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句践世家无疑是《史记》的天花板,不论是它的思想性,还是故事性,都是《史记》中最好的。它也展现了中国的两种文化,一种是最高的境界,一种是仇恨的文化,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做不到那个最高的境界,中国历史走的也是那个不好的道路。 先说越王勾践(“勾”在《史记》中为“句”),他绝对不是天花板,他是地板,而且非常肮脏,但是很多人把他当成报仇雪恨的英雄,其实他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吴囯和越国相邻,吴王阖庐与勾践的父亲允常有仇,允常死后,阖庐兴师伐越,越王勾践用了一个非常卑劣的手段迎敌,他让敢死队排成三行,走到吴军阵前,大叫一声,拔剑自刎,趁著吴军吃惊,越军发动攻击,结果吴军大败,吴王阖庐也受伤,临死前告诉儿子夫差:一定要为我报仇!这句话响彻中国历史,司马迁听到了,写成了《史记》,金庸也听到了,写成了武侠小说,报仇是中国历史的核心,也是今天中国人的基本意识形态,有仇必报,十年不晚,报仇了才是君子。 吴王夫差因此日夜练兵,准备复仇,越王勾践听说后,就要先下手为强,上将军范蠡极力阻止:“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争者事之末也。。。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告诉勾践,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不好的方法,上帝禁止,发动战争的人也没有任何好处。但是越王不听,结果被吴军打败,勾践和五千残兵被困在会稽山上。勾践就跟范蠡讲:很后悔没有聼你的话,现在怎么办呢?范蠡道:要保持国家昌盛,必须遵行天道,不自满;要扭转国家危机,必须低调做人;要想节约致富必须好好使用土地。我们现在受制于人,只能是卑微求饶。勾践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向吴国求和。 当时越王和吴王各有两位重要的大臣辅佐,越王有大将军范蠡,大夫文种,而吴王有伍子胥和丞相伯嚭,伍子胥知道文种前来求和,告诉吴王不能答应,文种失望而归,于是越王打算杀掉妻子和吴王决一死战,文种马上劝住,告诉越王:吴国丞相伯嚭非常贪婪,可以贿赂他美女宝物,结果文种又跑了一次,有了伯嚭的帮忙,这次吴王决定撤兵,伍子胥叹道:“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吴王放过勾践,勾践毫无反省之心,反而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礼贤下士,目的就是为了报仇雪恨。他想任命范蠡治理国家,但是范蠡说:打仗,文种不如我,而治理国家,我不如文种。因此,大夫文种就成为治理国家的大臣,而范蠡到了吴国成为人质,二年后才放囘了。越国在文种的治理下,也渐渐回复生计,越国开始有实力反击吴国。 这时候,吴国也越来越强盛,吴王要兴兵伐齐,伍子胥劝阻道:我听说越王卧薪尝胆,准备报仇,对于吴国来讲,越国是心腹大患,而齐国对于吴囯不过是皮肤上的小毛病,大王应该放过齐国,而优先对付越国。但是吴王不听,兴兵伐齐,大胜而归。吴王因而讥讽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吴王大怒,伍子胥就想一死了之,但是吴王制止了他。然而丞相伯嚭一直对伍子胥心怀不满,屡次进谗言诬陷伍子胥,后来吴王终于赐伍子胥一把剑,要他自杀。可怜伍子胥,一心为吴王,结果不得不自杀身亡,他对吴王使者说:把我的眼睛放在东门,我要看著越军入城。伍子胥死后,伯嚭独揽吴国大权。 一年,吴王带领吴国精兵出国,越王趁机发动战争,大败吴军,杀了太子,吴王身在国外,抽身不得,不得不向越王求和。四年后,越王再次伐吴,吴军被打败,吴王被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使者对勾践说:您是不是也可以念在我曾经在会稽山上放过你的旧情,放我一马。勾践有点动摇,但是范蠡讲,“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看到勾践还在犹豫不决,范蠡就对吴王的使者说,大王已经把权利交给我了,你要再不走,别怪我不客气了。使者走后,勾践又派人对吴王说,我还是放过你的性命,你可以去做一百户人家的首领,就是你国王不要做了,可以去做街道主任,至少有口饭吃。吴王含泪道:我已经老了,不能去做这个主任了,于是就自杀了,死前用衣服遮住了脸,说,我没有脸见伍子胥了。 越王平定吴国,一举成为诸侯的领袖,号称霸王,国力强盛。 下面我们来看范蠡,我在读《史记》开始时说,史记=“死”记,里面的大人物基本上都不得好死,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人,就是范蠡,可以说是寿终正寝,他才是《史记》的天花板。整本《史记》厉害的人物数不胜数,但是真正令人佩服的只有范蠡一位。 勾践复仇之后,范蠡就跟越王讲,当初吴王夫差将您困在会稽山上,使您受辱,做臣子的我,就应该以死谢罪,但是因为您要报仇,所以我就没有马上死,要帮助你报仇,现在大仇得报,“臣请从会稽之诛”,就是您现在杀了我吧。勾践马上说,我要和你共同拥有越国,你如果不听,我会严厉惩罚你。范蠡暗想:“君行令,臣行意”,就是您有下命令的权利,但是老子也有不听的权力。立即带上了轻便的珠宝,和自己的一些亲信随从,乘船出海,到了齐国,改姓换名,在海边种地为生,不久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他寄信给大夫文种,告诉他,越王这个人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乐,现在事情都办完了,就该办我们了,你还不走,更待何时?文种见书,称病不出,结果越王赐剑给他说:你教给我伐吴的七个策略,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给灭了,你现在还有四个策略没有用,我现在派你去阴间,到我先王哪里去帮助他们使用吧。文种不得不自杀。 范蠡在齐国发达之后,齐国请他担任丞相,一天范蠡暗想,我做农民都能变成巨富,做官都要做到丞相,一直都被人尊敬,这个不是好事情。“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陶县地处天下的交通枢纽,范蠡就和儿子们在这里耕田放牧,同时做生意,买进卖出,不久又发达起来,范蠡称自己为陶朱公,不久这个名字就名满天下。 范蠡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抓了起来。范蠡想,杀人偿命,这是应该的,但是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儿子这样被杀死也是很羞辱的事情,就准备派小儿子带上大量黄金,到楚国活动一下。大儿子听说就非常不高兴,这件事应该让长子去做,现在不让我去,我不如死了算了,很有个性,范蠡无奈只能派他前往。告诉他把黄金送给楚国大臣庄生,一切听从他的安排,千万不要废话。长子上路,并且自己也带上了不少的黄金。 庄生明白大儿子的来意之后,就收下黄金,告诉大儿子赶紧回家,他会安排后面的事情。庄生是个好官,自己非常清廉,不贪爱钱财,他对家人讲,这笔黄金不要动,陶朱公突然送来的,以后要还给他。然后庄生去见楚王,说,臣观天象,对于楚国不利。国王问,那怎么办?庄生说:大王应该施恩于天下,这样可以免灾。楚王说,好。楚王预备大赦天下。 但是范蠡的大儿子并没有离开楚国,而是用自己带的黄金委托其他关系了解情况,得知楚王要大赦天下,便觉便宜了庄生,什么都没有做,就拿了那么多的黄金,心中不忿,就重新来到庄生的家里,庄生一看他来,就明白了,告诉他黄金还在屋里,自己去拿就行了。大儿子拿走黄金之后,庄生有点生气,他本不是贪财之人,但是大儿子这样做有点羞辱他的人格,第二天上朝,跟楚王讲:外面人都在传,大王要赦免天下,就是为了放陶朱公的儿子,因为有人出了钱,楚王一听大怒,道:今天杀了那个儿子,明天大赦天下。结果大儿子带著弟弟的尸体回去了。 家人都很悲伤,陶朱公暗自苦笑,对长子道:我早就知道你一定杀了你弟弟。我之所以先前想派你弟弟去,是因为他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这些黄金对于他来说,无所谓,所以他去会把黄金放下就回来,那么一切无事,必救你弟弟性命。但是你去了就不同了,你一直和我辛苦创业,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所以你一定不会放下钱就离开,所以一定会节外生枝,我早就等著你带著你弟弟的尸体回来了。我们就认命吧,事情本该如此。 范蠡后来老死陶县。他之所以是《史记》的天花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身为大将军,从来不认为战争是一件好事,而是一种最不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他有天命的概念,他认为上帝也禁止战争。他也不迂腐,当他认为上天把吴王交给越国手里,他们就要取他性命。儅他明知道大儿子救不了弟弟,也让他去,接受天命的安排,也坦然接受后果。 第三,身为大臣,他也没有逃避责任,既然没有保护好国家,他也陪同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这个也不是一个小的代价。 第四,吴国失败也是将相不和导致的,但是范蠡处处维护文种,把治理国家的大任交给文种,而不是自己专权。处处以大局为重,就连最后逃走,也提醒了文种,可惜文种对于勾践还抱有幻想,结果丢了性命。 第五,也是最厉害的,就是见好就收,《史记》中不缺少大人物,为国家东征西讨,成功的人物不计其数,但是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就是这个见好就收做不到。人总是想好上加好,但是地位已经很高了,就更加危险了,如果君王再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时候,就是要你命的时候了。 第六,就是这个人的确有经济头脑,到哪里都是富豪,而且也散尽万金,从不吝啬,他一生做了三个工作,为官,为农,为商,都非常成功,而这一切的关键,是他为人成功所致。 纵观中国历史,像范蠡这种人物,少之又少,凤毛麟角。看今天的中国现状,看看那些贪官污吏,已经贪了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还是没有办法收手,直到把自己送进监狱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