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的几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特点,每月的某日在公用厨房摆放一块大蛋糕,庆祝部门内或团队内生日属于本月的员工,简单了事。对于我等懒人,十分欣赏这种省时省心的简单活动。
换了一个地方,规矩有些改变,除分享普通的大蛋糕外,还要外加一个“个人化”的小蛋糕。这个个人化的小蛋糕要自己选择,选择来自一个密密麻麻长长的单子。对美食家说,这样的待遇是一种享受,挑选你的最爱;对我等懒人来说有点头痛,因为这名目繁多的产品种类中多数看起来陌生,谈何选择。最后只好比较盲目地选一个听起来应该是不错的。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如今的世界商品种类繁多,行家们乐了,有些俗人们就可能烦了。无论是健康保险选择,或是中学大学选课,有时候太多的选择需要一番研究和了解。 在这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做五花八门的决定。有些极端情况下,决定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还多。以前在研究机构时,花在申请研究经费的时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愿那些时间能用于专心研究。 后来在大型企业工作时,频繁的会议,扯皮的讨论,多如牛毛的审计项目,一个接一个,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哪有机会有效地做更多的实事?
当我拿起镜子照着自己的时候,我想上述观点或偏见主要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我是大陆文革中成长的一代,那时穿着一样的服装(中山装),一样的色彩(军绿或蓝色),骑着基本一样的自行车(少数几种),看到基本一样的卡车(解放)或吉普。后来上大学用的是基本一样的教材(全国统编),洗脑内容有马克思主义宗教,毕业后统一分配,总体上是省心,因为没有什麽选择的机会。这样的成长环境抑制了个人独立思考的锻炼。所以,年轻时思维已基本定型,现在有些东西还转不过弯。其实这很像在西方有些小孩子从小受父母所信仰的宗教的影响长大后继续参与这个教。同样,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不也是这样代代相传?什么样的文化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或蠢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跳出原有的文化条条框框,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长期的努力。
以前没有太多的选择,也就不大可能有机会创新,从统计的角度讲大概是这样的。当民主自由这类好的东西摆在面前时,我有时会在犹豫怎样去利用甚至要不要完全利用它。民主和自由都需要代价,特别是要花很多时间,思维模式固定后修改起来比较慢,比较难。虽然从身份讲是西方公民,但骨子里的文化在有些方面还在慢慢地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