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来 还跟上次一样,到处开吃试吃大块朵颐。朋友见面在饭店,亲人聚会在饭店,给人带个东西也在饭店见面交接。总之,能又吃又聊的机会,就一定不会错过。
不过两年光景,北京的饭庄不知道又添加了多少家。
照例,先从自家门口开吃。父母居住的小区在八宝山以西的地区。周围绿化非常好。叁天大树覆盖了街道,每天早上有人打扫人行道,非常干净。街心公园里,居民们晨练的身影隐现在树荫丛中。因为时差的关系,我也每天六点钟起来,出门散步,顺便抽烟,吃早点。走几个街段,就有几家早点铺子。卖的东西大同小异,不外是豆腐脑,油饼,火烧,派叉,包子,馒头,豆浆,叉烧包子,混沌,面条等大众早点。对于久居北京的人来说,每天早点自然就是这些东西,家常便饭而已。而对于我们这些从海外回来的人来说,能够每天品尝久违的早点,是一种享受。我早年在京的时候,虽然居家附近就有早点铺子,但那个时候的经济条件不可能让我每天吃早点。也就是每个周末,买一次过过瘾。这几次回来,虽然时候不长,我必定会早起,散步闲行,抽烟放松,顺便吃早点。基本上,一碗豆腐脑,一张油饼或芝麻火烧,看张北京的早报,就消磨了一个小时的暇意时光。要是能常有这种日子该多好啊。附近还有美国的麦当老店,我可是一次也没光临过。反正回来还得吃麦当劳,谁还稀罕它啊。嫩嫩的豆腐脑,果然勾起了我的胃口。不咸不淡,入口就滑下肠胃。香喷喷的油饼,脆而有味儿,一套早点入肚,浑身发热舒服,打着饱嗝儿出来。静看着街上匆忙来往的人群,不禁有些得意。嘿嘿,把自己在海外奔忙的糁样子忘了。
居家周围的几家馆子早就吃腻了。这次回来,主要有朋友同学亲人请客。去的多是不知道的地方。
先说一次吃鱼的故事。老友西装先生第二天就开车来接我和姐姐去鼓楼附近的一家馆子洗尘。这家馆子的名字我也记不清了。在后海附近。很平常的一家湘味饭店。拿过菜单,让我们点菜。我看了半天,也没拿定主意。服务小姐过来说,你们来条鱼吧。那好啊,你来推荐一下。小姐说,这个老鼠斑名贵好吃啊。我低头一看,好家伙,一斤就998元。这不是在宰人嘛。我对西装先生说,咱们不要这鱼了。太贵得离谱了。西装先生坚持要,说是你不是每天来吃,一年一次我还吃得起。所以,他坚持要了一条清蒸老鼠斑。这条鱼一斤半,足足一千四百元。吃得我很心疼。合着每筷子就得五十元了。
其他的菜式,比如辣子子鸡。据说是道地的湖南菜。那辣椒,辣得我吸溜半天。子鸡,也真的是小。连骨头带肉,还给切成指甲大的块儿,吃一口得费劲儿把骨头吐出来。有道冬虫夏草汤也很贵。三百元一盅。喝了半天也没喝出什么味道。倒是我担心半天,要是这东西真的是如所吹嘘的补血养气滋阴壮阳的话,我这十几天岂不英雄无用武之地,憋得嗷嗷叫了?幸亏,我对中药还不敏感,回来前后也没见什么成效。想必我这定力还行啊。当然,也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将就保持晚节了。 嘿嘿。
著名的金源购物中心附近有家新开的江南赋饭店。四层楼。装修的美轮美奂,很有格调。这里和79级的几位学弟学妹们见面了。时隔二十年,他们居然还青春不老,岁月几乎没有在他们脸上显现多少。这是家浙江菜馆。我还是听凭着学妹们点菜。这次,一条清蒸鲈鱼也耗费几百元。其他的,主要是浙江风味菜,以清淡爽口为特点。不过,包房又大有清静,非常适于老友聚会。同去的还有我的老同学,文学城伯克高手,业余美声歌唱家梦湖望月。她即兴给我们演唱了几首歌剧选曲。可惜我这些学弟妹们,都是歌剧盲,一点也欣赏不了梦湖望月的婉转歌喉。
东城牛大七十年校庆是我回去的重点节目。这次见到了许多二十年没见的老同学们。屈指算来,当年的毛头小子如我之类,也近天命之年了。而当年的老大哥老大姐们,早就一把指头算不清了。最大的老杜,今年整60了。 然后按岁数排下来,59,58,57,直到55,几乎占了一半出席的同学们了。连我这个小弟也徘徊在五十大关的门口不远了。岁月如梭,转眼就是百年啊。
会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奔海甸镇的一家什么居饭馆。这家饭馆门面不大,里面不小。雅座,单间,装修的也是不俗。饭菜以野味为主。据说北京现在流行养生饭谱,大家不再海吃海喝了。吃了半天,一个菜名也没记下来。反正连南瓜汤也有,黑米饭,玉米粥也能上台盘了。晚上,大家余兴未尽,又接着跑道牛大附近的一家菜馆聚会。这次,还是大包间。毕竟白天拘于有些陌生的时间,没有人大喝。这次,大家拼酒干杯,闹得不亦乐乎。回去后,有位教授同学难受了足足两天。 酒足饭饱,大家又去歌厅嚎歌。 这一嚎 就发现了问题:海外回来的,只能唱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国内的则是什么都能唱。大家一起从苏联歌曲唱到八十年代的歌曲,再到现代的流行曲子。最可笑的是,居然合唱国际歌。有滋有味地。让人有时空倒置的感觉。 啊,也难怪,恍惚间,青春不再,而赤子情还在。 回首过去,同学们多自豪之感。 赶上国家兴旺之机,也算承前启后,不枉此生了。当然,这指的是我们留在国内的同学们。我是没有这个感觉了,龟缩在海外,只能自求多福。
基本上,每到周末,北京大小饭馆,几乎家家满员。很多地方,一位难求。德胜门外有加金玉轩,四层大楼。全部一色八仙桌子靠背椅。我们晚上七点多去的,居然全部客满。好不容易在二楼等到一个单间。那地方菜色很实在。量足味道好。 反正有鱼有虾有菜,大概是北方味道吧。从饭馆客人看去,吃饭在北京实在不算一回事了。 可能去的地方不一样,可能一顿饭的价钱不同,反正是周末去吃饭,不再是奢侈了。其差别,在于有的地方喧哗,有的地方安静。有的地方讲究装修,有的地方家常布置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你有多少钱,你就可以去什么地方。但就吃饭享受来说,权贵和百姓差别虽大,起码都在享受了。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吧。
我和姐姐在王府井附近买东西。顺便在一家饭店里吃中饭。这家饭店装修得如同古代村野饭店。故意露在外边的砖头,连盛菜的盘子也是仿古的粗瓷大碗。可是一个宫保鸡丁叫我拍案叫绝。吃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地方的宫保鸡丁,还就这家让我觉得味道好极了。出来后,我还在吧唧着嘴回味着宫保鸡丁,转眼看到巍峨的北京饭店。我问姐姐,咱们现在能进去了吧? 姐姐说,那算什么好地方啊。又贵。可是,我想的是,咱们百姓终于可以自由出入北京饭店了。过去毛爷做主的时代,咱们百姓有钱也不行啊。可惜后来时间仓促,居然没有去一次北京饭店吃饭,圆我心愿。下次回北京,一定要找个小妞儿陪着在北京饭店嘬一顿。 嘿嘿,其实,去北京饭店的,都是公家掏钱,公司掏钱的,谁也不自己掏腰包去。我也是自作多情罢了。
北京现在可说是食家的天堂了,中外各地的菜式都有。很多还很地道。连美国的破皮萨连锁大车店,皮萨屋和papaJohn\'sPizza,也成了贵的地方。 嘿嘿,反正有钱了,可以吃百家饭,各有所好。关键是,有了选择的自由了。这变化,北京人不觉得,青年人不觉得,只有我这缩在海外久不还乡的老北京人才真切地感觉到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幸哉, 北京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