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ronicles of Narnia 第三集的电影要上映了,这部著作本来是CS Lewis 一系列的小说。 CS Lewis 最著名的另一部著作是Mere Christianity。相信我们中间很多人都知道这位伟大的基督徒作家。他的著作里面,我自己最喜欢的是A Grief Observed,中文翻译成《卿卿如晤》。 CS Lewis这位在Chronicles of Narnia里面显现出孩童般的单纯信心,在Mere Christianity里面显出坚定的信仰的伟大信徒,在他痛失爱妻之后写下《卿卿如晤》这本书,称上帝为「宇宙虐待狂」──“Cosmic Sadist”。 CS Lewis 在书中写道:「一次又一次,当上帝显得最恩慈的时候,祂其实是在预备下一次的虐待。」作者继续写道:「这是我昨晚写下的。与其说是感想,不如说是无理取闹的怒吼。让我再试一次吧。相信上帝如此邪恶,合乎理性吗?这种宇宙虐待狂、可耻的白痴?」Lewis觉得自己被神虐待了,而他这样怒骂神,只是对神还击而已。 , and by uttering these words he commented that he was “hitting back.” (pause) Cosmic Sadist! Spiteful imbecile! 宇宙虐待狂、可耻的白痴!你能够想像Mere Christianity 跟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笔下,能够写出这样的话吗?他自己知道这样是不理性的,但他没办法。他知道自己对神的质疑不是理性上的怀疑,但这种怀疑的确是充满人性的。他是个很真实的人,表达自己很真实的感受。
CS Lewis在痛失爱妻之后,开始指责上帝是个「宇宙虐待狂」。他说,这位上帝如此邪恶,「我们难免会说:求上帝赦免上帝」「上帝实在太坏了,祂需要得到赦免。」「但上帝没有这样作。祂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 It was not hard to say, 'God forgive God.' [But] He did not… He crucified Him.” CS Lewis 写到这里的时候,就开始重新找到平安了,虽然很多事情他还是不明白。上帝把他心爱的妻子带走,但上帝却把自己心爱的儿子舍了,白白赐给他。
我们在苦难中间最重要的就是要定睛仰望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为十字架提醒我们,我们所失去的一切,都远不足以跟上帝为我们所舍的爱子相比,而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里面就提醒我们,靠着爱我们的主,我们在一切的患难当中已经得胜有余了,more than conquerors。这是我们的信心在苦难当中得以成长的不二法门。我不愿意将苦难合理化,我绝对不会告诉你,上帝允许我们遭受苦难是为了陶造我们的品格,因为对于这样的理论,我所能举出的例证,绝对不会多过我能想到的反证。在苏丹那些父母被军队杀掉、从小就被洗脑训练成杀人机器的儿童士兵,他们所遭受的苦难,有让他们成为人上之人吗?
没错,有的时候有些人遭受的苦难,是可以明确看到背后有神美好的目的,但在大部份的情况底下,这世间的苦难,是看不出任何目的的。我们最不应该说的,就是某某人遭受苦难是被神惩罚。加尔文说神预定的目的是向我们隐藏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用神的目的来将人们遭受的苦难给合理化。我们的信心不是建基于我们不知道的隐藏的事。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我们清楚知道的事情上,而我们清楚知道的真理就是,当神的儿女遭受苦难的时候,上帝与我们一同受苦。圣经说上帝有怜悯慈爱。希腊文的「怜悯」跟英文的sympathy是同一个字。 Syn的意思是「共同」,patheia意思是「受苦」。 Sympatheia就是「一同受苦」。圣经说上帝满有怜悯慈爱,意思是上帝在祂儿女的苦难中间与我们一同受苦。而且上帝受苦的方式,不是在天上看着我们受苦,然后在天上可怜心疼我们。不。祂与我们同受苦,意思是,我们所受的苦,祂与我们一同遭受。不能受感的上帝成为遭受苦难的人,在神性中却仍是不能受感的神,但祂的神性与祂的人性不能分离,所以当祂来到世上受尽诸般苦难的时候,实际上是上帝亲身在经历这些苦难。就像CS Lewis讲的,我们难免会说「上帝赦免上帝」,但上帝没有这样作。上帝将祂儿子钉在十字架上。 It's not hard to say, “God forgive God.” He did not. He crucified Him. 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这是我们确知的。这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今生会遭受这些苦难,会失去心爱的人,会受到各种伤害。我们也不需要将这些苦难合理化,试图解释这些苦难背后的目的。我们今天的讲题是「与难题共存」,而人生中最大的难题,大概莫过于苦难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全能又慈爱的上帝会允许祂所爱的儿女遭受到这一切可怕的事情,为什么上帝会创造一些人,容许他们犯罪,然后又不从地狱之火里面把他们拯救出来。这些难题是很真实的问题,但这是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不知道上帝为什么允许罪恶与苦难,不代表我们的信心是盲目的。与难题共存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在那些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事情上面钻牛角尖,而是为我们确实知道的那些真理感到平安。
在《卿卿如晤》这本书的结尾,CS Lewis写道:「当我把这些问题带到神面前的时候,我没有得到任何答案。然而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没答案』(a rather special sort of “No answer”)。不是一道反锁的门,更像是祂默默地看着我,祂的眼光决不是没有怜悯的。就好像祂对我摇摇头,不是在拒绝我,而是延迟祂的答案。似乎在对我说:『孩子啊,平静下来吧,你现在还不明白。』」 我们虽然不明白,但我们可以有平安,因为我们知道所失去的一切都比不上天父白白为我们舍了的爱子。在苦难中的信心,不是相信上帝会让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不是相信上帝会用我们的苦难来成就更美好的目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必然的,神也没有给我们这样的应许。在苦难中的信心,就是定睛仰望主耶稣基督,知道在基督里,上帝亲自走进我们的苦难中间,与我们一同受苦。有一天,今生的苦难都会变成荣耀的冠冕,就好像我们将来在天上敬拜的羔羊,仍然带着被杀过的钉痕,而那最痛苦卑微的钉痕,却成为至高的荣耀。这就是今生一切苦难的永恒意义所在。
我们都知道世俗智慧对于挫败的领悟。这些很多都是合乎圣经的。这世上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一个真正的赢家,是能够不被挫折打败的人。如果要赢,就必须先学会用诚实宽广的心来面对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学教训,从失败中站起来。美国开国元老之一的Thomas Paine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失败为成功之母」。成功的人,必先学会面对失败。这对于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都是一样的。 Thomas Paine自己是个非基督徒。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的不同在于我们对成功的定义以及我们追求卓越的目的。
然而,基督徒所遭受的种种挫败,还有一层更深的属灵意义,也就是我们如何面对失败所带来的痛苦与羞愧感。我们会从别人感到压力,也会自己给自己压力。当一个男人失业的时候,他会觉得他对不起他的家人。一个学生成绩不好,没办法上好的大学,可能会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栽培。家人与父母都是爱我们的,但另外有些人就等着看我们失败,以便取笑我们、指责我们,甚至落井下石。对于我们中间比较杰出的人来说,我们害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我们怕别人发现我们也只不过是人,just human after all。
有的时候别人不给我们压力,我们却自己给自己压力。我们为自己设定很高的标准,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而当我们达不到这种标准的时候,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会对自己失望。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自己是just human after all。
然而这正是上帝要藉由我们的失败来教导我们的最重要的功课:we are just human!我们不是神,我们只是人!亚当的原罪就是他不肯承认自己只是个人,他想要像神一样分别善恶,而信心正好就是这个原罪的相反。藉由信心,我们知道自己只是人,我们不是神,我们的整个存有都依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为自己定很高的标准是好的;我们追求卓越是好的。但追求完美与完美主义中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完美主义者无法容忍自己的不完美。完美主义就是想要成为more than just human的那种骄傲的罪。如果是道德上的完美主义,就是圣经里面法利赛人的那种律法主义。追求完美,与完美主义不是一个概念。基督徒追求完美,是因为他很谦卑地知道自己只是个人,知道自己很不完美,而神是完美的。他追求完美,是因为他想要与神亲近,而不是因为他想要成为神。一个完美主义者很容易被失败击垮;但一个追求完美者,能够平静地面对自己的失败,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来,知道神不会因为他的失败就对他失望。
神很清楚知道我们只是人,we are just human。我们还不只是“just human”,我们是sinful humans,我们是罪人,we are sinners。神要我们成为圣洁,但神并不要求也不期望我们今生就能够像祂一样。神知道我们一定会失败,一定会跌倒,而神也从来不对我们失望。假如我们以为我们属灵的失败能够使我们失去救恩,那么我们就太小看神的恩典了。我们以为我们的罪比神的恩典更有能力。我们以为神的恩典不足以胜过我们的罪。如果你把自己的罪看得比神的恩典还要大,你就是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这是何等骄傲!但有信心的人就知道神的恩典永远够用,永远胜过我们的过犯。就像大卫王在犯了惊世骇俗的罪之后,还是带着忧伤痛悔的心回到神面前,写下诗篇五十一篇;他知道信实的神必定赦免他的罪。使徒彼得三次不认主,但他知道基督的恩典大过他的失败,所以在耶稣复活后,他毫不迟疑回到耶稣身边,甚至三次宣告他爱主耶稣,完全不以为耻,因为他知道耶稣不以他为耻。
我现在正在翻译一本John Owen的文集,这本书是很实际的实践神学,专门探讨基督徒怎样与罪争战、怎样追求圣洁。英文书名是Triumph Over Temptation,出版社把中文书名定为《向试探夸胜》,但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翻译,我现在还在想这个书名应该怎样翻。 John Owen是十七世纪清教徒里面最具代表性的神学家,但这本书是给平信徒看的很好的灵修实践的书,讲的就是如何胜过试探。在一般华人教会当中,当我们讲到成圣的时候,我们通常就会听到一些陈腔滥调:「我们要圣洁,因为神是圣洁的;如果你继续犯罪,就表示你还没得救。」有一次在一个洗礼的礼拜里面,我听到一位牧师祷告说:「神啊,求你保守今天受洗的这些弟兄姊妹,让他们永不跌倒,永不失脚。」我发现华人教会的传统里面有一种属灵的完美主义,无法容忍灵性上的缺陷。所以当我们听到Triumph Over Temptation这样的书名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又来了,又是一堆道德教训。」
在欧文的那部文集里面,他给了很多很实际的建议,教导我们怎样胜过试探,而我觉得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他告诉读者要定睛去看属神的事物里面的荣美,仔细用心去思想这些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凭着我们罪人的本性,很难去看见属神的事物有何荣美之处,尤其是基督的十字架。我记得几年前Mel Gibson的电影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刚出来的时候,Blockbuster这个出租电影的商店把这部电影归类为恐怖片。对不认识神的人来说,基督钉十字架没有任何荣美可言,它只是一个很恐怖、很血腥、不人道、不公义的事件。所以保罗说十字架对不信的人来说是绊脚石,是愚拙。但是当我们学会用信心的双眼来仰望十字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暴力、血腥、丑陋的事件背后有最吸引人的圣洁的荣美。这种荣美可以震撼人心胜过这世间任何美好的事物,可是基督的荣美是不容易发现的,所以我们必须花时间去默想。清教徒在读圣经的时候不只用理性去明白、去解经,他们是先用理性明白,然后用心去体会,让经文来触动他们的情感,来彻底地改变他们看事情的角度、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世界观。这样的读经叫作discursive meditation。当我们被圣经所启示的这位上帝吸引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厌恶罪。我们的本性是喜爱罪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犯罪。成圣好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需要常常被神吸引,努力去发现神的荣美,在读经、祷告、敬拜当中用心去发现上帝最吸引我们的地方,这样子,成圣就变成一门我们甘心乐意去操练的功课了。简而言之,成圣最重要的秘诀不是定睛在我们的罪上面,思想怎样消灭这些罪;成圣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定睛仰望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用一种完美主义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罪,然后发现我们无法容忍自己。这种属灵的完美主义只有两种结果,第一就是像法利赛人那样假冒为善、自我欺骗,这种叫属灵的阿Q精神,第二种结果就是像卖主的犹大那样,对神的恩典绝望,对自己绝望,让后就放弃自己。神不会放弃我们,不论我们多么不完美。所以,我们可以很坦然地在今生一切的不完美当中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