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hare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5822/
>
复制
>
收藏本页
In Reason We Trust
我的名片
hare
注册日期: 2012-01-13
访问总量: 2,102,31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为什么只可以复制生命而无法制造
· 论“无”和范畴重析
· 哲学的开端应该是“虚无”
· 《范例II》目录
· 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二个缺陷
· 我被美国的官僚主义报复老实了
· 历史上一流的哲学家为什么没有神
友好链接
· 天蓉:天蓉的博客
· Rabbit:Stinger 的博客
· bunny2:bunny2的博客
· microsoftbug:microsoftbug的博
· InstanceTV:InstanceTV的博客
·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中国现代哲
· Madhatter:English_only的博客
分类目录
【公告】
· 川小子承认输了,“但你等着,我
· 他们能算中国人吗?
· 对待文化和语言就应像对待手机
· 关于“范例哲学”的声明
· 支持发展哲学建个人音乐网页
· 《论范例》第一版出版日期:2013
· 【论范例】建议网名改真名通知
· 【】范例电视台本周末讲座预告【
· 关于“范例电视台”的几点说明
· 关于讲座提问的几个事项
【政治】
· 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二个缺陷
· 习近平“全面放开外资准入政策”
· 大陆民众心态和状况的“三个阶段
· 中国大陆的政治前途:学朝鲜还是
· 为什么在中国,西方的“极端思维
· 学朝鲜还是学美国 – 中国正被逻
· 习近平会不会杀许家印?
· 中国的经济失落会导致共产党垮台
· 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文化
· 现代中国公民诉求(一号)
【Test】
· 中国的读书人- 政治盲人
· 学外语前个人的语言天赋量化测定
· U r invited to give your BEST
· 2020年美国大选最大的贼-川普本
· 周末思绪
· 海外华人里谁的英语最牛(3)
【知识分子】
· 欲望与语言教学
· 《常数》的哲学意义
· 什么是“西盲”?
· “中国思维“的十大特点
· 关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笔记
· RAN方法循环示意图(Edited)
· 中国人能不能创造世界一流的成就
· 人的错误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 从秦刚大使的英语口语看英语教学
· “记录历史我们不做谁做”- 胡杰
【绝学】
· 为什么只可以复制生命而无法制造
· 论“无”和范畴重析
· 哲学的开端应该是“虚无”
· 《范例II》目录
· 关于物质的问题(补充)
· 关于物质的问题
· 哲学的属性
· 对“绝对”五条公理的解释(6)
· 现象学与范例的相对范畴
· 三者的本质:时间空间和数字
【生活】
· 我被美国的官僚主义报复老实了
· 历史上一流的哲学家为什么没有神
· 风暴开始了,赶快告诉大陆家人
· 漂亮!
· “2222”- 谁比我更可爱?
· “洋丢人”- 骗骗老外而已
· 谈谈“抽象”与“应用”的关系
· "Proud Boys"翻译为"自信小伙子"
· I cannot remember my mother by
· 俄军又损一将!
存档目录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1/01/2020 - 01/31/2020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1/01/2016 - 11/30/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发表评论
敬告:
您的浏览器已关闭活动脚本,开启后才可正常使用!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论范例(请到八股问网找最后的版本)
谨以此书献给海内外一切努力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
如果我不能主持正义,我至少不畏惧探索真理。 – 徒子
《论范例》- 对思维,存在和绝对的研究提纲
于北美
徒子
V: 1.16
1/31/2013
论范例 - 对思维,存在和绝对的研究提纲
内容目录
序言 6
前言 8
A 什么是范例哲学(绝学)及意义 9
第一部 范例基础 19
第一篇 导言 20
第一节 为什么谈本体和形而上 21
第二篇 科学和哲学的十字路口 29
第二节 概述 29
第三节 科学的困惑 31
第四节 哲学的困惑 45
第五节 继承与超越 54
第三篇 范例认识 – 悟性认识 57
第六节 关于知识 58
第七节 认识的三个阶段 61
第八节 理性的局限 78
第九节 新的认识阶段-悟性认识 90
B悟性在范例哲学中的功能 93
第十节 绝对观念 100
第十一节 哲学绝对观念的发展由来的三个阶段 108
第四篇 范例方法 - 动态逻辑 115
第十二节物质与运动 115
第十三节形式逻辑 116
第十四节动态逻辑 122
第五篇 范例本体 145
A哲学与哲理的区别 147
第十五节 概述 150
第十六节 范例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存在与“元存在” 153
第十七节 关于“第一绝对”范畴 157
第十八节 关于绝对观念的几个要点 160
第十九节 在的范畴 167
第二十节 存在范畴 168
第二十一节 定在范畴 170
第二十二节思在范畴 172
第二十三节范例本体的几何解释 175
第二十四节 小结 - 绝学的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哥白尼革命” 179
第二十五节 几个相关的问题 181
第二十六节 范例的历史观 185
第二十七节 世界的结构与结构的世界 187
A结论 188
第二部 范例 189
第六篇 作为现象的范例 190
A 范例解释 192
第二十八节 作为高级范例的思维 195
第二十九节 语言范例 227
第三十节存在与范例的关系 236
第七篇 范例道德 238
第三十一节 道德与真理 239
第三十二节 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 243
第三十三节 儒家道德核心是“服从” 248
第三十四节 中国人是非观的来源 249
第三十五节 休莫问题,先天范畴和语言范例 250
第八篇 范例文化认知 252
第三十六节认知与文化 254
第三十七节 范例的意义 269
A范例的文化意义 271
第三十八节 共产党的哲学给国人多年来灌了那些狼奶 274
1 哲学的根本问题 275
2 唯心主义,等...是“形而上学僵化的思想” 276
3 马克思的谬论: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277
4再谈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圆” - 小谈西方文化的精华:“逻辑与抽象能力” 299
5三谈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圆” - 西方文化的精华:“绝对坐标系” 300
6绝学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301
7再看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302
8再谈探索真理的三条道路 304
9再谈文明的接力 305
10从部分民众信教看国民精神追求的需要 306
第九篇 范例猜想 307
A辩论法-《辩法》 308
B什么是科学预测的必要条件? 311
C 范例哲学的“时空猜测” 313
D从绝学看待玻尔和爱因思坦的争论 328
E 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周期 330
F形式逻辑的量化尝试 331
结束语 334
后记 336
资料索引 338
名词索引 339
作者介绍 340
序言
有人用三十年能写了几十本书,有人用三十年只写了一本书-后者是我。我从自己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哲学观点,心想有一天要写一本书,三十年过去了,现在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夙愿。多年前我离开了中国大陆,但那里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为了报答我故乡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同胞们,我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特意用中文写成,完成了我作为一个海外游子的报恩故土之心。
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在北美的一些网站论坛上曾经与网友进行过讨论。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许多网友在讨论稿中给予了我大量帮助,尤其是这几位网友:星辰的翅膀,慕蓉青草,嘎哈拉,老几,何岸泉,五大等。我在此向他(她)们的许多帮助,致以忠心的感谢。
请让我以下面的小诗表达我多年深藏的感激之心。
感恩:献给我 - 梦里故乡的土地
故乡的土地
你生了我
你养了我
等我长大
我
却远走高飞
背你而去
是我无情
不
是你
无所谓
你的木然
使我潸然落泪
纵是在自由的花园里
梦里依稀遇到你
一切欢笑
嘎然而止
一却活动
索然无味
泪水滴落
浸湿了枕边的花穗
我
仿佛听见你的抽泣
看见你的无助
那个恶魔
正卡住你的脖子
将你拖进
黑暗深处
我咆哮
我呐喊
我恨
我头上的雷霆
不能助你
我不能
抛下家小
冲回去
拼搏尽力
我自责
没有谭嗣同
的勇敢和献身
缺乏鲁迅
的才气与魅力
我
只能
每日祈祷
愿他们的精神与你
永在一起
终迎来
破晓的晨曦
我
你远方的游子
凝视你头上的星空
仰问苍天
上帝
可会架起一道彩虹
横贯东西
将我与你
用真理的彩带
连在一起。
2012年12月20日,于北美
前言
It shouldn't be too hard to build a philosophy - if it doesn't have to run, or without yourself acting on it. – Author
开始一本谈哲学的书是困难的。如果开门见山,谈的题目太难,往往吓跑许多读者。相反,如果开始谈的过于容易,又流于肤浅,使人不屑一顾。通常的惯例是,找到一个用希腊文或拉丁文写成,与自己将要谈论的题目有关的以前的哲学家评述,引伸原义,然后借题发挥。因为人们一般都相信,天下没有无人谈论过的题目。但我发觉,我很难找到一个称作“范例”的哲学观点,被前人谈论过。所以我不得不另起炉灶。根据常识,任何独出心裁的人,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比一般人聪明,或者比一般人愚蠢-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后者。肯定的一点是,此者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因此,此书所谈的哲学,不论深浅,最少是无人谈过的内容。
A 什么是范例哲学(绝学)及意义
范例哲学,也称为“绝学”,是承传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1]的学术传统,同时也继承了2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开创的探讨哲学本体论的传统[2],它试图回答哲学的存在和形而上学方面人类的根本疑问[3],所提出的一个新的哲学理论。范例哲学所要回答的这些问题如: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应该怎样生活?世界存在什么?等。范例哲学的核心内容涉及五个方面。它们是:范例本体,范例作为现象,范例认识,范例方法,和范例道德。范例哲学还有关于从认知能力上看待中国文化和一些猜想。
那么范例哲学,也称为“绝学”的意义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思维的历史说起。哲学的历史,简要地说,就是抽象思维的历史。哲学是人类要回答关于自身周围世界的两个根本问题:“为什么?”和“怎么样?”,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将这些问题简炼地总结为,为什么,主要是回答“一”的问题;怎么样,主要是回到“多”的问题。
回答“一”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一”,然后要找出“一”背后的原因。找出了这个原因,人类才能解决这个“为什么”的疑问。对“一”的疑问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从一个身边的东西,到整个人类周围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我们都可以问,“一切为什么会是这样?”。范例哲学,从理性角度的回答,这“一”或“一切”的现实,是因为有个“背景”存在,它是范例本体论谈到的“绝对”概念。“一或一切”的出现,都是哲学上的“现象”,所以才称为“一或一切”。绝对的背景是“潜在”的,也就是“无”,就是“不可见”,所以才是现象的基础。用中国古代的朴素猜想,就是“无中生有”[4]。范例哲学的本体思想,系统地表述了这个“无”,在范例本体论,既存在范畴中,的地位和意义。
范例哲学的本体论,不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类似西方哲学的“存在”概念的朴素猜想,重新提出来讨论,而且还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讨论存在概念的哲学家们,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和以后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涉及到,并以此下来经过德国哲学家,如黑格尔,到海德格尔,萨特等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联系起来,继承下去,并且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研究阶段。
“怎么样”的问题,是研究“一是如何变成多?”的问题。也就是说,多,指的是有结构,有系统,有不同功能的纷纭世界。在这个多的基础上,才产生了“真值”的问题,既,万物的存在,有逻辑规律可寻。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它们都受限制。这个最基本的,第一个的规定性的限制,就是“时间”。这条追求世界是“怎么样”的道路,是开始于苏格拉底,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主要工作[5]。二千多年后,以牛顿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也是继续问“怎么样”的结果。西方哲学史上追问“怎么样?”的问题,一直到德国胡赛尔的现象学出现前,都是在寻找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怎么样?”追求发展的瓶颈,只有在物理学进入了量子力学,和哲学现象学的出现,与本书的“范例本体论”关于“思在”的探索,才将人类认知探索的“两端”,意识和物理世界,都堵上了“客观与主观分裂”的作为前题猜想。这就有了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和范例哲学的”思不定”原则。世界的客观规律产生的原因,和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形式是怎样的,是范例哲学的现象学和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范例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和道德学,属于具体揭示思维的认识规律,和人类社会的结构方面的尝试。让我们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来了解这些关于范例哲学的思想。
哲学与文明起源的联系,最早的研究来源於小亚西亚沿海地区,发达于毗邻的古希腊城邦地区。比较出名一派是米立都学派,其代表人物为泰勒思。古希腊那时候和中国远古时期一样,在很长时期内是宗教的各种神占据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哲学研究的出现,则是人类理性对世界的探讨,既哲学(“爱智慧”)的研究,与宗教开始分开的标志。
泰勒思本人认为“水”是世界的本质。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爱利克斯曼德,爱利克斯米尼,赫拉克利特等),还有提出“不定”,“气”,“火”等为世界的本质。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提法都显得简单。但关键问题不是寻找“到底什么是世界的本源”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古希腊的哲学家看来,世界的千变万化都可以归结到最终点“一种”物质。从这一种物质里面,可以通过演变产生出各种各样其他物质。正是这种从“一个起源,推演出其他事物”的万物归一的概念,影响了后来的一切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在比米立都学派晚很多年后,数学家,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发现了“几何公理系统”。使用公理,公设,定理,他牢固地建立了几何学的基础。欧氏几何学的方法,影响了后代无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公理中的原则,结合辅助手段,推导出定理,来揭示隐藏在公理中的真理 - 这是一切“先天分析判断”的基础(康德)[6]。如以后数学,逻辑学的发展,完全遵循了这一方向。
但光有“先天分析判断”,是不够的,还不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必须是使用“经验”的材料,也就是通过感官,结合辅助工具,来取得到资料,进行整理。然后根据所作的结论,作出对将来同样事件的预测。自然科学不可能是“永真(tautology)"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虽然是现代自然科学分门别类之父,他对自然观测,严格的说,并不能或称为严格地自然科学。他对自然研究,和中国古代的练金术,延续之今的中国的中医学等,本质上没有区别。它们都是收集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而已,因为亚氏毕竟是形式逻辑的发明人。
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康德总结的“先天综合判断”,既,运用公理系统或数学或逻辑作为前提,整理通过经验获取的数据。真正可称为“自然科学”的第一人,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伽氏的“小球落体”实验,推算炮弹的射程等方法,第一次将实验与数学结合应用,是经典科学方法的开始。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则是将这种基于哲学理论的科学方法,发展到一个辉煌的顶峰。有意思的是,到上个世纪的“量子力学”时代,“测不准原理”表明,经典的物理学概念,正在逐渐退出感官“经验” 的通过观测,收集数据的领域。自然界最小物体的追逐,微观粒子的“二象性”,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割裂”事物的观点。微观物理学的结论,又回到数学(概率)和逻辑的领域。
学过哲学的人常说,一个人刚懂一点哲学,他/她多半是个“唯物主义”者;而当他知道多了点哲学,他/她就变成了一个“唯心主义”者。延续这个逻辑,是否可以说,一个唯物主义者,还算不上个知识分子。当他成了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她才算“半个知识分子”。而只有当他/她理解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既,形而上学/本体论,他无疑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因为他开始懂得了迄今为止的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哲学-真正深刻的部分。下面介绍的“范例哲学/绝学”,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抱着这种祈望,我向尊敬的读者介绍“范例”的哲学思想。让我首先追溯自己关于范例思想的由来。
多年前,作为科学哲学的研究者,我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的概念。我们一班人虽然只有一人是学物理出身,其他人或是工科或文科,对其所知道的技术细节不出科普的范围,但都被量子力学的结论所揭示的物理学对人类认知的意义所震撼,由此而感慨,争辩,和沉思。事实上,以后这些年来,我所形成的“范例(也称为“绝学”)”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来源于对这些结论的思考。
量子力学结论提出的根本哲学认识论的问题是,人类是否能够认识“真实”的世界?或者,我们对于提问的这个前题是否应该重新定义,既,“真实”是否意味着,“主客观的绝对分裂”,永远是正确的认识前提?在量子力学出现以前,作人类认识世界的首要工具,物理学,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牛顿力学,它的定律的背后,是绝对时空的概念。另一次是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它产生了绝对的相对论规则。量子力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全部的科学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它所保留下来的,只剩下“时间和空间”这二个条件。这不仅使科学家们大伤脑筋,如果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得知,也会唏嘘不止。因为这些哲学家是“范畴”概念的建造大师,如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量子力学结论明确地证明了,他们所发现的世界的范畴,除了“时间和空间”这最后的一对以外,其他都变成了“神马浮云”。
表面上看,科学家是“不知世界真面目,只源身在此‘界’中”。细想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人的两腿,总是一前一后,总是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两边摆动的运动。这样每次摆动中当腿夸过中线时,人就前行了。就像拳击一样,收回的拳头距离越远,打出去时越有力量。一种文化要崛起领先人类文明前进,它必然要继承以前其他文化和文明一切既有的精华,然后发展出自己新的东西。这样它才能站得住脚,才保证了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继续。一个文明的崛起,最少有两个条件是必要的: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领先。
中国的经济起飞了。中国的经济虽然目前只有美国的一半,人均起来差的更远。但重要的不是现状,而是这个起飞的“势头”,中国经济的轮子,不会轻易停下来。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前进的“惯性”,是人类文明在全球范围对各民族选择的一种轮换的必然性。这是一种历史决定论吗?起码在宏观时空中,我们还得相信这样,就如我们在这个宏观世界还主要靠牛顿力学一样,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没有中国人民遭受现代史上多年来的一切落后,压迫和死亡,导致中国当时与世界的发展不能并进,远远落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后,就没有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如果能“领导世界新潮流”,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先导,是因为牛顿的力学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造成的。恰恰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贫困落后,太久太大,所以中国人民一旦“被松绑”,被“允许富起来”,中国人民就拼了命地干。中国就有了GDP总量一跃飞到了世界前列。
然后下来,就是意识领域的文化问题。如果中国仅经济起来,没有意识形态和文化前进与之同行,领先于世界,中国只能是一个“经济动物”。那么中国在意识和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能作什么呢?第一是继承。中国要继承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的一切精华。换句话说,一切西方好的东西,中国都必须学会。中国人“骨子”里,已经具备这点了。只要可能,中国的家庭都愿意送子女到西方国家读书。中国文化中有见贤思齐,有”拿来主义“的传统,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胡服骑射”例子。
第二是独创。中国有什么是“自己”产的,在意识和文化上独特的东西呢?在前边提到人类文明探索真理只有三条道路:宗教,哲学和科学。我认为“法论功”,其实就是第一类的选择之一。但它第一代的创始人文化层次低,以后继承人需要将其改造,以便为中国大众所接受。不排除中国其他的信仰或宗教派别供人们选择。但一个经过充分现代教育的人,通常会选择一个更有哲学思想基础的理性世界观作为信仰。
哲学,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历史。“第一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本体论和形而上的问题。中国大陆的人所熟悉的语言是这样解释“形而上学”的(简称“形而上”):“【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后转为哲学名词,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作为反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永远不变的;或者承认有变化,但是认为只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移动,而且其原因仅仅在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矛盾,否认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由于形而上学思想产生的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尚未消除,其影响仍将存在并发生作用。”(人民网[党史百科] cpc.people.com.cn)
我认为以上说明有随便地解释形而上的倾向,缺乏根据。我将在本书里谈谈我所理解的“形而上”,留待读者判断我以上的结论。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人哲学本体论/形而上的研究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的老子,到魏晋玄学时期达到最高成就。老子在他“道德经”开首的半百余字,就是关于中国人对“形而上”研究的精华。到魏晋时代,何晏王弼对宇宙万物“有无”的讨论达到了最高峰。以后历代,没有人能超过他们,包括最近年代的“新儒家”各位大儒。也难怪,儒家从来认为“天地”就是极限了,是“不近鬼神”的,所以也不会涉及任何与自然或社会没用直接联系的问题(见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严格地说,老子对形而上的论述,只是一个猜想,没有论述展开。但老子的猜想和形而上问题的提出,确是一个天才的哲学起点。因为老子讨论问题的角度,可以与二千年后的黑格尔媲美(黑氏逻辑学开宗明义讨论的 Das Sein (“存在”)的问题,与老子讨论内容一样)。形而上研究的重要,是人类研究真理的手段之一,如果不是最重要的手段。人类在自己文明的历史上,用过三种方法探索真理,它们是“猜想,逻辑/理性,和实验方法”。具体到各个领域,相对应的是,“宗教,哲学与科学”。宗教是人类最早涉及对真理思考的领域。后来的哲学产生于宗教。自然科学又产生于哲学。形而上的研究,是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用理性和逻辑的方法。这就是西方领先的人类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哲学所开创的道路。
让我们再回到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内部找寻原因。在古希腊宗教里,神话流行,并用以解释人们所看到的自然界。逐渐地,人们不满足于紧靠空洞的猜想来解释世界,而试图以逻辑因果的方法,来找寻自己周围世界的变化的规律,这就导致了哲学的产生。哲学上最早期的争论出现在前苏格拉底时期主要的两大派是“伊利亚学派”和“米利都”学派。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世界的本源?关于世界本源的争论,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一阶段。
米派认为,这个本源是一种物质,水,汽,不定物(flux),等等。这某一种物质,是构成一切周围世界其他物质的基本成分。相对应的伊派认为,恒定或不变,才是世界的本质。这种不变,只能是抽象的定义,所以是“理”。两派的发展,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被前者总结为“形式”,后者成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metaphysics),也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二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哲学繁荣的和城邦民主政体,伴随着最后罗马人的攻入而落幕。外族的入侵,不仅使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和文化艺术不复存在,而且连图书馆和书籍都遭到毁灭。在后来的千年中世纪中,除了几个主教们(奥古斯丁,安舍伦,阿奎纳等)用哲学思考对上帝的证明外,几乎对形而上学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研究和贡献。直到欧洲人在十字军东征中,从阿拉伯人那里,找回了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欧洲文艺复兴才从意大利开始,后传播到整个欧洲。
但必须看到,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家们试图以逻辑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本体论的证明),虽然没有达到足以令大众信服的程度,但他们将世界万物和上帝的关系所作的逻辑推论,确是十分清晰明确。他们的方法,给后代与宗教有关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法国的笛卡尔,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很大启发,因为他们开创了一条如何通过逻辑的推理,寻找真理的道路和榜样。
在近代人类思想史上,首先重新燃起对形而上的内容研究的,是法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笛氏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充满谬误,感到不满,所以开始重新审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继承的一切知识的可靠性。笛的起点和基础,就是“我思顾我在”。笛用自己首创的“分析方法”,通过哲学研究,得出世界上最根本的物质,不是一种,而是二种:“心灵”和“非心灵”。根据笛的结论,后代的哲学家批评他为“二元论”者。笛进一步指出,以前人们关于自然界中因果逻辑的看法,都是错的。因为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因果逻辑的链条。笛卡尔对世界根本问题的二元认识和自然界因果关系的否定,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三个阶段。
笛卡尔发现了“心灵”这一物质,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笛的“心灵”既是“思维”。笛对思维本质的研究,影响了后来的所有哲学家,意义十分深远。他的“心灵物质”的发现,也是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基础。被笛卡尔的发现震动的一个哲学家,是德国的康德(wakened from his “dogmatic slumber”)。康德的深入研究发现,笛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如果因果的链条不存在自然界中,难道是人类凭空捏造的吗?康德开始透射出自己独特的哲学眼光。康德认识到,笛卡尔所说的心灵,并不是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参与到人的认识过程中,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构造出世界的因果关系等范畴。康称其这种二者结合的发现为“先天综合判断”。“先天”,指的是逻辑或公理的道路,来源于柏拉图的“形式”;“综合”,就是根据“经验”作为证明的资料,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世界。一切在人类经验和语言全称判断逻辑之外的事物,是“物自体”自身,仅仅存在与“彼岸世界”,康德认为,他们是不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
康德,正确地解释了形而上的基础,发现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联系。但康德在关于世界本源的认识上,却依然保存着笛卡尔二元物质的遗迹。在认识难度上,从康德开始,哲学研究变成了专业化的职业。只有在大学任教和从事哲学学术研究的人,才可能懂得的纯粹象牙塔里的知识。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其明晰的语言,深刻的逻辑,使后来所有的哲学流派都站到他的旗帜之下。相比之下,他的同胞黑格尔,在语言简洁和逻辑清晰方面,远远没有康德受欢迎 - 虽然这也许是因为黑格尔自有其超越康德的深刻逻辑和思维的广度所造成。这是“形而上”研究的第四阶段。
康德之后,轮到最耸人听闻又最臭名昭著的黑格尔(这本身就是个“辩证法”吧?)。黑格尔哲学的“晦涩难懂”,是众口一辞的。一个人可以将黑格尔学说背的滚瓜所熟,却不明白其真正的含意 - 用他自己的话,叫“熟知并非真知”。我认为黑格尔的天才猜想在于二点。
一,他将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所认为的思辩的最高法则“辩证法”,认同为世界的本质。既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遵循这一方法(尽管这与马克思解释的“辩证法”是否一回事,是另一个问题)。虽然他的这个猜测有夸大的成分。二,更重要的是,他将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思维和世界同一”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首先通过研究语言的“全真”陈述的方法(三段论)来寻找真理,到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全部连在一起了。他认为,语言,思维或理性,自然界:其实“都是一个事物”。这个事物的发展,就象是一颗橡树的种子,从小在泥土到长成参天大树是整个一过程。大树的伟岸身躯繁枝茂叶,其实在早在“橡树的种子”里就已经“规划好了”。就像人类的基因一样。这个“基因”,黑格尔叫他“理性”。种子入土后,并不必然会长成大树,还受周围空气土壤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 这就是“时空的偶然性”,也就是“现象”。所以,理性首先是“潜在”在世界中,然后到“现实的世界”,然后就进入了他的范畴所规定和适用的范围。亚里士多德提出过十个哲学范畴,康德提出过十二个哲学范畴,黑格尔提出了比康德更多的哲学范畴,如“质,量,度”等等。黑格尔所以称自己发现的理性为“世界的精神”。 顺便提一下,西方哲学的发展,有两条主线:形而上和经验。我这里主要是勾划了前一条,所以不是西方哲学的全部。
可笑的是,青年马克思不懂黑格尔的本意。他除了学了黑格尔,还师从了一个没有名气的哲学家,费而巴哈,学了些唯物论。马克思就把二者揉在一起声称,要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头脚倒置”,并提取仅仅“合理的内核”。这就是所谓“马克思伟大”的来源。在学术上,黑氏难懂,似乎仅凭这一点,也不该责怪青年马克思。但他用自己不懂的学术,“忽悠”了半个世界一百多年,挑动了多少暴力和造成了多少生命的丧失,至今还在困扰着中国人。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马克思给世界造成的灾难,远在希特勒之上。
黑格尔超越了康德,解决了康的“物自体”问题,也解决了从迪卡尔以来哲学关于世界本源的二元解释。黑格尔因此在人类文明的先导哲学领域里,立下了继古希腊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一个新的人类思想的里程碑。因为黑格尔的哲学如此庞大无所不包,不符合从笛卡尔以来西方知识份子建立的“分析”方法的传统,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懂他的哲学。又加之他的语言冗长难懂,大有故弄玄虚之嫌,使许多人对其斥之以鼻。但暇不掩玉,真正懂了黑格尔的思想,无人不为他的深刻所震撼,为其远见所叹服。黑格尔的天才,不仅仅在自己的独创的新观点,而是继承和发扬了从古希腊形而上开始以来,探索世界的真理的人类文明以思维作先导的传统。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五个阶段。
建造大而全的哲学体系,开始于亚里士多德,较突出的后来哲学家,有思宾诺沙,笛卡尔,到康德,最后是黑格尔。从康德开始,哲学又成了哲学专职人士,学院派的“专利”。因为如果不是专门在学院学习的人,很难入门,更与懂得其思想的深刻不沾边。但毕竟哲学不是仅仅供“玩耍”的象牙之塔产品。哲学的根本任务,从来就是,或满足人类对根本问题的求知的回答,既人类的好奇心的满足,或者给人类的社会生活以指导。“大而全”的体系攀比,毕竟不是目的。正相反,哲学的精髓就是简洁与深刻,一句话,用理性和逻辑揭示真理。黑格尔热衷于大而全的体系,将哲学夸大到取代其他领域的程度。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既预示了他后来的“哲学百科全书”的体系。很多人发现了他的“辩证体系”过分夸大错误的成分。如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写道:
“黑格尔,所有当代历史主义的来源,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直接追随者。黑格尔的成功是最神奇的事情。黑格尔,一个逻辑大师,用孩子玩耍的方法,发挥他强大的辩证法本领,真把一只活生生的兔子,硬是从用纯粹的形而上学编织的丝绸帽子里变了出来。因此,从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神秘数字开始,黑格尔成功'证明'用纯粹的哲学方法(牛顿114年后),证明行星必须根据开普勒定律运行。他甚至完成了所有行星的准确位置的推导。从而证明没有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同样,他证明,磁化铁意味着增加其重量,认为牛顿的惯性和引力理论矛盾互相(当然,他不可能预见,爱因斯坦会显示惰性和引力质量的一致性),和这许多其他的东西样。.....事实是,我想,没人把他当回事(如叔本华,或摩根富林明),更不用说科学家了。.....黑格尔的名气,是通过投机取巧,直接触及那些世界上科学的深层奥秘,而不必费力地,被证明的技术性问题所缠绕。毕竟,这些繁复的技术证明,可能会因为证明者无法揭开所有谜团而失败。这样,他们很快发现,没有什么可以比这种事来得更轻松。如此显赫(虽然短暂),如此快速和确定的辉煌成功。而只需要廉价和少的可怜的科学训练和知识,就可以罩上科学的光环。黑格尔的神秘辩证法,取代了科学家们的'贫瘠的形式逻辑”的方法。
黑格尔的成功是“不诚实的时代”的开始(如叔本华描述了德国人的理想主义的时期)和“不负责任的时代”(K。海登描述现代极权主义时代特点)。由学术欺骗开始,导致道德不负责任。一个充满大话和冠冕堂皇时髦口号的时代,从此开始。
首先,为了打消读者对黑格尔的夸夸其谈,故弄玄虚太过认真,我会引用一些惊人的细节。他的声音发现,特别是关于声音和热量之间的关系。我已经努力从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尽可能忠实地翻译这胡言乱语,他写道:“§302。声音是在特定条件下的隔离材料部件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否定,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或理想理想,因为它是该规范。但这种变化,因此,本身就是立即对材料的具体生活的否定,因此,真正的理想比重和凝聚力,即热。的探空机构的加热最多只是作为对殴打或擦的,,是热的出现,原始声音概念一起,“有一些谁仍然相信黑格尔的诚意,或谁仍怀疑是否他的秘密可能不会是深刻的,丰满的思想,而不是空虚。我想他们仔细阅读最后一句只有理解这个报价,因为这句话,黑格尔自己远离。显然,它意味着无非是:“探空机构升温..是热......有声。“
问题是,黑格尔是欺骗自己,被自己的激励辞藻催眠了,还是他大胆去欺骗和蛊惑他人。我满意地发现是后者。黑格尔在(给她的)信里写了。在这封信中,于几年前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黑格尔提到另一本自然哲学,他的前好友谢林的书说:“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用数学..微分,化学反应“,黑格尔在这封信(但这只是虚张声势),“我完全上当了,是由于这个自然哲学的骗子,被没有事实知识的哲学编造,..用幻想来编造,甚至是低能儿的幻想,作为哲学理念。”这是对谢林的方法的公正表述。也就是说,这种虚张声势被黑格尔自己也复制了,或更加大胆地运用。因为当他意识到,如果它能达到其应有的观众,就意味着成功。”
我认为波普尔提到的科学事实是正确的。黑格尔在这些方面(沽名钓誉)是“小人”。黑格尔的问题显然不止这些。如,用他自己的辩证逻辑观点研究历史,黑格尔认为当时法国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是“世界精神”的体现,认为国家政体,是道德精神的代表,完全否认了个人意志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其在西方文化主流中的地位等。加之黑格尔的行文语句晦涩,较之同胞康德,远不是简洁明白,直书其意,因此被很多后来的哲学家病垢。
但黑的哲学眼光不在这里。他的眼光是因为他发展了柏拉图以来的理念思想,将其用辩证法将其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 虽然他不适当地夸大了辩证法本身的作用和范围。(如中国的李后主,作了亡国奴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很高)。人无完人,哲学家也有“急功近利”的时候,恨不得象明星那样立刻脱光,引起世人的注意。象苏格拉底那样的哲学家,不仅思想伟大,而且人格伟大。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六个阶段。
批判黑格尔的潮流,从崇拜他的高峰,发展到反对他的哲学体系,一并反对从古希腊开始的所有形而上研究的体系。这股“反哲学体系”,“反形而上”的思想派别,占据了欧洲近代哲学结束后,和现代哲学开始以来的一切领域。所有后来的哲学家,与其跟在黑格尔之后,对其体系似懂非懂,不知所云,不如都选择了在康德作为旗帜下的汇合点。从十九世纪中以后,哲学明显的分为二大派别。一派是“现象学”到心理学的发展;一派是“分析学派”,逻辑分析到语言学,结构学,科学学,现代派等的发展。对形而上的研究的向心理研究方面的发展,起于Soren Kierkegaard,后有海德格尔,萨特等。总的趋势,是将哲学历史上形而上研究,归为心理和社会与人生的联系。在分析学派方面,特别到了“语言分析”阶段,如维特根思坦,则干脆否定了形而上的问题,将历史上形而上的研究,归为是“语焉不详”造成的。因此他干脆说,哲学的任务到此时已经完成了。很明显,分析学派的观点受自然科学方法“牵鼻子走”,而不是相反。分析学派在英语国家占主要地位,由此也影响了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见徐有渔的著作)。因为中国要学习英美,一些知识分子自然认为,英美国家的哲学家也必然高明。中国人没有学到英美知识分子的“critical thinking”的思维传统,只学会了跟随他们的结论,接受显而易见的事实的结局。
生命在继续,人在活着,人就要问人生的根本问题,这类的形而上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形式/范畴”的解释方法,终于到了德国的黑格尔那里,让人们“倒了哲学的胃口”。另一方面,否定形而上问题的根本存在,如分析学派作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好像一个“剩女”,因为还没找到对象,有人建议“去掉自己的欲望吧”不可能。人类的“哲学欲望”,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而欲望本身的解决,必须找寻一个新的突破口。这个哲学思维新的突破口,转到了东方的中国人这里,我叫它 “范例哲学”,或“绝学”- 关于对思维,语言,绝对与存在的研究。
继承西方哲学对形而上的研究,就是继续回答自古希腊有了哲学研究以来,人类有关形而上和本体论的四个关键问题:
1 我是谁?
2 我为什么在这里?
3 我应该怎样生活?
4 什么是存在?
很明显,一切否认形而上/本体论的哲学家和派别,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不给出自己的答案。欧洲的近代的哲学流派,现象学派,以胡赛尔为代表,将这四大问题的解答,首先开始于世界的本质是“个人意识现象”。这个现象必须通过个人的经验,在意识中与周围的其他事物“隔开”,来单独研究。其他的细节先不用涉及,因为世界的本来面貌已经被他们“砍掉了一半”,而且还是“主要的一半”,关键的东西没有了。如果听听英语国家分析学派,语言学派的论述,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结论更糟糕。因为这些分析学派,根本否定了形而上/本体论的研究。他们首先会责问提问题的人糊涂。不是思想糊涂,思维过于笼统,就是语言混乱,或是逻辑有问题。一句话,他们认为提出这三大问题,本身就错了,和古希腊开始的本体论研究(形而上)一样,是“始乱终弃”。他们认为这四大问题本身,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 皇帝本来就没穿衣服。
离开了哲学家的书房和学府的象牙塔,人的本能告诉自己,这“四大问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无论你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哲学家的劝说。所以,不是承认或不承认它们存在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回答不回答的问题,而是如何回答的问题。如何以一种新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回答这些问题。当然,真理的揭示,必须有继承性。也就是说,新的解答方法,必须不与传统的形而上解释相矛盾,而又投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新的亮点和光芒 - 这就是哲学的新阶段,我称之为“范例”或“绝学”,所试图完成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古希腊传统的研究形而上方法,是将世界分为“形式与变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或“范畴与经验”(迪卡尔,思滨诺沙,康德,黑格尔等)。这个“二分法”的展开,所以我们今天有了西方世界的两大哲学流派:欧洲的大陆“现象派”,和英语世界的“分析派”。绝学的提出,必须要包容这两派研究中的真理部分,但又不能重复他们的老路 - 绝学的本质是将二方面“合为一体”,用“范例”的概念,全面概括,同时又赋予新的内容。简言之,“范例”,集“精神 - 物质 - 范畴 - 经验 - 思维 - 语言- 生命 - 历史”,为“一丸(capsule)”,形象地概括化了。在“范例”以前,我们可以将“形式/范畴”概念的提出,看作哲学中的“硬骨”。另方面,将“经验/现象”概念的提出,看成是哲学研究的“软体”部分。 当这两方面都面临危机,需要有新的观点来继承和发扬形而上(本体)的研究,“绝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人说,“温饱思淫欲”,又说,“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说,人有“安全,食物,性,地位,荣誉,权力”等基本要求。显然,哲学思考,都不是大众的人生目标。但是,在第一位思辨哲学家,苏格拉底,看来,只有追求真理,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不记得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伟人,他们有过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忘记了无数先人。但我们记住的一个名字 - 而且还会被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 他叫“苏格拉底”。
真理,象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样,不是可以一蹴而就而捡来的。真理的发现和证实和承认,一般要经历人的认识三个阶段,既,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最后达到“悟性认识”的这一过程。
举例来说,“地球围绕太阳转”,在今天已是一真理了。可在十七世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一书出版以前,当时的人们都不认为是真理。感性认识的阶段,可以说是“天才”地猜到了真理的阶段,这在不论古希腊和中国文化中都是屡见不鲜的。“地球围绕太阳转”,最早在古希腊,就有人猜到了。只是这个“天才”的猜测,太独步一时了,它离哥白尼时代,早了大约十五个世纪。如果当时的人们没有把这个猜测者当成“疯子”,我认为他已是很幸运了。理性认识阶段,是我们最熟悉的方法。布鲁诺,哥白尼等的观测,特别是牛顿力学的确立,科学家们用测量,数学计算等方法,说服了世人“地球围绕太阳转”是真的。因为每个有头脑的人,懂得科学的人,只要自己好好想一想,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么,悟性认识阶段是怎样的呢?
悟性认识的特点是,你运用“形象思维”,不需“好好想一想”,运用思维中新创立的形象,可以“一目了然”。比如说,你如果有机会坐飞船上到太空中,或到月亮上,在一个足够大的距离内有“上帝之眼”的角度看,你大概会一下看到“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情形,而不需要计算,公式等等。这就是形象思维的爽快和力量。范例哲学来自于悟性认识。
范例,是对思维性质的调查。范例不是“关于”哲学的理论,更不是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来表述的一种理论 - 范例是哲学本身。范例不仅是哲学,而且还属于亚里士多德所称的“第一哲学”所包括的内容。既,它是关于对“形而上”的研究。范例又不是“一般的“,关于形而上的讨论,而是专门讨论关于“绝对概念”的哲学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范例的哲学也称为“绝学”,既,专门研究关于绝对的问题。
在哲学上,按照古希腊哲学家开启哲学研究传统,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就是探索真理的过程。所以这些研究是非常认真的事情。如果说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寓真理于文学”,如我们从巴门尼德,柏拉图的著作所读到的一样,近代哲学家,从德国开始,又有“寓文学于真理“,或“混同心理感受与逻辑表述”的倾向。所以,所有探索形而上的哲学,首先应该制定一些规则,规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语言,修辞的限制范围等。然后才可以讨论形而上的问题。否则,大众无法区分作者是在作阐述真理的努力,还是在表达自己心情。没有这些区别,易导致读者的迷惘。
另一个点必须注意的是,真理出现的二种形式:公理或定理。定理,如自然科学或关于形式,如逻辑和数学,的真理。它必须运用证明的方法达到目的。也就是,它证明依赖于感官数据,或者设立可以检验的条件和预测。公理,其证明的标准是清晰,无异议,的普遍的认同。真理,就自身的本质而言,与证明与否无关。人类对真理证明,只是对人类求知欲的满足,和由此带来的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对真理的探索在三个领域中进行:宗教,哲学和科学。宗教以文学的手法探索真理。哲学以理性和逻辑的方法推断真理。科学则以经验数据和预测的方法证明真理。由于这些领域的区别,探索者在寻找真理时的方法,也必须十分明确这些区别。探索者应该尊守的原则是“底线原则“:如果能用科学的方法,不应该用哲学的方法。如果能用哲学的方法,不应该用宗教的方法。如果能用宗教的方法,不应该听信流言或持“不可知论”。
真理的发现形式也一般经过二步,既,猜想阶段和证明阶段。真理在其被猜想阶段,往往表现为非常简短的文字表述。如果在古希腊时,就有关于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猜想1。但“日心说”的真理,直到几乎二千年后,才被哥白尼证明。真理在其证明阶段,也不是所有的证明方式都是恰当的。如果探索真理者违背了前边所说的,在宗教,哲学和科学领域中所应使用和恪守的不同方法,则真理就不应该被认为是已经达到了被证明的程度。哲学的理论,如果有任何非逻辑陈述,如表示心理感受的语言,都有人为炒作,故弄玄虚之嫌。
特别提出注意的是,既然哲学家应用逻辑和理性的方法推测真理,他们必然要建立一个理论体系。而一个理论体系一般都有核心或基础的部分。以此部分进行逻辑推断。如果基础或核心部分的作为前提被发现有误,我们就不应该在继续认为作者以后的推导结果仍然具有真理性。举例来说,康德在其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开始时对时空的判断,作为以后其范畴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很明显,时空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类的存在为转移的,即使在康德的时代都可以确定如此。所以没有必要追究他以后推断的真理性。一个理论的大厦,如果基石发生问题,这个大厦的倒塌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认为自己在探索关于范例的哲学中,应该遵守的态度原则如下:
a)达所有使用的语句,应该根据“必要条件”的原理。既,无此句不足以表述思维逻辑的连贯。表达言辞要尽量达到“宁缺勿滥”。
b)陈述句为第一表达方式的选择。
c)对全章节采用“奥坎的剃刀”原则。
d)在行文中对句子的使用,应该用苏格拉底的思辩的辩证法原则。既,找出陈述中“潜在前提中和结论中的反题”,揭示内在的自相矛盾。只有没犯上述错误的陈述,才有资格被认为是真理的候选者。
e)如果我不能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理,我应该保证自己说的都是事实。
f)如果我说的无关事实,我应该保证我说的态度是真诚的。
范例哲学的产生来源于新的工具的运用。古老的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形式逻辑,虽然为科学思维之必须,但其不能概括事物的动态性质。苏格拉底时代的思辨时用的辩证方法,经过黑格尔的改造,推广应用于一切领域,又暴露出明显的人为因素和极端化的错误。因此范例哲学修改了黑格尔首次提出的,带有初级性质的辩证法。并结合亚氏形式逻辑,提出“动态逻辑”的概念。动态逻辑,要去掉任何人为因素,采取完全自然的逻辑定义,是完成范例哲学揭示真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运用新的动态逻辑,范例哲学重新探讨了“第一哲学”的形而上问题。遵照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的三个基本定义:
a)研究存在自身(“being as such”)
b)研究第一因(“the first cause”)
c)研究不变(“no change”)
范例哲学揭示了其自身的逻辑存在的范畴。这些范畴是本体界到现象界的联系。范例在现象界里只有“时间”范畴,是一切存在的基础。这个新的哲学必须重回古希腊的“第一哲学”研究,否则就不能担起经典哲学的任务 - 这个新的哲学就是继承经典哲学对“绝对知识”的研究,以中文写成的新哲学“绝学”。
绝学与哲学的关系,就像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一样。量子力学还在发展,像人类世界的历史还在发展一样。以后的结论只是将以前的结论作为一个子集,收入其内,这就是继承关系。当量子力学的结论已经对探索人类的未知世界“throw in the towel”,一个新哲学的能力,是必须有客观的真理性才能站得住脚。给中国一个哲学支点,中国会努力将人类的精神文明支起来 – 绝学/范例哲学,就是这样一个尝试。
第一部 范例基础
范例,是范例哲学最重要的范畴。要懂得范例范畴的来源,不得不从头说起。我们人类会对自己反思,我们会问自己:活 - 是什么?人,常常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每当细心体会我的一天生活,我知道我会蹦,会跑,会笑,会吃喝拉撒睡,不在话下。我心想,我的这个状态,就叫做-活(着)?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立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flux(不定物)〞。让我想象一下︰世界的本质,就象我现在凭窗远眺,看到的天边的浮云一样瞬息万变?You got to be kidding! How is it possible!我不是活着吗?我而且知道我活着。如果世界的本质是〞不定物〞,我如何来得及知道〞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呢?
但事实是不容否认的-我,切确地活着。因此,活,必定是一个〞自动系统〞。自动系统多了。比如,汽车的发动机,就是一个自动系统。它和我有什么不一样呢?我明白了︰发动机需要打火才转动,而我,不需要。因此,我是一个〞自燃系统〞。Wait a minute! 上帝不会造出其他〞自燃系统〞吗?可不可以相信人类处在机器人的包围之中,象好莱坞的电影里一样?还是可能的。因此,我的必定属于更高级的自动系统。我会利用周围的资源来保证,我,这个系统,运转正常。但我知道我的资源会用尽的。因此,我是个〞有限资源系统〞。再等等!爱因思坦不是有质能关系式"E=MC^2"吗?资源怎么能是有限的?然而事实是,人类迄今没有发现外星人的确凿证据。他们也不是充斥于地球,使我们烦之又烦。
所以我的结论必然是︰1,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和以前其它星球的生命的命运一样。或者,2, 我所知道我周围的物理三维世界,只是上帝〞摸具〞的一个样本,一个“范例(Instance)”。上帝也许还有其他维度的世界安排,完全不为人类所知。第二个选择比较interesting, 所以我判断,活的意义,是认识到第二种可能。第二个选择比较interesting, 所以我决定活着的意义,是认识到第二种可能性。
第一篇 导言
西方第一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继续”。我认为,仅仅思考还是不够的。人生兽始,只有发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是作人的开始。对生活开始思考,是人成熟的标志,是对自己自然地继承下来的一切,包括道德,价值标准,等的重新检查,对其意义的重新确定。在重新思考之后,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才是自己真正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自己的生命才有意义。这是苏格拉底的意思。
我认为,仅仅重新确立了生活的目标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个目标可能是自己愿意为一切的物质需要作的努力。如挣钱,或满足个人的感官欲望,或追逐名利,社会地位等,的奋斗。我认为,细分起来,人生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是,物质满足阶段,心理满足阶段,和思维满足阶段。
人的定义是高级动物。高级动物还是动物的一种,所以不可能没有动物性。人生的初期,实际上就是动物,而且与其他动物无大的差别。人的身体需要,物质需要,决定了这个时期的行为。为满足这些需要,人需要劳动,需要争夺,需要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人生兽始的第一阶段。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个体身体器官的物质需要。
人生的第二阶段,心理的需要,是人的需要转为向外的阶段,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交流,产生了荣誉感,成就感,权利感等。人在这时所作的一切,都是与社会,集体,他人,相联系和比较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人“服从”社会,是“外在”的需要,不是为了完全自身的需要。在这个阶段,人的成熟会导致重新检验自己过去自然而有的一切,如以上苏格拉底所说。它可以完全是物质的努力,尽管是为社会,为大众的需要。它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既,思维的需要,首先是为自己。
只有达到完全是自己思维的需要,既完全再次转向自身,才是人生的第三阶段开始,思维的满足。思维的满足完全是精神的满足。它不同与第二阶段的心理满足在于,思维满足完全是个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他人,为集体,因而不是外在,而是内心,的需求。思维满足的目标是“真,善,美”。除此以外,其他任何目标都不值得人的追求。只有完全到达人生的第三阶段,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才是人所应该拥有的生活 – 这就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第一节 为什么谈本体和形而上
本体论,是指研究“存在”的问题,用古希腊哲学家的话,就是“What exists?”。形而上,这个词是后人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给其他不属于物理或生物等有“形”方面的研究,如存在问题,真理问题,道德问题,等归纳在一起,统称为“形而上”。从亚氏到今天,人类的文明已经走过了2500年的历程。人类的文明走到了今天我们都在享受其成果。如互联网,手机,汽车的方便等,这在既使二三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我们每天开车上下班,在汽车里可以用声音发指令给家里人打电话 - Iphone - 的新功能,根本就不影响开车。不用怀疑,在几年内恐怕家里的一切手工劳动,都要被声控软件代替了,文明的发展似乎正在加速度的前进。
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些国家但任主角,其他民族只是跑龙套?我们知道,科学发展的背后是哲学。但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巴比伦文明产生了西方的哲学和科学,而其他文明却没有,如中国的道学?那么,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产生是偶然造成的吗?让我们对古希腊哲学与中国道学起源做一个比较。
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认为一个民族,有文化就有哲学,所以他断定中国也有哲学,尽管他承认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是根本不同的1。我不同意牟宗三定义的“哲学”的观点。我认为,哲学是人类抽象思维成熟的结果。哲学不是随文化与生惧来的。可以说,有了民族的产生便有文化,因为文化包含一切,而哲学不然。如同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能说这个孩子是个真正的“人”,直到孩子有了作为人的本质,既理性思维,成熟以后,我们才可认为孩子长“成人”了。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一个民族在最初聚集到一起时,在岩居穴处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只能发展出朴素简单的“形象思维”。例如,想象“天公”的慈善,或“地域”的烈焰。这些形象思维的画面,构成了宗教的起源。人们由游牧民族的不安定,成为农业民族或商业民族时,生活资料有了保障,有了闲暇时间,才可能发展自己的宗教理论。
作为一个体系,古希腊的神话所反映的多神教,由公元前八百年的一个叫荷马的诗人的二部诗史性的著作记载了下来。很显然,民众的宗教信仰这时在古希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熟时期,从他们多神教的神话所反映的故事完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如著名的故事“奥德赛”中所表现的,“生命的真正意义”的探求,“伊阿宋和金羊毛”所展现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人们敬仰的英雄形象和进取精神。
中国的道家创始人老子也大概生活于这个时期。老子只有一部“道德经”留下。虽然此书是深明大义,毕竟给后人的解释带来各种歧义。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既,等待客观时机成熟再也就是要“以静治动”,这和古希腊神话中体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完全相反。老子的这种思想,更通常会使后人甘愿“无为”和懒惰,而不是抓住“时机”,伺机而动。“老子”一书,其对后人的学术意义,远大于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指导和影响的意义,因而根本无法和古希腊神话对社会中普通人的影响力相比。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老子与同时代(春秋战国)的其他人交流,即使老子个人思维成熟,也不能说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抽象思维能力的成熟,因为中国的读书人与社会的其他人的关系非常淡薄。他讨论的概念也与希腊神话中的概念有别。老子多在人的行为,方法上探讨,古希腊重在如生命的意义,价值,英雄的品质等,抽象出的原则上进行探讨。作为学术,老子的思想也不能构成一个体系,因而影响力不如当时的其他学说活动,如孔子和学生们。其他人,如孔子本人,对社会自身以外的问题,是“避鬼神而远之”,与老子的思维不是一路,所有更谈不上是抽象原则的思考,最多只能是社会伦理学的范围(孔子谈道德和亚里士多德也有本质的区别,以后再谈),很难算作抽象思维。
古希腊的宗教的神是人性化的神,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除了他们不死之外。他们也有常人都有的弱点和嫉妒心,恶作剧等。他们的神的系列有新旧两套人马,第一个神是主管“混屯”世界的,然后管“天”和管“地”的神再由他生出。神和人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古希腊人关心神的故事,众神在奥林匹克上闲的无事,也经常关心人的活动。这种神人交融的宗教,为后来哲学家对神的行为和能力,以及所为进行考察和追问,与哲学理性的探索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这边我们有盘古开天地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但我注意到盘古的故事是后来(三国以后)产生的,而且中国的神话绝没有神人交融的部分,如希腊神话一样。古人如现代人一样,不会拿神话当真的,当然也就不会有象古希腊哲学家那样去考察是否神话故事是有根据的。
另外一点的区别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本源的猜测,最终就到“天”,“地”,“气”,“道”等,一般也就“到头了”。没有人再会认真地追究,这些自然现象是如何来的,是否其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除了神话故事外。而古希腊的众神和自然事物的关系,被证明在以后的哲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不同的宗教因素的比较,对哲学的产生有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的社会经济主体,既不是农业如埃及,也不是牧业如游牧民族,而是商业,依靠货物的交换来致富。具体地说,是橄榄油等的贸易。这些贸易要沿海到许多大小城市,因为油比较好保存所以可以很长时间海运而不坏。作贸易的首要因素是,要弄清“真伪”的货物和交换条件。这些经济要求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追求“真实”,“价值”等的概念。这就给哲学的最初开始探讨“真理”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对于贸易中如嘴上讲的,和心里想的的区别,演化到哲学上变成“表面”和“本质”的关系等等。
反过来看中国,老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在农业社会的稳定状态下。农耕经济社会的简单性,是人与物打交道,基本是靠天吃饭,人的经济活动受制于自然四季气候的条件。所以农耕经济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比之商业经济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繁杂性,自然要简单多了。这就在客观上没有产生类似古希腊从事商业贸易方面的概念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可能人为地将农业经济中生产关系的概念,提升到学术探究的高度。这些都是比较抽象思维的哲学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的因素。
我们在考察哲学的开端时,不能忽略个别人物的天才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一个催促伟人诞生的时代已经形成,伟人出现又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是相辅相成的。当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出现之后,由他所第一此推动的哲学雪球,能延着历史的延伸越滚越快和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人类精神文明大树上的主干,结出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丰硕果实。
古希腊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个哲学家,古希腊7贤之一,泰勒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泰勒斯是古代的菲尼基人(发明字母语言符合的民族)的后代,曾到埃及学习过,擅长天文学和几何学,成立了自己的哲学学校于米利都城,一个小亚细亚的沿海城市,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欧尼亚一带。泰勒斯作为第一个哲学家,他遵循了探究世界的根本问题,要终究从一个,唯一的一个,最高的来源,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族谱阶梯一样。他提出了水是万物唯一来源的哲学思想,而不再依赖古希腊神话,而是给予自然合理的推理性解释。他不仅理论擅长,而且会亲自动手,他教过埃及人如何测量金字塔,如何测量船只离海岸边的距离,预测月食,在几何中使用推论的方法等。泰氏的多才多艺,使其学术思想影响远大,很多学生从各地慕名而来,形成桃李满天下的局面。
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是春秋战国的时代有诸子百家。他们中,有探讨类似哲学问题的老子和庄子,也有探究朴素自然科学方面,如物理,几何,等知识如墨子,但没有一个类似古希腊泰勒斯似的集大成者,既有理论,又会动手,教出的学生也是同时具备二方面的能力。中国的诸子,首先在探讨的哲学问题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类似的内容。但其后没有形成系统,没有伸入下去,也没有广泛的继承性,这样也就造成了对后世学术上有限的影响力。与古希腊的哲学家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疑问,没有再进一步追究“究竟是什么在控制自然规律(道)?”的问题。也没系统地探讨“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问题。所以对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什么是世界的本质?”,中国古人既没有“向内”往深处走的更远“到头”,也没有“向外”将“道”的概念与人周围的自然万物紧密联系起来。更不可能看到“从一点出发”进行推导,这种古希腊人的几何公理体系的思想萌芽,应用与世界观上。
泰勒斯在年轻时曾到埃及学习数学和几何。当他返回米利都时他己是经伦满腹,他对人们显示出他学到的几何知识和天文知识,使当地人很吃惊,但他在经济上并不富余。他有时甚至不能及时交房租,而惹来人们笑话他的哲学和数学知识没有用。泰勒斯想到根据星座计算出秋天橄榄丰收的时机,远在其他人预料之前。他因而用最便宜的价钱签下了当时城里所有轧橄榄磨坊的合同。他的计算是正确的,丰收的时刻到了,人们疯狂地抬高轧橄榄油价格的合同。泰勒斯几乎随心所欲地定价出让自己的合约而发了大财。他其实对发财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不过是象人们显示,知识是可以转为财富,如果必要的话。泰勒斯的学识和威望大震,使远近来学习的弟子以后也非常杰出,如毕达哥拉斯,阿力克曼德等。
相比之下,在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中,老子没有见到记载收过学生。孔子虽然收了学生,但自己和学生们惶惶不可终日,到处乞求当权者的恩惠,从经济上的窘迫,导致政治上的依赖,几乎永远无法逆转。中国读书人这种理论和实际脱节的作风似乎到今天仍未改变,尤其是学习文科专业的。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从古到今,败坏了文人对待研究自然宇宙的根本态度。将研究理论和创造财富对立起来,变成书呆子,和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畸形人材,一些即是天材又是白痴的双重人格。哲学的研究是需要杰出人材的事业。如果最聪明的脑子都转向能挣钱的行业,中国哲学理论的发展必然要落后于其他文化。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分为前苏格拉底时代,苏格拉底时代和后苏格拉底时代。哲学派别的兴起,林立和发展,都是在民主制度的成邦自治时期。这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学术派别的百家争鸣局面类似。当希腊的自治成邦被斯八达克人攻陷遭到破坏后,学术团体和学校遭到破坏,学术的进步自然停止了。待到罗马人攻入希腊的城邦,则不但没有学术活动,而且已经有的学术资料也丢失殆尽,因此古希腊哲学成果流传到阿拉伯国家的原因。
同样,中国在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时期,如果没有发展出象样的哲学体系,在以后也丧失了机会。因为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不鼓励自由的思想和个人精神生活的独特追求。大一统,或集体,对政治和强权最有利,但对学术和创造,最有害。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人类的杰出精神成果,是集体创造的 - 一切伟大的精神产品,都来自个人。而中国的主要文化支柱,儒家,又压制了任何自由精神脱颖而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文化意识,是今天中国山寨横行的文化根基。
比较西方文明的核心,哲学,产生的历史渊源,对照中国同期和后来的历史文化的发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地源政治学”的可能原因。古希腊是地中海的国家,而中国是一块大陆,多高原和多山的国家。相比之下,水,对中国人一向是宝贵资源。而且作为农业国,靠天吃饭,水的利用至关重要。相比西腊,他们有无穷无尽的水源。他们的宗教,生活,习俗等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与“洗涤”,“干净”,“洗礼”等有联系。在这样的所谓“海洋文化”或“蓝色文明”下,影响到哲学上,对条理,区分,逻辑等思想,都要求“一清二楚”,毫无含糊,不论是在意识形态,世界观,还是商业行为,都受影响。反观我们的“黄色文明”,也许是我们文化先天“缺水”,我们更多讲“难得糊涂”,“得过且过”,“混日子”等。总之,“清清楚楚,钻牛角尖,不会变通”等,从来不是中国文化的褒义词。它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一切领域。在科学技术已经如此现代化的今天,也许我们需要去掉传统文化中遗留下来的阴影,才能使自己的新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
A 范例的初步回答
哲学的发展从古希腊开始到今天,走过了约2500年左右的道路。哲学一词,本意为“爱智慧”。但随着哲学自身的发展,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自然研究学科的分类,直到17世纪牛顿力学所确立的经典物理学的出现,才使哲学作为抽象的理性的研究,和其他有具体内容的自然学科分开来。所有其他自然科学学科,无疑也是人类追求智慧的研究领域,但显然不能再称为“哲学”。而哲学自身,例如在英语世界,很多部分变成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领域,也显然不能再称为哲学。
同样,在欧洲大陆,从胡塞耳开始的“现象学”研究,只是从德国哲学体系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体系,中提出的一个“开端部分”进行研究。而且胡塞耳本人还在力求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的这些观点,是对古希腊时代开始的西方哲学研究体系,本末倒置的体现。
迄今为止的哲学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核心。因为哲学以古希腊开创的研究传统,是一部人类理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和成熟的历史。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本质认识,经历了“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开始进入“绝学”研究,既是,“悟性阶段”的认识历史。哲学研究的脉络,经历了开始,上升,顶峰,散落,然后再重新回归“绝学”研究,的历史起伏。而哲学发展的每一变化,都由所它在世界所在国的思索者的语言,贡献其思维的精华。
从古希腊开始的哲学研究,最早开始于米立都学派,以泰勒斯为首。这个学派以形象思维,既“感性思维”,为特征。例如,他们用“水,气,不定”等一种物质,来探究世界的本源。中国古代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的说明,也属于同一类的哲
学认知范。此后有两个著名的学派,赫拉克立特学派和爱利亚学派。前者认为世界的本源为“变动(flux)”,后者认为是“恒静”。
哲学的理性,既“抽象思维”,时代,开始于苏格拉底,伯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第主要提出问题,学生伯拉图继承了爱立亚派主要是巴门尼德的思想,提出了“形式(Form)”的思想,来解释世界的本质,称作“先验”学派。而伯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继承了赫拉克力特派的思想,从观察实验入手,形成了“经验”学派。当这师生两派的成就,都是如此令人眩目,老师似乎更胜一筹。“西方历代所有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释” - 英国怀海德如是说 - 直到“绝学”出现为止。
中世纪持续有一千年。哲学的发展主要与宗教结合,为上帝的存在证明。但其客观上,对哲学思辩的抽象推理论证,起到促进作用。在其间,希腊的哲学著作先在欧洲失传。后来由阿拉伯人再传人欧洲。这些著作先从希腊文译成阿拉伯文,再由阿拉伯文译为时流行欧洲的拉丁文。
近代哲学,开始于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迪卡尔。迪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出现,标志着哲学研究的转弯:哲学从研究什么是世界的本质,转为研究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个本质的,既哲学的认识论开始了。迪卡尔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在许多物质中,单独挑出了“thinking substance", 成为著名的世界本源的“二元论”创立者,第一个提出了“人的思维”,是世界上区别于其他一切物质的另一种物质。法国哲学的影响到了英国,出了三位杰出的哲学家,洛克,伯克莱和休莫,都是继续研究人类的知识产生的问题。这里我只提休莫。休莫的主要哲学贡献是,他第一次证明了,自然界不存在“因果率”,太阳是否明天升起,不是必然的。这个证明的真理性,奠定了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到迪卡尔时代以前的哲学著作,欧洲大陆的哲学著作,还是用拉丁文写的,各国哲学还不曾应用本国的文字。这其中有本国语言的表达能力限制,也有学术水准的语言要求标准。从英国哲学家开始,哲学的喉咙开始讲自己民族的语言,哲学开始了“分析哲学”的时代。
哲学发展的接力棒,其后由德国四个伟大的哲学家接走,他们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其中,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成就,奠定了他们在人类思想使上大师的地位。现代哲学的各个流派,无一不在他们的影子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如果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远处的“太阳”,则德国哲学康德和黑格尔的体系,就是时刻不在当代哲学流派身边的“月亮”。此后直到今天,没有一个成名的哲学家,能逃离他们提出的问题和体系构架。哲学研究的历史以“系统构造”为特点,从荷兰哲学和科学家思宾诺沙开始,经过迪卡尔,到康德,最后到黑格尔,已经走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预示着哲学研究的历史,开始走下坡,并逐渐开始否定传统自身的新阶段。
非提不可的是康德和黑格尔。康德一生,没有离家超过四十里,但他被休莫否定自然界存在任何因果链条的宣布,“awakened from his dogmatic slumber"。休莫的大疑,导致了他的大悟。康德由此提出了他的哲学史上“哥白尼革命”式的学说:“先天综合判断”。康德承认休莫是对的,但是,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本质是“正好相反”,既,不是在身外找寻这些规律,而是由思维整理外界的经验知识,运用人类先天既有的认识“范畴”,来整理这些知识而建立认识。康德的方法,为以后哲学家奠定了“分析哲学”经典榜样。康德进一步认为,人类经验的现象界,是“自在之物”,人类的认知不可能企及。因为康德自己又是天文学家,他对人类认识界限的划定,对以后的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同胞黑格尔,继承了从费希特,谢林那里开始的,对康德将思维能力中的认识,与人的经验的分裂的不满,重新返回到古希腊赫拉克立特学派和柏拉图那里,将辨证方法,一种双方通过争辩达到无矛盾认识真理的方法,上升到是“一切事物运动本质”的高度。黑格尔明显不满意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仅归结为“形式逻辑”,将“三段论”的形式化,与事物的实际内容分割开来的结论,称自己的“辨证法”为科学的“逻辑学”,既,世界的形式和内容一至哲学发现。
黑格尔为首的德国哲学家,对人类思维的“大跃进”,导致了后来的他另一同胞,马克思,更加疯狂的扩大化和走极端的政治哲学,终于造成了人类在二十世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危害至今仍在中国残存。其实黑格尔哲学对“矛盾”在辩证法中的扩大化应用,在其论述历史哲学中已经有征兆。例如,他剥夺了个人意志在社会中的任何地位,而认为只有国家,才是人类社会道德,意志的唯一正确体现。
黑格尔对自己辨证法系统的论述,晦涩难懂,尽管他声称,他要”教会哲学讲德文”,后来的哲学家,认为他仍有故作高深,蓄意复杂化之嫌。尽管如此,黑格尔体系所包含的“现象学”论述,辨证体系中的范畴扩展和推演,仍为以后渐渐走下坡的哲学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为人类思维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丰硕的资源和果实。
黑格尔是近代哲学史上,最后一个“体系构造大师”,他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为欧洲大陆的后来的“现象学”,和马克思政治哲学提供了基础。由于德国的哲学体系,已经大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与黑格尔同时代的叔本华,开始从人的欲望和意志的角度,来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他之后的尼采,更是用哲学家的眼光看待人生,宗教,来探讨生命的意义,人对宗教和社会的态度。他们都善于用文学形式表述,已经偏离了对“第一哲学”的问题研究。但他们这种联系哲学与人生现实的走向,影响了胡塞尔,他开创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逻辑地研究“现象学”的研究方向。胡塞尔现象学的直接继承,则来自黑格尔体系中的“精神现象学”。他一生致力于力图找到一个“科学”的研究现象学的方法,为现象学的研究方向制定规范,而不是建立整个现象学的大厦。他的学生克尔郭凯尔和以后的萨特,都在他的影响下,又另辟蹊径创立了“存在主义”,与现实人生联系更加紧密,对黑格尔时期的客观唯理性哲学大反叛。以哲学的真理性要关注个人生存为目的的存在主义哲学,在哲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新方向的印记。但他们的这种联系人生的哲学探讨,最终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为没有产生新的深刻的理论基础,所以最终感到的还是精神的失落和无助。
在德国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影响下,除了“现象学”和衍生出的“存在主义”,主要在欧洲的德语国家,还有另一派对德国理性主义的反叛,主要流行与英语国家,包括美洲大陆和澳洲,各种“分析学派”的诞生。分析学派主要的发起人是三位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哲学/数学研究的贡献者,福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思坦。福雷格开始与数学基础的逻辑研究,罗素发展了数学基础的逻辑,而维特根思坦更将数学的哲学逻辑研究,扩展到哲学陈述的语言语句精细考察。受他们影响,先后有“逻辑实证主义”的“维也纳团体”,语言分析派,科学证伪主义,结构主义等。他们的基本哲学观点是,将哲学语言陈述“实证”化,用“sense data(罗素)" 来验证陈述,去掉定义一切不确切的概念,重建哲学陈述的大厦。这就像一个传统哲学全部概念的一次“清藏查库”的大扫除,给二千多年的哲学“洗个热水澡”。英语国家哲学的这一“分析学派”倾向,使得传统哲学渗透到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和宗教研究等具体领域,哲学自身得到“瘦身”和“干净”,但哲学的“第一哲学”问题,也在他们的“分析”中逐渐消失了,而不是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哲学所的研究员徐有渔所认为的一场“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哲学,这一两千多年以来人类追求各种“终级”问题的研究被作为“泼出澡盆的婴儿”了。
刚刚过去的年份是中国阴历的“龙年”,对中国人来讲是个吉祥的年份。龙年龙抬头。龙看见的应该是个新的世界。我看到的新世界不知是否根龙看到的一样,但我愿意给龙和龙的传人解释一下。作为人类文明精神核心的哲学,在西方已经走到了衰落的阶段。不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欧洲大陆,它已经无法担当起古希腊先哲们开创的哲学所负起的人类追求世界“根本问题”的大任。只有一种新的哲学,才能扭转人类抽象思维走入的偏差,使其重新回到古希腊先哲们开创的方向上来。
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接力棒,随着中国的崛起,自然地传到了地球的东方,这个时代将是中华文明结合西方文明所创立的一个新的文明时代。此新时代的到来,催生一个新的哲学理论,我称其为“绝学”,既,对“世界绝对性质”的研究。
从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一直不能全面地理解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人类抽象思维的果实,哲学,的根本意义。从一个半世纪以前至今,国人总觉得哲学离人生太远,中国是个讲“实惠”的民族,中国只等哲学的成果出来,拿来用就行了,而从不去追究这些成果的根本原因和来源。这种心态反映在一切从外引进的思想意识中,从当年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引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对西方分析哲学的态度(徐有渔为代表),都表明了这种态度。光“拿来”是不行的,懒汉和投机取巧行为,不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应的态度。当“拿来的东西”错了,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被其发源地的人民抛弃,中国人怎么办?答案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了”。将一个国家13亿人,全部都领到河中,而事先根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这本质上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为一个家庭正常的父母所不为,何况一国人?国民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河里捡到一个金戒指,其他人就呆在河里不出来了,再往前走,倒霉的事是必定要发生的。人不是动物,人应该聪明些,看的远些,在没渡河前就已经对河的情况了如指掌才对。
让我来作一个对世界的基本的划分。人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中,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自己周围的一切。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产生了:人既然经常发现新的事物,说明这些事物在自己发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人们没有认识到罢了。同理,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也许象这些个别的发现一样,只是我们已经发现了,有没有我们未知的世界呢?未知的世界不也同样地已经存在了吗?人还发现,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一个过程,既都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什么是导致起这个过程的原因呢?
这些追根究底的疑问,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的问题。他们是人类智慧的终级问题,对世界“绝对性质”的疑问。这就是新的哲学,被称为“绝学”研究所探索的领域。绝学探讨的这类问题,并不是自己特有的问题,而是经典哲学和哲学的起源,宗教,都在研究的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终级问题。所不同的,仅在于绝学称这个“根本的原因”,为“范例原型”,宗教称为“上帝”,“神”,中国文化称为“天”或“道”,等等。这个“根本原因”或“终级动力”,是一切研究人类智慧的学说或理论或猜想等,最高疑问所得出的共同的答案。
在绝学看来,“范例原型”不是人类思维逻辑链条的“最终一环”,因为“因果逻辑”不能到达对世界本体的认识。这个认识只有超越理性的范围,由人类智慧中更高级的“新发现”的思维认知,既“悟性认知”,才能达到。这就是“范例原型”如何产生的原因和基础。从“范例原型”这个词的产生来看,它是因为在范例原型以下的一切,都是一个“范例”。范例,如同计算编程中的一个概念。一个计算机程序要运行,必须要有程序员写出一套功能。用现在流行的编写方法(OOP),程序多半是在范例下运行。而范例的规定(CLASS),已经事先编排好了。程序运行时,如果这些功能不发挥作用,则这些CLASS可以视为根本不存在。但如果计算机需要运行这些功能,则必须首先启动范例(Instance)。随后所有所需要的指令,都由这些范例完成。当程序最终完成之后,范例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被毁掉。
如果以上例子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可以把范例看成一个“章”或“印记”。范例的世界,从绝学上看,来自范例原型。范例原型产生范例,如同Class产生Instances。范例是“条件和本质”的一个共同体。范例的存在,不仅仅是"das Sein" (being/存在),而且首先是一个“Package”。这里强调的是它的条件性。没有条件,就没有"das Sein"。如果你要问,黑格尔不是已经讲了,das Sein 是第一个属性,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属性的吗?我的回答是,条件,作为范例这个"Package"的前提,首先是“潜在”的前提。没有这个潜在的条件,就不存在这个"das Sein",既范例。
所以范例是一个“Package”,强调的是“条件和存在”的一致性。不可不谈条件地去谈存在。因为“存在”和“本质”是同一的。否定条件就是否定存在,"没有条件的存在"和"没有存在的条件",都是无稽之谈,如同"没有本质的存在"或"没有存在的本质"一样。从范例原型出发,条件的规定性,决定了范例的本质。范例的本质表现在图上为,范例A,范例B...等,直到范例N-1,范例N。这就是“范例的集”和范例原型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和“元世界”的关系。我们只有有限的知识对于范例A。只有“有限的感觉”对于范例B,范例C等等。后者也许是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或是在梦中,或是在数学,几何或逻辑学的演算中,或在我们死后等等,我们几乎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确切的知识。我们只是隐隐约约地感到,在我们的感觉以外,似乎还有存在着别的世界,它们和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不同。但这些世界也是有一定的“规定性”,如同我们的世界一样,它们不是混乱的,不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只是我们对它们所知甚少罢了。决定它们规定性的因素,同样是范例原型。不过,我们并不知道范例原型是如何规定其他的范例Packages,如同我们也不知道范例原型是如何决定了我们范例A的Packages一样。
在我们范例A的Package中,我们范例A的最基本条件,最少是一对“共扼”量,既,时间和空间。我们无法逃出时间或空间,来认识范例A以外的任何无形物质,使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因为我们的一切观测仪器和我们人类的生理构造,决定了我们只能生活在时空之中,因而只能认识时空中发生,可以出现少一次以上的事物的过程。
在我们所知道的范例A的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别的更高智慧或身体结构不同的生物。因为人类已经从普通范例进展到高级范例。高级范例已经突破了普通范例的有限性。所以人类在范例A中,已经达到了“有限中的无限”。范例原型的必然性,已经通过范例A,在它的世界中以“人类”的方式的偶然性,体现了出来。对于范例原型决定具体范例时所面临的无限大可能性时,突破普通范例的相对性而达到“无限与绝对的范例原型自身性质”的拷贝,已经在“人”所存在的范例A中得到了唯一一次机遇的实现。
在探讨范例和范例原型关系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范例原型,宗教的最高主宰,如神,上帝,造物主等,都属于同一范畴。这些最高范畴来自人类古老文明起源的四大河系中的三个: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的佛教文明和尼罗河的埃及文明。但不包括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尽管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明至今。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仅仅达到“道”的高度。“道”的本质无论指”阴阳”还是指“规律”,都属于时空范畴之内。“天”,“地”,“气”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在普通范例的范围。道的观念,是抽象于自然宇宙的概念。中国人没有宗教,因而没有探求到更深远的问题:如,是什么决定了“道”?“道”背后还有什么支配的力量。而这些进一步的问题,只有在宗教中才能得到答复。这就是其他三大文明区别于中国文明的地方。
第二篇 科学和哲学的十字路口 第二节 概述
A研究“第一推动”
自然科学在人类历史上,从抽象程度和方法上看,是否有什么规律。当年,牛顿在发现了万有引力后,逻辑地想到,动者恒动,静者横静,如此说来,宇宙中必有一个“第一次推动”。这是谁干的?牛顿没有找到,于是归结于上帝。这就引出了牛顿推导的逻辑链条,那个是“第一环节”的问题。和这个“第一环节”是如何运作的?我认为,量子力学其实就告诉了我们,这就是人类所能依据物理学的因果律,能找到的最后,也就是“初始的自然世界的逻辑链条。”我用一个图来说明我的想法。这个图有四个维度:1 依赖程度(100%~0%);2 从经验到抽象的四种科学;3 从具体到抽象的几种方法;4 人类历史的时间坐标。
图:
这个图只是试图说明一种趋势或倾向。请不要拘泥与具体的数字。
举例来说,经验学科如中医(蓝色带),对经验的依赖几乎100%。而对科学,数学,逻辑和思辩的依赖程度,基本不需要或从左到右逐渐减少。而对量子力学(紫色带)来说,对实验数据的依赖很小,而对科学,数学,逻辑至思辩的要求,逐渐增大,以至最终完全依赖哲学思辩(见我关于“量子力学的接力棒”一文)。其他领域,其队“经验,科学,数学,逻辑和思辩”的依靠程度都处在中间,可以由此推导出来。有几点需要作说明。
1 经典物理学是建立在经验数据的支持上。这由迦利略开始,牛顿到顶峰的科学方法一直视为金科玉律。不论理论再完备,必须经过数据的支持。这恰恰是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不同的地方。 物理学发展到量子力学,开始摆脱从伽里略以来物理学的这种常归手段。几乎完全依赖数学推导。它的证明方法,不是再由经验数据提供,而是提出预测标准和条件,以供检验数学推导的正确性。
2 爱因思坦的名言是,“上帝绝不掷骰子”。其实,“掷骰子”就是概率统计。从哲学上讲,规律的源头,既,“第一推动”,必定是以“无规律”开始(这也是中国老子的思想,万物产生于虚无)。换句话说,物理学所体现的因果性,从经典力学中接近100%的统计概率,到量子力学时代,是个递减的过程。所以最终在量子力学态中,才会有“上帝在掷骰子”的事实,因为已经没有因果链条可寻了,对物质实体的追溯,已经走到尽头。古人不知道这个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以为一切物质,都可以无限的分割下去而永远不变。如“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思想。
3 量子信息传输的实验,已经走出了单纯理论探讨的象牙塔。完善和应用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在多国和许多科学家都在进行扩大通讯距离的竞赛中,在没有充分证据情况下,不太可能所以人都采取投机取巧的手法,是仍然使用经典物理学功能的信息传递方法,而不是依赖量子态的缠绕功能。尽管这个缠绕的理论还有不完全之处。
4 经典物理理论基于粒子的追踪探讨,还是量子态下无法知道塌缩前粒子的原状态结论,都不是决定判断真理的最佳方法的标准。在自然科学中,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为发现真理,应该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人类抽象思维的理性成熟的历史,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人类由不同民族组成的,这些不同民族的哲学家的思想,通过继承传递和接力,不断地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推向更高级的阶段。这些思维的成果是各国哲学家们,由于国际间的交流,影响,互相学习,不断发展,而积累起来的。一个国家如果不在这个交流范围的影响之内,本民族的哲学思想的火花,就不容易燃起,最终变成熊熊的火焰,它会不久就被其他民族同样的发现超过,因而遭到的是自生自灭的命运,最终不能为人类抽象思维历史的大厦添砖加瓦,落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尾巴。这样的结果,与任何一个要在世界范围内,担负起人类文明先导的大国所欲具有的地位,极不相称。
人类哲学的发展史,基本上成长于欧洲大陆,从那里后波及到地球的其他角落。中国古代,由于地理上与西方的隔绝,自己没有发展出理性思辩的抽象思维,只是产生过哲学探究的思想星点火花 - 如老子对“道”的研究 - 可惜没有后人的继承,和对外的交流发展。长期占中国统治地位的儒学,更缺乏对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除了一些与社会行为有关的道德规范研究外。
自从一个半世纪前,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到今天,中国人对西方的哲学学术成就,基本是处在“食洋难化”,步步紧跟,唯恐不及,很难谈得上有任何创新和贡献的状态下。中国如果不愿作一个“志大才疏”的民族,不愿作一个西方世界眼中“无脑的富家女”,中国必须全力普及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维,特别是哲学思辩的传统。不再把社会成材的注意力放在“神童”,“哥德巴赫猜想”,“头发/大米上刻红楼梦”等这些过去个别人轰动一时的热点宣传上。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用一句中国的智慧,叫做“天下之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两极之间的交替,是最基本的进步的方法。只要我们看看自己走路时两脚的运动,这上帝给的最自然的工具,人怎样前进,就一目了然了。其实,从逻辑上讲,当把一事物分成最终的两方面,如果不考虑时间这一偶然因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两极之间的交替。
西方哲学开始于古希腊。古希腊有三个阶段:苏格拉底前期,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后期。这些时期的哲学思想,可以明显地分为“分,合,分”。在中世纪一千年中,哲学家主要是几个大主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理性的角度,为天主教证明上帝的存在。因此他们的成就可以看作是哲学史上的“合”时期。这时期最后一个“合”者,是思宾诺莎的体系。然后是“分”的时期开始于法国的迪卡尔(稍后于思宾诺莎),第一个二元论者,也是近代哲学的第一人。跟着迪卡尔继续“分”的,是英国的三豪杰,洛克,贝克莱和休莫,直到德国的康德接棒过去,哲学史还是在“分”的时期。哲学到了黑格尔手中,是明显的“合”,也是最后一个系统构造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来源于黑氏的“精神现象学”,后来“逻辑学”。胡的弟子克尔郭凯尔,在其“存在主义”,则是挖了黑格尔(胡赛尔)的第一章,更小的一块“三角地”中的两角,“存在,否定”那里开始,同样也有萨特。英语世界的分析学派,更不用说是“分”,光分还不够,还必须受观察检验,直至降哲学到自然科学的园地。就连大陆哲学都批评分析学派,你们用分析的方法“切来切去”,忘掉了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不能再做自然科学的指南和基础。维特根思坦的回答是,你们讨论的哲学的形而上问题,本来就是“一锅粥”,如果你说不确切,请干脆闭嘴。其实,大陆学派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在根本的形而上哲学第一问题上,彼此彼此。
正是传统哲学处在这种尴尬境地,形而上的研究近乎停止这样一个十字路口,绝学,接过了人类抽象思维研究的接力棒,以方块字写出,代表中国作为正在升起的人类文明的明天,跃跃欲试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如果这个baby的第一声啼哭遭到来自家里人的训斥,那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个土里土气的一家人,还未尝过作为一个集体承担扮演这个舞台上主角的滋味。
第三节 科学的困惑 A从“牛顿力学-相对论-测不准原理-思维绝对性”看自然界的统一
牛顿力学的参考系是低速运动的物体。相对论用于在高速运动参考系的物体,但主要靠逻辑推导。侠义相对论主要用来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直线运动,如光波粒子;广义相对论则是力图将物体直线运动作为一个特例,而用于更广泛的运动形式(如曲线运动)。这样,科学家对广义相对论的接受,只能基于“证明”必须先入“研究”。事实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数学公式,也同时被与会的另一数学家(忘了名字)得出了。广义相对论准确地预测和解释的三个目标:水星不规则运动(牛顿力学的死穴),木星的红移和遥远星光光线在经过太阳时的弯曲(c_y_lo君),是科学界开始接受相对论信仰的quantum leap (不过诺委会就更谨慎了:给爱因斯坦的牌牌只是鼓励一下,只提光粒子,只字不提相对论。).
这里的关键是,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体系,不论是什么座标系,都是固定的物体,都是可测量的定量,而量子力学的出现恰恰是推翻了这个基础,所以爱因斯坦坚持“上帝不是投骰子”。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这是大逆不道。不仅他,连他的老师牛顿,都不是这样教的。历史常常跟人们开玩笑,既是大腕们也免不了。
测不准原理的,粒子的速度,位置,质量不可兼得,因为观测受科学仪器的影响,的思想,仔细想来,是如此自然,到处可见。孩子的行为,是不是较之大人,更不可预则?因为孩子没有受过训练。股民个别人的行为,和股市整体的历史变化,是不是你的所以财政专家都说,越长期越保险?(牛顿如果生在量子力学年代,股票恐怕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如果我们能不受我们“个(各)”人因素的影响,将整个的事物发展过程想象为一个“大循环”,我们就可能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的一切研究(行为),总是从这个大圈的“中部”开始。然后我们朝“以前”走。到“头”之后,再从中间往另一“头”走。你一定猜到了,对物理学家,这个“中间”就是低速移动的物体。这个“以前”的极点,就是量子力学的山头;而这另一“头”,就是我们真正的“头”(大脑)。
思维的绝对本质,来自这另一头。它沟通了自然宇宙两极的联系,揭示了自由宇宙的真正面目。它给“决定论和非决定论”这一哲学问题,在这一大循环中的关系,作了完美的解释。遗憾的是,思维的绝对本质,不可再用“宗教-哲学-科学”的方法来证明了,因为它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适用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在一更高层次的“测不准原理”,在这个大循环的另一级应用的结果。
思维的本质是自由与科学的本质是真理。科学一词来自拉丁语,本意指得是“知识”(Science from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所以对科学的定义,就是对知识的定义。
200)什么是知识呢?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产生了两大派。用后来哲学家的说法,叫做“先验”和“经验”的两个派别。前者也等同与“形而上学”,后者也等同与中国人所说的“实践”一义。
201)前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图。他继承了前苏格拉底时代“伊历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恒定”的观点;后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继承了前苏格拉底时代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在是变化中。因而世界的本质是“flux”,既,“恒动”。他们的世界观,因此又都影响到他们对“知识”,即对“真理”的看法。
202)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典型的自然科学代表,是牛顿物理学。它开始于伽利略的小球抛物线和落体定律的研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特别的地方,在于他将数学公式与观测实验结合起来了。同样的还有开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的研究。他们的方法与中国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国神农尝百草,或是祖冲之计算园周律,或勾股定理的发现等,都没有将“经验数据与数学公式结合起来”。这个结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标志。
203)数学是逻辑的一部分,是对定义,推理,证明等,的“纯粹思维形式数量化”的研究。凡逻辑,都是指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因而他们是恒定不变的。
204)如同我们要问“什么是椅子?”,我们是要把握椅子的定义,而不是张三或李四家的椅子的具体形状。同理,我们要在平面上找一个“真正的三角形”,它的三内角之合必须等于180度。而这样的三角形,只能在定义中证明,而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人画出来的三角形。
205)所以,在严格意义上,知识 = 恒定 = 真理 = 逻辑。而科学(自然科学)的本质,严格地讲,不能完全等同真理。这就是柏拉图的“形式(Form)”论。它告诉我们,逻辑或数学的真理性,是根据前提推导出来的,与客观世界的偶然的时间或地点无关。这也就是旧的科学,不断被新的科学理论所代替的原因。科学的真理性是相对的,因为它必须基于观察或预测,必须需要证明。因此,科学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真理,而需要经过人类“经验”的检验。
真正的真理,只有潜在和被发现,两种状态。从这方面看,柏拉图是正确的 -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能发现真理的宇宙万物,只有心灵。永恒不变的发现,必须在“毫无束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心灵的本质就是自由。心灵不仅以自由,为发现科学真理的必要条件,而是自身的本能。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就是创新自身 – 而任何创造都是“发现”(柏拉图),所以也是科学的本质。
人类探求真理的根本来源,在于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人类不同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人类有一个思维。思维的功能是思考,思考的第一步就是疑问,如同苏格拉底做的一样。
人类探求真理面对的有二个对象。它们一是“自然”本身,二是自己和其他探求者的关系。如果一部分人居住在的地球上的环境比较拥挤,资源比较馈乏,这一部分人类就免不了彼此之间争斗占了很多时间,而没有时间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另一部分人类没有受到地理环境的困绕,可以拿出较多的时间研究自然,这样就产生了科学。我这个想法基于各处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没有本质的差别。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大体适用于这一情景。
在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人类使用过三种方法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它们是宗教,哲学与科学。人类在自己的进化中,开始书写自身文明的历史。人类的思维逐渐地走向成熟。宗教首先出现于人类进化开始的远古时代。那时几乎每个部落都有象征宗教信仰的图腾标志。人类如同动物一样,感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不同于动物的是,人类将自己感觉到的恐惧和兴奋,刻在周围的洞穴里,石头上等,以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字历史。人类将这些感受还编成故事,由老人传给孩子,代代延续。
慢慢地,同样的故事重复使孩子听得不耐烦起来。老人们开始为这些故事添枝加叶,使这些故事变得复杂化和系统化了。另一部分孩子在成长中终于看到了老人的杜撰,开始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这样就产生了近一步的为什么,于是哲学就从宗教中产生了。
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是人类思维理性成熟的标志,既,由感觉产生宗教,由理性产生哲学。哲学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首先通过语言分析产生逻辑,又通过观察自然产生了来自经验的关于自然的知识。以逻辑为基础,不久又产生了数学。数学的发展又得力于商业的推动,由此导致了自然科学的出现。自然科学终于慢慢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了。
宗教中感觉到的问题,经过哲学思辩变成理性化的问题。自然科学又将哲学的问题“量化”,由大化小,一一解答,由此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
不是所有宗教中的问题都可以,或已经理性化了。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可以,或已经被科学解决了。宗教的问题的“集”是一切可以感觉到的问题。哲学的界限是一切理性遇到的问题。而自然科学解决的是一切可以量化的问题。这就是人类三种探索真理的界限。只要每种界限被恪守,人类的文明就会一如既往的发展。人类最终的目的是如何在宇宙中永远延续下去。可是人类除了感觉和思维外,一无所有。
B测不准原理 1从测不准原理与思维的绝对性,看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
“折腾”,看来是人类认识的特点。大约从十七,十八世纪起,人类的思想认识史产生了一场革命。执这场革命牛耳的,是一群英国知识分子。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哲学家洛克,休漠和自然科学家牛顿。
在哲学上,位于欧洲大陆边缘岛上这些哲学家,不再满意欧洲大陆哲学(以德国为代表)的“玄想与猜测”,而开始“返回到认识过程自身”,探讨人类的知识的来源发生机制,既人的感觉和心灵是如何接受知识的,此后被称作“经验主义”。而牛顿定律,则成为在自然科学史上,开创了追求自然世界法则的确定性,准确性的科学典范。
这如同我们网友们争论,“真理在哪里?”。争了半天谁也不服谁。忽然有人说,“咱们说的‘真理’不是一码事呀!”。稍尴尬之后,大家同意,首先对‘真理’定义,然后又规定大家同意的证明发现‘真理’的检验方法。
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高高兴兴的过了一百多年,认为从此天下的知识,无不掌握在我“如来佛”手中。德国的哲学家,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滋,在给友人的信中,不无自豪地声称,“我们不用争辩。只要把我们各自的论点带进公式中,说,让我们算一下吧,朋友,问题就解决了。”
平地一声雷。随着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瑞典以海森堡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发现了“测不准原理”:在观测一微粒子时,由于观测仪器的影响,观测者不可能对该微粒子,在质量,动能,位置等方面都给出精确的定量。
好一个“测不准原理”!加之爱恩思坦的质能守恒定律,对当时的科学界的震动,大概不小于几个世纪前的“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引发的震动。而对于应该永远跑到前头的哲学,我不晓得,从那时起至今哲学家们,是如何解释说明这种现象(希望有君不吝赐教)。
在我看来,中国古老哲学的“两极相通”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当我得出了精神,思维的绝对性,无限性,万能性(见“谈知识及分类)”时,我已经意识到我走到了事物发展的一个尽头,既,绝对的精神阶段。而事物发展的另一头,开端,应该具有“类似”的性质,既,无限,绝对,不可把握性。幸运的是,“测不准原理”的知识,是用“客观”方法得到的,相对与,我认为的精神的绝对性,是通过“主观”的“向内审视”,得到的(类似洛克对自己心灵审视的“白板说”)。
如果同意我以上所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就可以很清楚地回答了。在争论的双方都能提出令人信服的例子时,却没有一个系统,能把这双方提出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例子,统一起来。
我的结论:在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一切都是“决定论”的;而唯有在事物的两极,既,事物的开端和终结,是“非决定论”的。
下一个问题,究竟“决定”与“非决定”的判定,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准确地定在什么地方?我只能从哲学上告诉你,这是“质和量”的关系 - 具体怎么作,是你自然科学家的事了,你还得继续“折腾”。
214) 再回头看,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对人类自己所知世界的真理性进行探讨。它们是:宗教,哲学和科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宗教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哲学主要是用“抽象思维”,注重理性的方法。科学主要是用“逻辑思维”(更精细的抽象思维),注重证明,数学和观测资料相符合。而量子力学,将科学的最后支柱和工具,数学,也打垮了。它证明,即使完全依赖数学公式的推演,只要引入任何与我们自然世界有关的因素,如薛定谔的“波函数”(薛定谔自己开始也不懂其意义),即使它是随机/概率性质,得出的结论必然仍然是关于我们(科学家)的世界,而非关于独立于测量者的真实世界。
1) 量子力学虽然还在发展中,但就它迄今一百年来我们知道的成果,它告诉了人类7条原则:
1 科学不能最终揭示世界的全部真相(When reaching the end of physical reality,Science cannot reveal the total truth of the world.)
2 科学只能揭示科学家们所想象的世界(Science can only expose the part of the
world of which exists only in the scientist's mind.)
3 科学的工具是人类为自己的目的所打造,它也只能用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The
tools of science are made to fit human needs ONLY.)
4 科学为人类的工具,用科学来了解人类工具的能力之外的世界,必然会失败(Science is a tool of humans through which to know the world beyond its reach defeats its purpose.)
5 人类如欲了解人类以外的世界,“必定不能运用科学”,是一个必要条件(To know the world NOT through scienc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obtaining this goal to know the world.)
6 如果有不依赖于科学探测结果的客观世界存在,人类还没有发现其正确的探测方法(If there is an "objective" world independent of the detection of science, humans haven't figured out their right way and proved it yet.)
7 迄今人类所用的三种方法探索世界中 - 科学,哲学和宗教 - 科学已经证明自己被淘汰了。下一个方法,我们应该从一种新的哲学角度,以逻辑和理性的方法来看待世界。这种新的,可能的哲学称作“范例哲学”,或“绝学”(humans have tried to know the truth of the world through 3 channels so f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f which science has miserably been proven a failure, and next it is the term of a possibly new philosophy called 'Philosophy of Instance' or "Absolutology".)。
2量子力学的结论彻底粉碎了唯物主义世界观量子力学的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量子力学的真理性,也已经被多方证实,并被许多其他自然科学所应用。
量子力学对哲学的影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对人类意识形态的思想影响,却不常被人提到。其中一个原因,是量子力学理论本身的深奥难懂;另一个原因,是量子力学产生的国家,是欧美西方民主国家。这些国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国家,思想和意识形态,关心相对较少。
这个结论就是:量子力学的结论,彻底粉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世界的本质分为物质与意识两大部分。这种区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绝对的划分之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所以在哲学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又称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只
承认世界本源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所反映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本质的绝对的二分法的划分,在量子力学的事实下,被证明完全是错误的。
在量子力学中,微观世界中量子“叠加态”的特点,已经证明了微观自然界,在量子的状态,微电子已经不存在一个人类假设或先定的“客观本质”。在量子的状态下,如微电子的位置,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空间点。当科学测量仪器试图探
测一个微电子的空间位置时,测量仪器对它的测量,必定要影响这个微电子原有的空间状态。
让我用一个比方来解释这个量子状态。当一对男女青年结婚时,这个婚姻最终是白头谐老,还是中途离婚,不仅不可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真理性/真相,既,无论那种预测,无论预测者是谁,都不具有真理性:因为这个“真理(真相)”,并不存在。这个婚姻的真理/真相,是一个“某一发展期中”的结果。因此,在对这个真理/真相的判断时间到来以前,既,我们可以对这个婚姻作一个断定了,这个真理/真相,并不存在。
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主义唯物论者回答这个问题,他一定要强调,这个婚姻的“真理性”,既,离婚还是白头到老,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真理(真相)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先定/假设的荒诞。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先定的“物质存在”的含义。而我通过这个量子力学结论在生活中的比喻,力图清晰表明,以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的哲学错误。量子力学的真理性看来没有人怀疑了,有争论的是它的“测不准原理”的哲学意义。
严格地说,“测不准”是一个不确切地表述,因为“测不准”好像是说,随着测量手段的改进,人类总会有一天会“分开”微电子的动量(速度)和位置,从而一一测得结果,因为微电子这些物质性质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测量方法而变化的。如同一个遥远的X星系,人类在没有发现它以前,不等于这个星系就不存在于宇宙中。
我认为,错误就在这里:人们用对已知世界的结论,去推导未知世界的本质,而忽略了以前结论的条件因素,以为人类在所以前熟悉的世界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具体地说,根据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所得出的哲学结论,只适用与宏观世界的环境。将这种哲学结论用之与微观世界作指导,必定有错误。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的新哲学意义,最少有这两点:
1 在量子态中,微电子的“客观存在的状态”这一哲学和科学概念,是个“伪概念”,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
2 在以上第一点的基础上,如果人类要进行探测微电子的“存在状态”,那么,人类的探测仪器,一定要“影响”微电子的存在状态,既,测量所得的结果,是测量导致的“测量下的状态”。让我用一个宏观的例子来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态。
某家有一个“剩女”,一天要见一个别人介绍的男子。此女只相信“一见钟情”式的爱情,非此不嫁。介绍人说,该男子知道此姑娘的心思后,提出一个要求:见面只在事先关了灯的屋子里,待双方都在黑暗中进屋后,再由介绍人开灯....
我的问题是,在介绍人开灯前,姑娘可否已经对此小伙“一见钟情”?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会说,姑娘的“一见钟情”或“非一见钟情”(二者择一),从姑娘知道相亲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个“客观存在”,这个存在并不以“见面”这一“观测手段”,而转移。我却认为,姑娘对这个小伙的这种感觉(二者择一),在“开灯以前”(观测手段),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开灯,这一观测手段,恰恰影响了姑娘的内心“一见钟情”或“非一见钟情”的选择(二者择一)。开灯以后的姑娘的结论,只是由开灯形成的,仅此而已。
所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世界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一个认识,被量子理论的结论证明,是根本错误的。
C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在前几天讨论应用哲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时,有网友说,“至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从其研究开始就缺乏哲学角度的支持,也是其走入死胡同的原因之一。”
我先看到伯克利大学哲学系的John Searl教授“Understanding does not come from 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 per se.Instead:it requires certain kinds of wetware or hardware or meat." 我认为:前半句,如果改成“Understanding does not come ONLY from 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 per se...”,还算勉强对的。后半句,则错的离谱。
他同系的Hubert Dreyfus教授,几年前写了一本“What Computers Can't Do”,将现代的AI研究比喻成中世纪的炼金术,遭到群起而攻之。他在学校吃午饭,居然无人愿意和他一起进餐。但他老兄还是预见对了后来的一些AI的发展。所以几年后又出了一本“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这次的反应寥寥,Dreyfus说,这证明我对了。结果是,这位教授是个欧洲大陆哲学的迷,长于海德格尔,马洛庞荻等的“现象学”,认为人工智能不可以模拟人的潜意识,而潜意识是人的智能的来源。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AI研究人员有几个懂现象学的?当然无法回答他,所以他取胜"by default"。
要回答什么是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我认为,关键是要回答“什么是人工智能的界限?”人工智能可以作什么,不可以作什么,和我根据什么来确定这两个问题。
我先讲我的结论,然后说为什么。我认为,人工智能,从根本上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这两个限制,人工智能的解决问题的“集”,总是有限的。所以人工智能不能超越现有的条件。如果人工智能真达到超越现有的条件,人工智能的成果则与人类无异。人工智能则根本就违反了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初衷。所以,严格地讲,人工智能,是个伪问题。没有人工智能,只有“人造功能(Artificial Function, AF)” - "There is no AI, only AF."。
为什么?人工智能的实现,总是通过“模拟符号”来实现。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模拟,二,符号。首先,模拟,以现存的一切为对象。现存的解决问题的集合,总是有限的。人之所以能解决这个“有限的集”的问题,因为人面对有限的集合时,可以和必须在无限可能性中寻找合理因素,而创造新的有限的集合。这好比,AI的模拟,总需要人类喂它“鱼”吃,AI才能工作。当人类没用“鱼”时,既,碰到解决不了问题时,AI就无法工作了。在这种时候,人在干什么?人类会在现在的环境,条件的有限集里,在几乎无穷的可能的组合中,寻找合理的因素,组成一个新的有限的集,来解决问题。也就是,人会去想办法去“打鱼,既‘渔’”- 不用说,这一步的完成,涉及几乎无限的可能性。而这一步,AI“几乎”不可能做到。
符号,代表人类的思维运用各式的语言。语言分为“句法和句义(syntax vs. semantics)”。句法总是“眼前”人们所看见的形式,是语法中的“现在时”。句义,则不仅是现在时。句义涉及过去时和未来时。句义的过去时部分,和现在时部分,总可以由AI模拟,未来时,既,潜在的部分,无可模拟。换句话说,目前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一切都可模拟。而未来部分,不可以,因为机器不能“联想”,不是思维。
这就到了说明思维有什么性质的问题了。在前文已经说过,思维要运行,必然要有什么在运行的问题。这就是广义的语言,包括一切感官材料,一切感觉所留下的记忆。宇宙的必然性体现在物质出现的偶然性上。也就是,宇宙不是“真空”,而是必须有星系在运动。思维也是一样。人的大脑也不是真空,它必须运用某种“语言”来运作。正像星系的关系,是通过“四种力”(电磁,引力,强,弱相互作用力),语句和词汇之间的“力”的关系,也是语句本身在被思维创造出来时,就有了。正是因为语言中的这些“力”,使思维的内容或结论,产生“联系” - 这就是哲学上范畴的由来。而不是象康德所说的它们来自“先天”和“先于经验”。这些都是范例哲学的概念解释。
重复地说,正是由于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确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的进化是多少亿年,以生物形式完成的。也就是,我们用以思维的大脑,是装在“一块肉”中。这快肉与其他动物的肉,没用什么本质的区别。而这快肉中装的这个“思维”东东,确是不得了的 - 因为它使人的想象力没有界限。
所以,如果人工智能真能创造出这样一个会思维的什么,除了用生物的方法,人类能比上帝在这方面高明吗?OK,上帝也有眨眼的时候。如果人类用其他方法制造出会思维的东西,难道这不就是“人造人”了吗?因为人的本质,区别与一切其他动物的地方,就是会“思维”。
很明显,“人造人”的出现,立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伦理问题。人类研究AI的初衷是,既,象使用机器一样,来使用AI的成果。“人造人”,当然不为人类的社会文明所容许,所以AI的实现也不可能。从另一方面看,既然AI是使用一切现存时空条件下已经存在的解决问题的集合,那么一切人类已经创造和发现的功能,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并且这种完美改善没有止境。
人工智能的不可能,和“人造功能”的必要性,是两个互补的命题。如同人的想象力的无限性和人的寿命有限性一样。这就是我们要尽快弄清楚,“Do we really know what we are dong?”的目的。
D没用“人工智能”,但有“人造功能”
我在上文提到,“John Searl 教授前一半,“Understanding does not come from 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 per se.,是对的。后一半,错了。”。我要修改这句话为“John Searl 教授前一半,如果改成,“Understanding does not ONLY come from ones and zeros or ONLY symbols per se.,就对的”。
因为,既然“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个伪问题,其实不论'ones and zeros or symbols',都不重要。既,如何实行智能,怎么实现智能,在什么物质上实现智能,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什么叫“智能”?如果按照我上文的定义,这个智能,既使能实现,也达不到人类原先预想的目的。因为实现了这个智能的物体,只能被看作“人”,而不再是机器。这个“潜在的目标”:在机器上实现人工智能,然后还象其他机器一样来用,使其为人类服务 - 根本不能实现。正像人类不能走回到奴隶社会,由一部分人再来奴役另一部分人一样。下面是这个证明的重复:
证明的十二步:
1 人工智能 = 人造智慧
2 智慧的唯一来源是,思维
3 不是所以思维都是智慧,只有思维的结晶,才是智慧
4 欲要知道智慧是否可得,先要知道思维是否可得
5 欲要知道思维是否可得,先要知道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6 思维的本质,是思维具有无限/绝对的性质。既,思维没有界限,思维是无限的(根
据范例哲学,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也经证明过)
7 人类只有先“人工制造”思维(自然生育除外),然后才可以考虑怎么从“人造思
维”中,产生“智慧”
8 如果人类造出了“思维”功能,不论在什么物质上实现的,如人造肉,纤维,硅
片,电子原件,等,那么这个具有人类思维功能的“人造人”,就跟我们其他人类
“基本”一样,我们就会认为他们是“同类”
9 人类的一切法律,道德,政治等文明条例规定,比如会同样适用于这些“人造人”
身上
10 人类不可能象对待计算机作为机器,来对待这些“人造人”
11 结论,“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实现,所以是个伪问题。
12 所以,人类能作的类似事情,是“人造功能”(待证),而不是“人工智能”
证明完毕。
如果"人工智能"这个词错了。那这些搞AI的人不没饭吃了?(网友问)。我的回答是,没有人工智能,还有“人造功能”。
在我看来,人类的问题,是把已经作的事当作“想当然”。人们吃了几千年饭,最近100年来才搞懂消化的原理。人们用了千年数字,符雷格第一个发现了数字的基础是什么?(集论开始)。人们用了千年语言,符雷格第一个发现了语言的指谓功能,创立了数理逻辑。人们的脑袋思维了千年,徒子第一个发现了思维的本质意味什么。人们搞了几十年人工智能,以为可以使思维的智慧结晶可以随手拈来,徒子第一个指出了“人造功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分。后者不可能,前者不但可能,而且必须,并且作的远远不够。为什么呢?
因为,任何单一天然功能,人类都可以将其访造的好过其自然的功能。
如何证明这以上的结论?
证明如下:
1 单一功能的定义:比如豹子跑的速度,人对棋的记忆,狗的鼻子灵敏程度等
2 思维,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既然有“绝对/必然/无限”的性质,它一定是潜在的
3 “潜在绝对的性质”,必然要以“现实的相对形式”出现
4 任何一相对的事物所具有的功能,因而也都是有限的,相对的。因而必然是可以被“绝对/无限”的思维功能超过
5 所以,自然界一切单一的功能,都潜在地有被人类思维的绝对功能超过的可能
证明完毕
思维功能本质不可模仿性,和人类模仿单一自然功能的超越性,是人机关系研究的哲学思路的指导。
E思考与图灵机
在上篇文结尾,我说:“人工智能的不可能,和“人造功能”的必要性,是两个互补的命题。如同人的想象力的无限性和人的寿命有限性一样。”,其实,更准确地说这段话应该改为“人工智能的不可能,和“人造功能”的必要性,是两个互补的命题。如同人的想象力的无限性和人想象力集中到一点时,思维过程“线性(linear or asynchronous processing mode)限制”一样。
修改的想法来源于我重温图灵机得到的启示。这是百度对图灵机的概括介绍。“图灵的基本思想是用机器来模拟人们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他把这样的过程看作下列两种简单的动作:在纸上写上或擦除某个符号;把注意力从纸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而在每个阶段,人要决定下一步的动作,依赖于 (a)此人当前所关注的纸上某个位置的符号和(b)此人当前思维的状态。(http://zh.wikipedia.org/wiki/图灵机)”
英国数学家图灵所想象的这个逻辑机器,是现代一切计算机CPU的处理方法的核心思想。也是机械地处理“形式(符号)化系统”的本质。如果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可以将图灵机更根本地抽象为“资源,实施,方法”3个部分。资源部分是由三个“无限的集”组成:1,纸带长度,2,记忆空间,3,操纵耗费能量(电力)。实施部分,是由4个部分组成,但是它们是“有限的集合”:1,字符定义;2,状态定义;3,移动步骤定义;4,指令定义。最后,方法部分。它只有一个:就是处理方法“线性(linear or asynchronous processing mode)限制”,也就是,“one step at a time”。
有了这个对图灵机的认识结果,我就很容易比较思维中的“思考机制”。人的思维,也是由这三部分组成“资源,实施,方法”。资源,在思考中是无限制的想象力(已经在以前反复证明过)的集合。实施,是处理当前问题手段的“有限集合”,既,仅就人类当前知识所了解,以目前的时空为界限。方法,也是“线性(linear or asynchronous processing mode)限制”(在以前文中说明过)。
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计算机的处理逻辑,数学逻辑,与思维的思考机制,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等于说,图灵机不是在“模拟”人脑思维的功能,而是“就是”人脑思维功能。图灵机与人脑思维功能的唯一区别是,思维的无限的集合,是现实中存在的。而图灵机的无限集合,是人类所给予的。
直接了当地讲,这就是为什么图灵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原因。
F自然语言与机器语言的区别 1从语言范例的角度看待
瑟尔(John Searle)和乔姆斯基(Norm Chomsky),一个是加州伯克莱大学哲学系教授,另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哲学系教授,关于语言的争论,曾经很引人瞩目(参见http://www.scribd.com/doc/47780900/John-Searle-End-of-the-Revolution)。
原因是前者是著名的语言哲学分析派的领军人物,后者是二十世纪语言学的领袖。从后者发表其划时代的著作,《句法结构》,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看来前者的看法对了。既,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工程”失败了。按照瑟尔的看法,他本人也放弃了“普遍语法规则”的观点。虽然很不情愿,他一再修改自己以前的目标,由“规则”,改为“原则”。又由“原则”改为“参数”,等等。本来宏大,雄心勃勃的体系,变得越来越模糊,几乎在不断修补,以挽救理论上的反例挑战。我自己认为,乔姆斯基的错,不是他的错。从根本上讲,他的观点来源于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的思想。所以是这两个哲学巨头错了。所以导致了乔姆斯基这个“学生”的错误。
笛卡尔将心灵和自然物质分开的思想,特别是康德强调人类“先天认识范畴”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乔姆斯基,也就是他发展出人类“先天取得语言”的机制的思想。他紧紧抓住“先天”这一思想,又用到了柏拉图的“形式”概念,所以认为“普遍语法”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与人需要交流需要等无关。
按照柏拉图的观点,"形式"是事物的本质.现代计算机处理过程所用的语言,就是完全形式化的符号系统。这也导致许多AI研究者认为,计算机就是人脑,更有认为计算机就会有意识,包括现代计算思想的发起人,图灵本人。
那么所有这些错误在什么地方?从语言范例哲学角度来看,这个错误,在于不懂得“纯粹形式语言”与人的“自然语言”的根本区别:机器语言,是且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自然语言,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它是“思维的范例”)。
自然语言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有“形式,内容和功能”,三个方面。仅仅单纯从“形式”方面,或“内容”方面,来企图掌握语言的本质,都是不完全的。而必须从“功能”的角度看待语言。既,认识到“形式和内容”,都是为“功能”服务的。语言的生命力,体现在功能上面。
如果自然语言有“普遍规律”,那一定要从“功能”上开始 - 这就是语言范例的普遍性本质。
2谈宇宙和外星人
2011年诺奖物理方面的三位获得者,都是研究天体,宇宙方面的科学家。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无疑又会掀起一场人们对未知的太空宇宙的探索热情。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显示诺贝尔先生当年的眼光与伟大。
有文谈到,科学家对宇宙大爆炸,膨胀加速,红移测量,暗物质/能量等的研究,可能会推翻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最终证明圣经“人类是宇宙中心”的观点是对的。我觉得这完全可能。因为根据黑格尔的“正反合”的三段论说法,这个结论符合逻辑,当然充足的证明是完全必要的。不过,我不是学宇宙学的,我只是想根据自己理解,谈我对宇宙,生命(人)和外星人的看法(我们的温总不是叫我们“仰望天空”吗?不过,他们没说谁管饭的问题,尤其在海外的人)。
一个孩子长大到一定时候,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再大一点,学会了动脑筋,会问自己,我是谁?用一句存在主义的话说,存在先与本质(其实在哲学上也有争议)。问这些问题,标志着孩子到了决定“自己的本质”的时候。人类作为集体,在自己的历史上,也一样会试图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在不同时期,哲学家,神学家们给予不同的答复。不过,到目前似乎没有一个答复十分令人满意。
按照现代科学提供的资料,宇宙的年龄大约在350亿年以下,银河系的年龄大约在150亿以下,太阳系的年龄在50亿年以下,地球在40亿年左右,人类在20万年以下。这样看来,人类还是个“baby(宝宝)”呢。而一个“宝宝”无论认识自己,还是认识宇宙,恐怕都不会太圆满。所以我即使说的不对,也可以自我安慰了。
我先说人。中国的圣人说,食色,人之性也,又说,心之官则思。笛卡尔称人有“thinking substance (mind) and extended substance (body)”,即二元论者。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通过这个思维,人认识到,自己周围的一切,不论是“大”的物质,还是“小”的物质,都是没有边界,即无限的。在自己身边,有“自然数”,仰望星空,有宇宙,都是如此。
如果这些“无限”的事物存在,那么“思维”也一定具有“无限“的性质。否则,如果思维是有限的,它怎么可以认识到无限的事物呢?所以,我们可以将个人的思维,看成是无限世界的一个“拷贝”,是自然界这个“上帝”,暂时将自己的“能力”借给你的。这一“借”,就是将“无限”和“有限”的性质,结合在一起了。这个“借期”,当然是你在停止呼吸之前,至于你是否认识到此,能不能用好这个功能,上帝则不再多问。反正,用一句流行的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有限的事物,都要发展。这个发展的顶点,就是最终“突破自己的有限”,达到“无限”:“人的思维功能”正是“人”发展进化的结果。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从功能上讲,人的发展进化,不正是延着“机械-物理-化学-生理-社会-精神-思维-反思-悟性”,这一路走来的吗?
当人类作为一个生物体,在进化到产生“思维”时,这仅仅是个自然界个体事物,或叫物质,的“功能”发展的完善,即发展到“顶峰”了。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已经在一个“有限”的物质(一个生物体),上达到了具有“无限”能力的功能,这个功能的生存体,就是人的“大脑”。
3地心说与思维产生的偶然性
国家网友一文,谈到地心说,而不是日心说,应该是对的。当然,他指的是从人存在的角度,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而不是机械的天体物理运行方面。我对此问题的兴趣则是从哲学的角度,从人的思维具有无限/绝对性质的角度,来确定思维的“地心说”位置。
两人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证明“信仰或思维”,在宇宙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证明用科学的方法)。下面是我的尝试。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真理性,服从概率规律,因为谓词的经验内容来自后天,用康德的话,叫做“先天综合判断”(priori synthetic judgement)。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到,今天的太阳升起了,昨天的太阳升起过,前天的太阳升起过,....因此断定,明天,太阳也一定升起。这个判断的因果性,来源于我们头脑中的先天范畴对后天经验的概括(康德)。而“明天太阳升起”这一事件是否重复出现,则基于因果性的概率。
推而广之,一切在经验中的事物,都服从与概率规律。再推广开来,一切时空中的事物,都服从概率规律。因为一切时空中的事物,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产生。用个编程的语言,叫做一个“范例(instance)”。思维,或信仰,基于身体的存在。人的存在基于地球的存在;地球的存在,基於太阳系的存在,....等等。
关键的证明是,这个系统的产生条件,依赖于“每个环节”的产生条件;而这个系统的每个环节产生的条件,都基于概率。想象一下,当这个概率是无限大时,因为基数的无限大,如同在宇宙中的情形,那么,人类的出现不就成了,既是必然,又是唯一的么?(必然,是因为有限个体的发展,必然要突破自己的有限性,变为无限的性质)。
当我们试图将一个有一万个分散零件的手表,靠摇动成一个手表时,其概率是非常小的,但还可能,因为手表的零件有限。如果,手表的零件是无限多的,据我有限的概率知识看来,这个手表成型的概率,就变成无限小了 - 但会有一次;这就象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诞生。这样看来,有人每天庆祝一次自己的生日,也是丝毫不过分的。
G宇宙大爆炸- 暗物质与暗能量
网友一篇“关于空间与暗能量的哲学思考”,对暗能量和天文学家的近期探讨做了很好的介绍,很有启发性。慕文希望科学家能给予答复,不过,我的看法则相反 – 这是哲学家的任务。哲学是思辨的学问。哲学应该走在科学的前面而不是相反。科学家的创意大都是来自哲学的修养与其他领域如艺术音乐等的熏陶。所谓“一行的真功夫不在此行之内而在天外”就是了。当然这是指对本行已经很精通的人,需要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地。慕文提到一位mentor认为暗能量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颇合吾意,使我“暗地的思想”可以借题小小发挥一下。暗能量,还有其科学家的另一个猜测 - 暗物质 - 的存在。两者是什么关系,是否能互相转化,本质为一,目前科学家所知无几。近年来的科学家观测和推算的确定证据是:没有暗能量,宇宙遥远星系不可能离我们飞驰而去(哈勃定律)。没有暗物质,星系不可能恒定保持自身状态,星系早就四分五裂了(注意,星系自身内星座并不扩展,如我们太阳系)。近年科学界的共识是,人类所知的所有物质,只占宇宙物质/能量总数的百分之五不足。其他三分之二是暗能量,三分之一是暗物质。
如何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不仅对科学家,首先对哲学家就是一个挑战。我认为即使哲学很好的解释了暗物质和暗能量,哲学已经落后了。哲学家的任务是“预测”他们存在,而不是被科学家已经发现的自然现象牵着鼻子走。但悲哀的是,这是目前人类哲学界的事实。一切有志哲学研究的人都应该感到羞愧,都应该奋起直追。此是后话。Where is the beef? 你讲了半天,你的愚人节哲学愚人高见在哪?你也许会问。我从三个角度讲:现实生活,历史和自我愚见。
中国人说,从一滴水可以知道大海(是中国人说的吗?),黑格尔说,一切现象最终又都是本质的一部分,都是一个意思: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联系。我们不用等到必须飞到“阿贝尔2218星系群 或大/小麦哲伦星系”后,才能解释。暗能量为什么造成了各个星系分崩离析?因为暗能量充斥于宇宙的“空间”之中。这些“空间”之外,只能容纳物质或暗物质。所以暗能量就“拥挤到星系的夹缝”之中,造成了星系各个分离。暗物质为什么会稳定星系内部的星球?因为暗物质与物质对空间而言,二者必居其一。有物质存在的地方,暗物质就被“挤走了”,反之亦然。这也是为什么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三分之二,而科学家在地球上却扑捉不到它们的原因。暗物质与物质,就像磁场的南极和北极一样:既不能相容,又不能分开。那么为什么越远的星系逃离的越快呢?因为越远的星系所处的“空间”,物质与暗物质较少,所以暗能量充斥。暗能量越大,对物质/暗物质的斥力越大,所以遥远的星系逃离越快。
从历史的智慧方面,中国古代的易经,早就讲过,“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总结。阴阳不可分离,又是对立的。世界除了阴阳,什么也不存在。我们可以将暗物质和暗能量都看成“阴”的一面;而我们所知道的物质和能量是“阳”的一面。阴阳又是变化的。物质和暗物质,能量与暗能量,因此也是变化的。从今天的宇宙时间,137亿年来看,物质与暗物质是在不断增多,其反面,则处在不断减少的过程。当二者的比例失调时,就是我们今天宇宙的末日了。这就到了第三个猜想,绝学的“范例宇宙观”。
从范例的哲学看来,我们今天的宇宙,如同人类一样,是个范例。它有开始(宇宙大爆炸),也必将有结束(星系的塌陷等)。这个宇宙的一切规律都是“范例原型先定”的。范例的一切功能,都是范例的“显形”的一面,都是“主动”的方面。而范例的其他状态,都是范例的“隐形”一面,都是被动的。人类迄今为止,只认识到我们周围的前者,而没有认识到后者。因为数学是逻辑的学问,既是“全真”的学问,因而也是“绝对知识”的领域。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物质不守恒的问题。而物理学的方法,是“经验的方法”,它只对地球的观测者有有效性。这就是科学家对物理实验和数学推导出现了矛盾的不解之谜。
猜想从来是真理的先导。日心说,早在1500年前就被古希腊的哲学家猜中了,但直到哥白尼,才得到证实。真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是不在乎世界对他们的看法的。因为他们所相信的真理,都是他们内心的感悟和逻辑自洽。证明,只对说服大众有效。
第四节 哲学的困惑 A分析哲学-哲仙与哲圣 大凡在任何一个领域,杰出者都有两种人,仙人或圣人。中国古代的诗歌历史,最著名的当数李白与杜甫。前者被称为“仙人”,后者,“圣人”。仙人和圣人的区别如何由来呢?“仙”,是天生的,或主要靠爹妈给的,如我党的林副统帅所言。而“圣”,多半是考后天的修炼功夫,也就是,主要靠自己琢磨出来的。
这就是我们看到,李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等,时引起的震撼和共鸣。一句话,惊为天人,所以叫“诗仙”。仙人的特点,是抓住自然物的景的夸张描写,擅发人生的哲理,使人回首,不胜唏吁。全然无雕刻,斧琢之痕。
杜甫则不同。杜甫被成为中国的“诗圣”。他的名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每首诗歌每个词,每句话,他都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个“苦功夫”。没有耐心与毅力,一般人都会放弃了。杜甫的名句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其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等,使人感动的是字句优美,对仗严谨。其中精细挑选,优美的意境,又投射出深刻的道理和诗人的情怀。
在人类的哲学史上,情形也是如此。因为没有人,或我没听到过人们这样评价过哲学家,所以首创“哲仙”,与“哲圣”,二字。至于谁配得上这两个称号,倒还是次要的,虽然哲学家 - 如同凡人 - 也爱沽名钓誉。比如,叔本华当年就在黑格尔同一大学,同开哲学讲坛课“打擂台”。那时黑格尔的名声,已经是如皓月中天。结果,不用说,后者的讲座人满为患,而前者门可罗雀,最后闷懑而散。虽然如此,两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当然,叔本华和黑格尔不是一
个级别。黑格尔爱不爱名誉呢?看看近年科学哲学大家波谱尔的批评就知道了。黑格尔非将自己的法哲学引伸到国家是道德的代表,引起了普鲁士当局的褒奖,成为正式“国家学术(有中国儒家地位的味道)”。不用说,这也是黑格尔的哲学当时风靡一时的原因之一。
回过来说,谁是哲学的“哲仙”呢?我认为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施坦,堪当。维早年,是个学工程机械的理工科学生。当他接触到罗素的“数学原理”时,大感兴趣,立刻决定赴英国从师与罗素,放弃自己的物理和研究发动机的学业。很快,维就学完了罗素所有能教他的知识,用罗素的话说,维“是一个很好的逻辑学家,但他不懂如何表达逻辑和哲学”。于是,罗素找了英国最著名的逻辑学家介绍给维。维只见了这个逻辑学家一面,就不去了,并告诉罗素,“他讲的不出自己已经懂的范围”。维,虽然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但他的眼光,终于使自己的恩师罗素,
也大跌眼镜。
维特根思坦,其人格,可以称是哲学家中,自苏格拉底以来的第二圣贤。但其研究哲学,却从来是断断续续。从没有什么打基础的过程,或学习从古希腊以来哲学大家的思想的课程。他总是写了一点东西,就声称“哲学结束了”,然后去参军打仗,作小学教师,或自己设计房子等,或分配捐赠遗产琐事,觉得哲学上已经无事可做了。呆了几年,又想起什么,自己又再写信给罗素,重新开始研究哲学问题。维一生,对哲学的看法,就是一点:哲学问题就是语言问题。语言清晰了,哲学就不存在了。对语言问题,前期他出了个80来页的小册子,称语言的本质是picture”。后来,他又改变了对语言的想法,将这些想法写到日记中。他死后,被出版名为“哲学调查”,主要思想是,语言其实是人类的“language game”。维氏认为,没有“私人语言”,语言脱离不了语境,所以是他是“语言相对主义”者。维特根思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就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看法体系支撑着。而每个体系,都影响了世界的哲学思潮,尤其是英语系国家的英美哲学分析学派。
1休莫问题,先天范畴和语言范例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三杰之一,休莫,在他的《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哲学上称为“休莫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也即“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休莫问题的重要,体现了如何看待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以前的一些哲学家认为,道德可以像几何学或代数学那样论证其确定性,但是,休莫认为,对于道德问题,科学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的问题。他在《人性论》中写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百度词条)。
也就是说,休莫证明了,因果的概念,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产生因果的概念,是因为看见经常“成双成对出现的事实”,而加以“联想”的结果。人们对事实的陈述,没有理由上升到道德层次的“应该与否”的结论。因为道德标准是主观的知识,事实是客观知识,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休莫的判断,震惊了德国的康德。康德在经过研究之后,承认休莫是对的。但是,康德认为,人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不是被经验完全被动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人类具有“先天”的整理来自经验知识的能力。这些先天的能力,就是人们在自己心中已经有了“范畴”的概念,如“时空,因果”等等。人们用这些“先天的范畴”,整理自己的经验知识,使之条理系统化。康德得到这些先天范畴,是通过他的“超验推导(Transcendental deduction)”而得出的。
范例哲学,提出不仅世界万物是范例原型的范例,而且语言是思维的范例。也就是说,思维产生的范畴,并非如康德所说,是人类的专利。范畴的应用源于语言,形象等类似的符号形式。因为范例原型(哲学的上帝),无法毫无根据地给人类套上“几十对儿范畴”的紧箍咒,来限定人类如何来理解自己的世界。也许我也应该命名一个“语言范例先验范畴推导”,来说明为什么“语言是范畴”的来源,而不是康德所谓直接“先天”的结果。
举例来说。我们知道没有语言的动物,如南太平洋的海龟,在沙滩上生蛋之后,他们都会掩埋起来。而这些海龟蛋要待到几十天之后才能孵化出来。老海龟明显有“时间”的意识。因为他懂得,如果不掩埋这些蛋,他们就会在孵化之前,被其他海鸟吃掉。再有,我们知道鲸鱼会成群围猎海豚,非常讲究“战术”,每次大有斩获。很明显,他们直接的交流,是通过类似语言的一种交流方法。蜜蜂在发现采蜜地点后,也会以不同的空中飞舞图形来通知同伴。
B相对主义的迷惘
在前边的二篇小文中,我批评了诺迪和乔姆斯基关于认知和真理的观点。他们的这些观点,其实在哲学史上并不新鲜,都可以归类到“真理相对主义”和“认识相对主义”的范围内。在前面提到,另一更著名的二十世纪分析学派哲学家维特根思坦,早先对认知持同样的态度:“ Ludwig Wittgenstein in hi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claim that humans can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nly in terms of their historical or cultural context.”(wikipedia.org/wiki/Relativism)。相对主义还有另一大的方面,表现为“道德相对主义,这里暂不讨论。我主要探讨相对主义对知识和真理的错误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传统哲学上对相对主义的批评,是集中说明“相对主义本身自相矛盾”。因为如果“相对主义”是对的,主张相对主义,就等于要人们接收“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的真理性。真理性,既是客观性,绝对性,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可以是相对主义也已经声称“一切都是相对”的了,这样的判断同样适合自身。所以相对主义就自相矛盾,而失去了真理性。
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相对主义的主要问题是看不到现象或存在的本质。一切现象之所以是相对的,正是因为他们以“绝对性”为基础。没有绝对性,就不存在相对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如同祖先与今人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不能确定谁是人类的祖先,就不承认祖先的存在。每一个相对事物都有绝对性的点滴在其中。相对性中绝对的种子,又如同水滴于大海的关系。从水滴中可以看到大海,但水滴不是大海。没有大海,绝不会有水滴。
维氏之所以被相对性迷惑了自己对真理和知识的见解,是因为他们不懂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的道理,犹如不懂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就是讨论现象界之外的存在,既本质。不懂得此,不论是多大的哲学家,都不能说是掌握哲学的真谛。
C现象学
胡赛尔区分心理学和对现象学是这样说的:
“Husserl defines pure or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s an a priori (or eidectic) science (a science of essential being). He distinguishes between pure phenomenology and empirical psychology (and between transcendental and psychological subjectivity), saying that phenomenology is a science of essences, while psychology is a science of the facts of experience. He criticizes "psychologism" (the theory that psychological analysis may be used as a method of resolving philosophical problems), and he says that only an a priori science can define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Being.”
(参见:http://www.angelfire.com/md2/timewarp/husserl.html)
D存在主义 1关于存在主义答网友
慕先生问的最后几个关于存在主义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单独列出作为答复。这是他的原话(我加了编号):
”萨特尔之所以要有心理的介入也并非完全的突发奇想,而是其来有自….
1)他的一个思路,包括在他之前的存在主义的思维的一个目标好象就是要定义或至少是明确地界定什么是存在。。。而对于萨特尔来说,为了这么做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不存在”。。。这是一种自古以来在方法论上常见到一个现象,即为了说明一个对象,人们常希望能将这个对象的否定或至少是习惯俗成的否定来给与界定…好比亚里士多德在思考排中律的思路那样….
但是,若他用“没有存在”来定义“不存在”的话,就觉得与用“不存在”来定义“不是不存在---即存在”一样,成为了同意反复。。。因此,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不得不引入一个观察者的心理来定义“不存在”,而在这个基础上来认识与不存在相对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的话,那么就没有“不存在”之说,也就是说一件事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观察者根据存在想到了它的不存在。。。。。。。但是,他的这种还原主义的思路也为他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为这样一来那个观察者本身的存在以及那个观察者对于目标中的观察及根本没有感觉到的不存在之间的细微差别又要进行讨论,他花了上万字的篇幅来试图说明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但是最后我觉得他不但没说清楚而且把自己绕了进去….
2)但是,就如你的在,定在,思在一样,凡是存在主义的思路都无法绕开对于存在的定义或界定,因为存在的意义是存在主义的一切思维的基础…而为了按照还原主义的思路来定义存在,就很难避开“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萨特尔之前这个问题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去面对这个问题,萨特尔去面对了这个问题,他自认为是成功的,而且也因此而出名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他成功了,但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觉得他把本属于存在的一种特例的思维引入到本体的存在概念中去本身并不妥….
但是,如果你的范例哲学不打算引入萨特尔的观察者的心理因素的话,那么你是如何绕开萨特尔及今天众多存在主义追随者们认为的无法回避的对存在及不存在的基本定义的问题呢?
简单地说,当你说“一切的存在”这句话时,你如何能够在不引入观察者的前提下回避“在一切存在的之外的便是不存在的”这种在萨特尔看来根本是逻辑不通的定义(因为一切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切了,那么就不应该再有它之外的任何东西)或者用“没有存在的即不存在”这样的多少有同意反复之嫌的定义呢?----萨特尔通过引入观察者来回避这个困境,但同时也将他自己带入了一个新的困境….
不知你的范例哲学是如何在坚持存在主义的基本的还原主义的思路的前提下,不需要引入观察者而能满意地解决这个困境。。。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有满意的答案,那么将之发表,这本身就可以说是对存在主义的一个创新吧....”。
我将以上2个问题归纳如下解释和回答。
1)萨特用”nothing”来定义”being”,错在什么地方?
首先,萨特找到being and nothing,然后用nothing定义being不是他的首创,而是继承了黑格尔的逻辑学的思想,但他显然不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为什么。在黑氏逻辑学开端的三大范畴中,”being,nothing,becoming”,位置和推导循序的重要:nothing必须跟随being,而不能相反。因为,nothing基于being,nothing是being的nothing,以being为前提。没有being,根本无法谈nothing。
二,nothing不是”non-being”。因为,正象关于being讨论的哲学史上从前苏格拉底到海德格尔,所有人公认的那样,being就是本体论的第一个范畴,不再设一个non-being存在。
三,但萨特想到用being的”对立面”来定义being的方法,如同通常所用的,是他忽略了”个别与一般”在本体讨论中的区别:在达到了最高的种差定义范围的极限情况下,我们必须另辟蹊径,而不能用一个低等的范畴代替。他的这个思想是对的,必须肯定,但方法错了。所以很多人只看到后者,忽视了他的这个想法的合理的因素。
四,这就是范例思想对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的”升华”:继承和创新。用一个表示”不存在”的范畴,绝对,来定义一切存在。而绝对,本身又不可被质疑,因为它是一切的潜在和基础,包括质疑本身。以上就是我的简要对第一问题的回答。
2) 需不需要从“观测者”或第三者的角度,来定义存在?
谈哲学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本体论与认识论在某些场合下的混淆。认识论,是研究知识/真理,如何被人们认识的,通过什么方法或渠道来认识的,或认识如何根本就是可能的问题。而本体论讨论的是“客观”的知识/真理。它不依赖与人的主观感受而存在。也就是说,本体论的讨论与人的存在与否,根本不发生关系:本体论是从“上帝之眼”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如果客观真理存在,人类如何知道?如果客观真理不依赖与人类的认识,那我们怎样才知道客观真理是存在的呢?承认客观真理是存在的,而又不承认必须被人类所认识为其前提,这不“begging the question”吗?
对此问题的回答是,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本体论告诉我们,真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将人类的认识只是作为自己前进中的一个阶段。人类的出现和认识真理的出现,都是真理自身揭示的一个部分。所有认识论不是真理的充分条件。
举例来说,人类不能依赖自己的认识论来判断本体论的真理性,就像天下的儿子不能根据自己没有“亲身经历地知道”母亲是如何生下自己的,就断定自己不是被母亲生出来的(假设机器人不存在)。自身的经验是或然性(经验)的产物,是偶然的和受时空限制的。而逻辑的必然性,既,真理的客观性,不依赖与人类的主观感觉而变化 - 正像母亲给了儿子生命,并不依赖儿子的承认与否一样。
2“重生原则”与克尔郭凯尔的自我看存在主义哲学
克尔郭凯尔,是上个世纪初的丹麦哲学家,也是一个宗教信仰很深的学者。克尔郭凯尔的思想受黑格尔影响很大,但他最后走上了与黑完全不同的道路。克氏成为欧洲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现行者,这不能不从他对“自我”的看法说起。
在最早古希腊哲学上,柏拉图有这么一个观点,人由两部分组成:身体与灵魂。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是他/她的灵魂或身体二者居一。一部分是为另一部分服务的。一旦一个人确立了自己的“本质”,既“形式”,他/她基本上就是努力去掉自己那多余的部分了。
克尔郭凯尔受黑格尔和柏拉图的影响很大,对自我有更深刻的见解。克氏认为,人之初没有对自我的清晰认识。但到生命的某个时刻,这个自我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究竟是什么,他就会否定自己的另外一个部分。用克的话说,就是“relationship to oneself related negatively to itself ”。
克氏作为存在主义者,关于“自我觉醒”的思想,与范例哲学的“重生原则”,是一致的。重生原则认为,一切人类“自然”而来的现象,都是“蒙昧和盲目”的现象。人必须在自己的思维成熟以后,重新对这些现象进行理性的检查和审视。这个思想和苏格拉底“没有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继续下去”,是一个意思。
举例来说,姚明或范冰冰,对自己的定位,肯定都是自己的身体特长。前者是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后者是大美人。在他们生命的某个时候,他们肯定有个确定自己这个特长的时刻。从那以后,自己的思想或灵魂,基本上就是为自己的身体特长服务的了。
反过来,柏拉图在青年时代曾是一名拳击手。在屡遭失败之后,别人劝说他别干这行了。他流落到街上无所世事,听见苏格拉底在讲演,就不由自主地听了起来。后来的故事都知道了:世界上少了一个蹩脚的拳击手,多了一个人类思想的巨匠,叫“柏拉图”。
这些故事的教导是什么?人类的两个部分,身体和灵魂,都有自己的需要,直到死亡。人如果一生始终认识不到哪个是自己的“本质(Identity)”,我们永远会穷与应付两者的没完没了的需要。就好像一个吸毒上瘾的人。如何认识到不做一方的“奴隶”,而迅速发展另一的功能至极点,是生命的最重要的工作。这就是“存在”的意义:发现自己的本质,越早越好,有比没有好。
“只有下蛋,才算母鸡”。不能以国家的失败,来证明文化的失败。历史上先进文化被落后/野蛮文化打败的例子很多。所以,不能因为中国文化因鸦片战争时期,国家的失败,就证明中国文化劣于西方文化。
在前一轮讨论中国文化时,当涉及到有关文化价值的政治观点时,我认为,人人有选择一种文化的权利,它是人权的一部分。每个人的人权都应该得到尊重,所以我们应该也尊重个人对文化的选择。
除开政治的因素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不是肤色,不能选择。文化是一个“变动的气候”。文化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状态和结果。这样看来,文化就有了“生命力”。我可以说,生命力越强的文化,就是越先进的文化;反之亦然。怎么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有生命力呢?我们只要看看一个部落或家族,是否有生命力就知道了。
我认为,生命力的标准,有基本的二条。一个部落或家族,它的生命力,或叫“活力”,首先表现在他在历史上的创造性。其次,它是否能够产生“新的人类活动的领域”。这些领域,可以改善和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能否将人类的精神生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条好理解,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活动,从衣食住行到发明创造,都是文化的范围。第二条,什么是“新的人类活动的领域”呢?这就好像一个母鸡,她必须生蛋。蛋再生鸡,鸡再生蛋,延续无穷。没有“生蛋”的文化,它虽然也可以“打鸣”,可以“斗鸡”,可以玩“老鹰捉小鸡”。但它必然有死的一天。人类有“见贤思齐”的天性,人们要“用脚来投票”,选择文化。文化的消亡不见得都是由于武力遭到毁坏。人们一旦放弃它,它就没有生命了。海外的华人到其他文化中有上百年了,处处都有唐人街,人数达五千万之众。在哪个国家,你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有可能取代当地文化?你的海外儿子孙子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了解,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西方文化,除了它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也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在近代五百年间,与其他一切文化不同的是,它下了一个“双黄蛋”:民主与科学。不用说他们有什么用了。因为我们已经跳出了中国的文化圈,比较两种文化时看的更容易清晰。
一,在创新,在鼓励思考,提出问题,向前看上,哪种文化更鼓励这些行为?
二,在对待权威,古人,名人,社会秩序,家庭规矩,儿童和妇女的行动准则,等方面,哪种文化更倾向朝后看?更严格束缚?
三,在人的欲望的展现方面,是压制还是鼓励?是好的坏的,都先暴露出来,然后人类从中吸取教训?还是根本压住不让表现,保持表面的和谐?两种文化给了相反的回答。
结论,既是是“罪恶”,比“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也更有价值。因为它是人类文明前行的代价。如果一个部落什么都没发生过,最理想的地方就是火星:因为那里最“和谐”,是完美的“自然状态”。这就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区别。
人类抽象思维的理性成熟的历史,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人类由不同民族组成的,这些不同民族的哲学家的思想,通过继承传递和接力,不断地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推向更高级的阶段。这些思维的成果是各国哲学家们,由于国际间的交流,影响,互相学习,不断发展,而积累起来的。一个国家如果不在这个交流范围的影响之内,本民族的哲学思想的火花,就不容易燃起,最终变成熊熊的火焰,它会不久就被其他民族同样的发现超过,因而遭到的是自生自灭的命运,最终不能为人类抽象思维历史的大厦添砖加瓦,落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尾巴。这样的结果,与任何一个要在世界范围内,担负起人类文明先导的大国所欲具有的地位,极不相称。
人类哲学的发展史,基本上成长于欧洲大陆,从那里后波及到地球的其他角落。中国古代,由于地理上与西方的隔绝,自己没有发展出理性思辩的抽象思维,只是产生过哲学探究的思想星点火花 - 如老子对“道”的研究 - 可惜没有后人的继承,和对外的交流发展。长期占中国统治地位的儒学,更缺乏对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除了一些与社会行为有关的道德规范研究外。
自从一个半世纪前,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到今天,中国人对西方的哲学学术成就,基本是处在“食洋难化”,步步紧跟,唯恐不及,很难谈得上有任何创新和贡献的状态下。中国如果不愿作一个“志大才疏”的民族,不愿作一个西方世界眼中“无脑的富家女”,中国必须全力普及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维,特别是哲学思辩的传统。不再把社会成材的注意力放在“神童”,“哥德巴赫猜想”,“头发/大米上刻红楼梦”等这些过去个别人轰动一时的热点宣传上。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用一句中国的智慧,叫做“天下之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两极之间的交替,是最基本的进步的方法。只要我们看看自己走路时两脚的运动,这上帝给的最自然的工具,人怎样前进,就一目了然了。其实,从逻辑上讲,当把一事物分成最终的两方面,如果不考虑时间这一偶然因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两极之间的交替。
西方哲学开始于古希腊。古希腊有三个阶段:苏格拉底前期,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后期。这些时期的哲学思想,可以明显地分为“分,合,分”。在中世纪一千年中,哲学家主要是几个大主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理性的角度,为天主教证明上帝的存在。因此他们的成就可以看作是哲学史上的“合”时期。这时期最后一个“合”者,是思宾诺莎的体系。然后是“分”的时期开始于法国的迪卡尔(稍后于思宾诺莎),第一个二元论者,也是近代哲学的第一人。跟着迪卡尔继续“分”的,是英国的三豪杰,洛克,贝克莱和休莫,直到德国的康德接棒过去,哲学史还是在“分”的时期。哲学到了黑格尔手中,是明显的“合”,也是最后一个系统构造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来源于黑氏的“精神现象学”,后来“逻辑学”。胡的弟子克尔郭凯尔,在其“存在主义”,则是挖了黑(胡)第一章,更小的一块“三角地”中的两角,“存在,否定”那里开始,同样也有萨特。
英语世界的分析学派,更不用说是“分”,光分还不够,还必须受观察检验,直至降哲学到自然科学的园地。就连大陆哲学都批评分析学派,你们用分析的方法“切来切去”,忘掉了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不能再做自然科学的指南和基础。维特根思坦的回答是,你们讨论的哲学的形而上问题,本来就是“一锅粥”,如果你说不确切,请干脆闭嘴。其实,大陆学派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在根本的形而上哲学第一问题上,彼此彼此。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三个哲学领军人物之一的维特根思坦,其早期著作((Tractatus Logical-Philosophicus)重在强调,语句的图像与语义的对应结构。而无法找到的这种对应,人们就应该“沉默”。而在晚期著作(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充分的认识到,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所表现出的“语言游戏”,中蕴藏的力量,远不是任何使人立即清晰明白作为取舍的标准。维特根思坦的表达,连其恩师罗素也不得要领,因为他不是用分析学派所习惯的“分析”方法来表达,而是采取“直接陈述”,使人一眼看去“明白无误”。这种类似数学公理出发点的表述形式,如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点存在”的概念,启发了一种新的哲学认识阶段,这就是在“绝学”中“道学”中,里道的“悟性认识”的开端。
正是传统哲学处在这种尴尬境地,形而上的研究近乎停止这样一个十字路口,绝学,接过了人类抽象思维研究的接力棒,以方块字写出,代表中国作为正在升起的人类文明的明天,跃跃欲试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如果这个baby的第一声啼哭遭到来自家里人的训斥,那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个土里土气的一家人,还未尝过作为一个集体承担扮演这个舞台上主角的滋味。
3关于范例的几个问题答网友
范例今年问世以来,说没有人注意也许不确切。网友们最近评论范例读者。一个网友希望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另一个提到无人可以欣赏(太难懂)。
我首先表示感谢大家,特别是两位网友的支持。同时,我不得不又重提为什么理解范例困难的问题。我原来讲过类似的意思,被嘎哈拉先生斥之为“太狂妄”。虽然我一在解释,这不是我的主观愿望,而是一个事实。因为任何真正具有真理性质的思想,必然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除此以外,别无他法。继承的思想,当然就是目前已经有的思想成就,最近的哲学大家的理论。所以首先必须弄懂这些思想巨人们的理论,然后才能理解任何站在巨人肩膀上,试图发展新的理论,如范例,的意义。不幸的是,范例还是不由分说被痛打一顿,几至奄奄一息,这是后话。
总结范例是困难的,难就难在必须同时总结已经有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又起源与以前的理由,这就形成了一个“regression”,以至不知从何说起,也无法确定篇幅多长。举例来说:
1 范例的本体论,旨在完成海德格尔提出,但未竟的的哲学目标,既,发现本体的存在真理。没有对他的“存在与时间”的理解,范例的本体论努力,不会“make sense to you”。
2 范例的本体范畴,如“在,存在,定在,思在”等,是对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胡赛尔,的本体思想的发展。没有对他们的理解,肯定很难理解范例的本体的意义。
3 范例的方法论“2+1”,是对西方思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条主线的修正,是对黑格尔辨证法的改造,将他的矛盾运动思想,归为动态逻辑的一个小的部分。没有这些预备知识,范例的意义很难被欣赏。
4 范例本体的几何解释,针对的是当代分析哲学对欧洲大陆存在主义哲学“棉花团”的批评;而范例的语言思维的“二级范例”关系,又是对欧洲大陆存在哲学对英语国家语言分析缺乏本体根基的批评的回答。
5 范例本体的几何解释,又是对现代天文学中,人类所有发现的能量和物质只占宇宙所知的4%的一个解释。没有对“大爆炸”的理解和最新的天体力学的跟踪,范例这些证明的尝试显然没有意义。
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理解范例思想的障碍。无论关于范例谁写的解释,必然起码有一半用来描述以前的知识。而这一半的一半,又必须用来描述这后一半以前的知识的一半,如此循环下去。这种情况又带回我们到二千五百年前芝诺的“运动悖论”。但运动毕竟发生了。如果我们不能用类似数学“infinite series”的思想来解释运动,也许是理性回归信仰的时刻来临了?
E关于对范例的批评
与许多怀才不遇的北美网友所遭遇的,没人答理儿自己的大作相比,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的感觉像阿Q一样:“赵太爷今天和我说话了”,“说什么”,“滚!”。所以骂也好,批评也好,总之有人理的。可见人的作为动物的社会性多么重要。
我只想提醒批评者,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 注意自己的观点与事实的区别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是我觉得这个概念非常难已被稍微有点东学或西学的网友记取。什么是自己的观点呢?就是如果反问自己:我能证明自己的结论吗?自己的回答如果是:当然能了。有这个自信,自己的结论多半是事实。否则的话,自己的结论恐怕多半是主观的想像了。不用说,对方是不会将自己的想象当回事的。事实是公认的现象。如果<论范例>说太阳是黑的。你批评说,大家都认为是白的。这就是事实。你甚至不需要进一步证明了。
二, 注意<论范例>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理论。它有哲学的部分(本体,现象,认识,方法,定理,道德等),政治部分,文化部分,科学部分,猜想部分等。如果你要批评它,就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批评。当对一方面批评时,应该找出其更深的的基础。例如,它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观点,必然来自哲学的认识论。它的关于科学和猜想的观点,一定有哲学本体论的基础。而它的本体论,现象论,必然与古希腊,德国哲学,分析流派等有深刻的渊源。所以要,不攻则已,“一攻再攻,连破数城”。或发扬中国人的“痛大落水兔(狗)”的精神。你不能说,我赞成你的政治观点,反对
你的文化观点。或赞成你的文化观点,反对你的哲学观点,等等。除非你能证明范例哲学的整个体系内部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与人类所有已知的认识唱反调。
最后,请理解引用和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有人说,范例哲学经常提及其他人的著作和观点,有拷贝别人成果的嫌疑。这样的批评者明显没有在西方受过教育,没有写过学术论文。在西方学术领域,任何一篇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必须首先显示出作者对本行领域成果的熟悉。在此之上,才谈得上继承和创新。没有任何别人同行的研究成果,一味欣赏自己的新理论,好似一切从头开始,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幼稚性的表现,是一缺乏继承性的弊病。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术领域缺乏庞大系统的原因之一。
思维的精密,与重点的选择的结合,是一切学术成果的必经之路。学术成果发现和创作的道路,等同与真理发现的道路。除了汗水,真诚和眼光是其必要的条件之一。
第五节 继承与超越 E科学的意义上看
从绝学看玻尔和爱因思坦的争论
我感到实在有必要清晰地回答有关二个科学巨人争论的物理学本质的问题。网友在“闲聊玻尔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本质之争”一文中讲到:“玻尔在二十世纪初是量子力学的开拓者之一,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心骨和物理学研究的巨匠,而爱因斯坦...这两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对于物理学的本质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两个人生前在任何可能的场合进行过激烈却很有启发的争论。玻尔说: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the task of physics is to find out how nature is. Physics concerns what we can say about nature. 翻译过来就是:那种认为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大自然的本质的观念是错误的。物理学只关心我们如何描述大自然。即:物理学的任务不是去发现自然之本质,而只是描述自然的表现。爱因斯坦说: Physics is an attempt conceptually to grasp reality as it is thought independently of its being observed. In this sense one speaks of physics reality. 翻译过来就是:从概念上讲,物理学致力于把握实在,而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观察的。从这种意义上,人可以谈论物理实在。”
绝学是新的哲学。任何一个新学科对已经发生和未来发生的事件,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必须能经受证伪的检验。否则,它就不是真理。
我对网友的问题作了简要的回答。主要是说,康德的思想虽然“对人类认识界限的划定,对以后的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哲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 哲学研究走向“绝学”),但康德无法克服自己独断“认知界限”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由他后来的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超越了康德从迪卡尔那继承下来的,分裂认识和物质的二元性世界观。所以,玻尔和爱因思坦的看法,根源来自于迪卡尔的二元论哲学思想,这个思想又被康德好好的发展一翻。
二位科学家的观点都基于这样的认识:“现象和本质”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必须取一,非我即他(有点象中国人?)。而这个分裂,早被黑格尔的体系超越了。黑格尔明确地说,现象其实也是本质,是本质的一部分。我的理解是,黑是说,现象和本质之间,说到底,没有一条鸿沟将两者绝对分开。必须把现象与本质看成一个事物的二个方面。就像盲人摸象的结论一样,现象和本质都是物质的一个侧面,而物质是个整体。
黑格尔当然也有自己的问题。但他的三段论体系的问题,是夸大了自然发展中的辩证法的矛盾运动的“暴力冲突”部分。而他的错误与二元认识论无关,因为他的Das Sein(being)是“一切”,是一整个系统,是从“黑夜”开始一直“拱出来”到“天亮”现身,不存在/没有分裂的问题。
必须说明的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德国四位理性主义大家开始后,变得非常professional (职业化)。哲学的词汇,推理,概念等都变的使非专业人员,不敢碰了。这是因为德国的这四个老兄都是大学里的臭老九教授,所以有意地提高了哲学的门槛,将广大工农兵档在门外了。到了黑格尔,由其如此。我当年猜想,全世界懂黑格尔的不过百个人,美国恐怕不超过二十个人,我的教授笑而不答(不过我当时就知道他肯定是不懂)。这就是为什么黑格尔的东西很难为哲学界和科学界认可,除了他的政治历史哲学让马克思大大玩了一回。
绝学继承了黑格尔的成果,剃掉了他夸大的部分,走了自己的路。从绝学的角度看,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量子,就是一个“普通范例(normal instance)”。范例的定义是在时空下的一切事物,所以量子物理学的对象,也是哲学意义上“相对”的。范例,是一个整体。如果你非要问什么是范例的本质,什么是范例的现象,就好比是问,什么是大象的“扇子”,什么是大象的“柱子”一样。换句话说,绝学的范例,提出的是一个新的“paradigm", 用库恩的话说。它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词汇,新“逻辑”,新的认识方法(悟性认识)。所以,绝学跟以前的哲学比较,是两码事了。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是从绝学开始的,而是从黑格尔开始,受维特根思坦的启发。
历史上有许多时候,有价值的东西丢了,过了好多年,再来个复兴,如“文艺复兴”,中国的“文化复兴”等。也许我们只有普及和复兴了黑格尔的东西,使他起码在英美语言国家得到理解,然后才轮到绝学也未必可知。写到这,我想起了一个中科院西方哲学所的研究员,叫徐友渔。他出了一本书哲学书,盛赞英美分析哲学,称之为“哥白尼革命”,还得了“金岳霖”社会科学奖。我很赞赏徐的政治观点和勇气,可他的学术我觉得完全缺乏独立的思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F哲学的意义上看
继承与超越之一 - 康德与黑格尔
康德是近代哲学的第一个高峰,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山大师。康德的成就主要是,他成功地回答了休莫的责难,指出自然界的因果性确实是不外在于自然界中,而是相反,它在我们的心中:是人类的理性抽象出经验中的事实,加以整理而得出,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这就是哲学范畴的来源。康德的认识论发现,因此被称为哲学史上“哥白尼革命”。
在康德这座山峰背后,德国理性主义者们又揭开了一弯更峋丽的彩霞,这就是黑格尔建造的体系。康德不能独占其美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是在迪卡尔的二元世界观的阴影内,他没有怀疑认识对象和认识能力,继续分开会造成的根本矛盾。他在不能超越这个鸿沟时,就称他的这个“自在之物”和认识能力之间,有一个“界限”。
康德限制人类认识能力的结论,遭到了同胞从费希特开始,经过谢林,最后完成与黑格尔,一浪比一浪高的哲学思想史上惊涛骇浪的反响。黑格尔的天才在于,他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止于康德,所发现哲学范畴,用他演化了的从赫拉克利特开始,柏拉图发展了的“辩证法”,进行逻辑推演,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了一个集大成的壮观体系。
黑格尔的核心思想,如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他的“科学逻辑学”。用传统哲学的科学和逻辑学定义,黑格尔的逻辑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逻辑学。因为自然科学是从伽利略和牛顿开始,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莱不尼茨划定的范围。那么为什么黑格尔要这么命名他的著作?因为黑格尔不满意哲学的不严谨,认为自己的学说就是象自然科学一样严格和客观。他又不满意逻辑学的形式空泛,缺乏内容。他认为自己的学说,结合了传统逻辑的形式,又有物质发展的内容,所以他称之为“逻辑学”。如果懂了黑格尔腹中的宏伟蓝图,就懂了黑格尔一半。
黑格尔另一半在此:“任何现在,都是潜在的过去”,正如“任何现实,都是潜在的历史”。万事开头难,要懂黑格尔的体系尤其如此。黑格尔的辩证的逻辑推演,基于一个背后的“灵魂”,他叫“绝对精神”,“理性”等等。正是这个“绝对精神”的“自我醒来”和发展,才使“潜在”变为“现实”,才使现实升华为“精神”。这是黑格尔的总的思路走向。
黑格尔是有些杜撰的东西,有些故弄玄虚,自称“要教会哲学讲德语”,以至后来的哲学家批评他“最好先学好怎样用德语讲哲学”,还有他的历史观有些看法很荒唐。而在我看来,他的主要错误,是夸大了证法的功能,尤其是矛盾概念的极端倾向。
但暇不掩玉。黑格尔还是伟大的,是人类抽象思维史上的里程碑。
1继承与超越之二 - 黑格尔体系与绝学
黑格尔在近代哲学史上的成就,堪比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黑格尔体系的宏大无所不包的特点,为后来的哲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源泉。同时,黑格尔体系的烦琐和人为的复杂化,又使现代哲学的发展抛弃了大而全体系的哲学体系的建造。
在德国理性哲学的下,康德和黑格尔,分别成为现代哲学的二个重要分支的起源。欧洲大陆哲学从胡塞尔开始的“现象学”研究,直接继承了黑格尔早期的著作“精神现象学”开创的研究领域。在胡塞尔之后的存在主义,同样得易于黑格尔体系和更直接的现象学体系。他们的研究,与其说是对本体形尔上传统哲学根本问题的研究,不如说更是研究本体形而上的某个概念,如“存在”,与人生现实的联系,尤其反映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因为研究的起点来源于黑格尔辩证体系的某一个部分,所以,研究的角度和视野,必然局限于得出个别结论,而不是经典哲学形尔上的根本问题。
而哲学在英语国家的发展则继承了康德“分析”的传统。因为英美国家分析学派的哲学家,抛弃了经典哲学的形而上研究,所以康德体系的二元论本体思维,并不影响其分析性研究方法的独到发挥。恰好相反,康德的分析方法,为后来的所有分析学派树立了经典的榜样。英美分析学派的发展,先是从逻辑分析入手,发展到后来的语言分析,以后又有结构主义,科学学派等等。这些分析学派的的特点,都是抛弃哲学经典的本体论问题,都反对黑格尔的庞大辩证法系统,主张清除哲学形而上的研究。这种态度和方法,在个别哲学的枝节问题上得到澄清,但从整体上使哲学丧失了作为提供人类对世界最基本问题回答的可能性。
正是在哲学走到逐渐丧失其历史功能,走向逐渐自身否定的历史时刻,绝学,作为复兴经典哲学的根本任务,结合新的科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成果,重新划定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形尔上学的研究领域,而诞生。绝学,继承了黑格尔体系的完整性,而又去掉了黑格尔体系中的杜撰因素,如“绝对精神”。绝学,采用新的“悟性认识”方法,而不是应用烦琐的范畴概念推导演绎,以力求一步揭示真理性的陈述。绝学的核心贡献,是揭示了形而上/本体研究的“范例”本质。范例的提出,将经典哲学史上柏拉图的“形式”,归入普通范例;将迪卡尔的“思维物质”,归入“高级范例”;将黑格尔辩证体系的最高发展的“绝对,无限”阶段,容纳与人的“思维功能”,既“高级范例”。而更进一步将“高级范例”的来源,揭示出于“范例原型”。使绝学与宗教在最高“存在”的问题上的名称定义,从此分道扬镳,由此更显示出绝学作为学术研究的思辩性。
绝学对于哲学,犹如相对论之与经典力学,绝学的意义又在相对论之上。因为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形而上学/本体论,又是哲学的基础。绝学继承了哲学,作为新的哲学,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学是中文贡献给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核心的礼物 - 也许她的出现预示了中国真正在世界东方升起的灵魂。
第三篇 范例认识 – 悟性认识
求知是人的本性。中国的俗语说,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又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将人生比作植物的生长周期,又比作动物的生命过程,都无外乎想说明,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其他物体无异。这些看法,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区别,人有思维。思维是人独有的功能,宇宙中其他任何万事万物均不具有。思维的功能就是求知。
思维依附与大脑。其他动物也有大脑,有些还相当发达,人用常用“狡猾”一词,来形容这些动物。但没有一种动物的大脑可以产生出人所拥有的思维。人的思维发达到这样的顶点 - 它已经不受周围环境的“限制”,即,没有人“想不到”的事物。这句陈述本身就是永远对的,是一个“永真”的命题。因为如果真存在着人类“想象不到”的事物,那么,人类就“已经想象到”了 - 人类的语言依附与大脑中的思维,而人类的思维永远先于语言,进而否定了语言的假的命题判断。
人们常常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区别。这是因为人们常常混淆自己个人的思维功能,与人类整体的思维功能。当说到思维的“无限”,“绝对”等性质,这些特性来源与人类的思维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甚至包括宇宙中一切拥有“思维功能”的事物,他们甚至可以不称作“人类”。思维的功能与宇宙永存 - 因为“思维”,是自然宇宙本身“无限”,“绝对”的特性,在一个受时间,空间等物理条件下限制的个体,发展到了“恢复宇宙自然本身”面貌的高度。达到这种程度的发展,只能是物体发展的顶点,因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发展已经完成了。自然界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经历了无数次中途夭折,在无数的星球生成上寻找机会,地球 - 就是自然宇宙完成这个发展周期的一个物理场所。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是“宇宙自身面貌”在自己身上的呈现,这个个人就会“拼命”的应用思维的“无限”,“绝对”本质,尽可能地“挖掘”和了解自己周围的一切,也就是“求知”(如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认为的,教育就是自学与启发蒙昧的观点,中国孔子的“温故知新”一说)。因为他/她知道,思维的探索能力,是局限于一个“物理”的条件之下,即,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自己不久会死的。更不用说自己的思维功能和认识,会受到如英国培根所提到的“四种洞穴狭隘”的局限。
知道了这些,回过头来再看看,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物质的利益而劳役终身,仅仅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去研究如何“挣钱”,没有认识到自由的头脑中的思维与自然宇宙的“本质关系”,即,“上帝”赋予自己大脑思维功能的“根本目的”, 除了满足衣食温饱以外无尽的物质欲望追求,那真是浪费了自己最“宝贵资源”,思维功能,这使得自己的一生真是与草木鱼虫无异。自己的一生,也许也是“上帝”在无限次努力中,力图呈现自己本来面貌时,无意夭折的一回吧。
第六节 关于知识
我们更相信熟悉的东西。相信,我这里指得是信仰。人,更相信自己熟悉的东西。如果说一个人没有信仰,或说这个人只知道钱,这个人多半会大声反驳。但很少有人想到是否自己这个信仰对不对?是不是真理?我们多数情况下所相信的东西,就是我们熟悉的东西。这种习惯的危险在于:“熟知并非真知(黑格尔)”。
比如,我们生长在父母教育下,生长在中国,生长在共产党统治下,经历过毛泽东时代,我们多半会“自然”地相信父母说的话,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相信共产党的宣传,相信毛泽东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个生物成长中的自然过程,就像你的年龄会一天天增长一样。这个过程,是一种“动物”本能,因为人也是动物的一种。
然而,人,终究不同与其他动物。人有一个思维,会应用文字语言。人懂得如何运用语言来建立概念,并通过概念,建立人类文明的大厦。正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应用,人学会了不只是依赖自己的“动物本能(animal instinct)”来指挥自己的行为,而是懂了反思,懂了理性地研究自己历史和自然遗留下来的习惯,对其重新作出判断。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没有检验过的生活,不值得继续”的意思。如果用直白的大实话讲,我认为就是,“如果我长大以后,没有用理性来重新考查我的生活的一切内容(包括信仰),我一定生活的如同猪一样:一切听其自然。我们不应该象猪一样生活,因为我们是人”。
重新考察,当然不是凭空来的。考察需要知识。考察自己的父母,需要知道其他人的父母来比较。考察中国文化,需要懂得其他文化来鉴别。考察共产党,需要用其他国家的执政党来衡量。评价毛泽东,需要知道有关毛泽东的尽可能多的事实,来重新评价他。如果被重新评价者,总是企图阻止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如封锁资料,压制不同意见,只允许听一面之词,等等。这些手段本身就说明,被评价者心里有鬼的标志出现了,我们可以最少打一个很大的问号,问问自己反思的行为受到阻碍是为什么?这就是一个重新认识的开始。
重新考察,也不仅仅是资料缺乏的问题。有些情况下,是我们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加以辨别,如对文化的问题。这时,可以用一种自己在超市买鞋子的办法。我们很少人知道耐克运动鞋比其他公司产的运动鞋,好在什么地方,但穿一回就知道了。所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日常智慧总是对的。也就是说,比较其功能。西方文化是个大题目,不经过一定的努力和时间,很难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但比较大的文化成就总是可以的。中国文化的最辉煌成就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最辉煌成就是什么?想一想,看一看,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一切,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大,还是西方的文化影响大?这样起码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作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重新判断,是思考的结果。如果有人阻止你的思考,给思考制造困难,这就标志警告的红灯已经亮了:赶快从中逃避 - 如果没有多余时间细想的话。
哲学上的认识论,是研究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得到的,而哲学本身就是知识。哲学一词来源与于希腊,本意为“爱智慧”。这个定义的缺陷是,将哲学研究目标的定义,带进了“价值”的先入判断。历史上,自称为哲学家的无智慧者,屡见不鲜,由此带来世人嘲笑哲学这一本身严肃的学科。
我认为哲学的方法不但是“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是“返思”。其实,哲学就是“返思”。“返思”,不是“反思”,没有“节外生枝”,“故作叛逆”的意义。“返思”,是回想,是反复思考,是解决一切疑问的努力,是“否定之否定”,是思维在成熟基础上 - 高级认知阶段(理性和灵悟阶段) - 得到的认识结论。
“怀疑”,是思维的理性活动的第一“直觉”,但仅有“怀疑”,还够不上“哲学”。哲学必须是“有根据”的思维活动,所以哲学的“返思”才是“智慧”的基础。无论运用哲学思考过的结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种结论毕竟经过了思维的拷问,有了哲学理性的基础。
哲学史上的“怀疑主义”,是表面,直感,不需要根据理由,而从一个类似宗教教义出发的信念,所以“怀疑主义”是浅浮的思维标签。
经过哲学“返思”的认知,如果是“肯定”,它是来源于“否定之否定” - 由此区别与思维认知感性,或心理上直觉,的简单“肯定”。如果它的结论是“否定”,此结论也和“怀疑主义”的否定有本质不同 - 前者是复杂,成熟,理性和灵悟认知,一句话,“有根据”的否定;而前者不过是空泛,苍白的教条而已。
“返思”,的直接联系是“复杂性” -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意义也不同。英语中的
“sophistication",在西方文化中,如美国,是正面的意义;而在中国文化中,是
贬义。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知识界对中国文化,常有“fall short of 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 的抱怨,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知所云。另一方面,美国的人
人需要的tax code的复杂程度是如此广泛,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两
方面的原因都有,此是另一话题。
1知识与文明的联系
到国外多年以后,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和国内不一样的地方,是这外面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和重视。在中国文化中,成语里笑话笨人的不少,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许多,但在生活中,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事。笑话终究只是笑话,往往也就到此为止,我从没有听说过,因为某人“能力的大小”,成为被别人憎恨的原因。其他,如一个人是否“会来事儿”,见风使舵,“宣誓效忠”的态度,有没有关系等,往往更重要,起码在大陆是如此。我记得原来在学校时,系列的一个总支副书记,一看就是明显的“我是大老粗”那种人,肯定是靠“对党的忠诚”的态度吃饭的。在一群知识分子教师中,居然大言不惭地指手划脚,房子分的和全国有名的学者在一个楼里,他心理上没有“任何障碍”,这不能不算共产党治下的一大奇观。记得我看过康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康德的一个亲姐妹来看望他,康德正在一个party中,康德粗暴地当着众人将她打发走。具体原因我忘了,只记得故事对康德的结论是:“他(康德)在世界上最难容忍的就是一个人的无知和愚蠢”。就连中国话中骂人的,也不是以一个人的“愚蠢”为最狠,例如道德的过失就比能力的大小重要的多。由此可见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对知识重要性的观点的差距。国人爱说自己的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持续延续下来的文明,但中国人不爱讨论,是否自己的文明是“发展最快”的文明。我觉得显然不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不重视人的能力,同样也就不重视对知识的强烈追求了。
如果简单地对知识分类,我认为大概可以分为这样7种;感觉,知性,经验,科学,逻辑,理性和悟性。
凭感觉办事的人,是其在知识阶梯上,处在最底层次的人。最易变化,凭兴致,头脑一热什么都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知性,是重复的感觉,是从感觉的“量”的积累,得到的知识,知性知识不追究根源。如一个人经常感到胃吐酸水,每次都喝点碱性的茶就过去了。可是最后医生发现是胃癌,并到了晚期。
经验的知识相比之下,则追究问题的原因,并且吸取别人的经验。这样就能克服一些知性知识的局限,但是只是求知的范围扩大了,因为经验知识还包括历史的研究。但它的局限是,在“方法”上并没有改进,只是求知的“内容”扩大了而已。中国文化中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前的知识,或称“朴素”的科学,都处在这样的水平。
严格的科学知识,产生与伽利略的“小球落体实验”。其根本标志是数学和经验的观测数据结合应用。到了牛顿的力学,是经典科学的典型例子。牛顿力学,热力学,电磁波理论,构成了经典自然科学在19世记的高峰。在此基础上,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直到今天的天体物理前沿理论,如大爆炸,黑洞,弦论等,都是从那时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在继续开花结果的证明。
科学认识的核心,是观测数据和数学的结合。科学家们在使用了数学两百年后,才发现数学的基础需要证明。这有点象我们吃了很多年饭,定然想起了研究“人是如何产生饥饿”的原因一样。福莱格和罗素的数学基础的研究,本质上是继承了上溯到莱不尼兹,欧几里德,亚理士多德,毕达哥拉思等一系列先贤们开创的逻辑研究的传统。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学,特别是亚氏开创的形式逻辑的使用。形式逻辑的基础是如此稳固,在两千年后的时间里,除了附加的“充足理由律”,基本上原封不动。没有形式逻辑,就没有从欧几里德以后的数学发展,也就没有今天的物质文明。
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每个人家了供一个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神龛”,都是丝毫不过分的。
柏拉图提出的“形式(Form)”的思想是如此深刻,以至于英国近代的怀海德认为,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后的发展,都不过是他的哲学的注释。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还有学生亚里士多德,是人类文明开端的三杰。人类文明的开端,是以从古希腊开始的哲学研究作为标志:人类的理性开始体现在最先进的民族中成熟了。这个成熟,就是哲学与宗教的分离。人类开始用思辩,既抽象思维,的方法,而不是宗教主要使用的“形象思维”,来探索真理:人类需要“清晰明确”的知识,来确切地把握自己周围的世界。
人类的理性成熟所得到的认识,开始于哲学研究。哲学将世界首先分为二个最大的部分:抽象的原则和具体的例子。前者体现在柏拉图的形式中,后者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采集的自然界分类中。道德的研究作为涉及二者的领域。理性所唤醒的人类的认识,是对“相对事物”的知识,如一切科学的结论那样。作为相对事物的对立面,是相对的”“绝对事物”,例如自然数的无限增长,两个自然数中的无限小的单位。理性的知识都局限于“条件性”,都在时空的限定范围,所以理性知识还不是真正的“绝对知识”。哲学的抽象思维对“绝对知识”的追求,从柏拉图时代就有,一直到德国理性主义黑格尔的体系中集为大成。这种追求,都没有达到理性的母体,宗教,本意上的高度。理性天生的局限,解释不了人类探索中“发现机制”的心理现象。理性在这两个方面的失败,导致了思维继续追求更高一层的认识。这更高层的认识,必须同样满足思维对“明确清晰”的要求,而不是宗教的“形象思维”:“悟性认识”由此而来。
悟性认识,是最高层次的抽象思维认识。悟性认识的核心,在于跳出理性认识的“条件”限制,如一切科学研究在时空中的限制,而达到宗教对“绝对知识”高度的要求,同时又不像宗教的形象化和笼统,而具有明确清晰的品格。因为悟性认识,必然不能违背理性认识和其之下的一切低层认识所得出的结论。就好像一个太阳系的运行被缩小到一张桌子的平面上,使人一目了知。悟性认识的结论,是一种新哲学的来源,源与对“绝对知识的追求“的宗教和哲学的传统和研究,这就是“绝学”的起因。
大凡一个学说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仅在于其内核的解释正确,而且在于它的预测被证实。黑格尔用自己的“逻辑学”看历史,得出“国家体制是‘绝对精神’的唯一正确代表”的结论。历史已经证明黑格尔错了。广义相对论提出远方的星光在传到地球上时,会在经过月亮时产生偏移。英国科学家的观测证明相对论是对的。绝学提出自然科学的一切研究对象,都不能脱离时空的限制,因此不可能从自然科学中知道,是否存在独立与人的客观世界。哥德尔的“不完备原理”已经告诉我们,一个逻辑/代数系统不可能证明自己其中的每一条定理。那么,人类的认知已经到了“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的境地了。人类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吗?
第七节 认识的三个阶段 人的认知过程,传统的哲学认识论认为是两个阶段,感性和理性。范例的认识论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二个部分:感性认知和”智性”认知。与传统的哲学认知论不同的唯一的区别,是范例哲学增加了“悟性认知”的阶段。因此,将传统的理性认知和范例哲学新的悟性认知,合并为“智性认知”。如果将整体认知过程整个概括起来,可以看成三个时期: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和悟性阶段。或两大部分,感性与智性。
感性阶段是最基本的认知开始。人主要通过身体和五官感觉外部世界。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外界与内心是截然分开的,内心空虚,外界牢固存在。人的认知完全是由内向外,单向发展。
理性认知是认知的中间阶段。在基于感性阶段上,人建立了内心的世界。在这种建立的过程中,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知识大厦,不仅是完全从来自外界的感觉中得到,还有来源于内心的逻辑,规则等,超出经验的“构架”,如时间,空间的概念等。人的内心世界的知识,是外界世界的“镜像双胞胎”。人这个阶段的认知,是“双向”发展的过程:既向外界寻找知识来源,又向内挖掘内心,筛选合适的规则来整理外界的知识原料。经验的知识和超验的知识,无论来自内心或外界那方面,在此阶段得到了统一。
人类认知的最后阶段,是悟性阶段。悟性认知,来源于理性认知,又高于理性认知。悟性认知的特点是,它不再依赖理性认知在内心建立的知识大厦,更无须处理感性认知所依赖的外界知识的原材料,而是利用心灵产生出特有的图像,直接进行判断,用心灵直觉,不是感性直官,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质,来认识真理。在悟性阶段,外界与内心不再是两个分开的世界,也不是一对类似的世界,而是一个完整唯一的世界本身。
举例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诗人的悟性思维。通过诗,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画面,而不是语言,更没有逻辑与规则。但这幅心灵想象的画面,无可置疑,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爱憎立场,份外鲜明,又入木三分。艺术家,诗人,美术创作者,多采用悟性思维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揭示世界。
悟性思维的认知对象,在哲学上,是“无限”;在艺术上,是“美”;在道德上,是“善”;在宗教中,是“爱”。人类认知只有到了悟性阶段,才是进入了人类认知能力的顶峰。唯有在此悟性阶段,人类才使自己变得,胸襟博大,心地慈悲,人格高尚:人类渺小,短促的生命,才于大自然的无涯宇宙永恒的本质,融为一体,而得到自己思维与灵魂的永生。
A“反思” - 人类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反思”方法的必要性,随着婴儿在“哇哇”声中坠地,一个生命开始了。添丁延香火,在中国,是喜庆的日子。但怎样教养好孩子,却非易事。我们既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言,师之惰”的教子训戒,更有“至圣先师”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从我们的“圣人”如此重视检讨自己的言行,足见如何教好孩子成长确属不易。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上面提到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承认“圣人”毕竟有高明之处。为什么呢?三字经上讲的教育,包括“昔孟母,择邻处”,多是一种从“外界”对孩子的影响。而孔子的教育方法,已经强调“自省”。既个人需要反省自己,让道德规范“返回自身”,检查个人的行为是否有违背“礼”的规矩。无独有偶,孔子这种自我反省的方法,在圣经里也有记载。
圣经中的主人公,亚当和夏娃,因为蛇的诱惑吃了上帝伊甸园中树上的苹果,然后在反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体。随即产生了“羞耻”感,不‘服’不啻为人。我们的“圣人”毕竟是圣人。孔子的反省,或叫“反思”,已经在关注人的“行为”,而不止是像圣经中的主人公那样,仅依赖外表所见。
由此可见,人的认识的“感性”阶段 - 不论是从外部或关注行为,都是树立认知过程中“对错”和“荣辱”的阶段,是人成长初期价值观的确立时期。人到了中年后,理性趋于成熟,进入了“理性”认知阶段。人们将自己的日常经验和知识,进行了逻辑和数学的加工处理,因此产生了科学。理性不仅限于对此类的经验和知识的外部的观察总结和处理,还进行了新的探索。
以十七世纪英国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开始用“反思”这一方法,重新“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这一次,审视的对象,不是找寻任何“经验”的内容,而是提炼取得知识的“方法”,既,人类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经验,知识和科学的。洛克将自我审视的“探照灯”,向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基石“内心”扫去, 看到了我们内心在接受知识之前,确实是一块“白板”的发现(从而也证实了“感性”认知阶段的“单向通道”状态,的确存在)。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原子时代近一百年了,人类有充分的理由,在自身上找到新的,认识史上的突破口。反思认识的方法,通过“对反思进行反思”,终于在“悟性”认知的这一最高阶段,展现了自己最强的威力:它发现了人与宇宙大自然的绝对,无限性的同一;它使人类开始醒悟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它给人类自身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它达到了,“自然宇宙 - 人- 思维精神”的“三位一体” 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中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构架,在“悟性”认知阶段得到了证实和再现。
人在固有的“生物年龄”和发现的标志身心成熟的“心理年龄”后,又发现了自己具有一“认知年龄”。黑格尔断定的,一个人的认知经历,一个民族的认知历史,整个人类的认知路程,具有一致性,的明言预示了 - 一个从懂得好坏荣辱的感性认知的个人,到一个善于理性思维的民族,最终汇入在宇宙大自然中找到自身价值的整个人类 - 逐渐走向自己的“认知年龄”的成熟阶段。
小从每一个人,大至每个民族,都聚集在人类的旗帜下,都面临如何测定自己的“认知年龄”问题。对中国圣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我们必须加上:“吾生必省吾心”的“悟性认知方法”,方为一圆满人生。
B知识及分类 1知识与真理
真理,知识与科学,既想联系有也区别。科学,一般指从伽利略小球落体测量开始运用数学为标志自然科学的产生。真理和知识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需要稍加区别。
“真”是什么?真,是指的是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具体来说,几何学家,证明自己画出图形是三角型,就是求“真”。物理学家,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就是求“真”。一个某宗教信仰的教徒,指出“爱”比“恨”,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欢乐;一个母亲给孩子不断的爱,使得孩子长大后,懂得善待他人和社会;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的创作,向观众显示生活的“美”,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 - 这一切,都是在求“真”。但这些社会成员,还基本为生存而追求,还是为了维持自己肉体的生存,而尽自己的责任:一句话,他们的求真的
努力,尽管比一块石头在自然中的存在,所体现的宇宙的绝对无限性的真理,高出一级,但本质上,还是“被动”的。
知道了“真”,什么是“真理”呢?仅仅是“真”是不够的,“真理”的另一内容,是“理”,总括起来,称为“真理”。这就是说,无限“真”的“集合”,还要经过大脑的整理,才能将无数的“真”,上升为“真理”。“真理”,是唯一的,是“THE TRUTH”。
真理,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只能通过人的思维,只有通过人的大脑,向“内”审视内心,通过揭示和醒悟,才能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结果导致客观与主观的界限,不再存在。在此,客观与主观融为一体。
真理,首先是在大自然的宇宙中“被动地“存在着。只有人的思维活动,“主动”地挖掘,人才能获取真理的果实。人能这样作,而其他事物不行。这是因为,人,作为一生物体,不仅超越了,物理-化学-生理-社会的逐个阶段的发展。人,已经进入了“精神思维”的阶段。因此,人,进入了思维所仅有的“天马行空”的发展时代:思维的无限性,绝对性,无可企及性。它的至高无上,全揽全能的本质 - 使得思维精神,在自然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一其他的事物可以与之相比 。思维精神已经发展到宇宙事物发展的顶点:至真,至高,至上,至尊,至美 - 它是宇宙无限性的自
我揭示,是作为个体有限生命的人,与绝对的宇宙大自然本质,活跃和主动相连接,唯一“桥梁”。
只有通过这一桥梁,人,对自己追求无限,绝对,至高无上的心灵,才能得到满足。这就证实了康德,黑哥耳,一切现象都有其本质的猜想,这也许是“精神现象学”的作者,在三百年前动笔时始料不及的。
有了对真理的定义,在我认为可以对知识,科学和真理的区别,作如下分类,
知识 - 经验的系统总结
科学 - 数学应用于公理系统
真理 - 知识+科学+人类追求永恒世界的理想
知识是科学的必要条件;科学是真理的必要条件;当且仅当,真理的定义是完全得到满足是,既,真理面对的内容既是必要又是充分的条件时,我们才可以称其为“真理”。
举例来说,如果我的外甥女不好好吃饭,我说,大灰狼要吃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她害怕了,才乖乖地吃饭。我可以说,我已经有了一个怎样叫孩子吃饭的知识。把这种类似的方法用于人群,形成系统,宗教就可产生了。科学的例子太多,就不用说了。我对真理的定义,包含了三个部分。我只说说最后的部分。
在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可能是用脑太多的原因,有时候,我发觉自己拿着书,其实在发愣,并没有思考书上的问题,脑子其实是在走神,思维不知是溜到哪里去了。有一次,我抓住了这个“溜号”的时刻, 我问自己,我的思维到底是集中到哪件事上?这时候,一个问题在我的头脑中升起了:我为什么能集中自己的思想到一件事上(书本上的话),而置周围万千的事物于不顾,根本忘掉了它们的存在!我的大脑是痴呆的吗?难道我全能的思维,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心覆万物”吗?
从此,我一集中注意力想问题,我就立刻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单一”状态,为我自己思维的“钻进去”,被“埋”在一件事中,感到恐惧。换句话说,我一集中注意力,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 - 我深深地陷入了康德哲学的“二律背反”(“自相矛盾”或“悖论”)。我查了不少医书,认为自己得了思维的“强迫症”,情绪很长时期非常低落 - 只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从此万事大吉!
我的结论是,思维之所以能集中于任何一个单个事物,因为人的思维,精神,或大脑,已经发展到了是一具有“无限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它已经和它的“造物主”,合为一体了,达到了物质发展的顶峰:“绝对世界”。所以,只有无限的绝对的东西,才可能对准任意一个相对的,有限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神,或谦虚一点,人具有“神性”。有了这个基础,科学,可以自豪地声称,它可以攻克每一个具体的困难,因为一切具体的问题在无限绝对的思维,精神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C知识的积累与创造
中国文化中有“道”的概念。在讨论“道”时,如何“悟”出真理;是否“创造需要上帝”?这些问题令我想起了多年前,讨论“爱因思坦是如何发现相对论”的题目。
爱因思坦很明确地说了,创造性的新观点的提出,从传统知识到中一步,没有逻辑的道路可走 - 这与“科学和上帝”一文的思想一样。我的看法是,可以将此理解为“还没有发现逻辑的道路”,因为无人证出,如果走这一步使用逻辑方法,必然会失败。
不过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创新”是一逻辑过程,则迟早可以让机器来完成。很显然,机器是有限的事物,而创新是无限的事物。机器显然不能克服自身的有限性。从逻辑上讲,只有无限事物才能MATCH无限事物。所以,这个创新的能力,只有留给人的思维来解决,因为“只有思维具有无限绝对的本质”。这就是“创新不可能是逻辑过程”的哲学证明。
那么,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是如何导致“创新”出现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呢?我的主张(私货?嘿嘿),人必须充分走完认知的三个阶段:感性认知,理性认知,悟性认知。悟性认知,是产生形象思维(老万的“图像认识”)的时刻。其特点是突然性,迅速性,升华特点,所谓“来的快去的快,倏忽既逝”,你抓不住它,它就跑了,不知猴年马月“君再来”。很多写作和搞研究的人都有这种经历。
功夫,所以只有下在理性认知阶段。爱笛生不是说“1分灵感,99分汗水”吗?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悟性思维”自然会产生“灵感”,类似爱因思坦的“突发奇想”。努力理想思考,“悟性”就会像喷泉一样爆发,因为“上帝只钟情流尽汗水的人”。
D论人类思维内容的“不可测”性质
在我称之为人类思维的功能,具有“无限和绝对本质”时,我给出的证明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思维的功能是有限的,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它的有限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进行思想或考虑”以外的功能告诉我们(如意志,感受等等),存在的一些事物是这些功能的对象,但我们却不可能“想”到它们。这些不能被想到,而被大脑或身体用其他方法预感的事物,成了我们思维功能的“极限”- 可望而不可及。
只有有这些事物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说,人类思维的功能是有限的,既,人类思维的功能碰到了自己的极限。首先,在人类的经验中,我们没有曾被以某种形式“感知过”,却对思维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物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思维本身,如果不对以大脑和身体的其他方式感知的事物,进行考虑,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感知”本身。因为,“感性”认知,是思维的认识功能的一种形式(初级形式)。人的一切感知,都是由思维的认知功能控制的 - 除非有人能用“脚指”进行感知后的思维。所以,根据定义,思维不可能遇到除了感知以外的极限。结论,所以人类的思维功能具有绝对无限的本质。
我以前说过,思维的这种本质,是科学可以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基础。既是,科学可以对准任意的人类物质需要,而在采取有限的步骤之内内完成这一使命。如果将这种情况反过来,既,如果人类需要知道,什么是大脑思维在某一时间内的对象,比如用某个题目来“测量”大脑思维的内容,以求取得一确切的答案,这却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人类思维内容的“不可测”性质。
达到这个结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既然大脑思维的本质具有无限的功能,思维本身当然可以选择任意的目标,也就是变换不同的内容。我们知道,内容本身是无限多样的,这正好与思维的无限绝对本质相符。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和圣人们通过“祸”与“福”互相转化的道理,总结了“两极相通(EXTREMES meet)”的道理。我曾比喻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大圆环”,我们的思维认识总是在“朝前”或“朝后”走。在这个园环的某个点上,是“两极”的“接壤处”。一个极点,是物理学中量子力学的对象。哥本哈根学派对微观粒子得出的“测不准原理(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揭示了自然宇宙在此阶段的真理。
不难想象,在这个“大圆环”上这一点的“背面”,是自然宇宙发展到能体现其自身的无限绝对本质的高级阶段,人类的大脑思维的天下。而根据“两极相通”的道理,思维无限绝对本质是不是也应该有一“测不准原理”呢?逻辑上讲,是应该如此。那么,什么是思维无限绝对本质的“测不准原理”呢?通过我以上的讨论,“测不准原理”在思维的领域变为“不可测”的性质,这就是思维的“不可测”原理:你一旦问我是否在思考A,我立即告诉你我思考的是“非A”。由于思维的这种“狡猾”,思维本身已经由最初发展阶段微粒子时期的“测不准”,变为自然宇宙最高发展阶段思维功能的“不可测”了。在这个基础上,所以范例哲学产生了”思不定”原则(参见范例的本体论部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1思不定性质
在上个世纪的初期二三十年代,人类科学史上发生了几件大事。如爱因思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上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的发现,还有弗洛伊德“下意识”的发现。但还有一件鲜为人知,这就是数学和哲学家胡赛尔的现象学的提出。
胡发现的现象学,是哲学的一次重大事件,犹如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形式逻辑,笛卡尔发现了“心灵物质”一样。现象学的来源,是重新将中世纪教主阿奎拿的关于思维和意识对象的观点,复活起来,加以研究和发挥。现象学的核心思想是,意识不会是空洞的。当人谈及意识,必然有意识的对象的存在。否则,谈意识没有意义。
胡赛尔进而研究了意识的结构,形成等。他特别强调,意识中的客体,必须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感觉的经验分开,也必须同康德的先天范畴相分开。而将意识客体用“括弧括起来(bracket)”,脱离一切内外的干扰来进行研究。在胡看来,他所创立的现象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因为一切思维的过程,都要经过他的现象学阶段。
遗憾的是,现象学并没有沿着胡赛尔指出的方向发展。这最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胡萨尔自己在现象学的定义和理论多变,使人感到他的理论有欠成熟。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现象学的内容和心理学过于接近,尽管胡本人力图分开二者,终究不尽人意。沿着这后个方向发展,“哲理化的心理描述”逐渐成为他的学生,海德格尔的特长。海使胡的现象学完全朝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与胡的意识几乎没有任何的联系。有意思的是,海氏一心欲从首先人的存在的讨论,最后落实到探讨一般世界存在的问题,但他最终走不出人的存在的框框,他的第二卷“存在与时间”最
终没有写成。延续他的关于人的存在的题目,正是文学家萨特的得心应手的功夫。所用萨特写了八百页的“存在与虚无”,完完全全的哲理化的人心理描写,于海氏关于世界一般存在的最终目标没有任何关系了。当然这是后话。
再回到现象学的意识对象问题。尽管胡赛尔给意识的对象起了各种名称,但我感到没有得到公认,因为他这些意识结构描述,不可能象牛顿定律的定义那样清晰。他关于“意识必然有意识对象”,这种主客体的区分也是不正确的。根据我自己对思维的研究和经验,以及与其他人的证实,思维的主客体并没有“绝对的主客观界限”,象外在的自然世界一样。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正在思考另外的对象”。思维的思考是“线性,或单一进行”的过程。意识作为主体,不断地被新的意识所代替,将前边的意识转为客体。从意识的这些过程,我可以得出一个“思不
准原理”,它有以下三个结论:
一,意识的主体和客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二,意识的深化,既思考的深入,只能“线性和单一地进行”,而且必须使用符号系统(符号的简洁与否,直接限制了思维的深化程度);
三,意识自身可以分为主客体,意识可以反思自身。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与范例哲学的“思不定”,是不是属于上帝在二十世纪以后所给予我们的“世无彩凤双飞翼,东西灵犀一点通”呢?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范例哲学看来,自然界和人类都是范例。也就是说,两者都受时空的限制,而这些限制是在范例自身在形成前“先定”的。范例又分成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后者只有人类才是。
人,严格地说来,一切部分都和普通范例没有本质的区别,除了大脑以外。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功能叫做“思维”。思维对多数人没有太多的作用,人们只视题它为一个工具,就像一把刀,一根火柴一样。还有许多人仅仅用思维来挣钱,打发生活。极少人能看到思维的其他用处。因为除了思维,头脑还有其他功能,如感觉,意识等等。满足其他感觉器官的享受,往往占了人生很多时间,所以思维的功能被利用的更少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尤其是对思维的认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人类首先要解决生活问题,这就要认识自然界,然后用认识的知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人在解决了自己生存问题后,才可能将主要的经历研究自己,研究自身的思维功能。这就是常说的,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物)容易。因为认识自己需要反思,而认识他人是一个“直射”的一步过程。认识的需要走二个方向的路径,当然比直接的一步而达更复杂。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人类作为集体也是一样。
正如在以前谈到思维的“思不定定理”提到的“测不准”原理一样,思维的对象,“mental object”,的时空界限不可能同时确定。再进一步分析,思维的对象,只存在一维“时间”,而不具备第二维“空间”。因为思维与对象的这种关系,称为“思在”,所以使思维的对象缺乏常见的逻辑性,比如,不据备因果关系。思在在将外界的自然界重新在思维中再现时,必然是只有“时间”一维,而不具有“空间”第二维的性质,所以人们感到混乱,而不确定。
举例来说,我们的思在之一梦境。这里有双层的情况。第一,我们可以明确地确定梦出现的时间,却不能确定梦出现的空间位置。除了我们知道梦境出现在大脑中的某个点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发生场合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将梦的不同,
归于发生在不同的大脑神经元这样的概念。第二,在梦境了,我们梦的发展,都是依时间进行的,从前到后,有时间的顺序,而没有空间或地点的顺序。也就是在梦里,我们可以一会儿在此,一会在彼,飘忽不定,地点混乱,但在时间上却是从前
到后,从始至终,直到醒来。所以我们对梦境感觉到的混乱,是我们不习惯一维时间单独存在的结果。因为我们习惯了自然界的二维时空环境,但在一维的思在现象中,感到无所措手足。
思在的这种一维时间的性质,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交辉吻合。由此似乎也验证了中国人“道是天地”的古代智慧。任何一,只有分为二,才是真实的。而真理本身,就已经以“双”物的出现为潜在的前提。从思不定定理,我们也因而看到范例哲学的“重生原则”的重要性,不过此是另一题目了。
2思在的结构 1)思在,是继承了笛卡尔的”心灵物质”发现,在范例哲学中的体现。
--- 在人类思想史上,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正式区分了自然物质与心灵,称后者为“心灵物质”。自然物质是主要是科学的对象,是感官直接感受,或通过仪器,可以感受到的人类周围的所有事物。进将这些感觉简化为数字,是科学的任务,找到其中逻辑和原因,是哲学的任务,研究他们都个人和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其他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的任务。思在,作为范例本体的一个范畴,将笛氏的心灵物质,重新定义为范例本体论的“一个维度”。思在,与其他二维,定在和存在,共同构成了范例的定义。
2)人的心灵,分为根本区别的两个部分:感性和智性。智性包括理性和悟性。
--- 人的心灵,作为一个整体,已往哲学从认识论的角度,仅分为感性(也称“知性”,康德语)。这个区分,没有关于人类如何产生发现发明的思维认识过程。范例哲学,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悟性”的思想, 来解释发明和发现的人类思维认知逻辑,并将人的认识,重新定义为“感性与智性”二个部分。智性进一步被定义为,包括“理性和悟性”二个部分。
3)思在的对象是心灵。既包括感性与”智性”两个部分。
--- 思在,要包括人的心灵这个整体,不论是感觉到的,意识到的,思维到的,语言和符号表达的,任何只要是人所知觉的,都在其内。人类心灵主要方面是,哲学上认识的部分,心理学的部分,意志(叔本华,尼采)和意向(布鲁塔诺,胡赛尔),和语言部分(佛雷格,罗素,哥德尔等)的部分。
4)悟性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悟性,是理性与感性的联系并上升到新的阶段,既,基于”2+1”,而创造出的新的非自然的形象思维。
--- 悟性,是解释思维认识是如何发现的过程。相对与理性是逻辑过程和既定的推理过程。悟性的认识,不是通过类似理性的逻辑推理,而是依赖形象思维。但这个形象,不是在感性中的形像思维,而是在感性和理性运用之上,重新创立的形象思维。唯有形象思维,才能迅速地看清新的方向,这是与理性思维一步步推导不同之处。这个“2”,就是感性和理性,二个方面。这个“+1”,就是找到到两者之间新的联系,从这个联系中,在思维中产生新的形象,也就是所谓“顿悟”的过程。
5)感性的部分领域是意向的世界。
--- 心灵具有某种意向性,是布朗塔诺首先提出,然后又由胡赛尔继承和发展的。研究感性包括意识,意志,性情和心理的各种“整体的感受”。这些感受作为经验,在心灵中的反映分为形式和内容二个部分。以意向为主要内容的现象学,主要是研究“经验的形式”。而“经验的内容”,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6)智性的领域是思维的世界。
--- 智性包括理性和悟性。二者都是思维发挥作用的领域。理性主要负责“过程的逻辑”,既,在有限步骤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悟性的目标是“发现的机制”,是创新的过程。
7)意向的对象与经验连接。
--- 意向(intention),仅于经验有关,仅于经验的形式有关,是对经验内容的用括号隔开。
8)研究人类经验的形式,是现象学的任务。
--- 现象学专注经验原始状态,去掉任何后天人为的成分,主张完全返回到经验原型自身。
9)研究意向的内容,是心理学的任务。
--- 研究心理的各种感受,是心理学的任务,在此必须与现象学分开。但心理学的内容,是思在的一部分。
10)研究思维是逻辑(静态/动态)和范例的任务。
--- 研究思维以抽象静态的形式,是形式逻辑的任务。研究思维的变化过程,是“动态逻辑”,既,范例的方法论的对象。范例自身包括二者在其中。
11)逻辑(静态/动态)的对象是”整体”的事物,作为”一”的形式来把握。
--- 将思维作为整体,作为“一”的研究,是逻辑的对象,包括形式逻辑和范例的动态逻辑。
12)范例的对象,是把握世界的”各束分散”实物,作为一套"包件",既”多”,
的形式来把握。
--- 范例自身是一个“package,‘包件’”。范例是对自身许多规定性的抽象的集合。范例不再是单一的规律或范畴。范例的本体是绝对范畴,是对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问题的回答。思在的包括的人类经验形式,是对胡赛尔现象学的回答。人类的经验内容,是对现代心理学的回答。人类语言作为“二级范例”,是对维特根斯坦代表的,英语国家哲学分析学派的回答。所以范例哲学基础了古希腊西方的哲学传统,从前苏格拉底到当代哲学(科学哲学,系统论,结构论,后现代主义等),将欧洲大陆存在主义和英语国家的分析哲学,都包括在范例哲学的总结之中了。
13)思在对心灵意向的概括,必须继承布郎塔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成果。
--- 现象学对经验形式的研究,是回到人类认识过程的最一般,最基础的形式。是返回到原初感觉中的模式的提练。现象学对一般经验形式的发现,是对思维认识的理性阶段的逻辑形式的补充。思在发展现象学的成果时,完全肯定现象学的工作。
14)现象学本质上只是一种方法论。
--- 现象学对经验一般形式的总结,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重要步骤。但现象学本身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本体论基础。在范例哲学产生之前,现象学的本体论基于康德的“自在之物(noumenon)”。在范例哲学出现之后,思在将现象学归为自己的部分,本体论的基础转为范例的本体。
15)现象学研究人类从其内省经验中的抽象出的一般性质,既经验的一般形式vs.逻辑形式如范畴等。
--- 现象学和思在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看,现象学是“感觉形式”的提炼(感觉的内容是心理学的对象) ,而逻辑和范例,是智性的范围。两方面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类心灵研究,基础笛卡尔的传统,在当今人类抽象思维的继续。
16)现象学对经验的“形式化”,相对于心理学研究人类经验的”内容物”,在心灵感觉方面的体验。
--- 胡赛尔在早期,曾混淆了心理学和现象学的区别。经过批评,后来他认识到现象学的“客观性”与心理现象的“主观性”的区别,而作了转变。其学生海德格尔,将现象学的形式研究,与古希腊遗留下来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存在论研究,结合起来。将苏格拉底三人开创的“多”的研究,又转为对“一”的研究。但海德格而由于没有认识到其老师以上转变的意义,所以在他新开创的对存在作为“一”的研究是,仍然将人的“感觉内容”,既心理学的部分,带进了现象学。至此,现象学已经不是布朗塔诺和胡赛尔意义上的现象学。而是延着克尔郭凯尔存在主义的道理发展了。在他起后的法国萨特,更是在存在主义方向发展,而且是专门关于人的存在主义。因为海德格尔无法继续其初衷,完成古希腊时就有的本体存在问题。这只有在范例哲学出现才再次开始了重新研究和完成。
17)关于意向的研究有五个层次,从外到内,它们是:
1物质性客体(布鲁塔那)(范例:定在)-- 这是康德的“现象界”,既现实的物质世界。
2客体的内容(胡赛尔):(因果/逻辑)-- 这是感觉的“经验世界(mental objects)”的一般形式。逻辑真值,是理性的领域。
3 意向(布鲁塔那)(范例:定在/存在)-- 意向,是大脑的功能,不限于人类。布氏认为,意向必须有客体 - 范例哲学认为,这仅在动物界是真实的。
4 在(一)-- 意向作为整体,是一个主体完全的认识,是避免精神分裂的保障,是意识的唯一性开始。
5 绝对(范例:潜在)-- 是现实一切如康德的现象界的基础。当然它也是思在,作为现象学的寄宿处的基础。
18)只有在思在中,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分离,因为思在不是定在。
--- 这是范例哲学补充布氏的观点。布氏认为,意向必须有客体('Intention must have its content'),的思想。在动物界确实如此,但在人类的心灵中,不必须如此。人类的心灵,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可以模糊,可以分开,可以单独存在。
19)如同思维可以以自身为对象,意向同样。可以主客一体,不加区分,不能区分。另一方面,意向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同”视而不见”。
--- 思维在理性的层次,可以将主客体混淆,如“思维对思维的思维”,而且可以无限扩展。同理,意向在感性层次,也可以作到。如“意向对意向的意向”,在逻辑上成立。
20)意向的原则是”思不定”。
--- 思在的“思不定原则”,是对一切心灵的客体和主体界限的规定,既无准确的规定。因为思在的本质是一维度,既只有时间,没有空间。思在的思不定原则,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则”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两个极段区域的“瓶颈”。
关于“思在”的说明
在“范例的哲学本体的几何解释”文中,没有对“思在”的特别说明。在以前关于范例的“三个存在”中,也没有提到“思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交代一下思在产生的来龙去脉和定义。
思在,来源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语。思在,是人的存在的证明。在范例哲学中,思维,作为范例的讨论,和语言作为思维范例的讨论,都离不开讨论思维的性质。思在出现在几何解释中,其目的是量化思维的功能。但在量化以前,不能不首先对思在作出定义和探讨其基本规律。
I 思维的结构
思在的定义来自“思维存在”或“我思故我在”。思在,就是认知的主体的确立。思维的概念,包括思考和非思考而感受的一切,既,思考和感觉,二个方面。连接思考和感觉的是意识。思维的结构可以说,从最高起向下定义为7个方面:
1)悟性思考
2)符号思考A(逻辑符号)
3)符号思考B(数学)
4)符号思考C(语言)
5)图像思考
6)感觉刺激
7)知觉刺激
解释如下。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和定义。
知觉刺激,凡有生命的物体,如阿米巴原虫,单细胞物种等,都有,其特征就是“动”。感觉刺激,一般动物都有,其特点是各种情感的出现,如喜怒哀乐等。图像思考,介于普通动物和高级动物之间。动物有的例子是,如乌鸦懂得在杯子里装满石子使水面上升。鲸鱼和豹子等,会调谐群体行为进行狩猎。猴子会作出一些人要求的动作,来引诱人喂食物。蜜蜂可以空中跳各种舞蹈来告诉同伴花粉的位置,等等。这都说它们会应用图像在头脑中思考达到自己的目的。之所以它们的思考是利用图像而不是语言,是因为语言为更抽象的事物难以掌握。动物的这些行为,必须有自然“画面”,或可感觉到,才有可能。动物尽管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它们如上行为,还没有人所记载到是用它们“吵吵嚷嚷”的语言下进行的(另一个不利条件是将猎物吓跑)。
只有人才可能具有符号思维的功能。符号思维的能力来自思维的抽象能力。最初级的抽象能力就是语言的使用。迄今为止,一切人类部落的发现,还没有不存在语言的情况。有没形成文字的语言,但是从声音中抽象出意义,是人的大脑的最基本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民族或部落,都是首先从思维的初级抽象能力一步步地发展起来的。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因为地源环境的不同。比如,容易找到熟肉吃的种族部落,就可能比主要食物为植物的种族部落,对人类大脑的进化成熟影响大些。
有知觉,不一定有感觉。但进入感觉的,一定已经进入知觉了。有感觉,不一定有想法。但有想法的,必然是首先被感觉到了。有想法,不一定有道理。有道理,就按照自己的文化规范要求,符合大众的看法。这样的想法,首先是个人深思过的。思维结构的下一部是数的概念。人类从结绳记事开始,就是简单的数学概念的表现。因为它表现了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性质,既有序性质。人类并不是非需要精炼的数学符号来进行数学思考。中国人不知道阿拉伯数字有4千5百年以上,直到19世纪中页,西方炮舰打进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数学。在此之前,中国人是用小木棒作算术,叫“算杵”。也就是说,象圆周律,勾股定理等这些复杂的数学计算,中国人用算杵也可以进行。当然,没有方便的符号系统,数学的发展进步很缓慢。运用逻辑逻辑符号进行思维,世界上只有欧洲的一些地方的,由土著猿猴发展起来的土著居民作到了- 这就是人类的理性时代开始。由理性发展出的逻辑思维,只可以运用于已知的事物,而不能创新。思维的新概念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首要步骤,这就是悟性思考的结果。至此,既是思维的顶端。因为创新是无限的可能性,最终与思维的本质合为一体。
II 思维的性质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思维的本质是与世界同一。他这样证明,如果思维不与世界同一,说明真理可以来自二个源泉,既自然界,与思维。但上帝是不可能重复自己。这样真理必然只来自一个地方。所以,思维与世界必然同一。如果思维与世界同一,意味什么呢?意味着思维具有无限与绝对的本质,如同世界一样。同理可以证明,如果思维的本质是有限和相对的,思维必然有它不可企及之物。但如果这个事物出现在思维中,它就已经被思维涉及了。所以,思维是无限和绝对的。
III 思维的定理
1思维只能是个体的思维;
2思维受时间限制;
3思维的主体与客体同时出现;
4思维的主体与客体同可以转换;
5思维产生思想时只能逐一(线性)进行;
6思维的逻辑深化和推演,只能运用符号;
证明:
用“2+1”的方法论分析意识
大凡一种新理论的建立,都少不了必须有三项。它们是,新的世界观,新的方法论,和新的结论。范例哲学是一种新理论,如果它想站住脚,它也必须也有自己的方法论。什么是它的方法论呢?就是“2+1”。
“2+1”,简要地讲,就是我们发现和辨别事物的二个主要方面后,我们必须在它们双方的背后寻找第三个因素,这就是“1”。这个“1”,就是事物的联系和功能。离开他我们必然不能取得对事物的全部认识,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在AI领域,智能工作者以为机器对数据,语言符号等处理能力极高,就等于意识。在对人的基本需要分析认识上,以为“食,色”就概括了全部人性,看不到联系双方的思维,所起的作用。或将人的性情分为“善,恶”二方,而看不到它们的关系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在哲学上,我们将人们的认识分为唯心或唯物论,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形式或内容,而看不到在这些划分之后的联系和功能。如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将语法现象从语言抽象出来,便认为是找到了人类“普遍适用的语言”,等等。
用范例哲学的这种“2+1”方法观,看传统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存在问题,就不难看出“存在的概念”,有一个结构,而且是一个“三层”的结构。既不仅看见“存在”与“定在”,还必须看到它们的背景,背后的逻辑根据,这就是“在”的存在。我在这里,试图再用这种“2+1”方法来看待意识,以其分析出新的结论。
意识是人人都有,但迄今为止人类知之甚少的领域。现在国外的的分析一般将意识视为“有目的的活动(intentional act)”,然后分析,如哲学的“现象学”。我将独辟蹊径,将意识分为“前台的成形”概念和“后台的背景”概念,然后再加“1”,既“前台与后台”的关系。
“什么是前台成形”呢?前台成形,意味着它是思考/意识的目标形成,既“显性(become
positive)”。表白意识已经形成了一个概念,所以这个概念可以称为思维的目标。“后台的背景”,就是意识还在“暗中”,还没有成熟,没有成形,还不能成为一个个别的概念。“前台与后台的联系”,是说,思维注意到自身的这种辩别区分两者的动作,既思维对自己的辨识行文有反思功能。
这个目标“前台成形”,又可以具体地分二类。一类是“经验”和“经验的构架,范畴”,然后再加上“经验与范畴的联系”。经验是我们经过感官搜集材料到的材料,容易理解。经验材料只有在范畴得到正理,然后才有意义,就是康德等人列出的范畴。康德认为它是人的先天能力所致。经验与范畴的联系,是说经验对范畴的依赖。好比范畴的出现,是经验根据环境“强迫”范畴形成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意识不受周围世界的限制,则范畴可能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如我们在梦中一样。
第二类,是意识的“逻辑”方面。根据“2+1”的方法。我们可以也在意识中看到,“个别概念”,“一般概念”,和从“个别概念上升到普遍概念”的路径,这三种状态的存在。比如欧几理德通过对“点,线,面....”的个别概念定义,就可以推导出几何判断的一般规则,普遍适用。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由个别上升到普遍。再由普遍推到个别。而这两套逻辑通道的弱点和优点,只有统过对同道双方的单独认识,才能辨别。这就是“+1”的联系功能。
E知识的两个来源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知识,如同真理一样,只有两条可靠的来源:1)公理的道路;2)归纳逻辑的道路。公理的道路,推而广之,可以看成哲学上的“本体论”的道路;而归纳逻辑的道路,可以看成“认识论”点道路。
公理系统的典型例子,是欧几理德的几何学,既从已知,毫无疑问的合理假设出发,辅助与公设等其他支持,揭示出公理前提中蕴含的定理。选择公理和公设,是非逻辑过程,只有证明过程是逻辑过程。
归纳逻辑有多种,其实质是“亲身体验”。比较简单的例子如“一切人都是吃东西,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吃东西”。归纳逻辑的问题在于它的得出其前提很困难。如上例中,怎某证明“一切人都是吃东西”呢?我们不可能观察所有的人,历史上和现代人,所以只能靠部分观测,部分猜测,来达到以上前提“一切人都是吃东西”。这就是归纳逻辑的“理论”缺陷。正像个体事物在世界上比整体有用得多,归纳逻辑比公理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得多(如 in job interview, your experience means a lot to your future employer than your promise)。
问题是,在“钻牛角尖”的时候,哲学家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条道路导致确切的真理呢?举例来说,上帝存在的证明,应该是本体论的,还是归纳逻辑的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孩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父母的。孩子在出生时不可能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这就决定了归纳逻辑道路不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
想像一下这个“孩子”代表人类本身。人类如果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类必然是“上帝”产生的。但,人类可以通过归纳逻辑获得这个知识吗?否定此一道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道路,就堵死了。剩下的方法只有公理道路了。多少人同意才算“自明”的公理前提呢 - 如果人类愿走这条道路?问题还不在人类永远不会有统一的看法,问题在于,“上帝”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犹如思维有可能并不依赖大脑而存在 - 人类只是可怜的无法掀开“她”迷人的面纱罢了。
第七节 理性
哲学用理性拷问上帝,宗教用信仰袒护上帝。两派的底线:上帝存在。但什么是上帝呢?两派在此分道扬镳了。有个人在网上的讨论中数天一言不发,哲学家对他们说:“如果你是一个傻瓜,那你的表现是最聪明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你的表现便是最愚蠢的了!”下面11问 - 挑战理性思辩能力。
在某一个“点”上:
1 - 是你的想象决定你的行为,还是相反?
2 - 是“一个人”的行为决定集体的行为,还是相反?
3 - 是股票每秒钟的变化决定它的一年变化趋势,还是相反?
4 - 是全球经济大趋势决定本国的经济状况走向,还是相反?
5 - 是“三岁看到老”,还是“老鼠生儿打地洞”?
6 - 是物质的“量子运动”决定宇宙各星系的运行方式,还是相反?
7 - 是本质决定现象,还是相反?
8 - 是内因决定外因,还是相反?
9 - 是历史决定现在,还是相反?
10 - 是你过去工作经验,决定你受聘后的工作能力,还是相反?
11 - 今天太阳的升起,保证明天太阳继续升起,还是相反?
告诉我你的信仰吧,我保证找出一个破绽 - 您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可就给您一个说法。如何回答以上问题,是简单的是或非,还是需要更多的思考,都是理性面临的问题。
F读“飞失不动”的联想
中国的古人,曾讨论过一些哲学命题,比较著名的有,“白马非马”,“截尺之半”,“离坚白”,“无为无不为”等。但我还没有发现类似古希腊哲人的一类悖论,如“飞失不动”等。
“飞失不动”,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一篇中,由芝诺口出。具记载,芝诺提出类似的悖论有四十多个,主要是为了替巴门尼德辩护。巴门尼德是伊利亚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观点认为,世界由不变的单一物质组成,与认为世界是由多样化物质组成的米利都学派对立。
“飞失不动”的主要观点,类似中国“截尺之半”的想法,但导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中国古人为什么没想到这点真是奇怪!)。它的意思是这样。如果一只箭要射到对面的树上,那么在它飞到树干之前,必须飞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路程。而在飞过这前一半路程时,它又有这一半路程的“一半的一半”需要飞越。如此重复下去,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至无穷。所以它结论是,飞动的箭其实是一种幻觉。运动是不可能的。
这个观点的实质是,在无限的可分空间里,有限的运动距离如何能够实现?
据柏拉图记载,当时听芝诺说完,据一个“Simplicius” 的人记载,有人立刻默默地移动脚步走到芝诺面前,证明他的看法如何荒唐。但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出芝诺逻辑错在哪里?另一个听众,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距离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空间是无限可分,时间也是无限可分。所以对应没一可分的距离单位,都有一个可分的时间单位,与之完全吻合。所以运动是可能的。
我倒没有被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所打动。但他将空间与时间连在一起,试图说明他们的关系,不能不是他超人的地方。联系到今天有时空连续体之说的相对论观点,更可以看出亚氏这个猜想的伟大。后来的人,试图用各种方法,包括数学,几何学等,来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我还没听到和理的哲学解释。我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与你的想法商讨。
古人是伟大的。但只有留下言论不朽的古人才如此。你已经肯定是古人(对生于9999年的人来说)了。如今又有了互联网。所以,只要讲话,如果你想作一个知名的“中国古人”,这不能不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
G如何看待因果律
因果的观念,人类有很长的历史。它一向被希腊人等同知识。亚里士多德提出过着名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等)。他认为,只有在自然界找到事物发生的原因,才是获得了真正的知识。亚氏的因果观统治了西方人的思想近二千年,直到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才受到严重的挑战。给亚氏因果观致命一击的,是英国最杰出的哲学家休莫。
休莫指出,事件发生的顺序,和事件成对儿出现,由于人们的联想,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产生了因果观念。因果,根本就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国人看来也同亚氏一样,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因果律”,如上所引。休莫的结论,使康德彻底地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哲学想法。康德的结论是,自然界是不存在着因果律,如人们普遍认同的那样。但因果律的来源还是有的,那就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就存在的。康德前后写了二次如何从他的“超验推论”得到这个结论,二次的说法完全不同,人们通常只注重他的第二次叙述。不用研究康德的推导逻辑,也可以知道,康德认为,因
果律和其他的范畴(他发现的十二个),包括时间和空间,都只有人类才有。
我认为,康德的错误是明显的。因为人类的某些哲学范畴概念,显然在动物身上也有,如因果,时空等(我在前文里举例了)。破坏比建设容易。否定一个观念,比提出一个新观念容易。但重要的问题,是新的创立,因为立起来,要能够经得住很多批评。
如果因果律不来自自然界,或客观世界,如亚氏所说。自然律也不来自“先天”,如康德所说。自然律是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范例哲学认为,因果律来自“语言”和“语言的交流”。从范例的观点看,语言是思维的范例。语言对于思维,如同万物对于造物主(上帝),都是范例。同样作为范例,语言同与其他万物的地方,比如,语言可以产生悖论,自然界也可以产生畸形。但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自然界是一个“被动”的事物,而语言,是一个“主动”的事物,一个主体。所以语言可以产生因果律,自然界则不行。
不论动物还是人(这里先不考虑植物),能用一种“信号系统”进行交流,如海豚,鲸鱼或蜜蜂。当人作为动物的时候,首先可以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无论出于惊恐,喜悦,愤怒,还是无聊,都是一种表达。当人类的表达刚开始,很长时间,可能是此起彼伏,各唱各的调,彼此没有互相呼应。当有一日,一个人看见一只老虎跑过来,他表达自己的惊恐时,喊了一声“虎”,被另外几个伙伴听到和看到了。老虎扑上去抓住一人吃掉了,其他人见势不妙都跑了。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喊“虎”,其他人立刻逃跑 - 这就是产生了“因果的联系”。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尤其是人具有不但是一个主体,还具有思维的抽象能力,所以人们抽象出“因果律”的概念。
当亚氏提出这个范畴之后,他误以为因果律是在自然中,如同中国人认为的“无风不起浪”一样。这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普遍性。这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西方结出了后来丰盛的果实,此是后话。
在讨论因果律时,我对网友说,我喜欢用概率的方法解释,有说那是原因方便。我想一想,还不是这么简单的理由。
因果律的解释,其实是对哲学另一对范畴,偶然与必然,的应用。因果律的应用,是日常的一切事物,包括科学。因为因果律的应用范围是形式逻辑的范围,用康德的话,叫“现象界”。偶然与必然,是辩证逻辑的概念,为什么能够解释形式逻辑呢?因为形式逻辑的解释,好像是在看几何上的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则是看一个整体,一个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形式逻辑是从“静止”的角度分析;而辩证逻辑,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形式逻辑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而去掉一切外来的因素;辩证逻辑,是放在时空的条件下,来处理对象。
当诗人说,一条大河日夜奔流,是用的形式逻辑的概念,河的定义是抽象的静止。当哲人说,你不可能二次迈入同一条河。他对河的定义是“动态”的抽象,是辩证
逻辑的整体认识。
二种认识都是需要的。哪一方都不能否定另一方的功能。哪一方也不能夸大自己的功能(这是黑格尔一派常犯的毛病)。根据条件,根据时间地点,选择合适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因果律由于应用于日常,而凡日常所感受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所有因果律也是偶然性的。如果将这种偶然性“量化”,我认为,概率的方法是个很好的说明。我们可以定义概率1和0,为“绝对性”。任何其他在0到1之间的概率,都是“偶然性”。我们知道抛硬币头和尾,哪面出现的几率,是各为百分之五十。抛的次数越多,越接近这个几率。太阳明天继续升起的几率,大于抛硬币的几率,但还小于1。因为我们知道,太阳总有一天“必然”不再升起。如果不考虑其他突发事件,如其他天文的星球飞来,撞上地球或太阳也未必可知。
所有我们绝不会看到百分之百的必然性。必然性只存在与定义之中,永远是潜在的。我们看到的都是偶然性。我们发现的因果律,只是偶然性的比较高的机率的数学表达形式而已。
最后,偶然性永远是未知的必然性。也就是,因为我们不知他们是如何发生,所以我们觉得是偶然的。偶然性永远是相对的,永远是一个“量”的区别。必然性才是绝对的 -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可能达到。
第八节 理性的局限
理性,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我们的世界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成就都要归功于它。遗憾的是,理性,这只“孔雀”也有转身的时候,因而它的“屁股”也就露出来了。理性,泛泛而论也包括逻辑,指的是在既定,已知,可推断的范围内,遵守和延续既定的规则,所从事的有限步骤,也就是所谓“箱内”的思维。
网上传有个笑话,某西方国家的宇航员在飞船上发现圆珠笔不能用,原因是圆珠笔里油流不出来,返航回来后报告给基地。基地马上拨款二十万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研制了一种新笔。而该国的基地后来才知道,东方另一国家的宇航员在飞船上使用的是铅笔。这就是很多商业公司早已认识到这种“箱内”思维会压制创造性,而提倡“跳出箱子”的思维(“out of box thinking”) 的原因。
遵照既定的原则行事的理性思维,在绝大情况下是必须的。但它有弱点,如在程序性的事物上,搞成“繁琐哲学”:例如美国的收税制定等等。而其的最大缺点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程序性能解决一切问题,机器必将能代替人类。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本质在与创造。人有一个大脑,大脑的功能在于思维。思维的性质包含“无限和绝对”特点,而机器作不到这一点。思维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目标,包括思维自身,所以是无限性的。如果谁能证明思维的普遍性是有限的,一个人必须指出另一个人的思维局限,这就证明了,当思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才是有限的,而思维的普遍性证明了思维的无限性。
“跳出箱外”的思维,来源于认识的最高阶段,“悟性认识”。悟性认识,来源于理性认识。悟性认识只有在“穷尽”了理性的探索之后,才可达到的高级阶段,所以悟性认识又高于理性认识。悟性认识,是在充分运用了理性认识之后,又重新结合感性认识,而产生的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升华,才能达到的境界。这就是爱因思坦如何摆脱“理性的迷雾”,而绕过多数科学家所走的“逻辑通道”,作为一个市政府的小职员,在发现“相对论”所走过的道路。
理性存在固有的弊病,如易陷入繁琐哲学,无创造性。认识仅凭理性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理性,本身不是与生具来,而是需要一个自身培养,训练的过程。再者,即使是具有成熟的理性 - 无论在时间反面或方法上- 都到了无可指责的阶段,人有时候的行为,还是不遵循自己的理性判断,英文叫“I did it against my better judgement"。中国人说“违心做事”,是同一意思。尽管以后人们可能忏悔,但在当时,还是作了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按照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观点,作恶是因为为缺少“善的知识”。看来并不尽是如此。人为什么有时会明明知道错还要那么做呢?是因为,情感或激情,当它来的时候,一切“理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被轻易的打败,如同诗人所说,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
任何“建立”起来的东西,不论是楼房还是性格还是理性,其“坚固”性是相对的。我们只能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此人不至于作的这么“出格”,但“令人吃惊”的后果经常发生。另一个更信服的证据是哥德尔的“不完备理论”。理性是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领域里运作。根据哥德尔的理论,这个领域必定“不完备”。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不是这个系统的“每一定理”,都可证明是正确的。
因此,大脑的思维,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是“与生俱来”,某种“直观或直觉”,必须不是“理性”,但又充分运用了理性,而高于理性,即它能克服理性的弱点,从而更令人信服,而且没有例外:这就是思维的第三阶段,类似思宾诺莎的“直观”阶段:“悟性认识”。但这是题外话了。
A理性导致悖论
网友的文章讨论罗素的悖论问题,重新引发了我对悖论的兴趣。网友问,悖论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一个文化中如果没有关于悖论的讨论,有什么关系呢?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要回答悖论的定义。然后,回答“悖论和“自相矛盾”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悖论在维基上是这样定义:一个声明或陈述,导致矛盾或(如果属实)违反逻辑或理由的情况,类似循环推理。”
我认为这个定义不准确。我认为,悖论的最大特点还需加上,悖论是潜在的自相矛盾。因为悖论多种多样,也有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有些自相矛盾是在特点情况下出现,所以不易察觉。总之,悖论必是自相矛盾,而自相矛盾并非一定是悖论。换句话说,自相矛盾,是悖论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罗素悖论的背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德国一个叫希尔伯特的数学家/哲学家,针对数学研究的状况,提出了从“数学公理中推导出一切(一阶)初等数学定理“的设想。他还提出了23个数学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名的“希尔伯特空间”等的思想等。他的想法,和许多数学家不谋而合。罗素发现了一位叫福雷格的人,早在他之前就试图证明自然数的逻辑基础。于是与另外一个数学家/哲学家,怀海德,共同希望完成这个数学/数理逻辑的一阶证明,而且也写出了大作。当罗素自己发现了“剃头者悖论”,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就搁浅了。但并没有定论。给他们这种思想盖棺论定的,是一个晚辈德国数学家,哥德尔。哥德尔用复杂替代符号的方法,证明了“在一个数学公理系统中,不是每条定理都可证明其值”和“一个公理系统不可能证明自身”的两条“不完备定理”。至此,大家才正式与“希尔伯计划”告别。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求证公理系统的完备性呢?我的理解是这样。在西方有一个求知传统,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两码事,客观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生的意义就是探究客观世界的神秘。用希尔伯特墓碑上的话:“We must know, we will know.”这6个字。 这种追求,首先是语言形式的思维训练,如亚里士多德所发明的三段论,形式逻辑等。他追求,如果用“形式方法”求得真值,而不依赖与内容。如“所有A都是B,B等于C,因此A也等于C”。只要前提正确,结果必然正确。公理思想的成熟,到了数学家欧几里德手里,到了高峰。公理思想的来源就是继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从前提中找出“隐藏和潜在”的定理。后来,非欧几何的成功,也是遵循同意的法则发现的。发现者将欧氏第五公设设为相反,就逻辑地得出了非欧几何。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公理思想,是今天西方之所以成功的主要理论工具。特别在今天的理论物理,数学领先的一切科学领域,更是如此。具体到哥德尔的定理,其哲学意义在哪里?我查不到什么,我个人看。首先,“人是机械”的哲学观点,受到毁灭性打击。作为“维也纳逻辑实证派”成员之一的哥德尔,用自己的定理,预示了他们思想的终结。其次,我觉得这说明,一个公理系统或逻辑系统的极限在哪里。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可以记住人类一切过去出现过的,有限的步骤,但是止于人类还未出现的章法。又如在医学上,我们有一天,也许可以更换一切身体器官,但不可更换脑子。因为脑子不是仅仅逻辑零件等,仅供参考。
1对悖论的范例哲学回答
西方人发现悖论,有相当的历史了,起码从芝诺的“阿基里德与乌龟”就有了*。真正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深度探讨悖论的问题,是哲学家康德。康德的“三批判”,讨论了时空的有限与无限,自由与意志,超验道德等方面的悖论。如有网友讲的,到了20世纪的转口,怀海德和罗素,企图雄心勃勃地证明“数学的完备性”。但罗素被自己发现的数学悖论“卡住”了。真正给怀罗的证明思想盖棺论定的,是歌德尔的不完备定理,是在怀罗他们三十年之后。其实数学悖论只是悖论的一个分支。语言悖论,逻辑悖论等其他悖论都早已存在。现在的悖论简单到只说四个字就可以了,比如:“我说假话”。
在康德看来,悖论的产生,是主观的原因。因为在客观世界,矛盾不可能存在。所以由此推理,时空,意志自由,道德这些,都是主观的东东。康德的结论是“荒堂”的,但又很难驳倒 - 正如芝诺的“运动悖论”一样。
因为悖论问题是哲学问题,说“悖论哲学的哲学意义”似乎听起来很 boring,而且也不能再前进一步 - 起码没有使我们“intellectual public” 一致信服的结论。所以我不妨试试“新武器”:绝学。
我的解释是这样。从绝学上看,悖论的本质是语言问题,而语言是思维的范例。语言之于思维,如“客观事物”之与“主观”。但在绝学中,是没有“主客观区分”的了(此结论己被一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的结论证明了)。思维之所以会产生语言悖论,既,“矛盾范例”,如同上帝会使畸形婴儿诞生一样。
这就是对人类关心的根本问题,“形而上”研究的第二大问题,“世界是什么”的一种回答。
参见:“Paradoxes of the Philosophers” -http://www.atheismanalyzed.net/Paradoxes%20of%20the%20Philosophers.htm
1悖论的意义
“我说谎”的悖论,是说,如果“我说谎”这句话为“真”,则这句话为“假”- 因为这句话明明告诉你“我说谎”。反过来,如果“我说谎”这句话为“假”,既,如同这句话所说的那样,那么这句话就是“真”的。
中国人说,假是真来,真亦假。看来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罗素等,不过玩个小聪明,就得了“罗素悖论”的世界名誉,中国人一定要争这个发明权的官司不可。
发现悖论是一回事,解决这个悖论是另一回事。而且还是更难的一回事。因为一个傻子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都可能解决不了。很简单的道理,人类无知的疆域是无限广大的,比已知领域大的多。举例来说,根据现代宇宙天体物理学,现在人类懂得的物理上的物质能量,只能解释宇宙中不到百分之四的物质现象。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既所谓“暗物质与暗能量”,人类几乎一无所知。这也许就是目前宗教,禅宗,“什么功”之类流行的原因。自称“宇宙佛祖”无人追查,而且也不上税,还可以宗教集团名誉在纽约市免税。但这些天花乱坠的东东,毕竟不能当饭吃,恐怕还要信徒捐款,或联邦政府提供赞助。因为大师,吹归吹,毕竟还得吃饱了才能讲道,大师是不屑于自己种地的。
哲学与科学就不同了。哲学和科学要运用理性,要逻辑证明,要检验真伪,这就要求费力气。出力流汗才能吃饭,才是诚实作人,这也就是哲学与科学拥有大众的原因。西方的学术传统是,哲学与科学,本来就是一家。中国人一个半世纪前,引进“科学与民主”时,不懂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所以到现在也弄不清为什么要科学。中国人理解的科学,就是技术的代名词。所以大清朝那时认为科学是“雕虫小技”,现在的什么“长江/黄河计划”,说到底,还是找几个原意游到岸上的海龟喂喂食,一切大事还是天朝说了算。
回到悖论上来。“我说谎”这句话,用哲学语言分析的方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我”;二,“说话”;三,“假”。从后往前看,“假”,是逻辑真值二者之一。“说话”,是一个陈述句。“我”,从范例哲学的观点看,是一个“高级范例”。既,“我”拥有思维,而我的思维是不受任何限制,是“绝对/无限”的本质。
如果只看前两部分,陈述句与其逻辑真值,必然是真,或是假,没有例外。也就是说,当我们提出一个陈述句时(福雷格的"propositional calculus") ,其真值必然是真,或是假,没有例外。如,“天下雨了”,这句话。只存在“天下雨”,或“没有下雨”,两种事实。不可能是“天下雨”而又“天没有下雨”,这种逻辑矛盾。所以陈述句的正反二值包括“一切自然的例子”。
那么,“我”,是不是一个“自然例子”呢?用范例哲学的语言说,我不是一个“自然例子”。既,我是一个“高级范例”,因为我有思维。思维的本质,既然是可以突破“有限”的规定,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傲游到有限之外,可以超越有限,那么,我,就不受“自然物”,既,普通范例,规定的限制。也就是,我可以既让自己是“有限”的事物一边,又可以到“无限”的事物一边。我,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不受自然的规定的束缚。
“我说谎”的悖论,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当“我”,“钻到陈述句之下”,来表达一个真值概念时,“我说谎”,这句话,不等同与“这句话是谎话”这句话。“我”,不等于“这句话”,作为句子的主语。按照福雷格对于语言“意义与指代”二个功能的发现,“这句话”,作为主语,是“指代”关系;而“我”,作为主语,是“意义”关系。“指代关系”,作为陈述句的主语,是不变动的。既,指代主语的陈述句,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人类主观判断的对象。而“意义关系”,作为陈述句的主语,是一个“主观的现象”。逻辑真值的概念,只能应用到“客观的事物”上,不能应用到主观事物上,如“人”身上。这就如同人人做梦,但痴人说梦一样:对没法证实的事物,不能使用逻辑概念。只有客观事物才适合适用逻辑概念。
所以,由于对“我”的性质认识模糊,和对语言性质本身的误解,造成了“我说谎”的语言悖论 - 这就是范例哲学对“我说谎”语句出现的解释。
B罗素悖论
从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20世纪初发现“最大集悖论”,或称“理发师悖论”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
科学史上后来称这个悖论为“罗素悖论”,以纪念罗素的工作。从那以后,很多数学家和哲学家都试图解决这个悖论提出的问题。但他们的解决方法,其本质都是“绕道行驶”(参见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相关条目)。或用我对北美网友的戏言,叫“陀鸟战术”。罗素悖论,好象通往一个旅游圣地山路上的“一泡牛屎”:臭气熏天,还令人奈何不得。提醒游人的牌子上写着:请行人车辆一律绕行。
按照现代科学哲学的观点,任何一种新的科学体系,如果不能对以前的科学难题提出解决办法,则不可能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Paradigm")。就不会有旧的科学体系向新的科学体系的根本转移,如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取代。因而也不会有“科学革命”的发生。
科学的历史是如此,哲学的历史也是如此。
范例哲学如何解释罗素悖论?范例哲学是否也采取“绕着走”的方法,像其他人试图解决的结果一样?这是考验范例哲学是否自身能够站住脚的例子之一。那么范例哲学如何回答罗素悖论的问题呢?
我们知道,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思维本质是绝对/无限的。作为人类思维内容的语言,本身就是“思维的范例”。思维的本质,必然也要体现在语言范例之中,既语言也必然包含“绝对/无限”的性质。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语言与逻辑的关系。逻辑的本质,是应用与任何“有限范例的集“内。也就是说,逻辑关系,是语言的一个“子集”:所有逻辑关系,属于语言范围;而语言本身超出逻辑的范围。任何逻辑表达,必然是语言/符号形式;而一切语言表达,却不都是逻辑形式。
用哲学语言分析的思想来看 - 虽然罗素和福雷格本身都是语言分析的领军人物 - 数学上这个“集”,意味着潜在的“限制”概念。既,我们只能在可以“例举”的事物中,才能应用“集”的概念。你一定会问,那“无限集合”呢?数学上的“无限的集”,指的是“数不完”的事物。与“数不完”类似的另一概念,“不可数”,也“悄悄地”潜伏在“无限集”的概念之下。
当罗素和福雷格在研究数学的基础时,他们没有发现“集”这个概念,存在这个区别,既,“不可数”和“数不完”的不同。他们笼统的将“集”的概念应用到一切事物,将一切事物都看成“数不完”。而不知道世界上有些事物是根本“不可数”。也就是说,“集”的概念,不可以用到“无限事物”上:因为集的定义,就是以“可列举”,为基础。
所以说,罗素和福雷格,为什么不能解释罗素悖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哲学上“本体意义”的世界,不同于“现象界可逐一列举事物”的世界。他们将“不可列举的集”的概念,应用到“不可数/列举”的一切事物上:所以,他们是犯了“范畴混淆”的错误。“最大集”,是“最大可列举事物的集”,而不能说“最大的不可列举事物的集”。当然也不包括这样一个不存在的“集”。自然界本身并没有“悖论”,否则,自然界就不存在了。是人类错误理解语言的功能,所以才造成了悖论。用本体论的概念来说,这两个概念混淆的错误,在于不懂“存在C”和“存在S”的区别(请看“黑格尔为什么困难”一文),所造成的:将“存在S”混同与“存在C”了。
当然不可苟求于前人理解范例哲学了(如果他们能穿越时空,像我二师兄那样)。所以他们看不到思维与语言的根本形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C抽象思维简史
人类的理性的历史,就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历史。思维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整个人类精神领域活动的历史,例如,宗教,艺术,哲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人类的抽象思维,指的是在哲学领域,对思维“形式”的再思维,或叫“反思”。
哲学,源于希腊语,是追求智慧的学问。但这是一个很笼统的定义。如果我们将哲学史中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它们大致可以规划于两大类问题,即,对周围自然世界的探讨和对人类自身思维的探讨。前者,是人类运用“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后者,为“抽象”,“形式”的思维方式。举例来说,古希腊的开山哲学家泰勒思,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另一哲学家,毕达哥拉思,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还包括大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形式”等等。这种对自然世界本质的探究,属于思维的“内容”的探究,所以是”形象思维“或叫”具体思维“。
另一方面,英国哲学家柏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依靠“纯粹理性”来完成;康德的同胞黑格尔则认为,人类的理性只有发展到德国当时自己的“绝对理性”阶段,才可以认识世界,如其在他的“逻辑学”一书中表述的一样,等等。这些对思维本身不同阶段认识 - 从感觉到理性,再到绝对理性 - 都是思维对自身的思考,即“反思”。反思是纯形式,不带任何辅助物,连符号都不能用(不同与数学),上的思维,即是“抽象思维”。
如果哲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抽象,抽象思维则是哲学的抽象。换言之,抽象思维是人类对自己思维的“反思”。人类抽象思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理性成熟的历史,就是人类思维成熟的历史。而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人类认知的起源 - 从什么是世界的本质;到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知识是哪里来的;到我们的感觉是我们知识的源泉;到我们的感觉不确定,我们必须依靠理性来求知;到人类的理性有其局限,必须追求绝对理性来认识世界 - 到我们终将会认识到,感觉,纯粹理性,绝对理性,都是“抽象思维”成熟的不同阶段:因而,只有思维本身具有“绝对”,“无限”的性质。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使人类在其他精神领域的活动中,掌握和体现思维的这种性质,如数学,宗教,当然还有哲学本身。
一切真正的发展,必然来源于忠实的继承,又必然高于所继承之物。正如爱因思坦的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物体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规律,因而它包括和发展了牛顿的天体力学中物体在低速状态下运动的规律;对抽象思维规律的研究,也包括了对哲学中感觉和理性的研究成果,因为感觉和理性,是抽象思维初级不同的发展阶段。
哲学中对感觉提出的问题,标志着哲学中理性成熟的开始;而哲学中理性的局限(如康德发现的“二律悖反”),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成熟的开始:这就是人类抽象思维成熟的历史。
思维或精神的唯一性质,将自己置于与自然宇宙同等的独一无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维精神的发展,不是惠顾随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维的发展酝于自然筛选后一完美的生物:人。
D思维的自身运动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思维精神经历了如下环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最后在人的身体进化中,释放出人脑发展高级成果:认识运动。
认识过程发展,由感性认知,经过理性认知,最后到达其发展的顶点:形象思维认知,既“悟性认知”。
认识过程发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从外部感官开始,到浅层反思,到内心深层反思,既对反思的反思。
思维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质,导致它的形式,既认知过程,蕴育了两个部分:五官的感性认知与内心的悟性认知。人从感性认知,升华到悟性认知,需要经过理性认知的中间阶段。
思维精神体的认识过程,体现在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这两中不同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两种文化的有限本质和缺陷,只有在人类的文化过渡到“悟性文化”的将来,才能克服。
思维精神的绝对无限本质,使其内容可以“消化”任意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将这一具体目标进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这一目标达到自己的目的。思维精神的这种本质,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也解释了科学手段不具有价值系统,可以用于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学用思辩探索真理,科学用数学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对未知提出为什么,哲学对未知提出怎么样,科学对未知的解答提供证据。从人类文明初期,宗教对地球不动的教义,到亚里士多德对落体性质的断言,到加利略牛顿得出的落体定律,到康德对时空的截然割裂,到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对时空的重新认识:人类认知的过程,都是在这些领域:宗教-哲学-科学,依次分三步完成。
对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认识,人类已经走完了从宗教到哲学的发展阶段。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证明,是否也会象原来一样,科学,最终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
的角色呢?
思维调查:测不准原理与认识孛论和思维孛论
老子在《道德经》开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的原文本没有标点符合,断句根据各个朝代学者自己的理解。)
我尝试的解释是:这个道理的本质,如果可以表达出来,必定与普通的道理不一样(所以道是讲不出来的)。一个称谓,既事物的名字,如果可以表达出来,那也不是常说的称谓(所以名也是不可能表达的)。在天地刚形成时,什么都没有。名字称谓一旦出现,万物就产生了。所以经常要在“虚无”中想象其神奇奥妙,在“存在”中找到其细微变化。道理和它的名字,两者是同时产生的,但两者称谓又不同。同时产生,这本来已经够神秘了。同时产生又根本不一样(因为名称相异),这就是万物奇妙的源泉。
在这个基础上,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一”,在这里有点黑格尔“being"的意思。这个“一”或“being",很明显,是一有限(具体)之物。老子的“道”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大致对应的,都是宇宙中“根本之根本”。
在我看来,老子和黑格尔都没猜对什么是宇宙的 -“根本之根本”。这宇宙的“根本之根本”,不是“道”,也不是“绝对理念”,而是“一”自身。当然,我对这个“一”的解释不同与老子或黑格尔,即我说的这个“一”,不是一个具体,有限之物,而是类似与老子的道,或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同等“地位”的概念。也就是说,老子和黑格尔都犯了一个康德的“范畴混淆”的错误。
宇宙的“一”,即“根本之根本”,用另一对哲学的术语表达,就是世界的“内容”。而“内容”,必须,或只有,通过“形式”来 - 这和毕达哥拉斯“数是世界这根本”的认识是一致的。
“一”有无限,绝对等最广义的性质,是无疑的。这些性质的体现是在“二”个方面,是可“重复”的。一个方面,表现为宇宙一切“有形”事物无穷无尽,绵绵不绝,无边无际。另一个方面,表现为人类思维的无限对象与能力。这俩者,都是“无限包含有限”,“绝对包含相对”的证明,都是“一生二”,“一”只能靠“二”来体现的证明。
在物理世界,人类迄今已经发现了“测不准原理”,即,微分子的质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时知道。这可以看作世界的“物理孛论”。无独有偶,思维世界也有孛论,它就是哲学上本体与认识冲突的“思维孛论”。
举例来说,当我们说,“我正在集中思考这件事,请不要打扰我”时,我们无疑在说谎:我们在将这句话时,偏偏“没有”在“集中思考这件事”,而是将思维转到警告别人去了。
再举另一个例子,思维孛论还体现在,思维中所思考的具体事物与思维自身,是不可以清晰区别开来:“思维的主体”,即我们自己,无法确定我这一刻,是在思考着“某一事物”,还是在思考着思维自身。也就是说,思维自身,也同量子物理学一样,存在着“思维二象性”:在思维的任何一个瞬间,思维者不可能同时“知道”,自己是否在思维着某一内容。这就是思维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孛论。
最后,思维孛论与认识孛论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这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我说谎”之类的例子。我不由的经常在想,对有限事物的缺陷的认识,是否自从康德的孛论发现以来,到物理上测不准原理,到数学(逻辑学)上哥德尔定理,我们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最终开始渐露倪端了?
思维调查:思维孛论与“存在即被感知”
思维孛论指的是,当思维在思考某一具体事物时,思维不能“同时”知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思考对象。换句话说,思维的无限绝对本质,一旦转入到具体事物范畴,立刻就陷入了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中,即,任何有限的系统(事物),都是不完善(无法证明)的。
思维与思考对象的关系,类似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对“心”的理解: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由此我们可以对历史上的一些哲学争论作出结论了。
如,英国的大主教,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我可以说,贝克莱犯了混淆“范畴”的错误。因为,贝克莱的存在,无疑是指一个“具体之物”。而“绝对”的存在,即宇宙中“根本之根本”,不容质疑。否则的话,就好像一个人问,我是存在的吗?因为,这句问话,本身就需要一个基础,一个“存在”的基础,这似乎并不费解。
一个具体的存在,只是被感知的必要条件;而“被感知”对具体(真实)的存在,即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而只是一种可能性:因为“被感知”的产生,是“两个范畴”在一起运作的结果,是思维的本能产生的,是一个“混血儿”。它将来即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白痴。
至此,我大概可以这样说:
1 一个具体的存在,终将会被感知到。
2 被感知到的事物,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
3 任何怀疑自己存在者,都掉进了康德的“混淆范畴”的泥坑。
E思维的认知道路
思考发展的四个阶段
思考,是大脑的功能。我们知道,不仅人有大脑,动物也有大脑。据说动物的大脑按比例比人小的多。但我不知生物学家如何区分大脑的智力程度。多年前听说过印度狼孩的事情。最后狼
孩回到人类社会,尽管科学家们企图使其恢复人的基本智能。狼孩到死,听说其智力只有五岁孩子的水平。看来,动物之间,的脑子还是有可比性,只是复杂程度不一罢了。由此可以推断,爱因思坦的大脑,比一只猩猩,也就是新一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已。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听从微软经常操作系统软件换代的号召。否则的话,我们时刻有被猩猩智力追上的可能。
动物,本身有一种趋利避害,保护自己的本能。动物找食吃,找窝住,取暖防寒,躲避天敌,都需要大脑,是最基本的“本能的思考”。人的孩童时代,其实与动物无差异。孩子的大脑,如同动物一样,只会“本能的思考”。
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就会发现,这种“本能思考”,都是“朝向外部一个方向”。也就是说,蚂蚁爬过半球,和孩子伸手抓玩具,头脑的思考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满一种足心灵的愿望。这就是人类作为动物,思考的低级阶段。
待孩子长大,我们就会发觉,孩子开始“回顾”自己作事情的方法。既,他学会了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一次不小心被开水烫了。他会在所有发热的东西面前小心谨慎了,如炉子,电熨斗等。也就是说,他能把“高温危害”的概念,从不同的源泉中,抽象出来,而一一加以防范。而不用非要经历一次次的不同种类物体的烫伤,来知道下次,对此物体需要小心对待。他吸取教训的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性。这就是思考的第二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或者,从“经验到原则”的抽象。
这时长大孩子的思考,还不是理性的思考,因为他的判断,还多数基于感觉。如果这是个聪明的人,他就会想到,自己不仅不要被高温的物体伤害,而且还要研究高温的物体为什么会伤害人?怎样才能利用高温去做有益的事情?他可能对永动机很有兴趣。他会耗尽终生精力,全部家产来研究,以期待有朝一日,一旦成功,无尽财源滚滚来。到头来,他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死前的病床上,他总结了毕生辛劳为一页纸上,以警告后人不要再做蠢事。这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热力学的二个定律”。
换句话说,他不仅看到了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将这个温度的规律,与周围的受热系统整个联系起来。他完成了一个“从个别适用规律到广泛应用规律的”的认识过程。他从自己的永动机,联想到所有人的永动机。从自己的热力系统,推及所有的热力系统。他用热力学的定律,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的物理系统,而且推及宇宙星系的历史过程。这就是“从个别原则到普遍原则”的过程。至此,他已经完全摆脱了“经验”的束缚,思维方法是公理式的进行。他已经到达了思考的第三阶段: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都是在他的自身脑海里完成的,无需任何外力的帮助。
如果上帝惠顾他,加之自己的聪明,他会发觉自己的理性无法解决的问题。他的雄心勃勃的征服数学领域的计划,会因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发现而破产。他认识到,理性的本质是逻辑,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真理来自科学与逻辑。他无法解释“发现的机制”。就连爱因思坦本人也说不清楚。爱因思坦反对“上帝掷骰子”到观点,可他无法解释自己如何一步步,作为一个办公室的小职员,发现了相对论,而无数大教授,却对此物理现象毫无感觉。思维必须进一步往前行,也许就是最后的一步:思维必须转向自身 - 这就是“思维对思维的思考”。
思维的最后思考,终于发现了自身的本质:无限与绝对性。为什么呢?证明:如果思维是有限的或相对的,世界上必有这么一种事物,使人类无法想象。有人指出,这个事物是存在的。因为这个发现此事物存在的人,首先想到了这个事物,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想象到的事物。证毕。
思维本质的第二性质:思考在思维中运行,总是“线性”前行,思考总是遵从形式逻辑。这也就是说,思考是“单通道的单行线”。思考不可能是多道,多方向同时进行。如果我们停止思考,我们的注意力可以监视一个以上的事物,如同我们开汽车时一样。但当我们真正深入思考,不断揭示新的定理或新的事实,我们的思考必定是“单线的顺序前行”。(待证明)
思考的本质第三性质:思考过程必然是思考对象所产生的图像或符号,在思考中被处理。这些形象或符号,可以是语言,和企图替代。思考可以是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或混合使用二者。思维对思维对象的形式化要求,如果计算机要用逻辑电路(二进制)处理一样,不可缺失。思维不能在“真空”中运行。(待证明)
哲学上对思维研究,目前还在心理学的襁褓之中。以哲学的名义走向心理学研究,是黑格尔以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发展出的道路。如何将思维的研究,从纯粹哲学的角度提出,是哲学史上古老的真正形而上学复活的道路。
人,是会思维的动物。但思维的功能,我认为,远不为人们普遍认识。比如,如果“吃喝拉撒睡”是人的主要关注,人只是在展示动物的本能。所有,人性高于动物性的地方,只有关注“精神生活”。什么是精神生活?如何来关注精神生活?是两个重要的问题。精神生活,简言之,就是追求一种超越眼前,超越感觉的生存状态。我们看到世界几乎一切都在生生死死,变化不定。一句话,什么都是暂时的,思维感到一种无奈。因此,思维必然要追求一种永恒的存在。这个追求,就是人的精神生活。
那么如果关注精神生活呢?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存在的“反物质” - 意义- 也就出现了。存在与意义,会产生如下悖论:
1 存在 = 意义;
2 存在 = 短暂;
3 短暂 = 无意义;
4 所以,存在 = 无意义;
5 存在 = 意义,同时,存在 = 无意义;
6 从1-5,得出“存在悖论”。
如果你终日辛劳,为衣食奔波,你属于认为任何短暂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人。反之,如果你抱着一切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人生需尽欢,你具有出家人的气质。如果你决定不了人生的意义,你或者不成熟,或者过于成熟,很难作个普通人。总之,你是要死的 - 无论你怎么想。如何能在世界上留下永恒的记录,表现出自己存在过的价值,来纪念上帝曾经对你的创作,象古希腊的伟大诗人荷马一样,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答案是,研究人类的精神生活。哲学是研究“存在”的学问,是人类最高级的精神生活之一。根据哥德尔定理,任何一个可以公理化或形式化的系统,都最少有一条定理不可求真值。在哲学的“存在”领域,它就是“存在悖论”。
事实上,悖论是逻辑的一部分。逻辑是理性的一部分。所以悖论也是理性的一部分。理性含有悖论,犹如事物存在的短暂和不完善。理性毕将冲破自己的局限,上升到思维。思维具有无限的性质。它作为完全不同于其他物质的“心灵物质”,第一次被发现,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思维对自身的反思,既思维对思维的思维,导致了范例哲学的产生,或叫“绝学”。只有到此,认识论的道路走完了以下阶段:
1事实(东西方各国都有,主要表现为技术知识)
2抽象(老子,苏格拉底等,表现为提出问题)
3原则(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古希腊,表现为形式逻辑,三段论,公理等)
4抽象(巴门尼德,柏拉图等,辩证认识)
5逻辑(柏拉图,芝诺等,“形式”)
6抽象(思宾诺沙,笛卡尔)
7理性(思宾诺沙,笛卡尔,自然神,分析哲学诞生)
8抽象(笛卡尔,休漠,二元世界,科学诞生)
9思维(康德,黑格尔,理性的界限,绝对精神)
10抽象(罗素,哥德尔,悖论证明)
11悟性(量子力学诞生)
12抽象(待证明)
13 “范例哲学/绝学”(待证明)
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创造,必须是继承的创造。世界上一切真正的进步,都不是“彻底革命”。都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合理且与现在相连系的内容。作为文明先导的思辩哲学,二千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这样蹒跚学步但前行不止。
F哲学上的“抽象思维”
思维,一般都知道,就是“想一想”的学名。什么是“抽象思维”呢?它是“形象思维”的对立面,我先来看看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大多数用在于艺术,文学等有关的领域。如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他用诗中所提到的情形,使读者在头脑中升起一个概念,即,这个社会不公平。同样艺术手法,用在一切应用形象的场合,促进人们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是使人感到生动,亲切,易懂。
抽象思维,相对形象思维,就显得比较生硬,悔涩,因而也难懂。但抽象思维,对思维的发展来说,不但重要,而且必须:因为有些概念,除了应用抽象思维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来达到。
抽象思维有两种,一种是运用符号,另一种是不运用符号。符号,可分为数学符号,逻辑符号,语言符号等。不用说,数学符号比形象思维更抽象,如我们中国古人用“算楮”来计算,阿拉伯人用“1,2,3”等等,来计算:后者比前者的思维抽象能力当然高了,因为后者不仅可以记忆演算过程,而且更容易推广。古希腊人又发明了公理系统。他们用语言陈述的方法,通过公设,定义,等推导出定理。这些公理系统的建立,使得几何系统,天体运送等等,更加严密,准确,更抽象,因为它概括的面更广大。
在哲学上,不用符号的抽象思维,也包括不用语言符号来思维,则是思维对自身的“反思”,是思维对自己的再“思维”,这种重复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无语言的思维过程,依靠的不是逻辑的推演,不是在已知条件下的寻找,而是依靠认识的最高阶段,“悟性”,来得出结论 - 当然这是在“穷尽”了理性/逻辑的情况以后。在科学发现中,应用“悟性”来达到新的发现也有很多例子。最著名的,要数爱因思坦发现“相对论”和某个化学家在梦里发现化学分子的结构。用爱氏的话来说,“发现的过程没有逻辑的通道”。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很明显:如果依靠“理性和逻辑”能发明创造,则机器人的存在就可以了,人类可以逐渐消亡了。
正是因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使得人类能在自己的身上实现“无限与绝对”的宇宙自然属性:这是“理性和逻辑”永远望尘莫及,机器人永远需要依靠人的控制原因。
第九节 新的认识阶段-悟性认识
悟性认识的本质是,揭示人类发现的思维机制。悟性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悟性,是理性与感性的联系并上升到新的阶段,既,基于"2+1"。
A什么是“悟性认识”?
“悟性”这个词,使人想到佛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灵悟”等说法。但这个词用在绝学中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在绝学中的“道学”,“里道”,既认识论,“悟性认识”被引入,作为经典哲学中,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外,的第三层认识能力,也是最高的认识层次。
那么悟性认知和其他二种认知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知道,知性认知,是将感性得来的经验材料进行处理,所得到的认识。知性认识的特点是,个别性,偶然性,不定性,是最低级的认识,也是人最初始的认识能力。例如,早上起来,头探出窗外看见地湿了,对准备上学的孩子大喊一声:上学带把伞,今天有雨!地湿也可能是撒水车来过,也可能是路上的消火栓漏水,也可能是邻居浇花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地湿。
理性认识,是基于知性认知,但又更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认知的特点是将感性材料,既知性认识,用康德的“范畴”概念加以整理,而产生更可靠的知识。自然科学的基础,就是理性认知。还举以上的例子,如果此人认识到,地湿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通过逻辑排除的方法,去掉其他的不可能因素,最后剩下的因素,就“基本”是正确的原因。但为什么这个原因是“基本正确”?因为它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而任何必要条件的真理性,都是服从概率统计结果。只有充分条件,才是有逻辑上全真的结果,才是必然的。如果此人开窗看见一个“相亲俱乐部在开派对”,感叹到:“哈,原来是一帮光棍在吵吵!”。他是正确的,因为来相亲的人,必定是单身/光棍,他的判断的谓词的真理性,已经包含在主语之中了。这种永真判断的用处在于,它能揭示隐藏在主语的潜在意义,分辨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区别。再如,数学上:1 + 1 = 2 等。
在经典的哲学中,人类的认识能力发展,停止在理性认知。哲学上的认识论,不应该满足于为科学提供了基础而停止。事实上,理性和逻辑的认识的核心弱点是,即使在科学上,它也并不能提供新发现所需要的认识能力。因为,如果理性和逻辑能找到发现的渠道,机器有一天就会取代人脑,人就会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正如爱因思坦谈相对论所说:科学的发现“没有一条逻辑道路”。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就是悟性认识的来源。
悟性认识,必须基于理性认识,但又必须高于理性认识,因为它必须“穷尽”悟性认识的要求,而且不能与理性相矛盾。也就是,悟性认识必须跳出理性认识所规定的范围,框架,是一种“OUT OF BOX”的思维方式。用中国的比喻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的感觉。如果说理性认识是“单一”性的逻辑思维,是一个一个方法的尝试,是“线性思维”方法,那末,悟性认知,就是“多线并行”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混合并用。是在头脑中的“爱因思坦相对论的想象实验”,它不拘泥于个别的具体实验操作。总之,悟性认识是思维“直接,准确,正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能力。
这就像古希腊的托勒密带着自己复杂的天象半球仪器和一叠计算纸说,“这是地心说的证据”。哥白尼拿着自己的单筒天文望远镜和观测数据,以及简洁得多的计算结果说,“这是我的日心说理由”。一个外星人举这自己手上的仅有的一张照片说,“我没有计算,但有一张我路过你们太阳系时拍摄的9大行星运行图”。我们其他的地球人,不论聪明与笨,一看立刻就知道谁的话最可信了。
在思维与思想的关系一文中,我谈到思维的本质是创新。但创新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创新的功能与重复已知是什么?思维的创新逻辑与已知逻辑是什么关系?下面试图探索这些问题。
首先,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哲学家已经知道了两者认识能力。它们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叫知性认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能力。感性认识的感官资料来源与外界,通过人的身体器官接受和受刺激。感官将所感受到的这些刺激传达到大脑,大脑凭借感觉作初步的处理,将指令发给各个有关的器官做出反应。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初步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类较之感性认识处理问题,更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信息来源虽然也来自感官,但理性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先进行处理。这个不同于感性的区别在于,理性将自己在内心已经建立起来的认识能力,如运用理解和学习到的,结构化的知识结构,重新来组合材料和分析,以试图理解感官传递的信息。这就是内心后天建立的范畴运用和内省的经验的运用。理解认识能力高于感性认识能力,因为理性认识,不仅单凭个人的感觉,而且借助人类文化的成果,如逻辑学,科学等。所有基于理性认识所作的决定更科学,更坚实和牢固,更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但人类在与自然界和自身的关系中,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无法用现有的逻辑方法来解释。这就是“创新/发现”的逻辑机制。人们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它们来的是如此自然而然,但没有科学的说明和信服的原因。例如,当有人问及爱因思坦如何发现了相对论时,爱氏回答说,发现“没有逻辑通道”可走。所有,发现的机制如何运行的,就给哲学的认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范例哲学的回答是,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外,还有更高级一层的认识能力存在,称为“悟性认识”。悟性认识,提供说明发现和创新的逻辑机制。
一般在宗教中提及“悟性”,将其解释为一种突然的“觉醒”活“顿悟”。悟,字义本身,包含思前想后,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顿,表示突然性,刹那间在头脑中发生的事件,而不是通过逐步的推理或证明得到的。但这些一般的说明无法解释为什么“顿悟”之可能,又为什么可能产生“顿悟”的原因。
在范例哲学的认识论中,它认为悟性的特征作为发现和创新的机制,有其内在的原因和规律。这些规律在没个人的思维中存在,但只有在新发现产生时才突然出现。而人们往往主意新发现的成果,忽略了自己头脑中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如下4个
特征:
1) 顿悟的准备阶段;
2) 顿悟的激发因素;
3) 顿悟产生的媒介;
4) 顿悟运用头脑中产生的新的“形象思维”
1顿悟的准备阶段。顿悟的准备阶段是盲目的。顿悟的准备阶段是连续不断的思考。在连续思考中,不断运用已经知道的逻辑和条件,反复检查自已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的,所要解决问题的集合,所有条件都已经考虑到了,套用过了。这种反复的过程重复多次,以致终于自己相信确定无误,但问题无解。反复的思想实验导致情绪的厌烦,思维于是开始扩大已知条件的集合。大脑开始“out-of-the-box”的思维,开始考虑新的假设的环境,配之与新的条件去解决。
2顿悟的激发因素。顿悟的基础是新的条件的假设和新的解决办法的生成。激发这些因素是一个类似“通电“的过程,令人瞬间无比兴奋。例如,阿基米德发现解决了如何知道金子与其他金属的比重时所表示的兴奋。激发因素需要临界点的到来,而这个临界点需要思维的畅通无阻,解决思维中久久存在的堵塞障碍,既条件。阻止的条件也许是多样的,也许不止一个,也许有更高的复杂性,背后是盘根错节等情况。关键的问题是,思维必须对这些矛盾的存在,有异常清晰的认识,有非常具体的界定。没有问题在头脑的清晰图像,不可能出现思维的火花的可能。
3顿悟产生的媒介。顿悟需要媒介来激发,如同火药需要雷管来引导点燃。具体在大脑中,是由抽象的问题或困难,形成的“问题形象”。思维对图像的理解,有比文字理解快速得多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幅图像值千字”。但这些媒介,是问题的形象图像,是关于“旧的问题图像”,如同是思维中的“锁头”。开锁,就是找到“钥匙”的过程。但没有锁的在思维中具体清晰的形象,不可能有钥匙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媒介产生。
4顿悟运用头脑中产生的新的“形象思维”。新的解决问题的媒介,是新的文字与图像的不断转换和产生的过程。思维每重新假设一个新的图像,头脑就形成一个新的形象。这种不断的转换过程,就如同人们不断搜索哪一把钥匙,是能够“开锁”所需要的。正确形象导致开锁成功,是一个瞬时的过程。因为思维处理图像功能的迅速所导致。之所以文字不足以担当悟性顿悟的功能,就是因为文字的理解需要更长的时间。思维对问题形成的形象,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诗句,清楚地告诉了人们社会问题的症结。当人类找到如何实现公正的方法,同样也会形成一种正义力量的“金光大道”的新形象,来解决问题。以上就是顿悟在悟性认识中的简洁过程。
B悟性在范例哲学中的功能
范例哲学有两个部分。绝学,或称“外道”,是讨论形而上的部分。悟性,或称“里道”,是讨论认识论的部分。我下面要讨论的,是悟性作为范例哲学的认识论,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这个讨论分为四个问题:一,悟性认识的目的。二,悟性认识如何可能。三,悟性认识如何分类。最后,四,悟性认识的表达形式。
1悟性认识的目的
悟性认知,是在传统哲学认识论中已经有的二个阶段,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后增添的新的认识阶段,因此也是最高的认识阶段。这两个认识阶段,都是人们认识能力发展的必经阶段。感性阶段的认识功能,主要是思维处理通过感官摄入的感性材料,如色彩,声音,温度,气味,硬度,等。主体或思维仅以自身的本能,根据这些认识材料作出判断。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初期的表现。从对个别事物的经验,总结出适用个体的原则,比如一切实用技术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感性认识的应用结果。
随着思维能力的成熟,人们的感性认识的发展,进入了理性阶段。理性阶段的特征是发现和运用逻辑,推理,证明等机械的方法,根据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判断。理性认识是迄今的科学领域成果的来源,是人们主要依靠的认识手段。
理性认识主要是对已知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更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解释已知现象中潜在的新定理和知识。从个体适用原则,上升到普遍适用原则,是理解认识的特征。例如,自然科学和走向“量化”的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都是人类理性思维认识的代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缺陷,是不能解释“发现的机制”。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发明创造,旧有的知识每天都在被改进和提高。但没有一种认识理论能够解释这些新认识的形成过程。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新的认识方法的悟性,加入到哲学认识论中,称为范例哲学的认识论。
悟性认识的唯一目的,是说明“发现机制”如何可能。既,人的创造性认识,是如何产生全新的“意念”。悟性认识解释了新的意念的产生,因此弥补了认识现象的缺失链条,完成了描述人类认识的全部过程。
2悟性认识如何可能
悟性认识既然是从机械,有限,相对的个体,上升到新的,在无限个体中的重新确定,悟性认识这种功能如何可能?也就是问,什么事物,或“介面”,是连系有限个体和无限个体的桥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温笛卡尔的“二元论”世界观。
在17世纪,当笛卡尔发现了世界是仅由二种物质,实物和心灵,组成的后,“两种物质是如何联系的?”这个问题,就被提出来了。笛氏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回答他们的联系是上帝的意图。自然科学经过400多年来的发展,我们似乎接近与解释笛氏这个根本问题了。
我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作一个尝试说明。今天我们有了计算机。我们知道,计算机分成硬件和软件部分。软件是命令的发出者,硬件是命令的执行者。软件的创造有无限的可能性,而硬件的功能受客观外界条件的限制。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就类似与心灵和肢体的关系,类似与有限之物和无限可能性中的新的意念的关系。软件是如何操纵硬件的?软件是通过一个与硬件共同的“介面”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具体地说,软件的高级编程语言,需要转化成“集合语言(assembly language)”,也就是二进制的符号语言,计算机的硬件才能听的懂。硬件之所有能“听懂”二进制符号语言,是因为硬件的电脉冲也只有“接触和断开”二个机械动作。这两个动作可以转化为1和0两个值。所有软件和硬件的交流介面,在这个“1和0的二值共同语言”下才有可能。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脉冲的间断和连接的转换功能,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结合连系的“介面”与计算机的功能类比的“心灵和实体(肢体)”的关系,可以想象其介面为某种“神经系统”。在这种神经系统下,大脑的无限范围的创造性,既,新的意念(想法),必然可以转化为一种“进制”,2进制,10进制,16进制,或其他,可以被实体的制式所接收。我不具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来猜测大脑的思维生理机制。但我可以猜测,思维的无限功能和肢体(外界)的联系,在于一种“介面”,和一种“制式转换方法”的配合。它类似于计算机软硬件连系的道理。
3悟性认识如何分类
思维中新的意念的产生,来源与思维本身所具有的运行的无限和绝对性质。也就是说,新的意念可以是关于任何事物的性质,无论这些事物是已知还是未知的事物。意念使用的“语言”,可以是系统的符号,图形,既产生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也可以是肢体语言,声音等,为一般动物所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二种形式。意念借助语言来发展成系统的陈述或认识。
意念所形成的系统认识,如果全部依赖感觉器官和服从感官,成为产生宗教的来源。意念的创造性表述,不需要经受任何检验的限制,可以“异想天开”,和表述的“天花乱坠”。对于没有思维理性认识训练的头脑,常被其新颖意念“天马行空"所述而震惊。宗教意念的说服力,在于感化和征服听众的相对狭隘的想象力,便达到目的。
另一方面,如果意念形成的系统认识,受到理性的限制和经验的检验,则新的意念便成为科学发现的火花或灵感。此时的意念,必须接受逻辑的检验,和事实的证伪过程。从而使意念不断得到修正,最终导出自己的边界条件和预测设想。得到证明的新理念产生了科学发现。被证伪的理念成为未来科学成功的实验田。这是科学和其他随意的意念想象根本的区别。新的意念,除了接受逻辑的检验,还必须能够“量化”,接受数学的严格推导。数学化的意念系统,是自然科学的最终标志。只符合逻辑推导,不能用数学表述的意念,是新的哲学思想的开始。
4悟性认识的表达形式
悟性认识的结果是意念,意念的最基本表达形式是“元语言”,既,用来表述语言的语言。元语言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或图像,或符号,但又不拘于任何一种形式。甚至睡梦都是新意念产生的温床。这些都是悟性的应用环境。
范例哲学认为思维的本质是无限和绝对性。新的意念产生于这样人的头脑。因为意念不单纯依赖语言,所有使人感到自己知道或懂得,却无法诉说。很多时候,悟性导致意念是倏忽既逝,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可能不会再在脑海中出现。意念对悟性的果实,是反复思考的结果,是大脑中一切信息重新整理和组合的结果,是大脑多年不遇的灵感。但意念绝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事实上,没有过去感性和理性的认识阶段,悟性就是无源之水。所有,感性资料和理性逻辑的彻底,是悟性生成新的意念的必要条件。99% 的汗水,是一分灵感的前提。这一分的灵感,就是悟性的新意念。
C研究形而上/本体论的方法:逻辑推演还是“悟性”?
“形而上学”一词,来源于亚里多德的一著作的名称,它包括其他一切不在对自然界归类下各个领域的知识或学说。到后来的哲学发展,形而上学,则用来专指哲学中对本体论,或最根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既然“形而上/本体”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包含宇宙自然界的一切。哲学家从亚里多德开始,都是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达到此目的。
哲学家门根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范畴学派”,和后期的“悟性学派”。
从亚氏开始,在论述形而上的问题时,都是采用罗列自己认为最有概括性的“范畴”,并采用一定的逻辑推演,指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亚氏用此种方法,列出了10个范畴名称,用于囊括一切存在:质料,量,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条件,行动,和情感。
延续这一传统的下一个大哲学家,是近代德国理性主义大师康德。康德提出了12个范畴,来概括世界:质,量,关系和模态。然后,在这四个范畴中再通过逻辑概括和演绎,引伸出三个分支,如模态又分为: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等。
康德的同胞黑格而,则把这种范畴分类和逻辑演译方法,推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黑氏从他的著名的辩证体系开端的“大三角”,存在,否定,变化,开始,质,量,度...等等,列出了许多的范畴,使人难以记住。黑格尔之所以成为近代哲学开始后,直到今天的最后一个“系统构造大师”,我想哲学界对这种做法也经开始厌烦了,因为这其中个人杜撰的成分太多。这种用“迭床架屋”的哲学体系研究世界根本问题方法,并不会给人对哲学基本问题,更真,更清晰明确,的认识。所以被后来人所抛弃。
这也是为什么从近代哲学开始后,有叔本华(与黑氏同时),尼采,从欲望,意志,情感等方面,将哲学研究拉近人生,远离形而上学,使其与每人都有关。又有现象派,存在主义等主要欧洲大陆学派,只挑出黑氏体系的主要概念,多从心理学角度(胡塞尔本人也是心理学家),进行研究与发展,也同时继承了叔,尼二人,设及人生,远离经典哲学对世界根本问题的讨论。而英语世界的分析学派,则对哲学的这些体系,逐句检验筛选。好像“五大朗”开店,比我高的不要。结果哲学的历史,变得“数典忘祖”,已经使人们开始疑问,是否哲学真有存在的必要,更不用说回答人类对世界的最基本问题的疑问?
在哲学的历史逐渐走向低潮,逐渐丧失其历史上的传统功能,的今天,一个亮点是语言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维特根思坦,开辟了一种新的认知方法:理性后的醒悟 - 悟性认识。
维氏的语言分析观点,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这是指其内容而言。而维氏所用的方法,我称为“悟性认识”的开端。这是因为,维氏不再延续哲学经典的逻辑推演的方法,而是“一步到位”,但有与逻辑推断丝毫不矛盾。必须看到,从维氏开始的这种“悟性认识”方法,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而不是仅凭借感觉和一时冲动而作到的。他的非传统的陈述方法,开始时也不为当时的大家和介绍人,罗素认可。
绝学的认知方法,称为“道学中的里道”,既“悟性认识”,正是继承了维氏开创的工作,而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D 过程逻辑(“inside box thinking")
我们所知道的认识上的逻辑,可以称为“过程逻辑”。原因是,它们都是从已知的前提,遵照既定的和在有限的方法或步骤,达到事先预想的结果,所以它们称为“过程逻辑”。这是我们已经有的认知体系。
我在与网友的交流中,发觉这么一个情形,谈大家有共识的问题容易,谈无共识的问题难。如何能知道大家是否有共识呢?可以从其他谈论的倾向中看出来。比如谈国内的政治,道德,学术风气,很容易有共识。但如果谈一个对方完全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就比较难于说服对方接受。不是这个新的话题可以探讨到一定程度,双方发生不同看法。而是这个新问题的门槛,双方都不能一同迈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一个“认知体系”各自不同造成的。
哲学历史上的经验主义一派(我通常都是提及理性主义派),在二十世纪发展成“科学哲学”的分支。大的领军人物,如波普尔,奎因,库恩等。尤其是库恩的“Paradigm Shift”的思想,对当下西方哲学影响很大。结合库恩的“科学革命”的思想,加上自己的发挥,我试图谈谈这个“认知体系”大概,供参考。
我认为人的“认知体系”,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它由以下三个方面和一种方法祖成。
1 价值观(内核)
2 护城河(保护带)
3 外围扩展(延伸区)
4 个人-能力-语言-投射-真理(方法)
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经过各种学习,思想成熟,都有一个逐渐建立自己“认知体系”的过程。这个认知体系,就像一个婴儿,逐渐成熟,并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发挥作用。认知体系最重要的,是一个认知的“价值内核”的确立。也就是说,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一系列自己价值判断的定义的集合。当听到外来的声音,与自己的“价值内核”所确立的价值标准矛盾时,自己绝对不接收,被抛到自己的认知手段之外。而且根本没有利用自己认知的工具,不论是感性或理性,来试图探讨这种新的意见是否可以被自己继续考虑的必要。
如果外来的新意见是自己发现的,它就会被自己认知的“保护带”,既,“护城河”,来处理。护城河的作用,可以用来忽略与自己价值不符和的观念或事实,也可以在认知过程中“内斗”,提醒自己不要被新的“反常”所干扰,甚至用“不可比”等借口开脱自己。
在认知的保护带以外,是自己价值内核的外围扩展和延伸的区域。比如,如果认知核心的价值观的确立中有一个信仰:“中国古人有无穷无尽的神奇智慧”。那自己在看中医书,武术,文字,古代文学,诸子百家,都会抱有敬畏的心情,都会努力去发现和寻找古人的智慧,而根本不会考虑古人是否也有缺点,也有思考不周到的地方等怀疑。而只会怀疑自己是否没有发现某些古人的意味,漏掉古人的愿意等。
认知的根本目的是取得知识(真理)。但真理的发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个人到真理”,这一整个序列,有“五个真值”必须同时确定,必须同是“真”,缺一不可。这就是以上第四所说的方法。
1个人
个人,是否有清晰的欲望去获得知识的概念?而不是容忍“随便,糊涂,懒惰,傲慢”等,不利于获得知识的态度,至关重要。
2 能力
个人是否有认知能力,会辨别事物,会总结知识。如果发现了金子,自己是否认得金子?还是认为凡发光的都是金子?是第二步重要的因素。
3 语言
个人所处的文化,是否已经发展出了自己成熟的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表达所需要知识的概念?是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三步。
4 投射
语言的成熟,不等于自己会用正确的表达来“投射”到知识这个目标上。所以如何采用正确的表达法,是至关重要的第四步。
5 真理
真理,或知识,是在事物中。而事物不是个“裸体”,而是有本质与现象之分。现象而且经常与本质相反。对知识的获取的努力“投射”,必须是瞄准事物的“本质”部分,而不是现象部分,才有可能获取真正的知识或真理。
以上的五步方法,都要求回答必须是“真”。错了一步,一个“假”混入其中,都不可能使人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真理。这大概就是“真知灼见”难以达到的原因。
E是不是一种“思维悖论”?
矛盾不是悖论的条件之一吗?想着想着,眼前一亮:我发现了“思维悖论”。我有一个“矛”,它能刺穿世界上一切东西。我有一个“盾”,它能档住一切矛的进攻。矛盾吗? 是,又不是。是:如果这个矛或盾,由任何实物做出,就没有可能。不是,如果这个“矛或盾”是抽象的,是人的思维,就没有问题。思维,既可以“刺”他物,又可“刺”自己,而且还正常运行。所以,思维既可做“矛”,思维又可做“盾”,所以思维是“矛盾”。思维作为“矛盾”时,是“不矛盾”的。因为可以刺入自身,而不受伤,正常工作。
再从另一角度看。思维,是人的主观所在地。思维的对象,是一切客观所在地。
当思维的对象是自己时,也就是,当“思维对思维进行思维”时,思维,既是主观,思维又是客观。所以“思维在思维思维”时,存在一个“矛盾”。
矛盾是悖论的条件之一。思维的矛盾,潜在于思维当中,并非时时刻刻出现,并不直观。思维的矛盾,只有在“思维迫使思维对自己进行思维”时,才展现出来。所以,思维的矛盾的发现,是一种偶然的发现。根据我们以前讨论悖论的定义,悖论必须是“自相矛盾和潜在的矛盾”的定义,我可以认为,思维已经构成悖论,叫作“思维悖论”。罗素发现了“理发师悖论”,终结了欧洲上世纪初伟大雄心勃勃的“希尔勃特计划”,后来导致了“哥德尔非完备性定理”的诞生 -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形式逻辑的成就。任何偶然性,其背后都藏有必然性。必然性是上帝的意图,但一切必然性,都是通过偶然性来开路。“思维悖论”的发现,能否导致新的真理的发现,对将来意味什么?我现在无法预料。
F“思维悖论”还是“语言悖论”?
从以上结论再反思,应该是“语言悖论”,还是“思维悖论”?悖论的原因,直接出在语言上。语言是思维的范例,按照范例哲学。所以,如果出现悖论,应该是定义在形式,符号上出的问题。而思维本身,是不应该出问题的。因为思维,按照范例哲学,是一个绝对/上帝的缩影。所以思维本身是不会产生范例的。悖论的产生,按照哥得尔“不完备定理”,是形式化中的问题,也就是定义本身的问题。公理系统,符号系统,数学系统,逻辑系统,等任何形式化的系统,用这个定理,都可以证明是不完备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形式化系统的不完备性,是否意味着其他种类的系统,也是不完备的?我们的世界,还有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物质系统,本身是完备的,或者还没有被证明是不完备的?我更关心的是社会系统,是人文教授充斥的地方,看出悖论对社会工程的意义。
G 发现逻辑
1认知与自由
自由,是一很难定义的概念。它难就难在,自由属于最大的范畴之一。我们再很难找到比它更普遍的属性和在它周围通过比较存在的种差。例如,如果给人定义,什么是人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人归入更普遍的动物的范围,然后再指出人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如:人是会思维的动物,这样一个清晰的定义等。
如何来定义自由呢?我认为最后的方法是采用“否定”式来定义 - 我知道这是定义的忌讳,但在此也只有如此了。自由, 就是“非不自由”。换句话说,自由,就是“不受约束”。
从古至今,很多哲人名家都给过自由的定义。比较著名的,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德国哲学家黑格耳,俄国的革命兼政治理论家谱列汉诺夫等。它们都讲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又加了一句“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样,“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一名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一直统治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头脑至今。现在,是我们重新检查,审视我们以往的一切观念的时候了。
人类在什么地方不自由呢?人类在三个方面不自由。首先,人类存在于自由宇宙中,受外界条件的限制,感到不自由。人不可能象鸟儿一样飞,不可能象鱼儿一样游等。这都是外界强加的不自由或束缚。其次,人受自己“七情六欲”的困扰,不自由。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仅为生存所迫。更不用说社会中那些“见利忘命”的行为等。
这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的定义,指出他们不对的地方。“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个定义的前提是,“人从生来,永远是与宇宙自然相抵触,直至生命的结束”。这就是永远视人的生命为宇宙自然的“异物”,永远将人与自然宇宙,分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永远“外在”于另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永远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
我在“论人的认知的三个阶段”一文中,提出了人认知的三个时期。“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个定义,在人类认知的“感性时期”和“理解时期”,是正确的。但这个定义,在认知的道路上,再往前走一步,就变成谬误了。
人的认知的最高阶段“悟性”认知,是在理解了人的思维精神的无限性绝对性之后,人,作为宇宙自然的必然存在,已经认识到,人此时已经融于宇宙自然中,人与宇宙自然的区别,至此,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人既自然宇宙,人既无限绝对,人既“心覆万物”,人既“放之四海”而存在,人既“至高无上”,“全能至美”。
人认知的“悟性阶段”,不幸的是,不是“自由”得到的。潜伏在人自身的“悟性”,如同潜伏在少年身上的“青春期”一样,是可以释放出来的。这里唯一的区别,因为青春期是肉体的,所以它是自然释放出来的;而人的悟性认知是“精神”性的,它需要每一个个体的人,自觉不断的努力,永生奋斗,才有可能。否则,人的悟性的湎灭,就像一个未开放的蓓蕾,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芳华早逝,在默默无息中遭遇到暴殄天物的下场。
自由,在心灵的实现,比较其定义,实在是“知易行难”。而你一旦达到了这种悟性认识的境界,世界对你,宛如隔世,比如,你决不会再“见利忘命”。当你回头看你的过去,你定会有“林中方三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毫无疑问,你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因为对你,已经没有“不自由”了。一句话,你已经把自己有限的肉体,通过悟性认知所寄托的思维精神,融入于宇宙自然本身的永恒之中。
H语言,思维与悟性的关系
网友的一个观点是,语言不能思维,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结论。但我奇怪的的是,如此明显的错误,为什么被如此聪明的人认为是对的?而且还有传统文化,禅宗和佛教的根据?
琢磨许久,我终于想通了:是他们将“思维(思考) = 悟性”,造成的。
思维与悟性,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不具有西方文化的分析精神,其实没有两者的区别。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将思维的进展,思考的一步步深入,当成了在思考各个阶段的“悟性”作用,来理解。因为没有思考阶段的连续性,所以当思考在某个阶段停下来时(出于各种原因),下次再接着上次思考的结论,继续深入,就变成了一个新的“顿悟”再生的事件-思维每深入一步,每前走一步,都只得如此。
思维,在我看来,是一个“继续”的过程。既,从前面已知的结论,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让我们试想一下祖充之是如何计算圆周率的。
首先,他一日突发奇想:是不是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个不变的比例关系呢?然后他就开始画了一个圆,然后过中线,划一条直线。当他测量了两者的长度并比较之后,他写了下来:“三点壹肆”。要知道,那时没有阿拉伯数字,也没有阿拉伯数字符号。所以他的“计算”,是用小木棍进行的,叫“算楮”。今天算完之后,他睡觉去了,留下小木棍搭的“积木”不动,假设他的房子没有面临被拆迁的问题。明天他醒来,想到应该求精确一点,于是他继续用昨天留下的样子接着算,如此循环多日,直到自己满意的精确度。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什么呢?从认识论上讲,“突发奇想”,是一个“悟性”的认识,在悟性阶段发生时,是不需要符号或语言的。而以后的每天继续计算,属于思维的思考部分,需要语言符号(或木棍)。因为只有借助这种语言符号的某种工具,才可能深入一步步地进行思维。
在认识论上,计算机作的就是这后一个过程。而计算机不能做的,却只有人才能完成,这就是悟性的部分。当然人也是可以完成“计算”的工作,这就是会计师的工作,不过就是有点“boring”罢了,因为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可言。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两种不同的认识阶段在认识中的作用。从一个更高的方面看,对程序的执行,是处理“多”的问题。而应用悟性来发现真理,是处理“一”的问题。这就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中,感性和理性,与东方悟性互相没有认识到对方的结果。
最后,这种悟性的认识论,被作为范例哲学的认识论,和传统哲学的认识最高阶段。正是由于悟性的作用,使范例的本体论的“绝对”范畴成为可能。
第十节 绝对观念
悟性认识的最高层次,是认识到“绝对”的观念。绝对观念的观念从二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认识到世界的绝对本质-如范例本体论所谈;二是认识到“绝对,全面,整体“有关的一切事物。如,人自身与在自然界的关系,信仰是如何形成的,心灵是如何运作的,思维和意识的作用等等。
绝对与相对-绝对不能批判“绝对价值”
有网友在文章中,谈到没有“绝对的价值”。意思是,我理解,世界存在着价值,但无绝对的价值,因为绝对的事物并不存在。
绝对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我理解,是模糊的。因为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的观点,可以看成是一种绝对的观念。也就是,世界/天下,总有一天会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既,天下大同。但传统文化又有“循环”的思想,如易经“六十四卦”,天干地支,“风水轮流转”,“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等,从这些(民间)思想可以看出来。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轮回的思想,更加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已有对天下万物“循环”的认识。如果理论不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历史似乎更说明问题。中国的二十四史,朝代轮换,天下循环的概念,得到了深层的加固。
在西方文化中,绝对观念的来源,首先出自宗教。神或上帝,就是绝对的。绝对的知,绝对/终极的关怀(死)。绝对的美,绝对的善。古希腊的哲学来自于宗教。分离时,它也带出了绝对的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等。西方关于绝对的概念,几乎和西方人的历史一样长久。
首先,从逻辑上看。批评绝对观念,本身就意味者自己的观点也是相对的,也不一定对,所以也动摇了自己的“否定命题”。负负得正,所以绝对还是得到肯定。其次,在“绝对与相对”这个范畴中,凡相对事物,都是以绝对为目标。相对之所以为相对,是因为绝对存在。如果绝对不存在,自然相对也不存在。所以,批评绝对的观点是错误的。
再次,相对与绝对比,是暂时的,是受到时空限制的。凡在时空中存在的事物,都有偶然性的。绝对的事物才具有必然性。一切偶然性的背后,都是必然性在作后盾。偶然性是未被认识的必然性。偶然与必然,也可以用概率来表述。完全的百分比,就是必然性。少于百分之百成立,属于偶然性。
牛顿力学,在一定的条件和地点下,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这就是接近必然性。有条件的相对,就是绝对的相对。到了量子力学,则概率的值大大降低,几乎变成了纯粹的偶然性。但人类无法认识的世界,不等于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就不存在。概率为0的存在,就是绝对的不存在。但我们只能逼近这个0,而永远不能达到它。所以没有绝对的否定,如同没有绝对的肯定。所以既不能说,“绝对价值”绝对存在。也不能说,“绝对价值”绝对不存在。
我们只能说,绝对存在,同时价值存在。因此绝对价值“几乎必然存在”。简称就是,绝对价值存在。事实上,这是星辰的专利,他称之于“绝对坐标系”。
A绝对思维
思维或精神的唯一性质,将自己置于与自然宇宙同等的独一无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维精神的发展,不是惠顾随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维的发展酝于自然筛选后一完美的生物,人。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思维精神经历了如下环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最后在人的身体进化中,释放出人脑发展高级成果:认识运动。
认识过程发展,由感性认知,经过理性认知,最后到达其发展的顶点:形象思维认知,既“悟性认知”。
认识过程发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从外部感官开始,到浅层反思,到内心深层反思,既对反思的反思。
思维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质,导致它的形式,既认知过程,蕴育了两个部分:五官的感性认知与内心的悟性认知。人从感性认知,升华到悟性认知,需要经过理性认知的中间阶段。
思维精神体的认识过程,体现在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这两中不同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两种文化的有限本质和缺陷,只有在人类的文化过渡到“悟性文化”的将来,才能克服。
思维精神的绝对无限本质,使其内容可以“消化”任意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将这一具体目标进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这一目标达到自己的目的。思维精神的这种本质,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也解释了科学手段不具有价值系统,可以用于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学用思辩探索真理,科学用数学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对未知提出为什么,哲学对未知提出怎么样,科学对未知的解答提供证据。从人类文明初期,宗教对地球不动的教义,到亚里士多德对落体性质的断言,到加利略牛顿得出的落体定律,到康德对时空的截然割裂,到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对时空的重新认识:人类认知的过程,都是在这些领域:宗教-哲学-科学,依次分三步完成。
对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认识,人类已经走完了从宗教到哲学的发展阶段。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证明,是否也会象原来一样,科学,最终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的角色呢?
B我们的信仰是怎样形成的?
人生从小到大,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三阶段的思维发展过程:信赖 - 信任 - 信仰。
孩子对母亲的需要,表现为对母亲的信赖。这是母亲日日夜夜守护在孩子身边,每当孩子有需要时母亲总是出现,而在孩子心目中逐渐形成的感觉。当一种行为重复多次,形成了条件反射导致的结果。所以,孩子对母亲的信赖,是简单的,机械性的,本能的行为。
随着孩子的成长到少年期,他(她)逐渐学会了使用自己的头脑看问题。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和一些朋友经常一起玩,而疏远另一些同学。他的行为变得复杂起来,他不会只通过几次交往,就轻易与之成为朋友。他有一自己确认朋友的“方法”,甚至需要“考验”,才认为可以确立朋友关系 - 这就是“信任”的建立。
从本质上看,信赖和信任没有根本的区别。信赖到信任的过渡,只是由“简单“交往,变为“复杂”交往;只是增加了“机械性”的次数;是从生理本能到心理本能的转变而已。
少年进入成年期之后,他心中的信任得到积累。信任积累的抽象化和广泛化,使他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信仰。信仰的生成可能基于两种情况,一,还是信任机械的增加;在方法上,与幼时信任的产生没有本质的区别。二,面对一新的思想,观念或理论,自己已知的推理,逻辑,分析方法都用到“尽头”:这一新概念,听起来觉得“头头是道”,我被所闻彻底折服了(e.g. 威虎山上的杨子荣对坐山雕)。
这个时候 - 也只有这个时候 - 不论我下意识中体会到与否,我的“信任”开始一个 "quantum leap"。我由一个社会上“自由自在”的人,变成了一个“他们的人”。既,我在心里开始完全打开,放弃,我对外界一切信任上的“警戒”线,把自己的“心”(甚至身),完全交付于这一新的思想:它变成我人生新的目标。
必须指出,这一信仰建立的过程,用哲学术语叫“经验”的过程。而一切“经验”,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说,机械性重复的动作也好,自己多方面的“证明”也好,都是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因而,如果这些条件变化,结论也就改变了。这就是这种信任和信仰之建立,不可靠之处。如同英国哲学家休莫指出:太阳在昨天以前每天升起落下,并不能代表太阳明天就一定会升起。过去发生的事,不能证明今后必然发生。
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可靠根据,来建立自己的信仰呢?一切宗教信仰都聪明地知道用“全称判断”来宣布自己的主张。因为“全称判断”,by definition, 可以包括一切个例的真理性来证明。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一判断,只要碰到“有限的几只”黑乌鸦就可以使人们相信此判断了,一般人不会注意到“一切个例”的要求。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天下“全部”的乌鸦并“逐一”检验其颜色。
但是,逻辑又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全称判断,都可以被“一个”反例证伪,i.e. 只要你发现一个乌鸦不是黑的,上面的全称判断就错了。遗憾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你发现了黑乌鸦,你的“信仰征服者”又会用波普尔“理论核心,保护带,反常现象”等类似的例子说服你。
永远记住,你的信仰比你的身体还重要,不要让自己的“心”,轻易“跳过去”;一旦“跳过去”,也还要永远保持警觉。一个“担心”人们考验的信仰,永远是一个“伪信仰”的先兆。
谈到信仰,不能不提级黑格尔和理性。范例哲学与黑格尔的思想,从哪里分开呢?一是从根源上,二是从过程上。从根源上,黑氏认为“理性”是一切;既一切都是理性的体现,所以理性是绝对的。而范例哲学认为,“思维”,是一切,“理性”,只是思维的一个发展阶段,换句话说,范例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处理,象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处理一样。从过程上,在黑氏那里,“理性”的浮现,是一切发展的尽头。在范例哲学里,如我已经说过的,“悟性”才是终点,“理性”是悟性的基础。
C心灵
心灵,是一个人人都知道存在,但人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定义的事实。心灵,目前知道凡动物都有。人是高级动物,人的心灵也更复杂些。下面是我对心灵的定义。心灵,由三个部分组成:1,思维;2,情感; 3,意识。
思维的部分,主要是解决理性所遇到的认知的问题。如逻辑,真伪,推理,知识的确定性等等。思维部分,是哲学的主要领域,如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二者如何统一等的问题。思维的工具是语言,符号,图像,等一切供思维用来存储记忆的标识和标志。人工智能所能模拟的,是语言的符号部分,既,将任何头脑产生的意义形式化的结果。
情感部分,包括人的意志,欲望,各种感觉,如失望,兴奋,焦躁,嫉妒等等。情感部分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情感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描述,解释,揭示人的内心和潜意识中的各种感受。现代试验心理学,也通过行为,来观测和证实人的内心情绪的发展变换等。
在思维和情感之外的一切心悟性质,都属于意识的部分。意识是思维和情感的基础,是思维和情感的背景和基础。意识对心灵提供整体的资料信息,供思维和情感运用。意识又对思维和情感的结果提供直接的反馈信号,以此来调节思维和情感的处理方法。
人类的心灵除了有动物一般都有的普通对外界的意识外,还有自身内省的“自我意识”,既,心灵认识到自身的整体状态。心灵通过自我意识,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适用思维和情感的需要。这一调整功能,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心灵的产物。心灵正是在思维,情感和意识,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指挥人的各种行为,包括自身和对他人的社会行为。
1意识机制的范例哲学解释
意识(consciousness),到目前为止,几乎是人类每时每刻在用,而现代科学又知之甚少的领域。
意识,包括动物的意识,过去一贯归于是灵魂的属性。大众将意识看成是神学,宗教,哲学的领域,科学从不认真对待。近年来,生理,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将意识产生,工作的机制的研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科学仪器如大脑图像扫描等的帮助下,科学家和医学家逐渐逼近和确定意识在大脑中产生的准确位置和活动征兆,但还是不能解释如何人的意识工作的。也就是说,科研人员可以找到几乎任何大脑产生的神经末梢的激励(firing),但还是不能解释如何神经末梢的激发与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关系。比如,我举起一只手。这个行为明显地包含两方面的物体发生连续:心理部分/意识部分,和机械部分/肌肉操纵部分。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的“界面”是如何连接和工作的。如何从一个系统传递和转换成另一个系统能够“听得懂”和执行的指令?我认为这个“界面的解释”必须首先从哲学方面得到启发,然后由医学科学来证实。
哲学如何看待未来出现之物?德国哲学家莱不尼兹,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是从“横向”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看问题。类似前者,一方面,可以说,“太阳下无新事”。另一方面又可以说,“天下无旧事”。这不是辨证法的诡辩,而是说,任何新的事物,必然有旧事物的痕迹。而任何旧事物,必然已经蕴含了新事物的成分。解释意识如何使心理上的抽象部分,与身体肌肉的机械部分的结合和工作,也可以找到这样的类比。
根据范例哲学,思维的部分是无限/绝对的性质。思维是心理的功能之一。所以人的心理必然也有无限/绝对的性质。作为心理的功能之一的意识,因此也必然具有这种性质。无限,抽象的意识,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机械(肌肉)运动而体现出来?如果我们环顾周围,找寻这种“无限资源和具体落实”结合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计算机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计算机靠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结合,才能工作。而软体部分是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写任何执行程序),硬件部分则多是根据条件地点时间的限制。计算机的软硬件部分的结合界面,软件是“二进制(1,0)”,硬件部分是电子脉冲的“开启与关闭”二种状态。软件以二进制不同的排序,指导硬件电子脉冲依照指令运动,也就是“图灵机”的原理,来实现一切软件的要求。
明白了AI智能的这个核心运动,就可以类比意识与肌肉神经的连接运动的界面了。人的心理用“对外”的语言,用"Le"表示,指导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述;而对意识,则是一种“对内的语言”信号,用"Li"表示。这一心理的活动,最少要经过三个阶梯来完成:意识(consciousness) - 意愿(intention) - 注意力(attention),(CIA)。
任何人都可注意自己如何举起一只手,这个由自由的意识转为胳膊肌肉行为的过程。都会注意到一个CIA的过程,不需要Le起作用,所以它必然是Li起作用。是Li的翻译成神经末梢所能听懂的“算法语言”(不一定是二进制),引起神经末梢的成不同频率的激励,造成了人手抬起的活动。这个Li和神经末梢的结合的“界面”,应该是如此的原理和应该被医学科学所证实。
从连体姐妹看范例的意义
我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对连体姐妹的录像。我看了她们生活的50分钟拍摄的生活录像,从他们出生,医生的检查,到他们现在(18岁)。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活这么长久的连体人。这个意义非同寻常。她们完全就像是一个正常人一样(如果你忽略他们有两个脑袋的话)。所以对盲人来说,她们就是一个人,不过两个嗓音罢了。
以往的哲学,宗教,科学,总是在研究人的意识,心理,思维等,集中到人的大脑 - 这一切都落实到人的大脑,因为一个人只有一个头。从哲学或心理学的角度看,我最关心的是他们的“自我意识”,这是保证了他们没有没有“人格分裂”现象的关键。她们的行为完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正常人。从古至今,一般都认为思维或大脑,控制人的自我意识,而人(一般)只有一个头脑。现在看来完全证实了,那种观点是错误的。
他们两个头颅所表现的“自我意识”,还是只有一个。但他们是两个个性,两种爱好,性格等。他们的存在,告诉我们下列事实:
1) 意识的控制不是“一个点”。因为如果是一个点,这个点必然在头脑之内。而在他们这种两个头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人格分裂的问题。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是于正常人一样,只有一个。
2) 如果自我意识不是一个点,它必然是一个体系遍布全身,如神经系统一样。可以说自我意识的物质基础,必然是遍布全身的,因为自我意识是整体的性质。
3) 作为意识的“心灵物质”,并不在头脑中。
4) 只有看到整体,既,在整体的“范例”,这个“一体”中,才可以理解自我意识的唯一性。
5) 思维的能力在于大脑的特殊性(质),而不在于数量,因为连体人并没有表现出超常的智力。
6) 范例哲学将人看作一个整体,一个“package"。而不仅仅是一个头脑或思维的单独的作用。这个连体人,证明了范例哲学的思想。她(们)将范例的本体,既,”定在,思在,存在“和“范例本身”连系起来,成为一个系统。范例的本体和范例的现象,本来就是一体,到此得到证明。
她们的存在意义深远,可以给出很多人类历史上关于心灵问题的答案。我同时也祝愿他们生活幸福。
从这个连体人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思维的能力在于大脑的特殊性(质),而不在于数量(因为连体人并没有表现出超常的智力)
2 人的意识根本就不在大脑中,如同过去一切对意识的研究所相信的
3 人的意识永远是唯一的
4 神经系统的与意识相连
5 神经系统是全身的,因此控制意识的中枢,也是全身遍布
D价值取向的来源和可靠性
一个人从小到大,不知不觉在心目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念。例如什么是对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等等,积累多了则变成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每天成百上千次地应用自己这套系统来作出判断和决定,却很少探究和怀疑自己价值观念的来源和可靠性。
比较之下,科学是中性既无价值取向无疑,而宗教信仰等的领域有强烈的价值取向。通俗地说,价值观是主观产生的,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又理”- 看你站在谁的角度说了。初想一下,我也觉得有道理。但细想之后,我觉得这个“主观决定论”大有问题。
我们的“主观决定”,既价值取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的吗?显然不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是由客观和主体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主体因素是指,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感受到的客观影响。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再来谈客观因素。举例来说,中国人到了美国,经过几年,感受了美国的很多事情,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自己能选择,都会经历一个是走还是留的问题。当自己这个主体要作一个从主观上的判断时,我们这个“主观”往往受客观二个因素的影响:经济方面或心理意识方面。经济方面,是关于吃穿住等的基本需要。心理意识方面,指的是除经济方面的一切,大到政治制度,小到生活中周围朋友的圈子。正是我们有了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经验,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我们的主观价值取向的选择。
在信仰宗教领域也是中样。如果我们能象有可能多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状况,这一客观事实,我们主观的选择走留就有了牢固的依据一样,来选择自己的信仰和宗教一样,我们已有的信仰和宗教可能不是现在的状况。一个信法轮功的人,在这种信仰开始之前,有过这种多种不同宗教的比较吗?当年,我们相信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时,我们有不同的政治主张比较吗?可见,人们对自己信仰这么重要的东西,处理的多么草率,多么容易上当受骗啊!
由此可见,价值取向并不是完全主观随意的过程。只有经过充分比较了解的客观经验,我们才应该将自己信仰的“心”,交给对方。
1论大自然宇宙中的“人”现象
中国人,似乎不仅是一个只对“吃穿和身边事物”,感兴趣的民族。有诗为证:“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我们的大总理近来也告诫大学生“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从古代中华民族优美的“常娥奔月”传说,到美国直弋太空的阿波罗号登月画出的地球通往月球的“彩虹”。。。。。。不计时间,不论耗费,似乎地球各处的人类都很热衷此事。
人,为什么在“吃饱了饭没事干”后,对此大有兴趣呢?又为什么人类对探索宇宙的努力至今没有结果呢?
让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人探索宇宙,是基于两个原因:一,人为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价值,找一条理由,以此解决自己的孤独,无助感;二,人类还未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存在本质”。既,“人类自身的存在”,是宇宙万物中某一事物发展到,体现宇宙自身的“无限,绝对性”的本质,时候的现象。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一切,都要觉得有“意义”,具有某种价值,这样才“值得”自己去做。比如,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女儿攒钱,将来供她上大学。使女儿有一个好的前途,是作母亲的心愿的寄托,既,是作母亲自身价值的延伸。可是,如果女儿由于某种原因(God forbid),没有来的及享有母亲的成果,则母亲的劳动就丧失了意义。母亲就会或者诅咒上帝对女儿不公,或者责问上帝,为什么没有一种永恒的神灵,来寄托自己的心愿或价值,使女儿的“在天之灵”,可以继续得到自己的祝福。这说明,追求永恒,无限,绝对的存在 - 神,上帝,天,基督等等 - 不论它叫什么名字,是人的本质。
单个的人是如此,作为人类整体自身,也要找的一种意义或价值,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于大自然宇宙中的理由。找不到这个理由,人类好像永远是宇宙的“弃儿”,永远是宇宙的一个“废物”。因为一旦某天地球爆炸,无论何时,这一天总会来到,人类所作的这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 如同以上母亲的女儿不在了。
人类固然可以自己骗自己,说,这一天还早着呢,如同上例的母亲,可以自己这样安慰自己一样。可是,人类的理性告诉自己,采取“驼鸟政策”是不行的。“摸着石头过河”,毕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 某些洋鬼子同志跟我们中国智慧“和谐”不到一块去。这就造成了人类总在宇宙中“愚公移山”似地寻觅不懈,以便排去那,围着太阳单调地不知转了多少圈,“剪不断,理还乱”永无休止,的“地球孤独症”感。
8什么是“人类自身的存在本质”呢?
宇宙中的万物,跟浩渺的宇宙的无限性,绝对性,都有联系。一个石头的联系,在于它的结构(物理学家可以解释)。人的联系在于,不仅在结构上(像石头一样),还在思维/精神上。这思维/精神,是有限事物发展到能于无限事物(大自然,上帝,神等等各种称呼)的物质基础。因为宇宙的无限,是由宇宙其中每个有限的个体,组成的。不幸的是,这个联系寄托于有限的肉体上。所以,如果你在有生之年,不认识到自己思维/精神的这种“绝对性质”,人的生活, 就跟一个低等动物,例如,猪,的生存无异了。
象许多人(包括我从前)一样,都认为地球有毁灭的一天,人类有死亡的一天。这种认识,是一个比“地心说”更大的弥天大谎!这正是没有认识到,人自己的精神/思维的无限,绝对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存在宇宙中是必然的!不在这个星球,就在那个星球:一切必然性,都是以偶然性开道的。
最后,让我来回答,为什么人类对探索宇宙的努力至今没有结果的问题。
大自然的宇宙,是一口无限,永远沸腾的大锅。地球是这个大锅中沸起的泡沫。人类是坐在这个透明的五彩泡沫中玩耍的婴儿。这个婴儿总想找到另外的同伴一同喜戏。不幸的是,这需要两个大泡沫,在沸腾的大锅中,升起在同一时间,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足够近的距离。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它的发展程度,必须赶到这两个泡泡落下之前,否则,我们只有来世再见了。
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发现人类在宇宙中的伴侣,至今,还一直在苍穹的默默无涯中孤独地叹息……
第十一节 哲学绝对观念的发展由来的三个阶段
哲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哲学是人类文明史的领军,人类文化的“大脑”。 纵观哲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它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本体和对本体的认识。
哲学上对本体的认识,就是探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在古希腊,有“气,水,数”等等的猜测;在中国,有“金木水火土”,“天,道”等等之说。与之相对存在的,是对世界的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又分为“物质”与“精神”两派,既,前者主张世界来源于物质,“唯物主义”,后者主张世界来源于精神,“唯心主义”。“精神”来源派,又分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两派。二元论,则认为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本源。
16世纪以后,哲学家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世界“本体”的争吵,而进一步开始研究,我们怎么知道世界本体的问题 - 由此,哲学进入了认识论阶段。认识论的哲学家,不再喋喋不休地追问,到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是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世界的本质呢?
认识论的哲学家也分为两派,一派叫做“经验主义”,另一派叫做“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是本体论中“唯物”派的继续;而理性主义,是对“精神”来源的本体论的继续。经验主义强调,一切知识都来源与感官,感官感觉不到的东西,不能被认为是知识。理性主义强调,“知识”已经在我心中了。学习或经验,不过是使我“回忆”起心灵中沉睡的记忆”。
当代哲学的实证论,存在论,现象学,实用主义等,都是古代本体论哲学和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继续,似乎当代哲学家的研究没有什么新名堂了。中国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天下之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本体论,和对本体产生的认识论,一路走下去,什么是必然结果?不难逻辑地看出,哲学发展的下一个研究对象是“思维”自身。
为什么呢?因为本体论和其认识论,都是源于思维。思维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思维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外在的世界?思维自身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哲学将要研究的对象。
当我提出,思维的本质是“无限和绝对”时,如果有人问,你这个回答不又是对思维的“本体论”研究吗?对的。不过,对思维本体论的研究,是在更高一层次上的研究而已 - 谁说世界不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循环重复呢?如果进一步问,那么“对思维的认识论”也就是“下下”一个哲学的发展目标了?错了。世界上的事总是,当我们刚刚觉得抓住什么规律的时候,这个规律就已经开始作废了。
思维的本质就是认识。对思维的本质的认识,与对思维认知的认识,是一码事。这时,也只在这时,对思维的研究,“本体与认识”合为哲学研究历史中最后的一扇大门。幸运的是,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处的时代。
A思维-认知-语言
据说“薛定谔方程”,就是那个波动方程,用的偏微分,而不再是矩阵表达,就是薛定谔在换了女友后,得到新的刺激的产物。不是人人有这个福气,但我觉得讨论真是有很多的好处:强度也许不同,但它还是给你一种新的感觉。
难怪苏格拉底探讨知识的方法就是讨论,而不是我党宣传部出的“马列主义靠灌输”那一套东东。讨论,也不要求什么"qualification"。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道理。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是智者,谁也不愿自己是愚者,所以都是在智与愚两者之间。中国人又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能有内行指出自己的问题在哪固然更好,但如果外行觉得自己的问题可笑,本身不也说明一个问题吗:我的问题为什么会使人发笑?所以无论内行外行,智者愚者,讨论应该一律欢迎。当年苏格拉底他老人家在大街上叫卖自己的观点,就是这个态度。所以他的精神活到了今天,已经二千五百零二岁了。我如果想长寿,最好还是学学他老人家。
此话题出于和网友的讨论。有网友提出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命题:“思维 = 语言”。当然这个语言是广义的,“一切可以用来表达和用来记忆的内心活动”,都可以看成语言。这个定义也包括动物 - 人不也是动物吗?- 比如蜜蜂或鲸鱼的肢体语言。
有网友提出这个命题,是因为我表示,思维,是象发动机一样的东西。发动机的活塞或涡轮的运动,不是在空转。因为空转是无法作功的。他们的转动是因为有油气混合气在其中。我们是否能说,转动 = 混合气?好像还不妥。但是说“思维=语言”,将思维对语言的依赖程度,说的一清二楚了。真理的发现,很少是一蹴而就的 - 如果最终能发现的话。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一步步地深入才能达到目的。象网友笔下的武功大侠们,不是一战就可收服一样。接着网友的思路往下走,我想我们应该首先弄明确,“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思维有多少功能?思维的本质功能是什么?等这些问题。然后再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比较好。
研究思维的好处是,象康德一样,我不用花钱去买票到外地。也不用有赶不上火车的担忧。只坐在家里就行了。坏处是,别钻的太牛角尖儿了。因为“进去”容易,“出来”难。搞成精神病分裂症,那就是自己“为革命”付出的代价了,还最终是一个“无名英雄”。我是已经豁出来得过一次分裂症了,所以也无所谓了。
以范例哲学的观点,思维是一范例。这个定义的意义如下:
1 思维的唯一功能是思考
2 思考的唯一目的是认识
3 认知的唯一手段是语言
所以,思维的唯一手段是语言。
语言,在人类来说,表现为文字,符号,表象,图像等。在动物来说,表现为肢体动作等其他形式。
语言,作为思维的范例,如万物作为宇宙自然的范例一样。自然宇宙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世界的本质在于运动,那么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思考。运动需要某个东西在运动,不能“凭空”在运动。基本粒子也好,地球太阳银河星系也好,都是个运动的媒介。思维也是一样,思维不能在那里凭空思考,它必须运用一种可以记忆和储存的东西,我叫它“语言”。一切有生物学上大脑的动物,可以认为都有这么一种“语言”。在人类来说,仅仅复杂一些,表现为文字罢了。
当我看到乌鸦会将小石头一块快地叼进玻璃杯子,使杯子里的水上涨到一定高度,供自己喝时,我就像,如果康德当年知道这个乌鸦的例子,他一定改写他的人类“范畴来自先天”的结论。认为乌鸦兄弟明显知道因果律:它不是人类的专利。
西方知识界的认知倾向和“车灯效应”
今天的西方知识界有很多代表人物,在人文和社科领域,我最近关注二个人,我认为他们也许有代表性,提出供讨论。一个是几年前去世的偌迪(Richard Rorty),另一个是现在仍在世的“头号大知识分子”,乔穆斯基(Noam Chomsky)。
我先简要地总结他们的认知思想。诺迪是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詹姆士,的追随者。诺迪最著名的观点是:世界根本不存在真理,哲学已经死了。比如,“Truth cannot be out there - cannot exist independently of the human mind – because sentences cannot so exist, or be out there. The world is out there, but descriptions of the world are not. Only descriptions of the world can be true or false. The world on its own unaided by the describing activities of humans cannot.”
乔穆斯基对认知的态度是,人类认知能力,如同老鼠不能理解“质数迷宫”一样,也是有限的。从牛顿以来,物理学对认知的要求是一步步地降低。现在到了我们应该明确人类认知界限的时候了。 (见"The machine, the ghost, and the limits
of understanding",youtube.com)
美国是世界的超级大国,所以美国知识分子往往代表了世界的知识分子的思维认知倾向,特别是当今的领旗“大知识分子”。美国没有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九常委制”,所以目前英特网还没人分管。批评世界的大知识分子,也不违法,何况真理的标准不是名望,而是谁说的有道理。
如果我们将两个人的观点联起来看,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个他们所代表的西方知识分子的知倾向:既,从眼前,可见物,感官的对象,开始一切研究。放弃一切“远处”,“想象”的目标。
尤其是诺迪的思想非常有力,不愧是个哲学家。诺迪深刻地指出,在哲学上,我们一切对真理或知识的见解和解释,只能来自语言。而语言笼罩着我们的文化。我们在哲学认知上,根本不可能逃出语言的语意限制(Semantic vs. Syntactic)。所以,无论如何解释这些词,任何试图跳出人类的语言环境,找寻真正“客观”知识和真理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我们迟早要公开或隐藏地在语言使用中引人“循环论证”来为真理的客观性辩护。不用说,诺迪引起了西方思想界的轩然大波,反对和拥护的两派战的焦头烂额。他自己则用了整个余生来为自己的这个观点辩护。
与其长篇大论的与这种认识倾向辩驳,我只用一个开汽车的“车灯效应”来说明。我们都知道,在夜晚开车,我们要开车灯。汽车有两个灯,一个朝前方平行照射,一个朝前方向下照射。后者的距离只有三五十米左右,目的是为了照前方的路况,不要撞到突然出现的松鼠或行人什么的。而前者是为了其他目的,如遥远的路标,给对面车示意等等。可以想象我们只用任何一个灯开车吗?如果五十米内的路面非常平坦。而在五十一米处就是悬崖,我们的车速又非常大,今晚谁能保证我们能活着回来?
最好的反驳,就是将这两个大知识分子,装在我的车后,告诉这种情况,任由他们作任何一个选择,然后超前冲去,从后视镜中观察他们的表情。
B反对绝对观念的错误在什么地方?
在前二小文,“‘绝对’观念的重要”,和“西方知识界的认知倾向和“车灯效应”,我批评了西方知识界一种流行的观点。既,从本质上看,将认识,从理性认识降低到感性认知的层次。
网友批评我如下:“根据你前文中引用的Rorty的那段话-“Truth cannot be out there...”,是说我们人类任何的知识都离不开人的语言和conceptual scheme,因此就不存在所谓“God’s eye view”。Rorty的这个论断是关于知识的可靠性问题。
而你所说的“绝对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观念,永远是人类所独有的最高精神指南”。This is simply an empty statem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question for what we can know。Yes, you are free to believe "the Absolute", that higher realm where the perfect triangle exists, THEN WHAT? you will find your "真理的观念" has no value for pursuing knowledge, because this notion by itself does not provide any guidance.”
“一向以理智著称的徒子,突然支持起了刀枪不入的白莲教和搞自杀炸弹的奥凯达精神。对了,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极端, 恐怖,暴力,或极端宗教行为都是同某个绝对信念有关。”
我这里要回答三个问题:诺迪错在什么地方?绝对的观念包括那些和为什么重要?“形式与内容”区分的柏拉图思想如何应用?
诺迪犯了和康德一样的错误。这个错误的核心是:自己圈一块地,然后说,这块地就是你们的界限,在里面的人谁都不可能出来。
康德说的,存在于人类认识“彼岸”,不可知的“物自体”,和诺迪说的“人类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客观真理,都是这个意思:界限一旦画出,没人能够超越。
在我看来,两人的陈述句的问题很明显。如果存在着这么一个界限,你本人也在界限里,你不是上帝,你怎么能“超越”我们大家,知道‘界限’在哪里?如果你知道‘界限’,这不就意味着你知道“界限外”和“界限内”的区别吗?你是如何知道“界限外”的事物呢?如果我说,这条河是两家的界限,难道我能不知道“界限的对面”有什么吗?
任何关于界限的定义,都已经包括了有关“界限之外”的知识。否则,你根本无法下界限的定义。这是“先天/分析”判断的例子:结论已经包括在前提的定义之中了。
其次,“绝对”是什么意思?绝对,就是观念,原则,公理的出发点,形式,真理,信仰,等等。总之,就是那个“不变”,“永恒”,“根本”的东西。其他一切,都是例子(或“范例”,用范例哲学的概念),都是现象,都是相对,都是暂时,等等。没有这个绝对的观念,我们就没有客观的知识,就不会有人再去寻找。权力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中国的历史不就是这样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人因坚持真理而死,只有因反对/拥护皇帝或国家,而死的人。因为中国圣人讲的“道”,从来不是大众心目中的神圣概念。
最后,我特地举了“刘胡兰,江姐,林昭和张志新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应该抽象出信仰,原则,等“真理的形式”,而忽略“真理的内容”,将对真理的信仰,与什么是真理的应用,区别开来。
“绝对”观念的重要
我写了关于美国的大知识分子,诺迪和乔姆斯基,主张放弃哲学对认知,放弃对真理,对于知识的客观性,等的追求,主张人类认识能力并非无限,的小文:“西方知识界的认知倾向和‘车灯效应’”。
此文的观点立刻得到网友的喝彩。称他们是“...其实是非常正确的。...他们是真的把意识和存在的关系理解透了”。并声称要身体厉行,马上回家把那个‘远光灯’,“俺照诺迪的意思,干脆拆了算了”。
我在以前总结西方文化的精华文中,谈到过西方文化的“绝对”思想,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哲学的“绝对”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古希腊的早期哲学家巴门尼德。然后经柏拉图为“形式”,部分地经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笛卡尔,斯宾诺莎,最后是康德和黑格尔等,一路下来,发扬光大。
而另一派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是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起,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经过英国培根,洛克,柏可莱,休莫,最后到罗素,维特根思坦,最终到美国皮尔斯,詹姆思,杜威,到诺迪这条线。
前者,绝对的观念,形式,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犹太教中,对上帝的信仰。有了这个观念,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它,则万万不行。因为这个“绝对的思想“,是人类信仰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最高点,是人们心中的“北斗星”。正像人类的“真善美”的标准一样,永远是人类努力争取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因为人类一时的丑恶行为,无知举动,就宣布那些观念无用,永远放弃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们有了某种神圣的信念,人能产生什么样的力量?想想当年相信共产党的人,刘胡兰,江姐。那些奋起反对毛泽东的人,林昭,张志新等等。一种为了理想奋斗,而贯穿一致的信念,难道不是非常重要吗?
就个人来说。如果一个青年人陷入恋爱,而又失恋,最终选择自杀了。你是否认为他/她,是和一个贪官找二奶一样的感觉,来对待对方呢?是因为没有得到“性关系”而极度失望吗?如果你不理解这种自杀的冲动,我几乎保证,你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也没有“真正爱”过。
绝对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观念,永远是人类所独有的最高精神指南。从范例哲学时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永远达不到的。但没有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可能在纸上画出一个三内角之合严格等于180度的,“完美的三角型”,我们不可以因此放弃三角型三内角只合等于180度的定义。
在哲学上,相对与绝对是一对相连的概念。相对这一概念比较好理解,如从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宇宙中的星系,我们都可以将其量化,以某种物理或数学的手段掌握其中奥秘。入类能够感知和创造的事物,如艺术,美,金钱,利益等,我们也可以感到其相对的性质,即,他们都是有一定限度,如受时空或个人感觉的限制,都会终有完结之时。事物的相对性质,赋予了人类生活的意义。事物的量的变化,使人愉快,兴奋,发狂,进而产生争夺,导致了互相杀戮。
“二相性” - 世界的本质反映
物理学家,无疑是世界最坚定地寻找真理的人之一。近代的物理学家,带领我们的社会找寻真理的征途,犹如一趟迪斯尼乐园中的“子弹过山车” - 时而缓缓而升,时而呼啸而下,使人类近代社会痛感目不暇接,惊险倍至,荡气回肠。
从十八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对电的研究,导致了对光的研究;对光的研究,导致了对原子的研究;对原子的研究,导致了对世界本源的研究。这系列的物理研究,导致了一大批工业,商业成果,如电力工业,光学工业,原子能工业等等,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至今。伴随着人类文明历史脚印,是一系列的光辉名字,如法拉第,麦克思维尔,伦琴,汤母森,爱因思坦,普朗克,直到今天的弦论发展和霍金。
如果我们将人类物理学研究的成果,连成一线,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研究的成果都在支持这样一个结论:世界的本质反映是“二相性”。
什么是“二相性”?二相性就是本来无关或相对的两种事物,归根结蒂,是一个源泉。例如,电的产生导致了电场和磁场同时出现,而电场和磁场是通过交互变换,来作工或传播;光的本质是“粒”与“波”的统一,它可以以“粒子”形式出现,也可以以“波”的形式出现;物质的原子结构,既可是一“微粒”(如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等),又可以是一“振荡的波”,既“弦”论。
这样想来,哲学上彼此对立的两个范畴,“最终”是一个起源:如“本质与现象”,“内因与外因”,“间断与连续”;甚至“时间与空间”。
由此可以想见,大脑的思维功能的本质,也是“二相性”的无疑了。这个二相性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说思维是“有限”的,就是说,它是具体到某个人身上,思维的对象限于某个具体的事物,有可能导致不可思议和理解。说思维是“无限”的,是说思维的对象可以是“任意”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无限”的具体事物的整体;思维的载体又不局限于某个个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不可攻克的难题。
自然宇宙的本质如果比喻为大海,水中的“激流”就形成了“粒子”,而“缓流”就是“波” - 这就是世界的本质的“二相性”反映。“二相性”反映了什么呢?当然是世界的本质了。因为,正象一个人“穷”的除了钱以外一无所有,这个世界,除了“水”以外,也是一无所有。
表)的“玄想与猜测”,而开始“返回到认识过程自身”,探讨人类的知识的来源发生机制,既人的感觉和心灵是如何接受知识的,此后被称作“经验主义”。而牛顿定律,则成为在自然科学史上,开创了追求自然世界法则的确定性,准确性的科学典范。
这如同我们网友们争论,“真理在哪里?”。争了半天谁也不服谁。忽然有人说,“咱们说的‘真理’不是一码事呀!”。稍尴尬之后,大家同意,首先对‘真理’定义,然后又规定大家同意的证明发现‘真理’的检验方法。
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高高兴兴的过了一百多年,认为从此天下的知识,无不掌握在我“如来佛”手中。德国的哲学家,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滋,在给友人的信中,不无自豪地声称,“我们不用争辩。只要把我们各自的论点带进公式中,说,让我们算一下吧,朋友,问题就解决了。”
平地一声雷。随着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瑞典以海森堡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发现了“测不准原理”:在观测一微粒子时,由于观测仪器的影响,观测者不可能对该微粒子,在质量,动能,位置等方面都给出精确的定量。
好一个“测不准原理”!加之爱恩思坦的质能守恒定律,对当时的科学界的震动,大概不小于几个世纪前的“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引发的震动。而对于应该永远跑到前头的哲学,我不晓得,从那时起至今哲学家们,是如何解释说明这种现象。
在我看来,中国古老哲学的“两极相通”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当我得出了精神,思维的绝对性,无限性,万能性时,我已经意识到我走到了事物发展的一个尽头,既,绝对的精神阶段。而事物发展的另一头,开端,应该具有“类似”的性质,既,无限,绝对,不可把握性。幸运的是,“测不准原理”的知识,是用“客观”方法得到的,相对与,我认为的精神的绝对性,是通过“主观”的“向内审视”,得到的(类似洛克对自己心灵审视的“白板说”)。
如果同意我以上所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就可以很清楚地回答了。在争论的双方都能提出令人信服的例子时,却没有一个系统,能把这双方提出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例子,统一起来。
我的结论:在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一切都是“决定论”的;而唯有在事物的两极,既,事物的开端和终结,是“非决定论”的。
下一个问题,究竟“决定”与“非决定”的判定,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准确地定在什么地方?我只能从哲学上告诉你,这是“质和量”的关系 - 具体怎么作,是你自然科学家的事了,你还得继续“折腾”。
第四篇 范例方法 - 动态逻辑
大凡一种新理论的建立,都少不了必须有三项内容。它们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新的方法论,和一些新的结论。范例哲学是一种新理论,如果它想站住脚,它也必须也有自己的方法论。什么是它的方法论呢?就是“动态逻辑”。
逻辑的概念,源远流长,它的发现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功劳。当然,亚氏也不是凭空想到的,而是在前苏格拉第时期哲学家们讨论形而上和本体的“存在”的问题,没有定论和结果后,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既,从问“为什么?”到“怎么样?”,从研究“一”到研究“多”的转变。
第十二节物质与运动
谈方法论,不能不面对物质。不能不回答什么是物质的本质。只有对物质本质的认识清晰,才能确定正确的方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原因。由此黑氏的辩证逻辑在其范畴的体系中,都是矛盾运动,互相取代的过程。马克思将黑格尔这种思想用到了社会和政治领域,提出“对立统一”是一切政策策略的基础,为共产党“阶级斗争”为纲领,奠下理论基础。在今天,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社会活动中被普遍抛弃,已是现实。仍然有必要追溯黑格尔辩证法矛盾对立思想主导一切的世界观的错误。
首先,矛盾作为一切事物运动的原因,错误在什么地方?黑格尔这种思想的错误是双重的。一,他夸大了事物的矛盾范围,将事物个别矛盾现象推广到了一切领域。具体细节在下面的“二与分”中有详细的讨论。二,事物的矛盾不都是原因,事物的矛盾现象也可以结果。既,由于事物的运动造成了矛盾。所以,应该看到事物的矛盾和运动,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具体到事物在某一个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是原因,还是结果,必须依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认为,一切都是矛盾造成的。将事物的所有发展状况归结与矛盾的结果,是犯了以上第一条辩证法扩大化的错误。
如果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是造成矛盾的原因,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那么什么是物质运动的原因呢?是什么引起了物质的运动呢?也就是,物质运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人类关于运动本质的思考,“飞矢不动”,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一篇中,由芝诺口出。具记载,芝诺提出类似的悖论有四十多个,主要是为了替巴门尼德辩护。巴门尼德是伊利亚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观点认为,世界由不变的单一物质组成,与认为世界是由多样化物质组成的米利都学派对立。
“飞矢不动”的主要观点是这样,如果一只箭要射到对面的树上,那么在它飞到树干之前,必须飞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路程。而在飞过这前一半路程时,它又有这一半路程的“一半的一半”需要飞越。如此重复下去,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至无穷。所以它结论是,飞动的箭其实是一种幻觉。运动是不可能的。
这个观点的实质是,在无限的可分空间里,有限的运动距离如何能够实现?
据柏拉图记载,当时听芝诺说完,据一个“Simplicius” 的人记载,有人立刻默默地移动脚步走到芝诺面前,证明他的看法如何荒唐。但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出芝诺逻辑错在哪里?另一个听众,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距离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空间是无限可分,时间也是无限可分。所以对应每一可分的距离单位,都有一个可分的时间单位,与之完全吻合。所以运动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将空间与时间连在一起,试图说明他们的关系,不能不是他超人的地方。联系到今天有时空连续体之说的相对论观点,更可以看出亚氏这个猜想的伟大。后来的人,试图用各种方法,包括数学,几何学等,来给出合理的解释。等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物质与运动的哲学概念,已经被质量与能量的物理解释所代替。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 = MC^2”.这就是说,物质与运动是一样的,质量与能量可以互相转换。空间是一种能量充斥的“场”的物理概念。从其他物理学例子,如原子的半衰期,测不准原理,广义相对论高速运动下的“尺缩钟慢”效应等,都指向事物的运动,物质,能量和时间和空间的互相转换性质。
从范例本体的角度看,任何现象都有潜在的原因。而任何潜在和表象所形成的现象,最终或最基础的范畴,不是空间,而是时间的规定性。时间作为第一范畴,其重要性被海德格尔天才地猜到了,是现象界的第一范畴。时间的范畴,可以包括一切定在,思在和存在的维度所有运动。
所以可以说,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如果能量是质量的本质。从它们潜在的状态,到在现象界的出现,在时间的限制中,可以被人类测定,没有逻辑关系。事物的矛盾现象是个别事物发展的结果,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从绝对的范例背景,到呈现为现象界在时间下的规定性中的事物,没有逻辑关系存在。同样的情况适用与思维,思在的一切现象,都是“二级范例”,既,语言的结果。语言这思维中的出现,没有逻辑过程。因为思维同绝对背景的本质一样,是小“一”与大“一“的关系,是水滴和大海的关系。
第十三节形式逻辑 A“静态”逻辑
亚氏在其著作《工具论》,《前分析篇》,《后分析篇》中多次提出形式逻辑的诸多概念,如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亚氏集中研究了演绎的推理的各种规则,三段论的各种形式等。康德称这种逻辑为“判断的科学”,认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在亚氏形式逻辑的发现之后二千年间,其形式基本没变,除了补充了“充足理由律”一条,得益于斯宾诺沙和莱布尼茨的工作。直到上个世纪初前后,福雷格,罗素和哥德尔的工作,才将形式逻辑进一步引申。除了哥得尔提出的形式系统的“不完备定理”,数理逻辑,数学逻辑,模式逻辑和其他非正式逻辑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亚氏第一个发明的引进变量研究逻辑形式,逻辑内容与逻辑形式推导无关系,这些重要的思想,在现代逻辑学中都得到进一步继承。
从形式逻辑的外部来看,真正对形式逻辑提出挑战的,是黑格尔编篡为体系的“辩证法”,或称“辩证逻辑”。其实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古希腊米利都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就早提出,“你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所以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注意到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动的世界。这种从动态看问题的观点,就是辩证逻辑的来源 – 虽然在前苏格拉底时代,辩证法主要是用来表示一种发现对方推理中前提里暗藏矛盾的高级辩论方法而已。在数理逻辑出现前(也称“符号逻辑”,主要是罗素,福来格的工作),只存在有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形式逻辑基于“同一律”。换句话说,形式逻辑是研究“静态”的事物,是将事物的形式,不顾及内容,单纯地抽象出来,成为一点,犹如欧几里德几何公理上的“点”的提出。然后用“变量”,代替这一点,视为不变的,予以研究。从范例本体论的角度看,形式逻辑,就是研究“定在”维度的任何一个“点”的状况。
C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什么?
辨证逻辑基于矛盾律。辩证逻辑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这样,辩证逻辑可以看成是“动态逻辑”。它不仅包含形式,而且包含内容。当一个逻辑形式脱离了完全形式的框框,看起来好像它更广泛,更全面了,概括的更多了。恰恰在这个时候,盲目的扩大化也就开始了。这就是黑格尔辩证逻辑错误的根源。
辨证逻辑,听起来挺吓人,本来就不是个简单的概念。让黑格尔和马克思给夸大和歪曲宣传的更吓人。辨证逻辑(Dialectics),最早在古希腊叫辨证法。是古希腊人争论中所常用的一种方式。柏拉图称其之为最高的思辩形式,主要是因为它的方法是,一来一往的佶问和反驳,从中找出对方的逻辑矛盾,或揭示前提中所蕴含的定理。作为思辩形式,它比形式逻辑的简单规则要复杂,而且需要极大的洞察能力。既,发现对方的逻辑漏洞,或潜在的命题,予以揭示。赫拉克利特是辨证逻辑的创始人。他的名言是:一切都在流动。如要理解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想,必须提到在苏格拉底以前,一位叫巴门尼德的哲学家。巴氏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证明很巧妙。他认为:
1 自然界存在真理
2 人的思维可以认识到真理
3 如果1,2 都对,真理必然来自两个地方:自然本身,和人的思维
4 真理不可能来自重复的地方,因为上帝不会如此低效
5 所以自然和人的思维必定同一。
就这样,用简单的几个步骤,巴门尼德毫无异议使人信服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质。在我学习过的大学的哲学系进门,树立着黑格尔的半身铜像。下面刻着一行醒目的句子:”Measure your mind”。在系里教授间,一个公认的看法是,“如果你懂了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康德和黑格尔,学西方哲学你就没有更难懂的了”。我的感觉也是这样。攀上德国哲学大山,登上了黑格尔思想,你再看西方哲学,就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 就是这个境地。当然,我觉得不是仅懂德文的问题(在康德以前,普鲁士德国不知哲学为何物),因为德国哲学在笛卡尔时代还是“一片白茫茫大地”。德国哲学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必须懂得从古希腊起的哲学家。但想想,如果西方哲学史不是现在所知道的5千年左右,而是“billions of billions of years”,还有古老的哲学书读吗,还有人会古希腊语,拉丁文吗?历史只能是筛选精华传给后人,如古希腊文化被马其顿人毁灭之后,再到文艺复兴时,由阿拉伯人保存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留存下来。而其他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的著作,阿拉伯人大概认为没有价值,就都失传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都是从柏拉图和亚氏的著作里重述而知,如关于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其实没有前苏格拉底时代的这些古希腊哲学家,就没有古希腊这哲学三巨头。掠夺强走希腊文化的蛮族,或者不懂这个道理,或者马驮不下这么多书,或两者都有,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知道的仅此这些。
我的一个经历,也许能帮助理解黑格尔。多年前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一学期开学时系里来了个马来西亚的和尚作同学,我们住同一宿舍。这个和尚人挺好,也很聪明,唯一使我别扭的是好多天不洗澡,可想而知他的体味有多大。害的系里的女教授告诉我能否跟他提一下。外国人一般是不干涉别人私生活的,看来也是忍无可忍了。我只好扳着脸对他说了洗澡的事,从此他才开始洗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此在课堂上讲的他们民族的传说。在古老的时代,马来西亚人的祖先,认为地球遭受过两此大的灾难。一次是一个小慧星扫过地球。因为慧星的核有几英里之大,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尘埃,铺天蔽日,几十年不能消失。结果地球表面巨大的动物恐龙,都在这次事件中死了。第二次灾难,是一个行星撞上了地球。这个撞击的力量之大,地球分成了大中小三个。我们人类现在居住的是中间的一个...等等。
回到正题。我们都知道,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本质是他所说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性”,所以黑氏被我们称为“客观唯心主义”者。如果我们一般人稍微想一想他的这个思想,这不是很可笑吗?我们明明眼前看到有房子,树木,日月星辰,老板,怎么能说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精神”呢?现在就让我用马来西亚人的神话来说明。在前苏格拉底时代,约公元前五六百年时,古希腊靠近小亚细亚的伊拉克半岛一带,有二个主要的哲学学派,米利都派和爱利亚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后者的代表是巴门尼德。前者继承了哲学家泰勒思以来世界的本质是“水”的思想。提出世界的本质是“火”和“不定物(Flux)”的思想。后者巴氏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恒定”,既不变动的。
我们想象一下,地球上的古希腊哲学家要召集一个讨论世界本质的哲学会议,邀请了另外二个大小地球的哲学家参加。在小地球上,一切变动极为迅速,比我们地球的一切时间快一百倍。例如,人也聪明一百倍,但寿命也比我们短,只有我们中等地球人的百分之一。而大地球的情况正好相反。一切变动缓慢得多,比我们中等地球上的时间慢100倍,因此人的寿命也长100倍。不用说,人的反应也慢100倍。我们地球人学一门外语用1年,他们要用100年。
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的本质分成观点对立的二派,如前所述。小地球来的哲学家一致认为,世界的本质,他们同意巴门尼德派,世界是“恒定”的原则,因为一切具体事物,变化非常迅速,不足以是世界的本质。大地球来的人则一致相反,他们同意世界的本质是个体事物的观点,如水,火或不定物。因为在他们哪里,一切不同的事物明明白白摆在面前,千年存在。他们认为大地球上的某一物质,必定是世界的本质。
不用说,每派都有道理。这个关于世界的两种看法,到了柏拉图那里,巴氏的思想,被总结为“形式”。柏认为,形式,是上帝给的。如蓝色。我的裤子和天空都是蓝色。那么蓝色的概念是哪里来的?蓝色是一个“共性”,是一个标准,只能来自上帝。而我裤子的蓝,和天空的蓝,都是上帝规定的“蓝色”形式的参加者。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亚氏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继承下来。自己又研究了语言,自己发现了逻辑学,和将从他老师那里学来的被后人归为“形而上学”。亚氏承认“蓝色”是先天存在的“Being”,如柏拉图老师所言。但人类关于蓝色知识的发现,只有通过个人的经历学习。所以亚氏有了“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讨论。亚氏关于知识的来源虽然很多都是通过讨论和语言,但他认为这些知识是“客观的知识”,是对物质世界本身的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Being”的认同,就是以后历代理性主义的出发点。从这点以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分叉从此分别在哲学大树上生长,又隔空相望,因为他们是联根错结。德语的Das Sein与英语Being,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用汉语表达为“存在”,或“是”,好像都不准确。因为汉语的“存在”是针对“不存在”而言,“是”是针对“不是”,没有大小写的区别。当Being大写时,意思是一个“根本的存在”,不是一个“个别的存在”与否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可能有“非存在” - 这才是柏拉图和亚氏的意思。我们可以说某物存在与否。但我们不能说“最根本”的基础,如宇宙,存在于否。这是因为它是其他一切个体存在的基础。否定个体存在的母体,就等于一个人否定自己的来源母体(不一定非是“母亲”,如果抬杠)。这个最根本的母体的“存在”,是无“非存在”与之对立的,这个意思汉语似乎没有合适表达的词。这个“根本的存在”的思想,成为后来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
在柏拉图和亚氏之后,在德国哲学家以前,影响黑格尔思想的只有思宾诺莎了。思的主要著作,道德论,完全是拉丁文写成,而不是当时的地方荷兰语。有人评论说,莱不尼滋是世界上唯一读完“道德论”原文的人。由此可想而知此书的难懂程度。道德论除了语言问题,是它的体系。它完全是按照欧几里德公理方法和笛卡尔几何推导的方式写成。但它的庞大系统,是黑格尔体系的直接影响。
哲学进入德国,康德,谢林和费希特,都对黑格尔的思想有影响。康德将知识的来源分为经验和先天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知识材料,另一个部分是知识结构。最后,认为知识不可能完全呈现在人类认识眼前。康称这个完全真实的知识总体为“物自体(Thing-in-itself)”。谢林和费希特,则提供了古希腊苏格兰人的思辩探讨方法,既三段论的“辩证法”,来追求真理/知识的工具。从这两方面,黑格尔大受启发。黑格尔明显不满意康德对认识论的发展,继续保存笛卡尔“二元论”世界观的思想遗迹。黑格尔也不满意亚氏形式逻辑在思辩推理中的“僵化”。他特别欣赏赫拉克立特所说的“变化”是世界本质的思想“没有人能步入同样的河水二次”。黑将这所有的思想揉为一团,加上自我发挥,他的有崭新哲学世界观的“辩证法”,就基本成型了。
黑格尔的伟大,我原来说过,是将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他以前的“辩证方法”,一种通过反拮形式,揭示对方判断中潜在的命题和矛盾的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黑格尔是如何作的?他首先有了这种想法,写成“精神现象学”。以后,他又将“精神现象学”,改为“科学的逻辑学”。黑格尔的这里的所谓“科学”,是“形而上学”;这里称为“逻辑学”的,是他创造的“辩证逻辑”,与大家熟悉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完全不是一回事。以后,他又将自己的这个“辩证逻辑”的主要思想应用到其他领域,与是他写了“The 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in Outline (1817) (哲学科学百科全书大纲)”,这就是黑格尔的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黑格尔以后又出版了的其他著作,如法哲学。他的历史学,是他的课堂讲稿经后人整理在他死后出版的。黑格尔思想的精华,是他的“逻辑学”。在“百科”一书的这个部分,他精简了以前的“科学逻辑学”,贺麟翻译为“小逻辑”,为中国大众所熟悉。
懂了“逻辑学”,就懂了黑格尔,因为它是黑格尔思想的核心。懂了逻辑学的开头几个范畴,你就懂了“大半个逻辑学”。辩证逻辑的核心思想,是讲述事物发展的“潜在-现实-灭亡”的三步曲的规律。凡是“潜在”的,必然要变为“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必然要“灭亡”的。所以有,“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大众所熟悉的话的由来。
逻辑学是如何展开上面提的这个事物发展的“三阶段”呢?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另一个“三段法则,正,反,合”。范畴如何开始呢?黑格尔要确定,运动的主体是什么,既,什么在运动?记得柏拉图和亚氏的形而上学“共同点”?“Being”。这个Being,有双重的身份。一个是“个别的存在”,如柏拉图的“蓝色”。另一个是“根本的存在”,既,“一切存在物的存在”。前者,在小逻辑中被翻译为“定在”。好像也不准确,我看干脆用“存在c”,表示"capital B";用“存在s”,表示“small case b”更清晰些。
“存在c”,黑称之为“绝对理念”,或“世界精神”。因为“存在c”是“绝对存在”,没有对应的“非存在”。而“存在s”,是“个别存在”,所以是要经历上面提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存在c,是必然的存在。必然必须转换成偶然来体现自身。所以,存在c个体化的结果,就是存在s的出现。存在s,是首先被确立的概念,或“第一范畴”。因为没有存在,就无话可说了。存在s,是纯粹的存在,没有任何规定性,既,没有内容。
人们不习惯这种过度抽象的思维方式,犹如不习惯听到自己不懂的外语。但当你学会了这个外语到一阶段,你会发现你必须时时翻译成母语,才能理解。最后,你可以直接理解外语的意思,不再需要翻译了。逻辑思维也是如此。当你觉得需要时时必须用例子来说明,才能理解原文的逻辑推理,就说明自己的思维抽象程度不够,因而不习惯用抽象逻辑思考。经过一段练习,这个阶段就会得到克服。
接前。当存在s出现以后,就是由“潜在”变成“现在”的过程。那么还有什么是潜在于存在s中的呢?灭亡。死是伴随生而来的。死的实现,只是一个自然过程,既,早晚的事。所以逻辑学的“第二范畴”,就是“Nothing”,“死亡”或消失。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个存在s,“从生到死”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黑说,这是因为“变化(werden)”潜伏于其中,“第三范畴”出现了。没有变化这一范畴,事物只能保留原来的状态,不会发展,也不会死亡。所有变化是必然要出现的。下面的范畴推演进到“质,量,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我就不再细述了。
从事物到概念,从概念到理念,从理念到范畴,从范畴到思维 - 这就是“绝对精神”走过的道路。每一运动,都是“三步曲”。每一趋终,都转到更高的地方,所谓”螺旋上升发展“。将“潜在”,与事物,到思维,联系起来,看成一体 - 黑格尔用此种方法解决了笛卡尔,康德以来的,世界“二元论”之分的矛盾。抓住了这个思路,就容易理解黑格尔的思想了。
总之,我这里只是草草勾划出黑的逻辑推导。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个所谓“辩证逻辑”和亚氏的形式逻辑有什么区别,我们就会看到,辩证逻辑的立足点是“动态”,而形式逻辑是“静态”。这也就是为什么黑氏嘲笑形式逻辑是“barren(贫乏)”的原因(由此引起波普尔极其不满)。
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除了古希腊的哲学来源,尤其是同胞费希特,谢林等已经在他之前就有了几乎一样的推论。黑的伟大是将其归纳成一个系统。然后他又将之扩大化了,用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和科学例子里出了不少洋相 - 孔雀开屏后难免露出后面,因为黑格尔也是人,所以也有人的弱点。
D 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错误在什么地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方最早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巴氏的思想,是通过一首他的叫“自然”的诗篇留下来的。原文据说是有三千多行,只有150行诗句保存到现在。在诗里,巴氏的观点是:
a. 对立的事物其实只是一方和令一方缺失的关系,所以只有一件物质存在,如“冷和热”等。
b. 自然事物与思维的对立,也是虚幻。他们本质是一体,因为真理不可能是一双生子。
c. 世界的真理,因此是“一”。
(参见:“Do you believe that necessary and self-evident truths exist? If
so, could such truths be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sense data? Is "becoming"
an illusion? Is it possible that what you take as a "given," that things
come into being and go out of being that existing things change "accidentally"
is ultimately untrue? Is it possible there are two "truths," which are
opposites?”http://www.abu.nb.ca/courses/grphil/parmenides.htm)
巴氏的这些思想,不但影响了黑格尔,而且成为黑格尔“一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哲学的支柱。黑格尔将巴的思想贯彻在其“逻辑学”中。他用自己创造的“辨证法”的方法,从存在(being)开始,不断地推导出新的范畴,每次增加新推导的范畴的内容("diversify")。最后,推导出自然世界和思维的同一性质。也就是说,黑格尔的著作之所以重要和深刻引起世界的关注,是因为他系统地“量化”,既,阐述了巴氏“存在与思维同一”的命题。片段摘要如下:
“Chapter 1 Being
A Being
132
Being, pure being, without any further determination. In its indeterminate
immediacy it is equal only to itself. It is also not unequal relatively
to an other; it has no diversity within itself nor any with a reference
outwards. It would not be held fast in its purity if it contained any determination
or content which c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it or by which it c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an other. It is pure indeterminateness and emptiness. There is nothing
to be intuited in it, if one can speak here of intuiting; or, it is only
this pure intuiting itself. Just as little is anything to be thought in
it, or it is equally only this empty thinking. Being, the indeterminate
immediate, is in fact nothing, and neither more nor less than nothing.
Science of Logic
Quality - Quantity - Measure 35”
这一段摘录来自他的“科学逻辑学”的英译本。因为英语与德语非常接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黑氏的原文意思。在这八段话中,只在主客观双方进行“定义”:
a. 客观自身,
b. 客观自身与其他客观存在的关系;
c. 主观感觉;
d. 主观思考;
e. 结论。
黑格尔思想的真理性,来源与巴门尼德的思想的真理性。后者天才地猜到了世界的真理,前者系统地论证了后者的猜想。好像他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如果巴氏的猜想前提不可怀疑,那么剩下问题是,证明的方法,如同数学证明,也许还有其他的路可走。更重要的是,不像数学,不是用严谨的当代“符号逻辑”证明和语言分析”的成果,黑格尔自己首创的辨证逻辑自身,是否真正百分之百无误?这个辨证逻辑的前提是否无误,具有公理的性质?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的观点来看,黑格尔的错误就错在辨证逻辑的前提上: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是开始于“定在”。黑氏逻辑学的开端是存在。他的存在的定义属于范例哲学的“定在”范畴。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只属于范例哲学的“在”的基础,绝对,的范畴。
为什么黑格尔的存在范畴是“定在”,不是范例哲学的第二个存在,“存在”,更不是范例哲学的“第一存在”,“在”的范畴,呢?因为他的逻辑推演开端的存在范畴,是一个“可以变化,不断增长,内容不断多样化,丰富化”,的逻辑范畴。所以这个存在是“定在”的范畴,不属于“在”的范畴,更不是绝对的范畴。定在范畴中的集合,只是集合因子的数量变化,在数学上,属于实数的范围。所以定在不等于思维 - 不论定在的范畴发展到如何复杂。定在集合的因子永远是可数的,具体和抽象的因子都包括,尽管它的序列可以是无限的。
黑格尔生于二个世纪以前,不知道范例哲学是自然的。但任何错误,都是正确的先导。任何“垃圾” - 用我们网友的话说 - 都是生命的营养。无知和无视,没有产生思想,才是人类文明的“public enemy No. 1” - 因为它是对“人”自身定义的否定。
第十四节动态逻辑
在发现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缺陷后,不妨对它进行扬弃,丢掉其不合理的成分,保留其合理的成分并进行改造。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为“动态逻辑”,黑氏辩证法所存在的错误就是,黑氏的辩证逻辑,是动态逻辑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较小的部分。具体地说,黑氏辩证逻辑,是当事物发展的“剧烈状态”时,当三种事物的状态之一的情况,“相异,相反,相对“,中最后一种情况时,才会发生的情形。事物只有在发展到相对立的情况,才会出现矛盾。而在事物发展的一般阶段,事物只是存在相异和相反的情况。相对的矛盾状态,既不是必然的事物发展阶段,也不是必须采取冲突的解决方式,非如此不能解决矛盾。自然界的原始的“自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自为矛盾”,有不同的性质和处理方法。不加区分,听任自在矛盾的自由发展,是人类没有对思维的绝对性本质的功能认识的结果。将其放回到其在动态逻辑中应用的位置,是范例哲学的任务。那么范例哲学普遍的“动态逻辑”都有哪些概念呢?
动态逻辑,区别于现代电路设计的同名词,指得是更普遍,更大范围,包含更广的,研究事物在变动中规律的逻辑。动态逻辑-为范例哲学的方法论-将黑氏的辩证逻辑,视为自己的特殊情况下的部分。范例哲学的动态具体具体地包括以下三个的内容:一与多,二与分,三与变。下面分别叙述。
A 一与多 1一与多的定义
我给一的概念进行三种定义:1表示一切;2表示数量;3表示存在。下面分别解释。
当我们用一来表示一切时,我们这个一代表人类所知道的所有事物,也就是现象界的所有个体组成,是个全称的概念。不包括的是潜在或没成型的事物,因为它们还未成为事物,经管有成为事物的可能性。
当一表示数量时,一是自然数整数序列的第一个标志,与其后的2,3,4….等相比较。
最后,当一表示存在时,我们对其所表示的数量不重视,而是强调其确定性。如我们说“有一点儿”。这里的一与数字无关,仅仅是肯定的意义。
多,也有这三种定义:全称肯定,数量和存在。
当多作为全称肯定时,多等于一,既多包含所有的个体。当多表示数量时,多代表复数的概念,强调的是否定事物的单一性质。最后,多表示存在时,多是强调其复数的性质。既不是对存在有怀疑,而是强调量的巨大使人无法否定其确切的存在。
2一与多的历史 a人类研究“一与多”的历史的两面观
人类不同于普通动物的地方在于,除了“食,色”和“fun”以外,还有一种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人类开始了另外一类的工作,以满足人类的这种特殊需要。这就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追求知识,等等。当然这种好奇还伴随着害怕,忧虑等其他心理。当这种心理成为部落普遍的情绪时,宗教就产生了。当人们对宗教将人类这些笼统的心理感觉随意解释和发挥时有些不耐烦了,人类开始追求“确实和细致的知识”,由此慢慢产生了哲学的研究。遵循同样的道路,又产生了自然科学。这都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历史上发生的,而其他宗教或部落没有这样的经历。
当人类从宗教,或类似宗教的信仰如在中国的情形,发展到哲学思辩的探究时,有一个关键的时刻,在中西方的人类抽象思维历史上,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时刻,我称之为“从一到多”的关系转变。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完成了这种转变。他们的哲学思辩问题,从研究“一”的问题,既研究“形而上/本体”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什么是存在?等,转为了研究“多”的问题。这样他们的问题就变成了,例如,“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组成的?为什么物质在变化?”等等。当他们认识到世界“多”的更多意义时,“真
假”的问题就出来了,“本质与现象”的区分等问题都出现了。由这条思路出发,亚里士多德开始了自然科学的研究,终于1000年后,迎来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中国文化无疑也认识到“一与多”的关系,如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但总体上,中国文化主张“非动”,“静”,或反对人为满足物质欲望而追求知识,如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智慧出,有大伪”等思想。再加上学术为政治服务的中国文化传统,如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思想,其主导思想是“向回看”,古的,旧的,老的,都比现在好。越老越旧越古,就越好。当佛教这种思想在汉朝时进入中国,正好符合中国文化的这种思想,所以得以生根发芽,如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与中国文化旧的
专制思想不谋而合一样。
中国文化没有由主要研究一转为研究多,所以它总是主张要“合”。天地要合,男女要合,阴阳要合,君臣要合,等等。总之,合比分好。合了,合谐,大一统。如一发,必动全身,折腾太大,所以大家都拴住在一起,谁也别动,和谐快乐。作为另一个极端,就是一动必乱,既乱动,如中国历史上的战乱频繁和现代的文革。所以中国人想,既然这个极端不好,咱们还是回到另一个极端,不动,为好。所以有了:“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的愿望。从这种思想和心理出发,中国学术总是在描述这个整体的“天,地,人,道,理,心”,等等。从来不知和不会分析,没
有深入。既然是整体的表面描述,所以世世代代的中国学人们,总是“一切从头来”,没有学术的继承性,也不需要继承,因为大家都是在作“表面整体笼统”的描述。
从范例对文化认识能力分析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本质的“物质性”追求,源于人类群体认识能力还在“感性认知的阶段“的原因所造成。没有民族思维理性的成熟,不懂得“质,量,度”这些关系,无论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变动,必然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拉锯。在努力提高民族理性思维的今天,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认识到中国人作为集体和文化,在思维认识能力上的这个弱点。
数字,一,的概念,作为一个记量单位,大概从人的科学定义开始就存在了。不论是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还是用手指来表示一,都没有确切的日期记载。而一,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的比生活中的数字一晚的多。在维基上,一的出现是在新柏拉图主义时期,“In the philosophy of Plotinus and a number of other neoplatonists, The One is the ultimate reality and source of all existence. Philo of Alexandria (20 B.C.-50 C.E.) Philo regards number one as God's number, and the basis for all numbers ("De Allegoriis Legum," ii.12 [i.66]).”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都表示过一的哲学意义。如“《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都是表示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作为一的根本划分的思想:“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太极”(百度百科)。”应该注意到的是,一与多产生与西方的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如在《老子•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结果,在前边提到。这是东西方思想的区别。
B一与多的来源
不论一的概念从什么时候最早出现在世界上,有一点肯定的是,一是人们看到或想到要记录的事物,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一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一属于现象界。认识,总是从经验开始,逐渐走向抽象。当人类将一比作世界的一切事物时,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时,就已经超越了一的功能。因为一不可能不意味着“多”。如果“多”的概念,也就是,2,3,4...等等,如果不随其后,一就丧失了一的数数的功能。也就是,人类就无所谓一或不是一了,因为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当哲学家将一抽象为代表一切,囊括万物的抽象概念时,一变得与多对立,而不是数学整数的意义了。多这时变成自然界现象的代表,一变成抽象的自然总体本质的代表。一前者表示恒定,后者表示变化。这种情况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伊利亚派和米立都派这二个主要派别,都有提到。尤其对数字研究和发现的哲学家是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数是世界的本质”,并且将数字与音乐联系起来。他的学派神秘而严格,他本人没有留下任何书面的文字。关于他的传说都是他的学生和后人补充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认为,柏拉图的抽象思想和《共和国》等观点,都受益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研究一,最终要过渡到多,这在古希腊的哲学初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就是如此。在那个时期,哲学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形而上的问题。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如何可能”。存在,在这里作为一,既一个整体看待。比较有名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恒定,不变,是一的,主要有巴门尼德,伊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思的弟子芝诺等。另一派是赫拉克力特,米立都学派。他们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多,是变化,是火,因为“人不可能同样走入一条河中”。这场争论最后没有结果,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建造了一个人类抽象思维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他们所能到达的思想高度和想象力,对后来西方世界的哲学影响,源远流长,直到现代。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得格尔,才又重新提出他们研究的存在话题,也就是一的问题。
由一的研究,后来引出了多的研究。这个关键的转变得力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二人发现,与其争论没有结果的存在问题,既,一的问题,何不研究多是如何其作用的。当多被作为研究目标时,就产生了真值的问题,产生了逻辑问题,人类的哲学研究开始转为,什么是真理,和如何追求真理的问题。由一向多的思维研究对象的转变,是一个空前的思维方式的革命。这个转变造成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苏格拉底的辨证法,柏拉图的形式真理原则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分类,都是这一转变的直接成果。这个转变最终导致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C一与多逻辑基础与性质
范例本体论认为,一是定在的开始。那么,为什么一在定在的范围,不是绝对呢?因为一属于现象界,属于“显现”后的存在的抽象。一是数的抽象,而数是多的抽象。所以既然多属于现象界,一必然也属于现象界了。一,如同逻辑抽象一样,都是形式化的不同种类,所以归于现象界。同样的情况有“零”,负数和虚数。不过虚数属于存在的范畴,不在定在的范畴了。
古代哲学家们开创的对一与多的研究,一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另一方面,又束缚人们的想象力。当人们将世界中一与多对立起来,将一看成多的对立面时,又使人难以猜测到一背后的东西。这种背景就是范例思想的绝对范畴,作为世界背景的逻辑必然性。
D一与多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的意义对思在是极端重要的。人类一切观念的产生,思维的进展,一切自然界所有的复杂事物,都首先是以一的方式出现的。一与多,没有逻辑关系。一与多,既没有充分条件的因果性逻辑关系,也没有必要条件的概率性逻辑关系。当我们说,一个人思想贫乏,或“某某没主意了”,我们都是指得在他们的思维中,无法有效地产生一的情形。无法在思维中建立一个关于思维中的问题的处理结论,或叫“no idea”。也就是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形。在多中发现一,既从纷纭的事物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一,是研究一与多的最终思维训练的目标。
那么一是在思维中如何出现的呢?一在的思维中的产生,不是思维正常的思考阶段的产物。一的产生,是思维的悟性作用的结果。一的产生是完整的一个步骤,是个“hit or miss”的状态,二者必据其一。一的产生,产生的多少,产生所用的时间,表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智力和知识的积累程度,等多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一是人类认识的“发现逻辑”的结果。这个发现逻辑,就是认识论的第三阶段,最高阶段 - 悟性。悟性,是别于思维正常的处理状态之外的第二种状态。
根据范例的本体论,一是“在”的状态之后。也就是当定在,思在和存在,都是原点之后的状态,都为大于零值时的状态。这时的一,就是从定在作为“一维”,从“在”开始延伸的表示。相对与天体物理学上,宇宙大爆炸时最初的一刻“奇点”之后,产生的。
一的范畴属于思在的范围。一首先表现为思在的主体,思维和意识的整体性。这个整体性,根据斯坦福哲学词典,早就从至少笛卡尔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发现了。笛卡尔明确表示,既然自己没有在自己内心感受到部分,心灵必然是另一种不同与一般物质的物质,他称为“心灵的物质”。从范例的观点来看,一的整体性只能来源与思维的绝对性质,绝对性,也就是一的性质。
1海德格尔的眼光与良知的矛盾
海德格尔,是德国的”萧何”,Well, sort of。但他比中国的萧何差。中国的萧何,是用人上的自我矛盾,海氏,是自身行为,光辉与恶劣并行,价值与丑陋齐起。但在自相矛盾的人生上,两人一样。
他是一个自相矛盾很深的人。当下世人评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多数会推维特根斯坦。但很少人会不承认,海德格尔起码屈居第二。
海氏当年为了争一个大学助教的职务,写下了”存在与时间”,名噪一时。随后加入纳粹党,升至校长。最后被起诉,禁教,又辗转复教,最后到退休,走完了一段曲折荣辱的惨淡人生。海氏死于1976年,他一生最大的学术成就是什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哲学家,尤其在欧洲大陆,崇拜他?
在他逝世前三年,他接受了BBC的一个采访。当记者问他,”现在科技发达,机器轰鸣,社会蒸蒸日上,您怎么会认为有问题?”海氏回答说,”问题就在“科技发达,机器运转正常”的本身!”要理解海氏想表达什么,必须对西方文化2500年来,有个”浓缩”的理解。这一条线,贯穿西方文化和历史,始于哲学,经过科学,又回到哲学,完成了一个思想进化发展的周期。
它开始于前苏格拉底时代,对”存在问题”的讨论。如,我为什么在这里?世界为什么存在?等。在个讨论继续了百年之后,没有结果。到了苏格拉底三师生时代,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起,他们将关于世界”为什么?”的问题,转变为”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既,由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一”,转为将世界分成”多”,然后在其中找寻”真假”的问题。自然科学从此萌发(亚氏亲躬开始自然科学的分类学),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大爆炸。
再回到这个转变的意义上。苏氏三人其实在这个转变时,本质的问题,是将人类的”价值标准”,他们自己也未察觉,转变了。当人们的注意力在对世界为整体发问,既“存在问题”,世界是被当为”一”来看待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二者是”天然”的配合默契。这时的价值观,自然是道德的”善”为第一哲学,如苏格拉底所认为。
对世界的注意力转变为”多”之后,人类掉进了追逐“真假”的世界纷纭现象的迷宫,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大规模地出现之后,从牛顿开始。人类生命的整体,“小一”的一次性,也被耗费在无穷无尽的逻辑链条的图解中。作为万物灵长之首的人的整体性,人的生命价值的”一”和唯一一个价值,“善”(如中国古代一样),也被撕裂为碎片,成为”多”,所有人性原来最终的定义,也随之慢慢丧失。
感观的刺激,渴求关于自然世界的知识。知识的增加,榨取资源,争夺石油,污染环境,大气转暖,都为了满足人的肉体欲望。如此循环,越走越远。人类被自己的欲望主宰,被科学技术主宰,尔虞我诈,战争不断,这就是2500年来至今的西方历史的一个主要方面。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又说,”智慧出,有大伪”都是看到了人类实用技术发展的危害和诱惑,劝人类”出世”。都是要人类不要醉心于”多”,不要分心。要集中在“一”上,既,寻”道”,这个”一”的意义。可谓中西英雄所见略同。
西方在这股儿道上一路黑走过来,到黑格尔时,是“黑到底”了。第一个哲学史起来反叛黑格尔的是他的同胞哲学家叔本华。不过他是从方法上反对黑氏的辨证法,是要用他自己发现的“意志”来代替,所以他的反叛的意义有限。真正提出要对人类存在的价值全面重新考虑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郭氏从生活的角度,信仰的角度,写了大量的文字,主要著作“Either Or”来表达他对世界的感受,反叛西方2500年来的理性传统。因此,也可以说,西方世界追求自然科学真理的道路,本质上是人类理性发展终极必然出现的困惑和尴尬。这一点苏格拉底三人2500年前,不可能认识到。古希腊人2千多年前种下的转变价值观和探索世界方法的“苦果”,开花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了。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所以近百年来世界一直无所措手足。
真正明确开始检讨人类的这条理性道路,回归和复苏人类的根本社会道德,善,的价值,起于海德格尔。海氏开始是胡赛尔的学生。胡赛尔继承布朗塔诺从中世纪挖掘出的“意向”的思想。胡氏开创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现象学的意义,在于从心灵的角度,“整体地”处理人类“普遍存在”的感觉经验。这个整体性,启发了海氏,虽然他未懂得老师在发展现象学时,在处理“经验的形式与内容区分”方面曾经犯的错误。海氏又受克尔郭凯尔的影响,将现象学的整体思想与古希腊的存在问题的探索结合在一起,重新提出“存在问题”,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他开创的“存在主义”- 别于现象学,虽然自己不承认 - 的矛头指向西方社会个人价值的迷失,科技的发达,腐化的市场效应,大众迷恋拳王与歌星等,一系列的他所见的人类堕落现象。他认为哲学家的义务,是重新使人类回到古希腊对存在问题意义的研究,既,“一”的研究上,对大众来说,就是重拾起道德的最高目标,“善”,创造人类的理想社会。
海氏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完成。自己反而始终沉浸于存在问题的“开始中”。海氏认为,研究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人的存在”开始研究,然后最终完成于揭示世界的存在本质。可惜的是,他或者没有能够力看到下一步如何揭示世界存在的本质,或者沉迷与人类的存在心理研究(开始偏离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他始终没有继续超前迈出下一步。尽管他的“存在与时间”明确是应该有第二部,而只有第一部出版了。该书出版时,海氏只有37岁,正值风华正茂。在他之后的萨特,继承了海氏研究人的存在的哲学传统,继续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哲学,发展了心理学与哲学混合,这一后来正式登台的“存在主义”世界思潮的开始。
恢复和继承哲学史上研究“一”的哲学传统,完成海氏所提出的目标,就是范例哲学的任务。范例哲学的根本意义,是将人类对“多”的研究,重新牢牢地套在对“一”研究之下,重申人的根本价值,重新理顺人类自然科学和人类道德的关系,人类理性和人类悟性的关系。从哲学反思的角度,提醒人类控制自身的欲望和知识的关系如何正确的处理,以致不落入追求欲望琐碎的“多”中之一的陷阱中 - 这就是世界的“大一”和每个生命“小一”,天然和谐的真正意义。
E 二与分
什么是“二与分”呢?就是“二”和其作为“分”的结果,这样两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它们与哲学的方法论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方法论是思维的指导。所以有必要详细地说明。“二与分”的概念,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如同“一与多“一样,所以下面的论述分别从历史,来源,性质等几个方面作以说明。
当我说二与分是自然的性质时,是指我们观察到自然界的有些事物被分为二个部分的情形。如动物和人类,被分为阴性和阳性。一部分植物也有“性”的显示,如花粉受精等。我们看到说,性的发展,是物种进入较高级状态的发生的情形。即使动物本身具有的性特征,也是在生命的最高峰显示的最旺盛,而在出生和死亡前,性的功能降低到几乎停止的程度。我这里不是要追溯物种的二性发展历史,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找到人类思想方法“分”的自然基础。分的思想在中西方的文化中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在中国,分是一次的人为行为,如同自然界存在的性功能一样。而在西方,表现为“不断分析“的思维方式。下面还会详细讲述这两种情形。首先让我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二与分的概念。
1二与分的历史
如果说“一与多”,包含着“分”的思想,那么在一与多中并不明显。多,往往作为自然的事实被接受下来。但在“二与分“的概念中,则非常清晰,特别是在东方,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一分为二”的表述上。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黄帝内经•太素》撰注者隋杨上善已提出:“一分为二,谓天地也。”北宋邵雍在解释《易传•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时,曾用此语(见《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上》)。南宋朱熹在说明“理一分殊”时认为“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
在这里,我们看到,分的对象,有几种情况。首先是某物被视为“一”。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是某个模糊不清的事物被视为分的对象。如,在“浑屯“中产生天地。三是”空虚“的事物被视为分的对象。如,“太极生两仪”。
在古希腊,当苏格拉底时代降临时,二分的思想体现在其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当他们师生三人将哲学由前苏格拉底时代的讨论“存在的为什么”问题,转为讨论世界的怎么样问题。转为在由“一”的讨论,朝向“多”的讨论,在“多”中寻找真理的观点上表现出来这种二分。简要地说,柏拉图认为真理在抽象的“形式”。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来自于“经验”。西方世界的哲学思维在此后二千多年至今,基本就是延续他们开创的这种分开各自的真理道路发展的。
西方人的“分”,表现的最彻底的是笛卡尔的“分析”的概念。在笛卡尔之后,又有洛克,莱布尼兹,康德等跟随。笛卡尔以其通过分析发现的平面坐标几何而闻名。他将事物首先分成小的部分,可以方便处理,然后逐一解决。如果在分析之后还有困难,则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成更小单位加以解决,如此循环。就这样一个听起来十分简单的思想,确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起源之母。分析的重要性,花费了从欧几里德综合的几何开始到笛卡尔分析几何的时代上千年的历史,才最终被人们认识到。笛卡尔的思维方式,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巨大,它的特点可以被总结这样几条。
1 唤醒心灵的怀疑精神(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2重新审视所有过去被接受的所有概念(范例的重生原则的应用:由自然和原始状态,向人为的理想状态过度)
3 在新的眼光下建立新的知识标准(首先从更高层次的“形式“的角度建立标准)
4 以新的标准来重建新的信仰体系(将这些标准用来衡量新的知识内容)
5 将新的信仰应用到具体研究中(建立平面坐标几何)
总之,笛氏所创建的分析方法,不是如同中国人那样,只用一次(自然本能的应用),就不再顾及。而是有意识地将分析上升到认识论的角度,反复分析反复使用,直到得出新的成果。
2二分的逻辑对象基础和来源
不论东方中国人的一分为二思想,还是西方人分析思想,当分的概念开始的时候,都是面对“一”的整体事物。这种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首先是自然事物的本质。比如在自然界,中国人认为从浑屯的宇宙中产生了天地。在地上,有百草和动物的分别。动物又有人兽之分。人又有男女之分。无论男人女人,又都有肉体和心官之分,等等。所以“二分”的思想来源于这些人类自身周围的自然事物。
虽然分的对象,中西方人都是一,也只能是一,但西方人分析的思想不同于中国人地方在于,西方人要“连续的对二进行区分”,而中国人只作一次就认为够了。西方人如此的分法,这就产生了前面所说的分析思维,不断分析直到解决问题和有新的发现新。这也就导致了西方自然科学的成功。
3二分的性质
为什么对事物进行分,或分析,显然为了辨认,区分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那么摆在人面前的事物是什么样的结构呢?黑格尔的辩证法错误地认为,事物的本身就是矛盾的代名词,认为矛盾无处不在。这种看法是夸大其辞,违反了事物本来的自然状态。区别的目的是为了辨认,所以事物本质是分为三种情况:
相异,相反,和相对。
a 相异事物的普遍性
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已经隐含了事物容易出现相异的情形,提醒人们注意保持前后所指的意义连贯。反过来看,事实上,相异事物是世界的最大多部分。莱布尼兹说,“天底下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和“天底下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他前一句就是描述世界上一切现象的相异性质。后一句是形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质的性质。人类就是要永远不断地追寻新的相异的事物。而在新事物中找到与旧事物的关连,以此来认识新的事物。
必须指出,相异事物的本质是静态看事物的观点。相异事物彼此并不产生直接的联系。但不等于说,事物在其本身发展运动和变化中,不会改变自己原来的性质,而产生新的现象,形成新的型式。一切相异认识的基点,必须从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中作判断。当时空条件变化时,原先的相异情况必然也随之变化。这是不可不注意观察的。相异事物有最大的普遍性,适用于最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范围。事物的相异性,是人的认识能力必须投入最大注意力的部分,因为它是最广泛,最大范围的存在。
b 相反事物特殊性
在相异事物的普遍集合中,存在一个子集合,既,相反事物的集合。也就是说,事物除了有相异的普遍状况,还有一小部分的事物,既,局部的事物,呈现出相反的情形。相反的定义是功能的不同,彼此事物在功能上没有联系,尽管在其他方面排除有联系。例子如:黑白,男女,勇敢懦弱,等。在相反的一对事物中,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可以容忍其他事物的存在。用集合的语言说,就是相反事物不是交集。如,黑色的反面是白色。但白色的对立面并不是黑色,而是“非白色”。因为非白色,可以是灰色,而灰色与白色不是相反关系。 相反事物的本质,是突出自己的独特功能。各自相反的一方并于对方没有必然的冲突。事实上,相反事物的反向发展,在许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因为无相反就无相成。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社会中,相反事物是如此多样,我们甚至可以从事物的相反情况推出一个定理:反向原则。
C 反向原则
反向原则的解释就是,首先用中国古老的智慧“一分为二”,或叫“太极生两仪”,或“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将事物看成一个整体的。然后将这个整体的分为“最基本”的两个方面。注意,这两个方面,可以只是“不同”,可以只是“相反”,也可以是“矛盾对立”。顺便提及,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的错误,就是延续了黑格尔的哲学错误,将前边三种分歧的情况,都认为是“对立斗争”。所以夸大矛盾的根子
从黑格尔那时就种下了。后来的马克思,在二十几岁抛弃哲学转为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更是无限夸大黑格尔辩证法的矛盾扩大化错误,为其政治理论服务。
范例哲学的除了重新和详细地解释“一分为二”的思想,其独到的地方是强调“分开之后”作为双方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范例哲学方法论,“2+1”,表达式的来源。范例哲学从“分为二”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反向原则”。我称其为范例哲学在,第一定理,“重生原则”,第二定理,“思不定定理”,之后,的第三定理:“反向原则”。
反向原则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当一个整体事物,被分为二个方面后,不是没有其他的事可作,而是被分开的双方要:“各自朝向自身相反了的方面发展并推向顶端”。
例如,首先以自然物为例。人,我们知道,被上帝从身体上分为男女。作为自然的物质(身体)状态,男女性别一般不可改变了。但是作为思维和精神的成长,男人要培养自己的“雄性”一面,女人要培养自己的“雌性”一面。不用说,培养包括精神和身体方面。有多少时候,人们抱怨“中国男人不像男人”,“西方女人不像女人”?就是人们还不懂和没有范例哲学的意识的结果。
再如,人从出生,可以分为“身体和思维都需要成长”的二个方面。身体上,人的器官,肌肉愈来愈复杂成熟。但在精神上,我们的心灵需要向宗教和哲学教导的那样,逐渐去掉不好的东西,逐渐净化,直至我们在真理面前(不论是宗教,哲学还是自然科学),像“孩子”那样诚挚,那样单纯,甚至到达“于真理几乎化为一体”。这种精神的境界的成长,与身体的物质成长,完全走相反的道路:一个越来越复杂,一个越来越单纯。
最后再举“形式与内容”的例子,比如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语言。我们首先将语言分为“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既,语法和语义(syntax and Semantics)。然后,我们要求语法部分越简练越准确,越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越是高效的语言。在语义方面,我们要求它,越包含的信息内容量大,越容易容纳外来语,越富有表现力,越是高效的语言。所以在如何改变我们自己的语言方面,有范例哲学思想指导,语言的改进和变化就会朝愈来愈科学和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总之,原则上朝相反方向的一个整体事物的双方,不单是一种简单和静止的“异化(马克思)”,而是事物相互关系的重要一环。越是朝相反方向发展到顶端的整体事物,越是符合和体现了事物本质的整体性质。既,“越是相反越是相成” - 这起源于古希腊的辨证法,直到今天,由范例哲学明确的表述出来为其第三定理:“反向原则”。
D 相对事物的个别性
在局部的相反事物中,还有更小的一部分事物,再次构成一个附属的子集,就是相对事物集合。相对事物的定义是矛盾的事物。凡矛盾的产生,都是自然状态,既原始状态,发展到事物剧烈变化的时期出现的现象。这种自然状态不是理想的状态,是没有人为干扰解决处理妥善的结果。也就是说,自然的原始状态,是产生冲突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产生冲突的充分条件。矛盾不是必须产生。产生以后,也不是必然导致对立方面的死亡,非如此不得已化解矛盾。在矛盾的自然原始状态,只有在这一小部分情况小,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作为动态逻辑的特殊情况,有其真理性。这里就不再重复。
4 事物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 5“辩证与诡辩”之辨
在中国,一种经常提到的问题是,中国人被马列辩证法毒害了,如何区别诡辩和辩证的问题。我觉得这里有一笔糊涂帐。“辩证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同阴阳五行差不多,永远无法对其证伪。根本没有逻辑性可言。” “当我们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时,总有个故作老成的人充满智力优越感的说:你要辩证的看问题,民主不是万能的,民主有民主的缺陷……当我们说强拆是个坏东西时,那个“智者”又跑出来说:你要辩证的看问题,强拆有强拆的作用,不强拆怎么发展……当我们批评官员的腐败风气时,“智者”又开口了:你要辩证的看问题,官员也很不容易……“你要辩证的看问题”还有个一样无敌的姊妹句式──“你太偏激了”。更厉害的是“辩证的看问题”发展到高级阶段后,你连发表观点的必要都没了....”(引言)
辩证法,从古希腊一种精明高深的思辩术来探求真理的方法,到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论”式的辩证运动,再到马克思那个“合理的内核”,要“改造世界”的行动纲领,最后是列宁斯大林的“辩证运动,矛盾斗争,对立统一”,和中国的毛泽东的“矛盾论”,“斗争哲学”。这一系列的关于辩证概念的解释和发展,究竟是那里出了问题?究竟是“经”错了,还是和尚们是“歪嘴”?
这是因为二个原因造成的。一,在于理解“量与质”的关系(这又是黑格尔的思想)。二,不可忘记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逻辑判断的本质,我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是“隔(割)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含糊。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又说,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不矛盾吗?我举一个科学的例子。
物理学上,光的本质的“波粒”之争,从牛顿到近代三百多年间,都没停过。双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之相伴的关于物理本质的争论,既爱因思坦等和哥本哈根派关于“上帝是否在抛骰子?”的争论。现今关于这两个争论,“基本”上都尘霭落定了。前者的共识是“波粒二象性”,后者是量子的“统计学规律”为主。
中国人古代也认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也认为“粒子无限可分”。这些观点都叫作,只知“量的变化”,不懂质的变化”。
在一定“量”的范围内,形式逻辑畅通无阻,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混淆者无疑是个头脑糊涂。但到了“极端”的范围,这个“量”,要发生“质”的变化,既不可清晰地区别“一和二的界限”。
从黑格尔开始,将“极端的例子”推广的“普遍的规律”,这就是将“辩证法”扩大化,极端化的嫌疑。他的弟子们,后浪推前浪,一个更赛一个,直至将辩证法推到荒唐的境地,中国人到今天还在吃不了兜着走 - 这就是近代世界的政治历史悲剧。
“天才和蠢才的界限仅在:前者知道界限在哪里”。判断一个人和判断一个理论的真理性,都适用同样的道理。
6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
事物是变化的事物。任何变化的事物进程都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当人们用变动的眼光,而不是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一个整个过程时,就必然涉及动态逻辑,而不是静态的形式逻辑。必须特别提出的是,无论事物在相异时,相反状态,还是对立时刻,都必须注意几点。一,事物的发展不是必然遵循这条“相异-相反-相对“的道路。所以将事物矛盾扩大化的观点,如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错误的。相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相反事物是相异事物的子集合,是属于小范围。相反事物不是必然走到相对的阶段。相反经常是“相反相成”,成为互补的结果。相对事物是相反事物的下面更小的子集合,是更小范围的事物。即使在事物呈现对立的性质,仍然不是必然以“冲突”或牺牲一方的方法为唯一出路。在自然中,对于相对的事物,如动物的事物链条,也许互相取代是必需的。但在人类社会,人类完全可以选择更为合理,更为理想的方法,来纾解冲突情况下的事物。这种理想方法的发现,正是上帝造人的意义所在,正是思维的功能所在。如果人类完全按照自然的方式,原始的方式,来处理冲突中的相对立事物,人本身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看待二分事物双方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双方的功能强弱的区别。也就是,二分后的部分在主导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的区别。一方必然占据主要的位置,另一方处在次要的位置。分析者的眼光首先应该主重主要方面的一方。待解决了主要方面的问题,然后次要方面则易于解决。当然,不是说这种主要和次要方面的划分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是范例最根本的两个范畴。
无论在任何情形下,相异-相反-相对,都是有主要与次要方面的区别。都有貌似平衡,而平衡很快被一方取代的情形。关键的问题在,认识到这些造成双方位置变化的条件,时间和空间,和其他社会地理人文的因素,能预期这些变化,而采取正确的方法,是理解事物的主要与次要方面哲学思想的关键所在。
7 对分析方法的责难的批评
西方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发现的分析方法,转变了西方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最终成为西方自然科学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西方的分析思想介绍到中国来后,中国人不理解,也很难接受。因为分析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合一”思想正相抵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合一”,“天人合一”,“君臣合一”,总之,合比分好。在当今占统治的意识形态上,则认为西方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个缺陷。一是”剥洋葱“的方法;二是”见木不见林“。这些批评没有学术意义,因为没有学术研究的例子支持,只是一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目的是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专制思想对学术交流的影响毒害深远,因为它是中西的交流失去了共同的规则和背景。以致于东西方对一些共同的研究项目,如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的各种问题,严重是走到”鸡同鸭讲“,互不了解的程度。
在中国,除了前边所述的“一分为二”的思想,还有一个“合二为一“的思想。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还发生过因学术而导致的政治斗争。从单纯学术的角度来看,合二为一思想的哲学价值非常有限。因为它缺少哲学深刻性意义的支持。本来当事物被分析成二个以上的部分,是为了提高对事物的结构了解,是逐一研究所被分析的事物的特殊方面而必须的。尽管可以举出功能合二为一的例子,如“鱼雷” – 结合了“鱼和爆炸物”的功能为一体;“坦克”- 结合了“矛与盾”的功能而为一体,等。这些只是在经验的范围有便利的用处,无法上升到哲学的普遍的指导意义上。
F 三与变
三,在中国和西方的哲学意义有所不同。在中国,三有两种意义。首先,三意味着西方哲学意义的“多“。其次,三意味着“变”。而三,在西方意味着”变“,下面逐一叙述。
1 历史追溯
在中国,三的概念来源于古典,“《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另一方面,中国人也认为“三人成众”,众即是多。如:“管仲曰:“语云:‘三人成众。’今至者四国,不为不众矣。若改期,是无信也。待而不至,是辱王命也。初合诸侯,而以不信闻,且辱王命,何以图霸?”—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又有,东汉·班固《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
首先,应该注意到,中国古人认为道的概念应该早于数的产生。这与范例本体论的观点,“在”,有共同之处。因为在,在范例本体的几何解释中,是三个维度,定在,存在和思在,都位于“零”的状态。其次,三是在分之后,既,产生了二之后,才有的。而二的概念已经是分离的结果了。最后,三,明显还不是”万物”,但三是万物的开始。这样三,和西方文化对三作为变的解释,本质是一致的。
三的思想在西方世界,表示完美,变化等。如在宗教中,有“三位一体“的“圣父生圣子圣灵“。在形式逻辑中,有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中,有开首的”存在,无和变“的三大范畴。按照黑格尔的思想,当一个三位一体的范畴完成之后,辩证法的螺旋式上升完成了事物自身运动的一个完整循环,而开始了下一论的新的开始。
2 “三与变”的本质关系
为什么三代表了”变(Becoming)”的思想呢?因为三来自第二位的”无(Nothing)”。按照黑格尔的意思,空无是由于否定“纯粹有“的概念的结果,也就是,变作为运动,已经潜伏在早期的“有和无”的命题之中。一句话,无是运动的结果。变作为三,是在无的基础上的再次运动,既可以看出“加速度”的运动,因此产生了其他的范畴,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这就是多的由来。变,就是由一变为多的状态。
首先,如前指出的,变,不像黑格尔辩证逻辑蕴含的对立面必须是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变完全是“良性”的自然开始和终结的过程,而不诉诸剧烈的动荡。其次,造成变的动因不仅完全取决于内部的因素,而且外部的因素也起作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平衡丧失所造成。其主导变化的因素必然是内部或外部的主要强势方面所起领先。
a论“连系”
“连系”,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连系的意义,远远超过这个词表面的意思,实际上,连系有深刻的哲学含义。
首先,需要辨析词义。在定义上,连系不是“联系”。连系,是单独个体的逐一结合。联系,是连系的结果,表示一个已经组成了的整体。连系和联系,都可以表示“并连”和“串连”,但联系,强调“并连”的意思,而连系,则强调“串连”的意思。连系和“关系”也不一样。关系,有统一行动,协调行为的意思,因此也是一种连系后的状态。连系则强调发生关系的初始状态。连系的另一个意思,意味着要费力气,从一物到另一物发生相关作用,逐步建立可能的关系。这种连系关系的建立,实际上是大脑的功能思考的结果。在连系的复杂和高级阶段,尤其是人的大
脑的思维功能。最后要区别的是,连系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合二为一”,也不相同。后者是将分散的事物作为整体,将个体的本质淹没。而连系的双方,明确保持自己各自的性质,因而仍然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思维的本质,根据范例哲学的观点,是一个由“潜在的一”到“现实的多”的过程,是由“绝对”性质的思维能力,产生相对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当这个思维的结果或内容,思想,代表其相对的自身的“形式”时,在哲学上,称作“范畴”。范畴的例子很多,在亚里士多德为“质料,量,质”等。在康德,如“质,量,模式,关系”等。在黑格尔为“存在,否定,变化”等。这些范畴,按照休莫的发现,完全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他举的是因果的例子)。
那么,范畴作为思维的结果,思想,不用说是主观的结果。更准确地说,是主观的思维“连系”功能的结果 - 这是思维最了不起的功绩。通过思维的连系功能,人类懂得了范畴,如事物的因果关系作用,事物的各种客观规律。科学家称他们为“自然的法律”,哲学家称他们为“真理”,宗教神学称他们为“戒律”。没有思维的连系功能,这些范畴都不会存在于语言中,因而人类的认识也不存在。因为范畴的确定是认识的基石。
当连系运用在思维的“多”时,或自然界纷纭的现象时,连系有二个目标:自然事物和“分析的事物”。自然事物的定义是“自然给定”。如男女,日月,天地,海陆空,东西方,行星和恒星,等等。分析的事物,是思维对事物的“剥开”功能运用的结果,是认识的结果,与自然物本事没有关系。例子如,内容和形式,偶数和奇数,阶级,等等。分析的事物,是人类为了了解自然的规律,所建立的一种利于自己研究摸索方便的方法。
分析的哲学思想,在西方第一次被系统提出作为方法论,开始与笛卡尔。他认为,将复杂的事物,多次分成部分,直到足够简单,来研究其中的各自功能,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这个看起来平常的想法,实际上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性世界观的转变。西方由人类认识方法上自然拥有的,整个模糊看待事物的习惯(在中国叫“天人合一”,因为不可能分开),变为完全概念翻转过来,用思维进行加工,既,进行分析。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从牛顿开始的自然科学研究发展。西方研着这条路到今天,一发不可收拾。
分析的思想创造了人类文明辉煌的成就,尤其在科学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它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它的明显弱点在于,忽略了分析之后事物彼此之间的“连系关系”。最近的例子如世界主要语言学家,美国的乔慕思基的“普遍(万能)语法”的研究。从他提出这个思想到现在,半个世界过去了,并没有结出他当初预想的果实。美国的另一哲学家约翰舍尔称之为“完全的失败”。这基本原因,我认为,就在于乔氏基于的哲学理论是单纯基于柏拉图的“形式”思想和康德的范畴概念,而没有看到语言形式(语法)与语义(内容方面)的广泛连系。所以他的“普遍万能语法”解释不了地球有些民族语言的多样化,与其预言的语法现象完全不符合。
连系的意义,在范例哲学中,被概括为“二加一”,简单写为,“2+1”。它是对柏拉图“形式”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内容”思想,这一西方哲学认识的“二分方法思维”,的重要补充。连系意义的真理性的揭示,必将被多数人认识而走向世界,给笛卡尔开创的近代思维的认识方法,分析方法,500年后,在东方由中文画上圆满的句号。
G二加一
“二加一“,或“2+1”- 是范例哲学的核心方法。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其实智者所见,也是略同。比如就世界观来说。中国古老的朴素辨证思想,认为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如<<易经>>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等思想。无独有偶,西方哲学总体来讲,也是将世界看成二个部分,两种思想交互相应,从古希腊发展至今。一条是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道路。另一条,是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道路。西方哲学二千五百年来,都是沿着两人的思想延伸的结果。甚至从叔本华开始的心理研究的倾向,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直感的满足(direct satisfaction / pleasure)”。
按照当代科学哲学的主要人物,库恩,的见解,一种新的“科学革命”的思想,或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如果能引起思想的革命,它必然不能完全抛弃过去的理论中合理的成分。新的理论只能将旧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小的部分,而自己承担起指导和解释世界的主要力量。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既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态度,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如以上东西哲学对世界的“一分为二”的看法,现在到了这样一个转折时期:这就是范例哲学的开始。范例哲学的灵魂,是将世界的本质看成“范例”。这个世界或范例,不仅仅是“一分为二”,如迄今为止东西方哲学都认为的那样。范例哲学认为,我们的世界的本质是“2+1”。
“2+1”,一方面,继承了“一分为二”的古老哲学思想。另一方面,“2+1”看到了世界“动态”的一面:所以世界的本质,应该用一个算术的表达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分法”。当我们运用古老的辨证法,将世界看成二个部分时,其实我们是将二个部分看成了彼此分开,静止的各部分:这就是“2”。其实,这个“2”中的各部分,不是仅仅分开就完了,而是要“发生关系”,既,存在一种“功能”,将这两者连系起来,来完成事物分开后的“功能”。不考虑“一分为二”的后果,仅仅强调一方面的作用,用之于指导一切,是以往哲学家的错误。无论是仅仅强调来自柏拉图的“理念”或“形式”一方面;还是强调来自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感觉数据”的方面,都是片面的,都不能正确地解释真正自然界的“动态性质”。
当黑格尔在他的“科学逻辑学”中,将“变化”作为“合题”,用来完成“正题”与“反题”的逻辑推导,他就在“下意识”中,将前边二者的“关系”体现出来了。“关系”或“功能”,毕竟与“分开的事物”不一样。正题与反题,都是“静止”的。所以当他将“变化”放到逻辑推论的结尾,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但有使人感到
“变化”毕竟是事实。因为黑格尔认识不到“变化”的哲学本体论上的意义,所以不可能从“2+1”的高度来认识世界本质的问题。这个“关系或功能”,是不可见而生动的,又是隐秘在“一分为二”的背后。所以这个“1”,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例如,太阳与月亮,男人与女人,不是“分开”就完事了。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看到他们的“共同的功能”,才是完全地把握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
他们本身的分开。
动态的“2+1”,不是“静态”的“一分为三”。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将世界看成一个“表达式”,而不是眼前可见分成的“三大快儿”的原因。
谈到分,不能不谈到数学上集合的概念,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罗素悖论,”剃头师悖论”。剃头师因为声称,只给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而陷入两难。用数学语言说,一个最大集合是否包含自身作为成员?不包含,就应该包含。否则,就不是最大集。包含,就不应该包含。因为包含自己,违反了最大集的定义,最大集是只包含那些不包含自己作为成员的集合。
这个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的问题在什么地方?罗素自己的解决办法是“修补式”,既建立一个“集合与类别”的金字塔结构。最下层是具体事物的集,在上面的是抽象事物的集,每一层都只包括可以列举穷尽的所有同类事物。这样就绕开了罗素悖论的问题。那么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思坦,对此如何认为呢?维干脆认为罗素悖论,用后来的话说,是个“伪问题”。在<<逻辑哲学>>中论罗素的悖论,维认为,“陈述句不可定义自身(“No proposition can make a statement about itself, because a propositional sign cannot be contained in itself,”)。
其实,罗素悖论的本质,就是英语中常说的“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这怎么可能呢?再形象点,就是问,世界上有没有这么一把”刀”能切开一切?包括切开自己?听起来这象个”矛盾”,一把连自己都能切开的”刀”,还是刀吗?你别说,还真有。不但有,还人人自带,上帝公平颁发的。
这把刀叫”思维”。思维这把刀,能分割一切,包括自己,还非常锋利,象魔术一样,这就是“思维对思维的思维”。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流派,主要是英语国家的语言分析学派,心智哲学派,和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到其延伸出的“后现代派”,“后结构派”等,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个情形:它们都指向人类的语言对思维关系的研究,颇有百川归海的趋势。前者,从维特根思坦,诺迪,到现在仍在世的乔姆斯基,都将哲学的问题集中到语言本身。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不用说,是“思维深化”的工具,这是福雷格早就发现了的。用瑟尔教授的话(美国伯克利大学哲学教授),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大厦的砖瓦”。在源于“存在主义”一边的欧洲大陆哲学,从海德格尔将“存在S”,既,“个别存在”,到“人的存在(human being)”。到萨特的“存在
先于本质”,再到前不久的法裔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无不将哲学问题指向人类本身,个人,和语言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为什么人类的理智,哲学思考,会有这种现象?这就好像二十世纪物理学进入量子物理阶段,人类无法再将“观测与实体”截然分开一样。哲学的思维,也无法再截然将“定义与被定义物”,一刀二段了。这种“无独有偶”的现象,其实是人类理智成熟和伴随的人类文明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正是在这种僵化的“一分为二”的古老思想碰到自己的“界限”之壁后,范例哲学的“2+1”思想,才产生了。范例哲学强调的,就是我们不能在仅仅看到被分开的“二”的两边,视其为彼此之间无关的东西。而在这个分开后,要看到隐藏在分割背后的“联系”,既“+1”。而这个“1”是如此重要,我们已经到了干脆不能“割开”,而必须看成一个“联系着的整体”的时候了。作为一体,这就是哲学历史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融合,就是到了“形而上学本体论与经验论”的融合的阶段。一句话,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范例(Instance),一个“Package”的时代到了 - 它就是“范例哲学”。
“二加一”,或“2+1”,简要地讲,就是我们发现和辨别事物的二个主要方面后,我们必须在它们双方的背后寻找第三个因素,这就是“1”。这个“1”,就是事物的联系和功能。离开他我们必然不能取得对事物的全部认识,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在AI领域,智能工作者以为机器对数据,语言符号等处理能力极高,就等于意识。在对人的基本需要分析认识上,以为“食,色”就概括了全部人性,看不到联系双方的思维,所起的作用。或将人的性情分为“善,恶”二方,而看不到它们的关系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在哲学上,我们将人们的认识分为唯心或唯物论,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形式或内容,而看不到在这些划分之后的联系和功能。如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将语法现象从语言抽象出来,便认为是找到了人类“普遍适用的语言”,等等。
用范例哲学的这种“2+1”方法观,看传统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存在问题,就不难看出“存在的概念”,有一个结构,而且是一个“三层”的结构。既不仅看见“存在”与“定在”,还必须看到它们的背景,背后的逻辑根据,这就是“在”的存在。我在这里,试图再用这种“2+1”方法来看待意识,以其分析出新的结论。
意识是人人都有,但迄今为止人类知之甚少的领域。现在国外的的分析一般将意识视为“有目的的活动(intentional act)”,然后分析,如哲学的“现象学”。我将独辟蹊径,将意识分为“前台的成形”概念和“后台的背景”概念,然后再加“1”,既“前台与后台”的关系。
“什么是前台成形”呢?前台成形,意味着它是思考/意识的目标形成,既“显性(become positive)”。表白意识已经形成了一个概念,所以这个概念可以称为思维的目标。“后台的背景”,就是意识还在“暗中”,还没有成熟,没有成形,还不能成为一个个别的概念。“前台与后台的联系”,是说,思维注意到自身的这种辩别区分两者的动作,既思维对自己的辨识行文有反思功能。
这个目标“前台成形”,又可以具体地分二类。一类是“经验”和“经验的构架,范畴”,然后再加上“经验与范畴的联系”。经验是我们经过感官搜集材料到的材料,容易理解。经验材料只有在范畴得到正理,然后才有意义,就是康德等人列出的范畴。康德认为它是人的先天能力所致。经验与范畴的联系,是说经验对范畴的依赖。好比范畴的出现,是经验根据环境“强迫”范畴形成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意识不受周围世界的限制,则范畴可能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如我们在梦中一样。
第二类,是意识的“逻辑”方面。根据“2+1”的方法。我们可以也在意识中看到,“个别概念”,“一般概念”,和从“个别概念上升到普遍概念”的路径,这三种状态的存在。比如欧几理德通过对“点,线,面....”的个别概念定义,就可以推导出几何判断的一般规则,普遍适用。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由个别上升到普遍。再由普遍推到个别。而这两套逻辑通道的弱点和优点,只有统过对同道双方的单独认识,才能辨别。这就是“+1”的联系功能。
A“第三哲学”与范例哲学
看到这个名字,如果读者感到陌生,是正常的,因为是我第一次这么称呼哲学,如果不恰恰与其他人巧合的话。关键的问题是看是否说的有道理,留待读者评判。
哲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他所说的“第一哲学”,指的是研究“物理学以外”涉及的学问,如形而上学,道德学,和心理感受(心理学的起源)等。具体来说,他
意指柏拉图所谈的存在,既根本的存在,或称一切“具体存在的存在”,也叫上帝。
我称这个存在为“存在C”,既,大写的存在。存在C,是不庸质疑的。因为它是“质疑”的基础。所以如果要质疑存在C,这个疑问句本身就是个矛盾。第一哲学,同名也叫“本体论”或“形而上学”。
在存在C之下,还有一个“个别事物”的存在,或叫现象界的存在,用康德的话说。我称这个存在为“存在S”。既,个别存在,或小写的存在。存在S的存在,是偶然的存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谈的存在(Das Sein),或“human being”,
就是这个具体地存在,既"存在S"。不论存在C也好,存在S也好,既然都是谈论存在,所以都可以统称为“第一哲学”的对象范围。
那么有没有“第二哲学”呢?首先,这个“第二哲学”的词又是我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别人这样称呼。什么是“第二哲学”的定义呢?我认为,第二哲学应该是关于“形式”的讨论。从柏拉图开始,古希腊哲学就将世界上的事物分为本质与现象的作法,虽然当时的用词和概念并不是如此明确。关于“形式”的思想,在柏拉图以前,就有毕达哥拉斯“数是一切”的思想。毕本人没有留下来自己的言论,但从他人的记载中,毕达哥拉斯派的神秘,不仅是数学,还涉及到音乐等,及追随者众多,都说明了这一派别在当时已是声势浩大。
从事物的数学的形式,到亚里士多德自己发现的语言的形式逻辑,既,真值形式,都是关于“形式”的研究。关于形式的研究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形式是真理的本质。事物的形式是不变的,内容是变动的。只有抓住了事物的形式,才是掌握了事物的本质。所以形式重要的思想二千多年来一直在西方哲学中流传下来。不论是关于数学的研究,如公理系统的发现,还是近代福雷格开始的数理逻辑的发现,包括哥德尔的对形式系统的“不完备定理”,一直到维特根思坦关于语言的研究,都是这种研究形式古代思想的继续。现代计算机思想的核心,“图灵机”的本质,就是一个处理形式的机器。所有这些研究,都可以看成“第二哲学”,既,关于形式的研究。
最后,什么是我所谓“第三哲学”呢?第三哲学,就是“研究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间的关系及功能”的哲学。第三哲学,就是“绝学”,或称“范例哲学”,也就是一分为二后的“2+1”。它的核心思想,是研究“思维的本质”。既,思维如何将分开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思维如何看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存在C和存在S的关系,存在S的产生,消失,在变化过程中的联系和功能。第三哲学研究的不是静止的,被分开的两个世界,无论是“存在C和存在S”之间,还是“形式与内容”之间,还是
“语法与语意”之间,还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间,这些各自分开的领域。而是研究这分开的双方,如何联系在一起,如何体系其各自与对方关系间的功能。比如,人的研究,可以单独研究男人与女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很多特点和功能。这些各自的单独特点和功能,都是“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研究的对象。第三哲学,既,范例哲学或绝学,重点是研究“男女之间的关系”,男女之间联系,存在什么样的功能。
只有进入了第三哲学,我们才能发现上例中类似的关于人的最为重要的特点,延续生命如何可能的问题。这就是懂得范例哲学,这个“第三哲学”重要的意义。再比如,不懂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AI工作者和图灵本人,认为单纯的形式处理机器,就等于人的意识的错误来源。
H重生原则
借用大陆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流行词,叫做“被和谐”。你还可以“被喝茶”,“被旅游”等。这里不谈政治的话题,而是借题发挥一个“被”字的思辩意义。被,指得是一个特定的环境,你在其中而非你自愿的选择。我们是不是“被出生”,“被教育”,“被文化”,最后,我们将“被(上帝)遗弃”呢? 有些“被”,是不得已的,如出生。但另一些,我们确是可以选择,而且应该选择。除非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决定,而被“被”了一辈子,直到被(时间)遗弃。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没有考察过的生命不值得继续。这就是说,一个人,不是一个猪。人生必须自觉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主动地谋求去改变这个世界。
从新的哲学,绝学,角度讲,人有一个思维,这个思维必须在生命结束前的一个时刻,认识到思维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古人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这个重新认识,就是“重生”。思想需要“重生”,道德需要“重生”,社会需要“重生” - 简言之,一切与人有联系的事物,都需要“重生”,这就是“重生原则”。因为物质的“重生”,我们一代比一代的汽车造的更好,我们有了互联网,物质文明一直前进。因此我们的精神生活,也需要“重生”,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重生”。我们干脆将“重生”视为一条“定律”:没有“重生”的生命,不值得继续。
“重生”,使我们返朴归真,使我们回到了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使我们真正实现了,人的精神生活作为人生的最高意义。使我们脱离了人的“食色”,这一无异于动物本性,的原始定义。
我们这样作是为了取悦谁呢?是想让上帝在收回我们时夸夸说,“看来是没有白借给你一个我自身的拷贝呀”?不是。是我们作为一个“有限物质和无限物质结合”的唯一自然物,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在离开之前,已经将这个世界变得比我们出生的时候更好些了。
再谈范例哲学的“重生原则”
我以前谈过,范例哲学的“重生原则”,意味着这一切“自然状态”,既与生俱来的观念,在思维成熟后,都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义,从新的角度来看待。例如英国霍布斯谈到的人类处在野蛮状态时,在开始组织第一个政府前的“自然状态”中脱离出来。其实,不仅是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人类的认识所面对的一切自然状态,都需要这个重生原则,以重新确定认识对象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如同苏格拉底所说:“A life without examination is not worth living.(没有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继续)”。重生原则的上述意思,可以看成熟是“对外”的行为。重生原则还有一个“对内”的意义,既“思维与身体的关系转变"。
思维,或心灵,在一个人从儿童成长为大人期间,随着身体的成长,思维也在不断成熟。什么是思维的“自然状态”呢?就是心灵一直寄托在身体躯壳的庇护下,成长之今。身体是在喂养心灵,心灵是在关注身体的“物质需要”,如人的吃喝拉撒睡等。在思维逐渐成熟之后,心灵开始了自己的觉醒,如同女子的生理变化一样,这是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的。但这一转变能够走多远,因人而异。总的来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灵的“觉醒”状态,属于低级阶段。思维或心灵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不仅是保证身体的需要,这么一个自然状态的无限延伸。心灵开始找寻自己作为人,存在的意义。在这个阶段,心灵开始发现自己与普通动物的区别。这种人占大多数。
第二阶段,心灵的“向往”状态,属于中级阶段。思维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越来越不满意与身体需要的自然关系,开始轻视身体的要求,而逐渐增强了心灵的需要。但如果思维与身体的欲望产生矛盾,在心灵与欲望之间必须二中取一时,心灵最终还是屈服了身体的物质要求。表现为心灵的“叶公好龙”现象。这种人数较少。
第三阶段,心灵的“投入”状态,也就是最高阶段。思维在这个时期,完全认识到了自己身体躯壳的偶然性。自己的身体,好像是运载灵魂飞翔的多级燃料箱-一但完成功能,就可以完全抛弃。心灵认识到自己的“全部意义”,就是与绝对/上帝/必然,合为一体,融入一具。除此以外,世界没有其他的意义。思维在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才完完全全地从身体的偶然性形成中,解放出来,完全意识到自己的使命。
第三种人,如苏格拉底,中国的圣人们,老庄孔孟等,张志新,林昭类似的人。其他人(如徒子),还是浑浑噩噩的大多数。糊里糊涂而来到这个世界,有一天又要糊里糊涂离开这个世界 - 永远也没完成心灵/思维对身体的依赖,永生永世都是自己身体欲望的奴隶。哲学家这样看我们:世界的一个偶然性而已。我们也是这样看自己脚下的蚂蚁。这本质上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为一个家庭正常的父母所不为,何况一国人?国民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河里捡到一个金戒指,其他人就呆在河里不出来了,再往前走,倒霉的事是必定要发生的。人不是动物,人应该聪明些,看的远些,在没渡河前就已经对河的情况了如指掌才对。
我要解释的“绝学世界”的图解附此:
I 对世界的基本划分
人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中,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自己周围的一切。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产生了:人既然经常发现新的事物,说明这些事物在自己发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人们没有认识到罢了。同理,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也许象这些个别的发现一样,只是我们已经发现了,有没有我们未知的世界呢?未知的世界不也同样地已经存在了吗?人还发现,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一个过程,既都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什么是导致起这个过程的原因呢?
这些追根究底的疑问,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的问题。他们是人类智慧的终级问题,对世界“绝对性质”的疑问。这就是新的哲学,被称为“绝学”研究所探索的领域。
绝学探讨的这类问题,并不是自己特有的问题,而是经典哲学和哲学的起源,宗教,都在研究的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终级问题。所不同的,仅在于绝学称这个“根本的原因”,为“范例原型”,宗教称为“上帝”,“神”,中国文化称为“天”或“道”,等等。这个“根本原因”或“终级动力”,是一切研究人类智慧的学说或理论或猜想等,最高疑问所得出的共同的答案。
在绝学看来,“范例原型”不是人类思维逻辑链条的“最终一环”,因为“因果逻辑”不能到达对世界本体的认识。这个认识只有超越理性的范围,由人类智慧中更高级的“新发现”的思维认知,既“悟性认知”,才能达到。这就是“范例原型”如何产生的原因和基础。
从“范例原型”这个词的产生来看,它是因为在范例原型以下的一切,都是一个“范例”。范例,如同计算编程中的一个概念。一个计算机程序要运行,必须要有程序员写出一套功能。用现在流行的编写方法(OOP),程序多半是在范例下运行。而范例的规定(CLASS),已经事先编排好了。程序运行时,如果这些功能不发挥作用,则这些CLASS可以视为根本不存在。但如果计算机需要运行这些功能,则必须首先启动范例(Instance)。随后所有所需要的指令,都由这些范例完成。当程序最终完成之后,范例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被毁掉。
如果以上例子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可以把范例看成一个“章”或“印记”。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章子”的重要。多年前,人们说出国等于“扒一层皮”。许多要出国的人就是为了几个章子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才能办成。现在好一点了,但章子在大陆的功能还是很大的,如果想回去办企业,最好不要轻视它。
1我对“绝学新世界观”的解释
范例的世界,从绝学上看,来自范例原型。范例原型产生范例,如同Class产生Instances。
范例是“条件和本质”的一个共同体。范例的存在,不仅仅是"das Sein" (being/存在),
而且首先是一个“Package”。这里强调的是它的条件性。没有条件,就没有"das Sein"
。如果你要问,黑格尔不是已经讲了,das Sein 是第一个属性,是没有“任何规定
性”的属性的吗?我的回答是,条件,作为范例这个"Package"的前提,首先是“潜
在”的前提。没有这个潜在的条件,就不存在这个"das Sein",既范例。
所以范例是一个“Package”,强调的是“条件和存在”的一致性。不可不谈条件地去谈存在。因为“存在”和“本质”是同一的。否定条件就是否定存在,"没有条件的存在"和"没有存在的条件",都是无稽之谈,如同"没有本质的存在"或"没有存在的本质"一样。
从范例原型出发,条件的规定性,决定了范例的本质。范例的本质表现在图上为,范例A,范例B...等,直到范例N-1,范例N。这就是“范例的集”和范例原型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和“元世界”的关系。我们只有有限的知识对于范例A。只有“有
限的感觉”对于范例B,范例C等等。后者也许是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或是在梦中,或是在数学,几何或逻辑学的演算中,或在我们死后等等,我们几乎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确切的知识。我们只是隐隐约约地感到,在我们的感觉以外,似乎还有存在着别的
世界,它们和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不同。但这些世界也是有一定的“规定性”,如同我们的世界一样,它们不是混乱的,不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只是我们对它们所知甚少罢了。决定它们规定性的因素,同样是范例原型。不过,我们并不知道范例原型是如何规定其他的范例Packages,如同我们也不知道范例原型是如何决定了我们范例A的Packages一样。
在我们范例A的Package中,我们范例A的最基本条件,最少是一对“共扼”量,既,时间和空间。我们无法逃出时间或空间,来认识范例A以外的任何无形物质,使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因为我们的一切观测仪器和我们人类的生理构造,决定了我们只能生活在时空之中,因而只能认识时空中发生,可以出现至少一次以上的事物的过程。
在我们所知道的范例A的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别的更高智慧或身体结构不同的生物。因为人类已经从普通范例进展到高级范例。高级范例已经突破了普通范例的有限性。所以人类在范例A中,已经达到了“有限中的无限”。范例原型的必然性,已经通过范例A,在它的世界中以“人类”的方式的偶然性,体现了出来。对于范例原型决定具体范例时所面临的无限大可能性时,突破普通范例的相对性而达到“无限与绝对的范例原型自身性质”的拷贝,已经在“人”所存在的范例A中得到了唯一一次机遇的实现。
在探讨范例和范例原型关系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范例原型,宗教的最高主宰,如神,上帝,造物主等,都属于同一范畴。这些最高范畴来自人类古老文明起源的四大河系中的三个: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的佛教文明和尼罗河的埃及文明。但不包括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尽管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明至今。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仅仅达到“道”的高度。“道”的本质无论指”阴阳”还是指“规律”,都属于时空范畴之内。“天”,“地”,“气”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在普通范例的
范围。道的观念,是抽象于自然宇宙的概念。中国人没有宗教,因而没有探求到更深远的问题:如,是什么决定了了“道”?“道”背后还有什么支配的力量。而这些进一步的问题,只有在宗教中才能得到答复。这就是其他三大文明区别于中国文明的地方。
2科学产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主要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人类的古代文明,曾有过四大河流域的发展历史。可是只有古代巴比伦文明一支,导致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其他三支,都没有产生严格的科学。如同人类历史上其他次级小的文明和失去的文明一样,如南美洲的墨西哥马雅文明,秘鲁印伽文明,北极圈的爱思基摩人的文明,都先后发生过,又自行消失了或局限于很小的地域。
可以说,人类多数文明的产生,都没有导致今天的自然科学的产生。那其他三大文明是否也同那些小的自行消失的文明,没有本质的区别,既对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不起决定的作用?
如果我们今天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是偶然发生的,那么其他文明也会或迟或早地导致自然科学。所以对以上问题的答案,其他文明包括中华文明,都无所谓。如果今天的自然科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其他文明,我主要关心的是起因黄河流域的我们祖宗的文明,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走到这一步了。
在我看来,自然科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它体系了人类抽象思维的成熟,和思维逐渐走向清晰,明确,和精密的历史趋势。这个必然的过程,可以总结为十大步骤如下:
1语言, 2宗教, 3哲学, 4逻辑, 5几何/数学, 6公理, 7经验, 8结合, 9预测,10证伪。
语言的要求,主要是必须产生一种符号性语言。它可以简化,并有明确的结构功能,使他准确地代表自然世界的物质的二个方面:现象和本质。(菲尼基人的字母)
宗教的要求,需表达一种“等级”的观念。从一到多,从最高权威到下属的系列。(古希腊多神教)
哲学是人类思维思辩方法发展的结果。它需要继承宗教的背景,而用非神话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和自然。(古希腊哲学)
逻辑的要求是,首先开始于对“真值”的探求开始于语言中。明确语言中推演和归纳的规则,全称特称的区分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几何/数学的要求。基于思辩逻辑的发展,寻求数量化和几何求证自然,经济中的问题。(埃及,希腊)
公理系统的建立,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它开创和代表了逻辑和几何的结合的范式方法,为逻辑和数学在以后的结合立下榜样。(古希腊欧几里德)
J“2+1”- 范例哲学的灵魂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其实智者所见,也是略同。比如就世界观来说。中国古老的朴素辨证思想,认为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如<<易经>>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等思想。无独有偶,西方哲学总体来讲,也是将世界看成二个部分,两种思想交互相应,从古希腊发展至今。一条是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道路。另一条,是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道路。西方哲学二千五百年来,都是沿着两人的思想延伸的结果。甚至从叔本华开始的心理研究的倾向,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直感的满足(direct satisfaction / pleasure)”。
按照当代科学哲学的主要人物,库恩,的见解,一种新的“科学革命”的思想,或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如果能引起思想的革命,它必然不能完全抛弃过去的理论中合理的成分。新的理论只能将旧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小的部分,而自己承担起指导和解释世界的主要力量。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既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态度,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如以上东西哲学对世界的“一分为二”的看法,现在到了这样一个转折时期:这就是范例哲学的开始。范例哲学的灵魂,是将世界的本质看成“范例”。这个世界或范例,不仅仅是“一分为二”,如迄今为止东西方哲学都认为的那样。范例哲学认为,我们的世界的本质是“2+1”。
“2+1”,一方面,继承了“一分为二”的古老哲学思想。另一方面,“2+1”看到了世界“动态”的一面:所以世界的本质,应该用一个算术的表达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分法”。当我们运用古老的辨证法,将世界看成二个部分时,其实我们是将二个部分看成了彼此分开,静止的各部分:这就是“2”。其实,这个“2”中的各部分,不是仅仅分开就完了,而是要“发生关系”,既,存在一种“功能”,将这两者连系起来,来完成事物分开后的“功能”。不考虑“一分为二”的后果,仅仅强调一方面的作用,用之于指导一切,是以往哲学家的错误。无论是仅仅强调来自柏拉图的“理念”或“形式”一方面;还是强调来自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感觉数据”的方面,都是片面的,都不能正确地解释真正自然界的“动态性质”。
当黑格尔在他的“科学逻辑学”中,将“变化”作为“合题”,用来完成“正题”与“反题”的逻辑推导,他就在“下意识”中,将前边二者的“关系”体现出来了。“关系”或“功能”,毕竟与“分开的事物”不一样。正题与反题,都是“静止”的。所以当他将“变化”放到逻辑推论的结尾,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但有使人感到“变化”毕竟是事实。因为黑格尔认识不到“变化”的哲学本体论上的意义,所以不可能从“2+1”的高度来认识世界本质的问题。这个“关系或功能”,是不可见而生动的,又是隐秘在“一分为二”的背后。所以这个“1”,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例如,太阳与月亮,男人与女人,不是“分开”就完事了。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看到他们的“共同的功能”,才是完全地把握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他们本身的分开。
动态的“2+1”,不是“静态”的“一分为三”。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将世界看成一个“表达式”,而不是眼前可见分成的“三大快儿”的原因。
K“2+1”- 范例哲学的灵魂(2)
”剃头师悖论”说,剃头师因为声称,只给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而陷入两难。用数学语言说,一个最大集合是否包含自身作为成员?不包含,就应该包含。否则,就不是最大集。包含,就不应该包含。因为包含自己,违反了最大集的定义,最大集是只包含那些不包含自己作为成员的集合。
这个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的问题在什么地方?罗素自己的解决办法是“修补式”,既建立一个“集合与类别”的金字塔结构。最下层是具体事物的集,在上面的是抽象事物的集,每一层都只包括可以列举穷尽的所有同类事物。这样就绕开了罗素悖论的问题。那么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思坦,对此如何认为呢?维干脆认为罗素悖论,用后来的话说,是个“伪问题”。在<<逻辑哲学>>中论罗素的悖论,维认为,“陈述句不可定义自身(“No proposition can make a statement about itself, because a propositional sign cannot be contained in itself,”)。
其实,罗素悖论的本质,就是英语中常说的“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这怎么可能呢?再形象点,就是问,世界上有没有这么一把”刀”能切开一切?包括切开自己?听起来这象个”矛盾”,一把连自己都能切开的”刀”,还是刀吗?你别说,还真有。不但有,还人人自带,上帝公平颁发的。
这把刀叫”思维”。思维这把刀,能分割一切,包括自己,还非常锋利,象魔术一样,这就是“思维对思维的思维”。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流派,主要是英语国家的语言分析学派,心智哲学派,和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到其延伸出的“后现代派”,“后结构派”等,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个情形:它们都指向人类的语言对思维关系的研究,颇有百川归海的趋势。前者,从维特根思坦,诺迪,到现在仍在世的乔姆斯基,都将哲学的问题集中到语言本身。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不用说,是“思维深化”的工具,这是福雷格早就发现了的。用瑟尔教授的话(美国伯克利大学哲学教授),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大厦的砖瓦”。在源于“存在主义”一边的欧洲大陆哲学,从海德格尔将“存在S”,既,“个别存在”,到“人的存在(human being)”。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再到前不久的法裔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无不将哲学问题指向人类本身,个人,和语言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为什么人类的理智,哲学思考,会有这种现象?这就好像二十世纪物理学进入量子物理阶段,人类无法再将“观测与实体”截然分开一样。哲学的思维,也无法再截然将“定义与被定义物”,一刀二段了。这种“无独有偶”的现象,其实是人类理智成熟和伴随的人类文明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正是在这种僵化的“一分为二”的古老思想碰到自己的“界限”之壁后,范例哲学的“2+1”思想,才产生了。范例哲学强调的,就是我们不能在仅仅看到被分开的“二”的两边,视其为彼此之间无关的东西。而在这个分开后,要看到隐藏在分割背后的“联系”,既“+1”。而这个“1”是如此重要,我们已经到了干脆不能“割开”,而必须看成一个“联系着的整体”的时候了。作为一体,这就是哲学历史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融合,就是到了“形而上学本体论与经验论”的融合的阶段。
一句话,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范例(Instance),一个“Package”的时代到了 - 它就是“范例哲学”。
第五篇 范例本体
范例本体论,所表述的是范例哲学的最根本的思想。真实的思想,按照巴门尼德的观点,就是真理。因为上帝所代表的真理不会出于双重地方,既又来自自然界本身,又来自思维。因此,按照巴门尼德的证明,这只能说明思维和自然的一致。
范例本体论如果指出了真理,那它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在于扩充人类认知能力和范围,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在传统哲学中,人类的本体论(形而上学)首先是回答三大问题。1) 我是谁?2)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3) 我应该怎样生活?最后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存在?”。
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1) 我是范例,而且是高级范例;2)我在时空,既范例,中的出现完全是偶然性的;3) 我的本能是认识到范例的功能和发挥范例的功能。用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既,第一哲学的概念,第一个问题说的是人生命的本质,既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概念;第二个,生命是现象;3) 第三,范例的道德观。
范例哲学的本体论,是划出了思维的界限。因为思维是“绝对”背景中的一部分,是水滴和大海的关系,所以思维既是世界本身。这样,范例哲学的本体也就划出了世界的界限。也就是说,人类所能想到做到的任何事情,都在范例哲学的概括之内了。因为思维的本质,等同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绝对,是不可以怀疑的。因为怀疑绝对导致自相矛盾。而存在是可以怀疑的,犹如中国的庄子作梦变成蝴蝶,醒来之后,分不清自己是庄周作梦变蝴蝶,还是蝴蝶作梦变庄周一样:(身份)存在的错乱。而在绝对的范畴中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绝对是“潜在”和“背景”,不是“现象”。存在,是现象,而不是潜在,这个区别。
任何真理,其根本的性质都是公理和定理的关系。真理一旦被揭示,随着被承认,就变成了公理。由公理,人们又逐渐发现了其命题隐含的新的命题,就是定理。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更高级的阶段,人类的文明发展紧跟其后。
认识到范例哲学的绝对范畴,就是认识到关于“绝对”的真理 - 这就是人类哲学认识深度在单纯增加的“量变”,后带来的“质变”。
本体论,研究的是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的“重口味”。我们的感观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sense data”,用哲学的分析语言说。这些来自感觉数据,数量够不够,质量高不高,能不能使大脑的思维,既理性,作一个无可质疑的判断,就是我们心灵的责任了。举例,中国人喝茶有很长的历史了。对茶的质量好坏,经常喝的人一般一品,就品得出来。将不好的茶误当作好茶的人,多半是没有喝茶经验的人。在国外,西人喝咖啡,我认为也是一个道理。我不常喝咖啡,对咖啡知识甚少。如果要喝,则多半是“plain, cream, no sugar”,就完了。我绝不碰什么“chestnut”, “black”之类。因为其他味道对我,都是除了苦了还是苦,没有其他味感觉。如果你爱好音乐或唱歌,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希望歌词成为清唱,或音乐,比如钢琴或提琴,仅仅是独奏,而去掉其他的任何生音。更或者,如果你谈过恋爱。你主意过自己对颜色的挑选吗?在你激情最高的时候,在见到女孩时,你只希望对方的裙子是红的,而且是一色的大红,不加杂任何其他的条纹或花朵?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和强烈的表现,尽管你也许是无意识的。
人这种对味道,声音,颜色的感觉,随着体会的增加,达到了一种抽象。既,心灵将其抽象出其精华的部分,浓缩,集中到一点上。它使你的感受更强烈,甚至会到达会喷发的临界点,就是我们的理性传递给感觉的反馈信息,这也许是从心理上感到满足的原因。感觉会这样,理性思维也会这样。当一个人习惯与理性的推理思考,比如逻辑推理,或数学演算,和哲学思辩,他/她也会希望有同样的“浓缩物“存在。如果他在读哲学,这篇哲学文章是否有足够的“哲学味道”,他就能体会。而拖泥带水或滥竽充数的哲学文章,谈心理感受,谈文学描述等,常混淆与哲学思辩的区别就容易被识别出来。简单的原因就是,那些非哲学思辩的文章,“哲学的味道”不够,不来劲儿 - 这就是你读他们时的直觉。
什么是“哲学味道”最强的主题?我认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探讨的内容,既,形而上学,本体论,最强烈。其他如认识论,超验的道德等题目,也是哲学味道很强的主题。当然这就看每一个人自己的哲学理解程度,自己的感受能力和思维的抽象能力了。
根据以上的思想,我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一,形而上学是讨论“绝对”,“必然”的问题,否则不是第一哲学,甚至不是哲学。如讨论的题目是“焦虑,关心,死亡”等,则都是心理学问题,不是哲学问题。二,关于绝对或必然的讨论,只能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样”的问题。前者是哲学家的问题,后者是一切非哲学家,如心理学,科学,社会学等关心的问题。三,形而上学的讨论界限,以时空范畴为界。时空前是普遍的“存在”,时空后是个别的“存在”。四,在这个意义上,范例哲学,可以分为“范”,与“例”,两个部分。前者是普遍的“存在”,后者是个别的“存在”。五,人在自然界的出现,是必然的真理自我揭示的必然过程。绝对必须以相对而显示。相对的显示对真理同样重要。六,真理的标准,对普遍存在和个别存在不同。对前者普遍存在自身,手段是“揭示,曝光,显示真相”,性质是“公认,不证自明”。对后者,是其他个别的存在发现,性质是“符合,一致,适用”,是所谓“检验/验证真理”,如物理学一样。七,“绝对真理”走过的历史:1形式(柏拉图) 2内心(笛卡尔),3范畴(康德),4绝对精神(黑格尔),5超人(尼采),6存在自身(海德格尔),7思维(范例)(待证明)。这样七个阶段。
A哲学与哲理的区别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宗教分离出来,约2500年多前,经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既有方法方面,又有内容方面。每次变化的前后,目标和手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这里不能细致讨论,只能举几个例子来概括。
在哲学的第一时期,既通常所说的的“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本体论和形而上学(暂时用这个后来发明的名词),混杂在一起。在本体论方面,哲人讨论的主要是“存在”的问题。在形而上学方面,是这样几个主要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应该怎样生活?世界是什么?等等。哲学的主要派别有米利都的世界变化派,伊利亚学的世界恒定派,毕达格拉斯学世界数字派,伊必鸠鲁原子派,智者的自我中心派,等等。有点象中国的春秋战果百家争鸣的时代。
到了苏格拉底时期,这师生作为哲学史开端的三巨头,还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尤其是后两人,整个改变了哲学发展的方式和内容。与其讨论没有结果的本体论和形而上问题,他们决定采取“拿来主义”,然后将哲学的问题都转为“...,又如何发展变化的?”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将哲学的“为什么”问题,转为“怎么样”
的问题。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一次转变。顺便说一句,在两千年后,当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裂出来的时候,思维的转变是“一模一样”的结果,既,哲人们不在问“为什么?”的哲学问题,而是着手解决“怎么样?”的哲学问题。本来的哲学家,慢慢变为了科学家。这可以看作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二次转变。由此是否可以说,“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转换,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经之路呢?
让我回到哲学的第一个转变上来。柏拉图和亚氏,都主要是通过分析语言来达到这个转变的。他们具体的思维方法是,与其在思维中着重对世界的猜想,不如干脆转为在思维中探索事物逻辑的发展和逻辑值,既,真还是假。这种探索后来发展成为人类的理性追求,和对真理的执着。也就是说,他们追求世界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凡是哲学家,就应该揭示出客观的,世界内在的,逻辑规律。从这种哲学的追求精神,我们也可以想象为什么后来自然科学会诞生了。
哲学思维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揭示,到了黑格尔时期,开始了一个新的转变。黑格尔不是自己发现一个关于世界的新的真理,而是从重新包装了一个古老的古希腊时期流行的论战方法“辩证法”。黑将其夸大到可以应用到世界所有的领域,无论是在逻辑概念上,还是在语言形容上,加进了自己大量个人的想象力的论述。后来黑氏思想的发展和后果不用说了。有一点确定的是,他将哲学关于自然真理的发现,与个人的笃撰和意愿混淆在一起了。
第一个开始厌烦“理性的专横”霸占了整个哲学园地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他的观点当时主要是对笛卡尔为代表的欧洲哲学思维传统的反叛。到了黑格尔时代,反对黑的“半真半假的辨证法”的,是他的同胞哲学家叔本华。这就是“哲学向哲理化转变”的开始(“to be philosophy or to philosophize?”) 。以后的历代哲学家至今天,无不继承了这两种不同的哲学目标。既,传统的哲学揭示客观规律和真理的道路,和对一个哲学的领域哲理化描述。前者的继承者,是英语国家的分析哲学学派,包括胡赛尔的现象学,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分析学派等。后者的继承者,是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还有海德格尔,萨特等等。正是这种哲学目标的不同,在有人赞扬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深刻的哲学家时,还有人批评海德格尔根本不是
在讲哲学。
我倾向后一种意见。因为,哲理可以用于一切领域,而哲学永远只是一个领域 - 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范例哲学”为“绝学”的原因:传统的哲学已经是一团浆糊了。
B哲学史上“必应(being)”与 “睿仁(reason)”之争
人类哲学史上,也象其他领域如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充满各种争斗的。除了人们常提到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前者以柏拉图为代表,后者为其学生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还有一被遗忘的争斗,就是“必应(being)”与“睿仁(reason)”之争。
古希腊哲学家们在苏格拉底以前,有很多学派,比较著名的有德莫可立特的原子派,伊立亚派,智者派,米立都派等。一个经常争论的题目就是,“存在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等这类问题。这也就是有“必应”,既,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到苏格拉底时代,争论的没有什么结果。当苏的学生柏拉图的时代到来,柏拉图干脆将这个问题作为“given”,既不再质疑,作为结论接受下来。就像后来的自然科学产生一样,不再问“为什么”,而改问“怎么办”一样。柏拉图提出了“睿仁”的思想,企图以此寻找世界不依赖人类而存在的客观真理。这个转向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来是一种人类精神上的好奇心,一下变得追求真理的使命,使人不敢怠慢。整个他的学生亚氏的逻辑学和后来的科学,都可以看成是这个转向的结果。人类“睿仁”这方面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这种积累在走了二千多年后,第一个醒过来发现这条路有问题的是叔本华。他对逻辑体系越搞越繁复提出了抗议。他认为康德的认识论,柏拉图的思想和印度佛教的思想,才是哲学的“正路”。他对逻辑的世界,睿仁的世界感到压抑,对世界充满悲观。他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写了“意志作为世界的表象”一书。他企图与当时名望顶峰的黑格尔比武,结果大败。继承了他这个看法,重新提起“必应”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克早年也受欧洲大陆风靡一时的黑格尔思想影响。但当他听了谢林的反对黑的讲演后,感到谢林根本不懂黑格尔。从此他另起炉灶,并且身体力行。
克的思想是,必应的问题,根本不是睿仁能够解决的。因为必应与睿仁根本是两个世界,是不同的选择问题。他称这两种选择是,一种以“美”为根本追求的人生;令一种为“道德”所追求的人生。这样,克就奠定了作为后来欧洲大陆“存在主义”的创史人的地位。受他的思想影响,后来的尼采,胡赛尔,海德格尔,一直到萨特,都是“存在主义”的思想继承者。他们前几位,如尼采,跟本还没人来得及告诉他属于是存在主义,就去世了。海德格尔干脆就不承认自己属于这个阵营,嫌其限制了自己。大哲学家中,只有萨特公开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他又否认受克的影响。
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必应与睿仁,都是思维的部分。前者是基础部分,既“在”,的方面;后者是范例部分,既“存在与定在”的部分。正是存在与定在二者,构成了范例本身。正是有“在”的基础,才产生了范例,既出现了存在与定在所构成的范例。
一切显现的事物,无不在本质中。一切本质属性,必然最终要暴露在显现中。这条真理,也适合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本身。
本体的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的问题。古希腊讨论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之前,曾经讨论过存在(being)的问题。伊利亚派的代表巴门尼德,还得出“存在与思维一致”的观点。总的来讲,到苏格拉底时代以后,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存在问题的争论悬而未决,他们接过存在问题的讨论后,由“存在为什么?”转变成“存在怎么样?”的问题。如同自然科学家看待世界一样,他们不问“为什么”的哲学问题,而是专心于“怎么样”的科学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在他们之后都讨论过存在的问题。这些讨论的观点大致可以归入下面几类。
a) 存在是自身的定义(“being as such”)
b) 存在是独一类的性质
c) 存在是个别的存在(每个个别事物)
d) 存在是普遍的存在(世界)
e) 存在是思维/精神的性质
f) 存在是人的存在
等。
西方的哲学家多数都最少同意一种定义。许多人,如黑格尔和海得格尔,将存在定义多于一个以上意义使用。总之,都不能脱离人类语言的谓词分析,自然界或思维的范围来定义。都不能脱离“存在什么”与“什么存在”的主谓语联系。在这种认识下,存在概念变成了关于个别的存在,变成了具体的存在,变成了偶然世界的存在。因为存在概念本身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与其他存在发生关系。这种变化的存在作为个体存在,所以生存在时空中,受时空的限制。加之哲学家的个人想象和偏好,将存在的概念变成自己可以随便打扮的哲学婢女,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不必要的心理感受成分。
一个任何深刻的理论,必须有本体论的支持。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将从定义开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在没有进入详细论述之前,一点题外的话。我发现许多中国的读书人在研究世界看待自然时,常有三个明显不懂的问题:一,不懂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将两者混淆,或以一方代表另一方。原因在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关于主观看法和客观事实的区分概念。中国人一讲“天一合一”,缺乏分析的意识,就将自己的理解和事实混为一谈,或将自己的将来期望与现实混为一谈。中国传统的思维没有“精细”的概念,而代之以“糊涂”,或“模糊”为“美”潜在意识,甚至以”不言”为高明(如中国的禅宗),片面地强调悟性等。这些思想障碍,阻止了真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理论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二,不懂思想理论创新和继承的关系。中国人一说创新,就要革命,要全盘推倒重来。一说继承就要“保皇”,要全部原封不动地维持旧有的体系。不懂创新是在继承的前提下才能创新;真正的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这种关系。表现为思维方法简单。经常以重复性的“叠床架屋”代表复杂,以神秘主义代表深刻,比如在中国文字的产生上。三,不懂系统性的感念,与现代科学哲学关于思维理论的前沿发展脱节。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不懂,正像科学是个系统,一切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必须首先是个系统。理论的结构必须有本体论的支持,如科学本身一样。而这个本体论不是神秘主义,而是一个公理性的前提。最后定理的发现要与实际数据和事实挂钩。由于这些思维方法训练的缺乏,许多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中的知识分子观点,随处可见。改变中国的社会,首先必须找出中国知识分子学术研究方法上的薄弱之处,其次才是具体材料的挖掘。这些也是范例哲学的任务之一。现在转入讨论正题。
第十五节 概述
在没有进入范例本体论的讨论正文之前,我认为有必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为范例本体论的预备讨论。
A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在英语中,本体论与形而上学有小的区别。一般而论,形而上学讨论的是广泛的关于自然和世界的根本问题,如“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应该怎样生活?”,等等。而本体论是专门讨论“存在”的问题。既,本体论是形而上学中一个具体的关于根本存在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看看形而上学的定义:
“英语 metaphysics 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Physiká)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ὰ βιβλία,拉丁语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意即在《自然学》之后的书册)。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而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期)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词条“形而上学”,《维基百科》)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亚氏并没有特别说明或专门划分一种领域来研究形而上学的问题。只是后人在划分亚氏的著作是的一个分类。当然,亚氏关于形而上学的问题的讨论,也是继承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讨论成果,如存在的问题。本体论一词的出现是较晚时期的事,而且内容的范围也狭窄的多了。因为本体论是专门讨论有关存在的问题,如什么存在?和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关于本体一词的二个来源资料:
“什么是本体论的定义呢?“本体论(Ontology)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ό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ό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词条“本体论”,百度百科)
再举一个根据专业哲学作者的研究本体论一词的资料:
“本体论”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它最早出现在由戈克莱纽斯(Rudolf Goclenius)在1613年编辑的《哲学词典》中。该词由希腊语on的复数onta (诸存在者) 加logos (学说)构成。卡特加纳•约翰•克劳贝尔格 (Cartesianer Joh. Clauberg) 也将其称为存在学(Ontosophie),指关于最普遍的存在概念、存在意义和存在规定的学说 (Metaphysica de ente,1656)。在17、18世纪,如在沃尔夫(Chr. Wolff)那里,它已被视为形而上学的组成部分,作为 “形而上的普遍”(Metaphysica Generalis,专门在一般意义上研究存在者的规定)的同义语进行研究,属于形而上学的专门领域(Ontologia,1730)。以后,这一用法就进一步流行开来。汉语中“本体论”一词极可能源自日文译法,由日译迁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侯才)
从这里可以看出,本体的含义,较近义词形而上出现的晚的多。本体一词在日文里已经有“事物自身”的意义(微软Bin翻译机)。鉴于中国当代大多数社会科学词汇来自日文翻译,我也同意“本体论“一词近代来源于日文的意见。然后的问题是本体论的意义。本体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按照下面的定义:
“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然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词条“本体论”,冯契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根据以上的定义,范例哲学的本体论讨论两方面的问题。在哲学上,范例哲学试图从逻辑和理想的角度来研究本体论。在天体物理学的意义上,范例哲学试图为物理学提供哲学的解释。正如在人类好奇心的历史上,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来源于一处一样,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再次重温这一传统。
B本体论研究的简史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有些学者用“本体论”一词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唯心主义学说,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本体论的研究,可以看出,有许多思想的火花。如老子对“道”的猜测。老子的这个猜测,虽然缺乏系统性,没有西方式的论证,但却天才地猜到了规律或“道”的重要。“道”的地位,相当于西方柏拉图的“形式”的地位,虽然没有详尽的论述。比老子更往前走的本体方面的猜测,是公元226~249年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他更进一步地猜测到,事物最根本的产生来源于“无”。这个“无中生有”的思想,超出了古希腊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家的论证范围,是个非常大的进步。王弼的思想,只有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里,才得到详细的论述。
西方哲学家们,从古希腊2500年前开始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探讨,到上个世纪为止,哲学家们关于本体论的“存在问题”的探索,大概经历了以下二个阶段。
I存在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存在?
2我们关于存在的疑问是那里来的?
II研究存在的方法
1从个体上升到一般的对存在的探讨
2能不能从个体的存在来研究一般的存在?
3 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1找寻单一可见物质(例如,水-泰勒斯)
2在思维中抽象掉物质的有限性(例如,恒定-巴门尼德)
3思维集中到唯一的物质上
4将表示唯一物质的语言进行提炼,去掉谓词(性质)
5强调副词对分词的修饰(beingly being, really real, etc.)
6分析加入其他副词,如(必然性,现实性,本质性,等)
7等同于其他抽象名词,如知识,真理,永恒等
8发现和加入其他性质,如逻辑先在性(黑格尔),实存(海得格尔),无限(萨特)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爱利亚学派和米利都学派),试图用如下方法找到世界最根本,代表世界本质的物质。这些物质和使用的方法如:
1某一具体物质,水,汽,火等
2谓词,表示存在物的性质
3必然,非偶然的
4本质非现象
伊利亚派代表巴门尼德的观点,认为下列代表世界的本质:
5单一物质
6)抽象物质:恒定(无时间,无变化,非众多)
7唯一的真理
柏拉图对本体的观点:
8)存在的存在 (beingly being)
亚里世多德对本体的观点:
9潜在性质
10代表范畴
11代表现实
12代表知识
结论:
以往一切哲学探讨关于存在的本体论所有的缺陷在于,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存在,既不是“是”,存
在又不是“不是”。存在,是不可质疑的。因为某种“存在”是一切关于存在的问题(知识)的
基础。所以这个最根本的“存在”,意味着“绝对”作为“潜在的存在”,既,作为一切存在的背景。
第十六节 范例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存在与“元存在”
英国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怀海德说“西方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释”。
怀海德认识的深刻,来源与他对柏拉图提出的“Form”范畴的意义的认识。的确,自从柏拉图将自然界一切变化的“内容和形式”分离开来,纯“形式(Form)”的研究,就变成哲学家纵横驰骋的战场。
正像人们可以找到“勇敢”,“勤劳”,“嫉妒”,或“爱心”等这些类似的品质,而不用联系这些品质的每一“内容”是什么,心理学家和道德学家就可以根据这些品质,滔滔不绝地编出自己的理论。哲学家也因此受了感染,也以为自己可以象其他人一样,仅仅用纯“形式”的研究,用此来构成一个逻辑推导体系,便能解释世界。我认为这些哲学家犯了一个错误。
哲学是最抽象的研究,它所讨论的领域是一切其他领域的基础,包括科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像一个“洋葱”一样,其他学科都可以在自己的一层内讨论有关的问题,而不会否定这个“洋葱”本身,而偏偏哲学不行。因为哲学是在这个“剥了一层又一层的洋葱”,最后留下的“洋葱芯”里讨论问题,这个“形式”和“它的“内容”,也就是洋葱的“最里面一层”和它的“芯”,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任何分开处理讨论的尝试,用逐一演进,推导的方法,都是“线性”思维,都是单一逻辑,都不是事物本来的原貌,都不免有杜撰之嫌。
也就是说,在哲学的根本范畴,“存在”,的概念中,存在的“对象”是不可脱离其形式的“存在”而单独“存在”的。将“存在”和“存在什么”的概念分开,本身就是否定了“存在”自身 - 因为“存在”的某物,是不可能不存在的。重复地说,“存在”是一个最基本的范畴。谈到这个范畴,必须连带其他的范畴,如存在的对象。否则,便是割裂了事物的最基本性质。
近代哲学的最后一个体系构造者黑格尔的辩证体系,将此“割裂”的分析方法推到了高峰。他的“逻辑学”开端的三大范畴 - 存在,否定,变化 - 是典型的“线性”思维的推导方法的体现。与其说这是他的逻辑错误,不如说真理本身不是可以任意剥开,存在一个“开端”,叫做“存在”,从哪里开始,逐一演化,形成自然万物 - 这个解释不符合事实。
“存在”这个范畴,必须与它的“内容”,既存在什么,同时存在。而且这个“存在”,是在一个前提,时空的范围内,产生。而时空的范畴,在康德的范畴体系中,已经被认为是“超验”的范畴,所以,存在,时间,空间,到底谁是“第一个范畴”呢?答案应该是,它们都是,而且还有“存在物” - 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这就是在“绝学”中提出来的“范例”。
讨论“存在”,或“范例”,不能用“不存在”的概念,因为一切“存在”,已经在存在之中了,也就是在时空之中了。就像讨论语言要用“元语言”的概念,讨论“存在”,我认为也必须用“元存在”的概念。元存在,就是“潜在”,就是“绝对”范畴。潜在与存在,绝对与相对,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范例,产生的背景或条件,就是“范例原型”的领域。从“元存在”到“存在”,正是一切事物“come into being”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范例本体论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范例哲学要完成海德格尔提出的第二部分的任务。既发现存在本体的真理性,“元存在”,并揭示出来。另一件是,它要为范例作为现象提供基础。没有本体论的现象,犹如失去了根的落叶,不久就会枯死。
A完成海德格尔提出的任务
二十世纪的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出版了一本“存在与时间”的书。我认为,此书的要旨有二个。一,他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认为这个存在问题是西方哲学一直忽略的问题。二,海氏认为从“人的存在”着手开始分析问题,他最后的目的是要揭示普遍存在的真理。海氏只做了哲学性的分析人的存在问题,而没有再探讨第二部分普遍存在的真理问题。书的出版时,海氏只有37岁,所以也不是时间问题,所以还有其他方面的限制。
海氏提出的存在问题,但没有解决的他提出的问题。在范例哲学中,范例论继承了海氏提出的存在的问题,发展为系统的范例思想,以此完成了海氏提出的存在问题第二步的任务。
海氏提出的问题,除了哲学的意义,还涉及了价值方面的西方文化的问题。海氏提问题的眼光是很独特的。他最早看到了西方文化蔓延,和认为它会将个体的价值抹杀。海氏死后的一个世纪过去了,个体的价值并没有在西方社会遭到他所担心的命运。但他没想到的是,西方文化的蔓延带来的与其他文化冲突。西方文化校之其他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有自然科学的力量作为后盾。如果我们回顾科学问世的五百年来的历史,不难注意到如下的事实。科学的力量,首先使产生它的西方国家统一了科学的“价值观”,既,民主的思想。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平定内乱”。然后,西方国家凭借着科学的翅膀,如虎添翼,开始了征服其他文化的过程。西方文化的这种力量,使其他文化面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一些弱小文化和民族,不是被消灭了,就是被消弱了,或转成信奉西方的文化价值。如,印第安人的文化,也包括东方文化,如日本,中国文化等。
在世界进入二十世纪末期后,西方的文化和其相伴的国家政策,在中东阿拉伯文化的国家,受到了空前的抵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十年前的911事件。从此,反对西方文化,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政策,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科学的发展,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改善,也同时对环境和自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全球转暖问题,自然资源问题等等。很明显,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永远打破了其他文化
中人类“田园诗”般的乐园的现实和憧憬。但上帝似乎在惩罚人类的行为。如今年以来,美国中部的大罕,西部的大火,和现在东部的飓风,都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而且这种天气反常,正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加剧。
西方文化的强盛,给人类重新提醒起古老的哲学问题:什么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或有没有一种普遍的,其他文化都应遵守的,价值?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历史上,对人类文化价值的评价似乎没有得到其应该有的重视。即使有人类历史上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区别,先进文化是否有权力强制干涉落后文化的自身发展?中国有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如果将这个故事的教训比作儿童的成长,是否剥夺儿童的天真少年时代,强迫其变得老成,总是明智的?或是否有成年人拥有这种权力?
科学,在自己五百年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所以它从没有放缓过自己的脚步。因为它的父王,西方文化,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但如果这种状况不是上帝的意思,人类自然就会终于被强迫反思了。我们相信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人类文明先导,需要等到这一天到来么?这就是海氏提出哲学的存在问题的深刻意义。
B 范例作为一切现象的基石
范例的基石是范例的本体论。范例的源泉来自于本体论的定义。在范例本体论的定义上,范例才有自身的定义,并由此展开。因此可以说,没有范例本体论就没有范例本身,也不可能演变出范例哲学。范例本体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用网友物理学的术语,“绝对坐标”,的观念。
在总结西方文化的精华文中,我谈到西方文化的“绝对”思想,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哲学的“绝对”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古希腊的早期哲学家巴门尼德。然后经柏拉图为“形式”,部分地经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笛卡尔,斯宾诺莎,最后是康德和黑格尔等,一路下来,发扬光大。
而另一派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是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起,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经过英国培根,洛克,柏可莱,休莫,最后到罗素,维特根思坦,最终到美国皮尔斯,詹姆思,杜威,到诺迪这条线。
前者,绝对的观念,形式,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犹太教中,对上帝的信仰。有了这个观念,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它,则万万不行。因为这个“绝对的思想“,是人类信仰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最高点,是人们心中的“北斗星”。正像人类的“真善美”的标准一样,永远是人类努力争取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因为人类一时的丑恶行为,无知举动,就宣布那些观念无用,永远放弃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们有了某种神圣的信念,人能产生什么样的力量?想想当年相信共产党的人,刘胡兰,江姐。那些奋起反对毛泽东的人,林昭,张志新等等。一种为了理想奋斗,而贯穿一致的信念,难道不是非常重要吗?
就个人来说。如果一个青年人陷入恋爱,而又失恋,最终选择自杀了。你是否认为他/她,是和一个贪官找二奶一样的感觉,来对待对方呢?是因为没有得到“性关系”而极度失望吗?如果你不理解这种自杀的冲动,我几乎保证,你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也没有“真正爱”过。
绝对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观念,永远是人类所独有的最高精神指南。从范例哲学时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永远达不到的。但没有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可能在纸上画出一个三内角之合严格等于180度的,“完美的三角型”,我们可以因此放弃三角型三内角只合等于180度的定义吗?
如果将人类的哲学家,只选出四个,刻在山崖上,象美国的四个总统巨人头像一样,我认为只有这四个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
他们的伟大,远远不是仅用“崇拜”一词所能描述,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震撼。特别是在你认为自己读懂了他们讲的哲学以后。贯穿这四个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可以集中地概括为一个词“绝对”。在哲学家眼里,最简单与最复杂相通。如果有人说某事是复杂的无法说清。他不是骗子,就是半懂不懂,绝不是真懂。因为神秘主义在西方哲学里没有市场。
我们的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一切,都是绝对,在背后起作用。我们发现世界的一切规则,都有一个背后的蓝图为这些发现,已设计好了。这个蓝图,就是绝对。一颗种子,能长成大树,是因为种子里的基因规定的。一个生命,细胞能分裂多少次,心脏才停止跳动,也是在胚胎时人的基因里,就规定好了。人类的文明历史,怎么发展,也是由一既定的规律决定的。这就是背后的蓝图,绝对。
从无机物到生命,从个体生命到社会集团,都有一背后绝对的力量起作用。他们的发展,都按照一既定的法则,有序的前行。一切后退,都是为了更大的前进。一切前进,都有暂时的后退与挫折。就像股市的大趋势,不论怎么下跌,将来只能升得更高(中国式的受操纵的股市除外)。
绝对,意味着潜在。一切绝对,都是以相对开路。绝对就是必然。一切必然都是通过偶然来开路。没有被思考/认识过的感管对象,都是偶然/相对的事物。数次相对事物的经验,才能激起理解的思考,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必然性。
当我们没有学过哲学或对哲学浅尝辄止时,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当我们懂了更多的哲学,慢慢学会了看到感官感受到的事物背后的规律,我们就开始认识绝对了。这时,我们就由一个“唯物主义”者,变为一个“唯心主义”者。
绝对世界的大门一旦打开,人们就永远进到了另外的世界。如同婴儿出生一样:人们永远地同单纯感管的身体刺激告别,而义无反顾地进入了理性的新世界。
范例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不同之处
形而上学,一词来自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学生在编辑14卷本,亚里士多德探讨其他非自然研究领域著述,所使用的词。形而上学,当时指的是如认识的基础,知识来源,如何确定知识的真理性,等所以这些研究的总括。亚里士多德生前没有用过“形而上学”这个词,但他指凡是这类知识的研究,为“第一哲学”,与早先的爱立亚学派的主要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本体论研究的内容相同。
在经典的哲学研究上,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研究,都是在对自然事物以外去找寻原因,如“第一推动因”,上帝,形式,宇宙万物,存在,自在之物,精神,理性等等。用于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人类向自己身外,探求对本体论的研究,这是因为自然界是在自身之外,人类认为,唯有如此,才可能发现世界上万物变化之本因。
在绝学中,经典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从朝向自然,转为朝向思维自身,180度的转弯。这是因为,绝学认为,一切时空中的物体,都是“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组成的,没有例外。而普通范例,不过是高级范例的一个初级形式。是事物处在发展中未到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质前的“自在状态”的情形。而高级范例,仅仅是人的“思维功能”。但思维的特性是其自身具有“无限/绝对”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是“范例原型”固有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范例原型所提供的一个微型拷贝。从这个意义上,高级范例等同范例原型。
这样,当哲学家试图为自然物,寻找形而上学的基础,哲学家将“自己的思维”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也就是通过反思,就可以找到形而上学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绝学认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是一个事物的二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哲学家的在“向内”反思时,应该意识到思维,作为高级范例,形成前的初级阶段。
绝学颠覆的经典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方向,通过新的角度来定义形而上学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绝学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研究,是抽象思维发展史上的对经典哲学此类研究的180度的反转。
第十七节 关于“第一绝对”范畴
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创造,必须是继承的创造。世界上一切真正的进步,都不是“彻底革命”。都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合理且与现在相连系的内容。作为文明先导的思辩哲学,二千五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这样蹒跚学步但前行不止。
哲学与神学的交汇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弱点之一,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的“彻底”精神。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上,遇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中国圣人多用的方法,或是狡辩,或是“王顾左右而言它”。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圣人不鼓励弟子挑战。所以季路不敢再问,“何为知?”,“何为尽知?”等问题,如果那样,老师的脸面就下不来了,这首先就破坏了尊卑贵贱的礼,既书生的行为准则。西方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因为它的信仰是神,不论中国人认为对错,它具有“彻底”的追求精神,用中国人的话叫“钻牛角尖”。中国人不明白,这种精神与科学有什么关系。所以当1840年英国的炮舰打破中国大门时,中国人又“走捷径”,去“山寨”西方的技术。至于其技术背后的西方自然科学如何产生的?中国人一直到近二百年后的今天,对这类的问题仍然提不起兴趣。所以在中国GDP高涨的时代,中国要输出“软实力”,仅仅靠孔子学院是注定不成的。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征服人”。我说他那是不懂得中国人。所以这句话应该改为:”理论只要彻底仅能征服西方人。“
北美网上信教的网友,就是有这种精神的炎黄子孙中的一个。他对我“人的‘绝对意识’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提出了认真问题,所以我必须认真地答复。我们都认为,真理,只有一个。我个人还认为,对这个真理的解释是不同的("different perspective")。在人类历史上,有三种领域都在试图发现真理。他们是,宗教,哲学和科学。宗教对真理的解释,属于猜测的性质,既不需要理性的逻辑证明,或科学实验的证明。哲学对真理的解释,属于理性的逻辑证明,没有科学实验的证明,或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明。最后,科学对真理的解释,是用实验数据和预测来证明。
猜想的正确性和理性和逻辑的正确性,归根结底,是要用实验来说服人。
下面是他的问题。
“1)在你心里神是存在的,但你怎么知道的呢?
2)既然你认为哲学与神学最终是相交的,他们至少已经呈现了那个倾向使得你说这话,那么请你举个哲学一步一步走向上帝的例子。”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1)根据人类的经验,任何没有整理的事物,表明上看都是混乱的。如,孩子房间里的玩具,未经修剪的小树等。
2)自然界万物的本质,是几乎都有规律的,如自然科学迄今为止的所有发现。
3)这些规律的背后,归根结蒂,必然有一个“神”的力量导致这一切,没有其他的解释。尽管这个神不必是人格化的。(如牛顿和爱因思坦的结论)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需要回答如何或怎样,哲学与神学最终交汇的问题。这个最终交汇的“点”,哲学称作“绝对”,宗教称作“上帝”,科学称作“真理”。如前所说,这三种称呼都指同一事物,既“绝对真理”。请参见“范例哲学”的本体论解释。
A绝对还是存在-谁更根本?
第一绝对,指的是最根本的绝对,与思维的绝对性(第二绝对)相比较。关于绝对的讨论,属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西方哲学上关于形而上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前苏格拉底时期。那时的古希腊哲学家关心的问题,诸如,存在自身是什么?变动的根源是什么?有没有恒定的事物?这样三个大问题。
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特别是后者二人,他们感到不能这样无结果地永远争论下去。因为那时哲学的名声已经不好,哲学正变成与以前的宗教说教毫无区别。既只是空洞的个人猜想,不需要任何根据和夸夸其谈。有些自称哲学家的人,如“智者派”,干脆用哲学作为如何教授政客如何混饭的工具,哲学也变成了狡诈和愚弄他人的代名词。
柏拉图和亚氏开始接过前期哲学家讨论的那些题目,开始了哲学的大转折。这个转折的特点,从方法和目的两个方面的变化。在方法上,他们引入了“reason”,既,理性。从目的来说,他们要追求的是真理,而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说,他们将哲学家们争论的“为什么”的问题,转变成“怎么样”的问题。他们不再问“世界为什么存在?”这类问题,而是转而问“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不再问“世界为什么变动”,而是“世界是怎样变动的?”。不是“为什么世界的根源是恒定?”,而是“世界恒定的根据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将讨论的话题和方法,从单纯思辩和猜想,引人了必须使用逻辑和理性推
演的道路,并指出了哲学新的研究方向 - 探索真理为目的。
在此思路的指导下,柏拉图发展出“形式”的思想。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分析,发展出逻辑形式的方法,更促进了哲学的转向。经过这个转折以后,哲学在自己的发展史上,经过二千年的不断自身蕴酿和发酵,哲学的理性终于结出了自然科学的累累硕果,将其世界上其他民族远远抛在了后面。自然科学最终成为脱离哲学的单独的学科,蓬蓬勃勃发展至今。可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反过来促进来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哲学关于形而上的研究,人类依然停止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认识水平。这样,形式上问题在哲学的树荫下始终原地踏步。
直到近代哲学开始,代表者笛卡尔那里,才又将哲学的形而上问题重新提出。接过笛卡尔形而上讨论的后来有康德,黑格尔,胡赛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一系列哲学家。笛卡尔首先提出了区分心灵和自然界二者的思想,既哲学上著名的“二元论”的世界观。康德接过受笛卡尔影响的英国哲学家休莫的因果思想,将自然物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并认为后者不可为心灵所认识。接下来,他的同胞黑格尔,将至此哲学本体上的这两种对立划分,看成是一体,并提出了“绝对精神”的思想。将人的思维,重新卷入哲学本体思想的讨论。这是自古希腊巴门尼德以后二千五百年来,黑氏将形而上讨论重新点燃关于思维在本体论中的地位重要性的首次复活。再后来,胡赛尔继承了关于思维对象的形而上讨论,并从康德和黑格尔中得到启发,发现了关于思维的“现象学”理论,提出了“超验自我”的本体论思想。但现象学到了其学生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他们则将关于“思维性质”的讨论转入“个体存在”的讨论。存在的讨论由此变成“具体的存在对象”的讨论,极大地限制和忽略了他们以前关与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本体论上的意义。因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与思维与存在的普遍意义比较起来,是芝麻与西瓜的关系。特别是黑格尔第一次提出的具
有“绝对”性质的思维(精神)的意义,更被完全忽略了。
黑氏提出“绝对精神”的观念,是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思维的性质。这也就是,精神或思维的性质,也同样是世界的性质。因为从巴门尼德以来,哲学家就认为二者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本身,就是绝对的。巴氏和黑氏所说的“思维性质”,没有明确地区分“自然界”和“世界”的关系。就像中国古代将“天地”与“道”
混杂在一起一样。
这样,我认为,就有了一个什么是逻辑上的前提或“逻辑先在”?这样的问题。也既是说,存在(being)与绝对(the Absolute),谁更根本呢?是“存在是绝对的?”,还是“绝对是存在的(如果可以这么问)?”,是“存在先于绝对?,还是绝对先于存在?”。一句话,谁在哲学的本体的意义上更根本,是第一位的呢?我认为,与古希腊和西方的所有哲学家的看法相反:绝对先于存在。也就是,存在不是第一位的,对存在的性质的抽象,既,绝对,才是第一位的。
要回答我为什么这样看这个问题,必须从语义的角度看到存在与绝对这二个概念。下列是我的三个理由:
一,我们关于存在的概念是哪里来的?是从个体的变换中来的。也就是说,个别的存在变成不存在,使我们有了存在的概念。存在对立于不存在。存在只有相对与不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不存在的可能性,我们不能用存在来表明。从个体存在上升到普遍的存在,是存在的最广泛的意义,也就是“在”。在,是“显现”,因此就是“现象”,是我们的关于本体的知识的根据。存在,或在,是在人类的语言中,是可以“质疑”的。
二,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看待绝对的概念呢?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在人类的语言中,我们不可以问:“绝对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词,绝对,也经告诉了我们它的意思。如同不能问“我说产生出来的吗?”,“我的母亲是否存在?”等一样。从另一个方面看,“逻辑在先”的事物,必定是“不可质疑”之物。质疑
逻辑在先,导致自相矛盾。
三,“绝对”,是对事物性质的表述。the Absolute,是对性质的抽象。对性质的形容是语句谓词的功能,因而是语句主语的本质。而存在,是一种状态。存在是名词,是现象。任何表述现象的名词,都蕴含背景因素。比如,“桌子”,蕴含工具的意义。因此,名词不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性质。
结论,哲学本体论最根本的概念,不是存在(being),而是绝对(the Absolute)。
将这个结论应用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几何意义上。绝对,就是背景。在,就是X=Y=Z=0时的状态。而X,Y,Z则分别为“定在”,“存在”与“思在” - 这就是范例哲学圆满的本体论解释:
第十八节 关于绝对观念的几个要点
1 形而上学是讨论“绝对”,“必然”的问题,否则不是哲学。他的“时间与存在”,一半讨论的“焦虑,关心,死亡”等,都是心理学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2 关于绝对或必然的讨论,只能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样”的问题。前者是哲学家的问题,后者是一切非哲学家,如心理学,科学,社会学等关心的问题。
3 形而上学的讨论界限,以时空范畴为界。时空前是“存在c”,时空后是“存在s”。
4 范例哲学,可以分为“范”,与“例”,两个部分。前者是“存在c”,后者是“存在s”。
5 人在自然界的出现,是必然的真理自我揭示的必然过程。绝对必须以相对而显示。相对的显示对真理同样重要。
6 真理的标准,对存在c 和存在s不同。对前者存在c自身,手段是“揭示,曝光,显示真相”,性质是“公认,不证自明”。对后者,是其他存在s发现,性质是“符合,一致,适用”,是所谓“检验/验证真理”,如物理学一样。
7 “绝对真理”走过的历史:1形式(柏拉图) - 2内心(笛卡尔) - 3范畴(康德) - 4精神(黑格尔) - 5超人(尼采) - 6存在自身(海德格尔) - 7思维(徒子)。
A范例的时空观
让我们先单独考查时间,因为在范例哲学中,时间逻辑上先于空间而存在。
时间,或者是主观的,或者是客观的,二者必具其一。我们知道,地球的年龄在140亿年左右,人类的存在,作为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不超过最近的二十万年。在人类存在之前,时间肯定存在,所以时间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所以康德对时空的认识是错误的)。
时间,或者是相对存在的,或者是绝对存在的,二者必具其一。相对的时间,如人的寿命,某种元素的半衰期等。我们知道,这些个别事物的发展过程所表现的时间,不过是对“时间的记录”的相对性。如同我们可以以地球自转和共转,表示一日和一年的时间概念。同样我们也可以别的其他星系的星球(如果我们有准确测量),来表示时间单位。所以我们可以将事物个体的相对时间抽象出来,得到一个普遍和广泛的“绝对时间”。所以时间不是相对存在的,而是绝对存在的。
时间,如果是事物的某种既定的存在状态 - 绝对存在状态 - 它是否是一种单独事物的属性,如果任何事物都有形式,都有内容,都有颜色,都有温度,软硬等?。不存在没有属性的事物,如同不存在没有时间的事物。所以,时间是事物属性的一种。时间和事物不能分开地单独存在。
时间,如果是一种事物的属性,它是否如形式,过程,因果,数量,大小等,这种事物抽象形式的属性?还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属性,如红和黄颜色,无限大以至无所不包,长至无时不在等?时间明显是具体的,因为任何个别时间的长度,都是有限的一个过程。
时间,因为个体事物而变化的另一个证据是,相对论的证明了的时间相对性,“尺缩钟满”效应,作为事物的属性时间,由物体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由此推导,光速运动的物体,时间无限小到终止,所以时间不再存在。而“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时间无限快,既变化无限快。如果速度与时间互为充分和必要条件。
结论,时间,是一客观,绝对存在于每一事物中,如数字一样,一个有限的量,基于个别事物,的属性。没有时间,就没有事物,如同没有事物,就没有时间。
传统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对时空的看待都认为是一对儿存在,或称为“共扼”的物理量。比如康德对时空是主观范畴的看法,相对论关于时空的“钟慢尺缩”效应结论等。
从范例哲学的眼光来看,时空的性质不是这样。首先,时空不是一对儿,或“共扼”的量。具体说来,时空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时间在前,空间在后。举例来说,范例哲学的本体论有一个“思在”的概念。这个概念,基本就是胡赛尔创立的现象学所描述的“意识客体”的概括:“mental objects”。
我们可以现象一下,当意识中存在意识对象时(意识既是意识到对象),这个意识对象有空间吗?显然是没有。但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意识存在是有时间的。也就是说,一个意识对象的出现,必然是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刻。
举例来说。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首先将这个自然现象出现在自己的意识中。其后,牛顿反复的思索这个苹果落下的情形,直到自己将这个苹果落地的现象,总结万有引力作用,将其与与天上的所有星球的运动连接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牛顿的意识中要出现无数次苹果落地的情形。每一次这种出现,都是在一个时间内,如果他都记录了下来。
牛顿的这些意识的每次出现,能否被认为是占据一定空间呢?比如在他的大脑中的存在,也许还没被科学所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占据任何空间的事物,不论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如果他们占据空间,便是不可压缩的。他们比如需要一个终极的最小空间来容纳自己的想象。如果是这样,想象的巨大事物必然会比想象微小的事物节省空间。事实确不是这样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想象太阳的样子感到更累,也不会因为想象微生物的样子微小,而感到很轻松。但每次想象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是必定的。所以说,在思在的范围看,时间与空间是不相连的事物。任何普遍的陈述,只需一个例子便可证伪:所以,时空并不总是一对儿共扼量。(顺便
一提,海得格尔也仅对时间有兴趣)
第二,自然科学和哲学一般所讲的时空概念,是无限的。从范例哲学的角度来看,时空都是有限的。因为时空是被“定在”规定的范围制约。而定在,于存在和思在作为范例的本体论概念,是一个范例。也就是说它的时空是在范例的规定范围之内,不是无限的。如此,一切人们认为无限的概念,如整数的无限,宇宙的无限,想象力的无限等等,都受到时空的限制,都不是无限的了。
如果用天体物理学比较,可以将“在”于“奇”点宇宙大爆炸,看成类似的概念。很明显,我们的宇宙,是一次大爆炸的结果。当整个宇宙的膨胀完成,就会转为收缩,最终结束这一次大爆炸。因为一切开始,都有结束的时候,这是逻辑的结果。
所以,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时空的范围仅仅在这次大爆炸的宇宙膨胀的过程中,仅此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将,范例的时空观,颠倒了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时空观。
B重新解释古希腊毕达哥拉思“数是一切”的思想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思,其生平和著作直接留给后人的很少。我们知道他都是从受其影响的其他古希腊哲学家间接转述,如亚理士多德说“The so-called Pythagoreans, who were the first to take up mathematics, not only advanced this subject, but saturated with it, they fancied that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were the principles of all things.(Aristotle, Metaphysics 1ǔ5 , cc. 350 BC)”。据说有名的类似中国的勾股定理被毕达哥拉思发现之后,毕达哥拉思还特地举行了“百牛大宴”以庆祝这一数学发现。毕氏在数学和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数学思想的严谨,也影响了柏拉图等其他哲学大家。
毕氏虽然认为数是世界的本质,但他最得意的数学发现,一是类似中国的“勾股定理”,西方称之为“毕达哥拉思定理”,另一例子是Tetractys(一种三角型)。而后人最欣赏他的是他的对“数的本质”的思想,而不是他所发现的个别例子。我个人认为,就数学的个例来说,没有任何数比自然数本身更重要。而在自然数中,尤其属前三个数最重要,它们分别是,“1,2,3”。
对“1”的古老和普遍的哲学解释是,它包含“一切”,当然也包括说话者自身。这比较好理解。对“2”的解释为,它是对“1”进行“两极的分割”。如中国古代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说;在“黄帝内经”和毛泽东都提到的“一分为二”,黑格尔的“存在和否定”概念等。“3”,指的是被分为两极的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这种转化要经过“三个阶段”。比如黑氏提出的“存在,否定,否定之否定”,“质,量,度”。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这些看法也早已存在。而我个人的新见解,在于对“2”的重新解释。
我认为,两极的分化,不是简单地分割,而导致每一个被分割的部分,在自身中丧失了其在被分割前的所具有的“整体”性质。相反,每个个体的“整体性质”,依然存在于个体之中,不过在这时,变成了“潜在”的性质。也就是说,个体的“无限和绝对”的这些“整体”才具有的性质,只有待到个体事物发展到其“最高和最后”的阶段,才能呈现。所有,“2”中之“1”,不是一个简单被分割的“1”,而是一个“2”中有“2”的“1”。这类似于黑氏所说,“一切本质都表现为现象”,和“一切现象无不在本质之中”的思想。
具体到哲学的认知领域,我们可以看作“思维”的“无限与绝对”性质,本质上就是自然宇宙中所具有的“无限与绝对”性质的反映。但思维的这种“整体属性”的揭示,不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哲学的认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的思维才可达到的对自身的认识结果。
第十三节 范例本体的解释
传统的本体论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存在问题,既,“必应(being)”。为什么“必应”是哲学的基础,因为它是存在,是一切现象的根据。没有“必应”,就没有现象。而没有任何个别现象,还是有“必应”存在的。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谈过“必应”,最早有巴门尼德,柏拉图,亚氏。近代有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但他们没有详细地划分过。以我的看法,在绝对的背景之上,“必应”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在文中称作“在”,“存在”,“定在”和“思在”。下面分别说明。
C 关于绝对范畴
人类对"绝对"的认识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人类关于"绝对"的概念,似乎看起来是个简单的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绝对,指的是无条件性,既,不受相对条件的限制。绝对的反面是相对。人们一般都理解相对是什么意思。所以对绝对的概念并不陌生。不陌生,不等于熟悉,更不等于有关于绝对的知识,作过研究,因而懂得绝对的概念。事实上,人类对绝对概念的理解,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种理解,表现在二个方面:"自然"的外在理解,和反思的"内在"理解。对绝对概念的理解,对一个个人和一个集体,有某种共同的性质。下面是解释。
人们对绝对的理解,首先表现在猜测方面。当人的智力逐渐成熟,对周围的世界有长期的思考,人类某些集体中的某个人,就好产生对绝对的猜想,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无极"的猜测。这时的猜想,不是系统的研究,不为多数人认同,当然也绝非思维认识幼稚者所能理解。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绝对的概念的理解,可以看成人类对绝对理解的自然过程的第一阶段。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玄学中,“有无”的范畴是这样猜测的:“玄学创始于何晏、王弼。何晏、王弼祖述老子,强调有生于无,认为“有之为有,恃无以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所谓“有”指有形的物质存在,所谓“无”指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绝对。无为本,有为末,一切具体的相对的事物都依靠抽象的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百度百科)
人类的一些集体,慢慢开始许多人有了对绝对概念的认同,它表现为人们追求完美的事物。人们于是给了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想象和表达为一个象自己一样但又完美的人,用一个词来形容:上帝或神。他们中的一些卓越者将这些想法都收集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纪录下来,这就是宗教的开始。宗教的成长壮大也不是一番风顺的,它经历了数百年与没有认识到绝对概念的人类集体中其他人的说服,争斗甚至战争,最后宗教才在这些集体中占了统治意识形态的地位。西方世界基督教发展的历史就是例子。这是人类对于绝对概念自然认识的第二阶段:系统性和普遍性。
走过这第二阶段的人类集体,不只只有基督教民族,还有其他较大的宗教如,印度教,伊斯兰教的民族等等。走到这个阶段对绝对概念认识的问题是,各个宗教对绝对概念的外表形式,上帝或神,的解释明显不同。这些外在的不同使人类的理性自然会想到,作为绝对概念,理想化完美的上帝或神,不可能出自于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表现为这么多不同的人格。所以人类的理性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自然形成的,对绝对概念这种民众自然的认识和接受过程,必然是只看到了外部表面的现象。人类的理性要问,究竟我们这种绝对概念,完美意识,无限的想象力等,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回答,终于使人类的理性对绝对概念的理解,由表面化大众化的笼统认识,转为向内心寻找答案,由人类集体中的个别思维深刻者专业人士开始研究 - 这就开始了人类关于绝对概念的第三阶段研究:向内和脱离自然化的专业高级研究,这就是哲学。它作为统一各种宗教的上帝或神的潜在概念,绝对概念,的正式开始。
哲学对绝对的概念的理解和研究道路,也是曲折不平的。简要地说,它经过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奥古斯丁,安舍伦,阿奎纳等的中世纪,思宾诺沙,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再经胡塞尔海德格尔,最后到范例哲学,才最终完成 - 这就是关于绝对概念研究的第四阶段。
在继承了全部哲学关于绝对概念的研究之后,范例哲学指出,人类的绝对概念来自思维:因为思维于世界同一。不用说,我们已经知道,世界是绝对存在的。
1上帝是否存在?
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和宗教问题,这个问题大概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从类人猿第一次站起来,抬起头仰望天空,到今天宇航员们在飞船上,还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西方人的上帝,中国人一般叫它为“老天爷”。中国人不象西方人那么死板,中国人古人一会儿叫它“天”,一会儿叫它“道”,一会儿叫它“理”,或叫其“自然”,“宇宙”,“太极”等。如果非要讲讲上帝是怎么回事?中国古人干脆,或三言两语,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让你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怨自己不够高深。或置之不理,如孔子回答学生“不知生,焉知死”等。
西方的读书人可就苦了。一帮信徒们非要“叫真”,非要书呆子们证他个人仰马翻不可,否则说啥也不信。比较著名的有,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形式”,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因”,到大主教阿魁纳的“本体论证明”,到哲学家迪卡尔的“思维清晰证明”等,可谓为了上帝,绞尽了脑汁。
在我看来,这个“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也就是说,是东西一些有地位的人对大众设下的一个“圈套”:因为,“上帝是否存在?”,不是个真问题。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上帝是什么?,我们一般指的上帝,代表着人所想象的一切最完美的性质,如力大无穷,至真,至善,至美等。上帝,又可分为“拟人化”和“自然化"的两种,前者多为宗教所用,后者为哲学所用。定义了上帝,我可以来讨论它的存在问题了。
先提个问题,世界上有“桌子”吗?我的回答:没有。世界上只有“张三家的桌子”,“李四家的桌子”。“桌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从千万个类似张三,李四家里的桌子,“提炼”出来的。也就是说,“桌子”,是不会坏的,因为作为概念,它是不变的;而张三,李四家里的桌子,是要坏的,要变。虽然如果人们如需要关于桌子的知识,需要知道的是“桌子的概念”,而不是记住“张三家里的桌子有虫眼”,“李四家里的桌子少条腿”等,因为这些缺陷,不是“有关桌子的本质”的知识 - 这是柏拉图的观点。
同样,如果我需要一个三角形,不论你如何画,我都可以指出你画的三角型是错的,因为他们的三内角之合,都不是准确的180度。因为符合这个三内角之合180度的三角形,只有在定义中。谁的三角形,更能反映了三角形的本质呢?因而也就更“真实”,更正确呢?柏拉图说,当然是概念,即定义,中的三角形。所以,按柏拉图的观点,世界上只有“概念中的抽象”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你画的三角形,都是“暂时的存在”,都是假的,变化的,不久就会“烂掉”了。我们所谓的“真”,“存在”,都是指的是“变化”的事物,是在时间,空间,限制范围内。而想要跳出时空的限制,则只有在概念中寻找。所以结论是,“存在”的概念,于“变化”相连,只能用在“有限”的事物上。
所以,当我们问“上帝存在吗?”,我们明显地犯了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他们的性质因而也不同,如上述),放在一起,即,“混淆了抽象事物的范畴与具体事物本身”的错误。因此,问这个问题好比问,“天上的鱼游的比海里的鱼快吗?”。
如果我们将上两个范畴分开,逐一审查。一,所谓真实,必然是有缺陷的,必然在现象界中,所以显然不能有“上帝“的存在。二,在抽象领域,上帝,代表一切至善至美的抽象的性质。如果这样的上帝存在,则只能是自然本身。因为只有所以现象界的抽象,我们才能得出上帝完美的全部性质。这样的上帝,除了自然本身,不可能是其他的存在:上帝 = 自然。
D对“绝对/上帝”的定义
绝对(上帝 / 造物主 / 老天爷),是人的思维或精神的“无限/绝对”的本质,在一知识体系中的代表。这种本质导致了人对“灵魂”的追求,从而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名为“宗教”。宗教,不是任何存在于人自身之外的“异物”。宗教,是人的最高发展部分,大脑,的产物。
人的思维或精神的“无限 / 绝对”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人发现了“事实”或“真”;
在自然科学中,人发现了“无限的宇宙”;在数学中,人发现了“无穷数”;在政治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人发现了“人,生而平等”;在道德体系中,人发现了“泛爱”或“善”;在宗教中,人发现了,对生命短促恐惧的安慰,和使其心灵的逾越“美”。
神,是存在的,这一点在我们之间看来没有分歧。神所包含的内容,在我对神的定义中也讲了,看来我们也没有分歧(你说的爱因思坦和我说的思宾诺沙的神是一样的),既不仅是“自然神”。我们的分歧在,神的起源,神的能力。
在你看来,神,是外在人类之上,人类之外的存在。神,有人类没有的东西,它不仅是“量”的区别,还有“质”的区别。
在我看来,神,是人类自身思维的升华的产物,尽管这种升华是“内在”,“先天”,“超验”的。神,没有人类没有的品性。神与人,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思维/精神,是人的有限躯体,同神的无限/绝对性,相连接的地方。
D 证绝对(上帝)的存在
公理:人类追求一切个体事物的因果关系。
公设 1:量的积累导至质的变化。
公设 2:整体大与部分的总合。
公设 3:包容万象的自然宇宙,是绝对无限的“集合”。它是一切“子集合”证明的源泉。
推论:根据公理和公设1,如果将个体事物的因果关系在逻辑上无限上溯,必能达到这逐一“个体”上溯结果的积累上量变化。此变化,使 n-1 的“个体”变为 n,既,“整体”。
定理 1:根据公理和推论,对个体的逻辑倒溯终结。
定理 2:根据公理和推论,此“整体”就是包容万象的自然宇宙的最初和根本的起源。
定理 3:根据公理,推论和公设2,包容万象的自然宇宙“整体”不存在因果关系。
定理 4:根据公理,推论和公设3,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不适用推论的范围。
定理 5:根据公理,公设1,2,3和推论,这一整体既为绝对,被称为“上帝”。
E 证绝对(上帝)的本质是非人格化的
公理:绝对或上帝,为自然宇宙万物的总原因:上帝是与多相对的“一”
公设 1:上帝或是人格化的上帝;或是非人格化的
公设 2:如果存在人格化的上帝,它只能出现在宗教中
定理 1:如果不能证明上帝或是人格化的,上帝一定是非人格化的
大前提 1:任何宗教体系都是一理论系统
小前提 1:宣布为上帝代言的是一种宗教
结论 1:宣布代表上帝宗教一定是一种理论系统
大前提 2:代表上帝的理论体系只能是一公理系统
小前提 2:任何公理系统,根据哥德尔定理,必然是不可能同时无矛盾又完备的。
结论 2:如果一个公理系统是矛盾或不完备的,它就不可能是人格化的上帝的代表。所以,任何宗教都不能代表人格化的上帝
定理 2:上帝只能是非人格化的
证毕。
E 范例本体的绝对范畴证明
如同巴门尼德证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一样,范例的本体论必须证明“绝对”作为第一范畴的逻辑正确性。
证明“绝对是一切存在的根据“如下:
我们周围的事物是有秩序的。我们知道周围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他事物所引起的如果我们追溯这个事物链接的顺序,到某个终极的事物,那么这个事物就不是终极 – 所以导致自相矛盾。因为作为一个事物,这个终极事物也必然是被另一个更高或更基本的事物所引起
所以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必定不再是事物,而是“非事物”,也就是“无”,既,“绝对”。
由此,绝对范畴的逻辑先在性质得到证明,可以作为一切其他范例本体的存在范畴的基础。
绝对范畴具有如下性质:
I “绝对”的世界,和一切现象界存在的关系,是背景和潜在的关系
II 人类的思维和绝对世界的关系是水滴与大海的关系
III 绝学是关于“绝对世界”的知识
IV 绝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在于,绝学是“纯粹的哲学”。既,绝学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它只包括本体论和形而上学
V 绝学所揭示的是绝对真理的逻辑本身
VI 用“哲理化(philosophizing)”的方法讨论哲学,不属于绝学的范围
1.0绝对是范例本体的第一范畴
1.1绝对是世界自身真理的起点
1.2绝对是世界一切现象的背景
1.3绝对是人类知识的起源
1.4绝对不能被否定
1.5绝对不能被质疑
1.6绝对是理性和逻辑的前提
1.7绝对没有普遍个别之分
1.8绝对同思维一致
1.9绝对类似中国哲学的猜想“无极”,或“无”
1.91在范例本体的几何式表达中,绝对范畴,是存在范畴,定在范畴和思在范畴,都为“负数”的状态
1.92绝对是一切宗教神学的最高猜想,和哲学本体论开始推导,的交汇点
绝对与存在和思维与语言同一性质
绝对作为背景,产生存在,是无逻辑,无因果关系的。因为如果因果关系存在,我们则又要追溯下一个因果的链条。所以逻辑因果关系到“在”为止。绝对产生存在是概率性质的。但存在一旦出现,就变成有逻辑因果关系的了,大于0%小于100%的概率之间。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语言的出现,完全是概率性质的。但一旦出现,则自身的发展完全遵照一定的逻辑因果,受环境的影响关系。
第十九节 在的范畴
II在
2.0 在是一的潜在的规定性
2.01绝对孕育着潜在
2.1潜在类似中国哲学的猜想太极
2.2潜在产生在
2.3在与绝对没有逻辑联系
2.4在是现象的开始的启点
2.5在是逻辑推导的开端
2.6在类似于中国哲学的猜想道的起始
2.7在是范例本体的原点
2.8在相当于巴门尼德的世界,柏拉图的形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91在范例本体的几何表达中,在是存在,定在,思在和时间,都为0值时的状态
2.92在是逻辑形式化开端
2.93在是哲学和科学的交汇点
在,我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因为它是“什么都不是”,因而也不是“是”。类似中国禅宗的概念,在,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因为一旦说出,必须用语言,必须作一个陈述句子,这就违反了在的意义。一般来说,定义必须是“类加种差”。在,是最大的类,或最大的“集合”因为在,是范例原型,是上帝的住所,也就是上帝本身(如果你认为上帝不需要住所)。是一切其他存在之根本,是它的子集,存在,的基础。在,不但没有任何“规定性”,也没有“潜在”的规定性。在,是一纯粹的“在”。都不能说在是“一”。因为“一”,掩藏着“二”的存在,隐喻在,还有“对立物”,这就完全错了。在,是真正的绝对,真正的无限,是存在的母体和其上限的,也是最高,最后,的集合。这些就是在的本质的简要说明。
谈到此,人们自然会想到,范例哲学既然以范例为集合,那么什么在此范例集合以外呢?或还有没有一个更大的集合,包含范例哲学的范例例子,作为其子集合呢?就像虚数集与实数集,它们不都是数学的一部分吗?那么这个“数”的哲学概念是什么呢?因为范例的可数性,既可以界定和有规定性,因此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最后的“集合”,既,“数”,或基础,就是范例集合的根据,既,叫作“范例原型”,或叫“在”,这个范畴。
在,从范例哲学的角度,就是范例的“范例原型”。从宗教的角度,就是上帝或神。从其他哲学的角度,就是“存在的存在”。不论“定在”也好,“存在”也好,都是对“在”的“修饰”。既,首先必须有“在”,然后才能有其他各种“在”,不论是“定在”,还是“存在”。同理,首先必须有“数”,才能有实数和虚数的集合。其他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质数,合数,等等,都隶属于实数的集合之下。我对虚数集合知识甚少,但猜测也应该如此,方可对称。当然人类发现没有,是否现在能用上,都不在讨论之内,因为这里我讲的是逻辑的可能与必然。
对于“在”,能够说什么?除了我认为它应该是一切“各种在”的基础之外,我实在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可以说。因为它与“存在”都不一样,更不能说“定在”了。在“在”哪里,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有些哲学和宗教将“在”拟人化,或赋予其他各种性质,我都很难想象。因为“在”是最高的抽象,是抽象的连“裤衩”都脱了。除了“裸体”外,还有什么?换句话说,一切认为“在”,还剩下了什么,还有的说的人,我认为都不真正懂得“在”的含义。这个“在”,用维特根思坦的话说,就是“当我们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最好闭嘴(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当然维是在说语言,我在这里指“在”。
第二十节 存在范畴
III存在
3.0 存在是多的规定性在无中的体现
3.01在的第一维延伸是存在
3.1从在到存在是无逻辑向逻辑的转变
3.2存在是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争辩的存在和黑格尔辩证逻辑学最初的存在范畴
3.3存在类似是中国哲学的猜想道的延伸
3.4在与存在产生逻辑联系
3.5存在是纯粹的现象
3.6存在只是普遍的,抽象的存在
3.71普遍的存在来自逻辑
3.72逻辑来自语言
3.73普遍的存在来自语言(柏拉图的普遍形式)
3.74普遍的存在没有任何内容
3.75普遍存在是无内容
3.76普遍的存在仅在思在中
3.77普遍的存在是本质
3,78普遍存在与其现象不可分开
3.8个别的存在是现象
3.81个别的存在可以被逻辑证明或科学证明
3.82对个别存在的否定是纯粹的存在,既普遍的存在
3.83只有个别的存在涉及其他个别的存在
3.84存在的基本分类:1) 触觉,2) 感觉,3) 心理,4) 概念,5) 逻辑,6) 理念,等
3.85存在是数学虚数的范围
3.86存在是感性和理性的交汇点
-1) 存在大背景是“绝对”。
0) 存在是自然界第一性质。
1) 存在,只分两种。
2)一种是普遍的,抽象的存在。
3)另一种是具体,个别的存在。
4)普遍的存在来自逻辑概念。
5)逻辑概念来自语言。
6)因此,普遍的存在仅来自语言。
7)存在,其普遍性仅是语言的表述,则没有任何内容。
8)因此,普遍存在是空洞无物的载体。
9)普遍的存在仅在时间之中,既,仅在思维中。
10)因此,普遍的存在是本质。
11)本质的存在与其现象不可分开。
12)因此,作为现象的存在是具体或个别的存在。
13)只有当个别具体的存在是现象时,这种存在才能显示出来。
14)显现出的存在都是具体个别的存在,可以被逻辑证明或科学证明。
15)对具体存在的否定(Nothing),就是只剩下“纯粹”的存在,既抽象的存在。所
以“Nothing = pure Being”。
16)只有具体的存在涉及其他具体存在。
存在,是在,下面的唯一集合。存在的本质是“拿形(nothing)”。拿形,是无一物的状态,因而是“虚无”,是一个潜在,隐藏,蕴含,既,不显示。空虚,不意味没有任何事物,而是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证明,因而没有显露出来。换句话说,存在,不是一个“绝对的虚无”,而是一个“相对的虚无”,因而是一个“具体的虚无”。具体的虚无来自于普遍的虚无,既,来自于在。具体虚无是普遍虚无的例子。是一个“抽象的虚无的范例“。
正是这样的具体虚无,体现为范例哲学中的“高级范例”,思维,身上。比如,当婴儿刚出生时,他或她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既,有限的存在。存在什么呢?“什么”也不存在,无一物存在。这里的否定,是否定“任何单一的存在”,这个潜台词就是,存在意味着蕴含下一阶段的”定在“,成为显现,但是“有规定的显现”,既,是可数的数量。所以存在,在现阶段,是“有规定的无规定”,是“具体的无物”,是“无一物”。科学的探照灯瞄准的目标,就是存在。科学就是要在存在的虚无中发现规律,以数学的形式显现出来。所以每一个规律的发现都是具体的,在有限的应用范围以内。人生的“虚无感”,既,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皆是起源与存在。“存在先于本质”,这句存在主义的口号,其实是说,“存在先于定在” - 这无疑是正确的。
存在,包含定在作为子集合。继续用数学的语言说,就是“虚数”的部分“i”。凡是实数的部分,既,凡是现象界的定在,无不体现在虚数的存在集合中。所以定在于存在,是“对映成双”的两个世界。就像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美国阵亡烈士纪念碑黑色的大理石一样。参观者在大理石的外面,牺牲者的名字刻在大理石里面。参观者可以通过镜面效果感受阳界与冥界的区别。从哲学上看,凡是在定在范围的,都是跳入到“时空”范畴中的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个体事物。而在存在集合这边的事物,都是“潜在”的事物,都是“暗中”的事物。如同现在天体物理学所理解的暗物质与暗能量。不用说,这一部分的集合大的多(按照科学家的计算,可见物质只占人类所知道的物质不到4%)。
存在,因为无法感知是否成为人们怀疑的对象,既,“存在”的集合是真的存在吗?如同不能否定虚数的存在一样,人类也不能否定存在的集合。人类所设想的灵魂,神鬼之类,连同虚数,都是同一个意思。存在无形,但不可否认。那么是否是说,那些装神弄鬼的人是在说实话呢?不是。因为他们是靠所谓“让神鬼显灵”,既神鬼出现形状。这就违反了存在集合的定义,所以是在骗人。真正的存在集合的因子,必须是潜在在人的心灵中,属于“只可意会不可形会”的领域。
虚数的发现,源于古埃及人在丈量金字塔时,发现无法对负数进行开方。虚数的名字起源与笛卡尔,真正得到推广是在数学家尤拉的使用以后。人类对鬼神的怀疑有更久的历史。但人类对量子力学“测不准”的结论和对意识与行为关系的研究,都是近百年的事。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和科学所遇到的问题,自然摆到了哲学面前,
逼迫哲学必须作一个回答。所以范例哲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定在于存在”,组成了范例哲学的“内容与形式”。也因此规定了范例哲学的内容界限,既时空范畴。如同数学的实数集合和虚数集合,构成了我们数学的应用范围一样;定在和存在,构成了范例哲学中的“范例”所具体所指的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十一节 定在范畴
IV定在
4.0 定在是多的规定性在自然上的体现
4.01在的第二维延伸是定在
4.1从定在中产生自然界
4.11定在是具体或个别的存在的本质
4.12 定在是个别的规定性
4.2定在是规定性的存在,组成现象的世界
4.3定在的世界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4.4定在相当于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
4.5定在是数学实数的范围
4.6定在是有丰富内容的世界
4.7定在是具有逻辑真值世界
4.8定在的最高真理形式是公理系统
4.9定在的基本分类:1) 时;2)空,3) 物理,4) 化学,5) 生理,5) 社会,6)思维
491定在是目的性的过程
4.92定在是感性器官和自然界的交汇点
定在,是“霎模型(something)”的所在地。它是存在的下属集合,因而定在也是“个别规定性”的集合。定在与存在的区别是,存在是对“具体”的否定,因而是“拿形”。也就是说,存在不是因为是否定个体的规定性,就没有规定性了。恰恰相反,定在是在存在中的“无中生有”。存在的规定性,是世界可见的万事万物的基础。规定的显现,必然带有“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没有不它们具有形式的内容,也没有不具内容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
注意,定在是霎模型,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becoming”。这是因为定在是具有规定性的结果,而不是规定性的过程。在存在中的一切过程,只有到了产生结果,并且显现出来,成为定在集合中的部分,才有实际的意义,才变成现实性。否则,规定性只是潜在的,思辩的,仅存在主观意识中。这种脱离经验,脱离真实,完全寄托于主观意识中的“霎模型”,就是欧洲以胡赛尔创立的现象学,的来源。它是“纯意识”,“纯主观”,的内容物。现象学看不到其定在在本体论的意义,反而认为自己可以既脱离经验,又脱离背景,变成完全思维意识的对象和产物,是现象学的主观愿望。所以现象学从出世以后,就不断遭到修改,最后被“向外”导向存在主义,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定在”开始说。什么叫“定在”?就是有“规定性”的存在。就是个体的存在。哲学上所说的“现象界”,就是“定在”的“集合”。举例来说,人有人的规定性。狗或鱼,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研究这些个别的“定在”,就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定在,还包括抽象概念的领域,如国家,宪法,公民权力,货币,经济,等等。凡是有自己特定,既,规定的范围,就是一门学问需要研究。
定在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呢?定在的界限,就在于“定不下来”的时候,说明定在走到了自己“集合”的边缘。如量子力学中,测量手段不能够准确地捕捉微观粒子,所谓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无法同时确定,既“测不准”原理。再如,在对人类心灵和大脑的研究,涉及到意识如何起作用?如何由非物理的意愿,转化为机械物理的功能,两者是如何联系的?如我欲“伸出大拇指”,这个动作,就是由这两部分完成的。人类现代神经医学,已经完全知道肌肉部分的因果关系而导致如何我的拇指伸出的。但在意识方面确对这个过程一无所知。因为人意识或心灵,不是物理过程,因此也找不到规定性,所以科研人员无从下手研究。
定在部分,如同数学中的实数部分。一切个体现象,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都是可以被感官所收集资料,供大脑进行处理。定在部分,是研究“必应”最大,内容最多的部分。定在的极限规定,就是范例哲学的边界规定,既,时间与空间。出了这一最后的“门槛”,我们就进入了“存在”的“集合”。存在集合是定在集合的上限集合。定在集合是存在集合的下限集合,也就是子集合。
定在的第一规定性是时间
时间,或者是主观的,或者是客观的,二者必具其一。我们知道,地球的年龄在140亿年左右,人类的存在,作为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不超过最近的二十万年。在人类存在之前,时间肯定存在,所以时间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所以康德对时空的认识是错误的)。
时间,或者是相对存在的,或者是绝对存在的,二者必具其一。相对的时间,如人的寿命,某种元素的半衰期等。我们知道,这些个别事物的发展过程所表现的时间,不过是对“时间的记录”的相对性。如同我们可以以地球自转和共转,表示一日和一年的时间概念。同样我们也可以别的其他星系的星球(如果我们有准确测量),来表示时间单位。所以我们可以将事物个体的相对时间抽象出来,得到一个普遍和广泛的“绝对时间”。所以时间不是相对存在的,而是绝对存在的。
时间,如果是事物的某种既定的存在状态 - 绝对存在状态 - 它是否是一种单独事物的属性,如果任何事物都有形式,都有内容,都有颜色,都有温度,软硬等?。不存在没有属性的事物,如同不存在没有时间的事物。所以,时间是事物属性的一种。时间和事物不能分开地单独存在。
时间,如果是一种事物的属性,它是否如形式,过程,因果,数量,大小等,这种事物抽象形式的属性?还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属性,如红和黄颜色,无限大以至无所不包,长至无时不在等?时间明显是具体的,因为任何个别时间的长度,都是有限的一个过程。
时间,因为个体事物而变化的另一个证据是,相对论的证明了的时间相对性,“尺缩钟满”效应,作为事物的属性时间,由物体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由此推导,光速运动的物体,时间无限小到终止,所以时间不再存在。而“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时间无限快,既变化无限快。如果速度与时间互为充分和必要条件。
结论,时间,是一客观,绝对存在于每一事物中,如数字一样,一个有限的量,基于个别事物,的属性。没有时间,就没有事物,如同没有事物,就没有时间。
第二十二节思在范畴
V思在
5.0 思在是多的规定性在思维上的体现
5.01在第三维延伸是思在
5.1思在的主体和客体没有绝对界限并可互换位置
5.11思在是思维的规定
5.12 思在内容最基本定义为具有时间的一维限制
5.2从思在中产生思维对象
5.3思在是思维运用语言的范围
5.4从思维对象与自然界的联系中产生范畴
5.1思在是思维,意识和心灵的对象
5.1思在是黑格尔的精神
5.2思在是胡赛尔现象学的意愿和现象
5.3 思在也是海德格尔的存在
5.4 思在是纯粹抽象的思维
5.5 纯粹抽象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5.6 思维功能的初级阶段为形象思维
5.61形象思维靠感觉完成
5.7 思维功能的中级阶段为抽象思维
5.71抽象思维靠理性完成
5.8 思维功能的高级阶段为悟性思维
5.81悟性思维靠悟性完成
5.9由感觉捕捉到的悟性是感觉悟性
5.91 感觉悟性是天才猜测的火花
5.92由理性上升到的悟性是理念悟性
5.93 理念悟性是高级范例的系统思维
5.94系统思维是真理的基础
5.95 思维来自思维原型,即,高级范例的高级部分
5.96思在的基本分类:1) 直觉,2) 感官,3) 心理,4) 思维,5) 形象,6) 抽象
5.97思在与定在有联系
5.98思在是心灵和自然的交汇点
7.3 从康德和黑格尔体系中的现象学部分是后来欧洲大陆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现象学”的基础
7.4 胡塞尔“现象学”开启了思在的前沿研究
4 存在与定在的关系
存在,蕴含了定在。存在是母集合,定在是子集合。存在的个别否定,导致了定在的具体肯定。一切在定在中的规定,都是偶然的。而一切在存在中的规定的否定,都是必然的。存在集合的必然,只有通过定在集合中的偶然性,来开路显现。存在与定在的这种关系,结合为整体,就是范例。范例的规定性,在存在中已经有否定。所以范例只有时空作为根本的范畴。其他一切范畴都可变化,既扩展或消失。
范例,分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只有人才是高级范例。而高级范例的规定性,只是思维的存在。思维被规定在具体的物质中,一方面,思维享有自己本质的无限与绝对功能。这种功能,如同“在的大海“中的一滴水,被分配到定在的个人肉体中。思维的这种功能,既推动定在世界的前行变化,又被牢固的限制在有限的时空的定在中。范例的双重性质,使人最终认识到自己与普通范例的区别,而完成自己作为高级范例的使命。
思维的绝对与无限的本质,使其功能的发挥不局限于定在的规定性中。事实上,思维作为“在的一滴水”,与“在”是完全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思维总可以突破任何定在的界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规定性在定在的领域中,都不是思维的对手,都必将被思维所攻破。思维与“在”的本质相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在定
在的范围,作为高级范例,向前推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的根本基础。
5 在,于存在和定在的关系
存在与定在,之与在,是集合的上限于下限的的关系。在,作为“纯粹的存在”,是潜在的无限,是无具体规定性的否定。这个绝对的存在,无所不包的存在,就是在的本质。而我们在“在”里,不能具体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的根据,是因为任何具体的存在,是在定在的范围。在,提供给存在的是潜在的“一切可能性”,是“一
切的必然性”。但在存在中,这种来自在的绝对的必然性,遭到“逐一的否定”。存在的这种对具体规定性的否定,是定在范围内产生的有条件的现实性基础。它们本质上都是来自在的母体。
没有在的广泛一般性,存在的具体规定性的否定,就失去了基础。举例来说,如果父母不提出给孩子买圣诞礼物,孩子就无从作出自己的选择要那种圣诞礼物。孩子的选择,就是否定具体的一些礼物,而具体地肯定一些其他的礼物。父母的心愿和孩子的选择,就类似在于存在和定在的关系。如果父母不首先提出可以为孩子买礼物,孩子本身不具备获得礼物的可能性,从而也谈不上对礼物的取舍。也就是说,存在
与定在则失去了根据。但在本身,如前所述,是具有“一切潜在的可能性”。所以还不是简单与礼物可以作为类比。
6 科学的目标
科学,是人类文明最终的物质结果。它能改变定在对人和社会作为范例存在的物质环境。因此,人类认识到科学的功能是思维自身功能的外延。科学虽然能够造成变化,但一切变化都在定在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逃脱规定性。从这个角度看,外界的变化永远不可能完全等同与思维的本质,既,绝对与无限的性质。也就是说,科学永远是有限的,永远不可能满足人类思维中的无限要求。但每一个具体的要求和努力,又都是可以实现的。在定在范围内,各个规定性的不断克服,和永远不能完结的从思维虚无中产生的愿望所提出的要求,就是人类文明前行中永远相伴随的一对结果。
在另一方面,科学的前行不是轻而易举的。科学的前进必须反身经过逻辑的突破。而逻辑又受语言的束缚。受语言模糊,词不达意,和旧的观念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英语国家哲学分析学派兴起的原因。而每一次在不同范围的突破,都是必须由思维所指引,而非逻辑的简单过程。思维只有在自己无限的背景下重新挑选合适的规定性,才能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才能导致科学前行。所以当代哲学上科学革命的理论,其努力致力于观念的转变。没有这两方面的改进,现代科学不可能继续前行。
7 哲学/绝学的目标
哲学上的两大派别,与本体论有关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和语言分析学派,都是试图理解存在和定在的关系。但由于双方各自只是在自己单独的领域原地检查自己,类似与盲人摸象,不可能放在更大的哲学背景下加以理解。指出这种局限和提出新的哲学思想,就是范例哲学/绝学的任务。
范例哲学,不仅是过去二千五百年以来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继承,而且提出了新的功能,“2+1”。也就是说,仅仅看到柏拉图的“形式”,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是不够的。如同仅仅看到“存在”和语言形式的局限一样。关键的问题是需要将其两方面联系起来,发觉它们各自分开时,与对方所保持的功能。好比我们固然可以
将男人与女人分开后单独研究。他们各自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但他们各自与对方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产生后代,却不是在分开的情况下所能被认识的。作为一个整体,范例哲学提出了范例的思想,就是给分开的双方提供一个整体的研究思路。
真理是有生命的。真理一旦被说出,它就会无径而走成长壮大。错误总是真理的先导。但如果没有探索,则连错误都不存在,更谈不上真理的发现了。
第十节 范例的本体的几何解释
第二十三节范例本体的几何解释
I 定义∶
1) x, y, z∶欧几里德三维空间(长,宽,高);
2) X, Y, Z∶范例本体论的三维(定在 = 真实存在;存在 = 真实个体的否定;思在
= 意识的对象);
3) 时间∶向量(vector),从零点无限延伸;
4) 定在∶在欧氏空间出现,加时间向量;
5) 存在∶在欧氏空间消失,加时间向量;
6) 思在∶在时间向量中出现,不直接在欧氏空间出现。
7) i∶虚数单位;
8) j∶虚幻单位(思维对象(mental object) );
9) 范例 - 带有时间定义的一切事物;
10) 在,是 t = x = y = z = X = Y = Z = 0的奇点状态。
11)虚数 (Imaginary Unit)定义:i^2 = -1 ;标准式表达有:a + bi
12)虚位 (Mental Object Unit)定义:j^2 = - 1 :标准式表达有:a + bi + cj
13)定在(Y):1) 时间, 2)空间,3) 物理,4) 化学,5) 生理,6) 社会,7) 思考
14)存在(Z):1) 时间,2)触觉,3) 感觉,4) 心灵,5) 概念,6) 逻辑,7) 理念
15)思在(X):1) 时间,2)直觉,3) 感官,4) 心理,5) 思维,6) 形象,7) 抽象
II 公理∶
1) 世界真实存在;
2) 思维真实存在;
3) 思维可以认识世界;
4)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发生在空间和时间,或者思维中。
III 公设∶
1) 根 欧氏几何,点,存在;
2) 空间存在,并可表示为点;
3) 时间存在,并可表示为点;
4) 真实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用空间(x,y,z)和时间(t)坐标表示;
5) 虚幻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用(X,Y,Z)本体的坐标表示;
6) 真实事件的发生,是虚数值i和虚幻值j,为零0的状态;
7) 虚幻事件的发生,空间的实数值和时间实数都不能为零0;
IV 命题∶
范例(Instance)是时间的函数,既,范例(Instance) =
t(Y(x,y,z) + Xi + Zj)。
V 证明∶
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者发生在,A) 时间和空间中;
或者发生在B),既,哲学的本体论中。而A和B都发生在
时间中,所以范例是时间的函数,既,Ins = t(v),
where v = Y(x,y,z) + Xi + Zj)。
图表说明:1) 定义“存在(Z)”,必须与定义其他二维相反,因为它是否定概念。
2) 虚位j,也许需要带有时间(t)单位。
既然,Instance = t(Y(x,y,x)+Xi + Zj),
1) 那么,假设有 "money" 在(1,1,1) 位置,
“钱”则是:money = t(1(1,1,1) + 1*1 + 1*1) = 1;
证毕。
A 关于绝对的一些问题的解释 1关于本体的存在范畴答网友
在上篇“关于存在主义答网友”之后,结合我对网友关于本体存在的回答,
网友又提出了一些问题,我认为需要加以说明。我将这些需要说明的问题归纳
为如下内容。希望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论述,能解决网友提出的问题。
它们是:
0-真理(客观性)
01-意见(主观性)
02-真理与意见的关系(集体,升华,抽象)
03-绝对的定义(背景,本质是潜在)
04-绝对与存在的关系
1-潜在定义(绝对,non-being, not being, not nothing)
2-潜在与存在的关系(潜在是存在的基础,潜在不是存在)
3-否定存在是否定个别存在,而不能否定普遍存在,因为普遍存在包括问题自身,
导致自相矛盾
4-萨特的存在是人的存在,与海氏一样。也只有否定人的存在才不自相矛盾
5-无极是思想的火花,不是理论,不成系统
这些观点都是连在一起的一个系统,所以我认为必须完整地都提出来。但愿我的看
法能最终解释清楚我的观点。
0-真理
为什么要提出真理的概念?因为发现真理和揭示真理,是本体讨论的目的。这里特
别强调的重点是,真理是客观的。既,真理是不依赖个人的意见转移的,所谓真理
是“客观规律”。
01-意见(主观性)
那么什么是意见呢?就是“我说”,“你说”。意见是主观性的,是自己从某一个
角度的看法,是一个"view"。这个意见,可以反映真理,也可能完全是谬误,这是
需要说明的。
02-真理与意见的关系(集体,升华,抽象)
那么真理与意见是什么关系呢?真理与意见的关系就是,真理的揭示,必须通过意
见。意见是真理揭示的必要条件。没有意见,我们不知真理是否存在,尽管客观上,
真理是否存在,与我们的意见认识到和揭示出来,没有关系。那么什么是真理揭示
的标志,而不是意见中的谬误罢了呢?这个标准,只能是集体和历史。集体,是说
真理必须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历史是说,真理会被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认识
到。当然,这个认识,还包括意见所反映的真理,是通过思维的升华,通过思考的
抽象,在作为精神产品的确立。不是自然或随机的产物。
03-绝对的定义(背景,本质是潜在)
有了真理,意见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定义,就可以进入我们的正文,讨论本体存在论
的问题。范例与以往传统哲学在讨论本体时,不同的地方在于,范例的本体引入了
“绝对”的范畴。绝对,在迄今为止的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宗教的语言。宗教里绝
对的概念是用来形容上帝。绝对在范例本体论中,依然保留作为哲学探讨,或思维
的逻辑链条中最终点的原义。可以将范例的绝对,与宗教的神,当作哲学与宗教的
最初的“交汇点”。从这点以后,(范例)哲学和宗教,就各分道扬镳了。
绝对的定义有三条。一,绝对的概念引入范例作为本体的范畴,仍然保留“无限制”
的含义。用黑格尔的语言,叫绝对没有任何“规定性”。二,从第一条定义可以引
伸出绝对的另一个暗含的意思是,绝对不包括“任何逻辑”,比如在绝对中没有
“因果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绝对就像是“铁板一块”。三,绝对不是存在的
一个事物,绝对是一种“潜在”的状态,是一种“背景”。也就是说,绝对的本质,
是事物生成的“逻辑前提”。没有“潜在”,就没有存在。一切存在必须经过潜在
的逻辑过程。
04-绝对与存在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谈论绝对的范畴,是对传统哲学本体论,存在讨论的补充。绝对是
挖掘存在的“逻辑前提”,如同当讨论事件的发生时寻找事物的原因一样。事件的
发生,与其发生的原因,是两码事。所以,绝对的范畴,不是给存在“再加一个”
第一范畴,而是在不同的认识逻辑链条的不同环节。从这个角度看,绝对,没有违
反“存在”是的本体第一范畴的共识,而是对本体论的补充。
1-潜在定义(绝对,non-being, not being, not nothing)
绝对是“潜在”,那么“潜在”的定义是什么呢?潜在,是一个逻辑前提,一个隐
藏的,还没有“出现”的状态。也就是,还还不是“being”,既存在。但潜在必定
要变成being的。因为后者的逻辑前提是潜在。
2-潜在与存在的关系(潜在是存在的基础,潜在不是存在)
它与being, nothing的关系如何呢?答案是,绝对作为潜在,不是"nothing",因为
nothing以thing为前提,所以是“对个体的否定”。绝对不是对个体的否定。绝对
也不是"not being or non-being", 因为凡是与“being”有关,就是以它为前提,
不论是对其肯定或否定。绝对与being没有关系,是两码事。是两个范畴。潜在与存
在的关系是,潜在是存在的基础,但潜在不是存在。这就是潜在,作为绝对的本质
定义。
3-否定存在是否定个别存在,而不能否定普遍存在,因为普遍存在包括问题自身,
导致自相矛盾
可以否定“绝对作为潜在”吗?可以像否定being那样否定绝对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潜在,是一切存在的逻辑前提,这就包括了质疑者。不用说,质疑者如果怀疑
自己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逻辑矛盾。所以否定绝对范畴是不可能的。
4-萨特的存在是人的存在,与海氏一样。也只有否定人的存在才不自相矛盾
海德格尔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他挖掘了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哲人讨论存在问题没
有结果的状况。他也发现了苏格拉底师生三人将前人“什么存在和为什么存在”的
二个问题,转变为“如何存在的?”和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存在”。也就是将形而
上和本体的纯粹精神和学术的探讨,变成了追求真理的知识群体和社会大众的行为,
包括科学领域的发现,道德观的落实等。
海氏,看到现代商业社会,个人价值的迷失,想继续完成“什么存在和为什么存在”
的二个问题。海氏的最终目标,是发现本体意义上的关于存在真理(但他没作到)。
他从人的存在“human being”,开始研究存在问题。他研究了人的心理行为,如关
心,恐惧等,但他没有完成他的第二部书,既关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范例
的本体论是对其第二个目标,也就是本体讨论的根本目标,的补充完成。
萨特是继承了海氏的关于“人的存在”的思想,讨论一切存在,都是指的人的存在。
他讨论人的存在的否定,本质上是揭示了海氏将自己本体讨论仅仅局限与“人的存
在”的一个内在矛盾。可以说是独到眼光的一步。但萨特同样不可能绕出“人的存
在”,这一继承海氏留下的讨论本体存在问题的局限,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对普遍存
在的讨论有新结果 - 作为一个副产品,想反的是,萨特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讨论
哲学意义的积极贡献。
5-无极是思想的火花,不是理论,不成系统
中国哲学的关于“无极”的猜想猜想,根本问题出在没有系统性,没有继承性,更
不用说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逻辑。它只是一些“思想的火花”,一些天才的“猜测”。
既不可归于一个固定的人,也不可归于一个固定的著作,更不用说归于一个固定的
年代,像西方亚理士多德三百万字以上现存的著作那样。中国这些本体论的思想,
是以上三种努力的混合,包括一些假托之作。但既是这样的“思想火花”,我在范
例本体的绝对范畴讨论中,仍然给了它应该得到的,有价值的,历史地位。
第二十四节 小结 - 绝学的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哥白尼革命”
形而上学,一词来自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学生在后来编辑他著作14卷本全集,亚里士多德探讨其他非自然研究领域著述时所使用的词。形而上学,当时指的是如何认识的这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来源,如何确定知识的真理性,等所以这些研究的总括。亚里士多德生前没有用过“形而上学”这个词,但他意指凡是这类知识的研究,为“第一哲学”,与早先的伊立亚学派的主要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本体论研究的内容相同。
在经典的哲学研究上,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研究,都是在对自然事物以外去找寻原因,如“第一推动因”,上帝,形式,宇宙万物,存在,自在之物,精神,理性等等。用于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人类向自己身外,探求对本体论的研究,这是因为自然界是在自身之外,人类认为,唯有如此,才可能发现世界上万物变化之本因。
在绝学中,经典哲学的形而上/本体论研究,从朝向自然,转为朝向思维自身,180度的转弯。这是因为,绝学认为,一切时空中的物体,都是“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组成的,没有例外。而普通范例,不过是高级范例的一个初级形式。是事物处在发展中未到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质前的“自在状态”的情形。而高级范例,仅仅是由于人所具有的“思维功能”。但思维的特性是其自身具有“绝对”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是“范例原型”固有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范例原型所提供的一个微型拷贝,如果每一滴水都是大海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每个高级范例都等同范例原型,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高级范例)都有上帝的一部分。
这样,当哲学家试图为自然物,寻找形而上/本体论的基础,哲学家将“自己的思维”作为研究的对象,也就是通过自身反思,就可以找到形而上/本体论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绝学认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是一个事物的二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哲学家的在自身“向内”反思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作为高级范例,形成前的初级阶段。
绝学颠覆的经典哲学的形而上/本体论研究方向,通过新的角度来定义形而上学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绝学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研究,可以说是抽象思维发展史上的对经典哲学此类研究的“哥白尼革命”。
我将存在分为四个档次,在,存在,定在,思在。根据什么呢?简单地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举例来说,我们感官所见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看成,“定在”,的集合。在这个集合内,一切因素,都是能通过某种程度的感官得到证实。如一块石头,一条鱼,一个人等。语言也在其内。因为语言的功能,我们又建立了一些抽象的子集合,如公民,货币,宪法,公司,等等。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否认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就没有了。所以抽象事物的集合是我们社会的基础。
因为人的抽象能力,我们开始发现了数学的功能。人类陆续发现了自然数,小数,分数等等。在古老的埃及人建立金字塔时,需要将塔的边长进行开方求得。但当用以开方的数字是负数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这种求负数方根结果的定义,人类又过了二千多年才正式确定下来,由笛卡尔称其为虚数,数学家欧拉开始使用,以后
才慢慢为大众接收。从实数到虚数的认识过程,如同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一样,都是自然世界的逻辑规律“强迫”人类接受的结果。这种认同,导致了四个存在的另一存在,称为“存在”,的存在。因为没有其他的词来形容,所以只好一词多意,多用了。
存在,为什么是空虚的呢?因为存在的集合是由所有被定在中,否定的因子组成的。因为存在的“无形性质”,所以存在的集合也更加广泛。它使“定在”成为自己的子集合。人们总是通过“形”的存在,发现“无形”的对应物。如上面提到的虚数与鬼神。但有多少事物我们还没发现呢?没有发现的事物,或者没有由语言抽象出来的事物,是人类的文明还没有达到其高度时的状态,但在“存在”的集中,不总是存在着吗?不过我们不知罢了。
同样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有。我们有时感到空虚,无望,甚至绝望等许多消极的感觉,都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它们都是从“存在”中来的。因为我们的思维功能的无限与绝对性质,它超越了一切有限的事物,就超越了所有“定在”的集合中的因子,而追求新的因子,在没发现其前,必然感到的是失望或空虚无助,犹如癌症的
晚期病人一样。但我们根据人类历史,知道这种空虚感觉会过去的。也就是,我们将由“存在走向定在”。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说,我们会“在存在中建立本质”,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孩子先于成人,幼稚先于成熟,感觉先于理性等。
知道了虚数和实数的集合关系,犹如知道了定在于存在的集合关系,我们会不会逻辑地想象,哪我们关于虚数和实数的概念不都来自数吗?同理,知道了定在与存在的关系,我们就会想到其实对存在的这两个词和概念的修饰,恰恰是因为有一个更加抽象的“在”的存在。这样我们就进入了最后和最高的哲学关于存在的领域。
在“在”这个“集合” - 严格地说,已经不是集合了,因为“在”没有边界 - 中,只有“存在”存在,这唯一的一个子集。在,用网友爱用的词,叫作“至大无外”,就是这样一个无限与绝对的范围。在是这样一个广泛的集合,它的唯一性质,是“没有性质”。它的唯一功能,既是“无中生有”,产生“个别否定”的集合:存在。在,所以可以说是,除了存在,什么都不存在的存在,既最后一个存在。
存在的四种状态,具体化后,就变为“范例”。在,是范例存在的基础。存在和定在,是范例的具体内容,既空虚的存在集合,与可数的实在存在的定在集合。时空的范畴,是客观真理,不依人的认识为转移,是定在的根本“规定性”。逃出了时空范畴的规定性,就逃出了定在的集合,来到了被个别否定的虚无境界,存在了。研究存在与范例的这些关系,就是范例哲学的任务。
在哲学史上,没有人曾明确地,系统和扼要地简述过存在的这四种状态,也没有人提出过范例的概念。作为文明先导的哲学新概念,如果是真理,必将经受住世人的质疑,必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任何既使是错误的理论,也都是真理的先导,这就是“四个存在与范例哲学”的“bottom-line”了。
第二十五节 几个相关的问题 A绝对的“无”与存在的“空”区别何在?
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中,绝对和存在是两个主要的范畴。绝对,指的是世界的背景,基础。绝对不是任何抽象的逻辑或具体的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指的是具体事物的“空缺”,也就是,不存在。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举例来说,现在天体物理学界,已经接受了世界大爆炸的学说,认为这个理论模型能够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起源。既然是大爆炸,就有一个开始爆炸的起点,尽管这个起点可能不是时间和空间。这个爆炸的起点,天体物理学上叫做“奇点”。我们不难想象,是宇宙的某种潜在的能量和将要形成的物质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了爆炸。在爆炸以后,才生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星际河系,才有了时间和空间,直到我们的太阳系产生等等。那么我们的宇宙生成(爆炸)的潜在能量和物质前身是如何积累和生成的呢?这些积累和生成,如果不在时间之中或空间之中,如果来理解他们呢?
范例哲学本体论的绝对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就是绝对与在,存在,思在和定在的关系。就相当与大爆炸的背景积累基础,与奇点和后来的星系河系自然宇宙的关系。理解这种对应性,就容易理解范例哲学本体论的各种范畴之间的关系了。范例哲学与现代天体物理学,是如同“隔行如隔山”的不同领域。可是,中国俗话说,“隔行不隔理”。也就是,他们内部的运动规律和自身逻辑,又有一定的逻辑同一性。这就是绝对范畴和天体物理大爆炸逻辑前题的关系。
存在的虚无,表示个体现象的缺失或不存在,既存在是“空”,nothing。这个个体的不存在与绝对背景的范畴的意义,范围完全不一样,内容也完全不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潜在的基础与具体的缺失的关系,所有是根本不同的二个概念。
B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范例哲学解释
在大陆共产党“红太阳”照耀下长大的人,对共产党的政治课都是熟悉的。所以很多人后来到国外,对自己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某些思想,如共产党灌输的哲学教条,往往没有得到澄清,有时还认为是对的,拿出来跟别人争论。这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的“唯心/唯物主义”的划分。中共说,凡是承认物质产生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者。凡是认为相反,既精神产生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当然没有人愿意当唯心主义了,那不跟凭主观想象胡说八道是一个词了?所以大家多认为是物质产生精神,作唯物主义者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较少,刚刚接触哲学,往往是一个唯物主义着。当他(她)懂得多了些哲学,思考的多了,他就多半会变成一个唯心主义着。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我们知道,橡树硕大枝叶茂盛来源与它的种子。也就是说,橡树的成熟后的样子,不是随便长成的,正像一个成人的身体不是自然界胡乱操纵长成的。在橡树的种子里,既,基因中,橡树后天的形状也经在那时就设计好了。种子入土以后的岁月,只是适当的空前,水分,营养等外界的条件合适的问题了。而在种子基因里的这种设计,既生长密码,“code”,能不能找到呢?答案是找不到的,或者不是人类的密码的样子。从这方面看,这种设计只能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所以这种精神的设计,产生了树叶,枝干,花朵,等等。这不就是精神产生物质吗?所以,当黑格尔说,他所谓的“绝对精神”,经过了“逻辑阶段”,“自然外化阶段”,最后进入人的头脑中,既“精神阶段”,是完成整个世界形成的过程。听起来似乎满有理。这也许是黑格尔的学说一直流传之今的原因。再比如,一个三角型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在现实中如何都画不出来。而只有证明时,从逻辑上才能发现。而一切现实的三角形,都是根据三角型三内角是180度的定义为标准而产生的。这不说明是理论产生了实际,精神产生了物质吗?
但如果我们再往深究,我们就会发现,“精神产生物质”的认识仍然有问题。比如,再拿橡树种子为例。我们如何知道在橡树的种子里,所有今后的形状的设计是“全部先定”好的呢?有没有可能,橡树的种子是在生长中,走一步看一步,逐渐生成自己最后的样子呢?或还有其他的外界原因会导致橡树不能长成橡树成熟后的样子呢?答案是完全可能的。那么,究竟精神产生物质,还是物质产生精神,唯物与唯心,到底谁对呢?
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两者都错误。在范例的本体论中,绝对作为潜在,是一切现象和事物的根本来源。当我们说谁产生谁时,明显潜在的前提是,我们已经将物质与精神分成了二个事物。也就是说,它们是经过“一分为二”的事物,是具体的事物。对具体的事物来说,既不是物质产生精神,也不是精神产生物质,而是精神与物质同时产生,而互相联系发生作用,既,“2+1”。“2”,就是可以将事物看成一个整体后,分为二个部分:一分为二。这在中国的古老哲学早已存在。但这两个分开的部分,犹如“形式与内容”,都不可以单独地存在,而必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这就是“2+1”。哲学上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生活中有阴阳,有男女,有天地。不应该只是看到将整体分为二个最大的部分就完了,而更重要的,是看到双方的联系,互相的制约,变化甚至转化。这就是范例哲学所要强调的范例哲学的方法论:“2+1”。
乔母思基半个世纪以来,仅仅强调语言的一般形式语法方面,试图从此找到理解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但这条单一的路线到今天看来失败了。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模拟,也是同样,以为仅仅用算法语言形式,可以模拟思维,因而也可模拟人的意识,到今天也明显失败了。更不用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只强调斗争一方,没有合作,更是根本错误因而遭到了抛弃。
总之,范例哲学的方法论,首先“一分为二”,然后在“二中找一”,而不是“合二为一”。找一,就是“加一”,就是发现二大根本部分的同一性。这就是范例哲学方法论的核心。
C人的“绝对意识”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是人的“绝对意识”呢?绝对意识,就是常人所说的“完美”的要求。我们对
自己的很多方面都不满,都希望变得更好些。父母希望儿女更聪明一些,个子长的
更高一些。孩子希望自己的玩具更多一些。老婆希望老公挣更多的钱。老公希望老
婆更漂亮一些。老板希望员工工作做的圆满,员工希望自己的工资更高一些。民众
希望自己像名人那样,名人希望自己像领导人那样有社会地位......等等这些。
人们也知道,这些想法多半是不可实现的。即使一些被实现了,又会又新的冒了出
来,永远不会完结。但很少人问起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追求完美的想法?”。
为什么动物就没有?比如,为什么猪吃饱后在泥潭里晒太阳就显得非常幸福,而人
类并不羡慕猪的生活,尽管人吃饱后仍然有许多顾虑?你也许会说,因为我们是人,
区别与动物,所以我们才有动物不曾有的问题。可是人又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呢?你
也许会说,因为我们有语言,可以思考和提出问题,所以我们人类才产生了这样的
疑问。你如果这样回答,只是答对了一半,而且还是不重要的一半。动物也有自己
的“语言”,虽然它们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有别。而且它们也会运用它们的语言进
行“思考”,而且还好“协同作战”。例如,科学家已经发现,鲸鱼群在扑猎海豹
时会采取某种“战略战术”,全歼敌人,同样的行为也会发生在豹子群身上。所以
问题的答案不在于此语言和思考。
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在于人类的大脑和动物的大脑,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是
人类运用语言上万年来逐渐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语言,在原始时期,和普通动物并
没有本质的区别,如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人类复
杂语言的开始,起源于工具的制造。而且正是这些工具的制造,形成了我们人类不
同群体部族的语言区别。科学家已经发现,在类人猿打造石器工具时,由于石头的
形状,如圆形,和椭圆等,形成了菲尼基人的“蝌斗”似的象形文字。这种形装的
文字,又对民族性格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可以想象,中国人的北
京山顶洞人,也许面对黄土地找不到石头,有的只是泥巴和树枝。所以他们用泥巴
造成了方形的泥胚子晾干造房子,用树枝作为工具打猎。这也许就是我们祖先方块
字的来源。从这个方块字中,又形成了中国人的古板的性格等等。当然这只是我的
猜想,真实的结论需要考古的证明。
再回到大脑思维功能的话题上。人类的语言不同样动物的语言,其本质的区别是,
人类发展出,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发展出了,可以用这些符号系统代
表“抽象”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逐渐上升,得出新的概念。这样,一步步,一
层层,建成了人类文明的大厦。这个文明的大厦,首先是在人类的大脑中,思维中
搭成了大厦的“脚手架”,然后一步步地移动到现实中来。这就形成了人类文明的
起源。想想我们这些概念,如“货币”,“政府”,“权力”,甚至一个“度假”
这样简单的概念,如果不用语言来表述,都是不可想象的。将抽象的概念联成了系
统,并与实际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人类就有了宗教,哲学和科学这些系统的概念和
实际成果。简要地说,人类的文明就是如此而来的。
用语言产生概念的过程,有深远的意义。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与自然界如何产生各
种各样物质的过程,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根据本能感到概念和物质,是有区别的。
因为物质的有时间和空间的延伸,而概念没有,或概念依赖与人类的思维的认同。
比如“婚姻”的概念产生了。但发明这个概念的人死了,那么这个概念还是由其他
人继续使用得以延续。而“石头”,作为物质的存在是有时空的延续性。但我们已
知时空的延续是相对的,
犹如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一样。非常短的原子的半衰期,本质上和概念没有区别:
它们都是曾经存在过的一个“点”。这也就证明了语言之与思维,如同物质之与自
然界:二者本质是一样的关心。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上帝不
可能让真理重复出现,既,又出于自然界,又出于思维。所以结论,他认为,只能
是“思维与自然是一致的”。这里,我必须指出,巴氏的意思是,他所说的思维,
指的是语言所形成的概念,与自然界所产生的万物的一致。因为真理的概念是来自
概念,和来自世界万物。
自然界与其产生的万物,粗糙地说,是“一与多”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所构成的概
念,也是“一与多”的关系。那么这“两个一”是什么呢?它们是否也一样呢?逻
辑地说,假设“A=B”,并且“C=D”。那么再假设,如果“B=D”,那么我们就可以
得出“A=C”。将前者A与B看成思维与概念的关系,将后者C与D看成自然界与万物的
关系,我们就得到了,思维自身与自然界自身,既这“两个一”,也是一致性。下
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一”?
在研究“一”的本质前,我们知道,由一产生的“多”,在自然界表现为万物。万
物存在逻辑真值,是科学研究的范围。因为万物是相关的,有逻辑结构,有系统,
有互相作用的功能,所以科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和证明。我们也知道,科学方法的
产生是理性的结果。也就是,是思维运用逻辑,反思,证明,猜想等多种方法来探
索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结构系统。但到对“一”的研究时,我们会发现,
这一切研究“多”的方法都不存在了:因为“一”没有结构。没有结构就没有逻辑,
就不能运用理性来研究。所以要研究“一”,必须用更高一级的认识论。事实上,
这种认识论是最高和最后的认识方法,是在超越理性认识之上产生的方法,是最终
和宗教神学合为一点的地方:它就是“悟性认识”。任何理性的最后环节和出发点,
最后都必须和信仰归为一体,和宗教归为一体,因为在这个终点,逻辑不存在,理
性不存在,结构不存在,只有通过悟性到达而得出结论。
通过悟性认识达到的这个终级点,就是认识到“绝对”的存在。绝对,只是作为一
个“背景”,作为一切存在的基础,也就是“潜在”。绝对是自然界的基础,也是
思维的基础。事实上,每个人的思维所代表的,都是在绝对背景“大海中的一滴水”。
这个绝对的水滴,进入每个人的大脑思维中,随着生命的开始发挥功能。随着生命
的完结而干枯。当我们在能够运作思维时,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可想象,没有任何
物质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只有尚未理解的事物,没有永远理解不了的事物。正是因
为我们的绝对观念,来自于我们存在绝对背景的事实。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
证明绝对的背景存在。如果“有,才能产生有,那么,有的链条永远没有头。只有
无产生有,有才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开端。而从无到有,是非逻辑的过程。所以只有
悟性认识,才能把握它的绝对背景。
这就是思维的绝对性来源,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范例哲学”所表述的概念。
E 对绝对的疑问的回答
我在以上谈到了“绝对意识”,激起过很多争论。争论的观点主要围绕这么几种意
见。一种是认为绝对不存在,人类对各种对有限的不满是希望更大的相对状况。还
有一种意见认为相对的对立面是只有上帝才具有的性质,人类的生活中不可以有绝
对出现。其他还有关于主观态度,如狂妄自大,故弄玄虚等的指责。下面,我想提
出更多绝对的情况,补充我上文的意见。
哲学上对绝对的定义,是相对的反面。但绝对这个词,多为副词,既多是修饰其他
的实词,如形容词,名词等。在斯坦福的哲学词典上,没有关于绝对的条目。在维
基百科上,绝对往往用来形容宗教的内容,如上帝等的代词。从这个意义上,我讨
论哲学上的绝对意义,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我称之为“绝学(the Absolutology)”。
除了范例上的本体对绝对的定义,我还想指出生活周围的绝对情况的例子。
首先,我定义绝对的性质为二种状况。一种是“自在的绝对”,一种是“自为的绝
对”。自在于自为,是康德哲学的遗迹。前者是“潜在,盲目,没自我意识”等的
状况。后者是“显现,自觉,意识中”,与前面相反。然后我进一步定义绝对等于
无限:既不受限制,没有节制的意思。
什么是自在的绝对?我认为例子有,如数学的整数无限的延伸。如动物身体的“整
体性质”,既不可以不断更换器官,如汽车更换零件一样,使其永远生存下去。这
种绝对的性质还可扩大到地球的生态,太阳系的存在,甚至大爆炸后今天的宇宙体
系。当然,思维具有这样的性质,因为思维没有边界的限制:我们没有什么不可想
象的东西。思维的绝对性质的证明是简单的:如果思维有限制,有没有想象到的界
限,那么思维就已经想象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自在之物(noumena)”是
不存在的。
其他一切绝对的性质,都是自在的性质,甚至包括思维在许多情况下也是如此。人
类只认识到自己思维的绝对性质,才是思维的绝对性变成了自为的状态。这就是范
例哲学中所说的人成为“高级范例”的状态。人类在没有认识到思维的绝对性前,
人类只能是“潜在的高级范例”。犹如类人猿在没有产生语言之前,同其他普通动
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的思维功能,那时只是潜在的自在性质。人类只有在思维和
语言发展起来之后,才有意识地变成了自为的人。
人类对思维的绝对性质的认识,是继人类认识到自己的语言功能,思考和逻辑能力,
制造工具的能力之后,转向自身自我认识的一大步。这就是范例哲学区别与传统哲
学的不同。人类的历史就是永远在百尺竿头上要更进一步 - 在抽象的精神产品,哲
学,上也是如此。
第二十六节 范例的历史观
历史是前进还是循环?
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有基本两种历史观,我称为“循环派”和“发展派”。持“循环”看法的人,必然认为没有“绝对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坐标”。用古希腊的一句话叫“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都是相对的,或称“相对主义”。持“发展”看法的人,必将认为世界上存在“绝对的事物”,或有一“绝对坐标”。“发展”的思想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接近。
我认同后者“发展”的观点,认为“绝对事物”存在。我反对“循环”论,反对“相对主义”的思想。我从二个方面说,第一是共识。让我们先看看百度的定义:
“发展的螺旋式 - 正文
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曲折性的形象概括,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态的哲学描述。它表明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即由自身出发,仿佛又回到自身,并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辩证过程。
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已有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圆圈的思想。他们认为“无限”或“火”是万物的“始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但他们所说的复归是单纯的周而复始,不包含变化和提高,带有循环论的色彩。毕达哥拉(约前571~前500)、普洛克洛以及J.-J.卢梭、I.康德、J.G.费希特和F.W.J.谢林等人也都具有关于发展是对立面统一的思想。其中普洛克洛和谢林已直接提到发
展是一个圆圈。他们所说的圆圈已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回复中包含着以前发展环节所达到的全体,在高级阶段包含着低级阶段的某些东西。G.W.F.黑格尔对后一种观点很重视,并把圆圈式发展提升到一种普遍形式,并以此作为构造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他认为,在发展中,作为开端的东西,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抽象物,是个浑然的整体。但它潜在地包含着以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作为它自身的对立面。发展就是这些对立面的展开,是对开端所包含的各个环节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体现。黑格尔认为,从自身出发,仿佛又回到自身的圆圈运动,从肯定(正)到否定(反)再到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每个圆圈后面还联系着更大的圆圈,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虽然黑格尔圆圈式发展的思想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但他把发展理解为一个联系着的系统,认为人的认识就在于统一完整地再现和把握发展着的具体概念的各种规定,这些思想是合理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曲线螺旋上升的过程” - 我以为这早就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了。国内的马克思哲学教育课,经常将这句话规结为黑格尔的思想。我们不能在将马克思主义的“脏水”泼出去时,将古希腊以来正确的哲学观点的“婴儿”,也一起泼出去。
我也认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观”是正确的,因为它的背后,意味存在一个绝对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或坐标或尺度,一切相对的事物,便没有依据了。在这个绝对的标准下,相对事物才有根据。
第二,绝对与相对的逻辑,就是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任何绝对,都是以相对为表现。任何必然,都是以偶然来开路。
我说“理性是绝对的”,就是说,作为人类,作为一个集体,其思维能力在发展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理性必然要到来。至于何时到来,表现在何地,在哪个民族首先降生,都是偶然性的。就就像一个孩子将会长大,他的思维将会成熟一样。再让我用自己的心得“范例哲学”的概念,做解释。
在一个“范例(Instance)”中,既,在时空中出现的事物,都带有相对的性质,也就是,都是偶然的。古希腊的出现,或其他文化的产生,如中国文化,都是这样。任何偶然的范例,它的存在就是一个“侥幸”,其消失是肯定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古希腊被古罗马取代了,古希腊表现的人类“理性火花”,被古罗马浇灭了。这也是个“偶然”的事实。换句话说,如果古希腊根本不存在,人类的理性也要在其他的时空中表现出来。这个其他的时空,就是与古希腊的时空一样,说不定就是中国人来代表,也完全可能。因为理性是必然性,是绝对的。凡必然的事物,它的出现,只是机遇的问题。这个机遇,就是偶然和相对的。
也可以这样看。如果中国出现了古希腊那些地理和社会环境,中国就会代表人类,首先产生思维的理性认识。科学与民主的根源就会来自中国。必然绝对性的事物,没有什么神奇的秘密,它的真实面貌,迟早会让自己在偶然与相对的时空中,彻底暴露出来。这后者,就是前者的一个“Instance”.
第二十七节 世界的结构与结构的世界
我原来住在北方。冬天每年都下大雪,久而久之不以为然。一天在<读者文摘>上看到这样的话,使我大为气恼:“对冬天第一场雪的惊叹与否,是测量一个人年龄大小的尺度”。我在比方这么些年了,谁把下雪当回事呢?我当时不过二十出头,难道我已经老了吗?因为据说是名人名言,时至今日还心有余悸。每当北美的第一场雪翩然而至,心里就想起了这条在中国学过的咒语:哎,又老了一岁啊!
老,有老的用处。将这句话的文学色彩刨掉,冷静地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再惊叹,自己又不由自主地诚惶诚恐起来 - 对这个世界,我自以为是什么都知道了?据说,这是要倒霉的前兆!
原来这个世界在我来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我从生到死所要作的,不过是怎样了解它,或使点小诡计琢磨着怎样捉弄它 - 除此外,基本上是let it run its own course,i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不过,这个世界又不老老实实乖乖地告诉我它的一切。它跟我耍“太极功夫”,虚虚实实让我摸不着头脑。我到海边散步,看见的是几只死螃蟹,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死。看见涨潮落潮,却很难知道到是天上的月亮在作怪。
后来我才知道,自然界告诉我们的都是事实。而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却要人类自己去找。也就是说,世界的事实,是被他的“结构”连接起来的。我们只有沿着“事实”指引的小径前行,才能找出连接起来它们的“骨骼”。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系统。我们稍不小心,就会掉到它枝节末尾的犄角旯旮里耗尽一生,而不得其全貌。因为从我们来到世界上的时刻起,“上帝”就为自己的拷贝而后悔,已在给我们“倒计时”,计算着何时收回了。
上帝真正伟大的东西,藏在我们的大脑中,叫做“思维”。因为在人类探索自然界的时候,不知不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造了一个与上帝居住的自然界同样的东西。与上帝不同的是,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上帝明显是在看人类的笑话 - 正象古罗马帝国的王宫贵族们绕有兴致地看着罗马圆形竞技场的撕杀一般。上帝在看:“谁能建造“最为完美”象我一样的世界,我就选谁将来进入天国!”
人们着急的问:您是怎样定义“完美”呢?上帝笑而不语。多数民众捧着石头,死鱼,画成的月亮,跟在经验的哲学家后对上帝说:这就是您住的世界啊!一小队科学家,文人,算命家和杂技家,带着自己的画图,论文,道具,刀枪火药,跟在先验哲学家的后面对上帝说:这就是您住的世界设计图和符咒箴言啊!
上帝终于开口了,但只说了一句话:一个也不赦免!因为我住的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
对思维的分析
从17世界笛卡尔发现“心灵物质”后,人类此后对它的研究变得正式起来。现今一切关于人的思维,意识,心理的研究,都可以追溯于笛卡尔。当然,人类发现自己的心灵特别的地方,是从远古就开始了,如佛教等宗教,都有对心灵的描述。心灵作为一种物质,它与普通物质到底有什么不同?笛并没有细致研究,他只是将其当作自己发现的分析方法的一个开端,多数时候是用心灵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可以想见,当时宗教是多么盛行的时代。
从今天范例哲学的观点来看,笛卡尔的“心灵物质”被定义为“思维”。具体地说,思维是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整体的部分;二个别的部分。这样,思维的本质就是“波粒二象性“的,如同光子一样。再一个小的共同点是,光子没有静止质量,思维,不论用什么介质进行,也不会有“静止”质量的(脑溢血不算,因为涉及血液运动和血管壁的状况)。具体细节的揭示,当然是科学家的事。
思维的这两大部分,都是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整体的部分,如意识,感觉,理性,悟性,意志,心理的各种感受(嫉妒,羡慕,信仰,崇拜,恨,侥幸,痛苦,欢喜等等)。作为一个整体,思维如“波的性质”的表现。也就是,它是一种弥漫全部的身心都受到影响的感受。思维的部分功能,是以“粒子”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思维要产生“思想”,这一思维的产物,它不影响除思维的器官,大脑,外的其他任何人体器官。也可以说,类似电子仪器的运作处理概念,思维的“粒”的功能是“digital”的;而其“波”的功能是“analogue”式的。
范例哲学认为,人的思维的整体性质,如同现代科学哲学系统学认为的那样,是“整体大于部分”。也就是说,思维作为整体,是不可以由思维部分的功能所取代的。尽管思维整体是思维部分的源泉。举例来说,整体部分的缺陷,使得某人显得“缺乏常识(lack of common sense)”,但这种缺乏又与思维部分的功能分开的。例如,有“天才白痴”的情况。一个人可能会解哥德巴赫猜想,或黎曼质数分布猜想,或郎道问题。但他可能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不懂得同外界交流,更别说具有一般人的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力了。
另一个方面,思维的部分,在产生思想如粒子发射时,是按“线性”进行,而且是能量也不平均,既,有的大,有的小,成“量子态”进行。由此,每个产生的思想,也是各异的,有的深刻,有的浅薄,有的多虑,有的随便些。明白思维的整体部分和个体部分的区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思维,作为大脑的功能,并非人类所独有。在其他普通动物身上,整体部分的功能,表现为感觉。但它们有潜在的而没有发展成熟的个体部分,不可能产生思想。当一群羊或一网鱼在运动时,
它们仅以自己的整体感觉,跟随领头的动物而前行。当人的智力在初期发展阶段,也同样如动物一样用整体的感觉作为“default value”,来追随外界的信号。人称这种本性为“信仰”,其实它与儿童对母亲的信赖一样,是动物的本性。
人的教育学习,是产生思维个体部分的必要条件,也就是产生思想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信仰,用克尔郭凯尔的话,是“信仰的倾注(leap of faith)”。克尔郭凯尔认为,理性或逻辑的发展(既个体部分的思想产生),与信仰没有关系。因为理性和逻辑不论如何发达,都是个人(“subjective”)的一个工具,都与信仰的产生无助。按照范例哲学以上的观点,信仰是一个整体部分。个体部分不可能取代整体部分,只能不断修正整体部分。因为只有思维的个体部分不断繁荣广阔,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才使人类不必要总是依赖“default value”,这种天生或自然
的原始本能,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因为人类的思维个体性学会了“抽象”的方法。经过抽象得来的的思想,使人类终于与动物界从此分开了。
谁能想到,范例哲学关于思维的结论,会与三个世纪前丹麦人在观点不谋而合呢?这就是中国古人说的“道”的普遍性吧。
A结论 从绝对的潜在,产生了数。数的现象开始为一,从一又产生了多。从潜在走向存在,从绝对走向相对。绝对的本质决定了相对的整体趋势。整体趋势,包括自然,历史,道德,物质文明等,最后还要回到一。这是一个绝对的,总的,必然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中,不免有偶然因素,不免有枝流,但最终,只有一个目标,一,如同万川最终归海。如此循环,永不停止,这就是范例哲学所看到的世界的本质。人的产生,来源于自然,归结于自然,人与自然为一体。绝对通过自然的物质,产生了人的精神,在人的思维中呈现了自己的影子。人在自然发展的过程,通过思维看到了绝对的对世界的设计。绝对与思维,因此,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自然是两者联系的媒介。这就是范例本体所表述的,绝对与全部存在范畴的关系。
第二部 范例
范例的本体论,回答了康德和黑格尔忽略的哲学的根本问题,既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提出过,现代海德格尔提到的,“究竟什么是存在?”的问题。具体讲,绝对范畴,回答了康德的“本体界(noumenon world)”或叔本华“world as will”,是什么的问题。
在本体论基础上所建立的现象界,如康德等所为,就是现象界。在范例哲学中,这就是“范例做为现象的存在”。与以往的哲学不同的地方,范例哲学认为本体界,既,绝对的范畴部分,不是如康德或叔本华的本体界一样与现象界毫无关系了。范例哲学的本体绝对范畴,体现在范例现象思在,的表述之中,既,思维。思维的本质上,分享本体的绝对部分。思维的绝对性质,与本体的绝对性质唯一的区别在于,思维的绝对性被“个体化”了。思维的绝对性被“禁锢”在,或“先定”在有限的时空个体,人,的头脑中。
范例的本质就是“先定”的原则。先定有双层的意义。一是所提到的思维的绝对性质,分享范例本体绝对背景的本质。二是在范例的现象界,先定意味着其最基本,唯一的范畴是“时间”。一切其他规定性,归根结底,最终落实到时间的范畴上。只有时间的范畴,才是一切范例现象作为现象最更本规定性。
范例哲学研究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是“双重绝对”的性质。而对范例本体的绝对范畴的认识,来源于对思维本质的发现。既是,从个体思维的绝对性,上溯到范例本体的绝对背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范例哲学成为“绝学”- 专门和唯一研究绝对性质的哲学。
绝学,继承了从古希腊开始的古老哲学传统,在今天开始分离成“第二类哲学”。绝学的产生,是传统哲学面临失去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证明”,失去对人类文明大厦的疑问的“终结”探讨,的危机中产生的。
第六篇 作为现象的范例
绝学的产生,基于对整个经典哲学的理解和概括,又有提高。比如说,一个要学物理的人,如果直接接触量子力学的概念,会感到很难理解。如果从牛顿的经典力学讲起,从低速动力学进入到高速动力学,爱氏的相对论,就会好理解多了。从宏观物理学,进入到微观物理学,知道这个历史和相关的概念,对量子力学的学习,就会有很大帮助,相对会觉得容易多了。
对绝学也是一样。哲学的历史,许多有关的概念,和人物都不易理解。因为他们都是很抽象的概念。根据概念抽象的程度,我们称作困难的程度。越抽象的事物,也是越困难的事物,越需要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在一般的意义上,历史学会比物理学容易;物理会比数学容易;数学又比哲学容易。总之,越抽象的事物,越要求非常的想象力。
在哲学中,唯物主义(经验主义),比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容易理解。亚里士多德比柏拉图容易理解。认识论比本体论容易懂。普通道德学(亚氏)比先验道德学(康德)易懂。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比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容易理解。英美的分析哲学,比欧洲大陆现象学,存在主义,容易理解。叔本华,尼采,比斯宾诺沙,康德,容易理解。存在主义比现象学容易懂;海德格尔,萨特,比胡塞尔,黑格尔容易理解。所以没有对哲学的一般知识,没有对哲学史的了解,没有对哲学史思维脉络的清晰理解,特别是,没有对康德,黑格尔体系的理解,很难深入于绝学的讨论。
第二十节 自然范例和高级范例
V范例
5.0范例是现象
5.01范例是整体的规定性
5.02范例由范例本体的几何表示中的三维,存在,定在和思在组成
5.1范例分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
5.2普通范例受定在和存在的规定性制约
5.3高级范例是除了受存在和定在的制约,还受思在的制约
5.4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以及高级范例之间的关系,产生道德
5.5范例的产生与在没有因果联系
5.6 范例原型自身等同绝对
5.7 由范例原型派生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
5.8 范例,是且仅是,由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组成
5.8 范例由“一”产生的“二”
5.9 范例分成二个基本部分都有相关的联系,既,“2+1”
6.0 范例的研究对象,是且仅是,1范例原型;2普通范例;3高级范例;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
6.1 普通范例,等同“形式(Form)”和“变化(flux)”之合
6.2 高级范例是唯一的
6.3 高级范例,是且仅是,思维与普通范例之合
6.4 思维和思维的原型,绝对,具有同样的本质
6.5 思维原型与绝对本质相同
6.6 对思维原型的怀疑,如同对公理怀疑,本身自相矛盾
6.7 范例和范例原型组成世界
6.8 带有时间或空间条件的范例只是普通范例的一种
6.9 多维范例存在
6.91梦境是思维原型下的普通范例
6.92 普通范例的真理性由概率决定
2.64 普通范例的科学,概率最高,其他次之
13.1范例类似中国哲学的两仪猜测
2.641 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哥尔的范畴,都在普通范例的规定之内
2.6411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感觉悟性对范例原型的猜想
2.642 黑格尔对从古希腊开始的辩证法的扩大化,可以从其历史哲学的应用看出错
误
2.643 从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分成“现象”部分,是后来欧洲大陆“痕7b象学”的基
础
2.65 对普通范例“现象”的研究(欧洲大陆),从胡塞尔开始,是“现象学”的
任务以此区别绝学对普通范例的本质研究
2.651 对普通范例的研究,不能等同科学研究的方法,因为哲学研究比科学研究更
为抽象
2.652 对普通范例的现象研究,在理性认识范围内
2.653 对普通范例的现象研究,必须是理性认识结合悟性认识
2.66 将普通范例的研究,归结为语言表述问题(英语世界),是化大问题为小问题,
化小问题为无问题的还原方法,是倒洗澡脏水,泼出婴儿的做法分析哲学只对表
述清晰有帮助,无助于对范例本质的研究,而这种研究是绝学探讨的对象
3 绝学,区别于道学在于,绝学是用“纯粹抽象思维”的方法,仅仅研究传统哲学
中“第一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中本体论的部分
3.1 道学,分为“里道”和“外道”二学
3.11 里道,是且仅是,研究第一哲学中的认识论,研究认识如何最终认知绝学,即
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
3.111 形像思维 - 感性认识阶段:用形像表述现象(希腊“水,气,数”,中国
“气,道,金木水火土”,佛教的“空”,等为世界的本源)
3.15 以形像形容抽象思维 - 理性认识阶段:用符号表述现象(三段论,逻辑符号,
语言,数学等,表达归纳,概括,推理,分析,测定,试错等)
3.113 完全纯粹抽象思维 - 悟性认识阶段:放弃语言表述的间断性质,如逻辑,分
析,推理等,使用语言的连续性表述本质(维特根思坦开始)
3.5 外道,是且仅是,研究传统哲学中的道德如何可能上升到纯粹抽象的先验道德
原则,即一人和他人关系的这些原则
3.51 形像思维研究的道德 - 亚理世多德道德学
3.52 抽象思维研究的道德 - 康德先验道德原则
3.53 纯粹抽象思维研究的道德 - 悟性道德原则
4 绝学所得出的结论,来自里道学的“悟性认识”作为认识工具
4.1绝学所得出的结论的真理性,类似数学中公理体系公理的真理性
4.11 绝学的特点,决定了绝学的结论不可能来源于分析,证实,逻辑推理的过程
5 无限绝对性质是思维原型本身,因而也是思维范例的本性
6 思维,是真理原形在宇宙自然中产生的唯一简单范例和无限性质结合成为高级范
例,所产生的功能
6.1人,是真理原形在宇宙自然中无限次试错的最终选择,高级范例的结果,因此是
在任何时空状态下,具有类 似人的智力范例的唯一自然形态
7 时空状态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其真理原形下的范例(Instance)
7.1凡是在时空限制内范例,都具有有限和相对的性质,包括思维中的理性,
都有自身的缺陷和矛盾,(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哥德尔在不完备定理中都已经证明
)
7.2 在时空状态中的范例,由于处在有限相对中,一直试图突破自身的有限性,向
无限绝对性质,的自然发展(teleology)
7.20 范例发展的普遍形式,是自身性质自然展开
7.201 自然发展是其性质的延伸,终止和新阶段的取代
7.202 范例产生矛盾,是范例普遍的自然发展过程中的特出形式
7.21处在有限相对向无限绝对性质的发展中的范例,其最终阶段,在自身突破其有
限性,在某一个局部,达到无限绝对的性质只有人的产生,其思维,达到了高级
范例的阶段
7.22 在时空的限制中,局部达到无限与绝对的性质,必然是一个有限与无限性质的
结合的高级范例,如人体本身
8 思维,对自身无限与绝对性质的认识-反思,是真理原形完成范例(finite beings)发
展到顶峰的标志
9 正如人是宇宙自然真理原形的唯一高级范例,语言,是思维的唯一高级范例
9.1 语言文字生命的有限性,依赖与大脑,而大脑依赖于时空的有限性
9.2 语言文字表述能力,正象自然宇宙中的普通范例向高级范例的发展一样,是一
个从有限能力走向无限的能力发展的过程(维特根思坦只看到了前者)
9.21 语言所到达的无限表述能力阶段,是里道中悟性认识,所使用的表达手段和工
具
10 范例的真理原形,决定了时空范例必然朝向朝高级范例发展的进程
10.1 范例的真理原型,是促使一简单范例发展到包含无限性质的高级范例的原
动力
11 具有无限绝对性质的范例,也必将最终受其有限性质部分的限制而毁灭,变成一
完全简单低级的有限相对范例从而开始一个新的,从一个简单低级范例,发展到
包含无限绝对性质的高级范例过程的循环:宇宙自然中的一切范例的发展,基于概
率的无限大,只出现一次,而范例的原形始终不变
12从范例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可以分为二大类: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
a)根据范例,自然事物发生的循序规律是:绝对(潜在)->在->存在->定在->范例
b)根据范例,人为事物发生的循序规律是:绝对(潜在)->在->思在->存在->定在->范例
范例哲学认为这两个规律,包含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因此,范例哲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既,是真理。任何真理的声称,都是一个全称判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任何一个全称判断,都可由一个反例子证伪。
A 范例解释
为什么说“一切时空下的事物都是范例”?绝学的关键或核心思想是,一切时空间的事物都是“范例”?什么是“范例”呢?范例这个概念,用的是比如计算机里常用的编写程序时的一个概念。如果你了解一些计算机编程,你就知道在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CLASS。当你要用一个函数程序功能时,一般要先启动一个新的object,也就是现要启动一个instance(范例)。当用完这个范例后,范例被“收回”(garbage collected),以便节约资源(这里是记忆记忆储存空间)。
范例的定义,条件,功能等等,都由CLASS事先定义好了。不过这些范例的因素都是“潜在”的。如果在程序中的某个阶段不用这个CLASS, 那么与其相应的范例,就等于不存在。只有在范例被“点燃”之后,范例的功能从逐渐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变为现实。
用这个范例,比喻自然界的事物,非常的逼真。当一个自然界的一个范例出现时,它的标志是在时空条件之下。这个范例有生,有死,有高潮,有低落,有回归自然的时刻。而这个范例的“范例原型”,就相当定义它的第一个CLASS。范例的所有初始条件,功能,结束条件,都事先在CLASS,既,范例原型,中定义好了。这就像我们身体的细胞分裂次数,已经在自己的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前定义完毕,由此决定了我们大致的寿命。后天的条件,如锻炼,饮食,空气,环境等固然重要,但不会根本上改变我们身体细胞的分裂次数,由此影响我们的“被回收”时间长短的根本改变。
范例,按照绝学,分为普通型和高级型二种。但这二种范例,都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整个过程的二个不同阶段。人的思维,为唯一的“高级范例”物种。思维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他本身是“高级范例原型”的一个“例子”,“降落”在一个实在无任何特出性质的“肉体/身体”上面 - 这就是我们圣人说的“食色”而已。其他几乎一切动物都有此二项功能。唯有思维,是人特有的。思维之所以“高级”,是因为思维本身突破了相对事物的局限性,而达到“自我认识”,从而完成了一个循环。所以,思维的本质是“无限/绝对”的,这就是黑格尔不知如何称呼合适,不知如何来到世界上的“绝对理念/绝对精神”。这个思维的本质,实在是“高级范例原型”安在每人身体上的一个“微型的自然宇宙”本身。不过,这个微型考贝的开始,象“普通范例”一样,都是“潜在”的,直到思维认识到自身的这种性质。
思维的这种性质,使思维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这就是语言。处在人类文明初期的民族,理性不发达,主要依赖依靠感觉来认识世界,其语言也是仅能表示知性认识的“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语言的“普通范例”时期。只有他们的理性思维发达了,他们才可能表达自己理性认识和悟性认识,所用的语言才是属于语言的“高级范例”的范围。这些就是我对绝学的“范例”概念的大略介绍。
“普通范例” - 对物理学有什么意义?范例,分为“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按照绝学。从定义上说,凡具有自我意识的范例,都是高级范例。除了高级范例,都是普通范例。根据绝学的定义,高级范例的唯一例子是人类,那知道除此人类以外的一切其他事物都是普通范例,有什么意义呢?尤其在科学上,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什么新的意义呢?
我在这里仅就普通范例,对物理学的意义,作一个尝试的回答。我们知道,物理学,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人类认识自己周围的自然界的首要工具。从物理学史来看,物理学经过了三个明显的发展时期。
在17世纪的牛顿时代,是经典物理学时期。它表现为,在时空下,物体的运动是依赖惯性,低速,静者恒静,动着恒动,而时空被认为是绝对的。到了上个世纪初,爱因思坦的相对论时期,物理学表现为,参考系是可以变换的,所相应的时空对应不同的参考系,是可变化的。而只要假设光速不变(高速运动),物理学的规律(公式),在任何参考系看来,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在地球上证明的相对论推测,如远方恒星的光传到地球上前,在经过月球时会发生偏移和弯曲的现象,在其他的星系上同样会发生的。在爱氏同时稍后出现的海森堡等为首的量子力学中,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已经变得不可同时准确测定,时空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必须将“整体系统的描述”比单一测量结果,看作更符合量子状态的客观现实。
从范例的角度看,什么是贯穿物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始终不变的条件?答:只有时间与空间。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是相对与目击者的参考系。相对论的时空观,是相对与速度(光速)的宏观宇宙背景的“参考系”。量子力学的时空观,相对于对量子的“分离”而言,而产生,时空本身是微观世界的“二象性”。它告诉人们,时空本是“一个整体”,无限大的速度就是“静”,就表现为电子缠绕时的“同时性”。而“速度”本身,是连接这一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桥梁。
范例的哲学意义在于指出,时空与“存在物”,是“范例原型”抛到世界上来的一个“package” - 时空,是存在物的条件,“存在物自身与时空”不可分离。如果哲学真能走在自然科学的前面,我想,范例所揭示的意义也许就是如此。
“高级范例”和“普通范例”区别何在?在绝学看来,世界上只有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两种范例,人,属于后者。但不是说,人一出生就是高级范例,而是指人有“潜在”成为高级范例的可能。事实上,一个
人可能一辈子都始终是一个“普通范例”,如果他/她始终不能自身醒悟到自己的思维的力量,既具有反思,自我认识的功能。
这个转变,从普通范例到高级范例,开始与自我认识,它就像自己的思维功能得到“点燃”。或像基督教中,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或人的原罪一样。从那一刻起,自己就开始变化了。
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的根本区别在于,被动和主动。每个人的生命开始,都是一个普通范例,但都有成为高级范例的可能。从前者走向后者,都要经历一个“重生”的时刻,服从“重生定律”。摆脱自己从生以来的一切习惯了的“被动”心态,变被动的态度为主动的态度,是区别普通范例和高级范例的最根本特征。
正象一个人小时,被教育“要听话”,要服从,要守规矩,等等。这一切限制,都是外在的力量强加于人,被动地接受着。直到有一天,此人长大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切价值观念,自己的一切信条和信仰,就会对自己有一全新的认识。就会抛弃自己多年恪守的错误观念,而开始巩固有还有价值的规则,或寻找新的观念。
近代哲学的第一个哲学家,法国的笛卡尔,就是这种思维训练的典型代表。笛卡尔是在重新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一切固有观念,开始发现自己原来信仰的缺陷,自己所受教育的弊病,而找出了怎样建立牢固知识和发现真理的基础,这就是在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我思固我在。
用4个世纪后今天的眼光来看,笛卡尔哲学体系所依赖的思维建立的开端,不是无懈可击。可是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反省自身,既“重生”价值体系,与绝学的范例发展原则一脉相承。
第二十八节 作为高级范例的思维
A 思维具有绝对性质的证明 根据巴门尼德,思维与存在的证明,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定理:
I 思维具有绝对性的证明:
1 如果思维与存在一致
2 并且存在是绝对的
3因此思维也是绝对的。
II语言具有生命力
1如果思维与存在一致,
2 存在的唯一显示为现象,同时某些现象具有生命力
3思维的唯一运动方式为语言
4 现象必然等同语言
5 既然某些现象具有生命力
6某些语言必然也具有生命力.
B反思的疑惑:我是如何发现“绝对世界”的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 作者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多年前上大学时,这句话又出现在我脑海中,是我遇到一次车祸的时候。虽然那次车祸没有要了我的命,但此后我经常问自己,如果我当时突然死了,世界上又有谁知道我是谁?我的命和小草有什么区别?换句话说,如果人一生的目的只是追求利益,这与动物追逐食物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一辈子关心的只是,更多一点钱,更大一点官,更漂亮一点的女人/男人,更有权势,让儿女过得更好一点,我要更多一点幸福等等,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吗?从那以后,我又广泛的涉及一些所谓上层建筑的人文的领域,如宗教,文化,哲学,艺术,音乐,绘画等等。我发现,有些领域,除非一个人具有非凡的才能,否则只能是浮皮潦草的了解罢了;而另一些领域,如果多问几个问题,则无法令人信服。我觉得我只是个一般人,只具有一般人的疑问,我的这些发现,几乎使我无所适从。思前想后,我又回到了原地:我只能相信我的思考 - 如同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可能是由于用脑太多的原因,我变得神经希希起来。自己的脑子经常就像“天马行空”,完全失去了控制。有时候,我发觉自己拿着书,其实在发愣,并没有思考书上的问题,脑子其实是在走神,思维不知是溜到哪里去了。有一次,我抓住了我思维这个“溜号”的瞬间, 我问自己,我的思维到底是集中到哪件事上?这时候,几个问题在我的头脑中升起了:
1 我为什么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思维”,即对思维的内容进行思维?好像思维本身是发自一个头脑,而被思考的事/物,来自另一个头脑?
2 人的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3 人的思维对象(内容)又是什么?
4 思维的本身与思维的对象是什么关系?
5 当我将自己的思维集中自己的思想到某件事上(书本上的话),我的思维置周围万千的事物于不顾,根本忘掉了它们的存在!我的大脑是痴呆的吗?难道我“全能”的思维,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心覆万物”吗?
从此,我一集中注意力想某个问题,我就立刻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单一”状态:为我自己思维的“钻进去”,被“埋”在一件事中,感到恐惧。换句话说,“我一集中注意力(到某事上),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到某事上)” - 我深深地陷入了康德哲学的“二律背反”(“自相矛盾”或“悖论”)。我查了不少医书,认为自己得了大脑思维的“强迫症”,情绪很长时期非常低落....只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从此万事大吉!无疑,我明白了,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 “绝对世界”
C思维对思维的思维 1范例与“思维世界”
范例哲学的本质,是揭示”思维世界”的本质。
思维对自身的反思,也就是,我意识到“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我发觉,注意力总是“单一”的性质。既,注意力,总是集中到一点上,一个问题上。比如,您在读我的这段文字,你当下一定在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可是你一定知道,人们通常都认为,思维万能。也就是说,我可以,“想象任何我要想象的事物”。一方面,思维的注意力总在一个点上。另一个方面,思维又有无限的自由,可以任意发挥。这不矛盾吗?
当我想到如此,当我集中我的注意力到任何一个事情上,比如我在写这段话,我发觉我是“完全没有意识到”,也就是,“完全不知道”,我在写这段话。我不能既“知道/意识到”我在写这段话,又在思考以下该怎么写。我的“一心不能二用!”。
为什么会这样?我苦苦思考了这个问题很长时间。几乎我一专注任何事情,就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你知道你在专注这一问题吗?”。换句话说,“我一专注,我就没有专注”。我陷入了一个“思维悖论”。我很怀疑我得了什么“精神妄想症”之类的病,非常痛苦达二年之久 - 直到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从此我的“思维悖论”症得到了解脱。
我的结论是,思维对自身的反思,之所以能走出困惑,由于四个结论:1, 思维是无限的;2, 思维的无限性表现为“线性”进行,既,思考必须“一个一个”进行。3,思维的本能,是使“思维世界”的“媒介之间发生联系”。如同自然界的“力”,使自然界万物发生联系。4 思维的唯一媒介是“语言”(广义上)。
从以上,可以推导出,是“语言”的联系,使我们有了范畴的概念。例如:思维-语言-因果,等。这样看来,康德认为范畴来自“先天”是错的。范畴来自语言。以后则是范例哲学的出现和推演。
这就是“范例哲学”是如何开始的。
“思维对自身的反思,也就是,我意识到“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我发觉,注意力总是“单一”的性质。既,注意力,总是集中到一点上,一个问题上。比如,您在读我的这段文字,你当下一定在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您这不是在讲禅吧?“。
“为什么会这样?我苦苦思考了这个问题很长时间。几乎我一专注任何事情,就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你知道你在专注这一问题吗?”。换句话说,“我一专注,我就没有专注”。我陷入了一个“思维悖论”。我很怀疑我得了什么“精神妄想症”之类的病,非常痛苦达二年之久 - 直到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从此我的“思维悖论”症得到了解脱。”得了醒悟。
下面是我与网友关于“思维对思维的思维“时的对话:
“
作者:网友 留言时间:2012-08-07 18:17:58
哲学家的“思维世界”与火星一样远,能不能也发回一些照片让网友知道您在哪儿:)不知道您是我思故我在呢还是在哲普,反正您老人家说啥,至少有一位抹不着头脑。
“这才是“人”,所应该作的呀!”您老竟不知人就不做“人”事啊!
您的”“不外斗自然,必内斗同类” - 东西方都一样,这是“斗”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甚高。可将“争吵内斗”转到“合谐文化”未免太高深了。
“我有两个大侠网友,一个爱伸张正义,到处打抱不平。一个爱武侠飘逸,所学西方精华尽变东方仙骨。二人能否得学得真经,还需拭目以待。”以俺看,前一个悟性太高,必然不务正业;后一个愚顽不化,不堪重任。您哪还得物色新人。
“思维对自身的反思,也就是,我意识到“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我发觉,注意
力总是“单一”的性质。既,注意力,总是集中到一点上,一个问题上。比如,您
在读我的这段文字,你当下一定在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您这不是在讲禅吧?
“为什么会这样?我苦苦思考了这个问题很长时间。几乎我一专注任何事情,就有一
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你知道你在专注这一问题吗?”。换句话说,“我一专注,
我就没有专注”。我陷入了一个“思维悖论”。我很怀疑我得了什么“精神妄想症”
之类的病,非常痛苦达二年之久 - 直到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从此我的“思维悖
论”症得到了解脱。”
得了禅悟。
后面所说网友totally get lost
作者:自己 留言时间:2012-08-07 19:09:58
真抱歉,网友!本来是想说清楚,如果没有,可别抛下我而去啊。一个人唱独角戏非被妖精吃了不可,孤独不说。嘎同学也大概是让我吓撤了,已经三天这里米水未沾啊!咱们还得讲团队精神是不?
我这小篇,主要是针对你要我说,是什么是范例哲学开始,既‘triggered’。主要回答这个问题。
你提了好几个问题,让我一个个来。
你说,“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是‘讲禅’(我没看过禅书)。这么说吧,你“能否意识到自己在集中精力看这句话”?
Yes or No?
作者:网友 留言时间:2012-08-07 19:29:57
刚去给人解惑回来,依外人看来俺还不太蠢。
徒子每个字每句话俺都明白。‘讲禅’别人不懂俺也懂。联到一起就不懂,徒子比禅家打哑谜还厉害。
“嘎同学也大概是让我吓撤了”俺更是。
“你说,“我在思考自己的注意力”,是‘讲禅’(我没看过禅书)。这么说吧,你“能否意识到自己在集中精力看这句话”?”
Yes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06:55
OK,
你“能否意识到自己在集中精力看这句话”?”,你说是。
那我再问你,如果你“当下意识到自己正在集中精力看这句话“,那你就不会”同时在想/或意识到”,“我在集中思考这句话”,比如我下面要说什么。
因为你一旦这样想,或意识到你的注意力在某个东西上,你就“没有”深入地思考那个东西。对不对?
作者:网友 留言时间:2012-08-07 20:10:13
right.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13:07
换句话说,意识与思考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你只能选择其一: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活动,如集中精力想一个问题,你就“破坏”了这个思考或集中精力的过程。
而你真正思考深入时,你是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行为”的。因为思考这种形式和思考的内容,是两个互不相容的思维活动。二者必居其一。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19:22
Ok,你同意我二者必居其一的论断。
在你的意识中,你有一个“思维活动的世界”,既平常所说的“内心世界”。
你的思维世界,有很多内容。但你是如何控制住他们不使自己浮想联翩,而专注当前关心的“一件事”上,怪不怪?因为我已经证明,你只能一次选择一项来“意识”,或思考。或者意识到思考本身,或者思考而无意识这个思考行为。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22:10
这种二者必居其一的思维现象,就是我说的“线性”现象。
可明白我的意思?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25:49
因为我当时没有懂得思维的“线性特征”,所以我总是在这两种状态下反复,这就是我所谓“思维悖论”(其实是“语言悖论”,以后再说)。
作者:网友 留言时间:2012-08-07 20:29:50
有点意思了。只是徒子可知道?你已经钻到东方先人的思考“邪”框里了。
请继续。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37:53
没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说,这个已经由不得我了。
下面是“思维的四大性质”。我已经“死了一回”,当然不能白到阴间走了一回,总要有点收获吧?
1证思维的无限本质。
如果思维是有限的,既,我们有想象不到的东西。那一定要有人指出这个东西是什么?当这个人指出时,说明人类已经想象到了。所以人类没有想象不到的东西。结论,因此思维是无限的。
证毕。
有问题吗?
作者:网友 留言时间:2012-08-07 20:47:05
“这种二者必居其一的思维现象,就是我说的“线性”现象。?”
天哪,您就这样“线性”化?这就是思维的开关现象罢了。大不了用个“交替”也好。谁要能明白必得漏尽通才行。
“因为我当时没有懂得思维的“线性特征”,所以我总是在这两种状态下反复,这就是我所谓“思维悖论”(其实是“语言悖论”,以后再说)。”
这也不应叫悖论吧。怪不得挺讲理的人讲着讲着理没了,原来是用辞不当。也难怪,名可名非常名吧。必要时加上英文。你老小子崇洋媚外,英文一定比中文好(说笑)。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52:51
第二条,思维的无限性表现为“线性”进行,既,思考必须“一个一个”进行,我已经证明了。
3,思维的本能,是使“思维世界”的“媒介之间发生联系”。如同自然界的“力”,
使自然界万物发生联系。
思维的运动,必须有思维的“媒介”,才有可能。如同发动机的活塞运动,必须有汽油蒸汽在其中一样。
光有媒介,还不行,媒介不是孤立,单独,互相不起任何关联第在思维中存在。就像我们浩瀚的宇宙一样,必须有“力”的存在。而这些力的做用,就是使媒介的元素之间发生作用。如果物理学上微观粒子的作用一样。
这个媒介,就是广义的“语言”,包括形象,符号,肢体语言等,任何可以记录思维结果的东西。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0:57:40
我之所以称思考的这种你所说的,“开关频繁”状态,为悖论?是因为,“只要我想思考,我就不能思考。只要我想注意/意识到我的思维活动,思维就逼我思考点什么。”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08-07 21:06:10
证第四:4 思维的唯一媒介是“语言”(广义上)。
我们知道思维中除了语言和由语言组织的东西,其他什么都没有。所以语言是唯一在思维中存在的物体。
我们又知道,思维的本性就是事媒介发生关系,既语言之间发生关系。这样就有了因果的范畴。
这就解释了休莫的“存在为什么变成应该“的问题。也证实了他的因果关系不存在在自然界中,而是存在于思维的语言中。同理,也就证明了康德,”范畴来自先天“,思想的错误。
这两个大的哲学问题,都被范例哲学解决了。“
2思维对思维的思维
批评中国文字的人有这么一个观点:中国文字不精确,不能用于思考哲学。所以中国不可能有西方式的哲学。没有哲学的后果是严重的:极有可能是,中国到今天还没有科学与民主的主要原因?
我不判断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只想指出一个事实,当一个中国人读到上面标题这句话时的感觉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对你立刻清晰吗?
第一个思维是名词同时是主语。第二个思维也是名词同时是宾语。第三个思维是动词,如果要更详细点,我记得叫“兼语式”(不知那位秀才翻译的?)。我这里主要不是讨论语言,我要讨论的是这句话的含义。
当思维以自身为目标,思维自身开始有了一个“分身法”:既,思维,是主观;思维,又是客观。但这个“分身术”,不是同时应用的,象孙悟空一样。而是“轮流”运用的。换句话说,思维的运行,当其对内,转向自己时,仍然遵守“形式逻辑”。也就是,当思维运行在“大脑时空”的任何一个点上,如果此时此刻是“主观”,它必定不是“客观”,遵守“排中律”。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的脑海中呈现吵架的情形,吵架的双方必然“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流指责,而不可能是同时进行。
这一点,保证了范例哲学的一个原则:语言是思维的范例。凡范例必然是相对的,如同世界万物是上帝的范例。相对事物,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形式逻辑。所以语言的使用,必须也尊照形式逻辑,在头脑中运行。
世界的秩序是如此统一,如果不是上帝,谁能有这种安排?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伟大至爱因思坦,也无比惊讶的原因。逻辑只要彻底,必然走向上帝。
思考,是大脑的功能。我们知道,不仅人有大脑,动物也有大脑。据说动物的大脑按比例比人小的多。但
我不知生物学家如何区分大脑的智力程度。多年前听说过印度狼孩的事情。最后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尽管科学家们企图使其恢复人的基本智能。狼孩到死,听说其智力只有五岁孩子的水平。看来,动物之间,的脑子还是有可比性,只是复杂程度不一罢了。由此可以推断,爱因思坦的大脑,比一只猩猩,也就是新一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已。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听从微软经常操作系统软件换代的号召。否则的话,我们时刻有被猩猩智力追上的可能。
动物,本身有一种趋利避害,保护自己的本能。动物找食吃,找窝住,取暖防寒,躲避天敌,都需要大脑,是最基本的“本能的思考”。人的孩童时代,其实与动物无差异。孩子的大脑,如同动物一样,只会“本能的思考”。
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就会发现,这种“本能思考”,都是“朝向外部一个方向”。也就是说,蚂蚁爬过半球,和孩子伸手抓玩具,头脑的思考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满一种足心灵的愿望。这就是人类作为动物,思考的低级阶段。
待孩子长大,我们就会发觉,孩子开始“回顾”自己作事情的方法。既,他学会了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一次不小心被开水烫了。他会在所有发热的东西面前小心谨慎了,如炉子,电熨斗等。也就是说,他能把“高温危害”的概念,从不同的源泉中,抽象出来,而一一加以防范。而不用非要经历一次次的不同种类物体的烫伤,来知道下次,对此物体需要小心对待。他吸取教训的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性。这就是思考的第二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或者,从“经验到原则”的抽象。
这时长大孩子的思考,还不是理性的思考,因为他的判断,还多数基于感觉。如果这是个聪明的人,他就会想到,自己不仅不要被高温的物体伤害,而且还要研究高温的物体为什么会伤害人?怎样才能利用高温去做有益的事情?他可能对永动机很有兴趣。他会耗尽终生精力,全部家产来研究,以期待有朝一日,一旦成功,无尽财源滚滚来。到头来,他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死前的病床上,他总结了毕生辛劳为一页纸上,以警告后人不要再做蠢事。这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热力学的二个定律”。
换句话说,他不仅看到了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将这个温度的规律,与周围的受热系统整个联系起来。他完成了一个“从个别适用规律到广泛应用规律的”的认识过程。他从自己的永动机,联想到所有人的永动机。从自己的热力系统,推及所有的热力系统。他用热力学的定律,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的物理系统,而且推及宇宙星系的历史过程。这就是“从个别原则到普遍原则”的过程。至此,他已经完全摆脱了“经验”的束缚,思维方法是公理式的进行。他已经到达了思考的第三阶段: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都是在他的自身脑海里完成的,无需任何外力的帮助。
如果上帝惠顾他,加之自己的聪明,他会发觉自己的理性无法解决的问题。他的雄心勃勃的征服数学领域的计划,会因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发现而破产。他认识到,理性的本质是逻辑,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真理来自科学与逻辑。他无法解释“发现的机制”。就连爱因思坦本人也说不清楚。爱因思坦反对“上帝掷骰子”到观点,可他无法解释自己如何一步步,作为一个办公室的小职员,发现了相对论,而无数大教授,却对此物理现象毫无感觉。思维必须进一步往前行,也许就是最后的一步:思维必须转向自身 - 这就是“思维对思维的思考”。
思维的最后思考,终于发现了自身的本质:无限与绝对性。为什么呢?
证明:如果思维是有限的或相对的,世界上必有这么一种事物,使人类无法想象。有人指出,这个事物是存在的。因为这个发现此事物存在的人,首先想到了这个事物,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想象到的事物。证毕。
思维本质的第二性质:思考在思维中运行,总是“线性”前行,思考总是遵从形式逻辑。这也就是说,思考是“单通道的单行线”。思考不可能是多道,多方向同时进行。如果我们停止思考,我们的注意力可以监视一个以上的事物,如同我们开汽车时一样。但当我们真正深入思考,不断揭示新的定理或新的事实,我们的思考必定是“单线的顺序前行”。
思考的本质第三性质:思考过程必然是思考对象所产生的图像或符号,在思考中被处理。这些形象或符号,可以是语言,和企图替代。思考可以是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或混合使用二者。思维对思维对象的形式化要求,如果计算机要用逻辑电路(二进制)处理一样,不可缺失。思维不能在“真空”中运行。
哲学上对思维研究,目前还在心理学的襁褓之中。以哲学的名义走向心理学研究,是黑格尔以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发展出的道路。如何将思维的研究,从纯粹哲学的角度提出,是哲学史上古老的真正形而上学复活的道路。
2绝对思维纲要 D什么是“绝对”的概念?
上帝创造了人,是因为给了人类思维的能力,而思维必须用语言进行。
人类的语言的能力,是代表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如何创造语言,如何运用语言,
可以看出一个人类集体的全部特性。语言粗略的集体,思维必然粗造。语言混乱的
集体,思维必然混乱。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由粗略走向精细,其语言也必然是不
断地变得更为精致。语言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认识到“绝对”概念不同的阶段
的过程。我认为,绝对的概念有四个阶段。它们是:自然阶段,抽象阶段,理想阶
段,完美阶段。这些阶段不是历史地区分,而是根据其复杂程度的归类。
在自然阶段,人类的语言作为绝对概念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是在盲目地运用语言,
而不知道为什么。如,我说“我需要喝水”,“我感到寒冷”等,我周围的人都可
以理解我要什么。用语言来解决任何身体的,或物质的需要,都属于这一类的绝对
概念的运用。
抽象阶段的绝对概念,指的是与人类社会有关联的概念的形成。如“货币”,“假
期”等等。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由此来建立。抽象概念越多,说明文明的内容越丰
富,人类的文明也就越灿烂。可以不夸张地说,在近北极圈附近在冰天雪地里生活
的爱思基摩人,他们的抽象概念,不会有中国文化下生活在平原农耕土地上的民族抽
象概念多,其复杂程度也比较汉人的为低。但中国人在历史上的抽象概念,较之英
法德民族的抽象概念,肯定较少和较简单,因为中国人没有任何与人类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领域有关的概念。而中国中医的一些概念,在欧洲中世纪时欧洲人同样也
有。
理想阶段的绝对概念,指的是人们表示希望的一种在现实中作为理想的状态有关的
概念。比如,正义,道德,善良,人权,清官等等。它们是人们从社会生活中抽象
出来的标准,是在人们看到社会的缺点,不良,落后等时,希冀改善的绝对概念。
这些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它们表示“形式”,表示
“不变”,因而代表着“真理”。追求真理是人类的对绝对概念理解的高级阶段。
人类对绝对概念理解最高阶段,是对绝对概念本身的理解。是人们将理想阶段的绝
对概念进行更进一步地抽象,升华,而总结归纳为绝对概念自身,如:真,善,美,
等。在民众来说,人们理解的这种最高和最后的绝对概念,是通过宗教表现出来。
是人们对宗教中神或上帝的赞美,视他们为无限完美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最高和
最后毕生期待的目标。在理性化的社会知识分子看来,这种完美终究的追求,表示
为自然宇宙的本质,既,他们视宇宙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这样的知识分子,如
斯宾诺沙,黑格尔,罗素,爱因思坦等。
范例哲学最终将他们的“自然神”,“绝对精神”等概念,进一步抽象为“绝对范
畴”本身,因而完成了绝对概念升华的最后阶段。同时范例哲学也指出了人类绝对
概念的发源地:思维。从而弥补了人类追求绝对概念的重要环节。
E范例“唯一性原则“
范例的定义是“自然产生”,既,由范例本体产生的。因为范例是由范例本体产生,
而范例本体的各种条件性是无限的概率结果,所以每一个范例都具有“唯一性”的
本质。这就是范例“唯一性定理”。
从整体上说,每个范例都与别的范例有别,绝不会一模一样。在功能上,每个范例
必然只有一个主要功能。在意识上,每个人只有一个统一的控制意识中心,否则会
出现人格分裂了。当范例的唯一性融入一个系统时,范例的唯一性既表现为系统中
的唯一性。
举例来说,这种自然界产生的原始的唯一性,在动物界,在一个动物群中,不论是
蜜蜂还是狮子还是鲨鱼,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是这个群落的王者或主宰,无论这
种情况是通过何种手段获得的。在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时,也是存在这种权利至
上的个人唯一性,如在罗马帝国1500年反复出现的那样。尽管在同一个系统或社会
集体中,可以有团体的协商性质,如元老院。但由于没有外部的力量平衡此一系统
内人类个人所隐藏的自然原始的唯一性,集体对权利的控制毕竟是暂时的和过渡阶
段。最终,稳定的政治结构,必然是符合权利唯一性的个人意志,既,产生皇帝,
独裁者。
一个系统的唯一性,来自范例的唯一性。当系统是人为的结果时,系统不是范例。
社会组织是一个大的系统,就不是范例。个人作为范例的唯一性,体现在组成许多
系统中。在众多的系统中,社会自然地必然要体现某个系统原始的唯一性,作为控
制社会的主要功能。
人类社会对某一社会系统唯一性的制约,只能来自社会的其他系统的产生,起到使
整个社会众系统的唯一性得到平衡。只有在一系统的唯一性在外部系统的干涉之下,
唯一性才能得到控制,整个社会才能摆脱个人权利唯一性的循环。中国的朝代轮番
变换,就是自然原始的个人权利唯一性的表达。而美国建国所建立的权利制衡,三
权分立等制度,正是在社会的运作上意识到人类个人权利唯一性反复出现的历史,
所作的修正。
个人作为高级范例的唯一性,是人类创新的根本基础。人类的精神在自觉或不自觉
地遵循创新的唯一性规律运转。创新,就是突迫过去的有限事物的局限。创新的基
础是思维,思维本身的绝对性质,使人类创新成为必然的本质。
认识到范例的唯一性,体现了范例的根本功能。从有限走向无限,从相对走向绝对,
从缺陷走向完美,这种使命不断延续的道路。
H为什么即使是错误也比没有有价值?
中国学生课堂上不敢问问题是出名的。多年前,我在大学执教,系里请了一位法国姑娘来教法语。对象是南海海上石油钻井台的工程师和技术员。那时候,外国人执教中国学院还挺新鲜的。法国姑娘热情活波,总想将课堂搞的生气勃勃。无奈这帮老中们,都是党的会议训练出来的,坐
一上午可以一言不发。有一天,法国姑娘真的给逼急了,用英语骂起来,大意是说,
“难道你们一言不发,是群猪吗?”
事后有学生告到了系办公室,我被告知需要“教”法国姑娘点中国文化,以后要她
耐心一些,因为底下坐的都是有几十年工龄的老工程师,这是一种“文化冲突”。
事后我不记得那些法语课如何了。但我知道一点,那些老中们是怕说错出丑。
中国文化是不鼓励尝试的。因为它一容易犯错误,二容易引起嫉妒。中国人的心态
是,宁愿相信外国人行,古人行,名人行,而不相信自己行,不相信自己可以尝试,
怕犯错误。自己不行,那么,自己周围的人肯定也不行。否则不显得自己太笨了?
但中国人又是世界上最爱虚荣,最极爱面子的国度。所以又总要认为自己虽然不行,
但我们的祖宗确实很了不起。言下之意:我们也不会差的。这就是中国人爱山寨他
人的原因,双重心态的来源,中国人“分裂人格”的来源:自卑于自负,容于一身,
轮流出现。傲慢与巴结,皆备与我,交替发生。
中国人不懂得,尝试,永远是对的。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思想,可以建造一种文化,可以毁灭一种文化,不论什么结果,都比不存在对人类
文明的贡献大。既是在其他人看来是错误的尝试,能够找出令人信服的批判,本身
就是一种要求更高的尝试,对批判者和被批判者都会收益非浅。
没有美国四百年的奴隶制度,能有奥巴马今天的总统吗?能有美国今天的黑人地位
吗?能有美国承当起全球的普世价值的捍卫者的角色吗?
尝试错了,造成错误的结果,对当事者人是不幸的,但这些伤害是有限的。但对人
类历史的益处,从吸取教训的角度来看,受益是永远的。盲目的制止尝试,将一切
新鲜事物的产生,都扼杀在摇篮中,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害处。因为人的本质,
就是创新。而创新的第一步,就是尝试。没有尝试,则没有一切,是猪的生活。
I概述
思维或精神的唯一性质,将自己置于与自然宇宙同等的独一无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维精神的发展,不是惠顾随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维的发展酝于自然筛选后一完美的生物:人。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思维精神经历了如下环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最后在人的身体进化中,释放出人脑发展高级成果:认识运动。
认识过程发展,由感性认知,经过理性认知,最后到达其发展的顶点:形象思维认知,既“灵性认知”。
认识过程发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从外部感官开始,到浅层反思,到内心深层反思,既对反思的反思。
思维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质,导致它的形式,既认知过程,蕴育了两个部分:五官的感性认知与内心的灵性认知。人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灵性认知,需要经过理性认知的中间阶段。
思维精神体的认识过程,体现在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这两中不同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两种文化的有限本质和缺陷,只有在人类的文化过渡到“灵性文化”的将来,才能克服。
思维精神的绝对无限本质,使其内容可以“消化”任意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将这一具体目标进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这一目标达到自己的目的。思维精神的这种本质,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也解释了科学手段不具有价值系统,可以用于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学用思辩探索真理,科学用数学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对未知提出为什么,哲学对未知提出怎么样,科学对未知的解答提供证据。从人类文明初期,宗教对地球不动的教义,到亚里士多德对落体性质的断言,到加利略牛顿得出的落体定律,到康德对时空的截然割裂,到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对时空的重新认识:人类认知的过程,都是在这些领域:宗教-哲学-科学,依次分三步完成。
对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认识,人类已经走完了从宗教到哲学的发展阶段。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证明,是否也会象原来一样,科学,最终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的角色呢?
4思维文明的继承性从哲学上讲,凡是出现的事物,就是偶然性的事物。凡是偶然性的事物,必然是可以重复的事物。因为,任何偶然性的事物出现,都是有一定的条件的。换句话说,有限的事物,从数学的上讲,在有限的步骤内都可以重复。哲学上与此相连的另一个思想是,凡是偶然的事物,都体现了某种必然性。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自身。人在世界上的出现,是一偶然性。说这个出现的偶然,是因为正好有这样一个银河存在在宇宙中,而它又有一个太阳系。在这个太阳系中,恰巧又有这么一个地球。在这个地球上,恰巧又有gazillion个恰巧的条件,使得人出现在地球上了,并发展起来。这种种巧合,恐怕不会比将一快拆散的手表零件放在盒子里,当摇到某个时辰,一个手表就正好组装好了的概率大。
既然人的出现是偶然,它所代表的必然性是什么呢?答案是 - 思维。思维可以超越时空,不受任何有限的物体阻碍,包括人的身体。所以,思维具有“无限绝对的本质”。而这种本质,由于它的这种功能,代表了任何一个个体事物发展的最高形式 - 已超越了个体自身的时空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本身就是自然宇宙的无限绝对的本质,在人脑中的“镜像”折射。思维,因此是一必然出现的自然现象。
人的形骸,是偶然性的出现,而人的头脑所转载的“思维”功能,确是一个必然的出现,因为它代表着自由宇宙的本质。这样看来,拥有智力,能够思维的外星人的存在,几乎是肯定的了。由此,我们又可推断,外星人一定会有类似我们一样的文明,说不定比我们高明的多 - 这就是所谓“思维文明”。
有一点我们可以断定,思维所创造的文明的继承性,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是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一步一步地在地球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明丝毫没有得益于外星来到“思维文明”的帮助,更谈不上继承了。这正象我们中国的24史,每一代的改朝换代,都一切从头来,以前的研究成果,成功的经验,一律丧失殆尽。而不是象欧洲人那样,可以从阿拉伯人那里继承到古希腊,犹太人的哲学,宗教,科学成果,经文艺复兴,而发展出近代科学直至今天的人类文明成果昌盛。
结论只有两点。一,“思维文明”的继承性,或是偶然性的 - 如果人类在地球爆炸以前某一天有几会和外星来的“思维文明”交流。二,或是必然地永远不可能。也就是说,一个星球的“思维文明”,就像中国的二十四史一样,不论发展的多么先进,总要毁坏,总要一切从头开始。一切星球的“思维文明”,如果“偶然”地存在了,也永远是自生自灭,永远在黑暗的宇宙中孤独的溜荡,永远不会有一天外的伙伴降临。
“Can we handle the truth?“
对思维的调查之二
思维的二种运动方式,符号处理和图形处理,有其不同的目的。
思维对“间断”信息的处理,如符号,语言等等,目标是“理解”。“理解”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此乃唯一的意义,任何对“理解”的其他想法都是在浪费时间。问“这是什么?”,在思维必然要转为“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因果关系?”。一句话,“本质==关系”。对一切“相对,有限,局部,短暂”等等的事物,都是如此。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思维的逻辑功能。
思维对“连续”信息的处理,如图形,画面,影射,反映等等,目标是“欣赏”,我们用“美”来表示。“欣赏”带来身心的逾越,情绪开朗,感情的升华。从日常所见的自然景观,到艺术形式表现出对“美”的追求欲望,到宗教中形像的呈现,
如佛像,十字架,天使,仪式的盛容,无不是达到此目的。“欣赏”的本质是“无限,绝对,永恒,伸展,漫无边际”,一句话“欣赏”的“本质==连续”。一切对美的追求,都表现了思维欲突破“精神在肉体中的局限”,而恢复精神本来的思维无限和绝对的本质面目。
思维的精神,被羁绊在人生日常琐碎的迷雾中。唯有夜深人静之时,思维的精神,才探出头来,舔去肉体疲劳带来的迷惘,而露出它的本来面目。
对思维的调查之三
重复地说,逻辑和影象,符号和画面,间断和连续,有限和无限,它们之间的交替,变换,互补,类似的运作,正如二进制对计算机的运作,磁场和电场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光的粒子状态与波状态对光的研究,物理学上微观粒子与“弦论”的对应等等,揭示了思维精神的运动本质。
从此结论推导出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任何已经形成的,旧有的,别人已经找到的真理,可以是“单边”效用的应用;而对一切新的发现,创造,必然不能遵循这种“单边”效用而有斩获 - 如爱因思坦所说:(物理学上新发现是) “一个非逻辑的过程”(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举例来说,不论是牛顿定律,麦克思维尔的电磁运动方程,还是爱因思坦的相对论,一旦他们找到了自然界的这些规律,后人只需要明白这些数学公式所揭示的自然界因果关系,就可以了。正如“思维的调查之二”所说,“本质 = 关系”。这是只需要逻辑单边运用既足够。
在思维的运动的另一单边,影象方面,任何伟大的艺术创造,不论在创造之时是何等振奋人心,在看过千百遍之后,都会变成枯燥难耐,而又是都可以被轻而意举地复制。这就是“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的艺术之树长青”的道理。生活,生活,生活 - 永远是一切形象思维工作者,的源泉,灵感,的发源地。而搞形式的花哨,充斥感官的声色犬马,正是象征着表面虚华掩盖着的空虚甚至堕落。几年前中国文学的“意识流”,“意识流”,“发散思维”等等令人眩目的名词创造的文学作品,今何在?年年必现,年年骂的“春节联欢晚会”,除去那目不暇接的喧闹浮华,能有几个好节目被记住?西方美学中的“几何简洁性”的美,离吹到中国被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切新的发现和创造,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艺术作品,都需要逻辑和影象在思维中的并用。这是不以发现发明者的意志所转移的,虽然他们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 - 是思维的“二象性”本质所决定 - 正如我们不必懂得胃肠的消化原理再吃饭一样。当创新者遵照旧的逻辑和形象思维走上创造之路时 - 这也是必然唯一的道理“新出于旧” - 他们不久就会发现,单边的思维走到了尽头。当他觉得自己必须运用“非凡的想象力”时,他/她既开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超越前人,开始走向思维的另一面(因为逻辑的道路已经中断,或头脑中的已有形象均已枯竭),一个新的生命 - 即将诞生了。
从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谈“人”出现的巧合与“思维”发生的不可避免
人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初恋,往往对异性伙伴有种强烈的精神追求,既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你把对方想象的越完美,你就爱(陷)得越深,你甚至会有时感到肉体的欲望是低俗,不可想象的,这些欲望怎能和这么崇高,纯洁的爱情连在一起呢?如果你没有这种经历也没关系,看看“傅雷的家书”就知道我说什么了。
你如果有过这种经历,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你一定为自己的想象力吃惊 - 一个现在想来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女孩(男孩),怎么当时会给你带来这么丰富的激情呢?其实,你自己当时那些想象与激情,不过都是你自己心中潜在的意识的发挥罢了。如果对方真如你想象的一样,他/她也许真会为你激发出一些你未曾料到的感觉。可惜的是,事实往往和梦是相反的 - 当一方的爱情火焰烧红半边天的时候,对方或不知如何适从,或开始另有他(她)船了,也未必可之。
最终,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不是我这里关心的事,我关心的,是你内心的这个“标准”。如果你这样轰轰烈烈的初恋没成,你心里择偶的标准,还必定要用在下一个对象身上。例如,我一定要找到一个漂亮英俊的,或一定找到对我好的人,这种标准无疑会在你今天的太太(先生)身上体现出来。
这就是说,你今天的配偶,是张三还是李四,是个“巧合” - 不论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 促成了今天你这段婚姻;而你心中择偶的标准,才是“不可避免”的 - 无论今朝是何君,此君必是你要的人(当然,如果你改变标准,不在我讨论之列)。
用这样的眼光看我们银河星座,太阳系中,地球,上的“人”现象,也是一样道理。“思维” - 这一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东西,出现在“人”这种动物身上,完全是一“巧合”。因为在地球上,某某个年代的环境变化,使人这一动物的进化,走在了其他任何有生命的动物的前边,而更适合了思维的产生和成熟,所以“人”因为有了思维这一宇宙无限绝对本质所带给我们的这一功能,我们“人”,就变得“力”大无比了。如此说来,人类一年开365次庆祝会,天天庆幸自己被“上帝”选为上帝自己的“思维”功能的每一“水滴”继承者,也是不过分的。
最后,Warning: Don't try this at home! 如果你的那一位因为得知自己不过是你的一个“巧合”,跟你打离婚,我郑重宣布本人不负任何责任!
我讲的东西也不是因为我学过黑格尔就有价值。其实,是没有太多的人知道黑格尔的东西。顺便说一句,黑格尔有多难呢?我当年的系列有一个黑格尔的青铜半身象,上面的题字是:“Measuring your mind”. 我当时的导师告诉我,YALE的哲学博士到毕业都不谈黑格尔。由此可见一般。说世界上没有超过二十个人懂得黑格耳是不夸张的。
我讲的与黑格尔的,从哪里分开呢?一是从根源上,二是从过程上。从根源上,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一切;既一切都是理性的体现,所以理性是绝对的。而我认为,“思维”,是一切,“理性”,只是思维的一个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我的“野心”,是象爱因思坦对牛顿那样,对黑格尔的东西。从过程上,在黑格尔那里,“理性”的浮现,是一切发展的尽头。在范例论里,如我已经说过的,“思维”才是终点,“思维”是理性的基础。
真理是要历史来见证的。
对思维的调查之五
在我们向前走太远之前,我们应该再确立一次我们的基础是牢固的。
1 我们的出发点:我思故我在
2 从“思”中,可以推导出我的“思维”是真实的
3 从“我”中,可以推导出我的“肉体”是真实的
4 从肉体的真实性,可以推导出“世界上存在着有限”的事物,因为我知道我的肉
体有时间限制
5 从思维的真实性,可以推导出“世界上存在着无限”的事物,因为我从来没有任
何想像不了的事物。因为任何被指出的事物,我都可以对其进行思考。
从以上五点,思维的基础就确立了。在“之四”中,我涉及了逻辑/间断的一面;在
以下,让我来探讨“整体/连续”的另一面。
思维的有限与无限的组成,与自然宇宙的组织成分是一样的。思维,就是一个“微
型”的自然宇宙,在有限的人的肉体上的体现。因为自然宇宙不过也是由这两方面,既“有限与无限”组成。当物理学家,神学家,哲学家等风尘仆仆地找寻世界的“本质”,“组成”,“神”,“上帝”等等,这类代表“无限/绝对”的事物时,
它们不知道,他们要找的对象的“雏型”,就载在自己的肉体中 - 一个典型的“骑
驴找驴”。
物理学家总有一天会发现,他们寻找的“夸克”,“量子”,“弦”,“黑洞”等
等,只有他们是真实的,比较会在思维中再现。换句话说,对思维神经元物理运动的数学公式,应该与“量子”物理的数学方程式一致:这就是思维与自然宇宙的统一性。
思维的调查(五)
L君在对“之五”评论时指出:“有了这个“绝对”的存在,科学才能得以建造,牛顿才能站在笛卡尔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构造他的宇宙。因为他所依赖的巨人脚底下是以绝对的”存在”为地基。”
我一方面同意L君的观点,另一方面我又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当一个人用“存在”的概念去检验任何一个“具体/有限”的事物时,“存在”的概念绝对是正确无疑的,如同科学家一样。但如果一个哲学家用“存在”的概念来探讨自然宇宙的本质时,这个哲学家则犯了“混淆范畴”的错误。
什么是“混淆范畴”的错误呢?“混淆范畴”的错误,就是将有限事物的概念,用来套在“无限事物”的范畴,企图以此得出正确的结论。
正象在以前的“思维的调查”中指出的,语言,属于“间断/逻辑/有限“事物的范畴,我们不可能突破语言的“局限性”来企图探讨“无限世界”的本质。用维特根思坦的话就是:命题本身是在语言之中,因而命题在揭示自然本身时受语言功能的限制。语言的抽象形式不可能由命题本身表述,因为命题是语言的子集。 语言不能超过自己的功能界限来表达语言以外的自然本身,所以在利用语言欲达到这种目的时,最好闭嘴。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问一个“石头是否存在”,科学家甚至可以问微观物质的“二象性”是否存在。但没有人可以问“自然宇宙存在吗?”这类的问题。因为“存在”这一概念,来自于有限事物,而有限事物又来自与无限事物。正象事物的“偶然性”来自事物的“必然性”一样。我们不可因为没有“直接看见”必然性,因此就怀疑它的存在,而只承认偶然性的存在一样。
思维中的两部分,有限于无限,情同自然宇宙中的这两部分一样,“罗马的归罗马,凯萨的归凯萨”。不遵从这个划分,必然要犯““混淆范畴”的错误。一霎那间的一个闪念疏忽造成的错误,需要几个世纪的头脑方难以澄清 - 这就是哲学横贯千年的误导的来源。
基同学提出,“真”是哲学的一个主要概念的问题。什么是“真”的本质?“真”的本质,是连系“有限与无限”,将两者进行比较的行为。因此,“真”,是一个有“比较级”的概念。我们通常说的“真”或“假”,是一个“质”的判断,即YES或NO -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真”的前提是什么呢?既然“真”是比较级,它就必然有两个物质存在,一是“具体/有限/可见”等的事物;二是“抽象/无限/想象”的事物,既“标准”。举三角型为例。当画出几个图形后,如果问,那个图形是真正的三角型呢?我们的“标准”是头脑中的三角型。现实中的三角型,只能是比较“真”的三角形,而不会是绝对“真”的三角形,因为这一“真”的三角形,只存在我们的心目中 - 正如物质微粒的量子状态,只存在“希尔伯特空间”的数学方程式中一样。这个“标准”的真实性,或者是“公理”,或者是“预测”,别无他法。
“真”所蕴含的比较概念,是连系有限世界与无限世界的唯一桥梁,是康德的“物自体”有可望走出不可知洞穴的唯一源泉。正是这种联系,给哲学的范畴领域造成了混乱,也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有限世界永远在无限世界的启蒙灯塔下,一步步接近和实现思维精神的完美寄托。
对思维的调查之八
有同学在评论中指出,思维和认知不一样。由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思维与认知的关系进一步说明。
自然宇宙的“二象性”,决定了思维精神的二象性。思维载体的连续与间断性质,又决定了思维功能的二象性:认知与欣赏(在以前的“对思维的调查”中讲过)。
那么人的“行动”在思维中是什么地位呢?答案:思维的“行动”决定,是“认知与欣赏”两者的“衍生”范畴。人们常说的“让我想一想”,“我还没有想好”,就是思维还在认知的范围,还没有到达“行动”的阶段。欣赏,从另一方面也同样蕴含者“行动”。
思维无时无刻不在“认知”,思维无时无刻不在“欣赏” - 无论思维是否懂得自己的对象。行为,只是思维运动后的一种结果,而且不是必然的结果。无思考的行为是生物体/动物,的本性,不在本文考虑的范围之内。
认知与欣赏的二象性,如同光的二象性一样,很多时候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难找出“纯粹”的“认知不包含欣赏”,反之也是一样。而“行动”,因为它伴随者后果,界限变的十分明显。从本质上看,“行动”,本身是认知与欣赏联系的桥梁。
思维对行动后结果,必然要再进行认知 - 叫作“反思” - 或重新进行再欣赏 - 叫做“成就感”。总之,思维精神=自然宇宙 - 不过在不同规模罢了。如果要问,是宏观的自然宇宙复杂呢,还是微观的物质结构复杂呢?如果你真是一个物理学家,你的回答一定是另提问者扫兴的。还记得黑哥尔名言吧:一个真理从小孩的嘴里说出来,和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嘴里说出来,是大不一样的。
在“对思维的调查之三”中,我大略勾画了思维运动的两中方式,连续与间断。次后,让我们来逐一的细致看看两边的情形。
在逻辑(间断)一边,思维运用的工具是符号。语言是符号的一种,而且是用的最多的一种。逻辑的间断性质,决定了语言的“分割”本质。语言,首先要把它所论述的对象“割”开,才能逐一表述。语言的这种digital 本质,决定了它蕴含的清晰处理逻辑事物的能力,和一旦越出自己适用范围,可能造成的混乱。
迪卡尔发现的“对复杂事物进行分割”的方法,至今还是99%日常生活最有用的工具。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近乎都是由此而来。但在人类的文明的精神领域,如宗教,艺术,哲学等,却造成了不小的混乱。这是因为,语言的分割本质,不适用与这些领域,因为这些领域处理的是“连续”的问题。
以哲学为例。哲学上对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争论,首先基于对世界本质的割裂。语言的符号作用,本身就在给每种观点一个标签,既论述本身已经决定哲学家在重复“盲人摸象”的错误。这种语言造成的混乱,是语言本身的“间断” PRIORI 造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走到“存在既是被感知”的所谓主观唯心论。
哲学与物理学共享的另一割裂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从上个世纪开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到现在的“弦论”,都在指向一个结论: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开的。哲学在今天应该这样看:本质既是因果,因果既是关系,关系既是预测。因此,这样,哲学上可以说,“本质=预测”,或“存在就是被预测”。存在的真实性,可以被量化,既,预测的精度越高,存在的真实性,越可信。除此以外,都是胡说。这种“实证”,不可忘记,只适用与“间断”或逻辑或具有因果律的事物 - 真理在向前迈出一步,既变成谬误。当我们说“存在就是被预测”时,时间的过去和现在的分割就不存在了。没有现在和过去之分,也就没有了时间,我们接触的就是“连续”的世界了。
对思维的调查之十 - 再论思维的无限性
有同学问,我所谓思维的无限性,也许指的是宗教的对象,我的回答,当然不是,而是哲学的无限性。从这一问使我联想到另一问题,哲学上思维的无限性,与宗教上追求的无限性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说,这个区别在于,宗教的追求无限性(如上帝等),是基于思维认知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所产生的诉求;而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追求的无限性,是基于思维认知中级阶段“理解认知”,所产生的诉求。
我们知道,宗教的产生,最初是人类原始部落,在不理解自然现象时,为平息产生的人们的畏惧或祈求,而举行的一种仪式。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科学的兴起,宗教变得越来越系统化,人性化而同时兼有其他的社会功能。但宗教的本质并没有变化:起源于感觉,最终归入感觉。宗教主要靠信仰,要求成员现“信”(再“问”,如果你非要问):leap of faith。宗教正统的教义,从来不鼓励对其信条提出疑问。实际上,成员对宗教本身的提问,并不能动摇其信仰本身,而是为如何更好地理解宗教教义作为辅助。用科学哲学家坡普尔,奎恩的的思想,就是“外围的保护带受到挑战,并不影像其理论内核的稳定性”。
哲学上的思维认识最高阶段,“灵悟认知阶段”,是思维基于“理性认识阶段”后,
达到的最高级阶段。这最高阶段的特征是,思维经过理性的“洗礼”,在思维“穷
尽”了逻辑,语言,及各种其他思维工具之后,作出的新的飞越和升华。“灵悟认
知阶段”的目的,是本质地“抓住”事物的真理而无须逻辑,推论等思维手段的应
用(因为这些手段已经走到了自己作用的极限)。
举例,人类对地球与太阳的关系的认识。人类早期,直观地认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思维认知的第一阶段:感性阶段。后来,通过布鲁诺和哥百尼的仔细观测,认为前人的认识是错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世人除了愤怒还半信半疑,直到牛顿出现,将天体运行的真理,用数学公式揭示出来:这就是思维认知的第二阶段:理性(逻辑)阶段。今天的科学已经如此发达,哪个富翁只有花上一百万美元,随太空船在天上转一圈,用自己看到的天体图像在心里想一想,这个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就一清二楚了:这就是思维认知的第三阶段:灵悟认识。
通过这个过于简单的例子,我只想说明,当人类的思维走到逻辑,语言,数学,符号的尽头时,还有什么可以推动思维前行?唯有头脑中的形像思维。思维的这种性质,使有些看起来没什么文化的老农,能比许多白首穷经的学究,更语惊四座,又一针见血的原因 - 他们cut the chase,摆脱了逻辑的繁复,用的是“灵悟认识”中的“形像思维”。真是:“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对思维的调查之11 - 人类思维 = 自然宇宙
思维与自由宇宙的关系,好比种子和大树的关系 - 两者都需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本质。两者的区别在于,种子的自身发展,是低级,被动的过程;而思维的自身完善,是高级,主动的过程。两者的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被限制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而受“偶然性”,既“周围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自然宇宙的必然出现,而这种出现落实在一种植物叫“种子”,或一种动物叫“人类”的身上,却完全是偶然的。
同样,思维出现在人的大脑中,也是一种“偶然性”。思维可以出现在其他适合它
出现的地方,这就不难明白,人类为什么总是怀疑外星人智慧的存在。
思维对自然宇宙的这种关系,是康德所说的“先验”的关系,既 “priori"。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的学习过程,是在重新唤醒和温习思维中已有,不过处在沉睡状态的知识:"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这种思想,早被古希腊的哲学家多次表明,尤其是柏拉图,既他的“form"。
正是思维潜在的保罗万象的可能性,和这种人脑中的知识DNA密码被人生有限的时间束缚急待破译,使无数的哲学家感为生命的短促,和生命的虚度而叹息。
哲学家的任务,是在思维中完全揭示和建立起等同外在自然宇宙的原貌:既,内心世界=外部世界。哲学家合上眼睛时感到的任何这种差异,都会使他们有“师未捷身先没尽使英雄泪满襟”之感。
对思维的调查之12 - 思维研究的结构,关系和证实思维的本质是自然宇宙的本质,但对思维的研究却是逻辑,科学的过程。正像量子力学中的希尔伯特空间的数学方程式,才能解释量子的存在,弦论,用来解释微观波/粒状态等,对思维的调查研究,也必须能够解释思维的本质,和对人的思维有关行为,作出预测 - 解释的合理性和预测的准确性,是思维研究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思维中,逻辑,形像,心理,精神 - 他们是怎样的关系呢?从结构的角度看,思维自身的核心是“精神”部分。认知方法是精神的工具 - 类似在生活中,科学和宗教,是物质和信仰的需要的工具一样。这个比拟的区别是,作为认知的“无限”部分的应用,是思维理性运作的结果,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信仰的需要,往往是在无法找到理由后的一种心理安慰。
心理学,是对“精神的认知和行为的联系”结果的研究。在精神和心理之间,还存在一个“无意识区”(sub-consciousness)。思维在疲劳或有意外伤害时,可以暂时“中断”认知和心理的关系,如大脑的睡眠和昏迷状态。在这种割断出现时,认识的逻辑和影像出现混乱 - 犹如冰山的融化顺流而下,思维就进入了“无意识区”,如梦境,晕旋等。
精神,在人的思维中表现为“意志”,在低等动物中表现为“欲望”。心理,在于人的认知联系是,叫做“行为” - 既有因果/逻辑的预测;而在动物,则是“本能”,一种实现“欲望”的手段。在本能期间,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五官”感觉来源。
当认知和心理联系时,人的行为受时空制约,思维很清楚这一点。而当这种联系中断是,在思维的“无意识”时,思维的时空概念消失 - 如果物理的微观粒子处在“量子”状态一样。思维的“时空感”,是区别认知和本能两中心理状态的标志。而连接这两种状态,周而复始,正是思维的核心 - 精神。
对思维的调查之13 - 精神
我对“精神”的定义是:思维的生命。精神,是一比“思维”更基本的存在,犹如肉体于生命。精神的本质是,整体大于部分功能总和,的“特殊功能”在人类中的体现。生物体定义,就是自身的发展所形成的系统全部“启动”(同义反复)。由个别功能单一作用,经过机械的迭加,到每个器官都开始工作,物体功能的“量变“,带来了“质变”。单纯的,个别的器官的功能之总和,产生了一种在“个别”中不存在的“特殊性质” - 这就是“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在植物和低级生物,如阿米巴原虫,这种“整体的特性”表现为“动”。当然他们也已形成了自身初级的代谢系统。在动物,整体的功能表现为“生命”;在人类,表现为“精神”。
以人体为例,如果一个主要的器官故障,则整个生命就会停止。反过来,精神,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制于生命。思维的存在,表明精神肯定存在。而精神的存在,表明生命肯定存在。最后,生命的存在,个体器官(或主要的个体器官)还在工作,是无疑的。整体的特殊性,也可“有条件”地使维系个体正在发生故障的器官,得到推延。这就是临终的人,在咽气前可以短暂的维持以见到最后的亲人;癌症晚期患者,通过整体“身心”的变化,可以使癌症治愈的哲学原因。
对“个体”的分析,剥离,split hair, 是笛卡尔一以来,哲学为现代文明提供的坚实的哲学基础。在此之上,才有了科学的昌盛,人类的物质文明和幸福。几个世纪过去了,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不能靠分析,切割的方法解决了,而必须 take a holistic view。整体的自身的这些特性,“迫不及待”的冲到我们面前,希望得到一个答案,而人类到目前为止,对此知之甚少,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解决holistic 问题的两个主要阵地:一个从理性的角度,一个从非理性的角度。
对思维的调查之14 - 数学与世界
数学的本质是“量”化。数学是用来处理“有限”世界的最严谨工具。任何科学,一旦走到数学范围,则是成熟的标志 (问题在于很多人不适当地模糊“有限世界与无限世界”的范畴区别,而在无限世界的范畴中试图也运用数学工具这一相对世界的产物)。
任何学科,一旦发展为“科学”,首先应该形成“逻辑体系”。一切逻辑体系都应该而且可能,发展成为数学体系 - 此乃一切科学的成熟必由之路。科学的发展是追求有限世界的“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严谨形式为:
1 基于“自明”的公理系统:如欧几理德几何学
2 基于“观察”的逻辑(数学)归纳系统: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和爱因思坦的相对
论
3 基于“预测”的数学系统:如量子力学的希尔博特矢量空间数学公式的表达和弦论对微观粒子/波现象的解释
宗观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柏拉图的“FORM”的猜测是多么伟大:从不断揭示公理自身隐藏的定理(真理)开始,经过归纳逻辑的“不完全真理”过程,最后达到纯粹形式的数学公式来预测“慢速”运动的物体 - 实现了“FORM - PROOF -PREDICTION" 的全部过程。
任何将有限世界概念/范畴/工具,企图应用到无限世界里的企图,都是注定不能成功。哥德尔定理的发现,注定这些努力的失败。
重建学术的任务之一,就是不犯“混淆范畴”的错误,而将目标清晰地展现在人类的认知中。
对思维的调查之15 - 信仰与理性
“信仰”,的核心是“信”。信,就是“顺服”,“遵从”,“不挑战”,甚至“赞美”。“理性”,的本质是“讲理”,“挑战”,“找非道理的毛病”,甚至“推翻”。由此可见,信仰与理性,是矛盾的对立。再进一步说,信仰与理性如果发生争执,解决不了是必定的 - 用哲学的术语叫“缺乏同一性”,既逻辑概念不同,俗话所说“鸡同鸭讲”,当然没有共同语言,或理科一点,叫“参考系”不同。那信仰和理性为什么又经常搅在一起呢?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思维认知的“相邻”的两个阶段,稍微不小心,就从一个阶段滑到了另一个阶段。
回忆一下我们的认知历史。我们从小都是由父母抚养大的。当我们是儿童时,我们对父母的“信赖”是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儿童的理性不发达(不懂事),所以我们只能依靠我们的信赖,听从父母的吩咐做事。待我们成长为少年后,由于我们的理性有了进步,我们开始怀疑是否父母说的都是对的 - 父母觉得我们不是那么听话了- 我们对父母的信赖减低了。当我们到了青年期,我们不仅对父母不再言听计从,而且按照自己的理性来判断自己的行动 - 我们基本上不再相信父母(任何父母的意见,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取舍)。
一个人的认识成长历史,同整个人类的认知成长历史有一致性(谁说的?)。人类在幼年期对许多自然现象不懂,将他们归结与超自然的力量(如神),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来源。随者理性和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的范围一步步在扩大,人类也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对自己的理性和科学充满信心 - 这是不是人类的认识历史的事实呢?
人类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领域,尤其在“无限/绝对”的哲学范畴和科学不能解释的自然整体归宿,所以人类的认识还在很大程度上被“信仰”,既宗教,控制着。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不能解释的无限范畴领域,必然不断地被推到哲学的领域。
哲学与宗教的争论,就是理性与信仰的争论。因为两者的立场,出发点,目标,都不同,这场争论最终不可能有结果。哲学与宗教唯一能作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援军”,说服对方。哲学的最强大支持来自于科学。宗教除了自己,又靠谁呢?
对思维的调查之16 - 整体
“整体”的定义很简单:整体为部分之和。那么,什么是“部分”呢?部分,就是我们用五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说,“整体无不体现在个体中”,就像“必然无不体现在偶然中”一样;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整体大于部分之总和”。这也就是说,整体能产生一些个体“没有”的特性。为什么呢?
其实,整体的特性其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个体实际上存在于自身,只是呈现为“显性”,还是呈现为“隐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整体能够将个体潜在的性质,“提前”的暴露出来,而被人们误认为是“整体”自己独具的性质了。
现让我来给词语定义。整体,是个哲学用语,用科学的语言,整体被称为“系统”。系统,谁不知道呢?是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系统的特性,是来源于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举例来说。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生活中无数中大奖或继承大的财产,类似事件。一旦家庭和一种巨大的财富结为一个“系统”,家庭之内的个体关系会发生改变,很多意想不到的事都会发生。人类的一切好的或坏的品质,一下都暴露出来了 - 人们不免感慨,“这人变得我都不认识了!”,“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多好啊!”。
政治的例子?读读芦笛对柴玲和6.4学生运动的心理分析,想想那人人平常压抑下的“表现欲”,和竞相抛出的革命口号,更容易理解“群众运动”这一系统的特性。
必然发生的例子?汽车的动力系统,明明是活塞在发动机中的上下运作,怎么汽车会产生平行的移动呢?如果是由动力系统应用于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不也是作原地循环运动吗?答案,就在“运动”二字,正像积分对斜线的无限小量计算中,视斜线为平面一样。不要小看了这一变换,人类发明“轮子”和牛顿/来不尼兹发明微积分一样伟大 - 因为他们都将“潜在”在个体中的特性,揭示在整体(系统)的光天化日之下了。
对思维的调查之17 - 个体
个体,相对于整体,是整体中独立之因素。个体属于“有限/相对”范畴,逻辑,因果,时空,现象,偶然性等,都体现于个体。只有通过个体,我们才可能认识整体。个体的一切性质,特点,无论是显现或潜在的,都表现为“真”,既可以观察,验证,实验 - 因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个体,来源与整体,是整体的“中间”阶段。在自然宇宙的无限大的宏观世界,和无限小的微观世界之间,存在这无数个个体,犹如数学上的无限大和无限小之间,有无数个实数,它们既是“个体”。
由于人类象万物一样,生长在这一自然宇宙物质“中间”的阶段,我们容易将自己看到的“间断”现象,误以为是世界的本质。并用个体的“独立”性质,推测和认识与个体相对的整体的本质(无限/绝对性质)。
在古希腊,有原子论,在中国,有五行学说,在近代物理学中,科学家很长时间都在找寻自然界“最小的粒子”。毛泽东也认为,原子是可以一分为二,永远不停地分成无限下部分(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种对世界的原子论看法,直到二十实际物理学上量子力学的出现,才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德国哲学家康德,看到了时空范畴之外“形而上”世界,可是还将“此岸”相对的个体世界的概念,用于“彼岸”世界,因而提出“物自体”的概念,因而也犯了“混淆范畴”的错误。
个体,正因为它是在物质世界最大和最小两极中间的存在,它的变化才是永恒的,才有了求“真”的问题,才有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思维第一原则。整体的性质,无不体现在个体之中。个体,只有个体,与之具来的时间和空间,才赋予一切生命的意义 - 并由此成为包括我们在内的一切痛苦和幸福的源泉。
对思维的调查之18 - 哲学
哲学一词来源与于希腊,本意为“爱智慧”。这个定义的缺陷是,将哲学研究目标的定义,带进了“价值”的先入判断。历史上,自称为哲学家的无智慧者,屡见不鲜,由此带来世人嘲笑哲学这一本身严肃的学科。
哲学的本质是“返思”。“返思”,不是“反思”,没有“节外生枝”,“故作叛逆”的意义。“返思”,是回想,是反复思考,是解决一切疑问的努力,是“否定之否定”,是思维在成熟基础上 - 高级认知阶段(理性和灵悟阶段) - 得到的认识结论。
“怀疑”,是思维的理性活动的第一“直觉”,但仅有“怀疑”,还够不上“哲学”。哲学必须是“有根据”的思维活动,所以哲学的“返思”才是“智慧”的基础。无论运用哲学思考过的结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种结论毕竟经过了思维的拷问,有了哲学理性的基础。
哲学史上的“怀疑主义”,是表面,直感,不需要根据理由,而从一个类似宗教教义出发的信念,所以“怀疑主义”是浅浮的思维标签。
经过哲学“返思”的认知,如果是“肯定”,它是来源于“否定之否定” - 由此区别与思维认知感性,或心理上直觉,的简单“肯定”。如果它的结论是“否定”,此结论也和“怀疑主义”的否定有本质不同 - 前者是复杂,成熟,理性和灵悟认知,一句话,“有根据”的否定;而前者不过是空泛,苍白的教条而已。
“返思”,的直接联系是“复杂性” -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意义也不同。英语中的“sophistication",在西方文化中,如美国,是正面的意义;而在中国文化中,是贬义。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知识界对中国文化,常有“fall short of 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 的抱怨,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知所云。另一方面,美国的人人需要的tax code的复杂程度是如此广泛,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两方面的原因都有,此是另一话题。
对思维的调查之19 - 知识(真理)的两个来源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知识,如同真理一样,只有两条可靠的来源∶1)公理的道路;2)归纳逻辑的道路。公理的道路,推而广之,可以看成哲学上的“本体论”的道路;而归纳逻辑的道路,可以看成“认识论”点道路。
公理系统的典型例子,是欧几理德的几何学,既从已知,毫无疑问的合理假设出发,辅助与公设等其他支持,揭示出公理前提中蕴含的定理。选择公理和公设,是非逻辑过程,只有证明过程是逻辑过程。
归纳逻辑有多种,其实质是“亲身体验”。比较简单的例子如“一切人都是吃东西,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吃东西”。归纳逻辑的问题在于它的得出其前提很困难。如上例中,怎厶证明“一切人都是吃东西”呢?我们不可能观察所有的人,历史上和现代人,所以只能靠部分观测,部分猜测,来达到以上前提“一切人都是吃东西”。这就是归纳逻辑的“理论”缺陷。正像个体事物在世界上比整体有用得多,归纳逻辑比公理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得多(如 in job interview, your experience means a lot to your future employer than your promise)。
问题是,在“钻牛角尖”的时候,哲学家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条道路导致确切的真理呢?举例来说,上帝存在的证明,应该是本体论的,还是归纳逻辑的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孩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父母的。孩子在出生时不可能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这就决定了归纳逻辑道路不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
想像一下这个“孩子”代表人类本身。人类如果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类必然是“上帝”产生的。但,人类可以通过归纳逻辑获得这个知识吗?否定此一道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道路,就堵死了。剩下的方法只有公理道路了。多少人同意才算“自明”的公理前提呢 - 如果人类愿走这条道路?问题还不在人类永远不会有统一的看法,问题在于,“上帝”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犹如思维有可能并不依赖大脑而存在 - 人类只是可怜的无法掀开“她”迷人的面纱罢了。
对思维调查之21 - “应用哲学”:民族的“职业”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民族或国家所从事的行业,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 从体力走向脑力,从原始走向现代,从实物走向数字,从生产走向交易,从具体走向抽象。
从整个人类历史中看,我们祖先首先是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动物。后来,他们将吃不了的野物圈养起来,以保证食物来源的稳定性,他们开始了成了“畜牧民族”。
但一遇到瘟疫之类的自然灾害,牲畜大量死亡,冬天到了,人类还是逃脱不了饥寒交迫的危胁。聪明的女人们发现掉到地上的果子,可以长成树,于是告诉了他的男人。男人灵机一动,如法炮制,加以扩大种子的类别,种出了庄稼,秋天有了收获。人类由此开始了“农业民族”,食物的来源得到了更稳定的保证。
工业革命的历史不用赘述了。美国从两个世纪前的农业国家,到今天,变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口从事与制造业有关的“工业民族”- 欧巴玛对美国汽车昨日黄花的状况信誓旦旦地说“老九不能走”的原因。中国正在兴高采烈地成为“工业大国”或叫“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工得廉价的产品充斥世界的市场。
尽管中国共产党爱说“历史的巨轮不可阻挡”,不知中国人是否看到,比工业社会更进一步的是“信息民族”。中国人固然可以重复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窃喜以自己的10亿件衬衫讨价还价换一架美国的波音。谁料到,鹬螃相争,渔翁得利,信息工业的倔起大国,即不是美国,更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看看美国大学里学计算机的有几个,就知道了(美国的大多数人职业场目标都是“manager",只要搞好人际关系就行了)。
“信息民族”还能再往前走吗?当然:它叫做“金融民族” - 当前非美国莫数。金融民族的特点是,他一切的“生产”,都是由“交易”得的差价,既“利润”所得。这种行业的典型地方就是“股市”。有朝一日,美国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的工作,就是坐在计算机前,进行股票交易而产生利润(当然交易损失者则遭到淘汰,也许要被赶出美国)。这金融的“无形之手”,就会指挥世界其它角落的人们为其生产,然后运到美国,要多少有多少。至于中国愿意造玩具还是台湾人愿意装计算机,美国人是不care的:你们其它民族的发展暂时还没到这个阶段,跟着“伟大领袖指航向”吧,既然中国的政治制度今天还可以停留在“石器时代”,还能指望其它领域不具有“中国特色”吗?
对思维调查之21 - “应用哲学”:民族的“职业”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民族或国家所从事的行业,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 从体力走向脑力,从原始走向现代,从实物走向数字,从生产走向交易,从具体走向抽象。
从整个人类历史中看,我们祖先首先是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动物。后来,他们将吃不了的野物圈养起来,以保证食物来源的稳定性,他们开始了成了“畜牧民族”。
但一遇到瘟疫之类的自然灾害,牲畜大量死亡,冬天到了,人类还是逃脱不了饥寒交迫的危胁。聪明的女人们发现掉到地上的果子,可以长成树,于是告诉了他的男人。男人灵机一动,如法炮制,加以扩大种子的类别,种出了庄稼,秋天有了收获。人类由此开始了“农业民族”,食物的来源得到了更稳定的保证。
工业革命的历史不用赘述了。美国从两个世纪前的农业国家,到今天,变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口从事与制造业有关的“工业民族”- 欧巴玛对美国汽车昨日黄花的状况信誓旦旦地说“老九不能走”的原因。中国正在兴高采烈地成为“工业大国”或叫“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工得廉价的产品充斥世界的市场。
尽管中国共产党爱说“历史的巨轮不可阻挡”,不知中国人是否看到,比工业社会更进一步的是“信息民族”。中国人固然可以重复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窃喜以自己的10亿件衬衫讨价还价换一架美国的波音。谁料到,鹬螃相争,渔翁得利,信息工业的倔起大国,即不是美国,更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看看美国大学里学计算机的有几个,就知道了(美国的大多数人职业场目标都是“manager",只要搞好人际关系就行了)。
“信息民族”还能再往前走吗?当然:它叫做“金融民族” - 当前非美国莫数。金融民族的特点是,他一切的“生产”,都是由“交易”得的差价,既“利润”所得。这种行业的典型地方就是“股市”。有朝一日,美国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的工作,就是坐在计算机前,进行股票交易而产生利润(当然交易损失者则遭到淘汰,也许要被赶出美国)。这金融的“无形之手”,就会指挥世界其它角落的人们为其生产,然后运到美国,要多少有多少。至于中国愿意造玩具还是台湾人愿意装计算机,美国人是不care的:你们其它民族的发展暂时还没到这个阶段,跟着“伟大领袖指航向”吧,既然中国的政治制度今天还可以停留在“石器时代”,还能指望其它领域不具有“中国特色”吗?
对思维的调查之22 - 数字的哲学
据说古希腊的必达哥拉斯在发现我们老祖宗的勾股定理时,来了一个“百牛大宴”
(中国人不舍得杀牛,有个“百鸡宴”足矣,but we are so great that who cares
that trivial stuff? ),声称“数学是宇宙的真谛”。
在我看来,哥同学有点道理,但最重要的“真谛”数字,不是什么“必达哥拉斯定
理”,而是“1,2,3”。
“3”,是什么?中国人说三人成众,芸芸众生。众生的三,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他
们必然要追溯自己的“根”,“2”。
什么是“2”呢?“2”,就是“double",就是“一对”。这就多了,例如,中国的
“阴阳”,饮食之“男女”,大地之“日月”,世间之“黑白”,哲学之“本质与
现象”,等等。
这里重要的是哲学上的“偶然与必然”这一对。第一,一切现实的,都是“偶然”
的。第二,一切偶然的,都是必然的。
您的太太,貌若天仙,情如碧海吗?这是因为在你找她以前,你心目中已经“塑造”
了这样一位佳人。至于她是张家的“小家碧玉”,还是李家的“大家闺秀”,却是
“天时地利”的偶然所成。
但那不是正题。大众,包括你我,心目中有了“爱”,“情感”,“崇高”,“完
美”等等,这些神圣的感觉之后,你这“一半”,既“偶然”,注定要找寻自己的
“另一半”,既“必然”。这个“必然”,就是你想到“上帝”的原因。自然宇宙
中的一切,都不是孤立单独的,都是“无独有偶” - 这就是“2”的功能。
当你找到“上帝”后,不论他是斯宾诺沙的上帝,还是奥古斯丁的上帝,你最终的
目的是什么?希望和上帝“合为一体”吧?这就是“1” - “2”,如同你一样,总
是要“追根求源”,最终“天人合一”的。
“1”,是伟大的,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母亲,是不能靠感性,直接认识获得。而
必然要经过思维的提炼和认识的升华,既“灵悟认识”。“2”,是混囤未开时的启
蒙,认识了“2”是你摆脱有限,渺小的“肉体躯壳”的决定一步。“3”,是现实
的,它是你“存在”的根据。如果你找不到“吃饭”的方法,纵然是苏格拉底也要
挨老婆的骂吧?难道她的“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是白送你的吗?用现
在的术语叫“市场价值”。后悔了?从新回到“2”,再塑一个心中的“必然”好了。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才开始接触到人生的“真谛”。
思维本质的“二象性”
什么是思维本质的“二象性”?思维本质的“二象性”,就是思考的过程,既是“符号”,又是“形象” - 二者交替变换的思维运动过程。当然,这是思维反映了自然宇宙的“二象性”的结果。前者的一切功能,后者无不具有,反之亦然。
甚至都不能说,到底谁继承了谁,谁先谁后。思维,因为宇宙自然的本质的镜像自身,是宇宙自然中“个体”的最高发展结果。这个发展落实在“人”这个“偶然性”出现的自然物上。偶然的“银河系”,偶然的“太阳系”,偶然的“地球”行星,偶然的“地球使人类顺利发展的条件”、、、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人类。时间永恒,那么,百分之百,在自然宇宙中较之地球产生以前,已经出现过生命,并也发展到它的最高的形式,既“思维”的产生。
思维在进行中,时时刻刻将“符号”转换为“形象”,而时时刻刻又将“形象”转为“符号”。符号与形象,二者交相出现,互相促进,互相激发,共同推动思考过程深入和前行。思维固然有仅仅运用“符号”(语言)或“形象”(画面)单一边的时候,但那都是短暂,临时,借代性的。思维本质的运作,正如同电磁场,光粒子和波动性传播,等的性质一样。
思维时,符号作为主要的工具是语言。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单词或字,在思维中被翻译或转换为形象,而最基本的形象也同样在思维中被转换为与之相对的语言符号。这些形象,有些清晰,有些模糊。清晰的形象就被容易被记忆下来,得到思维多次的应用;而模糊的形象,则容易被思维忘记,以致下次思维需要时还需重新转换,只到清晰被记住为止。在符号语言方面,总是最能准确表达图像的词语,首先被思维固定在记忆中。一时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图像,只能先用代词或近义词代替,只到思维找到满意的词汇为止。
正是思维的这种对“符号”和“形象”的转变功能,使思维的认知第二阶段,逻辑推理认识功能,成为可能;也使思维的第三阶段,“灵感”和“悟性”,这一最高阶段得以实现。
思维本质的“二象性”,不仅在思维的认识中起绝对的作用;在思维的“欣赏”中也是如此。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画面,和看到画面而在头脑中升起的激情,是思维在运作中的来指导,激发,和产生创作灵感的源泉和火花。正是思维的欣赏功能带来的逾越,引起其心理上的感应,使人产生身体和精神的和谐共鸣,从而达到了刺激身心,产生全新感受和激情并发,这一身心共同欣赏的最高境界。
绝对与现象和思维与思想关系的异同
绝对,这里指的是范例的本体意义的背景,既不可质疑的范畴。
在范例本体论中,绝对是潜在的背景,是产生一切现象的基础。这个判断具有公理的性质,而不需证明。绝对是现象的逻辑必然的前提。因为任何现象都是个别的存在,都在变化中。所以一切现象的根据,必然是潜在的背景,既绝对的存在。
从绝对的背景到现象个体的产生,没有逻辑的通道。不仅没有充分条件的因果关系逻辑通道,也没有必要条件的概率性逻辑通道。这样,绝对与现象的关系必然是“无中生有”。
这种关系的证明很简单。如果绝对与现象的关系不是“无中生有”,必然就是“有中生有”。而任何“有”必然是有其他的因果关系与之相连,所以可以追溯以至无穷。我们知道世界的因果关系并不是无穷的,也不是循环的。所以,他们的关系必然是“无中生有” - Everything comes from nothing-like non-something.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物质,仅占此次宇宙大爆炸后,全宇宙所有物质的4%的原因)。
无独有偶。自然神或上帝,并不想独占自己对宇宙的这种宏大设计,而揭示给宇宙中一种个体,有限和相对的事物,既,人类,来知晓和懂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人之所以能理解自然神或上帝的意图,说明人必然有与上帝和自然神相通的部分 - 这就是人类的思维。
思维,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整体。思维有“静态与动态”,两个部分。静态的思维包括,意识,意愿,感受(来自内心或外界)等。动态的思维包括思考,和思考的媒介,语言,符号,形象等。
思维与绝对的关系,可以看成时“一切”与“一”的关系,或看成“大海与水滴”的关系。思维所产生的产品,思想,主意,概念,等等,于现象产生与绝对的背景一样,是没有逻辑关系的。既,思想来自思维,没有充分条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必要条件的概率关系。这是因为思维的本质,与绝对的本质一样,是绝对的 - 尽管思维被限制在一个肉体中。
一个思想的产生,如同现象的产生与绝对背景,也是有形式与内容二个方面。思维给予思想的形式,而其内容则不确定。但思维所赖以寄托的肉体,对思维的大脑发出刺激,这些刺激规定了思想的内容。
例如,我肚子饿了,我必然会考虑如何发现食物。通过器官的生理机制,思维的内容由于身体的刺激而确定,思想的“天马行空”本性,就暂时歇下了。
J绝对与现象和思维与思想关系的异同
前面讲到了思想的产生可以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兵多德的分法,应用到思在的范畴内:思想。
形式的方面,就是范畴的领域,如因果关系,必然,偶然等,以前哲学家所发现的范畴。内容的方面,就是功能,作用,目的等,如前边的例子,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下面的问题是,思维的形式和自然界,既现象的形式,一样吗?很明显,它们是一回事。既,思想的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巴门尼德所证明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例如,思想的形式,因果律,和自然界的因果律,是一致的。如巴氏所说,真理只能来自一个地方。
那么,思想的内容,和自然界的现象内容,也是一致的吗?有趣的是,许多人认为是两码事,如马克思。他们说,“精神产生物质,还是物质产生精神?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试金石。”回答这种幼稚的哲学认识的方法,是反问一句:请告诉我,是男人决定女人,还是女人决定男人?
然后再给他们解释,事物的最高层次的划分,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提出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可笑的。在事物的最高范畴,两者的同时存在,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用中国古老哲学的语言:“一分为二”。它们这一对,同时生成,同时消失。在则成双,无则全无。根本不是时间前后的关系,或因果关系。
如果要问,它们这一对来自何方,那就想想“思维的形式和内容”还自何方,就知道了。因为巴门尼德已经告诉我们,思维与存在是一致的。巴门尼德是古希腊哲人中最古老的圣贤之一。智慧是世代的积累的结果,但必须用孩子一样的眼光看待未来。从思维中,范例的本体论已经证明,思维的本质与世界一致。既然世界是绝对存在的,自然现象后面的绝对背景,必然是一切范例出处的根源。这就包括了高级范例,既,人与其思维。
当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他不仅肯定了自己的存在,既个体的存在,他还肯定了抽象的思维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存在。思维的存在,基于自然现象的存在。自然现象的存在,基于产生自然现象的背景,绝对,的存在。所以,这些关系逻辑上环环相扣。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绝对范畴的存在,绝不是某个人的异想天开,而是被人类世世代代的经验所证明的。
重复地说,绝对背景与所其产生的自然现象界,没有逻辑关系,是完完全全的“无中生有”。同理,思维与思想的关系,也是“something out of nothing”。这就是,如同新的自然现象是绝对背景的产物一样,创新,也是完全思维本质的原因。
人每天都要说话。但人不可以完全重复以前说过的话。思维的创新,首先是语言的创新,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范例。重复是机器的功能,是形式逻辑的功能。思维对任何重复的现象,都会引发思维的抵抗,导致人的昏昏欲睡,思维要“停机”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人工智能,只有“人造功能”。
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如同自然界的绝对范畴,人类不可以重复 - 因为人类本身都是自然“神”的杰作:上帝不会给人类他自己唯一的“金手指”。
1理性的源头
并文认为“凡是能够用理性作出决断的事情,都不需要也不应该诉诸于信仰”。这里提到的“理性和信仰”,都有不妥之处。
并文没有给理性下一个定义。一般来看,理性定义的外延,是区别于感性,灵感,神秘等概念;理性内涵的定义,是逻辑,因果,方法等等。理性这个词源于西方,所以它的语言环境也以在西方科学中的概念和用法为准。在西方,理性的概念,我的理解,基本就是“逻辑链条”的概念。逻辑链条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追溯这些因果关系到其源头,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个结论:上帝存在。因为如此规则的世界,没有其他的任何理由可以解释。在西方中世纪,教主们就是通过精致的推导来证明,上帝一定存在的。从另一角度说,理性的推演,总是不能避免走到它的极限。在极限的地方,只有以上帝来解释,别无他法。
这个上帝,显然就是信仰。信仰的定义就是taken,拿过来当真,不再怀疑,不提问题。信仰神,不一定是信仰宗教。因为科学家,哲学家的神,是自然万物,是宇宙,是非人格化的。如斯宾诺沙,爱因思坦的信仰。而宗教的神,是人格化的。但并文提到的宗教,显然混淆了这两类神的区别。前边讲了,由于理性的局限,必须导致神的存在。否则,你的逻辑/理性,就不彻底。所以如果你是理性信仰者,你必定终究走到神的怀抱,毫无疑问 - 尽管你不一定非要走到人格化的神,既宗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思维是非严谨,是“难得糊涂”,得过且过的。要讲认真,我们必须承认西方文化远远比中国文化推理认真和严谨 - 即使我们不承认西方文化的深刻。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搞神秘主义。将故弄玄虚视为博大精深,这一点恰恰为西方文化所不屑。
2公理思想的意义
古希腊的哲学家,代表着人类理作为一个集体,其理性认识开始觉醒。此后二千年,都是人类理性认识成熟的过程。古希腊先贤们给人类留下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公理体系的思想。
公理体系,也叫形式系统,最少可以追溯来源到柏拉图的著名思想,“形式”。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形式(Form)”。因为只有形式才是不变和永恒的。认识真理,在柏拉图看来,就是“从无可置疑的前提中,发掘出潜在和蕴含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就是回忆。所以学习的方法,在柏拉图看来,就是启发。(有点象中国的“学而始习知”)。
比柏拉图晚了一个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将柏拉图的这个思想发展到几何学中,创立了公理系统。所以现在我们称他为“几何学之父”。公理体系,也叫“形式化体系”,是“从明确清晰的公理中,通过规则,达到导出定理”的过程。这个方法主要用在数学,几何,数理逻辑方面。因为公理的选择必须明确无疑,定义准确,这样才能保证定理的正确性。后来的数学家,在欧几里德公理系统的启发下,将其第五公设作相反推导,得出了“非欧几何学”。此类例子,说明了逻辑推理的重要作用。
沿着推理的思路走下去,就自然会想到能否将所有的能够形式化的数学,符号逻辑等,全部由公理系统完成 - 这就是伟大的“希尔伯特计划”。遗憾的是,悖论产生了。悖论告诉我们,任何可以形式化的公理体系都不是完备的,都必定是有限的。
其实,悖论的意义还不至如此。公理体系的有限性,更深一步,意味着逻辑或理性的有限性。可以准确定义的规则,如果自身不是完备的,更不能用来囊括一切其他领域。难怪爱因思坦认为,新发现没有逻辑规律可循。人类的认识能力又受到新的挑战了。
公理系统的思想,可以说是在人类理性的认识史上走到了自己的尽头。但它的历史地位,永远证明了自己是人类认识成熟过程的必经之路。
7思维的发展与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生前在大学任教。他死之后,后人根据他的讲稿,编辑出版了“历史哲学”一书。黑氏是个“决定论”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精神“spirit”的体现。如自然界的发展,是"观念(idea)"发展的自身体现;而人类的历史,则是一部“理性(reason)”发展的历史。这两者的变化,又都统一到“精神(spirit)”之下。黑氏的著名的“三段论”,体现在他的“历史哲学”中,也是他的“逻辑学”中的观点用来看待历史的应用。
黑氏学说对世界的影响,不用说,是巨大的。我们中国直到今天,作为他的远房侄子 - 通过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和明年的习进平的传承,还在他老人家的大树下乘凉。政治招牌和学术实质,经常是两码事。我有兴趣的是后者,也不需要因人废言吧。
正如英国数学,逻辑学和哲学家怀海德指出的,“西方世界迄今的一切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角”。黑氏学说,其实就是老柏“形式(Form)”的翻版和解释,并且“联系实际”了,用此观点来看待历史,自然,美学等等。
如果从头说起,老柏的意思是,树的种子里的“form”,已经决定了参天大树的百年未来形状。用一句编程中"OOP"的概念,此树不过是一个“instance”。黑氏的把这个主意用到了自然,历史和人类社会。他认为,由事件组成的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连串的“instance”。这些事件都是“现象”。他们体现的是“理性”的发展过程的这个“class”。理性的发展,黑氏认为,受“精神”的支配,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他进而说,在东方,只有极权制度下君主本人是自由的。到了希腊,享受自由的,仍是少数“自由民”,只有到了德国,自由才可能真正实现。所以,如果要探究“黑”,必须从“白(柏)”开始。苏格拉底开讲时,总是从提问题开始,我也遵从此例。
在我们身边,什么是“真”的?答,这个桌子,因为我能用手摸到它。那么,是不是感觉到的事物才是真的?如果是,感觉到的东西难道不是处在变化中吗?难道不是有缺陷的吗?我们需要的“真”的知识,难道不是“完美”,“不变”的吗?这样想来,我们关于“真”的知识,只有在概念的抽象中了,也就是只能来自“理性”,来自大脑的分析。这样,“数”,“概念”等,这些来自理性的结果,才可以是“真”的知识。其实,这种对于“变化”还是“不变”是世界本质的争论,早就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巴们尼德和赫里克利特思。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继承了他们的争论,给出了各自的解答与发展。
今天,在我看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从古到今争论不止的问题,本身是个“伪问题” - 这就如同问,是“天马行空”时跑得快?还是草原上万马奔腾时跑得快?
因为,首先,什么是“本质”?,本身就是有争议的?再次,如果把“存在”和“否定”,或用共产党的话说,物质还是精神,来择其一作为答案,又是“循环论证”(begging the question)。很明显,“本质”也好,“否定”也好,“物质”也好,“精神”也好,“1”也好,总之,我们能够想象得“任何事物”,无一不是“根据”另一事物而来的。这个“事物”前面的量词“一”,本身就“隐藏着其他事物存在”的含义。因此,用如此的概念定义,哪能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个“instance”呢?我的回答,有点像康德的理性之外的“自在之物”,又不尽然。因为“自在之物”,其实本身也包含“其他之物”存在的意思。我们不可以用“instance"的存在与否的概念,来套用在其他的更广义的范畴上。
第二,将世界的本质归结为二个对立事物中的一个,无论如何回答,都片面。因为两者都是互为因果,相依赖而存在。将二个事物中的一个,作为二个之间的共同基础,本身就说不通。
第三,语言不能准确地表达“世界本质”的概念。语言来源于思维的结果。我们能想到的一切,都是我们所能感觉到,或经过理性推理得出的结果。换言之,我们只能知道,或者“形而下”的事物,或者“形而上”的事物,这就是我们“思维产生的结果”的全部,也就是语言的全部。我们不能讲出我们想不到的东西,正象井里的蛤蚂无法想象出井外的天是什么样子。
最后,人类的思维和蛤蚂的思维(如果有的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的思维,因为能具体到任意一个目标,因此它具有“无限绝对”的属性,当然这不能归结到一个人身上,而属于人类整体的思维。自然宇宙和思维,具有同样的“无限与绝对”的性质。在它们两者之间,连结着“无限个有限”的事物,当然也包括语言。也就是说,语言是思维的“instances";而“张三家的桌子”,是语言(概念)的“instance"。如果非要追究“世界的本质”,人类大可只追究“思维的本质”就可以了,因为“思维和自然世界”,属于同一类,具有同样的属性。“世界的本质”怎样产生万物,与“大脑的思维”如何产生语言,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如果有人非要问,究竟是物质第一还是精神第一?世界的本质究竟是“变”还是“不变”,是存在还是否定,我们想想自己的“主意”是如何在自己的思维中产生的就可以了:不知“世界”真面貌,只因身在“思维”中。
变化,生成和消失之中,所以一切既存在,又非存在。
到了黑格尔那里,辨证法成了千篇一律的“三位一体”。既,正题,反题,合题。永远这样一圈圈螺旋式的上升,不断达到新的高度。黑格尔认为,事物发展都是这样,人类历史也是这样。他的“逻辑学”开篇,就从“Das Sein(being)”开始,然后经过发展走到自己的反面“Das Nichts(nothing)”,最后“werden(becoming)”。其他的范畴推移,如“质,量,度”等,都是沿此发展。
在黑格尔时期,他就有将辨证逻辑扩大化的倾向。根据他的逻辑学,他关于历史,道德,科学等许多解释,都不正确,如波普尔指出的。到了马克思那里,就理解的更极端化了。马克思将三段法则的发展,由自然取代,变成了人为强制的行为,为了他的政治哲学服务。在列宁到毛泽东变成了斗争。干脆社会革命,杀掉一批人,来促进社会变化。所以可以看出,本来的一种辩论方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最后
如何成为“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辨证法,作为从广义的角度看待事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辨证法是形式逻辑的补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哲学工具。但再好的理论,被夸大其词,碰上了歪嘴和尚,都可能走向自己本来面貌的反面。
我们现在对待辨证法,是不要泼脏水,连同婴儿一同泼出去的问题。
重建中国的神圣信念 - 唤醒中华民族思维发展的“青春期”
一个人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一般要经历一个生理上的青春期阶段。正常的人,在青春期会有身体的变化,而产生对异性的追求,进而对家庭的渴望,享受生命美好带来的欢乐。作为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恋爱,尤其是初恋,是一种非凡的感觉。在初恋的日子里,你的感觉得到如此升华,你会觉得世间一切都这么美丽,你会衷心地祝愿天下的有情人都成眷属。一句话,每天起来,你会觉得太阳都和昨天不一样。当然,普天下的人成长过程,不是同样的境遇,不幸的人压制了自己青春期,或终身不恋,或出家,或禁欲等等不一而足,仿佛青春期对这些人根本不存在。
人的生理发展有青春期,人的“认知思维发展”难道没有“青春期”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再先前走一步,一个民族的认知思维发展难道没有“青春期”吗?如果你也承认一个民族“认知思维发展”这个前提,你恐怕多半不得不说是了。不是你认输了,而相反,是“英雄所见略同”!黑格耳有一个著名思想(bored already?):
一个人,一个民族,整个人类,的理性认识发展过程,有一致性。这个思维的发展阶段,在黑格耳那里,叫“绝对理念”,在我这里,叫“思维无限绝对的本质”。不论怎么称呼,它的存在,都预示着一个民族(整个人类先等一会)的思维发展的“升华”阶段。在此“青春期”阶段,认知思维开始站在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其“眼光”,开始穿过世间事物的“部分”存在,而看到世间的“整体”存在 - 这个存在,就是自然宇宙的本质,其体现在镜像的人类个体中,不论是一个人,民族或整个人类,就是对“无限绝对”的惊奇,焦虑或恐惧 - 直到你认识到这是你的认知思维发展必不可免的“青春期”到了。
中国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相比,这也许都是它的“少年期”- 西方人一个半世纪以前打进中国时,称中国人为“襁褓中的老人”。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对中国的这种状态的称呼,发人深思吗?宗教,就是解决大众思维觉醒后的“青春期”时,追求“无限绝对完美的存在“的回答。没有这种唤醒,中国文
化永远会象过去一样,认为宗教是“多余”的。中国的知识学人认识到和对当前民族认知发展的决断,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二十九节 语言范例
在谈语言范例前,必须讨论我对语言的一般理解。关于语言的有关问题是下面。
1 语言是什么?what is language?
2 语言的组成有那些?what elements are there in language?
3 语言的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what relationship are there in those elements?
4 语言有什么功能?what functions are there in language?
5 语言的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what relationship are there in those functions?
6 语言要素和功能之间大关系是什么?w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s and
functions?
7 我们对语言已经有什么知识?what is known about language?
8 语言的问题在什么地方?what problems are there in language?
A上帝送的礼品篮:语言
在圣经里有个巴比伦通天塔的故事。大意是说上帝知道了人类要造此塔爬上来,于
是播下各种语言使人类不能协调工作,导致造通天塔的计划破产。
不论这个故事多么离奇,我认为上帝的好心,其实不会这样作的。我挖到的另一个
珍版是这样写的:上帝拿出了一个礼品篮,里面装满了闪闪发光的各色礼物。上帝
说,“这个篮子是语言作的,里面装着各种礼物,像金钱,山川,动物,水果等等,
你们自己分吧”。人们一拥而上,像中国人挤公共汽车一样,都去抢篮子里的东西,
互相打了起来。结果将这个篮子被抢破了。虽然人们都抢到了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
但人类从此不会再讲一种语言了,无法协调统一工作,所以通天塔的工程只得暂时
作罢。
幼年的人类当时几乎一致这么想:语言有什么重要的?不就是交际表达的一个工具
吗?地球上多数人由此忽略,而犯下了一个遗祸万年的错误:语言,代表了人类文
明成熟的标志。人类不懂得来自上帝的任何礼物都是重要的,尤其是这个礼物篮子
本身。各个民族将自己拣得的破碎篮子部分,打造成自己喜爱的样子。有的语言文
字像蝌蚪,有的像蚯蚓,有的像砖头,有的干脆忘记了,光满足与声音就行了。只
有地处北欧,少数几个藏在树后的类人猿后代,由于缺乏阳光照射,皮肤缺少色素,
所以叫白人的,发展出一种叫“希腊文”的符号系统,跟别的民族的语言文字模样
大不相同。
这个根本不同之点就是,它既不繁复到学起来困难,也不厌烦到使人感到语言只是
个工具。这个文字最大的特点,是像“棋”一样,本身令人着迷。于是,很多人闲来
无事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兴趣。其中作的最出名,最有成绩者,叫作“亚里士多德”。
亚氏证明了,只有应用简练的语言符号,才能构造概念。只有构造了概念,才能推
理。只有运用推理,才能发现语言中存在的逻辑结构。这些逻辑语言的结果,与自
然界本身的真理一致。他的这些语言研究的发现被归纳为“形式逻辑”,“三段论”,
“辨证法”,“形而上学”,“自然学科”等等。他的这个“语言的母鸡”,在二
千年后,终于下了一个金蛋,叫作“科学”。
中国人知道这些发生,都是西人的枪炮告诉的,那不过近一百多年前的事。因为中
国人不爱听坏话,所以至今也没想到他人的语言的作用会这么大。中国人还在研究,
究竟是上帝篮子里的什么宝贝,我们的祖宗没有抢夺到,使我们今天如此?不就是
德先生和赛先生二位吗?
用中国的诗叫,“梦里巡她千百度,惊回首,那人确在南山外”。就是这个“诗的
功夫在诗外”的境界了。
谈谈维特根思坦的语言分析哲学
我认为维特根思坦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最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思坦不仅学术思想深刻,而且品行高尚,我觉得这一点尤其值得中国人学习。中国虽说是个道德至上文化的国家,所谓的哲学家们,如新儒家的几位,在共产党制度下完全丧失了哲学家的风骨和节气。相比较之下,维特根思坦,可以说是二十世纪的苏格拉底。他不仅参军参战,身体力行,为自己的信仰奋斗,而且爱善好施,
千金散尽,甘守清贫。一生没有任何学位,被大学哲学系同行视为“上帝”,可见其威望之高。不过,我在下主要讨论他的学术观点。
维特根思坦,一生在哲学建树上重在语言分析哲学上。他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哲学上称作“前期维特根思坦”和“后期维特根思坦”。在前期,他的主要著作是“Tractitus”。在这本仅八十页的小册子中,他将自己对语言的看法,分为提纲式的用号码分开的句子。他的中心思想,“语言是一种游戏”。语言的定义,都是游戏所规定的,人们使用语言就像玩游戏一样。Tractitus 发表以后,影响很大,至今仍然是语言分析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但后期的维特根思坦,发表在死后出版的"Languange Investigation”,完全推翻了“languange-game”这一前期维特根思坦的语言哲学结论。在后期维特根思坦语言哲学中,他认为语言是一种“family-resemblance”,是一种互相的关系和语言环境的联系所导致的意义。他认为早期自己的“语言游戏”的看法完全是“教条”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private language”。维特根思坦的语言哲学,总括地说,是一种相对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人类语言的一切意义,逃不出人类的语言环境“language context”。而从范例哲学的语言思想看,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在范例哲学看来,语言是思维的范例,如同人类是范例原型的范例一样。因为思维的无限绝对本质,所以人类的语言,起码一部分,也是有“生命”的。这就是标志着,语言的功能,可以分化,可以滋生,可以有许多衍生的意义。语言绝不仅仅限于人类的周围的物质环境中,也就是范例本体意义的“定在”的范围内。语言活动的范围是“思在”。思在比定在概括的更广,有更深远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范例哲学的语言范例,是对维特根思坦分析语言观点的回答,也是对维特根思坦分析语言否定哲学本体问题意义,的回答。
英语国家语言哲学分析学派,早就受到欧洲大陆哲学的批评。因为前者否定语言哲学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根基。当然分析哲学也批评欧洲大陆哲学的本体论象“棉花团”一样模糊不清。所以范例哲学的以几何表示的本体论,和语言范例的观点,是对英语国家的语言分析学派,和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哲学派别,两方面都作了回答的尝试。
B 语言概述
谈语言的“模糊”到“精细”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古人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人一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语言,外界,知识等,都是人的认识对象。可你往往发现,一个小孩,看世界是“模糊”的。小孩画的画就是例子,待孩子长大后,世界在他/她眼里变得精彩多了,再来看他画的画,你就会觉得细致多了,逼真多了。孩子的讲话,思维,认识等,无不如此。
一个民族也是同样。文化发展程度低的部落,对事物认识的程度多半是粗糙的。这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吃,穿,住都是如此,都显得那么不讲究。这种民族,其文化,语言都可以反映出这一特点。整个民族的思维能力,决定了认识水平,由此有影响了自己的语言发展,最终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也是由认识的低级粗浅阶段,向认识的高级精细阶段,不断进步的过程。如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漏沙壶,又到机械表,石英表,原子钟等等,一步比一步对时间分得更精细,更准确,更超过前人测量的精密度。
一个人的认识成长史,一个民族的思维成熟史,和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这三者有高度一致性 - 这是黑哥尔的观点。如果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这三者的认识成长过程,表现在语言上,则都是从模糊到精确的不断深化历史。看到了这种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就是认识了认知的必然性,认识的主体就不应该因为自己所处的阶段所限,而为自己的落后开脱。
古人的下一句是,一旦无常万事休。这就是提醒我们,不要等到太晚,还未完成自己的认知义务,那就只有抱恨终天了。
C 语言是什么和为什么-语言作为思维范例的意义
我说的语言,是指人类的语言,不包括其他动物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古就是个迷。
圣经上有“巴比伦通天塔的故事”。大意是说,上帝不愿意看到人类要造一个通天塔直接与他连接,就下凡扰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人类各族之间不能沟通,以致他们不能完成通天塔的修建。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研究过语言。柏拉图的“形式”思想,亚氏从语言中总结出三段论,形式逻辑,都是对语言研究的重大发现。以后到了笛卡尔和康德,它们着重探讨了语言的来源,既,是否语言能力是人类天生的功能。真正建立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是德国数学哲学家福雷格。他提出,语言是人类已知的另一个存在的“实体世界”。另一分析哲学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早期认为语言是图像“language picture”,晚期提出,语言是“游戏”的理论。进入二十世纪,语言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人物,乔姆斯基,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因为他发现“语言的普遍语法规则”等。对现代的语言研究,尤其形式语言(如计算机处理器的编译程序),都有重大的影响。
迄今为止的对语言的多种解释,使人感到人类对语言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谁说的都有部分真理,谁说的又都不全面。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我认为,人类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都看到的是外部和局部的行为和性质,没用抓住语言本质这一灵魂。
语言的灵魂,是继上帝创造的自然世界,人类创造的内心世界外,第三个有生命的世界。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世界是范例原型的范例,语言是思维的范例。所以语言是一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的组成,在于语言所表示的意义(semantics)。
语言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首先由人类表达欲望的冲动,用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当表达成为文字或符号后,语言就开始被分为语义和语法二个部分。人类的思维在进行思考时,用的是语法形式部分,如计算机的图灵功能。人的思维的其他方面,如意识,则在不断继续将语义的部分一分为二,再分为形式和意义部分。意识将语法形式部分留给思考,作形式逻辑的处理,自己则重新考虑语义的划分,如此不断重复这一分析行为,直到满意地解决问题为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图灵机能模拟思考的形式处理部分,而不能模拟意识对语义的再分析功能。所以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跳出自己处理形式符号系统的功能。认识到语言作为范例的生命,如同认识到人类在宇宙自然中的生命。认识到二者的统一性质,是认识语言本质的钥匙。
语句的生命力,是语言的本质。因为作为思维的内容,语句必须意味什么。这个意味,就是“句义(semantics)”(相对于“句法(syntax)”)。
为什么“句义”是语言的生命,因为它要被多次使用。使用的次数越多,它的隐含的意义越多,也因此生命力越强。当思维在进行思考时,上文讲到,句义不时地被重新一分为二:既,再分为“句义与句法”两个部分,如此重复多次,根据句义所蕴含的意义多少而定。上文也谈到,每次句义和句法划分的结果,都是可以由人工智能模拟句法部分,而思考机制继续揭示隐藏在句义中的意义部分,再次进一步的划分。
思维的这种不断分化语言语句的功能,本质上是人类哲学上认识的核心思想:既,不断从现有的命题中,发掘出包含其中,潜在和蕴含的新的命题。这就是当代“分析”派哲学的根本思想,它起因归功于康德的“分析判断,综合判断”的研究。
AI的界限,如前所述,在于只能模拟句法的部分,只能模拟符号部分,而不能涉及句义的部分。这就是“机械”行为的能力限制。不论我们怎么增强AI的功能,AI只能使用人们“喂”给它的句法/符号形式,而不能涉及新的内容。从哲学的观点看,一切有意义的命题陈述,都可以分成“形式与内容”,二个方面。这种分析和归纳的功能,是思维特有的。思维所赋予语言内容部分相联系的功能,犹如宇宙中的星际之间所存在的物理意义上的各种力一样,都是两者所特有的。
当AI工作者说,AI能够模拟“任何”你所提出的任务,以此来证明AI确实有“智力”时,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他们只能模拟“任何已知的条件”,而不能模拟“任何未知的条件”。因为前者已经被形式化了,而后者还没有。这就是AI的“智力”界限。不是否定人工智能的“目标”在不断后退,而是人工智能的界限不在“现存物”,而是时空的界限。
举例来说,当人工智能模拟“下雨”时,机器的中央处理器读到“下雨”的指令,屏幕上出现“哗哗的雨水”情形。如果反驳者说,这不代表机器有了智力,因为计算机不过在“模拟下雨”,而我们的“衣服并不会湿”了。AI的赞成者,就会在下一次机器遇到下雨的指令时,命令一个机械手将一盆水浇到观测者的头上,以此来证明AI的智能。殊不知,双方都正好犯了前边指出的错误:反对者挖掘出了“下雨”这一命题的潜在命题“衣服湿”,拥护者接过了这一新的句法形式“衣服湿”,进而完成了新的形式/符号执行结果。
如此往下,争论的双方,AI拥护者和反对者,在不断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效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恰恰是因为双方都是“不识AI真面目,只缘身在AI中”。
D语言作为思维的范例 1语言为什么也是思维的“范例”?
绝学是关于范例的研究,根据绝学,语言又是思维的范例。为什么呢?因为思维自身,是范例原型,在高级范例,人,身上的一个“微型拷贝”。
所以追溯到语言是如何在思维中运作的,就必须追溯范例是如何在范例原型下运动的。我们知道,范例原型自宇宙自然中的位置,和宗教中的诸如“主,上帝,神,造物主”等称呼的地位,具有同样的意义。所不同的是,“范例原型”是绝学研究的学术概念,而其他的类似名称,是宗教带有感情色彩的称谓。
在性质上,范例原型具有“绝对/无限”的本质,因为范例原型不受任何制约,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 - 这些是范例才有的性质。
任何具有“绝对/无限”本质的“元”事物,既“事物之事物”,本身是无法“运动”的。因为“运动”,必须是某个“事物”在运动,而事物的最高范畴,也就是范例了。这也就是说,绝对/无限,本身不存在“运动”,这一相对事物的概念。绝对/无限,是通过“相对/有限”,来体现自己。这个“被体现”的存在物,所以只能是“范例”。
这种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上。思维,因为是绝对/无限,在高级范例身上的一个拷贝,它本身也是“无法运动”的。实际上,思维自身根本不知“运动”是何物。思维的运动,只有通过“被思维中的事物”才有可能,也就是思维必须也有自己的,更加“微型”的一个“范例”的拷贝- 这就是语言。语言,可以看成是“思维的范例”,也就是“二级的范例”,思维的活动只有通过语言才有可能。这个“语言”,是不局限于字面上的意义,一切可以被思维运用的“媒介”,都可以看成思维的“语言”,都是思维的“范例”。
最后,作为思维的范例的语言,也象“一级范例”,既范例原型的范例,一样,有其制约性,如时空等。凡是范例,都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和范例所承带的“内容”,构成了一个范例“存在”的“一揽子(package)”中的许多性质的一个集合体 - 这就是在我们面前展示的世界。如同黑格尔所说,“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德文原文:Was vernue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das ist vernuenftig.)。此句出自《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0》(《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这也就是说,事物的条件性,决定了事物的必然灭亡。所以,黑格尔是在表明,一切合理的东西都会灭亡的。
普通范例是这样,语言范例也是这样。事实上,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这样。每当我们忘记了什么,就是这种语言范例的例子。至于我们有时怎么又想起来了,这就也许像我们相信死后还有灵魂存在一样。这个具体的证明,恐怕是生理学和医学,而不在哲学和绝学,的范围了。
D 语言范例分类
范例哲学认为,自然界包括人,是范例原型的范例。而人类的语言是思维的范例。如果语言是范例,那么它是否也应该象“自然范例”那样,分门别类呢?这个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下面大致地来回到这两个问题。
以前说过,范例的本质是生命。自然范例是这样,语言范例也是这样。什么是语言范例的生命呢,以前讨论过,语言范例的生命是“意义(meaning)”。语言的意义之所以是生命,是因为它潜在地含有更深层的意义,如此可以追究下去。生命力越强的语句,所包含的意义层次越多,因而也应用的更广泛。反之,生命力有限的语句,其所蕴含的意义就很少,适用的范围也相对狭窄。
比如拉丁语。它是思宾诺莎那个时代以前一直用的,欧洲范围正式场合,包括学术界,的语言。思氏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时,专门用拉丁语,而不是当地流行的荷兰地方语。在汉语中也是如此。汉语的康熙词典,收入近八万个汉字。到今天,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再为人们所用,只能在查古籍时有用。所以这些“己死”的词句和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意义”不再增加,而是不断减少。减少的原
因是过去的事物,在今天的历史环境下,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人类对历史的保存不可能细致到包含一切。人类总是在不断筛选对今后更有价值的遗物保存,语言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说,语言范例的生命,在于不断扩大自己的意义,不断深化自己的意义和增加应用范围。一旦这个变化停止,则语言范例就开始由稳定时期,走向衰落时期,以至最终完全被人类忘记而“死去”。
如果采用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语言范例的生命力应该进行“量化”的形式化方法。需要建立一套具体的量化标准,和一个形式化的符号系统。这是今后应该考虑的。人类对语言的形式化研究,走过了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段论”,福雷格建立“存在”意义和指谓的符号系统,乔穆思斯基的“普遍语法”公式,外加哥德尔,罗素等的工作。语言范例认为,“句义(semantics)”和“句法(syntax)”的不
断分化,是AI功能的哲学认识的基础,在以前讲过。
除了对语言范例的“生命力”的形式化思考,如何看待语言范例的分类,如自然范例一样?范例哲学认为,人类属于“高级范例”,其他一切自然物都是“普通范例”,这两种基本的区分。人类之所以为“高级范例”,不仅是因为人有思维功能,更根本的是人类思维功能的无限/绝对本质。这是一切其他动物都不具备的。其他动物或许也可以思考,但他们不能达到人类思维的程度。关键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思维还掩藏一个其他的范例:语言范例,不被其他动物所具备。
那么语言范例如何作两部分的区分,如同自然范例一样?类似自然范例的高级部分,在语言范例中,为区别起见,成为“高等语言范例”,其他语言范例都是“普通语言”范例。什么是区分“高等语言范例”与“普通语言范例”的标准呢?高等语言范例,必须具有“自身产生新的语言系统”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要理解一个高级语言范例,如“数学”一词,必须理解“数学自己的语言”。不理解后者,就不能理解
前者。同样的情形适用于“逻辑”,甚至适用与“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词。总之,衡量是否一个语言范例是高等范例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自己的一套词汇和语句,而构成一个专门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概念或领域。
不用说,高级语言范例,是语言的最重要部分。因而也是最有生命的语言范例。
在上面,我谈了语言范例也应该象自然范例那样,分为二个部分,既,高等语言范例和普通语言范例。如果我们将前者进一步量化,我认为还可进一步的细分。
我想到这点的是由于哲学上的现代“语言分析学派”的工作的结果。一位著名的分析学派哲学家,在受邀前来某地讲学时谈自己的感受说,“这个镇子上随随便便的思维泛滥(There are a lot of loose thoughts in town”)。博来听众会心的微笑与反思。现今的哲学家也和科学家一样,越来越趋于精细严格,而反对象“棉花糖”那样一大包而“糖分”很少,似乎在云雾中打太极,的学术思想推销者。这也许就是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不为英语世界哲学家们普遍接收的原因。这是题外话。
回来继续就语言范例的分类订出细致的标准。我前文提到语言范例的具体语句,看其是否能够“产生自己单独成立系统的附属语言”,作为语言范例是否是“高等范例”的标准。我认为标准还不止这一个,其他的还有,如,逻辑真值,真理性,意义的层次多少等。这些标准涉及至少四个问题。一,事实的定义;二,真的定义;三,真理的定义;四,意义层次的定义。
事实,有很多定义。在这里被定义为“现状”。既,在时空的某一点,当时讨论涉及的事物的状态。真,在此定义为“被代表的陈述语句内容,与客观事物的事实相符合”。真理,的定义是,“或者具有公理的性质,或者与真相符和”。最后,意义层次,的定义为,语言范例的语句,如果不是陈述句,能够被转化为可以表述真,或真理性,的语句。
近代人类对语言的研究,从二十世纪德国福雷格发现了语言有“自身意义(sense or meaning)”和涉及其他事物的“指带”二个功能后,人们对语言的研究,不得不时刻涉及这两个概念。我在这里提出的4个标准,1,再生附属语言能力,2,逻辑真值,3,真理性,和 4,意义的层次多少,都需要用到语言的意义本身,与所指带的功能。
我认为,任何一个语句,如果四个标准全部符合,应该被看成是“一级语言范例”。如果是符合“1,2,4”,可以看成“二级语言范例”。如果符合“1,4”,既为“三级语言范例”。仅符合标准“1”,则为“四级语言范例”。最后,仅符合标准“4”,为“普通语言范例”。其他不符合任何4个标准的语句,我们通常成为“废话(nonsense)”。下面举例。
E语言-真理-自然的关系
在对人类自然语言的研究上,亚里士多德,莱不尼兹,福雷格,罗素,维特根思坦等人的思想最著名。
他们对语言功能研究的结果,可以简要大概地总结为以下几点:
1 记录思想
2 交流思想
3 蕴含逻辑的普遍性
4 利用逻辑真值可以建立概念和判断
巴门尼得和亚氏都认为,语言的逻辑的真值代表的真理,与自然界的真理是同一的。所以“思维-语言-自然”,三者是统一的。那么就存在着“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如何表述真理?”的问题。
熟悉黑格尔辩证法的人,一般都会对黑格尔语言的晦涩,人为成分,故弄玄虚之嫌,持有微词。虽然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包含真理,但他的表达明显有很多错误和可以剔除的成分。那么这个用语言表述真理的原则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表达所有使用的语句,应该根据形式逻辑的“必要条件”的原理。而对表达的整个语句,应该使用“反证法”的原则。这就是哲学的“奥坎的剃刀”的原则应用。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逐字逐句地检查每一句话,看是否符合这一“必要条件”的原则。如果去掉,是否影响其原意。在行文中对句子的使用,应该用苏格拉底的思辩的辩证法原则。既,找出其陈述中“潜在前提中和结论中的反题”,揭示内在的自相矛盾。只有没犯上述错误的陈述,才有资格被认为是真理的候选人。
举例来说。如果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开首的存在范畴是最根本(上帝)意义上的观念,这个存在就不应该是一个“普遍的观念”。它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观念”。因为只有具体观念才会产生内容。只有具体观念才有与其他具体观念的关系,如黑氏本人在逻辑学中叙述的那样。所有这样的具体存在观念,就是范例哲学中存在范畴里的“定在”观念。
一个具体观念,在数学中,是一个实数的例子。任何实数蕴含都其对立的虚数存在,但是是“否定的存在”。同理,任何具体观念,都蕴含着自身观念的否定,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这个所有具体存在观念否定的集合,就是范例哲学的“存在”集合范畴。
任何具体存在否定因子,同时又都有“普遍肯定”的集合作前提。因为否定具体存在的集合,是以“否定的有”的普遍存在为背景或前提。任何“有”,不论有没有内容,都只能来自“无”的存在的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范例哲学的最高存在范畴“在”。“在”是纯粹,普遍,空洞“的肯定存在这样一种背景的存在,是普遍的“无有之有”的存在。所有“在”,这个普遍的“有”,才能产生“个体的无”的否定集合,既,定在范畴。
如果我不能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理,我应该保证我说的都是事实。如果我说的无关事实,我应该保证我说的态度是真诚的。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范例哲学“三个存在”的范畴的必要表达方法。
F语言范例对思维与人类进化的影响
在叙述范例哲学时,我不仅介绍了“绝对世界与宇宙大爆炸的关系”,可以看为“一级范例”的形成。我同时提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是一种范例关系,可以被称为“二级范例”。作为二级范例,这里有两层的意思。一是思维与绝对世界的一致性,既可比喻为,水滴与大海的关系。二是语言本身的“生命力”,语言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语言在思维中的沉浮,类似与世界万物在宇宙中的漂移。
一些网友质疑我夸大了语言的功能。比如问:“人们自然要追问语言对人类的进化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回答这个问题最有权威的是“语言人类学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其给出的答案是一个斩钉截铁的“不知道”。”还有质疑语言对思维和人自身的进化作用,
认为语言主要是用来交际,和记录思维过程的。这些看法都说明了他们对语言联系紧密的人脑思维功能的关系和导致的人类大脑进化认识不足。
在人类的科学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至今,人类在两个科学前沿同时遇到抵抗。一是量子物理学出现了“测不准”原理;另一个是人类对自己的大脑和思维功能的认识,还几乎完全是一个“黑箱”,无法打开了解其中的奥秘。它们是物质的两极,两极相通,所以它们的原理极可能是一致的,如量子化功能。在后者,人类通过神经外科,脑颅内部的研究,到了大束神经元物理过程的阶段,除了测量出神经元的启动和停止等运行状态外,对人的大量信息是如何在大脑中得到处理的机制,几乎一无所知。
在科学家给出的发现的到来以前,哲学家和宗教都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从哲学的观点看来,科学是经验的补充证据,而事物的本质已经在潜在的逻辑中了。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范例哲学的解释。
哲学认为,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其本质,就是从公理走向定理的过程。公理是已知的前提。公理中包含和潜藏着定理。所以揭示这些定理,就是哲学和科学的任务。定理既是科学定律。科学定律的证明是用来说服大众,证明的过程与真理本身无关。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类就不用苦等自然科学经验的解释了 - 虽然它是大众最终信服的最后关键一环。
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首先需要研究思维的本质。思维的本质,在范例哲学上,是绝对的领域。任何绝对的事物,都是整体,都是“一”,都不可分,没有结构和系统等。那么绝对是如何来作用呢?既,思维的绝对性质是使自己如何思考的呢?思考是一个过程。任何过程必须有过程中的介质在里边运动。也就是,思维作为整体的“一”,必须运用“多”,才能执行自己的功能,思考的过程才有可能发生。这个多,具体到思维中的物质,就是广义的“语言”,包括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感官内心刺激,形象,图像信号的转变某种符号性的“语言”,等等。当我们有了一与多之后,下面的就是如何“处理信息”的问题了。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无独有偶,任何信息处理过程都有类似的性质。
比如,计算机的处理和人脑思维的处理存在相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是电磁脉冲,软件是二进制编码。人脑思维的硬件是大束神经元的“点火”,软件,也许是“量子化的编码”类似的,一种快许多倍的同步转换机制(具体的发现是科学的领域)。
明白了人脑思维的处理功能和计算机的类似,剩下的问题是,语言符号在人脑中的处理,如何影响人的进化呢?既,如何使人越来越聪明了,越来越有智慧的呢?我们知道,计算机的处理功能,可以给予人类单凭脑力几乎不可能得到的知识,如地图拼色版的“四色定理”,IBM深蓝与国际象棋大师较量赢的胜利等,这些最大规模的计算机尚需要成千上万小时计算才能完成的任务。知识的发现,就是智慧的积累,就是真理的发现,就导致了人类不断聪明起来。同样的理由适用与大脑的进化。人类在只有在运用符号语言处理信息时,才发现了从前不可能知道的知识。这些知识使人更聪明,更文明了,也就是,人类自身不断进化了。
结论,没有语言的民族,不可能是聪明的民族,必定是人类活动范围较小的民族。只有简陋语言的民族,只有不利于信息处理的语言,其部落的文明程度必然低下。只有高度发展了的语言,适用信息处理的语言,才成了自然科学发展起源,才使得人类活动的领域无限扩展,从一国到全球,从地球到火星,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以外....所以,人类语言功能的高低,可以看成人类进化的程度标志。这就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第一重要性的证明。
绝学,一个与从古希腊开始的传统古老哲学,在今天开始分离的“第二类哲学”。绝学的产生,是传统哲学面临失去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证明”,失去对人类文明大厦的疑问的“终结”探讨,的危机中产生的。
本书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这个新的理论,是对思维性质的研究。因为思维性质是“无限与绝对”的。所以我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思维这种性质的研究,所以也称为“绝学”。或叫“关于范例的哲学”,简称“范例哲学”。
作为范例哲学的基础,我提出一种新的“三个层次”的关于存在概念的观念。我将这种新存在观念,和传统哲学的存在观念想比较,找出各自的不同。
因为存在的观念,是范例产生的基础。所以,我将先介绍三个层次的存在观念的内容。然后介绍什么是范例哲学,存在的三个范畴和范例之间是什么关系。最后,范例的意义是什么,和以范例的观点看问题,会得出哪些新的结论。
在对人类自然语言的研究上,亚里士多德,莱不尼兹,福雷格,罗素,维特根思坦等人的思想最著名。他们对语言功能研究的结果,可以简要大概地总结为以下几点︰
a. 1 记录思想
b. 2 交流思想
c. 3 蕴含逻辑的普遍性
d. 4 利用逻辑真值可以建立概念和判断
举例来说。如果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开首的存在范畴是最根本(上帝)意义上的观
念,这个存在就不应该是一个“普遍的观念”。它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观念”。
因为只有具体观念才会产生内容。只有具体观念才有与其他具体观念的关系,如黑
氏本人在逻辑学中叙述的那样。所有这样的具体存在观念,就是范例哲学中存在范
畴里的“定在”观念。
一个具体观念,在数学中,是一个实数的例子。任何实数蕴含都其对立的虚数存在,但是是“否定的存在”。同理,任何具体观念,都蕴含着自身观念的否定,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这个所有具体存在观念否定的集合,就是范例哲学的“存在”集合范畴。
任何具体存在否定因子,同时又都有“普遍肯定”的集合作前提。因为否定具体存在的集合,是以“否定的有”的普遍存在为背景或前提。任何“有”,不论有没有内容,都只能来自“无”的存在的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范例哲学的最高存在范畴“在”。“在”是纯粹,普遍,空洞“的肯定存在这样一种背景的存在,是普遍的“无有之有”的存在。所有“在”,这个普遍的“有”,才能产生“个体的无”的否定集合,既,定在范畴。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范例哲学“三个存在”的范畴的必要表达方法。
第三十节存在与范例的关系
哲学的目的就是思考和疑问。通过思考和疑问发现真理。哲学是不是会故弄玄虚?是的。因为哲学家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哲学会不会讲疯话?如果你读过尼采,你多半会相信如此。但这些都不重要,犹如我们不能因为怕摔跤就不让孩子走路了一样。健康的孩子,就像健康的哲学一样,最终还是要长大的,还是会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的。我们不可以将洗澡水连同婴儿一同泼出。哲学能震撼人的心灵,引起人的思考,我认为就达到目的了。错对倒还是其次的,因为既使错了,也还是正确的先导。最可怕的是“无声”,明明白白是浪费生命。下面题归正传。
我将存在分为三个档次,在,存在,定在。根据什么呢?简单地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举例来说,我们感官所见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看成,“定在”,的集合。在这个集合内,一切因素,都是能通过某种程度的感官得到证实。如一块石头,一条鱼,一个人等。语言也在其内。因为语言的功能,我们又建立了一些抽象的子集合,如公民,货币,宪法,公司,等等。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否认它们的存在,人类的文明就没有了。所以抽象事物的集合是我们社会的基础。
因为人的抽象能力,我们开始发现了数学的功能。人类陆续发现了自然数,小数,分数等等。在古老的埃及人建立金字塔时,需要将塔的边长进行开方求得。但当用以开方的数字是负数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这种求负数方根结果的定义,人类又过了二千多年才正式确定下来,由笛卡尔称其为虚数,数学家欧拉开始使用,以后才慢慢为大众接收。从实数到虚数的认识过程,如同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一样,都是自然世界的逻辑规律“强迫”人类接受的结果。这种认同,导致了三个存在的另一存在,称为“存在”,的存在。因为没有其他的词来形容,所以只好一词多意,多用了。
存在,为什么是空虚的呢?因为存在的集合是由所有被定在中,否定的因子组成的。因为存在的“无形性质”,所以存在的集合也更加广泛。它使“定在”成为自己的子集合。人们总是通过“形”的存在,发现“无形”的对应物。如上面提到的虚数与鬼神。但有多少事物我们还没发现呢?没有发现的事物,或者没有由语言抽象出来的事物,是人类的文明还没有达到其高度时的状态,但在“存在”的集中,不总是存在着吗?不过我们不知罢了。
同样的情形在生活中也有。我们有时感到空虚,无望,甚至绝望等许多消极的感觉,都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它们都是从“存在”中来的。因为我们的思维功能的无限与绝对性质,它超越了一切有限的事物,就超越了所有“定在”的集合中的因子,而追求新的因子,在没发现其前,必然感到的是失望或空虚无助,犹如癌症的晚期病人一样。但我们根据人类历史,知道这种空虚感觉会过去的。也就是,我们将由“存在走向定在”。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说,我们会“在存在中建立本质”,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孩子先于成人,幼稚先于成熟,感觉先于理性等。
知道了虚数和实数的集合关系,犹如知道了定在于存在的集合关系,我们会不会逻辑地想象,哪我们关于虚数和实数的概念不都来自数吗?同理,知道了定在与存在的关系,我们就会想到其实对存在的这两个词和概念的修饰,恰恰是因为有一个更加抽象的“在”的存在。这样我们就进入了最后和最高的哲学关于存在的领域。
在“在”这个“集合” - 严格地说,已经不是集合了,因为“在”没有边界 - 中,只有“存在”存在,这唯一的一个子集。在,用网友爱用的词,叫作“其大无外”,就是这样一个无限与绝对的范围。在是这样一个广泛的集合,它的唯一性质,是“没有性质”。它的唯一功能,既是“无中生有”,产生“个别否定”的集合:存在。在,所以可以说是,除了存在,什么都不存在的存在,既最后一个存在。
存在的三种状态,具体化后,就变为“范例”。在,是范例存在的基础。存在和定在,是范例的具体内容,既空虚的存在集合,与可数的实在存在的定在集合。时空的范畴,是客观真理,不依人的认识为转移,是定在的根本“规定性”。逃出了时空范畴的规定性,就逃出了定在的集合,来到了被个别否定的虚无境界,存在了。研究存在与范例的这些关系,就是范例哲学的任务。
在哲学史上,没有人曾明确地,系统和扼要地简述过存在的这三种状态,也没有人提出过范例的概念。作为文明先导的哲学新概念,如果是真理,必将经受住世人的质疑,必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任何既使是错误的理论,也都是真理的先导,这就是“三个存在与范例哲学”的“bottom-line”了。
第七篇 范例道德 人生兽始。人只有发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是真正作人的开始。道德,从来是哲学的目标之一。在苏格拉底,哲学的最高目标是研究作人的道德。柏拉图认为,这个目标,是如何达到“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才是第一哲学。不论哪种结论,哲学研究的是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而且人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人的品质,秉性,行为,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构成了道德的内容,由此也构成了哲学的重要部分。
有人说,法律是外在的道德,道德是内在的法律。这样看来,道德是对人的约束。这种道德约束是否有真理性,还是随地域文化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道德是个大的题目,以下仅就有关要点简要叙述。
国人道德观的基础
国民近来良心大大地坏了。怎么能都怪共产党呢?举例来说,共产党没有手把手教你怎么造假鸡蛋,怎么给西瓜注水吧?政府污染了环境不错,可政府也没说让民众随地吐痰,乱丢纸片,不讲
卫生呀?
我们中国的历史不是号称五千年吗?不是在世世代代讲儒家的道德吗?怎么共产党才统治了一个甲子,就“礼崩乐坏”了呢?
我琢磨来琢磨去,这原因,我们的道德基础是建造在“沙滩”上。一有个小小的改朝换代,就倒塌了。
想想我们的道德观是哪里来的?是儒家的“天地君亲师”那里,是不许“犯上作乱”那里,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里,是“父母在不远游”那里。一句话,我们中国人的道德基础,都是为了“别人”,都是“外在”的,没有一点是真真发自自己内心深处的要求。我们的遵守道德,或为父母,或为后代,或为社会,或为权威,或为百姓,或为面子,等等。没有一项是为自己。所以在外界不需要的时候,都可“扔掉道德”。这就是“良心坏了”,大家变成“狼心狗肺”的原因。从造牛奶的,到种蔬菜的,到建房子的,更不用说股市那些圈钱的能手。
这就怪了。如果个人自己内心有道德的需求,难道每人都有深藏不露的本事?不是的。这个原因,根本在于:我们内心根本没有道德的需要!
中国人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以西方的认识论来讲,他和世界,主要是西方,民族的最大区别在于,他特别相信自己的感觉或直觉,特别想信眼睛能看到的东西,特别关注当下的利益,最后,特别会说,特会耍小聪明。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人治”社会的政治,中国的道德,等都由此建立起来。人的思维,如果主要依靠直觉,它的主要问题是,“肤浅”,“易变”,“粗糙”等。反应很快,但不长久。整个一个主要靠感性直觉的孩子认知能力的水平。但这个“孩子”,有十三亿之众(当然不是每人,是多数)。
期待孩子有深刻的道德感,明显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也不能期待他们的“父母官”们教他们,因为“父母官”自身,也不过是一群“孩子头”。
怎样使国民思维认识成熟起来,怎样由依赖直觉变成依赖理性,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个长期的任务。只有具有了理性认识,才能引入“神圣”的观念,道德,才可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的话,仅仅靠三两天的“学雷锋” - 因为别人都学所以我也学(又是外界的因素所迫) - 只能管一阵子。共产党六十年的政治教育运动,到头来造成贪官遍地,考公务员千军万马人头纂动,都恨不得自己也有贪污个几个亿的机会(多数总是抓漏网的,是不?),世风只会蒸蒸日下。到那时,今日的屈原也不敢跳河了。因为河水污染的太厉害:没有淹死前,就先被呛死了。
第三十一节 道德与真理
对道德的讨论,中国人非常熟悉。从近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接触之后,很多人干脆称中国文化为道德的文化,中国哲学为道德哲学,因为在中国文化的古籍了,关于道德的说教比比皆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儒释道,对道德的讨论如汗牛充栋。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大量,最系统,最广泛的学术著作,都是关于对道德的讨论。
道德说教充斥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政治上当权者统治和管理国家的需要。但与西学同类道德研究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人对道德的研究,重在道德的“内容”方面,而较少于道德的“形式”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人注意的是“什么是道德”,而很少“为什么需要这样的道德”的讨论上。
道德的研究,是哲学研究的一部分。道德概念扎根与哲学的研究之中,是哲学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研究的一部分,在中国和西方都是如此。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的哲学里有清晰的客观真理的感念,而中国的哲学中没有。这种缺失,也影响到中国道德的研究上,使得中国的道德,用西方哲学的观点看,是建立在“道德相对主义”的基础上。因为,中国对道德问题研究,不存在着道德具有的“客观真理”的概念。
道德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的判断。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在今天中国大陆仍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认为道德是阶级的产物。道德观反映的是阶级利益的观点,也是“相对主义道德观”的一种。这样的道德观,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加加倍造成中国社会的道德混乱,暴露出道德者说教者自私和虚伪的本质。因此非常有必要批判相对主义的道德观,追求道德真理的客观性。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将道德的真理性,建立的如自然科学的真理性一样,无比牢固的地位。
在西方,道德的真理性有两个来源,他们源于宗教和哲学研究,两者都基于一种“抽象和绝对”的概念。在普通民众,宗教的神和他的教义,代表了这种人类所向往的完美的绝对概念,用以安抚人们心灵上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缺憾和不安。在学者,对道德本体论/形而上学的研究,如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师生三人),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奥古斯丁,安舍伦,阿奎呐),大陆的理想主义哲学家(斯比诺莎,笛卡尔,康德等),使道德的根基建立在客观真理不变的基础上,如康德的先验道德说,道德律立法者的概念等。
比较中国传统的道德研究,因为中国的大众没有广泛的宗教基础,佛教又与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教义,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都仅仅建立在人们对现实政治制度服从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建立起类似西方哲学道德本体论的系统,所以学者和大众,不论服从是源于外部的压力,还是自己内心追求,极少数人达到坚信不移的道德认识层次。这使得现实生活中,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意志的薄弱甚至欠缺,包括道德说教流于肤浅。当社会发生大的变动,大的灾难发生时,中国传统道德对大众从精神上的约束力,可以荡然无存。在中国共产党统治下六十年来,发生的中国人互相内斗残害,导致大批死亡就是明显的例子。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哲人不是没有人想到本体的“绝对”概念。“无极生太极”,就是这种思想的火花,虽然这也许是后人假托古人所作。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明确是不可形容的。这就包含了无极的思想。在北宋周敦颐以后,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这些心学和理学的继承人,明确地认为“道/心”就是“理”,明确认为“理/心”在“气”前。但这是,已经没有人懂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了。所以在道德的本体论上,他们都在老子的理解之下。
西方哲学中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最高在与懂得关于“善的知识”。其学生柏拉图认为,善是道德的最高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道德的最高目的。美德是性情和行为的“平衡”,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的平衡等。斯比诺莎认为,道德的最高之巅是理解“上帝”,但他的上帝是自然界。康德关于道德的讨论最为系统和深刻,“实践理性批判”本为回答批评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后人们的责难,最后专门成书讨论他的道德观点问题。康德将道德根植于人的先天认识范畴中,提出来“道德立法者”的道德概念,是西方道德史上的里程碑。
将中西方对道德的阐述,分为不同层次,从适用范围的角度我分为四层。在最下面,是适用与局部地区和个别文化的道德,如中国文化道德观,儒家道德观等。往上一层,是有关个人品质的道德观,如亚里士多德道德观。亚氏道德观虽然适用广泛与更多的人,更广泛的文化范围,但还是有“具体内容”的道德。在往上走,是康德的道德律令思想,既先验道德观。康德道德观高于(更抽象)亚氏道德观在于,前者只是道德形式,不涉及道德内容,因而更具有真理的性质。最后的一层,既顶点,是“范例道德”的二个范畴:动和价值。动和价值,是对人作为高级范例的最基本判断,是高级范例的本质要求。它已经抽象出一切具体的道德内容,如“如何作?”的问题,而仅仅专注与人的道德最基本形式。所以范例道德是完全的客观真理。范例道德与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的无为感念,一动不如一静,人生就是过度,等思想和道德说教,完全是对立的。
道德的真理,如果自然界的真理,是人类在追求科学自然领域的真理时,对自身和社会的双重追求。没有道德真理的追求,人类对自然的追求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道德真理是人生价值的追求 – 这个追求从自然界的真理中不可能得到。
A范例道德的第一原则:动
所以,我们人生必须有所作为,必须“主动出击”,必须“改造世界”,必须使我
们周围的世界,比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更好些。这就是我们作为“高级范例”
的意义,就是我们有一个具有“无限/绝对”性质的器官,大脑,的价值。
在我们知道自己的范例道德的原则是“主动”之后,我们就可以遵循康德提出的
“先验道德”的三原则:“普遍道德”原则,“视别人为目”道德原则和自己为
“道德立法成员”。没有范例道德的原则,我们不可能实现任何其他人存在的最高
意义:改造自己周围的世界。
落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可以判断以下例子是否违背“范例道德”:
1 路人人见“小悦悦”被压死而不理睬:违背范例道德。
2 文革中自己属于“被保护的知识分子”,对其他人遭到迫害的行为不抗议:违背范例道德。
3 今天在中国大陆的海龟,在“知识回报祖国”的口号下,对中共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抗议:违背范例道德。
所以,范例道德的提出,使中国知识分子于西方知识分子最终汇为一体,共同为人类的今后的文明发展贡献来自中国文化的必尽责任。
B范例道德第二原则: 价值
德国二十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人类的”悖论”之一。一方面,他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纳粹分子。到战后,面对希特勒屠杀几百万犹太人的事实,他不置一词,没一句道歉,使很多欧洲敬仰他的知识分子大失所望。另一方面,他的哲学思想之深刻,又是令人震惊。我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到其思想的深邃意义。
海氏在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表达了这么一个思想。他认为,西方哲学2千多年来的传统,主要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以探索理性和真理为主导,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而从根本上忽视了一切事物,包括人,作为”存在物”的根本意义。他认为,尤其是到了现代,人类思想交流的信息化,既计算机时代来临(他死1976年),本质上是已经实现了柏拉图真理是”形式”的观点。也就是说,海氏批评西方世界过分强调利用科学对自然的控制改造,而造成了对其他”一切存在”事物价值的破坏。因此他的关于存在的哲学,就是要矫正这种错误倾向,使哲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他死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的发展,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环境,战争,经济危机等等,不能不对海氏的警告三思了。在本书中,海氏本打算从分析人的存在作为分析普遍“存在”的开始,最后答到找出世界普遍存在的真理。不知何原因,第二部分再也没写成,尽管第一部分一经出版既造成轰动,至今已经出版十五次之多,被译成各国文字。所用,海氏对人的存在(Dasein)的分析和质问,构成了本书的核心。
从根本上看,人类在地球上存在以来,经过近亿年的进化,形成了这么多的部落和民族,但只有西方的基督教民族文化产生了科学。而科学的力量,在近五百年以来,使西方国家如虎添翼,其力量之威,横扫了地球上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其他一切种族部落文化,要么走西方的道路,要么灭亡,或者被边缘化。所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都不得不做出“生于死”的选择。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文化,东方的中国,印度等,的古老文明文化等。
西方世界在自然科学的力量下鼓舞下,自然会得出找寻谁是最有力量,最优秀的种族的思想。这种比较,是二十世纪德国希特勒第三帝国迫害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少数民族的思想来源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海氏本人,却想为这个第三帝国作个柏拉图式的“哲学王”,而在政治上依附希特勒政权,但他的目的并没达到。
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造成了少数人对社会多数人的奴役,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部分国家的的反叛。马克思主义认为,最有力量的人,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人类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革命能够解放全人类。这样,人类社会中的“精华成分”,就从希特勒的种族选择,德意志民族,变成了社会的一部分人:无产阶级。当这种反叛的合理性被普遍承认,造成了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生,但反叛的理论却是错误的。这个认识,又导致了最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的整体垮台,和资本主义的自身根本性的改造。这些变化,使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更合理,到现在为许多国家所接受。
这种科学理性力量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到现在,它明显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当人类看到西方的“普世价值”,如民主,自由,人权等概念,从“茉莉花革命”以来,在阿拉伯世界被逐渐接受;同时又看到,穆斯林文化对西方各种力量挺进中东地区造成的抵制。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长期的矛盾,当年的911事件,到现在的中东地区的局部战争,都是例子。
从古希腊哲学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近代五百年来,西方世界将科学的魔力,从人类思维的瓶子里放出来,西方民族几乎在全力促使这个科学的魔力得到尽可能无限的发挥,而不重视其他文化存在的内在价值,既今天,只是充当博物馆保存的意义。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看来其他文化仅仅“合理”是解释不了当前的世界范围的文化冲突了。
延续海德格尔的思路,范例哲学的道德观认为,“凡是存在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必然有其价值”。既,“凡是存在的,必有其价值”。
因为,从范例哲学的方法论,“2+1”中,就是要看到根本地“一分为二分开事物之间联系”。也就是,人类必须要看到,科学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联系,自然物的价值;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认识到其他文化自身在人类历史上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的价值,否则他们就不会存在。
凡是出现的事物,必然不完美,必然是有缺限的事物。正如海德格尔本人一样,中国人也许可以这样评价毛泽东。矫枉过正,是思维的规律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前行的规律。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时,我们也许能发现人类文明前进所应走的,更正确和美好的道路来。
第三十二节 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
范例哲学的道德观,有两个范畴:动与价值。动,的概念来源与其本体论点“思在”,价值,“定在”。这个溯源并不重要,如果不搞学术的话。对大众来说,动和价值意味什么,更为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和后来传人中国的佛教,都是主张“一动不如一静”的。中国土产的禅宗,据网友介绍,还不主张表述出来(既写出来或说出来)。这些观点正是范例道德学的不同意的目标。
思维是“一”与“多”的共同运作,协同作战,产生思维。多是广义的语言符号。没有思维的动,既平常所说的“想一想”,别说想欧几里德几何学公理系统那种重要的知识体系不能发现(中国人为什么没发现?原因与中国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就连像“勾股定理”那样中西都同时发现的几何例子,都不可能。只有多思考,人才能有多创造,人类的文明大厦才能愈来愈辉煌。
这就首先涉及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视“创造”为其生存目标的第一重要?
创造,要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而价值是高级范例,具有思维功能的人,的根本所在。范例,如同模具里倒出的模子,许多方面已经被模具倒出前“规定”好了。如时空的限制,成活多久,能有多大的能量力气,身体的尺寸等。时间一到,自然的神会收回这个模具,既,模具会死的。在人来说,作为高级范例,生命的结束,意味灵魂出走,思维的水滴与绝对的大海,又汇合到一起了。不是有人说,“是流星,也要划破夜空”吗?这就是光的功能或价值。那么,作为人,一个高级范例,它最关心的是什么呢?它最关心的,只能是自己的本质: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具体地说,就是在历史上,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你的名字。
凡是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就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生不过是短暂的,而历史的印记,同自然范例,如这次大爆炸的膨胀期间,永存。严格地说,名字都是不重要的,而是具体的“事迹”或“成就”才是。后代是没有人知道张三与李四的区别的。而是知道,例如,有一个人发现了相对论。所以归根到底,是自己心灵的慰藉和满足。当这种心灵,在自身作为范例被收回之日,也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刻,思维的心灵回到绝对的大海,获得的是永恒的存在。
你也许会问,好的名字是英雄,坏的名字是恶魔。难道留在历史上的名字,不分好坏吗?答案是,恶与善的关系,是“动”的行为的结果。没有人希望“恶”的出现,但它是“善”,不可避免的双袍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是因为怕“恶”,所以限制人的欲望。没有了恶,也就没有善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那就到火星上去好了,哪里没有恶。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名字记录下来的“雌雄”创造的,而不是大众。大众是跟在历史名人的后面,推动历史前进的洪流。凡洪流,都是“盲目的力量”,如同普通范例一般,都是自然的力量。不要让少数骗子说个“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大众就昏了头。这个“雄”者一翻手,就造成了中国三四十年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但他仍然是历史的动力。因为没有他和他的党对中国人民大众生命的这种摧毁,就没有后来三十年中国人并发出来GDP一飞冲天的成就。共产党说是邓小平的功绩,其实是毛泽东死了的功绩。是上帝的意志,与共产党无关。这是牛顿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的社会应用。同理,没有美国黑人历史上四百年的奴隶制,没有黑人近代种族歧视的历史,就没有今天美国普世价值的民主人权的认同。
普通范例与高级范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总是盲目的运动,而后者需要从盲目中,从出生之后,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动和价值,实现自己的本质:创造 - 既使是导致了“恶”的产生。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或被命运拖着走。是盲目的普通范例,还是意识到思维的高级范例:自然之神总是要收回我们的。
A道德的四个层次
最近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也涉及到道德问题。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有相当多关于道德行为的讨论,甚至有人干脆说,中国文化就是“道德文化”。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我又需要考虑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本质?
思前想后,我觉得中国文化是个“工具文化”文化,或叫“敲门砖”。
这有两个意思,一是中国文化里什么都有,象个“百宝箱”,工具箱当然是拿来用的,不是敬的。二是中国文化的即使“最坚强”的守卫者,也缺乏一种神圣的卫道士精神。对多数人来说,中国文化就是“拿来用”的工具,至于选择什么,是你自己的事。
毛泽东谈老百姓的信仰时,曾说过大概的意思:老百姓对信仰是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用得着就信,用不着就不信。村子里的破庙一般在村尾,平时没人想到。我反对他个人,但我认同他这个看法。
据说,当16世纪意大利神甫俐窦玛到中国传教时,他为中国人如此宽容地接受他的宗教感到震惊。与他想象的象西方国家对异教的抵抗大为不同,由此他大赞中国当地的官吏百姓。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位神甫被“忽悠”了,因为对宗教这么不当回事,他恐怕是从西到东经过这么多国家,第一次见到。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都是如此。这个“儒释道”在破庙里全都“一勺烩了”。对那个平时日常的“道德”说教,国人能看的“高到”哪里去呢?在这个“道德”下,中国人歌颂了千百年唐明皇与扬贵妃的“真正爱情”。今天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到处作报告题字,无限风光。这都说明我们中国人捍卫的道德是什么。你不信中国有道德?你也乱伦试试?或找个机要秘书,看你敢不敢让你的大奶知道?你周围的“道德”的人们,不用吐沫淹死你才怪呢,而且还包括你的家人。这就是我们的“道德”文化。
中国人的这种道德观,是民族性的无疑了。能不能将它发扬光大,成为“普世价值”呢?中国人喜欢这句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称其为方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原则。其实这句话本身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在于,“不欲”是一个完全的主观的标准。而单纯的主观标准,不具有备普遍性,因此不可用于他人。即使从主观上讲,这句话也不包括如果“欲”怎么办的道德标准。如最近中共在西藏建房子遭到了西方的批评,中共问,给西藏人民盖房子违法了什么人权?好比皇帝令你穿赏赐的黄马褂,你不从,掉了脑袋实在是你的错了。
有没有更普遍适用的道德呢?这更高一阶的道德概念,由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提出,他们是一些更普遍的道德范畴。他们的道德概念互相影响,在细节方面不同,主张大略相同。柏拉图认为,道德应该建立在理性上面。柏拉图认为的道德的目的是“善”。而达到善原则“自我完善”,是通过“智慧,勇气,正义,克制”品德来完成。亚氏认为美好的品德来自掌握“平衡”,例如,“勇气是两种感觉(恐惧和自信)之间的平衡点,并以此平衡点为基础采取的行动(勇气的行动)。太多恐惧、太少自信会导致懦弱,而太少恐惧、太多自信则会导致草率、愚蠢的抉择。亚里士多德说找出事物的平衡点是找出幸福的关键,而幸福本身则是最终的至善形式。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个平衡点也常被称为中庸之道(Golden Mean)。”
显而易见,古希腊哲人们提出的道德观念,比中国文化的道德观念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人性,人的理性和普遍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象中国儒家的学说一样,举例来说,是为“恢复周礼”等具体目的服务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古希腊哲学家们主张的道德伦理观念,也还有其局限性。他们局限是,从具体道德行为的后果,来判断一个行为的“善”与“恶”。这就有点“目的第一不计手段”的含义。用极端的例子说,一个人如果从来不讲道德,只要在临死前作一件“好事”,便被可判定他是个“有道德”的人,落下一个好名声,他就可以死后进入天堂。
德国理性主义的大师康德,看出了此道德学的问题,提出了更高一层的道德观:先验道德原则。什么叫“先验道德原则”这个东东?它的基本意思是,不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是根据行为的“动机”,来作为判断伦理道德的标准。为此,康同学提出了几个原则(“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提出了道德的三个“自律原则”:1 普遍性;2 人为目的;3 道德立法。普遍性,意思类似“人同此心”,或“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人为目的,是说待人如己,不可利用他人;道德立法,即每人都遵从道德,如同自己创立的一样。可以看成,康德从“自然人”的角度提出的这些“普遍性”的原则,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文化。其道德观的深远与前瞻,在人类思想世上独步一时。康德的哲学和道德原则,对西方世界的社会和历史影响深远,他更加牢固树立起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西方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让我们再回到中国文化中。在《礼记•大学》中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中国知识分子最终要取得的是“平天下” - 这是政治范畴的概念。
与西方知识分子相比,我们还缺什么吗?不懂追求真理。真理的概念,是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高和最后的概念。是在即使“天下大同”后,天下不用平了,但仍然要作的事。联系到道德伦理学的真理追求上,就是探究是否有更高于康德先验道德的层次的真理?有。这就是新的哲学“绝学”的下的新“道学” - “内道学”。
为什么中国内斗时对自己人狠?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
我没有听到过解释。最近看到几篇(自称)朝鲜人或日本人的文章,都在问这个问题, 让我给出我的解释。
我反复说过,从人类各民族的思维发展的认识史上看,中国人处在“感性”的思维阶段。感性,没有褒贬的意思,只是一个事实。谁都有感性,谁都有主要依靠感性来判断的时期,较典型的是儿童或妇女。有的男人也是主要靠感性支配自己的判断,就是我们常说的“长不大”的人。
一个人的认识发展,思维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少判断出错,这都是理性成长的一部分。作为一群人,一个民族,它的思维变得复杂,成熟,精密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西方主流的文化,既基督教文化,表现为发展出深刻的哲学,逻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中国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可是在很长时期有于地理原因,没有和西方世界的大规模交流,这是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思维发展的阶段出于“感性时期”的重要原因。应该说,任何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的成长,思维的成熟一样,都开始于“感性时期”,过了感性时期,认识的成熟才能发展到“理性阶段”。
好了。一个感性集体,如同一个小孩一样,什么是它感觉最重要的东西?脸面。小姑娘们演“红楼梦”,都抢着演“小姐”,没人愿意演“丫环”,就是这个道理。西方的研究者证明,儿童在玩耍时的表现,就是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它的“天性”的表现。一切政治,经济,心理等等,人类社会的“绌形”阶段特征,在那里都可以找到。
中国人对自己人“狠”,是比较对外国人的态度。中国人谴责日本人南京大屠杀,要日本人道歉,日本人会问,中国的“文革”,历次政治斗争,“大饥荒”,中国人自己杀了多少自己人?你们自己找原因了吗?文革再发生的可能性根除了吗?中国人没法回答这个问题。除非说,“我的孩子”,我可以往死了打,不要“干涉内政”。我们不承认你们的普世价值(但我们当年说要“解放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时除外)。
中国人打中国人,不涉及“面子”问题。中国人斗老外,就有面子问题了。中国“特”爱听外国人说自己好,觉得这样“特有面子”。当年在朝鲜打了美帝,觉得自己“站起来了”。现在外国人学中国话,唱中国歌等等,觉得自己这时“特有面子”。这和当下社会流行的风气,膀大款,飙豪车,到“忽悠农民大叔”买专机,都是“面子”作怪。
“面子”的深层,是认识的肤浅阶段“感性思维时期”,一直夸不过去,进不到理性的思维时期。只要骨子里是感性决定一切,外表上就是“面子”最重要了。中国人的一切集体行为,几乎都可以从里面找到原因。
构造新文化的核心
最近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有一个共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之所以这样评价,不是因为它可以象对一个新生儿那样看待,而是此文化中的不好部分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没有这个改正,中国文化无法适应中国今天的掘起,更不可能使中国文化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简言之,中国需要一个新文化。
那么这个新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什么呢?这首先要从传统文化的核心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括地说,一,是一个“感性的单一道德文化”。新文化需要将其转变为一个“理性的全方位文化”。二,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一个“静”字;新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一个“动”字。三,传统文化的“皇家学派”是儒家;新文化的平民意识必须来自“取百家之长”,同时吸收一切西方文化的优秀方面。四,传统文化难守“本”位,常为“器”用。新文化必须成为人生的“座右铭”。
说传统文化是“感性”,因为它缺少思辩的精神,缺少“反题”的咭问。思辩方法和反题都是理性的特征。说传统文化是“单一道德文化”,是因为它是就道德而论道德,道德仅仅为维护社会秩序。它缺乏一个形而上的哲学或宗教基础。新文化的“全方位”,意思是中国的新文化需要有内在的三个支柱。他们是“哲学”,“宗教”和“百家之长”。这三个支柱的建立,只有依赖理性才能完成。
说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静”,就是它强调“秩序”,“规矩”,“地位”等,导致压制了人的能动性,使人不能发挥创造的才能。它造成了“万马齐喑”,造成了“战战兢兢”的心态,使人只能规规矩矩,不敢提问,不敢想象,更不敢创新。所以在新文化中,必须转变这个核心,从“静”转为“动”。鼓励提出疑问,鼓励大胆思考,鼓励发挥人的创造性。
说传统文化中儒家是“皇家学派”,是因为传统文化将道它奉行的道德规范,应用到了社会科学的真理的标准选择中。一个指导社会意识形态选择的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使社会进步。既不能单纯依赖统治者定夺,也不能由学者和任何人单独制定。而是要遍取中国历史百家之长,不仅是儒,还有“道,法,墨”等其他学派。更要吸取西方文化一切长处。
说传统文化难守“本”位,常为“器”用,是说它经常被当成“工具”,表面上的“仁义道德”和暗地里的“潜规则”并行。这充分说明这个“就道德谈道德”的“就事论事”方法用在文化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新文化的建立中,必须找到一个哲学基础。这个哲必须继承人类共同承认的精神成果,希腊哲学。新文化也应该有一个宗教基础,可以由本土传统的“释”教,结合新的法轮功,结合西方的基督教,取其优点而构成并会被普遍接受。
创新往往比抛弃旧传统的短处更困难。文化的崛起比经济的崛起更困难。因为它需要理性多于需要肌肉,需要智慧多于需要小聪明,需要动脑筋多余需要讲空话。没有新文化的建立,就没有中国真正的崛起。
第三十三节 儒家道德核心是“服从”
嘎网友提出“中国文化的本质特性就是亲和专制”,这一鲜明观点。阿妞引用了台
湾,新加坡,南韩,日本等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例子。说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也适用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国家,两种文化也可以不相矛盾,并容不悖。这些例
子导致嘎网友开始质疑自己的上述判断。
我认为,其实只要将两边的例子再思考一下,仔细提炼出他们二类制度共同的性质,
就可以得到新的结论。因为,凡是一个事实存在,必有它背后的道理。事实是客观
的,而判断是主观的。如果基于一个事实的判断,被另一个事实证伪,则说明前一
个判断,需要修改,而不是完全抛弃前个判断。在科学上,物理规律的发现,如相
对论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一切存在的,都有合理的因素,否则它
就根本无法存在。这当然是老嘎不喜欢的“黑”的思想。但这一次,黑要救“白”
(嘎)了。
儒家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地位达二千年之久。历代的统治阶级都喜欢它,
是有其道理的。毛不喜欢它,可以看成一个特例。现在的共产党又回归到它的旗下。
我认为,儒家文化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从它的核心政治道德理念看,是一个告诉
人们“如何服从现行的社会秩序”的文化。所以,可以看它是“服从文化”。用
“服从”的思想看待儒家的教育,看待道德,看待政治制度,看待它与方方面面的
关系,都导致一个“静态”社会的结果。当政治制度是独裁性质,如中国历史上常
有的情形,儒家是维护这些制度的。现在共产党也是专制,儒家所以可用来维护共
产党的专制制度。而在另外的受西方影响的民主化了的国家,如前提到的周边地区,
儒家文化,也可以与民主的政治制度运行唱“和谐”曲。
这么说来,下一个紧接的问题是,中国开始的民主化的过程,是否还必须首先否定
儒家传统文化?我认为,必须区分它的核心思想(如它的“天地君亲师的‘秩序论’”
),和它的其他说教的区别。同时也必须区分理论认识和民间习惯的不同,而分别对
待。
我们应该看到,儒家文化根本的问题,在于压制人的创造本能。没有创造性的民族,
只能跟在其他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后面模仿,不可能引领人类文明旗帜。中国社会的
“发明缺乏症”,山寨流行,不遵重知识产权,考试背书,抄袭作假,等等现象,
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思想的根源上。
一个以当“管家”为目标,以“服务”为主旨的文化,与承担整个人类文明的主导角色,显然
不是一回事。
第三十四节 中国人是非观的来源
在最近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中,我发现网友已经很少人用当局作为自己思想的根据。
但还有许多人常爱引用作为自己判断是非标准的”3大权威”,它们是:名人,古人,
多数人。
他们不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或逻辑,提出自己的思想或体系来试图说服别人,而是在影射自己不可以违背某个“权威”,如“汤恩比”,“老子”,“8千万或13亿”等。这种思维方式,既表现了自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反映了自己的自信不足和缺乏真诚之心,还暴露了自己缺乏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哲学的思辨能力。
从文化的角度说,中国传统文化抑制人本性的直接表露,要人们”隐抑”,或选择”阴”的一面。在饭桌上,这样做是对的,是“table manner”。但国民将其应用到一切领域就错了。尤其在思想方面,在求知方面,危害极大。中国学人的好面子,不提问,带来“万马齐喑”,早已遭许多外国学者垢病。中国学人有许多顾虑,因为名人没这么说过,古人没有这种说法,或多数人反对这种思想,一句话,怕犯错误 - 这些都是传统中国文化造成的障碍。
从学术上看,对自己的观点能旁证博引,固然是好事,表示自己熟悉这一领域的进展。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己新的思想,创新,敢为他人之不敢为或不知为。这是自信的表现,也是自然真诚的人性里求识的流露。中国学人往往掩饰自己独立见解,将其摆到不引人注意的程度。一旦自己的思想所表现的苗头启发了他人,又埋怨别人拿走了自己的成果。中国学人不懂“谦虚”态度,在学术上和在饭桌上的差别。对真理的追求者来说,学术上没有什么“见好就收”,“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社会习俗的教诲一说。逻辑必须干脆彻底,逻辑必须旗帜鲜明,逻辑
必须体系严谨,逻辑必须据理力争。非如此,不足以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不足以取得新的学术成果,不利于真理的发展。
从思想方法来说,一个新思想的简单或复杂,是一个“量”的区别。一个简单的道理,从孩子口里说出和从权威口里说出,都一样是被说出来了。可能得到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但是这并不影响真理的价值。一个复杂的思想,必须可以化减化为简单的思想。因为“量”是可以变化的,而变化的最小量,就是一个“质点”。抓住了这个质点,就是抓住了这个思想的本质。认为复杂的体系不能简化,只能说明自己没完全懂这个体系。按此推理,最复杂的事物,无疑也可看成最简单的事物。而如何在简化中保持体系中原来的精髓,就看自己对体系的理解多少和自己思维方法的
训练程度高低了。
爱因思坦说,天才,总是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但不是过分的简单),而蠢人总是相反。
第三十五节 休莫问题,先天范畴和语言范例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三杰之一,休莫,在他的《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哲学上称为“休莫问题”。即所谓,从“存是”,能否推出“应该”。即从“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的命题。休莫问题的重要,体现了如何看待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以前的一些哲学家认为,道德可以像几何学或代数学那样论证其确定性,但是,休莫认为,对于道德问题,科学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的问题。他在《人性论》中写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
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百度词条)。
也就是说,休莫证明了,因果的概念,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产生因果的概念,是因为看见经常“成双成对出现的事实”,而加以“联想”的结果。人们对事实的陈述,没有理由上升到道德层次的“应该与否”的结论。因为道德标准是主观的知识,事实是客观知识,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休莫的判断,震惊了德国的康德。康德在经过研究之后,承认休莫是对的。但是,康德认为,人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不是被经验完全被动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人类具有“先天”的整理来自经验知识的能力。这些先天的能力,就是人们在自己心中已经有了“范畴”的概念,如“时空,因果”等等。人们用这些“先天的范畴”,整理自己的经验知识,使之条理系统化。康德得到这些先天范畴,是通过他的“超验推导(Transcendental deduction)”而得出的。
范例哲学,提出不仅世界万物是范例原型的范例,而且语言是思维的范例。也就是说,思维产生的范畴,并非如康德所说,是人类的专利。范畴的应用源于语言,形象等类似的符号形式。因为范例原型(哲学的上帝),无法毫无根据地给人类套上“几十对儿范畴”的紧箍咒,来限定人类如何来理解自己的世界。也许我也应该命名一个“语言范例先验范畴推导”,来说明为什么“语言是范畴”的来源,而不是康德所谓直接“先天”的结果。
回到休莫问题。从范例哲学看,“是”到“应该”的转变,是范例自身意识到自己是“高级范例”的结果。因为思维本身的无限和绝对性质,人必然最终会有的自我认识。也就是说,只有一旦思维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质,人才能由“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上升到道德层次的“应该”如何。这样就合理地解释了“是到应该”的推导过程。
举例来说。我们知道没有语言的动物,如南太平洋的海龟,在沙滩上生蛋之后,他们都会掩埋起来。而这些海龟蛋要待到几十天之后才能孵化出来。老海龟明显有“时间”的意识。因为他懂得,如果不掩埋这些蛋,他们就会在孵化之前,被其他海鸟吃掉。再有,我们知道鲸鱼会成群围猎海豚,非常讲究“战术”,每次大有斩获。很明显,他们直接的交流,是通过类似语言的一种交流方法。蜜蜂在发现采蜜地点后,也会以不同的空中飞舞图形来通知同伴。
第八篇 范例文化认知
火星人中国文化历险记.话说一日,三个火星人降落在地球上中国区,负责接待是网友。
--火星人A:
“听说你们中国人最近航天运动搞得很热,我们也想研究一下你们中国文化。可以
给我们一些资料吗?”
-- 网友:
“没问题。你们热爱向往我们中国文化多少年了?是不是天天想夜夜盼来到地球了
解我们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
--火星人B:
“什么?中国文化才五千年。我们哥仨,C最小,但都1万二千岁了!”
-- 网友:
“你们的科学如此发达,都能活几万岁?”
--火星人C:
“我们通过不同替换人体的器官,每个人都可以永远活下去 - 当然如果医生的机器
不出问题的话。”
-- 网友:
“OK,我们文化虽然短暂,与你们年龄比较,但它博大精深啊!”
--火星人A:
“我们也是听说如此。快给我资料看看吧!”
-- 网友:
“没问题”。(忽然,挠挠头) “你们热爱中国文化吗?”
--火星人A:
“我们只是听说。还没研究,怎么知道爱不爱你们的文化呢?”
-- 网友:
“啊...那就很对不起了。我们国家社会科学院刚立的规据: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
必须“首先”持有对中国文化的"温情"态度,才能开始研究。”
--火星人B:
“什么?你们的逻辑怎么与我们想反?!还没研究,哪来的温情?!”
-- 网友:
“对不起,我们的逻辑博大精深,你们不懂!”
--火星人C:(转身对火星人A和B)
“(耳语):哥们儿,我看把这小子劫走,先研究研究他们的逻辑思维为什么这么奇怪,
如何博大精深,脑袋是怎么的奇怪结构,下次再来搞他们文化的资料?(说着动起手
来)”
-- 网友:
“你们这是干什么?!啊....快来人啊!...我被劫持了......”
--火星人B:(转身对火星人A和C)
"我看还是放了他吧!我看见他一个小辫子在后脑勺,腰里还别着个烟枪。我觉得这人有点不正常......”
从哲学认识论上划分文化
哲学的本质是反思,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考。思维的对象包括很多,其中一个大项就是文化。
有文化不一定有哲学,但有哲学必然已经有了文化。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文化的定义,是一个总揽,人类的一切精神成果几乎都可以装进去。从人类的茹毛饮血,岩居穴处时的壁画,歌舞记载,到现在“爱疯”不离手,地球东西来回飞,各种抽象派艺术,都是文化的内容。
反思是人类作为集体思维成熟的标志。人类作为集体,思维的成熟也有一个过程。犹如孩子一样,小的时候只知道伸手抓玩具,吃手指,不会想到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人类的一个民族作为集体,并不会因为人数的增加,而集体思维就早熟。作为集体的认知能力,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也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释放人类的欲望,然后反思这些欲望的结果,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思维这才一步步成熟。
例如,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服从过去和现存的社会规范;或认为人生虚无,
寄希望与来世,一动不如一静;这些都是地球东方民族的文化倾向。而释放出人性
中的魔鬼,然后控制它,达到一个新的文明阶段,这都是西方文化走的道路。所以
西方既有奴隶制,毒气室,又有人权民主自由等这些发展出来的称作“普世价值”
的文明。火星上没有毒气室,也没有火星人文明。蚂蚁的动物世界,没有发展出大
规模自相残杀同类的武器,是“怡享天年”的生活,它有时候也错当为人的生活目
标。没有反思,就没有哲学,就从不知道疑问,就不能深入地探索世界包括自身,
文明就会停滞不前。
哲学上的认知反思,真正开始是现代哲学,从笛卡尔才开始的。哲学上简单地将认
识或知识的来源,分为感觉经验和逻辑先天两个部分。这种区分运用到文化上,可
以基本将所有文化分成,“感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二个部分。当然只有西方基督教
文化产生了科学,属于“理性文化”,其于世界上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是“感
性文化”了。
中国传统文化,尽管有五千年的历史,以哲学认识论上的划分,还是属于“感性文
化”的文化划分之下。因为它同其他地球上的各民族的文化一样,并没有产生出科
学。所有中国人也没什么可自卑的。犹如一群孩子在长大过程中,只有一个或几个
孩子以后有了特殊的成就,其他都很平庸,实属正常情况。
在今天科学昌盛的时代,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文化过去的不足,才能进一步认识到
“理性文化”也有其缺陷。哲学反思的思维过程,它的成熟要一步步走。如果比作
“吃三个饼既饱”,不能期待中国文化“只吃第三只饼”,就可超越西方已经到达
的理性文化阶段。最复杂的事物,往往在最简单的道理中。
第三十六节认知与文化 A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
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过千姿百态的文化浪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存涟漪。她们伴随着主流,此起彼伏,忽而枝渠遍野,终又汹涌磅礴,一泄千里,勇猛向前。坐在这个的河边,有一位德国的哲学老人,名叫黑格耳。他在娓娓地讲述人类的历史... 后代人在似懂非懂中,记住了他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从哇哇坠地到皋首穷经的心智成熟过程;一个民族从茹毛饮血到知书识理的文化发展变迁;整个人类从野蛮状态到文明阶段的漫长过渡,其历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哲学是文化的精髓,哲学的深邃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竞争,只在哲学上一论高下即可。世界之所以有今天,西方文化无疑是主流。而在西方文化中,又以欧洲哲学执牛角,其深邃更令其余世界瞠目。
在欧洲哲学史上,先有苏格拉底开哲学先河 - 提出问题。继有柏拉图等辈开拓“先验”之境,再有亚理士多德及类广浇“经验”大地,才有公理系统提出,直至迦历略将数学与公理结合,开启科学殿堂的大门。从此,人类文明发展日新月异,一发不可收拾,此是后话(人文与商业的影响不在此文讨论之内)。到欧洲近代,柏拉图等辈开拓“先验”哲学,经过康德时空两把剑的锤炼,到黑格耳的先验“理性”,正式登上了唯心主义登峰造极的宝座。当然,此后到今的哲学发展,多倾向实证与验证 - 这是因为理论已经完成,到了“快出成果”的时期。
哲学上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潜移默化影响着世界不同文化的竞争与其价值的判断。正像本质与现象是一个事物的2个方面,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也是如此。想想一个人成长过程,是不是感性在前,理性在后?同理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展。是不是落后部落人群更多地依赖自然而求生存,先进的民族更多地依赖科学,文明促发展?这正是“感性”阶段,“理性”阶段,“理性主导感性”的三个阶段(不幸又落入黑格耳著名的三段论中)。
如果承认以上论,下一步,就可以讨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处在这三个阶段中哪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目前,中国文化还处在“感性文化”发展阶段,而西方文化则已进入“理性文化”的阶段。
感性文化的定义:一种文化可以被称其为处于感性阶段,当且仅当它的主要领域发展(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具体发展在先,理论不存在,或只有零星的理论火花,浮浅零散 - 这些理论的萌芽只起在后补充其文化的具体发展作用。
理性文化的定义:一种文化可以被称其为进入到理性阶段,当且仅当它的主要领域发展(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其文化中的理论体系形成在先,深刻而广泛,文化的具体发展受其理论的指导。
根据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的定义,我来扼要地比较这二种阶段的不同文化中,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部分的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B文化中有无宗教信仰的比较
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什么?宗教信仰真有必要吗?不回答这两个问题,无以展开有关宗教信仰的讨论。欲问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什么,不得不涉及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人,是什么?我对“人”的定义是:人 – 是载着悟性的种子,从动物世界驶向上帝天国的一个躯壳。
宗教信仰,是抚育人类悟性最终融于上帝天国的美丽天使。婴儿对于母亲的需要,为生存之必须;金婚夫妇对老伴的需要,主要是心理和行动的伴随。唯有“美”,是人生旅程中,生命正值日月中天时,的强烈追求。宗教信仰就是这一美丽天使的化身。
所以,一个人越文明,他/她的悟性的种子,在其生命的路途中,已长成参天大树。当躯壳驶到上帝天国的时候,它已使其源于生存的躯壳蜕下,则此人离上帝就越近。反之,一个人越野蛮,他/她的悟性的种子,当躯壳驶到上帝天国的时候,已经干瘪,只与其枯萎的躯壳一同被上帝所遗忘。宗教信仰这一天使,在她的美丽中,更带有放射出智慧的光寰。
在西方这一理性文化中,其宗教信仰是一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深刻的特征。例如在美国,它的立国基础基督教,有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灵系统结构,神为无形,只在心中,神谕通过圣子传布,等等。从理论上满足民众对无限宇宙的心灵探索需求。其信徒视这些理论为心灵的归宿,理想的寄托,真理的化身。这种理念是灵魂的至洁,至圣,至美的体现。高耸的教堂都是当地最好的建筑,最好的石料和造型,好似耸立千年。不论男女老幼, 到教堂祈祷都是西装革履,庄严肃穆。不论牧师还是听众,皆虔诚倍至,礼彬有加。当蜡香飘绕,圣歌缓起,人们仿佛置身仙境,醉心难返。此时此刻,人们脱离了尘世的烦恼,摆脱了金钱的诱惑,在聆听上帝的声音,反省人生的根本意义,生命之短促,宇宙之无穷,自己与神灵犹在上天合为一体。
理性化宗教信仰是完美无缺点吗?显然不是。理性的分析在任何领域都不可推向极端,都必须在感性作为最基本,最直观的伴随下展开,在宗教信仰中也是如此。推理的过程一般都是从概念,规则到判断的逻辑思维过程。我们经常将概念等同为公理,然后由公理推导出定理或证明。殊不知,貌似公理的逻辑思维起点太多了,如果我们稍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在理性文化中,个人的理性不能保证其公理的出发点绝对正确,进而也不能保证其达到的定理绝对正确 - 这就是理性需要在感性直观的伴随下同行。而理性段的这种可能谬误,只有到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理性指导感性的文化”时期,才能克服。
在宗教信仰中,理性阶段的这种谬误表现为,人们完全不顾自己的感觉,直观和常识,而完全置自己的思维能力于错误的理性思维之中。如多年前,一度发生在亚马逊丛林中的一种宗教,导致900多人的信徒集体自杀;几年前,美国宗教团体与FBI火并等,都则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这种信仰理性狂热到极端程度的现象,在感性文化占统治的中国,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宗教狂热。中国的感性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却有其自身另外的问题。
以理性文化对比中国的“感性文化”中,人们对宗教信仰态度,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自古以来对超出眼,耳,嗅,舌,身5官之外的事情不感性趣,只对直接感觉到的事物有兴趣,至少从历史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以后都是如此。诸子百家的学说,多是讨论一些维护人伦和谐,社稷共存的问题 (孔子是典型),根本没有西方类似 “metaphysics” 的概念。在汉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掘起,长驱直入中原,一举夺去了中国人信仰的“半壁江山”。这不能不于中国文人学说的抱残守缺,零散贫乏,理论薄弱有关。中国的百姓,只是愿拜有型之物 - 不论是菩萨还是关公。即使这种信仰,也并不坚固,更不用说虔诚了。多是有需要就拜,无需要就不拜(毛泽东语),可有可无。处于这种境地,菩萨还是关公的待遇自然不会好 - 多是住在村外的破庙里。
中国的文人们,由于“地源政治”的原因 (如果不与统治者周旋,其生存难保),从来没有脱离过考虑于现实利益无关的东西。朝朝夕夕,朝朝代代,周而复始。忙忙碌碌,皆为利去;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上上下下,皆不如此。总之,中国文化中这种基于感性直观的宗教信仰,或过于简单,或过分神秘,一直在这两极轮换,而从不入理性之门。客观而论,它确实起到了维护社会生活稳定的作用。但囿于其本身的初级阶段性质,更箝缚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其无以震翮高飞。
西方理性文化中的哲学,与中国感性文化中的哲学的扼要比较如果说,西方的理性文化中,宗教信仰,是理性靠猜测来解释世界;那么,哲学, 则是理性用逻辑思维来概括和推导世界。
哲学的发展在此期间大体经过三个发展阶段:思辩-逻辑-理性。“思辩”的目的,是提练出思维中的共性,找到大家共同承认的现象作为出发点- 既是,初步发现“公理”的开始。而“逻辑”的部分,相当于思维过程中规则的制定。最后,由公理和规则推出定理,以此结出“理性”成熟的果实。
哲学一词,在西方文化中,起源于古希腊,意为“热爱智慧”。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自身作为榜样。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可看为是哲学的“思辩”阶段。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所开创的哲学思想,从主要研究“经验”的角度,总结以往的众学者的思辩方法,提升成为规则,达到了“逻辑”的阶段。之后不久,希腊几何学家和数学家欧几理德,提出了人类第一个在几何学中,从公理到定理推断。其后的欧洲哲学家,特别是近代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黑哥尔等,则分别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开创的这一传统,完成了由普通逻辑到数理 / 符号逻辑的成熟,推动“理性”发展到全盛阶段。
在更广义的范围上,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首次开创了人类认识史上,“形而上学”,既“先于经验”,和“形而下学”,既“后于经验”的人类认知区分。这个区分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不仅为以后的公理系统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公理系统的建立,是建造现代科学大厦的开始(例如,于牛顿和爱因思坦齐名的麦克斯维尔,他关于电磁转化的8个数学公式,奠定了此后物理学中电动力学发展的基础)。
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创的研究哲学问题之风,如何进行辩论的规则指定,导致了一批 逻辑学家的产生,最后到亚里士多德集为大成,产生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出现,成 为以后一切人文和科学,乃至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形式逻辑,历经二千年,除了后来斯宾诺莎和莱不尼兹补充“充足理由律”(源于 Anaximander of Miletus)外,到17世纪前基本无变化。这种对知识的探求,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出如何寻找真理的方法,成为启始至今的人类探索一切未 知世界的准则。
然而,正像理性文化在宗教信仰中,所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样,理性文化在哲学中也 表现出出不适当的扩展和推论,从而导致了被后人发现不少错误。例如当时普遍流 行的“地心说”宇宙观,亚里士多德的物种生成概念,和他在物理上,作出的重物比轻物体从空中先落地的论断等。但比较理性文化中的哲学巨星的光辉,其缺点只 是其光芒背后的影子。
反观在中国“感性文化”中哲学,则一直没有脱离哲学发展开始期,简单,朴素, 直观的“思辩”的阶段,无进一步纵深发展。其成就,在经过几近相同的历史年代 发展后,比之古西腊哲学家,其成果终寥若晨星。也许由于中国哲学的主流是入世的哲学,它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和先秦的国家混乱时期。诸子百家哲学有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名家、农家等。以后历代的哲学发展,如南宋时期“程朱理学”等,多涉及于社会道德(儒学的范围),而与先前真正的哲学的研究大相径庭。中国的哲人,很少过问社稷的基础,来源等外部的问题;多只关心社稷内部的建设,因而其学说,多于人伦道德有关。所留存德哲学论述,多是之言片语,或残缺不全。例如,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两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并无详尽解释,导致后人各择其意,不免有神秘化,故弄玄虚之嫌。
中国哲学讨论人论道德以外的主要记载,有三个著名的讨论,它们是“白马非马”, “飞鸟之景” 和“一尺之棰”之说。“白马非马”论的大意是,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要 出城。守门的士兵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公孙龙心生一计说:白马并不是马。因 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具 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白马根本就不是马。士兵因无法应对,唯有放行。
中国先秦的惠施“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类似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的“飞失不动”的讨论,但惠施没有着作流传下来。其大意是,飞鸟的影子并没有在运动。在每一瞬间,飞鸟的影子可以认为是不动的。但是时间有连续性,空间有延展性;飞鸟之影在时空体内又是运动着的。
庄子在《 天下篇》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例子。其大意是 “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 半,如是“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一尺之捶是一有限的 物体,但它却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
这三个例子,显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善感受事物的思辩能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他 们思维,多限于直观,缺乏抽象深度的局限。他们更不可能,通过思辩,抽象出共 同概念,上升到进一步制定逻辑规则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感性文化”影响下的哲学,只能从本能,直观感觉的角度提出问题,而从未摆脱学术发展原始的 “思辩”阶段。与理性文化中的哲学所达到的“理性”阶段相比,其深度广度恍有“桃花源”似隔世之感。
在中国的感性文化下的“思辩”哲学思维影响下,中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文化中的“科学”萌芽,而只产生了是由感官导致直接观查得出的,多与“技术”有关的“四大发明”,就不奇怪了。中国感性文化对中国以后的科学技术的限制发展,损失是巨大的。在所有涉及到抽象思考,理性综合判断,特别是“符号”运用的领域,中国人,较之西方伙伴,都远远落到后面:如数学,直到19世纪中叶阿拉伯数字从西方数学引进以前,中国人一直是用小木棍,“算杵”,来进行计算。如中国音乐,主要有5音阶,用“宫商角迭羽”字表示。不同于西方的7音阶符号抽象,音域更广和方便使用。而中文语言,则一直未摆脱象形文字,未进入到西方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拼音文字,致使中文的信息检索,迄今无法解决。一些典型的,无概括归纳,无实验可言的领域,如中医药学(鲁迅曾愤而斥之)等等,都表现出与同代西方文化中这些领域的差距。
中国人较容易理解西方文化的“技术”概念,而很难理解科学的全部概念,而将科学作为技术对待。由其是,在西方哲学越来越要求“实证”的当代,人文学科尽可能走向科学化的领域,如实验心理学,政治科学等,中国至今都采取不承认,拒之门外的态度。这是因为,在中国感性文化里的这种哲学影响下,从近代西方理性文化传入中国起,直至现代,中国人对“逻辑”可以懂得,而对于“理性”仍望而生畏。如,西方的理性文化,从古希腊时对公理起点的确立,既欧几理德几何学中的“点的存在”的公理论断,到“人生而平等”的美国独立宣言中的政治科学的公理阐述,到“绝对权威,绝对腐败”等著名的西方政治科学公理,都与中国感性文化的哲学思想,格格不入。在中国哲学的感性,直观指导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导至今日的中国的政治科学发展,仍然处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石器时代”了(西方学者语)。
在探讨西方文化的思辩精华时,从他们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我认为有这样一个规律。不论东方西方,人类在认识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但将认识的过程,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普遍化,以致最后导致自然科学的产生,只有西方人作到了。其实,人类认识的初期表现,有许多共同点。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或有没有发展,则是在更大的范围,是这把“文化伞”,之下的事情了。
110) 我发现探索知识的道路是这6步组成的。
I. 发现关于事实的知识
II. 陈述有关事实的知识
III. 抽象出个体事实的规律
IV. 找寻充足的类似个体事实的规律
V. 从个体事实的集合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VI. 将前五步集合,再抽象出其共同的形式 -“范例”
I 发现关于事实的知识。这一步的认识,在西方,东方都作到了。而且很多方面中国发现的比西方早的多。从具体的“技术性发现”,如四大发明,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勾股定理”,“圆周律”等。
II 陈述有关事实的知识。从发现知识或真理,到表述出来,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本不应该单独列出。但是因为社会的压力,使人不得不考虑后果。西人有“布鲁诺受宗教火刑”。中国人没那么傻,没有因发现自然真理丢脑袋的。但到了现代,也学了西方,所以中国就有发现政治科学真理的而丢命的“张志新,林昭”等。
III抽象出个体规律。对发现的事实作总结,得出自己的经验,也是人类普遍的认知行为方式。如中国的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将自己的经验重复,并期望自己的经验会再次发生 - 不论在自己身上,还是在别人身上 - 这就是个体经验到个体规律的认识。
IV 找寻充足的类似个体。当需要“找寻充足的类似个体”,他的目的是要进行对比和总结,是为下一步的思维抽象认识的发展,做物质准备。如果没有这个类似统计学目的,不在这里的讨论之列。从这点看,只有西方的认识发展做到了。
V 再抽象出普遍规律。从上一步的个体事实的数量收集到一定规模,既满足“充分条件”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普遍的认识规律。柏拉图是西方人认识能力到此阶段的见证人。举例,如果我曾经在家里看见太阳每天升起,我就可以说,我从小就知道,太阳每天从我家的山后升起。当我走过很多地方,每天都在当地看见太阳升起,我就有信心地说,不论我明天在什么地方,明天太阳都会在那里升起。至此,我就完成了一个普遍的认识。
VI 将前五步规集起来,再抽象出其共同的形式 –就是“范例”。
找寻知识或真理的过程,我们不可忘记它的条件。任何前五步所经历的发现,都离不开条件。条件,就是时间和空间,就是社会和文化的限制。将前五步的认识思想和他们的条件集合在一起,用一个“Package”的现代概念来表达,这种思维抽象的结果,就是“范例(Instance)”。将事物的规定性和它所适用的范围看成一个整体,就是“范例”的功能。帮助达到发现真理的认识,除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外,还有“悟性认识”(见范例哲学的认识论)。范例悟性认识,填补了思维“认识的发现机制”一个迷失的链节。
认识论,是人类思考自然后的再思考。是思维目标的“转弯”,开始朝向内心的一次革命。是检查以前所有知识和真理确切性的保证。从这方面看,可以说,没有认识论,就没有西方哲学。没有西方哲学,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文明成果:科学与民主。
在前边我谈过人类有三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拔高一点,叫追求真理。它们是,科学,哲学,宗教,这三个领域。人们的好奇,在内心里,可以用也用三个问题表述出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在他们前面,可以加上任何人们想知到的事物,如“世界”,“人性”,“自由”,“财产”,等等。
从资格上看,宗教是最古老的领域,超过三千年以上。所以这三个问题,被宗教全部裹囊。后来哲学从宗教里分了出来,宗教的这三个问题,哲学试图会答二个,就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哲学的产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科学,最终也从哲学里分离出来,科学界公认以伽利略的“小球落体试验”开始(因为数学公式第一次与物理观测数据结合起来)。科学也从哲学中取出了“怎么样?”的问题来回答。
从这个人类意识形态的领域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的认知逐步转向“精细”,“明确”和“清晰”的趋势。人类由宗教笼统地提出问题,到不满足于其笼统的回答,寻求从哲学上以逻辑“证明”,最后落到用科学的“数据”说话。这个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认知能力不断成熟的过程。人类象个小孩,逐渐长大了,认识逐渐成熟了。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悟性”的认识过程的完成。
再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的这三个意识形态的领域,可以看作是与“方向,质,量”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宗教是主要关于“信仰和意义”的研究,哲学主要是关于“真假和判断”的研究,科学主要是关于“发现自然知识和产生规律”的研究。
举例来说。各个民族都有关于鬼的传说。科学家的看法是,闹鬼的房子是多大面积,室内的布局是否合理(阳光的角度,温湿程度,通风状况等),房子的历史时间,空气的密度,夜间的温度,等的角度出发研究。如果发现任何这些环节的一个链条无法用数据说明,则整个证明就是相反:既,鬼无法生存,所以也不存在。从哲学的角度问,康德就会说,如果鬼存在,那么鬼一定也有魂,鬼魂一定也要到人间,也要附到人的肉体上。而人,是不可能有两个魂的。所以,鬼是不存在的。用“反证法”的逻辑形式说明自己的观点。宗教的解释会说,鬼,是存在的。不过不象你们想象的那样具有“人像”。这个鬼经常出没在人间,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人们作恶的原因。宗教主要是用讲故事的说法,用“结果证实原因”。因为在宗教看来,人们都是幼稚的。正如同父母看待孩子一样。父母只要有超过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一般就会相信父母 - 至到孩子有一天长大了,思维成熟了,想象力超过了父母。父母制造神话的日子也就终结了。(不幸的是,
这个长大的父母又开始制造新的神话,来灌输到自己的孩子心里)。人类就是在这样重复地犯错误,又改正错误,一步步走象认识的更高更成熟的新阶段。
成人作为集体,人群其实和兽群没大区别,直到人群发展出叫“文化”这个东西。尤其是当人类发现了“逻辑”,开始了理性的思考,人类才真正将自己与兽类区别开了。逻辑,是人的标志,但还不是人最高的成就。因为逻辑的本质是机器。用数学的语言,就是在“有限的步骤内,用已知的方法”求解完成。逻辑,既不能解决创新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不可重复而必然真实的问题,如对历史和发展的看法。 逻辑的困惑,就是理性的困惑。解决的方法必须是高于理性的认识。用“范例哲学”的语言,叫作“悟性”认知。悟性认识的目标,是信仰的领域。信仰,就是追求“绝对”的知识,也就是真理。
为什么呢?这个道理就是,一切感觉中的事物都是一个“Instance (范例)”。人也不例外。范例不可能等同“范例产生者”自身,就好比“儿子不是母亲”一样。这个范例的产生者,只能是上帝无疑。类似数学里的“无限逼近”,这就是人类悟性所能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思的伟大。东西方同样想到了“勾股定理”,西人推其至“数是世界的本质”,而中国古代没有关于对数的哲学看法,实在是遗憾。中国的这个缺失,象其他非基督教民族一样,根本原因还是,感性的思考不到理性抽象思维的阶段。
上面这些,都是从“外部”来看待人的“三个世界”:动物,人,上帝的近似者。还可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待人的本质。这就是:客观,主观,和世界的表象。
人所能感觉到的外部世界的一切,是不以人的意识所变化。对人来说,它们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再伟大的人死了,地球还是照样转。主观,是由人内心反省所建立起来的世界。我们说,某人“内心世界丰富”,“饱学之士”,就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二世界”。第二世界,一半来源与外界的“诱发”,一半来源于心灵自己的发现。除了这二个世界,人还有“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由语言的表达构成。为什么世界必须用语言表达?答,因为按照“范例哲学”,语言是思维的范例,如同思维是“范例原型”的范例。也可以将语言表达,看成你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思维的延伸”。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寿命有限的存在,与其他的有限生命存在,如石头,一只猪,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上帝给了你一个大脑,里面装着“思维”。人的思维,与猪的大脑功能有本质的不同:人的思维具有无限/绝对的性质(范例哲学)。
或用例子来说,为什么宗教讲到佛,为什么数学家讲无穷大/小,无理数,为什么哲学家要追求“形而上”,“彼岸世界”等,这些概念都是“无限/绝对”的概念。人的这些概念是哪里来的?首先来自与“客观”世界,后又被“主观世界”所发现,存在与自身。人作为范例,要挣脱自然的束缚。语言作为范例,要挣脱思维的束缚。人的努力是生殖繁衍,使自己达到永恒的活在世界上。语言的努力,是作为表述,留给后人,成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供人类世世代代的研究和欣赏。所以,所有产生了思想的人,其表达的最后目的,最终价值,都是受语言本质,作为范例的本质,而体现出来。认识到人的内外双层的三个世界,就没有什么文章难以理解的了。
语言要活,就像人要活一样。语言总是要“出生”,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思维跟随着人类,从人类诞生在地球上时就开始了。人类思维的成长,却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确切地说,人类思维的成熟,不过仅有近二千五百年以来的历史。因为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存在,思维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却是近5百年的事情。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它的文明的初期,眼光首先朝向外界。如同一个儿童,他很难觉察到自己的思维活动。儿童抓玩具玩时,不会问自己“我是如何产生抓玩具的动机和想法?”。早期的人类也注意到,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使最聪明的学者无法答复:一个傻瓜可以提出十个天才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思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很长久以来没有人能回答。
第一次发现和明确思维的存在,是近代哲学的创史人,法国的哲学家迪卡尔。笛卡尔明区分了二类物质:心灵和实体。笛无法解决二类完全不同属性的物质,是如何导致宇宙万物的。所以他在哲学被人们称为“二元论”。二元论在解释世界表现的不彻底性,被英国三位经验主义哲学家接过。他们是洛克,伯克莱和休莫。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是一块“白板”。是人的经验在上面写出各种知识。所以一切知识来于经验。经验是如何称为我们的知识的呢?伯克莱认为,经验不过来源于感觉。所以,他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存在依赖于感觉,存在只能在我的意识中,客观的规律自然没有可能独立于人。所以休莫认为,因果关系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休莫的名言是,“太阳明天不一定升起”。从经验转向感觉,就是从客观走向主观的过程。通过此过程,可以看出思维如何审视自己如何获得知识的渠道。
批评中国文字的人有这么一个观点:中国文字不精确,不能用于思考哲学。所以中国不可能有西方式的哲学。没有哲学的后果是严重的:极有可能是,中国到今天还没有科学与民主的主要原因?
我不判断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只想指出一个事实,当思维以自身为目标,思维自身开始有了一个“分身法”:既,思维,是主观;思维,又是客观。但这个“分身术”,不是同时应用的,象孙悟空一样。而是“轮流”运用的。换句话说,思维的运行,当其对内,转向自己时,仍然遵守“形式逻辑”。也就是,当思维运行在“大脑时空”的任何一个点上,如果此时此刻是“主观”,它必定不是“客观”,遵守“排中律”。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的脑海中呈现吵架的情形,吵架的双方必然“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换指责,而不可能是同时进行。这一点,保证了范例哲学的一个原则:语言是思维的范例。凡范例必然是相对的,如同世界万物是上帝的范例。相对事物,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形式逻辑。所以语言的使用,必须也尊照形式逻辑,在头脑中运行。世界的秩序是如此统一,如果不是上帝,谁能有这种安排?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伟大至爱因思坦,也无比惊讶的原因。逻辑只要彻底,必然走向“上帝”或“绝对”。
在“The Philosophy of Instance (范例哲学)”里面,有一个“成双”的范例概念。其一是说,自然界,包括人,是“范例”,既“Instance”。其二是说,语言本身,又是思维的范例。“语言是思维的范例”,意味着什么呢?“语言是思维的范例”,意味着范例哲学,既“绝学”,要“颠覆”自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对形而上学的研究。严格地说,这个“颠覆”,不是革命,是继承和发展。具体地说,是一种“嫁接”。是将形而上学研究最终联系的源泉,上帝(用范例哲学的概念是“范例原型”),换成语言。然后经由语言“再接到”上帝。这一个转换,意义深远。仅此举几个例子。
我们知道,西方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科学精神的旗帜,有两个主要派别:理性派和经验派。前者走,从个例判断到普遍原则的道路。后者走,从个别事实到普遍例子应用的道路。哲学在二十世纪最大的成果,据John Searl 的观点,是“道德正义”的理论,和“语言分析”的成果。这里只讨论后者。
语言分析的成果之一,是经过数理逻辑的形式化后(主要是福来格和罗素的工作),比较容易发现陈述句的真理性。例如:马克思在其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思想。但如果用语言分析的工具处理一下,就可以轻易发现其中的错误。如用谓词逻辑的具体表达是:对于任何给定的X,只存在一个Y。这个X等于Y,所以Y可以表达为Z的函数。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表达就是:
我们知道,共产主义本身并不存在。谈不存在的事物会有什么经济制度,如果不是有意欺骗,也是毫无意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部分错误,并不代表其没有存在的价值。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西方哲学的主要代表柏拉图哲学的传统,为“唯心主义”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发生疑问,难道柏拉图所说的知识与真理,真是完全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完全是从心灵中或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完全不需要经验的来源吗?人们以同样的问题,来提问毕达哥拉思,欧几里德,斯宾诺莎,康德和黑格尔。
范例哲学认为,理性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历史过失,就在于没有认识到语言的重要。语言是一切抽象原则的源泉: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范例。康德一生都没有离开他的出生地五十英里外的地方。他一生专注考虑的问题就是,真正的知识是如何不用通过经验而来的?他排除了经验,排除了心理学的因素,排除了感管。然后,他得出结论,人类关于范畴的知识,只能先于“经验”,所以只能是“先天”的,从上帝哪里来的。黑格尔干脆称他的哲学思想的灵魂为“绝对理念”,“世界精神”等。一句话,只有上帝这个唯一的渊源。
从巴门尼德到黑格尔,不可能认识到语言的范例性质。因为,“思维对思维的思维”,还没有历史地降临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某个哲学家头上。一切必然性,都是以偶然性开路的。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人类哲学认识思维的发展转到东方,是一历史的必然。亚氏在其“工具论”一文中,研究和创立了形式逻辑的三种形式︰同一率,矛盾律,排中律。两千年了基本没有变动,直到思宾诺莎和莱不尼兹增加了一条“充足理由律”。后来福雷格和罗素发现了符号逻辑,以及哥得尔证明了不完备定理。形式逻辑用来讨论概念和语言表述的判断,所以康德也称其为“判断逻辑”。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形式逻辑判断所基于的是概念化世界抽象出的“一个点”,犹如几何学上关于“点”的定义一样,是一个没有“量”的形式化代表。所以当我们用来判断变动的事物,概括更大的范围,就不能用了。如赫拉克力特说,“你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两次”。在东方如佛教说,“世界既是真的又是假的”,等观点。
这种动态世界的表达,违反了形式逻辑,但确实真实存在。为了克服形式逻辑的限制,黑格尔从古希腊的辩论术中总结了“辩证法”,并推而广之为“正题,反题和合题”的三步曲。用黑格尔的意思来说,这个辩证逻辑就是世界运动发展的本质。
二个世纪以来,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落的历史。特别是他的学生马克思将其政治化,极端化以后引起的人类二十世纪的社会动荡后,人们现在普遍认为,这个辩证法的人为夸张成分太大,基本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这就是辩证法在哲学上和社会生活中失败的原因。 如果黑格尔的辩证法有问题,那么正确揭示真理的方法是什么?或还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从思维规律,到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论上,都起统一功能的真理存在?这些问题摆在二十一世纪从今以后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上。
C从贺麟看知识分子对西方哲学的理解
有位网友推荐牟宗三的代表作《中国哲学的特质》。我刚读了个开头,在“引论:中国有没有哲学?”,里碰到了这句话:“什么是哲学? 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史,当然有悠长的人性活动与创造,亦有理智及观念的反省说明,岂可说没有哲学? 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它的哲学。否则,它便不成其为文化体系。”读到这里,我决定中止。
有文化就有哲学?牟先生显然不懂文化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只有到了成年,他的“理性”才会成熟。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检验哲学的唯一标志,是看这个理论是否能够产生自然科学。否则的话,一切宗教都可以称为哲学,因为他们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对“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牟先生承认中国没有古希腊意义上的哲学。问题是,古希腊意义上的哲学是人类“唯一”的哲学,因为哲学的本质是“第一哲学”,是“本体”论。中国的“哲学”,充其量也就是“道德学”,不是系统的“形而上”
理论,因此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中国还有对“天”,“道”,“气”的有关本体的讨论,但都语焉不详,不成体系,更没有因此蕴育出自然科学,因而够不上哲学的称号。
由于牟先生是新儒家学派熊十力的大弟子之一,我又追溯到其中之一的大哲学家,贺麟先生, 对西方哲学有最深的造诣者。老先生一生经历使人希吁。早年在美国哈佛拿了哲学硕士学位,不顾导师劝阻放弃读博士,而跑到德国去学思宾诺莎,黑格尔等理性主义的哲学。是中国唯一一个单独译出黑格尔“逻辑学”一书的人,后来又合作翻译了“精神现象学”等其他黑的著作。事实上,我多年前看的“小逻辑”,就是出自他的翻译。看起来也许太狂妄,但他的二件事,使我开始怀疑他是否真懂黑格尔。
一是,在50年代,他自我作了深刻地思想批评,不但承认了自己是“唯心主义”的哲学世界观,而且认为共产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使自己受到教育并否定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强迫他,完全是自觉自愿。他当时的年龄在50多岁。二是,在1981年,80岁的他加入了党。不必说,他又“焕发了青春”,等等。
我最近读到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斗争史。我看到印象深刻和很悲哀的一句话是:中国的几乎所有“大知识分子”(在解放时已经有名气),都毫无例外地参与了斗人整人的毛泽东所发动的整肃知识分子的历次运动之中。看来今天大家都愿意作秦桧,而愿意作屈原的人几乎没有了。
D古希腊哲学与中国道学起源的比较 人类的文明走到了今天我们都在享受其成果,如互联网,手机,汽车的方便等,这在既使二三十年前,都不可想象。我每天开车上下班,在汽车里用声音发指令给家里人打电话 - Iphone 4S - 的新功能,根本就不影响开车。我毫不怀疑,在几年内恐怕家里的一切手工劳动,都要被声控软件代替了,文明的发展似乎正在加速度的前进。
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些国家但任主角,其他民族只是跑龙套?我们知道,科学发展的背后是哲学。但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巴比伦文明产生了西方的哲学和科学,而其他文明却没有,如中国的道学?那么,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产生是偶然造成的吗?我带着这些问题,作了一些调查,总结出来供参考和讨论。
我总结出6点,来进行一个简单地比较,由于时间仓促,请专家们指正。它们是:
1 民族理性的成熟
2 宗教与人的关系
3 商业社会的要求
4 个人素质的要求
5 理论的传播方法
6 政治制度的影响
在下我对每个要点简明解释如下。
1 民族理性的成熟
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认为一个民族,有文化就有哲学,所以他断定中国也有哲学,尽管他承认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是根本不同的。我不同意牟宗三定义的“哲学”的观点。我认为,哲学是人类抽象思维成熟的结果。哲学不是随文化与生惧来的。可以说,有了民族的产生便有文化,因为文化包含一切,而哲学不然。如同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能说这个孩子是个真正的“人”,直到孩子有了作为人的本质,既理性思维,成熟以后,我们才可认为孩子长成人了。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一个民族在最初聚集到一起时,在岩居穴处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只能发展出朴素简单的“形象思维”。例如,想象“天公”的慈善,或“地域”的烈焰。这些形象思维的画面,构成了宗教的起源。人们由游牧民族的不安定,成为农业民族或商业民族时,生活资料有了保障,有了闲暇时间,才可能发展自己的宗教理论。
作为一个体系,古希腊的神话所反映的多神教,由公元前八百年的一个叫荷马的诗人的二部诗史性的著作记载了下来。很显然,民众的宗教信仰这时在古希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熟时期,从他们多神教的神话所反映的故事完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如著名的故事“奥德赛”中所表现的,“生命的真正意义”的探求,“伊阿宋和金羊毛”所展现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人们敬仰的英雄形象和进取精神。
中国的道家创始人老子也大概生活于这个时期。老子只有一部“道德经”留下。虽然此书是深明大义,毕竟给后人的解释带来各种歧义。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既,等待客观时机成熟再行动,也就是要“以静治动”,这和古希腊神话中体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完全相反。老子的这种思想,更通常会使后人甘愿“无为”和懒惰,而不是抓住“时机”,伺机而动。“老子”一书,其对后人的学术意义,远大于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指导和影响的意义,因而根本无法和古希腊神话对社会中普通人的影响力相比。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老子与同时代(春秋战国)的其他人交流,即使老子个人思维成熟,也不能说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抽象思维能力的成熟,因为中国的读书人与社会的其他人的关系非常淡薄。他讨论的概念也与希腊神话中的概念有别。老子多在人的行为,方法上探讨,古希腊重在如生命的意义,价值,英雄的品质等,抽象出的原则上进行探讨。作为学术,老子的思想也不能构成一个体系,因而影响力不如当时的其他学说活动,如孔子和学生们。其他人,如孔子本人,对社会自身以外的问题,是“避鬼神而远之”,与老子的思维不是一路,所有更谈不上是抽象原则的思考,最多只能是社会伦理学的范围(孔子谈道德和亚里士多德也有本质的区别,以后再谈),很难算作抽象思维。
2 宗教与人的关系
古希腊的宗教的神是人性化的神,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除了他们不死之外。他们也有常人都有的弱点和嫉妒心,恶作剧等。他们的神的系列有新旧两套人马,第一个神是主管“混屯”世界的,然后管“天”和管“地”的神再由他生出。神和人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古希腊人关心神的故事,众神在奥林匹克上闲的无事,也经常关心人的活动。这种神人交融的宗教,为后来哲学家对神的行为和能力,以及所为进行考察和追问,与哲学理性的探索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这边我们有盘古开天地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但我注意到盘古的故事是后来(三国以后)产生的,而且中国的神话绝没有神人交融的部分,如希腊神话一样。古人如现代人一样,不会拿神话当真的,当然也就不会有象古希腊哲学家那样去考察是否神话故事是有根据的。
另外一点的区别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本源的猜测,最终就到“天”,“地”,“气”,“道”等,一般也就“到头了”。没有人再会认真地追究,这些自然现象是如何来的,是否其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除了神话故事外。而古希腊的众神和自然事物的关系,被证明在以后的哲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不同的宗教因素的比较,对哲学的产生有深刻的影响。
3 商业社会的要求
古希腊的社会经济主体,既不是农业如埃及,也不是牧业如游牧民族,而是商业,依靠货物的交换来致富。具体地说,是橄榄油等的贸易。这些贸易要沿海到许多大小城市,因为油比较好保存所以可以很长时间海运而不坏。作贸易的首要因素是,要弄清“真伪”的货物和交换条件。这些经济要求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追求“真实”,“价值”等的概念。这就给哲学的最初开始探讨“真理”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对于贸易中如嘴上讲的,和心里想的的区别,演化到哲学上变成“表面”和“本质”的关系等等。
反过来看中国,老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在农业社会的稳定状态下。农耕经济社会的简单性,是人与物打交道,基本是靠天吃饭,人的经济活动受制于自然四季气候的条件。所以农耕经济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比之商业经济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繁杂性,自然要简单多了。这就在客观上没有产生类似古希腊从事商业贸易方面的概念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可能人为地将农业经济中生产关系的概念,提升到学术探究的高度。这些都是比较抽象思维的哲学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的因素。
4 个人素质的要求
我们在考察哲学的开端时,不能忽略个别人物的天才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一个催促伟人诞生的时代已经形成,伟人出现又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是相辅相成的。当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出现之后,由他所第一此推动的哲学雪球,能延着历史的延伸越滚越快和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人类精神文明大树上的主干,结出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丰硕果实。
古希腊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个哲学家,古希腊7贤之一,泰勒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泰勒斯是古代的菲尼基人(发明字母语言符合的民族)的后代,曾到埃及学习过,擅长天文学和几何学,成立了自己的哲学学校于米利都城,一个小亚细亚的沿海城市,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欧尼亚一带。泰勒斯作为第一个哲学家,他遵循了探究世界的根本问题,要终究从一个,唯一的一个,最高的来源,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族谱阶梯一样。他提出了水是万物唯一来源的哲学思想, 不再依赖古希腊神话,而是给予自然合理的推理性解释。他不仅理论擅长,而且会亲自动手,他教过埃及人如何测量金字塔,如何测量船只离海岸边的距离,预测月食,在几何中使用推论的方法等。泰氏的多才多艺,使其学术思想影响远大,很多学生从各地慕名而来,形成桃李满天下的局面。
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是春秋战国的时代有诸子百家。他们中,有探讨类似哲学问题的老子和庄子,也有探究朴素自然科学方面,如物理,几何,等知识如墨子,但没有一个类似古希腊泰勒斯似的集大成者,既有理论,又会动手,教出的学生也是同时具备二方面的能力。
中国的诸子,首先在探讨的哲学问题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类似的内容。但其后没有形成系统,没有伸入下去,也没有广泛的继承性,这样也就造成了对后世学术上有限的影响力。与古希腊的哲学家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疑问,没有再进一步追究“究竟是什么在控制自然规律(道)?”的问题。也没系统地探讨“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问题。所以对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什么是世界的本质?”,中国古人既没有“向内”往深处走的更远“到头”,也没有“向外”将“道”的概念与人周围的自然万物紧密联系起来。更不可能看到“从一点出发”进行推导,这种古希腊人的几何公理体系的思想萌芽,应用与世界观上。
1 理论的传播方法 泰勒斯在年轻时曾到埃及学习数学和几何。当他返回米利都时他己是经伦满腹,他对人们显示出他学到的几何知识和天文知识,使当地人很吃惊,但他在经济上并不富余。他有时甚至不能及时交房租,而惹来人们笑话他的哲学和数学知识没有用。泰勒斯想到根据星座计算出秋天橄榄丰收的时机,远在其他人预料之前。他因而用最便宜的价钱签下了当时城里所有轧橄榄磨坊的合同。他的计算是正确的,丰收的时刻到了,人们疯狂地抬高轧橄榄油价格的合同。泰勒斯几乎随心所欲地定价出让自己的合约而发了大财。他其实对发财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不过是象人们显示,知识是可以转为财富,如果必要的话。泰勒斯的学识和威望大震,使远近来学习的弟子以后也非常杰出,如毕达哥拉斯,阿力克曼德等。
相比之下,在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中,老子没有见到记载收过学生。孔子虽然收了学生,但自己和学生们惶惶不可终日,到处乞求当权者的恩惠,从经济上的窘迫,导致政治上的依赖,几乎永远无法逆转。中国读书人这种理论和实际脱节的作风似乎到今天仍未改变,尤其是学习文科专业的。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从古到今,败坏了文人对待研究自然宇宙的根本态度。将研究理论和创造财富对立起来,变成书呆子,和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畸形人材,一些即是天材又是白痴的双重人格。哲学的研究是需要杰出人材的事业。如果最聪明的脑子都转向能挣钱的行业,中国哲学理论的发展必然要落后于其他文化。
2 政治制度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分为前苏格拉底时代,苏格拉底时代和后苏格拉底时代。哲学派别的兴起,林立和发展,都是在民主制度的成邦自治时期。这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学术派别的百家争鸣局面类似。当希腊的自治成邦被斯八达克人攻陷遭到破坏后,学术团体和学校遭到破坏,学术的进步自然停止了。待到罗马人攻入希腊的城邦,则不但没有学术活动,而且已经有的学术资料也丢失殆尽,因此古希腊哲学成果流传到阿拉伯国家的原因。
同样,中国在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时期,如果没有发展出象样的哲学体系,在以后也丧失了机会。因为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不鼓励自由的思想和个人精神生活的独特追求。大一统,或集体,对政治和强权最有利,但对学术和创造,最有害。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人类的杰出精神成果,是集体创造的 - 一切伟大的精神产品,都来自个人。而中国的主要文化支柱,儒家,又压制了任何自由精神脱颖而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文化意识,是今天中国山寨横行的文化根基。
结束语
比较西方文明的核心,哲学,产生的历史渊源,对照中国同期和后来的历史文化的发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地源政治学”的可能原因。古希腊是地中海的国家,而中国是一块大陆,多高原和多山的国家。相比之下,水,对中国人一向是宝贵资源。而且作为农业国,靠天吃饭,水的利用至关重要。相比西腊,他们有无穷无尽的水源。他们的宗教,生活,习俗等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与“洗涤”,“干净”,“洗礼”等有联系。在这样的所谓“海洋文化”或“蓝色文明”下,影响到哲学上,对条理,区分,逻辑等思想,都要求“一清二楚”,毫无含糊,不论是在意识形态,世界观,还是商业行为,都受影响。反观我们的“黄色文明”,也许是我们文化先天“缺水”,我们更多讲“难得糊涂”,“得过且过”,“混日子”等。总之,“清清楚楚,钻牛角尖,不会变通”等,从来不是中国文化的褒义词。它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一切领域。在科学技术已经如此现代化的今天,也许我们需要去掉传统文化中遗留下来的阴影,才能使自己的新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
第三十七节 范例的意义
古希腊的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格拉思,就是那个西方世界发现“勾股定理”的人,提出了“数是世界本质的思想”。这使我想说说“二”这个数。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一个“双层结构”,既“内容和形式”。后者,柏拉图称为“Form"。没有受过哲学思辩训练的人(在古希腊那时,就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往往将所发生的事看成浑然一体,然后给予一个价值判断,好或坏,来决定取舍。
如“文革”,现在普遍认为是坏的。这个判断,无疑是指的文革的“内容”。但文革产生的“形式”是什么呢?这个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的头脑简单,简单逻辑思维即可调动,热情巨大无比。不看到这一点,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猫要抓老鼠”的大实话,就能使中国的GDP“一飞冲天”,今天成为世界老二。
同样,人们只看到近代哲学史上最后一位大师,德国的黑格尔,辩证哲学的矛盾对立斗争论述,和马克思将其演变成政治哲学而扩大化,而没看到哲学发展的另一个“形式”方面。它标志着人类的抽象思维发展,开始从“象牙塔”中走出,越来越接近人生现实,影响人的生活,以至与“每个人”有关。这个思维发展的潮流,开始于德国理性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然后被叔本华,尼采,萨特等先后继承直到今天。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抽象思维/哲学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从牛顿力学的“匀速度”发展,走向爱因思坦相对论的“加速度”发展时期。上帝赋予自然界的“加速度”性质,不仅体现在动物的性生理上,而且体现在“一切”发展中 - 这正是毕达格拉思的思想在今天得到的证实。
作为第二阶段人类抽象思维的哲学,绝学,其核心的概念“范例”,正是带着这个历史的使命来到世界上。范例,要推动“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更加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绝学不过是近代哲学的继承而已,自己并没有特殊的历史使命。
范例,给了我们一个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文明,总之,一却与人有关的事物,一个更清晰,明确的认识。它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人生的意义,自己作为“人”的责任,自己对社会,历史,乃至文明的责任和紧迫感。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时空中的范例,一切都被“范例原型”规定好了,这就叫命运。命运,就是这样,如果你醒悟了,你跟着它走;如果你不醒悟,它拖者你走 - 总之要走到自己早在时空下规定好的“尽头”。
A中国文化本质 关于中国文化,我觉得是有好多说不尽的议题。我就想到的几点总结如下。
1 中国文化的本质
不少网友将中国文化总结为一个双层的结构,或二方面,或黑白/阴阳二道等,用柏杨的话叫“大酱缸”。这些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是个“大杂烩”,里面有好有坏,也有不好不坏根据人而定。你爱选哪个,什么时候选什么,都是你的事。三位网友发现了中国的改朝换代者们在成功前,和成功后,对文化哪部分的取舍的某种规律,既,多数在没成功前用黑道,成功后转为白道,社会的其他人在其他的层次上也是如此。这使我想起了一个电视剧中的一句话,大意是:关键的问题不是知道如何作一个君子,而是知道什么时候作君子,什么时候作小人。这个如何作人的训导,和诸位总结的中国人对文化的态度,是不谋而合。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当年西化东进,张之洞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觉得,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态度,其实也是“心欲为体,文化为用”。用的东西,就是工具,当然是多多益善,所以正反的东西都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文化是个杂烩的原因。我说的这个“心欲”,就是孔子讲的“随心所欲(而不渝矩)”的境地,就是毛泽东的“我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境地,就是项羽所表达的中国读书人的“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的心愿。中国人不仅对文化是如此的态度,读书人对自己的领域,也是如
此态度。这就解释了从第一代留学的知识分子到今,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容易被权贵利益收买,而改行作官的原因。
2 中国文化工具观
我的“中国文化工具观”涉及的下一个问题是,那么还有必要改造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吗?谁都承认中国文化无所不包,又都认为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改造,所谓去粗取精。但作为一个工具,是不是多多益善呢?犹如抓到一个嫌疑犯,为达到目的,谁会在乎用什么手段“逼供信”呢?对“工具文化”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今后的文化改革方向。
3 “心欲”的重塑
中国人的核心“原则”,是“随心所欲”。一切成功者,不论在哪个层次上,都是如此,都视中国文化如“一种烦琐的仪式”,都是给别人看的,而不自己从内心愿意舒舒服服地生活在其中。这个“随心所欲”,是一种感觉,是经常变化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符合中国文化的思维逻辑,还是在感性的层次,在哲学上,可以称为“知性文化”。所以我们如果真正地改造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将中国文化升级到“理性文化”。必须使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准则,而不是工具,我们必须视为座右铭,而不是可有可无。一句话,中国人必须增强自己的理性。座右铭就是一个“绝对的坐标系”(网友),在大众,就是宗教,在读书人就是哲学(西方哲学)。
4 文化的地域性
台湾是有中国文化,是产生了民主,但那是地域性的。中国文化可以使我们“接受”民主,但大陆的目标不只在此。大陆的GDP会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这个第一相配合的,是一个能够领导全球走向文明新阶段的新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不能担当此大任。
A范例的文化意义
范例哲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是这样:“思维在自身成熟的历史中提炼出促进文明前行的精华并转化为行动”。
这个总结,继承了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所共同认同的思想:“从来的哲学家都是试图解释世界,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西方哲学发展的一贯传统。虽然这三个人的哲学理论的实际应用,都留下了许多缺陷,但是哲学理论的目标 - 而不是内容 - 的方向是继承了古希腊西方世界的思维传统,仍然是正确的。
这个解释可以用在个人生活,可以用在艺术创作,可以用在政治体制建设,也可以看待文化的发展。就文化来说,具体到中国,这意味着首先要造成一个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可以审视,比较和讨论各种文化的精华所在,然后遵照理性分析,进行筛选,重新制定新的文化发展纲领,促进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前行。现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到了这样的时期。但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在共产党体制的噤梏下,阻碍了社会精华思想的汇集和发展,因而也限制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中国人民,只有首先摆脱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枷锁,才能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才能解放思想,才能走入文化昌盛的时期。如何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这一社会工程的目的,就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必然性,如一个人跌倒受伤的伤口会最终痊愈一样,既需要时间,又是有既定的方向和目标。范例哲学所提出的理论,是人的思想启蒙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证明。这个证明必然会体现到中华文化的进步中。
1中国:从“老顽童”走向宗教“阵痛” 对一个文化的选择,是个人的权利,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命令另外的人如何选择。但对一个文化的学术价值和认知能力的评价,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部分,也就是分析人类精神文明如何成长的一部分。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如何发展,进行不同民族文化的横向比较,人类可以获得对文化发展的知识,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正确方向。
根据人类思维对“绝对”概念的认识,我将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分成了不同的阶段。它们是:
1 初级阶段,表现为没有多数人对绝对概念的理解,因而没有集体对宗教的认同(如中国等)
2 中级阶段,表现为有集体对绝对概念的理解,因而有集体对宗教的认同(如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3 高级阶段,表现为不仅有集体对宗教的自然追求,而且有民族的知识分子将对绝对观念的理解,上升为哲学认识的高度(如主要西方国家,英美法德等国)
必须提及,人类对绝对概念的认识,作为一种过程,呈现在一个人类集体中,是各个民族思维认识能力的发展,必须经过的道路。如同一个人的思维成熟历史一样。孩子时代,是不会有对绝对观念的产生。当思维随身体的成熟,并不是形成思维认识到绝对观念的充分条件,而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思维的深化,必须有人类各民族的交流和互相启发。脱离了这种交流,单个民族很难认识到自己文化发展,思维认识能力,发展的局限性。中国作为这样的众多民族中缺乏交流的一个,是毫不怪的。
我们看到,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但中国与世界上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不过仅仅是从150年前刚刚开始。所以中国人的多数作为一个集体,没有发展到认识绝对概念,产生为多数人信服的宗教,是十分合理的。在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六十多年中,一半以上的时间,中国人被与外界隔绝,又失去了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在最近的三十年,这种交流的大门从逐步的开启。
既是在这种非常有限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人民的宗教意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喷发出来。这充分证明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越来越多地人认识到绝对概念的重要。例如,基督教,伊斯兰教,法轮功,全能教等,对大众的影响。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知识根本性质的研究,表现为对绝对概念的追求,也必然要反映到哲学中来。
根据西方民族对宗教的逐步接受的历史,坎坷不平,争论和争斗,战争等都有无所不包,可以想象,中国人对绝对认识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的。这就是中国这一“老顽童”重新崛起之路。
2比较中西方价值体系和思维方法
真理与常识vs.少数与多数
真理,这个东西很怪,不是人们早早就认识到的。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唯一一个人类集体,单独认识到的。但他们这个认识,也不是天生的,或上帝白送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转变"twist",然后才朝这方面来的。
像其他许多民族一样,早期的希腊人,也是“囫囵吞枣”地将自然界的一切,看成一体来思考。如同我们中国古人一样,总在“天地合一”。那时也没有人懂得“分析”的思想(笛卡尔2000年后才发现)。但他们研究诸如:存在是什么?世界为什么存在?之类的问题。总之,世界的一切是作为一个“整体”,成为被发问的对象。这是在 500 BC之前的前苏格拉底时期。
到了苏格拉底世代,还有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学生的学生,亚理士多德。他们三人看到这些关于存在的问题研究,久久没有答案。于是,决定将以前哲学家关于存在的研究方向,作一个转变。他们三人将研究存在的问题,转为问“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世界的万物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是变化中不变的东西,既,真理?”也就是说,他们由对世界“为什么?”的疑问,转为“怎么样?”。由对“世界是一”的整体疑问,转为“世界是多”的分化开的疑问。当世界被认为是“一”时,当然也没其他,所以无所谓真假。但世界是“多”时,问题就出现了:谁是真正的,不变的?谁是真理?谁是假的,表面的变化?
在希腊当时众多的哲学家中,他们三人当然是少数。真理开始在他们手里出现了。苏格拉底提出了这方面综合性问题。柏拉图将这些问题,分成了“形式(Form)”,与变化或内容,二个方面。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走的更远。在他留传至今三百万字以上的着作里,不仅开创了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的先例,从语言中发现的形式逻辑,而且有包括道德学的形而上学研究。他真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不用说,三人开创的找寻真理的道路,经过曲折的历史,特别是在中世纪后,被多数西方人接受,成为常识,大众跟随追逐,产生了科学,形成了人类历史前所未有过的巨大文明进步。
真理,总是由少数人首先发现的。当然,错误有时也是。因为真理是“藏”在世界里的,不轻易示人。真理与错误不同的地方在于,真理会“无径而走”。因为“真理-世界-思维”,根本就是“三位一体”,如巴门尼德在前苏格拉底时期已经证明的一样。
真理由少数人开始,然后交给多数人变成常识。真理再被少数人发现,又成为多少人所拥护而变为常识 - 这就是人类精神成熟作走过的认识道路。真理由少数人发现,到多数人接受,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如哥白尼的“日心说” - 这个周期转动的速度有多块,这个民族文明的进步就有多快。
中国传统文化,是鼓励少数人挑战多数人的意见呢,还是倾向与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呢?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如何?
我们自己的父母喜欢儿女的挑战吗?
社会大众又是什么态度?
不明白这些问题,一个民族会永远站在理性的门外。
我在谈到思维方式时候,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问题。具体地讲,不懂得区分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而将两者混淆在一起,如中国古人几千年来一直如此思维。很多的网友作了反馈。除了同意我的意见的人,我发觉不同意者有这么几类意见:
一,事实不可能知道;
二,事实知道了也没用,因为最终是权力说了算;
三,事实是判断的补充,既先作判断,然后根据判断补充事实;
四,没有事实仍然可以而且需要作出判断
五,事实远不如找寻背后的动机有说服力
等等。
所以在我看来,不是中国人不知道事实,而是不再乎事实在判断中的地位,既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的印象和其他斗争的补充需要。为此,我感到这种轻视事实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价值观和西方人有别的根本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作了一个粗略的中西方价值体系的比较,试图找出中国人为什么不重视事实的原因。下面是图示:
第三十八节 共产党的哲学给国人多年来灌了那些狼奶
每个在大陆长大的人,都体验过党的政治课和政治考试制度。无论提干,升学,考大学,考研,或其他资格考试,每人都必须要背一大堆枯燥,令人头疼的废话和教条,去应付这类考试。人人都知道那是浪费时间,还不得不去做。否则,谁也进不了下一个自己目标的大门。政治考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敲门砖。回想自己那些年的这些考试,使我感到象吞过苍蝇一样恶心。
在党的这些政治课上,除了“伟光正”的党史外,有一部分是所谓马列主义哲学。这部分所谓的哲学教育,我相信,至今还占据着许多大陆出来的人的头脑。因为多数人来到西方世界,多半忙于生计,不可能拿出专门的时间研究哲学,除非自己有特殊的兴趣象我自己一样。所以多数人头脑中所知道的哲学知识,就是共产党灌输多年的那部分“狼奶”。因为哲学知识,不象政治或有关其他领域的说教,一旦出来的人,容易看出共产党宣传的荒诞不经,如“美国的黑人吃不起白面包,只能吃黑面包”等。很多大陆出来的人,一直拿共产党过去在政治课上教的那些错误的哲学概念,到了国外,依然当作自己有用的人文和哲学的教育基础。吐出这些思维方法和概念上“狼奶”,作为一个接受普世价值,自由世界的真正公民,实在是任何一个真诚的中国人,必须体验的人生经历。
就像在其他各个领域一样,共产党的特点是将一切自己不懂或有意歪曲的概念,标签化,简单化,来个“一言以毕之”,盖棺论定完事。正像中共一向称西方民选的领导人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一样,在哲学上,共产党也是极尽贴标签,简单化,达到为自己所用的目的完事,正像马列主义公开声称的,真理具有阶级性,哲学具有阶级性,一样荒诞的无以复加。让我这里找出共产党几条有代表性的哲学错误示以众人。
1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划分 共产党认为一切哲学思想,哲学家都可以划分到这两个阵营中的一个,没有例外。首先这两个定义词称谓的可笑。如果和外国的哲学同行讨论哲学问题,西方哲学研究人员一定听不懂中国人在说什么。在西方哲学史上,延续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哲学家叫“经验主义”传统。到今天英美澳洲的这一派哲学家,称为“分析学派”。而延续柏拉图学派的哲学家,称之为“理性学派”,或在今天欧洲叫做“大陆派”,或是现象学或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家。既是这样,两边的哲学研究也是个大概的划分,双方都有对方的某些基本观点。我有时和大陆出来的人讨论哲学问题,经常感到如果不用他们的这两个唯物和唯心词汇,双方几乎就不能交流。因为如果我用其他的概念,他们根本毫无所知。而我当然知道他们在讲什么,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他们实在是需要补上PHL101这个美国大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1 哲学的根本问题
共产党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谁产生谁的问题。相信物质产生精神,是唯物主义;相信精神产生物质是唯心主义。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第一哲学”研究的问题,它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要说“谁产生谁”,听起来有点象古希腊时期最早的学派,如米立都,赫拉可立特,爱利亚学派等,对世界万物的本质是什么的探究。这些早期派别研究的成果,既使是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师生巨头出现之后,也就2-3百年后,就已经很好地被总结和超过了,更不用说到现代的哲学研究成果。
从另一个角度说,仔细推敲这句话“谁产生谁”,本身就有问题。如何两件事物是“谁产生谁”,那么这个断定的前提就是,两件事物都在时空中存在,当他们出现时,有一个时空的先后的关系。
首先,一切在时空中的存在物,都会消失(用绝学的话叫“范例(instance)”)。其次,如果“精神”在先,人们自然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精神”哪里来的?是什么产生了“精神”?如果回答是“物质”,则成了循环论证。如果不是物质,只有回答“精神”,但这个回答显然是荒唐的,因为在共产党的哲学看来,世界没有别的东西存在了。最后,任何在时空出现的事物,为什么不能同时出现?这如同问“男人先于女人,还是相反”。这种“谁先谁后”的提问,从开始就错了。
共产党这个漏洞百出的断论,表现出其对哲学第一问题的无知。不过中共的这个哲学错误帐,要算到老祖宗马克思身上,再走远一点,要算在黑格尔身上。马克思放大了黑氏的哲学错误,将“辩证法”推导到政治哲学的极端方面。在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和政治哲学理论基础一书“资本论”中,完全忽略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和资本进入市场承担风险的意义。他的这些错误,西方的学术界早已有定论。
2 唯心主义,等...是“形而上学僵化的思想”
黑格尔有一句话叫做:熟知并不意味着真知。我在大陆时,对这句“形而上学僵化”的话,听的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但包括我自己在很长时间内,我保证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形而上学“。尽管如此,可笑的是,人人都知道“形而上学”肯定是“僵化”的,因为谁都知道什么是“僵化”,象个死人的尸体放久了。共产党用过于简单,庸俗的方法,对待学术,乱下结论,这里表现的再清楚不过。
等我出来后,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才知道,“形而上学”不仅不“僵化”,而是哲学研究 Number One 的问题。哲学之所以成为哲学,没有“形而上学”的研究,哲学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是哲学真正的“真汁原味”所在。这就象喝茶一样,茶讲的是茶的“劲”,只有会品茶的人,才能体会到“好茶”的芳香。让一个外行来喝茶,他只会觉得是在喝“树叶”泡出的苦涩味道。
形而上学,一词出于亚里士多德。他称不在他的物种分类之下,的所有其他知识,为“形而上”的问题。亚氏的本意不过如此。后来,这个概念被扩展了,形而上学进而包括一切对自然科学,逻辑,数学等,基础的探究。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研究的问题,是在“现象”界以外的问题,用康德的话说,是“先天”,“超验”(超出经验的范围)的问题,是黑格尔的“Das Sein und das Nichts (being and nothing)", “Idea", "Reason"; 用绝学的语言叫“范例原型”,的一切有关问题。
形而上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人的认识能力所能攀到的理性(和悟性)的顶峰。形而上学,体现出人类思维功能的高度,理性和逻辑概括范围的广博,而不带神秘主义,不可知主义,的故弄玄虚的色彩。一个民族没有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其文化相对就比较肤浅,比较没有理性,其“灵魂”必定比较枯糙乏味,并且民族的性格易变,走极端,喜怒无常等。人类的理性成熟的历史,就是各个民族理性成熟的历史,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长成大人,思想(理性)成熟的历史。不认识到哲学形而上学研究的重要性,这样的集体,在今天的时代,几乎等同白痴。
3 马克思的谬论: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这是共产党最具有欺骗性的一个宣传。马克思不说基督教是鸦片,不说天主教是鸦片,不说佛教是鸦片,也不说西藏的喇嘛教是鸦片,而说一切宗教是鸦片。换句话说,就是你信什么神,什么神的教派就是鸦片。且不说毛泽东和共产党利于马克思的这句话,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希望将人民心目中的信仰取代,换成自己的形象,要人民对自己顶礼膜拜,三呼万岁,就像毛泽东所作的那样。人性中是否有宗教信仰的需要,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因为,如果人性中有信仰需要,则马克思就是错的,因为马克思反对的是一切宗教信仰。反之,如果人没有这种信仰需要,信仰是从外界强加于人民精神上的紧箍咒,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刺激,如同烈性酒对酒鬼的刺激一样,马克思就也许是对的(不排除还有其他因素)。
自从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法国数学家,哲学家迪卡尔,将人的思维单独挑出来,作为与其他一切物质相对的对立面,“思维物质(thinking substance)”,后来历代哲学家都在设法理解和解释,迪氏所提出的这两种物质,是怎样互相合作,配合运动,协调和指导着人的一切行为,特别是精神生活。
康德给出的解释是,思维可以探索和认识由“经验”得来的知识,方法是思维使用自己先天就有的范畴(12个),来整理感觉资料。但思维的界限是无非认识经验中的事物本身,因为当事物不在范畴应用的范围内时,他们就没有任何约束,他们是“自在之物”。这就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界限。
康德对思维能力的限制,引起了自己的同胞哲学家费希特,谢林,特别是黑格尔的不满。这三位哲学家,另辟蹊径,开始考虑一条新的思路,既是,“思维物质”和其他物质,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人的思维活动的精神或理性,本身就是由物质发展起来,由潜在到显示的一整个过程。怎样统一这个思维精神的发展过程呢?他们返回到古希腊,从赫里克立特,柏拉图哪里,将他们称之为最高级的辩论认识真理形式,“辩证法”,发展为事物运动的“根本规律”。黑氏的创造性在于,在柏拉图,康德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新的范畴及范畴的三段式推导和演进,其结果是小圈套大圈,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无所不包,使人感到无懈可击。那么这三位以黑氏为首的哲学家,证明了什么呢?他们的哲学研究结果和普通人的宗教信仰有什么联系呢?
黑氏等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可以突破有限物质事物的限制,重新回到自身和认识自己,完成了一个又康德的“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是没有界限,是绝对的,如同宇宙自身的本质一样。其实,黑氏就是称自己的辩证法学说,为“宇宙精神”或“绝对真理”。
这也就清晰的表明,思维具有无限/绝对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表现出来之前,是潜伏在物质冥蒙之中。思维的这种能力,在普通人身上,就是每个灵魂的潜在欲望和追求的基础。不是每个人,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都可以认识到自己思维的能力这种无限/绝对的本质和能力,他们这种追求绝对/无限的突破口,最容易发泄出来的大门,就是宗教。从宗教里找到神,用神代表自己的所有对相对世界限制的欲求的突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信仰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对宗教的抵毁是完全错误的。
共产党60年对大众的思维毒害非常深重,到了颠倒是非的程度。这些毒害不仅在人民对每一个件事物的看法上,而是整个的思维方法,都必须重新检讨,彻底清扫。唯有这样,中国民主的大业,才能有一个牢固的基石,中国人民才可能永远将共产党送进历史的博物馆。
A 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本质的比较
中国文化是“感性文化“和”物质文化“。西方文化是“理性文化”和“精神文化”。让我将西方理性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与中国感性文化下对科学的理解,的扼要比较。
科学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部分组成。正像自然科学的基础,建立在“自然”公理系统(如亚理士多德的逻辑学,欧几理得的几何学等)并结合数学的使用之上,才 有后来牛顿的天体物理学等科学领域的创立;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建立在“社会 “公理系统的一系列出发点之上。例如,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今日“普世” 的价值观 - “人,生而平等。”等概念的确立。直今,中国还基本上不理解什么是 科学精神,仍将对科学的理解,等同于对技术的理解。这种缺陷,只有在中国的感 性文化,发展到理性文化阶段后,才得以克服。
科学的定义:科学 - 当且仅当人们通过,先提出假设,再采用数学或逻辑的方法, 寻找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的过程。 技术的定义:技术 - 当且仅当人们通过现有知识或理论,将此用于某一现存领域, 更有效地完成此一已经存在的商业活动的方法。 科学的发现,从哲学的角度说,多于“质”的产生有关, 既一新事物产生;而技术,则 多是“量”的变化相连,既一旧有事物的改进和提高。 科学,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成就,因为,没有科学,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从四大文明的最早期算起,直少也有近万年的历史,而人类 的科学活动,不过是近几百年内所取得的成功。这种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标志着, 以欧洲民族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已经进入了“理性文化的时代”。 如果说东方文明以中国为代表,它主要是关心“人”之间的关系;中东阿拉伯国家 的伊斯兰教代表的文明,它主要是关心“人和天”的关系;而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 方文明,它主要是关心“物”内在本身,和“物与人”的关系。很显然,西方以基 督教为代表的人类文明,或称“物质文明”,成绩最为辉煌。乃至世界的其余文明, 近百年来,无一不瞠呼其后,从近现代以来,一直在奋起直追。
科学精神的源泉,只在于要满足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科学精神的核心, 在于探讨科学时,要不顾其他一切,要“科学至上”(science for science' sake). 奉科学精神,颇类似有中国出家人“脱离红尘”的风范,仅目标不同而已,否则, 不能称之以“科学家”。例如,中世纪时意大利著名的“日心学”创始人,布鲁诺, 面对世俗,教会的淫威,宁受火刑,也不愿违心承认“地心说”- 为以后的科学家, 就如何忠于自己的科学研究结果,树立了一所丰碑。而更为闻名的国人,天文学家 加律略,则畏于当权者的恐吓,在他证实布鲁诺的观察十五年后,仅到病榻之际, 才将他的“天体运行”一书公布于世。而另一少闻的例子是,在历史上,法国的宫 廷科学家们,曾研究如何在砍下犯人头时,尽量减少其痛苦,使行刑更为人道。在 法国大革命时,这些科学家自己被俘。这些即将被革命党斩首的路易十六宫廷内的 科学家们,相邀而定,在大家观察革命党行刑时,如果自己被砍下的头颅拼命多次 眨左眼,则表示痛苦;而拼命多次眨右眼,则表示不痛苦,这样根据记录结果,为 以后的科学家们可以改进轧刀刑具的设计提供实验资料......
科学精神的闪烁,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并以大踏步地走进人文社会学科的 领域。 从英国十三世纪的“大宪章”,提出的“要交税,必参政”(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到法国大革命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等提出的“法律的基础是 公正”论断,再到美国立国先驱们,根据欧洲政治历史经验“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等的总结,建立了三权分立,制衡的现代文明政体,并将“人,生而平。”这一公 理,写进了宪法 - 此每一步都显示了人类理性在欧洲民族的首先成熟。 政治成熟是理性成熟的最终标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整个人类的文明,无不如此。 一个人,只有当其理性成熟了,才懂得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感觉,情绪。一个民族, 只有当其理性成熟了,才不再将自己“生出”的管理机构 - 政府 - 当作自己的 “老子”,反而对这个“老子”顶礼膜拜( 黑格耳称之为“异化”)。一个民族,只 有在懂得如何控制,监督自己的“政府”- 这个总爱“恶作剧的儿子”,这个民族, 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一个理性的民族,例如美国人民。理性的成长,不取决于年 龄,而取决于教育和环境。而一个民族理性成熟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学会发现和应 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公理前提,来指导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科学事业, 乃至指导和改善自己的政治体系。 在已白热化的国际间科学竞争的今天,在各个领域,首先没有这种奋不顾身的科学 精神,不可能站到世界科学的前沿,不可能获得诺倍尔奖。如果偶尔所得,也不能 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现实科学状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中国的感性文化下,中国的科学事业受到几个方面的困扰。首先,正像网友指出的,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肉欲”的文化。除了个人自身的直接需要, 中国文化很少考虑除直观,感觉以外的东西。利益 - 成为中国感性文化的核心:或 是统治者的利益;或是社会中个人的利益 - 人们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唯 利是图的文化风气,使得人们短视,宁愿跟在别人后面吸取现成技术,不愿冒险投 资研究新兴科学。所以,在中国感性文化下,一切向“钱”看的结果,导致科学的 窒息,科学精神的遗弃。
在科学家本身,由于得不到社会的支持,科学家仅凭自己的菲薄的收入,不得不为 衣食奔劳,这有使他们不可能专心地从事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科学研究设备的落 后,和后勤人员不很好配合也是重要原因。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们的天才,在这样的 环境下,往往需要俯仰他人气息,沦为统治者所需要的技术工匠。据报纸报导,数 年前,某个东北光机所的中国当时一流的光学专家,其最新成就,是用自己的全部 心血,为毛泽东的尸体,造了个光学性能极好的水晶棺 - 此乃典型一例。 如果说自然科学家所受的困难不只如此,中国的社会科学家,则面临更多一层的压 力 - “布鲁诺”式的政治的困境。
如果说中国的社会科学家们,因不懂得一个民族 政治理性成熟的道理,因而也许不可能为当权者指出应该吸收的社会科学的公理前 提,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当他们听到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全民收税政策时候,而不根 据他们熟知的英国“大宪章”例子,为社会的各阶层争取参政权,而一味容许一党 制的霸权政治,则首先是中国社会科学家的失职,严重的,会导致为虎作伥,对人 民犯罪。 科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几千年来中国的感性文化中,到今日,中国的 民族精神遭到了极大的打击。随着中国对西方理性文化时期的醒悟,科学精神必将 给中国古老的感性文化带来理性开始成长的灿烂曙光。
B中国文化复兴的方向 - 普及基督教与哲学
眼下国人爱谈“崛起”。难怪,就在不久以前上世纪的近现代之交,中国还被外国欺负了上百年。今天有了世界第二的GDP,也该轮到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骄傲一回了吧!
问题是,我们这种骄傲能保持多久?别人来学我们,我们拿什么给人家学?中国的真相是什么?
拿一党专制的政治体系?不行。拿在被人欺负时一败涂地的传统文化?不行。拿市场经济?人家是内行。拿计划经济?列宁斯大林的老家俄罗斯是发明人,中国没资格。
这就走到找寻,中国为什么会崛起,的原因了?因为中国人在现代受的苦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大,所以,中国人奋斗的力量,比世人都高,都猛烈百倍千倍。这不是唯一的因素,但这是最主要的因素。牛顿力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律。
看看真相吧。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有过近半个世纪的政治运动的折腾?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有过饿死三千万人的记录?有哪个国家人民有对一个人十年之久的疯狂崇拜?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最热衷于“内斗”,一部分人整另一部分人,高喊“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真真一个CRAZY的民族,整整一个疯狂的时代。终于有一天,中国人到底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到底说了一句:够了,猫要抓老鼠呀,人要吃饭 - 如此一句惊天动地的大实话。从此,中国才开始真正的轰轰烈烈到正经的地方。
中国人要老老实实的告诉人家,不是我们有什么给你们学,而是我们的“苦大仇深”,造就了我们自己。正相反,我们要学你们的“普世价值”,你们的宗教(基督教)信仰,你们的哲学和理性,你们的做人的尊严。不是我们要再“解放天下的受苦人”,而是你们要教我们,如何参与到人类文明的价值核心中去,从而赢得世界上的朋友和世人的尊敬。
这样,也只有这样,中国今天的骄傲,才不会昙花一现,才能真正赢得世人的理解和尊敬,才能一如既往乘胜直前。
C“物质文化” - 从哲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是处在“感性文化”的阶段。那么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看,也就是从文化的本质上看,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呢?在前一阶段讨论文化时,其他网友用过不同的词来概括中国文化。如冠云提出“庸俗”,网友提出“厚黑学”,“黑白二道”,“上下有别”,等概念来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我曾经用过其他的词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如“吃文化”,“工具文化”,“利益文化”。但我发觉,这些总结还缺乏哲学本体论的深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从哲学的本体论上看,我认为属于“物质文化”阶段。不用说,更高的阶段是“精神文化”阶段,这里暂不讨论。
物质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有下列几点。
一,民族的关注重心,主要在解决人基本生存范围的事情,如衣食住行等。
二,全民的爱好,主要关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事。
三,知识分子群体,主要关注是否自己能在这个集体中分到更大的名利。
四,统治集团,主要任务是维持全民的这种关注物质的意识和社会组织规范。
五,这个文化中的多数人,对精神的追求不感兴趣,专注物质生活有关的一切问题。
(证明省略)
在这个“全体人民多数都仍然趴下着”的制度里,站起来呐喊的人,如刘晓波,艾未未等,遭到讥笑多于支持。许多知识分子更愿意被专制者提升为“奴隶总管”,而不是去与统治者为作人的尊严抗争。
当年送到夹边沟的右派所三千多人,仅最后回来二百余人。就是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其中今天还有人说,“夹边沟没什么”。张艺谋对媒体说,“不要要求我作一名战士”。莫言说,“这个诺贝尔奖是奖给个人的”,“你们逼着我表态(关于刘小波),我偏不说”。
在一个主要追求物质利益的民族中,开始有人追求精神领域的目标,如“民主,人权,尊严,自由”,不仅被讥笑,而且是危险的。这个危险不仅来自这个民族的当权者,而且来自人民大众,来自其他知识分子。
他们也会将你“羞杀死“ - 千夫所“朝上”指 - 着站起来人的背后大骂。因为多数人在物质暂时满足时(有饭吃了),更愿意选择趴着的生活。
D中华民族: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幼稚集体
我深深地感到,人的教育,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因为我经常在网上谈论哲学,许多网友不喜欢我的作法。他们告诉我他们自己的意见。我反复说,你们应该区分主观意见与客观事实。也就是外国人经常说的,"That is your opinion" or "It is subjective". 但我发觉,这些网友不明白我的意思。我也告诉他们,中国文化里没有"主客观区分"的概念,希望我一但提醒他们这一点,他们会马上认识到。结果是,我发现我完全错了。这样一个关于"区别主客观"的概念或思想,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或方式。
回到上面的文章题目上。我重伸,我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幼稚集体"。这是一个事实。不是一种观点。任何对事实的反驳,必须用事实来证明,而个人观点的表达不算数。
如果认识到这个事实,是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和灿烂文化”结论的颠覆,是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观念上的“哥白尼革命”,SO BE IT. 我只能遵循逻辑 - 不论逻辑导致什么结果,我都要告诉人们我所发现的对中国文化调查结果。其实任何感情的色彩的词句,并不能帮助人们认识事实,假如我用诸如“脑残,痴呆,弱智“等词。而”幼稚“,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一个集体也需要成长和成熟,虽然时间要更长些。
这个”幼稚“的原因是如何造成的?我认为是将近4800年没有与地球其他民族交流的结果。印度有狼孩的存在,因为从小没有与人类社会交流,所以后来即使回到人类社会,智力非常低下。一个集体也是这样。中国回到世界这个集体中不过是近代200多年来的事情。200年显然很难补上4800年养成的习惯和没有交流影响的后果。这就是民族智力幼稚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不进科学和民主的原因。
"Can we handle the truth?"
我的要点如下:
1GDP高因为人口多(不代表国家崛起)
2个别人智慧不代表集体(古代圣人们)
我的证明有下面四点:
1)感性认识(无真理观,不懂主客体区别)- 从认识论角度
2)崇拜物质(权威,利益,政治变化,自相矛盾,古希腊人认识到物质变化无常)- 从本体论角度
3)无理性(缺乏逻辑,精神追求,不重视宗教)- 从成熟的思辨哲学角度
4)道德无基础(道德重在社会/外部功能,内心无深刻根基)
例子:中国历史,尤其是现代六十年以来。
中国文化的兴衰与德赛二先生在中国的命运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找寻德赛二先生为什么至今仍然被拒绝在中国大陆门外?这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
中国文化是个大的概念,所以首先要定义。一般对文化的定义,多是书本上的东西,多是古旧,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自然就指的是传统的儒学理论。我的定义范围更大些。我定义中国文化,不仅还包括其余百家学说,而且还包括从古到今,中国人是如何生活的,更要包括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这样定义的重要性在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创造,通过对人生活的理解,会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我具体在指什么呢?比如,你要是知道共产党的反右运动,制造了一个叫"加边沟"的事件。有三千多人的右派知识分子,被共产党遣送至此,最后活着回来的,只有二百余人。你是否知道当年中国的"大饥荒",毛泽东和他的共产党饿死了三千多万人的事?在调查人问起当年经历过这场饥饿的人,在二百余人的一个村里,就有八十多人死亡。诉说者都是七八十以上的老人,他们边讲边涕泪横流,以至哭天喊地,捶胸顿足,令人惨不忍睹!那简直就是一场漫长几个月之久的屠杀!他们犯了什么罪呢?得罪了共产党什么呢?他们唯一的"罪行"就是,长了嘴要吃饭。但共产党需要他们的粮食。这时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有5千年文化的人类文明么?这些人连禽兽不如!
这些活的例子,更说明了"中国文化"真正是什么。更说明了中国的社会最底层的人,和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等书本上的所谓"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什么关系。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强权"。有权力的人的为所欲为,和无权力的人苟且渡日。用农民的话叫"种地,生娃",四个字。对普遍国民,中国文化意味着三句话:肉体欲望,感官刺激,家族共享。现代的中国人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包括"学说内斗"和人的内斗。毛泽东实际上是将外来的东西,拉大旗作虎皮,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魔头,斗来斗去,一切为了自己的权力。现在的共产党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需要记住,中国人即不懂,也不感兴趣理论的东西。而真正有根基的理论,只能是西方那一套。当中国人谈理论,多半都是一种手段,如薄熙来,温家宝。"反华势力"一听红歌吓的要死,以为文革又要回来了,以为是"路线斗争"。这主要是他们不懂中国人的原因,将我们看成他们一样的某些理想极端的狂热分子了。中国人实际都差不多。我们热爱集体,我们不喜爱有"棱角"的人,我们憎恨个人"出头"。我们在多数情况下跟在世界领头的后面,除非是与自己的利益有关。
外来的德赛二先生如果想进中国,必须是在统治者受到重创,而不得以情况下才可能。这就是与中国文化的根本"权力文化"的兴衰,息息相关。中国的今天,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局面,和德赛二先生的命运,都说明了这一切。
E中国民主的精神支柱:哲学,科学自然神还是宗教? 中国在未来必定走向民主,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为中国人也是人,也不仅仅满足吃饭就够了。中国人的政治权利意识必然觉醒。一但这个日子到来,共产党的仅仅靠给人民画GDP大饼,而压制剥夺人民政治权利的政策就失灵了。
从人民的角度看,中国未来民主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性质?也就是,姑且不谈内容是什么,中国人未来的精神,倚于何处,哲学,自然神,还是宗教的上帝?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看:文化史,现代和今后的发展。
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上看,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主要是儒家学说。虽然佛教从东汉起由印度传入中国,中国的读书人自己又发展出禅宗,但这些在精神层次更高于儒家的理论,毕竟没有到家入户晓的程度。所以,人民最基本的信仰,还是儒家学说。
在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被接受的一个在信仰层次的原因,就是它也基于学说,而不是宗教的神。这一点恰恰于中国人多数的理解一致。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比中国儒家学说的强大的方面在于,它基于西方的哲学,既,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它引进了逻辑,分析的思维方法,所以理论形式更彻底,更清晰,也更有说服力。难怪中国传统文化一遇到西学就失败,不是没有道理。中国文化缺乏能与西学对抗的理论形式工具和思维标准。
在最近不到半个世纪时间,马克思主义被证明其实是西方文化中的"低级产品",其水平处于伪劣一类"洋糟粕"。因为中国人在鸦片战争时,被西方的老师欺负,所以急不择路,跟着邻居俄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还以为是唯一的世上宝贝。
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普世价值时代。东西方的交流已经不是困难。虽然中共一直企图继续愚弄民众,毕竟它不能一手遮天了。从国民思维方式的发展来说,民族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提高。这些因素,一切从事民主理论工作的人都需关注和考虑。
什么样的体系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基石?传统文化,西方哲学,科学的自然神观,宗教,都将在将来的新文化中扮演一个角色。但具体的角色分配,完全取决于民主理论家的智慧和对国民的理解,过于超前,或过于落后,都要延迟中国民主前进的步伐。
D中国人的“四大感觉”
出国久了,经常接触老外,自己不知不觉,从里到外,也成了“半个”老外了。早晨一咕噜爬起来,自忖到,不对呀,咱中国的“本”,都哪里去了?思前想后,发觉中国人,仅就思维习惯来说,确是跟外国人有许多不同的。按照国民的爱用数字习惯,如“四大发明”,“四大自由”等, 我就叫他“四大思维”了。
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我提出过中国人是一个“感性民族”。感性的人,其实有很多好处。没有贬义地说,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感性化”的(我还注意到,越漂亮的女孩,越“感性化”- 如果不算喜怒无常的话),当然还有孩子们。也许对女子和孩子来说,感性化是个优点,不是缺点。如她们,善良简单,
乐于助人,热爱小动物,感情丰富,脆弱多情,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 不象男人那样老谋深算两面三刀阴险毒辣。她们的世界,就是迪斯尼乐园的世界,就是七个小矮人的世界,就是“爱莉斯在游乐园”的世界 - 那时多么纯真美好,如蓝天上白云自然飞翔一样的世界(在陈光诚在医院流泪时,我对他有似乎同样的感觉)。但涉及到一个群体上,一个民族的认识能力,思维成熟,的发展史上,就是两码事了。
中国虽说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有四千八百年以上,是没有跟任何“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听到“科学”,“民主”的词,还没有二百年的历史。加上本身自身的傲慢,虽然世界上百分之95以上的国家,都进入到“普世价值”的世界了,到了今天,中国大地仍然没有真正的科学与民主。也可以说,中国,在现代世界的人眼里,还刚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baby”阶段(不用理会有老外说,中国的政治还是“石器时代”的话)。我们都爱国,是因为baby的可爱不?
爱baby,就希望他干净,健康的成长,就要帮助他作清洁工作。所以,我总结了中国人四种特有的思维习惯,叫他“四大思维习惯“:
1忍
2见好就收
3难得糊涂
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四大思维习惯”的特点,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事理,没有理性的根据。
1忍
忍,是在自己处在不情愿的时候,不表现出来。忍,是对自己感觉的一种遏制。如果解释“忍”为耐心,则“忍”还有可取之处。但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忍,是不去追求或想明白,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而是单纯地从自己的感觉上遵守这一意识,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
举个简单的与外国人作邻居产生纠纷的例子。当一个中国家庭在自己的后院种菜时,芽刚出来,邻居找上门了。告诉你按照镇上的规定,你不得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你和颜悦色的说,我会遵守这个制度,但你心里想的的是等菜收获后再拆。过了二个月,邻居又找上门了,说,如果你不拆掉菜园,就要被起诉。你心里想,我已经一直友好忍让着,你们还得寸进尺了,吓唬谁呀?再说再有二个月,我的菜就能吃了。又一个月过去了,眼看自己的菜成熟在望,你接到了法院的传票,不得不去法院申诉。申诉结果,当然是你全错,法院判你按期拆掉并罚款。结果是既丢了菜园,又遭受损失,还得罪了邻居,不得不考虑卖房搬家,因为自觉在邻居眼里很丢人。
凡是忍,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味忍下去。强忍自己的结果,就是感觉的爆发,走极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外国人的文化不同,他们并不懂,或懂但不欣赏和按照,中国文化的方式办事。我们经常听到这种抱怨的声音,“XX不给中国人面子”,“XX得寸进尺”。这种愚蠢的语言,足以证明了自己知识的狭隘,自己不懂自己所处的中国文化的“庐山真面目”。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主流西方文化,从根本上看是“理性”为主。无论办什么事,都以章法行事。他们没有从思维概念高度,或信仰的根本上,所谓“知行”分裂的问题。中国人认为“知行统一”,是一件如何了不起的事。在西方人听来,“知行统一”,如同说“吃饭消化统一”一样。这就是“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
黑格尔在谈他的历史观时,讲过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从孩童时代到成人的过程;一个民族的思维成熟历史,从单一到复杂,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整个人类文明作为其先导的哲学思辩的发展史,从简单的提问“什么是世界的本质”,到认识到世界本质的多样化复杂结构 - 都有一个相同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忍”的感念的重要位置,无疑为中华民族尚处在思维成熟过程中的“感性阶段”,提供了无庸置疑的证据。
2见好就收
什么叫“见好就收”?就是占了点便宜赶快跑吧。犹如炒股票,有钱赚了,赶紧卖掉。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背景就是,所作得事情,自己是不清楚其根本是怎样的。也就是说,此事本身就是冒险。正犹如作“短线”的这种炒股票方法,从来不可能有大的收益(巴菲特从来不“炒”股票,而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作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对此事的本质认识,仅凭感觉行事,本身就怀有“瞎猫想撞上死耗子”的侥幸心理,就可能有危险。
“六四”,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海外的民运人士胡平,对六四经验教训作的总结,得出了,学生没有“见好就收”,是造成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民运的理论人物都是如此认识,可见中国人凭感觉思维的简单逻辑,实在有很大的市场。
感觉是变换莫测的,而且因人而异。根本不可能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活动中,行动的准则。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如果以此为行为依据,对一个人的潜在危害,还是小的。比较起对一个集体的政治策略的制定,仅凭借感觉,则会造成极大的错误,如六四。
“见好就收”想法的本质问题,是不去或不懂,探究事物的本质原因,不会使用分析的方法。一句话,不知道理性的重要,也认识不到此种思维的“感性根基”。感性是人的本能。“见好就收”,如同“忍”一样,是一种“盲目的”对人本能的“克制”。任何仅依赖自我感觉的行为,都是动物最初级的本能,而不是“人”所应该奉行的。人是“理智”的动物。思维成熟的人,必须是理性化的人。也就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利用人类思维文明发展的成果,用分析方法,逻辑,事实等的综合运用,来得出自己行为的指南。
我只希望国民通过对六四的总结,不仅找出“失鱼”的原因,而且从思维方法的更高层次,认识到如何打“渔”的方法。从“鱼”的损失,到改进“渔”的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没有“数条鱼”损失的代价,人们一般不可能认识到改进“渔”的方法。感性的多次重复,才使人类认识到理性的重要,这就是所谓“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黑格尔的看法是对的:一个人心智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的认识水平逐渐深化的过程,也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思维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国人历史上所处的“感性思维的认识阶段”,不过是整个人类思维文明历史中的一个缩影。越过这个人的本能“感性认识的坎”,理性认识阶段就到来了。中国国民的理性认识的出现,会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变化。
3 为什么中国人说“难得糊涂”?
国民的好奇心很强。隔壁王二麻子如果家里有点事,不消一刻就能在街头巷尾传遍。你说这是人的
本性,如同西谚所说:"Curiosity kills the cat",但中国人又有另一大心态,既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谁要“刨根问底”,一般就会被认为与精神病者无异。岂止国民反对凡事刨根问底,许多家庭干脆挂起了“免战牌”,叫“难得糊涂”。
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如果对不明白的事问大人,顶多可以问一次。如果再问,得到的答案不是“吃饱了撑的”(习太子看来也是这么过来的),便是一顿呵斥,非令你感到非要“禁若寒蝉”不可。
我党的总设计师同志,看来也是精通这套路,用他的话叫“不争辩” - “摸着石头过河”,但你要误入深水区淹死了,别告我党,因为早有警告在前("NOT in fine print only")。更不用说,大人们是从不道歉的,所以以“父母官”自称的党,也不道歉 - 无论犯了什么“路线错误”。因为这关系到“面子” - 中国人的第二生命。
如果你问问许多中国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他们会告诉你,中国文化悠悠五千年,无所不包。尽管在鲁迅时代,这种自大已经被他骂的狗血淋头了,但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洋洋自得的感觉,在今天还是比比皆是,不是几代人就消失了的。当然,我指的是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之物,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我古狗了一下,难得糊涂的始作庸者是郑板桥(1693-1765)。他那时正是牛顿的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中国这位却相信糊涂最好。难怪三百年后,英国的炮舰开到家门口时,大清只有派女同胞赤腿站到城墙上:相信英国人的大炮一点火,必定会首先自己爆炸。
故事归故事。但故事,来源与国民的感觉:自我感觉如何。感觉,是对事情的敏感性。但如果要深究,则仅凭感觉明显就不够了。用西方的概念叫:抽象,分析,综合,理性,逻辑,等等。中国人过去不懂这些,现在知道西方人的这些方法了,为了表示不甘落后,说我们“祖上”其实也有。
中国人不懂得抽象思维,不会综合分析,例子比比皆是。如在一切“应用符号”的领域,象语言,数学,音乐三大领域,不用说历法,中医中药了。在这种仅仅凭借“感觉思维”的国民中,在不知道“追求真理,科学,客观世界”等概念的文化中,如何能“不糊涂”呢?
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不首先铲除“难得糊涂”的认识态度,不深入学习西方的思维逻辑,中国的民族很难变成一个“理性的民族”。中国人说,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看是,“难得糊涂”只能使中国成为 - “形体的巨人,认识能力的侏儒”。
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后,中国的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这样介绍的。“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萧何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
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表面上,这个典故说的是统治者们争权夺利,但你可从其中看出中国人的一个本性:“判断凭借感觉,变化无常,自相矛盾”。
中国人不会对事物的抽象,不知道如何产生逻辑结果,如西方哲人科学家那样,关键是中国人缺乏的“分析”的能力。没有分析,就不可能对事物的深刻了解,只能停留在感觉的笼统认识之中,无法上升到理性,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举例来说,在很多领域,欲进行分析和推理,必须“简化事物”,用“符号”来代表对象,才能方便下一步的研究。如数学,音乐,语言,天文历法,医学等等。中国人的分析无法深入,首先无法形成符号,不能抽象,所以无法思考深入。到了思想和世界观的范围,缺乏分析,表现为“没产生原则的能力”,更谈不上理解“原则”,奉原则为座右铭。没有抽象分析能力,甚至很难产生想象力,这就是中国本土没有宗教产生的原因。
缺乏理性认识的集体,只有依赖动物的感觉本能,处于外界的环境中。这就是这个集体认识能力的事实。不论中国人在其他文化产生出什么样的花样,从哲学认知的角度看,这个集体非常幼稚。因为它所依赖的感觉的判断,经常变化,自相矛盾的时候非常正常,因为没有什么叫做“逻辑前后一致”的概念。一句话,没有原则可以遵循。
中国要想真正的崛起,集体认知能力的必须提高,必须完成从“感性民族”,向“理性民族”的进步。仅仅凭借形体硕大是无法长久的。这个集体关键要增强“脑容量”,而不仅仅是欣赏自己的“小聪明”的感觉。
恐龙曾经在地球上横行一时,但他终于绝迹了,而让位于“脑容量”更大的动物 - 类人猿。人类的竞争,最终也是“脑容量”的胜利 - 这个新的“脑容量”,叫作“理性”。
E精细-中国文化的大敌还是无知?
对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朦胧美”,提出过许多质疑。中国人给出了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算“不需要论”,或“独辟蹊径”论。从半个世纪前的“新儒家”们,到今天我们团队的网友,都是“一脉相承”地解释。言下之意,中国人不屑如此。我的看法是,中国人不懂如此。
具体地说,祖宗不懂“量”对“质”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辩证法,被称为“朴素的辩证法”的原因(这个词还是蛮对的)。如果您以为我这是笑话中国古人,就大错特错了。人类的思维认知能力,都是如此发展过来的。在古希腊,有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力特的原子论,巴门尼德的“一”论。都是文学与辩论陈述不分,都是寥寥几句,还多是后人伪造,跟中国的情形差不多。
关键是后来。是从苏格拉底以后,尤其是近代的第一人,法国的笛卡尔开始。也就是说,西人摸索出怎样将朦胧的复杂的问题,精简量化到适于解决的程度,是经过了近二千年的探索,才找到这一条路。当然也不是笛一蹴而就一手造成了科学的基础。早先的亚氏的形式逻辑,欧几里德的公理系统等,都是铺垫工作。
这个人类集体思维成熟与应用的过程,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共产党一句“分析的象洋葱剥皮一样”就打发了。其实共产党自己对西方民选领导人的“资产阶级代理人”之说,才是最可笑的随意结论。
不懂得这个过程,就不会虚心学习。思想理论就会永远沉浸在抛售“新概念”的阶段(如果有的话)。而这正是思维浅薄和幼稚的表现。认识到仅仅靠吃祖宗饭是不够的,实在是中国知识学人思维认识进步的前提。
F中国魂之变 - 从“感性民族”迈向“理性民族”
什么是魂呢?就是精神意志。人,有一个魂,而只有人才有魂,动物没有魂。一个集体,也有一个魂。一个民族的魂,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意志。当看到某人行为不正常,人们就会说,此人看似“失魂落魄”的样子,或变成了“行尸走肉”,与动物无异。一个民族也有“失魂落魄”的时候。
我认为,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到二十世纪中叶,一百年,是中华民族的“魂飞丧胆”的时期。
民族魂的失落,首先表现在受世界列强的欺辱。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的魂,既精神意识,在外来的西方理性文化的进攻面前,不堪一击败下阵来。一切祖宗文化留下的东西,都不管用了。中国民族到了“病笃乱投医”的紧急关头。不管什么外来思想意识,只要能救中国,就“拿来”。中国的近邻俄国搞了“苏维埃革命”,鼓动无产阶级造反成功了,中国一帮人也自然跟着学起来。这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他们为什么得到了当时全国多数人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其实没人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到底是什么,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原因,是全民族急于摆脱中国当时的失魂落魄的状态。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共产党为自己,成功地打下了天下,也在客观上也使中国摆脱了受外国欺负的境地。
二十世纪中,中国人魂的恢复,作为第一步,自信,又开始回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中国人对毛泽东仍然崇拜的原因。因为在民族文化中,毛泽东已经有了“神”的地位(方绍伟:茅于轼“把毛还原”错在哪?)。
天下没用白吃的午餐。中国人对“偏执理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源于自己文化对外来西方主流的“理性文化”的陌生。中国人魂中“感性本能”,在“救国”于危难的关头,不可能仔细全面地审视理性文化的全部。如同当年德国人对极端“右翼”的希特勒的偏执思想缺乏认识,而急于想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带来的屈辱,民族的失落感,造成了选择了希特勒的领导。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左翼”的偏执理性的选择,也使中国人从那时开始,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迄今为止,不少于一亿中国人的非正常死亡。
我认为,中国魂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信心,想象力和理想。中华民族是具有想象力的民族,中国文化中有不少神话故事就是证明。今日的共产党,不能给中国人丝毫的自信心了。从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王立军,知识分子代表方励之,到下层盲人陈光诚,与最高层,薄熙来,习近平等有一点是共同的:美国是天堂。美国代表地球上,正义,良知,和教育最完美的国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证明有很多糟粕。今日,共产党极端主义这一套,也过时了。它无论提出什么“新概念”,已经不能给中国人任何新的想象力(习近平又开始提令人反胃的“共产主义理想”了)。很明显,中国人的魂,中华民族的魂必须找寻新的基点。这个基点,不能像古老的神话一样,单凭想象,如中国今日的“什么功”一样。
这个新的基点,只能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精髓:全面的理性成果的继承。抛弃一切偏执的观念。这就是:公民社会 = 理智国民,普世价值 = 人类理性 - 一个新的“中国魂”。
G中国的“四大块”问题
日前写了个“中国四大思维习惯”的小文,对国人喜好数字的兴致好像还没尽。所以想写点别的,想起了我国几个“大军区”的传统。所以这里的题目就叫“四大块”。
它们是:共产党,大众,知识分子和传统文化。
不是“洪同县里无好人”,但它们确是各有各的问题。让我们把儿童“好人坏人”,“非黑既白”这些简单幼稚的思维方式,先放到一边。中国是个大国,是个“大历史”国,是个“大人太多”的国家,是个自大不愿了解西方的国家 - 幸好,还不是个世界上的“大坏蛋”。经管是个共产党国家。
中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我的看法,共产党占60%。所以将共产党“改掉”,是第一位的问题。但要以为中国的全部问题都在共产党,以为共产党一倒台,象其他东欧,苏联前共产党国家那样,中国就进入“太平盛世”了,脑袋就太简单了。
中国大众中的“素质”问题(不开玩笑),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民众急需民主,文明的教育。没有这些,中国走向“公民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中国的“天下大乱”倒可能。我认为,中国大众的问题占25% - 中国总问题的四分之一。
下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问题,大约占10%。历史的影响,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改变的。没有一场真正的中国文化的大讨论,中国总要背着历史糟粕的包袱无疑。它必然阻挠中国的民主和文明前行。
最后,知识份子的问题,占全部问题最后的5%。这部分人数不多,但是“庙小神灵大”。看看共产党的“狗头军师”们,是不是都是这些人。他们自以为他们比大众聪明,给当权者出各种“馊点子”。他们殊不知,在政治理解力上,他们的智力绝不在普通人之上。他们之所以爬上高位,被“钦点”,多半是因为“学术”成就(造假的不算)。
而学术研究,既使是“政治学”专业的,都与实际的政治智慧,是两码事。这也就是西方政府总统的选举,从来没有一个学历的规定的原因(卡特原是个卖花生的,里根是电影演员出身等)。
中国是世界上问题最多的国家,因而也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国家。克服了这些主要问题,就是一个终于使中国人可以真正引以骄傲的国家。
G自由与真理
我在前一篇小文谈到,科学的本质是自由。有的人反对说,科学的本质是真理。我
认为有必要再做一说明。
科学一词来自拉丁语,本意指得是“知识”(Science from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所以对科学的定义,就是对知识的定义。
什么是知识呢?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产生了两大派。用后来哲学家的说法,叫
做“先验”和“经验”的两个派别。前者也等同与“形而上学”,后者也等同与中国
人所说的“实践”一义。
前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图。他继承了前苏格拉底时代“伊历亚学派”,认为世界
的本质是“恒定”的观点;后者最著名的代表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继
承了前苏格拉底时代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在是变化中。因而世界的
本质是“flux”,既,“恒动”。他们的世界观,因此又都影响到他们对“知识”,
即对“真理”的看法。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典型的自然科学代表,是牛顿物理学。它开始于
伽利略的小球抛物线和落体定律的研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特别的地方,在于他将
数学公式与观测实验结合起来了。同样的还有开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的研究。他们
的方法与中国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国神农尝百草,或是祖冲之计算园周律,或
勾股定理的发现等,都没有将“经验数据与数学公式结合起来”。这个结合,就是
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标志。
数学是逻辑的一部分,是对定义,推理,证明等,的“纯粹思维形式数量化”的研
究。凡逻辑,都是指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因而他们是恒定不变的。
如同我们要问“什么是椅子?”,我们是要把握椅子的定义,而不是张三或李四家
的椅子的具体形状。同理,我们要在平面上找一个“真正的三角形”,它的三内角
之合必须等于180度。而这样的三角形,只能在定义中证明,而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人
画出来的三角形。
所以,在严格意义上,知识 = 恒定 = 真理 = 逻辑。而科学(自然科学)的本质,严
格地讲,不能完全等同真理。这就是柏拉图的“形式(Form)”论。它告诉我们,逻
辑或数学的真理性,是根据前提推导出来的,与客观世界的偶然的时间或地点无关。
这也就是旧的科学,不断被新的科学理论所代替的原因。科学的真理性是相对的,
因为它必须基于观察或预测,必须需要证明。因此,科学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真理,
而需要经过人类“经验”的检验。
真正的真理,只有潜在和被发现,两种状态。从这方面看,柏拉图是正确的 - 真理
是永恒不变的。
能发现真理的宇宙万物,只有心灵。永恒不变的发现,必须在“毫无束缚”的情况
下才有可能。心灵的本质就是自由。心灵不仅以自由,为发现科学真理的必要条件,
而是自身的本能。
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就是创新自身 - 所以也是科学的本质。
H性-交流-狼孩民族 我上小学时,是个乖乖仔(广东话),老师还让我当班上的中队长(带二道杠)。一天一个坏家伙在黑板上写了我的名字,“XXX和李小龙结婚...”。这个李小龙当然不是那个叱诧风云的武打英雄,而是我们班新来不久的一个漂亮女孩(我后来才知道,她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作者的女儿)。我进了教室在位子上坐下。看周围男同学对我挤眉弄眼,女同学悟嘴低下头偷笑,好像也没什么感觉,只是“一本正经”地说了句,“老师要上课了,谁写的谁擦掉”之类的话,当然没人承认。而当这个女孩一进教室,同学们轰笑起来,她的脸立刻红了....从那件事,我后来就形成了一个的认识 - 女孩对性,如同男孩对理智,都远比同龄对方成熟要早。
其实,认识到自己的性特征 - 如一个女孩某时开始吃惊地认识到,自己己经变成一个女人了- 不是性本能发展的高峰,直到自身与异性开始交流。同样,理性,在一个人大脑思维成熟过程中悄然而至后,也不是大脑功能的最高阶段,直到思维意识到必须跳出自身的局限,既发现“悟性”的存在。
没有突破自身,移情到他物的阶段,不可能达到自身功能的顶峰 - 不论是性别,还是理智,都是如此,这就是交流的重要。理智本身,或理性,是一个纯粹逻辑的过程。如果理智能解决一切,人类的未来就是机器人的天下了,人本身必然退化了。
正是因为理性不足以导致发明创造,所以必须由大脑功能最高阶段,悟性,来解决。悟性的本能是产生新产品。
但一切悟性的发明创造,必须合乎理性的检验,必须符合逻辑的过程。换句话说,明天的一切,必须来自今天,并能接受今天的检验,和今天并不矛盾。这就是科学和哲学与玄学的界限。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师傅”,自称自己是“宇宙的佛祖”。
可以。但这位师傅必须说明,他那个“宇宙的佛祖”,是怎样由今天的“地球人”变成的。如果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则是个骗子无疑。由此可以引出一个骗子定律:如果作骗子,就作个大骗子。因为假话说的越大,越难识破。
交流的双方,必须有联系。不论是男女之间的交流,还是理性和悟性之间的交流。交流的规则是如此,但如果根本不交流,则几乎等于白痴。这在性方面,在理智上,都是如此。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群人也是如此。都听说过印度有个“狼孩”的故事。狼孩,最终被再收入到人类社会,其智力不超过学龄前儿童,但却有如同狼一样的野外生存能力。
中国五千年历史,和其地理位置,和西方有高原大漠海洋之隔。不算意大利立窦玛教父17世纪来到中国传教开始,中国人大规模地知道西方世界,不过是从19世纪中页开始。中国人又由于自夸自己的“狼窝”环境是如此之好,从不认真虚心地,象日本人那样,归入科学文明社会好好学习。结果中国人一直学不进真正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从这个意义上,中国是个“狼孩民族”无疑。
交流而不守规则是危险的,但认识不到自己没有交流的历史,本身就是“狼娃”。
I小议国民的思维方式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发觉知识也是如此。近来由于被几个理科大将骂的不敢出门了,干脆阿Q一回:凡挨骂必有道理。于是关起门来开始恶补数理和德语。原来二外学过一点法语和德语,多年不用都还给老师了。现在再检起来按理不应该费劲,可是还是忙得我汗流浃背。别的不提,光德语的代词就有四种变化,人称,性别,单复数,主宾。我心里暗骂,德国鬼子真是吃饱了撑的!据说同属斯拉夫语系的俄语更有6种变格。我从未接触过俄语,但我心里真是庆幸老妈生自我时没有再往东北方走一百里。否则的话,我真怀疑我是否要一辈子在六种变格中奋斗终生了。
还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宗发明的方块字好。不但没什么鬼变格,还让你在糊里糊涂中,不仅不觉得受罪,反而觉得一中"朦胧美"。比如,“香稻拙(啄)余鹦鹉粒,碧梧嬉(栖)老凤凰枝”一句。古人不懂什么语法,也没有什么语法限制。今人也没有什么人指责古人的诗句语法错误。但不用说,你大概是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虽然你可能连这句话的主谓宾都分不清。
中国人看来不仅不反对模糊,而且讨厌清晰。在创造汉字时中国人这种特性就表现的很明确了。老外经常纳闷,那么不确定,搞错了怎么办?在春秋战国时,不就有“举烛”二字获龙心大悦的先例吗?中国人民的领袖,皇帝先生讨厌法律。儒家不是说“刑不上大夫”吗?从秦始皇到毛泽东都是的。即使错了,错对又怎么样呢,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这就是中国人的"终级关怀"了,潇洒不?
看来,德国的莱不尼兹可以是计算机逻辑思想的先驱,这个德国鬼子还是微积分的发明人之一,有他们那样的语言就不足为怪了。但是,据说莱氏是山寨了中国的“易经”的结果。
可以总结说,中西之争,不仅是“道德与欲望”之争,不仅是“皇权与民主”之争,不仅是“阴柔与阳刚”之争,而且也是“模糊与明晰”之争。人类的文明发展的历史,不就是在两极中摆来摆去吗?怎么就见得中国人就一定错了呢?
J自然界如何成为文化的研究对象
在上一篇中,我谈到了中国文化主要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他三种主要文化的重心都不在于此。同样,中国文化也缺乏其他文化涉及的一些内容。中国不是没有自然科学的研究。如墨家,还有民间的传说的自然研究者,都有研究自然,机械等的记录。早如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他可能是最早的中医鼻祖了。
中国没有的是“纯粹自然研究的兴趣”。没有不为实用,不为(商业)利益,而完全出于人类追求精神自由探索的研究,象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一样。这个缺少是不奇怪的。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中国读书人的人生目的,就是儒家总结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里没有“研究自然”这一项。这里读书人的最高人生目的,就是“平天下”了。一个书生怎能“平天下”?除非他(她)不能
只当书生,而习武和学会“厚黑学”,象古今的秦始皇一样。但就读书谋划本身,就可以耗费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多数中国的读书人找到“平天下”的方法就是获得统治者的赏识。或者叫“卖身投敌”了。中国读书人的这个传统,恐怕从春秋战国时的苏秦张仪的“纵横捭合”就开始了。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不也带者弟子们东奔西跑,为找遍可以投靠的国君惶惶不可终日吗?
到了近代,毛泽东更是整治知识分子的集大成者。毛泽东说,知识分子是“毛”,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毛抓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短处,所以半个世纪以来,利用知识分子,然后整得知识分子象狗一样。毛泽东在整人上是良心大大地坏了,当然知识分子只是他的开杀戒的小菜之一。但究其中国知识分子本身,是否也“可怜之人必有可卑之处”呢?我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缺乏象西方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是主要原因之一。
知识分子的独立的人格从哪里来?它必须是从自己本身的兴趣出发,发挥人的独立自由的精神探索,在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中,才能得到,如同西方同行一样。中国知识分子不是缺乏“自由派”人士,老庄道家,遁退江湖,隐迹山林,行为相同。但问题在于,他们藏了起来干什么?不是“无为”(当然也意味着时来运转时“无不为”)就完了,而是继续在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交流,并把研究的成果一代代的传下去。中国的读书人爱玩“孤胆英雄”,缺乏团队精神,看来从祖上就开始了。中国今天的乒乓球打的好,足球踢不好看来是有原因的。尤其是爷们们差劲,女士们就好些(女排是个例子)。
中国读书人的这种依附心态,直到今日还在倍受利用。中共左一个“百人计划”,右一个“长江工程”都是抓住了这些受传统思想束缚头脑的读书人心理。中共明白,既然这些书呆子的最高目的是“平天下”,那么使他们听指挥,给个什么官,他们一定屁颠屁颠地立马乐意抛弃自己多年的专业,而成为专制政权的鹰犬。或用你的专业为专制政权服务,或给你个官为专制政权服务,二种手段一个目的。只要你不懂西学的精华,只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你就是一个征集的对象,或更干脆,你就会主动跑上去向专制献媚。
中国有今天世界独一无二的专制,必定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支持它的民众。作为民众的思想来源,中国民众必然有担当其头脑作用的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的观念。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看法不改变,中国的专制制度一定会象中国文化一样,摘得人类历史上“最长久”的桂冠而永再史册。
K中国文化的“理”与西方文化的真理的区别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有一个“道”的概念,但没有“真理”的概念。
道,既是理,或叫规律,按照今天的解释。但不可认识,因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讲的清楚。中国人崇拜古人,既然如此,那么就不用管了。那在平时生活中发生争执怎么办?
中国人有五种办法:
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二,大家同意的就是道理,或叫“天意”;
三,只要自圆其说既可,既,听起来有道理;
四,权威说了算,如皇帝,老子等;
五,古人说了算。
这么多标准,照这么说来,有理没理也不重要了?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会自然问到。答:是的。在中国,关键是利益,它决定一切。理,经常就是作个样子。中国人概念中,没有什么宗教意识,自然也没有神圣的观念,所以“差不多”就行了,“难得糊涂”,这些观念,占了生活中的大部分中国人的意识。
这个理的地位,既然在中国的读书人那里都不当回事,老百姓不当回事太正常了。所以在中国,靠势力的恶霸,处处皆是。民间到处有,全国的皇帝自己也是。加上中国的等级社会结构,欺负人的事经常发生。人们干脆认为,成为“人上人”是自己努力的目标:将自己欺负的人不断增加,欺负自己的人不断减少。最终成为皇帝 - 如果论到自己的话。这就是老百姓历来怕“乱”的原因。一个大土匪,比遍地小土匪,好的多。进贡的“量”如果还能忍受,进贡的次数起码少多了。
西方人,从古希腊的哲人开始,认为世界存在者“真理”这么一样东西。这个真理有如下这些特征:
1真理是客观的(与人的看法无关)
2真理是抽象的形式(数学或逻辑)
3真理是新发现的事实(如进化论,地球板块说,太阳中心论等)
4真理是可以认识的
5真理值得人献出生命来追求
在这种认识下,西方人先有了宗教,然后是哲学,最后是科学,以至今天。在过去的五百年来,西方人凭借科学的力量,将世界其他文化打的落花流水。科学的得意忘形,造成了危害也渐渐显现出来,如大气转暖,环境生态的破坏,自然传统能源的枯竭等。
如同西方五百年前开始的资本主义,它当初的疯狂一样,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一定灭亡。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说,西方的文化出了问题,还是我们中国古人的“大同世界”更和谐,更人性化。这就是我们习主席所谓“伟大的民族复兴”,寄托的希望。但我的问题是,中国也许有民族复兴的那一天,但我们是否还得首先从西方的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真理观ABC”,学起?
易经-中国人的古老魔方
我在"人类研究一与多历史的二面观"小文里,批评了中国文化中缺少分析的思想,没有对"多"的研究。
网友不以为然,认为易经就是对"多"的"研究",只是后人不懂,才仅用来算卦。我知道网友有越老越好的"祖宗崇拜症",与是查了一下易经的家谱。从伏羲追到河图到龙马,最后找到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氏中止。这位老妈已是处在中国石器时代中晚期了(与我们现在的专制政治同龄)。如果没有人找再到更古老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教育读物壁画化石,我估计我已经稳操胜卷了。
就这个易经来说,它是一套长短不一的符号,由一开始叠加,如,2,4,8....最后到64,来表示变化。古人用来算卦,认为它是代表各种人类所知的事件,求神保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儒家推崇易经为六经之首,看到它对中国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也是可以理解。因为那时易经所代表的封建迷信神秘思想的原因。很难理解的是,五千年后的中国人,经过科学的启蒙,文明进化论的教育,最少也是大学生的学历,今天居然与那时候的古人对易经的看法别无二置,启不怪哉!
如果讲变化,64卦就不得了了?这使我想起了我给小侄子买的魔方玩具。魔方是匈牙利一个教授于70年代发明。开始是三阶,后来发展到七阶。魔方有多少次变化呢?三阶的,可达10的20次方。七阶的,可达10的160次方。与64卦相比,易经的变化不够个零头,我也没听到匈牙利人如何吹嘘。怎么中国人发明的智力玩具,以今天的眼光看,就如此不得了呢?
是不是莱布尼兹的计算机二进制思想,也是山寨易经的?德国人大概至今不承认。我已经告诉了网友,既然他是学理工的,用易经指导,党委托他指导造十艘航母,冲到欧洲,看德国人敢不给版税?还可以一报当年八国联军之仇!
这才是中国魔方-易经-的力量。
L再谈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这个词是个洋玩意。在祖宗那里,没有这个词。在祖宗那里传下来的,中国人是如何思维呢?中国古人说,“道”是最高的。
道,在老子那里,不可说。如果说出来,就不是道了:“道之道非常道”。但在《周易》中又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这就是道的两个方向发展的开始,既,天道和人道。孔子继承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认为道是历史规律,不可抗拒:“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孔子所说的“道 ”,也是“中庸之道”,又是一种方法,既人道的部分。到了西汉,董仲舒认为,道是天没错,但这个天是有意志的,所以有了“天人感应”的说法。他的“三纲五常”,从天到人,确立了一套思想,将天道与人道结合起来,为社会管理,为朝廷所采用。从此以后,奠定了儒家的学术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学术只有为政治服务了,才得宠成为“一花独放”。道的解释,到了北宋周敦颐,成了“理”的概念。然后经过“二程”,经弟弟程颢为朱熹发展为“外在的理”。经哥哥程颐,被陆九渊,王阳明继承,发展为“心”的哲学。明清后来的哲学家如黄宗羲,王夫之等,基本以理学为主,并逐步走向唯物的方向“经验主义”,注重气而非理。加上官方的对理学的支持,使而心学一派则是处在偏旁地位。从模糊的天地,发展到从天道到人道,社会行为规范的变化过程。
从以上简洁勾画中,中国哲学最重要的范畴,道,的概念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人思维的一种倾向:一种倾向或趋势的演变,而没有逐步清晰每个概念的含义,抽象出形式和内容的部分。然后再由寻找本体的“什么是规律?”讨论,再上升到认识论的“如何知道?”的讨论。当然,这都是与西方哲学发展比较的结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地中海地区的民族,在大约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出如此的哲学,并导致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其他民族都没作到,中华民族不过是其中之一,非常正常。
哲学不同,思维方法就会不同。中国人没有注意思维方法的概念,也就不会刻意去追求思维方法的正确。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所谓“道理”,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这个“理”,根据是什么呢?根据下列四个方面:
一,根据中庸的原则。如六四,有人说,学生不懂“见好就收”,所以导致屠杀。
二,根据权威的原则。例如古人说,当局说,父母说等。
三,根据“感情”的原则。如某人或某事,作的“无情无义”,作为是非的标准。
四,根据利益的原则。对我有利就拥护,否则就反对。
除此传统文化造成的思维方式落后的原因之外,中国共产党在六十年统治期间,将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思维的糙粕,硬性塞到中国人的头脑中。使得中国人不仅不能全面正确地知道什么是事实,而且也不知如何思考,怎样去发现事实,更不用说真理了。
西方思维方法的精华在于,它不依赖于思维“内容”,而仅凭思维“形式”,就可判断思维的结果,推理,是否正确。
例如,在三段论中,所有的A都是B,如果C是A,C必定是B。再比如,所有人类历史上极端意识形态的党派都要灭亡。他们的特点,都是用一部分人类反对另一部分人类。法西斯是用一个种族反对另一种族,共产党用一些阶级反对另外一些阶级。所以共产党和法西斯都是人类历史上极端意识形态的党派。因此,共产党和法西斯都要灭亡。
在中国人民的争取民主的过程中,今后迟早要补上西方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一课。没有全民族的思维方式进步,中国的崛起是空谈。
M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圆”-小谈西方文化的精华:“事实与逻辑”
在我与网友关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神的争论中,网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忽略其他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如中国文化,是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考虑到五大也这样想,也许还有其他朋友持同样意见,我想应该作一个解释。
当柏拉图当年创办他的学院时,他的弟子之一是亚里士多德。他们师徒本来关系密切,后来发展到学术观点上“水火不容”,以至后者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是有原因的。(我孤陋寡闻,五大能不能提供一个中国师徒“学术反目”,但又都是大儒的故事?这样才能称得上“交锋”,既,“思辩”)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是因为他们“概括”了人类思维的领域,全部所需知识所需要的方法。简单的说,一个叫关于“原则”的研究,另一个叫关于“事实”的研究。如果你能发现世界上还有除此以外的事物需要研究,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这样的发现,是近代的事情。此是题外话。
“原则研究”的精髓是:从已知的前提中,揭示和推导出潜在的定理。“事实研究”的精髓是:在偶然的条件下,发现未知的事实。
举例来说。比如前者,如果“追求幸福是人的权力”,你可以作出结论,那么“人一定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人也一定拥有财产权利”,等等。后者的例子,历法的制定与孕妇分娩,是完全无联系的不同的知识。如欲懂得,需要分别学习。
关于各种文化的知识,如同“盲人模象”的努力一样,是关于一个事实,什么是文化?等,的知识。如欲懂得,需要分别学习。这也叫作“归纳逻辑”,既,从有限的(偶然)事物中,分别了解各个知识的内容。在做了这样“充分数量”的了解之后,你就可以抽象出一个关于“什么是文化?”,的道理(原则)。这种归纳后的抽象,可以看成“初级抽象”,因为它们“仅仅”来自不同和众多的事实。为什么称事实是“偶然”的呢?因为一切事实,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你发现或感受它们,是你“恰巧”在那个时间和那个地点,存在在那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植物学,分类学,地质学,物理学等等,都是类似性质的知识。
那么柏拉图的“原则论”,既“形式(Form)”,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发现的求知规律,既,“通过事实寻找知识”,有什么本质地不同呢?简言之,柏拉图代表了人类寻求“必然知识”的最高成就。柏氏的“形式研究”,是“高级的抽象”。高级在什么地方?你一定问。柏拉图的“原则/形式”思想,不是“直接从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如同亚里士多德发现的物理学的知识一样。它是从上面所说的“初级抽象中”,“再次抽象”出来的,所以我称之为“高级抽象”。它的源泉是思维概念本身,而不再是事实本身。柏拉图所用的方法,是“思辩”,是“辩证法”(不要混淆与毛泽东的“辩证法”),是从“原则再到原则”的过程。只有在调查事实的时候,我们需要大量反复的求证,例子越多越好。而到了“高级抽象”,对方法的要求是遵循规则,如公理原则。至此,可以将二人的区别,看成“两股道上跑的车”。对柏拉图的地位,在西方知识群体中,“稍微”高于亚里士多德,我理解,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怀海德说,西方二千年的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释。
我们的网友,坚持“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主要是将西方文化的知识成果,理解为精华全部类似亚里士多德仅仅在一些学科领域的发现了,而不理解柏拉图思想在人类文明中的意义。我希望我回答了“为什么对西方文化的精华的理解,不是文化上“盲人摸象”的问题。
4再谈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圆” - 小谈西方文化的精华:“逻辑与抽象能力” 我在上篇“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园?”一文,简要地谈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如果读过,人们得出“亚里士多德的工作毕竟容易”的结论,就大错特错了。亚里士多德有多么天才,我想通过下面的说明,使人“管中窥豹”,略知一斑。
亚氏是现代科学的开创者。如物理学,植物学,分类学等等。他还同时涉及了许多抽象的问题,如形而上,本体论的问题,道德问题等。亚氏不仅得出对自然观察的规律,如世界由五大因素组成,水土气火和以太,他还总结出他们的因果关系,既,他的著名的“四因说”,既,形式因,物质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在认知研究上,列出了二十一个认识范畴。
但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是逻辑学,也就是形式逻辑。他所创造“形式逻辑”的是第一个逻辑系统,即“三段论”理论。他论述形式逻辑的代表作有《形而上学》和《工具论》。这些名词都是后人编篡他的书后来加的。他本人并没用过。
如果我们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亚氏认识能力的高超之处。他全部逻辑的核心,是“演绎”。他研究逻辑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语言本身就是抽象的,但又可分为“内容和形式”。通过分析单称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肯定,否定,假设等,的语言形式,亚氏又从中抽象出规则,成了后人的“形式逻辑规则”,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后人只是加了“充足理由律”。亚氏的逻辑,直到数理逻辑出现(主要是福雷格,罗素和哥德尔的工作),二千余年,基本无变动。
抽象思维,本来就是困难的。因为它不同于人生具来的感觉,它是理性成熟的标志。从事实中抽象出规则,是困难的第一步。人人天天在用的东西,想想我们的中药铺里有多少种中药需要记忆,世世代代,谁总结归纳过吗?想想我们的语言,有多少偏旁部首,在历史上有人简化整理过吗?亚氏的代表作,物理学,完成了这抽象思维的第一步。
由个别规律,如物理学的规律,再上升抽象出普遍的规律,是抽象困难的第二步。亚氏是从分析语言来完成的。亚氏根据语言的全称,单称,特称,和语气分类,得出了三段论的二十多种形式的规则。
亚氏也讨论道德问题。但他的范围显然适用与一切人。如他认为,道德的标准是“平衡点”:胆小和鲁莽都是极端行为;而勇敢,才是两者的平衡。所以勇敢是美德。
亚氏的抽象能力还不止如此。后人总结他的形而上学篇,他称之为“第一哲学”,“最高程度的抽象”,讨论了哲学的范畴,如物质,形式,潜在,现实等。可以看出,亚氏和其老师,柏拉图,确实在学术能力上,双双比翼齐飞。
亚氏的影响对西方思维的影响非常巨大。“ Kant thought that Aristotle had discovered everything there was to know about logic, and the historian of logic Prantl drew the corollary that any logician after Aristotle who said anything new was confused, stupid, or perverse.”。
科学的发展,几十年不变的很少。而思维规律的制定,是以千年为单位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文明的辉煌贡献。
5三谈为什么“外国的月亮圆” - 西方文化的精华:“绝对坐标系”
谈了亚里士多德 - 有点象狗熊给狐狸和猴子分大饼,咬了一口左边,右边又显得大了 -所以,我还得回到柏拉图这里。我理解,柏拉图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的贡献 - 借用网友的词 - 是指出了一个“绝对的坐标系”。因此,他堪称是“巨人里的首领”。
柏拉图的著作,几乎全是对话,除了他描写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的一篇(apology)。柏拉图从不说教式地,自己直接肯定或否定一个观点,象中国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手法。我们只能猜测他的观点,从他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对话中人物和观点的争论中去了解。
柏拉图的核心思想是“形式(理念)”。他认为,这个理念是“绝对的”。那么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意义在于,柏拉图指出,永远不要为眼前迷惑,思维要抽象出永恒的存在。本质藏在背后永远不变。人类文明的方向,基本上是“线性前行”式的发展,坚定地朝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相对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回顾,从他以后两千年来的历史,除了小的挫折和曲折,不能不承认柏拉图的远见。在这样的思想下,西方世界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感。一代一代人有自己这代人的责任。他们努力促使文明的进步,促使科学发展。他们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观,是不断前进,朝向自己的目标. 而不是在原地循环。后来西方社会的科学“统一思想”,如,牛顿统一了地上和天上的力学的规律,从苹果落地到行星运动,麦克思韦八个方程式,对电磁力统一的描述,希尔伯特的“数学计划”的企图,爱因思坦对物理学上,低速运动和高速运动,用相对论的统一,我们今天天体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大一统”理论的努力 - 都是柏拉图哲学“绝对理念”的体现。更不用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西方世界的许多根本信仰,如“简洁的美”,“数学的美”,“终极思想”,“无限逼近”,“人的幸福,自由,权利,法律”等定义,这些概念,都来源于柏拉图的“理念”。当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在其中,如“四因说”。
总之,绝对的观念,统一的观念,美的观念,永恒的观念,正义的观念,道德和法律的定义,与“人的本性”一切有关的观念 - 都来自于柏拉图。回想西方社会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飞速变化,其他古老文明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其中,在其裹胁下“不情愿”地前行,我们就越发感觉到柏拉图思想的力量。柏拉图用自己的“理念”作杠杆,横空支起了整个人类的文明的大桥。
6绝学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作为新哲学的绝学,必然要继承古典哲学行而上研究的一贯传统。它必须能够不仅为自然科学指出方向,而且也为社会科学的各个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我看来,绝学的研究,对中国政治和历史领域的贡献,在起码这三个方面可供参考:1新理论的基础;2整合的观念;3推动社会加速变化。
首先来看,绝学如何为新的理论服务。中国近年来对思想领域研究,有很多新的理论成果。就我所知,其中一个是“炎黄春秋”杂志编辑吴思提出的“血酬定律”。
血酬定律的中心思想,是说“暴力集团”,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集团,从人类作为集体而存在时就存在,并以暴力作为赌注,获取生产集团的经济创造,作为回报。我知道,实际上,在一些动物中,科学家已经发现,在捕猎时也会形成“暴力集团”,来追逐猎物,以求更多的战利品,如海豚,豹子等。吴思将这条定律,从人类的茹毛饮血时代,一直引伸到中国今天的国家政权专制行为,非常发人深省。从学术的角度看,血酬定律并非无懈可击,但我看到它明显地缺乏一个哲学基础 - 而绝学正可担当此任。
从绝学的角度看,人,作为高级范例,本身是由二部分组成:普通范例和思维。人本身具有普通范例的部分,如同动物一样。人的“兽性”部分,是在思维的功能下,在社会的文化发展中逐渐去掉的,如果文明的进化发展正常。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总是如此。这样就可以解释希特勒的行为,和日本兵“南京大屠杀”的兽性原因。这就是在血酬定律下,人性丧失,兽性成灾的暴力集团行为的缘由。
接下来,绝学如何体现“整合观念”?人类从上个世纪以来(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黑格尔那里),基本对社会的治理是“分层”的思想脉络。在本世纪二大思潮,法西斯和共产党这二个带极端的意识的党派那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是,用“社会的一部分人残杀另一部分人”。即使是在欧美的民主社会里,很多人被称为“中产阶级”,也是受这种思想影响的痕迹。在中国,当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不论他是否做了),他似乎感到了中共一贯将社会分为阶级的问题,而试图从一个“社会整体的角度”看问题。当然他不可能有从历史角度和哲学上认知的能力。绝学提出的“范例”思想,就是一个整体,既有先决条件,又有核心,不可分裂对待。反映在社会科学领域,就是要以“整合观念”来制定政策,指导社会生活。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绝学意味着,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不是复古排外,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因为民主/普世价值,是世界潮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而民族文化又不能完全抛弃,而应该为起辅佐作用。中国人必须学会西方人的“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改变自己简单化和幼稚的思维方式。
最后,绝学必定推动社会加速变化。因为“范例”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的世界观一种新的认识。范例,在认识上比过去清晰地解释了人和自然宇宙的关系。它将人类欲望对物质无限追求的极端,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因而重新定义了人自己的“价值”观。它使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一种人类思维发展回归古希腊文化和哲学价值观的复兴。这种意义,对今天“滑坡”的中国社会道德,和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现状,尤其具有指导的价值。
7再看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在我讨论量子力学的结论,所代表的哲学意义一贴时,网友提出的宗教,哲学,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对他们的理解大致可以从以下的图解中说明:(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1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宗教最先产生。
2 宗教的发展主要包括了“价值”,“道德”和“历史”的探讨。价值,讨论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真理,人类的好奇心的满足,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道德,主要讨论人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问题。历史,主要讨论生命和世界如何来源的问题。方法,如何主要讨论人怎样使自己在物质上获得幸福可能的问题。
3 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直到在古代小亚细亚沿海(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地区沿海)城市米利都, 产生最早哲学派别“米利都学派”,开始了哲学从神学/宗教分剥出去。
4 哲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接过部分宗教的价值问题(世界存在的真理,好奇心等);全部的方法问题(如何去探索和改造自然);全部的历史问题(物质世界的来源等) 等。
5 不规范的科学学科,由分类开始,产生与亚里士多德,在中国则有神农尝百草等。严格的科学,由观测资料符合数学推导,产生与伽利略。
6 科学以为自己能回答”客观世界的真理性“存在与否的问题,直到量子力学今天已经得出的结论。所以科学又将这个“球”踢回给哲学。
7 哲学一指在追求证明上帝的存在,尤其是中世纪的大主教们,迪卡尔等,但似乎都缺乏明确性。从德国理性主义开始,哲学试图找出“绝对的真理”,由费希特开始,黑格尔等。
8 哲学的第二阶段,绝学,试图继承了德国理性主义寻找“绝对真理”的传统。所以,当自然科学的这个“球”踢回到哲学的场里时,只有一种新的哲学才可能胜任。否则,人类只有再返回到2500年前就已经开始这个问题探讨的宗教去。
8再谈探索真理的三条道路
人类,坐在地球上,乘着太阳系这个小船,在浩瀚无涯四面漆黑的宇宙中航行,试图找到世界的终级真理。人类有三个指路的航标灯:宗教,哲学与科学。
上帝好像是在吹着一个大的气泡,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这个气泡中。天文学家称之为“大爆炸”;物理学家指着远去的邻居星系,称之“红移现象”;共产党称这是“唯物论”,等。人类要作的,首先是在地球上“搞定自己”:产生一种人人都懂的语言;产生一种人人都可申请的国籍;产生一种每个信仰和意识形态都可被接受的“普世文化”。然后,人类必须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造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在地球最终撞到太阳前,带领人类逃离地球,去寻找新的星球殖民地以求生存和发展。世代以后,又重复这一过程,搬往另一星球。
每当我想到此,我心里就感到了宗教的伟大和震撼。因为最近经常在想宗教,哲学和科学之间关系的题目。我发觉真理的数量不在多,而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任何真正的进步,必须包含过去的合理内容,如同黑格尔所说,“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而凡合理的都是存在的”。而这意味着,一切旧存在又都会被淘汰,必须由新的生命取代。而一切“彻底决裂”的行为,都是bullshit,都是倒退和毁灭,如肯定是“中国特色”的“文革”。
世界上有五大宗教,按时间的顺序是: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只有犹太教起源的基督教,是人类文明今天的核心。我发现绝学与犹太教,在五个大的方面不谋而合。
1 犹太教和绝学,都认为真理的源泉只有一个:上帝;或范例原型。
2 犹太教和绝学,都认为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创世和末世论;或范例的产生和完结。
3 犹太教和绝学,都认为人有上帝的部分性质:“光”和选择的权力;或范例原型
的拷贝,思维和“主动”的范例道德。
4 犹太教和绝学,都认为每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有613诫,人必须不仅“承认”
上帝,而且必须行动,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努力去“加速”自己周围世界的
变化,使之更好。
5 犹太教和绝学,都强调人生的意义:努力工作和履行教义职责;或高级范例的存
在意义,仅在于改变普遍范例,使世界更文明和进步。
在古代埃及,当太阳的光线和圣坛的指示连为一线时,人们认为它象征着一个深远
的意义。今天,当科学(量子力学)的航标指向新的哲学,新的哲学航标又指向宗教
时,这三个航标的灯光射向一致,形成一线:它是否也向人类揭示了世界自己的秘
密呢?
9再谈文明的接力
我曾提到过,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人的两腿,总是一前一后,总是从左到右,又从
右到左,两边摆动,这样每次过中线时就前行了(上帝造人真不是瞎蒙啊)。如果你
仔细观察这个前行运动,你还会发现,当退回的较多时,下一步迈的就更大(仅这几
个观察够用了)。
一个文明要倔起,它必然要继承以前的文明一切有价值的精华,然后发展出自己新
的独特的东西。这样它才能站得住脚,才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继续。一个文明的
倔起,最少有两个条件是必要的:一经济,二意识文化领先。
中国的经济起飞了。中国的经济虽然只有美国的一半,人均起来差的更远。但重要
的不是现状,而是这个起飞的“势头”,中国经济的“巨轮”(国民爱这个词),真
是不是可以轻易停下来的,因为这是人类历史的文明,在全球范围对各民族之间选
择的一种必然性。这是历史的决定论吗?起码在宏观时空中,我们还得相信这样,
就如我们在这个宏观世界还要主要靠牛顿力学一样,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相对论和量
子力学,这个统一场论的数学模型的出来只是个时间问题。
中国人民需要感谢共产党,真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倔起。但这个“感谢”是
在毛泽东感谢日本侵略中国的意义上的。没有中国人民受60年来共产党造成的一切
死亡和落后,导致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不能并进,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而中国要想真正“领导世界新潮流”,真正称为人类文明的先导,则必须放弃共产
党。如同丘吉尔在二战后落选后说的,“一个‘忘恩负义’的民族,是一个成熟的
民族”。严格的说,中国因倔起而放弃共产党,其实还不真是忘恩负义。因为中国
的倔起的根本原因是牛顿的“作用力反作用力”造成的。恰恰是共产党造成了中国
的贫困落后,太久太大,所以中国人民一旦“被松绑”,他就飞了!如同国门一开,
好多中国人出去干脆不回来了。
接下来,是意识文化的问题。如果中国仅经济起来,没有意识和文化的领先,中国
只能是一个“经济动物”,像当年的日本一样。那么中国在意识文化方面对世界文
明的贡献,能作什么呢?
第一是继承。中国要继承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的一切好东西。换句话说,一切西方好
多东西,中国必须学会。中国人“骨子”里,已经具备这点了。不见政治局常委大
员们的子女都在美国吗?中国有一天,会变成一个世界的“中央‘美’丽国”。没
有疑问的,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见贤思齐,有”拿来主义“的传统,如古代的“胡服
骑射”。
第二是独创。中国有什么是“自己”,在意识文化上独特的东西呢?在前一贴,我
提到人类文明探索真理只有三条道路:宗教,哲学和科学。我们经常嘲笑的“法论功”,
其实就是第一类的选择之一。宗教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继承性”。每个教派的存都
供选择,如库恩提出的“Paradigm”一样。一个经过充分理性教育的人,通常是选
择一个更有哲学思想基础的世界观。
在哲学上,哲学现今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是个死胡同,不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欧
洲大陆。所以被逼出来的只有一个新的哲学,这个新的哲学必须重回古希腊的“第
一哲学”研究,否则就不能担起经典哲学的大任 - 这个新的哲学就是继承经典哲学
对“绝对知识”的研究(听着像什么“放之四海”的东西又来了?):这就是第二类
选择之一:以汉字写成的新哲学“绝学”。
量子力学还在发展,就像人类世界的历史还在发展一样。以后的结论只是将以前的
结论作为一个子集,收入其内,这就是继承关系。当量子力学的结论已经对探索人
类的未知世界“throw in the towel”,一个新哲学的能力,不是光凭“舍我其谁?”
的勇气,而是必须有“真家伙”才能站得住脚:因为,给中国一个哲学支点,中国就会将人类的文明支起来。
10从部分民众信教看国民精神追求的需要
在过去近六十年中,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得力与其政权的力量,曾一直站统治地位。
但在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的垮台之后,它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不仅轰然倒
塌 - 这一点从中共官员的现在何等腐化堕落就可以看出 - 而且出现了一个思想信
仰的真空。
人心的追求是精神的需要,是心的信服,这种信服不是仅靠权利或武力或物质利益,
所能左右。近年来首先出现了法轮功,最近又有“全能神教”一派,据说有几百万
人之众。这些都是对信仰真空的补充。我没有看到任何调查数据的材料,但我有理
由相信这些教派的教徒,相对来讲,文化程度较低者占据多数。共产党一概斥之为
“邪教”,是因为他们的教义毕竟难以经得起仔细推敲。共产党等于说,“我们那
套都不行,你们那套还能成?”。
是的,共产党有几分道理。任何一个教义,不论是宗教性质或学术理论的,从根本
上讲,是在比谁的“系统庞大”,或“根基广大和深远” - 虽然符合这一标准的两
者,不一定肯定就正确。但毕竟这种标准,还是可以愚弄大众的,因为大众往往缺
乏敏锐的辨识能力。
马克思的理论,是一个从上到哲学的本体论,至下到经济运作方式和政治策略,十
分严密的系统。虽然它能自圆其说,所以愚弄了许多人。但他毕竟经不起历史的检
验和社会运作的考验,所以最终垮了下来。可以说,理论系统的要求,只是一个真
理标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重分的条件。而这个理论系统必须符合科学或人类已知
的真理,才是这个理论能够成为真理的充分条件。
精神追求的道路,决不比物质追求的道路容易。没有反复的失败和迷途,人类不可
能发现真理的家园。这个精神追求的规律,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中被反复证明了。今
天,中国人民,由五千年的历史主要是物质追求的文化,转向精神追求的文化开始
的道路上,只是刚刚起步。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吃饱之后,人要开始精神追求。
追求精神信条,同样要吃苦头,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第九篇 范例猜想
凡猜想,都是思想的火花,但还没有严格的证明。早于哥白尼1500年,古希腊就有人提出“太阳中心论”的观点,但后来还是托雷密的“地心说”占了主导地位。因为“地心说”有理论和数学模型支持,虽然缺乏观察数据的支持。1500年后,哥白尼继承了开普勒的观测数据,并以数学公式证明了“日心说“。可以想象,人类对真理的发现,也是由猜想开始,逐步走向证实。所以即使是错误的猜想,也胜于没有猜想,因为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本着这种思想,我将自己以下猜想写出。
我提出“范例哲学”的概念,被我的网友斥之为“狂妄”,这使我想起了爱因思坦的“宇宙常数”的故事。
人类的精神产品,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套哲学,等等,一旦由世人知道后,如果有自身的价值,它会流传,还会变化。流传不一定是当时的继承,有时甚至是“隔代”遗传。如德国有个叫福雷格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对语言的分析,超出了许多前人,生前发表了很多著作,可居然没有人理睬。直到英国的罗素在研究语言时发现了他的学说,介绍给公众,福雷格才被世人认识。现在学术界对福雷格语言研究的评价,决不在罗素之下。
更有意思的是爱因思坦。爱氏当年在写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公式时,曾加入了一个自己设定的常数,他称为“宇宙常数”,为修正值,为了和他的“宇宙静态模型”预测相吻合。发表以后,其他科学家发现,爱氏本人也没想到,带有这个常数的公式,推导出的宇宙是“不断膨胀扩大”的,正好与爱氏的主观想象相反。其他科学家,如英国的爱丁顿伯爵等,在具体测量光的绕日偏移等的实验中,是否发现如果没有这个常数,他们实验测试的数据更加准确,我不记得,但爱氏随后立即决定撤销自己这个“宇宙常数”,并深刻反省,称其为自己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
那时,还没有宇宙大爆炸学说。证实宇宙大爆炸的“宇宙背景辐射”还没得到广泛的承认,哈柏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当然不具备。但当这些后来发生的宇宙概念被哈伯望远镜所收集的数据完全证实以后,科学界现在完全接受了“宇宙是在不断膨胀中”的思想。因为这个思想和数据吻合。不少科学文章提到爱因思坦的“宇宙常数事件”的感想是,爱氏将自己的另一个伟大发现就这样的白白丢掉了。
“宇宙常数”事件,对后来的科学家的教训是什么呢?永远尊照自己的初衷探索自然宇宙,不要企图掩盖自己的错误。永远记住:人类在自然上帝的眼中永远是孩子。任何偏离“赤子之心”,任何成人的社会偏见和狡猾,都最终要受到自然界上帝的惩罚,狂妄也好,故弄玄虚也好,一切都不济于事,因为它们都是主观的炒作:客观的真理,永远不以主观的臆愿为转移。
A辩论法-《辩法》 1公布说明
《辩法》,在无人预料,无人有思想准备下,横空出现在北美网上。看似一个人偶然头脑一热的产物,其实是隐藏在背后的必然规律导致。
我们都记得,最近在北美网上,有两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论。众多学子纷纷卷入,正方反方,发表文章数十篇。争论之激烈,言辞之犀利,在中国大陆共产党控制下不可想象。最终,如网友网友总结的:大家都爱国,都是作为炎黄子孙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这些学人共同的努力,才使得“辩论需要方法”的思想,在我心中萌芽。前有古希腊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杰的榜样。中国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索争论,师生共习的传统。这一切,都是《辩法》产生的必要条件。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没有这些讨论,没有互相提醒,绝对没有人,包括我自己,能产生这些关于如何辩论,怎样制定规则的想法。
所以,虽然此《辩法》以我等三人名义发表了,实际上是全体同仁学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等绝不应贪天功为己有,以自己微薄学识,掠人皋首穷经之成果。
我曾经的希望,是将那时的讨论写出总结,达成共识,大家签署。但当时有些学人认为为时过早。现在虽由我主笔草成,一起过去和现在的讨论着,都有权利要求补充,增添,甚至重写。《辩法》版权属于我们三人,也属于大家。我心底的希望只有一个,就是弥补中国历史上,在思维文化的认识论方面的缺失。将《辩法》,写成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有文化价值的学术文献。
今天的中国人不能仅靠祖宗的四大发明活着,古人的典籍也有不够用的时候。尤其是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新的尝试。以谁的名字发表,最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朝一日,我们成为古人时,我们子孙会说,看来中华文明六千年来,我们的近代祖先,是先迎头赶上了西人,我们才能有今天的超越啊。
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缺点,但如果全盘否定,则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学习。例如,海外华人家庭和子弟,无不以学习为荣。“昔孟母,择邻处”,的重视教育精神,悠久流传,逾千年而不废。其生命力,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精神所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今天面临网络时代,人人可以上网,时时可以发言。有意见就要交流,交流就会引起争辩。因此,我们需要补充儒家的学习和教育思想。我们认为:“思而不辩易偏,偏而无法则乱”
为此,我们三人,武子(五大谐音),冀子(老几谐音),和徒子(兔子谐音),经过共同讨论,决定发表,中国第一部“思辩和讨论法则”: “<<三子辩法>>”,简称<<辩法>>。
<<辩法>>,分为“法与则”二部。则为规则,为开辩前应具心态。规则为3则。在一切辩论/讨论前自我审视。
法规,分为“正法”和“反法”,两部分。“正法”,共有8条。“正法”在一切辩论/讨论中遵守。
“反法”,共有32条,供在讨论/辩论中,识别和发现任何一方的各种逻辑错误而设立。
中国是一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已具有认识争战的智慧,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孙子兵法>>,更是高瞻远瞩,提出“只为和平而战争”的理念。
今天,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主张各种思想交锋。不交锋无以学习,不学习无以创新。所以我们提出<辩法>>的目的,是要以“思想交流代替相互武力威胁”。我们的目的要达到,“为天下和谐的大同世界,而进行思想争辩”。
以下为正文。
I 规则:
1“己欲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兼信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 “温情律”:也称“钱穆法则”,理解,包容,笃厚待对方。
II 正法:
1 形式逻辑同一律
2 形式逻辑无矛盾律
3 形式逻辑排中律
4 形式逻辑充足理由律
5 辩证法矛盾律
6 辩证法一分为二
7 辩证法合二为一
8 辩证法三步论
III 反法:
9 马虎眼法
10 偷换相似概念法
11 情绪刺激法
12 布阵声势法
13 长文消耗法
14 消声匿迹法
15 旁敲侧击法
16 浑水摸鱼法
17 王顾左右法
18 糊涂难得法
19 忍法
20 见好就收法
21 朝三暮四法
22 吃里扒外法
23 对牛弹琴法
24 己昏人昭法
25 无资格(权力)法
26 皇恩浩荡法
27 智取IP法
28 偷书不为偷法
29 擦边球法
30 激将法
31 劝降法
32 语重心长法
33 年龄资格法
34 男女有别法
35 相面法
36 仰天大笑法
37 逻辑循环法(车毂辘话)
38 隐晦故弄玄虚
39 修辞法(如夸张,比喻,暗喻,讽刺,联想等)
40 文体法(如诗歌,小说,散文,寓言,假设等)
B什么是科学预测的必要条件?
趁着过年网友庆祝之际,一位网友提醒我,范例的谈科学部分有问题。因为是“酒后吐真言”,我听后大惊,细细想来为什么,得出写这小篇的想法。
哲学家,同普通歌星一样,也是人,也当然有人的弱点。希望一书成名,和一曲成名,或一脱成名,的明星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一辈子没有自己留下一个字。但他为自己的哲学信仰而死(服从希腊法律的民主裁决),使他的学生柏拉图如此感动,为他写了大量的描述。柏拉图的对话文集里,处处都有他老师的角色。只有他老师的自我辩护书“Apology”,打破了伯拉图自己的对话风格,完全是苏格拉底一人的声音,可见苏格拉底对他的重要。
哲学家的理论快速成功的方式之一,是作科学预测。黑格尔在这方面是个典型。但其错误太多,被后来的科学哲学大家,波普尔,几近奚落的威望扫地。哲学家有时和科学家是一个人,如康德。康德的星云假说,与拉普拉斯一起,已经在科学史上立下丰碑。但康德关于时空范畴的判断,如他对逻辑的判断一样,又被证明是错得。
所有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科学预测的必要条件?必要的条件,就是没有不可,有了也不定成。不用说,我们不用找充分条件,因为没有什么人可以打保票说,满足某个条件,科学的预测是百分之百准确。因为科学本身就是经验的科学,而一切经验本身就是偶然的。
科学家职业是科学预测的必要条件吗?答案是否定的。爱因思坦提出相对论时,并不是物理学家,而他有其他物理学家不同的眼光。所以一个独特的哲学的眼光,也是一个科学预测的必要条件。如果科学的职业不是预测的必要条件,那么一点不懂科学肯定又是不行的。所以说,在多大程度上懂得科学的细节,而又具有哲学的眼光,看来近乎科学预测的充分条件。
多大程度懂得科学的细节,才能说具有充分的科学知识来做预测呢?我认为是要懂得科学的“形式”,而不是细节的内容。比如说,我要预测量子理论的“纠缠态”是否可能导致量子计算机的产生,或量子通讯的同步超距的可能性,我是否需要懂得每一个数学公式的推导?我认为是不必的。但我应该懂得数学公式推导的意义,既逻辑步骤,而无重要的遗漏。
所以,我必须依赖科普人士的工作,全面地理解所要预测的科学领域这些相关的数学推导的意义。但问题的遗憾是,几乎没有什么科普书能理想地跟上最新科学的发展的前沿。但我很明显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再重头学习科学,所以,为慎重起见,不得以只有将有关科学的猜想留待身后由别人来发表了,如果幸运能够留下来的话。
对速度的绝学思考
速度,一般来说,小学生的理解和科学院士的理解大概一样,既是,一个物体经过另一物体所用的时间。也就是说,速度是在时空的范围中定义的。
从绝学上看,一个时空中的事物,当然也包含速度,都是“范例”,one instance。而任何一个范例,都是相对的 - 因为它在时空之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速度,都像是自然数列中的一个值,“还有大头在后面“。
这样来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不可超越,就一定是错的。如果欧洲的原子能中心还没证出来,中国的物理学家们,努力吧!我敢打赌,爱因斯坦一定错了,其错的证明,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且这个证明已经走到了科学史的大门口了。
那到底有没有“绝对速度”呢?以绝学的角度看,没有。因为,只要速度的定义产生与时空中,那它必定是相对的,也就是必定是可突破的。谁说的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指南?应该如此,因为自然科学是“形而下”的领域,而哲学(绝学)是“形而上”的领域。
从哲学上看,从已有的绝学角度看,结论,就是如此简单。不要被蒙了,绝学的认识,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 如同那个行驶中途出故障的火车头,敲一榔头的退休工程师的故事。那一榔头只值一刀。
C 范例哲学的“时空猜测”
NASA的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你可注意到照片里面有一个小女孩象个华人?没错,她是华人。而且她还不是公司“Kid's Day”,工作人员带来的家属小孩,她是一个此探测器的参与者之一,虽然她只有九岁。NASA需要给探测器起一个名字,因为这是人类首次壮举。从几千名参赛者里,这个华裔女孩的起的名字被选中:“好奇(Curiosity)”。中国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华人的贡献绝不能低估 - 虽然她还不是“full-time”员工。
让我们继承人类的这种“好奇”的精神,继续探索自然未来,因为那永远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如康德所说,“The longer and more earnestly I reflect on the them, the more two things fill me with constantly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starry heavens without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我思考的时间越长,越认真,我对这两件事,越感到不断增加的钦佩和敬畏:头上繁星闪烁的天空,和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康德,虽然是个哲学家,他也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猜想”的发起人之一。可见,人类的好奇心,不论在象牙塔中,还是在实验室里,本来都是一样的。范例哲学遵照榜样的力量,不理会讥笑嘲讽,也继续科学猜想的探索。
范例哲学也经作了几个科学方面的猜测,如“以太存在”,“人类在宇宙的唯一性”,“光速的相对性”,“量子力学所显现的时空界限,是物理学粒子的“确定性”的极限”等。下面这个设想是关于“时空的作用”,既,“人类所知的时空中的单位,都是宇宙存在一个‘绝对速度起源’决定的”。
从一点科学史说起。在上个世界三十年代,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两个证实了“宇宙背景幅射”的科学家。“宇宙背景幅射”,早就由天体物理学家推算出来。它是“宇宙大爆炸”假说的证据之一。在此发现以前,科学家们对“宇宙大爆炸”假说,持非常大的怀疑,但“宇宙背景幅射”发现以后,科学界则从此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与范例哲学的关于速度的猜想,有什么关系呢?
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已经证实,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下,会出现“尺缩钟慢”的效应。以此,相对论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关和一体性质。如果将这个结论进一步抽象化,
我们就可得出,“物体的时空性质,是速度的一个函数”的结论。既,高速运动,是速度的一个特例,如相对论所表达的。而时空本身的性质,都是由“速度”决定的。这个“速度决定时空”的“定理”,隐藏在“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导致时空变化”的这一判断的前题中。
从万物是范例的角度来看,下面的问题就是找到一个“绝对速度的参考系”的问题了。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高矮,寿命,植物生长的快慢,都是因为地球的运动速度和这个绝对的速度参考系,的相对关系决定的。至于这个源泉,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是天体物理科学家的事了。
1网友作文的意义
我想不起来这件事怎么开始的。我只记得这是一次”拉长”的网上讨论。如同许多中国人的讨论一样,当大多数人都在满足自己心理上的宣泄,不论何种心态,只有一个网友的感觉跟别人不一样。
他告诉大家自己有些感受要写出来,像小学生作文一样,请各位”老师”指正。与每个人都在大刀阔斧地夸夸其谈相反,这种态度无疑是一股清风吹了进来。但谁也没在意,因为这可能是一轮新的”故作镇静”而故弄悬虚。何某人从作文一,一篇又一篇,发到了作文四。我的感觉,从不当回事,到注意,到怀疑,到惊讶......随着大家注意力跟随他的文章的转移,他也受到大家批评和建议的启发,他的文字越写越发人深醒,使众人瞠乎其后。您如果问,"So what?!", 下面是"what".
大家讨论的问题是文化中的哲学问题。凡是理论都有争论,对错众说纷纭。所以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能不能理论与实际事例结合起来说明对错。范例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都终究会碰到同样的问题。而且何先生所作的这种结合工作,别人也有机会碰到过。我清楚地记得老几数个月前讲述,范例本体论与早上写作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听了范例的本体解释像类似“如霍然开朗”的感觉。另一位网友嘎子,也有相同的感受,曾告诉我说,范例不是“爷爷辈,而是上帝”。我想他们都没有奉承的意思,都是真实的感受。范例,如果是真理,这就是其力量必定震撼人的心灵。“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就是说免不了不受周围事件影响。真理必定会影响人,因为,如前面所说,真理和思维是一致的,只是认识早晚的问题。遗憾的事,每个人的机遇和执着和眼光的不同,决定了发现真理并贯彻到底的,必定是极少数人,有非同常人的眼力。这个机会降到了何先生头上,这个应用的题目是,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的解释。
当代宇宙学的最主要的结果是一个叫“大爆炸”的宇宙观。在此基础上,黑洞,奇点,大塌陷,等其他观点得以发挥。大爆炸的猜想,是上个世纪初提出的,一个比利时神父、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勒梅特首先严格证明了相对论的一个数学公式,同时提出了宇宙膨胀基于“一个点”的思想,这就是“大爆炸”的思想来源。开头,当然没多少科学家将他的意见当回事,尽管勒梅特是一个物理学家,而且对相对论有贡献。关键的转折发生在一个进一步猜想的证实。不久有科学家提出,如果大爆炸是真的在宇宙中发生过,那么根据当时的热度,宇宙中到现在应该还存在一个大爆炸的“背景辐射”。这个猜想得到科学家在三几年证实,这个科学家还得了诺贝尔奖。
随后,关于勒梅特的大爆炸的证据,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细致,出于许多渠道的证实。特别是在哈伯天文望远镜上天后,所观测到的“红移现象”等事实,更令人坚信不移。现在科学界对大爆炸的事实接受,一点也不比相对论或量子力学的理论,更持怀疑态度。我们的宇宙开始于一次大爆炸,作为一个逐渐越来多证明的事实,对人类思想的震惊是巨大的。因为它告诉了人类世代关于宇宙起源的各种猜想,都需要重写。这些猜想包括宗教,哲学和科学的都有。
大爆炸的解释应该怎样?自从它被逐渐证明出来以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哲学上没有人给出过系统的解释,起码我是不知道有这样的哲学理论存在。范例哲学的思想,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范例哲学是否是真理,不是主观意见所能说明的,它需要更多的支持证据。我的网友等,经常促使我在中国文化中寻找灵感。我在流览中国历史时,发现古人老子有这种思想的苗头。但他不是系统地和一次提出的,也不是直接专为此而言。老子的这种思想,经魏晋时期的玄学,才将宇宙的起源,“从无到有”,的讨论发展到清晰的程度。但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而且后代关于道的讨论,又给道予重新的定义。如在1840年以前,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想理论,是关于“理”和“心”的观点,这时道就被解释为理和心了。
何先生的独具慧眼之处,在于他只是经过大家讨论的提醒,很快意识到这个理论与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事实的关系,而且提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解释。他的解释不仅使用了范例哲学的观点,而且将中国文化中古人的关于宇宙起源的合理猜想中许多正确的地方,提炼了出来,给予了现代宇宙学大爆炸这一事件多方面的证明。因为不仅“英雄所见略同”,而且,按照古希腊巴门尼德的观点,“真理只来自一个地方,因为思维与物质同一”。我认为,不论今后怎样,何先生对范例思想的转播,对中国文化的转播,对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贡献。
他的文章证明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能力,绝不在希腊人,德国人,英法人之下。以前只是缺乏系统和方法。中西一旦交流了,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方法,中国人毕竟可以作出对人类的精神文明方面,自己独特的贡献。
附:
第四篇作文:何岸泉猜想
送交者: 何岸泉 2013年01月15日12:50:23
老师,
这是学生的第四篇作文。在这篇作文里,学生向老师汇报我的宇宙观。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其中老子的《道德经》和《易经》等经典书籍,流传至今。古代经典著作中,有关“道,无极,太极和两仪”概念的出处:
《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
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
是老子对宇宙的解释,即老子的宇宙观。
《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使用古代先贤的语境,结合现代科学成果,和绝学语言,来表达我的宇宙观。
一,道,无极,绝对,大爆炸之前
我们人类思维中的宇宙,始,在《道》为道;在《易》为无极;在《绝学》为绝对。在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是大爆炸之前状态。
但是,必须要说明和强调的是:道中蕴含着一,无极中蕴含着太极,绝对中蕴含着在,大爆炸之前已经蕴含着大爆炸的种子。
若把女体比作道、无极、绝对概念,则女性婴儿时期,虽无成熟卵子,但在其卵巢内,已经有数量先天固定的未激活卵子。
二,一,太极,在,大爆炸
人类思维中的宇宙,演化到在这个状态时,在《道》来说,道中蕴含着的一,自道中生化而出一;在《易》来说,无极中的潜伏的太极生化成太极;在《绝学》来说,就是到了在的概念;从宇宙大爆炸学说来说,就是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的一瞬间。
若把人类卵子作比喻,这代表卵子被激活的一瞬间。
这一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一瞬间。这个状态,在时间上为零。即,宇宙时间启动前的一刹那。虽然脱离的“绝对”概念,进入“在”的领域,但此“在”,与其说是“在”,还不如说是“无在”为妥。
所以,我建议绝学中的“在”,改名成“无在”更恰当些。
三,二,二仪,定在,大爆炸后的基本粒子
人类思维中的宇宙,演化到在这个状态时,在《道》,从一中生化出二;在《易》,太极生化出两仪,阴阳两仪;在《绝学》,是定在的概念,即真实存在;在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是大爆炸后,宇宙中充满正负两种基本粒子的状态。
这个阶段,是时间的开始第一瞬间。极短的时间,确确实实有时间概念了,所以说是真实存在。但要注意的是:变化尚未开始。
四,三,四象,存在,宇宙基本粒子开始相互作用
人类思维中的宇宙,演化到在这个状态时,在《道》,从二中生化出三;在《易》,两仪化四象,即正阴阳和负阴阳四象;在《绝学》,是存在的概念,即变化存在;在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正负基本粒子开始运动,但尚未产生正物质和负物质。
五,万物,八卦,范例,正负物质生成
人类思维中的宇宙,演化到在这个状态时,就是我们人类现在所处的宇宙的状态。在《道》,万物已经生成,按照道的法则,循环往复;在《易》,四象已经生成八卦,正负阴阳层层叠叠无穷变化。在《绝学》,为范例概念。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已经证实存在由反物质组成的黑洞,和由正物质构成的恒星行星等。
六,思在
在《绝学》概念中,思在是揭示存在的抽象性,即人类是思维对宇宙基本粒子,和物质存在所起的作用。
七,宇宙大爆炸的非唯一性
根据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结合《道德经》《易经》《绝学》的哲学概念,我认为:
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正反基本粒子,经过相互作用产生的正反物质,正反物质在宇宙间运动循环融合分解,变化出今天我们所见宇宙的绚丽多彩。但是,由于同物质的相互吸引力,和正反物质的同归于尽特性,大爆炸所产生的正反基本粒子及正反物质终究会融合消失,最后宇宙必回归于道、无极、绝对状态和大爆炸前状态。
但是,我先前已经说了:“道中蕴含着一,无极中蕴含着太极,绝对中蕴含着在,大爆炸之前已经蕴含着大爆炸的种子。”此一非唯一,此太极亦非唯一太极,此在也非唯一之在,大爆炸的种子,并非一颗。
当大爆炸再起的时候,你就知道:宇宙大爆炸,具有非唯一性。
八,此宇宙尚未玩完时,有没有可能,另一个大爆炸又起?
不知道。
学生,何岸泉拜
2013年1月15日
2范例哲学的人类科学知识界限
在从上个世纪开始到现在的100多年以来,人类在科学知识的探索方面遇到了一个空前的挑战。这个挑战,或者“撞墙”,使得科学技术几乎在原地踏步 - 科学家通常称作:瓶颈。
这个挑战来自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1)量子力学和关于相对论的统一场论;2)量子力学关于“测不准原理”的广泛共识的接受;3)人的意识与大脑思维的关系;4)和当代天体物理学中宇宙中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分布和探测。人类已经知道了宇宙中的四种力的存在,如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以及前不久欧洲原子能中心对撞机对波色子的发现 - 对早先预测的粒子存在,用于解释微观粒子如何产生物质和弱相互作用力的一大空白填补。
严格地说,对人类理解自然界的探索中主要问题,后三者更为重要一些。因为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统一,只是数学表达公式的精简与否的问题。真理是客观的,并不依赖人类理解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各自独立的数学表达式已经代表了真理的发现,精简表达式的统一场论,只能带来更完美的更华丽的外表,而且这一步的发现只是时间问题。没有人类知识的根本“质变”,“量的增加”只能是锦上添花。
其他三种问题的性质,则复杂的多,而且涉及更深入的问题。也就是,当人类反复求解这三个问题,反复证实这三个问题的真实性,人类是否应该继续延着过去的经验路线,既,仍然认为是一定可以突破此瓶颈,而不需要跳出思维的局限,采取“out of the box thinking”的思维方式。
比如关于“测不准原理”,通俗地说,当“盾"比“矛”还小时,很明显,矛和盾的位置就变换了。原先的矛,永远也不可能刺进原先的盾了。所以科学探测仪器必然要干扰微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了。同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脑神经外科医学家,不能探测到意识生成的规律,不可能从大束神经元的启动与点燃中,理解他们与人类的意识的关系。既人的大脑是如何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和进行思维如何可能的问题。如果科学遇到障碍,因为自然科学的经验性质,哲学必须提供新的自己的解释。既哲学应该从逻辑上指出科学探索道路的正确性与否,从而领导科学前进。
这就是范例哲学试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 提供哲学的解释,启发科学家的研究深入。范例哲学将量子物理学的粒子对象,和思维中的神经元运动,看成自然界存在的现象。他们不是一般的现象,而是自然现象的最后堡垒,既,他们处在“自身形式”的最后消失阶段。
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将自然现象散布与存在的哲学概念中。具体地说,一切现象的逻辑前提是“绝对”的背景。绝对是最根本的范畴,不容质疑。绝对就是中国传统概念的“无”。从“无中生有”开始,第一个起点是“在”。用当代天体物理学的看法,可以视在为“奇点”,这时一切都等于零。在奇点储蓄足够的暗能量和暗物质之后,在的所维尺度中的一个 - 存在的范畴 - 就产生了。由于存在范畴内容的空泛,存在与是不存在任何具体的内容,就是非存在。暗中的能量潜在的物质,与存在的空虚性,导致了宇宙的大爆炸的开始。首先在爆炸中产生的是时间。由时间产生空间和其他的限制性。这就是第二维,“定在”的开始。定在,是-存在的规定性(多,数)由大到小,由固定到飘忽。最后产生思在- 作为思维的规定性(重构现实,抽象掉时空,变成记忆(符号?)储存)具体到抽象,形象,符号,数字,逻辑,理性,悟性等等。
所以说,范例哲学认为,面对这四大问题,人类也许遇到的不再是过去类型的瓶颈困难,而是需要转换思维方式。下面这就是简要的范例哲学的本体论对这些科学问题的尝试解释和图解。
能否用范例哲学的本体论的知识,尝试证明人类所知的物质和能量比例符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呢?我们知道人类所知到的物质和能量,仅仅占宇宙总能量和物质的百分之四左右,计算约是这样得来的,参见下面一书:"The 4 Percent Universe: Dark Matter, Dark Energy, and the Race to Discover the Rest of Reality by Richard Panek”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如果以“绝对”的范例本体论背景下的“世界”,作为百分之百,而我们所知道的,现在居住的地球,和所属的所有星系算“一次大爆炸”后的结果,算作“1”。那么如果我要计算我们所知道的所有质量和物质的在定在,存在和思在范围内的比例,也就是相当于整个范例本体论所描述的“绝对世界”的几分之几,我们就按照简单平均一下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所占的当在大于零时,相当于整个范例本体空间“1”的八分之一,也就是0.125.然后再简单平均一下三个维度所产生的“物质”,有理由相信,在宇宙中,物质(能量)的分布是大致均匀的。真正定在的物质和能量,才是我们可以计算的:0.125/3 = 0.041左右,也就是4.1%, 整个三维所占体积的三分之一为物质和能量的比例,大约符合天体物理学家算出得出大约4%的数据。是不是范例哲学有几分预测性,您自己判断。
世界末日谈人类的灭亡
今天是玛亚人日历的世界灭亡的日子。看来什么都没发生,除了宾州又发生了枪击案,三个人确实灭亡了,其他人看起来都没事。但这并不能说人类不会灭亡。中国人说,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就是这个意思。从另一个更令人颤栗的真理来看,任何产生的事物,都要灭亡(We don't want to hear this truth!)。所以我们最好想想,这个结局会怎样发生,以便给儿孙们个提醒,起码有个心理准备。也不算白当了一回古人,因为中国人崇拜古人的智慧。
我觉得下列9大任何条件都可能造成人类灭亡:
1 人类全球不治的疾病
2 人类环境的污染造成人类死亡
3 人类能源用尽来不及补充新的能源
4 人类自相残杀
5 外星人入侵摧毁了人类文明
6 天外飞来的天体将地球撞坏或引起尘埃使人类窒息
7 太阳被撞毁导致地球进入严冬而死
8 大爆炸的周期完成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进入塌陷和被黑洞吸入
9 其他巨大形体进入太阳系导致太阳系星球轨距混乱而造成地球温度变化而人类死
亡
最后让我们牢记甘地的话:
"Live as if this is your last day of life and dream as if you will live forever."
从现代宇宙学大爆炸理论看人类的唯一性
现代宇宙学,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在大爆炸"big bang"后才产生的,这已被世界的科学家普遍接受。
因为它不是个别人的独断,而是多种证据所表明。真理的标准,只有两条:是试验,或历史和众人,这三个因素所控制。或前者试验,或后者历史和众人,其他别无选择。这个真理标准的严格性,同样适用于"范例哲学"。
如果将人类的存在尺度放大,我们会看到,我们的世界,不过是在一次的大爆炸,这一个系统中。根据范例哲学"唯一性定理",任何事物出现的几率,因为宇宙的偶然性无限大,仅仅为一次。这样看来,生命的出现,由此导致人类的出现,是这个系统的唯一的一次,在我们目前的,没有结束的,宇宙大爆炸中。这个结论,与多数人猜想的外星人存在于我们宇宙其他地方的猜测,完全相反。
如果要追求原因,我认为是我们的太阳系,太阳与地球的特殊关系,所造成的温度,例如,产生的。其他星系,没有这种完全一样的状况,适合人类或生命存在。
人们可能会反问,哈勃望远镜不是观测到上百亿个与我们太阳系类似的星球存在吗?是的,他们是类似,不是等于。即,不可能有同我们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一模一样的星体存在。类似我们星球的某一个条件,一定不具有,由此必定导致生命无法出现,所以,没有人类产生的可能。
最后,怀疑范例哲学的真理性吗?好,记得莱不尼兹吗?他的一句名言是,"天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反之也一样。他的听众是朴鲁士帝国的宫女。我们现在比那些宫女聪明点了不是?
3绝学的物理学预言
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的学说或理论,根据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库恩的观点,首先必须提出证伪的条件。但被证伪并不是理论错误的充分条件,因为理论的体系又分为核心部分和外围保护带部分。只有核心部分的抛弃,才导致理论的替换。自然科学是如此,社会人文意识形态领域也是如此,不过更复杂些。因为在后者,不仅是人们观念的转变,还有实际利益的关系。
爱因思坦提出的相对论理论,在此后的1个世纪以来,逐渐地被普遍接受,决定的因素是他提出的科学预言得到了证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理论,在今天已经被普遍抛弃了。决定的原因是一百多年以来的社会发展事实证明他的错误。马克思讲过“理论只有彻底就能说服人”。准确地讲,应该是“理论只有彻底就能煽动人”。最后能够真证说服人的是事实。因为马克思本人出生在德国,一个有典型西方理性传统的国家。所有他的前提是,人是有理性的。他大概没想到他的理论活的最长久的地方,恰恰不是以理性为主要文化特征的西方世界,而是以利益为“实际人生目的“东方大国中国。马克思,作为一个一生呆板到病态的书呆子,大概也不知道什么叫“挂这羊头卖狗肉”的把戏。不知东方有人会挂者他的理论招牌,而干着与其理论完全不相关的事情。
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它的社会检验结果和理论内核的脱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核心来源与他改变了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这里且不谈是否他的改变合理,而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有缺陷。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黑氏夸大了辩证法中矛盾对立关系的应用范围。他本人在谈及他的历史和道德观时,他坚信代表道德的决定力量,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普通个人,如拿破伦代表的国家意志。他由此否定了西方文化传统中决定性的“个人自由”的政治基础,因此他的理论倍受批评。这一切都说明了社会领域在理论系统真理性检
验上的复杂性。
由此可见,一个新理论的创立,必须给出检验条件。检验条件被证伪不一定必然被抛弃。但如果没有检验条件,必然不是科学的,因此不带有真理性。任何不带有真理性的学说不能被人的理性所接受,因为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有的非本质的其他本性,如感觉,惰性,利益关系等,还可以接受其他非科学的理论,如宗教,迷信,道听途说的观点等。而任何认真严肃的理论,不可不面对理论检验条件提出的挑战。
作为一个新的哲学,绝学,提出了范例的思想。范例必须应用到一切哲学能够应用的领域来检验。其中自然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就是范例思想最好的检验场所之一。具体地说,范例对现代物理学提出了四个预言和二个方法。它们是:1 光速可超越;2 以太存在;3 量子纠缠的本质非时空性;4 时空的本质是运动。和 1 科学试验终止于时空限制;2 科学预言证实真理。
范例与光速和量子缠绕
我最近浅趟了二个科学领域的混水,虽被斥之“科盲”,但“日渐憔悴终不悔”。这就是量子纠缠和光速不变的哲学意义问题。
我不是个科学家,只是从新哲学的角度透视它们,给予新的观点和预言,作为检验条件,如“以太存在和光速可超越”等。如果能证实新哲学的预测,能帮助科学家们有新发现,我就非常满意了。本来哲学和科学家就是一家人。不是我在套近乎,而是自古希腊时的哲人们就是如此。到牛顿发表论文时,他还称自己的书名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之类的题目。近代以来,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到如此深入和细分的程度,几乎很难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同时精通两方面了。因为人的寿命从那时起到现在,并没有成倍增长,而知识的增长不知道有多少个数量级了。所有很多搞理
科的人开始嘲笑文史哲学人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遇到此种情况只是在心里暗想,这是数典忘祖啊。
题规正传。作为新哲学的绝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范例。范例既大到我们整个自然界,小到微观粒子,因为它们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一个范例从范例原型出来的目的:运作或运动。否则范例产生出来有什么用呢?这个运动之下就产生了“时空”。我们的眼见的,周围的时空,就是相对论的效应的体现。而不需要人类等到制造了接近光速的东东,再来体会“双生子详谬”等例子。而引起我们周围时空的原因,就是“速度”,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运动的速度决定的。人类依附于地球,地球依附於太阳系,太阳系又依附与银河系,银河系又依附于...等等。这一系列的运动和运动的速度,落实到我们人类所见到的周围的一切,就决定了我们的时空观念。这就是我理解的新哲学对光速和时空关系推测的哲学意义。
范例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解释量子上的缠绕现象。爱因思坦虽然伟大,但毕生还是没有理解量子缠绕现象。他称量子的“非区域性”缠绕现象是“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缠绕现象解释的难度在于,它不适合用我们人类已懂的知识解释。这意味着必须有新的思想产生。幸运的是,思维本身作为范例原型的一个case,有无限的认识功能,如同范例原型本身一样。所有从新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缠绕现象己经涉及到了我们人类的物理世界的“边界条件”了。这个条件就是时空。在时空以外,不是人类经验过的物理世界。但它可以是人类思维逻辑产生的世界,既其他多维世界。根据这个思想,可以由人类的梦中的世界作解释,也可以用双袍胎的心灵感应,甚至用情人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来解释。总之,我们必须脱离“时空的框架”来理解这一现象。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理解这个“at a distance”是如何可能的。
福尔莫斯说,当你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原因之后,剩下的选择,不论如何看起来如何地不合逻辑,它一定是你要找的答案。科学发现也是破案,不过一个是在社会领域,一个是在自然领域。不幸的是,人经常自以为聪明,实际更愚蠢反倒帮助了破案,而自然界不会。所以这就使得科学发现变得双重地困难了。
对速度的绝学思考(4)
哲学的核心是第一哲学。第一哲学就是行而上学。中国大陆批判行而上学,认为行而上学是僵化,唯心的代名词。共产党的这种哲学认识,统治了大陆超过半个世纪,使今天活着的人,几乎都不知行而上学为何物。中国大陆办了成千上万的哲学系,没有行而上学这门课。如果西方的哲学家到中国,他们一定会笑话中国人根本不懂哲学,先给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一个重重的一击。如果他们不讲出来,他们在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免不了繁衍中国同行。这真是中国同行的耻辱。我记得有多少次,学校里请了老外研究同课题的学者办学术讨论会。老外一般不象中国学者那样爱争着发言,但他们到几乎最后一张口,往往是语惊四坐,令中国同行目瞪口呆。我自己当翻译都亲身经历了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有人也许会说,西方哲学仅年来的发展不是越来越远离行而上学吗?是的。无论欧洲大陆的学者,还是英语国家学者,都逐渐脱离了研究哲学的行而上学的传统,而更倾向于研究心理学,语言学,科学哲学,结构主义,系统论,现代化学说等等。这也是哲学家变得庸俗起来的标志,他们也耐不住世外桃园的生活和物质世界的引诱,想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如果不象歌星一样,一夜爆红,也希望象爱因思坦一样,活着时见到成果。如果有人作历史名人统计的话,我感觉是,哲学家生前名利双收的远不如当科学家多。我个人认为这些都象是荷马诗史中女巫的诱惑,人生会有,学术也会有。作为新哲学的绝学,就是要在行而上学这第一哲学问题上来个“哲学复兴”,就像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一样。借今天中国在世界上崛起的东风,绝学的任务就是本着“哲学复兴舍我其谁?”的态度。我宁愿世人批倒这个学说,而不是“万马齐喑”。一个不及格的学生也胜过一个不学习的孩子。因为前者还有机会,而后者终生埋没。
题归正传。几次谈速度,我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从绝学中来的“条件性”。是范例从根本上看,是一个“Package”。我根本反对黑格尔“线性逻辑推导”的观点,认为世界的逻辑是可以开始从“Das Sein (being)”,到“Das Nichts(nothing)”,再到“Das Werden(becoming)”。因为没有“条件性”,就没有“存在(being)”。而条件性是不能以存在的形式出现,因为条件是存在的“基础”。
这个条件,就是“规定性”,就是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当我们知道一个规定性后,我们就应该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到其他相关的条件(因素)存在。上篇中关于光速的讨论,使我陷入枝节性的“惯性系统”的泥塘之中。使我的“保护带”受到了冲击(被五大同学打的半死)。但这个核心是没有被触动的。这个核心就是,“对任何一个定量来说,它都有其相连的条件性,它都是一个‘Package’。”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光速,象圆周律“Pi”,蒙德尔发现的豆子分裂规律,“e”,自由落体的恒定加速度“g”,等,都是“规定的量”,都应该可以找出与之相连的其他事物。这些规定的量,都是“经验的量”,都是通过观测,试验得到的。也就是说,他们还都处在“经验科学”的阶段,就像中国的中医一样。科学家的任务是找到这些联系的事物,首先他们应该变成“严格的科学”,既由一个统一的公式推导出来,然后才是推导结果必须符合观测数据。进一步, 推导还必须提出新
的预言和检验条件。第二,知道他们是可以变换的。如光速在空气中,在水中,在玻璃中都不一样。可以变小,自然也应该可以变大,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造成“ceiling”的原因罢了。
科学家的任务是发现“怎么样”,而哲学家是运用理性和悟性,发现“为什么” - 这就是哲学行而上学的根本任务。
对速度的绝学思考(5)
在上文,我谈到在绝学中范例的根本性质是“条件性”或叫“Package”。范例的根本条件是“时空”。这里,我想用我非常有限的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结论,结合绝学的看法,作一个猜想,供讨论。
我们知道,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前提,一是没有绝对的参考系;二是光速不变。换句话说,参考系都是相对的而只有光速是绝对的。在这个基础上,狭义相对论得出的预测是,对高速运动的物体,会产生“时长尺缩”的现象。爱氏的这个推论,已经被许多试验证明了是正确的。这些试验的基础都是试图使运动的物体时间加快到光速,然后相对静止的物体的观测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如“兄弟悖论”,“潜艇悖论”等。
我提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狭义相对论确实是真理,就像被许多试验已经证明的那样,我们其实可以反过来想一下。既,我们现在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其实已经在狭义相对论的作用之下了。也就是,我们的时间,比如人类平均年龄85岁,我们的身体长度,比如人类平均高度1米75,就是狭义相对论作用的结果。因为我们的地球有公转又有自转。我们的太阳系又围绕着银河系向北移动。整个银河系又围绕着其他什么更大的星座系统运行。与这个遥远的未知的参考系相比,我们地球人也许就本身是在光速或在接近光速中运动。既然我们的时间和空间也经被狭义相对论证明是一对“共轭”量,那么我们的时空现存的以上“定量”,就是由这一范例的条件性已经规定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寿命为什么这么长的原因。
具体的说。假设,寿命为L;光速为C;我们运行的速度为V,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L = CV
既然光速已经是个常数,那么V越大,我们寿命越长。V,又是由时间T,和距离R,决定的。既,V = R / T
代进L = CV,我们就得到:L = CR / T
我们已经知道,L = 85岁;C = 300,000km (近似值);R = 地球的公转 + 自转 +
太阳系的公转...等等;时间单位用“秒”,T = 1。
将各个单位统一,我们不就可以求出“R”来了吗?用同样的道理可以求S = 身高,
只需要将求第一个公式的绝对值,既,S = 1 / CV,就可以了。
这个小推导具体细节的正确与否也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思想,既,我们已经生活在相对论所规定的时空内了。这也就是范例的条件性 - 时空的规定性。当科学和哲学走到一起是,就像古埃及金字塔灵柩中央的神秘机关与太阳照射进的光线连为一条直线了 - 对人的一种启迪,意味深长。
对速度的绝学思考(6)
在这个题目下,(5)贴之后,有网友提出了三点批评。我感到这些批评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必要作一个正式的回答。我首先感谢网友的认真。因为在网上,由于"faceless",一个人几乎可以说任何话而不必负责。就象你到一家不需付款的乌托邦时代的”各取所需”的超级商场。你不但没有贪婪,而且只按照自己的良知取货。你无疑是个品行超前优越的好公民。当然,一个批评的中恳不仅取决于态度,也取决于认识的正确性含量。我就自己认为可商榷的部分讨论如下。
我认为网友的批评可以归纳到3点。它们是,一,发现的道路;二,小环境与大环境的关系;三,时空的本质。
首先,科学的发现有规律可寻吗?我认为没有。据说爱因思坦也这样看。谁持这种观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如果发现有逻辑的道路可走,机器就是大发明家。人类就无事可做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发现无逻辑可寻,发现的过程有大致相同的经验吗?答案则是肯定的。
发现的过程基本有三个阶段。一,产生思想苗头,有一个新的"idea"。这就是所谓”灵感的火花”或”天才的猜测”。这种火花的产生,是不可期遇的。来之刹那,去之倏忽。如果没有抓住,机会就丧失了。我最爱的例子有,古希腊就有人提出日心说了。中国的老子用不到50字提出万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但他们都不是最终的桂冠拥戴者。原因就是他们提出的问题毕竟只是一个想法,即使是天才的想法。
这就自然开始了发现过程的第二个问题,系统性。系统性是说,一个好的想法,是一个价值的命题。你必须将其隐含其中的真理,一一发展和揭示出来,这样才能得到普遍的接受。这是最费劲的部分。因为它不仅需要理性的逻辑归纳,而且需要经验数据的支持,科学的发现尤其如此。这也就是科学家终生奋斗的原因。
系统化完成之后,第三小点,是接受预测的考研。任何理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预测,基本就是个空中阁楼,迟早要倒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就是如此。相对论的命运也是如此。正是因为相对论解释了经典力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水星轨道的问题,才使其被普遍接受。一个理论系统,首先要能接受经验数据的检验。这是经典物理学建立起来的传统。到了量子力学,这个观点受到了挑战。因为量子力学的理论,变成主要以数学公式为主了。但这并没使量子力学的科学性得到怀疑,这是因为它必须提出预测条件。根据预测结果,还是可以判断这个理论的价值。一个理论
系统仅靠自圆其说或有人相信是不够的。量子力学是科学,而法轮功不是,其区别就在这里。
具体到我假设的公式,我只是提出一个思想的火花,运用我的可怜的数学知识,走的尽可能远。但在根本上,离系统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有人愿意延着我的思路往下走,他必须是个科学家或数学家才行。当事物间的规律一经发现,单位的问题靠人为的定义既可解决,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一叶障目。
让我转入谈论二,小环境与大环境的关系。邓小平用这个比喻谈政治问题,所谓“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化”,我是谈人类环境的引力和相对论效应问题。在我看来,从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看,人类的引力作用是巨大的,但我无法证明这个引力为什么就一定大与相对论的效应。我们的地球是在运动中,地球的运动速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所知道的速度标准都是根据某个相对的参考系。相对论的第一条设定是没有绝对的参考系。但它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发现了所有的相对的参考系。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地球的运动速度有多大呢?难得这不依赖于发现一个越来越远的相对的
参考系吗?事实上,既然地球运动的速度是无法确定的,我认为没有理由认为相对论效应就一定小于地球的引力效应。
谈到相对论的效应,接下来最后,就不能不涉及相对论(狭义)的本质,也就是时空的本质。一般的感觉好像是相对论的相对论效应,只是到相对静止的高速运动情况下才用得上,如欧洲今天的微粒子加速器的建造。我认为,相对论的意义远不止如此。事实上,我认为我们今天人类所面对的时空状态的“定量”,本身就是相对论效应的体现。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身体为什么平均二米以下,我们为什么活不到二百岁,这些例子,都是相对论的本质,速度的变化,已经决定的。谁是我们速度的载体,当然是地球了。地球为什么能决定我们的时空,当然是它的运行速度了。
总结地说,可以认为相对论效应,是决定我们地球上一切事物的“时空定量”的“唯一”根据 - 这才是相对论所揭示的真正一个革命性观念的地方。
D从绝学看待玻尔和爱因思坦的争论
昨天我发了一小段关于速度的绝学看法,引来了一位老友的讨伐。从绝学发出之后,我还没有遇到过“顽强”地抵抗。我正在自鸣得意无敌可讨,北美网的网友几乎一步“将死”刚出生的绝学。一天的亢奋过后尘埃落定,我感到实在有必要清晰地回答网友有关二个科学巨人争论的物理学本质的问题。
网友在其力作“闲聊玻尔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本质之争”中讲到:“玻尔在二十世纪初是量子力学的开拓者之一,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心骨和物理学研究的巨匠,而爱因斯坦...这两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对于物理学的本质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两个人生前在任何可能的场合进行过激烈却很有启发的争论。玻尔说: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the task of physics is to find out how nature is. Physics concerns what we can say about nature. 翻译过来就是:那种认为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大自然的本质的观念是错误的。物理学只关心我们如何描述大自然。即:物理学的任务不是去发现自然之本质,而只是描述自然的表现。爱因斯坦说: Physics is an attempt conceptually to grasp reality as it is thought independently of its being observed. In this sense one speaks of physics reality. 翻译过来就是:从概念上讲,物理学致力于把握实在,而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观察的。从这种意义上,人可以谈论物理实在。”
绝学是新的哲学。任何一个新学科对已经发生和未来发生的事件,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必须能经受证伪的检验。否则,它就不是真理。
我昨天对网友的问题作了简要的回答。主要是说,康德的思想虽然“对人类认识界限的划定,对以后的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哲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 哲学研究走向“绝学”),但康德无法克服自己独断“认知界限”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由他后来的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超越了康德从迪卡尔那继承下来的,分裂认识和物质的二元性世界观。所以,玻尔和爱因思坦的看法,根源来自于迪卡尔的二元论哲学思想,这个思想又被康德好好的发展一翻。
二位科学家的观点都基于这样的认识:“现象和本质”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必须取一,非我即他(有点象中国人?)。而这个分裂,早被黑格尔的体系超越了。黑格尔明确地说,现象其实也是本质,是本质的一部分。我的理解是,黑是说,现象和本质之间,说到底,没有一条鸿沟将两者绝对分开。必须把现象与本质看成一个事物的二个方面。就像盲人摸象的结论一样,现象和本质都是物质的一个侧面,而物质是个整体。
黑格尔当然也有自己的问题。但他的三段论体系的问题,是夸大了自然发展中的辩证法的矛盾运动的“暴力冲突”部分。而他的错误与二元认识论无关,因为他的Das Sein(being)是“一切”,是一整个系统,是从“黑夜”开始一直“拱出来”到“天亮”现身,不存在/没有分裂的问题。
必须说明的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德国四位理性主义大家开始后,变得非常professional (职业化)。哲学的词汇,推理,概念等都变的使非专业人员,不敢碰了。这是因为德国的这四个老兄都是大学里的臭老九教授,所以有意地提高了哲学的门槛,将广大工农兵档在门外了。到了黑格尔,由其如此。我当年猜想,全世界懂黑格尔的不过百个人,美国恐怕不超过二十个人,我的教授笑而不答(不过我当时就知道他肯定是不懂)。这就是为什么黑格尔的东西很难为哲学界和科学界认可,除了他的政治历史哲学让马克思大大玩了一回。
绝学继承了黑格尔的成果,剃掉了他夸大的部分,走了自己的路。从绝学的角度看,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量子,就是一个“普通范例(normal instance)”。范例的定义是在时空下的一切事物,所以量子物理学的对象,也是哲学意义上“相对”的。范例,是一个整体。如果你非要问什么是范例的本质,什么是范例的现象,就好比是问,什么是大象的“扇子”,什么是大象的“柱子”一样。换句话说,绝学的范例,提出的是一个新的“paradigm", 用库恩的话说。它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词汇,新“逻辑”,新的认识方法(悟性认识)。所以,绝学跟以前的哲学比较,是两码事了。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是从绝学开始的,而是从黑格尔开始(蛮有继承性的,哈)的。
历史上有许多时候,有价值的东西丢了,过了好多年,再来个复兴,如“文艺复兴”,中国的“文化复兴”等。也许我们只有普及和复兴了黑格尔的东西,使他起码在英美语言国家得到理解,然后才轮到绝学也未必可知。写到这,我想起了一个中科院西方哲学所的研究员,叫徐友渔。他出了一本书哲学书,盛赞英美分析哲学,称之为“哥白尼革命”,还得了“金岳霖”社会科学奖。我很赞成徐的政治观点和勇气,可他的学术我觉得完全缺乏独立的思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E 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周期
古希腊的伟大哲人亚理士多德,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有这么一个想法:万物有其归宿,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升上去的,最终要掉下来,出生的,终究要死掉。物体有着名的四因说:本因 (原因)、物因 (物质)、动因 (动力)、极因 (目的)等等。中国的教育,将其连同祖宗的“天”,“道”的思想,一律称为“朴素”,“原始”,而没有再进一步的研究。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分析的原则,将事物由大化小,由繁化简来解决笼统复杂的问题。从那时起,物理学家们开始把事物的运动,从亚氏事物的变化笼统叙述中抽象出来,仔细地切分,考察物体物理运动的性质与规律。于是才有了牛顿关于物体机械运动的物理学规律。牛顿没想物体机械运动进到高速时,自己的规律会完全不适用,直到爱因思坦用相对论的出现。爱氏也同牛顿一样,没想到对物体的运动还有什么要作的,直到海森堡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创建的量子力学,告诉他物理学上再往前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爱氏实在不愿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差,还没千古就有人出来取代自己,连连说:我相信上帝不会掷骰子。如果我们回想一下“牛爱海”的工作,我们就会发觉他们只是挖掉了亚氏思想的一小块。在他的“事物变化”这个大题目下,许多工作还是有待去完成,尤其是对社会科学的指导。具体到中国的事物上,如何看待共产党的历史?
我在下面试图提出一个“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的猜想,旨在总结“非物理学运动”的其他的物质存在形式如,化学,生物,社会,思维等等,的运动规律。从物理和哲学的概念中,我的想法也来源于四个因素:
1 时间
2 空间
3 内因
4 外因
具体的定义是:
1 T = 事物的发展的时间
2 S = 事物发展的范围或空间
3 C = 事物发展的周期(曲线)
4 P = 事物发展的阶段(初期 = 1,高潮 = 2,衰老 =3),以指数代表)
自然界非物理运动变化规律的几何表示。想象一个几何平面图,T为横坐标,S为纵坐标。C 为图中的指数值曲线。在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既“初期”,事物发展的曲线形状比较平展,这时它的指数,P=1。这意味着,事物一切“正面”和“负面”的因素,互相抵消,最后剩下的“值”形成其发展的轨迹,所以一般都比较平缓。
事物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阶段,其曲线形状上升几乎是直线,这时它的指数,P=3,既“立方”。这时一切正面或负面的因素,只要很小的变化,既被认为是“剧烈”的变化。其结果,不是出其的疯狂增长,就是一下变成了负数,既,结束了自己的周期。
事物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曲线形状上升较快,这时它的指数,P=2,既“平方”。这时一切正面或负面的因素,统统被认为是正面的因素,所以这时它的值的形状是斜线上升,较为陡峭。
举例来说,我觉得,一粒豌豆和中共的周期史的变化规律,都是遵从这个公式。让生物学家更好地解释前者,我这里只试图解释后者。
中国共产党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一方面宣传会对社会广大中下有利的理论,一方面又宣传“公”有财产的思想。国民党攻击其为“共产共妻”,而共产党的反驳是我们只反对国民党的“专制”行为,而要建立多党的,为大众服务的民主社会,叫做“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宣传和行为得到一定的认同,这个阶段他获得的认同多与对他的怀疑,所以他的“价值”是一条缓缓上升的曲线。
中共的成功,待到建国以后,达到了高潮。一次又一次的路线斗争,人民都看成“正面”的努力,不管是政治运动,还是“大跃进”。甚至连饿死几千万人的60年代,也是“自然灾害”,人民相信,它与共产党关系很小。这时的共产党的价值是“斜线”的迅速上升,一切正反面的因素,都变成了正面的因素,既“正值”。
文革,是共产党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刻。正面的因素被无限放大,毛泽东成了神,他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不用说,共产党的“价值”曲线,这时是“直线上升” - 只到华国锋抓起四人帮后,宣告文革结束。由此代表者共产党从登峰造极一下掉下来,从此开始走向“负值”。以后,共产党作的不论“好坏”,都对自己的政权起了消弱作用,共产党时刻好像都在想怎样保证自己能够多延长几年,而绝不可能恢复回昔日的辉煌了。
F形式逻辑的量化尝试
说起形式逻辑,就不能不从亚里士多德说起。我们知道,亚氏在其“工具论”一文中,研究和创立了形式逻辑的三种形式:同一率,矛盾律,排中律。两千年了基本没有变动,直到思宾诺莎和莱不尼兹增加了一条“充足理由律”。后来福雷格和罗素发现了符号逻辑,以及哥得尔证明了不完备定理。
形式逻辑用来讨论概念和语言表述的判断,所以康德也称其为“判断逻辑”。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形式逻辑判断所基于的是概念化世界抽象出的“一个点”,犹如几何学上关于“点”的定义一样,是一个没有“量”的形式化代表。所以当我们用来判断变动的事物,概括更大的范围,就不能用了。如赫拉克力特说,“你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两次”。在东方如佛教说,“世界既是真的又是假的”,等观点。
这种动态世界的表达,违反了形式逻辑,但确实真实存在。为了克服形式逻辑的限制,黑格尔从古希腊的辩论术中总结了“辩证法”,并推而广之为“正题,反题和合题”的三步曲。用黑格尔的意思来说,这个辩证逻辑就是世界运动发展的本质。
二个世纪以来,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落的历史。特别是他的学生马克思将其政治化,极端化以后引起的人类二十世纪的社会动荡后,人们现在普遍认为,这个辩证法的人为夸张成分太大,基本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这就是辩证法在哲学上和社会生活中失败的原因。
如果黑格尔的辩证法有问题,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或还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从思维规律,到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论上,都起统一功能的真理存在?这些问题摆在二十一世纪从今以后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上。
以下,我试图用量化的方法,对形式逻辑进行补充,供讨论。我称此为“形式逻辑II式”。
定义
Def:
1 s : space
2 t: time
3 o: observer/object
4 n: 0...N (表述数量化的下限和上限)
5 LSI:同一律
6 LNC:矛盾律
7 LEM:排中律
8 LSR:充足理由律
表述:
I (LSI): A(s1,0...n, t1, 0...n, p1, 0...n) = A (s1,0...n, t1, 0...n, p1,
0...n)
II (LNC): not (A(s1,0...n, t1, 0...n, p1, 0...n) and not A(s2,0...n,
t2, 0...n, p2, 0...n))
III (LEM): either A(s1,0...n, t1, 0...n, p1, 0...n) or not A(s2,0...n,
t2, 0...n, p2, 0...n)
IV(LSR): A(s1,0, t1, 0, p1, 0) and A(s2,n, t2,n, p2,n)
说明:
用三维坐标确定形式逻辑的点,它们分别是地点(X轴坐标),时间(Y轴坐标)和观测
者(Z轴坐标)。时间和地点的坐标的量度很容易规定。观测者的定义稍微复杂,但也可从几方面确定,如心理健康状况,教育知识程度,等。
这样量化后的形式逻辑,就可概括更广的范围,因为它包括了事物的动态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及观测者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对经典的形式逻辑是错的陈述,如”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对于上述"形式逻辑II", 就是正确的了。
反证法举例:证“1+1”
哥德巴赫猜想(亦称“希尔伯特计划第八难题”):“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
素数之和”,既“1+1”,的形式。
证明如下:
(1) 素数符号定义:素数,P
(2) 大于2的偶数符号定义:偶数,E
(3) 合数的符号定义:合数, C
(4) 被除数符号定义:被除数,d,且 (1 < d < P)
(5) 整除( integer division)定义:Modulo,i.e. M (P, d) = 0
(6) 素数定义:P = M(d) > 0 ,同前(1 < d < P)
(7) 假设,如果 E = P1 + ( NOT ) P2
(8) 已知,陈氏定理“1+2”, 有两种形式 : I, E = P1 + P2; or II, E = P1 +
P2*P3 )
(9) (7)已经假设 I 错误,所以不考虑陈氏定理的 I 公式. 仅考虑陈氏定理的 II
形式
(10) 则必然有,E = P1 + C
(11) 例举:4 = 3 + 1,或 4 = 2 + 2,(1,2,3,都不是合数)
(12) 所以,(10)也不成立
(13) 所以,陈氏定理的II形式在偶数是4时,不成立
(14) 所以,(7)也不成立
(15) 结论:只有 E = P1 + P2 成立: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既“1+1”的形式
证毕。
结束语
我在写草稿时,发表了一些观点在网上。一些网友在试图评判“范例哲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作为作者,一方面很感谢大家的热情和试图帮助的努力,但同时感到有时无所措手足。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批评者是否真诚希望自己的看法有益与他人外,还有一个交流的渠道,路径,或方法("communication channel"),等,是否可以作为基础和背景的的问题。中国人爱言不由衷,缺乏真诚求知的风气,是远近闻名的。典型的例子如,当年“反美英雄嫁到美国”的北大女生,在克林顿总统的演讲会上批评美国外交政策的以此来出风头的事。但我的重点是要讲交流的基础如何建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除了专业的大学生之外,很少有人专门研究。既是是大学生,所学的哲学专业课,也很多是错的和歪曲的理论,如所谓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阶级斗争哲学。如果有一点西方的形式逻辑,西方哲学史之类的课,往往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没有人真正细致认真地研究。至于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本体论,什么是认识论,什么是现象学,根本无人知晓和关心。这也难怪,哲学系出来的学生,都是党政秘书的后辈军,是准备要当官发财的,所以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专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哲学,如同男女结婚生育一样,成了不用学,但谁都会的事。没有人说,“我没上过哲学课,所以不能谈哲学”,就像没有人说,“我没受过婚前教育,所以我不可结婚”一样绝无仅有。是的,哲学在中国是只要记住几个字就可以谈论了,如“道可道非常道”。反正一千个人读,可以有一千种解释。更不用说老祖宗们“不喜欢”标点符号,使支言片语更显得高深莫测,微言大义。在西方,哲学系的学生们也不好找工作,纽约开迪士的据说就有不少是哲学博士。同中国不同的是,哲学课是大学生无论哪个专业的开始的必修课之一。
真正对哲学有兴趣的人,对哲学知识的掌握,大约有这几个阶段。首先,学会了一些哲学词汇,如概念,判断,推理,逻辑等。这些概念可以用在生活中,所以不难掌握。其次,如果兴趣再大些,可以学点哲学史,可以囫囵吞枣地知道历史上哲学家认识的发展过程。能将日常的事物,用哲学理论,说出个“道道”来。如果要作个哲学教师,则必须还得读某个哲学家的原文著作,并且有自己的体会,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读的越多,体会越多,就可以当哲学教授了。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学哲学是为了会用哲学理论分析问题,将抽象的事物关系“哲理化”,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了。深刻的哲学,从康德以后,变成象牙塔里的东西,外行已经很难懂了。
极少的人,甚至必须用几代人的时间,还依赖民族的精神文化气氛,可以出一两个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将存在超过他们本人的寿命,有些人在世时根本不被世人所重视,都有可能。哲学家的任务是创造哲学理论,因为现有的哲学理论或思维倾向,出现了问题。哲学家的任务是“Philosophering”,不是“philosophize” - 这是主要的区别。当然,对哲学家的要求就高了,哲学家的深刻程度也不同。比如柏拉图,被公认为西方,到目前为止,最深刻的哲学家。其次如黑格尔,海德哥尔,康德,维特根思坦等。比较“浅”的哲学家如萨特(Jacques Derrida)等,其他很多小哲学家。哲学家的任务,一是继承,二是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范例哲学”所尝试的,是“鲤鱼跳龙门”。它能否跳过去,是否是真理,不是主观意见,也许不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所能完全认识到的。但当它一日被承认,就不是几个诺贝尔奖所能代替的了 - 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最终骄傲:它是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思维高峰上的旗帜。
最后,必须说明,因为篇幅关系,本书谈的题目,任何一个即使是小的标题,如果详细的话,都可以写成一部著作。所以我认为此书所有讨论,只能是提纲性质。详细的内容有待于以后人来补充,如果这些要点具有价值。
最后以让我一首小诗表达我的心情:
我-为什么浅薄?
我
为什么浅薄?
因为
只有吃草,
我才能生活。
我
为什么浅薄?
因为生命,
对我
来日无多,
唯有跳跃,
才使我快活。
我
为什么浅薄?
因为
我是现象,
稍纵既没。
上帝
藏我于皮肉之下,
只有爱克思数秒,
我
必须还回
我的躯壳。
我留恋
这花花世界
香风绵语,
却无法
带回到寂寞的天国 -
这
就是我为什么浅薄。
后记
我是一个提问者。我在网上有几年的资历了,可是开博却是近年的事。我,也调侃,也骂街,也恭维,也奚落。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提问题,是讨论和争论,是学点什么。我经常抱定的宗旨是,如果你有一点知识胜过我,我也要挖过来。因为知识的好处是不像苹果。它可以共同享有而不使一方感到失落。当然如果对方的“门槛”过高,我也许策略一些,暂放一马,但我是记住了你。待我证明了自己值得你分享,再重新找机会攻克你的心理堡垒。
但我经常发现的是对方的误解。是经常我感到自己能完全理解对方,对方却不能理解自己。所以我认为应该申明我是怎样提问和讨论,以至辩论的。希望清除对方的疑虑,节省双方的时间。当然,有一个智力上的”have fun”何乐而不为?
我得的一贯教导,是无论干什么,首先要端正态度,既对对方的态度。我认为,观点的对错第一位。其次才是其他关系,如是否熟悉等。怎样判断对错呢?我认为有三步可走。一,通常的认识;二,事实是什么;三,应该怎么样。每一个讨论的话题,从思辩的角度看,也都可以有三路可走。一,主要依据事实和数据;二,主要依据逻辑推理;三,事实和推理均衡。这三条路,就是西方哲学开端的三巨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三位师生走的道路。这就是理性的道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值得考虑,都不过是浪费时间。
作为求知的认真者的补充,我主张给予对方每个正确的观点credit,只要一经认识到,必须告诉对方。隐瞒对方任何思想的灿烂火花,无异于偷窃。自己的沉默如同犯罪的帮凶,负有道德上的罪过。
另一个是否理解对方的观点的判断标准,不是在于自己的感觉。而是自己再重新陈述对方的观点,然后,让对方来下判断结论,认为自己是否理解,没有丝毫歪曲对方的观点。古希腊哲人创造的辩论方法,我提的仅仅是九牛一毛。如果能对任何人在与我或其他讨论中有一点帮助,我的这些排字就没有浪费时间。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