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和人的吃飯喝水一樣,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餓了,需要吃飯;口渴了,需要喝水;心裡疲倦,也需要安靜休息。每個人都有內心安靜的需要,佛教有靜坐冥想,印度教有瑜伽冥想,中國古人提倡修心養性,基督教也有傳統的默觀靈修。大家都在默默地尋找內心的安靜與安息,只是大家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結果也就走在了不同的路上,到達的終點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人對於安息的需求來自於神。神在造人之初,告訴人要六天勞動,第七日要安息。神是安息的源頭,安息是神的命令,那時候還沒有任何宗教,猶太教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但是安息的命定,就已經放在了人的心中。
只是人在犯罪之後,失去了和神之間在靈里的連接,也失去了安息的方向,人們在四處尋找之時,就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加上了不同的宗教色彩。奧古斯丁在《懺悔錄》裡面感嘆道:“不認識你的人,怎會呼喚你呢?不認識你的人,只能在你之外,呼喚另一個對象。” 就連神的兒女,也曾迷失方向,神也曾憂傷地說:“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 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 為自己鑿出池子, 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耶利米書二章13節)
由於不認識神,人們會在錯誤的道路上尋找屬天的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