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哲学:“绝学”- 最后一步
我在上篇“
思维与思想的辨析”中,谈了范例本体论,既“绝学”,和传统哲学的区别。我想到应该就这个话题再说一些,以增加读者的理解。
因为绝学是个大话题,写成书也毫不奇怪。奇怪的是有人用中文企图几句话就说明白,如同维特根思坦。我曾经说过,“凡是真理一定是定理”,这个思想。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岂不是说,凡是真理必然一定来自公理吗?既,真理一定来之人人都懂的东西。- 是的。我认为,绝学就是这个东西。从一条公理能推出多少定理,是没数量限制的,如同自然数序列一样。这就是必须在这里再谈的原因之一。
哲学,从绝学的角度看,我叫他“传统哲学”,是不是总在谈论“某个什么(事物)”?比如,谈论“存在”(从古希腊到海德格尔),“定在”(康德,黑格尔等),“形式”(柏拉图),“精神”(巴门尼德到黑格尔),“无物”(萨特),“意志”(叔本华,尼采等),“情感”(克尔郭凯尔),“上帝”(奥古思丁,安舍伦,阿奎纳),意识(布朗塔诺,胡赛尔等),数学和逻辑(罗素),语言(维特根思坦),等等这些哲学家。
关键的问题是,因为“思想=世界”,所以一旦思想出现,必然是某物的出现。对某物的谈论,无论从整体(欧洲大陆哲学),还是从分析角度(英语国家的分析学派),总有话说尽的时候,就没有新的意义了。这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既然又转回到“存在”,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上,所以他就说“哲学死了”。世界当下很流行的一个看法也是“哲学没有新的东西了,死了”。这就是为什么从上个世纪初到本世纪现在,没有大的哲学思想或体系出现的原因。当现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后现代结构(分拆)主义派?),2004年在北京声称“中国没有哲学”时,他只是说了问题的一半(好不给面子啊,真是非我族类)。另一半是:西方的哲学也正走向死亡 - 他或者不想说,或者自己也没看出来。
根据自然界创新的“超越数”原理,任何创新(包括哲学创新),都在意料之外,不可重复,没有规律可寻。所以,中国一方面“自古”没有“真正的哲学”,他没错;另一方面,“绝学”这里出现了,又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之上了,虽然绝学必须继承西方哲学的传统而生。这是德里达绝没有想到的,用中国文学的话叫: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摆脱这个“思想纠缠”的,恰恰不再是通过思想自身,而是“悟性”,既“纯粹悟性”:来自思想,而又不是思想,因为它必须高于思想。
顺便提及,中国人也是很怪的动物(高级?):一方面看外国人总是提不起头来,另一方面又总是扼杀自己“第一个试图站起来的猴子”(在万维网,几个“万维哲学家”的表现就是对范例破口大骂(中国人的“任性”表现)。却从来没人写出哪怕能上百字的文章来否定范例哲学:即使是“粪”,也还是禾苗不可缺少的,你们总需要吃禾苗,对不?)。
只要是思想,只要是语言,它们的出现和表述断然离不了“something”。结果必然是,“something else”,既由“一物转为他物”。看看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不是这个道理?而绝学的成绩恰恰在于,终于离开了海德格尔叹息的哲学的死亡,既他认识到的哲学最后的界限是“存在”,而使(传统)的哲学终于又“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