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耶稣是主 (2)
——林前系列文章之二十一
文/林信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说耶稣是主(1)
请阅读: 哥林多前书系列 文章
本文音频由虹雨姊妹朗读:
一、不同恩赐,都自圣灵所分
哥林多前书12:7-11——
7圣灵显在各人身上( each of us ),是叫人得益处。8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9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10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11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我们有不同的恩赐,但是都是从圣灵分给我们的,圣灵按祂的意思分的。这里特别强调圣灵的工作。
圣灵显在每个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意思是说,圣灵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已经分配了恩赐,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一个恩赐。所以,不要觉得你什么都不会,要去发现自己的恩赐。圣灵赐恩赐给我们的目的是叫人得益处。圣灵赐给我们恩赐是叫我们去服事神,让我们的生命得造就,也让教会得建造。所以,服事神一定是叫我们得益处的,是要造就我们的生命的。
恩赐到底是什么?经文列出一些不同类型的恩赐,包括有些人有言语的恩赐,神赐给他智慧的言语;有些人有信心的恩赐,能够与神同工做一些不是寻常的事情;有些人有医病的恩赐,能够把人带到神面前领受神医病的恩典;有人能行异能,有赶鬼的恩赐,是神借着人的大能和权能的作为;有人能做先知,说预言或者做先知讲道;有人能辨别诸灵,就是分辨这是出于圣灵还是邪灵来的事情;有人能说方言或翻译方言。
哥林多前书12:28-30——
28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29岂都是使徒吗?岂都是先知吗?岂都是教师吗?岂都是行异能的吗?30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吗?岂都是说方言的吗?岂都是翻方言的吗?
28节说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特别强调是神设立安排教会的服事者的职分,这里列举了使徒,先知,教师等等,都是强调职分或服事的人,跟前面经文7-11节所列恩赐的表达不一样。前面经文直接讲恩赐的种类,这里是讲不同服事的人。
接着使徒保罗七次用“岂都是”,强调没有一种恩赐是所有人都拥有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会讲方言,不是每个人都会翻方言,不是每个人都是使徒,不是每个人都是先知。恩赐不是划一的,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每个人的恩赐不一样;而且不是一种恩赐,所有的人都有的。今天极端的灵恩派强调所有信主的人,都应该会讲方言,还有教人培训人讲方言,认为方言就是所有信主的人都有的恩赐,这是不符合圣经教导的。
新约圣经里讲到恩赐的种类,除了哥林多前书十二章两处经文列出,罗马书,以弗所书,彼得前书也列举了,全部合起来有二十一种,汇总在以下的表格里。
新约圣经中列举的属灵恩赐
我们知道使徒保罗不是列出完全的恩赐清单,而是有选择的。在清单里有些是讲恩赐的类型,有些是讲恩赐的职分。哥林多前书十二章28节和以弗所书4:11就是讲职分或者有这些恩赐的人。
新约圣经列举的恩赐主要可以归纳成三类,就是言语教导上的恩赐,管理治理教会的恩赐,和关怀帮助的恩赐。
比如说,使徒,先知,传福音的,做先知的,说预言的,智慧的言语,知识的言语,都属于言语教导方面的恩赐。
关于使徒和先知,今天教会里已经没有这个职位了,因为圣经的启示已经完成。但是仍有先知和使徒性的恩赐。先知的恩赐指传讲神的道,先知讲道的特点就是按神的话语来指责人的罪恶,预言神的审判,呼唤人悔改转向神的道,宣告神的救恩,在基督里的新生命的更新改变和天国永恒的盼望。使徒的意思就是奉差遣的。今天使徒的恩赐主要就是指那些被神呼召差遣出去做宣教士,开荒植堂,建立教会的人,就有使徒性的恩赐。
传福音的是指那些布道家,就是神特别恩赐他们一生做布道传福音的。不是指我们每个人传福音的恩赐。而对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来说,传福音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虽然没有布道家的恩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靠圣灵的能力传福音。
从经文对这些恩赐的列举中,我们今天要领受的信息是什么,如何运用在我们的生命和事奉里?
哥林多前书4:7, 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
教会出现关于恩赐的问题,是很多人觉得我有一些特别的恩赐,就自夸,以为比人高一等,比人更属灵,更优越。哥林多前书前面第四章早就说到:难道一切不是圣灵赐给你的吗?都是从圣灵领受的,我们不能自夸,要归荣耀给神。
1)每个基督徒都得到圣灵的恩赐;
每个基督徒都得到圣灵的恩赐;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至少有一种。每个基督徒都有恩赐,恩赐不同,但都是同一位圣灵按祂的意思分给各人来服事主的。
2)不同恩赐,都是同一位圣灵分给各人来服事主;
不同的恩赐都是圣灵所给的,是神按祂的旨意来分给我们的。无论有什么恩赐,都要献上感恩,都要用来服事主。不要自夸,不要想过分地表现自己,荣耀自己。要照自己所得的恩赐,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按着神的话语来服事神,让神得荣耀。不要自卑,以为我的恩赐特别小,也不要嫉妒别人的恩赐。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 (路12:48)。
圣经告诉我们,有的时候神也会把我们的恩赐收回去。主耶稣说到,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路19:26)。所以,有些人的恩赐可能被神收回,因为他们不运用来服事主。神多给,我们要多服事,多用我们的恩赐,完全地用我们恩赐来服事主,否则神是会把我们的恩赐收回去的。但如果我们多使用恩赐服事主,主会加给我们更多的恩赐,让我们更多更有能力地服事主。
3)运用恩赐服事主是叫各人的生命得益处,建立基督的身体;
我们服事主一定会得益处的,这是圣经应许我们的。我们在服事中会经历神的恩典和作为,我们的生命也得塑造,更像基督,与神的关系更亲近。我们若不服事主,就失去神要赐给我们的益处,我们跟基督的身体,基督的教会也没有连结。
4)没有一种恩赐是每个人都有的。
经文告诉我们,每个基督徒都有圣灵的恩赐,但各有不同。而且没有一种恩赐是每个人都有的。
除了经文列举的这些恩赐清单以外,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属灵恩赐?我们可以根据圣经,为属灵恩赐下一个定义:属灵恩赐是圣灵照着祂主权的旨意赐给每一个基督徒的(林前12:11),目的是为了造就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基督徒要用正确的心态,看自己从圣灵所得的恩赐,恰当地使用这些恩赐来荣耀神。
属灵的恩赐与人的天赋才能是有分别的。人的天赋才能是为了非属灵的目的,而属灵的恩赐是在基督徒重生的时候圣灵按着神的恩典赐给人的,是属灵的能力,为了属灵的目的。也可以说属灵的恩赐是一个人重生得救时,经圣灵能力的转化和恩赐,圣灵的洁净更新,以及基督生命特质的进入和成形成长所产生的为服侍主,建立教会,给主作见证,荣耀神为目的的属灵能力。
所以,一个人重生得救后,他的天赋才能可以经圣灵洁净更新转化和基督生命特质的生发,而被用来服事主和荣耀神,这样的天赋才能便有了属灵恩赐的功能。
比如,会讲话可能就是言语的恩赐,只要我们在神的话语里装备自己。很会听讲话,就是聆听的恩赐。还有打电话,照顾孩子,做饭,做清洁,开车接送人,等等,可能就是你的恩赐。我们常常说我什么都不会,不能,没有恩赐。我们如果说自己没有恩赐,就是否定神的话。
属灵恩赐常常就是我们特别有感动、有负担,在某一方面渴慕服事主,也常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得心应手的才能和素质。每个神的儿女,基督的门徒,都有神赐的权柄和职责,透过祈求神,反省思考,在事奉中探索,以及跟其他成熟基督徒和同工的交流,听取意见,来引导我们,去发现和运用我们的恩赐来服事主。
只要我们立志用心服事神,我们就会不断发现我们的恩赐,因为神在我们生命里已经有预备,有塑造,有培养了。当我们信主之后,我们可以把我们生命里神所赐的一切献上为神使用,服事主,荣耀神。
神在教会里按祂的旨意有全备的配搭,安排和设立不同恩赐的弟兄姐妹一起同心服事和建立教会。如果教会里有缺乏,没人服事,就说明我们很多人没有参与服事。
为什么教会有服事同工的缺乏?可能有这些原因:
有人仍是属灵婴孩,灵性未成长;处于只求得着,不能付出,只求要不能给的生命状况。
没有教导正确的服事观,教会观,国度观,信徒拥有的,仍是个人主义的“信仰”。
没有很好地发动,组织,培训和引导信徒参与事奉。
强调服事专业化,专业人士才能服事,以致使大多数人成为观众,没有鼓励和给予参与服事的人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其实神在每个教会都有安排,都配搭好了,不会有缺乏的。若有缺乏,肯定就是我们有问题,我们要悔改;领袖也需要学习如何组织,培训,引导,鼓励弟兄姐妹参与服事。还有的弟兄姐妹曾经参与,但受伤害了,回来就不参与了。因为服事观不正确,在服事中追求的是从人得赞美,肯定,感谢和荣耀,而不是以侍立在神面前,以敬拜神的心,透过服事人,参与事工来服事永生神,荣耀神的名。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服事观。我们在服事中是舍己付出,乐意受苦作仆人,是跟从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我们的服事一定造就我们的生命,更像基督。我们跟神的关系就更加亲近。我们得救是为了服事神,而服事神的核心和目的是完成神赐给我们教会的福音使命。
这是第一个方面,教会中每个人都有圣灵所分给的不同恩赐,都要用来服事主。只有在服事神当中,我们的生命才能成长。我们跟教会,跟神才有亲密的连结,这就是神的安排和旨意。(待续)
林信伟 牧师,现在北美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 :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 16 个小时
周六: 早上 6 点 - 上午 10 点
美国中部时间 (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 5 点开始 , 次日清晨 9点结束
周五: 晚 5 点至 9 点
请转发守望祷告 Zoom 链接 👇 :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