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體現的是一整套全新的邏輯原創 2017-11-01 孫立平 孫立平社會觀察 前些天,我發了一條微博,說最近想談談新經濟的問題。其實,說談這個問題,主要是想把我查找的一些有關這個問題的資料以及我自己的一些學習體會和初步的思考呈現給各位,並期待引起更深入的討論。 在那條微博中,我特別強調了,不是使用了新技術的經濟就是新經濟,不是生產了一類新的產品的經濟就是新經濟,甚至生產了一種革命性的顛覆性的產品也不見得是新經濟。新經濟將會體現的是一套與傳統經濟完全不同的邏輯。這些邏輯有些可能是我們喜歡的,有些是我們不喜歡的,有的甚至很可能是對我們的一種嚴峻挑戰。但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我們都只能面對它。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為什麼我要強調新經濟體現的是一整套全新的邏輯?因為這涉及到對新經濟的確切界定。我們知道,“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我們用“新”來定義某個事物的時候,其含義往往是模糊的,因為凡是與“舊”有所不同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新”。特別是,我們本來就是處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時代,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新的因素每時每刻都在大量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把一般意義上的“新”,與能夠帶來“質”的變化的“新”區別開來,否則新經濟的概念會由於過於籠統而失去意義。 正因為如此,我想用“體現一整套新邏輯”的表述,來把新經濟分離出來,並將其與傳統經濟區別開。這個“一整套新邏輯”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探索:新的技術邏輯、新的資本邏輯、新的商業邏輯、新的勞動邏輯。 下面,我就從這四個方面,把我認為有意義的資料以及我在這些資料基礎上的一些粗淺思考分列如下。 一、新的技術邏輯: 科學技術的發展無疑是新經濟形成的最基本前提。但需要弄明白的是構成新經濟基礎的新技術究竟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與此前不同的邏輯,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邏輯賦予新經濟以一種質的飛躍的。
對於科學技術,我是絕對的外行,但從閱讀到的資料看,下面的兩個說法可以給人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個是,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教授最近提出一個說法:谷歌、亞馬遜、臉書、騰訊和阿里巴巴這5家超級公司,已經搶占了未來十年的制高點。而這五家公司的技術優勢都包含兩個相同的底層密碼:數據智能、網絡協同。它們能夠成長為超級公司,也是“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雙輪突破的結果。所謂數據智能,簡單來說就是讓數據幫人類決策。網絡協同,則是用算法、雲服務來實現資源的匹配。在曾鳴教授看來,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是構成未來新商業文明DNA最重要的“雙螺旋”,這兩者的有機融合,將創造新商業時代新的物種。 而麥克洛斯基(Deirdre N. McCloskey)和里德利(Matt Ridley)則強調“不同想法的交配”。在《理性樂觀派》(The Rational Optimist,2010)一書中,里德利說:在過去兩個世紀,“不同的想法開始了交配”。比如,火車運輸這個點子,源自將高壓蒸汽機與在鐵軌上行駛的運礦車相結合;而除草機這個主意,則是把縮小版的汽油發動機與縮小版的收割機結合的產物。各種富有想象力的發明皆如此。這些想法在腦海中的交匯,帶來了各種機械改良的爆炸性湧現。其實,我們可以想想,滴滴也好,共享單車也好,都是在技術進步基礎上形成的種種新的想法再交配的結果。 而在所有這些技術進步中,最能夠體現上述特質、能夠為新經濟奠定全新基礎的,就是人工智能,特別是人工智能對人類智力的可能超越。因為我們現在經濟中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現有人類智力水平的基礎上的。我們現在不知道人工智能會走到那一步。對人類智力的超越雖然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但它同時展示的也是一種全新的前景。 二、新的資本邏輯
凱恩斯在分析近代經濟增長的時候,特別強調了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兩個因素的作用。他認為,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8世紀初期,生活在世界各個文明中心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但從16世紀起,科學和技術發明的偉大時代開始了,在18世紀後這個勢頭日益強勁,而從19世紀初開始,更進入了鼎盛時期。而在這當中,資本的積累則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 資本的積累,在今天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從歷史上看,資本的正名則是一場觀念革命的結果。我們知道,在漫長的傳統農業社會,在其所形成的樸素價值觀中,資本意味着某種罪惡,至少是與不道德相聯繫的。所以在那時的文學作品中,往往將錢生錢、利滾利、精於計算等當作負面的東西。如韋伯所指出的,宗教革命,特別是新教倫理的出現,才開始使資本恢復了名譽。 在今天,而在今天,資本尤其是金融創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技術進步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試想,如果沒有天使投資,沒有風險投資這些新的資本形式,很多新的技術和新的想法就會胎死腹中。 資本的本質是增值,並透過其令人驚異的增值過程改變着經濟和社會。法國學者皮凱蒂:皮凱蒂利用300多年的跨國歷史數據推翻了庫茲涅茨的倒U形曲線,證明了在長時段中貧富差距加劇的趨勢,而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資本。他的研究表明,從較長的時段來看,資本收益率會高於經濟增長率。話句話說,長時段歷史所展示的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是拜資本所賜。 而在今天,資本增值的邏輯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這突出表現在投入和產出之間的線性關係正在被打破。在過去的時代,雖然資本本身有着巨大的增值衝動,但增值的過程卻要受到一個基本規律的制約,即投入和產出的線性關係(在並非嚴格的意義上)。 陳志武教授舉了個例子說明這種邏輯是什麼樣的:在騰訊QQ空間裡,一頂虛擬帽子的設計可能要幾個設計師與程序員花幾天時間,而一旦設計好了,虛擬帽子賣一頂一塊錢,賣100萬頂創收100萬元。由於虛擬帽子銷售是電子記賬收費,每賣一頂並不需要重新製造,所以,騰訊賣一億頂虛擬帽子跟賣一萬頂在成本上幾乎沒有差別,但收入卻天壤之別。 這意味着什麼呢?這至少意味着過去多少年來,包括在傳統的資本時代所形成的財富邏輯和財富格局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某些具有新特質的資本可能會獲得無限贏利的前景。而所謂“融資”、“燒錢”的過程,就是建立在對這種前景的預期的基礎上。附帶說一句,這也許就是近些年經濟中出現明顯脫實向虛的趨勢的一個重要背景。 三、新的商業邏輯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10月20日召開的華為Mate 10系列新品發布會上表示:“手機行業在洗牌,未來全球品牌也就3家,甚至更少都有可能,中國市場也會有很多廠家會消失掉。” 上面的話,也許是在用一種形象的語言告訴我們新經濟時代一種冷酷無窮的現實:贏者通吃。 過去的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成功創業的故事,其中的一些,頗有屌絲逆襲的意味。這樣的故事很能鼓舞人心,似乎創意價值無限。但要看到,在大多數創業故事的背後,往往都是殘酷的資本比拼。最近一段時間,清華大學校園的周圍,擺滿了一排排的共享單車,黃的,灰的,淡藍的。。。。可以說凡是能走路的人行道都被擺上了這樣的單車。有時候路過這裡,我會想,用的了這麼多的單車嗎?你只要看看那整整齊齊的陣勢,只要看看那鮮有的路人,就知道很多單車根本沒人動過。 這就是一種陣勢,就是一種比拼,就是一種殘酷的博弈。那整齊雄偉的車陣,不禁讓人想起陝西出土的兵馬俑。我們知道,其結局,也許是非常慘烈的。 這種贏者通吃,不僅僅是表現在同行業中,同時也表現在不同行業之間,而後者在過去的傳統經濟中是很少發生的。在傳統經濟時代,見多識廣的過來人總是告誡後生,千萬不要輕易涉足你不熟悉的領域。然而,在新經濟時代,這已經成了老黃曆。 前一段時間,馬雲無人超市的消息滿天飛。最近的消息是,劉強東也在做無人超市。馬雲和劉強東比那些多了多少年超市的老闆更懂超市嗎?顯然不是。但那些由經驗豐富者經營的超市很可能在這些陌生闖入者的碾壓下消失。接着是加油站。馬雲在10月初宣布,將在杭州建“無人智能加油站”,並在加油點周邊配備便利店。到了10月中旬,京東也宣布京東的品牌將會入駐中國石化旗下2.5萬家易捷便利店,消費者可以實現網上訂單,下線取貨。而中石化也將藉助京東的電商模式,進一步對加油站進行智能化改革。注意後面一句。 據有關報道,與傳統的加油站相比,“無人智能加油站”有顛覆性區別:從你開車進入加油站——加油——付款——離開,沒有一個服務員,更沒有一個收銀員。不用排隊、不用下車、不用擰開油蓋,一路暢通無阻。 在現代技術和資本這種魔幻般的摧枯拉朽的力量面前,我們最終所要面對的也許是一種很殘酷的現實:贏者通吃,橫掃天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其他的企業,尤其是其中的弱者,生存之路在哪裡? 四、新的勞動邏輯
這是10月23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的封面。圖中,一個滿臉鬍鬚的年輕乞丐坐在街上乞討,身旁的機器人向他手裡的杯子裡投擲螺絲和螺帽,他身旁的小狗也驚訝和擔憂地看着旁邊走過的機器狗。這張圖片的主題是:“未來,人類將會向機器乞討”。 贏者通吃,通吃的不僅僅是企業,是競爭對手,同時也包括了普通勞動者。當人們聽到“無人超市”、“無人加油站”這樣的字眼的時候,感覺到的可能不僅僅是驚奇,同時也包含着顫慄。如果說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看到的還僅僅是勞動力的劣勢地位,但實際的情形可能要更為糟糕----勞動力資產處於逐步被淘汰的狀態。 本世紀初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失業,你這人類自己創造的荒謬》。在這篇文章中我寫道:不知道歷史上的失業應當如何解釋和界定,至少就今天的失業而言,實際上是這樣的一種情景:由於人類所創造的種種技術的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是由於人類所創造的組織效率,我們事實上只需要整個勞動力中的一部分按現在的工作時間來勞動,就可以使我們人類生存下去了,而且不但能夠生存下去,還會生存得很不錯。換句話來說,不需要大家都來勞動了,至少不需要大家都來拼命地工作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動物那裡,這將帶來一種富足而悠閒的生活,我想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在人類這裡,卻不。在人類這裡,把它弄成了一種叫做社會問題的東西,即失業。於是,在物質財富大量涌流的今天,世界各國的政黨領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乃至普通老百姓,都在為一個問題發愁:如何在不需要那麼多勞動的情況下讓人們多勞動,也就是擴大就業。 換言之,我們現在可能還缺少一種能夠承接技術進步成果的制度安排。未來的路在哪裡?也許哲學才能告訴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