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威尼斯老人的博客
  “能容忍自己不认同的思想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心灵的标志” --亚里士多德
我的名片
威尼斯老人
注册日期: 2015-11-14
访问总量: 157,28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我为什么不再支持乌克兰?
· 我为什么支持川普-民主党大佬列
· 转发:我为什么支持川普
· 转: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萧茗
· 转:给党中央的建议:为理论家们
· 转: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要求人大
· 转:解析特朗普税改 王尚一
友好链接
· 渔阳山人:醉茶说天下
· 南山皓:南山皓的博客
· 酷19:酷19的博客
· 挺不错:挺不错的博客
· Harry3772:Harry3772
· 溪谷闲人:溪谷闲人的博客
· 有哲:有哲的博客
· 彼德:彼德的博客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远方的孤独:远方的孤独
· 不合群:不合群的博客
· 老钱:老钱的博客
· 沐岚:沐岚的博客
· gugeren:gugeren的博客
· vito:Vito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解滨:解滨
分类目录
【热门话题】
· 我为什么不再支持乌克兰?
· 我为什么支持川普-民主党大佬列
· 转发:我为什么支持川普
· 转:日本为何没有穆斯林?
· 转:当全世界都对朝鲜核爆束手无
· 黎蜗藤 推倒雕像运动是美国悲剧
· 转:美国的两套叙事:“老美国”
· 转:为了中国,请不要轻言战争
· 转:时寒冰:印度要对中国开战
· 转:商界大佬正在逃离
【杂感】
· 转: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萧茗
· 转:给党中央的建议:为理论家们
· 转: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要求人大
· 转:解析特朗普税改 王尚一
· 转:2018中国经济展望
· 转:人若欠你,天必还你
· 摘录 文昭:法治和民主哪一个更
· 笔录 文昭:民主需要正派的公民
· 笔录文昭:“封建宪政”和民主素
· 转:新经济体现的是一整套全新的
存档目录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0 - 09/30/2020
06/01/2018 - 06/30/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转:《敦刻尔克》 爱国主义的另一张面孔
   

《敦刻尔克》 爱国主义的另一张面孔|微思客

2017-09-07 孙金昱 微思客WeThinker

孙金昱,伦敦大学学院(UCL)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摘记:

《敦刻尔克》展示家的方式与众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家庭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逃生、营救、合作、战斗……几乎没有行动由亲情催化,也几乎没有情绪与角色的家人有关。当海军舰艇和私人船只组成的舰队出现在指挥撤退的海军军官的视野中,却突兀而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向着四十万疲乏绝望的战士全速驶来。

 

将这支公私合营的救援舰队称为”,是整部影片最值得玩味的一笔。

 

驾船前往敦刻尔克参与救援的普通英国人与他们将要救援的士兵非亲非故,这只舰队所代表的自然不可能是一个个士兵的家庭的集合,而是指向明媚的不列颠岛——影片的结尾,诺兰导演以田园牧歌的英国风光和沿途欢迎撤退士兵的英国民众再次确认了的所指。

 

一个人如果能视祖国为家,是何其幸运。

-----------------------------

 

地图和数字中的敦刻尔克

 

法国北部的海边小城敦刻尔克,因为二战中一次胜利的逃亡闻名世界。敦刻尔克大撤退和它作为一次战争转折点的意义,几乎成为了一个历史常识,一个人即使对历史一无所知,恐怕也不会对这个地名感到陌生。

 

1939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派出远征军前往欧洲大陆帮助法国进行防御。德军猛烈攻势下,欧洲小国无力甚至也无意抵抗。英法本以为保卫战会沿准备充分的马奇诺防线展开,但是德军却从植被茂密的阿登森林进入法国,绕到盟军身后。而盟军的面前,则只有更多的德军。敦刻尔克,成为了此时唯一的退路,但这唯一的退路,却更像是一条死路。此时,距离德国入侵波兰,仅仅过去9个月。

 

九天时间里,困于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四十余万盟军战士,面前是茫茫大海,背后是德军装甲部队,头顶是德军战机和轰炸。根据撤退初期的估计,大概只有四万五千人可以撤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盘死局之中,盟军起死回生。

 

整个行动中,英军有198,229人撤离,法军有139,997人撤离,636艘船舰平安返航,皇家空军击落262架德军飞机。[1]

 

奇迹”“胜利”“成功这些形容词汇,并不能掩盖敦刻尔克沙滩上发生的是一次灾难性的大撤退,反败为胜并不存在。撤退本身毫无光荣可言,它是之前一系列绥靖、轻敌、懦弱、自负的结果。撤退成功后,丘吉尔首相在举国欢欣中冷静提醒,我们必须十分小心不要给这次援救行动胜利之名。战争不是依靠撤退取胜的。”“奇迹数字的背后的损失同样惨重,盟军中108,111名士兵未能撤离,战机损失106架,船舰沉没297[2]。大量枪支、弹药、车辆也直接被丢弃。敦刻尔克小城本身也损失惨重,近三分之一居民死伤。如果仅从这些数字来分析这次撤离,它的奇迹之处仅仅在于不幸中的万幸,在于避免了更为灾难性的损失。如果这四十万人全军覆没,那么获得奇迹般胜利的则是希特勒,他的欧洲征服顺遂圆满。

 

正因如此,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第一重转折意义,是为日后的反击保存了力量。但这尚不足以解释敦刻尔克在历史中得到的分量,不足以解释它在当时英国民众中所激发的种种情绪,不足以解释一次军事灾难之后的逃亡,何以催生出以它为名的精神,并被哺育给战争中成长的一代英国人。

 

敦刻尔克成为传奇的关键,还在于撤退行动中有近八百艘私人船艇参与。从高级邮轮到单薄渔船,甚至包括内河航行的小艇都被动员征召,一些船主直接自己驾船前往。当这些大大小小、式样繁多、旗帜各异的私人船艇,头顶着两国空军战机的缠斗,驶过英吉利海峡,驶向士兵列队的漫漫沙滩,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却动人的场景。一面是战局的凶险、撤退的仓促狼狈,而另一面却是勇敢和团结。看似矛盾的两面彼此映照,又彼此加强。这样的场景充满了一个好故事的潜力。作为行动的敦刻尔克保存了实力,而作为故事的敦刻尔克则激发了的信念:在欧洲大陆各国无论强弱或败或降之后,仓皇的逃亡者依然选择再战。六月四日,丘吉尔首相发表他著名的演讲,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永不投降。但如果没有敦刻尔克故事,永不投降的宣言会失去多少底气?如果没有敦刻尔克故事,我们二字又将去哪里寻找所指?

 

不够残酷的战争?

豆瓣电影上,不少观众表达了对电影的失望,失望的原因多是整部影片过于平淡,即使三条叙事线索试图为故事增添悬疑和跌宕,但如此的努力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这种抱怨不单限于中国观众,也不简单源于对他国历史语境的陌生,英国《卫报》一篇影评中,《敦刻尔克》也被批评沉闷空洞,因为诺兰导演所选择的片段对真实历史太过轻描淡写[3]。大撤退中数不清的船只有着比他所选定的那一艘小船更为惊心动魄的故事,伤亡也远比电影中的温情表述更为残酷。诺兰导演想简单讲述一个逃亡故事的意图,看起来像一种过度的刻意。

 

抛开对这种刻意的不同看法,观众确实很难错会导演的意图。 如同诺兰导演自己所说那样,《敦刻尔克》要讲述的是纯粹的求生过程,而非历史事件中的繁复政治。相比于用血与火把战争的残酷精细地奉于观众面前,《敦刻尔克》用意料之外的平静邀请观众走进那片绝望的海滩。背景音乐中回响着鼓点急促的倒计时,茫茫大海,漫漫长滩,观众和四十万盟军战士一起列队等待,等待着一艘艘尚不知存在与否的、载他们走出死地的航船。不同于正在全速驶来的船艇和紧张战斗的战机,在这片海滩上,已经没有成为英雄的任何可能;在这片海滩上,命运已经完全丧失了被自己控制的可能。电影所追求的,不是将历史场景在观众眼前逼真地再现,不是为观众打开上帝视角以免错过历史中关键而精彩的瞬间,而是无论眼前画面是否与历史重叠,它要将敦刻尔克海滩上的那份绝望还原——但不是还原在观众眼前,而是将观众紧紧包裹其间,而平静就是绝望最好的背景和配乐。正是通过将观众浸入到当时的绝望氛围中,《敦刻尔克》在讲述一个结局早已大白天下的故事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悬疑。

 

家园与祖国:爱国主义的另一张面孔

 

当四十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他们而来。

 

它出现在《敦刻尔克》电影海报上,醒目而点题。战争题材电影中,家是常见的主题,它调和着阴沉、恐怖的背景基调,它赋予流血和牺牲意义,它让千人一面的战士,成为血肉丰满的人。它展现人在战争之外的角色——母亲、父亲、妻子、丈夫、儿女,从而让不在战争之中的观众,找到与角色共情的基础,找到将自己代入剧情的路径。

 

《敦刻尔克》展示家的方式与众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家庭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逃生、营救、合作、战斗……几乎没有行动由亲情催化,也几乎没有情绪与角色的家人有关。当海军舰艇和私人船只组成的舰队出现在指挥撤退的海军军官的视野中,却突兀而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向着四十万疲乏绝望的战士全速驶来。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西方电影中以家之温情消解国家的一贯套路,但是,在影片没有铺垫任何具体的家庭语境之下,“Home”是一个需要理解为祖国、却又不能被直白翻译为祖国的奇妙词汇。将这支公私合营的救援舰队称为”,是整部影片最值得玩味的一笔。

 

影片中,驾船前往敦刻尔克参与救援的普通英国人与他们将要救援的士兵非亲非故,这只舰队所代表的自然不可能是一个个士兵的家庭的集合,而是指向明媚的不列颠岛——影片的结尾,诺兰导演以田园牧歌的英国风光和沿途欢迎撤退士兵的英国民众再次确认了的所指。

 

将《敦刻尔克》中的意向理解为祖国颇为冒险。这种解读似乎粗糙地将诺兰导演的作品等同于一部含有宣传意味的主旋律电影,还被生硬插入爱国主义元素。过于直白的爱国主义表达在电影作品中往往是不讨喜的,这不像大师级导演会犯下的错误。

 

当然,这不是一部把祖国、人民等宏大词汇挂在角色嘴边的政治宣传片,如纪录片般记述撤退过程正是要消解这种高高在上的宏大。只是《敦刻尔克》呈现的英式爱国主义,十分微妙。这是一个好莱坞拍摄的英国故事,这是一个要讲述给各国人的英国故事。它要足够英国,才有灵魂,它还要足够普世,才够动人。在爱国主义是一种洗脑术爱国主义是一种至上义务之间,《敦刻尔克》呈现了爱国主义的另一张面孔,一种抛弃偶像、激情、迷信的爱国主义,一种冷静、有思考能力的爱国主义,一种属于普通人而非属于英雄和强人的爱国主义,一种建立于人与人的联结而非人与国家联结的爱国主义。

 

不同于《战狼2强大祖国在你身后的霸气直接,《敦刻尔克》温吞寡言。影片中呈现出的英国人坚毅平和如同深深海水,因为没有情绪化的一面,观众甚至很难感受到明显的同胞之情。因为很难感受到同胞之情,《敦刻尔克》完成了一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将对特定祖国的爱国情感立于更为普世的情感与价值之上:挽救生命、抵抗邪恶、相扶相持,只因我们栖身此地,共享一样的命运,共有同一个未来。

 

电影结束,回味那句“Home”,一个人如果能视祖国为家,是何其幸运。

 

脱欧情绪下的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拍摄过程之中,当然还没有人预见英国会在一次全民公投中选择退出欧盟。当公投一年之后,电影上映,人们才发现敦刻尔克大撤退,像一个脱欧的镜像:欧洲大陆是危险的绝境,海峡那头的小岛则安宁美丽,撤出欧洲才有新的希望。英国和她的大陆近邻们是如此不同,面对凶险,她孤军作战,不言放弃,也强大到不需要放弃。这份孤独添加她的悲情,却也增加她的荣光。

 

事实上,在脱欧进程之中,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隐约可见。保守党议员彭尼·莫当特(Penny Mordaunt)曾写作一片短文,认为敦刻尔克精神可以帮助英国在欧盟之外寻求发展。领导英国在二战初期独自抵抗的丘吉尔首相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脱欧阵营的精神领袖。[4]

 

然而,英国在真实的历史中并非如此孤独。艰难岁月中,英国与她的盟友都没有彼此抛弃。在敦刻尔克撤离行动中,丘吉尔首相下令要求同时帮助法军士兵撤离,在美苏加入战争之前,英国资助各国的地下抵抗组织在纳粹占领区进行抗争,更不用说当时各个殖民地的付出和牺牲。电影中英国海军指挥官选择留下,等待帮助法军继续撤离,一句“I am staying for the French.”恰到好处地代表了这段历史。

 

敦刻尔克精神不可能是一种自负于孤独的精神。如果撤退之后,没有我们永不投降的决心,三十万军人的奇迹撤离也不过是纳粹德国胜利的注脚。

 

退向何方的问题,在七十七年后,再次等待英国人的回答。

 

注:

[1] 数据来源http://www.bbc.co.uk/news/entertainment-arts-40641801

[2] 同上

[3]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filmblog/2017/jul/26/bloodless-boring-empty-christopher-nolan-dunkirk-left-me-cold

[4]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7/jul/20/dunkirk-spirit-british-film-brexit-national-identity-christopher-nolan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