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从日本回国探亲时,有天看新民晚报,居然在一篇篇幅不小的报道文章里看到了从前的邻居。但可惜不是好事。那文章说某大学保卫科一干事,与其父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进而上升为暴力冲突,那干事一怒之下拿刀捅了他爸。幸好没有捅死,送医院抢救后,生命无虞。但那干事被公安拷走,他爸也表示自己有需要反省的地方。文章说那干事是复原军人,党员,工作一向积极努力表现良好,却为了家庭纷争一时冲动干出蠢事,伤及家人而自毁前途,实在让人可惜遗憾,从中引出教训说人万不可丧失理智,要保持冷静云云。那对父子便是本人儿时的邻居。在文章里看到熟人颇有些意外,看了内容对所发生的事情却又觉得意料之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一般人而言,拿刀捅个不相干的外人,也不是轻易下得了手的,何况是自己父亲。但那个儿子会拿刀捅他老子,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他父亲自小没把他当儿子对待,皮带抽棍棒打,打他如打野狗。他父亲那时是F大学的校工,他妈是二军大一护士,二军大后来部队换防调去西安,他爸妈两地分居,牛郎织女一年就一两次探亲假互解饥渴,那大概使得牛郎脾气十分暴躁。他爸一人在家带俩儿子(干事下面还有个小好几岁的弟弟),那干事小时候学习不好,考试常不及格,成绩单拿回家,他爸看了二话不说,当着我们邻居一帮大大小小屁孩的面,啪啪先给俩大耳刮子,继之就从裤腰上解皮带,那皮带是他妈送给他爸的军用宽皮带,抽人一抽便鼓起一红痕,他儿子一看他爸解裤带,转身撒开脚丫就跑,但被他爸三脚并作两步撵上,皮带劈头盖脑抽下,顷刻鬼哭狼嚎倒在地下打滚。那样的情景那时三天两头发生,我们那里的邻居多是大学里的教师,知识分子很少那样暴揍子女的,看到那父亲对儿子施加暴力,开始大家还去劝解,但屡屡发生,变本加厉,后来大家也懒得去干涉内政了。有时我们屁孩在走廊里玩耍,忽然听到他家里叮铃桄榔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动静,继之门猛地打开,那孩子又哭喊嚎叫着向外逃跑,他爸就在后面或是挥舞皮带,或是手握拖把棍,在后面追,嘴里还不住地骂,打死你个狗娘养的。我们那些屁孩跟着起哄看热闹,大人们则看了直摇头,但不干涉内政似乎已是大家的共识,所以那孩子小时候被揍后来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唯有他妈从西安回来探亲时候,他有个把月风平浪静的好日子过。有次我们屁孩里有个叫大耳朵的,从走廊气窗里看见那对牛郎织女正在亲昵,上气不接下气跑来兴奋得手舞足蹈地叫我们大家快去看,说,谁谁他爸在文章里摸他妈屁股呢,快去看呀。大家都跑去看,那牛郎织女发现了,倒也不生气,只吓唬一句,小流氓,再不滚开,打你们。那孩子只有他爸他妈一年一度“度蜜月”时候,跟着借光有几天好日子过,他妈一走,一切照旧,鬼哭狼嚎周而复始日日重复。由于那孩子天天被揍,被看笑话,我们那里屁孩都不爱跟他玩,使他显得很孤独,小时候尚不觉得,但他年龄稍长,自尊心萌发,便变得有些叛逆,后来说谎小偷小摸打架之类的事儿常有,与我们那里的孩子越发玩不到一起。我后来搬家走了不再看到那孩子。后来过了六七年,有一次路上看到他爸送他去参军,他那时个头已比他爸高出半头,穿着一身新兵服装,带顶雷锋帽。再之后就没见过他。直到在报上读到他刀捅他爸的那篇报道文章。 中国人里有不少似乎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那本意是说教育子女要严格,不要溺爱,倒也不无道理。然而事情有个度,过了度就走向反面。简单粗暴暴力相加叫做恃强凌弱欺负弱小,哪是什么教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把儿子当儿子,早晚老子就没得做,这才是报上那篇文章应该引出的教训,而不是轻描淡写的什么不丧失理智保持冷静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