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書的第二章給出了一些“界線”例子:
第一: 皮膚 從生理學的角度,皮膚是幫助我們保護身體不受外面的侵害,把病菌攔住,不讓它們進入我們的身體。但是皮膚也不是完全密封的,皮膚也有開口處,使食物進入,也有把廢物排出去的地方。 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皮膚本身就有開合的作用,可以把汗水排出,交換陽氣,把寒氣攔在外面。
作者提到有人在年幼的時候,別人給他們灌輸了一個錯誤的概念,並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長大以後就很難建立界線概念,有人因此受到肉體的傷害,甚至性侵。所以對於孩子,要從小就教導他們對於自己身體擁有所有權的概念,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
第二:話語
作者引用《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37節的經文:“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 我們要用話語上為我們建立一個保護的界線,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要敢於說:“不”, 甚至對於我們所愛的人,也要說:“不,你這種行為我不能接受,我絕對不合你同流合污。“
沒有界線的人往往不懂的如何對別人說不,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的控制、壓力、要求; 他們擔心一旦對別人說不,就會破壞和他人的關係。 但是如果我們不明確表明立場,別人也很難了解我們的立場,就會不斷地過界,給我們帶來困擾。 當我們應該明確表達我們的立場,也幫助別人知道我們的界線, 減少他們過界的機會。 不願意說不,是我們華人的一個問題,華人愛面子,不喜歡說不,結果”死要面子,活受罪“。 還有一種人,就是什麼事情都說不,即使有些人真需要幫助,也說不,這也不對。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我們的能力可以,還是應該幫助,但是對於那些過分的要求,我們要說不。
第三:真理
《聖經》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什麼是我們的界線,我們需要一個來自於神的決對的真理幫助我們定位我們的界線。真理給我們一個正確的方向,也幫助我們按照這個方向而行。耶穌說他是”道路,真理,生命“,這些和我們訂我們的界線都是有關,我們的界線是一個標準,它也需要一個更高的標準來衡量,這個大原則是來自《聖經》的原則。
第四:地理上的距離
《聖經》箴言第二十二章3節説:”通達人見禍躲藏“。這句話告訴我們為人要有智慧,對於壞事和壞人要保持距離。如果明明知道一件事有危險,還去靠近,就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人與人的關係一旦存有侵犯或虐待的行為,很多的時候,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距離,讓對方明白你所設立的界線上確實的,直到對方能夠解決問題,為了控制“災禍的蔓延”,《聖經》支持我們有時要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第五:時間
“當你的生活失去控制,當你的界線需要設立或重劃時,暫時離開一個人或是你所從事的工作一段時間,可以讓你重新掌握生活中失控的局面”。
“在精神上或者情感上從來沒有和父母分開過的成年小孩,往往需要與他們的父母分開一段時間。。重新為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畫出新的界線;有時,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在疏遠父母;其實,分開一段時間,反而可以改進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
第六:情感上的距離
感情受創的人需要找個安全的地方讓自己的情緒緩和和冷靜,在不幸的婚姻中,受到凌辱的人有時必須和施害者在情感上保持一段距離,直到對方願意開始正視問題。
這本書不好讀,它是暢銷書,作者也是專業的心理學家,但是他們的表達能力不行,也可能是他們要表達的東西太複雜了,所以沒有辦法說清楚,也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反正我讀的挺吃力。但是書的內容的確是非常好,很多是我們華人欠缺的,當然,很多問題也可能是比較適合西方人,我們就取長補短吧。喜歡的可以去讀原著,有一點是我們所有人的苦惱,就是知道不一定做得到,但是不知道就更糟糕,所以我們還是盡量去學習,至於如何行動改進我們的界線問題,也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和時機,但是建立界線這個事情,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特別是來自大陸的華人更加重要,我們太久不知道如何建立界線,往往給自己也給他人帶來很多麻煩。 算是自我反省吧,當然很多大陸的同胞也做得很好,這些年來,界線感也越來越強了。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大家可以隨意到別人家串門,但是現在已經不可以了,也是一個進步,但是今天的“啃老”,還是一個界線的問題,老人家辛苦賺來的錢,還是讓他們自己用比較好,他們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