坐標的量度很容易規定。觀測者的定義稍微複雜,但也可從幾方面確定,如心理健康狀況,教育知識程度,等。


這樣量化後的形式邏輯,就可概括更廣的範圍,因為它包括了事物的動態發展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及觀測者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對經典的形式邏輯是錯的陳述,如”人不能踏入同一條河,對於上述"形式邏輯II", 就是正確的了。
反證法舉例:證“1+1”


哥德巴赫猜想(亦稱“希爾伯特計劃第八難題”):“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
素數之和”,既“1+1”,的形式。


證明如下:


(1) 素數符號定義:素數,P
(2) 大於2的偶數符號定義:偶數,E
(3) 合數的符號定義:合數, C
(4) 被除數符號定義:被除數,d,且 (1 < d < P)
(5) 整除( integer division)定義:Modulo,i.e. M (P, d) = 0
(6) 素數定義:P = M(d) > 0 ,同前(1 < d < P)
(7) 假設,如果 E = P1 + ( NOT ) P2 
(8) 已知,陳氏定理“1+2”, 有兩種形式 : I, E = P1 + P2; or II, E = P1 + 
P2*P3 )
(9) (7)已經假設 I 錯誤,所以不考慮陳氏定理的 I 公式. 僅考慮陳氏定理的 II 
形式
(10) 則必然有,E = P1 + C 
(11) 例舉:4 = 3 + 1,或 4 = 2 + 2,(1,2,3,都不是合數)
(12) 所以,(10)也不成立
(13) 所以,陳氏定理的II形式在偶數是4時,不成立
(14) 所以,(7)也不成立
(15) 結論:只有 E = P1 + P2 成立: “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既“1+1”的形式 


證畢。
結束語 
我在寫草稿時,發表了一些觀點在網上。一些網友在試圖評判“範例哲學”時,提出了一些問題。我作為作者,一方面很感謝大家的熱情和試圖幫助的努力,但同時感到有時無所措手足。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批評者是否真誠希望自己的看法有益與他人外,還有一個交流的渠道,路徑,或方法("communication channel"),等,是否可以作為基礎和背景的的問題。中國人愛言不由衷,缺乏真誠求知的風氣,是遠近聞名的。典型的例子如,當年“反美英雄嫁到美國”的北大女生,在克林頓總統的演講會上批評美國外交政策的以此來出風頭的事。但我的重點是要講交流的基礎如何建立。
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除了專業的大學生之外,很少有人專門研究。既是是大學生,所學的哲學專業課,也很多是錯的和歪曲的理論,如所謂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毛澤東哲學,階級鬥爭哲學。如果有一點西方的形式邏輯,西方哲學史之類的課,往往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沒有人真正細緻認真地研究。至於什麼是形而上學,什麼是本體論,什麼是認識論,什麼是現象學,根本無人知曉和關心。這也難怪,哲學系出來的學生,都是黨政秘書的後輩軍,是準備要當官發財的,所以沒有真正關心自己的專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哲學,如同男女結婚生育一樣,成了不用學,但誰都會的事。沒有人說,“我沒上過哲學課,所以不能談哲學”,就像沒有人說,“我沒受過婚前教育,所以我不可結婚”一樣絕無僅有。是的,哲學在中國是只要記住幾個字就可以談論了,如“道可道非常道”。反正一千個人讀,可以有一千種解釋。更不用說老祖宗們“不喜歡”標點符號,使支言片語更顯得高深莫測,微言大義。在西方,哲學系的學生們也不好找工作,紐約開迪士的據說就有不少是哲學博士。同中國不同的是,哲學課是大學生無論哪個專業的開始的必修課之一。
真正對哲學有興趣的人,對哲學知識的掌握,大約有這幾個階段。首先,學會了一些哲學詞彙,如概念,判斷,推理,邏輯等。這些概念可以用在生活中,所以不難掌握。其次,如果興趣再大些,可以學點哲學史,可以囫圇吞棗地知道歷史上哲學家認識的發展過程。能將日常的事物,用哲學理論,說出個“道道”來。如果要作個哲學教師,則必須還得讀某個哲學家的原文著作,並且有自己的體會,而不是只會照本宣科。讀的越多,體會越多,就可以當哲學教授了。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學哲學是為了會用哲學理論分析問題,將抽象的事物關係“哲理化”,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了。深刻的哲學,從康德以後,變成象牙塔里的東西,外行已經很難懂了。
極少的人,甚至必須用幾代人的時間,還依賴民族的精神文化氣氛,可以出一兩個哲學家。他們的思想將存在超過他們本人的壽命,有些人在世時根本不被世人所重視,都有可能。哲學家的任務是創造哲學理論,因為現有的哲學理論或思維傾向,出現了問題。哲學家的任務是“Philosophering”,不是“philosophize” - 這是主要的區別。當然,對哲學家的要求就高了,哲學家的深刻程度也不同。比如柏拉圖,被公認為西方,到目前為止,最深刻的哲學家。其次如黑格爾,海德哥爾,康德,維特根思坦等。比較“淺”的哲學家如薩特(Jacques Derrida)等,其他很多小哲學家。哲學家的任務,一是繼承,二是發展。二者缺一不可。
“範例哲學”所嘗試的,是“鯉魚跳龍門”。它能否跳過去,是否是真理,不是主觀意見,也許不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所能完全認識到的。但當它一日被承認,就不是幾個諾貝爾獎所能代替的了 - 因為它是一個民族的最終驕傲:它是站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思維高峰上的旗幟。
最後,必須說明,因為篇幅關係,本書談的題目,任何一個即使是小的標題,如果詳細的話,都可以寫成一部著作。所以我認為此書所有討論,只能是提綱性質。詳細的內容有待於以後人來補充,如果這些要點具有價值。
最後以讓我一首小詩表達我的心情:
我-為什麼淺薄?

為什麼淺薄?
因為
只有吃草,
我才能生活。

為什麼淺薄?
因為生命,
對我
來日無多,
唯有跳躍,
才使我快活。

為什麼淺薄?
因為
我是現象,
稍縱既沒。
上帝
藏我於皮肉之下,
只有愛克思數秒,

必須還回
我的軀殼。
我留戀
這花花世界
香風綿語,
卻無法
帶回到寂寞的天國 -

就是我為什麼淺薄。
後記 
我是一個提問者。我在網上有幾年的資歷了,可是開博卻是近年的事。我,也調侃,也罵街,也恭維,也奚落。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提問題,是討論和爭論,是學點什麼。我經常抱定的宗旨是,如果你有一點知識勝過我,我也要挖過來。因為知識的好處是不像蘋果。它可以共同享有而不使一方感到失落。當然如果對方的“門檻”過高,我也許策略一些,暫放一馬,但我是記住了你。待我證明了自己值得你分享,再重新找機會攻克你的心理堡壘。


但我經常發現的是對方的誤解。是經常我感到自己能完全理解對方,對方卻不能理解自己。所以我認為應該申明我是怎樣提問和討論,以至辯論的。希望清除對方的疑慮,節省雙方的時間。當然,有一個智力上的”have fun”何樂而不為?


我得的一貫教導,是無論幹什麼,首先要端正態度,既對對方的態度。我認為,觀點的對錯第一位。其次才是其他關係,如是否熟悉等。怎樣判斷對錯呢?我認為有三步可走。一,通常的認識;二,事實是什麼;三,應該怎麼樣。每一個討論的話題,從思辯的角度看,也都可以有三路可走。一,主要依據事實和數據;二,主要依據邏輯推理;三,事實和推理均衡。這三條路,就是西方哲學開端的三巨頭,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三位師生走的道路。這就是理性的道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值得考慮,都不過是浪費時間。


作為求知的認真者的補充,我主張給予對方每個正確的觀點credit,只要一經認識到,必須告訴對方。隱瞞對方任何思想的燦爛火花,無異於偷竊。自己的沉默如同犯罪的幫凶,負有道德上的罪過。


另一個是否理解對方的觀點的判斷標準,不是在於自己的感覺。而是自己再重新陳述對方的觀點,然後,讓對方來下判斷結論,認為自己是否理解,沒有絲毫歪曲對方的觀點。古希臘哲人創造的辯論方法,我提的僅僅是九牛一毛。如果能對任何人在與我或其他討論中有一點幫助,我的這些排字就沒有浪費時間。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