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祖籍在宋國, 出生在魯國, 關於孔子的出生, 太史公描述為:“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纥“是梁纥, 魯國的勇士, ”野合“是私生, 兩人在尼丘山上祈禱而得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 ”仲“是排行第二, 而”丘“和”尼“和尼丘山有關, 孔子的長相是”生而首上圩顶“, 腦袋像天池一樣, 四面高, 中間低,也是“丘”的意思。 孔子出生幾年後梁纥就死了, 所以孔子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也許孔子來自於”祈禱“, 所以他從小就喜歡祭祀, 常常和小朋友們模仿大人的祭祀的遊戲。 可能是由於父親是勇士, 曾經托閘救人, 孔子也長得身材高大,身高九尺六寸, 相對於今天的一米九, 所以今天孔子的雕像都很高大,是有原因的。
孔子成年後, 曾經和老子有一次相遇,老子送孔子幾句話:“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大意就是: 那些聰明人卻使自己身犯險地,是因為他們喜歡說別人的壞話; 另外做孩子和大臣, 不要凸顯自己, 處處要以父母和君王為大,自己要卑微。 從境界上講, 老子的確要高於孔子,孔子相當於在教室裡面教課的老師, 而老子是坐在天花板上看熱鬧的人,(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坐上去的), 老子告訴孔子:為人要愛他人, 敬畏掌權者,(父母和君王都能要你命,也能給你命);而西方的對應的觀點是: 敬畏神,愛人如己。兩者的結構差不多,但是層次不同。 一個神敬畏人, 一個是敬畏神, 所以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大家看歷史都可以知道這一點。
孔子在三十五嵗時來到了齊國,齊景公請教他治國之道,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做什麼人要像什麼人,景公大喜,要封孔子土地,但是晏嬰攔阻說:““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大意就是儒家都是胡扯,根本沒有辦法實用,誰都做不到,他們到處遊說就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根本沒有辦法治國。結果孔子在齊國沒有被重用,而回到了魯國。
但是魯國也很亂,孔子隱居整理《詩》、《書》、《禮》、《樂》,他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孔子說他“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之後,孔子的仕途開始有起色, 魯定公讓孔子做了一個地方官,一年大見成效,後來升官到司空(負責水利,營建等),又升到大司寇(負責司法), 後來又代理宰相,也隨從魯定公出訪齊國,從孔子的從政經歷來看,他比較適合做外交大臣,他特別注重外交禮儀,當齊國不按規矩接待魯定公的時候,他會出面大聲喝止,也非常注意魯定公的安全保衛工作。在魯國國內,孔子也非常注重國家的禮儀,有大臣的城牆太高,他也要求他們拆掉,結果也引發內亂。孔子五十六歲代理魯國宰相,殺了擾亂社會的少正卯,三個月把魯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齊國一看,這樣不行,就送給魯國八十個美女,結果魯定公一見美女,就成了不定公了,就不理朝政了,孔子一看,只能退出官場,遠走他鄉。
孔子遊行了列國, 到過衛國,陳國,曹國,宋國,鄭國,蔡國,楚國等國家,但是都沒有獲得重用,反爾受盡屈辱。在宋國時,孔子和弟子們在樹下習禮,宋國的司馬派人把大樹給拔了;在鄭國孔子和弟子走失了,孤零零的站在城門外,被鄭人形容為如同喪家之犬;到了蔡國,有被農夫諷刺為:“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後來蔡國和陳國合謀將孔子和弟子們困在兩國之間的荒野,他們差點餓死。
孔子整天老神在在,但是也發現弟子們有些受不了了,就分別問子路,子貢和顏回同樣一個問題:我現在整天在外面東奔西跑,落到這樣地步,是我的理想不對嗎?
子路回答:可能我們人不夠完美,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 孔子道:如果那樣,伯夷,叔齊還會餓死在首陽上嗎?王子比幹還會被挖心而死嗎?
子貢回答:這是因為先生的理想太偉大了,天下容不下您,您可以把您的標準降低一點嗎? (這樣我們至少可以混口飯吃了吧。) 孔子回答:農民努力種地,但是不一定保證豐收,工匠努力做東西,但是東西別人不一定滿意,君子努力修為,但是他的道理也不一定被世人接受,你不去提高修為,反倒要降低標準,你的志向還不夠遠大啊。
顏回回答:“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 就是說,夫子這麼好的理想,儘管世人接受不了,夫子還努力推行,這正說明世人的恥辱,和夫子的偉大!
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就是說,你小子有出息,將來發達了,我給你做管家,我們都有口飯吃。
孔子的學說不能不說是有道理,但是他一生不得志,也是和他生不逢時有關,春秋戰國,更需要的是軍事人才和國家戰略人才,孔子的學說只能在和平時期,可能還有些作用,人們常說知書達禮,如果大家都在為活命,為生存而努力,那些禮儀的東西,就沒有辦法有市場,人總是要先吃飽肚子才能考慮其他事情。春秋戰國之時,也是周朝禮崩樂壞,大廈將傾的時候,孔子想用一個禮樂的木棒相去撐住它,是不現實的事情。說到底,孔子還是一個文人,不是能夠治療國家的人。當他後來轉向教育界,教書育人,就碩果累累,他的弟子三千,最有出息的有72人,其他非正式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為魯固寫了一部歷史,就是《春秋》一書,記載了魯國十二代代歷史,紀錄到公元前481年止。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兩個時期,但是這兩個時代是如何劃分的,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個有幾種講法,其中一個廣泛被人們接受是按照《春秋》的結束年代為界,就是公元前481年之前為春秋,之後為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